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十三王章〕
老那伽〔王〕之歿後,〔彼〕子巴提伽.提沙伽見楞伽之政二十四年,(一)使大精舍之周造柵,彼王築造伽瓦羅提沙精舍,(二)施此精舍有摩訶伽瑪尼伽[1]儲水[P.481]池,築造名巴提耶.提沙[2]精舍。(三)設愉快塔波園之布薩堂,王於〔此〕國,使堀他之一儲水池。(四)彼對生類有柔心,對僧團有強敬意,大地護持者對兩僧團行大布施。(五)
巴提伽.提沙之歿後,其弟提沙伽於楞伽島行二十八年[3]間王事,(六)此〔王〕信普陀園〔精舍〕之摩訶那伽長老,於阿巴耶吉利〔精舍〕令建精嚴之寶珠殿(七)於阿巴耶吉利建柵與大房舍,於名為瑪尼蘇瑪〔精舍〕築大房舍。(八)其同處塔之家,雖在安波達羅同為〔塔之家〕,而那伽島之塔家加以修理,(九)此所撤消大精舍之結界境,王則丹念營造庫庫達達吉利〔精舍〕之房舍列。(一〇)人間之主,於大精舍令建立十二美快方形之大殿。(一一)於達基那伊哈拉塔建造掩被塔,撒摩訶眉伽林〔精舍〕之境界〔建立〕食堂,(一二)彼一方撒大精舍之柵,造通達基那精舍之道路。(一三)普達園精舍與拉瑪構那伽〔精舍〕與同那那提沙[4]〔精舍〕亦設[P.482]遊園,(一四)於東方之河並阿努羅.提沙山〔精舍〕、尼野羅.提沙〔山〕園〔精舍〕、毘羅毘提精舍、羅奢大精舍,〔此〕人間之主營造之,尚此王設立三處之布薩堂。(一五、一六)即名伽魯利耶尼伽〔精舍〕、曼達羅山〔精舍〕、多巴羅瓦毘.提沙〔精舍〕,為此等之諸精舍。(一七)
伽尼陀.提沙〔王〕之歿後,其子僅見王事二年,知為秋羅那伽[5]。(一八)秋羅那伽之弟庫達那伽[6]殺兄王行楞伽國之政一年,(一九)此王於「一那利伽」[7]飢饉之際,摩訶巴利〔精舍住〕五百之比丘眾無中斷供養。(二〇)庫達那伽王妃之兄,西利那伽軍帥,此時為王位之窺窬者,(二一)率軍力來近都城,與王軍戰庫達那伽王(二二)彼走而獲勝利,於阿㝹羅陀殊勝都十九年間行楞伽國之政。(二三)王勝作大塔之傘蓋,施美快之金工。(二四)改青銅殿造為五階,更於大菩提樹園之四門設置段階。(二五)設奢陀殿,於其祝日行布施,令慈愛第一之王,國中家家免稅。(二六)
[P.483]西利那伽之死後,正巧裁判其子提沙行王事二十二年,(二七)彼於此〔都〕建立脫害之裁判法,所謂被名「握哈羅伽.提沙王」〔裁判帝須王〕。(二八)彼於康布[8]村住之提婆長老前聽法,修理五箇住院,(二九)信仰住阿努羅園摩訶提沙長老,於木且羅之港街,行連續布施。(三〇)彼提沙王於兩大精舍建立假堂與大菩提樹家之青銅像,(三一)彼建安隱住之七葉大殿,月月一千金布施大精舍。(三二)於阿巴耶吉利精舍,於名為達基那姆羅〔精舍〕,於瑪利洽瓦提精舍,於稱為庫羅提沙[9]〔精舍〕,(三三)於瑪喜陽伽那精舍,於名摩訶伽瑪那伽〔精舍〕、那伽島稱為庫羅[P.484]提沙〔精舍〕,同稱為伽魯利耶尼伽〔精舍〕(三四)如斯於八處,〔王〕行繖蓋工事,姆伽那伽[10]軍帥在達基那精舍同行此,(三五)瑪利洽瓦提精舍,同稱普陀巴伽〔精舍〕,稱為伊沙羅沙瑪那〔精舍〕,名那伽島之提沙〔精舍〕,此等六個精舍四周設柵,設布薩堂稱為阿努羅園精舍。(三七)彼王由正法恭敬之念連續行布施於楞伽全島之聖系譜之所談,(三八)愛教人間之主,布施三十萬金救濟有負債之負債比丘眾,(三九)彼〔又〕為島民等行吠舍佉之大供養,對所有比丘等施三衣,(四〇)以伽毘羅大臣碎不平等部[11],壓姦邪,如斯光輝聖教。(四一)
此王之弟知為阿巴耶那伽,與彼妃親密,被發見而怖己兄,(四二)與從者共遁往巴羅之渡,〔裝〕如叔父切斷之手足。(四三)為分割王國,彼留〔叔父〕於此處,示大譬喻,伴極柔順者,(四四)於彼處上船,自往對岸而去。叔父蘇巴提婆來王之處,(四五)彼裝親密割王國。為知此阿巴耶在此處派遣使者,(四六)王見此〔使[P.485]者〕,〔取〕檳榔樹之周以槍柄巡迴,踏之根弱,(四七)追誹以腕倒彼。使者知之以報阿巴耶王此由。(四八)阿巴耶知此,由此與多之達彌羅人相從,為與兄〔提沙〕戰而來近於都。(四九)王知此遁乘馬與妃,共往瑪羅耶地方,其弟追此而行,(五〇)刺〔提沙〕王於瑪羅耶,伴妃而還,為王於都行政事為八年。(五一)王對大菩提樹之周構右欄杆,〔構〕築青銅殿庭之假堂,(五二)以二十萬金〔買〕取種種之布片,彼對國中之比丘眾行衣服之布施。(五三)
阿巴耶〔王〕歿後,彼兄提沙實子西利那伽行楞伽之王事二年,(五四)修理菩[P.486]提樹之周之柵,大菩提樹家之砂利上,彼(五五)於姆且羅樹之彼方精美之漢薩瓦陀〔精舍〕,令設大假堂。(五六)西利那伽〔王〕子,名威伽耶王子,父之歿後行王為一年。(五七)於瑪喜央伽那有出蘭巴康那族之友三人,桑伽提沙,桑伽普提,第三構達伽婆耶。(五八)提沙池之堤防居一人明敏之盲人,彼等為伺侯王而來之足音〔而知之〕,言曰:(五九)「地運此等三人之大地主。」由後來聞此之阿巴耶來問,彼盲人再答,(六〇)「續何者之系統耶?」彼再問?彼答謂「為最後者」聞此彼與〔他〕二人共行。(六一)三人入都受王愛寵,王〔對〕誠勤而棲於王之處。(六二)於王[P.487]宮內二人為一殺威伽耶王,軍帥桑伽提沙即王位。(六三)於是此桑伽提沙於阿㝹羅陀之優都即位,為政四年,(六四)大塔之傘蓋施鍍金工事,有一一十萬金之價大摩尼珠四箇,(六五)王令嵌四個太陽之中央。同塔之頭上嵌以無價之金剛石之頭裝,(六六)彼人間之主,為供養傘蓋祭,施四萬僧團六枚之衣服。(六七)
住於達瑪伽羅伽[12]之摩訶提婆長老說諸蘊品中,聞經明粥[13]〔供養〕之功德,(六八)王對僧得淨信心,於都之四門恭而且行適當之施粥。(六九)彼時時為食熟閻浮果,伴大臣伴後宮,來巴奇那提巴伽,(七〇)住巴奇那〔島〕之人人,惱王之〔再〕來,對王食閻浮樹果實塗置毒品。(七一)食此等閻浮熟果彼立死其處,阿巴耶以軍帥桑伽普提即王位。(七二)
[P.488]王持五戒知為聖桑伽普提,於阿㝹羅陀都行政二年,(七三)設大精舍美麗籌食堂,時彼知島中人人之凶作所禍,(七四)以慈悲哀憐之心自臥於大塔之庭內地上,如斯決意:(七五)「天降大雨無浮水餘之上,余假令死此處不立。」(七六)王之斯臥耶?天立即降雨全楞伽島,使大地喜,(七七)雖然如斯彼尚為不水所浮,不為立上,諸大臣由塞流路,(七八)水續浮正義之王立上,如斯由慈悲心王除島中凶作之難。(七九)盜賊其處此處聞起,王令伴來之盜賊竊逃,(八〇)彼〔更〕持來竊死者之屍,投火〔如斯〕除盜賊之難。(八一)
[P.489]一人之夜叉來此處,已被知「赤眼」,而赤處處人人之眼。(八二)人人互相見,語〔對方〕眼赤,〔由此〕而死者,此夜叉無疑食此〔人人〕。(八三)王聞彼等之災禍,心震戰一人於布薩堂護持八齋戒者,(八四)臥〔而言〕:「不見此夜叉余不起立。」彼夜叉依彼法之威力來至王之傍。(八五)王問:「汝是誰?」答曰:「彼為余。」王言:「何故汝食余之人人,〔以後〕勿為食。」(八六)彼言:「一部地方之人民與余。」王言:「不可。」彼次第言〔減〕與一人。(八七)王言:「余不能與他之人人,食余!」彼〔夜叉〕〔言〕:「不可。」請村村之供物。(八八)言:「可。」大地之主於全島報村之入口施與彼供物。(八九)如斯慈悲所有有情此之大薩埵,由島之燈火〔雖然〕生大病難,可滅去。(九〇)
[P.490]〔名為〕庫達巴耶彼主藏大臣,〔由〕都之北方進入篡奪〔王位〕者,(九一)彼王不好傷他,攜漉水布唯一人由南門遁逃。(九二)一人之旅人攜食〔盛〕籠而行,薦食於王為再三,(九三)慈愛心豐富之〔王〕,只漉水為食,彼為授恩惠,如斯言此:(九四)「余是桑伽普提王,汝攜余頭示與庫達巴耶,彼給汝多財。」(九五)彼不欲若然此事,地主為彼坐著不動而死,彼攜王之首(九六)示與庫達巴耶,彼〔庫達巴耶〕心驚,與彼財,向〔桑伽普提〕王表十分敬意。(九七)
[P.491]如斯此庫達巴耶亦知於每伽灣那巴耶,視楞伽之政十三年,(九八)令構大境地,於境地之入口造飾假堂,彼由僧團〔招〕比丘,(九九)日日使坐一千八名,以粥、堅食、軟食、與種種之甘菓,(一〇〇)衣服之類設大施二十一日間,如斯續行此。(一〇一)於大精舍建優石之假堂,於青銅殿四周令建石柱(一〇二)大菩提樹之石欄杆,〔建〕北入口之門,於四隅彫輪相令建〔石〕柱。(一〇三)於三入口設三石像,南方則令石造之座榻據其上。(一〇四)
[P.492]大精舍之後設「正勤地」[14],修理島中之一切古住院,(一〇五)於塔波園塔之家,雖然提蘭巴陀羅伽園、同名瑪尼蘇瑪園亦為修理。(一〇六)塔波園、瑪尼蘇瑪園、瑪利洽瓦提伽〔精舍〕,名達基那精舍而營造布薩堂(一〇七)建梅伽萬那波耶新精舍,為供養精舍之祭禮,集島內住比丘三萬施六枚法衣,吠舍佉大供養亦如斯於彼時行之。(一〇八、一〇九)逐年以六衣施僧團,邪惡之比丘破門,彼淨化教。(一一〇)勝者教之障礙住於阿巴耶吉利精舍,衛多羅部所屬之比丘六十人被[A1]捕,(一一一)彼等破門使投棄於對岸,而投棄其處長老之依屬有出周羅國之比丘,(一一二)其名僧伽密多通鬼類之學,於大精舍比丘等有包含來此處,(一一三)此之無自制心〔比丘〕,入於塔波園之集中,彼於此處呼〔原本〕庫達巴耶王之名,退彼住叔父房舍之長老桑伽波羅之言,(一一四、一一五)彼為王宮出入者,王信仰彼,長子之闍達提沙與弟之摩訶賽那,(一一六)託此比丘,彼〔比丘〕寵愛第二子,闍達提沙王對此比丘已構敵意。(一一七)
[P.493]父〔王〕之歿後,彼闍達提沙為王,對父之遺骸表敬意不欲出行,(一一八)為排除惡大臣,王自先為弟出行,父之遺骸於其次,(一一九)由此使諸大臣〔行之〕自成為主人,與弟出父遺骸之門?立即(一二〇)閉門殺惡大臣等,串刺於父之火葬堆四周。(一二一)由此行為有添名「暴王」。彼比丘僧伽密多恐此王,(一二二)其即位之共與摩訶闍那談,續期望彼即位,由此往去對岸國。(一二三)
[P.494]彼尊重父之未竣工事,有一千萬金價造青銅殿七階樓,(一二四)有六百萬金價獻彼摩尼珠,闍達提沙構造彼摩尼殿,(一二五)高價之摩尼二箇施與大塔,為大菩提寺建立三門。(一二六)此大地之主,設波基那提沙山精舍,施舍五個住院於僧團。(一二七)
彼闍達提沙〔王〕見昔天愛帝須〔王〕於塔波園中所建優美石製之大像,(一二八)由塔波園持來彼安置於波基那山精舍,(一二九)將伽羅瑪提伽池施與支提耶山〔精舍〕,精舍與殿樓之祭,吠舍佉大祭亦(一三〇)彼闍達提沙所行向三萬比丘等各施六衣,使堀阿蘭波伽瑪池,(一三一)如斯此王建殿等,行種種善業坐王位十年間。(一三二)如斯人間之主,〔行〕多種善業之因、多種惡業之因。如蜜與毒相參之食物,有善人之心者斷然無親此事。(一三三)
善人之信心與感激而〔起〕作大王統史
[P.495]名十三王章第三十六章〔畢〕
校注
[0360001] 協會本為摩訶摩尼。 [0360002] 協會本為波提、提沙。 [0360003] 協會本十八年。 [0361004] 協會本為難達提沙。 [0361005] 協會本為庫奢那伽。 [0361006] 協會本為昆奢那伽。 [0361007] 一那利伽量謂四掌量。飢饉人人之一日食量一那利伽謂為被減之事耶? [0362008] 協會本為加普伽。 [0362009] 協會本為庫羅提沙。 [0362010] 協會本為姆羅那伽。 [0363011] 協會本為耶多魯耶。 [0364012] 協會本為達摩哈羅伽。 [0364013] Andhaka-vinda-sutta 雜阿含四四卷一四經空閑處。 [0367014] Padhānabhūmi 入於三昧真實修行場所之意。【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65 冊 No. 33 大王統史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