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疏論纂要序
大方廣佛華嚴經者.乃毗盧遮那世尊於菩提場始成正覺.七處九會稱性頓演如來果海羣生性源.及因地六位菩薩修證之軌範也。夫說既稱性則是恆常之說。所謂眾生說。國土說.三世一切說。處窮法界時徹三際。旨趣宏深.言詮無盡。既非海墨所能書。抑豈貝葉而可悉。但隨機見聞廣略有異耳。按西域記。此經有三本。上本有十箇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箇四天下微塵數品。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萬偈.四十八品。蓋摩訶衍藏是文殊師利與阿難海於鐵圍山間結集。此經收入龍宮。後龍樹菩薩入宮.見上中二本非閻浮提人心力能持.遂記下本歸於人間。今傳來此方者。晉義熙十四年北天竺三藏佛度跋陀羅所譯六十卷。(即支法領所請之本.三十四品八會。)唐證聖元年于闐三藏實叉難陀所譯凡八十卷。皆是十萬偈之略。以譯未盡.故其具本言在遮拘槃國。然經雖未盡.義亦周圓。染指知味.存乎其人。其八十卷經。清涼國師有疏鈔.棗栢長者有論.世所盛行。疏鈔則窮源極委.章分句析。不唯是此經標準。實乃如來世尊一代時教之標準也。論則廣論佛意.會歸自心。不唯是此經閫奧.實乃宗門之閫奧也。禪者喜讀論而不知疏鈔之廣大精微。講者喜讀疏鈔而不知論之直捷痛快。兩者皆失之也。(道霈)年二十五。始遇華嚴。如貧獲摩尼.饑餐王饍。悲喜踊躍.無以云喻。昔人謂亡軀得其死所.竭思有其所歸。斯言不我欺也。遂矢志生生依經修證。自是涵泳經文.研窮疏論.餘三十年.粗知門戶次第。但疏論異旨.悟者難於和會。文言廣博。讀者憚於浩繁。於是不揣漫於疏論纂其精要.合註本經。竊欲令大地含生.凡厥有心者。同入斯門。啟自心文殊決擇妙慧。圓自性普賢恆沙功德。願周法界.則毗盧是師。果辦一生.則善財為友。於一毛端.頓周塵剎.參禮知識。於剎那際.徧窮劫海.津濟羣生。仰報佛恩.少盡卑願云爾。今於經前先示大意.凡六段。使稍知梗概。然後臨文.則井然有序也。其智力有餘者.自當博閱疏論全書。此但撮其旨要耳。
時康熙七年歲在戊申四月朔旦道霈書於聖箭堂
補刊華嚴經疏論纂要序
蓋聞蔭法雲於真際.火宅晨涼。曜慧日於康衢.重昏夜曉。經之為功也鉅矣。余於西來大旨.茫未有知。然曩時薄宦東邦。風塵勞攘。每思息轍田園.仿遠法師結社東林.劉遺民.雷次宗.服膺請教故事。手一卷經.修清淨業。十有餘年.志焉未逮。自來閩嶠.更溢塵氛。歡喜煩惱.一切因緣.枝梧樛葛。然而手握牟尼一串.心證如來。或偶游蘭若之中.靜聆梵唄。便覺心目間.有白日虛秋清風適夏景象。所謂投清珠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投佛想於凡心.凡心不得不佛者.非虛言也。鼓山了堂法師.心通正覺.力振頹綱.為今日之道林慧遠。以華嚴經疏論纂要示余。余受而讀之。知摩訶衍藏.寶出龍宮。清涼國師為之疏。棗栢長者為之論。微顯闡幽.為修證之極軌。而七處九會.三十六品之同異指歸.鈍根者恐未盡曉。故為霖法師以其定慧著疏論纂要。直接清涼棗栢之心傳.暢衍毗盧遮那之妙諦。津梁後起.一片婆心。昔龍樹以此經為閻浮提人心力能持。況疏之論之.又從而闡發之。真能使身光徧照盡空法界.智光徧照真俗重重法界矣。謂非先覺之傳燈.名山之鎮寶歟。惟是康熙初年.鋟板流傳.今百有餘歲。前乎此者護持未善。故其板殘缺頗多。而庋板之永通齋及經樓.又災於風。今之維新者.余所重葺也。了堂法師銳志中興.百廢俱舉。尤疚心於是經之缺而商於余。謂毗盧心印.慧命攸關。倘不補刊.心傳將絕。余惟人能宏道.法假人傳。師欲圓成勝果.護此寶藏。余敢不益勵前修.襄茲善舉。計缺頁二千二百九十有五。缺字九十一萬八千有奇。亟屬法師敬付剞劂。始事於嘉慶丙寅孟夏。閱歲告成。寶相重圓.真光耀彩。佛力無邊.余非敢多以為功也。然竊謂宅生者緣。緣離則廢.緣合則成。此舉微有補於佛門。雖浪裏蘋花.雪中鴻爪.亦不得謂之偶然事矣。其偶然者.緣也。其非偶然者.亦緣也。匪云外護.聊結小因。庶幾天池露滴.味合百川。華嶽塵封.高毋萬仞。遂余初志.普彼眾生。惺惺相惜.願大千世界人人無九惱十纏。覺覺皆通.願極樂國中處處少三毒八難云爾。
潯陽熊官梅沐手謹序
書刻華嚴經疏論纂要緣起
(大材)總丱皈依 鼓山先師老和尚座下。忝與為大師同門。而大師親承衣鉢.繼主法席。一坐十餘載.大闡宗猷.震動宇內。法緣浩浩.在處建立法幢。聞名覩相.擕幼扶老.皈禮恐後.不啻古佛再世。而(大材)尚作門外漢.慚愧孰甚。然而師友琢磨之功.日漸日深。實未嘗一旦敢忘所自。大師雖主持宗門.而平生游泳華嚴.棲心法界。觀其智願廣大.乃與毗盧文殊普賢及諸聖師.聲氣相同.臭味相似.無間然矣。故四十餘年以來.探討清涼疏鈔.研窮棗栢合論。焚膏繼晷.手不釋卷。剖大千經卷於一塵之內.收普眼法門於一字之中。七處九會.六相十玄.以及信解行證諸細大法門.莫不瀾翻於海口.涌現於毫端.恢恢焉有餘刃矣。然大士以利物為懷。四依以弘經是務。慮疏論部帙重疊。後學難以受持。故十載以來.躬自秉筆。刪繁取要.直註本經。命名曰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焉。一句之下.直徹根源。一字之內.包含無盡。無剩文無遺義。譬如鵝王擇乳.獅子咬人。真法海之奇珍.成佛之寶券。自清涼棗栢相傳以來.將千有餘載.未有精微廣大直截痛快若此者也。吾師豈惟清涼棗栢之功臣.實乃毗盧文殊普賢之嫡胤也。故出現品云。此經珍寶不入一切餘眾生手。唯除如來法王真子.生如來家.種如來相諸善根者。佛子.若無此等佛之真子.如是法門不久散滅。何以故。一切二乘不聞此經。何况受持.讀誦.書寫.分別解說。唯諸菩薩乃能如是。信然哉。由是不揣綿力。首輸微貲。請先繕寫成書。然後募眾刊佈.以廣法施。蒙師不靳.慨然俞允。乃請王正先熊子偉二名士精心謄錄.成茲勝舉。起手於康熙戊午夏六月.告竣於庚申夏六月。是役也.皆仗諸聖師慈廕之恩。與此大經冥護之力。永離障緣。頓成巨績。願迴茲功德.與法界凡有知識者.同遊華藏之門.繁興普賢之行。報莫報之洪恩.酬難酬之微志云爾。
時康熙十九年歲在庚申臘月如來成道日閩富沙桂林菩薩戒弟子謝旌大材盥沐焚香拜題
清涼國師傳
國師諱澄觀.字大休.會稽人。姓夏侯氏。生於開元戊寅。天寶七年出家。至肅宗二年丁酉受具。即以十事自勵曰。體不捐沙門之表。心不違如來之制。坐不背法界之經。性不染情礙之境。足不履尼寺之塵。脇不觸居士之榻。目不視非儀之綵。舌不味過午之餚。手不釋圓明之珠。宿不離衣鉢之側。從牛頭忠徑山欽問西來宗旨。授華嚴圓教於京都詵禪師。至大曆三年.代宗詔入內.與大辯正三藏譯經.為潤文大德。既而辭入五臺大華嚴寺。覃思華嚴。至建中四年.下筆著疏。先求瑞應。一夕.夢金容當陽山峙.光相顒顒。因以手捧。既覺而喜。以謂獲光明徧照之徵。自是落筆無停思。乃以信解行證分華嚴為四科。理無不包。師每慨舊疏未盡經旨。唯賢首國師頗涉淵源。遂宗承之製疏。凡歷四年而文成.為四十卷。又夢身為龍.矯首南臺.尾蟠北臺.宛轉凌虛.鱗鬣耀日。須臾於青冥變百千蜿蜒分散四方而去。識者以為流通之象也。初為眾講之。感景雲凝停講堂庭前之空中。後又為僧叡等著隨疏演義四十卷。隨文手鏡一百卷。丙子十二年.宣河東節度使禮部尚書李詵.備禮迎法師澄觀入京。師至。有旨命同罽賓三藏般若翻譯烏茶國所進華嚴後分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梵筴。帝親預譯場。一日不至.即差僧寂光依僧說欲云。皇帝國事因緣.與欲清淨。師承睿旨.翻宣既就.成四十卷。復命製疏解釋。後又略其廣疏.釋末後普賢十大願一卷別行.謂之別行疏。帝天縱聖明.一覽玄論.廓然自得。於是敕有司備禮鑄印.遷國師。統天下緇徒。號僧統清涼國師。開成三年三月六日.將示寂。謂其徒海岸等曰。吾聞偶運無功.先聖悼歎。復質無行.古人恥之。無昭穆動靜。無綸緒往復。勿穿鑿異端。勿順非辯偽。勿迷陷邪心。勿固牢鬬諍。大明不能破長夜之昏。慈母不能保身後之子。當取信於佛。無取信於人。真理玄微.非言說所顯。要以深心體解.朗然現前。對境無心.逢緣不動。則不孤我矣。言訖而逝。師生歷九朝盛世。為七帝門師。春秋一百有二。僧臘八十有八。身長九尺四寸。垂手過膝。口四十齒。目光夜發.晝視不瞬。才供二筆。聲韻如鐘。文宗以祖聖崇仰.特輟朝三日。臣民縞素。奉全身塔於終南山。未幾有梵僧到闕。表稱於蔥嶺見二使者凌空而過.以咒止而問之。答曰。北印度文殊堂神也。東取華嚴菩薩大牙歸國供養。有旨啟塔。果失一牙。唯三十九存焉。遂闍維。舍利光明瑩潤。舌如紅蓮色。賜[A1]諡仍號清涼國師玅覺之塔。相國裴休奉敕撰碑。文宗皇帝敕寫國師真奉安大興唐寺供養。御製讚曰。朕觀法界.曠閴無垠。應緣成事.允用虛根。清涼國師.體象啟門。奄有法界.我祖聿尊。教融海嶽.恩廓乾坤。首相二疏.拔擢幽昏。間氣斯來.拱承佛日。四海光凝.九州慶溢。敞金仙門.奪古賢席。大手名曹.橫經請益。仰師鴻休.保余遐曆。爰抒顓毫.式揚茂實。真空罔盡.機就而駕。白月虛秋.清風適夏。妙有不遷.緣息而化。邈爾禹儀.煥乎精舍。
李長者傳
長者諱通玄。出唐宗室。不涉世緣.清淨自居.以華嚴為業。身長七尺二寸。疎眉秀目。修髯美茂。首冠樺皮之冠。麻衣博袖.跣足而行。開元二十七年曳杖荷笻至於太原。村名大賢。有高山奴者。尚德慕義。長者逕詣其門。山奴諦瞻神儀.罄折禮接。每旦惟食棗十顆.栢葉餅如匕大者一枚。掩室獨處.棲心法界.如是者三稔。復至馬氏古佛堂端居十年。一日。囊挈經書.遵道而去。行數里.路逢一虎.當塗馴伏.如有所待。長者語之曰。吾將著論釋華嚴經.可與擇一棲止處。遂將經囊挂於虎背。隨其所止。於是虎望神福山原.直入三十餘里。於一土龕前.便自蹲住。長者旋收經囊.置於龕內。虎乃屢顧。妥尾而去。其龕瑩潔.廣袤丈餘。龕四旁舊無泉㵎。長者始來之夕.風雷暴作.拔去一古松.松根之下.涌出一泉甚深.清冽甘美.時人號為長者泉。長者著論.每夕口出白光.以代燈燭。有二天女常為長者汲水焚香供給紙筆。卯辰之際.供諸淨饌.歷於五年。著論已終.遂爾絕迹。忽一日出山訪舊止之里。適值鄉人聚族合樂。長者徧語之曰。汝等好住.吾將欲歸。眾乃罷樂.驚惶相顧。咸皆惻愴.堅請留止。長者曰。借滿百年.亦當歸去耳。於是眾送長者入山。旋踵之頃.嵐霧四起.景物不分.眾皆驚愕。翌日結伴登山.長者已坐化龕中矣。時當春三月二十有八日。耆舊澘注.轝荷擇地於大山之陰.奉藏全身.累石為墳。即今方山逝多蘭若是也。至大曆九年。有僧廣超遊蘭若中。獲長者所著華嚴論四十卷。十二緣生解迷顯智成悲十明論一卷。復有論會釋七卷。傳寫顯揚.徧於并汾。廣超門人道光.能繼師志。肩負二論.遊於燕趙.昭示淮泗。凡後代南北學人.悉得參詳論文.宗承長者.優入華藏者.超光二比丘之功也。未幾。閩福州開元寺沙門志寗.以經論各帙.讀者難為和會。乃特稽首諸佛毗盧遮那.一切聖賢.願垂加護。從第八卷入經.分別經文.將論合於每節之下.使讀者開經見論.謂之合論。共成一百二十卷。世所盛行.皆此本也。宋覺範德洪禪師贊曰。鬚眉如畫頎而美。風神如秋氣奇偉。平生歸宿東北方。長勞動中寂而止。翛然跣足散衣行。智智用中不乖體。帝王家生得自在。壽量不書絕終始。虎受使令心境空。女為伴助憎愛棄。冠巾傳心即俗真。方隅示法即事理。只將棗栢薦齋鉢。我來閻浮非著味。自然光明生齒牙。我談辭章皆實義。佛子授汝以顯訣。一言便足超十地。隨順無明起諸有。若不隨順諸有離。聖賢酪生凡乳中。只由觀照戒定慧。是謂大士同體悲。令我頓入一切智。作大佛事徧塵剎。華藏界中容頓轡。以空為座禮十身。以願為舌說千偈。如以花說無邊春。如以滴說大海味。稽首世間妙蓮華。願常清淨出泥滓。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目錄
- 第一卷 懸示(【校】此下原注云序二篇道霈序二紙謝旌緣起二紙案卷首尚有清涼國師及李長者傳)
- 第二卷 世主妙嚴品疏論纂要(之一)
- 第三卷 世主妙嚴品疏論纂要(之二)
- 第四卷 世主妙嚴品疏論纂要(之三)
- 第五卷 世主妙嚴品疏論纂要(之四)
- 第六卷 世主妙嚴品疏論纂要(之五)
- 第七卷 世主妙嚴品疏論纂要(之六)
- 第八卷 世主妙嚴品疏論纂要(之七)
- 第九卷 世主妙嚴品疏論纂要(之八)
- 第十卷 世主妙嚴品疏論纂要(之九)
- 第十一卷 世主妙嚴品疏論纂要(之十訖)
- 第十二卷 如來現相品疏論纂要(之一)
- 第十三卷 如來現相品疏論纂要(之二訖)
- 第十四卷 普賢三昧品疏論纂要
- 第十五卷 世界成就品疏論纂要
- 第十六卷 華藏世界品疏論纂要(之一)
- 第十七卷 華藏世界品疏論纂要(之二)
- 第十八卷 華藏世界品疏論纂要(之三訖)
- 第十九卷 毗盧遮那品疏論纂要
- 第二十卷 如來名號品疏論纂要
- 第二十一卷 四聖諦品疏論纂要
- 第二十二卷 光明覺品疏論纂要(之一)
- 第二十三卷 光明覺品疏論纂要(之二訖)
- 第二十四卷 菩薩問明品疏論纂要(之一)
- 第二十五卷 菩薩問明品疏論纂要(之二訖)
- 第二十六卷 淨行品疏論纂要
- 第二十七卷 賢首品疏論纂要(之一)
- 第二十八卷 賢首品疏論纂要(之二訖)
- 第二十九卷 升須彌山頂品疏論纂要
- 第三十卷 須彌頂上偈讚品疏論纂要
- 第三十一卷 十住品疏論纂要(之一)
- 第三十二卷 十住品疏論纂要(之二訖)
- 第三十三卷 梵行品疏論纂要
- 第三十四卷 初發心功德品疏論纂要(之一)
- 第三十五卷 初發心功德品疏論纂要(之二訖)
- 第三十六卷 明法品疏論纂要
- 第三十七卷 升夜摩天宮品疏論纂要 夜摩天宮偈讚品疏論纂要
- 第三十八卷 夜摩天宮偈讚品疏論纂要(之餘訖)
- 第三十九卷 十行品疏論纂要(之一)
- 第四十卷 十行品疏論纂要(之二)
- 第四十一卷 十行品疏論纂要(之三訖)
- 第四十二卷 十無盡藏品疏論纂要(之一)
- 第四十三卷 十無盡藏品疏論纂要(之二訖)
- 第四十四卷 升兜率天宮品疏論纂要(之一)
- 第四十五卷 升兜率天宮品疏論纂要(之二訖)
- 第四十六卷 兜率宮中偈讚品疏論纂要
- 第四十七卷 十迴向品疏論纂要(之一)
- 第四十八卷 十迴向品疏論纂要(之二)
- 第四十九卷 十迴向品疏論纂要(之三)
- 第五十卷 十迴向品疏論纂要(之四)
- 第五十一卷 十迴向品疏論纂要(之五)
- 第五十二卷 十迴向品疏論纂要(之六)
- 第五十三卷 十迴向品疏論纂要(之七)
- 第五十四卷 十迴向品疏論纂要(之八)
- 第五十五卷 十迴向品疏論纂要(之九)
- 第五十六卷 十迴向品疏論纂要(之十)
- 第五十七卷 十迴向品疏論纂要(之十一)
- 第五十八卷 十迴向品疏論纂要(之十二)
- 第五十九卷 十迴向品疏論纂要(之十三訖)
- 第六十卷 十地品疏論纂要(之一)
- 第六十一卷 十地品疏論纂要(之二)
- 第六十二卷 十地品疏論纂要(之三)
- 第六十三卷 十地品疏論纂要(之四)
- 第六十四卷 十地品疏論纂要(之五)
- 第六十五卷 十地品疏論纂要(之六)
- 第六十六卷 十地品疏論纂要(之七)
- 第六十七卷 十地品疏論纂要(之八)
- 第六十八卷 十地品疏論纂要(之九)
- 第六十九卷 十地品疏論纂要(之十)
- 第七十卷 十地品疏論纂要(之十一)
- 第七十一卷 十地品疏論纂要(之十二)
- 第七十二卷 十地品疏論纂要(之十三)
- 第七十三卷 十地品疏論纂要(之四訖)
- 第七十四卷 十定品疏論纂要(之一)
- 第七十五卷 十定品疏論纂要(之二)
- 第七十六卷 十定品疏論纂要(之三訖)
- 第七十七卷 十通品疏論纂要
- 第七十八卷 十忍品疏論纂要(之一)
- 第七十九卷 十忍品疏論纂要(之餘訖)
- 第八十卷 阿僧祇品疏論纂要 壽量品疏論纂要 諸菩薩住處品疏論纂要
- 第八十一卷 佛不思議法品疏論纂要(之一)
- 第八十二卷 佛不思議法品疏論纂要(之二訖)
- 第八十三卷 如來十身相海品疏論纂要
- 第八十四卷 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疏論纂要
- 第八十五卷 普賢行品疏論纂要
- 第八十六卷 如來出現品疏論纂要(之一)
- 第八十七卷 如來出現品疏論纂要(之二)
- 第八十八卷 如來出現品疏論纂要(之三)
- 第八十九卷 如來出現品疏論纂要(之四訖)
- 第九十卷 離世間品疏論纂要(之一)
- 第九十一卷 離世間品疏論纂要(之二)
- 第九十二卷 離世間品疏論纂要(之三)
- 第九十三卷 離世間品疏論纂要(之四)
- 第九十四卷 離世間品疏論纂要(之五)
- 第九十五卷 離世間品疏論纂要(之六)
- 第九十六卷 離世間品疏論纂要(之七)
- 第九十七卷 離世間品疏論纂要(之八訖)
- 第九十八卷 入法界品疏論纂要(之一)
- 第九十九卷 入法界品疏論纂要(之二)
- 第一百卷 入法界品疏論纂要(之三)
- 第一百卷之一 入法界品疏論纂要(之四)
- 第一百卷之二 入法界品疏論纂要(之五)
- 第一百卷之三 入法界品疏論纂要(之六)
- 第一百卷之四 入法界品疏論纂要(之七)
- 第一百卷之五 入法界品疏論纂要(之八)
- 第一百卷之六 入法界品疏論纂要(之九)
- 第一百卷之七 入法界品疏論纂要(之十)
- 第一百卷之八 入法界品疏論纂要(之十一)
- 第一百卷之九 入法界品疏論纂要(之十二)
- 第一百卷之十 入法界品疏論纂要(之十三)
- 第一百卷之十一 入法界品疏論纂要(之十四)
- 第一百卷之十二 入法界品疏論纂要(之十五)
- 第一百卷之十三 入法界品疏論纂要(之十六)
- 第一百卷之十四 入法界品疏論纂要(之十七)
- 第一百卷之十五 入法界品疏論纂要(之十八)
- 第一百卷之十六 入法界品疏論纂要(之十九訖)
- 第一百卷之十七 行願品別行疏鈔纂要(之一)
- 第一百卷之十八 行願品別行疏鈔纂要(之二)
- 第一百卷之十九 行願品別行疏鈔纂要(之三)
- 第一百卷之二十 行願品別行疏鈔纂要(之四終)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目錄(終)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懸示卷第一(原本清初刊於鼓山。中經補版.別無他刻。今依補刊本重刊。但略易其行款排列。版心酌標品科。間有正訛考異之處.以【校】字識之。)
○經題品目。(二)先解經題。
大方廣佛華嚴經
【疏】釋此經題.先略後廣。略中此七字有六對。一經字是教。上六是義。即教義一對。二嚴字是總。上五是別。即總別一對。三華為能嚴。上四皆所嚴。即能所一對。四佛是所嚴所成之人。上三皆所嚴之法。即人法一對。五廣者是用。上二皆體。即體用一對。六方者是相。大者是性。即性相一對。故此七字。即七大性。大者.體大。方者.相大。廣者.用大。佛者.果大。華者.因大。嚴者.智大。經者.教大。則七字皆大。七字皆相等。今各以二義釋之。一大字體大者。具常徧二義。徧者。涅槃云。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虛空。下經云。法性徧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常者。涅槃云。所言大者。名之為常。下經云。法性無作無變易。猶如虛空本清淨。諸佛境界亦如是。體性非性離有無。然淵府不可以擬其深妙。故寄大以目之。實則言思斯絕。故下經云。法性不在於言論。無說離說恆寂滅。諸佛境界不可量。為悟眾生今略說。二方字相大者。體上恆沙性德.即是相大。具正法二義。並無偏偽.故稱為正。皆可軌持.目之為法。故下經云。凡夫無覺解。佛令住正法。諸法無所住。悟此見自身。三廣字用大者。用如體故.無不周徧。然亦二義。由體有二義故。一者能包。二者能徧。故下經云。譬如虛空.具含眾像。於諸境界.無所分別。又如虛空.普徧一切。於諸國土.平等隨入。今用稱體。一稱體之包.則一塵受世界之無邊。二稱體之遍.則剎那彌法界而無盡。上之三字。即體。相。用。無有障礙.為所證之法界也。四佛字果大者。亦有二義。一者能覺。佛陀梵言。此云覺者故。二者所覺。即大方廣。若別說者。覺上用者.覺世諦也。覺上體者.覺真諦也。覺上相者.覺中道也。三諦相融.三覺無礙。為妙覺也。五華字因大者。亦有二義。一感果華。喻於萬行成佛果故。或與果俱。或不與俱。俱如蓮華.表因果交徹故。不俱如桃李華。不壞先因後果故。二嚴身華。喻於神通眾相等。必與位果俱故。故下經云。若見花開。當願眾生。神通等法。如花開敷。若見樹花。當願眾生。眾相如華。具三十二。六嚴字智大者。亦二義。一以萬行飾其本體.即嚴上大方廣。如瑩明鏡。鏡雖本淨.非瑩不明。二以萬行功德.成佛果之人。若琢玉成像。又飾本體.如鑄金成像。以行成人.如巧匠成像。七經字教大者。亦二義。謂貫與攝。貫者。貫華嚴之妙義。攝者。攝法界之海眾也。(上略釋竟。)次廣釋者。總有十門。今唯舉第三具彰義類一門。以解題中大等七字。謂大等七字。義皆無量。並略以十義釋之。然古人亦各十義釋其七字。不知以七字更互相釋。今明大義。則七字皆大。方則七字皆方。廣則七字皆廣。佛則七字皆佛等。初明大十義者。一體大。謂若相若用.皆同真性而常徧故。即是大字。涅槃云。所言大者.名之為常。此明體不變易。又云。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虛空。此明體徧。二相大。謂恆沙性德.無不具故。互相即入.微細重重等。具十玄門。皆其相故。即經方字。方者.法也。三者用大。謂業用普周.如體徧故。即經廣字。涅槃云。又大者。能建大義。即是約用。四果大。謂智斷依正。普周法界故。即經佛字。五因大。謂發菩提心。起解行願證。精勤匪懈。成諸位故。即經華字。六智大。謂大智為主.運諸萬行。徧嚴一切.無所遺故。即經嚴字。七者教大。謂一文一句.無不結通。徧於一切十方三際.重重無盡故。即是經字。八者義大。謂所詮法。盡窮法界。乃至帝網.無所遺故。即總是六字。九者境大。以上法門.普以無盡眾生為化境故。十者業大。謂盡三際時。窮法界處。常將此法.利益眾生.無休息故。二方十義者。方者。法也。即前十大.皆名為法。謂體法。相法等。三廣十義者。廣者.多也。用多繁興。包無不盡故。則前十皆多。即明一徧一切.名之為大。一攝一切.名之為廣。亦可反此。四佛十義者。即是十佛。大即法界佛。方即本性佛。廣即涅槃佛。及隨樂佛。佛即成正覺佛。華即願佛。及三昧佛。嚴即業報佛。經即住持佛。總不離心。七字皆是心佛。釋十佛義.如八地中。及離世間品辨。五釋華十義者。一含實義。表於法界含性德故。二光淨義。本智明顯故。三微妙義。一一諸行.同法界故。四適悅義。順物機故。五引果義。行為生因.起正覺故。六端正義。行與願俱.無所缺故。七無染義。一一行門.三昧俱故。八巧成義。所修德業.善巧成故。九芬馥義。眾德住持.流馨彌遠故。十開敷義。眾行敷榮。令心開覺故。然華有二種。一草木華。喻萬行因。然或與果俱。或不與俱。二嚴身華。通金玉等。喻於神通眾相等。唯與果俱。前十義中。一五九十。局於草木。餘通二華。六釋嚴者。即上十華。同嚴一佛。為嚴不同.亦是十義。(為嚴不同者。如以十寶嚴一金佛。一真珠嚴。二珊瑚嚴等。一佛十嚴。歷於十佛。便成百嚴。約圓融修故。)又上十華。如次嚴前十佛。即是十義。而總別無礙。(如次者。義同一度成一佛故。總別無礙者。總融上二。行布圓融。二無礙故。)更有十義。一用因嚴果以成人.是華嚴佛。由因得果故。二以果嚴因以顯勝。成果之後。令一一因行。皆無際故。三以人嚴法而顯用。謂佛曠劫修因。方顯法之體用。故四以法嚴人以顯圓。若不得法之體用。因果不能圓妙故。五以體嚴用以令周。謂用不得體。不周徧故。六以用嚴體而知本。若無大用。不顯體本之廣大故。七以體嚴相而知妙。謂相若有體。便即入重重故。八以相嚴體以明玄。體若無相.不顯體深玄故。九以義嚴教超言念。由所詮難思。能詮言離故。十諸因互嚴以融攝。如禪非智.無以窮其寂。智非禪.無以深其照等。(如上十種釋名之義。若約相融。皆持業釋。若約當相。皆依主釋也。如第一用因嚴果。是華嚴之佛故。二即佛之華嚴故。三即佛華嚴之大方廣。四即大方廣之佛華嚴。五即大之方廣。六即方廣之大。七即大之方。八即方之大。九即大方廣佛華嚴之經。十即諸因互嚴。乃含多義。謂施之戒。戒之施。定之慧。慧之定等。前四成對。後一非對。但可大等嚴經。不可以經嚴大等。故不成對。又為欲顯因互嚴故。如禪非智無以窮其寂者。舉一為式。餘可類取。謂禪無智.但是事定。若得智慧觀於心性。為上定故。智不得禪。乃為散善分別慧故。慧若有定。如密室燈。寂而能照。離動分別。成實慧故。所言等者。等餘萬行。如施不得戒.非是真施。破戒行檀。非真福故。戒不得施。亦非真戒。慳貪不息。非真戒故。不捨財法。正犯戒故。餘並可知。)七釋經十義。一涌泉。(義味無盡。)二出生。(出生諸義。)三顯示。(顯示諸義。)四繩墨。(辨諸邪正。)五結鬘。(貫穿諸法。)六攝持。(攝持所化。)七常。(常恆之說。)八法。(軌生物解。任持自性。)九徑。(眾生徑路。)十典。(令見聞正故。)
【評】國師以十門解釋經題。而具彰義類一門。大方廣等七字。各以十義更互釋之。傾無餘蘊矣。故余錄之。以便好略之機。更前後九門。是乃縱無盡之智辨。窮法界之詮旨。至于攝歸一心.泯同平等。則至矣盡矣。所謂唯證相應。名佛華嚴。智力有餘者。不可不博覽而深究之。蓋一經之玄極。盡在是也。
○次釋品目。
世主妙嚴品第一
【疏】世者。時也。即是世間。有三。一器世間.即是化處。二眾生世間.即所化機。三智正覺世間.即能化主。主者。君也。即佛及諸王。地神.水神.林神.山神.即器世間主。天王.龍王.夜叉王等.即眾生世間主。如來.是智正覺世間主。亦總化上二。徧統前三。故並稱世主。妙。謂法門體用.深廣難思。即主之所得。嚴。謂嚴飾。乃有多義。一器世間嚴。謂其地堅固等。二眾生世間嚴。謂眾海各具法門威德故。三智正覺世間嚴。謂於一切法成最正覺。三業普周.法門無盡故。所以長行諸王之嚴.偈頌讚德.皆顯嚴佛。眾生不嚴.不感佛興。正覺不嚴.不能為主。器界不嚴.非真佛處。復由佛嚴.顯遇者有德。眾生嚴.顯輔佛超勝。如是互嚴.亦為妙嚴。諸經無此廣嚴。但初名序品。今唯明序。已兼正故。廣讚諸嚴.以為華嚴之由序。(已上疏釋經題品目竟。)
【論】釋經題品目者。何故名為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解云。大者.無方義。方者.法則義。廣者.理智徧周義。佛者.智體無依住義。智自在義。華者.徧法界無盡行義。以行能開敷自他果故。華是感果義。開敷義。嚴是莊飾義。明初發心住位.以十信中有作行華。開敷十住位中妙理智慧果故。復生無作十種行華。常以法行互嚴。用淨自利利他之道故。行為嚴飾義。世主妙嚴者。以此初品。有諸神天八部之眾。皆為世間主。各將十佛世界微塵數隨身部從。或但云無量。來嚴道場。此為依眾成名也。故云世主妙嚴。又佛及菩薩。皆為世間主故。以能主導眾生.總為世間主。亦此初品.總標一部。一部都舉。總有二百二十八眾。形狀不同.各各部類。或言一佛世界微塵。或十佛剎微塵。或言無量。以嚴海會。故言世主妙嚴。或以佛福報境界.妙嚴依正。亦得稱為世主妙嚴。為如來亦為世間主。主導眾生故。此為依主得名。品者。均別義。明五位及信心。同異差降。意類別敘。進修生熟。各有條貫.次第分明。令後學者。自識本行.進修不惑。故為品類均別義也。第一者。非是次第前後之第一。為法界門中。無前頭在後之次第。皆是一時.無二念。同時顯著諸品之第一。一多緣起同時之第一。是名同時具足相應門。一多相容不同門。以十玄門及六相義。通融品名。亦如是可知。不可如情所計。故名第一。(已上論釋經題品目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懸示卷第一
【經文資訊】《大藏經補編》第 3 冊 No. 2 華嚴經疏論纂要(第1卷-第46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2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藏經補編》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經前懸示。疏論各有十門。取其大意。略立六段。一明處會品第。二分經之大科。三顯經之宗趣。四判經屬圓教。五示圓義分齊。六明所被之機。今初處會品第。
此一部全經。疏分為七處九會。三十九品。論分為十處。十會。四十品。疏論稍殊。意各有在。
【疏】七處九會。三十九品者。
○初會菩提場。普賢菩薩為會主。說毗盧遮那如來依正因果法門。自第一卷至十一卷。共六品經。六品者。世主妙嚴品。如來現相品。普賢三昧品。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毗盧遮那品。
○第二會普光明殿。文殊師利菩薩為會主。說十信法門。自十二卷至十五卷。共六品經。六品者。如來名號品。四聖諦品。光明覺品。菩薩問明品。淨行品。賢首品。
○第三會忉利天宮。法慧菩薩為會主。說十住法門。自十六卷至十八卷。共六品經。六品者。升須彌山頂品。須彌山頂偈讚品。十住品。梵行品。初發心功德品。明法品。
○第四會夜摩天宮。功德林菩薩為會主。說十行法門。自十九卷至二十一卷。共四品經。四品者。升夜摩天宮品。夜摩天宮偈讚品。十行品。十無盡藏品。
○第五會兜率天宮。金剛幢菩薩為會主。說十迴向法門。自二十二卷至三十三卷。共三品經。三品者。升兜率天宮品。兜率天宮偈讚品。十迴向品。
○第六會他化自在天宮。金剛藏菩薩為會主。說十地法門。自三十四卷至三十九卷。共一品經。一品者。即十地品。
○第七重會普光明殿。如來為會主。說阿僧祇數量法門。及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及普賢等諸菩薩。說十大三昧等等妙法門。自四十卷。至五十二卷。共十一品經。十一品者。普賢菩薩說十定品。十通品。十忍品。佛說阿僧祇品。心王菩薩說如來壽量品。諸菩薩住處品。(上明差別因)青蓮華藏菩薩說佛不思議法品。普賢菩薩說如來十身相海品。佛說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上明差別果。)普賢菩薩說普賢行品。(明平等因。)說如來出現品。(明平等果。)上自二會來至此。一遍明六位因果。
○第八三會普光明殿。普賢菩薩為會主。說離世間法門。自五十三卷至五十九卷。共一品經。一品者。即離世間品。此二遍明六位因果。
○第九會逝多林。如來善友為會主。有本末二會。初世尊放光現相。答諸菩薩念請。為本會。次文殊師利菩薩從善住樓閣。出往人間。開悟六千比丘。及指善財參五十三知識。為末會。通為入法界品。自六十卷至八十卷。共一品經。一品者。即入法界品。此三遍明六位因果。
【論】十處十會。四十品經者。
○第一會在菩提場。示現初成正覺。凡六品經。同上。
○第二會在普光明殿。說十信位。凡六品經。同上。
○第三會在須彌山頂帝釋宮中。說十住位。凡六品經。同上。
○第四會在夜摩天宮。說十行位。凡四品經同上。
○第五會在兜率天宮。說十迴向位。凡三品經。同上。
○第六會在他化自在天宮。說十地位。凡一品經同上。
○第七會在第三禪天。說等覺法門。謂之普賢佛華三昧會。此會來文未足。如纓絡本業經具云。彼經是化三乘人已。後如來領至菩提樹下。却說初成佛時說華嚴經會次第。計此一會一品。通為十處。十會。四十品經。為此經十十成法。皆圓滿故。
○第八會在普光明殿。說十定法門。其定名入剎那際。為剎那是極短促。思慮不及之地。不同三乘別論生滅。如來出世.始終不離剎那際。為此定體.稱法界性。更無長短始終。三世總為一際故。不同古人釋此會為重會普光明殿。豈可見兩度三度重敘普光明殿。即云重會三會。令他作去來之見。如經意者。但以佛自體無作大悲為母。以一切種智為佛。以法無性無所依為時日歲月。以一切眾生根器為明鏡。佛于一切眾生心海。任物自見。各得自法。皆令向善。及得菩提。非是如來有重去重來相故。但明此普光明殿。是如來自性一切智種智之都體也。為依報所居。此剎那際定。是佛一切智種智之法性故。意在總括一切法界眾海會等總體。如王寶印.一時頓印。不可作重會去來之見。
○第九會在普光明殿說離世間品者。明從此重起信心發行。修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定。十通。十忍。乃至如來出現佛果位終。皆悉不離普賢舊行。為如來出現品前三十六品經。是自乘普賢行滿。出現品後離世間一品。純是果後利他普賢恆行。普印十方.無休息也。如善財見慈氏如來已。却令見文殊師利者。明今至果。不離初信之門。便聞普賢名。見普賢身等。普賢身者。即果後普賢之行。此品不同彼古人釋此會為三會普光明殿者。以法界門。不可作世情去來之見。如上所說。
○第十會在逝多林。說法界品。明此一會。普含諸會。及十方剎海法界虛空界總之一會。重重無盡。無盡重重。以六相十玄該之。以無思之心照之。可見。
○又云以世主妙嚴品為一會。以普光殿三會為一會。通前世主妙嚴品為二會。上升須彌.夜摩.兜率.他化.第三禪為五會。通前兩會為七會。法界品祇園人間為第八會。善財大塔廟處為第九會。以虛空法界一切處會為十會。古人云。九會者。為未知有十一地在第三禪說。此經總十法為準。不可說九也。
【評曰】此經處會品第。疏論所以不同者。各有其意。不必軒輊。其普光明殿重會三會之說。在圓融行布之間。疏所以分者。以圓融不礙行布也。論不分前後往來之相.一時頓說者。以行布不礙圓融也。其言似反。其意正合。故疏釋升須彌品云。言爾時者。即前二會時。主伴齊徧。演前二會之法也。何須舉前二會。欲明前會不散。成後會故。後必帶前。合成法界無礙會故一一法會無休息故。後後諸會皆同時故。若散前會。即無後故。所以唯約覺樹會者。此為本故。得佛處故。理實第二亦同此徧。若同時徧.何有九會。若有前後.何名同時。應云。即用之體.同時頓徧。即體之用.不壞前後。猶如印文。觀此。則疏意尤圓。善得六相之意。不滯一邊也。
○二分經之大科。此一部全經。清涼國師疏分為五周四分。而棗栢李長者論。略作十段長科。亦有五種因果徧周義。
【疏】五周四分者。
○一所信因果周。即舉果勸樂生信分。謂第一會菩提場。說毗盧遮那依正因果法門。自世主妙嚴品。至毗盧遮那品。凡六品經。前五品。顯如來依正果德。後一品。明佛本因。勸勵大心眾生。令生欣樂。以起淨信。故名所信因果周。亦名舉果勸樂生信分。
○二差別因果周。即修因契果生解分。謂第二會普光明殿起。經歷忉利。夜摩。兜率。他化自在。說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及重會普光明殿。說十定。至菩薩住處。共六品經。明差別因圓。後佛不思議法。如來十身相海。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共三品經。明差別果滿。又十定以下六品經。明等覺。佛不思議法品以下三品經。明妙覺。
○三平等因果周。即於前會。說普賢行.如來出現.二品經。明平等因果。前普賢行.明因該果海。次如來出現.明果徹因源。因果不二.故名平等。連上差別二周。通名修因契果生解分。
○四成行因果周。即託法進修成行分。謂第八會三會普光明殿。說離世間法。即成行因果周。普慧雲興二百問。普賢瓶瀉二千酬。通明六位因果。自五十三卷。至五十九卷。共一品經。初通明五位之因。後明八相之果。此託圓融法界。進修成行。位位交羅。一位具足一切位。故沒其位名。但明圓融之行。故名託法進修成行分。
○五證入因果周。即依人證入成德分。謂第九會逝多林。說入法界法門。以諸菩薩念請。有三十問。具問如來果海中事。以果海離言。故如來但現相以答。復放光攝受。光中具見所問之事。令其現證。是為本會。次文殊師利從善住樓閣出。漸往人間大塔廟前。令六千比丘頓證。次指善財童子南詢。參五十三知識。通名末會。及善財末後見普賢身。入普賢菩薩一毛孔中。頓圓曠劫之果。故前三十八品。但該羅六位因果。令生信.發解.依之起行造修。至此。方為證入。故云依人證入成德分。若無實證。則前解行。俱為虛設。故以證終。
【論】十段長科者。
○一明始成正覺。即世主妙嚴品是。
○二明舉果勸修。即現相品已下。至毗盧遮那品。總五品經是。及前世主妙嚴品亦是。乃是舉佛所成之果。勸令人修。
○三明以果成信。即從佛名號品已下。至賢首品。六品經是。亦通取前世主妙嚴品已來總是。便以十箇智佛以為自心之果。以不動智佛為首。明自心智。隨分別性。無所動故。
○四明入真實證。從升須彌山頂品已下六品經是。以十住為體。住佛智慧家故。
○五明發行修行。從夜摩天宮已下四品經是。以十行為體。行佛行故。
○六明智悲相入。從升兜率天宮品已下三品經是。以十迴向為體。體圓真俗。成大悲故。
○七明蘊修成德。他化自在天中。十地一品經是。蘊修前三法。令慣習成就故。
○八明利生自在。從十定品已下。至離世間品。總十二品經是。以十地中蘊德成功。十一地利生行滿。方名法行圓滿佛。於始於終.無作體性.不移毫念。為以法界圓明大智之性。為十住見道之初。無時念故。三世無性故。總一時故。此非情識所知。唯智會故。
○九諸賢寄位。即已上六位諸菩薩。并佛出現品亦是。皆從性海大智境界中。方便出現其身。寄位成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及等覺位十一地法門。令凡夫信入。倣學依蹟。不迷其事。
○十明令凡實證者。以法界性中。安立十信等六位進修方便行。不離體用。不壞方便。其智彌高。其行彌下。逐根行滿。故名進修。隨力堪能。安立諸位。隨位知行。令不迷因果。使學者善明總別.依位成功。不滯始故。不離初故。即如下文善財等眾。優婆塞。優婆夷.童子.童女.各列有五百。具明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地。五位。一位有十。通為五百。如六千比丘。通信亦不退。總云六千。一萬諸龍。以明萬行。如是之眾。並是凡夫。皆信是法界佛果智門故。而登十住十地諸位。故名令凡實證。
【評曰】疏論分經。大意皆同。論唯第九諸賢寄位一科。重收前六位。謂已上六位諸菩薩。并佛出現。是從性海大智境界中。方便出現其身。寄位成十信等。令凡夫信入。倣學依蹟.不迷其事。與疏不同。愚謂六位法門。乃三世諸佛修行成道之成式。亦是毗盧遮那如來因地修證之門。前菩提場一會。既舉其所成之果第二普光明殿已下諸會。明信住行向地等位。乃示其由因至果之蹟。離世間一品。則明其諸位之行。而法界一品。舉善財一人。經歷諸位.一生頓證。令大心凡夫.見賢思齊。直下承當。依法修證也。
【論】此一部之經。總有五種因果徧周義。
○一示成正覺因果徧周。即世主妙嚴品是。通下五品經總是。
○二進修因果徧周。從佛名號品已下。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位中。共二十品經是。
○三定體徧周。即十定。十通。十忍等品是。
○四行海徧周。即普賢行品。離世間品是。
○五法界不思議大圓明智海徧周。即法界品是。以此一部之經。五品之內。品初皆有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以為品首者。明此五法。是一時.一法界.一剎那際.一體用.一切諸佛一共同之法。如是之法。不離十定之中剎那際。降神。入胎。示現成佛。入涅槃。不離一剎那際。更無移也。
【評曰】五周之義。疏論稍殊。各有所主。大旨無乖。讀者詳之。
○三顯經之宗趣。
【疏】語之所尚曰宗。宗之所歸曰趣。一切諸經。各自有宗。然楞伽云。一切法不生。不應立是宗者。斯言遣滯。若無宗之宗。宗說兼暢。今此經者。以法界理實緣起因果不思議為宗。而法界等言。諸經容有。未顯特異。故以不思議貫之。則法界等皆不思議。故為經宗。所以龍樹指此經為大不思議經。斯良證也。淨名但明作用不思議解脫。蓋是一分之義。未顯法界融通等不思議。故不同也。其中釋義有四門。第一別開法界以成因果。謂普賢法界為因。遮那法界為果。是故因果不離理實法界。第二會融因果以同法界。第三法界因果.分明顯示。第四法界因果.雙融俱離。性相混然.無礙自在。已上四門.各有十義五對。互為宗趣。具如疏明。上之四門。初一即體之用。次一即用之體。三即體用雙顯。四即體用鎔融。又初一即因果緣起。次一即理實法界。三即雙明。後一即不思議。既以第四融前。則四門一揆。
【論】此經名毗盧遮那大智法界本真自體寂用圓滿果德法報性相無礙佛自所乘為宗。法華云。乘此寶乘。直至道場。此經云。有樂求佛果者。說最勝乘。上乘。無上乘。不思議乘等。是為令初心者。志樂廣大。還得如來大智之果。與自智合一無二故。此經宗趣.甚深難信。若有信此經中如來大智境界佛果法門而自有之。勝過承事十佛剎微塵數諸佛.經於一劫.所有功德。賢首品頌云。一切世界諸羣生。少有欲求聲聞乘。求獨覺者轉復少。趣大乘者甚希有。趣大乘者猶為易。能信此法倍甚難。為此經宗趣。說入佛果.不逾剎那。但隔迷悟。說無量劫.不移一時。說從凡夫地創見道時。因果一時.無前後際。不見未成佛時。不見成正覺時。不見煩惱斷。不見菩提證。畢竟不移毫念。修習五十位滿。一切種智.悉皆成就。總別.同異.成壞.一時自在。皆非世情所見。是故難信也。其所信者。如經下文。十信之位。金色世界.不動智佛。上首菩薩名文殊師利。此云妙德。云金色者。明白淨無垢。即法身之理。不動智佛者.即理中智也。一切凡聖。等共有之。故云一切處文殊師利。一切處金色世界。一切處不動智佛。今之信者。當信自心無依住性妙慧解脫.是自文殊。於心無依住中。無性妙理.有自在分別.無性可動.名不動智佛。理智無二.妙用自在。是故一切諸佛。從此信生。故號文殊為十方諸佛之母。亦號文殊為童子菩薩。為皆以信為初生故。信心成就。即以定慧觀智力印之。一念相應。名十住初心。便成正覺。取能行行處。號曰普賢。取妙慧無依處.號曰妙德。取善能分別知根之智.號之為不動智佛。且能信處.號曰信心。自契相應。名為住心。為住佛所住妙慧解脫.相盡無生法故。若心外有佛.不名信心。名為邪見人也。一切諸佛皆同自心。一切眾生皆同自性。性無依故.體無差別。以此同體妙慧。知諸佛心。及眾生心。應如是信解。不自欺誑。是故此經宗趣。為大心眾生入佛根本大智佛果。一念契真.理智同現.即名為佛。為法界道理。見則無初中後故。是故法華經。為迴三乘劣解者。令龍女非器.剎那成佛。明信心廣大.非權施設。所修實教.不迂滯故。言龍女年始八歲者。表今生始學。非舊學故。言畜生女者。明非過去積修。乃此生所信法門.理直無滯故。法界體性。非三世收。一念應真.三世情盡。智無出沒.即佛果故。為劣解眾生.興度八相等事。娑婆世界舉眾遙見龍女即往南方無垢世界成佛者。解云。南方者。為明為正。以主離故。離為明。為日。為虛無。即無垢也。舉眾遙見者。明三乘權學。信而未自證。故言遙見。夫法界一真。自他相徹。若當自得。焉得稱遙見。此經即令善財一生得佛。解云。一生者。從凡夫地起信之後。十住初心契無生也。即任法界智生。非業生也。至文廣釋。今且略明此經宗趣佛果法門竟。博達君子。可試思焉。
【評曰】此經宗趣。疏折衷諸家。以法界理實緣起因果不思議為宗。而論於法界之上。加毗盧大智之言。而法界下。加體用法報性相無礙等言。與疏法界緣起不思議之義.其意大同。但疏中廣明法界緣起.義甚玄妙。而論令大心眾生。於此經中自信如來大智境界佛果法門.本自有之。金色世界.明白淨無垢法身之理。不動智佛.即理中智。自心無依住妙慧。是自文殊。凡聖共有。故云一切處文殊師利。一切處金色世界。一切處不動智佛。意尤痛切。讀者毋忽。
○四判經屬圓教。
【疏】。以義分教。教類有五。即賢首所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初即天台藏教。二始教者。亦名分教。以深密第二第三時教。同許定性無性.俱不成佛。故今合之。總為一教。此既未盡大乘法理。故立為初。有不成佛。故名為分。三終教者。亦名實教。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當成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說。故立為終。以稱實理。故名為實。四頓教者。但一念不生.即名為佛。(達摩碑云。心有也。曠劫而滯凡夫。心無也。剎那而登正覺。下經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不依地位漸次而說。故立為頓。如思益云。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於一地。不同於前.漸次修行。不同於後.圓融具德。故名為頓。頓詮此理。故名頓教。天台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絕言故。今乃開者。頓顯絕言。別為一類離念機故。即順禪宗。(達摩以心傳心。正是斯教。若不指一言以直說即心是佛。心要何由可傳。故寄無言之言。直詮絕言之理。教亦明矣。是故禪宗。不出頓教也。)五圓教者。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信滿心。即攝五位成正覺等。依普賢法界。帝網重重。主伴具足。故名圓教。如此經說。(圓義分齊中廣明。)
【論】中廣引東土西天諸家立教訖。乃云。通玄自參聖教。隨己管窺。以述意懷。用呈後哲。準其教旨。略立十種教。總該佛日出興始終教意。何者為十。第一時說小乘純有教。第二時說般若破有明空教。第三時說解深密經.和會空有.明不空不有教。第四時說楞伽經。明契假即真教。第五時說維摩經。即俗恆真教。第六時說法華經。明引權歸實教。第七時說涅槃經。令諸三乘捨權向實教。第八時說華嚴經。於剎那際。通攝十世圓融。無始終前後通該教。第九共不共教。(謂同聞異解。)第十不共共教。(謂華嚴會上。十方雲集。諸來菩薩。及天龍八部等。各各差殊。同得聞毗盧遮那果德法門。具同具別.圓融自在。)如是十教。總是如來於本法界.一剎那際.一時.一聲.頓印如響。隨諸眾生自分根力漸頓不同。是故于今。以圓數故。略分十種教門。用彰進修解行差別。
【評曰】論立十種教。總依如來無三世智海.一剎那際一時頓說。由根不同.差別自生。正是華嚴圓頓教旨。雖別是一家之論。與諸古德所立。大旨無違。今錄其條目于此。以備參考。廣釋如論。
○五示圓義分齊。
【疏】已知此經.總屬圓教。未知圓義分齊云何。然此教海宏深.包含無外。色空交映.德用重重。語其橫收.全收五教。乃至人天.總無不包。方顯深廣。其猶百川不攝大海。大海必攝百川。雖攝百川.同一鹹味。故隨一滴.逈異百川。前之四教.不攝于圓。圓必攝四。雖攝于四.圓以貫之。故十善五戒.亦圓教攝。尚非三四。况初二耶。斯則有其所通。無其所局。故此圓教。語廣.明無量乘。語深.唯顯一乘。一乘有二。一同教一乘。同頓同實故。二別教一乘。唯圓融具德故。以別該同.皆圓教攝。今明別教一乘。略顯四門。一明所依體事。(即事法界。)二攝歸真實。(即理法界。)三彰其無礙。(即事理無礙法界。)四周徧含容。(即事事無礙法界。)各有十門.以顯無盡。初中十者。一教義。(教即能詮。即前五教。乃至香光等。義即所詮。即五教等一切義理。)二理事。(理.即生空所顯。二空所顯。無性真如等理。事.即色心身方等事。)三境智。(即五教所觀之境.能觀之智。總收不出二諦.二智。別即小乘四諦涅槃為境。無漏淨慧為智。及他心等十智。始教亦通四諦.二諦等為境。加行根本後得等智。終教則是三諦等境。權實無礙等智。頓教則無境為境。絕智為智。圓教則無盡之境。無盡之智。)四行位。(五教修行不同。得位差別。位通因果。)五因果。(自互不通。如七方便等為因。須陀洹等為果。等覺已下皆因。妙覺為果等。)六依正。(依即國土。正即佛身等。)七體用。(體即法報等。用則應化等。)八人法。(人則覺者等。法則菩提等。)九逆順。(逆則婆須無厭等。順則觀音正趣等。)十應感。(應即赴感佛菩薩等。感即當機菩薩眾生等。各隨五教以辨差別。已上十對。總相該收。為十玄所依體事。若以義取。隨一事上即有十對。故下但約一塵。即具十對。上明所依體事竟)
○第二攝歸真實者。即真空絕相。經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亦有十義如法界觀。(杜順和尚法界觀中。總有三觀。一真空絕相觀。二事理無礙觀。三周徧含容觀。即今疏後之三門。攝歸真實.即真空絕相。於中自有四句十門。一會色歸空觀。二明空即色觀。三色空無礙觀。四泯絕無寄觀。此為四句。前二各四。故為十門。具如法界觀。上攝歸真實竟。)
○第三彰其無礙。然上十對.皆悉無礙。今且約事理.以顯無礙。亦有十門。一理徧於事門。(謂無分限之理。全徧有分限事中。故一一纖塵.理皆圓足。理不全徧。則理可分。事不全攝。則事不即理。如一纖塵。事事皆爾。正徧此時。不妨餘徧故。亦非餘處無理.全此全彼。亦非二理。)二事徧於理門。(謂有分之事。全同無分之理故。一小塵.即徧法界。以事無別體。還如理故。若不全同.則不如理。然相徧二門.超情難見。何者。謂事既有分。理即無分。如何得徧。若塵徧法界。塵應非小。理徧同事。應如小塵。今明由事與理.有非一非異義故。以非異故.全同。以非一故.不壞分無分。則事理兩分。如海之波。一波全徧大海。以同海故。大海全在小波。以海無二故。全在一波。亦全在諸波。同一海故。)三依理成事門。(事要因理成者。以諸緣起。皆無自性故。由無性理。事方成故。故中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又離真心。無別體故。)四事能顯理門。(謂由事攬理成。故事虛而理實。以事虛故。能顯實理。事若有實。實理則隱。以事虛故。全事中之理.挺然顯露。如波相虛。令水現也。)五以理奪事門。(謂事既全理。則事盡無遺。如水奪波。波相全盡。)六事能隱理門。(謂真理隨緣而成事。遂令事顯理不現也。如水成波.動顯靜隱。)七真理即事門。(謂凡是真理.必非事外。以是法無我理故。空即色故。理即是事。方為真理。)八事法即理門。(謂緣集必無自性。舉體即真故。上之二門.正明二諦不相違義。)九真理非事門。(謂即妄之真.異于妄故。如溼非動。)十事法非理門。(謂即真之妄.異于真故。如動非溼。上七八二門.明事理非異。九十二門.明事理非一。故為無為。非一非異。第四迴向云。於有為界示無為法。而不滅壞有為之相。於無為界示有為法。而不分別無為之性。)上之十事。同一緣起。故云無礙。約理望事。有成(依理成事。)有壞。(以理奪事。)有即(真理即事。)有離。(真理非事。)事望于理。有顯(事能顯理。)有隱。(事能隱理。)有一(事法即理。)有異。(事法非理。)逆(奪事非事。)順(成事即事。)自在。(欲成即成.欲壞即壞。)無障無礙。(成不礙壞。壞不礙成。顯不礙隱。隱不礙顯。故云無礙。)同時(正當成時。即是壞等。故得同時。)頓起。(四對皆無前卻。故云頓起。)深思。令觀明現。以成理事圓融無礙觀也。
○第四周徧含容。即事事無礙。且依古德。顯十玄門。於中文二。先正辨玄門。二明其所以。今初。一同時具足相應門。(如海一滴。味具百川。以是總故。冠於九門之初。經云。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又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一塵既爾。法法皆然。)二廣狹自在無礙門。(別中先辨此者。是別門之由。由上事理無礙中。事理相徧故。生下諸門。且約事如理徧故廣。不壞事相故狹。故為事事無礙之始。七十六經摩耶夫人云。善男子。我身形量。雖不踰本。然其實已超過世間。量同虛空。悉能容受十方菩薩受生莊嚴宮殿。此文即廣狹自在也。如一尺之鏡。現千里之影。)三一多相容不同門。(由廣狹無礙.所徧有多。以己望多。故有一多相容。相容則二體俱存。但力用交徹耳。如一微塵。舒己徧入一切法中。即攝一切令入己內。舒攝同時。無障無礙。一塵既爾。塵塵互攝。亦復如是。華藏偈云。以一剎種入一切。一切入一亦無餘。體相如本無差別。無等無量悉周徧等。即其文也。如一室千燈。光光涉入。)四諸法相即自在門。(由此容彼。彼便即此。由此徧彼。此便即彼。故有相即門。如一微塵廢己同他。舉體全是彼一切法。而恆攝他同己。令彼一切即是己體。一多相即.混無障礙。此約有體無體。故言廢己。廢己。即無己體也。同他。他有體也。如金與金色。不相捨離。)五祕密隱顯俱成門。(由互相攝。則互有隱顯。謂攝他他可見。故有相入門。攝他他無體。故有相即門。攝他.他雖存而不可見。故有隱顯門。經云。東方入正受。西方從定起等。東方入定為顯。西方定起為隱。以但見入定。不見起故。然此三門.皆由相攝而有。相入.則如二鏡互照。相即.則如波水相收。隱顯.則如八日月。隱顯同時。)六微細相容安立門。(由此攝他.一切齊攝。彼攝亦然。如琉璃瓶。盛多芥子。隔瓶頓見。故有微細相容門。十迴向云。一毛孔中悉明見。不思議數無量佛。一切毛孔皆如是。普禮一切世間燈。即其文也。)七因陀羅網境界門。(由互攝重重。故有帝網無盡。如天帝殿.珠網覆上。一明珠內.萬像俱現。珠珠盡然。又互相現影。影復現影。重重無盡。故千光萬色。雖重重交映。而歷歷區分。亦如兩鏡互照。重重涉入。傳曜相寫。遞出無窮。)八託事顯法生解門。(由如帝網.一即一切。故有託事顯法門。如見一花葉。即是見無盡法界。非是託此別有所表。下云。此花蓋等.從無生法忍之所生起等。故擎拳豎指。觸目皆道。)九十世隔法異成門。(由上八皆是所依。所依之法既融。次辨能依。能依之時亦爾。十世者。離世間品云。過去說過去。過去說現在。過去說未來。現在說過去。現在說平等現在說未來。未來說過去。未來說現在。未來說無盡。九世攝歸一念。故云十世。三世區分。名為隔法。而互相在。即是異成。如一夕之夢。經於數世等。)十主伴圓明具德門。(由法法皆然。故隨舉其一。則便為主。連帶緣起。便有主伴。以此圓教。理無孤起。必攝眷屬。如現相品。佛眉間出勝音菩薩。與無量諸眷屬俱出。即人眷屬。佛放眉間光明。無量百千億光明以為眷屬。即光明眷屬。又法界修多羅。以佛剎微塵數修多羅以為眷屬。即法眷屬。故隨一一皆有眷屬。眷屬即伴。故證主伴。如長空明月。列宿圍繞。萬器百川。星月炳現。)此上十門.同一緣起。無礙圓融。隨舉一門.即具一切。(如一事塵具此十門。而具餘教等十門。則為百門。事法既爾。餘教義等亦然。則為千門。若重重取之。亦至無盡。如一千錢。共為緣起。一錢為首。則具一千。餘亦如是。則有千千。千千之中。隨取其一。亦具千千。故至無盡。於此十門.圓明顯了。則常入法界重重之境。)
○二明德用所以。問。有何因緣。令此諸法.得有如是混融無礙。答。因廣難陳。略提十類。一唯心所現故。二法無定性故。三緣起相由故。(有十門。)四法性融通故。(亦具十門。)五如幻夢故。六如影像故。七因無限故。(謂諸佛菩薩因中常修緣起無性觀。今所起果。具斯無礙。)八佛證窮故。(由冥真性。得如性用。)九深定用故。(海印三昧。)十神通解脫故。(由十通.及不思議解脫。)由上十因。令前教義等十對。具上同時等十門。以為別教一乘義之分齊。
十地論云。一切所說十句中。皆有六種差別相門。以顯緣起圓融之法。勿以陰界入等事相執取。言六相者。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一總相者。謂一含多德故。二別相者。多德非一故。三同相者。多義不相違故。四異相者。多義不相似故。五成相者。由此諸義.緣起成故。六壞相者。諸緣各住自性。不動移故。亦如梁等。共成一舍。總則一舍。別則諸緣。同則互不相違。異則諸緣各別。成則諸緣辦果。壞則各住自法。餘一切十句。皆應隨義類知。
【評曰】緣起之法。不起則已。起則圓融。十玄六相.其義一揆。其舍喻。詳如賢首教義分齊所解。見初地。
【論】教義差別.亦有十門。一佛日出興教主別。二光明表法現相別。三問答所詮主伴別。四所示因圓果滿別。五地位所行行相別。六重令善財證法別。七明六位菩薩來眾別。八明所施法門理事別。九與諸三乘得果別。十所付法藏流通別。具如論廣釋。
【評曰】疏論發明經中圓義。最為詳盡。不能具引。有志入斯廣大法門者。宜博覽深思焉。
○六所被之機
【疏】夫教因機顯。離機無言。上說義理宏深。未委被何根器。若明能應者。十身圓音。今直彰所被。通有十類。前五揀非器。後五彰所為。前中一無信非器。以聞生誹謗。墮惡道故。二違真非器。依傍此經以求名利。不淨說法。集邪善故。三乖實非器。謂如言取文。超情至理不入心故。上三皆是凡愚。故下文云。此經不入餘眾生手。四狹劣非器。謂一切二乘。出現品云。一切二乘.不聞此經。何况受持。故雖在座.如聾如瞽。五守權非器。謂三乘共教諸菩薩等。隨宗所修行布行位。不信圓融具德之法。故下經云。設有菩薩。無量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不聞此經。或時聞已。不信不解。不順不入。不得名為真實菩薩故。後五顯所為中。一正為。謂是一乘圓機。故出現品云。此經不為餘眾生說。即通指前五。唯為大乘不思議乘菩薩說。即正為之機。謂一運一切運.圓融行位.即深不思議。又能徧達諸教.即廣不思議。故文云。非餘境界之所知。普賢行人方得入等。二兼為。謂即時雖未能悟入。而能信向成種。如出現品食金剛喻。故地獄天子。十地頓超。大海劫火.不能為障。約未悟人.故名為兼。(十地品偈云。雖在海水劫火中。堪受此法必得聞是也。)三引為。即前權教菩薩。不受圓融之法故。十地之中寄位顯勝。借其三乘行布之名。彼謂同于我法。後因熏習。方信入圓融。以離此普法.無所歸故。權教極果。無實事故。四者權為。即是二乘。謂既不聞.况于受持。故諸菩薩權示聲聞。或在法會而盲聾。彰其絕分。或示在道而啟悟。知可迴心。五遠為。謂諸凡夫.外道.闡提.悉有佛性。今雖不信。後必當人。故出現品云。如來智慧大藥王樹。唯除二處.不能為作生長利益。所謂二乘。墮無為坑。及壞善根非器眾生。溺大邪見貪愛之水。然亦于彼.曾無厭捨。前三非器.是溺邪見。第四非器.是墮深坑。故皆揀之。今四及五.明佛無厭捨。故示而誘之。熏其成種。又彼品中。明不信毀謗。亦種善根。謂謗雖墮惡。由聞歷耳。終醒悟故。又云。如日亦與生盲作利益故。又如大海潛流喻中。明無不具有如來智慧故。又破塵出經卷喻中。若除妄想。皆見佛智故。此皆明有自性住性。即是所為。况法性圓融。感應交徹。無有一法而非所被。
【論】此經法門付囑何人者。謂付囑大心凡夫。如來出現品云。佛子。此經珍寶。不入一切餘眾生手。唯除如來法王真子。生如來家.種如來相諸善根者。佛子。若無此等佛之真子。如是法門.不久散滅。何以故。一切二乘.不聞此經。何况受持。讀誦。書寫。分別解說。唯諸菩薩。乃能如是。解云。生如來家者。自覺自身法身根本智。與佛真性。性相平等。同無性味。混然法界.自他情盡。唯佛智慧.明徹十方。無性無依.無生死性。名為生在佛家。以自體無作平等悲智力故。紹隆正法。統治眾生。隨所應作.以法調伏。令諸眾生。差生死業。所有一切安樂之法。皆悉樂之。是則名為持佛家法。又云。種如來相諸善根者。解云。證佛法身.性同法界。同佛悲智。如是信修。理事不殊。性相平等。如是學者。種如來相。同佛善根。不同權教。付囑三乘聲聞菩薩。又三乘之教。多付囑諸聖。及未生佛家諸凡夫。此經付囑最上大心凡夫。唯求如來不思議乘生佛家者。若無大心凡夫。此經當滅。何以故。為此經難信。設有聖說。凡夫不信不證。此經當滅。若聖位菩薩。有一切佛世界微塵數。如來何慮此經散滅。當知如來意者。令諸大心凡夫而起信修。得生佛家。不念已齊佛位諸菩薩眾。諸有行者。應如是知。
【評】疏明所被之機十類。前五揀非器。後五彰所為。而所為之中。其引為。權為。遠為。皆前之所揀。一切收盡。更無遺餘。可見此法門.無一人而非其所被。廣大無盡.不可思議。論中則謂此經不付囑入聖位諸菩薩。唯付囑最上大心凡夫。求如來不思議乘生佛家者。若無大心凡夫。此經當滅。此言尤為痛切。有志入圓頓法門者。應如是知。如是擔荷。不然。則雖終日讀誦。與在座聾瞽者。何以異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