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舍利奉安〕
[P.405]令舍利室之事業完畢,行伏敵者〔比丘〕眾之集會,告此而言:(一)「余令完畢舍利室之事業,明白奉安舍利。大德等!得舍利!」(二)大王言此,由此入都,比丘眾思料舍利將來之比丘,(三)名蘇努陀羅住於普伽僧院而有六通之行者,已託舍利之將來事。(四)〔世間之〕所依〔佛〕為利益世間,處處遊行時,於恒河畔,有其名〔稱為〕難達陀羅[1]青年,(五)與正覺者共請比丘眾行食供養,〔大〕師於波耶迦港與〔比丘〕眾共乘船。(六)其處之巴達質長老具六神通大威力者,見水渦卷之箇所言比丘等:(七)「我住摩訶鉢那達時,所住二十五由旬〔廣〕之黃金造宮殿於此沈沒。(八)恒河之水到此處彼〔生渦卷之流〕。」比丘等不信此而申述佛。(九)[P.406]佛!「排比丘等之疑惑」而宣說,由此彼梵天世界亦隨己意得示事,(一〇)依神通而昇空中,立〔高〕等於七多羅樹之〔處〕,梵天世界以〔佛〕之衣裳塔置〔自己〕擴展之手上,(一一)特來此處示顯人人,再據置彼處於元來之所,依通力來恒河。(一二)彼以足大指捕捉宮之頂,取示於人人,〔再〕投此於河中。(一三)難達陀羅青[P.407]年見此神變:「往他人手之舍利我亦能自行取來。」(一四)如斯若欲祈願前世,〔比丘〕眾於此業,用齡唯十六歲之蘇努陀羅行者。(一五)「舍利由何處取來耶?」彼問〔比丘〕眾,眾語此舍利〔事〕於長老。(一六)
[P.408]世間導師臥於般涅槃牀,雖由舍利為世間利益而語〔帝釋〕天王曰:(一七)「天王!余之遺身舍利八多那中,一多那在於羅摩村受拘利那人之恭敬,(一八)由此,向龍之世界持來,彼受龍之恭敬,奉安於楞伽島之大塔中。」(一九)大行者有遠見〔之眼〕摩訶迦葉長老亦由法阿育大王依〔佛〕舍利廣配分之理由,(二〇)於王舍城之附近以阿闍世王設壯麗善美之大舍利藏,(二一)〔佛〕舍利之中七多那持來其處奉安,而為羅摩村之一多那〔彼〕知師之御心而不取。(二二)〔大〕地之主法阿育亦見彼大舍利藏,思惟命〔造〕第八之多那〔藏〕,(二三)於大塔藏〔此〕,此亦為勝者〔佛〕豫定之處,此處漏盡行者等制止法阿育〔王〕。(二四)
[P.409]羅摩村塔,設於恒河之畔,由此之後此舍利篋為恒河大水所毀。(二五)入於海中,於是水分二方之處,〔彼〕立其種種寶珠〔所造〕椅子上而交光。(二六)龍見此篋,到曼求利伽龍宮,以報告龍王。(二七)彼〔龍王〕與一億之龍共到彼處,彼舍利奉來供養於己宮,(二八)其上所有以寶造塔同造之屋舍,與龍群共常行恭敬供養。(二九)於彼處守衛嚴,往持舍利來此,〔大〕地之護者,〔睹多伽摩尼王〕明日[P.410]應行舍利奉安〔之式〕故。(三〇)如斯聞〔比丘〕眾之語,彼〔蘇那長老〕云:「諾。」計量可行之時刻自赴僧院。(三一)謂:「明日將行舍利奉安〔之式〕。」王於都中叩迴大鼓,調整一切事務,(三二)都中全部與通過此〔之僧院〕之路準備令莊嚴,都人等亦著飾。(三三)帝釋天王呼毘首羯磨來楞伽島無餘飾付種種。(三四)都四方之門,人民之主為大眾之受用,衣服飲食物樣樣皆須配置。(三五)十五日布薩會日之日暮,賢於王務〔彼睹多伽摩尼王〕以所有飾具飾身,精神愉快,(三六)所有舞妓與取武具之兵士與〔如〕大水之兵士〔伴〕象馬車,(三七)裝飾種種樣樣等取圍四方,乘坐純白之四辛駄馬〔之牽〕善美車,(三八)飾付美麗象康多羅而為先導,[P.411]白傘下攜〔一〕金篋。(三九)一千八名之美麗男女,持飾滿〔水〕之瓶,圍繞〔王之〕彼車。(四〇)種種之花籠,同炬火,婦人等攜以同數,(四一)一千八名之善[P.412]著飾童子等攜種種色之美幢而從王。(四二)處處有種種之音樂響,有象馬車之音,而〔大〕地之面恰如被裂。(四三)大名聲之彼〔伽摩尼王〕,以王者之尊嚴到摩訶眉伽園,到難陀園,美如天王。(四四)出王都立而耶?蘇努陀羅行者坐於僧院而聞得大音樂之響,(四五)大地潛赴龍宮,速其處出現於龍王之前。(四六)禮拜起座,請彼〔蘇努陀羅〕入座,龍王表示恭敬之意,問彼所來方土。(四七)受此回答耶?[P.413]〔龍王〕次問長老所來之理由,彼〔長老〕語一切事情,傳達僧伽之命令:(四八)「為〔令〕大塔之奉安,配置佛之事,舍利在汝手邊,請與余,彼等言。」(四九)聞此,龍王甚有憂色,彼思惟:「此沙門,用力能取。(五〇)然舍利可持運他處。」於是與站立之甥合謀知彼事。(五一)〔名甥〕之瓦斯羅多陀,由彼身振可知,赴彼塔之家,吞下其篋。(五二)彼〔大龍〕往須彌山麓,蜷局而臥,長三百由旬〔胴〕周一由旬。(五三)彼大神通力,化造鎌首數千,〔一面〕臥,而發煙以揭煙焰。(五四)化造等己之蛇數千,迴己臥於四方。(五五)〔曰〕:「欲見吾等兩那伽[2]之戰。」眾多之天人與龍於其時下來此處。(五六)知叔父「以其等之舍利為甥所持去」,語長老[P.414]云:「舍利不在余之手。」(五七)長老由開始語此等舍利之由來,彼向龍王言:「授與舍利。」(五八)彼腹行類之主由他之手段令彼領悟,伴彼赴塔之家,向彼說明:(五九)「以種種之寶善造樣樣之塔,請見巧構之塔屋舍,比丘!(六〇)於全楞伽島所有之寶亦不值段楷端半月石,何況他處耶?(六一)由大尊敬之處遷向小尊敬之處,[P.415]比丘!此非汝所適之事。」(六二)「大龍!汝不領會真理,然舍利向有領會真理之處遷移而適宜。(六三)為〔令〕脫輪迴之苦惱,如來出世。此佛之意志,然則去奉舍利。(六四)彼王唯今日行舍利奉安〔式〕。然則不可猶豫速授余舍利。」(六五)龍王言:「大德!汝若欲見舍利,請去受取。」長老向彼返覆三次,(六六)彼長老化造[P.416]細腕,立於彼所,而即時以手插入甥〔龍〕之腹,(六七)攜舍利之篋而云:「汝止,龍王!」潛入大地現於僧院。(六八)龍王〔思〕:「比丘已欺我等而去。」為令持來舍利,遣人至甥龍之處。(六九)時甥於〔彼〕腹中不見〔舍利〕篋,悲歎而來報告叔父。(七〇)其時龍王亦感「我等被欺」出言悲歎,集合龍等,總皆歎悲。(七一)集來諸天,喜優者比丘之勝利,奉舍利於彼等,彼〔蘇努多羅〕與共來。(七二)龍等悲歎來至〔比丘〕眾之處而大悲歎,感傷舍利已被取。(七三)〔比丘〕眾憐彼等,[P.417]施與少舍利,依此彼等歡喜,行運來供養之品。(七四)帝釋攜寶珠之座席與黃金之篋,與諸天共到彼處。(七五)長老〔由地中〕出現之處,據置座席於毘首羯磨所建善美之寶珠假堂中,(七六)由彼長老之手取舍利篋,受於金龕之中,安置於優秀座席上。(七七)〔大〕梵天揭傘,知足天〔手持〕拂子,善時分天〔手持〕摩尼珠之扇,帝釋天〔手持〕入水之硨磲。(七八)四大〔天〕王子持刀而立,有威神力之三十三天子手攜籠,(七九)以波利奢陀伽華供養其所而立,三十二人之童女等又手取炬火而立。(八〇)由二十八〔人組成〕夜叉軍追拂惡性之夜叉,為守護而立,(八一)般闍西迦[3]於其處化造音樂堂,合提巴魯樂之音而彈琵琶而立。(八二)巧妙音樂之無數天子等,摩訶迦羅龍王,樣樣讚嘆共秦天樂,起天之合誦,諸天子又以雨[P.418]降天香。(八三、八四)彼印達具陀長老〔為〕排卻摩羅,建造等鐵圍山之青銅傘,(八五)於舍利之前,處處於五箇所集合比丘等,謂行〔尼柯耶之〕讀誦。(八六)於其處大歡喜之睹多伽摩尼大王已持來黃金製之龕載於頭上來,(八七)措舍利龕,使安置舍利於座上,供養禮拜而合掌,立於彼處。(八八)於此見天傘及其他天香者,聞天樂其他之音,王(八九)雖不見〔大〕梵天以下,喜不思議未曾有之思,以傘供養舍利而即楞伽王之位。(九〇)「天傘、人傘、並解脫傘,有此三傘為世間依怙[P.419]之〔大〕師,(九一)三度供獻我王國。」心喜彼〔睹多伽摩尼王〕向楞伽王國供獻舍利,及於三度。(九二)
天人、人間同供養此等舍利,王以金龕、安舍利置於頭上,(九三)伴比丘眾等向塔右繞行禮,下東方運來之舍利室。(九四)九億六千萬之阿羅漢等善勝圍繞此塔之周圍,合掌而立。(九五)人間之主〔王〕降下,「貴重之舍利室安於最佳臥臺之上」,思惟喜滿耶?(九六)舍利龕、舍利同由王之頭上昇,由此立於空中七多羅樹〔高〕。(九七)舍利篋自開,舍利由此而上昇,〔具〕相好隨好現佛陀之相,(九八)如瘤多菴羅樹下之佛陀,彼等行善逝在世時之二神通。(九九)見其神通,歡喜且得唯一念,達阿羅漢果人天〔合〕一億二千萬。(一〇〇)其他達三果者超計數之道。[P.420]由此棄佛之相,彼〔舍利〕已落篋之中(一〇一)由此,篋〔由空中〕降止於王之頭上,王又與印多具多長老,舞妓等同(一〇二)持〔佛陀之〕光榮持於身之〔王〕,迴巡〔舍利之〕安息所之舍利室,入於其中,置龕於寶珠之台上,(一〇三)次以香水洗手,以四種之香〔摩擦〕身體,而恭敬(一〇四)開篋取出舍利,願大眾之利益〔大〕地主如次思惟:(一〇五)「舍利若存在則無何之阻礙,舍利若住者,則為人人之依怙,(一〇六)如臥師之般涅槃牀,善調臥於大價之臥牀。」(一〇七)如斯[P.421]思惟彼〔王〕安舍利於勝牀之上,舍利如師〔臥於般涅槃牀〕,乃臥於勝牀之上。(一〇八)於阿沙荼月之白分,滿月布薩會之日,鬱陀羅阿沙荼星宿之時,如斯奉安舍利。(一〇九)舍利之奉安同時大地震動,樣樣生起多種之神變。(一一〇)
王以淨信心,飾白傘而供養舍利,七日間奉獻楞伽之全王國,(一一一)著〔己〕身所有飾具亦捧獻舍利室,舞妓、大臣、羣集、諸天子亦俲此。(一一二)王向僧團施衣裳、糖丸、乳酪等,以比丘等令終夜集園讀誦,(一一三)翌日人民之利益者〔王〕,於都中叩迴大鼓,謂:「人民無餘於此七日間應禮舍利。」(一一四)有大威力之印多具陀大長老,「凡楞伽島人欲禮舍利者,(一一五)其剎那來此處禮拜舍利,各還其家」而祈誓,此如祈誓。(一一六)彼大名聲之大王,此七日間常行大施於大比丘眾,(一一七)謂:「舍利室之業,余令完成。舍利室之閉鎮僧伽應知此。」(一一八)僧伽託此事於彼二人沙門,彼等以不污之石閉舍利室。(一一九)此處華鬘不枯,此等之香不失,燈火無消滅,亦無何等之障礙。(一二〇)脂肉色六枚之石常連[P.422]而不離,如此漏盡之士等,皆祈誓此。(一二一)思〔民之〕利益大王下令云:「大眾能在此為舍利之奉安。」(一二二)大舍利奉安後,大眾應力不管如何行幾千舍利之奉安。(一二三)王悉令閉建〔大〕塔,其處又支提之上,於四隅令積小塔。(一二[P.423]四)如斯[4],獲〔運中〕最幸運之本,有樣樣殊勝之人人伴連之本,自行無污穢之福業,無障礙以清淨心亦行於其他。(一二五)
善人之信心與感激〔起〕作大王統史
名舍利奉安第三十一章〔畢〕
校注
[0319001] 協會本為難多多羅。 [0322002] nāga〔那伽〕是龍、象,人中殊勝者等之意,此兩那伽之戰是瓦蘇羅多陀〔龍〕與蘇努陀羅〔人〕舍利之爭。 [0323003] 般闍西迦為五髻天子。見天子之名提波魯。然此一偈得譯為「般奢西迦續彈奏琵琶而立於彼所,奏樂器之提波魯化作音樂堂」。 [0326004] 於協會本為一二五偈,加入「如斯諸佛不可思議,諸佛之法〔亦〕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持淨信心者,果報亦不可思議」。一七章五六偈參照。【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65 冊 No. 33 大王統史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