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二十八
賢首品第十二(之二)
【疏】三昧名安樂者。就所益說。故名安樂。
○就第二段中二。初略辨四十四門光用。後如是等下一頌。結略顯廣。就四十四光中。皆有四義。一標光名。二辨光用。三出光因。四結光果。類例相從。分為十段五對。初有二光顯示三寶。二有四光令發大心。上二即三寶四弘對。三有二光總圓福智。四有二光入理持法。上即二嚴二持對。五有六光六度行圓。六有七光四等救攝。即六度四等對。七有一光總彰三學。八有八光雜彰萬行.供養為先。為三學萬行對。九有六光令六根內淨。動與理會。十有六光明六塵外淨。觸境皆道。即根清境淨對。今初二光。
【疏】初二光中。前一顯現。於中初句標名。以近初標.但云所放。不言又放。次三句辨用。後偈辨因中。示三寶.令其正歸。示正道.令其正向。上通一體.及別相三寶。亦示佛塔.令其正信。義兼住持。後一光照曜。用有七句。一偈辨因。並顯可知。
【疏】第二四光。令發大心中。即四弘願也。初一令眾生無邊誓願度。因中.興有(【校】有.纂要誤作無。)為而毀有為。
【疏】二一光。令煩惱無邊誓願斷。因中.興有為而讚禪定。上二皆事理兼修。
【疏】三上欣佛果。
【疏】四愛樂三寶。窮盡法門。因中.四弘之終。故總云。及示發心功德。
【疏】第三有二光。總圓福智。智因中.分別法相。決了真理。無虧理事。不減佛法。故得一念悉解多門。
【疏】第四二光。入理持法。初一慧入二空。即義持也。後一具四總持。於法自在。(【鈔】後一具四總持者。一法持。二義持。三呪持。四無生忍持。七地廣說。四持並具。何不自在。)
【疏】第五六度光中。戒因中.云發大心者。謂若發二乘心。則破淨戒。大心導善.不在人天。勤策萬行.慧為上首。各加一偈。餘可思之。
【疏】第六有七光。四等救攝中.初一慈光。與佛慧真樂。見無量佛.此有二義。一見事佛。真樂因故。二見心佛。一一心華有覺性故。
【疏】次三悲光拔苦。初一厄難苦。
【疏】次一疾病苦。
【疏】後一死苦。令見佛者。一捨命不恐。二惡道不畏。又要臨終勸者。智論二十八云。臨終少時.能勝終身行力。以猛利故.如火如毒。依西域法。有欲捨命者。令面向西。於前安一立像。亦面向西。以旛頭挂像手指。令病人手捉旛脚。口稱佛名。作隨佛往生淨土之意。兼與燒香鳴磬。助稱佛名。若能行此。非直亡者得生佛前。抑亦終成見佛光也。若神游大方。去留無礙者。置之言外。不爾。勉旃斯行。
【疏】次二光。令生法喜。初則欣法聽說。法喜已充。終則觸境.無非佛法。成喜之極。
【疏】後一令成大捨。捨除放逸。眾惑之根。
【疏】第七一光。總彰萬行。三學攝盡。故曰普聞。
【疏】第八八光。雜明諸行.供養為先。前五供敬田。
【疏】後三施悲田。
【疏】第九六光。內淨六根。
【疏】第十六光。外清六境。文並可知。戈者。平頭戟也。鋋者。小矛也。
○第二結略顯廣。
【疏】一毛之用.光有塵沙。(已上四十四門光用已竟。)
○第三類顯一切毛光業用。及結用所依。謂三昧力。
○第四釋成分齊。
【疏】第四如是等光.今何不見。謂有緣者見。如目覩光。無緣不覺。盲瞽常暗。於中分二。初偈總明。如其本行.牒前往因。所得光者。牒前果用。若有宿緣.及曾同行者。則隨其所見.如是差別。
【疏】後六偈別顯。於中初二法說。後四喻說。前中初偈宿緣。宿有四緣。一昔同業。二愛其行。三能隨喜。四但見所作。後偈現因。不必有緣。但功行內著。光明爰燭。有三種因。一修廣福。二供多佛。三求佛果。即福智二嚴也。上之七類.皆蒙光照。
【疏】二喻說中。雙明見與不見。二喻皆有法合。初日喻。喻光為益因。合中。謂法日常明。有智慧者.心不住法。如人有目。則能得見。有三類人。則不能見。一者凡愚。二邪信外道。三劣解二乘。皆無因緣。如人無目。
【疏】後寶嚴喻。喻光正益。明法寶常存。由福無福.有處不處。
○第五一頌。明聞信光益。
【疏】謂信仰解了。不生疑惑。則成佛果。不以不見。疑菩薩之無光。不以極苦莫救。謂光明之無益。亦不高推果用。謂菩薩不能。故云永斷諸疑。(八毛光照益三昧門竟。)
○第九有勝三昧下六頌。主伴嚴麗三昧門。亦是出現三昧。
【疏】文分三別。初一標門顯意。
【疏】次四明一方業用。於中前三法說。後一喻合。既言量等三千。則不壞次第。劣於十地。及等覺也。(【鈔】既言量等者。此亦遮其不信十信八相成道。謂十地方能。故云不壞次第。謂十地菩薩受職。有大蓮華量等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十定品辨等覺菩薩.有一蓮華。量周法界。周法界唯大。百萬億中。但言三千.故劣後二。)
【疏】三一頌。類顯十方。(九主伴嚴麗三昧門竟。)
○第十有勝三昧下。三十四頌半。明寂用無涯三昧門。約處。名為方綱。約相。是謂寂用。亦總顯上來動寂無二故。文分為三。初一標名總辨。二或於下。三十二頌半。正顯業用。三是名下一頌。總結難思。今初。
【疏】方網者。十方交絡。出入縱橫。故名為綱。
○二業用中分三。初二頌。於十方處交絡出入.明於器世間自在。二有五頌.十方佛所.入出無礙.明於智正覺世間自在。三於眼根下二十五頌半。通顯三世間自在。今初。
○二明智正覺世間自在。
【疏】菩薩於三世間自在.略有二義。一以自身作三世間。故得自在。二菩薩於三世間處.示現自在。今此三段。初二約後義。後一通二義。文或綺互。理實皆具。初二世間。略有四重無礙。一約處。謂東處即是西處。是故菩薩常在東。恆在西也。二約佛。謂東佛即西佛。是故在東佛.恆在西佛。三約菩薩身不分。謂在東之身.即是西身。四約定。謂入定即是出定。所以爾者。略顯二因。一以所觀之法.事隨理融.相即在故。二能觀之心.亦寂用無礙故。然此文中.為顯菩薩祕密隱顯自在德故。但說後二。若辨前二.則似菩薩無力。
○三於眼下。通顯於三世間自在。文分為四。一明根境相對以辨自在。二童子下。明於他身自在。三鬼神下。微細自在。四一切塵下。器界事中以辨自在。今初。
【疏】十二頌六對。一一對中.有十義五對無礙之相。欲辨無礙。先須明識定慧。此中云三昧起者。觀也。入正受者。定也。定慧雖多.不出二種。一事。二理。制之一處。無事不辦.事定門也。能觀心性.契理不動。理定門也。明達法相。事觀也。善了無生。理觀也。諸經論中.或單說事定。或但明理定。二觀亦然。或敵體事理止觀相對。或以事觀對於理定。如起信論。止一切相。乃至心不可得為止。而觀因緣生滅為觀。或以理觀對於事定。下經云。一心不動入諸禪。了境無生名般若。是也。或俱通二。如下云。禪定持心常一緣。智慧了境同三昧。是也。或二俱泯.非定非散。或即觀之定.但名為定。如觀心性名上定是也。或即定之觀.但名為觀。如以無分別智觀名般若是也。或說雙運。謂即寂之照是也。所以局見之者.隨矚一文.互相非撥。偏修之者.隨入一門.皆有尅證。然非圓暢。今此經文.巧顯無礙。言五對者。第一對.根境無礙。謂觀根入定。應從根出。而從境出者。為顯根境唯是一心。緣起無二。理性融通。是故根入境出耳。境入根出亦然。第二對理事二定無礙。謂分別事相.應入事定。而入理定。欲觀性空.應入理定。而入事定。以契即事之理而不動故.入理即是入事。制心即理之事而一緣故.入事即是入理。而經文但云入正定。不言理事。及乎出觀。境中.即云分別色相。斯事觀也。根中.即云性空寂者。即理觀也。亦合將根事對於境理.以辨無礙。(【鈔】第二對者。即於入正定中作義。分別事相等者。緣從色塵中出。明知眼根中入.是其理定。欲觀性空者。緣於眼起等是理起。明知於色塵中入.是事入。以契即事之理下。二明所以。唯約事理無礙明所以。於中又二。先成上分別事相.應入事定.而入理定。制心即理之事下。二成上欲觀性空.應入理定.而入事定。而經文下。三出二定得名所以。顯上入正定所對之文。由對觀故。亦合將根事者。四結例。謂合有偈云。於眼根中入正定。於色起定心不亂。了色無生無有起。性空寂滅無所作。於色塵中入正定。於眼根中三昧起。分別眼性不思議。諸天世人莫能知。)第三對事理二觀無礙。謂欲分別事相.應從事觀起.而反從理觀起者。以所觀之境.既真俗雙融。法界不二。故分別事智.即是無生之智。二觀唯是一心故。亦應將境事理.對根事理.以辨無礙。(第三對者。即約經文從定起。對於後半以作義。疏文有三。初正明中。疏文但作初偈。不作後偈。若具。應云。欲了真理.應從理觀起.而反從事觀起。謂前偈示現色性是事。則色塵中三昧起.義當理觀也。後偈說眼無生無有起.是理性。則前眼根起定心不亂.義當事觀也。亦應將境者。三反例。此意稍隱。先應問言。上辨二定.但云亦合將根事對於境理。今何雙言將境事理.對根理事。故應答言。以上二定.不能自別。要因起觀.方知事理。如眼入定.未知何定。以見塵上了色差別.是其事觀。欲令無礙.故說根定.是其理定。境入根起。既了根性空。故說境中入於事定。則經文中已辨根理對於境事。故但合例。以將根事定.對於境理。今此二觀.不應定別。根上境下.各有二觀。謂根入定。即於境上從理觀起而分別事。於色入定。即於根上從事觀起。分別於理。經文已有此二。未於境上從事觀起分別於理。及與根上從理觀起分別於事。若作偈者。應云。於眼根中入正定。於色塵中事觀起。說色無生無有起。性空寂滅無所作。及於色塵中入正定。於眼根中理觀起。分別一切上妙眼。諸天世人莫能知。斯則境上事起觀理。以對根上理起觀事。故云亦應以境事理.對根理事.以辨無礙也。)第四對出入無礙。以起定即是入定。故起定而心不亂。若以事理相望。應成四句。謂事入事起。事入理起等。若以根境相望。又成四句。謂根事入.境事起等。一一思之。皆有所由。(第四對者。即於經入正定.對從定起言.及起定不亂作義。若以事理相望下。句數料揀。事理四句。但出其二。等取餘二。謂三理入事起。四理入理起。上且單說.有其四句。若單複相望。應成九句。於前四上.更加五句。謂事入.事理起。理入.事理起。事理入.事起。事理入.理起。事理入.事理起。故為九句。又成四句者。即根境出入成四。但舉其一。若具應云。二境事入.根事起。三根理入.境理起。四境理入.根理起。若更交絡。乃成十句。謂根事入.境理起。境事入.根理起。根理入.境事起。境理入.根事起。根事理入.境事理起。境事理入.根事理起。以其事理相望。屬前事理四句。故但云四耳。)第五對.二利體用無礙。謂於眼根起定心不亂。是體也。自利也。而不礙現於廣境。是用也。人天不能知。利他也。良以體用無二。故自利即是利他。(第五對者。此有兩重無礙。一體用無礙。二二利無礙。下雙牒釋。言心不亂是體者。全用根起三句.以對境起中後二句作義。則根起三句。亦為自利。謂於眼起定心不亂。說眼無生無有起。性空寂滅無所作。而言不礙現於廣境者。即取前示現色性不思議.諸天世人莫能知.為廣境。亦全用此二句為利他。良以下。以體用無礙.釋二利無礙。然上疏但約眼色根境以為體例。後五根境可知。)此上十義.同為一聚。法界緣起.相即自在。菩薩善達。作用無礙。思之思之。又經且約根境相對。亦應境境相對。謂色塵入正受。聲香三昧起等。此如下童子身中入正定等中明。復應根根相對。謂眼根入正受。耳根三昧起等。一塵入正受。多根三昧起等。並略不說。上來無礙.深妙難思。始學之流.如何趣入。今當總結。但能知事理無礙。根境一如。念慮不生。自當趣入。(上來無礙下。總示入門。先問。後今當下。正示。知事理無礙.根境一如。總觀也。念慮不生。總止也。即禪門大意。)又向云。色性難思等。即色等總持。是色陀羅尼自在佛等。亦應云。分別眼性難思。有眼陀羅尼自在佛等。又眼中云性空寂滅。即眼之度門。眼等本淨。亦應云色等度門。色等本淨。不唯取相為染。無心為淨而已也。又智論三觀束之。分別色相等。是假名觀也。性空寂滅。是空觀也。此二不二。色性難思。中道觀也。三無前後。皆是一心。對此三觀。應辨三止。謂方便隨緣止。體真止。離二邊分別止。既止觀雙運。亦名一心三止也。即一而三。即三而一。雙照三一。雙遮三一。是無礙也。一一釋文。準思可見。(十二入.約其含攝。並稱總持。約其性空究竟。並稱波羅蜜。約其性本清淨。皆解脫門。約其覺性圓明。並得稱佛。故佛名經云。眼陀羅尼自在佛。乃至意陀羅尼自在佛。色陀羅尼自在佛。乃至法陀羅尼自在佛等。不唯取相為染等者。結彈北宗禪門.但得一分之義。謂彼云。眼見色。意同知.染法界。意不同知.淨法界。不同知。即眼陀羅尼自在佛。眼總持度門等。今謂亦是一義。但得不起心之一義耳。不同上來十重五對無礙自在等。)此是菩薩圓融功德而自莊嚴。觸目對境。常所行用。希心玄趣。幸願留神。
○二六頌半。於他身得自在。
【疏】此有三義。一如前眼根入等。但約見境為出入耳。二菩薩化現彼身。作此轉變速疾也。三菩薩以眾生身作自身。如下十身相作等。是故於彼身入.此身出。而彼不覺知。唯應度者。知得度也。
○三二頌半微細自在。
【疏】謂毛孔約正報。即佛及眾生。毛頭約空處。微塵是色相。多約器界。並身在中.入定出定。為顯三昧純熟.隱顯自在故。亦通觀彼出入定等。即於境無礙也。若唯約身在彼。下十定中亦云。無生法中入起。安有處耶。
○四。四頌半。器界事中。周徧入出以明自在。
【疏】然菩薩身普徧。略有四位。一普徧一切十方剎海。二徧彼剎內樹等物中。三徧一切塵毛等中。皆圓徧。非分徧。是故皆全身顯現。四以是法界身故。不異不分。恆在此。常在彼。無有前後。
○第三一頌總結。
【疏】初句.以德命人。次句.依人顯德。後半。明說不盡。近結第十.定用無盡。遠結前十.定用無盡。以是無盡之法門故。(十寂用無涯三昧門竟。)(大科第四無方大用竟。)
【論】從有勝三昧已下。八十一行頌。明三昧自在分。如此同異無礙自在大方網三昧門。入出隱現同時自在者。隨眾生業異.所見差別。諸佛得道自在故。隨眾生業自在故。然如來心無作性故。智隨影應。無去來性而可取捨。如響應聲喻。如水潛流。隨諸卉木各滋生喻。如春陽生草木喻。如水養魚龍喻。如地所生草木喻。如火成食喻。如風發生所益眾生長短壽生喻。以喻思之。以智照之。執計情亡。任真之智.本合如是。為執計故。設得一分出世道果。亦不能為大自在故。
○第五一切下。喻況玄旨分。亦名舉劣顯勝分。以上所說普賢行德窮於佛境。蓋是信滿之位。既越常規.乖於視聽。滯情封教.取信無由。故舉斯近事。以鏡玄趣。令開悟也。七十九頌。分為三段。初二總標喻意。二七十六頌.別顯喻相。三一頌.結說顯德。今初。
【疏】先一偈半。明非喻能喻。後半偈。借喻通玄。今初舉四難思。意在菩薩神力。後半中。然取分喻。以小喻大。令聞喻者.忘象領意。故褒以智者。(【鈔】然取分喻者。由上云。無可同喻。今何喻耶。故云分喻。無可喻者。下經云。三界有無一切法。不能與佛為譬喻。言分喻者。喻有八種。一順。二逆。三現。四非。五先。六後。七者先後。八者偏喻。如涅槃說。前文已引。則有偏喻。今對偏喻。但取少分。如言佛面猶如滿月。但取圓滿無缺義故。今喻亦然。以小喻大者。若易中。射隼于高墉。以況天下等。其事甚多。令聞喻等者。易略例云。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言生於象。故可尋言以觀象。象生於意。故可尋象以觀意。意以象盡。象以言著。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亡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亡象。猶罤者所以在兔。得兔而亡罤。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亡筌。然則言者。象之罤也。象者。意之筌也。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於意。而存象焉。則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於象而存言焉。則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然則亡象者。乃得意者也。亡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亡象。得象在亡言。故立象以盡意。而象可亡也。重畫以盡情。而畫可亡也。是故觸類可為其象。合義可為其徵。今疏用此文。故令亡象領意。謂如水現四兵。是喻是象。但知菩薩無心頓現。則水印可亡矣。諸喻皆然。若能亡象得意.斯為智者。執象失意.乃成愚滯。故法華云。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二聲聞下。別辨中。略顯二十種大喻。以況菩薩之德。
【疏】初有三頌半。明聲聞現通喻。況菩薩自在益生德。先明喻。末偈舉劣顯勝。不為眾生無大悲也。不求菩提。無大智也。大饒益者。具悲智也。
【疏】二有二偈。日月現影喻。況菩薩普應羣機德。
【疏】三有二頌。水現四兵喻。喻菩薩海印現像德。
【疏】四有二頌。善音巧辨喻。喻菩薩總持巧說德。
【疏】五二頌。女授辯才喻。喻授法益生德。
【疏】六二頌。幻師巧術喻。喻不思議解脫德。
【疏】七二頌。修羅隱形喻。喻勝通隱顯德。
(【校】自化作頭三十二。準麗藏宋藏及華嚴合論宋本.應作自化作頭三十三。與下十定品諸本.及晉譯賢首品麗藏本合。)
【疏】八五頌。象王隨變喻。喻定用自在德。
【疏】九二頌。修羅大身喻。喻法界身雲德。同於上文。主伴嚴麗。
【疏】十有四頌。帝釋破怨喻。喻降伏眾魔德。(【校】破怨.纂要作破冤。)
【疏】十一六頌。天鼓說法喻。況菩薩以無功用。現身說法德。
【疏】十二有三頌。天鼓安慰喻。況菩薩慈音除惱德。
【疏】十三有三頌。天王普應喻。喻普應悅機德。
【疏】十四二頌。魔繫愚夫喻。喻攝生同行德。
【疏】十五二頌。梵王殊現喻。況菩薩解脫自在德。
【疏】十六二頌。自在數滴喻。況菩薩一念普知德。
【疏】十七三頌。大風成事喻。喻大願宿成德。
【疏】十八二頌。眾聲悅意喻。喻四辯悅機德。
【疏】十九二頌。大海包含喻。喻禪慧普修德。
【疏】二十大海龍王下。有二十四頌半。龍王遊戲喻。喻菩薩遊戲神變德。文分為二。初二十二頌半。明龍王大用不同。後二頌.正明舉劣顯勝。前中初半偈總標。
【疏】餘頌別顯。於中四。初四偈半。雲色不同。喻菩薩身雲各異。
【疏】次有四頌。電光差別。喻菩薩光明等殊。第三偈云寶藏色者。梵云室利揭娑。此云勝藏。勝藏即寶名也。閻浮提中帝青色者。梵云天帝火燄摩尼色。亦珠寶名也。
【疏】三有三頌半。雷聲不等。喻菩薩三昧多種。
【疏】四有十頌。所雨不一。喻菩薩說法多門。言曼陀羅者。此云悅意。澤香。即塗香也。鷄羅多摩者。鷄羅.此云華蘂。多摩.此云天上華。謂此香是天華蘂所作故也。婆利師迦者。此云雨時生華。末利香.即華名。其色猶黃金。
【疏】第二二頌。正舉劣顯勝。謂娑竭羅龍.於六欲天等。總十五處。現斯作用。而身不動搖。心無分別。但由業報之力.現斯自在。菩薩亦爾。住無功用.不動不思。於十方界.應現多種。亦以菩薩功德之力.隨機現殊。此就喻意。顯勝可知。
○第三一頌結說難思。
【疏】前半非喻能喻。後半結上略說。引諸喻者。略有二意。一顯菩薩自在不同。二貴令眾生起信。且江南之人.下信千人氈帳。河北之者.多疑萬斛之舟。皆耳目不暨故耳。所以或舉目擊.或據具縛之人.自在若斯。菩薩之用.固當無惑。今猶疑者.豈不傷哉。(大科第二.三百四十六偈半。正說勝德分竟。)
○大文第三。第一智慧下。九頌。校量勸持分。此廣大用.人皆有分。見而不習。誠為自欺。故中人可勸而進也。
【疏】於中分二。初一頌.結前所說。略就六慧結之。第一者。上無加故。二廣大者。語其分量.超二乘故。三真實者。明其體性.內證無虛故。四無邊者。有二義。一量智普知故。二離種種二邊故。即中道慧也。五勝者。超地位故。六殊勝者。同普賢故。
【疏】二八頌。明信受難得。於中初一總顯。餘七別明。前中希有者。佛出懸遠。已難可遇。唯初成頓說。故希有也。奇.謂初能具後。特.謂逈出諸乘。此句讚也。下文勸耳。聞.謂遇經。忍可.謂信因。信則心淨。受.謂領文領義。讚.乃通言通筆。說.唯約言。上皆所作。總說皆難。
【疏】後別明中三。初二偈半明難信。次半偈況出餘行。後四偈舉事校量。前中初一偈.明人天之器。信為甚難。若爾。今或能信何耶。由二力故。一現修淨福。稱所求故。二昔因聞熏。今發種故。今不信者.願少聽聞。為毒塗鼓。終成堅種。(【鈔】為毒塗鼓者。即涅槃第九如來性品云。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以雜毒藥。用塗大鼓。於眾人中.擊之發聲。雖無心欲聞。聞之皆死。唯除一人.不橫死者。鼓合涅槃。死喻滅惑。不橫死者.喻一闡提。終成堅種者。即出現品。如上頻引。)
【疏】後一偈半。舉三乘之信。展轉難得。況於一乘。明文昭然。權實有據。
【疏】第二半偈。況出餘行中。信忍尚難。況具餘行。難中之難也。真實解者。亦有說行。而不信圓融之旨。非真實解也。願諸學者。善擇知見。
【疏】第三四頌。舉事校量。初三校量難信。初二舉二難以況信難。後一舉福勝以彰信勝。
【疏】後一校量餘行之難。唯明誦持。餘略不說。亦顯修行真解.非可校量也。此之四事.後後過於前前。巧辨深勝。
○大段第三時賢首下。顯實證成分。
時賢首菩薩。說此偈已。十方世界六反震動。魔宮隱蔽。惡道休息。十方諸佛.普現其前。各以右手而摩其頂。同聲讚言。善哉善哉。快說此法。我等一切悉皆隨喜。
【疏】於中有四。一動世界。大機發故。二蔽魔宮。唯佛境故。三息惡道。利樂深故。四佛現證。契佛心故。於中摩頂.讚善.隨喜.即三業皆證。勸物信行。(第二會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二十八
【經文資訊】《大藏經補編》第 3 冊 No. 2 華嚴經疏論纂要(第1卷-第46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2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藏經補編》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第八有八十九頌半。(【校】上五字.準下經及疏與刊定記.應作九十頌。)明毛光照益三昧門。智契解脫之門。慈熏身語意業。故得身同法界.大用無涯。毛光觸物.為益萬品。徧於時處.緣者會之。是謂菩薩圓建立眾生也。(【鈔】智契等者。總出光明之因。具悲智故。先此上一句約智。亦約表釋。謂毛孔表解脫門。光明表智慧故。二正明智慧。故云智契解脫之門。慈熏等者。約悲智釋。以菩薩曠劫慈悲。熏修三業故。)文分為五。初一頌標門總辨。二所放光明下。別明一毛光明業用。三如一毛下。類顯一切毛光業用。四如其本行下。釋成分齊。五若有聞下。聞信光益。今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