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十王章〕
於睹多伽摩尼王之治世中人民富榮,沙利王子為彼〔一人〕兒所善知。(一)彼至〔王子〕為幸運之人,常喜善業,而容貌極美旃陀羅女所執著,(二)由前生〔之[P.441]因緣〕絡此〔旃陀羅女〕阿蘇伽摩羅提乞為容姿而愛慕,彼不欲〔即〕王位,(三)睹多伽摩尼之弟沙陀提沙於彼之死後即位行王事正及十八年。(四)〔彼由〕信心而得名,為大塔覆蓋工作,塗堊工作,亦調象形所付之四方障壁。(五)極好壯美之青銅殿〔由〕為燈火之所燒,彼更構七階之青銅殿。(六)此青銅殿,其時價九百萬兩。達吉那義利〔南山〕精舍,伽羅伽雷那[1]〔精舍〕,同(七)具倫巴羅精舍[2],同貝丹伽瓦利伽〔精舍〕,衛蘭伽義提伽,多巴羅瓦毘提沙伽與(八)多羅提沙瓦毘〔等之各精舍〕,同為母〔所建〕精舍,〔由阿㝹羅陀府〕至於提伽瓦毘,於一由旬一由旬建一精舍,(九)於提伽瓦毘精舍添建靈祠,其祠鏤造種種之珍寶,(一〇)於此[P.442]又繼目每一繼目造懸車輪大之美麗黃金之華鬘。(一一)王對八萬四千之法蘊,行八萬四千之供養,(一二)如斯〔大〕地之主行種種善業身壞〔後〕,上生而兜率天人中。(一三)
沙達提沙大王之〔尚〕住於提伽瓦毘時,長子羅質提沙[3]建立稱為吉利羣比羅之質優良精舍,其小弟陀羅他那亦造立呼為康多羅之精舍。(一四、一五)陀羅他那父往兄之處時,彼與〔父〕皆為來供養己精舍〔比丘〕眾之食。(一六)沙陀提沙王沒,集諸大臣等,不餘比丘眾集於塔波園,為護國,由〔比丘〕眾之承認,令陀羅達那〔王子〕即承王位,而羅吉提沙伽聞此,(一七、一八)來此處,捕彼〔王〕自行王事。陀羅達那王〔在位〕一箇月及十日間。(一九)
[P.443]羅吉提沙三年之間對僧團不表恭敬之意,言:「〔此比丘等〕不知依年次。」而蔑視彼等,(二〇)後向僧團懺謝,王為贖罪向大塔喜捨三十萬金,(二一)以石令造三花之戴臺,次大地之主以十萬金平均大塔、塔波園間之地面,(二二、二三上)於塔波園為塔排開石之善掩被塔,塔之前面〔令建〕石塔,為比丘眾亦令建羅吉伽[4]座席堂。(二三下、二四)更以十萬金布施名支提耶精舍,造塔周圍以石掩被塔,(二五)名吉利羣比羅精舍之祭,彼〔王〕對六萬比丘〔一一〕行布施三衣[5],(二六)與阿利達陀精舍,同令建康多羅西那伽[6]〔精舍〕,於村里之比丘等施與藥品(二七)向比丘尼[7]等施捨奇密奢伽〔欲何〕米殼。〔如是〕彼於此處司王事九年半月。(二八)
[P.444]羅吉伽提沙〔王〕沒後,其弟名為造伽羅陀.那伽在王位六年(二九)此王為美飾青銅殿,於青銅殿之伴,已構建三十二極美麗之殿樓。(三〇)美麗繁摩摩利大塔周圍,令造播砂庭,及周圍之壁,(三一)此王又令建庫倫達婆沙伽[8]精舍,並作他之善業。(三二)
此〔大〕地之主,伽羅陀那伽〔王〕,以名為摩訶羅達伽[9]捕將軍於都中,(三三)王弟名瓦達伽摩尼殺此姦惡之將軍,自己昇於王位。(三四)彼以己兄伽羅陀那伽王之兒名為摩訶秋利伽據〔己〕兒之地位,(三五)又其母阿努羅妃已為第一妃,彼坐於父地位之故,人呼彼為父王。(三六)
[P.445]如斯彼由即王位第五個月,於羅哈那那庫羅[10]之都城名提耶[11]之一人愚者婆羅門奴,聞婆羅門之語,窺竄〔王位〕,又〔得〕多勢之部下,(三七、三八)與一行七名之達彌羅人共下於大渡海場,時此婆羅門提耶與此等七名達彌羅人(三九)為〔奪〕王位,送書於王之處,有道士之王,送回音與婆羅門,(四〇)言:「王位今乃汝物,汝須捕〔七人〕達彌羅人。」彼言〔諾〕而與達彌羅人戰鬥,彼被彼等所捕。(四一)由此,彼達彌羅人等與王戰鬥之始,而寇蘭巴羅伽附近之戰王取敗,(四二)乘車通外道寺院之門[12]而遁。此外道寺院〔曩〕為般多伽婆耶王之所建,(四三)〔以來〕二十一王之間,常繁榮。見彼遁去,名義利之尼乾陀,(四四)大聲叫謂:「形[P.446]大色黑之一新哈羅人遁走。」聞此,大王「余心所願成就者,(四五)余將建立此所之精舍。」其時心如斯思惟,為保護懷胎中阿努羅妃亦伴之。(四六)摩訶秋羅,摩訶那伽兩王子亦以保護而〔伴〕之,為車輕,王於蘇摩提衛之承認下與彼美麗王冠寶珠,〔由車〕而下。當赴戰場,王子與二人之妃,(四七、四八)伴行,憂懼之餘而戰敗,不能得彼勝者用之鉢,(四九)彼〔王〕遁隱於吠舍山林中,具提屈羅摩訶提[P.447]沙長老[13],於其處得見彼,(五〇)自先以味托鉢食獻王[14]。由此王心喜,書寫留於啟陀奇花之葉,(五一)施其精舍,以受用僧伽物,由此而行,棲於西羅搜巴康多伽[15],由此(五二)前行赴近摩多耶蘭伽之沙摩伽羅,於其處〔王〕曾見長老,長老又曾〔見王〕,(五三)彼王善命其侍者達那西瓦,於其處於彼侍者達那西瓦之處(五四)受彼之隨侍與彼共住達於十二年。七人達彌羅人中之一人戀慕蘇摩提衛〔妃〕,(五五)慾愛所引,捕〔彼女〕速去對岸,一人存於阿㝹羅陀都攜十力〔佛〕之鉢[P.448](五六)滿足而急去對岸。達彌爾人之普魯哈陀[16],以名婆虛耶之達彌羅人為軍師,行三年之政,而婆虛耶捕此普魯哈陀,行二年間之(五七、五八)政,又彼軍將巴那耶摩羅捕彼婆虛耶為王(五九)〔行政事〕為七年,而彼軍將毘羅耶摩羅捕巴那耶摩羅為王,(六〇)彼王毘羅耶摩羅〔行政〕七個月間,彼軍將達提耶[17]捕毘羅耶摩羅,而彼達彌羅人達提耶(六一)於阿㝹羅陀都執政事二年。如斯此等五人之達彌羅王之(在位年數)十四年加七個月。為得阿努羅妃之食物而赴摩羅耶地方,(六二、六三)達那西瓦之妻以足蹴籠,彼女怒泣,來王之處。(六四)彼達那西瓦聞此取弓外出,聞妃之語,王亦先彼〔達那西瓦〕而出,伴二王子與妃出來,用番弓而來近,摩訶西瓦〔大安泰者〕射通〔達那〕西瓦(六五、六六)王舉姓名,安撫人民,得偉大勇士之名,得八人之大臣。(六七)守護隨侍王者亦增大,大名聲士〔王〕見昆[P.449]比羅伽摩訶提沙長老,(六八)於阿奢伽羅精舍行奉佛供養,大臣伽毘西沙為淨除境地,上阿伽沙支提之臺地,將下來時,王與妃同登上,中途已見〔伽毘西沙之〕坐,(六九、七〇)謂彼「不俯」而生怒,屠伽毘西沙。其他七人大臣等亦嫌惡王,(七一)遁王之處任意而去,中途為盜賊所劫掠,到達翰普伽羅伽精舍,(七二)於此會博學之長老提沙,彼長老通四尼柯耶,得衣服、粗糖、油米、同客食,隨施之,彼等之感激時,長老問彼等:「將赴何處?」(七三、七四)彼等明其素性,以其事由報告〔長老〕。彼等更由長老問及:「勝者教之保護與達彌羅人,王由何者得實現耶?」答以:「由王。」如斯使彼等滿意,(七五、七六)〔庫提屈羅、摩訶提莎〕、翰普伽羅伽、摩訶提莎兩長老,由此伴彼等往王之處令互為謝罪。(七七)
[P.450]王與彼等諸大臣請長老等如斯言:「事如此吾等遣〔人〕者,〔汝等可來吾等之〕處。」(七八)彼長老等與約束而各歸己之處。大名聲之王又來阿㝹羅陀之都,(七九)殺達彌羅人達提耶自行政治。由此王令倒尼乾陀寺院,(八〇)於此令建有十二房舍之精舍。由大精舍之創建二百十七年加十個月,更過十日後,恭順心之(八一、八[P.451]二)彼大地主,建阿巴耶吉利精舍,招請彼〔二人〕長老,於其中受利益之,(八三)以其精舍贈獻摩訶提莎長老,原來此寺院為〔外道僧〕吉利[18]所有故,為懷敬意彼阿巴耶王,以此精舍名為阿巴耶吉利。彼〔王〕已呼蘇摩提支來,與於原來之地位,(八四、八五)為彼女而以彼名構〔精舍〕稱為蘇摩精舍。此貴女〔曾〕下車,隱於伽丹巴花之叢,用一沙彌之手覆於〔便〕道,見為用便〔有得信心〕(八六、八七)王聞彼女之語,於其處建精舍。此王實於大塔之北方,構築名尸羅須巴康達伽臺地之高塔(八八、八九上)
[P.452]此七人之勇士中,名鬱提耶於〔阿㝹羅陀〕都之南方建名為達其那精舍,於其同處名穆羅大臣又建一精舍之故,冠其名,為穆羅奧伽沙精舍。名沙利耶大臣創建沙利耶精舍(八九下、九〇、九一)稱為扳巴陀大臣造扳巴陀精舍,提沙大臣起鬱陀羅提沙精舍。(九二)喜樂精舍工成之時,彼等到提莎長老之處言:「為敬愛尊師吾等建精舍奉獻於尊師。」而奉獻,長老對此等彼等比丘隨宜使住於各處。(九三、九四)
諸大臣以適於沙門種種之物施捨僧團,王住於己精舍比丘等以要品奉仕不使缺乏,由此比丘等成數多。常有在家人混入長老,摩訶提沙所知,(九五、九六)混入是在家人之過,僧團排斥彼於團外,於其弟子示知婆哈羅瑪須.提長老,(九七)憤而去阿巴耶吉利,設黨住於其處。由此以來此比丘等不入大精舍,(九八)如斯此阿[P.453]巴耶吉利離上座部,達其那精舍之行者等〔離〕阿巴耶吉利而分裂(九九)如斯上座部分裂為二種比丘。此等住本島之摩訶阿巴耶比丘為增大,(一〇〇)彼瓦陀伽摩尼王讓渡租稅於彼等,於一列設計精舍房舍,(一〇一)如斯思為容易修理。三藏之本文或其註釋書,(一〇二)曩昔由大智比丘等口誦所縛,見眾生之退墮,其時集比丘等,(一〇三)為法久住於世,此令錄於書冊。彼瓦陀伽摩尼、阿巴耶王初五個月,後行十二年間之政。(一〇四)如斯有智者,握主權實行他利與自利,貪財無智之徒,雖得莫大之財,不為兩者之利。(一〇五)
善人之信心與感激而起作大王統史
[P.454]名十王章第三十三章〔畢〕
校注
[0334001] 協會本為伽羅伽雷那。 [0334002] 協會本為伽蘭波伽。 [0334003] 協會本為蘭伽提沙。 [0335004] 協會本為蘭伽加。 [0335005] 協會本為六衣。 [0335006] 協會本為昆奢羅喜那加。 [0335007] 施捨比丘尼等所欲之米穀。 [0335008] 協會本為庫倫達瓦蘇伽。 [0336009] 協會本為康摩訶羅他伽。 [0336010] 協會本為羅哈那庫羅。 [0336011] 協會本為提沙。 [0336012] 四三、四四上之一偈半協會本中無。 [0337013] 協會本為窟毘羅伽羅摩訶提沙。 [0337014] 托鉢所得食物不觸,而給在家人食是非法。然此長老先自食少分,餘施王。 [0337015] 協會本為尸羅蘇波康達伽。 [0337016] 協會本為普羅哈陀。 [0337017] 協會本為達提伽。 [0339018] 第十章九七偈參照。【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65 冊 No. 33 大王統史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