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彌蘭王問經

[P.133]難問[1]

論議家而詭辯家
為覺慧勝之聰明
彌蘭王開發其智
乃訪問於彼那先
住彼〔那先〕之庇護
作再三再四之問
成為覺慧開發者
彼亦成為三藏師
於夜分行往靜處
研鑽九分〔如來教〕
有難解之難點等[2]
出現種種之難問
〔王謂〕於法王之教
有順序所說
有於之關說
有敘述本質
勝者說難問
不知其意義
乃至於未來
以起生諍論
我淨信論師
令解其難問
依彼示之道
未來更理解[3]

[4]彌蘭王於夜明太陽昇起之時洗頭頭上合掌隨念過去未來[P.134]在之正等覺者之後受持八條之誓戒「由今以後七日之間予受持八德而行苦行其予修苦行為滿足阿闍梨以問難問

彌蘭王脫去一套之平常服脫去莊飾著袈裟著頭巾於頭上作牟尼之風受持八德「此七日之間予不為政治具貧之心不起對任何人亦不忿怒不依癡而行對於下婢[5]使役人應作謙讓之態度身〔業〕語〔業〕應保護六處亦應保護無餘意業應向慈修習」受持此等之八德意〔業〕向此等之八德不〔由家〕出外過七日為第八日夜明之時已用畢朝食閉眼節語善堅持威儀心不散亂以歡喜踊躍淨信而近長老那先以頭面禮長老之足立於一面如是言

「尊者那先可與卿談議其他之第三者亦不望任何人〔來〕此問八支具足[P.135]適於沙門之空處遠離之阿蘭若於其處對予何事亦無秘密何事亦無隱瞞深入談議之時予值聞秘密義其問題依譬喻而可究明尊者那先譬如隱匿〔財寶〕之時不能加大地隱匿其值尊者那先深入談議之時予值聞秘密義

王隨師入林中如是言「尊者那先欲在此談議之人應避八處智者於此〔八〕處不談議問題若談議者於其處之問題崩潰不進行何等為八應避不平坦之處避危險之處避強風之處避隱蔽之處避神域避道路避橋樑避水浴場當避此等之八處

長老言「如何是過不平坦處危險處強風處隱蔽處神域道路橋樑水浴場耶

「尊者那先若於不平坦處談議者問題散亂流動低迷不進行若於危險處談議意則畏懼若畏懼者不得觀察正確之問題於強風處談議聲音不能明瞭於隱蔽處談議人人必立而聽聞於神域處談議問題變為重苦於道路之處談議問題變成空虛於橋樑將動搖於水浴場則為庸俗〔故〕如是言

[P.136]不平坦與危險
風過強與隱蔽
神域路橋浴場
應該避此等八

此等為談議應該避免之八處

尊者那先此等之八人於談議時損害所談議之問題何等為八有貪之所行人有瞋之所行人有癡之所行人有慢之所行人貪慾之人懶惰之人專思一事之人是愚癡之人

長老言「彼等有如何之過耶

王言「尊者那先有貪之所行人談議時為貪損害所談議之問題有瞋之所行人為瞋有癡之所行人為癡有慢之所行人為慢談議之時損害所談議之問題貪欲人為貪欲談議之時損害所談議之問題怠惰人由利益之教而懶惰談議之時損害所談議之問題專思一事之人因專思一事談議之時損害所談議之問題愚癡之人因缺乏智慧談議之時損害所談議之問題〔故〕如是言

貪者貪欲者癡者
慢者貪欲懶惰者
專思一事者愚者
此等毀損談問題[6]

此等是毀損談議之八人

[P.137]尊者那先此等九人揭發所談議之秘密不保持此何等為九有貪之所行人有瞋之所行人有癡之所行人膽怯之人重財之人婦人酩酊之人黃門幼兒

長老言「彼等有如何之過耶

「貪人為貪揭發所談議之秘密不保持此瞋人為瞋揭發所談議之秘密不保持此癡人為癡揭發所談議之秘密不保持此膽怯之人為怖畏揭發所談議之秘密不保持此重財之人為財揭發所談議之秘密不保持此婦人因智慧之低劣揭發所談議之秘密不保持此酩酊大醉之人因貪蘇拉酒揭發所談議之秘密不保持此黃門因禁欲之過度揭發所談議之秘密不保持此幼兒因〔心之〕動搖揭發所談議之秘密不保持此〔故〕如是言

貪者瞋者癡者
膽怯者重財者
婦人酩酊黃門
第九為幼兒者

此等為揭發秘密之九人

此等人於世間
為低下而卑劣
所談議之秘密
此等人忽然揭

此等為無秘密談議之九人[7]

尊者那先覺因八事而成熟徧熟何等為八事覺因老熟而成熟徧熟覺因名聲之熟而成熟徧熟覺因問而成熟徧熟覺因與派祖之同住而成熟徧熟[P.138]覺因如理作意因對談因友愛之磨練因住於適當之地而成熟徧熟〔故〕如是言

老與名聲與為問
派祖同住理作意
對談與友愛磨練
又住於適當之地
此等之八支為
明了覺者之事
長養此等之人
其人覺則開展

此等獲得慧之八事

尊者那先此之地域八支具足而予於此世最勝之論友善護秘密予於生崖保護秘密又覺因八事而成熟如予難得為正行道[8]之弟子

一切之阿闍梨以阿闍梨之二十五德而正行道阿等是阿闍梨之二十五德耶尊者於此阿闍梨對於弟子應確立常恆守護應知〔弟子之〕習不習應知〔弟子之〕放逸不放逸應知〔弟子之〕睡眠時機應知〔弟子之〕病應知〔弟子之〕食得不得應知〔弟子之〕特性應頒與鉢食應鼓舞『勿怖畏汝之學績進步』與如是之人交際應知其所行應知於村里之所行應知於精舍之所行不應與弟子作笑[P.139]見過亦應寬恕應正確教育應不省略教導應無秘密而教應無保留教育應確立『我於學藝而產此物』生〔父母〕心應確立『此物不退失』令增大〔學〕之心應確立『依我學力此物更有力』之心應確立慈心窮困之時不可見捨〔對於弟子〕應為之事不可放逸〔弟子〕失敗之時應正確督促勉勵尊者此等是阿闍梨之二十五德卿以此等之德對予應正確行道今日如予之弟子難得

尊者對予生大疑惑有勝者(佛)所說之難問依此未來生諍論未來如卿覺慧之比丘者難得對於此等予之問與眼令至於折伏反對者之論

長老允諾「善哉」而明優婆塞之十德「大王對優婆塞有此等之十德何等為十大王於此優婆塞與比丘僧伽同苦樂善護身業語業以法為導喜頒與能限之施努力知勝者(佛)之教有正見不貪圖僥倖瑞相不為生活選擇他師[P.140]和合樂和合專心不為詭詐而行教歸依佛大王此等是優婆塞之十德此等一切之德存於卿卿見勝者(佛)之教衷退願增進者適當相應相當適應於卿我聽許於卿如實問我

第一品

第一 般涅槃不望供養如來供養效無效之問

彌蘭王謂「因尊者那先予聽許」以頭面禮師足合掌言「尊者那先彼等異學如是言『若佛望供養者佛是不般涅槃與世間結合於內心有著於世間與世間共通是故對彼供養是無效無果若般涅槃者不與世間結合由一切之有脫離故對彼不生供養般涅槃者不望任何物對於不望任何物之佛供養是無效無果』此兩刀論法之問非心熟練人非〔可理解〕之領域是大人〔理解〕之領域尊者破見網令決定此問向卿提出與於未來勝者(佛)子之眼令至於折伏反對者之論

[P.141]長老言「大王如來般涅槃如來不望供養於菩提樹下如來之望已斷何況於無餘涅槃界般涅槃之如來乎大王依法將舍利弗如是說

彼無等等者
依人天供養
不以望恭敬
此諸佛法性

王言「尊者那先或子稱讚其父或父稱讚其子此非至折伏反對說之所以彼唯信之表示確立自說應至理解見網而語一切之理由

長老言「大王如來般涅槃如來不望供養然而人天以不望〔供養〕如來之馱都寶為基因以如來之智寶為所緣行正行之時得三成就[1]此義以譬喻應究明大王譬如大火聚燃滅大王彼大火聚還望枯草如薪之燃料耶

王言「尊者現燃燒時之大火聚是不望枯草如薪之燃料況於無思〔火聚〕消滅之時者乎

「大王其火消滅之時於世間無火凡欲火之人是無希望之人耶

[P.142]「尊者不然薪為火之燃料素材凡欲火之人依各自之精力力量精進而磨擦木令生其火後以其火而為火之用

「大王然『對於般涅槃不望〔供養〕之如來所供養無效無果』異學之言是邪大王譬如大火聚之燃燒如是如來以佛光輝照耀十千世界大王譬如大火聚燃燒之後消滅如是如來以佛光輝照耀十千世界之後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大王譬如已消滅之火聚不望枯草如薪之燃料如是對於世間饒益者(佛)其望斷止滅大王譬如火滅無燃料之時人人依各自之精力力量精進而磨擦鑽木令生火之後以其火為火之用如是人天是以般涅槃不望〔供養〕如來之馱都寶為基因以如來之智寶為所緣而行正行之時得三成就大王依其理由如來般涅槃不望〔供養〕〔對如來〕所供養不是無效是有果

大王若依此理由卿之疑將不熄大王更以上之理由如來般涅槃雖不[P.143]奢〔供養〕聞〔對於如來〕所供養非無效有果之所以大王譬如大風吹後將止大王其已止之風望再吹耶

「尊者不然無作意『已止之風再吹』之思惟其所以風界是由於無思

「大王彼已止之風得稱風耶

「尊者不然或多羅葉或扇是令生風之資具凡苦於暑熱苦於熱惱之人或以多羅葉依各自之精力力量精進而令生其風依其風而消暑熱除熱惱

「大王然者『對於般涅槃不望〔供養〕之如來所供養是無效無果』異學之言是邪大王譬如大風之吹如是如來送慈悲心之清風薰風靜風微風於十千世界大王譬如大風吹後已止如是如來送慈悲之清風薰風靜風微風於十千世界之後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大王譬如已止之風不望再吹如是對於世間饒益者其望斷止滅大王譬如彼之人等苦於暑熱苦於熱惱如是人天是〔貪癡〕三種火熱熱惱所苦大王譬如或多羅葉或扇是生風之資[P.144]如是如來之馱都寶與智寶至獲得三成就之資具譬如人人之苦於暑熱苦於熱惱者或以多羅葉或扇令生其風而消暑熱除熱惱如是人天如來般涅槃雖不望〔供養〕而恭敬〔如來之〕馱都寶與智寶令生其善依其善而消除止滅三種火熱熱惱大王依其理由如來般涅槃雖不望〔供養〕〔對如來〕所供養者非無效是有果

「大王令至於折伏反對者之論更聽聞其以上之理由譬如大王某人打大鼓之時令生其音因人令生彼大鼓之音〔不久〕消失大王彼音望再生耶

「尊者不然無作意『彼音已消再生』之思惟一度生而滅時彼大鼓之音已斷尊者大鼓是生音之資具故人有必要之時以己力打大鼓令生大鼓之音

「大王如是世尊以依戒解脫解脫知見而徧成馱都寶律與[P.145]教誡為師之後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世尊般涅槃之時三成就之獲得非斷滅惱於有苦之有情以馱都寶律與教誡為緣若欲得三成就令生三成就恰如由大鼓生大鼓之音大王若有大鼓有人打時依大鼓為資具而打之人令續生音然者有馱寶有教時馱都寶與教誠為緣若欲三成就者則生三成就大王依此理由如來般涅槃雖不受〔供養〕〔對如來〕所供養者是有效有果大王依世尊未來者如是見如是說如是話如是示『阿難[2]汝等有如是之思惟「師之言是過去矣我等無師」然阿難非應如是見阿難對於汝等我所教示之法與律者即是我死後為汝等之師』是故『對於般涅槃而不望〔供養〕之如來所供養者是無效無果』彼等異學之言是邪非實非如非真相違顛倒齎苦者結果苦者應趣於惡生者

大王更有其以上之理由如來般涅槃雖不望〔供養〕聞〔對於如來〕所供養者非無效而有果之所以大王此之大地者望『一切種子於予中而生長』耶

「尊者不然

[P.146]「大王何故其一切種子〔如是〕不望於大地中成長生強根[3]確立幹與髓擴展其枝結成花與實耶

「尊者大地雖不望是彼等種子生長之基因與緣彼等之種子依止此之基因依此之緣而生長生強根確立幹與髓擴展其枝結成花與實

「大王然者異學若言『對於不奢望〔供養〕之如來所供養者無效無果』是自說於失脚被擊違背大王如來恰如大地於此世不望任何物大王譬如其等一切種子依止於大地而生長生強根確立幹與髓擴展其枝結成花與實如是如來般涅槃不望〔供養〕人天依止於其如來之馱都寶與智寶而生強善根確立定幹與法髓擴展戒枝結成解脫之花與沙門果之實大王依此之理由如來般涅槃亦不望〔供養〕〔對於其如來〕所供養者非無效是有果

大王更有其以上之理由如來般涅槃雖不望〔供養〕聞〔對於如來〕所供養者非無效有果之所以大王此等之駱駝水牛家畜人是希望蛆蟲之發生於腹中耶

「尊者不然

[P.147]「大王何故其蛆蟲發生於彼等之腹中依多數之子子之子而繁殖耶

「尊者為於惡業之強雖然彼等不欲蛆蟲發生於其腹中依多數之子子之子而繁殖

「大王如是由於如來之馱都與智寶之強如來般涅槃雖不望〔供養〕〔對於其如來〕所供養者非無效是有果

大王更有其以上之理由如來般涅槃雖不望〔供養〕聞對於如來所供養者非無效有果之所以大王此等之人人望此等之九十八種病生於身耶

「尊者不然

「大王然者何故其人人雖然不希望彼等之病生於其身耶

「尊者由於前世所作之惡行

「大王若前世所作之不善於此世應有所感受者大王然者善不善業雖於前世之所作於此世所作亦非無效是有果大王依此理由如來般涅槃雖不望〔供養〕〔對於如來〕所供養者非無效是有果

大王卿曾聞耶名為難達伽之夜叉令長老舍利弗瞋怒而沒入於大地

「尊者予聞之此於世善所知

「大王長老舍利弗希望於彼夜叉『夜叉沒入於大地』耶

「尊者人天世界雖壞滅日月雖落於地中須彌山王雖顛覆長老舍利弗亦不[P.148]希望他人之苦所以如何長老舍利弗憤怒瞋恚忿怒之一切因長老舍利弗是斷已斷尊者因所絕滅之故長老舍利弗對於欲殺害者亦不忿怒

「大王長老舍利弗不希望難達伽夜叉為大地所吞沒何故難達伽夜叉沒入於大地耶

「尊者由於不善業之強

「大王由於不善業之強難達伽夜叉沒入於大地者對於不希望〔所罰〕之人所作之惡業非無效是有果大王由於善業之強對於不望供養所作之供養非無效是有果大王依此之理由如來般涅槃雖不受〔供養〕〔對於其如來〕所作之供養非無效是有果

大王沒入於大地之人有幾何耶卿曾聞耶

「尊者予曾聞

「大王請說令我聞

「婆羅門之女栴闍釋迦族之斯婆弗多長老提婆達多夜叉難達伽婆羅門青年難陀予聞此等五人之事

「大王彼等對誰作罪耶

「尊者對世尊以及〔世尊〕之弟子

「大王世尊或〔世尊〕之弟子希望此等之人『此等者沒入於大地』耶

「尊者不然

「大王然者如來般涅槃雖不望〔供養〕〔對於如來〕所作之供養者不為無效是有果

[P.149]「尊者那先甚深之問是善解闡明秘義者顯現結者溶解深底者明破反對者之說破斥其謬見為統率伽那者中之最勝者最優秀者遇卿其謬誤之異學則失去光彩

第二 佛一切知性之問

「尊者那先佛是一切知者耶

「大王世尊是一切知者然於世尊智見非常恆現在世尊之一切知智是依傾注者而傾注之後如所欲實知

「然者尊者那先佛之一切知智若依尋求而生者佛非是一切知者

「大王於此〔各車〕[4]有七安摩那半百車之米一見而〔計量〕有幾百萬粒得盡不餘耶

彼處有此等七種心大王有貪有瞋有癡有愛有煩惱而身不修習戒不修習心不修習慧不修習之人彼等之心生鈍重轉應遲鈍所以者何心不修習故大王譬如竹葦密生[5]擴延縺結纏繞之枝拔出時其出鈍其動遲所以如何枝纏繞縺結故大王如是有貪有瞋有癡有愛有煩惱而身不修習戒不修習心不修習慧不修習之人彼等之心生鈍重轉應遲鈍所以如[P.150]由於一切煩惱所縺結故此是第一心

其次第二心者如是分別大王惡生已斷見至而解師教之預流其心於三處生而輕敏亦轉應輕敏於其以上之地而生鈍重轉應遲鈍所以如何於三處心清淨者其以上者煩惱不斷故大王譬如竹葦至三節而清淨其以上枝所纏繞拔出時至清淨之三節出為輕敏其以上動之遲鈍所以如何下方雖清淨而上方枝纏繞故大王如是惡生已斷見至而解師教之預流其心於三處生為輕敏轉應輕敏於其以上之地者生為鈍重轉應遲鈍所以如何於三處清淨其以上者煩惱未斷故此是第二心

其次第三心是如是分別大王癡微薄之一來其心於五處生為輕敏轉應輕敏然而於其以上之地生為鈍重轉應遲鈍所以如何於五處雖是心清淨其以上煩惱未斷故大王譬如竹葦五節為清淨其以上者枝所纏繞拔出[P.151]之時至清淨之五節出為輕敏其以上者動之遲鈍所以如何下方雖是清淨而上方枝所纏繞故大王如是貪瞋癡於微薄之一來其心於五處者是輕敏轉應輕敏然而於其以上之地生為鈍重轉應遲鈍所以如何於五處者心清淨其以上煩惱未斷故此是第三心

其次第四心是如是分別大王五下分結已滅之不還者其心於十處生為輕敏轉應輕敏然而於以上之地生為鈍重轉應遲鈍所以如何於十處心清淨其以上煩惱未斷故大王譬如竹葦至十節是清淨其以上枝所纏繞拔出時至清淨之十節出為輕敏其以上為遲鈍所以如何下方清淨而上方枝所纏繞故大王如是一切彼五下分結已滅之不還其心於十處生為輕敏轉應輕敏然而於以上之地生為鈍重轉應遲鈍所以如何於十處心清淨其以上煩惱未斷故此是第四心

[P.152]其次第五心是如是分別大王漏盡梵行圓滿所作已作洗垢斷煩惱棄重擔達真實義盡有結達無礙解於聲聞地是清淨之[A1]阿羅漢其心於聲聞境生為輕敏轉應輕敏然而於其以上之緣覺地生為鈍重轉應遲鈍所以如何於聲聞境雖是清淨於緣覺境是不淨大王譬如竹葦一切之節為清淨拔出時出者輕敏而不遲鈍所以如何一切之節清淨不纏繞於竹葦故大王如是漏盡梵行圓滿所作已作洗垢斷煩惱棄重擔達真實義盡有結達無礙解於聲聞地清淨之阿羅漢其心於聲聞境生為輕敏轉應輕敏然而於以上之緣覺地生為鈍重轉應遲鈍所以如何於聲聞境雖是清淨於緣覺境不淨故此是第五心

於此第六心是如是分別大王於緣覺之獨存無師獨行於自己之境[6]清淨無垢心其心於自己之境生為轉敏轉應輕敏然而於其上一切知之佛地生為鈍重轉應遲鈍所以如何於自己之境雖是清淨但一切知佛之境廣大故大王譬如人於自己之土地渡小河而不恐懼雖晝夜亦可隨心所欲然而彼見[P.153]無涯底無岸之大海耶畏怖驚懼躊躇驚駭而不得渡所以如何於自己之土地習慣然而大海過於廣大故大王如是於緣覺之無師獨存獨行自己之境清淨無垢心其心生為輕敏轉應輕敏然而於其以上一切知之佛地生為鈍重轉應鈍重所以如何於自己之境清淨一切知佛之境廣大故此是第六心

於此第七心如是分別大王一切知者十力者達於四無所畏具足十八佛法無邊勝者無邊知者之佛其心於一切處生是輕敏於一切處轉應輕敏所以如何於一切處清淨故大王力強之弓術師無結節善磨無垢尖銳以不枉不曲不歪之箭柔射麻布柔綿布柔褐布其箭是遲鈍耶是添著耶

「尊者不然布是柔軟箭是善磨射手之力強

「大王如是一切知者十力者達於四無所畏具足十八佛法無邊勝者[P.154]無邊知者之佛其心於一切處生是輕敏於一切處轉應輕敏所以如何於一切處清淨故此是第七心

大王此等之〔七〕心中一切知〔佛心〕是超越〔其他〕六心如是之計數其清淨與輕敏不得以數而數世尊之心清淨輕敏故世尊示現雙神變大王於雙神變可知『世尊之心轉應如是輕敏』對此其以上之理由不得言大王彼等之神變依一切知佛之心故不得作算小分分割大王世尊之一切知智依傾注者傾注之後如所欲知大王譬如人一方之手置於他方之手以已開之口發語用口吞嚥食物閉已開之眼開已閉之眼伸曲腕曲伸腕者比〔一切知智〕遲一切知者更為輕敏傾注者更為輕敏傾注之後如所欲知〔其時〕以唯缺[7]傾注之故佛者不可言非一切知者

「尊者那先如何傾注是依尋求耶此予以事例可理解

長老言「大王對於富裕大富大財而有許多之金銀許多之財寶調度於有甚多穀類之人以沙里米維喜米胡麻生之穀類所料理之穀[P.155]生酥[A2]黑糖砂糖之種種貨品[8]放入甕容器器物大王其人適值饗應希望饗應來客彼家調理之食物全部食盡〔為供來客〕由壺取出米調理食物大王彼大富之人〔其時所調理〕唯缺食物故非為大富耶

「尊者何故如是言耶雖轉輪王之家於非時〔調理〕亦缺食物況於長老之家耶

「大王如是如來之一切知智依傾注者傾注之後如所欲知大王譬如樹木之結實負荷顆粒之重量使〔樹枝〕壓彎其處無落果實大王其處唯無落果實故以其樹是無果實耶

「尊者不然〔落下之〕樹果可待自然落下落下之時可隨所欲而得

「大王如是如來之一切知智依傾注者傾注之欲如所欲知

「尊者那先佛傾注之後如所欲知耶

「大王譬如轉輪王念輪寶『來輪寶來』時如念時輪寶即來大王如是如來傾注之時即如所欲知

「尊者那先其佛是一切知者以何確固其理由予認受『佛是一切知者』

[P.156]第三 依大悲一切知智之世尊而提婆達多出家之問

「尊者那先卿等如是言『如來是一切有情之悲愍者饒益者哀愍者』」

「大王如來是一切有情之悲愍者饒益者哀愍者

「尊者那先然者提婆達多依誰而出家耶尊者那先請如實語

「大王此等之剎帝利青年即跋陀阿那律阿難跋昝金毘羅提婆達多及第七之理髮師優波離於師(佛)覺證[9]一切知智之時倣效出家而由釋迦族出家世尊令彼等出家

「尊者那先其中提婆達多出家之後非破和合僧耶

「然出家之後由提婆達多而破和合僧在家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亦不能破和合僧真與比丘同住同一結界者破和合僧

「尊者破和合僧者受如何之業〔果〕耶

「大王受一劫間持續之業〔果〕

「尊者那先如來不知『提婆達多出家之後當破和合僧破和合僧後應受一劫之間於地獄苦』耶

「然大王如來知『提婆達多出家之後當破和合僧破和合僧之後應受一劫之間於地獄苦』

「尊者那先若如來知『提婆達多出家之後當破和合僧破和合僧之後應受一劫之間於地獄苦』然者尊者那先言『佛為一切有情之愍者饒益者哀愍者』[P.157]是邪若不知而令出家佛非是一切知者此兩刀論法之問向卿提出解此大難問破反對者之說於未來如卿有覺慧之比丘者難得顯示卿之力量

「大王如來為悲愍者且是一切知者一切見者大王如來以悲愍與一切知智見提婆達多之歸趣見提婆達多作無終業於百千劫之間由地獄趣向地獄由墮處趣向隨處如來以一切知智知言『彼無終之業若於我教而出家應終滅前生所造之苦可終滅出家此愚癡人將為一劫間〔受苦之〕業』依悲愍令提婆達多出家

「然者尊者那先如來打彼之後塗油〔於傷口〕落於懸崖之後與〔救援之〕手於殺後而求蘇生初與苦而後附與樂

「大王如來以悲愍饒益哀愍打於有情附與饒益其義可以譬喻究明大王譬如父打子而附與饒益大王如來為有情之饒益而打[P.158]增大有情功德之方法附與饒益於一切有情大王[10]提婆達多不出家為在家者作更多墮獄之惡業於幾百千劫間由地獄趣向地獄由墮處趣向墮處而受眾多之苦如來知彼以悲愍令其出家『若以我教出家則苦應終滅』以悲愍令減輕重苦大王譬如於財名聲榮譽血緣而有權勢之人或血緣或朋友因王而知受重刑由自己之信任大[11]而令減輕重刑大王世尊知提婆達多於幾百千劫間受苦令提婆達多出家依戒解脫之力能力令減輕重苦大王又譬如箭醫依重患有效力之藥而令輕快大王於幾百千劫之間知提婆達多受苦世尊知方法之故以『令出家依悲愍之法』有效力之藥令減輕重苦大王如來是應受多苦而令其減少之時犯非福耶

「尊者雖於一瞬但應不犯任何之非福

「大王如來令提婆達多出家認此理由為正確

「大王更有其以上之理由請聽聞世尊令提婆達多出家之所以大王譬如有人[A3]抓盜賊犯罪者以示王『大王此是盜賊犯罪者科王之欲刑』王對此人如[P.159]是言『汝帶此盜賊於市外於斬首臺斬彼之首』彼等允諾『然』而帶此人往市外之斬首臺曾於王所寵愛得名利重其言作有益之言實行所欲得有力者欲見此人彼悲愍此人對彼等如是言『汝等停止卿等何以斬此人之首然者斬此人手足之後悲愍其苦助盜賊之命我為彼應向王辯明』彼等依其有力人之言斬盜賊之手足後助其命大王作如是之彼人為其盜賊作應作之事耶

「尊者彼人助其盜賊之命命助之時其他為彼有不作之事耶

「又彼人對此人為斬手足所受之苦受犯何之非福耶

「尊者其盜賊依自作之業而受苦受助命之人應不犯何等之非福

「大王如是世尊言『於我教而出家彼苦當終滅』以悲愍令提婆達多出家大王提婆達多之苦終滅大王提婆達多臨死

八輩卓越最勝者
天中天調人之御
[P.160]普眼者有百福相
我終生歸依其佛

作終生歸依大王若劫以六分者則提婆達多破和合僧為第一分之過時所剩五分之間於地獄受苦之後由其處解脫當為名阿提莎羅之辟支佛大王作如是之如來為提婆達多作應作之事耶

「尊者那先如來與〔應與〕之一切於提婆達多令提婆達多為辟支佛依如來為提婆達多有不作之事耶

「大王又提婆達多破和合僧之後於地獄受苦大王如來對其苦受犯非福耶

「尊者不然提婆達多依自作業於一劫間受地獄苦令終滅〔彼苦〕之師(佛)應不犯任何之非福

「大王如來令提婆達多出家認受此理由為正

「大王[12]再聞其以上之理由大王譬如父母生子耶遠離〔子之〕非饒益附與饒益令生長他日其童子欲作惡大王父母因子所作之惡業而染污耶

「尊者不然尊者父母作多利益遠離非饒益附與饒益令安樂令生長依彼等童子自身所作之業

[P.161]「大王如是如來以『提婆達多欲以無終滅之苦為終滅』令出家於釋迦之教出家之後提婆達多破和合僧大王其提婆達多因出家於釋迦之教如來犯何等之非福耶

「尊者不然尊者如來與父母相等產出者而〔為出家〕而生令提婆達多出家出家之後提婆達多破和合僧惡業報應於彼

「大王世尊令提婆達多出家認受此理由為正

大王再聽聞其以上之理由大王譬如有箭醫箭入於孔中充滿膿與血之傷——風膽汁痰〔此等三者之〕和合季節之變化不規則之生活受到激烈之傷害如腐敗之屍欲治癒充滿惡臭之傷口時塗激烈痛烈灼熱劇痛之藥於傷口令化膿化膿之後以披針而破令其柔軟以針燒腐蝕燒時注入加里鹽液塗藥而傷治癒至患者痊癒大王箭醫有非饒益之心塗藥以針而破以針燒腐蝕注入加里鹽液耶

「尊者箭醫有饒益心欲令痊癒作彼等之處置

[P.162]「大王彼因用藥而生其痛苦箭醫因彼而犯何等之非福耶

「尊者彼之箭醫欲饒益有饒益之心欲令痊癒作其等之處置應不犯何等之非德尊者彼之箭醫生於天上

「大王世尊如是以悲愍令提婆達多自苦脫離而令出家

大王再聽聞其以上之理由大王譬如人為棘所刺或為〔樹之〕殘株所打欲饒益彼欲令治癒以銳利之刺或以披針徧破之後因出血而拔出其棘大王彼人有非饒益心拔出其刺耶

「尊者不然尊者彼人欲饒益欲令治癒拔出其刺尊者若彼人不拔出其刺彼應至於死或應受等死之苦

「大王如是如來以悲愍令提婆達多由苦脫離令其出家若世尊不令提婆達多出家則提婆達多應於百千劫之間生生世世於地獄苦

「尊者那先如來令順行於〔煩惱〕流之提婆達多逆流〔煩惱〕而上世尊令行迷路之提婆達多行於正路世尊令落於懸崖之提婆達多與立足點行於凹凸道之提婆達多上於平坦之道尊者那先除如卿有覺慧之人以外依其他之出家不得示[P.163]現此等之因此等之理由

第四 大地震動所出現八因八緣之問

「尊者那先依世尊所說『諸比丘大地震動之出現有此之八因八緣[13]此無餘蘊之語此無餘地之語此決著之語大地震動之出現無第九之因尊者那先若大地震動之出現有第九因則世尊應語其因尊者那先又大地震動之出現無其他第九之因故不依世尊所說然而大地震動之出現示第九之因即依毘善達羅王[14]作大布施之時七度大地震動尊者那先若大地震動之出現唯有八因八緣然者『依毘善達羅王作大布施之時七度大地震動』之言是邪若依毘善達羅王作大布施之時七度大地震動然者『大地震動之出現唯八因八緣』之言是邪此為兩刀論法之問微妙宏大而難解迷闇此向具眼之卿提出除如卿有覺慧之人以外依其他者不能解如是之問

[P.164]「大王依世尊如是說『諸比丘大地震動之出現有八因八緣』依毘善達羅王作大布施之時七度大地之震動其乃非時偶發之物八因者是別故與八因俱不可數[15]大王譬如於陸地可數三雨即雨季之雨夏季之雨冬季之雨若由此三雨有別降他雨者其雨即所謂與雨俱不可數而數為非時之雨大王如是依毘善達羅王作大布施時七度大地之震動其乃非時偶發之物而八因者是別與八因俱不可數大王譬如由雪山流出五百河大王其五百河之中唯有十河可數為河數即恆伽搖尤那阿夷那跋提薩羅浮摩企信度[16]沙達度毘達匹拍西查達巴吉其他河之不可數為河是故彼等即無恆常之水大王如是依毘善達羅王作大布施之時七度大地之震動其乃非時偶發之物而八因者是別與八因俱不可數是故無恆常之震動譬如大王王之臣有百人或二百人其中唯六人可算為廷臣之數即將軍司祭法官財官持傘者[P.165]劍者唯此等可數廷臣之數是故〔唯此等〕與王德相結合其他不可數一切可算為王臣大王如是依毘善達羅王作大布施之時七度大地之震動其乃非時偶發之物而八因者是別與八因俱不可算

大王於勝者(佛)之教精勵者於現法感受其樂其名聲如揚於人天中之業卿曾聞耶

「尊者予曾聞

「大王聞幾何之人耶

「尊者聞此等七人

「大王其為誰耶

「尊者造華鬘之須瑪那婆羅門之約加沙達伽奴僕之芬那王妃之瑪利加王妃之伍波羅瑪達優婆夷之須洹耶下婢芬那曾聞此等之七人於現法感受其樂

「又更曾聞於過去世對世尊作恭敬而得人身行於三十三天界者耶

「然尊者曾聞

「大王其為誰耶

「尊者樂王俱提羅查提那王尼彌王曼陀多王曾聞此等四人之事彼等得其人身行於三十三天界聞長時間作善業不作惡業

「又大王曾聞卿於過去世或於現在世作如是之布施時為一度或二度或三度大地之震動耶

「尊者不然

[P.166]「大王我未曾聞知傳承了解通曉有所聞有學力好聞作問仕奉於師作如是布施之時或一度二度三度大地之震動唯除王中之牛王毘善達羅之最勝施大王釋迦牟尼世尊與迦葉世尊超越此二佛間之數過無數年作如是布施之時或一度或二度或三度大地之震動我未曾聞說尋求亦不可見大王單依精進與努力亦不能震動大王大地擔負功德之重擔不得支持一切清淨行之功德時為之動震動搖動大王譬如車子載荷過重之時其轂輞動搖軸折大王大地擔負精進功德之重擔不得支持一切清淨行之功德時為之動震動振動又大王譬如空中被暴風所掩擔重擔於極暴風所動搖咆哮號叫轟發聲嚮大王大地擔負毘善達羅王布施力廣大之重擔不得支持之時為之動震動振動是故大王毘善達羅王之心不為貪所動不為瞋所動不為癡所動不為慢所動不為見所動不為煩惱所動不為忿[P.167][17]所動不為不喜所動唯布施大大震動『願未來之乞者到我之處已來之乞者隨心所欲得施物喜施物皆越來到』大王毘善達羅王之意常恆住立於十處即調御自制忍辱律儀制御不忿不害真實清淨慈悲[18]大王毘善達羅王捨棄愛欲之希求止滅有之希求唯梵行之希求熱心而行大王毘善達羅王捨棄守護自己於一切時唯守護一切有情熱心而行『願此等之有情能和合無病富裕長壽』唯向此專意大王毘善達羅王布施亦非為得樂而作其布施非為財富而作非為應酬而作非為宣傳而作非為壽命而作非為美容而作非為幸福而作非為力量而作非為名聲而作非為子而作非為生命而作為〔成為〕一切知者而作為一切知智寶而作如是無比廣大無上傑出之布施達一切知性之時彼敘述此偈

我布施時不左思右想
我子闍理女康哈闍那
我貞節妻摩提妃
一心一意為得菩提[19]

大王毘善達羅王由於不忿而勝於忿者由於行善而勝於不善者由於布施而勝於慳貪者以真實而勝於言虛妄者由於行善而勝於一切之不善者

[P.168]彼如是布施追求正法時由於〔布施生〕廣大廣宏[20]之力活力大風於地中震動徐徐而吹狂亂而吹向上向下向橫葉凋落之樹木倒雲一團一團行於空含塵之風強烈天空荒暴風狂暴而猛烈生大而恐怖之音此風激動之時水徐徐震動水震動之時帝彌[21]各走一雙宛之水波現住於水中之動物動生波浪之咆哮生可怕之泡沫泡環生大海水增高水狂奔於四方潮流澎漲逆流阿修羅金翅鳥夜叉皆怖畏『為何耶何故耶海將回轉』心生恐怖探尋逃路見潮流之奔騰激動此之大地與河大山海皆俱震動須彌山回轉山頂之岩石轉下大黃鼠鹿鳥恐怖大地震動之時無力之夜叉哭泣大力之夜叉微笑

大王譬如充水入米於大鍋置於竈由下焚火時首先釜熱釜熱時水熱水熱時米熱熱米上下奔騰泡立泡環之生大王如是毘善達羅王捨世人所[P.169]難捨之物由捨棄其難捨布施本性之果地下之大風不得支持而激動大風激動之時水動水震動之時大地震動大王由此大地此等三者由於大布施而生廣大廣宏之力活力成為一大王如於毘善達羅王之施捨如是大威力也他人之布施無

大王譬如地中甚多諸種之摩尼例如帝釋青大青星色毗琉璃溫麻普巴西利莎普巴瑪那哈羅須利阿康達姜達康達金剛迦究婆加瑪迦赤琥珀珊瑚車渠此等之一切謂此轉輪王之摩尼勝最勝大王轉輪王之摩尼光徧滿方一由旬大王如是存於地上布施無比最勝之一切物不比毘善達羅王之大布施為優異最勝由於毘善達羅王作大布施之時令七度大地震動[22]

「尊者那先甚深之問為善解開闡叢林芟除結縛能破稠林明之能破反對者之說使光彩滅失

[P.170]第五 尸毘王施眼之問

「尊者那先卿等如是言『由尸毘王眼施〔於乞眼者〕為盲之時生天眼』此言有難點有過失有結縛[23]因給芟除無因無基因之時天眼不生於經所說尊者那先若由尸毘王眼施〔於乞眼者〕然者『天眼生』之言此是邪若天眼生然者『由於尸毘王眼施〔於乞眼者〕』之言此是邪此兩刀論法之問此比結節更結此比結縛更結此比稠林更稠密此向卿所提出於此卿起折伏反對者說之志願

「大王由於尸毘王眼施於乞〔眼〕者對此卿勿起疑惑又天眼生對此亦勿懷疑

「尊者那先因芟除為無因無基因之時天眼生耶

「大王不然

「尊者有如何之理由因芟除為無因無基因之時天眼生耶以事例令予領會

「大王語真實者因以所作誓言之真實存於此世耶

「尊者真實存於此世因此語真實者作誓言令天降雨令火消滅令毒無效令大海退潮令大恆河逆流作其他種種之所業

[P.171]「大王然者由於尸毘王之真實而天眼生者是相應是相同大王為無基因之時亦由於真實而天眼生真實是天眼生之基因

大王譬如魔術師唱『降大雨』呪文彼等唱呪文同時降大雨大王於虛空有蓄積降雨之因由彼因而降大雨耶

「尊者不然尊者最勝呪文即是因呪文不外是降大雨之因

「大王如是天眼生非有自然之因真實即不外基因

大王又譬如魔術師等唱『消滅炎燒極炎燒之大火聚』呪文彼等唱呪文之同時炎燒極炎燒之大火聚於其剎那間消滅大王於其炎燒極炎燒之大火聚有基因之蓄積由於其基因炎燒極炎燒之大火聚消滅耶

「尊者不然尊者呪文即不外其炎燒極炎燒之大火聚立即消滅之基因

「大王如是天眼生非有自然之因真實即不外基因

大王又譬如魔術師等唱『猛毒成為阿伽陀藥』呪文彼等唱呪文之同時其剎那之間猛毒成為阿伽陀藥大王基因蓄積於猛毒之中猛毒依此基因成為阿伽陀藥耶

[P.172]「尊者不然尊者呪文即不外消除猛毒之基因

「大王如是天眼生非有自然之因真實即不外於基因大王覺證四聖諦無其他之基因真實即不外於基因真實為基因四聖諦被覺證

大王又於支那之地有一支那王欲遊〔水〕[24]於大海中作四月間之誓言與車俱入大海中一由旬於彼車前部之先端大水聚為之退流彼離去之時再次高漲大王彼大海以人天世界亦依自然之體力而得令退流耶

「尊者以人天世界亦依自然之體力水盈滿池水亦不得退流尊者況大海之水者乎

「大王依此之事例真實力可以知依真實無有不達

大王阿育法王於巴蓮弗城為市民[25]地方民近臣軍隊大臣所圍繞於大恆河作水遊之時見水之盈滿長五百由旬寬一由旬之大恆河水流對近臣如是言『有誰可令此大恆河得於逆流耶』時彼等近臣言『大王

立於其恆河岸邊名頻陀瑪提之娼婦聞王言『有誰得令大恆河逆流耶

[P.173]彼女如是言『妾是住巴蓮弗城市之娼婦因美貌以美貌為生活之資作底下之生活請王先見妾之誓言』為誓言彼女作誓言之同時其剎那間注意其大恆河其常恆之水流卻於大群集之面前逆流王因聞大[A4]恆河之旋流[A5]濤之勢所生騷音而驚訝驚異對近臣如是言『此大恆河之流如何向上逆流耶』彼等近臣告娼婦之誓言於王

王感動至[A6]極而自行詢問娼婦『汝依汝之誓言令此大恆河之流為逆流是事實耶

『大王

『對汝如何而有如是之力耶又受容汝言者是誰耶是夜叉耶是龍耶又汝依如何力令大恆河之流逆流耶

彼女言『大王妾依真實之力而令此大恆河之流逆流

王言『是不實自墮落奸詐惡德放蕩放縱而令人目暗奪財為賊汝有如何之真實力耶

『大王妾如是者是事實然而妾有誓言若欲時依此亦得回轉人天世界

王言『汝然者於汝有如何之誓言耶予之前得聞

『大王與財於妾者雖是剎帝利婆羅門首陀羅毘舍或其他之任何人妾皆一樣仕奉對剎帝利無特別之尊敬對首陀羅無特別之輕蔑離愛好與嫌惡之[P.174]心而奉財主如是依此誓言而令大恆河之流逆流

大王若不住立於如是之真實此最勝之行是不存在大王由於尸毘王眼施於乞〔眼〕者而天眼生其依誓言之故經言『肉眼芟除無因基因之時天眼不生』是有關依修習而言眼生大王如是了解

「善哉尊者那先問者善解難點者令巧明破反對者之論彼然予如是認受

第六 入胎之問

「尊者那先依世尊如是說『諸比丘三事和合而有入胎此處有父母交會母已有經水香陰現在諸比丘此等之三事和合而有入胎[26]若缺任何之一入胎不生此是無餘蘊之語此是無餘地之語此是結束之語此為無覆藏之語坐於人天世界之正中間而語此語知依二事和合而入胎睹庫羅苦行者於怕利迦苦行尼有經水時以右手之拇指摩觸其臍由睹庫羅苦行者以手之拇指摩觸其肚臍而生蘇凡那沙瑪[27]又摩登伽仙人於婆羅門女有經水時以右手之拇指摩觸其[P.175]由於摩登伽仙人以手摩觸其臍而生曼達普耶童子[28]尊者那先若三事和合而有入胎然者『蘇凡那沙瑪與曼達普耶童子因臍之摩觸而生』之言是邪若彼等依其所作而生然者『三事和合有入胎』之言是邪此亦為兩刀論法之問甚深微妙而有覺慧者〔可解〕之領域此向卿提出卿斷疑惑之道揭智之明燈

「大王依世尊而如是說『諸比丘三事和合而有入胎此處有父母交會母已有經水香陰現在諸比丘此等之三事和合而有入胎』」

「然者尊者那先以得善明解[29]請以事例令予理解

「大王又卿曾聞耶刪企奢童子與伊希新伽苦行者與拘瑪羅迦沙婆長老者皆如是而生

[P.176]「然尊者曾聞彼等出生之現即二隻牝鹿有經水之時行於二苦行者放尿之處飲入苦行者之精尿由其精尿之入而生刪企奢童子與伊希新伽苦行者優陀夷長老[30]行於比丘尼之止住處心興奮而見比尼之生支時漏精於袈裟尊者優陀夷對其比丘尼如是言『妹去持水來欲浣內衣』『尊者我應洗』依此其比丘尼於經水時以口取精〔一部分〕〔一部分〕置於生支然而唯置彼於生支其比丘尼姙娠不久生下拘瑪羅迦沙婆長老此等之人等如是

「大王卿信其言耶

「尊者『依此理由而生』予充分得信其理由

「大王如何之理由耶

「精落於善所準備之歌羅邏[31]立刻生育

「然大王

「尊者如是彼經水之比丘尼之歌羅邏確立血流出經水定之時取彼精而置其歌羅邏因此彼女姙娠如是彼等出生之理由

「大王予如是認受『依胎而姙娠』大王卿認受拘瑪羅迦沙婆長老之入胎耶

「尊者

「善哉大王然者卿歸著於我領域只語一種入胎之時卿不從我又二隻牝鹿飲尿而姙娠卿信彼之姙娠耶

[P.177]「然尊者凡所食所飲所嚼所嘗者雖任何皆至歌羅邏得處而生長尊者那先譬如一切之河川皆注入大海得處而增大如是凡所食所飲所嚼所嘗者雖任何皆至歌羅邏得處而生長我依此之理由而信『亦依入口而有入胎』」

「善哉大王卿更近於我之領域雖依口而飲亦有二者之交會大王卿認受刪企查童子伊希新伽苦行者及拘瑪羅迦沙婆長老之入胎耶

「尊者為至於和合

「大王蘇凡那沙瑪與曼達普耶童子彼等二人皆屬於其等三事和合者與前者同一味對此明我事由大王睹庫羅苦行者與帕利迦苦行尼彼等兩人俱是阿蘭若住者專心遠離追求最上義依苦行之威力而令熱至梵天界爾時天主帝釋朝夕侍彼等來帝釋對彼等以畏敬之慈熟慮於未來見彼等皆失兩眼見彼等如是言『尊者從我言尊者卿等生一子為幸其子應是卿等之侍者扶助者』『帝釋[P.178]勿如是言』彼等不受納彼其言哀愍悲愍欲饒益之帝釋即二度三度言『從我言尊者卿等生一子為幸其子應是卿等之侍者扶助者』三度對彼等言『帝釋勿陷我等於無益何時不壞此身耶此身壞壞法現壞〔未來亦〕壞大地破壞虛空亦隕巖石之頂亦隕日月亦隕故我等不樂世間法以後卿勿再來我等之面前若來者是認卿為不饒益者』從此天主帝釋不得彼等之心畏敬合掌而乞言『若不得從我言者苦行尼有經水有月華之時卿以右手拇指摩觸其臍依此彼之苦行尼姙娠此之和合(摩觸)以致入胎』『帝釋我得從卿之言依唯彼之所作我等之苦行應不破然』而承認然其時天界有一天子彼增修善根壽盡為壽盡之時雖於轉輪王之家亦得所欲而生天主帝釋近於其天子如是乞言『汝日輝映於汝汝目的成就之日到來我為汝趣於近侍[P.179]汝欲居住於彼歡愉之場所欲再生於適當之家由於美麗之父母所生育然從我之言』二度三度合掌於頭上而乞依此彼之天子如是言『卿卿之再三再四稱讚其家者何耶』『是睹庫羅行者與帕利迦苦行尼』彼聞其言而滿足承受如是言『卿卿之望處為佳我正思索或卵生或胎生或濕生或化生——思惟再生於如何之家耶我再生於所希望之家我願再生於胎生之家

帝釋考量再生之日而告苦行者言『某日苦行尼有經水有月華尊者其時卿以右手之拇指摩觸其臍』大王是日苦行尼有經水有月華又天子於彼處現在而有苦行者以右手之拇指摩觸苦行尼之臍如是有此等之三事和合由臍摩觸而苦行尼欲望生然而其欲望唯依臍之摩觸卿勿思交合其和合嬉戲亦致〔三事〕和合而有饒舌亦致〔三事〕和合而有熟慮亦致〔三事〕和合而有因以前之欲望依摩觸〔三事〕和合而生而依其和合而有入胎大王無交合依摩[P.180]觸而有入胎大王譬如燃燒之火不接觸而除去近物之冷大王無交合亦依摩觸而有入胎

大王依四有有情入胎即依業依胎依家依請願一切彼等有情者是由業生由業而現

大王如何依業而有有情之胎耶大王增修善根之有情者或剎帝利大家或婆羅門大家或長者大家或天或卵生或胎生或濕生或化生——再生於所欲處大王譬如有富貴大財大富而金銀多調度資具多財穀多親族多之人或下婢或下僕或材里或聚落或鄉或地方或任何於心所望支付二倍之財而買如是大王增修善根之有情者或剎帝利大家或婆羅門大家或長者大家或天或卵生或胎生或濕生或化生——再生於所欲處如是依業而有有情之入胎

如何依胎而有有情之入胎耶大王雞依風而有入胎鶴依雷鳴而有入胎一切之天者是不宿胎之有情彼等有情依種種之方法而有入胎大王譬如人人住於地上有種種之風姿有人由前而被有人由後而被有人裸體有人結髻[32]有人[P.181]穿上白布有人結華鬘有人著黃色之袈裟衣有人著袈裟衣結髻有人結螺髮而穿樹皮有人以獸皮為衣有仙人著樹葉有人掩樹葉一切彼等之人以種種之風姿住於地上大王一切彼等有情如是於彼等依種種之方法而有入胎如是依胎而有有情之入胎

如何依家而有有情之入胎耶大王家有四家即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若香陰由何處而來再生於卵生家其卵生乃至再生於胎生家濕生家化生家其化生於各家相應於彼之有情生大王譬如任何之獸鳥若近於須彌山王[33]黃金所成之北側彼等一切失去自身之色而為黃金色大王如是香陰由何處而來宿於卵生者失自性而為卵生乃至宿於胎生濕生化生失自性而為化生如是依家而有有情之入胎

[P.182]依如何請願而有有情入胎耶大王此處無子而有多財信具足持戒善美勤儉之家而且又增修善根而死去之一天子天主帝釋哀愍其家而請願其天子言『卿願〔生〕於彼家大妃之胎』彼依其請願而願〔生〕於其家大王譬如祈望福德之人請意修習之沙門以『若此人來者為全家之幸福』令來家大王如是天主帝釋請彼之天子來其家如是依請願而有有情之入胎

大王蘇凡那沙瑪請天主帝釋入帕利迦苦行尼之胎大王蘇凡那沙瑪作福業父母持戒善美而請願者為堪能者依三者之心願蘇凡那沙瑪生大王譬如巧於〔播種〕方法之人植種於良田大王彼回避種子障礙之時種子之發育有何障礙耶

「尊者不然不害種又將迅速發育

「大王如是蘇凡那沙瑪脫離出生之障礙依三者之心願而生大王卿曾聞耶由於仙人之意污穢繁華繁榮而住民多破滅彼大地方

「尊者予曾聞檀達迦森林梅奢森林伽陵迦森林瑪檀迦森林[34]是一切森林為森林其等一切之地方依仙人之瞋意而滅

[P.183]「大王若繁華之地方依彼等之瞋意而破滅者任何之物依彼等之淨意而生[35]

「尊者

「大王如是蘇凡那沙瑪依有力三者心之清淨而生即依仙人而化作依天而化作依福業而化作大王憶此大王此之四天子依天主帝釋之所請願而生於良家何等之四耶即蘇凡那沙瑪俱沙王摩訶帕那達毘善達羅王此等四之菩薩依請願而生

「尊者那先問者善說示入胎者依卿而善說叢林令芟除黑暗令光明結令解反對者之說失光此然予如是認受[36]

第七 正法隱沒之問

「尊者那先依世尊而如是說『阿難今正法唯存五百年[37]又於般涅槃之時對普行者須跋陀所問依世尊如是言『須跋陀此等之比丘正住者應無世無阿羅漢[38]此是無餘蘊之語此是無餘地之語此是結束之語尊者那先若依如來言『阿難今正法唯存五百年』者『應無世無阿羅漢』之言是邪若依[P.184]如來言『應無世無阿羅漢』然者『阿難今正法唯存五百年』之言是邪此亦為兩刀論法之問此比稠林更稠密比起有力者更有力比結節更結節比結縛更結縛此向卿提出此處卿恰如行於大海正中央之摩竭魚請示智力之宏大

「大王依世尊說『阿難今正法唯存五百年』又於般涅槃之時對普行者須跋陀言『須跋陀此等之比丘正住者應無世無阿羅漢』然大王世尊此言者義異文亦異一者是教法存續期間一者是行道之說示如是此等兩者互相遠距譬如大王天比地遠距地獄比天界遠距善比不善遠距苦比樂遠距大王如是此等兩者互相遠距大王卿之問非無益由其本性有所關連應對卿說世尊言『阿難今正法唯存五百年』者說示〔正法之〕滅盡尚存有限之期間〔即謂〕『阿難若比丘尼不出家正法存一千年〔阿難女人於如來所說之法與律出家故〕阿難今正法唯存五百年』大王如來如是言者或言正法之隱沒或呵責現觀〔正法〕耶

「尊者不然

「大王宣示已失說示尚留下之有限期間大王譬如有失財之人取剩下而[P.185]表示人『我財失去甚多此為剩餘』大王如是世尊宣示已失而言『阿難今正法唯存五百年』對人天說尚存者大王依世尊言『阿難今正法唯存五百年』者是教法〔存續之〕期限然而於般涅槃之時對普行者須跋陀言『須跋陀此等之比丘正住應無世無阿羅漢』對沙門說示而言者是為行之說示卿以〔行之〕說示與〔正法之〕期限為一味若卿欲者我一味而說意無困惑善聞作意

「大王譬如有湖新水盈滿滿水至邊極度漲滿堤防將築其湖水不減大雨更連續下者大王其沼之水有完盡耶

「尊者不然

「大王何故耶

「雨相續故

「大王如是最勝勝者之教正法之湖是正行戒德作務之行無垢清新之水滿水之盈滿道之修習更依世尊所說其處之諸佛子令正行戒德作務之行雨[P.186]連續下者最勝勝者之教湖長時久存應無世無阿羅漢於此意義世尊言『須跋陀此等之比丘正住者應無世無阿羅漢

又譬如大王大火聚燃燒之時人等逐次投入乾草薪木牛糞大王其大火聚消滅耶

「尊者不然尊者其大火聚愈燃燒愈光輝

「大王如是最勝勝者之教依正行戒德作務之行燃燒光輝於十千世界大王若其上之諸佛子具足五支精勤恆精勤於不放逸愛好修學〔戒定慧之〕三學作持止戒持戒圓滿如是此最勝勝者之教愈長時久住應無世無阿羅漢於此意義世尊言『須跋陀此等比丘之正住應無世無阿羅漢

又譬如大王若不斷光滑平坦善磨有光澤無垢之鏡以柔軟精細之磨紛以磨之者大王於其鏡生垢埃耶

「尊者不然必更無垢

「大王如是最勝勝者之教者本來無垢遠離煩惱之垢若諸佛子依正行戒德作務之行〔煩惱之〕損減頭陀支而修學最勝勝者之教如是此最勝[P.187]勝者之教長時久住應無世無阿羅漢於此意義世尊言『須跋陀此等之比丘正住者應無世無阿羅漢』大王師(佛)之教以行為根本以行為精髓只行不隱沒即存

「尊者那先卿言正法之隱沒其正法之隱沒者何耶

「大王有三隱沒何等為三耶即證得隱沒行道隱沒外相隱沒大王〔正法〕證得隱沒時善行道者亦無法現觀〔正法〕行道隱沒時學制度隱沒唯〔正法〕外相存〔正法〕外相隱沒時相傳斷絕大王此等是三隱沒

「尊者那先甚深之問者善明開闡結者解除反對者之說破滅率伽那者中之最勝者遇牛王之卿〔彼等之說者〕失其光

第八 世尊無餘滅盡〔一切〕不善而達一切知性耶之問

「尊者那先如來是滅盡一切不善而達一切知性耶或不善有餘而達一切知性耶

「大王世尊滅盡一切不善而達一切知性世尊無餘不善

「尊者苦受曾生於如來之身耶

「大王於王舍城世尊之御足為石之破片所傷又生赤痢又秘結之時耆婆用下劑又風病之起時隨侍之長老〔為如來〕求熱湯

[P.188]「尊者那先若如來滅盡一切不善而達一切知性然者『世尊之御足為石之破片所傷生赤痢』之言是邪若如來之御足為石之破片所傷又生赤痢然者『如來滅盡一切不善而達一切知性』之言是邪尊者蓋無〔不善〕業者非所受(苦痛)一切之所受是以業為根本依業而感受此亦為兩刀論法之問對卿提出此應依卿而解

「大王一切之所受(苦痛)者非以業為根本大王依八因而生所受多人依其因而感受其受(苦痛)何等為八大王以風為因於此或生所受大王以膽汁為因於此或生所受大王以痰為因於此或生所受大王由〔此等三者之〕和合於此或生所受大王由季節之變化於此或生所受大王由不規則之生活於此或生所受大王由激烈之傷害於此或生所受大王由業之異熟於此或生所受大王甚多人依此等八因而感受其受此中一切〔宿〕業[39]為苦痛之有情除外〔宿業以外之〕因彼等之言是邪

「尊者那先膽汁痰〔此等三者〕和合季節之變化不規則之生活激烈之傷害此等一切以業為因此等一切依業而生

「大王若此等一切以業為因之疾病區別此等之標識者應不存在大王風動[P.189]亂之時依十種〔之因〕動亂即冷饑渴過食起立過勞疾走傷害異熟此中最初之九種於過去與未來皆不生起唯於現在生起是故不應言『一切受(苦痛)者由業而生』大王膽汁動亂之時依三種〔之因〕動亂即依冷異常之食大王痰動亂之時依三種〔之因〕動亂即依冷飲食大王膽汁痰動亂而混合惹起彼等之受(苦痛)大王由季節之變化而生受是依季節之變化而生起大王由不規則之生活生受是依不規則之生活而生起大王由激烈之傷害生受是依〔偶然〕所發生之事依業之異熟大王由業之異熟生受是依前生所作之業而生如是大王由異熟而生者少由其他之物者多愚者言『一切唯依業之異熟而生』者是過言無佛智而不能示定其業

大王世尊之御足是石破片之傷所受(苦痛)非以風因非以膽汁因非以痰因非由〔此等三者之〕和合而生非由季節之變化而生非由不規則生活而生非由業異熟而生不外由激烈傷害而生大王提婆達多幾百千生之間對如來懷憎惡彼由其憎惡取大重石『落於〔如來〕頭上』而放之[40]爾時其他[P.190]二石頭來其石不達如來之前受止之恰如兩手受止由二石頭之衝突石斷片碎破落於世尊之御足而出血大王世尊此受(苦痛)或由業異熟而生或由〔偶然〕所發生除此以外無其他受(苦痛)譬如大王或由田之惡種子不能發育耶抑或由種子惡而種子不能發育耶大王如是世尊之此受是由業之異熟而生耶抑是由〔偶然之〕所發生耶除此以外無其他之受大王譬如或由於胃之惡而食物不能消化耶抑是或由食物之惡而食物不能消化耶大王如是世尊之此受是由業之異熟而生或由〔偶然〕所發生除此之外無其他之受大王世尊無由業異熟而生之受無由不規則生活而生之受由餘他之因而生之受不生然而不僅如此依其受不能奪世尊之命大王於此四大所造之身體其快不快不淨之受是隨之到來譬如大王投於空中之土塊落於地上大王其土塊依前世所作而落於地上耶

「尊者不然尊者對於大地大地所感受善不善業〔果〕之因是不存在尊者彼等之土塊落地上者非〔前世之〕業即依現在之因

「大王如來恰如大地如是應見恰如彼等之土塊落大地非依前世之所作[P.191]如是其石之破片落如來之御足非前世之所作大王譬如人人耕掘大地大王彼等之人人依前世之所作而耕掘大地耶

「尊者不然

「大王如是落於世尊之御足令出血之石非依前世之所作而落於世尊之御足大王赤痢生於世尊其病非依前世所作而生唯依〔風膽汁痰三者之〕和合而生大王世尊亦生任何肉體之病其病非世尊之業所生由其等六因中之一而生大王依天中天之世尊相應部之最勝寄與於對尸婆耶之解答如是所說『尸婆[41]於此以痰為因某所受(苦痛)生尸婆於此以痰為因或所受之生由身亦可知尸婆於此以痰為因或所受之生於世間亦以事實確認尸婆沙門婆羅門有如是之說有如是之見「人士之感受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其全部以前生之所作因」此乃越過自己之所知認為超過於世間之事實是故我言「邪是於彼等沙門婆羅門」尸婆以膽汁為因於此或所受(苦痛)生乃至[P.192]尸婆以風為因於此某所受生乃至尸婆由三者之和合於此某受生乃至尸婆於此由季節之變化於此某所受生乃至尸婆由不規則之生活於此某所受生乃至尸婆由激烈之傷害於此某所受生乃至尸婆由業之異熟於此某所受生尸婆於此由業之異熟某所受生由身亦可知尸婆於此由業之異熟某所受之生認為亦世間之事實尸婆沙門婆羅門有如是之說有如是之見「人士之感受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者全部以前世之所作為因」此乃越過自己之所知認為越過世間之事實是故我言「邪者於沙門婆羅門」』大王如是一切之受(苦痛)非由業之異熟而生大王滅盡一切之不善後世尊憶達於一切知性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第九 如來更作彼以上事之問

「尊者那先卿等言『如來一切應作之事於菩提樹下皆圓成如來更無應作彼以上之事又無已作之增益』然知其此三箇月之宴坐尊者那先若如來一切應[P.193]作於菩提樹下皆圓成如來更無應作彼以上之事又無已作之增益然者『三箇月宴坐』之言是邪若三箇月之宴坐然者『如來一切應作於菩提樹下皆圓成〔如來更無應作彼以上之事又無已作之增益〕』之言是邪應作已作者無宴默尚應作者唯有宴默譬如患病者之需醫藥而無病者不需醫藥空腹者需食物而非空腹者無需食物尊者那先如是應作已作者無宴默尚應作唯有宴默此亦為兩刀論法之問對卿提出此依卿而可以理解

「大王如來一切應作於菩提樹下皆圓成如來更無應作彼以上之事又無已作者之增益而且世尊有三箇月之宴坐大王宴默有許多之功德一切之如來亦宴坐而達於一切知性隨念其善功德尚習宴默大王譬如有人由王賜所賜物[P.194]受財富隨念其善功德而繼續隨侍王大王如是一切如來亦宴坐而達一切知性隨念其善功德尚習宴默大王譬如病苦陷於重態之人服用醫藥而痊癒隨念其善功德而繼續服藥大王如是一切如來亦宴坐而達一切知性隨念其善功德尚習宴默

大王宴默之功德有此等二十八諸如來見彼等功德習宴默何等為二十八耶大王於此宴默而守護宴坐者增長壽命附與體力阻止罪過除却不名聲持來名聲除遣不樂附與快樂除却怖畏令其無畏除去懈怠令生精進除却貪欲鎮瞋滅癡滅慢破却尋令心專一使意柔軟令生欣喜令有尊嚴令生利得令受尊敬令得喜悅令生慶喜令見諸行之本性令超脫有之結生附與一切沙門位大王此等之二十八是宴默之功德諸如來見其功德習宴默大王諸如來欲享受寂靜安樂等至之樂確立[42]思念習宴默大王諸如來依四種理由習宴默何等為四耶大王諸如來為所住安樂習宴默諸如來為無罪過功[P.195]德增大習宴默為向無餘聖者之通路故諸如來習宴默為一切諸佛之讚歎稱揚稱讚歎譽故諸如來習宴默大王諸如來依此等四種理由習宴默大王諸如來如是修習宴默尚非有所應作之事又不為已作之增益諸如來唯見殊勝之功德而修習宴默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第十 四神足之問

「尊者那先依世尊如是說『阿難於如來修習四神足多修熟達究竟修得精通善發企阿難如來若欲者或可住一劫間或住劫餘之間[43]』然又言『如來從此過三箇月當般涅槃[44]』尊者那先若依世尊而言『阿難如來修習四神足多修熟達究竟修得精通善發企阿難如來若欲者或可住一劫間或住劫餘之間』然者限定三箇月是邪若依如來言『如來從此過三箇月當般涅槃』然者『阿難如來修習四神足多修熟達究竟修得精通善發企阿難如來若欲者或可住一劫間或住劫餘之間』此言是邪諸如來無無處隨便放言者諸佛不作虛妄之言世尊作真實之言作無疑義之言此亦兩刀論法之問甚深微妙難解明此向卿提出卿破此見網破反對者之說

[P.196]「大王依世尊如是說『阿難如來修習四神足多修熟達究竟修得精通善發企阿難如來若欲者或可住一劫間或住劫餘之間』然又言『限定三箇月其劫是意味壽命之期間』大王世尊非如是宣稱自己之力大王世尊如是宣稱神通力『阿難如來修習四神足乃至或可住劫餘之間』大王譬如於王有迅速如風速力之駿馬王於市民地方民兵士官吏婆羅門長者近臣之中稱揚其速力如是言『予有此優秀之駿馬若欲者巡行於海周邊之大地一瞬間可歸來此處』而於眾中雖不示其速力其速力仍存而彼巡行於海周邊之大地一瞬間得歸來大王如是世尊如是宣稱神通力之廣大坐於三明六通之阿羅漢無垢漏盡之人天中如是言『阿難如來修習四神足多修熟達究竟修得精通善發企阿難如來若欲者或可住一劫間或住劫餘之間』大王而且世尊其神通力仍存世尊依神通力得或住一劫間得或住劫餘之間世尊示神通力於彼大眾大王如來不欲一切之有如來排斥一切之有大王[P.197]依世尊如是說『諸比丘例如糞雖少量亦有惡臭諸比丘雖少量之有我亦不稱讚雖一彈指間亦不稱讚之[45]』大王世尊見一切種類之有如糞為神通力令對有生欲貪耶

「尊者不然

「大王然者世尊如是宣稱神通力作如是之獅子吼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校注

[0169001] 於底本之目次入別問中為不可尚且偈文之前「時尊者那先雖還僧伽藍」不可出於此處續於二〇三頁 [0169002] 取羅馬字本之 saniggahe [0170003] dīpayissanti 羅馬字本為 uddisissanti [0170004] 此之一行從羅馬字本 [0171005] 從羅馬字本 [0173006] 從羅馬字本 [0175007] 從羅馬字本 [0176008] sammāpaṭipanno 於羅馬字本入次文 [0179001]天界涅槃之三 [0182002] D. III. p. 154 [0183003] 與羅馬字本異 [0187004] 底本於五阿儒哈加量羅馬字本亦有疑問之地方今以英譯德譯本譯之 [0187005] 從羅馬字本 [0190006] 羅馬字本次有 khaggavisāṇakappā [0191007] vekalla 羅馬字本 vikāla 於譬喻之文有 vekalla [0192008] 與羅馬字本異 [0193009] 與羅馬字本異 [0195010] 底本闕而依羅馬字本補正 [0195011] 從羅馬字本 [0197012] 以下十三行羅馬字本無 [0200013] D. II. p. 107 [0200014] Vessantara 之本生話出於 J. no. 547(漢譯南傳第四二卷五四七一七四頁)對巴漢梵之文獻而言漢譯南傳藏四二小部經典一七三三九頁註[01]參照 [0201015] 從羅馬字本 [0201016] 以下之河名與羅馬字本異 [0203017] 羅馬字本是「尋」 [0204018] 與羅馬字本不一致 [0204019] J. VI. p. 570; Cp. p. 81 [0205020] vitthārena 羅馬字本為 vihāreṅa [0205021] 以下與羅馬字本不一致 [0206022] 其次於羅馬字本有一文而底本無與次文之語亦不一致 [0206023] sagaṇṭhiṁ 與羅馬字本異 [0209024] 與羅馬字本異 [0209025] 讀為 negana-janapada次之「大恆河為水遊時」羅馬字本無 [0211026] M. I. p. 265 [0211027] Suvaṇṇa-Sāma 之本生話出於 J. no. 540(漢譯南傳第四一卷) [0211028] Mandavya 之本生話出於 J. no. 497(漢譯南傳第三十八卷)底本其次記為伊希新伽苦行者刪企奢童子拘瑪羅迦沙婆長老之事照次頁之文無較好羅馬字本無 [0212029] 底本之 na suviññāpito 應除去 na [0212030] Vin. III. p. 205 此話出於(漢譯南傳第一卷) [0213031] kalala(歌羅邏)為術語是胎內五位之第一位然而以下所出之歌羅邏是關於受胎前之事故指受精之器官 [0217032] 以下與羅馬字本不一致 [0217033] 羅馬字本有「雪山中之須彌山」 [0218034] M. I. p. 378 中阿含一三三(大正一六三〇a) [0218035] 底本為 sukhaṁ āpajjeyya依羅馬字本而改為 nibbateyya [0219036] 與羅馬字本不一致 [0219037] Vin. II. p. 256 [0219038] D. II. p. 151 底本之 sammapaṭipattī 與羅馬字本及長部一致而改為 sammā [0224039] 底本文意不通從羅馬字本 [0226040] 與出於 Vin. II. p. 193(漢譯南傳藏第四卷)J. V. p. 333(漢譯南傳第四〇小部經典一五五三三)之故事稍有不同 [0227041] S. VI. p. 230 雜阿含九七七(大正二二五二c)別譯雜阿含二一一(大正二四五二b) [0230042] pariyositasankappā pariyosita = pari + ava + sri(Dic. PTS: pariyosita) [0231043] D. II. p. 103 [0231044] D. II. p. 106 [0232045] A. I. p. 34
[A1] 阿【CB】何【南傳】
[A2] 酪【CB】酩【南傳】
[A3] 抓【CB】促【南傳】
[A4] 恆河【CB】河恆【南傳】
[A5] 濤【CB】潯【南傳】
[A6] 極【CB】急【南傳】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