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名義標釋卷第三十七
舍利或云實利。按正梵音。應言設利羅。此翻為身也。今譌略云舍利。所以不翻者。恐濫凡夫身骨也。又云䭾都。此言不壞。義有二種。一全身。二碎身。碎身者。有三種。一骨舍利。其色白也。二肉舍利。其色赤也。三髮舍利。其色黑也。菩薩。羅漢。皆有三種。唯佛舍利有五色。神通變化。不為一切物所壞。槌擊不破。經無量劫。常在具足。是為䭾都義。原此舍利。乃戒定慧之所熏修。眾德之所共集。甚難可得。是最上福田者也(佛弟子舍利。槌擊即碎)。
木槨古博切。音郭。外棺日槨。說文云。葬有木郭也。此方黃帝。始造棺槨。有虞瓦棺。殷周易之以木。律本云。作木槨。鐵棺著中。準餘經律多云金槨。或云金棺。鐵槨。此亦各部宗旨。所表不同。致有異論。又或譯者。順方俗之言。或由眾生。有大乘小乘見。致斯差別。輪王凡位。尚以金棺。況如來至聖。萬德之體。如涅槃經後分云。佛告阿難。我入涅槃。如轉輪王。經停七日。乃入金棺。以妙香油。注滿棺中。密蓋棺門。其棺四面。應以七寶。間雜莊嚴。一切寶幢。香華供養。經七日[A1]已。復出金棺。既出棺[A2]已。應以一切眾妙香水。灌洗沐浴如來之身。既灌洗[A3]已。以上妙兜羅綿。徧體纏身。次以微妙無價白㲲千張。復於綿上纏如來身。乃入金棺。復以微妙香油。盛滿棺中。閉棺令密。爾乃純以微妙牛頭栴檀沉水。一切香木。成七寶車。一切眾寶。以為莊嚴。載以寶棺。至茶毗所。無數寶幢。無數寶蓋。無數寶衣。無數天樂。無數香華。周徧虗空。悲哀供養。一切天人。無數大眾。應各以栴檀沉水。微妙香油。茶毗如來。哀號戀慕。茶毗尼訖。天人四眾。收取舍利。盛七寶瓶。於其城內。四衢道中。起七寶塔。供養舍利。能令眾生。得大功德。離三有苦。至涅槃樂。
波婆或云波波。此言罪惡。亦壯士種。所居之邑。與拘尸城相鄰也。
曼陀羅華此云適意華。佛涅槃時。天人散華至膝。此即天華。非世間之適意華也(母經云。呵跋外道。從如來邊。得一曼陀羅華)。
摩訶羅或云莫訶羅。此言老。或言無知。總謂老而無知也。按餘經律。皆言摩訶羅比丘。今律謂䟦難陀釋子。喚佛為摩訶羅。是誤也。又檢根本部文。佛未涅槃。䟦難陀身[A4]已亡沒。身亡之後。所有資具。價直三億金錢。以此證知。固是誤也。天竺凡喚一切愚老無知之人。皆名摩訶羅。今此比丘。別有名字。以其老耄愚癡。不識善惡。出此非法之言。故喚為摩訶羅。雜事律云。大迦葉波。所將五百人。中有一莫訶羅苾芻。稟性愚癡。不辯好惡。遂出麤言。快哉。樂哉。我等從今。免被拘制。於諸戒律。云此應作。此不應作。此事皆息。自今[A5]已後。能持不持。皆由於我。可行者行。不須者棄。時彼老叟。出此語時。空中諸天。聞其非法。即以神力。掩蔽聲響。不令人聞。唯迦葉波。領知斯語。赴佛涅槃經云。有一老比丘。名波或。即言佛在時。常禁制我等。不得自由。今佛泥洹。吾等得自在。時有天聞波或語。即舉手博之。迦葉便前接持。天止之。謂波或言。佛今般泥洹。一切失所恃。汝獨愚癡。而反喜快。波或聞是語竟。即得阿羅漢果。
醯蘭若河或作呬㘓若。或作熙連禪。又作熙連禪尼。此云不樂著河度河即如來焚身之處。䟦提河西。是如來涅槃處。涅槃經云。阿夷羅䟦提河。或云阿恃多伐底河。西域記云。阿恃多伐底河。唐言無勝。此世共稱耳。舊云阿利羅䟦提河。譌也。舊言。謂之尸賴拏伐底河。譯曰。有金河。或云金沙河。以河產金沙故也。梁宗法師云。佛來此河邊入滅有意。河流奔注。若生死遄速。金沙不動。喻佛性常住。又佛因地。在此捨身。故今於彼入滅。然熙連與䟦提相隔。而䟦提大。或云闊二十丈。或言四十丈。在城西北三四里。度河西岸不遠。至[A6]娑羅林。佛寂滅處。熈連小。或言廣四丈。或云八丈。在於城北。律本云。大迦葉。與五百大比丘。往拘尸城[A7]已。出城度醯蘭若河。往天冠寺。是則寂滅在城西北。焚身在於城北也。
天冠寺或云繫冠塔。或云寶冠支提。蓮華面經云。佛言。力士生地。乃是我過去為轉輪聖王。解寶天冠在此。安置辟支佛塔。是我焚身。最勝妙地。僧祇律云。於天冠塔邊。闍維佛身。西域記云。城北渡河三百餘步。有窣堵波。是如來焚身之處。地今黃黑。土雜灰炭。至誠求請。或得舍利。大經後分云。其地乃是三世諸佛茶毗之處。大覺世尊。乘大願力。於是處茶毗。是處有諸往古諸佛。無量寶塔。金剛不壞。堅固之處。言寺者。或於天冠塔邊建立僧伽藍。然寺本是此方公院之名。風俗通云。寺司也。延之有法度者也。諸侯所止。皆曰寺。廣雅云。寺。治也。三蒼云。寺。官舍也。釋名云。寺。嗣也。治事者。相嗣續於其中也。昔以西僧乍來。權止公司之鴻臚寺。後移入別居。不忘其本。還標寺號。僧史略云。鴻臚寺者。本禮四夷遠國之邸舍也。尋令別擇。洛陽西雍門外。蓋一精舍。以白馬䭾經來。故用白馬為題。名白馬寺也。或名僧坊者。別屋謂之坊也。或名精舍。或名道場。皆此方之名耳。西國名僧伽藍。或云招提。或名毗訶羅。毗訶羅者。此云游行處。謂僧游履之處也(亦作鼻何囉)。隋煬帝。敕天下寺院。皆名道場。謂佛弟子修道之場也(招提。正梵音云。招鬬提奢。此云四方。謂處所。為四方眾僧之所依住也。世有依字解。招謂招引。提謂提擕此是浪語也)。
自然然者。燒也。經云茶毗。此言焚燒。或云耶旬。或云闍維。斯皆外國之語。西域記云。佛入涅槃後。涅疊般那。舊曰闍維。譌也。故通慧音義云。親問梵僧。未聞闍維之名。律本云。時大迦葉。哀歎說偈。遶棺七帀。火不燒自然。大經後分云。爾時如來。以大悲力。從心𮌎中。火踊棺外。漸漸茶毗。經於七日。焚妙香樓。爾乃方盡(偈如經說。言香樓者。時人天等眾。所持微妙香木。積高成大香樓。寶棺置上)。
爾時四天王。及諸龍王。以寶瓶盛滿香水。注火令滅。欲取舍利。火勢轉高。都無滅也。爾時帝釋。持七寶瓶。及供養具。至茶毗所。其火一時。自然滅盡。帝釋即開如來寶棺。於佛口中。右畔上頷。取一牙舍利。還天上起塔供養。時有二捷疾羅剎。隱身隨帝釋後眾皆不見。盜取一雙佛牙舍利。爾時城內人眾。即開佛棺。兜羅白㲲。宛然不燒。時阿尼樓豆。普為天人。一切大眾共於棺所。徐舉白㲲。及兜羅綿。其迦葉等。白㲲千張。火全不燒。其城內人。白㲲千張。除外一雙。餘者灰燼(有部云。唯留內外一雙全)。其兜羅綿。宛然如故。樓豆取白㲲。及兜羅綿。細破分之。與諸大眾。令起寶塔。而供養之。復取㲲灰。分令起塔。其餘燼灰。眾各自取。起塔供養(云云)。爾時世尊。大悲力故。碎金剛體。成末舍利。唯留四牙。不可沮壞。根本律云。爾時七國。嚴整四兵。往拘尸城。諍分舍利。時突路拏婆羅門(或云姓煙)。持瓶量舍利。分為八分。第一分與拘尸那城。第二分與波波邑。第三分與遮羅博邑。第四分與阿羅摩處。第五分與吠率奴邑。第六分與劫比羅城。第七分與吠舍離城。第八分與摩揭陀國。此等諸人。既分得[A8]已。各還本處。起窣堵波。恭敬尊重。伎樂香華。盛興供養(西域記云。時天龍共諍。即作三分。一諸天。二龍眾。三與人間。八國重分)。時突路拏。將量舍利瓶。於本聚落。起塔供養。有摩納婆。亦在眾中。即乞餘灰燼。還於畢鉢羅處。起塔供養。時贍部洲。世尊舍利。乃有八塔。第九瓶塔。第十灰塔。如來舍利。總有八碩六斗。分為八分。七分在贍部洲。其第四分。阿羅摩處。所得之者。在龍宮供養。又佛有四牙舍利。一在帝釋處。一在揵陀羅國。一在羯陵伽國。一在阿羅摩邑。海龍王宮。各起塔供養。後波吒離邑。無憂王(舊云阿育)。便開七塔。取其舍利。於贍部洲。廣興靈塔。八萬四千。周遍供養。由塔威德。莊嚴世間。天龍藥叉。諸人神等。咸皆恭敬。尊重供養。能令正法。光顯不滅。有所願求。無不遂意(或云育王。開摩揭陀國。阿闍世王。所得舍利塔。使鬼神一日中。起八萬四千塔。震旦有一十九所。還修復摩揭國塔)。
俹臥衣架切。音亞。俹。倚也。今言俹息。却俹。並是也。善見律云。阿難從初夜。觀身[A9]已。過中夜。未有所得。阿難思惟。世尊往昔。有如是言。汝[A10]已修功德。若入禪定。速得羅漢。佛語無虗。當猶我心。精勤太過。今當籌量。取其中道。於是從經行處。下至洗脚處。洗脚[A11]已。入房。却坐牀上。欲少時消息。倚身欲臥。脚[A12]已離地。頭未落枕。於其中間。便得羅漢。若有人問。於佛法中。離行住坐臥。而得道者。阿難是也。本律。與五分律言。尊者於毗舍離證果。餘部多云。王舍城得漏盡。如根本部云。尊者與諸大眾。往王舍城。被迦攝波尊者。詰擯而出。詣增勝聚落。作夏安居。聞說偈要義。頭未至枕。斷盡諸漏。又西域記云。王舍城結集。西北有窣堵波。是阿難受僧訶責。不預結集。至此宴坐。證阿羅漢果。證果之後。方乃預焉。
往王舍城此謂五百聖眾。往王舍城。結集法藏也。僧祇律云。時迦葉告眾言。應向王舍城。結集法藏。所以者何。世尊記王舍城。韋提希子。阿闍世王。於聲聞優婆塞。無根信中。最為第一。即與千比丘。俱詣王舍城至剎帝山窟。敷置牀褥(云云)。雜事云。是時具壽迦水波。告眾曰。世尊在摩揭陀國。菩提樹下。成等正覺。法身[A13]已謝。我等今應就彼結集。即往畢鉢羅巖下。而為結集。善見律云。阿闍世王。白眾僧曰。我今當轉王威法輪。諸大德。當演無上法輪。即於底槃那婆羅山邊。禪室門邊。先立講堂。以王威力。猶如第二忉利。毗舍伎巧天。須臾之頃。建立成辦。棟梁椽柱。障壁階道。皆悉刻鏤。種種異妙。堂上地下。珍玩莊嚴。懸華羅列。猶如梵天宮殿。五百牀敷。悉北向坐。又以眾寶莊飾高座東向。擬說法者坐。西域記云。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西南行五六里。南山之陰。大竹林中。有大石室。是尊者摩訶迦葉波。於此與諸大阿羅漢。結集三藏。前有故基。未生怨王。為集法藏。諸大阿羅漢。建此堂宇(云云)。阿難聞持。如來稱讚。集素[A14]呾纜藏(舊云修多羅藏)。優波釐。持律明究。眾所知識。集毗柰耶藏。迦葉波。集阿毗達磨藏。雨三月盡。集三藏訖。以大迦葉。僧中上座。因而謂之上座部焉。結集西北。有窣堵波。是阿難證果處。證果西行。二十餘里。有窣堵波。是大眾部。結集之處。諸學無學。數百千人。不預大迦葉結集之眾。同來至此。更相謂曰。如來在世。同一師學。法王寂滅。簡異我曹。欲報佛恩。當集法藏。於是凡聖咸會。智愚畢萃。復集素呾䌫諸。毗柰耶藏。阿毗達磨藏。雜集藏。禁呪藏。別為五藏。而此結集。凡聖同會。因而謂之大眾部焉。
陀醯羅迦葉律云陀醯羅迦葉。為第一上座。波婆那。為第二上座。大迦葉為第三上座。大周那為第四上座。大迦葉。知僧事。五分律云。集比丘法時。阿若憍陳如。為第一上座。富蘭那。為第二上座。曇彌。為第三上座。陀婆迦葉。為第四上座。䟦陀迦葉。為第五上座。大迦葉。為第六上座。優波離。為第七上座。阿那律。為第八上座。凡五百阿羅漢。不多不少。是故名五百集法。
長阿含律言。集一切長經。為長阿含。僧祇云。文句長者。集為長阿含。肇師曰。此長阿含。四分。四誦。合三十經。以為一部。阿含。秦言法歸。法歸者。蓋是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其為典也。淵博弘富。縕而彌廣。明宣禍福。賢愚之迹。剖判真偽。異濟之源。歷記古今。成敗之數。墟域二儀。品物之倫。道無不由。法無不在。譬彼巨海。百川所歸。故以法歸為名。開析修途。所記長遠。故以長為目。翫茲典者。長迷頓曉。邪正難辨。顯如晝夜。報應冥昧。照若影響。劫數雖遼。近猶朝夕。六合雖曠。現若目前。斯可謂朗大明於幽室。惠五目於眾瞽。不闚戶牖。而智無不周矣。以弘始十五年。罽賓三藏。沙門佛陀耶舍。共涼州沙門竺佛念譯出。為二十二卷矣。
中阿含律言。集一切中經。為中阿含。僧祇云。文句中者。集為中阿含。此經四分。五誦。共一十八品。總為二百二十二經。以東晉隆安元年。十一月十日。北天竺罽賓國。沙門瞿曇僧伽提婆。於東亭寺。傳梵為晉。至二年六月二十五日譯訖。合有五十一萬四千八百二十五字。分為六十卷矣。
增一阿含律言。從一事。至十事。從十事。至十一事。集為增一。道安法師曰。增一阿含者。比法條貫。以數相次也。數終十。令加其一。故曰增一也。且數數皆增。以增為義也。其為法也。多錄禁戒。繩墨切厲。乃度世檢括也。其中往往有律語。外國不通與沙彌白衣共視也。此經四分。八誦。凡五十二品。總五百五十五經。以符秦建元二十年。兜佉勒國。沙門曇摩難提。共竺佛念譯出。八十萬言。為五十卷矣。
雜阿含淨法師曰。若經與伽陀相應者。此即名為相應阿笈摩。舊云雜者。取義也。律言。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天。雜帝釋。雜魔。雜梵王。集為雜阿含。僧祇律云。文句雜者。集為雜阿含。所謂根雜。力雜。覺雜。道雜。如是比等。名為雜。此經四分。十誦。說事既雜。故無品次。以宋元嘉中。中天竺沙門。摩訶乘法師。求那䟦陀羅。於瓦官寺譯出。為五十卷。分別功德論云。阿難思惟契經大本。義分四段。何者文義混雜。宜當以事理相從。大小相次。第一增一。次名曰中。第三名長。第四曰雜。以一為本。次至十一。二二三。隨事增上。故名增一。中者。不大不小。不長不短。事處中適。故曰中也。長者。說久遠事。歷劫不絕。本末源由。事經七佛。聖王七寶。故曰長也。雜者諸經斷結。難誦難憶。事多雜碎。喜令人忘。故曰雜也。天台文句云。增一阿含。明人天因果。長阿含。破邪見。中阿含。明深義。雜阿含。明禪定(阿笈摩。即阿含也)。
雜藏如律文說。五分律云。自餘雜說集為一部。名為雜藏。從長阿含。乃至雜藏。合名為修多羅藏。
阿毗曇藏律言。有難。無難。繫。相應。作處。集為阿毗曇藏。母經云。有問分別。無問分別。相攝。相應。處所生。五種名為阿毗曇藏(翻譯詳如墮篇中。及下略出)。
三藏一毗尼藏。二修多羅藏。三阿毗曇藏。取要言之。總謂律經論三藏也。按餘諸部。多云先集經藏。今本律與五分。皆言先集律藏。如善見律云。大德迦葉。問諸長老曰。為初說法藏。毗尼藏耶。諸比丘答曰。大德。毗尼藏者。是佛法壽。毗尼藏住。佛法亦住。是故我等。先出毗尼藏。據此。則先集律藏。今以文便故。譯者。宣次在後。又以三學言之。亦律在初也(四教義云。說時非行時。教起之次。阿含為先。修行之初。木叉為首。故出耀經。說教次第。先經次律。而後論也)。說一切有部云。時迦攝波。作如是念。後世之人。少智鈍根。依文而解。不達深義。我今宜可自說摩窒里迦。欲使經律。義不失故。作是念[A15]已。便作白二羯磨。白眾令知。眾既許[A16]已。即升高座。告諸苾芻曰。摩窒里迦。我今自說。於所了義。皆令明顯。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四無畏。四無礙解。四沙門果。四法句。無諍願智。及邊際定。空無相無願。雜修諸定。正入現觀。及世俗智。苫摩他。毗鉢舍那。法集。法蘊。如是總名摩窒里迦。此是阿毗達磨藏。本律不言迦葉集者。如有說云。復請阿難。結集毗曇藏。以毗曇藏。亦佛親說。不假迦葉別出。如大論云。即請阿難。就師子座。問佛在何處初。說阿毗曇。阿難受僧使命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婆提城。爾時佛告諸比丘。諸五怖。五罪。五怨。不滅。是因緣故。此生中。身心受無量苦。復後世墮惡道中。諸有無此五怖五罪五怨是因緣故。於今生種種身心受樂。後世生天上樂。何等五怖應遠。一者殺生。二者偷盜。三者邪婬。四者妄語。五者飲酒。如是等。名阿毗曇藏。故律不言迦葉說也。或云迦旃延子。撰集眾經要慧。呈佛印可。名阿毗曇藏。分別功德論云。契經者。佛所說法。或為諸天帝王。或為外道異學。隨事分別。各得開解也。契經者。猶線連屬義理。使成行法。故曰契經也。毗尼者。禁律也。為二部僧說。撿惡斂非。或二百五十。或五百事。引法防姦。猶王者秘藏。非外官所私。故曰內藏也。此戒律藏者。亦如是。非沙彌。清信士女。所可聞見。故曰律藏也。阿毗曇者。大法也。所以言大者。四諦大慧。諸法牙旗。斷諸邪見。無明洪癡。故曰大法也。亦名無比法。八智十慧。無漏正見。越三界礙。無與等者。故曰無比法也。迦旃延子。撰集眾經。抄撮要慧。呈佛印可。故名大法藏也。阿難思惟。此三藏義。與三脫相應。何者契經妙慧。理與空合。毗尼制惡。玄齊無相。大法正見。跡同無願。故曰三藏三脫。冥跡玄會。云云(大論。標四藏。即兼雜藏言之。或言五藏者。西域記云。上座部。唯結三藏。大眾部別為五藏。第四名為雜集藏。第五名禁呪藏。或言八藏者。一胎化藏。二中陰藏。三摩訶衍方等藏。四戒律藏。五十住菩薩藏。六雜藏。七金剛藏。八佛藏。摩窒里迦如墮篇中釋)。
富羅那或云富蘭那。又云布剌拏。此言滿。或言圓滿。五分律云。時長老富蘭那。在南方。聞佛於拘夷城般泥洹。諸長老比丘。共集王舍城。論毗尼法。自與眷屬。如屈伸臂頃。來到眾中。毗尼母經云。諸比丘欲集法藏。時摩訶迦葉。以手拍地。聲震之響。喻如銅鐘。
爾時王舍城中。舊住五百阿羅漢師。字富蘭那。聞此之音。共相告言。集法藏時至。尊者富蘭那。與其徒眾五百羅漢。即共相隨。向王舍城。竹林精舍中。至摩訶迦葉所(云云)。
○七百結集法
佛日既遷。譌風漸扇。欲革邪非。全憑匡護。是以訶羅捨制。迦葉維持。選五百應真。同結法藏。䟦耆構非。耶舍諫斥。會七百聖眾。重集毗尼。如來聲教。由斯光顯。輝流末代。晃晃不絕。實藉維持之力焉。維持之道。乃法輪猛將。弘教大心。所以法不自弘。弘之在人。人而不弘。則法滅可期矣。蓋欲弘法。先須住持三寶。住持三寶者。當以毗尼為首。毗尼若住。僧寶則存。佛法二尊。依之建立。故善見律云。毗尼藏者。是佛法壽。毗尼藏住。佛法亦住。是知毗尼為佛法之命脈。僧伽之基本。基本若立。然後於如來十二部經。隨力研究。使所談說。不違教理。知三乘道。同一法性。行願差別。智之淺深。於大小乘戒。通達弘持。凡有義利。咸應尊[A17]崇。無以偏見。墮於邪執。言自為是。毀訾他非。反成壞法之徒。獅蟲之伴。或希名譽。饕餮四供。內無實德。外現虗儀。月壘日深。不以為過。如斯欲住持化導者。其猶如自墮巨海。欲濟他至不死地者。豈得之也。故方廣十輪經云。若有眾生。起於麤弊愚癡惡口。自謂為智。乃至不離邪見。為求他利。而生嫉妒。貪著名稱。自舉輕他。不能守護身口意等。乃至而自稱說。是大乘人。亦教他讀誦。但自讚[A18]己。非毀於他。以是義故。讚歎大乘。自不調伏。於大乘道。而欲教他。修行大乘。乃至云。得人身甚難。失聲聞辟支佛乘。常趣惡道。不欲親近諸有智者。而唱是言。作師子吼。我是大乘。善男子。譬如有驢。著師子皮。自以為師子。有人遠見。亦謂師子。驢未鳴時。無能分別。既出聲[A19]已。遠近皆知。非實師子。諸人見者。皆悉唾言。此弊惡驢。非師子耶。乃至毀犯禁戒。作惡行者。於一切處。不成法器。若自說言。我是大乘。能破一切眾生煩惱塵勞大障。亦為眾生住八正道。入無畏城。則無是處。如經所說。故知維持利物。必須德行充盈。見解分明。不苟聲利。無我人心。棄彼此見。思報佛恩。宣揚正教。亡身護法。沒命弘道。濟物為懷。誓無獨度。志親諸佛。願等空界。應現十方。輔持正法化被一切。同歸覺岸。是則名為真佛弟子。法王大將也。
百歲世尊般涅槃後百歲。毗舍離。䟦闍子比丘。行十非法事。根本部云。佛般涅槃。大迦葉波。與五百阿羅漢。結集三藏[A20]已。與法付囑尊者阿難陀。阿難。付囑奢搦迦(舊云商那和修者譌)。奢搦迦。付囑鄔波笈多(此云小護)。鄔波笈多。付囑地底迦(此云有媿)。地底迦。付囑訖里瑟拏(此云黑色)。訖里瑟拏。付囑蘇跌里舍那(此云善見)。如是等諸大龍象。皆[A21]已遷化。大師圓寂。佛日既沉。世無依怙。如是漸次。至一百一十年後。時廣嚴城。諸苾芻等。作十種不清淨事。違逆世尊。所制教法。不順經律。乖違正理。諸苾芻等。將為清淨。皆共遵行(云云)。
十事一者。得兩指抄食。謂足食[A22]已。捨威儀。不作餘食法。得二指抄食食(言足食[A23]已。時人持食來。而欲食者。不勞作餘食法。即以二指抄食之。名為淨法)。二者。得村間。謂足食[A24]已。捨威儀。不作餘食法。兩村中間得食(言足食竟。不勞作法。在兩村中間即得食之。名為淨法。五分云。越聚落食淨)。三者。得寺內。謂在寺內。得別眾羯磨(雜事云。諸苾芻作非法不和羯磨。非法和羯磨。法不和羯磨。是諸大眾。聞此說時。高聲共許。此即名為高聲共許淨法)。四者。得後聽可。謂在界內。別眾羯磨[A25]已。聽可(五分云。求聽淨。謂別作羯磨然後來求餘人聽雜事云諸苾芻如上作三種非法羯磨而大眾見時悉皆隨喜即名為淨法)。五者。得常法。謂此作事[A26]已。言是本來所作(五分云習先所習謂習白衣所作雜事云舊事淨。謂時苾芻。自手掘地。或復教人。而大眾將為舊事)。六者。得和。謂足食[A27]已。捨威儀。以酥。油。蜜。生酥。石蜜。酪。和一處。得食(言足食[A28]已。不作餘食法以此六種物和在一處。得食。五分云。酥。油。蜜。石蜜。和酥。非時飲之名為和淨)。七者。得與鹽共宿。謂得用共宿鹽。著食中食(雜事云以筒盛鹽自手捉觸守持而用和合時藥噉食隨情)。八者。得飲闍樓羅酒(五分云闍樓伽酒謂釀酒未熟者摩得勒伽云生。糟淨者謂穀作酒。未熟得飲)。九者。得畜不割截坐具(五分云作坐具隨大小淨雜事云作新坐具不以故者一張手重帖而受用)。十者。得受取金銀(詳如律說)。
耶舍伽那子或云耶舍陀。又云耶舍迦蘭陀子。耶舍。此言名稱。是字也。伽那。是父名也。此尊者。百一十臘。雜事云。尊者阿難陀。在廣嚴城。有弟子名日樂欲(梵云薩婆迦摩)。是阿羅漢。住八解脫。少欲知足。省緣而住。彼有弟子。在婆颯婆聚落。號日名稱。亦阿羅漢。住八解脫。與五百弟子。人間遊行。至廣嚴城(即毗舍離城)。
離婆多此翻星宿。又翻室宿皆北方星名。或父母祈此星而得子。因以名焉。是阿難弟子。得慈心三昧。持三藏。具三明。有名稱。是大阿羅漢。百二十臘。
婆呵河此是恒河之分派也。
伽那慰闍國是中天竺境國也。
阿伽樓羅國是中竺境也。
僧伽賒國或云僧伽舍。無正翻。義當和合聚集。西域記云。劫化他國。舊謂僧伽舍國。中印度境。周二千餘里。國大都城。周二十餘里。風俗淳和。人多學藝。城東二十餘里大伽藍。經製輪奐。工窮剞劂。聖形尊像。務極莊嚴。伽藍大垣內。有三寶階。南北列。東西下。是如來自三十三天降還也(三寶者金銀水精也)。
阿呼恒河山阿呼。此云希有。恒河。如上釋。五分律。但云阿呼山西域記云。長老三菩伽。住秣蒐羅國(舊云摩偷羅國是北天竺境此山即在彼國然恒河從阿耨池來經北天竺。入中天竺橫流而出。東南海。以河經彼山過故以河名山)。
三浮陀或云三浮那。又名三菩伽。是尊者阿難弟子。持三藏。得三明。有名稱。大阿羅漢。百一十臘。
波羅離子亦作波羅梨子。或作波吒釐子。波吒釐。元是樹名。以因緣故。立為城郭。今名波羅梨子城。詳如下增一毗尼中釋。
波夷那波梨此二國。由是別號。未詳所出。波梨或云波利邑(據根本部有流轉城俱生城)。
婆搜村或作婆藪。此云天慧。亦云大慧城。是村在毗舍離國。
一切去梵云薩婆鉗。此言一切去。是尊者阿難最大弟子持三藏。得三明六通。是大阿羅漢。好行空三昧。百三十六臘。於閻浮提中。最為上座。
蘇曼那此云善意。是尊者阿㝹留䭾弟子。[A29]已曾見佛(阿㝹留䭾。即阿那律陀也)。
沙留或作沙羅。又作沙蘭。亦尊者阿難弟子持三藏。得三明有名稱是大阿羅漢。其所學者。皆從和尚口受。住在毗舍離國。
不闍蘇摩或云不闍宗。又云富闍蘇彌羅。或云曲安。住在波羅梨弗國。亦阿難弟子。持三藏。得三明。有大名稱。是阿羅漢。喜用天眼。以天眼遙見。少一比丘。不滿七百。在毗舍離國集。為非法惡事故。即入三昧。如力士屈伸臂頃。於波羅梨弗國沒。在毗舍離國僧中住。雜事云。爾時尊者曲安。入滅盡定。不聞犍椎聲。時有六百九十九阿羅漢。悉皆來集。咸是具壽。
阿難陀弟子。曲安尊者。從滅盡定起。是時有天。告聖者曲安曰。何為安然。有諸同學。六百九十九阿羅漢。皆來集會。住廣嚴城。欲為結集。令法久住。可宜速往。以神通力。於波吒離沒。於廣嚴城出(云云)。
阿夷頭或云阿夷恬。此言新學。是比丘。受戒五歲。善能誦持毗尼藏。故取入結集數中(若云阿夷他。此譯云來也)。
婆梨林或云婆利迦園。五分云。毗羅耶女。所施園。西方誌云。毗舍離國。城東南十五里。是七百賢聖結集處也。
四分律名義標[A30]釋卷第三十七
音釋
上音滔。貪財也。下音鐵。貪食也。
剞劂上音雞。下音厥。刻鏤也。
四分律名義標釋卷第三十八目錄
- 難提比丘
- 藍婆那
- 豚子
- 伊羅婆提河
- 蘇卑
- 決潦
- 慰周陵伽
- 婆樓越奢城
- 旃陀羅
- 那輸伽
- 婆修達多
- 須陀夷
- 閻婆果
- 波梨婆果
- 胡苽
- 三種藥粥
- 須甑
- 黠了
- 高勝
- 轉𥑐
- 剸栱
- 摩頭波羅呵那
- 滿槽
- 加陵伽王
- 四種風
- 伊羅婆尼
- 難陀池
- 蔓陀延池
- 空慧定
- 水熱沸
- 嚴好比丘
- 遮身衣
- 口噓
- 人尻
- 企牀
- 多作
- 梵罸
- 逃竄
- 三種覆
- 波羅梨子城
- 孔雀冠
- 崩伽彌村
- 下五使
- 唐捐
- 三結
- 金剛
- 三種淨肉
- 重制
- 諳經
- 阿尼樓陀
- 婆夷
- 四妄語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44 冊 No. 744 四分律名義標釋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