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四十六
兜率宮中偈讚品第二十四
爾時佛神力故。
【疏】文二。先明集因。謂佛神力。
十方各有一大菩薩。
【疏】二眾集。於中文二。先明此會。後如此世界下。結通。今初長分十段。一總舉上首。
一一各與萬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
【疏】二眷屬數。
從萬佛剎微塵數國土外諸世界中。來詣佛所。
【疏】三來處遠近。位增數增。故各一萬。
其名曰。金剛幢菩薩。堅固幢菩薩。勇猛幢菩薩。光明幢菩薩。智幢菩薩。寶幢菩薩。精進幢菩薩。離垢幢菩薩。星宿幢菩薩。法幢菩薩。
【疏】四主菩薩名。同名幢者。略有五義。一高出義。表三賢位極故。二建立義。大悲大智建立眾生及菩提故。三歸向義。謂大悲攝生.智願攝善.歸向菩提及實際故。四摧殄義。如猛將幢。降伏一切諸魔軍故。五滅怖畏義。如帝釋幢。不怖惑業故。異名即表十向行體。至偈當明。
所從來國。謂妙寶世界。妙樂世界。妙銀世界。妙金世界。妙摩尼世界。妙金剛世界。妙波頭摩世界。妙優鉢羅世界。妙栴檀世界。妙香世界。
【疏】五所從來剎.皆稱妙者。迴向之力。微善彌於法界故。其別名.即表十向所修法門。一救護眾生離眾生相.最可貴故。二得不壞信。常樂因故。三等佛白淨故。四如金徧至諸色像故。五出用無盡.如摩尼故。六善根堅固.如金剛故。七隨順眾生。不染塵故。八真如之因。如水生華。最為勝故。九如白栴檀。能去熱惱之縛著故。十如彼香氣。能普周故。故下文慈氏座前燒一丸香。彌滿法界。即其事也。(【鈔】慈氏座前等者。即六十七經。)
各於佛所.淨修梵行。所謂無盡幢佛。風幢佛。解脫幢佛。威儀幢佛。明相幢佛。常幢佛。最勝幢佛。自在幢佛。梵幢佛。觀察幢佛。
【疏】六本所事佛。同名幢義。不異菩薩別名。即表修十向智。亦表當位之果。謂一救護之心不可盡故。成無盡佛。二如空中風.不住不壞故。三等佛解脫故。四四威儀中無不至故。五明了功德相故。六常能隨順善根故。七隨順眾生善最勝故。八同於真如。得自在故。九淨無垢染。不縳著故。十觀察即是入法界故。
其諸菩薩。至佛所已。頂禮佛足。
【疏】七到已修敬。
以佛神力。即化作妙寶藏師子之座。寶網彌覆.周帀徧滿。諸菩薩眾.隨所來方.各於其上.結跏趺坐。
【疏】八善住威儀。座體云妙寶者。十住以慧光徧照.故以毗盧遮那藏為體。十行以行淨離垢。故以蓮華藏為體。今十向大悲。處於生死。普該萬法.不拘乎一。故座體直云妙寶。不限色類。以教行徧周.籠攝眾生。加以寶綱。彌覆其上。
其身悉放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清淨光明。
此無量光.皆從菩薩清淨心寶離眾過惡大願所起。
顯示一切諸佛自在清淨之法。以諸菩薩平等願力。能普救護一切眾生。一切世間之所樂見。見者不虛。悉得調伏。
【疏】九放光利物。此位多辨悲智救物。故復辨此。於中初光體。次此無量下。辨光因。即圓淨迴向心。後顯示下。略示光業。一智敬上業。二悲救下業。
其菩薩眾。悉已成就無量功德。
所謂徧遊一切諸佛國土.無所障礙。
見無依止清淨法身。以智慧身.現無量身。徧往十方.承事諸佛。
入於諸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自在之法。
住於無量一切智門。以智光明.善了諸法。
於諸法中.得無所畏。隨所演說.窮未來際.辯才無盡。
以大智慧.開總持門。
慧眼清淨。入深法界。
智慧境界無有邊際。
究竟清淨.猶若虛空。
【疏】十略讚勝德。有十一句。初總餘別。別中十門。一神通門。二入證門。三以智下。依智修福。四入於下。上入果用。五住於下。住善決擇。六於諸下。四辯無盡。七智開總持。八慧眼見性。九智慧徧知。十究竟離障。
如此世界兜率天宮諸菩薩眾如是來集。十方一切兜率天宮。悉有如是名號菩薩而來集會。所從來國諸佛名號。亦皆同等。無有差別。
【疏】結通可知。
○第二放光。
爾時世尊。從兩膝輪。
【疏】文分四別。一放光處。言膝輪者。位漸高故。又表迴因向果等。有屈申進趣之相故。又悲智相導.屈申無住故。
放百千億那由他光明。
【疏】二光數。
普照十方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世界。
【疏】三光照分齊。
彼諸菩薩。皆見於此佛神變相。此諸菩薩.亦見於彼一切如來神變之相。
【疏】四光所作業。謂令彼此互相見故。於中分三。初正明彼此相見。二如是下。釋見所由。三如是等下。結德所屬。
如是菩薩。皆與毗盧遮那如來。於往昔時。同種善根。修菩薩行。
【疏】二中。由二因故見。一宿因同行故。
【論】明諸菩薩從誰發心者。皆於自心無始分別無明.為發心之始。達此無始無明.為大圓鏡智故。即與十方毗盧遮那如來同善根故。若離此智。無成佛期。無見佛日。是故經云。如是菩薩。皆與毗盧遮那往昔同善根故。明達自無明.成大智體。諸佛共此智也。
悉已悟入諸佛自在甚深解脫。得無差別法界之身。
入一切土而無所住。見無量佛悉往承事。
於一念中周行法界。自在無礙。心意清淨如無價寶。
無量無數諸佛如來常加護念。共與其力。到於究竟第一彼岸。
恒以淨念住無上覺。念念恆入一切智處。
以小入大。以大入小。皆得自在通達無礙。已得佛身與佛同住。
獲一切智。從一切智而生其身。
一切如來所行之處。悉能隨入。開闡無量智慧法門。
到金剛幢大智彼岸。獲金剛定.斷諸疑惑。
已得諸佛自在神通。普於一切十方國土.教化調伏百千萬億無數眾生。於一切數.雖無所著。善能修學成就究竟方便。安立一切諸法。
【疏】二悉已下。現德圓滿故。文有二十句。束為十對。一離障成身對。二入剎近佛對。三用速心淨對。四外護內證對。五能覺所覺對。謂一切智處是所覺故。六用廣證深對。身即智身.同住法界及大悲故。七得智生身對。身即應身。八行深解廣對。九智極定深對。此位中顯名金剛幢。對金剛定.即菩提智。十得通立法對。由得通故.調化無數。由離數故.而能安立。數有二種。一數量數。二色心有為.皆名為數。今文具二。謂由不著一多。能立一切故。不著於有能安立故。即真俗鎔融。謂世俗幻有之相相本自空。勝義真空之理.理常自有。有是空有非常有。斯有未曾不空。空是有空非斷空。此空何嘗不有。有空空有.體一名殊。名殊故.真俗互乖.迢然不雜。體一故.空有相順.冥然不二。一與不一.不即不離。鎔融無礙。菩薩智契其源。所以雖迥絕無寄。而善修安立。(【鈔】一離障成身對者。以文易故。疏不指經。今當指之。二入一切土下。入剎對。三於一念中下是。四無量無數下是。五恆以淨念下是。六以小入大下是。七獲一切智下是。八一切如來下是。九到金剛幢下是。十已得諸佛自在下是。由離數下。釋立法。謂世俗下。別示真俗鎔融之相。相從緣生。舉體即空。理非斷滅。故常自有。然有三意。此上第一當體以明。二有是空有下。明二諦交徹成一.即有是空.即空是有。三有空空有.結成鎔融。即仁王云。於諦常自二。於解常自一。通達此無二。真入第一義也。從菩薩智契下。結成能立。)
如是等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無盡清淨三世一切無量功德藏諸菩薩眾。皆來集會。在於佛所。因光所見。一切佛所。悉亦如是。
【疏】三結德所屬。謂無盡德。屬於此會菩薩。及光中所見也。
【論】如來放光處所表法者。十信足下輪中放光。以信為初。十住足指端。明入聖位之初。十行足趺。明依聖性法身起行。十迴向膝上放光。以膝者。人之坐起迴旋卷舒自在之所由也。明此迴向位法門。是迴真處俗解脫無染之大智.以悲願利生。處生死而恆涅槃。涅槃與生死.無礙自在。以放光處表之。十地眉間放光者。表中道果光也。
○第三偈讚。十菩薩即為十段。亦十方如次。皆先標說人.及說儀式。今初東方金剛幢菩薩。
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疏】金剛幢菩薩者。此是會主。名含總別。總顯迴向不出悲智。金剛者。堅利也。即悲之智.二乘實際不能壞.堅也。斷難斷惑.利也。故云智慧到彼岸。即智之悲.愛見不能動.堅也。無所不救.利也。故文中徧剎利生。七十八云。譬如金剛。唯從金剛處及金處生。非餘寶處生。菩提心金剛.亦復如是。唯從大悲救護眾生金剛處.一切智智殊勝境界金處而生。非餘眾生善根處生。故知金剛不獨喻智。攻般若者。不得此意。但以標名。獨將金剛喻於般若。不觀文中。悲濟九類而無所度。悲智相導。方為真實不共般若。智者應知。別名即是救護眾生.悲也。離眾生相.智也。義不殊總。說頌儀式.頻見上文。(【鈔】故知金剛下。四結彈。以今古諸師。皆唯般若喻金剛故。不觀文中下。成上失意。以金剛經。具悲智為金剛故。彼經云。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悲濟九類。)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等。(大智而無所度也。)故疏結云。悲智雙運。)
【論】從爾時佛神力故已下。至而說頌言。五十二行經。明金剛幢等十菩薩眾.十方來集.彰因示果不二分。餘如文具明。
【疏】正顯頌文。十頌歎佛寂用無礙德。大分為二。初八讚佛勝德。後二結勸修行。今初分三。初五偈寂而常用。次一偈用而常寂。後二無礙自在。今初分三。初二偈.無生滅而示生滅。於中前偈就法正顯。後偈寄對顯深。以依體起用.體用無礙.故難思議。又心有心相.動不能行.故難思議。智無智相.名到彼岸.方見佛境。
【疏】次二偈。非色聲而現色聲。亦前偈就法正顯。後偈寄對顯深。少智謂權小。久修謂圓機。素習見聞.故能了實。
【疏】後一頌明無來去而示來去。覺處即現.不從方來。迷處自無.不從此去。以神力故.示有來去。然從神力中來。即無來矣。
【疏】二用常寂中。三句用。末句寂。
【疏】三無礙自在中。初偈了事理無礙。起用自在。後偈了生法無礙。起用自在。可知。
【疏】後二偈結勸中。初偈勸修智進行。後偈勸修福斷疑。
○第二南方堅固菩薩。
爾時堅固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疏】堅固者。表不壞迴向故。菩提心堅故。觀佛無厭故。
【疏】十頌多明如來為物所依德。於中分二。初三讚佛勝德。後七勸修辨益。前中初頌明佛體離言。次偈無相現相。後偈現相所因。
【疏】後七中。舉修有益。即顯佛德深玄。文中分三。初偈指德勸依。即結前生後。
【疏】次三示能入者。令物思齊。各先舉行。後彰行益。
【疏】後三正勸進修。然夫進修畧有五法。謂欲.精進.念.巧慧.一心。初偈明欲。次偈辨念。後偈巧慧。前二正明。後一反顯。一心精進。攝在志求之中。(【鈔】然夫進修等者。釋此三偈。自有二重.一約五法。即智論文。天台取之為二十五方便。此第五五。止觀具云。謂前二十法雖備。若無樂欲希慕。(一也。)身心苦策。(二也。)念想。(三也。)方便。(四也。)一心決志者。(五也。)止觀無由現前。釋曰。上即反釋。下順釋云。若能欣集無厭。(一也。)曉夜匪懈。(二也。)念念相續。(三也。)善得其意。(四也。)一心無異。(五也。)此人能進前路。一心喻船柁。巧慧如點頭。三種如篙櫓。若少一事。則不安穩。無此五法。事禪尚難。何況理定。二約九因釋。具如疏鈔。)
○第三西方勇猛菩薩。
爾時勇猛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疏】淨心智力。見佛盡源。等一切佛。故名勇猛。
【疏】十頌分二。前六明感應道交。見佛聞法。後四令捨偽求真。拂見聞相。於此一段。總顯如來見聞弘益之德。前中前五。各上半喻。下半合。通分為二。初二見佛。後四聞法。前中初偈雙明感應。淨心如淨眼.為見之因。佛力如日。為見之緣。如來如色。為見之境。如人入暗.則無所見。斯則獨因不見也。如明淨日。瞽者莫見。獨緣不見也。此辨因緣和合。方能見也。(【鈔】此辨因緣者。正同金剛經云。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但彼以般若為日。法中明心不住法。則內心自有因緣。不同佛力為日也。)後偈偏舉於感。以因奪緣。如出現品云。此非如來威神之力等。(如出現品者。謂佛光救地獄眾生生天。便即念言。此是如來威神之力。佛便報言。此非如來威神之力。若一眾生。於如來所不種善根。能得如來少分智慧。無有是處是也。)
【疏】後聞法中。四偈分三。初偈顯因能生法。次二顯得法之益。前偈得權智。能離所知心垢。後偈有根本智。能除煩惱之患。三一偈顯緣令聞法。故上文云。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
【疏】後四令捨偽求真中二。前一示偽令捨。住相施故。以色相見佛。行邪道故。後三顯真令求。初二偈顯真佛。前偈即相非相。故非色能見。後偈即寂而應。故不可以寂取。末偈顯真法。真法無生滅故。
○第四北方光明幢菩薩。
爾時光明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疏】以大悲力。運智慧光。朗彼重昏.無所不至。名光明幢。又以智慧。令諸善根無所不至故。
【疏】此頌中。多顯如來即體化用周普之德。十頌分三。初一化用廣。亦明化處。次七化用深。亦明化依。後二雙結釋化。
【疏】化依中分四。初四雙明能所依。次一拂其能化心。次一拂其所依體。後一雙融自在。今初。初偈總明一多無礙。依一總心.變多王所。於一實佛.應化多端。故無礙也。次一相二無礙。無相現相。無二現二。體絕能所。故云無二。相依身有。是即二也。然相二相對。應成四句。畧舉其一。無二現二.即於一現多。乃至百千。亦名二故。次偈顯依性起。起不異性。故如幻無盡。後偈從法身流。舉三世佛。以顯道同。
【疏】二拂能化心中。謂如摩尼珠。無私成事故。
【疏】三一偈拂所依。謂上無二無相法性法身。即是法界。法界本自無差.亦無定有。為化依止。由無依無別。故為依為別。故下文云。虛空雖無所依。能令三千世界。而得安住。如空無色。而能顯現一切諸色。
【疏】四一偈。雙融自在。言非非化者。此有二義。一假非化以遣化。非謂是非化。則上半約體絕待。下半依體起用。二不礙化故。然真化無二.融為一身。不壞體用。名依真起。依真起者。則報亦依真。非謂三身。獨一是化。(【鈔】非謂是非化者。此一向是遮。即拂迹入玄耳。故昔人云。我言非有者。但言非是有。非謂是非有。如人夜見於杌。謂之為人。智者告言。此非是人。但非其心中計人。愚人聞之.便謂此杌是於非人。非人即鬼故。人執雖無。鬼執卻起。故為惑耳。故下釋云。上半絕待。則化與非化兩亡。二不礙化故者。即重釋亦復非非化。此即以化遣於非化。則上何非變化者。即是真身故。亦復非非化者。有化用故。前釋上半是體。下半是用。今此上半自具體用。依於後義廣釋經文。於中三。先總明。然約正(【校】正.嘉興藏作二。)身。自有多義。一法報合為真身。應化合為化身。二法身為真身。報應皆為化身。今依此義。故云非謂三身。獨一是化。)且依真起化。畧有二門。一開義。二融合。初中真應各有二義。真中一不變義。謂雖化而常湛然。初句顯之。二隨緣義。謂不守自性.無不現故。故云亦復非非化。二約化中。一無體即空義。謂攬緣無性。故云於無化法中。二從緣幻有義。故云示有變化形。二融合中亦二義。一真化別合。二真化融通。初中。由真中隨緣即不變故。是故亦真亦非真。非真非不真。名真法身。化中。體空即幻有故。是故亦化亦非化。非化非不化。名為佛化身。二融通者。謂由真不變。顯化體空。此真不無.化不有。以為法身而不無化用。以有化中空義故。又由真隨緣。顯化幻有。此是化不無.真不有。以為化身.而不無真理。以有真中隨緣義故。又由隨緣幻有.不異不變體空故。是故現化紛然。未嘗不寂。真性湛然。未曾不化。真化鎔融。為一無礙清淨法界。宜審思之。
【疏】第三二偈。雙結釋中。前偈結歸於體。謂智冥真境。等法界故深無底。等虛空故廣無涯。皆絕言道.為不可量。後偈舉因釋成。所以法界無礙者。智行徧故。
○第五東北方智幢菩薩。
爾時智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疏】於佛寂用之境.決斷無礙故。又智導萬行.出生無盡。故名智幢。
【疏】頌中多歎如來應現出生無盡無礙之德。十頌分二。初一標章勸信。信有修行之益。
【疏】後九所信勝德。於中分二。初一總。餘八別。總中上半用而無盡。下半寂而無住。不著應處。不住法體。即本末雙寂也。通為寂用無礙。
【疏】別中二。初二明無盡。一一眾生前。能現無盡身。故眾生可知。佛不可數。
【疏】後六明無礙。於中三。初四一異無礙。亦是本末無礙。一法。二喻。三合。四釋。
【疏】次一偈.延促無礙。
【疏】後一偈.性相無礙。
○第六東南方寶幢菩薩。
爾時寶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疏】以圓淨智。照平等理。不礙應現.隨順一切。如摩尼寶。故名寶幢。
【疏】頌中多顯平等超世之德。十頌分二。前五總顯難思。後五迥超時數。前中初二正明。前一超量現量。後一超處徧處。故出現品云。譬如虛空。徧至一切色非色處等。如是難思。雙結上二。
【疏】後三展轉釋成。初云。何以難思。若身若處.非生滅心行之境故。何以非心境。佛自不起心故。何以不起。體無生滅故。若爾。何以現見。次偈釋云。病眼所覩.取色分齊。勿謂為實。次疑云。若爾。豈無如來出現世耶。次偈釋云。自機見耳。上三句以應就感.眾生謂出。末句既因物感。出即非出名實不出。故諸法無行經云。如來不出世。亦不度眾生。眾生強分別。作佛度眾生。既無有出。安有沒耶。上三亦初一超心行。次一超內外。後一超出沒。
【疏】後五偈。迥超時數而現時數。於中初一偈。結前標後。國土結前處故。
【疏】後四別顯超時。初偈立宗。上半牒妄情。下半正立。菩提是有法。定不繫時是宗法。次偈立三因。一智無分別故。二三世不遷故。三體非有為之數故。次偈舉同喻。謂日體常明故。不合昏夜。後偈合結。上半合。下半結。合中語倒。若順應云。一切諸如來。不與三世合。又若以超時現時為宗者。則上宗中。四句皆宗。應云。菩提是有法。定不繫日.隨機說日是宗法。因云。體非三世等。不礙三世等故。同喻云.如日輪不合昏夜。以山映故。說有日夜。合云。佛無三世。以不應見機之所映故.而說三世。是則上三句皆合。下一句結。
○第七西南方精進幢菩薩。
爾時精進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疏】勤觀如來。真應皆同。故能平等隨順一切眾生。名精進幢。
【疏】十頌顯此同義。文分為二。初一總標。餘九別釋。前中上半正標。下半畧顯同相。言身同者。三身十身.皆悉同故。義亦然者。此含多意。一且約三身。體.依.聚義.無不同故。所覺.能覺.覺他.同故。又義名所以。所以得名佛者。正覺真智.力無畏等無不具故。得名為佛。佛佛皆然。故義同也。又應用利樂.無不同故。故攝論第十云。諸佛法身。應知恒時能作五業等。二十一種功德之中。名為逮得一切佛平等性。所依意樂作業無差別故。(【鈔】義亦然者下。出三意。一釋三身及與佛義。體即法身。依是報身。聚是化身。所覺下。所覺自法身。能覺是報身。覺他化身。又義名所以者。明成佛所以。即具眾德故。問明云。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諸佛法身者。即應化法身。言五業者。攝論云。第一救濟有情災橫為業。於暫時見。便能救濟盲聾狂等諸災橫故。二救濟惡趣為業。拔諸有情出不善處。置善處故。三救濟非方便為業。令諸外道。捨非方便。求解脫行。置於如來聖教中故。四救濟薩遮耶見為業。授之能超三界道。五救濟諸乘為業。拯拔欲趣餘乘諸菩薩。及不定性諸聲聞等。安置善處。令修大乘行故。於此五業。應知諸佛業用平等。若梁攝論。當第十五。二十一下。指上品所依智等三事。佛佛平等。無性亦明是利他德。)二約十身釋義同者。皆通三世間。彼此互望。無差別故。種種利樂。居然是同。此有三因。一行海齊滿。二大願齊具。三同一法性故。非唯相似。亦一即一切.互相融故。餘如問明品說。下半同相。畧舉應用同。以應即真故。非應之外.別明法身是同。然普有二義。一約諸佛。謂無有佛不徧十方故。二約一佛。謂無一方而不現故。
【疏】後九別釋中分二。先四頌正釋。後五頌轉釋。前中初偈釋前普於十方。無餘二義。一無處不徧故。二一切皆佛身故。諸佛本師二頌影畧。次偈釋前現義。謂有感方現。故云非內。神力能現故云非外。次偈釋前隨應種種義。一隨物類則十法界等。萬類殊應。二於一類中。隨其先業。各見不同。如金色塗灰等。後偈釋前身同之義。結成難思。佛身皆同無數量故。唯除大覺者。佛佛同證故。
【疏】後五轉釋中。從後向前。釋上四偈。前四兼喻。後一唯法。於中初二釋第四無能思義。一以我為喻。謂如妄計之我本無所有。故不可思。此以妄計情有理無。非聖智境。以況法身理有情無。非下位測。後偈以剎為喻。喻雖絕相難思。而不礙相。次一偈釋第三隨業異現。所以要隨業者。同一切法。必假緣故。此以總喻別。次一偈釋第二非內外義。如珠現物。雖非內外能滿佛心。後偈釋充滿法界義。所以能滿者。本願普周故。
○第八西北方離垢幢菩薩。
爾時離垢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疏】真如體淨。能成白法。復淨世間故名離垢。(【鈔】真如體淨。第八迴向中義。復淨世間。即今偈意。)
【疏】十頌多歎如來淨德。前六淨他。後四自淨。前中前二總明。後四別釋。今初。前偈智淨。妄惑既寂.真智不無。開示無我知見性相。故名為法。後偈身淨。謂拂應顯真。(【鈔】妄惑既寂等者。揀異斷空。開示已下。即法華開示悟入意也。)
【疏】後別釋中。前二釋第二偈。後二釋初偈。前中初偈。正明欲見諸佛。應專佛境。隨念隨現故名心等。又了心境即佛真性。迷則不知。念則便現。次偈轉釋專念之義。無漏具德。故能專念。(【鈔】隨念隨現者。此有二意。一隨念多少。佛亦等之。如稱一口。有一化佛等。二隨念淺深。佛應稱之。見有優劣。又了心境下。約觀心釋。即心即佛之義耳。)後二中。前偈釋普淨世間。說法現身而能淨故。後偈釋開示佛法。示其所悟二無我故。
【疏】後四自淨中。初一已淨差別之用。後三內淨三德。一見性成佛。自開法身。稱性現應。次偈無得成佛。自開般若。佛法所覺。菩提能覺。必能所相因故俱叵得。無所得者。則得菩提。後偈離妄成佛。自開解脫。不動無住故。妄倒斯寂。名真解脫。
○第九下方星宿幢菩薩。
爾時星宿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疏】解佛徧應法界之身而不離法性。若彼星宿。粲然羅空不可縛著。故以為名。
【疏】十頌顯佛此德。分為三別。初三總顯即體之應。次六別釋體應自在。後一拂去自在之迹。前中初偈約處顯身之徧。謂法性身則無所住。約自受用則無所不住。名為普住。約他受用及變化身有感則往。故云一切土皆往。若約十身無處非佛。故云一切處咸見。(【鈔】謂法性身者。此初一偈。上三句約四身說徧。第四句約十身說徧。此十身正說眾生國土等十身故。則有虛空處即虛空身。有國土處。即國土身等。故無非佛身矣。)次偈約機顯身之多。故云一切。及八相事。皆由物感。後偈結歎難思。初句總標。下三句顯相。二句約感不能思。思唯約心。見通心眼。下句約應難思。云誰能現。
【疏】次六別釋中。初三順釋。後三反釋。今初。初偈釋前誰能現義。謂現即同如。無生滅故。次偈釋前誰能思義。謂起心而思。是妄分別。有依有正。法性之中。能所斯寂。後偈釋前誰能見義。謂能應隨緣。體本自無。能感之機。竟何所見。
【疏】後三反釋中。謂由無思見等。方能思等。則反顯前有思見等.不了佛境。於中初偈無思思。要無著無礙故。次偈無現現。神力之現.體即虛故。後偈明無見見。躡前無所有。為見前稱實之見。非唯見佛。亦得疾成。
【疏】三一偈拂自在之迹者。上明自在。尚假言詮。正覺超言。故拂言迹。超言亦假。應忘契之。
○第十上方法幢菩薩。
爾時法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疏】知真實之法.普入法界。則所修行.皆無分量。故名法幢。知法名佛。故先讚見佛之益。
【疏】十頌雙顯佛法難聞。於中分二。前四讚佛。勸人聞見。後六讚法。勸物聞求。前中初一.正令甘苦近佛。
【疏】後三釋其所以。畧舉三事。初偈聞名益。次偈發心益。後偈生信益。既受苦得聞.成斯勝益。受樂不覩.不免長淪。故應甘苦而近佛也。
【疏】後六中。已遇良醫。復須法藥。於中初二。由聞實法能成行法。前反後順。次二由聞理智成於果法。前順後反。後二以感應釋成。前偈佛興.由生迷實。後偈說法.示於真實。不動真際建立諸法.則性不可壞。不壞假名而說實相.則相不可壞。斯則天魔外道等皆法印。故無能壞。餘如十藏品。上十菩薩之偈。應以六相圓融。(【鈔】上十菩薩下。總結言六相者。一總顯佛德。二別則十種德殊。三同則同明佛德。四異則十德互望不同。五成則共成佛德。六壞則各住自性。)所以偈後無結通者。為顯法界兜率讚德異故。猶彼處處文殊。偈偈各別。顯佛德無盡故。
【論】已上各說一法。共成十迴向心。或但說有.眾生著有。或但說無.眾生著無。如經星宿幢菩薩頌云。眾生妄分別。是佛是世界。了達法性者。無佛無世界。法幢菩薩頌云。寧可恆具受。一切世間苦。終不遠如來。不覩自在力。此二頌皆相成就有無。恐墮邊見。餘例知。如觀十方。何意。為觀眾意之同別。亦觀十方世界諸佛.法同不二。(兜率天宮偈讚品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四十六
【經文資訊】《大藏經補編》第 3 冊 No. 2 華嚴經疏論纂要(第1卷-第46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2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藏經補編》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初來意。
【疏】來意者。前明化主赴感。今明助化讚揚。及顯位體所依。故次來也。
○二釋名。
【疏】釋名者。謂十方菩薩。於此宮中讚佛實德。故受斯名。通二種釋。如第三會。
○三宗趣。
【疏】宗趣者。集眾放光偈讚為宗。為說迴向為趣。
【論】第一釋品名目者。明以金剛幢等十菩薩。各從異佛剎來。處兜率天宮。至如來所。各化作妙寶師子之座已。各以十迴向法門因果而偈讚之。故名偈讚品。異佛剎者。從十行中來。入十迴向。第二釋品來意者。此品為欲成十迴向中因果法門故。須此品來也。
○四釋文亦三。初集眾。二放光。三偈讚。今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