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名義標釋卷第十八
齊整著涅槃僧(廣如律文釋)內法傳云。其著裙法式。聊陳大況。即如有部裙製。橫五肘。豎兩肘。絁絹及布。隨有作之。西國並悉單為。神州任情複作。橫豎隨意。繞身既訖。擡使過臍。右手牽其左邊上角。在內牽向腰之右邊。左邊上裾。取外邊而掩左畔(近右手邊為右裾。近左手邊為左裾)。兩手二畔。舉使正平。中間矗直。即成三襵。後以兩手各蹙至腰。俱將三疊向後掩之。兩角各擡三指。俱插向脊。使下入腰間。可三指許。斯則縱未繫絛。亦乃著身不落。後以腰絛。長五肘許。鉤取正中。舉向臍下。抹裙上緣。向後雙排交度前抽。傍牽左右。各以一手牢擪兩邊。纏彼兩絛。可令三度。有長割却。少則更添。絛帶之頭。不合緝綵。斯謂圓整著裙。成薩婆多之部別。鉢履曼茶羅著泥婆娑。即其真也。譯為圓整著裙矣。其絛濶如指面。則靴絛韈帶之流。或方或圓。雙亦無損。麻繩之流。律文不許。凡踞坐小牀。及枯之時。牽裙上。裙下角急抹裙緣。擪於胯下。但掩雙膝。露脛無傷。高須上蓋臍輪。下至踝上四指。斯乃俗舍之儀。若在寺中。半腨亦得。此之劑限。佛自親制。非是人意輒為高下。寧合故違教旨。自順凡情。所著裙衣。長伸拂地。一則損信心之淨施。二乃慢大師之格言。設若慇懃。誰能見用。萬人之內。頗一存心。西國裙衣。並皆橫著。彼方白㲲。幅寬二肘。若其半故。貧者難求。即須縫兩頭令相合。割內開以充事。此著衣儀。律文具有其制。但且略陳綱要。細論非面不可。然四部之殊。以著裙表異。一切有部。則兩邊向外雙襵。大眾部。則右裙蹙在左邊。向內插之。不令其墮。西方婦女。著裙與大眾部無別。上座正量。制亦同斯。但以向外直翻。傍插為異。腰絛之製。亦復不殊。尼則準部如僧。全無別體(四部者。一大眾部。二上座部。三根本說一切有部。四正量部。西國相承。多此四部)。
襵皺襵。質涉切。音摺。衣襵也。皺。側救切。音縐。蹙也。襵皺者。謂多作細襵也。
脚𨄔亦作腨。同柱兗切。音傳。字林云。腓腸也。即足肚也。
齊整著三衣(備如律文)爾時舍利弗。入白衣舍。患風吹割截衣墮肩。佛言。聽角頭安鉤紐。內法傳云。其著法衣。及施[巾*勾]紐法式。依律陳之。可取五肘之衣。疊作三襵。其肩頭疊處。去緣四五指許。安其方帖。可方五指。周刺四邊。當中以錐穿為小孔。用安衣[巾*勾]。其[巾*勾]或絛或帛。麤細如衫[巾*勾]相似。可長兩指。結作固心。餘者截却。將[巾*勾]穿孔。向外牽出。十字交繫。便成兩[巾*勾]。內紐此中。其𮌎前疊處。緣邊安紐。亦如衫紐。即其法也。先呈本制。略準大綱。若欲妙體其法。終須對面而授。衣之下畔。[巾*勾]紐亦施。隨意倒披。是聖開許。兩頭去角。可八指許。各施一[巾*勾]一紐。此為食時所須。反襵𮌎前。紐使相合。此成要也。凡在寺內。或時對眾。必無帶紐。及籠肩披法若向外遊行。并入俗舍。方須帶紐。餘時[A1]但可搭肩而[A2]已。屏私執務。隨意反抄若對尊容。事須齊整。以衣右角。寬搭左肩。垂之背後。勿安肘上。若欲帶紐。即須通肩披[A3]已。將紐內[巾*勾]迴向肩後。勿令其脫。以角搭肩。衣便繞頸。雙手下出。一角前垂。阿育王像。正當其式。出行執傘。形儀可愛。即是依教齊整著上衣也。其傘可用竹織之。薄如竹簟。一重便得大小隨情。寬二三尺。頂中複作。擬施其柄。其柄長短。量如蓋濶。或可薄拂以漆。或可織葦為之。或如藤帽之流。夾紙亦成牢矣。神州雖不先行。為之亦是其要。驟雨則不霑衣服。赫熱則實可招涼。既依律而益身。擎之固亦無損。斯等所論。要事益多。並神州不行。袈裟角垂。正當象鼻。梵僧縱至。皆亦雷同。良為絹滑墮肩。遂令正則譌替。後唐三藏來。傳搭肩法。然而古德嫌者尚多。黨舊之迷。在處皆有。其三衣若安短紐。而截長絛。則違教之愆現免。著橫裙而去腰緣。乃鍼線之勞交息。所有瓶鉢。各挂兩肩。纔至腋下。不合交絡。其襻不長。[A4]但容穿膊而[A5]已。若交絡𮌎前。令人氣急。元非本制。即不可行。北方速利諸人。多行交絡。隨方變改。實非佛制。設有餘衣。長搭肩上。然後通披。覆其衣鉢。若其向寺。及詣俗家。要至房舍。安置傘蓋。方始解紐。挂其衣鉢。房前壁上。多置象牙。勿使臨時安物無處。然其薄絹為袈裟者。多滑不肯著肩。禮拜之時。遂便落地。任取不墮物為之。絁紬白㲲即其要也。其僧脚崎衣。即是覆膊。更加一肘。始合本儀。其披著法。應出右肩。交搭左膊。房中恒著。唯此與裙。出外禮尊。任加餘服(其著僧脚崎法式。如尼戒中詳釋)。
入白衣舍母經云。比丘入檀越家之所行法。不應調戲。不應自恃憍慢。不應輕躁。不應無忌難所說。不應雜亂無端緒語。不應坐處遠故。低身就他共語。復不應相逼坐共談。不偏蹲跪坐。不大喚而坐。雖執威儀。不應示現有德相貌而坐。不應累䏶而坐。不應累膝而坐。不應累脚而坐。不應用手左右撈摸而坐。不應動脚不住而坐。不大甕器上而坐。不與比丘尼獨靜房內而坐。不與女人獨房內坐。不得下處坐。為高坐人說法。比丘應一切衰利中。常應忍辱。是名入家中比丘坐法。又比丘有九事。知檀越心。不應坐說法。一若比丘入他舍時。檀越雖為禮拜。知不實生恭敬心者。不應坐。二雖往迎逆。心不慇重。亦不應坐。三雖讓令坐。知心不實。亦不應坐。四雖請令坐。安不恭敬處。復不應坐。五設有所說法言。及非法言。心不採錄。亦不應坐。六雖聞有德。不信受之。亦不應坐。七若有所求索。知有甚多。而少與者。亦不應坐。八到其舍時。設有美食。不施設之。而辦麤食。亦不應坐。九雖供給所須。如市易法與。亦不應坐(反上九事。應坐為說法)。比丘若入白衣舍時。如月光喻攝心。若入聚落行時。應卑恭慚愧而行。不應高心放逸。無有慚愧。散亂而行。攝心之法。譬如人足蹈高山。懸巖。絕嶮。方寸之處。念念生怖。更無餘念。亦如有人於峻極之處。臨於深淵。但生怖心。更無餘念。入聚落時。攝心不散。亦應如此。諸比丘。汝等攝心。入聚落時。如迦葉入聚落行也。如世尊說。若有比丘欲入聚落時。生如是念。檀越所有盡施於我。莫與餘人處。願多與我。莫與我少。願施好者。莫與我惡。心恭敬故施。莫不恭敬而與。作是念[A6]已。入聚落中。所求種種。皆不如願。於所求處。皆生退心。愁憂慚愧。苦惱不樂。若有比丘。欲入聚落乞時。不作如此念。所得多少好惡。如此等。不生愁憂慚愧苦惱之心。諸比丘。迦葉入聚落時。終不生如此等念。不生此念。故於好惡多少。一切事中。不生退心。乃至不生苦惱不樂之心。世尊即時動手於空。告諸比丘言。此手今空中迴轉。無礙。無繫縛。諸比丘行世。心無礙無繫縛。亦應如此。若人求財者。作心制身。然後乃得。若欲求福。繫心苦身。後乃得報。若有比丘。於好於惡。心生平等。見他得利。如[A7]己所得。心生隨喜。如此比丘。堪為世人作師。諸比丘。迦葉入聚落時。不礙。不縛。不取。欲得利者求利。欲得福者求福。如自[A8]己得利歡喜。見他得利歡喜。亦復同之。如手空中轉。無礙無繫縛。
脅肋脅。虗業切。險入聲。謂身左右腋下也。肋。歷德切。音勒。骨也。釋名云。肋勒也。所以檢勒五藏也。
●律藏卷第二十
惡獸舒救切。收去聲。飛曰禽。走曰獸。又在野曰獸。在家曰畜。惡獸者。謂一切惡牛馬犬虎狼獅象等。
蹲坐徂尊切。音存。踞也。謂尻不至地也。梵云嗢屈竹迦。此譯為蹲居。即是雙足履地。兩膝皆豎也(尻苦高切。考平聲。脽也。乃脊梁盡處是也)。
驕奢驕。堅姚切。音嬌。逸也。恣也。傲也。自矜也。奢。詩遮切。音賖。侈也。泰也。
𦚞肘𦚞。區亮切。匡去聲。應法師云。相承區放切。橫舉肘也。未詳字出。禮記云。並坐不橫肱是也。
戾身力霽切。音例。斜也。曲也。字從犬出戶。而身曲戾也。律云。不得搖身行。搖身者。左右戾身趨行。比丘尼犯波逸提。
趨行逡須切。音咀。釋名云。疾行曰趨。疾趨曰走。
暴象或作暴。同蒲報切。庖去聲。猛也。驟也。猝急也。
摶飯摶。徒官切。音團。以手圜之也。
時噎於歇切。音謁。食窒氣不通也。若噎時索水。應語須水。僧祇律云。若食上二師上座喚時。咽未盡。能使聲不異者。得應。若不能得者。咽[A9]已然後應。若前人嫌者。應答言。我口中有食。是故不即應。若放恣諸根。含食語者。越學法。
齧半食或作囓。同魚列切。音孽。噬也。僧祗云。若餅若麨團大。當手中分。齊令可口。
菴婆羅果或云菴羅。或云菴羅婆利。正云菴沒羅。此云柰也。肇師注云。其果似桃而非桃。苑師云。狀貌似此土柰。其味如梨也。纂要云。舊譯為柰。誤也。此果多華。子甚少。其葉似柳。而長一尺餘。廣三指許。果形似梨。而底鉤曲。生熟難知。可以療疾。彼國名為王樹。謂在王城種之。或翻為難分別。大經云。如菴羅果。生熟難分。此總有四句。釋難分義。一內外俱生。二外熟內生。三外生內熟。四內外俱熟。又云菴羅樹。及閻浮樹。一年三變。有時生華。光色敷榮。有時生葉。滋茂蓊鬱。有時凋落。狀似枯死。
閻蔔果亦作閻婆。中本起經云。閻逼果。此方無。故不翻。若依閻婆音翻之。此云雙。
蘂葉心蘂。如累切。誰上聲。華心鬚也。華外曰蕚。華內曰蘂。亦作蕊。
●律藏卷第二十一
犍度或云乾度。或云婆犍圖。此云法聚。謂以氣類相從之法。聚為一段也。今此一部律藏中。義類相從者。分為二十聚。初從受戒聚。乃至雜聚。僧祇律云。䟦渠。䟦渠此翻品。品者法也。類也。亦謂其法義相同者。聚在一處。名為品也。
胡桃梵云播囉師。此云胡桃。漢。張騫。使西域。還至羗胡。持其種歸。植之秦中。後漸生東土。故曰胡桃。其樹株大。厚葉多陰。結實有房。秋冬熟時。收採碎殻。取肉食之。頻食健身生髮。多食動風生痰。實上外包青皮。染髮及帛皆黑。樹皮染褐色甚奇(俗云核桃)。
椑桃布眉切。音悲。又音卑。亦名椑柹。其葉似柹。而更大更厚。實有毛。開華黃白。結實似柹。而青黑長大。狀似牛心。南土有青黃兩種。荊州謂之烏椑。食之則潤心肺。止渴。久服令人寒也。亦可為膠漆。嶺南謂之牛心柹。
風梨按梨種類甚多。名亦不一。所謂鵝梨。乳葉梨。消梨。桀煤梨。赤梨。鹿梨。桑梨。紫梨。青皮梨。香水梨。棠梨。𦾈梨等。凡梨之症。皆屬冷利。勿恣噉之。令人寒中。稱食則消風。逐熱。除煩。除渴。兼以去痰。多食又能動脾。故曰。梨者利也。流利下行之謂也。
噏飯歙噏二形。同許及切。音吸。亦與吸同。氣出為吹。氣入為吸。引也。飲也。謂引食入也。廣雅云。吸飯也。律云。噏飯者。張口遙呼噏。老子曰。將欲歙之。必故張之。是也。
蘇毗羅漿毗尼母經云。治風病法。當用蘇毗勒漿。此漿作法。先遣淨人。擣大麥。器盛之。著水。經二三日小酢也。淨濾飲之。但不聽灌著瘡上。摩得勒伽云。取根莖華果葉藥。著一器中。酢[A10]已。澄清無濁。朝受乃至初夜飲。後夜亦如前說。僧祇律云。作蘇毗羅漿法者。取𪍿麥輕擣。却芒塵土。勿令頭破。以水七遍淨淘。置淨器中。臥此漿時。不得著東及北。應著南邊。西邊。開通風道勿使臭氣來。不得安著塔院中。及顯現處。以呵梨勒。鞞醯勒。阿摩勒。胡椒。蓽苃羅。如是比。盡壽藥等。置中。以淨㲲覆之。以繩雞足繫。以木蓋上。受此漿時。隨漿多少。以水中解。然後飲。不解。不聽飲。若麥頭不破。時及非時得飲。若破。時得。非時不得也。善見律云。先取阿摩羅。呵羅勒。鞞醯勒。穀者。七穀。取粇米為初作。餘甘。蕉子。一切木果。一切笋。魚。肉。蜜。沙糖。石鹽。三蘇。如此之物。悉和合為一。或內堈。或內小器皿。頭蓋泥。置三四年中。待其熟。熟時色如蜜色。以此治病。風癩。如是病為初。若服此藥。飲食時。皆須肥味。一切諸藥。無過此藥最為第一。過中得服。若無病者。以水和得服。但不得灌著瘡上([A11]已上諸藥果名。釋在藥犍度。及餘處。此不瑣注)。
苦酒即醋也。因有苦味。俗呼為苦酒。按醋。應作酢。而造有多種。故著多名。謂米醋蜜醋麴醋麥醋麵醋桃醋葡萄醋。大棗蘡薁諸襍果醋。及糟糠等醋。諸醋中。惟米醋是正也。此等醋物。飲用之時。應以少水滴之作淨。絹㲲羅濾之。色如竹荻。察知無蟲者。時與非時。病及無病。隨意飲用。
䑛飯俗作𦧇。同上紙切。時上聲。以舌取食也。僧祇律云。不得反覆䑛手食。若酥。油。蜜。石蜜。著手者。當就鉢緣上摡。聚著一處。然後取食。不得𡂡指食。若食羮臛甜膩物著指。不得𡂡。如上摡聚。取食之。蜜石蜜鹽著指頭。得𡂡。無罪(摡音戲。拭也)。
汙手捉食器凡一切飲食器。不得汙手執捉。若現為垢行。後受穢殃。當須慎重。如護淨經說。五百問云。昔有一執事比丘。恒知處分。當作飲食。常手拄器言。取是。用是。日日常爾。不懺。命終墮餓鬼中。有一比丘名無著。於夜上廁。聞呻喚聲。問曰。汝是誰。答言。我是餓鬼。問曰。本作何行。墮餓鬼中。答言。於此寺中。為僧執事。問曰。汝本精進。何由墮此。答言。不淨食。與眾僧。問曰。云何不淨。答言。眾僧有種種甕器盛食。見以指拄器。教取是。用是物。犯墮罪。三說教誡。而不悔。轉至重。以是故墮餓鬼中。兩手擘𮌎。烈皮肉。摶喉吹𠹀。問曰。何以擘𮌎。答言。蟲噉身痛故。復問。何以呻喚。答言。餓極欲死故。問曰。欲食何物。答言。意欲食糞。而不能得。問曰。何故不得。答言。以諸餓鬼推排。不能前。無著言。我知奈何。鬼言。願僧見為呪願。無著即還。向眾俱說。眾問曰。彼本精進。何墮惡趣。答言。以不淨食與僧。而不悔故。願與呪願。後便得糞食。不復呻喚。以是證之。故知大比丘。不得手造飲食。及拄觸僧器物。若非僧器。手受得行與僧。無犯。
棄洗鉢水僧祇律云。若洗鉢時。不得一粒瀉棄地。若有者。應聚著板上葉上。若細粒。若麨。不可得聚者。無罪。五分律云。有諸白衣。新作屋。欲得比丘鉢中水灑地。以為吉祥。比丘不敢灑。佛言。聽諸比丘以鉢中無食水灑地。根本律云。佛言。若有人來乞鉢水時。應洗淨鉢。置清淨水。誦阿利沙伽陀。呪之三徧。授與彼人。或洗或飲。能除萬病。注云。阿利沙伽陀者。謂是佛所說頌。出聖教中。若讀誦時。有大威力。但是餘處。令誦伽陀者。皆此類也。即如河池井處。洗浴飲水之時。或暫於樹下偃息取涼而去。或止客舍。或入神堂。蹈曼荼羅。踐佛塔影。或時[A12]己影障蔽尊容。或大眾散時。或入城聚落。或晨朝日暮禮拜尊儀。或每食罷時。或灑掃塔廟。諸如此事。其類實繁。皆須口誦伽陀。奉行獲福。若故心違慢。咸得惡作之罪。但以東川法眾。比先不行。故因註言。知聖教之有在。其伽陀者。如有頌云。
涕。應作洟。他計切。音剃。鼻液也。涕。他禮切。音體。淚也。非此義。唾。吐臥切。拖去聲。口液也。律云。不得生草菜上。大小便涕唾。僧祇律云。當在無草地。若夏月生草普茂。無空缺處者。當在駱駝牛馬等行處。及甎瓦石上。乾草葉上。如上次第無者。當以木枝承。令糞先墮木上。後墮地。若大小便涕唾汙手脚。得拭生草。不得大小便涕唾水中。若雨時。水卒浮滿。當在土塊上。及瓦石上。若竹木上。先墮木上。然後水中。若汙手脚。得水洗。水中洗大小行。無罪。若入水浴時。不得唾中。若遠岸者。當唾手中。然後棄。善見律云。若水人所不用。或海水。不犯。水雖中用。曠遠無人用。不犯。律攝云。若棘[A13]刺叢處無犯。若大林中行。枝葉交茂。應離人行處。若涉生草田間。無空處。應持乾草葉布上。便利。若無可得者。無犯。凡洟唾時。勿作大聲。亦不應數為洟唾。若性多洟唾者。應向屏處。比丘尼生草菜上。大小便涕唾。波逸提。
不立大小便五天竺人。小行之時。並是蹲踞。至於蕃胡諸國。亦多符此。其惟東夏方處不同。事非一定。而立者多。蹲者寡。若非蹲鄉。而蹲者。嗤為不男。設非立方。而立者。見之亦不為怪。且如律制。不律為覆頭著屣者說法。然而此處。以嚴冠備履者為恭。五天則却之是敬。據此二途。如何得不違聖禁。即宜順時方。如五分。及說一切有部。俱有略教。是佛臨將涅槃。乃為說之。故五分律云。雖是我所制。而於餘方不以為清淨者。皆不應用。雖非我所制。而於餘方必應行者。皆不得不行。準此教意。則宜從方為淨。無逆聖意。免被俗譏。持者得無留難。脫有纔聞此說。不深思察。妄符聖旨。取餘定禁。雷同斯教。此則非制而制。是制而開。廢教之罪難免。智者深須慎之。故行宗云。大千界內。佛為法王。律是佛敕。唯聖制立。自餘下位。但可依承。良以如來行果圓極。窮盡眾生輕重業性。等覺[A14]已下。猶非所堪。況餘小聖。輒敢擬議。猶如國家賞罰號令。必從王出。臣下[A15]僭越。庶民失信。亡敗無日。佛法亦爾。若容他說。羣生不奉。法不久住故也。
木屐竭戟切。音極。草曰扉。皮曰履。麻曰屩。木曰屐。或有帛屐。謂以帛為之。僧祇律云。若比丘為塔。為僧事。詣王。若地主。彼言。為我說法。不應語令脫屐。恐生疑故。若邊有淨人者。應作意為淨人說。玉聽無罪。五分律云。若多人著屐。革屣。不能令脫。但因不著者為說。不犯(屝音費屩音覺)。
富羅或言腹羅。或作福羅。應法師云。正言布羅。此譯為短靿靴。五分云。不應深作𩍓。聽至踝上。不得𩍓如靴。應開前(靿音拗。𩍓音雍)。
佛塔塔。託甲切。音榻。戒壇圖經云。原夫塔字。此方字書。乃是物墮聲(謂物墮落聲也)。本非西土之號。若依梵本。𢊃佛骨所。名曰塔婆。新言窣堵波。是也。西域記云。窣堵波。所謂浮圖也。舊曰鍮婆。又曰塔婆。又曰私鍮簸。又曰數斗波。皆譌也。有翻為方墳。又翻為圓[冗-几+豕]。或翻高顯。義翻為靈廟。魏書釋老志云。佛既謝往。香木焚屍。靈骨分碎。大小如粒。擊之不壞。焚亦不焦。而有光明神驗。謂之舍利。王臣収奉。竭香華。致敬慕。建宮宇。謂之為塔。猶宗廟也。故時稱為塔廟者。是矣。今以浮圖。翻為聚相。又名制底。亦名支提。或云支[1]微。或云脂帝。或云制多。此皆梵音輕重之譌轉也。舊翻為可供養處。或翻滅惡生善處。雜心論。與僧祇律云。有舍利名塔。無舍利名支提。文句云。支提無骨身者也。按此亦不可以有無別立其名。凡西方佛及聲聞說法入滅諸處。皆造立之。名窣堵波。及名制底。淨法師云。大師世尊。既涅槃後。人天並集。以火焚之。眾聚香柴。遂成大𧂐。即名此處。以為制底。是積聚義。據從生理。遂有制底之名。又云一想世尊眾德俱聚於此。二乃積甎土而成之。詳傳字義如是。或名窣堵波。義亦同此。舊總云塔。別道支提。斯皆譌矣。或可俱是眾共了名。不論其義。西方釋名。略有二種。一有義名。二無義名。有義名者。立名有由。即依名義而釋也。名體一向相稱。如釋善入之名者。初依德跡。即是依義立名。次云。或共了知。即是不論其義。但據世人共喚為善入。即是無義之名。阿含經。明四支微。謂佛生處。得道處。轉法輪。入滅處也。目得迦云。給孤長者。請世尊曰。我以如來髮爪。造窣堵波。若佛聽者。我當營造。佛告長者。隨意應作。不知云何而作。佛言。始從覩史多天下生贍部。化導有情。乃至涅槃。本生聖跡。隨意應作。八大靈塔經云。世尊告諸苾芻。我今稱揚八大靈塔名號。汝當諦聽。何等為八。所謂第一。迦毗羅城龍彌你園。是佛生處。第二。摩伽陀國。泥連河邊。菩提樹下。佛證道果處。第三。迦尸國。波羅奈城。轉大法輪處。第四。舍衛國。祗陀園。現大神通處。第五曲女城。從忉利天下降處。第六。王舍城。聲聞分別。佛為化度處。第七。廣嚴城。靈塔思念壽量處。第八拘尸那城。娑羅林內大雙樹間。入涅槃處。如是八大靈塔。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發大信心。修建塔廟。承事供養。是人得大利益。獲大果報。具足稱讚。名聞普徧。甚深廣大。乃至諸苾芻。亦應當學(龍彌你。即嵐毗尼)。
都子婆羅門村或云都夷婆羅門聚落。元是迦葉佛本生處(此村及起塔法。詳如雜犍度中)。
高座徂臥切。坐去聲。坐位也。廣韻云。牀座也。僧祇律云。高牀。卑牀。有二種。一者下牀。名卑。二者麤弊。亦名卑。高者二種。高大名高。妙好者亦名高。
持鉾鉾。古文作𢦧。今作矛。三形同莫侯切。音謀。兵器。如鋋。而三廉也。酋矛長二丈。殳矛長丈二尺。而無刃。又夷矛長二丈四尺。僧祗律云。若比丘險道恐怖處行。時防衛人言。尊者。為我說法。為說。無罪(鋋音禪。小矛也。殳音殊)。
持蓋僧祇律云。蓋者。樹皮蓋。多羅葉蓋。多梨葉蓋。竹傘蓋。疊傘蓋。孔雀尾蓋。如是種種。能遮雨日者。皆名傘蓋。若法師律師。風雨寒雪大熱時。捉蓋。為說法。無罪。
○七滅諍法
若有諍事起。當以七法。順大師教。如法如律。而除滅之。尼皆共學。
△現前第一
現前毗尼時諸比丘。人不現前。便作羯磨。佛言。不應人不現前。而作羯磨。若作羯磨。不成。得突吉羅。云何現前。法。毗尼。人。僧界。云何法現前。所持法滅諍者是。云何毗尼現前。所持毗尼滅諍者是。云何人現前。言義往返者是。云何僧現前。同羯磨和集一處。不來者囑授。在現前得訶。而不訶者是。云何界現前。在界內羯磨。作制限者是。若諍事滅。更發起者。波逸提。若後來比丘。新受戒者。謂是初諍。而更發起者。與欲[A16]已。後悔者。皆波逸提。摩得勒伽論。有十種不現前作羯磨。一覆鉢。二捨覆鉢(謂俗人罵謗比丘等。僧應與作羯磨治罰。不相往來。若自見過。行隨順心。求僧乞解。僧應羯磨。為解)。三學家。四捨學家(如悔過法中釋)。五作房(謂以故廢寺地。羯磨與居士。任其更為僧作房舍也)。六沙彌(謂擯惡見沙彌。[A17]已上皆謂未受具人。不得聞羯磨法故。惟二解。及作房沙彌。[A18]但令在眼見耳不聞處立)。七狂(謂無知故。不須現前)。八不禮拜。九不共語。十不供養(謂比丘為非法。觸惱比丘尼。尼不得面治比丘。但為遙作不禮拜等。三種羯磨)。
△憶念第二
憶念毗尼時有比丘不犯重罪。諸比丘皆言犯。問言。汝憶犯重不。彼不憶犯。答言。我不憶犯。長老。莫數詰問我。諸比丘故詰問不止。佛聽僧為作憶念毗尼。白四羯磨。云何憶念毗尼。彼比丘此罪。更不應舉。不應作憶念。薩婆多論云。此是守護毗尼。餘比丘不應出其罪過。不應令憶念。此謂由他數數令其憶念。故佛今聽作憶念毗尼。使不復更問也。
△不癡第三
不癡毗尼時有比丘癡狂心亂。多犯眾罪。後還得心。諸比丘詰問不止。佛聽僧與作不癡毗尼。白四羯磨。云何不癡毗尼。彼比丘此罪。更不應舉。不應作憶念者是。薩婆多云。此是守護毗尼。
△自言第四
自言治時比丘以天眼。見他比丘犯戒。不取自言。便牽出門外。佛言。不應如是。若於異時。亦不應如是。令彼伏罪。然後與罪。云何自言。說罪名罪種。懺悔者是。云何治。語言。自責汝心。生厭離者是。
△覓罪第五
覓罪相時比丘犯罪。前後相違。佛言。聽僧與彼比丘作罪處所。白四羯磨。應如是與。集僧[A19]已。為作舉。作舉[A20]已。為作憶念。作憶念[A21]已。與罪(作法。如滅諍犍度)。作羯磨[A22]已。行三十五行。云何罪處所。彼比丘此罪。與作舉作憶念者是。根本律云。求罪自性。摩得勒伽云。實覔罪者。先犯罪。[A23]已發露。後覆藏。薩婆多云。此是折伏毗尼(三十五行。如律文出)。
△多人語第六
多人覓罪若諸比丘。諍事現前。不能滅者。應多求知法比丘。行籌滅諍。以籌多表語。云何多人語。若用多人說。持法。持毗尼。持摩夷者。是。薩婆多云。多覓毗尼者。多求因緣斷。多處求斷。從多處斷故。名多覓毗尼。
△草覆地第七
如草覆地時諸比丘共諍。多犯眾戒。非沙門法。亦作亦說。出入無限。彼諸比丘。後自作是念。我曹若還共問此事。或能令此諍事轉深重。經歷年月。不得滅除。令僧不得安樂。以是白佛。佛言。應滅此諍。猶如草覆地(作法如律文)。云何草覆地。此罪。更不稱說罪名罪種懺悔者是。鼻奈耶律云。有所犯過。於比丘僧中。如草布地悔過。重悔過。五分律云。彼鬬諍比丘。應來至僧中。偏袒胡跪。陳說其事。乞草布地悔過。三乞[A24]已。皆舒手脚。伏地。向羯磨師。一心聽受羯磨。何謂草布地。彼諸比丘。不復說鬬原。僧亦不更問事根本。十誦律釋云。布草有二種義。一鬬諍數起。諍人亦多。其事轉眾。推其原本。難可知處。佛聽布草除滅。如亂草難可整理。亂來棄之。二者。有聽上座勸諭諍者。使向兩眾。羊皮四布悔過。二眾者。各有所助。故令各在一處。母經云。若比丘共諍。欲除罪者。先共鬬者懺悔。如草敷泥上。令人過不汙。共和合懺悔。覆惡上。得生善。然後悔過所犯也。律攝云。若彼此兩朋。共相紛競。各執[A25]己見。恃怙慢情。有善苾芻。於彼此朋。各令息諍。更相懺謝。說悔其罪。起卑下心。不相舉發。以草敷法。而除滅之(此七滅諍法。詳見滅諍犍度中)。
所言諍者。律云。有四種諍。言諍。覓諍。犯諍。事諍。云何言諍。比丘共比丘諍言。引十八事。法非法。乃至說不說。若以如是相共諍言語。遂彼此共鬬。是為言諍。云何覓諍(五分云。教誡)。比丘與比丘覓罪。以三舉事。破戒。破見。破威儀。見。聞。疑。作如是相覓罪。是為覓諍。云何犯諍。犯七種罪。波羅夷乃至惡說。是為犯諍。云何事諍。言諍中事作。覓諍中事作。犯諍中事作。是為事諍。是中云何除滅。其言諍者。以二毗尼滅。謂現前。多人語。或一毗尼滅(謂現前也)覓諍。以四毗尼滅。謂現前。憶念。不癡。罪處所(或現前憶念。或現前不癡。或現前罪處所)。犯諍。以三毗尼滅。謂現前。自言治。草覆地(或現前自言治。或現前草覆地)。事諍。以一切毗尼滅。隨所犯。律攝云。於四諍事。七法能除。是故名為七滅諍法。既識諍事。及除滅法。苾芻要行。當總言之。此別解脫戒經。統明首末。體義大綱。要有其十事。謂遮止。不忍。不證。依仗僧伽。淨信女人。受用資具。苾芻。苾芻尼。俗人相涉。取食。受請。威儀軌範。共相詰問。若苾芻依此十相。修行之時。有二種煩惱。或客生起。由忘正念。便憶曾經遠境。起染愛心。造眾過失。復由觀前近境。起染愛心。而犯眾罪。苾芻了知起犯緣[A26]已。即於此事。生對治心。令其除滅。若染緣強盛。不能除遣。應就尊宿。及閑三藏有德行者所。請受教誡。作意蠲除。若仍不息者。勤於晝夜。讀誦聞思。簡擇深義。於三寶所。至誠供養。師長等處。忘自劬勞。盡心供給。或遊他方。或復滅食。於時時中。制斷飲食。或往屍林。獨居蘭若。修不淨觀等。或為四念住。或作無常死想。冀令煩惱。因斯除滅。若仍不除者。應生慚恥。作如是念。我所為非。戒不清淨。犯小隨小。不能一一如法護持。而復受他信心施主。四事供養。又復諸佛世尊。及有天眼。同梵行者。并諸天神。悉觀見我。知我破戒。為此不應造眾惡業。當自尅責。如救頭然。於清淨境。說除其罪。勿致後悔。如上所說。不能依行。及受信心所有衣食。皆得惡作罪。若作如前對治行時。性多煩惱。未能殄息。雖受信施者。無犯。然應審自觀察。雖作種種折伏方便。仍煩惱不能除者。即應捨戒。而為白衣。勿令有罪受他信施。由受用時。更造眾多罪惡之業。定感當來苦異熟果。如經廣說。應善修持(如是比丘。復有修行。解脫綱要。如律本五二十卷。大小犍度。并增一法中。當為修學。此不繁述。言異熟者。一切不善有漏法為因。能感無記之果。因果種別。名異。任運酬因。名熟。果異因熟。故名異熟。又因感果時。勢力成熟。異於前位。名為異熟。舊言果報者。是也)。
四分律名義標釋卷第十八
音釋
音畜。齊也。
縙綵上音茸去聲。下音采。五彩也。
胯音跨。股也。
驟音凑。奔也。
撈音牢。
𠹀音孫。嘆也。
𢊃音意。藏也。
桀音傑。
五乘佛乘。菩薩乘。緣覺乘。聲聞乘。人天乘。
四分律名義標釋卷第十九目錄
- 世尊
- 毗舍離
- 獼猴江
- 名字比丘尼
- 相似比丘尼
- 自稱比丘尼
- 善來比丘尼
- 乞求比丘尼
- 著割截衣比丘尼
- 破結使比丘尼
- 白四羯磨比丘尼
- 二形
- 黃門
- 偷蘭遮
- 突吉羅
- 式叉摩那
- 沙彌
- 沙彌尼
- 滅擯
- 最初未結戒等
- 羅閱城
- 耆闍崛山
- 聚落
- 譽死
- 咄人
- 惡活
- 過人法
- 入聖智勝法
- 大姊
- 增上慢
- 舍衛國
- 祇樹給孤獨園
- 豪貴
- 大善鹿樂長者
- 偷羅難陀
- 阿姨
- 捉嗚
- 酸棗
- 從腋
- 若捺
- 捉髀
- 阿修羅
- 尼師壇
- 革屣
- 僧伽婆尸沙
- 沙樓鹿樂長者
- 屏處
- 相倚
- 八事
- 至挽
- 夜叉
- 有[A27]刺
- 坻舍難陀
- 明相
- 命難
- 梵行難
- 拘睒彌國
- 瞿師羅園
- 闡陀比丘
- 慰次比丘尼
- 教增戒心慧
- 非法別眾
- 非法和合眾
- 法別眾
- 法相似別眾
- 法相似和合眾
- 毗尼
- 無根
- 異分事中取片
- 阿蘭若
- 精舍
- 詣官
- 一念頃
- 波斯匿
- 梵志
- 離奢
- 王舍城
- 僧伽藍
- 摩竭國
- 缾沙王
- 種姓者
- 羯磨
- 褰衣
- 觸嬈
- 差摩比丘尼
- 拘薩羅國
- 躡梁
- 煑羮
- 提舍難陀
- 販賣
- 莖食
- 胡麻
- 黑石蜜
- 飯麨
- 摩尼
- 毗瑠璃
- 珂貝
- 珊瑚
- 生像
- 乾闥婆
- 同一師學
- 如水乳合
- 法語律語
- 二比丘尼
- 溉灌
- 華鬘
- 倡妓
- 唱和
- 俳說
- 鼓簧
- 吹貝
- 佯跛
- 或嘯
- 沙門釋子
- 婆羅門
- 四種諍
- 迦絺那衣
- 長衣
- 淨施
- 尼薩耆波逸提
- 衣[A28]已竟
- 除僧羯磨
- 非時衣
- 非親里
- 先不受自恣請
- 我曹
- 執事人
- 僧伽藍民
- 優婆塞
- 口可受
- 五綴
- 貿至
- 求縷
- 酥油生酥
- 蜜石蜜
- 檀越
- 五衣
- 婆伽婆
- 憒閙
- 狼藉
- 六枚
- 大釜
- 大瓮
- 涅槃僧
- 栴檀輸那比丘尼
- 橛上
- 象牙杙
- 破戒見威儀
- 黎奢
- 迦羅比丘尼
- 張㲲
- 䟦陀迦毗羅比丘尼
- 價直四張氎
- 十六條
校注
[0540001] 微疑徵次同【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44 冊 No. 744 四分律名義標釋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