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名義標釋卷第五
[A1]△斷命戒第三
(此是共戒。比丘尼同制)。
獼猴江梵云麼迦吒。此云獼猴。賀邏䭾。此云池。應師云。今言江者。譯人義立耳。如言恒河。亦作恒江也。此池在毗舍離宮城外。約五六里。菴羅女園側。是昔獼猴羣集。為佛穿作此池也。
婆裘河或云婆裘沫河。或云䟦求河。又云䟦求摩河。正梵音名跋窶末底。此翻為勝慧河。
勿力伽難提勿力伽者。應云蜜利伽羅。此云鹿。難提。此云喜。總言之。名鹿喜。善見云。鹿杖沙門。鹿杖者。其名也。沙門者。作如沙門形。剃頭留少周羅髮。著壞色衣。一以覆身。一以置肩上。入寺依止比丘。拾取殘食。以自生活。既殺諸比丘。心生疑悔。往河邊洗。世間人言。此婆裘河。能洗除人罪。是故彼念除罪。而往洗之(周羅。此云小髮。謂小髻也)。
六十人薩婆多論問云。佛一切智。何故教諸比丘。令得如是衰惱。若不知者。不名一切智。答曰。佛一切等教。
爾時不但六十人受不淨觀。佛法教無有偏。但受得利。有多有少。故無咎也。佛深知眾生根業始終。必以此法因緣得大利益。六十比丘。迦葉佛所。受不淨觀法。不能專修。多犯惡行。命終入地獄中。今佛出世。罪畢生人間。墮下賤家。出家入道。以本因緣故。應受此法。既命終[A2]已。得生天上。於天來下。從佛聽法。得獲道迹。以是因緣。佛無偏也。
阿那般那三昧亦云阿那波那。又云安那般那。阿那。此云遣來(入息也)。般那。此云遣去(出息也)。正理論云。阿那阿波那。言阿那者。謂轉息入。是引外風令入身義。阿波那者。謂轉息出。是引內風令出身義。如契經說。苾芻當知。持息入者。飲吸外風令入身內。持息出者。驅擯內風令出身外。安般守意經云。安為身。般為息。安為生。般為滅。安為念道。般為解結。所以先數入者。外有七惡。內有三惡。用少不能勝多。先數入也。數者。從一至十。不多不少。令心不散。安名出息。般名入息。息有四事。一為風。二為氣。三為息。四為喘。止觀云。有聲曰風。守之則散。結滯曰氣。守之則結。出入不盡曰喘。守之則勞。不聲不滯。出入俱盡曰息。守之則定。出息為生死陰。入息為思想陰。或云先數出息。氣則不急。身不脹滿。身心輕利。三昧易成。或云先數入息。隨息內斂。易入定故。或云當隨便宜。以數出入。若心輕浮。繫心丹田。當數入息。若心昏沈。繫心鼻端。當數出息。不許出入俱數。恐生病故。此阿那波那。即是三世諸佛入道初門。通於三乘四教。又用息明六妙門。謂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法界次第云。攝心在息。從一至十。名之為數。細心依息。知入知出。故曰為隨。息心靜慮。名之為止。分別推析之心。名之為觀。轉心返照。名之為還。心無所依。妄波不起。名之為淨。今是聲聞助道。但名數息。提婆菩薩云。佛說甘露門。名阿那波那。於諸法門中。第一安隱道(三昧如下釋。六妙門。詳法界次第)。
人者律云人者。從初識至後識。梵云摩㝹舍。或云末奴沙。此云人。亦云意。謂昔頂山王。初化眾生。告諸人曰。諸有所作。當善思惟。善憶念。即如王教。諸有所作。先思惟憶念。故名為意。從是以來。傳立斯號。婆沙論云。先未號此末奴沙時。人或相呼以為雲頸。或名多羅脛。或名底落迦。或名阿沙茶。由先造作增長下身語意妙行。往彼生彼。令彼生相續。故名為人趣。又於五趣中。憍慢多者無如人。毗曇論云。何故人道。名摩㝹沙。此有八義。一聰明。二為勝。三意微細。四正覺。五智慧增。六能別虗實。七聖道正器。八聰明業所生故。住四大洲。八中洲。諸小洲等。其形上立。南洲人面如車廂。東洲人面如半月。西洲人面如滿月。北洲人面如方池。世界初成時。一切皆作聖語。後以飲食時分不平等故。及諂誑增上故。便有種種語。乃至不能言者。從初識至後識者。謂從眼識乃至意識也。成實論云。一切眾生。初受身時。以識為本。是識六種。從眼等生。故說六根。所謂眼根乃至意根。能生六識。故名六根。此六根。或名六入。從是六事生六種識。故名為壽。所以者何。是六入六識得相續生。故名為壽。是相續斷。故名為死。是故此事名之曰命。
倚發倚依也。謂倚機發舉也。又發機。主發之機也。律文舊作撥。撥除也。非此義。
龍子梵語那伽。此云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長能短。是畜道也。廣雅云。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虬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別行疏云。龍有四種。一守天宮殿。持令不落。人間屋上作龍像之爾。二興雲致雨。益人間者。三地龍。決江開瀆。四伏藏。守轉輪王大福人藏也。龍有四生。謂胎卵溼化也。罵意經云。墮龍中。有四因緣。一多布施。二瞋恚。三輕傷人。四自貢高。舍利弗問經云。虗空龍神者。修建德本。廣行檀波羅蜜。不依正念。急性好瞋。故受人非人身。如摩尼光龍王等。海龍王經。龍白佛言。我從劫初。止住大海。從拘樓秦佛時。大海之中。妻子甚少。今者海龍眷屬繁多。佛告龍王。其於佛法出家。違戒犯行。不捨破戒者。多生龍中。直見不墮地獄。如斯之類。壽終[A3]已後。皆生龍中。拘樓秦佛時。九十八億人出家。違其禁戒。皆生龍中。拘那含牟尼佛時。八十億人出家毀戒恣心。壽終之後。皆生龍中。迦葉佛時。六十四億人出家。犯戒皆。生龍中。於我世中。九百九十億居家鬬諍。誹謗經戒。死生龍中。今[A4]已有生者。以是之故。在大海中。妻子眷屬不可稱計。我泥洹後。多有惡優婆塞。違失禁戒。當生龍中。或墮地獄(緣未至。未記出家者)。
阿須羅或云阿修羅。什曰。秦言不飲酒。不飲酒因緣。出雜寶藏經。有大勢力。常與天共鬬。舊翻為無端正。謂男醜女端正。新翻云非天。淨名疏云。此神果報最勝。鄰次諸天。而非天也。婆沙論云。梵本正音名阿素洛。素洛是天。彼非天故。名阿素洛。又素洛名端正。彼非端正。名阿素洛。西域記云。阿素洛。舊曰阿修羅。阿須倫。阿須羅。皆譌也。然有鬼道。有畜道。鬼道居須彌山窟。或大海邊。畜道居大海底。有胎卵溼化四生。其毗摩質多阿修羅王。居須彌山東。去千由旬大海底。國土縱廣。四萬由旬。大城中宮殿。名曰設摩啻。縱廣一萬由旬。七重牆壁。七重欄楯。七重行樹。宮殿園林。皆七寶莊嚴校飾。不可述盡。須彌山南西北面。各過千由旬大海底。各有阿修羅城國。本身長七百由旬。化身高十六萬八千由旬。立大海底。與須彌山齊。常共天鬬。敗則與兵眾躲入藕絲孔中。毗摩質多。其名也。毗摩質多。此云響高。亦云淨心。娶(香山)乾闥婆女。生舍脂。帝釋取舍脂為第一夫人。毗摩質多。威勢眷屬。不可勝計。自餘臣妾。左右僕使。亦不可勝計。衣食自然。百味隨念而有。與天同等。衣服冠纓。純七寶鮮潔。起世經云。修羅所居宮殿城郭器用。降地居天一等。亦有婚姻男女法式。略如人間。舍利弗問經云。阿修羅神者。志強不隨善友所作淨福。好逐幻為之人。作諸邪福。傍於邪師。甚好布施。又樂觀他鬬訟。故受今身。
揵闥婆此云香陰。亦云陵空之神。不噉酒肉。唯香資陰。是天主幢倒樂神。在須彌山南金剛窟住。什師曰。天帝樂神也。天欲作樂時。此神體上有相出。然後上天也。舍利弗門經云。乾闥婆者。前生亦少瞋恚。常好布施。以青蓮華自嚴。作眾伎樂。今為此神。常為諸天奏言伎樂。
夜叉此云勇健。亦云暴惡。什師曰。秦言貴人。亦言輕健。有三種。一在地。二在虗空。三天夜叉。大論云。多瞋很戾。好嗜酒肉之人。而行布施。墮地行夜叉鬼中。常得種種歡樂。音樂飲食。若人剛愎彊梁。而能布施車馬代步。墮虗空夜叉中。而有大力。所至如風。若人妬心好諍。而能以好房舍。臥具。衣服。飲食。布施故。生宮觀飛行夜叉中。有種種娛樂便身之物。華嚴經云。夜叉宮殿。與人宮殿同在一處。而不相雜。各隨其業。所見不同。正法念處經云。阿毗遮羅。義翻為疾行。其行迅疾。一念能至百千由旬。又云夜叉有光。迅飛如流。世人謂之流星。口中出煙。世人云箒星。善見律云。此夜叉能捉人。比丘作誦呪。令其置而不肯置。比丘語言。若汝不置。我能殺汝。夜叉猶不置。於是比丘。或以米粉。或以土泥。捏作夜叉鬼形。而誦呪。斷其手足。手足即斷。斷其頸。頸亦即斷而死。是故得偷蘭遮罪。
餓鬼梵語閃多。此云鬼。鬼者畏也。謂虗怯多畏故。又希求名鬼。謂彼餓鬼。恒從人希求飲食。以活性命故。正法念處經云。觀諸餓鬼。有無量種。一切餓鬼。皆為慳貪嫉妬因緣。生於彼處。以種種心。造種種業。行種種行。種種住處。種種饑渴。自燒其身。如是略說三十六種。
- 一者迦婆離(此言鑊身)
- 二者蘇支目佉(此言鍼口)
- 三者槃多婆叉(此言食吐)
- 四者毗師他(此言食糞)
- 五者阿婆叉(此言無食)
- 六者犍陀(此言食氣)
- 七者達摩婆叉(此言食法)
- 八者婆利濫(此言食水)
- 九者阿賖迦(此言希望)
- 十者㖉吒(此言食睡)
- 十一者摩羅婆叉(此言食鬘)
- 十二者囉訖吒(此言食血)
- 十三者瞢娑婆叉(此言食肉)
- 十四者蘇犍陀(此言食香煙)
- 十五者阿毗遮羅(此言疾行)
- 十六者蚩陀羅(此言孔穴義言伺便)
- 十七者波多羅(此言地下)
- 十八者矣利提(此言神通)
- 十九者闍婆隸(此言熾然)
- 二十者蚩陀羅(此言伺便。謂伺小兒便也)
- 二十一者迦摩雨盧波(此言色欲)
- 二十二者三牟陀羅提波(此言海渚)
- 二十三者閻羅王使執杖
- 二十四者婆羅婆叉(此言食小兒)
- 二十五者烏殊婆叉(此言食人精氣)
- 二十六者婆羅門羅剎(此言梵羅剎)
- 二十七者君荼(此言火爐)
- 二十八者阿輸婆囉他(阿輸婆。此言不淨囉他。此言巷陌也)
- 二十九者婆移婆叉(此言食風)
- 三十者鴦伽囉婆叉(此言食火炭)
- 三十一者毗沙婆叉(此言食毒)
- 三十二者阿吒毗(此言曠野)
- 三十三者賖摩舍羅(此謂棄尸處。住此食熱灰土也)
- 三十四者毗利差(此言樹。謂在樹中住)
- 三十五者遮多波他(此言四交道)
- 三十六者魔羅迦邪(此言殺身)
亦作波逸提。義翻為墮。十誦云。墮在燒鬻覆障地獄。謂八熱通為燒鬻。八寒黑暗等。通為覆障。根本云。波逸底迦者。是燒鬻墮落義。謂犯罪者。墮在地獄。傍生。餓鬼。惡道之中。受燒鬻苦。又此罪若不殷勤說除。便能障礙所有善法。此中波逸提。謂殺不能變化畜生也。薩婆多論問云。何以但害人。得波羅夷。答曰。人中有三歸。五戒。波羅提木叉戒故。又沙門四果。多在人中得。佛。與辟支佛。必在人中。得漏盡故也。是以害人波羅夷。餘道不得波羅夷也。
墼石古歷切。音吉。土磚也。廣韻云。土墼未燒塼坯也。
△妄語第四
(此是共戒。比丘尼同制)。
僧伽藍應法師云。此言譌也。正言僧伽囉。此云眾園。僧史略云。為眾人園圃。園圃生植之所。佛弟子則生植道芽聖果也。苑法師曰。具云僧伽羅摩。言僧伽者。此云眾也。羅摩院也。
慰問紆胃切。音畏。安之以愜其情也(愜音怯。快足適意也)。
增上慢謂未得聖。而謂[A5]已得。以其聖智。是增上行。於此出世增上法中。起心生慢。名增上慢也。此以內心。實謂[A6]已得[A7]已證。此心增上。而慢於他。是為增上慢。若自知未得未證。而誑他言得。是為妄語。故此除增上慢。不入妄語中。文句云。上慢者。未得上法。謂得上法。又出家二眾。多修道得禪。謬謂聖果。偏起上慢。在俗矜高。多起我慢。善見律云。增上慢者。作如是言。我[A8]已得聖利法。於中生慢。或言過慢。或言增慢。自念言。我於阿羅漢法。我[A9]已作之。云何慢。以舍摩他毗婆舍那力故。惱惱暫住。是名為慢。若後見欲境。煩惱便起。惟此人不犯。問曰。何人起慢。何人不起慢。聲聞羅漢不起慢。既得道果。一切諸煩惱滅故。以慧眼覆觀。無有未得謂得之狐疑。如是於四道果慢不起。復不起慢。於破戒人。云何不起。於聖利法。無有分故。如禪人好眠為事。此人不起。起慢人者。先持戒具足。而入禪定。得禪定[A10]已。未分別名色。始入毗婆舍那。三想具足。心絕勇猛。或得舍摩他。於二十年。三十年中不起。因勇猛行毗婆舍那力故。自念言。我得須陀洹道。乃至阿那含。增上慢如是。若能善持舍摩他。非但二十三十年。乃至八十年百年。煩惱不起。是以生增上慢。言我得阿羅漢。是故如來除增上慢。不入空誑妄語(舍摩他。此云止。毗婆舍那。此云觀。繫心於緣。謂之止。分別深達。謂之觀。止觀乃助涅槃之要法也)。
最上勝法謂四沙門果。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聖人之法也。此法於人間天上。最為殊勝。無能及者。又最上名為涅槃。此涅槃殊勝之法。非凡夫所得。亦非由色力。及以聰明而能獲者。皆由行者。精進不懈。勝妙力故。而能證得也。
人法律云人法者。人陰。人界。人入也。然此三法。一切有情。皆悉具之。故名眾生。今以局在人中說故。故云人法也。陰。即五陰。謂色受想行識也(具如前釋)。入。即六入。亦十二入。謂以眼耳鼻舌身意。為內六入。色聲香味觸法。為外六入。共成十二入也。熏聞曰。夫六入者。凡有二義。一根塵互相涉入。二根境俱為識之所入。以是諸經。名十二入。天台云。此十二通稱入者。入以涉入為義。根塵相對。則有識生。識依根塵。仍為能入。根塵即是所入。今此十二。從所入受名。故通受入名。內六入者。此之六法親故屬內。為識所依故名為入。亦名根者。根以能生為義。此六既並有生識之功。故通名根也。外六入者。此六法疎故屬外。識所由涉。故名為入。亦名塵。塵以染汙為義。以能染汙情識。故通名為塵也。一眼入(謂眼根對於色塵。有所見之色。是名眼入)。二耳入(謂耳根對於聲塵。有所聞之聲。是名耳入)。三鼻入(謂鼻根對於香塵。有所嗅之香。是名鼻入)。四舌入(謂舌根對於味塵。有所甞之味。是名舌入)。五身入(謂身根對於觸塵。有所覺之觸。是名身入)。六意入(謂意根對於法塵。有所分別之法。是名意入)。七色入(謂一切可見之色。而對於眼。是名色入)。八聲入(謂一切可聞之聲。而對於鼻。是名聲入)。九香入(謂一切可嗅之香。而對於鼻。是名香入)。十味入(謂一切可甞之味。而對於舌。是名味入)。十一觸入(謂一切可覺之觸。而對於身。是名觸入)。十二法入(謂一切可分別之法。而對於意。是名法入)。界即十八界。謂六根。六塵。六識。共成十八也。天台云。此十八。通名界者。界以界別為義。此十八法。各有別體。義無渾濫。故通受界名也。一眼界(謂能見之根。名為眼界)。二耳界(謂能聞之根。名為耳界)。三鼻界(謂能嗅之根。名為鼻界)。四舌界(謂能甞味之根。名為舌界)。五身界(謂能覺觸之根。名為身界)。六意界(謂能覺知之根。名為意界)。七色界(謂眼所見一切色境。名為色界)。八聲界(謂耳所聞一切音聲。名為聲界)。九香界(謂鼻所嗅一切香氣。名為香界)。十味界(謂舌所甞一切諸昧。名為昧界)。十一觸界(觸即觸著。謂身所觸冷煖細滑等觸。名為觸界)。十二法界(謂意所知一切諸法。名為法界)。十三眼識界(謂眼根若對色塵。即生眼識。眼識生時。即識色塵。故名眼識界)。十四耳識界(謂耳根若對聲塵。即生耳識。耳識生時。即識聲塵。故名耳識界)。十五鼻識界(謂鼻根若對香塵。即生鼻識。鼻識生時。即識香塵。故名鼻識界)。十六舌識界(謂舌根若對味塵。即生舌識。舌識生時。即識味塵。故名舌識界)。十七身識界(謂身根若對觸塵。即生身識。身識生時。即識觸塵。故名身識界)。十八意識界(五識生[A11]已即滅。意。為意識。此意識續生。意識生時。即識法塵。若五識能生意識。即以前五識為根。後意識為意識。此意識滅。次識續生。是則前意識。生後意識。如是亦脫傳受。根識之名。皆以能生為根。所生為識。今說所生之識。為意識界也。此六通名識者。謂若根塵相對。即有識生。識以識別為義。識依於根。能識別於塵。故此六通名識也。若了識從緣生。豈計有神使之謬取也)。此陰入界。名為三科法門。法門雖三。總是色心二法。開合不同佛為迷心不迷色人。說五陰法。合色為一分。開心為四分(受想行識。皆心分故)。為迷色不迷心人。說十二入法。開色為十分半(謂內五根。外六塵。法塵半分故)。合心為一分半(意根一分法塵半分)。為心色俱迷人。說十八界。開色為十分半(準上應知)。開心為七分半(謂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識。加意根一分。法塵半分)。斯皆如來。逗眾生機。說此三科法門。各隨根性。任修一法。即能悟入。故毗婆沙論云。以凡夫人。迷此色心。有輕重異故。佛對機為說陰入界三科法。令其觀此色心二法。皆從虗妄因緣而生。起惑造業。輪轉生死。若達此妄源。無有實體。絕名離相。則不為惑染所迷也。
上人法律云諸法能出要。成就念在身。乃至得果。皆名上人法也。律攝云。上人法者。即勝流法也。謂望一切凡愚五蓋等法。鄙劣惡事。是勝上故。亦云過人法。五分云。一切出要法。謂諸禪。解脫。三昧。正受。諸聖道果。是名過人法。薩婆多論云。何名過人法。不名過天。佛在人中結戒故。人中有波羅提木叉戒故。又人中多入聖道。多修善法。勝於天故。但勝人。[A12]已勝於天。又言。但勝人得波羅夷。天故無所論也。善見律云。聖利法者。於人中為無上法也。亦言梵法。亦言入涅槃法。此法佛辟支佛羅漢法也。
自言有欲毗尼母經云。云何名欲。如佛翹勤不倦。故名為欲。又復明欲。繫念在前。如佛覺無異。以是義故。名為欲也。成實論云。經中說欲為法本。以欲求故。得一切法。故名法本。又如意足中。言欲三昧。進精三昧。心三昧。思惟三昧。大論云。佛有時說為欲。或時說精進。有時說不放逸。譬如人欲遠行。初欲去時。是名為欲。發行不住。是為精進。能勸勵不令行事稽留。是為不放逸。以是故知欲生精進。精進生故不放逸。不放逸故能生諸法。乃至得成佛無上道。
三三昧一有覺有觀三昧。二無覺有觀三昧。三無覺無觀三昧。初心在禪。名為覺。細心分別禪味。名為觀。大論云。麤心初念。是名為覺。細心分別。名為觀。譬如撞鐘。初聲大時。名為覺。後聲微細。名為觀也。阿毗曇云。有覺有觀。是欲界未到地。初禪無覺有觀。是中間禪。無覺無觀。是三禪。及四無色(三禪者。謂二禪。三禪。四禪也。四無色者。即無色界。四空定也。未到地者。即欲界定。謂未到初禪。此未到。及初禪。麤心初念。而細心分別禪味。故有覺觀。中間禪。即初禪二禪兩楹之中。住此中間禪時。覺知之心[A13]已亡。分別禪味之念猶在。故無覺有觀。若入二禪。乃至滅受想定覺知之心。分別禪味之念俱亡。故無覺觀也)。三昧。此云調直定。又云正定。大論云。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來。常曲不端。得是正心行處。心則端直。故名三昧。又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苑法師曰。具云三摩地。此言等持。謂離沉掉。名之為等。令心住一境性。故曰持也。遠法師云。夫稱三昧者何。專思寂想之謂也。思專則志一不分。想寂則氣虗神朗。氣虗則智恬其照。神朗則無幽不徹。斯二乃是自然之玄符。用一而致用也。是故靖恭閑宇。而感物通靈。御心為正。動必入微。此假修以凝神。積功以移性。又此三昧。名體甚多。修證不一。故智論云。一切禪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四禪亦名禪。亦名定。亦名三昧。除四禪。諸餘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為禪也。
三解脫門法界次第初門。引大智度論曰。三十七品。是趣涅槃道。行是道[A14]已。到涅槃。涅槃城有三門。謂空。無相。無作。此三通名解脫門者。解脫即是涅槃。門謂能通。此三法能通行者得入涅槃。故名解脫門也。亦云三三昧。但三昧。即是當體得名。解脫從能通之用。以受稱也。此無別法。有師解云。因時名三昧。證果則變名解脫。此類如八背捨。八解脫也(三昧解脫。涅槃。雖三法無殊。而實有異。三昧者。正定也。本性立稱。解脫者。無礙自在也。本行立稱。涅槃者。寂靜常住。本果立號)。一空解脫門。謂觀一切諸法。皆從因緣和合而生。自性本空。無我我所。若能如是通達。則於諸法。而得自在。故名空解脫門。二無相解脫門。謂既知一切法空故。觀男女一異等相。實不可得。若能如是通達諸法無相。即得自在。故名無相解脫門。三無作解脫門。亦云無願。謂若知一切法無相。則於三界無所願求。若無願求。則不造作生死之業。若無生死之業。即無果報之苦。而得自在。故名無作解脫門。增一阿含。佛告諸比丘。如是比丘。此三三昧。久在生死。不能自覺悟。諸比丘。當求方便。得此三三昧(三十七品。如說戒犍度中釋。我者。眾生於五陰身中。彊立主宰。名之為我。我所者。眾生妄執五陰之身。及男女資生等物。皆名我所)。
正受天台云。非邪曰正。領納名受。妙宗鈔云。離邪倒想。領納所緣。名為正受。圭峰云。不受諸受。名曰正受。然正受名質。本具多種。謂從有想。而至一切入等。廣如論釋。此不繁述。
有道謂從一支道。至十一支道。廣如論釋。
修者謂修戒。定。慧。解脫慧。見解脫慧。如下釋。
智者決定了知。故名為智。謂法智。比智。等智。他心智也。成論云。知現在法。是名法智。知餘殘法。名曰比智。餘謂過去未來諸法。次現在法後知。故名比智。所以者何。先現知[A15]已。然後比知。法智。名現在智。隨此法智。思量比知。名為比智。法界次第云。諸世間有漏智慧。亦名等智。凡夫聖人。同有此智。故名等智。亦云名字智。是智。但有名。而無理。婆沙論云。等智者。世人等行此智。故名等智。如男女來去。世人現見所行法等。問曰。亦緣第一義法。何故名世智。答曰。從多分故。多緣世法。少緣第一義法。復次。此智無第一義相。復次。此智是假名。所以者何。一切人。一切眾生。一切處。盡有此智故。復次。此智是愚所依處。愚立足處。聲論云。此智為無智所覆。故名等智。猶器中物。名為覆物。成論云。有人言。一切眾生成就等智。是事云何。答曰。若佛弟子。能知諸法。從眾緣生。是人能得。非餘眾生。以得智名。故一切眾生。但用想識。若得此智。名內凡夫。婆沙論云。他心智者。知他心故。名他心智。問曰。亦知他心數法。何故但名知他心智耶。答曰。以期心故。行者期心。作如是念。使我知他心。若知他心。亦知數法。又此法。以種種事故得名。法界次第云。知欲界色界繫。現在心。心數法。及無漏心。心數法少分。是為他心智也。
見者謂見苦集盡道四聖諦也。涅槃云。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又云。凡夫有苦。而無諦。聲聞有苦。而有諦。凡夫不見苦理。故言無諦。聲聞能見無常苦空。故言有諦。法界次第云。此四通言諦者。諦以審實為義。此四諦法。正為聲聞人。從聞生解。故必須藉教詮理。今明教理不虗。故云審實。若由因感果。則應先因而後果。今悉先果而後因者。教門引物為便故。皆先果而後因。前二諦是世間之法。令知苦以斷集。故先果而次因。後二諦是出世間之法。使為滅以修道。故亦先果而次因也。苦諦者。苦以痛惱為義。一切有為心行。常為無常患累之所逼惱。故名為苦。大論云。無量眾生。有三種身苦。老。病。死。三種心苦。貪。瞋。癡。三種後世苦。地獄。餓鬼。畜生。總而言之。有三苦八苦等。皆三界生死之患。諦審生死。實是苦者。故名苦諦也(三苦者。苦苦。壞苦。行苦也。八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盛陰苦也)。集諦者。集以招聚為義。若心與結業相應。未來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為集。諦審一切煩惱惑業。則未來實能招集三界死生苦果。故名集諦也。盡諦者。亦曰滅諦。滅即寂滅。又滅以滅無為義。結業既盡。則無生死之患累。故名為滅。以諸煩惱結使滅故。三界業亦滅。若三界業煩惱滅者。即是滅諦。有餘涅槃因滅。故果滅。捨此報身時。後世苦果永不相續。名入無餘涅槃。諦審涅槃。實為寂滅。故名滅諦也。道諦者。道以能通為義。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至涅槃。故名為道。諦審此二道相扶。實能通至涅槃不虗。故名道諦也(正道者。實觀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緣理慧行名為正道也。助道者。得解觀中種種諸對治法。及諸禪定。是名助道也)。
須陀洹此云預流。又云入流。謂預入聖道法流。俱舍論云。諸無漏道。總名為流。由此為因。趣涅槃故。預言為顯最初。至得彼預流。故說名預流。或云溝港。亦取其流水義。或云至流。或翻逆流。謂逆生死流也。
斯陀含此云一來。或云一往來。是人從此死。一往天上。一來人間。得盡眾苦故。四教義翻為薄。前斷[A16]已多。其所未斷少。故名薄。故俱舍云。彼往天上。一來人間。而般涅槃。名一來果。過此以後。更無生故。此或名曰薄貪瞋癡。唯餘下品貪瞋癡故。或曰頻來。應法師云。此應誤也。宜作䪺來。
阿那含此云不來。或云不還。是人欲界中死。生色無色界。於彼漏盡。不復還來欲界受生也。
阿羅漢此云無學。亦云無生。無法可學。名無學。後世中更不生。故云無生。是人斷色界無色界思惑盡。四智[A17]已圓。[A18]已出三界。[A19]已證涅槃也。母論云。斷三結。故得須陀洹。欲染恚薄。故得斯陀含。欲染恚斷故得阿那含。一切結盡。故名阿羅漢。涅槃經。佛告迦葉菩薩言。有五種人。於是大乘大涅槃典有病行處。非如來也。何等為五。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人天七反。永斷諸苦。入於涅槃。迦葉是名第一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八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永斷諸苦。入於涅槃。迦葉。是名第二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永斷諸苦。入於涅槃。是名第三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煩惱無餘。入於涅槃。亦非麒鱗獨一之行。是名第四人有病行處。是人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煩惱無餘。入於涅槃。真是麒鱗獨一之行。是名第五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是名第五人有病行處。非如來也(三結。如下毗尼增一法釋。四智者。我生[A20]已盡。梵行[A21]已立。所作[A22]已[A23]辦。不受後有也)。
根力覺意解脫三昧正受根謂五根。力謂五力。覺意謂七覺意(如說戒犍度中廣釋)。解脫謂八解脫。亦名八背捨。背謂違背。捨即棄捨。智論云。背此淨潔五欲。捨此著心。故名背捨。修此觀故。發真無漏智慧。斷三界見思惑。盡即轉名八解脫也。一。內有色相。外觀色。謂行者先觀自[A24]己色身相狀。壞爛不淨。不可愛樂。一心靜定。更想皮肉脫落。但見白骨。有八色光明。故云內有色相。又為欲界結使難斷。雖自觀內色身不淨。復須以不淨心。觀於他人之色。令生厭惡。以求斷除。故云外觀色。此初背捨。位在初禪(八色光明者。謂見地色。如黃白淨地。見水色。如淵中澄清之水。見火色。如烟薪清淨之火。見風色。如無塵清風。見青色。如金精山。見黃色。如薝蔔華。見赤色。如春朝霞。見白色。如珂雪也)。二內無色相。外觀色。謂行者為入二禪[A25]已。滅內身色相。故云內無色相。又為欲界結使難斷故。猶觀引不淨之相。令生厭惡。以求斷除。故云外觀色。此第二背捨。位在二禪。三淨背捨。身作證。言淨者。以緣於淨相。故名淨也。謂行者於第二背捨後。除棄外色不淨之相。但於定中練習。八色光明。清淨皎潔。猶如妙寶之色。故云淨背捨。心既明淨。樂漸增長。徧滿身中。悉皆怡悅。故云身作證。此第三背捨。位在三禪。四虗空處背捨。謂行者於欲界後。[A26]已除棄自身不淨之色。初背捨後。又除棄內身白骨之色。第二背捨背。又除棄外身一切不淨之色。尚餘八種淨色。皆依心住。若心捨色。色即謝滅。一心緣空。與空相應。即入無邊虗空處定。是為虗空處背捨。此第四背捨位在四禪。五識處背捨。謂行者若捨虗空處。一心緣識。入定時。即觀此定。陰入界故。有無常。苦。空。無我。虗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受著。是為識處背捨(無常者。謂五陰之身。終歸壞滅也。苦者。謂身有生死迫逼等苦也。空者。謂身由四大假合而成。本來空也。無我者。謂四大各離。誰是我耶)。六無所有處背捨。謂行者。若捨識處。一心緣無所有處。入定時。即觀此定。依陰入界故有無常苦空無我。虗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受著。是為無所有處背捨。七非有想非無想處背捨。謂行者。若捨無所有處。一心緣非有想非無想。入定時。即觀此定。依陰入界故有無常苦空無我。虗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受著。是為非有想非無想背捨。八滅受想背捨。受即領納。想即思想。即五陰中。受想二心也。謂行者。背滅此受想諸心心數法。是為滅受想背捨。所以者何。諸佛弟子。患厭散亂心。欲入定休息。以涅槃法安著身中。故云身作證。而想受滅也。三昧。正受。俱如前釋(淨潔五欲者。若欲界。色聲香味觸。名麤弊五欲。是為不淨。若色界。無色界。色聲香味觸。名為淨潔五欲也。無漏智慧者。謂二乘等由此智慧。斷除惑業。不漏落生死也。見思惑者。謂意根對法塵。起諸分別。曰見惑。眼等五根。對色等五塵。起諸貪愛。曰思惑)。
最初未制戒律云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最初者。謂佛未為制戒之前。以無知故。一切所作。皆名不犯。如須提那等。未制戒者。未為結五篇戒也。若佛[A27]已結五篇等戒。隨所作違。即名為犯。癡狂者。十誦云。齊何名狂。佛言。有五相名狂人。親里死盡故狂。財物失盡故狂。田業人民失盡故狂。或四大錯亂故狂。或先世業報故狂。比丘雖有是五狂相。若自知我是比丘。隨所違制。即得犯罪。云何名心亂。佛言。有五種因緣。令心散亂。為非人所打故心散亂。或非人令心散亂。或非人食心精氣。故心散亂。或四大錯故心散亂。或先世業報。故心散亂。痛惱所纏者。以病壞故。令心痛惱。佛言。有五種病壞心。或風發故病壞心。或熱發故病壞心。或冷發故病壞心。或三種俱發故壞心。或時節氣發故壞心(餘如上說)。
四分律名義標釋卷第五
音釋
音求。龍無角者。
螭音鴟。似蛟無角。似龍而黃也。
蟠音盤。
傷音倘。直也。又傷傷長貌。
軒顯。平聲。
很痕上聲。不聽從也。
愎音闢。戾也。很也。
蚩音鴟。
鬻同煑。
䪺音閤。
辟支佛此云獨覺。出無佛世。觀十二因緣。無師自悟。如麟一角。故名獨覺。亦名緣覺。中乘人。
癡狂癡者。不別賢愚。善惡。是非。亦心病也。狂者。心病也。韓子曰。心不能審得失之地。謂之狂也。亦有令人狂鬼。名阿婆摩羅。餘如律釋。
四分律名義標釋卷第六目錄
- 舍衛城
- 迦留陀夷
- 夢中
- 僧伽婆尸沙
- 轉輪聖王
- 內色外色
- 涅槃僧
- 捫摸
- 嗚口
- 罵詈
- 捺髀
- 尼師壇
- 草秸
- 摩醯首羅天
- 癡人
- 唄匿
- 持戒者
- 迦羅比丘
- 適意
- 華鬘
- 二根
- 優婆塞
- 曠野國
- 恒河
- 娑羅樹
- 摩訶迦葉
- 里巷
- 螺[A28]髻梵志
- 摩尼犍大龍王
- 祇樹給孤獨園
- 賴吒婆羅比丘
- 無主自作屋
- 佛十二磔手
- 陂池
- 淹漬
- 革屣
- 拼地
- 觸嬈
- 佛圖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44 冊 No. 744 四分律名義標釋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