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佛學
- 一、佛學的本質
- 甲、覺者所知人生宇宙的實事真理
- 乙、覺者示我們從人至佛的方法
- 二、佛學的適應
- 甲、佛學與宗教及科學
- 乙、佛學與政治及社會
- 1、共和政治的人生觀
- 2、大同社會的宇宙觀
- 三、怎樣研究佛學
太虛離鄂已經四載了,此次來漢,承諸位開此盛大的歡迎會,復蒙王會長李廳長等備極稱譽,實有無限的欣慰!近十年來國內佛教之發達,似乎處處與太虛有密切的關係,實則此為諸山大德及各位居士共同努力所致;太虛無所專長,亦無所增益,所以受此稱譽,實有無限的慚愧。
首創國民黨的孫中山先生,昔在廣西軍中講演智仁勇三德時,嘗言「佛教是救世之仁」;又於民族主義中,亦謂佛學「可以補科學之偏」。孫先生所說的佛教為救世之仁,即是佛所說的大慈大悲,亦即是佛學上的道德。孫先生所說的佛學能救科學之偏,因其見到科學偏重於物質,而佛學則精神與物質並重。又科學是理智的,而佛學之心理論理等亦全是理智的,故可以包容科學。依此孫先生的二語,雖可略知佛學之輪廓,但欲知其內容,應研究「什麼是佛學」。
一 佛學的本質
甲 覺者所知人生宇宙的實事真理
梵語佛陀,此云覺者,覺了人生宇宙萬有諸法的實事(相用)真理(性體),故名為覺者。佛非創造及主宰天地人物的神,乃是能於一切事理的因緣果報,種種變化,徹上徹下無不通體透徹者。所以佛學即是覺了人生宇宙實事真理之學,是轉迷啟悟的、破除無明長夜黑暗的。常人誤以佛學為迷信,而不知自己正是迷妄者,墮入深坑而不自覺;顛倒如此,安能不造諸惡業感招苦果呢!
何謂實事真理?譬如桌上之花瓶,在科學上說是原子組成的。佛學說他是地水火風(堅濕煖動)四大和合而成,但是因緣和合假的相用,沒有實在的個體(空);假相又是時時刻刻遷流不息的變動。遠而世界萬有諸法,近而五蘊身心,皆是因緣和合相續剎那變遷,如世界有成住壞空四大時期,人生一期相續,有少壯老死。世間雖有千差萬別,而互相通變,其空性也是同一的。總之,五蘊非有、四大本空,人無慧目,不能覺了;妄從假相上分別而有人我彼此,復從我執上起我貪、我愛、我癡、我慢乃至種種顛倒,釀成世界大亂,迄無甯日。倘人們果能從佛學上不妄認幻軀為我,了達人生宇宙真理,萬有諸法皆互緣相通而空性無二,相資相成,和樂的世界即不難實現。
乙 覺者開示我們從人至佛的方法——戒定慧
佛是覺悟全宇宙真理之人,即將此所覺的說出來,指示我們從人至佛的修養功夫,能到成佛地位。成佛不限於人類,佛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不過我們是人類,故從人道說起。人的理性與佛及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惟相用各別。各人違理行事,背覺合塵,隨其假相堅固執著,佛能革除此等不良的惡習,乃從眾生而證菩提。吾們不去如此認識,執定小小的個體為我,其餘廣大的非我,由是顛倒,處處障礙,不得自由解脫,亦不能與佛平等,受諸法樂。佛因之起同體大悲、無緣大慈,說增上戒學,革除其不淨的三業,而成不思議的三輪;說增上定學,斷除其有漏染心,而成為無漏淨善;說增上慧學,泯除顛見邪解,而成為無上正遍覺知。我們既有如是的「解脫」「自由」「平等」之本能,若能依戒定慧之原理原則去做功夫,自可達到覺者的地位。
二 佛學的適應
甲 佛學與宗教及科學
佛學的本質固為美滿,而流行在世界上,必須適應於社會文化,方算真俗不二圓融無礙的大教。現在世界文化,大致不出宗教與科學二種:宗教為富於情意的,其力量在團結人心;科學為富於理智的,其功用在能分析諸法。有此宗教及科學,方成今日的文化社會。倘無宗教的團結集合,則人類分散;無科學底條分縷析,則自然界和社會界成了渾沌。於此兩者之間有哲學,與宗教相近的有文學,與科學相近的有工藝;文學與工藝發達進步則有美術。如上所說,無論由宗教方面或科學方面,產生文學、哲學、工藝、美術、皆是文化的內容。此等文化與佛學的相互關係,舉示如下。
┌宗教─┬────文學─┐ 佛學┤ ├─哲學 ├美術 └科學─┴────工藝─┘
佛學在文化上,占最高底地位,它究竟是哲學呢、宗教呢、科學呢?甲說是哲學,乙說是科學,丙說是宗教,議論紛紜,是皆不懂佛學而下武斷的言論;為向來未決之懸案。就哲學之出發點說,或為宗教之演進,憑空想像的解釋人生宇宙;或為科學的發達,根據「心理」「生理」或「物理」學來說明人生宇宙:哲學雖與佛學同一說明人生宇宙,而實與佛學不同。佛學之出發點,由於修養所成圓覺的智慧,觀人生宇宙萬有真理瞭如指掌,為了悟他而有所說明;所以佛學雖可稱哲學而又不同哲學。且佛學不過以解說為初步的工作,他的目的在實行所成的事實,如度一切眾生皆成佛道,變娑婆穢土而為極樂是。
如三民主義能團結全國人心,領導國民革命,是有宗教之作用的;佛學的功用,在開人天眼目共趨覺路,亦自然有偉大的宗教團結力。但雖是宗教,卻沒有其他宗教所崇拜的神,或神話迷信,故又可說不是宗教。
科學重在實際經驗,不落玄想,佛學亦是腳踏實地漸次修證,不尚空談。佛學所說者,胥為從實際經驗中得來,他所說的宇宙人生、因緣業果種種變化,要皆淨智所見;故佛學非科學而亦是科學。
佛學的本身是文化的總彙,予在西洋時,見一般研究東方文化的學者,大都以佛學為總線索,因他在宗教上、哲學上和美術上,均有偉大的成績。
乙 佛學與政治及社會
1 共和政治的人生觀
中國的政體由專制而變成共和了。佛學在清季衰敗得很,因這種學說,不合於專制政體,所以一入民國,研究者日見其多。佛學的人生觀,合乎現代思潮,他說一切眾生皆有成佛的可能,凡是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的人皆可成佛。猶如共和政體的人生觀一樣,凡是國民有相當的學問道德,具有為國為民的意志,都可作行政領袖一般。佛教此種平等的精神,處處都可以表現的。
2 大同社會的宇宙觀
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為古今中外人民不約而同的公共趨向,亦即三民主義之目的。全世界大同社會之組成,由於各人為單位積集而成的,故一人之行動若優若劣,均能影響全世界,正為佛學上所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隨拈一法皆為法界」的宇宙觀。
三 怎樣研究佛學
佛學底內容,約之不外教理行果。「教」是言教,為釋迦牟尼佛的遺教。文教散布流傳於各國,或多或少,及其種類各有不同。故關於佛像、缽、塔等法物之蒐集,佛教史料的編考,各種文體經典的校訂,圖書翻譯會通的編纂,均為重要。
教原出於佛,而「理」、則是研究佛教的學者,各就所見理之大小偏圓不同,而有了各種的派別:若印度小乘的二十部,及其大乘之性、相、密三宗,以及錫蘭、西藏等處現在流行之大小乘;並中華融通顯密大小之綜合學派(包括日本),和西洋與近代日本之新研究派。此新研究派中,亦有教派,因他們或從學南洋等處,或就學日本,或留學西藏,所以雖同一以科學為方法,而秉承有異,遂各成派別。
於理了解之後,即要去「實行」。「行」有戒律、禪觀、真言、淨土四門,如法修行,胥能得到最後的效果。戒律,有通別不同,通則七眾同受,別則七眾各別,不相混亂。如下表所明:
┌比丘──────────二百五十戒 │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 │式叉摩那────────六戒 ┌別、七眾戒┤沙彌──┬───────十戒 │ │沙彌尼─┘ │ │優婆塞─┬───────五戒或八戒 佛律┤ └優婆夷─┘ │ ┌攝律儀戒───┬────自利 └通、菩薩戒┤攝善法戒───┤ └攝眾生戒───┴────利人
禪觀,包括大小乘各種止觀以及禪宗。真言,即是密宗一切陀羅尼門。淨土、十方世界都有淨佛國土,隨願往生。此方眾生與彌陀有特殊因緣,大抵發願往生極樂淨土:或生此土兜率內院親近彌勒菩薩。
有了解行,必有結果,故次言「果」。或有從研究教理所得的果,謂之信果。但這不是迷信,因他經過研教、究理、修行所得到的信心,是謂智信,智信才是真正佛教的信徒。在家的謂之信眾,出家的謂之僧眾,亦通於未證真理的十住、十行、十迴向三賢位的菩薩。或有從嚴淨毗尼執持禁戒所得的結果,謂之德果。這是以五篇、三聚淨諸業障的戒德,自利利他是為僧寶。然此德果,通於三賢十聖的共果。或有從修習禪觀得到伏惑超人的結果,謂之定果,即三乘共修之奢摩他、毗缽舍那,乃至佛果上的楞嚴大定、海印三昧,胥為所攝。或有入三乘聖位,修習無漏定智所得的結果,謂之慧果,即是般若無漏聖慧,此聖慧展轉上進,能斷盡無始來一切障種習氣,成究竟之果德。到此地位始謂之佛,謂之真正覺者。
統上教理行果,攝表如左:
觀右表所列,可知學佛,教理行果為應有之程序,非可躐等。今世學人,大多昧教理而妄談行證,不為邪魔所誘,即同生盲摸象,反使真理愈晦,招世人譏謗為迷信,幸各努力,剪除斯弊!
【經文資訊】《太虛大師全書》第 X01 冊 No. TX01n0001 第一編 佛法總學(第1卷-第26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09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太虛大師全書》所編輯
【原始資料】印順文教基金會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