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名義標釋卷第二
三垢或名三穢。又名三毒。謂貪瞋癡也。禪門云。引取之心名之為貪。違忿之心名之為瞋。迷惑之心名之為癡。論云。若心能令生死相續。是名為垢。此垢心差別。為貪恚癡。等是垢心。名為煩惱。亦名罪法。亦名退法。亦名隱沒法。亦名熱法。亦名悔法。有如是等名。是垢心修集。則名為使。非但垢心生時名使。煩惱名貪恚癡。疑憍慢。及五見此等差別。故有九十八使。
結使結者。是纏縛義。謂纏縛行人不令解脫故。使者。以驅役為義。謂能驅役行者心神。流轉三界故。略則言三結。廣說則八十八使。若斷身見。戒取。疑。三結盡。得須陀洹果。若三結盡。貪瞋癡薄。得斯陀含果。若貪欲瞋恚盡。得阿那含果。若一切煩惱永盡。得阿羅漢果。
涅槃大經云。涅言不生。槃言不滅。總言不生不滅也。楞伽經云。我所說者。妄想識滅。名為涅槃。新云。梵本正名波利泥縛喃此云滅度。肇師論云。涅槃秦言無為。亦名滅度。無為者。取其虗無寂寞。妙絕於有為。滅度者。言其大患永滅。超度四流。斯蓋鏡像之所歸。絕稱之幽宅也。又新翻為圓寂。賢首云。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稱寂。或云泥曰。或云泥丸。又云泥洹。肇師云。泥洹盡諦者。豈直結盡而[A1]已。則生死永寂滅。故謂之盡矣。有翻為安樂。謂[A2]已離煩惱結賊故也。二教論云。涅槃者。常恒清涼。無復生死。心不可以智知。形不可以像測。莫知其所以名。彊謂之寂。其為至也。亦以極哉。詳如受戒犍度中釋。
浮囊西域渡海之人。多作鳥翎毛袋。或用羊皮牛皮作之。或齎巨牛脬。海船若失。即吹氣浮身。以渡大海。大經喻云。如一羅剎。隨度海者。總乞浮囊。度者答言。寧殺身命。浮囊叵得。羅剎復言。不肯全施。見惠其半。彼人爾時亦不施與。如是展轉乞微塵許。彼人爾時乃至微塵。亦不施與。菩薩摩訶薩。持禁戒時。亦復如是。煩惱羅剎。教化菩薩。令犯四重。護餘輕者。菩薩不隨。勸犯僧殘。菩薩不許。勸犯波逸提。菩薩不肯。勸犯提舍尼。菩薩不肯。勸犯突吉羅。菩薩不隨。故經云。菩薩摩訶薩。持四重禁。及突吉羅。敬重堅固。等無差別。何況聲聞急求度脫。而可輕毀者耶。
帝釋堂帝釋者。梵音具云釋提桓因。亦云釋迦提婆因陀羅。大論云。釋迦秦言能。提婆秦言天。因陀秦言主。合而言之。謂能為三十三天主。今略云帝釋。蓋華梵雙舉也。襍阿含云。佛言。本為人時。行於頓施。堪能作主。故名釋提桓因。雜阿含經云。帝釋本為人時。極大聰明。斷事之時。須臾之間。能斷千事。以是因緣。故名帝釋。佛告諸比丘。堅持七行。必得帝釋。何以故。昔者帝釋。為人之時。發初履行。孝順父母。恭敬尊長。所言柔輭。斷於兩舌。好施無慳。恒修實語。終不欺誑。不起瞋恚。設生嫌恨。尋思滅之。正法念處經云。帝釋是初果須陀洹。現身有千頭。華嚴云。現身有千眼。手持金剛杵。流出火𦦨。瓔珞經云。汝今帝釋。功德眾行。至千佛兄弟過。無復賢劫名。中間永曠絕。二十四中劫。後乃有佛出。剎土名普忍。彼佛壽七劫。遺法亦七劫。其法[A3]已沒盡。曠絕經五劫。汝於彼剎土。當紹如來位。號名無著尊。智論云。昔婆羅門。姓憍尸迦。與知友三十二人。共修迦葉佛墖。命終皆生須彌山頂。憍尸迦為天主。三十二人為輔臣。共為三十三天。帝釋居中。婆沙論云。帝釋為二處天主(四王天忉利天)。因本經云。須彌山頂。善見大城。周萬踰繕那。重門高一由旬半。城有千門。嚴飾壯麗。中央金城。門有五百。中有樓閣。名皮禪延(亦云毗闍延即殊勝殿也)。正理論云。殊勝殿。周千由旬。其地真金雜寶嚴飾。柔軟如妒羅綿。隨足高下。阿含云。目連尊者。遊歷小千界。無有端嚴。如毗闍延堂(餘如受戒犍度。忉利句中釋)。
七寶諸經所出七寶。各略不同。華梵亦別。今如本律所出。一金。二銀。三真珠。四瑠璃。五珊瑚。六硨磲。七碼碯。大論云。一金。二銀。三毗瑠璃。四頗梨(此云水玉。或云水精)。五硨磲(其色青白。有云大貝。如車之渠。渠謂車軔。其狀類之。故名車渠也)。六碼碯(此寶。色如馬之腦。因以為名。其色赤白)。七赤真珠(佛地論云。赤虫所出。大論云真珠出魚腹中。或竹中。或蛇腦中。不必唯生蚌胎也)。無量壽經。有珊瑚。無珠。恒水經。有明月珠。及摩尼珠。并真珠。大論云。是寶有三種。有人寶。天寶。菩薩寶。人寶力少。唯有清淨光色。除毒。除鬼。除暗。亦除饑渴。寒熱。種種苦事。天寶。亦大。亦勝。常隨逐天身。可使令。可共語。輕而不重。菩薩寶。勝於天寶。能兼有人寶。天寶事。又能令一切眾生。知死此生彼。因緣本末。譬如明鏡。見其面像。復能出種種法音。雨諸幢旛華蓋。供養之具。供十方諸佛。又雨諸生活具。四事給施眾生。以除貧窮苦厄也(四事者。飲食。衣服。臥具。醫藥)。
七覺意即七覺支。或云七菩提分。菩提此云覺。增一阿含經云。若如來出現世間時。便有七覺意寶。出現世間。所謂念覺意。法覺意。精進覺意。喜覺意。猗覺意。定覺意。護覺意。出現於世。若如來出現世間時。便有此七覺意寶。出現世間。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修此七覺意。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猗。美也。玉篇曰。歎美之詞。字又作褘。郭璞曰。褘。謂佳麗輕美之貌。今此覺意。由定加行。離沉掉故。引定身心。輕美安和。即當輕美之義。故得定者。非唯心安調暢。亦復容貌充潤也。餘如下釋)。
五陰亦云五蘊。謂色受想行識也。陰以蓋覆為義。謂能蓋覆出世真明之慧。而增長生死。集散不絕。故名為陰。若具此五。名之為生。若散壞時。名之為死。色者。即質礙之義。謂眼耳鼻舌身。諸根和合積聚。故名為色。受者。即領納之義。謂六識與六塵相應。而有六受。和合積聚故名為受。想者。即思想之義。謂意識與六塵相應。而成六想。和合積聚故名為想。行者。即遷流造作之義。謂因意識思想諸塵。造作善惡諸行。和合積聚故名為行。識者。即了別之義。謂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種之識。於諸塵境上。照了分別。和合積聚。故名為識。雜阿含經。佛告諸比丘。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應於色病苦生。亦應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色無常。若無常者是苦。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見有我。異我。相在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非我非我所。如實觀察。觀察[A4]已。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A5]已盡。梵行以立。所作[A6]已辦。不受後有。
鴦崛魔或云鴦崛摩鬘。或云鴦崛摩羅。西域記云。鴦窶利摩羅。唐言指鬘。舊曰鴦崛摩羅。譌也。按賢愚經云。是波斯匿王。大臣之子。其母素性。不能良善。自懷妊此兒以來。心性恭順。樂宣人德。慈矜苦厄。不喜說過。遂立字為阿舋賊奇(此云無惱)。後受邪師教。殺人取指為鬘。人號為指鬘。鴦崛摩經云。姓奇角。是舍衛城人。其師梵志。教授五百弟子。鴦崛摩為上首。儀幹剛猛。力超壯士。手能接飛。走先奔馬。聰慧才辯。志性和雅。安詳敏達。一無疑礙。色像第一。其師教至日中。使殺百人。人取一指。滿百人指。以鬘其額。得生梵天。時少一指滿百。欲害母取指。佛即愍念。往至其前。彼見佛。捨母。欲取佛指。趂佛不逮。佛為說偈。心即開悟。出家證阿羅漢。時到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至一長者家。值其婦產。難便作是念。眾生苦痛。受惱無限。長者語曰。汝為至聖。當有何法。能免產難。答曰。我始出家。未知此法。當往問佛。却來相報。遽還以緣白佛。佛言。汝今往彼婦所。而作是說。我從賢聖生[A7]已來。未曾殺生。持此至誠之言。使彼母人。胎得無他。時鴦崛魔。即至彼婦所。語曰。我從賢聖生[A8]已來。不殺生。此至誠言。胎得解脫。是時婦胎。即得分娩。母子獲安。佛言。我弟子中。第一聰明捷疾智者。鴦崛魔比丘是(出增一經)。
記莂莂。必列切。音別。按此字體加草。本是種穊移蒔之名。今此借用。經音義云。別。分別也。經文從艸作別。非也。舊經多言印駐。一也。文句云。梵音和伽羅。此云授記。亦云受記。受決。受莂。授是與義。受是得義。記是記事。決是決定。莂是了別。謂佛誠言。授其當果。時事決定。近遠了別。從佛授與得名。故言授記。
王印(如律文喻釋)論云。如人捧持王印。隨處無畏。行者亦爾。執持戒印。到處無礙。不為一切魔怨所嬈。直至涅槃。但堅捧持。無令毀失。不必於中求義。
三惡謂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也。地獄者。謂此處在地之下。其造作極重惡業眾生。墮於此道。餓鬼者。有三種。一謂罪業極重者。積劫不聞水漿之名。其次者。但伺求人間蕩滌膿血糞穢而食。又其次者。時或一飽。謂造作惡業眾生。由慳貪故。生於此道。畜生者。謂披毛戴角。鱗甲。羽毛。四足。多足。有足。無足。水陸空行等。其造作惡業眾生。由愚癡故。生於此道。詳如下述。
神仙五通梵語茂泥。此云仙。釋名云。老而不死曰仙。仙者遷也。遷入山也。莊子云。千歲厭世。去而上遷。抱朴子云。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不修。而但務方術。終不得長生也。楞嚴經云。復有從人。不依正覺。修三摩地。別修妄念。存想固形。遊於山林。人不及處。有十種仙。餘如經說。此不繁錄。纓絡經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徹照無礙。故名神通。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知他心通。四宿命通。五神足通。處胎經。妙勝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修習何法。得神通道。佛遂為說欲界中之五通。一者足不履地。謂身能飛行。履空如地。履地如空。二者知人心命。謂能知他人之心。行善行惡。生善處惡處。三者回眼千里。謂於天下眾生之類。若好若醜。城郭屋舍。山巖樹木。回眼之持。無有遠近。皆悉能見。四者呼名即至。謂於天下男女。及象馬巨細等聲。無不能聞。若有呼其名者。或遠或近。隨即而至。五者石壁無礙。謂於天下周旋往來。山河石壁。無所障礙。如宗鏡錄。五種通中。第三依通。謂依憑術法。任意無礙。如乘符往來。藥餌靈變之類。此皆神仙之術也。佛說偈言。
今言神仙五通。正凡夫所得者。
蘇羅婆國善見律云。不得此草名也。五分律云。須賴婆國。母經云修賴吒國。皆一也(按蘇須修三字。梵音相同。此譯云善。賴吒。此云國也)。
毗蘭若善見云。毗蘭若者。此是國名。五分云。毗蘭若邑。十誦云。毗羅然。婆沙律云。毗羅然國。近雪山故名毗羅然。是外道沙門梵志所樂處。中本起經云。舍衛國界有都。名隨蘭然。有婆羅門。名阿耆達多。
那鄰羅濵洲善見云。那鄰羅者。即夜叉名。因夜叉鬼依此樹故。而號之濵洲。戒因緣經云。鞞羅然國。無有堂舍。北有大失利沙山。山谷廣大。草木深𨗉。種種華樹。若干種鳥。爾時世尊及比丘僧。於彼山宿樹下而住。
曼陀羅樹此云適意。又云白華。善見云。此是練木樹也。
毗蘭若婆羅門善見云。生於毗蘭若國。因國號之。五分云。毗蘭若邑。有婆羅門。名毗蘭若。波斯匿王。以此邑封之。十誦云。毗羅然國。有婆羅門王。字阿耆達。婆沙律云。阿耆達者。以供養火故。名阿耆達。婆羅門。此云淨行。亦云梵志。是四姓中之貴姓。劫初種族。山野自間。故人以淨行稱之。其種別有經書。世世相承。以道學為業。或在家。或出家。多恃[A9]己道術。我慢人也(餘如受戒犍度中釋)。婆沙律云。此婆羅門王。從無始來為癡闇所盲。不顧好惡。又此人長夜惡邪。是法怨賊。雖復請佛。無信敬心。是故不以為意。又佛欲現受宿報故。而受彼請。謂過去世。有佛名毗婆葉。國王名槃頭。辦種種甘美餚饍。請佛及僧。佛及大眾。食訖還歸本處。時有婆羅門。名山王。教授五百童子。見食香美。便興妬意。曰。此等髠頭沙門。正應食馬麥。不應食此甘饌。告諸童子曰。汝等見此髠頭道人。食甘饍不。諸童子曰實見。此等師主。亦應食馬麥佛言。爾時山王婆羅門者。則我身是。爾時五百童子者。今五百羅漢是。我於爾時嫉罵應食馬麥。卿等亦云。如是以是因緣。我及卿等。經歷地獄。無數千歲。今雖成佛。由彼殘緣。我及卿等。於毗蘭若。食馬麥九十日。我於爾時。不言與佛馬麥。但言與比丘。以是故我今得食擣麥。以卿等加言。當與佛麥。故今日卿等。食著皮麥耳(出興起經)。
瞿曇或云俱譚。又云憍曇彌。文句曰。瞿曇。此云純淑。古翻為泥土。西域記云。喬答摩。舊云瞿曇。譌略也。苑法師云。具云瞿答摩。瞿者。此云地也。答摩。最勝也。謂天以外。在地人類。此族最勝。故云地最勝也。或曰瞿曇彌。或云憍曇彌。或曰瞿夷。皆女聲呼也。南山云。瞿曇者。如十二遊經云。昔者菩薩。阿僧祇初。為國王。父母早喪。讓位求道。師姓瞿曇。因從氏焉(遂受其姓。名小瞿曇)。梵言瞿曇者。星名也。如此張氏。因星立姓。自古相傳。言瞿曇。謂泥土者。但是譯人取言輕重成譌。今問梵僧。言瞿荼者。泥土也。求曇者星名也。故知因星得姓。定非泥土。至於後代。改姓釋迦(言女聲呼瞿曇為瞿夷者。未必是也)。
沙門或云桑門。或云沙迦懣曩。皆譌也。正言室摩那拏。此言功勞。言其修道。有多勞也。什師云。佛法及外道。凡出家者。皆名沙門。肇師云。出家之都名也。秦言義訓勤行。勤行取涅槃也。或翻勤息。阿含經云。捨離恩愛。出家修道。攝御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無所傷害。遇樂不欣。逢苦不慼。能忍如地。故號沙門。增一阿含。佛告阿難。有二種沙門。有習行沙門。誓願沙門。彼云何名為習行沙門。於是比丘。行來進止。視瞻容貌。著衣持鉢。皆悉如法。不著貪欲。瞋恚。愚癡。但持戒精進。不犯非法。等學諸戒。是謂名為習行沙門。云何名為誓願沙門。或有比丘。威儀戒律。出入進止。行步容貌。視瞻舉動。皆悉如法。盡有漏。成無漏。於現法中。身得證。而自遊化。生死[A10]已盡。梵行[A11]已立。所作[A12]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謂名為誓願沙門。瑜伽論云。有四沙門。一勝道沙門。即佛等。二說道沙門。謂說正法者。三活道沙門。謂修諸善品者。四汙道沙門。謂諸邪見行者(佛名大沙門。故從佛出家者。稱名釋迦沙門)。
釋種釋者。具云釋迦。此翻能仁。長阿含經云。過去有王名曰懿摩(即第十輪王。去善薩身一百世。如受戒犍度中釋)。擯斥四子。令出國(第四子名莊嚴。即淨飯王所承)。子奉王命[A13]已。到北雪山。住直林中。五分律云。居雪山北。四方遐曠。菜果滋茂。頓駕數年。歸德如市。鬱為疆國。父因往召。辭過不還。父王三歎。我子有能。因名釋種。又云住直樹林。復名為釋。既於林立國。即以林為姓。故以釋迦翻為直林。南山云。今據梵音。呼直為釋。天竺諸事。一物多名。此又因林而命氏矣。若準別傳。彼土有樹。名曰釋迦。根幹茂盛。佛祖統紀云。世人皆知如來為剎帝利之王種。而不知瞿曇釋迦前後立姓之由。瞿曇之義有四。或云純寂。或云地最勝。此從本德而稱也。或云甘蔗。或云日種。此就本緣而言也。釋迦之義有三。據德立號。則曰能仁。依處稱名。則曰舍夷直林。然釋迦立姓之由。雖因甘蔗王之四子。而實出自瞿曇也。瞿曇釋迦。稱雖有異。姓即是一。或加甘蔗。舍夷。列為五姓。則本末相分。源流一致。是知舍夷釋迦二姓。出自甘蔗。甘蔗出自瞿曇。其實皆剎帝利王之一姓也(舍夷亦樹名也)。
十號一如來。二應供。三正徧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間解無上士。七調御丈夫。八天人師。九佛。十世尊。如來號者。如過去諸佛行六波羅蜜。得諸法。如相來至佛道。今佛亦如是道來。如諸佛來。故號如來。應供號者。謂萬行圓成。福慧具足。應受天上人間供養。饒益有情。故號應供。又證涅槃時。斷盡一切煩惱。令身口意清淨。無染無著。復名無所著。正徧知號者。謂具一切智。於一切法。無不了知。故號正徧知。又以一切法。平等開覺一切眾生。成無上覺。復號等正覺。明行足號者。明即三明。謂天眼宿命。漏盡明也。行足者。謂如來身口意業。善修滿足。正真清淨。於自願力。一切之行。修令滿足。故號明行足。善逝號者。善逝即妙往之義。謂如來。正智能斷諸惑。妙出世間。能往佛果。故號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號者。世間解者。謂世間出世間。因果諸法。正覺正知。無不解了。無上士者。謂於三界人天。若凡若聖。一切有情之中。唯佛第一最上無等。故號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號者。謂佛具大丈夫力。而能調伏善惡二類眾生。以第一義。涅槃之法。顯示調御。令離垢染。獲得最上涅槃。故號為調御丈夫。天人師號者。謂非獨與阿難一人為師。所有四眾。及天上人間。沙門。婆羅門。魔王。外道。釋。梵。龍。天。皆歸命。依教奉行。俱稱作弟子。故號天人師。佛號者。謂智慧具足。三覺圓明。故號為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名三覺也)。世尊號者。謂以無漏智等法。破彼貪瞋癡等。一切煩惱。不善之法。滅生死苦。得無上覺。天人凡聖。世出世間。咸尊重。故號為世尊。如上所解。文出十號。經若以義略釋之。一是倣同先跡號。二是堪為福田號。三是徧知法界號。四是果顯因德號。五是妙往菩提號。六是達偽通真號。七是攝化從道號。八是應機授法號。九是覺悟歸真號。十是三界獨尊號。又文句云。無虗妄名如來。良福田名應供。知法界名正徧知。具三明名行足。不還來名善逝。知眾生國土。名世間解。無與等。名無上士。調他心。名調御丈夫。為眾生眼。名天人師。知三聚。名佛。具此十德。名世間尊(三聚者。謂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
諸天魔梵諸天者。舉其總也。梵云提婆。此言天。天者。天然。清淨光潔。最勝最尊。故名為天。苟非最勝之因。豈生最勝之處。言最勝因者。所謂十善。身三。語四。及意三行。由其三業。防止過非。有順理義。即名十善。以茲十善。運出五道。故此十戒。名曰天乘。業報差別經云。若眾生。具修增上十善。得欲界天報。修有漏十善。與定相應。得色天報。修四空定。得無色天報。言魔者。梵音具云魔羅。大論云。秦言能奪命。能奪智慧命故。又翻為障。能為修道作障礙故。肇師曰。秦言。或名殺者。或云極惡。斷人善因。名殺者。違佛亂僧。罪莫之大。故云極惡也。涅槃疏云。依於佛法而得善利。不念報恩。反欲加毀。故云極惡。垂裕云。能殺害出世善根也。欲界第六天上。別有魔羅所居天。是他化天所攝。因本經云。梵身天下。有摩羅波旬宮殿(梵身天。是色界最下一天也)。樓炭經云。欲色二界中。別有魔宮。縱廣六千由旬。宮殿七重。云云。言梵者。梵是西音。此云離欲。或云淨行。法華疏云。除下地繫。上升色界。故名離欲。亦稱高淨。證真云。劫初成時。梵王先生。獨住一劫。未有梵侶。後起念云。願諸有情。來生此處。作是念[A14]已。梵子即生。外道不測。便執梵王是常。梵子無常。淨名疏云。梵王是娑婆世界主。住初禪中間。即中間禪也。謂在初禪二禪。兩楹之中也。毗曇云。二禪以上。無言語法。故不立主。禪門云。初禪有覺觀心。則有語言法。主領下地眾生為便。文句云。梵王住初禪中間。內有覺觀。外有言說。得主領為王。單修禪為梵民。加四無量心為王。妙樂云。梵即色主。亦三界主。大論云。帝釋為二處天主(四天忉利)。魔王為欲界主(以其居欲界頂。故也)。大梵王為三界主。感通傳。答南山云。魔王雖欲界主。帝釋四王。若行佛法。魔不能制。又娑婆世界主。名摩醯首羅。華嚴經云。大千世界主。摩醯首羅(此云大自在)。涅槃疏云。摩醯首羅。居色界頂。主大千界。輔行云。摩醯首羅。能覆大千。舉世尊之。以為化本(大千界內。有萬億梵王。此處梵王。名尸棄。居大千之中。以統御為主。其實主領小千界。摩醯首羅。以其報最勝故。居色界頂。能覆大千。為世主宰)。
上中下善亦云初中後善。成論云。佛法無時不善。於少壯老。三時皆善。入時行時出時亦善。又初止惡。中捨福報。後一切捨。是名三善。又佛三時。常說正法。不雜非法。初中後時。常為智者之所愛樂。又於三時。一切甚深。不如餘經。初麤。中細。後則微末。以是等緣。故名三善(餘經。即諸外典也)。
梵行梵是西語。具云梵摩。此言清淨。或云清潔。正言寂靜。律攝云。梵謂涅槃。此行能趣。故言梵行之行。名為梵行。成論云。梵行者。八直聖道。名為梵行。是名涅槃道。能到故名梵行(八直聖道。即八聖道。詳如下釋)。
問訊訊。言也。意取發言慰問。以伸誠敬。非類今時。但以合掌低頭。默而無言。名為問訊。斯乃僅可以為和南軌式。非關問訊之儀。僧祇律云。禮拜不得如瘂羊。當相問訊。持地論云。當安慰舒顏。先語平視。和色正念。在前問訊。善見論云。比丘到佛所。問訊云。少病少惱。安樂行不。大論云。問訊少惱。少病。興居輕利。氣力安樂不。何以問少惱少病不。謂有二種病。一者外因緣病。二者內因緣病。外者寒熱饑渴。兵刃刀杖。墜落推壓。如是等種種外患。名為外病。內者。飲食不節。臥起無常。四百四病。如是等種種。名為內病。如此二病。有身皆苦。是故問少惱少病不。何以不問無惱無病。而問少惱少病耶。謂身為苦本。無不病時。何以故。是四大合而為身。地水火風。性不相宜。各各相害。譬如疽瘡。無不痛時。若以藥塗。可得少差。而不可得愈。人身亦如是。常病常治。治故得活。不治則死。以是故。不問無惱無病。外患。常有風雨寒熱為惱。復有身四儀。坐臥行住。各久則惱也。若問少惱少病則足。何以復言興居輕利耶。謂人雖病差。未得平復。以是故問興居輕利。何以故問氣力安樂不。謂有人病差。雖能行步坐起。氣力未足。不能造事施為故問氣力也。安樂不者。有人雖病得差。能造事施為。而未受安樂。是故問安樂不。又有人無病有力。復為貧窮。恐怖。憂愁。不得安樂也。復次。有二種問訊法。謂問訊身。問訊心。若言少惱少患。興居輕利氣力。是問訊身。若言安樂不。是問訊心。種種內外諸病。名為身病。婬欲。瞋恚。嫉妬。慳貪。憂愁。怖畏等。種種煩惱。九十八結。五百纏縛。種種欲願等。名為心病。以是二病問訊。故言少惱少病。興居輕利安樂不。問曰。人問訊。則應爾。諸天尚不應如此問訊。何況於佛。答曰。佛身二種。一神通變化身。二父母生身。受人法故。故不如天。是故應如人法問訊。
遶佛遶。同繞。圍繞也。或曰旋。旋謂周旋回轉。欲其圓如規也。旋繞之儀。出自天竺。天竺之禮。有其多種。或以禮拜為恭。或復旋繞表敬。旋有左右。遶有吉凶。右旋名吉。左遶名凶。故諸經論中。皆曰右旋。是以左遶。為神所訶。乃至右繞麥積。為俗所責。然左右之儀。應須辨之。即如此方行事者。順於天時。面西北轉。偏袒右膊。向佛而旋者。是也。寄歸傳云。言右旋者。梵云鉢喇特崎拏。鉢喇字緣。乃有多義。此中意趣。事表旋行。特崎拏。即是其右。總明尊便。之目故時人名右手。為特崎拏手。意是從其右邊為尊為便。方合旋繞之儀矣。西國五天。皆名東方為前方。南為右方。經云。右繞三帀者。正順其儀。或云。繞百千帀。不云右者。略也。然旋繞時。或千帀百帀。十帀七帀。五帀三帀。各有所表。且論常行三帀者。表供養三尊。止三毒。淨三業。滅三惡道。得值三寶。餘可意知。斯不繁述。若論其福果者。如菩薩本行經云。昔佛與阿難入舍衛城。而行乞食。時彼城中。有一婆羅門。從外而來。見佛出城。光相巍巍。時婆羅門。歡喜踊躍。遶佛一帀。作禮而去。佛便微笑。告阿難言。此婆羅門。見佛歡喜。以清淨心。遶佛一帀。以此功德。從是以後。二十五劫。不墮惡道。天上人中。快樂無極。竟二十五劫。得辟支佛。名持儭那祇梨。以是因緣。若人旋佛。及旋佛塔。所生之處。得福無量也。
三月夏安居三月者。九旬之日也。夏是雨時。安居略分三種。謂前中後也。若四月十六日結者。名前安居。從十七日[A15]已去。至五月十五日結者。名中安居。唯五月十六一日結者。名後安居。前一是正。後二為有事難。不及前結。如來愍眾順物。故開一月。謂從四月十七。至五月十六。於此一月中。續結令成。脫此不得。以不成法故。然此三時。皆須住滿九旬為期。其前結者。當住至七月十五日解。若中結者。從七月十六日。至八月十四日。中間若有事緣。數滿九旬。聽解而去。若非正緣。還須同後結者住。至八月十五日解。據此三時。偏約夏月者。情在三過。一者無事遊行。妨修道業。故母經云。夏中無緣。不應乞七日法。冬中無緣。不應行。二者傷損物命。違慈實深。以夏中方尺之地。悉皆有蟲。故正法念經云。夏中除大小便。餘則跏趺而坐。三者所為既非。故招世謗。以諸檀越嫌言。外道持戒者。畏傷眾生。夏猶不行。況佛弟子慈心者。冬夏所求。無有厭足。鳥依林樹。野獸依山。皆有住時。云何比丘。無暫時息。以斯之過。教興茲焉。今如來隨順眾生。故於毗蘭若。前三月夏安居也。
波羅國或云波利國。波利。乃北天竺外。雪山西。縛喝國之。城名。非東南海中之波羅國也。有云波羅奈國。波羅奈。是中天竺境。與波利懸隔。此由波羅波利音之相近譌轉也。
魔波旬魔有四種。煩惱魔。五陰魔。死魔。天子魔。今此言魔。正屬天魔。輔行云。古譯經論。魔字從石。自梁武來。謂魔能惱人。字宜從鬼。原非字義。本是梵音。具云魔羅。秦言能奪命。波旬。正言波卑夜。此云惡。是魔王名也。什師曰。秦言殺者。常欲斷人慧命故。亦名惡中惡。惡有三種。一曰惡。若以惡加[A16]己。還以惡報。是名為惡。二曰大惡。若人不侵[A17]己。無故加害。是名大惡。三曰惡中惡。若人來供養恭敬。不念報恩。而反害之。是名惡中惡。魔王最甚也。諸佛常欲令眾生安隱。而反壞亂。故言甚也。
大目連或曰目犍連。又曰目乾連。闡義鈔云。目犍連姓也。此翻讚誦。文殊問經。翻為萊茯根。真諦云。勿伽羅。翻胡豆。二物皆古仙所嗜。因以命族。新云沒特伽羅。此云採菽氏。上古有仙。居山寂處。常採菉豆而食。因以為姓。尊者之母。是彼之族。取母氏姓。因以為名。大者。以尊者得大神通。又欲於同姓中揀別。無令濫稱故。什師曰。生便有大智慧。故名大目犍連。又名拘律陀。拘律陀者。樹名也。父禱此樹神。而得子故。亦云拘隸多。皆一也。新云從父本名。名俱利迦。什師曰。時人多召其姓。尟召其名也。是佛聲聞弟子中。神通第一也(父名。生處。如受戒犍度中釋)。
鬱單越或云鬱坦越。又曰鬱單曰。此云勝處。亦云勝生。又云高上。長阿含經云。鬱單越者。其義云何。於三天下。其土最上最勝。故名鬱單越。或云俱盧洲。西域記云。拘盧洲。舊云鬱單越。又曰鳩樓。譌也。居須彌山北。其土豐樂。如比上天。人無我。我所。物皆自然。不假工力。故有自然秔米也(秔。音耕。俗作稉。粳。皆一也。詳如三十事中釋)。
舍利弗舍利。此云身。亦云鶖。弗。此言子也。涅槃經云。舍利弗母。名舍利。因母立字。故名舍利弗。此翻身子。文句云。此女好形身。身之所生。故言身子。言鶖子者。謂其母眼明淨。如鶖鷺眼。闡義鈔曰。新云奢利佛呾羅。奢利。此云鶖。即百舌鳥。亦云春鸎。佛呾羅。此言子。以母才辯。喻如鶖鳥。此是彼子。以顯之。故云鶖子。尊者本生摩揭陀國。那羅陀村。乃南天竺。提舍婆羅門。大論師之子。八歲便昇論牀。摧伏諸大論師。故經云。尊者是世間第二佛。為法之將。能隨如來。而轉法輪。佛弟子中。智慧第一。一切世間所有智慧。十六分中。不及其一。唯除如來也。尊者今請如來預為比丘制戒。如來以諸弟子。未生漏法。未為制戒。然尊者。非但今時。預請如來結戒。亦曾於過去世時。波羅奈國。大名稱王所。為大臣。名曰陶利。智慧聰明。時諸民眾。未有過患。而請王制諸刑罰。王念庶民。未有過惡。不以制罸。復於今時。諸比丘未有漏法。而請世尊預制禁戒。佛知諸弟子。未有有漏法生。不以制戒。譬如轉輪聖王。不以無過。而為婆羅門居士。而制刑罸。佛亦如是。爾時大名稱王者。世尊是。時大臣陶利者。尊者舍利弗是也(餘如受戒犍度中釋)。
四分律名義標釋卷第二
音釋
一身見。二邊見。三見取。四戒取。五邪見。
昵音匿。
四流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
翎音陵。鳥羽。
脬音拋。膀胱也。
叵音頗。不可也。
蚌音棒。蛤屬。
舋音欣去聲。
趂嗔字去聲。逐也。
懣門字上聲。
懿音意。
楹音迎。柱也。
萊茯上音來。下音伏。
菽音叔。豆也。
尟先字上聲。同尠。
鶖鷺上音秋。下音路。
四分律名義標釋卷第三目錄
- 毗婆尸佛
- 尸棄佛
- 隨葉佛
- 拘留孫佛
- 拘那含牟尼佛
- 迦葉佛
- 契經
- 祇夜經
- 受記經
- 偈經
- 句經
- 因緣經
- 本生經
- 善道經
- 方等經
- 未曾有經
- 譬喻經
- 優波提舍經
- 恐畏林
- 偏露右肩
- 未為結戒
- 有漏法
- 毗舍離
- 迦蘭陀村須提那子
- 阿羅漢
- 華水
- 故二
- 欲想念熱
- 火炬
- 䟦闍子
- 戒羸
- 雌獼猴
- 名字比丘
- 相似比丘
- 自稱比丘
- 善來比丘
- 乞求比丘
- 著割截衣比丘
- 破結使比丘
- 白四羯磨比丘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44 冊 No. 744 四分律名義標釋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