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彌蘭王問經

譬喻問

[P.468]要目

「尊者那先具足何支之比丘以作證阿羅漢果耶

「大王此處欲作證阿羅漢果之比丘應把持驢馬之一支應把持雞之五支應把持栗鼠之一支應把持牝豹之一支應把持牡豹之二支應把持龜之五支應把持竹之一支應把持弓之一支應把持烏之二支應把持猿之二支

應把持葫蘆之一支應把持蓮華之三支應把持種子之二支應把持美沙羅樹之一支應把持船之三支應把持錨之二支應把持檣之一支應把持操縱者之三支應把持水夫之一支應把持海之五支

應把持地之五支應把持水之五支應把持火之五支應把持風之五支應把[P.469]持巖之五支應把持虛空之五支應把持月之五支應把持太陽之七支應把持帝釋之三支應把持轉輪王之四支

應把持白蟻之一支應把持貓之二支應把持鼠之一支應把持蠍之一支應把持鼬之一支應把持老野干之二支應把持鹿之三支應把持牡牛之四支應把持豬之二支應把持象之五支

應把持獅子之七支應把持鴛鴦之三支應把持培那喜迦鳥之二支應把持家鳩一支應把持梟之一支應把持啄木鳥之一支應把持蝙蝠之二支應把持蛭之一支應把持蛇之三支應把持大蛇之一支

應把持路蜘蛛之一支應把持乳兒之一支應把持斑龜之一支應把持杯之五[P.470]應把持樹之三支應把持雨之五支應把持摩尼寶之三支應把持獵夫之四支應把持漁夫之二支應把持木匠之二支

應把持瓶之一支應把持鐵之二支應把持傘之三支應把持田之三支應把持阿伽陀藥(解毒劑)之二支應把持食物之三支應把持射手之四支應把持王之四支應把持看門者之二支應把持砥石之一支

應把持燈火之二支應把持孔雀之二支應把持馬之二支應把持酒屋之二支應把持門閾之二支應把持秤之一支應把持劍之二支應把持魚之二支應把持負債者之一支

應把持病者之二支應把持死者之二支應把持河之二支應把持牡牛之一支[P.471]應把持道之二支應把持收稅官之一支應把持盜賊之三支應把持鷹之一支應把持犬之一支應把持醫師之三支應把持姙婦之二支

應把持黎牛之一支應把持牝鷄之二支應把持鳩之三支應把持一眼者之二支應把持農夫之三支應把持牝豺之一支應把持濾水器之二支應把持匙之一支應把持負債支辨者之三支應把持舵手之一支

應把持馭者之二支應把持食者之二支應把持裁縫師之一支應把持乘船者之一支應把持蜂之二支

要目  畢

第一 驢馬品

「尊者那先卿言『應把持驢馬之一支』何等是應把持其一支

[P.472]「大王譬如驢馬雖於應塵之堆積於四衢於十字路於村里之門於稻殼之聚積於任何之處亦臥無貪臥牀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雖於草座於葉座於木牀於地面於任何處亦可臥不貪臥大王此是應把持驢馬之一支大王依天中天之世尊如是說『諸比丘今我諸弟子以木片為枕不逸熱心而住於精勤』大王又依長老舍利弗法將軍如是說

結跏之趺坐
專心之比丘
不雨至膝〔高〕
足以安樂住[1]

「尊者那先卿言『應把持雞之五支』何等是應把持其五支

「大王譬如雞適時宜時入雞窩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適時宜時掃塔廟之庭準備飲料食物留意身體沐浴禮拜塔廟為見耆宿比丘而行應適時宜時入空閑處大王此是把持雞之第一支大王其次雞是如適時宜時起[P.473]瑜伽者瑜伽行者適時宜時而起掃塔廟之庭準備飲料食物留意身體禮拜塔廟應再入空閑處大王此是應把持雞之第二支大王又次如雞亦幾度掘地而啄食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應亦幾度省察而取食不為遊戲不為憍慢不為裝飾不為莊嚴為此身體之存續為維持為防害『如是我無舊苦痛不令生新苦痛又於我無罪與安樂住』只是為攝益梵行大王此是應把持雞之第三支又依天中天之世尊如是說

如難所〔食〕子肉
如〔注〕油於車〔軸〕
如是不貪取食
唯〔身之〕維持[2]

大王又次如雞雖有眼但夜為盲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應不盲而如盲即於阿練若得食物於村里為乞食而行乞時對於愛染之色如盲如聾如啞不可把持其相不可把持隨相大王此是應把持雞之第四支大王又依長老大迦旃延如是說

有眼亦如盲
有耳亦如聾
有舌亦如啞
有力如無力
又於利生時
應如死人臥[3]

[P.474]大王又次如以土塊鎚打亦不去自己之家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為裁縫時為工事時為各種勤務時為誦〔經〕時為令〔他〕誦念時不應捨棄如理作意大王此是瑜伽者自己之家謂如理作意大王此是應把持雞之第五支大王又依天中天之世尊如是說『諸比丘何等是比丘自己之行境父祖之境謂四念處[4]大王又依長老舍利弗法將軍如是說

譬如賢明象
不害自己鼻
應保自生命
知食不應食
不放逸佛子
最上之作意
不害勝金言」

「尊者那先卿言『應把持栗鼠之一支』何等是應把持其一支

「大王譬如敵人來襲之時栗鼠敲其尾令變大其尾以防敵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煩惱之敵來襲時敲四念處之棒令變大其四念處之棒以防一切煩惱大王此是應把持栗鼠之一支大王又依長老周梨般[A1]特如是說

[P.475]破沙門位德
煩惱來襲時
〔四〕念處之棒
再三以撲滅」

「尊者那先卿言『應把持牝豹之一支』何等是應把持其一支

「大王譬如牝豹若一度懷胎不再近雄豹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見未來之結生再生托胎死去壞滅滅盡滅亡輪迴之怖畏危難迫害之惡趣『我不再有結生』而應如理作意大王此是把持牝豹之一支大王又依天中天之世尊於經集牧牛者陀尼耶經如是說

如牛王斷縛
如象切臭蔓
我再宿母胎
天欲則降雨[5]

「尊者那先卿言『應把持牡豹二支』何等是應把持其二支」

「大王譬如牡豹隱於森林之密叢密林山藪之附近以捕鹿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遠離即阿練若樹下洞穴山窟塚間林藪露地藁堆之無音無騷而無人之警戒隱密於人而住受用適於宴默之處大王瑜伽者瑜伽[P.476]行者受用遠離之時不久於六通而自在大王此是應把持牡豹之一支大王又依法結集之諸長老如是說

又譬如牡豹
隱取而捕鹿
瑜伽行正觀
此之佛子者
方入阿練若
把取最上果

大王又次如牡豹獵殺任何獸於不倒左脇而食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雖依竹之施依葉施依花施依果實之施依沐浴之施肥皂之施依肥皂粉之施依揚枝之施依漱水之施依訶諛依出任之語依逢迎之語依走使依醫業依各使者之行依使丁之行依食之贈答依施物之贈答依占家相依星占依手足之占依佛所呵責之任何邪命[6]所得之食物亦不可食大王此是應把持牡豹之第二支大王又依長老舍利弗法將如是說

語表徧滿得
美味之乳粥
若我欲食者
呵責我活命
[P.477]若我內臟現
即於外亦動
如隨而捨命
不破活命戒[7]

「尊者那先卿言『應把持龜之五支』何等是應把持其五支

「大王譬如水棲之龜於水中造棲處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欲一切生類有類人之利益伴慈廣大無量無怨無恚之心令徧滿含一切世界而住大王此是應把持龜之第一支大王又次如龜浮游於水時拳頭若誰見耶立即沈下潛入『彼等不再見我』大王如是瑜伽者瑜伽行者煩惱侵襲時沈下潛入所緣之精髓『煩惱不再見我』大王此是應把持龜之第二支大王又次如龜由水而出煖其身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由坐經行而令離意應於正勤而煖意大王此是應把持龜之第三支大王又次如龜掘地而遠離造棲[P.478]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捨利養尊重名聞沈於空閑遠離之山林林藪洞穴山窟之無音無騷之遠離處應住於遠離處大王此是應把持龜之第四支大王又依長老優婆斯那婆檀提子如是說

遠離之無騷
獸住坐臥處
比丘可受用
為宴[A2]默之故

大王又次如龜轉轉匍匐之時若誰見又聞音則四肢頭縮進自己之龜甲而不動默而止保護其身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於一切處色法來襲時閉六〔根〕門之律儀門攝意而防護正念正知防護沙門法而住大王此是應把持龜之第五支大王依天中天之世尊於最勝寄與相應部龜喻經如是說

如龜肢入甲
比丘攝意尋
不為他所惱
般涅槃不難[8]

[P.479]「尊者那先卿言『應把持竹之一支』何等是應把持其一支

「大王譬如竹隨有風之方而飄動不隨他方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隨順佛世尊所說之九分教確立適正無罪者而尋求沙門法大王此是應把持竹之一支大王又依長老羅睺羅如是說

九分之佛語
時常於隨順
確立正無罪
我超越惡生」

「尊者那先卿言『應把持弓之一支』何等是應把持其一支

「大王譬如巧造均整之弓由上端至下端均等隨曲而不硬直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對於長老新參中年同年者隨順不頑傲大王此是應把持弓之一支大王又依天中天之世尊於此豆梨不那奇本生譚如是說

賢者隨弓曲
如竹之隨順
無有違逆者
彼當住王宮[9]

「尊者那先卿言『應把持烏鴉之二支』何等是應把持其二支

「大王譬如烏鴉配慮憂慮用心慎重而行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配慮[P.480]憂慮用心慎重確立其念防護其根而行大王此是應把持烏鴉之第一支大王又次如烏鴉發現任何食物耶與同類分食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如法而正所得若至一鉢之物不可不分與持戒之同梵行者大王此是應把持烏鴉之第二支大王依長老舍利弗法將軍而如是所說

若人與〔施〕我
苦行〔我〕隨得
分諸〔苦行〕者
由此我乃食」

「尊者那先卿言『應把持猿之二支』何等是應把持其二支

「大王譬如猿得棲處之時於靜閑所至有枝避難極大之樹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有恥快適持戒善美多聞持法可愛尊嚴而所尊重作適語言柔順教誡通告指示指導激勵令喜如是可住於善友阿闍梨之處大王此是應把持猿之第一支大王又次如猿行坐於樹上若入睡眠於其處過[P.481]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於林面前於林中作經行睡眠於其處可受用〔四〕念處大王此是應把持猿之第二支大王又依長者舍利弗法將軍如是說

經行與住立
或坐與或臥
比丘耀林中
林際〔聖者〕讚」

攝頌曰

驢馬與雞支
栗鼠牡牝豹
龜與竹及弓
烏鴉支與猿

校注

[0196001] Thag. V. 985 [0197002] cf. S. II. p. 98 [0198003] Thag. V. 501 [0198004] S. V. p. 146 [0200005] Sn. v. 29 [0202006] cf. Mahāniddesa p. 372 [0202007] Vm. p. 42 [0204008] S. I. p. 7 [0205009] J. no. 545 V. 159
[A1] 特【CB】持【南傳】
[A2] 默【CB】䭾【南傳】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