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二十六
淨行品第十一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疏】此二菩薩。為顯圓修。歷事巧願。必智為導故。事近旨遠。唯圓行故。文殊則般若觀空。智首則漚和涉事。涉事不迷於理。故雖願而無取。觀空不遺於事。故雖空而不證。是為權實雙游。假茲問答。(【鈔】漚和涉事者。梵語其舍羅。此云方便善巧。即肇公宗本論文。論云。漚和般若者。大慧之稱也。諸法實相謂之般若。能不形證漚和功也。適化眾生謂之漚和。不染塵累般若力也。然則般若之門觀空。漚和之門涉有。涉有未始迷虛。故常處有而不染。不厭有而觀空。故觀空而不證。是為一念之力。權慧具矣。一念之力權慧具矣。好思。歷然可解。)
○二陳所問中。有二十云何。總十一段。段各十句。成一百一十種德。第一段明三業離過成德。二得堪傳法器。三成就眾慧。四具道因緣。五於法善巧。六修涅槃因。七滿菩薩行。八得十力智。九十王敬護。十能為饒益。十一超勝尊貴。此十一中。若就相顯。二四與六此三唯因。八及十一此二唯果。餘通因果。或攝為四對因果。初二十句問福因福果。先因後果。次二十句問慧因慧果。先果後因。三二十句問巧解因觀行果。四有五段問修行因成德果。初一為因。餘四為果。或分為二。初十云何.問淨行體。是問因義。後十云何.問行所成。是問果義。以善修七覺等.亦是淨行之能故。皆言云何得者。為修何行而得之耶初十望後。故說為因。望歷緣巧願。成淨行體。即是於果。未是圓果.而是分果。故上總云。舉果徵因。今分為二。初之一段總問其果。後十別明。今初十句。
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害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可毀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可壞身語意業。云何得不退轉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可動身語意業。云何得殊勝身語意業。云何得清淨身語意業。云何得無染身語意業。云何得智為先導身語意業。
【疏】得此十種三業。成下十果。由無過三業.故超勝尊貴。由不恚害.故常為饒益。由無餘惑.不可譏毀.故十王敬護。由惡緣不可壞.得佛十力。由修行不退轉.滿菩薩行。由遠離諸相.如如不動成涅槃因。由德行殊勝.故於法善巧。由體清淨如虛空.故成具道緣。由涉境無染.故得堪傳法器。由智先導.故成就眾慧。又由後十。能成就此十。以十三業永無失等.唯佛不共。分分無失.亦通於因。又此十句.初一總顯無過。次八別顯無過。後一總出其因。若以智慧為先導.身語意業常無失故。又於中八。前二離過。後六成德。(【鈔】又由後十下。二先果後因釋。以初十句為果.後之十段百句為因。故云永無失等.唯佛不共。永無失等者。等下九句不害業等。言不共者。即十八不共法。今約分分.故為後因。)
○後十段別明中。初一異熟果.次四士用果。次二離繫果。次一增上果。後二等流果。今初即修道之器。以菩薩起修行時。要具此十。方成二利之行。(【鈔】初一異熟果者。俱舍顯相頌云。異熟無記法。有情有記生。等流似自因。離繫由慧盡。若因彼力生。是果名士用。除前有為法。有為增上果。釋曰。初二句.異熟果相。但是無覆無記。不通非情。從善惡感.名有記生。次句等流果相.似於同類.徧行自因。次句離繫果相。由慧盡者。慧即擇也。盡即滅也。謂此擇滅.離繫所顯。故將擇滅釋離繫果。次二句士用果相。若法因彼勢力所生。如因下地加行心力.上地有漏無漏定生。及因清淨靜慮心力。生得變化無記心等離繫。名為不生士用。為因道力證得。亦得士用果名。後二句增上果相。有為法生。餘法不障。是增上果。故唯有為。除前已生有為之法。謂果望因。或俱或後。必無前果後因.故云除也。除此前外。餘諸有為。謂之增上果。論云。增上之果。問。士用增上.二果何殊。答。士用果名.唯對作者。增上果稱.通對所餘。如匠所成.對能成匠.俱得士用增上果名。對餘非匠.唯增上果。非匠不造。故非士用。瑜伽三十八云。習不善故。樂住不善等。為等流果。或似先業。後果隨轉。釋曰。此有二義。釋於等流。後義果似於因。即俱舍意。如殺生因等.得短壽果。前義即於後果之上.行因似因。如前世殺生.今亦好殺等。瑜伽又云。以道滅惑.名離繫果。四人工等事.由此成辦稼穡財利等果。為士用果。若眼識等.是眼根等增上果。身分不壞.是命根增上果。二十二根.各起自增上果。當知一切.名增上果。餘例可知。然上所引俱舍.即是根品。彼論以六種因.成斯五果。非今所要。)
云何得生處具足。種族具足。家具足。色具足。相具足。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無畏具足。覺悟具足。
【疏】十事。瑜伽具釋。一常生中國。有佛法處。二種族尊貴。非下賤等。三生信向三寶修善之家。非外道等家。四形色端嚴.非醜陋等。五具丈夫相。諸根不缺。六正念不忘。亦宿念現前。七慧悟高明.善解世法。八柔和調善。離過修行。九志力堅強。故無怯弱。十性自開覺.不染世法。又無畏者。依智度論。菩薩有四種無畏。一總持無畏。於法記持.不懼忘失。二知根無畏。知根授法.不懼差失。三決疑無畏。隨問能答.不懼不堪。四答難無畏。有難皆通.不懼疑滯。今並皆得。故云具足。又此十事。若約法者。生在佛家。是生處具足等。思之。又具足者。唯佛一人。云云。(【鈔】又此十事下。約法生在佛家者。菩提心家故。等於餘句。謂二種族.即具佛種性。謂自性住性.習所成等。三明家.即真如為家。亦四家故。四家如七地。四明見佛性.如見色故。涅槃云。佛性有二。一色。二非色。如來所見為色故。五相.謂有悲智等.為菩薩相故。餘之五句.經自約法。可知。又具足下。重釋具足之言。上約橫具為具足。今約豎說之。)
○第二有四段明士用果。
云何得勝慧。第一慧。最上慧。最勝慧。無量慧。無數慧。不思議慧。無與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說慧.
【疏】四段者。一慧為揀擇。二力.謂修習。三善巧.謂智。四道品助修。悉以三業而得成就。今初。言慧者。即道之體。十中一勝世間故。二過二乘故。三揀權教故。四佛果超因故。上四揀劣。餘六當體。一無分量。二無若干。三超言念。四無等匹。五難比校。六唯證相應。欲言其有.無相無形。欲言其無.聖以之靈。欲言俱者.慧無二體。欲言雙非.非無詮顯。故不可說。
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緣力。所緣力。根力。觀察力。奢摩他力。毗鉢舍那力。思惟力。
【疏】第三力者。即具道因緣。皆言力者。此十各有資道之能故。一因力者。即是種性。謂已有習種。無倒聞熏.與性種合.故名為因。梁攝論云。多聞熏習.與阿賴耶識中解性和合。一切聖人以此為因。無性攝論云。此聞熏習.雖是有漏。而是出世心種子性。(【鈔】即是種性者。謂種性位。由於習種.合於性種。方名種性也。性種.即自性住性。為正因性。即是涅槃第一義空性也。習.即新熏修成之性。決為佛因。稱為種性。引證可知。)二欲力者。有勝欲樂。希大菩提。及起行故。三方便者。謂造修力。依六方便。成悲智故。一慈悲顧戀。二了知諸行。三欣佛妙智。四不捨生死。五輪迴不染。六熾然精進。攝論廣說。四緣力。謂善友勸發。五所緣力。即所觀察悲智之境。六根。謂信等。七觀察者。謂於自他事理藥病善揀擇故。八奢摩他。此云止。九毗鉢舍那。此云觀也。瑜伽.起信等論。深密涅槃等經。廣辨其相。具如別章。今略顯其相以為十門。一心行稱理.攝散名止。二止不滯寂.不礙觀事。三由理事交徹而必俱遂。使止觀無礙而雙運。四理事形奪而俱盡。故止觀兩亡而絕寄。五絕理事無礙之境.與泯止觀無礙之心。二而不二。故不礙心境而一味。不二而二。故不壞一昧而心境兩殊。六由即理之事.收一切法。故即止之觀.亦見一切。七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令止觀.見此心即是彼心。八由前中.六則一多相入而非一。七則一多相是而非異。此二不二.同一法界止觀無二之智。頓見即入二門.同一法界而無散動。九由事則重重無盡。止觀亦普眼齊照。十即此普門之智為主。故頓照普門法界時。必攝一切為伴。無盡無盡。是此華嚴所求止觀。十思惟者。籌量應作不應作故。
云何得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欲界善巧。色界善巧。無色界善巧。過去善巧。未來善巧。現在善巧。
【疏】第四於法善巧.皆約流轉以明。前四流轉之體。三界.流轉之處。三世.流轉之時。三科之義.略如前釋。廣如別章。緣起.六地廣明。三界三世.如前後釋。皆言善巧者。一善知彼法空無所有。二善知不壞假名分別法相。三加能攝無盡。彌善巧也。(【鈔】皆約流轉者。由善巧義.通還滅故。總釋善巧.乃有三義。一知理。二知事。三加能攝無盡。正是事事無礙。兼於事理無礙。故大品云。一切法趣色。色尚不可得。云何當得有趣非趣。一切同歸於空。諸法之空.不異色空故。即事理無礙意。今取一攝一切。即事事無礙善巧。開此為二。便有四義。瑜伽五十六七。廣說三科善巧。多約相說。即第二義。)
云何善修習念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空。無相。無願。
【疏】第五修涅槃因。七覺三空.十地品廣說。
○第六七二段明離繫果。
云何得圓滿檀波羅蜜。尸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黎耶波羅蜜。禪那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及以圓滿慈悲喜捨。
【疏】第六滿菩薩行。初六度四等。修即士用。滿即離繫。治諸蔽故。
云何得處非處智力。過未現在業報智力。根勝劣智力。種種界智力。種種解智力。一切至處道智力。禪解脫三昧染淨智力。宿住念智力。無障礙天眼智力。斷諸習智力。
【疏】第七具足十力。並見上文。
○第八段明增上果。
云何常得天王.龍王.夜叉王.乾闥婆王.阿脩羅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睺羅伽王.人王.梵王.之所守護.恭敬供養。
【疏】第八十王敬護。是增上果者。即有力增上。由己具德。令彼護故。(【校】案上十八字係鈔文。)
○第九十二段明等流果。
云何得與一切眾生為依。為救。為歸。為趣。為炬。為明。為照。為導。為勝導。為普導。
【疏】二段明等流果者。由本願力.為依救等。由本行力.為第一等。今初。能為饒益。依等十句.如迴向初。
云何於一切眾生中為第一。為大。為勝。為最勝。為妙。為極妙。為上。為無上。為無等。為無等等。
【疏】第十超勝尊貴。十地論釋。今就佛果略釋其相。謂如來功德海滿。更無所少。故稱第一。此亦總句。大者。體包法界故。勝者。自利圓滿故。最勝者。利他究竟故。妙者。煩惱障盡故。極妙者。所知障盡故。上者。望下無及故。無上者。望上更無故。無等者。望下無儔故。無等等者。望儔皆是無等者故。所以廣舉諸德者。欲顯行之勝故。上來問竟。
○第二文殊答。文分為二。第一歎問成益。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告智首菩薩言。善哉佛子。汝今為欲多所饒益。多所安隱。哀愍世間。利樂天人。問如是義。
【疏】言饒益者。利益也。言安隱者。安樂也。言利樂者。即上二也。
○第二正酬其問。於中二。先標因成德。酬其舉德。後指事顯因。酬其徵因。今初。
佛子。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於諸佛法.心無所礙。住去來今諸佛之道。隨眾生住.恒不捨離。如諸法相.悉能通達。斷一切惡。具足眾善。當如普賢.色像第一。一切行願.皆得具足。於一切法.無不自在。而為眾生第二導師。
【疏】初先標其因。謂善用其心。心者。神明之奧。心正則萬德攸歸。言善用者。即後歷緣巧願。觸境入玄。如上所辨。二則獲下。顯所成德。初總。後別。總謂一切勝妙功德.皆因用心。一百一十門德.何足難就。可謂一言蔽諸。勝謂獨尊。妙謂離相。又德無不備云勝。障無不盡名妙。此之總句.亦即酬上十種三業之總句也。於諸佛下九句.別顯。句雖有九.義亦有十。如次酬上十段之德。一於諸佛法.心無所礙者。即初第一堪傳法器德。念慧覺悟皆具足故。二住去來今諸佛之道.即上成就眾慧。三世諸佛.唯以佛慧為所乘故。三隨眾生住.恒不捨離.即上具道因緣。成就種性欲樂方便。常以眾生為所緣故。四如諸法相.悉能通達.即十善巧.義無惑也。五斷一切惡。即七覺三空。揀擇棄惡.無越此故。六具足眾善。即六度四等。七當如普賢色像第一。由此故得十王敬護。入一切行願.皆得具足。即是前文成就十力。得佛果位.方具足故。故晉經無此一句。而有成就如來一切種智。斯為十種智力。定無惑也。唯此一段.望前不次。以內具種智。外具色相。此二同在果圓。前後無在。或譯者不迴。九於一切法無不自在。故能與物為依為救。為炬為明。十而為眾生第二導師。即是上文於眾超勝。上求第一.唯佛一人。今纔發心.則道亞至尊。故云第二。然舊經中亦云而為眾生第一尊導。故知第二.譯者意也。(【校】一百一十門德.纂要作一百四十門德。茲據嘉興藏南藏疏本續藏及金陵會本改正。案上陳所問中.疏云成一百一十種德。)
○第二指事顯因。於中三。初總徵。次別顯。後總結成益。今初。
佛子。云何用心。能獲一切勝妙功德。
○二別顯中。五門分別。一總明大意。文中總有一百四十一願。菩薩大願.深廣如海。應如迴向.非止爾也。此蓋示於體式。餘皆倣此。又非無表。一百者。十信圓融.一一具十也。四十一者。即四十一位也。明此諸位所有惑障.由此能淨。所有勝行.由此能行故。(【鈔】即四十一位者。此約行修有障等。四十二.即妙覺位。是所求故。無障非行故。)
○二通顯文旨。然此諸願.句雖有四。事但有三。義開為六。言三事者。謂初句願所依事。次句願所為境。後二句是願境成益。開為六者。初事有二。一者內。謂菩薩自身根識等。經云。菩薩等故。二者外。謂他身。或依正資具等。經云。在家等故。次事亦二種。一能發願者。二所願眾生。經云。當願眾生故。後事亦二。一者自益。由此諸願。成前諸德故。二者益他。由此發願.願眾生故。此後二句.或前句是因。後句是果。如云所行無逆。成一切智等。或二俱是因。如云巧事師長。習行善法等。或二俱佛果。如云永離煩惱。究竟寂滅等。或俱通因果。如云以法自娛。了伎非實等。或三四二句共成一句。如云演說種種無乖諍法等。亦可後二句中。初句所入法。如云知家性空等。後句所成益。免逼迫等。以不必具。故合為一。
○三別開義類。然上三事中。願所依事.雖有多類。不出善惡依正內外。隨義準之。二願所為境。其一一願.盡該法界一切有情。不同權小。談有藏無故。又願即行。成迴向故。一一皆成所行清淨善業行故。如云知家性空。則菩薩之心.必詣空矣。三願所為境成利益中。由願於他成種種德。自獲如前所說功德。然有二義。一通。二別。通則隨一一願.成上諸德。斯為正意。二別顯者。如願於他得堅固身.心無所屈。則自必成十種三業離過成德之德也。二願於他具足成滿一切善法。則自成就堪傳法器。三願於他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則自成眾慧。四願於他具諸方便得最勝法。則自成就具道因緣。五願於他語業滿足巧能演說。則自成就十善巧德。六願於他得善意欲洗除惑垢。則自成七覺三空。七願於他所作皆辦具諸佛法。則自成滿菩薩行德。八願於他捨眾聚法成一切智。則自成就如來十種智力。九願於他皆如普賢端正嚴好。則自成就十王敬護。十願於他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則自成饒益為依救德。十一願他得第一位入不動法。則自成就超勝第一德。以斯十一.配上答中總別十一段。文並可知。通別交絡。應成四句。謂一切願成一德。一切願成一切德等。以因願一多相即。故成德亦一多鎔融。(不同權小等者。小乘謂唯佛一人有大覺性。權即五性。談其有者。藏其無者在有佛性中故。又云。通別類異。通即皆有。別則有有佛性。有無佛性。)
○四對辨成例。謂若以初後二事相對辨例。略有十例。一會事同理例。如菩薩在家.事也。性空.理也。二處染翻染例。如若得五欲.染也。拔除欲箭.翻染也。三相似類同例。如若有施.令一切能捨等。四世同出世例。如上升樓閣.願升正法樓等。五以因同果例。如正出家時.願同佛出家等。六捨偽歸真例。如著瓔珞.願到真實處等。七以人同法例。如見病人.願離乖諍等。八以境成行例。如見湧泉.願善根無盡等。九以妄歸真例。如見婆羅門.願離惡等。十以近同遠例。如受和尚教.願到無依處等。
○五正釋經文。長分為十。初有十一願。明在家時願。二有十五願。出家受戒時願。三有七願。就坐禪觀時願。四有六願。明將行披挂時願。五有七願。澡漱盥洗時願。六有五十五願。明乞食道行時願。七有二十二願。明到城乞食時願。八有五願。明還歸洗浴時願。九有十願。明習誦旋禮時願。十有三願明寤寐安息時願。今初在家有十一願。
佛子。
(【校】怨親.纂要原作冤親。)
【疏】初一總舉在家。以家是貪愛繫縛所故。若了性空。則雖處居家.家不能迫。次一在家行孝願。以是至德行本。故首而明之。大集經云。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者。即是事佛。父母於我為先覺故。今翻令事佛者。生長法身故。護養一切者。一切眾生皆我子。故護之。一切男女皆我父母。故養之。生生無不從之受身。故平等敬之。法身佛故。(【鈔】以是至德等者。即外典意。故孝經夫子語曾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注云。至德者。孝悌也。要道者。禮樂也。故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皆當行孝。無始終也。言行本者。俗典以孝為百行之本。下引佛教證。菩薩戒亦云。孝養師僧父母。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次四受家室等願。然五欲射心。猶如箭中。王侯有宮。餘皆名室。次五在家所作事業等願。在頸曰瓔。在身曰珞。珞以持衣。瓔以繫冠。一切悉捨。亦捨心也。了聚無性。成佛智也。
○第二出家受戒時。有十五願。
【疏】初一正捨俗家。次三出家方便。僧伽藍者。此云眾園。眾有六和法。則事理一味。故無諍也。大師謂佛。眾所宗故。小謂和尚。親所教故。若約末世。三師為大。七證為小。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故希不退。次四正落髮出家。袈裟者。不正色衣也。亦云染色。表心染於法。要無所染。方曰染也。然二乘之染.亦非真染。必心染大乘。故云具大仙道。為於正法除其結使。方為究竟寂滅。落髮披衣之後.為正出家。(【鈔】然二乘等者。即涅槃第二。南經哀歎品。佛訶三修比丘云。汝諸比丘勿以下心而生知足。汝等今者。雖得出家。於此大乘不生貪慕。汝諸比丘。身雖得服袈裟染衣。心猶未染大乘淨法。汝諸比丘。雖行乞食。經歷多處。初未曾求大乘法食。汝諸比丘。雖除鬚髮。未為正法。除諸結使。汝諸比丘。今當真實教敕汝等。我今現在。大眾和合。如來法性。真實不倒。是故汝等。應當精進。攝心勇猛。摧諸結使。釋曰。此以小乘方大。尚未能除所知無明。染法空法。常住妙法。故云爾也。)餘七受學戒時。初三自歸。佛在之日則五受之一。佛滅之後受五八戒必依三歸。歸要三者。翻彼外道邪師邪教及邪眾故。猶如良醫良藥及看病人煩惱病愈故。為與眾生為緣念故。三寶之義至下當釋。受學戒者。即十戒也。亦通五戒。優婆塞戒經云。欲受菩薩戒。先應徧受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若尼則六事。及五百戒。受謂受戒。學即隨戒。願中即止作二持。闍黎者。此云正行。軌範教授。故云具足威儀。和尚此云親教。亦云力生。道力自彼生故。故翻云。入無生智。依之得戒故翻無依。具足戒言義含二種。一則大比丘戒。二則菩薩戒。亦制意地。方為具足。(則五受之一者。一善來。二上法。三三歸。四八敬。五羯磨。多釋不同。多依此五。歸要三者。前歸敬序中已廣說竟。言至下當釋者。即明法品。前是鈔廣。故此指下。和尚等者。此是昔時梵語。即龜茲已來梵言。正云鄔波陀耶。此云親教。具足戒等者。依比丘戒則五八十皆為方便。五眾之最為最勝法。若菩薩戒為具足。則比丘戒亦為方便。超三乘上。為最勝法。願所成者明是佛果。)
○第三七願。明就坐禪觀時願。
【疏】初四為修方便。次二正修止觀。後一修行事訖。
○第四明將行披挂時六願。
【疏】下衣蓋醜。故願得慚愧。上衣即衫襖之輩。前已辨袈裟。故此直云僧伽黎。僧伽黎者。義云和合。新者二重。故者四重。要以重成。故云和合。即是三衣中第一衣故。
○第五澡漱盥洗時有七願。
【疏】楊枝五利。是曰妙法。去穢為淨。西域皆朝中嚼楊枝。淨穢不相雜。此為常規。凡欲習誦。別須用之。盥者。澡也。(【鈔】楊枝五利者。一明目。二除痰。三除口氣。四辨味。五消食。新經有十義。朝中嚼楊枝。淨穢不相雜。此兩句語全是無行禪師於西域寄歸之書。南海寄歸傳亦廣說之。)
○第六乞食道行時。總有五十五願。
【疏】更分為三。初十二願。游涉道路。次見眾會下十九願。所覩事境。後見嚴飾下二十四願。所遇人物。今初。錫者。輕也。明也。執此杖者。輕煩惱故。明佛法故。更有多義。具如經辨。今略明二用。一執為行道之儀。二振以乞食。故發相似之願。無依之道是真道也。向無餘法真涅槃也。真淨法界心所履也。險道有二。一多賊鬼毒獸。二狹徑阻絕。初惑業罪苦凡夫之險道也。後自調滯寂二乘之險道也。皆為難處。不斷生死而入涅槃。正法界也。(初十二願游涉道路竟。)
【疏】二覩事境願。初覩眾會。謂眾聚多談無義。故願說深法。眾心易乖。故令和合。
【疏】二大柱者。舊經云大樹。梵云薩擔婆。(去聲輕呼。)此云樹也。薩擔婆。(入聲重呼。)此云柱也。由茲二物呼聲相濫。古今譯殊。柱有荷重之能。一舍由之而立。翻此。願離我能之諍。忿恨何由而生。
【疏】三德猶叢林。森聳可敬。
【疏】十一陂澤者。畜水曰陂。不集諸流。故願一味。
【疏】十二。說文曰。穿地通水曰池。沼即池也。取其盈滿。引法流故。亦可巧思穿鑿。能有說故。
【疏】十三汲者。取也。辯才演法。猶綆汲水。
【疏】無憂林者。處之忘憂故。(十九願所覩事境竟。)
【疏】三見嚴飾下。二十四願。所遇人物。
【疏】六云獲根本智滅眾苦者。若得見道無分別根本智。則斷惡道業無明故。三塗若滅。則三苦八苦亦皆隨滅。死及取蘊.直至金剛後根本智.則能永斷。(【鈔】三苦八苦等者。由三塗苦滅.故生老病苦亦滅。由斷此惑.不造十惡業.故無怨憎會苦。由斷分別欲貪.故無求不得苦.及愛別離苦。從此唯有死及取蘊。至金剛無間道根本智.斷彼二苦。雖有漏善法.此時猶在.行苦所隨。由彼勝智.照同法性。於解脫道.不待擇滅。任運棄捨。功歸無間。上約法相說。取正體無分別智.名為根本。以望加行得名。雖通諸位。而見道金剛.二處最顯。故略舉之。又有約法性。以本覺為根本智.以與始覺為根本故。此唯約解脫道證理時.與根本冥合.乃名獲得本覺根本。從此永無死及取蘊。雖斷惑證理.立二道名。然同一剎那。獲智亦爾。是故無間道斷見修二障種時.即是解脫道時斷也。)
【疏】七願入真實慧。永無病惱者。此有二種。一約入真見道之慧。斷身病之苦惱.及煩惱病。謂一切惡趣諸煩惱品.所有粗重.是分別起。亦為身病遠因。至歡喜地真見道中.一剎那斷。頓證三界四諦真如。身病及惑.永不復有。二約金剛心慧。頓斷一切諸煩惱病.及習氣隨眠。證極圓滿真實勝義。諸惑永亡。依上解者。真實慧者。即根本智。但約所滅惑苦不同耳。(【鈔】一約入真見道者。亦有二義。例同斷苦。斷身病之苦.牒前所斷。及煩惱病.是此所斷。謂一切下。出所斷體。粗重.即是種子。分別揀於俱生。亦為身病遠因者。非近因故。如房色過度.是身病近因。由貪故爾.即為遠因。一剎那斷者。至初地中廣釋。頓證三界四諦真如.至十迴向中釋。二約金剛心等者.即俱生也。此上所轉捨。依上解下。結成前二也。)
【疏】八四大乖違成病。知空.則永無所乖。
【疏】於佛菩薩能知恩德者。諸佛菩薩.始自發心。普緣眾生。難行苦行。不顧自身。垂形六道。隨逐眾生。見其造惡.如割支體。迄成正覺.隱其勝德。以貧所樂法.誘攝拯救。見其憍恣.示迹涅槃。留餘福教.以濟危苦。故自頂至足。從生至死。皆佛之蔭。斯之恩德。何可報耶。得人小恩。常懷大報。不知恩者。多遭橫死。故經云。假使頂戴經塵劫。身為牀座徧三千。若不傳法利眾生。畢竟無能報恩者。故為自利利人。如說修行。為報佛恩耳。(【鈔】諸佛菩薩下。文中有三。初列十恩。一發心普被恩。二難行苦行恩。猶如慈母。嚥苦吐甘。捨頭目髓腦。國城妻子。剜身千燈。投形餓虎。香城粉骨。雪嶺亡軀。如是等事.皆為眾生。三不顧自身者。一向為他恩。曾無一念。自為於己。猶如慈母。但令子樂。自殺不辭。經云。菩薩所修功德行。不為自己及他人。但以最上智慧心。利益眾生故迴向。四垂形六道恩。謂已證滅道。應受無為寂滅之樂。而垂形六道。徧入三塗。長劫救物。入於地獄。以身救贖一切眾生。五隨逐眾生恩。上辨橫徧六道。今約長劫不捨。如子見父.視父而已。無出離心。如來隨之。如犢逐母。備將萬行。隨逐救攝。如須彌音徧淨天王。得隨諸眾生永流轉生死海解脫門。六見其造惡。如割支體。即大悲深重恩。故善財童子謂無憂德神云。聖者。譬如有人。唯有一子。愛念情至。忽見被人。割截支體。其心痛切。不能自安。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見諸眾生。造煩惱業。墮三惡趣。受種種苦。心大憂惱。若見眾生.起身語意三種善業。生人天趣。受身心樂。菩薩爾時生大歡喜。今略舉悲深。喜亦深故。七迄成正覺隱其勝德者。即隱勝彰劣恩。十蓮華藏塵數相。海滴難稱無盡之德。並隱不彰。但云百劫修成三十二相。三十四心.斷見修惑。五分法身。覺樹初圓。如老比丘。同五羅漢。故法華中脫珍御服。著弊垢衣。執除糞器。往到子所。八以貧所樂法.誘攝拯救。即隱實施權恩。圓頓一乘.隱而不說。乃以三乘人天小法.教化眾生。此上二句。即淨名經第三香積品中。彼諸菩薩問維摩詰。今世尊釋迦牟尼。以何說法。維摩詰言。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故佛為說剛強之語.以調伏之。言是地獄。是畜生。是餓鬼。是諸難處。是愚人行。是身邪行。是身邪行報等。乃云。如是剛強難化眾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彼諸菩薩.聞說是已。皆曰。未曾有也。如世尊釋迦牟尼佛。隱其無量自在之力。乃以貧所樂法.度脫眾生。斯諸菩薩.亦能勞謙。以無量大悲.生是佛土。九見其憍恣.示迹涅槃者。示滅生善恩。故法華經云。若佛久住於世。薄福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若見如來常住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乃至云。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四十七經有涅槃佛事。與此大同。十留餘福教.以濟危苦者。即悲念無盡恩。謂世尊同人中壽。應壽百年。留二十年福。以庇末法弟子。大集月藏分第十卷云。悲愍眾生故。捨壽第三分。令我法海滿。洗浴諸天人。假使毀禁戒。悉住不退地。若有撾打彼。即為打我身。若有罵辱者。則為毀辱我。又云。留白毫之福以覆弟子。言留教者。即三藏八藏.廣益眾生。依之修行.皆得成佛。形像塔廟.乃至舍利.一興供養.千返生天等。故自頂至足下。結成恩重。得人下。引經證成。共引三經。初即涅槃第二十八。二不知恩者。即此經四十八隨好品。故經云下。三引他經。先一偈。具足經文。唯自利下。取意引彼。亦一偈云。唯有傳持正法藏。宣揚教理施羣生。修習一念契真如。即是真報如來者。會意可知。)
【疏】沙門.此云止息。畢竟止息。唯大涅槃。
【疏】世之甲冑.隨於師旅。進忍甲冑.趣於無師。
【疏】能離五邪。方為正命。謂一詐現奇特。二自說功德。三占相吉凶。四高聲現威。令他敬畏。五為他說法。行此五事.若為利養.皆邪命也。第三句。通願離五。第四句。但離初一。
【疏】明斷.方稱長者。守王正法.始曰大臣。(二十四願所遇人物竟。)
【疏】第七若見城郭下。二十二願。到城乞食時願。初三總處。王都.則賢達輻輳。林藪.則眾德攸歸。
【疏】次三入家。未入.則諸家差別。入已.唯一無多。如入佛乘.無二三也。
【疏】次八乞食得不。藏護諸根者。瑜伽名善守根門。淨名云。所見色與盲等。乃至云。知諸法如幻相是也。(【鈔】瑜伽名善守根門者。即第二十三論云。云何根律儀。謂如有一能善安住。密護根門。防守正念。乃至廣說。云何名為密護根門。謂防守正念。常委正念。乃至防護意根。及正修行意根律儀等。淨名云。所見色等者。即迦葉章。令迦葉以空聚想。入於聚落。所見色與盲等。所聞聲與響等。所嗅香與風等。所食味不分別。受諸觸如智證。知諸法如幻相。無自性。無他性。本自不然。今則無滅等。是故藏護諸根。則不犯塵境。成六自在王。豈為六賊所劫奪耶。)
【疏】次七得食正食。
【疏】後一食訖說法。亦為報施主之恩也。
【疏】第八從舍出下。還歸洗浴.時節炎涼五願。可知。
【疏】第九諷誦下。習誦旋禮時有十願。右者。順義。故普耀經第二亦云。菩薩降神趣右脇者。所行無逆故。佛功德者。謂如來十力等。
【疏】第十若洗足下。寤寐安息時三願.一切智覺者。非唯三世齊明。抑亦十方洞曉。一日始終既爾。餘時類然。
佛子。若諸菩薩如是用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一切世間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乾闥婆阿修羅等。及以一切聲聞緣覺。所不能動。
【疏】第三佛子若諸菩薩下。結歎因所成益。若能如上。為善用心。若此用心。則內德齊圓。外不能動。心游大智。故人天不能動。心冠大悲。故二乘不能動。不動有二。一修行時.此等不能惑亂故。二不希彼故。
【論】已上以世間有此一百四十種事法。頓翻為一百四十種大願。用成十信內修行之心。雖是有為之心。能成十住已後五位之內理智大悲之海。已後入位萬行之海。皆由此一百四十大願勝上緣力之所能成故。若初發心菩薩.無此之願。所修解脫.皆成聲聞獨覺之行。設是菩薩.但生淨土。無成佛緣。為此教中發心菩薩.畢竟達此有為.成其理智如也。(淨行品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二十六
【經文資訊】《大藏經補編》第 3 冊 No. 2 華嚴經疏論纂要(第1卷-第46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2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藏經補編》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釋此一品.五門分別。初來意。
【疏】來意者。夫欲階妙位。必資勝行。有解無行.虛費多聞。故前品明解。此品辨行。又前明入理觀行。今辨隨事所行。又前行此願。並義次第。故次來也。
○次釋名。
【疏】釋名者。梵云具折囉。此云所行。波利.此云皆也。徧也。戍(輪聿)提.(【校】輪.應從南藏及刊定記作輸。)云清淨也。謂三業隨事緣歷。名為所行。巧願防非.離過成德。名為清淨。又悲智雙運。名為所行。行越凡小.故稱清淨。以二乘無漏。不能兼利。非真淨故。得斯意者。舉足下足.盡文殊心。見聞覺知.皆普賢行。文殊心故.心無濁亂.是曰清淨。普賢行故.是佛往修.諸佛菩薩同所行也。所行即淨。持業釋也。
○三宗趣。
【疏】宗趣者。以隨事巧願.防心不散.增長菩薩悲智大行為宗。成就普賢實德為趣。
○四解妨。
【疏】解妨者。問。文中但辨一百餘願。何有行耶。答。文中辨行.略有數重。謂就所歷事中。始自出家。終於臥覺。皆是行也。觸境不迷。善達事理。智行也。以願導智。不滯自利。大悲行也。上二不二。悲智無礙行也。遇違順境。心不馳散。止行也。智不沈沒。觀行也。即止觀雙運行也。又對於事境。善了邪正。當願眾生。皆假觀也。知身空寂。心無染著。空觀也。見如實理。中觀也。或先空後中。或先假後空。或一或二。或一念頓具。斯為妙達三諦觀之行也。又所造成行.皆施眾生。不起二乘之心。安忍強軟兩境。或增善品。心不異緣。妙達性空。善巧迴轉。皆願利物。同趣菩提。二乘天魔所不能動。善知藥病。決斷無差。即十度齊修之行也。又皆願利生。皆成佛德。見惡必令其斷。見善必令其具。即四弘誓願之行也。故智首總標諸德以求其因。文殊令善用心。頓獲眾果。但言惟願。豈不惑哉。復有問言。夫妙行者。統惟無念。今見善見惡。願離願成。疲役身心。豈當為道。答。若斯見者。離念求於無念。尚未得於真無念也。況念無念之無礙耶。又無念.但是行之一也。豈成一念頓圓。如上所明也。行學之者.願善留心。
【論】將釋此品。約作四門分別。一釋品名目。二釋品來意。三釋品宗趣。四隨文釋義。一釋品名目者。何故名為淨行品。以無始諸見無明貪瞋癡愛。今已發菩提心。信樂正法。頓翻諸見。成其大願。長大悲門。若但以三空無相對治。不生大慈大悲。不能成就普賢行故。欲行長路。非足不行。欲行大悲.入普賢門.充法界行者。於一切見聞覺知而無過失。便成萬行莊嚴。皆勤修習此一百四十大願門。便於生死海中.見聞覺知.一切諸行.悉皆清淨。入普賢行故。故名淨行。若無此願。設斷煩惱.即二乘行故。設是菩薩.即生淨土。以此一百四十大願門。頓能淨其一切塵勞。便成普賢法界行故。故名淨行。以此大願莊嚴一切世間諸行.總為法界一切道場。故名淨行。以此諸見.成大善根。故名淨行。二釋品來意者。為明前問明品。是成其十信中解故。此品成其十信之行故。此品須來。乃至果行圓滿已來.不離此大願故。三釋品宗趣者。以智首是下方玻瓈色世界。佛號梵智。明是一切諸佛法。本自體白淨無染之智。以為能問之人。文殊師利菩薩.即是一切諸佛善擇妙慧。為說法之主。以一切諸佛根本智慧之門善自為問答之主伴。說一百四十大願之門。以成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地等普賢法界無盡行海。又隨位修道上煩惱。六位中。一位有二十。六位共有一百二十。根本十無明。皆因身見邊見。二見有二十。共隨位進修。染淨煩惱。總有一百四十。為防此障。起一百四十願。令進修者。從初信心。理事圓融。達其願體。無虧自心根本淨智妙擇之慧。動寂俱真.不偏修故。是故華藏世界。有如須彌山微塵數風輪所持。其上一切莊嚴。因大願風輪。能持萬行。以行招果故。因以願力堅持.報得風輪持剎故。又云。如是華藏莊嚴。皆從普賢願力起。為無願故。行乃不成。即莊嚴不現。不感無盡依果報故。由是義故。信心之上.法性悲智妙慧萬行.總依佛有.而為進修。不得別有。若離佛別有自法者。不成信心。不成十種勝解。不成修行。設苦行精勤。是邪精進。勤苦累劫。生人天中。一念貪瞋.一時焚盡。是故此品下文云。住去來今諸佛之道。隨眾生住.恒不捨離。如諸法相.悉能通達。斷一切惡。具足總善。當如普賢。色像第一。一切行願.皆得具足。已上明宗趣竟。意明迴凡小所執心境差別業。皆成願海。具普賢門。四隨文釋義。如文自具。
○第五釋文中二。先智首問。舉德徵因。後文殊答。標德顯因。今初。亦先標問答之人。後陳所疑之問。今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