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彌蘭王問經

第四 象品

「尊者那先卿言『應把持白蟻之一支』何等是應把持其一支

「大王譬如白蟻造作屋頂覆蔽自己為求餌而行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造作戒律儀之屋頂覆意而行乞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依戒律儀之屋頂而超越一切怖畏大王此應把持白蟻之一支大王依長老優波斯那婆檀提子如是說

瑜伽者於意
造律儀屋頂
不染著世間
解脫於怖畏」

「尊者那先卿言『應把持貓之二支』何等是應把持其之二支

「大王譬如貓行於洞窟行於穴行於平屋中而探鼠大王瑜伽者瑜伽行[P.503]者於村里行於阿練若行於樹下行於空閑處常恆不放逸而探身至念之食大王此應把持貓之第一支大王又次如貓唯近探餌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於此等之五取蘊隨觀生滅而住『如是是色如是是色之集如是是色之滅如是是受如是是受之集如是是受之滅如是是想如是是想之集如是是想之滅如是是行如是是行之集如是是行之滅如是是識如是是識之集如是是識之滅』大王此應把持貓之第二支大王又依天中天之世尊如是說

此〔身〕不遠方
有頂天何益
現在之〔五〕蘊
就知己之身」

「尊者那先卿言『應把持鼠之一支』何等是應把持其一支

「大王譬如鼠之步行彼處此處之時求食而行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步行彼處此處之時勤求如理作意大王此應把持鼠之一支大王又依長老優波斯[P.504]那婆檀提子如是說

為法首而住
正觀者時常
寂靜於正念
不沈滯而住」

「尊者那先卿言『應把持蠍之一支』何等是應把持其一支

「大王譬如蠍以尾為武器舉尾而行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以智為武器以智而住大王此應把持蠍之一支大王又依長老優波斯那婆檀提子如是說

把持智劍住
正觀者解脫
一切之怖畏
彼諸有難勝」

「尊者那先卿言『應把持鼬之一支』何等是應把持其一支

「大王譬如鼬近蛇之時以藥徧塗其身而捕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忿怒瞋恚多打勝於諍論異執異論論爭近於世間之時應以慈藥塗付其意大王此應把持鼬之一支大王又依長老舍利弗法將軍如是說

放己友或敵
應作慈修習
以慈心徧滿
此為諸佛教」

[P.505]「尊者那先卿言『應把持老野干之二支』何等是應把持其二支

「大王譬如老野干得食耶無嫌唯欲者而食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得食耶無嫌唯維持其身而食大王此應把持老野干之第一支大王又依長老大迦葉如是說

我自臥所降
行乞而入村
癩病而食事
恭敬近其人
彼以其腐手
捧一塊於我
一塊入〔我鉢〕
指亦落其處
我依於塀下
唯於食一塊
食時食已時
我無嫌厭〔念〕[1]

大王又次如老野干得食耶為其粗耶無思考於勝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得食耶其粗耶勝耶充分耶不充分耶唯無思考得而滿足大王此應把持老野干之第二支大王又依長老優波斯那婆檀提子如是說

粗食而滿足
不求多美味
隨貪諸味者
不樂意禪思
若得而滿足
充足沙門果[2]

[P.506]「尊者那先卿言『應把持鹿之三支』何等是應把持其三支

「大王譬如鹿晝行步於阿練若夜行於大地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晝住於阿練若夜住大地大王此應把持鹿之第一支大王又依天中天之世尊於身毛竪立法門如是說『舍利弗我於夜寒冷由降雪期前分第八日至後分第八日迄夜住於大地晝住於林中於夏最後月晝住於大地夜住於林中[3]大王又次如鹿於槍箭飛來時除去逃跑不近於身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煩惱來襲時除去逃跑不近其心大王此應把持鹿之第二支大王又次如鹿見人耶『不欲彼等見我』由側而逃走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以習慣諍論異執異論者見破戒者懈怠者喜交者耶由其側逃走『不令彼等見我我不見彼等[4]大王此是應把持鹿之第三支大王又依長老舍利弗法將軍如是說

[P.507]惡欲懈怠者
無精進無聞
正行者何處
亦不我相會[5]

「尊者那先卿言『應把持牡牛之四支』何等是應把持其四支

「大王譬如牡牛不捨去自己之舍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言『此身是無常滅之物[6]不捨去自己身大王此應把持牡牛之第一支大王又次如牡牛積荷以樂苦運荷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修梵行以樂苦至盡形壽氣息終而行梵行大王此應把持牡牛之第二支大王又次如牡牛口渴苦痛之時好飲水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口渴所苦時好阿闍梨和尚之教進而喜受大王此應把持牡牛之第三支大王又次如牡牛為誰運載而運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以頭面認受長老新參中年之比丘在家優婆塞之教誡教授大王此應把持牡牛之第四支大王依長老舍利弗法將軍如是說

[P.508]生而至七歲
即今日出家
彼以欲教我
〔我〕頭面認受
見彼捧甚大
志欲與愛慕
再三恭敬彼
立阿闍梨位」

「尊者那先卿言『應把持豬之二支』何等是應把持其二支

「大王譬如於炎熱灼熱之夏季到來近於水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心因瞋恚而錯亂顛倒混亂可近清冷甘露殊妙之慈修習大王此應把持豬之第一支大王又譬如豬近於泥水耶以鼻掘地造水塘臥於水塘中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置身於意中入所緣中而臥大王此應把持豬之第二支大王依長老賓頭羅婆羅墮闍如是說

正觀者見身
實相而思惟
唯單獨無伴
臥所緣之中」

「尊者那先卿言『應把持象之五支』何等是應把持其五支

「大王象步行時摧毀其地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思惟其身而摧毀一切煩[P.509]大王此應把持象之第一支大王又次如象以全身而見筆直而視不眄顧四方四維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以全身而見不眄顧四方四維不仰視其上不俯視其下唯可視〔目前〕之一尋大王此應把持象之第二支大王又次如象無常之宿所求食而行不以同場所住無固定確定之住所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無常宿所無住而行乞若存於快適之地域不見快樂適當之假屋樹下洞山坡以彼處為住處不造作固定確定之住處大王此應把持象之第三支大王又次如象潛入於水耶即充滿清淨無垢清冷之水潛入於黃蓮青蓮紅蓮白蓮所覆蔽之大蓮[A1]作最勝之象戲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充滿清淨無垢澄淨無濁最勝法之水潛入解脫俱蘇摩華所覆蔽之四念處大蓮池以智振動諸行於上下振足於左右作瑜伽行者之藏大王此應把持象之第四支大王[P.510]又次如象正念而舉足正念而放足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正念正知而舉足正念正知而放足於一切處皆是正念正知大王此應把持象之第五支大王又依天中天之世尊於最勝相應部如是說

於身制者善
於語制者善
於意制者善
諸處制者善
一切處制者
稱有恥所護[7]

攝頌曰

白蟻與貓
鼠以及蠍
鼬與野干
鹿與牡牛
豬象為十

校注

[0236001] Thag. 1054-1056 [0237002] Thag. 580 [0237003] M. I. p. 79 [0238004] cf. M. I. p. 79 [0238005] cf. Thag. 987 [0238006] D. I. 76; M. I. 500; S. IV. p. 83 etc [0242007] Dhp. 361; S. I. p. 73
[A1] 池【CB】地【南傳】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