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長部經典

一四 大本經

第一 誦品

[P.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之花林窟爾時眾多之比丘由乞食食後歸來會集坐於花林圓堂生起前生繫屬之法談「前生之宿住如是前生之宿住如是

世尊以超人清淨之天耳聞彼等諸比丘之論議於此世尊則從座起往花林圓堂至已坐於所設之座坐已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今為何言談而集坐為何相互言談未了耶

如是言時諸比丘白世尊曰「世尊我等由乞食食後歸來會集坐於花林圓堂生起前生繫屬之法談『前生之宿住如是前生之宿住如是』世尊此相互[P.2]言談未終了其時世尊來臨

「諸比丘汝等欲聞前生繫屬之法說耶

「請世尊說前生繫屬之法說是適時善逝是適時我等凡聞世尊之所說則善受持之

「諸比丘然者諦聽善思念之我當說

諸比丘應諾世尊曰「世尊唯然」世尊如是曰

「諸比丘從今九十一劫以前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出現於世諸比丘從今三十一劫以前尸棄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出現於世諸比丘於彼三十一劫中毘舍婆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出現於世諸比丘於此賢劫拘樓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出現於世諸比丘於此賢劫拘那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出現於世諸比丘於此賢劫迦葉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出現於世諸比丘於此賢劫今我阿羅漢等正覺者出現於世

諸比丘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是剎帝利種出生剎帝利族諸比[P.3]尸棄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是剎帝利種出生剎帝利族諸比丘毘舍婆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是剎帝利種出生剎帝利族諸比丘拘樓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是剎帝利種出生剎帝利族諸比丘拘那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是剎帝利種出生剎帝利族諸比丘迦葉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是剎帝利種出生剎帝利族諸比丘我阿羅漢等正覺者是剎帝利種出生剎帝利族

諸比丘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姓是憍陳若諸比丘尸棄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姓是憍陳若諸比丘毘舍婆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姓是憍陳若諸比丘拘樓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姓是迦葉諸比丘拘那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姓是迦葉諸比丘迦葉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姓是迦葉諸比丘我阿羅漢等正覺者之姓是瞿曇也

諸比丘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壽量是八萬歲諸比丘尸棄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壽量是七萬歲諸比丘毘舍婆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壽量是六萬歲諸比丘毘舍婆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壽量是四萬歲諸比丘[P.4]拘那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壽量是三萬歲諸比丘迦葉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壽是二萬歲諸比丘今我之壽量短輕微長久為百歲或比此稍多而已

諸比丘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是於波波羅樹下成正覺諸比丘尸棄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是於分陀利樹下成正覺諸比丘毘舍婆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是於娑羅樹下成正覺諸比丘拘樓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是於尸利沙樹下成正覺諸比丘拘那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是於烏暫婆羅樹下成正覺諸比丘迦葉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是於尼拘律陀樹下成正覺諸比丘今我阿羅漢等正覺者是於鉢多樹下成正覺

諸比丘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有二弟子名騫荼提舍為第一兩賢者諸比丘尸棄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有二弟子名阿毘浮三婆婆為第一兩賢者諸比丘毘舍婆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有二弟子名扶遊鬱多摩為第一兩賢者諸比丘拘樓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有二弟子名毘樓薩尼為第一兩賢者諸比丘拘那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有二弟李名舒槃那鬱多樓[P.5]第一兩賢者諸比丘迦葉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有二弟子名提舍婆羅婆為第一兩賢者諸比丘今我有二弟子名舍利弗目犍連為第一兩賢者

一〇

諸比丘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有三次僧眾之集會一次僧眾之集會有六百八十萬比丘眾一次僧眾之集會有十萬比丘眾一次僧眾之集會有八萬比丘眾諸比丘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此三次僧眾之集會皆是漏盡者

諸比丘尸棄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有三次僧眾之集會一次僧眾之集會有十萬比丘眾一次僧眾之集會有八萬比丘眾一次僧眾之集會有七萬比丘眾諸比丘尸棄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此三次僧眾之集會皆是漏盡者

諸比丘毘舍婆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有三次僧眾之集會一次僧眾之集會有八萬比丘眾一次僧眾之集會有七萬比丘眾一次僧眾之集會有六萬比丘眾諸比丘毘舍婆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此三次僧眾之集會皆是漏盡者

諸比丘拘樓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有一次僧眾之集會一次僧眾之集會有四萬比丘眾諸比丘拘樓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此一次僧眾之集會皆是漏盡者

[P.6]諸比丘拘那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有一次僧眾之集會一次僧眾之集會有三萬比丘眾諸比丘拘那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此一次僧眾之集會皆是漏盡者

諸比丘迦葉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有一次僧眾之集會一次僧眾之集會有二萬比丘眾諸比丘迦葉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此一次僧眾之集會皆是漏盡者

諸比丘今我有一次僧眾之集會有一千二百五十比丘眾諸比丘我此一次僧眾之集會皆是漏盡者

[P.7]一一

諸比丘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有一名謂無憂之隨侍比丘為第一常隨侍者諸比丘尸棄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有一名謂忍行之隨侍比丘為第一常隨侍者諸比丘毘舍婆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有一名謂寂滅之隨侍比丘為第一常隨侍者諸比丘拘樓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有一名謂善覺之隨侍比丘為第一常隨侍者諸比丘拘那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有一名謂安和之隨侍比丘為第一常隨侍者諸比丘迦葉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有一名謂善友之隨侍比丘為第一常隨侍者今我有阿難之隨侍比丘為第一常隨侍者

一二

諸比丘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父名謂槃頭王母名謂槃頭婆提王妃為生母槃頭王之王都名謂槃頭婆提城

諸比丘尸棄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父名謂明相王母名謂光耀王妃為生母明相王之王都名謂明相城

諸比丘毘舍婆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父名謂善燈王母名謂稱戒王妃為生母善燈王之王都名謂無喻城

諸比丘拘樓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父名謂祀得婆羅門母名謂善枝婆羅門女為生母諸比丘其時有王名謂安和安和王之王都名謂安和城

諸比丘拘那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父名謂大德婆羅門母名謂善勝婆羅門女為生母諸比丘其時有王名謂清淨清淨王之王都名謂清淨城

諸比丘迦葉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父名謂梵施婆羅門母名謂財主婆羅門女為生母諸比丘其時有王名謂汲毘汲毘王之王都名謂波羅捺城

諸比丘今我父名謂淨飯王母名謂大清淨妙王妃為生母〔淨飯王之〕王都名謂迦毘羅城

世尊如是說說已善逝則從座起而入精舍

[P.8]一三

世尊入去不久彼比丘之間生起此相互之言談

「友如來有大神力大威力是稀有未曾有哉如來實對已般涅槃斷障害斷道終止輪迴渡一切苦之過去諸佛能憶念如是之種姓憶念如是名如是姓如是壽量如是有雙弟子如是僧眾之集會而言『彼世尊等為如是生彼世尊等為如是名如是姓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修行如是解脫

如何思惟耶如來實自善知法界由於善知法界是故如來對已般涅槃斷障害斷道終止輪迴渡一切苦之過去諸佛能憶念如是之種姓憶念如是名如是性如是壽量如是有雙弟子如是僧眾之集會而言『彼世尊等為如是生彼世尊等為如是名如是姓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修行如是解脫也

[P.9]或由諸神向如來告是義是故如來對已般涅槃斷障害斷道終止輪迴渡一切苦之過去諸佛能憶念如是種姓如是名如是姓如是壽量如是雙弟子如是僧眾之集會而言『彼世尊等為如是生彼世尊等為如是名如是姓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修行如是解脫也』」

如是彼比丘等此相互之言談未終了

一四

爾時世尊於日暮從靜處起往花林圓堂往已坐於所設之座坐已世尊告諸比丘曰

「諸比丘今為何言談而集坐又為何相互之言談未終了耶

如是說時彼諸比丘白世尊曰

「世尊世尊入去不久我等相互生起言談『友如來有大神力大威力是稀有未曾有哉如來實對已般涅槃斷障害斷道終止輪迴渡一切苦之過去諸佛能憶念如是種姓如是名如是姓如是壽量如是雙弟子如是僧眾之集而言「彼世尊等為如是種姓如是名如是姓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修[P.10]如是解脫」或諸神向如來告此義是故如來對已般涅槃斷障害斷道終止輪迴渡一切苦之過去諸佛能憶念如是種姓〔乃至〕如是解脫』然世尊此相互之言談未終了時則世尊來臨也

一五

「諸比丘如來實自善知法界由於善知法界是故如來對已般涅槃斷障害斷道終止輪迴渡一切苦之過去諸佛能憶念如是之種姓如是名如是姓如是壽量如是雙弟子如是僧眾之集會而言『彼世尊等為如是生彼世尊等為如是名如是姓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修行如是解脫』或由諸神向如來告此義是故如來對已般涅槃斷障害斷道終止輪迴渡一切苦之過去諸佛能憶念如是種姓如是名如是姓如是壽量如是雙弟子如是僧眾之集會而言『彼世尊等為如是生彼世尊等為如是名如是姓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修行如是解脫

諸比丘更欲多聞前生繫屬之法說耶

[P.11]「世尊今適是時善逝今適是時凡世尊作更多前生繫屬之法說聞已諸比丘將受持

「然者諸比丘諦聽善思念之我當說

彼等諸比丘應諾世尊曰「唯然世尊」世尊乃曰

一六

「諸比丘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由今九十一劫以前出現於世諸比丘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是剎帝利種姓出生於剎帝利族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是僑陳若諸比丘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壽量是八萬歲諸比丘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是於波波羅樹下成正覺諸比丘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有二弟子名謂毘樓薩尼為第一兩賢者諸比丘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有三次僧眾之集會一次僧眾之集會有六百八十萬之比丘眾一次僧眾之集會有十萬比丘眾一次僧眾之集會有八萬之比丘眾諸比丘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有一名謂無憂之隨侍比丘為第一常隨侍者諸比丘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父名謂槃頭王母名謂[P.12]槃頭婆提王妃為生母槃頭王之王都名謂槃頭婆提城

一七

諸比丘於此毘婆尸菩薩由兜率天正念正知降下而入母胎此乃〔諸佛〕之常法

諸比丘此〔諸佛〕之常法菩薩由兜率天降下而入母胎時含括天界魔界梵天界及沙門婆羅門人之間顯現勝越諸天威神力之無限殊妙光明凡彼等世界之間幽闇黑暗之空間於其處如是大威神力如大威神力之日月光所不能達然彼處亦顯現勝越諸天威神力之無限殊妙光明而生其處之眾生彼等以此光明互相識別『然實有其他眾生住於此處』而一萬世界亦大震搖大震動也更有勝越諸天威神力之無限殊妙光明顯現於世此是〔諸佛〕之常法

一七[1]

諸比丘此〔諸佛〕之常法菩薩入母胎時四天子為守護彼而隨行四方『彼菩薩或菩薩之母勿令任何人或非人傷害彼菩薩及菩薩之母』此乃〔諸佛〕之常法

一八

諸比丘此〔諸佛〕之常法菩薩入母胎時菩薩母則自然持戒而離殺生[P.13]離偷盜離諸愛慾離妄語離飲酒此乃〔諸佛〕之常法

一九

諸比丘此〔諸佛〕之常法菩薩入母胎時菩薩母對於諸男子心不生愛慾又菩薩母亦不能被有具染心之男子所踰染此乃〔諸佛〕之常法

二〇

諸比丘此〔諸佛〕之常法菩薩入母胎時菩薩母得五欲樂具備具足五欲樂而自繞樂之此乃〔諸佛〕之常法

二一

諸比丘此〔諸佛〕之常法菩薩入母胎時菩薩母不生任何疾病菩薩母安樂而身無疲倦又在菩薩胎之菩薩其大小肢體諸根具足無缺

猶如清淨殊勝純粹八面細磨明淨光耀具備一切相好之毘琉璃寶珠具眼者置於手上善觀察此青色白色薄黃色系所穿貫『此是清淨殊勝純粹八面細磨明淨光耀具備一切相好之毘琉璃寶珠此以青色白色薄黃色系所穿貫』諸比丘如是菩薩入母胎時菩薩母不生任何疾病菩薩母安樂而身[P.14]體無疲倦又在母胎之菩薩其大小肢體諸根具足無缺此乃〔諸佛〕之常法

二二

諸比丘此〔諸佛〕之常法菩薩之誕生七日後菩薩母歿而生於兜率天此乃〔諸佛〕之常法

二三

諸比丘此〔諸佛〕之常法其他婦女懷胎或九月或十月而生產菩薩母不如是生菩薩菩薩母懷胎十月而生菩薩此乃〔諸佛〕之常法

二四

諸比丘此〔諸佛〕之常法其他婦女或坐或臥而生產菩薩母不如是生菩薩菩薩母立而生菩薩此乃〔諸佛〕之常法

二五

諸比丘此〔諸佛〕之常法菩薩出離母胎時先諸神承受彼而後諸人承受彼此乃〔諸佛〕之常法

二六

諸比丘此〔諸佛〕之常法菩薩出離母胎時菩薩不觸地四天子接承彼立於母前曰『王妃應喜之御身所生子是大威力者』此乃〔諸佛〕之常法

二七

諸比丘此〔諸佛〕之常法菩薩出離母胎時淨潔而出不為〔胎〕水所污不為粘液所污不為血所污不為任何不淨物所污是清淨而淨潔

諸比丘猶如於迦尸絹布上放置摩尼寶珠摩尼寶珠不染污迦尸絹布又迦尸絹布亦不染污摩尼寶珠何以故兩者具清淨也諸比丘如是菩薩出離母胎[P.15]淨潔而出不為〔胎〕所污不為粘液所污不為血所污不為任何不淨物所污清淨而淨潔也此乃〔諸佛〕之常法

二八

諸比丘此〔諸佛〕之常法菩薩出離母胎時由虛空出現二流水一是冷一是熱以洗菩薩及母此乃〔諸佛〕之常法

二九

諸比丘此〔諸佛〕之常法菩薩出生則以兩足平穩而立向北方行七步於白傘下觀望十方而大聲曰『我是世間之首位者我是世間之最勝者我是世間之至尊勝者此是最後生無再生也』此乃〔諸佛〕之常法

三〇

諸比丘此〔諸佛〕之常法菩薩出母胎時含括天界魔界梵天界及沙門婆羅門人之間顯現勝越諸天威神力之無限殊妙光明凡彼等世界之間幽闇黑暗之空如其處如是大威神力如是大威神力之日月光所不能達彼處亦顯現勝越諸天威神力之無限殊妙光明而生其處之眾生彼等以此光明互相識別『然實有其他眾生住於此處』而一萬世界亦大震搖大震動也更有勝越諸天威神力之無限殊妙光明顯現於世此乃〔諸佛〕之常法

[P.16]三一

諸比丘毘婆尸王子出生時諸人稟告槃頭王曰『王汝子已生王宜見彼』諸比丘槃頭王見毘婆尸王子見已令請占相婆羅門而如是言『請占相婆羅門諸尊者看王子〔相〕』諸比丘占相婆羅門看毘婆尸王子看已如是言槃頭王曰『王宜喜哉大王所生子是大威力者大王此王子具三十二大人相具此大人之相有他人所無之二趣若在家者則為奉法之轉輪聖王平定四邊安定國土而具備七寶於彼有此七寶輪寶象寶馬寶摩尼寶女寶居士寶及第七寶之將軍寶又彼有千以上之王子剛勇雄姿征服敵軍彼由此地至大海邊不用刑杖不用刀劍依正法征服而住又若此王子不住在家而出家者於世間則成為障覆已除之阿羅漢等正覺者

三二

大王此王子具足三十二大人相——具足大人相有其他所無之二趣——三十二大人相者何耶若在家者則為奉法之轉輪聖王平定四邊安定國土而具備七[P.17]於彼有此七寶輪寶象寶馬寶摩尼寶女寶居士寶及第七寶之將軍寶又彼有千人以上之王子剛勇雄姿征服敵軍彼由此地至大海邊不用刑杖不用刀劍依正法征服而住又若此王子不住在家而出家者於此世間則成為障覆已除之阿羅漢等正覺者

大王此王子足安而平大王此王子足安而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足蹠有千輻具足一切輪相此王子足蹠有千輻具足一切輪相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足跟廣長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手足指長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手足柔軟嫩幼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手足指間有網縵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足踝高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脛如鹿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直立不彎腰兩手得撫膝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馬陰藏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如黃金色之金皮膚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P.18]大王此王子皮膚柔軟因皮膚柔軟塵埃不附其身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於一一毛是一一毛孔生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身毛逆立如點眼藥之紺青色如耳環右繞而生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肢體端正如梵天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七處平滿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胸部如獅子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肩間之凹充滿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身手之長廣等一尋圓如尼拘律陀樹手平伸之長相等於身長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肩膺方整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味覺敏通諸味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有獅子之頰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有四十齒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齒皆平整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齒列無間隙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牙齒純白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有廣長舌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梵音清徹如迦陵頻伽聲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眼紺青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眼眉如牛王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P.19]大王此王子眉間毫毛白柔如木綿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頭上有肉髻大王於王子有此肉[A1]是彼大人之大人相也

三三

大王此王子具足如是三十二之大人相具足此三十二相者有二趣而無他趣若在家者則為奉法之轉輪聖王平定四邊安定國土而具備七寶〔乃至〕又若此王子不住在家而出家者於此世間則成為障覆已除之阿羅漢等正覺者

諸比丘於此槃頭王令占相婆羅門得著新衣使滿足其一切欲望

三四

諸比丘於此槃頭王為毘婆尸王子請雇乳母或與乳或為沐浴或為抱侍或為抱坐於膝者諸比丘於毘婆尸王子之誕生日夜持白傘蓋『勿令毒草塵埃露水惱害〔王子〕』諸比丘毘婆尸王子之誕生受眾人所喜所愛諸比[P.20]猶如青蓮紅蓮或白蓮之眾人所喜所愛諸比丘毘婆尸王子如是眾人所喜所愛彼實是被展轉由膝抱持膝者

三五

諸比丘毘婆尸王子誕生音聲美妙如蜜眾人所喜愛諸比丘猶如名謂雪山之迦陵頻伽鳥聲音美妙如蜜為所喜諸比丘毘婆尸王子如是音聲美妙如蜜為所可愛

三六

諸比丘於此毘婆尸太子誕生由業異熟果所顯現之天眼因此於日夜得見周圍一由旬

三七

諸比丘毘婆尸太子誕生目不瞬而觀察猶如三十三天諸比丘『太子目不瞬而觀察』故稱毘婆王子為『毘婆尸〔觀察者〕毘婆尸』諸比丘[P.21]槃頭王坐於坐判〔法廷〕時令毘婆尸太子坐膝上教示裁判諸比丘毘婆尸太子坐於父膝其時太子能判別判別已依正理而判決諸比丘毘婆尸太子更號稱為『毘婆尸毘婆尸

三八

諸比丘於此槃頭王為毘婆尸太子建造一雨季一夏季一冬季之三時殿以具備五欲之歡樂諸比丘於雨季毘婆尸太子實於此雨季宮殿四個月間與女樂師娛樂而未曾下宮殿

第二 誦品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太子經多年數百年數千年之後告御者曰

『好御者我為見領地而往遊園汝備吉祥莊嚴之諸乘俱』御者應諾毘婆尸太子曰『唯然太子』備吉祥莊嚴之諸乘俱已告毘婆尸太子曰『太子已備吉祥莊嚴諸乘俱是適啟程之時

諸比丘毘婆尸太子登乘一吉祥莊嚴乘俱啟程具往遊樂園

[P.22]

諸比丘毘婆尸太子往遊樂園時見一老人腰彎曲如椽扶杖抖慄而行身心煩苦青春已逝見已問御者曰

『好御者此人為何人耶彼毛髮不如他人彼身體亦不如他人

『太子彼稱謂老人

『好御者彼何故稱謂老人耶

『太子今後生存不得長久故彼稱謂老人

『好御者我亦本具變老之性不能超脫老耶

『太子汝與我等皆具變老之性不能超脫老

『好御者今日於此遊樂園已足由此還內宮

諸比丘御者應諾毘婆尸太子曰『唯然太子』由此而還內宮

諸比丘其時毘婆尸太子於內宮心憂苦不樂而思惟『生者實可厭惡於生者則老現

諸比丘於此槃頭招告御曰

『好御者太子於遊樂園有何樂事好御者太子於遊樂園心有何喜樂耶

『大王太子於遊樂園無快樂大王太子於遊樂園心無喜樂

『好御者太子於遊樂園見何事物耶

[P.23]『大王太子於遊樂園見一老人腰彎曲如椽扶杖抖慄而行心苦惱青春已逝見已問我曰「好御者此人何為耶彼毛髮不如他人彼身體亦不如他人」〔我言〕「太子彼稱謂老人」〔太子曰〕「好御者彼何『稱謂老人』耶」〔我言〕「太子今後生存不得長久故彼稱謂老人」〔太子曰〕「好御者我亦本具變老之性不能超脫老耶」〔我言〕「太子汝與我等皆具變老之性不能超脫老」〔太子曰〕「好御者今日於此遊樂園已足由此還內宮」大王我應諾毘婆尸太子言「唯然太子」而還內宮大王爾時毘婆尸太子於內宮心憂苦不樂而思惟「生者實可厭惡於生者則老現」』

諸比丘爾時槃頭王如是思惟『勿使毘婆尸太子捨棄王位勿使毘婆尸太子出家以過無家之生活勿使占相婆羅門之言成為真實

諸比丘於此槃頭王為使毘婆尸太子勿捨棄王位使毘婆尸太子勿出家成為無家者之生活使占相婆羅門之言成為虛言為毘婆尸太子更供倍上之五欲樂分諸比丘爾時毘婆尸太子具圍繞於五欲樂分

諸比丘是時毘婆尸太子經多年數百年數千年之後乃至(廣說如本誦第一節

[P.24]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太子往遊樂園見一病人重病苦痛自臥倒於大小便上依他人以除垢物依他人助於倒臥見已言御者曰『好御者此人為何人耶彼眼不如他人彼音聲不如他人

『太子彼稱謂病人

『好御者彼何故稱謂病人耶

『太子斯病實少能痊癒故彼稱謂病人

『好御者我亦本具變病之性能超脫病耶

『太子汝與我等皆本具變病之性不能超脫病

『好御者今日於此遊樂園已足由此還內宮

諸比丘御者應諾毘婆尸太子『唯然太子』而還內宮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太子於內宮心憂苦不樂而思惟『生者實可厭惡生時則老現病現也

諸比丘爾時槃頭王招告御者曰『好御者太子於遊樂園有何樂事好御者太子於遊樂園有何喜樂耶

『大王太子於遊樂園無快樂大王太子於遊樂園心無喜樂

『好御者太子於遊樂園見何事物耶

[P.25]『大王太子於遊樂園見一病人重病苦痛自臥倒於大小便上依他人以除垢物依他人助於倒臥見已問我曰「好御者此人為何人耶彼眼不如他人彼音聲亦不如他人」〔我答言〕「太子彼稱謂病人」〔太子曰〕「好御者彼何故稱謂病人耶」〔我答言〕「太子斯病實少能痊癒故彼稱為病人」〔太子曰〕「好御者我亦本具變病之性能超脫病耶」〔我答言〕「太子汝與我等皆本具變病之性不能超脫病」〔太子曰〕「好御者今日於此遊樂園已足由此還內宮」大王我應諾毘婆尸太子言「唯然太子」而遠內宮大王是時毘婆尸太子於內宮心憂苦不樂而思惟「生者實可厭惡生時則老現病現也」』

諸比丘爾時槃頭王如是思惟『勿使毘婆尸太子捨棄王位勿使毘婆尸太子出家成為無家之生活勿使占相婆羅門之言成為真實

諸比丘爾時槃頭王為使毘婆尸太子不捨棄王位為使毘婆尸太子不出家成為無家之生活為使占相婆羅門之言成為虛言為毘婆尸太子更供倍上之五欲樂分諸比丘爾時毘婆尸太子具圍繞於五欲樂分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太子經多年數百年數千年之後告御者曰〔詳細參照第二誦品第一節〕

一〇

諸比丘毘婆尸太子往遊樂園時見一群眾聚集著雜色衣在作輿[2]見已言御者曰

『好御者群眾聚集著雜色衣在作輿是為何耶

[P.26]『太子彼謂死者

『好御者駕近死者之處

諸比丘御者應諾毘婆尸太子『唯然太子』而駕近死者處諸比丘毘婆尸太子見死歿之亡者見已言御者曰

『好御者此死歿者何耶

『太子彼名謂死者彼從今或其他親族等不能見彼彼亦不能見母或其他之親族等

『好御者我亦本具變死歿之性不能超脫死耶王后或其他親族等不見我我亦不見王王后或其他親族等耶

『太子汝與我等皆本具變死歿之性不能超脫死王后或其他親族等不能見汝汝亦不能見王王后或其他親族等

『好御者今日之遊樂園已足由此還內宮

諸比丘御者應諾毘婆尸太子曰『唯然太子』而由此還內宮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太子於內宮心憂苦不樂而思惟『生者實可厭惡生者則老現則病現則死現也

一一

諸比丘爾時槃頭王招告御者曰

[P.27]『好御者太子於遊樂園有何樂事好御者太子於遊樂園心有何喜樂耶

『大王太子於遊樂園見一群眾聚集著雜色衣在作輿見已問我曰

「好御者群眾聚集著雜色衣而作輿者何耶」〔廣說參照本經第二誦品第一〇節〕我應諾太子曰「唯然太子」由此而還內宮大王於是太子於內宮心憂苦不樂而思惟「生者實可厭惡生者則老現則病現則死現也」』

一二

諸比丘爾時槃頭王如是思惟『勿使毘婆尸太子捨棄王位』〔參照本[P.28]第二誦品第四節〕諸比丘毘婆尸太子具圍繞於五欲樂分

一三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太子經多年數百年數千年之後告御者〔參照本誦品第一節〕往遊樂園

一四

諸比丘毘婆尸太子往遊樂園見一光頭之出家者身著袈裟見已問御者曰

『好御者此人為何人耶彼之頭不如他人彼之衣服亦不如他人

『太子彼稱謂出家者

『好御者何以稱謂出家者耶

『太子彼出家者善行正法善行正業善業福業不殺害善憐憫有情

[P.29]『好御者彼稱謂出家者實善哉好御者出家者善行正業善業福業不殺害善憐憫有情實善哉好御者駕近彼出家處

諸比丘御者應諾毘婆尸太子『唯然太子』而駕近彼出家者諸比丘毘婆尸太子言彼出家者曰

『友汝為何人耶汝之頭不如他人汝之衣亦不如他人

『太子我是出家人

『友出家者何謂耶

『太子我出家善行正法善業福業不殺害善憐憫有情

『友為出家之身實善哉善行正法善業福業不殺害善憐憫有情實是善哉

一五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太子言御者曰

『好御者汝由此車駕還內宮我則於此剃除鬚髮著袈裟衣出家而過無家之生活

諸比丘御者應諾毘婆尸太子『唯然太子』而駕車還內宮毘婆尸太子於此則剃除鬚髮著袈裟衣出家而過無家之生活

一六

諸比丘槃頭婆提之王城八萬四千大眾聞『毘婆尸太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出家而過無家之生活』聞已如是思惟『毘婆尸太子剃除鬚髮著袈[P.30]裟衣出家而過無家之生活則彼法律不劣彼出家不劣也毘婆尸太子尚且剃除鬚髮著袈裟衣出家而過無家之生活何以我等不出家耶

諸比丘爾時八萬四千大眾則剃除鬚髮著袈裟衣隨毘婆尸太子出家過無家之生活諸比丘如是毘婆尸菩薩被彼大眾所圍繞而遊行村里市鎮王城

一七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於寂靜獨坐時心起如是思惟

『我被〔大眾〕圍繞雜亂而住對我甚不相應然我應離群單獨而住

諸比丘於是毘婆尸菩薩其後遠離群眾單獨一人而住彼八萬四千之出家者行一方毘婆尸菩薩亦別行一方

一八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於寂靜處獨坐時心起如是思惟『實然[P.31]世間陷於苦惱生而老死而又生於此世人不知此苦聚之出離如何得知此老死苦聚之出離耶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如是思惟『有何故有老死緣何故有老死耶』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而觀察『有生故有老死由緣生而老死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如是思惟『有何故有生緣何而有生耶』爾時毘婆尸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有有故有生緣有而有生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如是思惟『有何故有有緣何而有有耶』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以種種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有取故有有緣取而有有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如是思惟『有何故有取緣何而有取耶』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有愛故有取緣愛而有取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如是思惟『有何故有愛緣何而有愛耶』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有受故有愛緣受而有愛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如是思惟『有何故有受緣何而有受耶』諸比[P.32]爾時毘婆尸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有觸故有受緣觸而有受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如是思惟『有何故有觸緣何而有觸耶』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有六處故有觸緣六處而有觸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如是思惟『有何故有六處緣何而有六處耶』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有名色故有六處緣名色而有六處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如是思惟『有何故有名色緣何而有名色耶』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有識故有名色緣識而有名色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如是思惟『有何故有識緣何而有識耶』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有名色故有識緣名色而有識

一九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如是思惟『此識由名色而還不更上進於其處生歿而又生也則緣名色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而〔有〕六處緣六處而〔有〕觸緣觸而〔有〕受緣受而(有)愛緣愛而〔有〕取緣取而〔有〕有緣有而〔有〕生緣生而〔有〕老[P.33]如是而有此等全苦蘊之集也

諸比丘於『集起集起』之思惟諸比丘毘婆尸菩薩於諸前未曾聞之法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二〇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如是思惟『無何時則無老死何滅則老死滅耶』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無生時則無老死生滅則老死滅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如是思惟『無何時則無生何滅則生滅耶』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無有時則無生有滅則生滅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如是思惟『無何時則無有何滅則有滅耶』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無取時則無有取滅則有滅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如是思惟『無何時則無取何滅則取滅耶』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無愛時則無取愛滅則取滅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如是思惟『無何時則無愛何滅則愛滅耶[P.34]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無受時則無愛受滅則愛滅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如是思惟『無何時則無受何滅則受滅耶』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無觸時則無受觸滅則受滅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如是思惟『無何時則無觸何滅則觸滅耶』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無六處時則無觸六處滅則觸滅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如是思惟『無何時則無六處何滅時則六處滅耶』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無名色時則無六處名色滅則六處滅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如是思惟『無何時則無名色何滅則名色滅』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無識時則無名色識滅則名色滅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如是思惟『無何時則無識何滅則識滅耶』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無名色時則無識名色滅則識滅

二一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如是思惟『此正覺之觀道由我所證悟名色[P.35]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憂惱滅如是此等全苦蘊滅

諸比丘於『滅盡滅盡』之思惟毘婆尸菩薩於諸前未曾聞之法眼生智生明生光明生

二二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菩薩於後以觀察五取蘊生滅而住『色如是色之集如是色之滅盡如是受如是受之集如是受之滅盡如是想如是想之集如是想之滅盡如是行如是行之集如是行之滅盡如是識如是識之集如是識之滅盡如是

彼觀察五取蘊之生滅而住不久則由無取著心解脫諸煩惱

第三 誦品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如是思惟『然我宣說法[P.36]我宣說法』諸比丘爾時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如是思惟『我得證之此法實是甚深難見難覺寂靜殊勝超越尋微妙博學者所能知解也此人人歡樂愛慾染著愛慾喜悅愛慾由於人人歡樂愛慾染著愛慾喜悅愛慾則難見勝緣性及緣起法因此亦則難見一切行之寂靜捨棄一切依滅盡渴愛離欲滅盡涅槃也然而若我宣說法但彼等不能知解我之所說我唯是徒勞辛苦也

諸比丘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則顯現此等前所未曾聞不可思議之偈

『苦勞我所證     我今何宣說
貪瞋所制者     不易覺此法
逆流行微妙     甚深極難見
微細此正法     愛染暗所蔽
蔽者不得見』

諸比丘如是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心向平適不宣說法

諸比丘於此大梵天神知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心之所念而如[P.37]是〔憶嘆〕『[A2]嗚呼此世間實滅亡[A3]嗚呼此世間實消失今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心向平適不宣說法故

諸比丘爾時大梵天猶如力士之伸屈腕屈伸腕間由梵天界消失現於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前諸比丘爾時大梵天偏袒上衣右膝著地合掌向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如是白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曰

『世尊請世尊說法請善逝說法有眾生少塵垢因未聽法故而衰減彼等聞法當了悟

諸比丘如是言時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言大梵天曰『梵天我亦有是思惟「今我當說法今我當說法」梵天我如是思惟「我得證之此法實是甚深難見難覺寂靜殊勝超越尋微妙博學者所能知解也此人人歡樂愛慾染著愛慾喜悅愛慾由於人人歡樂愛慾染著愛慾喜悅愛慾[P.38]則難勝緣性及緣起法因此亦則難見一行之寂靜捨棄一切依滅盡渴愛離欲滅盡涅槃也然而若我宣說法但彼等不能知解我之所說我唯是徒勞辛苦也」梵天其時我則顯現此等前所未聞不可思議之偈

「苦勞我所證     我今何宣說
貪瞋所制者     不易覺此法
逆流行微妙     甚深極難見
微細此正法     愛染暗所蔽
蔽者不得見」

梵天如是我思慮之心傾向平適不宣說法

諸比丘彼大梵天二次白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曰『世尊請世尊說法乃至

諸比丘彼大梵天三次白毘婆尸世尊曰

『世尊請世尊說法請善逝說法有眾生少塵垢因未聽法故而衰減彼等聞法當了悟也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知梵天之勸請又悲愍諸眾生故以佛眼觀察世間諸比丘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以佛眼觀察世間見諸眾生有少塵垢多塵垢者有利根頓根者有善行相惡行相者有易教難教者或認識及怖畏來世之罪患而住者猶如於青蓮華紅蓮華白蓮華之池中有青蓮華紅蓮華白蓮華生於水中長於水中未出水面沉於水中養育有青蓮華紅蓮華白蓮華生於水中長於水中出於水面有青蓮華紅蓮華[P.39]白蓮華生於水中長於水中出於水面而住不為水所污染諸比丘如是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以佛眼觀察眾生於眾生中有少塵垢多塵垢者有利根頓根者有善行相惡行相者有易教難教者或認識及怖畏來世罪患而住者

諸比丘爾時大梵天知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心起思念以偈白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曰

『登頂立巖者     徧見周圍人
如是善慧者     登上法樓閣
離愁普眼人     觀彼溺愁眾
彼為生老服     大雄戰勝者
商主無欠債     於世闊步遊
世尊請說法     多有了悟者』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以偈告大梵天曰

『為於彼等眾     啟開甘露門
凡有得聞已     則得棄邪信
梵天知有害     思勞不說法』

諸比丘爾時大梵天『我得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應諾將說法[P.40]敬禮右繞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則沒形於其處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如是思惟『我當為誰先說法誰能速解此法耶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如是思惟『王子騫荼與帝師之子提舍住於王城槃頭婆提博學聰明有智慧為長時之少塵垢者我當先為王子騫荼與帝師之子提舍說法彼等能速解此法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猶如力士之伸屈腕屈伸腕間消失於菩提樹下現於王城槃頭婆提之鹿野苑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告守苑人曰

『來守苑人入王城槃頭婆告王子與帝師之子提舍如是言「尊者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來至王城槃頭婆提住安穩鹿苑彼欲見汝等」』

諸比丘彼守苑人應諾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唯然世尊』而入王城槃頭婆提告王子騫荼與帝師之子提舍曰

『尊者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來至王城槃頭婆提住安穩鹿苑彼欲見汝等

[P.41]一〇

諸比丘爾時王子騫荼與帝師之子提舍備吉祥莊嚴乘具乘吉祥莊嚴乘具向王城槃頭婆提出發至乘具能行之處下乘而行步詣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處詣已敬禮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坐於一面

一一

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為彼等次第說法則開示施天之說宣說諸欲之過患出離污穢煩惱之功德當世尊了知彼等心從順柔和無障而喜悅明淨於此則宣示諸讚歎之勝法——苦猶如去染污純淨之布正可受染色如是王子騫荼與帝師之子提舍則於其座遠離塵垢證得法眼『凡任何集起之法皆是滅法

一二

爾時彼等依師之教而非依他已見法得法知法深入法度疑惑去諸說得無畏而白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曰

『偉哉世尊偉哉世尊猶如扶起倒者揭露隱覆者示道於迷路者揭來明燈使有眼者於暗中得見諸色如是世尊以種種方便宣說法世尊我等歸[P.42]依世尊〔歸依〕法願世尊攝受我等於世尊之處出家得受具足戒

一三

諸比丘王子騫荼與帝師之子提舍於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處出家得受具足戒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以法說之教導激勵令彼等喜悅並宣示諸行之過患污穢之煩惱涅槃之功德彼等依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法說之教導激勵令喜悅不久彼等之心實無取著由諸漏而解脫

一四

諸比丘於王城槃頭婆提八萬四千之大眾聞『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來住安穩鹿苑王子騫荼與帝師之子提舍於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處剃除鬚髮著袈裟衣出家而過無家之生活』聞已彼等如是思惟『王子騫荼與帝師之子提舍既剃除鬚髮著袈裟衣出家而過無家之生活可見此法律不劣彼出家不劣也王子騫荼與帝師之子提舍而且於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處剃除鬚髮著袈裟衣出家而過無家之生活何以我等不出家耶

諸比丘於是八萬四千之大眾由王城槃頭婆提出發詣毘婆尸世尊阿羅[P.43]等正覺者之處詣已敬禮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坐於一面

一五

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為彼等次第說法則開示施天之說宣說諸欲之過患出離污穢煩惱之功德當世尊了知彼等心從順柔和無障而喜悅明淨於此則宣示諸佛讚歎之勝法——苦猶如去染污純淨之布正可受染色如是八萬四千之大眾則於其座遠離塵垢證得法眼『凡任何集起之法皆是滅法

一六

爾時彼等依師之教而非依他已見法得法知法深入法度疑惑去諸說得無畏而白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曰

『偉哉世尊偉哉世尊世尊以種種方便說法世尊猶如扶起倒者揭露隱覆者示道於迷路者揭來明燈使有眼者於暗中得見諸色世尊我等歸依世尊〔歸依〕法願世尊攝受我等於世尊之處出家得受具足戒

一七

諸比丘彼等八萬四千之大眾於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處出家[P.44]得受具足戒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以法說之教導激勵令彼等喜悅並宣示諸行之過患污穢之煩惱涅槃之功德彼等依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法說之教導激勵令喜悅不久彼等之心實無取著由諸漏而解脫

一八

彼以前八萬四千之出家者聞『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來住王城槃頭婆提之安穩鹿苑而說法』諸比丘爾時彼八萬四千之出家者由王城槃頭婆提出發詣安穩鹿苑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處詣已敬禮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坐於一面

一九

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為彼等次第說法則開示施天之說宣說諸欲之過患出離污穢煩惱之功德當世尊了知彼等心從順柔和無障而喜悅明淨於此則宣示諸讚歎之勝法——苦猶如去染污純淨布正可受染色如是八萬四千大眾則於其座遠離塵垢證得法眼『凡任何集起之法皆是滅法

二〇

爾時彼等依師之教而非依他已見法得法知法深入法度疑惑去諸說得無畏而白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曰

[P.45]『偉哉世尊偉哉世尊世尊以種種方便說法世尊猶如扶起倒者揭露隱覆者示道於迷路者揭來明燈使有眼者於暗中得見諸色世尊我等歸依世尊〔歸依〕法願世尊攝受我等於世尊之處出家得受具足戒

二一

諸比丘彼八萬四千之出家眾於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處出家得受具足戒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以法說之教導激勵令彼等喜悅並宣示諸行之過患污穢之煩惱涅槃之功德彼等依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法說之教導激勵令喜悅不久彼等之心實無取著由諸漏而解脫

二二

諸比丘爾時王城槃頭婆提住六百八十萬大比丘眾諸比丘於此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獨居靜處時生起如是思惟

『王城槃頭婆提住六百八十萬大比丘眾我應為諸比丘宣示「諸比丘為大眾之利益為大眾之安樂憐愍世人天人之利諸比丘應普徧遊行勿二人進行一道諸比丘汝等應宣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具足之法宣說圓滿清淨[P.46]之梵行有少塵垢之眾生因未聞法故墮落彼等聞法者則得了悟而各六年後為誦波羅提木叉汝等應詣王城槃頭婆提」』

二三

諸比丘爾時有一大梵天知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心之所念猶如力士之伸屈腕屈伸腕間由梵天界消失現於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前諸比丘爾時大梵天偏袒上衣合掌向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白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言

『實然世尊實然善逝於王城槃頭婆提住六百八十萬大比丘眾世尊世尊對彼等宣示「諸比丘為大眾之利益為大眾之安樂憐愍世人天人之利諸比丘應普徧遊行勿二人進行一道諸比丘應宣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具足之法宣說圓滿清淨之梵行有少塵垢之眾生未聞法故墮落彼等聞法者則得了悟而各六年後為誦波羅提木叉汝等應詣王城槃頭婆提」』

[P.47]諸比丘大梵天如是言言已敬禮右繞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消失於其處

二四

諸比丘爾時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於日暮由宴座起告諸比丘曰

『諸比丘於此我於寂靜處宴座生如是思惟「如是六百八十萬大比丘眾住王城槃頭婆提我今應對諸比丘宣示諸比丘為大眾之利益為大眾之安樂憐愍世人天人之利樂諸比丘應普徧遊行勿二人進行一道諸比丘汝等應宣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具足之法宣說圓滿清淨之梵行有少塵垢之眾生未聞法故墮落彼等聞者則得了悟而各六年後為誦波羅提木叉汝等應詣王城槃頭婆提」』

二五

諸比丘爾時有一大梵天知我心之所念猶如力士之伸屈腕屈伸腕之間由梵天界消失現於我前諸比丘爾時大梵天偏袒上衣合掌向我曰

『實然世尊實然善逝於王城槃頭婆提住六百八十萬大比丘眾世尊世尊對彼等宣示「諸比丘為大眾之利益為大眾之安樂憐愍世人天人之利諸比丘應普徧遊行勿二人進行一道諸比丘應宣說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具足之法宣說圓滿清淨之梵行有少塵垢之眾生未聞法故墮落彼等聞法者[P.48]則得了悟而各六年後為誦波羅提木叉汝等應詣王城槃頭婆提

諸比丘大梵天如是言言已敬禮右繞我於其處消失

二六

諸比丘我宣示為大眾之利益為大眾之安樂憐愍世人天人之利汝等應普徧遊行勿二人進行一道諸比丘應宣說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具足之法宣說圓滿清淨之梵行有少塵垢之眾生未聞法故墮落彼等聞法者則得了悟而各六年後為誦波羅提木叉汝等應詣王城槃頭婆提

諸比丘彼等眾多之比丘則於一日間向各地出發遊行

二七

諸比丘爾時於閻浮洲有八萬四千之住處於過一年時諸神舉聲『友一年過去尚餘五年五年後為誦波羅提木叉應詣王城槃頭婆提

〔又〕過二年諸神舉聲『友二年過去矣尚餘四年四年後為誦波羅提木叉應詣王城槃頭婆提

[P.49]過三年諸神舉聲『友三年過去矣尚餘三年三年後為誦波羅提木叉應詣王城槃頭婆提

過四年諸神舉聲『友四年過去矣尚餘二年二年後為誦波羅提木叉應詣王城槃頭婆提

過五年諸神舉聲『友五年過去矣尚餘一年一年後為誦波羅提木叉應詣王城槃頭婆提

過六年諸神舉聲『友六年過去矣為誦波羅提木叉應詣王城槃頭婆提之時也

諸比丘爾時彼等彼比丘為誦波羅提木叉由自己之神通力或由諸神之神通力於一日間皆詣王城槃頭婆提

二八

諸比丘實於此時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對比丘僧伽誦波羅提木叉

『忍辱苦行為第一
涅槃第一諸佛說
出家不惱害他人
沙門亦不害他者
不造一切之惡因
一切善業全具足
自己心意徧清淨
此乃諸佛之教誡
不為爭議不加害
攝護波羅提木叉
[P.50]於食事知分量者
離人寂靜臥坐處
修習高潔增上心
此乃諸佛之教誡』

二九

諸比丘一時我住郁伽羅須跋迦林之沙羅樹王下於靜處宴坐時我心生是念『我長久以前未住者彼善得色有情住處唯淨居諸天我往訪淨居天

諸比丘於此我實如力士之伸屈腕屈伸腕間由郁伽羅須跋迦林之沙羅樹王下消失現於無煩天諸比丘彼諸天中之數千天眾詣我所詣已敬禮我而立一面諸比丘於一面立之彼諸天神告我言

『友自此九十一劫前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出現於世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出生剎帝利種剎帝利族姓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是憍陳若姓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壽量八萬歲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於波波樹下成正覺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有二弟子名騫荼及提舍為第一雙賢者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P.51]者有三次僧眾之集會一次僧眾之集會有六百八十萬比丘眾一次僧眾之集會有十萬比丘眾一次僧眾之集會有八萬比丘眾友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此三次僧眾之集會皆是漏盡者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有一名謂無憂之常隨比丘為第一常隨侍者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父名謂槃頭王母名謂槃頭婆提王妃為生母槃頭王之王城名謂槃頭婆提城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為如是踰城如是出家如是精進如是成正覺如是轉法輪也我等於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處修梵行離諸欲貪而生此處

三〇

諸比丘彼諸天眾中之數千天眾詣我所詣已敬禮我而立一面諸比丘立於一面之諸天神告我言

『友於此賢劫中今有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出現於世世尊是出生[P.52]於剎帝利種剎帝利族姓世尊之姓是瞿曇世尊之壽量短輕微彼久存為百歲前後世尊是於鉢多羅樹下成正覺世尊有舍利弗及目犍連兩弟子為第一雙賢者世尊一次僧眾之集會有千二百五十比丘眾世尊此一次僧眾之集會皆是漏盡者世尊有名謂阿難常隨弟子為第一常隨侍者世尊之父名謂淨飯王母名謂大清淨妙王妃為生母王城為迦毘羅城世尊為如是踰城如是出家如是精進如是成正覺如是轉法輪也我等於此世尊之處修梵行離諸貪欲而生此處

三一

諸比丘其後我與無煩天等具往無熱天諸比丘其後我與無煩天無熱天具往善見天諸比丘其後我與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具往大妙見天諸比丘其後我與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大妙見天具住阿迦膩陀天諸比丘此等天[P.53]眾中數千之諸天眾詣訪我詣已敬禮我而立一面諸比丘立於一面之諸天告我言

『友由於九十一劫前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出現於世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出生剎帝利族友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姓是憍陳若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壽量八萬歲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於波波樹下成正覺友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有二弟子名謂騫荼及提舍為第一雙賢者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有三次僧眾之集會一次僧眾之集會有六百八十萬比丘眾一次僧眾之集會有十萬比丘眾一次僧眾之集會有八萬比丘眾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此三次僧眾之集會皆是漏盡者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有一名謂無憂之常隨比丘為第一常隨侍者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父名謂槃頭王母名謂槃頭婆提王妃為生母槃頭王之王城名謂槃頭婆提城友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為如是踰城如是出家如是精進如是成正覺如是轉法輪也我等於毘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處修梵行離諸欲貪而生此處

三二

諸比丘彼諸天眾中之數千天眾詣我所詣已敬禮我而立一面諸比丘立於一面彼諸天神告我言

『友於此賢劫中今有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出現於世世尊是出生於剎帝利種剎帝利族姓世尊之姓是瞿曇世尊之壽量短輕微彼久存為百歲前後世尊是於鉢多羅樹下成正覺世尊有舍利弗及目犍連兩弟子為第一雙賢者世尊一次僧眾之集會有千二百五十比丘眾世尊此一次僧眾之集會皆是漏盡者世尊有名謂阿難之常隨比丘為第一常隨侍者世尊之父名謂淨飯王母名謂大清淨妙王妃為生母王城為迦毘羅城世尊為如是踰城如是出家如是精進如是成正覺如是轉法輪也我等於此世尊處修梵行離諸欲貪而生此處

三三

諸比丘如是如來善徹察法界善徹察法界故如來對已般涅槃斷障害[P.54]斷道盡輪迴度一切苦之過去諸佛能憶念生憶念名憶念姓憶念壽量憶念雙弟子憶念僧眾之集會『彼諸世尊如是種姓彼諸世尊如是名如是姓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住如是解脫也』」

世尊如是說已諸比丘心喜喜悅世尊之所說


校注

[0283001] 於原本如斯有十七前節既有一七故是原本之誤今依原本 [0296002] 原本為 Milāta 是枯渴或枯萎之義異本為 Vilāta 譯為輿今從之
[A1] 髻【CB】髮【南傳】
[A2] 嗚【CB】鳴【南傳】
[A3] 嗚【CB】鳴【南傳】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