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名義標釋卷第十九
●律藏卷第二十二
○比丘尼法
惟夫女人心弱。情欣恣放。諂偽多過。媟嬻無恒。故佛世尊。以應其機。防之而密。禁之以牢。是每立戒。倍逾於男。凡為遮制。嚴必加僧。苟非宿植妙因。曷由獲斯聖訓。既捨俗嬩。稱為釋女者。當奉能父之誨。麤服蔽形。蔬食資身。寡步少言。蠲情滅逸。內外根塵。使無相涉。如善護龜。巧而藏六。持戒則吉羅無犯。澄心乃觸物無移。於三藏中。方便勤學。修五分與八敬。拔三毒與七支。心存圓悟。志在上乘。視四生如赤子。念三途若[A1]已苦。早求成道。以法濟之。具如斯行。現則人天之良友。終為三界之舟航者也(凡比丘尼受大戒[A2]已。即應熟讀戒本。使無差脫。方閱律藏。令曉持犯。若智有餘。乃學僧律。俾知二部毗尼。共不共別。今此尼戒。所有名句。多同僧律。如前詳釋。茲復出者。以恐女志多劣喜忘。不能記習僧律。故今重出。略而釋之。中有不同者。隨文詳注。然此律文。多是簡尠。名句無幾。不能一一條列科相。[A3]但出篇目。以便尋討若樂廣知。當閱僧律)。
○八波羅夷法
世尊梵音路迦那他。此云世尊。是佛十號後之一號也。謂具上九號。為物欽重。故曰世尊。天上人間所共尊故。舊稱眾祐。謂有眾德自祐。復能祐諸有情。故稱眾祐。祐猶助也。
毗舍離此云廣博嚴淨。謂其國寬平。名為廣博。城邑華麗。故名嚴淨。
獼猴江獼。音迷。猴。音候。此獸無脾。以行消食。江。應言池。此池在毗舍離宮城外五六里。是昔眾獼猴。為佛穿作此池也。
名字比丘尼此以名為稱。非真比丘尼也。或是比丘尼種族。或世間人與男女立字。喚作比丘尼。
相似比丘尼若人剃髮。不受佛戒。以其形貌威儀。似比丘尼也。
自稱比丘尼謂人實非比丘尼。自言我是比丘尼。或是賊住者(賊住。謂自剃髮。不受佛戒。盜聽僧戒。或共羯磨布薩。名為賊住。此人後不聽與出家)。
善來比丘尼謂有女人。具信樂心。來至佛所。欲求出家。佛即喚言善來比丘尼。頭髮自落。成比丘尼性。如摩登伽女等。毗尼母經云。佛在舍衛國。摩登祇女來到佛所。禮世尊足。退坐一面。佛即為說法。深悟法性。得須陀洹果。求佛出家。世尊告曰。聽汝於我法中。善修梵行。盡諸苦際。佛言[A4]已訖。頭髮自落。法服應器。忽然在身。威儀詳序。如久服法者。
乞求比丘尼梵言比丘尼。此言乞士女。凡稱比丘。皆是乞求義也。如諸俗女婦人等。從他乞求時。亦言我是比丘尼。是謂乞求比丘尼。非真比丘尼。
著割截衣比丘尼謂以諸貴價衣等。割截壞色。然後披著。名為能著割截衣者。是名比丘尼。雖著割截衣。不受戒。非真比丘尼。
破結使比丘尼一切煩惱。名為結使。若人出家。或滿二十歲。或不滿二十歲。破諸煩惱。盡一切漏。得阿羅漢果。即名得具足戒。名為比丘尼。
白四羯磨比丘尼謂受戒者。無諸障難。善法成就。於比丘比丘尼。二部僧中。秉白四羯磨。得具足戒。是為白四羯磨比丘尼(一白三羯磨。名白四羯磨)。[A5]已上諸比丘尼。惟取此中比丘尼制戒。
二形亦名二根。謂人一身。俱有男女兩根也。
黃門謂諸不能男者。此略有五種。一者生。二者犍。三者妒。四者變。五者半。詳如第三卷釋。
偷蘭遮此云大障。謂能與善道作大遮障。後墮惡道。亦名麤罪。
突吉羅此云惡作。身犯者名惡作。口犯者名惡說。
式叉摩那此云學法女。謂於二年中。學其六法。及比丘尼諸戒威儀也。
沙彌此云息慈。謂息世染之情。以慈濟萬物也。梵音云室羅末尼羅。此云求寂男。謂欲求趣涅槃圓寂之處也。
沙彌尼尼者。女也。正梵音名室利摩拏理迦。此云勤䇿女。亦云求寂女。餘如上釋。
滅擯滅者。絕也。沒也。擯者。斥也。棄也。謂犯此戒。即應除去。不問不治。永絕捨棄。滅沒其名。更復不得入道也。
最初未結戒等謂最初犯戒人。佛未制戒。故不得罪。如須提那子。及癡狂心亂者。痛惱之所迫纏者。由彼失於本性。於自身中。皆無比丘尼想。故無犯也(初事竟)。
羅閱城此云王舍城。是摩竭國城名也。
耆闍崛山此云鷲頂山。謂其山頂。形似鷲鳥也。
聚落巷陌街衢住處。名為聚。聚外遠家。名為落。又有市名聚落。無市名村也(二事竟)。
譽死譽。音豫。謂稱人之美。曰譽也。
咄人咄。音獨。喝也。呵也。
惡活活。桓字入聲。生也。不死也(三事竟)。
過人法亦名上人法。謂四聖果等法。此法過於一切凡愚之上。人中無以等者。故名為過人法。亦言入涅槃法。此法是佛。辟支佛。羅漢法也。
入聖智勝法謂佛及四果。殊勝之法。非由色力。及以聰明而能獲者。皆由行者精進不懈。勝妙力故。而能證入也。
大姊姊。音子。女兄也。本作姉。俗作姊。姉。四姓出家。同歸姓釋。是為法中姉妹。
增上慢謂未得證聖。而謂[A6]已得。以其聖智。是增上行。於此出世增上法中。起心生慢。名為增上慢也。此以其內心。實為[A7]已得[A8]已證。此心增上。而慢於他。是為增上慢。若自知未得上人之法。誑他言得。是為妄語。故此除增上慢。不犯(四事竟)。
舍衛國此言聞物國。此乃城名。非是國號。以其城名出人物。好行道德。五天共聞。故名聞物。國號憍薩羅。
祇樹給孤獨園祇是祇陀。此云勝。給孤獨。是須達長者之稱。須達長者。將金錢布地。與祇陀太子買園。為佛建寺。太子心喜。以林樹施之。以二人同心施故。故共稱名為祇樹給孤獨園。
豪䝿古作䝿。今作貴。
大善鹿樂長者五分律云。毗舍佉母壻。名鹿子。其孫名尸利䟦。尸利䟦。常繫念偷羅難陀比丘尼。梵云尸利䟦。此言吉善。大善。吉善。義皆一也。鹿樂是父名也(壻是女夫。今俗作婿)。
偷羅難陀亦云偷蘭陀。或云吐羅難陀。又云鍮盧。此皆梵音之輕重譌轉也。偷羅義多。不可翻。難陀。此翻歡喜。亦釋種女。然此比丘尼。解通三藏。善閑說法。六羣尼中之最者。亦是大權菩薩示現。致佛結戒也。
阿姨阿。阿葛切。音遏。俗呼為亞。姨。今稱比丘尼為阿姨者。有云。以大愛道比丘尼。是佛姨母。故傚喚阿姨。餘如比丘尼犍度中釋。
捉嗚[A9]嗚。謂嗚。唼其口也。即口之相近也。
酸棗五分律云。彼問言。汝須何物。尼答言。我須乾棗。便買與之。比丘尼以手捧棗。問言。汝見是乾棗不。答言。見。比丘尼言。若人繫心於不可行欲處。神明乾縮。亦如此也。
從腋腋。音亦。是左右肘脇之間也。
若捺捺。音納。搦也。手按之也。
捉髀髀。音彼。兩股也。
阿修羅此翻無端正。謂男醜。女端正故也。又翻非天。謂此神果報最勝。鄰次諸天。而非天也。
尼師壇此云坐具。或云隨坐衣。又云隨足衣。謂將隨行坐臥。不得離故也。
革屣屣。音徙。皮履也。熟皮曰韋。生皮曰革也。草曰屝。麻曰屨。皮曰履(屝音費。屨音踞)。
僧伽婆尸沙僧伽。此云眾。婆尸沙者。是餘殘義。總略言之名僧殘。如人為他所殘。尚有咽喉。名之為殘也。如二人共入陣間。一為他所害命絕。二為他所害。命根少在不斷。若得好醫良藥。可得除瘥。若無。不可瘥也。犯僧殘者。亦復如是。有少可懺悔之理。若得清淨大眾。為如法說懺悔除罪之法。此罪可除。若無清淨大眾。不可除滅。是名僧殘也(五事竟)。
沙樓鹿樂長者鹿樂。或云鹿子。此亦鹿子長者兒也。
屏處屏。音平。屏者。是隱蔽處也。
相倚倚。音椅。依也。
八事一捉手。二捉衣。三入屏處。四共立。五共語。六共行。七身相倚。八共期。
至挽挽。音晚。牽引也。
夜叉此云勇健。亦云暴惡。有光。迅飛如流。世人見光。謂之流星。口中出烟𦦨。世人云箒星。一念能至百千由旬。
有[A10]刺[A11]刺。音次。直傷也(六事竟)。
坻舍難陀坻舍是星名。或遇此星直月而生。故以為名也。坻。音邸。
明相謂東方[A12]已赤也。此約日未出前二刻為曉。是明相也。又以觀見掌文為限也。
命難謂恐有失命因緣也。
梵行難謂恐有破戒因緣也(七事竟)。
拘睒彌國中天竺境。周六千餘里。國大都城。周三十餘里。睒。音閃。
瞿師羅園瞿師羅。此云美音。是長者名也。園在城之東南。不遠。
闡陀比丘又名車匿。佛未出家時。為佛守馬人也。
慰次比丘尼或名優蹉。是闡陀妹。有云是其姊也(慰。亦作叞)。
教增戒心慧教增戒者。謂教增五篇戒學。教增心者。謂教增得四禪。教增慧者。謂教增明見四諦。又教增戒者。教律藏。教增心者。教經藏。教增慧者。教論藏。
非法別眾謂同一住處。羯磨時。有不來者。應與欲。而不與欲。在前應呵者。便呵(此名別眾)。彼作白二羯磨。作白四羯磨。白此事。乃為彼事羯磨(此名非法)。是為非法別眾羯磨。
非法和合眾謂同一住處。和合一處羯磨。應與欲者與欲。在現前應得呵者。不呵(此名和合)。作白二羯磨。作白四羯磨。白此事。乃為彼事作羯磨(此名非法)。是為非法和合眾羯磨。
法別眾謂同一住處羯磨時。有不來者。應與欲。而不與欲。在現前應得呵者呵(別眾)。彼作白二羯磨。白四羯磨。如法作(是法)。是為法別眾羯磨。
法相似別眾別眾如上釋。法相似者。作白二。白四羯磨。前作羯磨。而後作白(此是法相似也)。是為法相似別眾羯磨。
法相似和合眾和合眾如上釋。法相似亦如上釋。[A13]已上五種羯磨。皆不如法。若僧作此等羯磨者。以不如法故。不犯。
毗尼此云善治。謂自治婬怒癡。亦能治眾生惡也。亦云滅惡。謂佛所說。作無作戒。能滅身口之惡。故云滅惡也(八事竟)。
○十七僧殘法
無根根者。謂見聞疑根也。見根者。實見彼於八波羅夷中。犯一事。若他見者。從他聞。是謂見根也。聞根者。若聞彼犯梵行。乃至於八棄中。隨犯一事。若彼說從彼聞。是謂聞根也。疑根者。有二種生疑。一從見生疑。若見與男子入林出林。乃至手捉刀血汙。與惡知識伴。是謂從見生疑。二從聞生者。若在暗地。若聞牀聲。乃至聞言。我得上人法。是謂從聞生疑。除此三根[A14]已。更以餘法謗者。是謂無根也。不問前人清淨不清淨。無此三根謗時。皆名無根(以後四波羅夷謗者。亦爾)。
異分事中取片異分者。八波羅夷是。此中若犯一事。即非沙門。非釋女。失比丘尼法。涅槃無有其分。以涅槃乖生死故。故名異分。片者。諸威儀中。小小事也。謂取波羅夷法中小小之罪。謗他言犯波羅夷也。
阿蘭若此云閑靜處。謂離村落。五里之處也。
精舍所謂精舍者。非以其舍精妙。由其精練修行者所居。故謂之精舍也。
詣官詣。音藝。至也。善見律云。若人偷比丘尼衣。不得言是賊。但言此人取貧道衣去。若人當劫奪尼。得就王乞護身。不得稱名字。若道名字。犯。又云。若人入尼寺。斫伐樹木。不得奪刀斧。及打壞。若打壞應還直。若不還。計直多少。犯罪。
一念頃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經九百生滅。僧祇律云。二十念。名一瞬頃。二十瞬。名一彈指。二十彈指。名一羅豫。二十羅豫。名一須臾。日極長時。有十八須臾。夜極短時。有十二[1]須(夜長日短。反上應知)。
波斯匿此云勝軍。
梵志即婆羅門也。其人種類自云。從梵天口生。四姓中勝故。獨取梵名。以為是梵天苗裔也。唯五天竺有。餘國皆無。
離奢此云皮薄。亦云同皮。
王舍城即羅閱城。
僧伽藍此云眾園。謂生植佛子道種根芽聖果處也。此方名寺。又名院。又名精舍。
摩竭國此云善勝國。亦云無惱國。
缾沙王此云影勝王。亦云勝身王。
種姓者舍夷(貴姓也。即釋迦所住處。以住處而立其姓也)。拘離(亦作拘梨。是羅摩伽國人種姓也)。彌寧(未詳)。䟦耆(此云金剛)。滿羅(或作摩羅。又作末羅。此云力士)。蘇摩(此云月)。
羯磨此云作法辦事。
褰衣褰。音牽。所謂褰裳涉水。是也。
觸嬈嬈。音鳥。戲弄也。
差摩比丘尼差摩。亦作讖摩。此云安隱。此比丘尼得慈心三昧。智慧聰明。於五百阿羅漢比丘尼中。最為上首。
拘薩羅國是舍衛城之國號。乃波斯匿王所治之境也(拘。亦作憍)。
躡梁躡。音捻。登也。蹈也。梁者。橋梁也。
煑羮羮。音耕。五味和羮也。煑。同鬻。
●律藏卷第二十三
提舍難陀提舍。即坻舍。
販賣販。音范。賤買貴賣。曰販。
莖食莖。音恒。草木榦也。說文云。枝柱也。枝生於莖。故曰枝柱。
胡麻一名巨勝。本生胡國。故名胡蔴。黑色。俗呼為黑芝蔴。是也。八穀之中。最為大勝。故曰巨勝也。
黑石蜜是甘蔗糖之堅硬者。有黑白二種。
飯麨麨。音炒。謂稉米。栗米。麥米等。炒以磨粉為麨。或散麨。或以糖蜜摶之。
摩尼此云如意珠。又云離垢。由其寶光淨。不為垢穢所染。此寶珠在龍王項中。人得此珠。毒不能害。入火不燒。按此寶。天上人間俱有。惟人間功德相少。不具足耳。
毗瑠璃毗。或作吠。或無毗字。瑠或作琉。古字[A15]但作流離。後人加其玉。原是梵語。何勞加玉。此翻為青色寶。亦翻不遠。謂天竺有山。去波羅奈城不遠。山出此寶。因以為名也。或云紺瑠璃。紺者。謂青而含赤色也。
珂貝珂。音軻。一云瑪瑙。潔白如雪者。一云螺屬。生海中。或云貝大者。曰珂。
珊瑚梵語鉢攞娑福羅。此云珊瑚。形如枯樹。赤色。大論云。珊瑚。出海中石樹。外國傳曰。大秦西南漲海中。可七八百里。到珊瑚洲。洲底磐石。珊瑚生上。人以鐵網取之。述異記曰。珊瑚樹碧色。生海底。一株數十枝。枝間無葉。大者高五六尺。小者尺餘(大秦。即波斯國。在西天竺外。今東海。亦有珊瑚)。
生像外國喚金為生。稱銀名像。謂金生色本自黃。故云生。像者。似也。謂銀可以染色似金。故云像。
乾闥婆此云香陰。亦云陵空之神。即天帝樂神也。
同一師學謂同一如來大師教法中學。十二部經。體無別故。
如水乳合謂如來十二部經。體無有別。行與理順。一相無差。如水與乳。合為一體。無別色味也。
法語律語法語者。謂語詞圓足。律語者。合理無差。又能引實義。名曰法語。出柔輭言。名曰律語也。
二比丘尼一名蘇摩(蘇字上聲。如上釋)。二名婆頗夷(或云婆頗)。僧祇律云。一名真檀。是釋家女。二名鬱多羅。此云上也。
溉灌溉。音既。灌也。灌。音貫。溉也。澆也。
華鬘鬘。音蠻。梵言磨羅。此云鬘。天竺結鬘。多用蘇摩那華。行列結之。以為條貫。無問男女貴賤。皆此莊嚴。或首。或身。以為飾好。
倡妓倡。俗作娼。同音昌。女樂也。妓。音計。亦女樂也。
唱和唱。音暢。引先也。發歌。謂之唱也。和。禾字去聲。謂聲音相和。前後之相隨也。
俳說俳。音牌。俳優。雜戲也。
鼓簧簧。音黃。謂笙竽管底之側。以薄金葉障之。吹則鼓之而出聲。名之為簧。故笙竽皆謂之簧也。
吹貝貝。乃䗍之大者。吹之以為節樂也。
佯跛佯。音羊。詐也。跛。波字上聲。足行不正也。
或嘯音笑。蹙口而出聲也。
沙門釋子沙門。此云功勞。言其修道有多勞也。又翻勤行。謂勤行眾善。止息諸惡也。佛法及外道。凡出家者。皆名沙門。釋是釋迦。此云能仁。今言沙門釋子者。謂揀餘沙門也。此總有四句。以別沙門義。是釋子。非沙門。乃王種也。是沙門。非釋子。婆羅門也(諸外道出家修行者)。是沙門是釋子。乃比丘也。非沙門非釋子。二下姓也(一商賈。二農作)。增一阿含經。佛告諸比丘。有四姓出家者。無復本姓。但言沙門釋子。所以然者。生由我法生。成由我法成。其由四河入海。無復本名。同名大海。又長阿含經。佛告比丘。若有人問。汝誰種姓。當答彼言。我是沙門釋種子也。親從口生。從法化生。現得清淨。後亦清淨。當來彌勒弟子。皆稱曰慈子。
婆羅門此云淨行。亦云梵志。乃天竺四姓中之一姓。或出家。或居家。以修道為務。餘如上釋。
四種諍一言諍者。比丘尼共比丘尼諍言。引十八諍事。共諍言語。遂彼此共鬬。二覓諍者。比丘尼與比丘尼覓罪。三犯諍者。犯七種罪(波羅夷。乃至惡說)。四事諍者。言諍中事作。覓諍中事作。犯諍中事作。名為事諍也(十八諍事。如破僧犍度中出)。
○三十捨墮法
迦絺那衣此云功德衣。七月十五日。自恣竟。十六日受。受此衣[A16]已。得畜長衣。離衣宿。別眾食。展轉食。得食前食後。不囑授餘尼入聚落。至十二月十五日捨。是名衣[A17]已捨。捨[A18]已。不復得五事利益。
長衣長。音塲去聲。餘也。剩也。若布長一尺六寸。濶八寸。即名長衣。此謂長衣中。極少之量也。
淨施淨施有二種。一真實淨施。謂真實施與他。二展轉淨施。謂對彼作法。文如餘處釋。
尼薩耆波逸提尼薩耆。此云捨。波逸提。此云墮。謂犯此罪[A19]已。其物應捨與僧。乃至一人。餘有墮罪。應對一清淨比丘尼悔過。
衣[A20]已竟謂五衣[A21]已竟也。
除僧羯磨若有病緣。糞掃衣重。不堪持行。應僧中三乞不失衣羯磨。僧作白二羯磨。與彼不失衣法。故此除僧羯磨。不犯(詳如大律)。
非時衣時者。謂不受迦絺那衣。有一月名時(七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受迦絺那衣。有五月名時(七月十六日。至十二月十五日)。若此二時中。所得衣者。名為時衣。除此二時。於餘時所得衣者。名為非時衣也。
非親里謂非父母親里。乃至七世無親也。若親里者。父母親里。乃至七世有親也。
先不受自恣請謂先未曾受施主恣恁隨意請。許尼求索也。
我曹曹。音早平聲。輩也。眾也。
執事人謂執作眾務給事比丘尼之淨人也。
僧伽藍民謂守護寺門人。或自發心。或檀越雇來。
優婆塞此云近事男。謂受五戒者。
口可受謂口言諾。即置地受也。
五綴綴。音惴。合聯也。連補也。雜事云。諸苾芻尼。隨處安鉢。鐵遂生垢。或因打擲。多有損壞。佛言。應以薄錫。替鉢而用。彼便以錫遍裏其鉢。佛言。不應以錫。遍裹其鉢。可為小替。纔承鉢底。彼作種種奇異形勢。佛言。不合。替有二種。一如菩提樹。及多根樹葉。二如手掌(多根樹。即尼拘律樹)。
貿至貿。音茂。交易也。
求縷縷。音樓。綫也(綫同線)。
酥油生酥酥者。是牛羊等乳。抨鑽成之。油者。謂胡麻蔓菁等油。生酥者。謂牛羊等諸生酥。淨灑洗。無食氣。一受。得七日服。
蜜石蜜蜜。謂諸蜂蜜也。石蜜如上釋。
●律藏卷第二十四
檀越檀是梵音。此云施。越是此方之言。謂人能行施。即得超越貧窮海矣。
五衣一安陀會。二鬱多羅僧。三僧伽黎。四僧祇支。五覆肩衣。根本羯磨云。一僧伽胝(即僧伽黎)。二嗢怛羅僧伽(即鬱多羅僧也)。三安怛婆娑(即安陀會)。四厥蘇洛迦(下裙)。五僧脚踦(掩腋襯衣)。此五衣者。尼所要用。三衣如舊。餘二須論。厥蘇洛迦。正譯名篅。意取形狀。立目(以其兩頭縫合。形如小篅也)。即是尼之下裙。長四肘。寬二肘。兩頭縫合。著時入立。擡上過臍。各蹙兩邊。雙排後掩。繫以腰絛。在踝上二指。此是西方尼眾著裙之儀。惟此一裙。更無餘服。以是煗地。充事長道。不同寒國。重數須多。舊云厥修羅。或云祇修羅者。皆譌也(繫絛之式。量與僧同。如眾學法中釋)。僧脚踦者。即是此方覆膊。更長一肘。正當其量。用掩肩腋。佛制。恐汙三衣。先用通覆兩肩。然後於上通披法服。繞頸令急。級𢂁紐於肩頭。其𢂁紐與衫𢂁相似。衣總覆身。元不露膊。雙手不出。斂在𮌎前。同阿育王像。乃至禮敬三寶。及受大戒。噉食之儀。曾不輒許露出𮌎膊。尼在寺時。法皆如是。僧亦同此。然噉食禮拜之時。僧便露膊。五天皆爾。不見僧尼披覆膊者。若在寺中。無帶𢂁紐法。由㲲布輕澀。肩頭不墮。此方絹滑。施帶𮌎前。自是一家容儀。非關佛制。則但由先來。翻譯傳授。不體其儀。云僧祇支。復道覆肩衣。然覆肩衣者。即僧脚崎。喚作僧祇支。乃是傳言不正。此二元是一物。強復施其兩名。祇支似帶本音。覆肩律無斯目。又此方古舊祗支。亦非本樣。合是厥蘇洛迦。而縵偏開一邊。事當下裙也。此等非真。各有參差。著用亦未閑其軌則。略註大綱。廣如餘處。自非親觀西國。誰復委的元由。設有見此告言。改者萬中有一。即似三衣之類也。既如雷同執舊。不肯隨新。斯乃知而故為。違教之𠎝。誰代之也。
婆伽婆此是世尊有大功德至聖之名。體含多義。不可直翻。如智論云。婆伽。秦言德。婆言有。是名有德。又婆伽。名分別。婆。名巧。巧分別諸法。總相別相。故名婆伽婆。又翻有名聲。謂無有得名聲如佛者。或云婆伽梵。新云薄伽梵。釋陀羅尼云。婆伽梵者。男聲呼也。婆誐嚩底。女聲呼也。二俱會意。釋云世尊。若依聲明。敵對釋者。婆伽云破。梵翻為能。能破四魔。名婆伽梵。又云薄阿梵。依聲明論云。薄名為破。阿名無生。梵名為證。智能證阿。名為阿梵。由阿梵故。能破煩惱。故佛世尊。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斷不常。不增不減。具如是德。名薄阿梵。又云薄伽梵。薄伽云福智。梵名為具。會意釋云。由具福智。莊嚴滿足。名薄伽梵。又薄伽梵。亦是男聲呼。佛地論云。薄伽梵。聲依六義轉。一自在。二熾盛。三端嚴。四名稱。五吉祥。六尊貴。頌曰。自在熾盛與端嚴。名稱吉祥及尊貴。如是六德義圓滿。是故彰名薄伽梵。其義云何。謂如來永不繫屬諸煩惱故。具自在義。猛𦦨智火所燒鍊故。具熾盛義。妙三十二大士相等所莊飾故。具端嚴義。一切殊勝功德圓滿。無不知故。具名稱義。一切世間親近供養。咸稱讚故。具吉祥義。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無懈廢故。具尊貴義([A22]已上廣釋。為欲令知如來有此眾德故也)。
憒閙憒。音膾。亂也。閙。音鐃去聲。不靜也。擾也。
狼藉狼。音郎。獸名也。似犬。銳頭白頰。高前廣後。其性多貪。故曰貪狼。蹂攉其草。使之雜亂。故曰狼藉。藉。音寂。草不編。離披雜亂也(攉音霍。反覆也)。
六枚枚。音梅。箇也。數物幾箇。曰幾枚。
大釜釜。音輔。鍑屬。無足。大口。古時釜量。六斗四升。本作鬴字。
大瓮瓮。亦作罋。同音翁去聲。汲水瓶缸也。
涅槃僧此云裙也。
栴檀輸那比丘尼栴亦作旃。旃檀是香名。輸那者。苑法師云。輸宜借上聲呼。正曰輸羅。此翻為勇猛也。增一阿含經云。降伏外道。立以正教。所謂輸那比丘尼是。
橛上橛。音掘。木段。以木段安牆壁上也。
象牙杙杙。音亦。橛也。謂牆壁間杙。翹上。如象牙也。
破戒見威儀破戒者。謂犯波羅夷。僧殘。偷蘭遮。破見者。謂破於正見。起於六十二見。諸邪見等。破威儀者。謂犯波逸提。悔過法。突吉羅。惡說也。
棃奢即離奢。如上釋。
迦羅比丘尼迦羅。此云黑色。
張㲲㲲。音牒。細布也。天竺白㲲。幅寬二肘。若是大㲲。則與袈裟量同。亦為一幅。似西洋布。此方皆無。
䟦陀迦毗羅比丘尼䟦陀。亦云䟦陀羅。此翻為賢。迦毗羅。此云黃色。言此比丘尼身體金色。端正細輭。猶如天身。或云迦毗羅是姓。即大姓迦毗羅婆羅門女也。
價直四張㲲五分律云。直四大錢。按此四㲲。價直四迦利沙波拏。言錢者。非也(迦利沙波拏。原是數名。非錢號)。僧祇律云。四羯利沙槃者。四四十六故錢(即十六分也)。毗尼母經云。冬天遮寒。極重價衣。用四迦羅沙畔作。不得過(羯利沙槃。迦羅沙畔。迦利沙波拏。此皆一號。由音有輕重之譌耳)。
十六條按天竺。一迦利沙波拏。分為四分。一分有五磨灑。一磨灑。有八十貝齒。四分共有二十磨灑。總得一千六百貝齒。此是一迦利沙波拏。為一千六百貝齒之數也。今此十六條。即十六分。是四迦利沙波拏四四十六分。共有八十磨灑。總得六千四百貝齒。此是四迦利沙波拏之大數也。餘如大僧初篇中釋(磨灑亦是數名。是貝齒許八十箇名。若言一分。則有五磨灑。五磨灑大數總有四百貝齒。貝齒俗呼名海巴。小兒常帶壓驚。又呼為壓驚螺。上古皆為貨用。至秦乃廢貝行錢。今摩竭國。猶現用也)。
四分律名義標釋卷第十九
音釋
上音屑。下音讀。慢也。
五分謂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脫。五解脫知見。
三毒貪。瞋。癡。
七支殺。盜。婬。妄言。綺語。兩舌。惡口。
四生胎。卵。溼。化。
三途地獄。餓鬼。畜生。
䗍同螺。
蹙音促。
諾音納。
抨鑽上音烹。下音劗。
鍑音富。大釜也。
四分律名義標釋卷第二十目錄
- 釋翅搜迦維羅衛國尼俱律園
- 波逸提
- 毀呰
- 麤惡罪
- 除僧羯磨
- 實者
- 五六語
- 有知女人
- 鬼神村
- 坐蓐
- 嫌窄
- 澆泥
- 戶扉
- 窻牖
- 覆苫
- 施一食處
- 非時
- 食家
- 四月
- 軍陣
- 鬬戰
- 擊攊
- 淨施
- 青黑木蘭
- 麤罪
- 若二若三
- 與欲
- 手搏
- 剎利
- 未藏寶
- 門閾
- 八指
- 陛孔
- 兜羅綿
- 噉蒜
- 摩訶波闍波提
- 胡膠
- 適意
- 茄蔞草
- 鳥銜
- 問訊
- 謦欬
- 樹株
- 汪水
- 巷陌
- 摩納
- 墼上
- 埵上
- 讖摩比丘尼
- 呪詛
- 南無
- 迦羅比丘尼
- 椎𮌎
- 食噎
- 婆祇陀國
- 襯身衣
- 暴風
- 汎漲
- 蹹殺
- 反叛
- 模法
- 盡漬
- 磔手
- 六難事
- 䟦難陀
- 袈裟
- 出迦絺那衣
- 舂磨
- 炊飯
- 嗤笑
- 自手紡績
- 支節呪
- 剎利呪
- 鬼呪
- 吉凶呪
- 解知音聲
- 轉鹿輪卜
- 治腹內蟲病呪
- 治宿食不消呪
- 治毒呪
- 婆羅
- 六法
- 癃躃跛
- 瘖瘂
- 安陀會
- 鬱多羅僧
- 僧伽棃
- 僧祇支
- 覆肩衣
- 癰疽
- 白癩
- 乾痟
- 二形
- 三昧
- 正受
- 須陀洹
- 斯陀含
- 阿那含
- 阿羅漢
- 腐爛藥
- 具足戒
- 曾嫁婦
- 由延
- 果蓏
- 賊宼
- 迦毗羅長老
- 所諱
- 麻滓
- 䘢跨衣
- 用毳
- 劫貝
- 俱遮羅
- 芻摩
- 野蠶綿
- 手脚釧
- 隈處
- 擎蓋
- 跣行
- 作屟
- 洟唾
- 二道合
- 一錢
- 思那絺羅國
- 多羅葉
- 立塔
- 優婆夷
- 伽羅旃檀陀輸那
- 波羅提提舍尼
校注
[0548001] 須下疑脫臾字【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44 冊 No. 744 四分律名義標釋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