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名義標釋卷第三十九
●律藏卷第五十九
五非法律言。和尚有五非法。弟子應懺悔而去。應語和尚言。我如法。和尚不知(一也)。我不如法。亦不知(二也)。若我犯戒。捨不教呵(三也)。若犯。亦不知(四也)。若犯而懺悔。亦不知(五也)。和尚有如是五法。弟子應懺悔而去。僧祇律云。若和尚阿闍棃有過。弟子應諫。不得麤語。如教誡法。應輭語言。師不應作是事。若從者善若反加訶斥者。彼是和尚。應捨遠去。是阿闍棃。應持衣鉢。出界一宿。還依止餘人。若彼有勢力。應遠去。或依止有德重人。復次。有四種阿闍棃。一者無食無法。應不問而去。二者有食無法。應問而去。三者無食有法。雖苦。盡壽不應去。四者有食有法。雖驅遣。盡壽不應去。大論云。弟子見師之過。若實若虗。其心自壞。不復能得法利。若見師過。莫起嫌恨。應作是念。我先世福德不具足故。不得值佛。今值是襍行師。我不應念其過失。而自妨失般若。師之過失。不著於我。我但從師。受般若法。譬如狗皮囊。盛好寶物。不應以囊故。而棄其寶。如罪人執燭照道。不可以人罪故。不受其明。自墜溝壑。又如行路。遣小人導道。不可以人小故。不隨其語。如是等因緣。不應遠離於師。又如經說。復有說法者。持戒清淨。離於五欲。多知多識。有好名聞。威德尊重。弟子受法。而不顧錄。汝於是中。莫生怨恨。當作是念。我宿世罪故。今為小人。師不輕我。我自無福。不能得近。又我於師所。應破憍慢。以求法利。有如是種種諸師。菩薩為求般若故。[A1]但一心恭敬。不念其長短。若能如是忍辱。於師一心不起增減者。汝於師所。盡得妙法。如完牢之器。所受不漏(敬師法。詳如正恭敬經說)。
五種犯或有犯。自心念懺悔(如不故作。犯責心突吉羅。自心念懺後不更作。是也)。或有犯小罪。從他懺悔(如犯故作突吉羅。若惡口。向一人說。得除滅之)。或有犯中罪。亦從他懺悔(如波逸提。自性。方便輕偷蘭遮。向一人前悔。亦得除滅)。或有犯重罪。從他懺悔(如僧殘罪。二十人羯磨除滅。及僧殘邊重偷蘭。波羅夷邊偷蘭。四人[A2]已上。眾共羯磨。而除滅之。若波羅夷邊重偷蘭。即一切僧共羯磨)。或有罪。不可懺悔(波羅夷是也)。薩婆多論云。若犯五篇戒。一一得三罪。如犯波羅夷。以犯戒體波羅夷。違佛教波夜提。犯威儀突吉羅。乃至眾多學法。犯三罪。犯戒體突吉羅。違佛語波逸提。犯威儀突吉羅。各有三罪。若懺時。但懺戒體。餘二罪同滅。以戒體是根本故(此是薩婆多論意。若準根本部。懺本罪時。所有方便。違教。覆藏。一一疊名隨懺。但不須別說耳。上代古德宗本部。則遣先懺從生。覆藏等罪。次懺根本。以先輕後重故。彌沙塞部。意亦同也)。母經云。或有犯重。報輕。或有犯輕。報重。或有犯重報亦重。或有犯輕。報亦輕。有犯重報輕者。有比丘作使。和合男女。若和合者。得僧殘不和合。得偷蘭遮。若比丘私作房。不白眾僧乞羯磨。未成。犯偷蘭遮。成[A3]已。犯僧殘。是名犯重。報輕。犯輕報重者。若比丘瞋恚心。打阿羅漢。或復欲心。摩觸阿羅漢。起於染著。乃至打佛。於佛上起染欲心。或有惡口。罵阿羅漢。及佛。毀訾形殘。諸根不具。此得波逸提。是名犯輕。報重。犯重報重者。波羅夷。及二無根謗聖及凡。得僧殘罪。一污他家。二壞法輪僧方便。三隨壞法輪僧徒眾。四惡性不受人諫。得僧殘罪。此是犯重。報亦重。犯輕報亦輕者。若比丘入聚落。不憶念。攝身四威儀。及口四過。忘誤犯者。一人前懺悔。波逸。提。突吉羅。若比丘犯罪。忘不發露。布薩時始憶。若欲發露。恐亂僧聽戒。心中默念。說戒[A4]已。當懺悔。如此等。皆犯輕報亦輕。波羅夷者。犯名雖同。果報有異。所以者何。如婬處非一。畜生及人。人中有出家。有不出家。不出家中。有二種。有持戒。不持戒。出家中。有五種。亦有持戒。不持戒。乃至聖人。有如是差別。犯名雖同。果報有異。第二波羅夷者。天及人。乃至聖人。如此人等。若斷命根。得波羅夷。斷名雖同。果報亦異。第三波羅夷者。所盜處非一。有出家。在家。在家人中。盜取他物。亦有差別。出家人中。盜亦有差別。三寶中盜。亦有差別。是故波羅夷名雖同。果報有異。第四波羅夷者。亦有差別。向在家人說。得過人法重。向出家人說。得過人法輕。是故得罪名雖同。果報不同也。又有犯須羯磨。有不須羯磨。須羯磨者。如十三僧殘。乃至惡口。不須羯磨者。三波羅夷是。一犯波羅夷。須羯磨得除。如難提伽比丘。無覆藏。心念念相。續無一念隱。亦不樂捨法服。僧為作得戒羯磨。所以得戒者。一。此人見佛。二。發露心重。是以得戒。是名有須。不須也。如上所說。犯戒有七種。謂波羅夷。乃至突吉羅。波羅夷者。不生善根。永不可懺。亦無羯磨。可得除罪。有偷蘭遮。不可羯磨除罪。何者。如提婆達多。出佛身血是。此偷蘭。永不生無漏善根。亦無羯磨可除罪也。有波逸提。不生善根。亦無羯磨可得除罪也。何者。如比丘瞋心。欲斷佛命。打佛。得波逸提。不可懺也。有突吉羅。不生善根。亦無除罪羯磨。何者。沙彌。沙彌尼。式叉彌尼。四波羅夷中。若犯一。此罪不可懺也。是故有犯須羯磨。有不須也。羯磨[A5]已復羯磨者。僧殘是也。羯磨[A6]已。更不羯磨者。三十事。九十事等。是也有忘誤犯者。心念自嘖滅也。心念自嘖滅者。眾學中。不故作者是。故作下者。一人前懺悔者。名輕也。故作中者。自性偷蘭遮。波逸提。波羅提提舍尼。是中犯。一人前悔也。重者。十三僧殘。僧殘邊偷蘭遮。波羅夷邊偷蘭遮。此是懺悔中重者。不可悔。四重。突吉羅波逸提。偷蘭。此罪不可悔也。
破戒五過一自害。二為智者所呵。三有惡名流布。四臨終時生悔恨五死墮惡道。大論云。持戒之人。觀破戒人罪。應自勉勵。一心持戒。云何名為破戒人罪。破戒之人。人所不敬。其家如塚。人所不到。破戒之人。失諸功德。譬如枯樹。人不愛樂。破戒之人。如霜蓮華。人不喜見。破戒之人。惡心可畏。譬如羅剎。破戒之人。人不歸向。譬如渴人。不向枯井。破戒之人。心常疑悔。譬如犯事之人。常畏罪至。破戒之人。如田被雹。不可依仰。破戒之人。譬如苦瓜。雖形似甘種。而不可食。破戒之人。如賊聚落。不可依止。破戒之人。譬如病人。人不欲近。破戒之人。不得免苦。譬如惡道。難可得過。破戒之人。不可共止。譬如惡賊。難可親近。破戒之人。譬如火坑。行者避之。破戒之人。難可共住。譬如毒蛇。破戒之人。不可近觸。譬如大火。破戒之人。譬如破船。不可乘度。破戒之人。譬如吐食。不可更噉。破戒之人。在好眾中。譬如惡馬。在善馬中。破戒之人。與善人异。如驢在牛羣。破戒之人。在精進中。譬如儜兒。在健人中。破戒之人。雖似比丘。譬如死屍。在眠人中。破戒之人。譬如偽珠。在真珠中。破戒之人。譬如伊蘭。在旃檀林中。破戒之人。雖形似善人。內無善法。雖復剃頭染衣。次第捉籌。名為比丘。實非比丘。破戒之人。若著法衣。則是熱銅熱鐵鍱。以纏其身。若持鉢盂。則是盛洋銅器。若所噉食。則是吞燒鐵丸。飲熱洋銅。若受人供養供給。則是地獄。獄卒守人。若入精舍。則是入大地獄。若坐眾僧牀榻。是為坐熱鐵牀上。復次破戒之人。常懷怖懅。如病重人。常畏死至。亦如五逆罪人。心常自念。我為佛賊。藏覆避隈。如賊畏人。歲月日過。常不安隱。破戒之人。雖得供養利樂。是樂不淨。譬如愚人。供養莊嚴死屍。智者聞之。惡不欲見。如是種種無量。破戒之罪。不可稱說。行者。應當一心持戒。
五種鹽此中二五種鹽。如藥犍度中明。
猫皮應云野猫皮。野猫。即野狸。家狸。乃猫也。猫。眉標切。音苗。是捕鼠獸也。旦暮目睛皆圓。及午從斂如線。鼻端常冷。惟夏至一日暖。蓋陰類屬也。故其應陰氣如此也。
伊師皮如皮革揵度未詳。
懺有五法律言。年少比丘。在上座前懺悔。有五法。偏露右肩。脫革屣。禮足。右膝著地。合掌。應說罪名種性。作如是語。我某甲比丘。犯如是如是罪。從長老懺悔。上座應答言。自責汝心。生厭離。彼答言。爾。上座在下座比丘前懺悔。有四法。偏露右肩。脫革屣。胡跪合掌。說所犯名。我犯某罪。今於長老前懺悔。彼應語言。應改悔。生厭離心。答言。爾。母經云。上座於下座。有所犯罪。現前應立四法發露。一偏袒右肩。二脫革屣。三合掌。四說所犯罪。下座向上座悔過所犯者。現前應立五法。第三加胡跪。即成五法也。餘部皆同此式。言上座胡跪者。乃本部文。疑是誤也。言胡跪者。以雙足履地。兩膝皆豎。攝斂衣服。勿令垂地。即是對人說罪。持衣說淨。常途軌式。或向大眾而作敬。或被責而請忍。或受具而禮僧。皆同斯也(梵云嗢屈竹迦。此云蹲踞。即胡跪也)。
罪名種性名。謂六聚差別。種。謂畜長離衣。三十事異。性謂一多不同。故律云。一名多種。自性非自性。住別異。十誦云。佛語優波離。有一種犯。性各各異。波羅夷性。各各異。僧伽婆尸沙性。各各異。波逸提性。各各異。波羅提提舍尼性。各各異。突吉羅性。各各異。餘如說戒犍度中釋。
客比丘律言。年少客比丘。應以五法。禮上座舊比丘。應偏露右肩。脫革屣。右膝著地。捉上座足。言。大德。我和南。若年少舊比丘。禮客上座比丘。亦如是。僧祇律云。受禮人。不得如啞羊不語。當相問訊。應問少病。少惱。安樂不。道路不疲苦耶。客比丘應問。何者是僧上座。第二。第三上座。應禮足。舊比丘應問。長老幾歲。若客比丘小者。應與座令坐。若有者。前食後食。塗足油。非時漿。客舊比丘。應如是。若不者。越威儀法。內法傳云。昔大師在日。親為教主。客苾芻至。自唱善來。又復西方寺眾。多為制法。凡見新來。無論客舊。及弟子門人。舊人即須迎前。唱莎揭哆(譯曰善來)。客乃尋聲即云。窣莎揭哆(譯曰極善來)。如不說者。一違寺制。二準律有犯。無問大小。悉皆如此。即為收取瓶鉢。掛在壁牙。隨處安坐。令其憩息。幼向屏處。尊乃房前。卑則敬上。而執搦其腨。後及遍身。尊乃撫下。而頻按其背。不至腰足。齊年之類。事無間然。既解疲勞。方澡手濯足。次就尊所。伸其禮敬。[A7]但為一禮。跪而按足。尊遂乃展其右手。撫彼肩背。若別非經久。手撫不為。師乃問其安不。弟子隨事見答。然後退在一邊。恭敬而坐。實無立法。然西方軌則。多坐小枮。復皆露足。東夏既無斯事。執足之禮不行。經說人天來至佛所。頂禮雙足。退坐一面。即其儀矣。然後釋其時候。供給湯飲。酥蜜沙糖。飲噉隨意。或時八漿。並須羅濾。澄清方飲。如兼濁滓。此定不開。杏湯之流。體是稠濁。準依道理。全非飲限。律云。凡漿淨濾。色如黃荻。此謂西國。師弟門徒。客舊相遇。逢迎之禮。豈有冐寒創至。觸熱新來。或遍體汗流。或手足皆凍。放却衣幞。急事和南。情狀怱忙。深乖軌式。師乃立之。閒問餘事。誠哉太急。將為紹隆(若是別時禮拜。詳如下述)。
和南或言婆南。應法師云。正言槃談。此譯為我禮。若云那謨悉羯羅。此翻禮拜(那謨。此云歸依。亦云歸命。言禮拜。亦未是正翻也)。按禮之與拜。其事略分。西國俗侶。有信敬者。見諸婆羅門外道等。唱云跪拜。若見比丘。即言敬禮。此則西國禮法之殊分也。新經正作畔睇。義淨三藏云。言和南者。梵云畔睇。或云畔憚南。譯為敬禮。[A8]但為採語不真。喚為和南。的取正音。應云畔睇。且如西國僧徒。凡欲出外。禮拜尊像。有人問云。何所之適。答曰。我向某處制底畔睇。即其事也。又凡禮拜者。意在敬上。自卑之儀也。欲致敬時。及有請白。先整法衣。搭左肩上。擪衣左腋。令使著身。即將左手向下。掩攝衣之左畔。右手隨所掩之衣裙。既至下邊。卷衣向膝。兩膝俱掩。勿令身現。背後衣緣。急使近身。掩攝衣裳。莫遣垂地。足跟雙豎。脊須平直。十指布地。方始叩頭。然其膝下。逈無衣物。復還合掌。復還叩地。慇懃致敬。如是至三。必也尋常。一禮便罷。中間更無起義。西國見為三拜。人皆怪之。若恐額上有塵。先須摩手令淨。然後拭之。次當拂去兩膝頭土。整頓衣裳。在一邊坐。或可暫時佇立。尊者即宜賜坐。必有訶責。立亦無傷。斯乃佛在世時。迄乎末代。師弟相傳。於今不絕如經律云。來至佛所。禮佛雙足。在一邊坐。不云敷坐具。禮三拜。在一邊立。斯其教矣。但尊老之處。多座須安。必有人來。準儀而坐。凡是坐者。皆足蹋地。曾無帖膝之法也。若是蹲居之式。準上應為。或可雙膝著地。平身合掌。乃是香臺瞻仰。讚歎之容矣。然於牀上禮拜。諸國所無。或敷氈席。亦不見有。欲敬反慢。豈成道理。至如牀上席上。平懷尚不致恭。況禮尊師大師。此事若為安可。西國講堂食堂之內。元來不置大牀。多設木枮。并小牀子。聽講食時。用將踞坐。斯其本法矣。神州則大牀方坐。其事久之。雖可隨時設儀。而本末之源須識。又夫禮敬之法。須合其儀。若不順教。則平地顛蹶。故佛言。有二種汙觸。不應受禮。亦不禮他。若違教者。拜拜皆招惡作之罪。一是飲食汙。二是不淨汙(二種汙觸如房舍犍度應禮句中出)又於大眾聚集。齋會之次。合掌即是致敬。故亦不勞全禮。禮便違教。或迮鬧處。或不淨地。或途路中。禮亦同犯。若在餘時。即應全禮。如佛告鄔波離。凡是口云。我今敬禮。但是口業伸敬。若時曲躬。口云畔睇。此雖是禮。而未具足。然有二種敬禮。一者五輪著地。二者兩手捉腨。而皆口云。我今敬禮。彼云無病。若不爾者。俱得越法罪。十誦律云。佛告優波離。稱和南者。是口語。若曲身者。是名心淨。若比丘禮時。從座起。偏袒右肩。脫革屣。右膝著地。兩手接上座足。僧祇律云。和南有三種。身口心。身者。前人若坐若立。頭面禮足。是名身。口者。若前人遠遙。合掌低頭。作是言。和南。是名口。心者。若以背去。應合掌作敬。是名身口心恭敬。若見上座來。不起迎和南恭敬者。越毗尼罪。上來所明僧徒伸敬儀軌。向下當述禮聖讚德之儀。義淨法師曰。神州之地。自古相傳。但知禮佛題名。多不稱揚讚德。何者。聞名[A9]但聽其名。罔識智之高下。讚歎具陳其德。名乃體德之弘深。即如西方制底畔睇。及常途禮敬。每於哺後。或昏黃時。大眾出門。繞塔三帀。香華具設。並悉蹲踞。令其能者。作哀雅聲。明徹雄朗。讚大師德。或十頌。或二十頌。次第還入寺中。至常集處。既其坐定。令一經師。升師子座。讀誦少經。具師子座。在上座頭。量處其宜。亦不高大。所誦之經。多誦三啟。乃是尊者馬鳴之所集。置初可十誦許。取經意而讚歎三尊。次述正經。是佛親說。讚誦既了。更陳十餘頌論。迴向發願。節段三開。故云三啟。經了之時。大眾皆云。蘇婆師多。蘇。即是妙。婆師多。是語。意欲讚經。是微妙語。或云娑度。義日善哉。經師方下。上座先起。禮師子座。修敬既訖。次禮聖僧座。還居本處。第二上座。準前禮二處[A10]已。次禮上座。方居自位而坐。第三上座。準次同然。迄乎眾末。若其眾大。過三五人。餘皆一時。望眾起禮。隨情而去。斯法乃是東聖方。耽摩立底國。僧徒軌式。至如那爛陀寺。人眾殷繁。僧徒數出五千。造次難為翔集。寺有八院。房有三百。但可隨時。當處自為禮誦。然此寺法。差一能唱導師。每至晡西。巡行禮讚。淨人童子。持雜香華。引前而去。院院悉過。殿殿皆禮。每禮拜時。高聲讚歎。三頌五頌。響皆遍徹。迄乎日暮。方始言周。此唱導師。恒受寺家。別料供養。或復獨對香臺。則隻坐而心讚。或翔臨於梵宇。則眾跪而高闡。然後十指布地。叩頭三禮。斯乃西方。承籍禮敬之儀。而老病之流。任居小座。其讚佛者。而舊[A11]已有。但為行之稍別。不與梵同。且如禮。佛之時。云歎佛相好者。即合直聲長讚。或十頌。二十頌。斯即其法也。又如來等偈。元是讚佛。良以音韻稍長。意義難顯。或可因齋靜夜。大眾悽然。令一能者。誦一百五十讚。及四百讚。并餘別讚。斯誠佳也(惟有二事。得作吟詠聲。一謂讚大師德。二謂誦三啟經。其餘誦諸經法。並皆不合作)。然而西國禮敬。盛傳讚歎。[A12]但有才人。莫不於所敬之尊。而為稱說。且如尊者。摩咥(丁結切)哩制吒者。乃西方宏才碩德。秀冠羣英人也(摩咥哩。是母。制吒。是兒)。
佛先記曰。我沒代後。摩咥哩制吒。廣為稱歎。讚我實德也。其人初依外道出家。事大自在天。既是所尊。具仰讚詠。後乃見所記名。翻心奉佛。染衣出俗。廣興讚歎。初造四百讚。次造一百五十讚。總陳六度。明佛世尊所有勝德。斯可謂文情婉麗。共天蘤而齊芳。理致清高。與地嶽而爭峻。西方造讚頌者。莫不咸同祖習。無著世親菩薩。悉皆仰旨。故五天之地。初出家者。亦既誦得。五戒十戒。即須先教。誦斯二讚。無問大乘小乘。咸同遵此。有六意焉。一能知佛德之深遠。二識體制文之次第。三令舌根清淨。四得𮌎藏開通。五則處眾不惶。六乃長命無病。誦得此[A13]已。方學餘經。又尊者馬鳴。亦造歌詞。及莊嚴論。并作佛本行詩。大本若譯。有十餘卷。意述如來始自王宮。終乎雙樹。一代佛法。並輯為詩。五天南海。無不𮘗誦。意明字少。而攝義能多。復令誦者。心悅忘倦。又復纂持聖教。能生福利(云云)。其一百五十讚。并餘讚誦。備在藏典。亦刊流行。此不繁出。樂者自當討習。今略錄諸經論中。偈讚數頌。以便創學者。伸禮敬。而知歎德之儀。初為香讚。次乃隨情稱咏。如華嚴經偈云(當嚴整威儀。手擎香爐。誦云)。
(又散華偈云)。
(或可誦平常香華讚亦佳)。
禮三寶讚
(賢聖集伽陀一百頌偈云)。
普禮讚
(發菩提心論主。讚佛偈云)。
(又寶性論偈云)。
(又文殊師利問經。讚佛偈云)。
(祇夜。即是頌也)。
禮釋尊讚
(涅槃經。迦葉。菩薩。以偈讚佛云)。
(大方等陀羅尼經。華聚菩薩。以偈讚佛及法云)。
(勝鬘師子吼經。勝鬘。以偈讚歎敬禮云)。
(天上天下無如佛偈。佛面猶如淨滿月。讚等。隨意稱咏。如常可知。此不繁出)。
禮三身讚
(佛三身讚。讚法身偈云)。
(報身偈云)。
(化身偈云)。
(迴向偈云)。
若禮別佛。及菩薩。辟支。羅漢。等讚。廣出經論。此不繁錄。言爾炎者。此云所知。亦云應知。又云境界。言東聖方者。即東天竺。所言香臺者。或云香殿。雜事注云。西方名佛所住堂。為揵陀俱知。揵陀。是香。俱知。是堂。此言香室香臺。香殿之義。不可親觸尊顏。故但喚其所住之殿。即如此方稱王為陛下之類。然名為佛堂。佛殿者。斯乃不順西方之意也。
四分律名義標釋卷第三十九
音釋
上音鈎。水瀆也。下音郝。谷也。坑也。又大壑。海也。
雹音薄。
异古文異字。
儜音能。弱也。困也。
健音件。強也。有力不倦也。
懅音據。懼也。慚也。
搦諾。匿。二音。按也。
腨音善。脚肚也。
晡音逋。申時也。
悽音妻。悲痛也。
蘤音委。草榮也。
四分律名義標釋卷第四十目錄
- 迦陵伽國
- 甤羅林
- 波摩那
- 金毗羅
- 正法疾滅
- 自知得阿羅漢
- 波陀舍
- 便闍那
- 惡叉羅
- 六犯所起處
- 六根本
- 稊稗
- 秕𦮽
- 遍扣
- 而㽄
- 觝躓
- 傎蹶
- 轅𨍮
- 咋銜
- 初虗衣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44 冊 No. 744 四分律名義標釋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