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名義標釋卷第十一
●律藏卷第十一
○九十波逸提法
原此波逸提法。體涉前章。性該六聚。前論物為重。斯以行為非。論物要先捨物而後悔。行非必須決心說懺乃除。凡為故作。若輕若重。皆有不敬聖教之罪。故此篇於諸篇中。獨稱名為墮。所謂墮落燒鬻不如意處也。如佛告尊者目連曰。若無慚愧。輕慢佛語。犯波逸提。如𦦨摩天壽。二千歲墮泥犂中。於人間數。二十四億四十千歲。覩此聖說。當自誡勗身心。慎思言行。則無非而不除。無戒而不淨也。
△妄語第一
(此是共戒。尼同制)。
象力比丘或名象手。又名法手(根本部中。梵名訶悉多。此譯為手)。按舍夷國土。有聚落名象力。或彼因聚落以稱名也。是釋種子(舍夷國。即迦毗羅國)。後於舍衛城內。遇病命終。雜阿含經。佛記云。此人犯三種非法。所謂慳貪。愚癡。瞋恚。當墮於地獄中。偈云。
見聞觸知觸。是覺觸。此以六識。略為四名也。以眼為見。以耳為聞。鼻舌身。為觸。意根為知。以眼耳意。三根性利。力用偏多。各分為名。鼻舌身。三根性鈍。力用處少。總名為觸。又三根能遠取境界。各分為名。三根近取境界。故合為名(義出薩婆多論)。
△毀呰第二
(此是共戒尼同制)。
得剎尸羅國或作得叉尸羅。或作竺剎尸羅。又作呾叉始羅。皆梵音輕重聲之轉也。法顯傳云。竺剎尸羅。漢言截頭也。佛為菩薩時。於此處。以頭施人。因以為名。或云。北天竺乾陀羅國城名也。西域記云。呾叉始羅國。北印度境。周二千餘里。國大都城。周十餘里。地稱沃壤。稼穡殷盛。泉流多。華果茂。氣序和暢。風俗輕勇。雜事云。得叉尸羅國。王名圓勝。所治國化。安隱豐樂。人民熾盛。於諸園樹。常有華果膏雨順時。乞食易得。又云。此國相去婆羅痆斯。有二百驛(婆羅痆斯。舊曰波羅奈城)。
餧飼餧。弩委切。內上聲。飼。俗字也。應作飤。詳恣切。音寺。謂以食與人曰飤。又飤糧也。廣雅云。餒飤也。蒼頡篇云。訓詁飤飽也(餒。同餧饑也)。
刮刷刮。古滑切。關入聲。刮削也。又摩也。刷。數滑切。閂入聲。拭掃也。爾雅云。刷清也。謂掃刷。所以清潔也。
摩捫捫。謨奔切。音門。撫持也。又摸也。經音義作𢪛。𢪛。武粉切。音刎。揩拭也。亦摩也。
䞈金古文作𧵥。同詭偽切。音貴。廣雅云。䞈。賭也。又資也。
牛語薩婆多論云。古時畜生。所以能語。今時畜生。所以不能語。謂劫初時。先有人天。未有三惡。初有三惡。盡從人天中來。以宿習近故。是以能語。今時畜生。多從三惡道中來。是以不能語。阿毗曇云。世界初成時。一切眾生。盡作聖語。後以飲食過患。時世轉惡。諂曲心多。便有種種語。乃至有不能言者。
旃陀羅此云屠者。又作旃荼羅。應法師言。此云嚴幟一云主殺人。是西國屠殺之輩。以惡業自嚴。行時搖鈴持竹。以為幖幟。故以為名。若不爾者。王必罪之。或翻可畏。法顯傳云。名為惡人。與人別居。若入城市。則繫竹。以自異。人則識而避之。不相搪突。
毀呰祖此切。音子。毀者曰呰。又呵也。口毀也。根本律云。毀訾語者。謂於他人。為毀辱事。
拘湊此是天竺卑小之姓也。
拘尸婆蘇晝此是天竺卑下種族。
迦葉此翻龜氏。其先代學道。有靈龜負圖而出。因以為姓。是天竺諸婆羅門之一姓。而非首族也。
阿提梨夜或云阿支羅。北天竺多此姓也。
婆羅墮此云捷疾。或云利根。本行集。翻重幢。此是婆羅門十八姓中之一姓。元居卑末者。
鷹鷂梵言。嘶那夜。此云鷹。按字本作雁。鷙鳥也。凡鳥之勇。獸之猛者。皆曰鷙。鷙。執也。能服執眾鳥也。陸佃云。一歲曰黃鷹。二歲曰鴘鷹。鴘。次赤也。三歲曰鶬鷹。今通謂之角鷹。以其頂有毛角。微起故也。鷂。弋笑切。音耀。能擊鴿食。莊子云。鷂為鸇。鸇為布穀。久復為鷂。此物變也(鸇。音旃)。
鍛作都玩切。音端去聲。鍛磨也。椎練也。乃治金銀銅鐵之總名也。
皮韋于規切。音為。獸皮之韋。可以束物。柔輭如脂。也皮熟曰韋。生曰革。
簸箕簸。補火切。波上聲。箕。堅溪切。音鷄。簸箕。揚米去糠之器也。
躄跛躄。必歷切。音碧。跛。補火切。波上聲。跛者。一足偏廢。躄者。兩足俱廢。
△兩舌第三
(此是共戒。尼同制)。
野干干。魚幹切。音岸。梵語悉伽羅。此云野干。此獸似狐。而形小尾大。色青黃。黑喙。如狗。羣行夜鳴。如狼。能緣木。巢於絕巖。高木之上。正法念處經云。此眾生。於人中時。於諸善人。出家人所。汙其淨食。常戲鬬諍。貪心因緣。身壞命終。墮畜生中。受於野干狐狗之身。互相憎嫉(亦云射干。射音夜)。
兩舌謂遘鬬兩邊之言。令他離間。以致得失。名為兩舌。薩婆多論云。或有兩舌。非妄語。非惡口。如一比丘。傳此比丘語。向彼說。當實說故。非妄語。輭語說故。非惡口。以分離心故。名兩舌。
或有兩舌。是妄語。非惡口。如一比丘。傳此比丘語。向彼比丘說。以別離心故。是兩舌。以妄說故。是妄語。以輭語說故。非惡口。
或有兩舌。是惡口。非妄語。如一比丘。傳此比丘語向彼比丘說。以別離心故。是兩舌。以麤語說故。是惡口。當實說故。非妄語。
或有兩舌。是妄語。是惡口。如一比丘。傳此比丘語。向彼比丘說。以別離心故。是兩舌。以妄說故。是妄語。以惡聲說故。是惡口。餘妄語。惡口。作四句翻次。如上應知。若不傳彼此語。[A3]但二邊說令離散者。得突吉羅。
△與婦女同室宿第四
(此是共戒。尼同制)。
醜陋醜。齒九切。音丑。惡也。陋。盧豆切。音漏。鄙惡也。
攲臥攲。牽奚切。音溪。不正也。或作倚。倚。隱綺切。音椅。依也。偏側也。
淫女根本律云。此聚落中。有一長者。二男。一女。其女長成。行不貞謹。彼二兄弟。因與他競。他人告曰。汝妹未嫁。與外人私通。兄弟聞[A4]已。問妹虗實。妹即答曰。我實清謹。世人漫說。於後不久。遂便有娠。兄弟問曰。汝言清謹。何處得斯。妹曰。曾右禿人。強逼於我。因即有娠。後遂生男。時人名為禿子。母號禿子母云云(言禿人者。謂其髮不纖長。猶若禾稼也)。
頭眩眩。音衒。目無常主也(以身心發病。故目昏亂。無主也)。
△與未受大戒人三宿第五
(此是共戒。尼同制)。
拘睒毗國如二篇中釋。
謦欬謦。棄挺切。卿上聲。欬。丘蓋切。音慨。所謂謦欬之聲也。文輕曰謦。重曰欬。經音義云。律文舊作磬咳。磬。樂器也。以石為之。非此字義。咳。何開切。音孩。小兒笑貌。非此字體。又丘蓋切。音慨。咳。𠻳也。何間曰。無痰有聲。謂之咳。無聲有痰。謂之𠻳。
二宿蘇玉切。音夙。止也。安息也。薩婆多論云。所以聽二宿者。若都不聽。或有失命因緣。又若不聽二宿。必有種種惱事因緣。以憐愍故。得共二宿。以護佛法故。不聽三宿。若共過二夜[A5]已。第三夜。更共異人宿。墮罪。以前人相續故。若共宿二夜[A6]已。移在餘處。過一宿[A7]已。還共同宿。無過。若黃門。二根。共宿一夜。突吉羅。過二宿。波逸提。
△與未受戒人共誦第六
(此是共戒。尼同制)。
阿羅波遮那阿。或作婀。又作啊。阿應轉聲為遏音。故瑜伽釋字母品。直作遏字。有轉為惡。元非惡字。也。仁王陀羅尼釋云。惡字。梵本是婀字。若阿字平聲呼之。便無遏音。即是寂靜義。非此文也。羅。應作囉。歷加切。若直作羅。即是一切法相不可得故。非此中義也。波。或作跛。又作鉢。遮。或作者。又作左。又作拶。那。或作娜。又作曩。又作捺。此等皆由取其梵音不真。聲有輕重之譌轉也。今從正音。波。宜作跛。遮。應兼拶音。那當帶捺曩音誦之。可得其真也。按智論。釋阿字。具云阿提阿耨波陀。秦言初不生。謂一切法。從初來。本不生。羅字。具云羅闍。秦言姤。謂一切法本來清淨。離諸染汙也。波字。具云波羅末陀。秦言第一義。若聞波字。即時知一切法入第一義中。遮字。具云遮棃夜。秦言行。若聞遮字。即知一切諸行皆非行(謂知一切法。皆不可得。亦知一切諸行。皆非行故也)。那字。秦言不。若聞那字。即知一切法。不得不失。不來不去(大品云。那字門。諸法離名性相。華嚴云。唱那字門。名得無依門。名得無依無上。疏云。那者。諸法無有性相言說文字。性相雙亡。故無依。能所詮泯。謂無上)。五字真言勝相云。阿者。是無生義。囉者。清淨無染離塵垢義。跛者。亦無第一義諦。諸法平等義。左者。諸法無有諸行義。曩者。諸法無有性相言說文字。皆不可得義。以曩字無有性相。故左字無有諸行。以左字無有諸行。故跛字。無第一義諦。以跛字無第一義諦。故囉字無有塵垢。以囉字無有塵垢。故阿字法本不生義。文殊菩薩法一品云。婀羅跛者曩者。是滿一切願義。何以故。婀字者。樂欲菩提義。囉字者。染著不捨眾生義。跛字者。第一義諦義。者字者。妙行義。曩字者。無自性義。樂欲菩提不捨眾生。染第一義諦中。行行修習。諸法無有自性。纔說此陀羅尼。一切如來所說法。攝入五字中。能令利益眾生。般若波羅蜜多成就。仁王陀羅尼釋云。婀字者。一切法本不生。故婀字是一切字之母。能生一切法。若能曉婀字門。瑜伽相應。則得佛法無盡藏。則悟一切法本不生。猶如虗空。一相清淨平等。即成無分別智也。大品云。是諸字門印。阿字印。若聞。若受。若誦。若讀。若持。若為他說。如是知。當得二十功德。所謂得強識念。得慚愧。得堅固心。得經旨趣。得智慧。得樂說無礙。易得諸陀羅尼門。得無疑悔心。得聞善不喜。聞惡不怒。得不高不下住心無增減。得善巧知眾生語。得巧分。分別五眾(五蘊)。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四緣四諦。得巧分別眾生諸根利鈍。得巧知他心。得巧分別日月歲節。得巧分別天耳通。得巧分別宿命通。得巧分別生死通。得能巧說是處非處(謂如來於一切因緣果報。審實能知。如作善業。即知定得樂報。名知是處。若作惡業。得受樂報。無有是處。名知非處。如是種種。皆悉徧知。故名知是處非處)。得巧知往來坐起等身威儀也(餘義如華嚴。般若疏。論等廣釋。若其念誦儀軌。備在五字瑜伽等經。然此五字。乃一切字母之元首。故諸經部中。無不置乎初目)。
法者此中法有二種。一佛所說。二佛所印可。佛說者。謂佛自說。佛所印可者。謂聲聞弟子。及餘仙人。天人等說。佛印可之。皆名為法也。律攝云。法謂十二分教。又有說云。此中法者。謂與毗奈耶相應之法。戒因緣經云。時六羣比丘。向沙彌說毗尼語。世尊告曰。若比丘向未受具者說一句戒法。波逸提。善見律云。若法師所撰文字。共同誦者。不犯。薩婆多論云。若二人俱經利。並誦無犯。不得合唄。
△向未受具人說他麤罪第七
(此是共戒。尼同制)。
波利婆沙義翻別住。或云徧住。謂犯僧殘者。覆藏其罪。僧隨覆藏日數。與作羯磨。令別在一下小房住。而行其法也。
摩那埵此云意喜。謂比丘犯僧殘法。不覆藏者。僧即與作白四羯磨。彼比丘得羯磨[A8]已。於眾僧中。六夜而行其法。彼行法時。自意歡喜。亦使眾僧歡喜。由六夜喜行其法。令僧歡喜。而罪得滅。自心歡喜。故云自喜。於六夜中。如法而行。僧眾歡云。此人改悔。成清淨。故云僧喜也。善見翻為折伏貢高。亦言下意。謂下意承事眾僧也。中阿含經。譯為行不慢(詳見人犍度。及覆藏犍度中釋)。
調達調。此言天。達。此言授。斯略言也。詳言提婆達多。如二篇中釋。
麤惡罪謂四棄。及十三殘。名麤惡罪也。根本律云。麤惡者。有二種。謂波羅市迦因起。及僧伽伐尸沙因起。此麤惡者。有二種相。一自性麤惡。二因起麤惡。律攝云。麤罪者。謂初二部。及彼方便。此中意顯與婬相應。自性方便。是雜染故。名為麤惡。毗尼母論云。云何名麤惡犯。如人欲作四波羅夷事。身所作。及口所說。無慚愧。因此二處。必成波羅夷事。是名麤惡。又復一處濁重。僧伽婆尸沙邊。成婆尸沙方便是也。是二偷蘭。名濁重也。薩婆多論云。若向白衣說比丘罪惡。則前人於佛法中。無信敬心。寧破墖壞像。不向未受具戒人說比丘過惡。若說過罪。則壞法身。故律攝云。出家之人。所有言說。皆為利益。不應私忿。道說於他(初二部。即初二篇罪)。
△向未具戒人說得上人法第八
(此是共戒。尼同制)。
婆裘園此園。在婆裘河側。如初篇中釋。
禪定解脫入三昧禪。謂四禪。定。謂八定。解脫。謂八解脫(如初篇釋)。入。謂八除入。亦名八勝處。十一切入。亦名為入。八勝處者。一內有色相。外觀色少。若好若醜。是名勝知勝見。二內有色相。外觀色多。若好若醜。是名勝知勝見。三內無色相。外觀色少。亦爾。四內無色相。外觀色多。亦爾。五青勝處。六黃勝處。七赤勝處。八白勝處。十一切入者。一青一切入。二黃一切入。三赤一切入。四白一切入。五地一切入。六水一切入。七火一切入。八風一切入。九空一切入。十識一切入(廣如經論。及法界次第中釋)。三昧。如上釋。大論云。禪定者。四禪。九次第定。解脫三昧者。八背捨。三解脫門。慧解脫。共解脫。時解脫。不時解脫。有為解脫。無為解脫等。及三三昧。如是等諸三昧(八定者。一初禪定。二二禪定。三三禪定。四四禪定。五空處定。六識處定。七無所有處定。八非有想非無想處定也。九次第定者。第九加滅受想次第定。即是也)。
△與女人過語說法第九
(此是共戒。尼與男子過語說法。墮罪。餘律。或云不共。尼得吉羅)。
有智男子律攝云。有智男子。謂是人趣。識善惡言。言說容儀。皆無婬濫。名為有智人。薩婆多論云。謂解人情語言意趣。向可作證明者。要是相解語言。若方類不同。一切不聽。男子。必是白衣。一切出家人。亦不得。以事同故。正使眾僧集會。若有女人。若多若少。無有智男子。不得為說。得為尼說法。一切尼眾。以教誡法。故無過。
五戒法法界次第云。佛為提謂等。在家弟子。受三歸[A9]已。即授五戒。為優婆塞。若在家佛弟子。破此五戒。則非清信士女。故經云。五戒者。天下大禁忌。若犯五戒。在天則違五星。在地則違五嶽。在方則違五帝。在身則違五藏。如是等世間違犯無量。若約出世。犯五戒者。則破五分法身。一切佛法。所以者何。五戒。是一切大小乘尸羅根本。若犯五戒。則不得更受大小乘戒也。若能堅持。即是五大施也。此五通名戒者。以防止為義。能防惡律儀。無作之非。止三業所起之惡。故名防止。一不殺生戒。云何名殺生。若實知是眾生。發心欲殺。而奪其命。起身業有作[A10]已。是名殺罪。若不作是事。名不殺戒。其餘繫閉鞭打等。是殺方便。非正罪。
二不偷盜戒。云何名盜。知他物。生盜心取物去。離本處。物屬我。是名盜。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盜戒。其餘計校。乃至手捉。離地等。是盜方便。非正罪。
三不邪婬戒。云何名邪婬。若女人。為父母兄弟姊妹夫主兒子。世間法。王法。守護。若出家。戒法護。乃至自婦。受一日戒法。若有娠。乳兒。及非道處。一切黃門。男子。鬼。畜等。如是犯者。名為邪婬。若不作是事。名不邪婬戒。其餘言戲。以物相要。乃至捉手。觸身。未遂婬事。皆為邪婬。方便非正罪。
四不妄語戒。云何名妄語。不淨心。欲誑他。隱覆實事。出異語。生口業。是名妄語。若不作是事。名不妄語戒。妄語之罪。從言聲相解生。若不相解。雖不實語。皆是妄語方便。不謂正罪。
五不飲酒戒。云何名酒。酒有三種。一者穀酒。二者果酒。三者藥酒。若乾若溼。若濁。若清。如是等。能令人心動放逸。起三十六失。若不飲者。是名不飲酒戒也。此之五戒。前四是性。後一是遮。遮者可悔罪。性者不可悔罪。如請觀音經疏云。性戒。受與不受。俱是罪。不同其餘遮制等戒。如比丘草木戒。受者犯。得罪。不受。犯不得罪。鈔云。性戒者。持之性自是善。犯之性自是惡。不由佛制。方有善惡也。故輪王出世。則以此法化人。若受佛戒之後。犯於殺等。則更加違制罪也。故云受與不受。俱是罪。草木戒者。此一向不遮。[A11]但因外道俗人計草木有命。見比丘剪伐。謂無慈心。息彼世譏。佛乃制戒。故比丘受[A12]已。犯之是違制之罪。俗眾不受。犯之無罪。故云不受。犯不得罪。大薩遮尼乾子經云。一切功德助道之行。舉要言之。以戒為本。持戒為始。若不持戒。乃至不得疥癩野干身。何況當得功德之身。當知以戒淨故。不斷佛種。成等正覺。不斷法種。分別法性。不斷僧種。修無為道。以持淨戒相續不斷故。功德無盡。優婆塞受戒品云。若優婆塞。至心能受持如是戒。是人名為優婆塞中分陀利華。優婆塞中微妙上香。優婆塞中清淨蓮華。優婆塞中真實珍寶。優婆塞中丈夫之人。善男子。如佛所說。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名為比丘。在家菩薩名優婆塞。出家菩薩持出家戒。是不為難。在家菩薩持在家戒。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詳如歸戒集。及優婆塞戒經等)。
八關齋法諸經論中或名八關齋戒。亦名八關戒。亦名八戒齋。又名八種長養功德法。如是名雖不一。而戒則同也。謂以前八法。名為關戒。後一不非時食。名之為齋。關謂關閉八惡。不起諸過。齋以齊中為義。即是禁止八惡。令修中道也。復有釋云。齋言齊也。齊身口業也。法苑云。齋者齊也。謂禁止六情。不染六塵。齊斷諸惡。具修眾善。故名齋也。齋戒體一。名別。若尋名定體。體容少別。齋者過中不食為名。戒者防非止惡為義。故薩婆多論云。八箇是戒。第九是齋。齋戒合數。故有九也。又名八支戒。支是支分。以二合為一。故云八支。謂離塗飾香鬘。與離歌舞倡妓。同於莊嚴處轉。故合立為一支也。婆沙論云。夫齋者。以過中不食為體。以八事助成。齋體共相支持。名八支齋法。問曰。八支律儀。幾是尸羅支。幾是不放逸支。幾是遠離支。答曰。五是尸羅支。謂離害生命。乃至離飲酒。一是不放逸支。謂離非時食。餘二是遠離支。又前四是尸羅支。離性罪故。第五是不放逸支。雖受尸羅。若飲諸酒。心便放逸。不能護故。後三是遠離支。以能隨順厭離心故。厭離能證律儀果故。由此近住。具有八支。而於五增三。於十減一。合二為一故。開一名為二故。又成實論云。何故正離八事耶。謂此八是門。由此八法。離一切惡。是中四是實惡。飲酒是眾惡門。餘三是放逸因緣。是人離五種惡。是福因緣。離餘三種。是道因緣。又是戒。具五種清淨。一行十善道。二斷前後諸苦。三不為惡心所惱。四以憶念守護。五回向涅槃。能如是齋。則四大寶藏。不及其一分。天王福報。亦所不及。故增一阿含經云。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得八關齋。離諸苦者。得盡諸漏。入涅槃城。當求方便。成此八齋。人中榮位。不足為貴。天上快樂。不可稱計。欲求無上之福者。當求此齋。欲生六欲天。色。無色界天者。當持此齋。欲求一方。二方。三方。四方天子。轉輪聖王位者。亦獲其願。欲求聲聞。緣覺。佛乘者。悉成其願。吾今成就。由其持戒。八戒。十善。無願不獲。又優婆塞戒經云。若有人。以四大寶藏。滿中七寶。持布施人。所得功德。不如有人。一日一夜。受持八戒。除五逆罪。皆悉消滅。是則得無量果報。至無上樂(涅槃也)。大論問曰。五戒。一日戒。何者為勝。答曰。有因緣故。二戒俱等。但五戒終身持。八戒一日持。又五戒常持。時多而戒少。一日戒。時少而戒多。若無大心。雖復終身持。不如有大心。一日戒也。譬如輭夫為將。雖復將兵終身。卒無功名。若英雄奮發。禍亂立定。一日之勳。名蓋天下。八戒比於餘戒。亦復如是。此中戒相。前之五戒。一同五戒中說。唯五戒。離於邪婬。是中全斷婬泆。為異耳。後之三戒。不著香華鬘。不香塗身者。謂不以諸華為鬘。名香為末。塗飾熏佩。及莊嚴衣具等。不歌舞倡妓往觀聽者。謂不自習歌曲。戲舞。作諸妓樂。及他人作時。亦不觀聽。不坐高廣大牀者。謂不坐過限。嚴麗莊校牀座等。如阿含經云。高廣大牀者。梐下。足長尺六。非高。濶四尺。非廣。長八尺。非大。越此量者。方名高廣大牀。復有八種牀。初四約物辯貴。體不合坐。下四約人辯大。縱令地鋪。擬於尊人。亦不合坐一金牀。二銀牀。三牙牀。四角牀。五佛牀。六辟支佛牀。七羅漢牀。八師僧牀。不非時食者。謂不過日中。而噉嚼也。婆沙論云。此八戒。名近住律儀。謂近阿羅漢住。故名近住。以受此律儀。隨學彼故。有說此近盡壽戒住。故名近住。或名長養。長養在家善根。令近出家善根住故。問曰。近住律儀。云何而得。答曰。從他教得。謂隨師教。自發誠言。恭敬受得。又受律儀者。要隨師語。如師語而說。方受得。若先自發言。若與師俱說。不得律儀。問曰。著何服飾。受此律儀。答曰。常所受用衣服。嚴具著之。皆得受此律儀。若為暫時莊嚴身者。必須棄捨。方受此戒。牀座等具。準此應知。受時應齊一晝夜。不增不減。謂清旦時。從師受得。至明清旦。律儀便捨。問曰。若至午後受此戒者。亦得戒不。答曰。應言不得。除先要期。月八日等。恒受齋戒。彼有餘緣。午前不憶。食[A13]已方憶。深生慚愧。即請戒師。如法受者。亦得。此戒應從七眾受。皆得。非餘處得。所以者何。若無盡壽戒者。則不堪為戒師。故薩婆多論云。夫受齋法。必從他受。於何人邊受。五眾邊。又云必無人受者。但心念口言。自歸三寶。我持八戒。亦得。成論亦云。若無人時。但心念口言。乃至我持八戒。亦得(據茲得戒意。若必無師。許自受得。若近處有師。心生慢情。不往從受。而自受者。不得戒。如俱舍云。若不恭敬。不發律儀。此必從師。無容自受。又以後。若遇諸犯戒因緣。由愧戒師。能不違犯。若不如是依法受者。但生妙行。不發律儀也)。受八戒[A14]已。若鞭打眾生。齋不清淨。雖即日不鞭打。若待明日鞭打。亦不清淨。以要而言。若身口作不威儀。雖不破齋。齋不清淨。設身口清淨。心起貪覺。欲覺。瞋恚覺。惱害覺。亦名齋不清淨。雖身口意三業清淨。若不修六念。亦名齋不清淨。受八戒[A15]已。精修六念。是名齋清淨。故婆沙論云。近住律儀。或有根本業道淨。而近分不淨。如自在者。受此律儀。有彼厨人。欲殺害生命。擬充所食。彼便告曰。我今受戒。不得殺生。留待明朝。殺充所食。如刑戮等。亦爾。如是名為根本業道淨。而近分不淨。世尊說。彼所受戒。雖是勝業。而不獲大果。或有根本業道淨。而近分亦淨。而惡尋思之所損害。謂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世尊說彼所受戒。雖是勝業。而不獲大果。或有根本業道淨。而近分亦淨。非惡尋思之所損害。而不攝受正念。謂六隨念。佛。法。僧。戒。捨。天。隨念。世尊說彼所受戒。雖是勝業。而不獲大果。或有根本業道淨。近分亦淨。非惡尋思之所損害。攝受正念。而不回向解脫。謂求生天欲樂等。故受持禁戒。世尊說彼所受戒。雖是勝業。而不獲大果。若有根本業道淨。乃至回向解脫。世尊說彼所受戒。是殊勝業。能獲大果。由是應知。隨心優劣。所獲報殊。當發大心。以求勝果。如智度論。受戒[A16]已。而發願言。我某受行八戒。隨學諸佛。名為布薩。願持是福。不墮三惡八難。亦不求輪王。梵王。世界之樂。願斷諸煩惱。逮得薩雲若。成就佛道(布薩者。秦言共住。又云天言淨住。人語或云增進。亦稱長養。通道及俗。俱稟修行。所謂淨身口意。如戒而住也。薩雲若。秦言一切智相。因名般若。果名薩雲若)。又八種長養功德經。而發願言。我持戒行。莊嚴自心。令心喜悅。廣修一切。相應勝行。求成佛果。究竟圓滿。又說伽陀曰。
阿含經云。佛告優婆塞。當於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往詣長老比丘所。一一受八戒。一一受之。勿令失次。優婆塞受戒品云。若優婆塞。受持戒[A17]已。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養三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白月三日。黑月三日。合名六日。受八戒法。備如歸戒要集中。及於餘處。此不繁出)。
八賢聖道亦名八正道。詳如說戒犍度中。
十不善法或名十惡法。法界次第云。惡以乖理為義。此十並是乖理而起。故名為惡。亦名十不善道。以其能通苦報。故非善道也。
- 一殺生。謂斷一切眾生命故。名為殺生。
- 二偷盜。謂盜取他財物故。名為偷盜。
- 三邪婬。謂於非妻妾。而行欲事。故名邪婬。
- 四妄語。謂以言誑他。故名妄語。
- 五兩舌。謂以構鬬之言。間他。令致得失分乖。名為兩舌。
- 六惡口。謂以惡言加彼。令他受惱。名為惡口。
- 七綺語。謂以巧飾語辭。令人好樂。言乖道理。名為綺語。
- 八貪欲。謂於順情之境。貪著樂欲。心無厭足。名為貪欲。
- 九瞋恚。謂於違情之境。不順[A18]己意。心生忿怒。名為瞋恚。
- 十邪見。謂撥無因果。行邪見道。心無正信。名為邪見。
如增一阿含經云。於此賢劫初。有大天轉輪聖王。長壽無病。正法治化。子孫相紹。乃至八萬四千歲。代轉輪聖王位。善種不斷。最後聖王。名荏治。亦以正法化世。好喜布施。有太子。名善盡。王於後時。將國事付與太子。便剃除鬚髮。出家學道。修四梵行。慈。悲。喜。捨。命終生梵天上。其善盡王。不承父業。正法替廢。遂至人民短命。薄色少力。多病。無智。轉復貧困。困窮竊盜相糺。因不與取。王敕行刑。國人聞不與取。王輒殺之。皆憾其惡。各興利刀。刀自此造。由是殺生。從此起。便有兩惡出。復婬犯他妻。夫主共諍。自言我不作。便成四惡。兩舌構鬬。是為五惡。鬬則相罵。是為六惡。言不至誠。是為七惡。嫉他和合。是為八惡。含忿色變。是為九惡。心懷疑亂。是為十惡。由十惡之本。外物衰耗。何況內法。所謂由殺生報故。眾生壽命極短。由不與取報故。眾生。生便貧賤。由婬泆報故。眾生門不貞良。由妄語報故。眾生口氣臭弊。致不鮮潔。由綺語報故。致地土不平正。由兩舌報故。地土生荊棘。由惡口報故。語有若干種。由嫉妬報故。以至穀不豐熟。由恚害報故。使諸外物衰耗。何況內物。當念捨離十惡之法。修行十善法。
十善法反上十不善法。即名十善法。或名十善道。天台云。十善有二種。一止。二行。止則[A19]但止前惡。不惱於他。行則修行勝德。利樂一切。此二通稱善者。善以順理為義。息倒歸真。故云順理。止則息於重倒之惡。行則漸歸勝道之善。故止行二種。皆名為善。或加以道名。以能通至樂果也。如上生經。佛言我滅度後。四眾八部。欲生第四天。當於一日。乃至七日。繫念彼天。持佛禁戒。思念十善。行十善道。以此功德。迴向。願生彌勒佛前。隨念往生。所言七日者。且從近論。尚感彼天。況復一生。而不剋獲也。未曾有經。有受十善之法。此不繁出(第四天者。名兜率陀天。是彌勒菩薩。於中教化諸天子。若生彼處。即不退轉)。
四分律名義標釋卷第十一
音釋
數還切。刷平聲。
鴘篇字。上聲。
鋪舖字平聲。設也。陳也。布也。
四緣一因緣。謂六根為因。六塵為緣也。二次第緣。謂心心所法。次第無間。相續而起也。心。即心王。心所。即受想行也。三緣緣。謂心心所法。由託緣而生。是自心之所緣慮也。託緣。謂依託色聲香味觸法之緣也。四增上緣。謂六根能照境發識。有增上力用。諸法生時。不生障礙也。諸法生者。謂根塵相對。則有一念心起也。不生障礙者。謂根塵相對之時。隨對隨起。悉無所障也。
三有即三界眾生。有生有死。故也。
構音姤。結也。造也。集也。成也。合也。
糺音九。絞也。又音矯。愁結也。
憾音含。去聲。恨也。
四分律名義標釋卷第十二目錄
- [A20]已掘地未掘地
- 钁斵
- 鎌刀
- 掐傷
- 知是看是
- 鬼神村
- 壞村
- 呵梨陀
- 憂尸羅
- 貿他致吒
- 盧犍
- 陀樓
- 舍摩羅
- 婆醯陀
- 蘇蔓那華
- 蘇羅婆
- 蒱醯那
- 羅勒
- 蓼
- 覆羅種
- 子子種
- 黑縹
- 若撥
- 一坐食
- 不作餘食法食
- 有愛恚怖癡
- 譏嫌
- 十七羣比丘
- 鳥啄
- 土坌
- 摩摩帝
- 毳紵
- 蟲嚙
- 水漲
- 師子
- 嫌迮
- 牽出
- 重閣上
- 脫脚牀
- 蟲水
- 澆泥
- 窻牖
- 覆苫
- 二三節
- 刻鏤
- 大迦旃延
- 劫賓那
- 摩訶拘絺羅
- 離越
- 般陀
- 大愛道比丘尼
- 差摩比丘尼
- 提舍瞿曇彌比丘尼
- 波梨遮羅夷比丘尼
- 訴彌比丘尼
- 數那比丘尼
- 蘇羅比丘尼
- 遮羅夷比丘尼
- 婆遮羅比丘尼
- 尸羅婆遮那比丘尼
- 阿羅婆比丘尼
- 摩羅毗比丘尼
- 朱泥比丘尼
- 婆泥比丘尼
- 戒
- 定
- 智慧
- 解脫
- 解脫知見
- 憒閙
- 十二因緣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44 冊 No. 744 四分律名義標釋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