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彌蘭王問經

[P.318]第七品

第一 還俗之問

「尊者那先此如來之教是宏大堅實最勝最秀極勝無比清淨無垢純白無瑕令在家者立速出家者不宜教導在家者令入一果不再轉歸者之時可令出家所以者何此等之邪人若立速於其清淨之教出家轉變還俗彼等還〔俗〕之故此眾多之世人如是思惟『沙門瞿曇之教實是空洞而彼等退轉』此是其理由

「大王如有充滿清淨無垢之冷水池塗垢泥污穢之人行其池不浴而穢還大王世人對此污穢之人與池該責難何者耶

「尊者世人應責難污穢之人『彼行於池不浴而穢還不欲浴之彼如何池自令浴耶池有何過耶』」

「大王如是如來滿最勝解脫之水造最勝正法之池『污穢於煩惱垢有思之智者於此浴可除一切之煩惱』若某人行其最勝正法之池不浴而煩惱如常若轉變還俗世人應責難彼人『彼於勝者之教而出家於是不得安立而[P.319]還俗不行道之彼如何勝者之教令自淨耶勝者之教有何過耶

大王如有重病之人知病因見不妄確實有效處置之醫師不受治療如常有病而還者世人對此病人與醫師該責難何者耶

「尊者世人應責難病人『彼知病因見不妄確實有效處置之醫師不受治療如常有病而還不受治療之彼如何醫師自己令治療耶醫師有何過耶』」

「大王如來於如來教之藥籠中鎮治一切煩惱之病入癒一切不死之靈藥『惱於煩惱之病有思之智者飲此不死之靈藥鎮息一切煩惱之病』若某人不飲其不死靈藥如常有煩惱轉變還俗世人應責難彼人『彼於勝者之教出家因此不得安立而還俗不行道之彼如何勝者之教令自淨耶勝者之教有何過耶

大王又如有空腹之人行往盛大福食配分之處不食其食如常空腹而還世人對此空腹者與福食該責難何者耶

「尊者世人應責難空腹者『彼為飢餓所迫得福食不食如常空腹而還[P.320]對不食之彼口如何食物令自入耶食物有何過耶』」

「大王如是於如來教籠之中入最極勝善美祥福殊妙不死最甘美身至念之食『內疲於煩惱征服意之渴愛有思之智者食此食於欲有色有無色有可放捨一切之渴愛』若某人不食其食如常執著渴愛而還還俗世人應責難彼人『彼於勝者之教而出家因此不得安立而還俗不行道之彼如何勝者之教令自淨耶勝者之教有何過耶

大王若如來教導在家者而令入一果唯令出家其出家不為煩惱之捨離不為清淨出家為無用大王如有人依數百人之作業而掘池對眾人如是告言『諸賢污穢之人勿入予之此池除去塵垢而清淨無垢清潔者入此池』大王除去塵垢而清淨無垢清潔者需要其池耶

「否尊者彼等至其池目的之所作於他處作已彼等何要其池

「大王如是若如來教導在家者令入一果唯令出家彼等之應作者於其處作已彼等何需出家

[P.321]大王又如為真性仙人之後裔憶持所聞祕典之句不思索知病因不妄確實有效處置之醫師收集治癒一切病之良藥對眾人告言『諸賢有病之人勿來予之處無病無疾人來予之處』大王彼等無病無疾健全快活之人需要其醫師耶

「否尊者彼等至其醫師之處目的之所作於他處作已彼等何需其醫師

「大王如是若如來教導令在家者入一果唯令出家彼等之應作者於其處作已彼等何需出家

大王又如鍋準備煮數百盤之食物對眾人告言『諸賢空腹之人勿來此食配分之處充分食滿腹飽滿飽食飽足滿足之人來此食施』大王彼等食已滿腹飽滿飽食飽足滿足之人需要其食物耶

「否尊者彼等來其食配分之處目的之所作於他處作已彼等何需其食施

「大王如是若如來教導在家者令入一果唯令出家彼等之應作者於其處作已彼等何需出家

[P.322]大王還俗者顯示勝者之教五種無比之德何等為五即顯示〔勝者教之〕地大顯示清淨無垢之事顯示不得與惡人共住顯示難通達顯示應護眾多之律儀者

如何而顯示〔勝者教之〕地大耶大王譬如有人無財卑賤而不殊勝無覺慧掌握大政亦不久由聲望顛落失脚衰退不能保持主權何故耶以主權之大故大王如是不殊勝不作福無覺慧之人即於勝者之教出家彼等亦不能保持其極勝最上之出家不久而由勝者之教顛落失脚衰退還俗不能保持勝者之教何故耶以勝者教之地大故如是顯示〔勝者教之〕地大也

如何而顯示〔勝者教之〕清淨無垢耶大王如蓮葉上之水離散不凝著何故耶以蓮葉清淨無垢之故大王如是惡見者即於勝者之教出家不久亦由清淨無垢無棘淨白最勝極勝之教而散不安立不凝著而還俗何故耶以勝者教之地大故如是顯示〔勝者教之〕清淨無垢者

[P.323]如何而顯示〔勝者教之〕不得與惡人共住耶大王如大海不與屍體共住若大海有屍體則迅速被推上岸或推上陸地何故耶以大海是大有類棲之處故大王如是惡者無行作拋棄精進腐敗雜染之邪人即於勝者之教出家不久亦由勝者之教阿羅漢之無垢漏盡大有類之棲處退去而不得共住還俗何故耶以勝者之教不得與惡人共住故如是顯示〔勝者之教〕不得與惡人共住

如何而顯示〔勝者教之〕難通達耶大王不巧不熟練無技無智之射手不能射穿毛端落空逸向之何故耶以毛端之柔軟微細而難射穿故大王如是無慧愚鈍啞羊愚昧遲鈍者即於勝者之教出家亦不能通達極勝微細之四諦由勝者之教外離偏向不久而還俗何故耶以四諦之極勝柔軟微細而難通達故如是顯示〔勝者教之〕難通達也

如何而顯示〔勝者教之〕應護眾多之律儀耶大王如有人行大戰鬥之地四方四維為敵軍徧處包圍見手持刀者迫來怖畏退退卻遁走何故耶[P.324]應守[1]多種之戰線故大王如是惡者[2]無防護無慚無行作不忍顫動陋劣之愚人即於勝者之教出家亦不能護多種之學處退退卻遁走不久而還俗何故耶以勝者之教應護多種律儀故如是顯示〔勝者教之〕應護多種之律儀者

大王於陸生〔之花〕中最上之素馨叢中有蟲害之花其芽枯萎中途掉落然其等之落時素馨叢無所輕賤因此確立花之正以香令[A1]馥郁四方四維大王如是即於勝者之教出家還俗者於勝者之教為蟲所害無素馨花之色香其戒無色相至不能增大彼等因還俗勝者之教無所輕賤於此確立之諸比丘將天界與此世界以最勝戒香令[A2]馥郁

大王又無疾而赤色之稻中名迦崙婆加種類之稻成長耶中途而衰滅依其衰滅而赤稻無所輕賤於此確立稻是王所食大王如是即於勝者之教出家而還俗者恰如赤稻中之迦崙婆加於勝者之教不增大不增進中途還俗[P.325]因彼等還俗勝者之教無所輕賤於此確立諸比丘相應至於阿羅漢果

大王願一切欲望摩尼寶一部分亦生粗惡之箇所然而依粗惡之箇所生摩尼寶無所輕賤摩尼寶之清淨箇所令人欣笑大王如是即於勝者之教出家而還俗者於勝者之教為粗惡之顛落者因彼等之還俗勝者之教無所輕賤於此確立諸比丘令人天欣笑

大王又良質之赤栴檀一部分腐蝕無香依此赤栴檀無所輕賤無腐芳香有普遍[A3]馥郁大王如是即於勝者之教出家而還俗者如真正赤栴檀中之腐敗部於勝者之教應除去彼等因還俗勝者之教無所輕賤於此確立諸比丘是天界與此世界最勝戒之[A4]栴檀香而薰

「善哉尊者那先以各種適當各種適切之事例證明於勝者之教無所過明其最勝者還俗者却能明勝者教之最勝

第二 阿羅漢之身受心受之問

「尊者那先卿等言『阿羅漢感一受為身受不感心受[1]尊者那先阿羅漢彼心對於依止所現轉之身不為主宰者不為主不為自在耶

[P.326]「然大王

「尊者那先自己之心對於〔依止而〕現轉之身不為主宰者不為主不為自在者是為不正尊者連鳥住巢期間其處為主宰者為主為自在

「大王此等十種之隨身法生生世世隨身流轉隨轉何等為十是冷尿睡眠大王此等十種之隨身法生生世世隨身流轉隨轉於其處阿羅漢不為主宰者不為主不為自在

「尊者那先以何故阿羅漢對身不發命令不為主宰耶言予其理由

「大王如依止於地之有情一切依止於地而步行行儀大王對地而發命令耶主宰耶

「否尊者

「大王如是阿羅漢之心依止於身而活動阿羅漢對身而不發命令亦不主宰

「尊者那先以何故凡夫身受心受皆感耶

「大王以己不修凡夫身受心受皆感大王如空腹而顫抖之牛即為軟弱微弱之小草與蔓草所縛其牛忿怒之時與縛繩共突進大王如是心不修習者受[P.327](苦痛)生或心激心激則身屈扭轉輾轉又其心不修習者戰慄叫喚放恐怖之叫大王此為凡夫所以亦感心受之理由

其次阿羅漢所以一受即感身受不感心受之理由者如何

大王阿羅漢之心修習善修習調御善調御傾聽遵守彼觸及苦受之時堅捉『無常』結心於定柱結定柱之彼心不顫動不動搖確立不散亂由於受之異變擴大彼之身屈扭轉輾轉大王此為阿羅漢所以一受即感身受不感心受之理由

「尊者那先身動之時心不動者此世為希有說其理由

「大王譬如幹葉繁茂之極大樹為風力所打之時枝動其幹亦動耶

「否尊者

「大王如是阿羅漢觸及苦受之時堅捉『無常』結心於定柱結定柱之彼心不顫動不動搖確立不散亂由於受之異變擴大彼之身屈扭轉輾轉彼之心不顫動不動搖恰如極大樹之幹

[P.328]「希有哉尊者那先未曾有哉尊者那先如是予未曾見常時〔光耀之〕法燈

第三 在家之時於犯波羅夷有法現觀之障耶之問

「尊者那先此處有在家者犯波羅夷者彼後日出家不識『我在家之時犯波羅夷』又其他之人不告訴彼『汝在家之時犯波羅夷』而彼如實行道彼有法現觀耶

「否大王

「尊者何以故耶

「法現觀之因於彼一切已斷故無有法現觀

「尊者那先卿等言『識者有惡作(後悔)若有惡作則有蓋心蓋則無法現觀』然彼不識不起惡作寂靜心而住時何故無法現觀耶此問由一難至一難熟慮而後解

「大王善耕良泥之肥田秋善植之種子成長耶

「然尊者

「大王其種子成長於堅硬之岩石地耶

「否尊者

「大王何故其種子成長於泥土何故不成長於堅硬之岩石耶

「尊者其種子成長之因是無硬岩無因故種子不成長

[P.329]「大王如是彼所以有法現觀之因於彼已斷無因之故無法現觀

大王又如杖土塊鎚確立於地大王其等之杖土塊鎚確立於空中耶

「否尊者

「大王然者其等之杖土塊鎚所以不確立於空中之理由者如何何故不確立於空中耶

「尊者其等之杖土塊鎚無確立之因於虛空無因故不確立

「大王如是依其過彼法現觀之因已斷因芟除者無因故無法現觀

大王又如火燃燒於地上然大王其火燃燒於水中耶

「否尊者

「大王然者其火所以燃燒於地上之理由者如何何故不燃燒於水中耶

「尊者火燃燒之因不在水中無因故不燃

「大王如是依其過彼法現觀之因已斷因芟除者無因故無法現觀

「尊者那先又考慮此事『不識者無惡作(後悔)而有蓋』對此予心不能理解以事例令予理解

「大王譬如即不識而食哈羅哈羅猛毒亦奪命耶

「然尊者

「大王如是如即不識而作罪亦為法現觀之障大王如即不識而近火亦燒耶

「然尊者

[P.330]「大王如是如即不識而作罪亦為法現觀之障大王譬如即不識〔毒蛇〕若為毒蛇所咬則奪命耶

「然尊者

「大王如是如即不識而作罪亦為法現觀之障大王迦陵識王沙摩那庫蘭尼耶[1]若具足七寶乘象王為訪問良家而行時即不識〔彼〕亦非不能行於菩提道場之上耶大王此譬如即不識而作罪亦所以為現觀之障理由

「尊者那先不能駁勝者所說之理由此是其義予如是認受

第四 無戒沙門與無戒在家之問

「尊者那先無戒之在家與無戒之沙門有何之相異有何之差異耶此等兩者之趣是等等兩者之報是等等耶或又有差異耶

「大王有此等之十德無戒之沙門比無戒之在家勝依十事而施更清淨何等無戒之沙門比無戒之在家勝十德大王無戒之沙門尊敬佛尊敬法尊敬僧[P.331]敬同梵行者精進於總說質問是多聞大王譬如即破戒無戒之沙門眾交之時注意於外見恐批評問難之故護持身業語業彼之心向對精勤與比丘交住大王無戒之沙門即作惡事亦秘密而作大王如有夫之婦人隱藏秘密作惡事大王無戒之沙門即作惡事亦祕密而作大王此等無戒之沙門比無戒之在家勝十德

何等依十事施更清淨由於著無罪之鎧而令施清淨由於與仙人交持剃頭之相而令施清淨由於入僧之集會而令施清淨由於婦依佛法僧而令施清淨由於住精勤之住屋而令施清淨由於求勝者教之財而令施清淨由於說示極勝之法而令施清淨由於以法為洲為趣為依據而令施清淨由於佛為最高是一向正直之見而令施清淨由於持布薩而令施清淨大王依此等之十事而施更清淨

大王如即非行無戒之沙門亦令施者之施清淨大王如即為濁水亦除泥塵埃大王如即非行無戒之沙門亦令施者之施清淨大王又如即煮沸[P.332]湯亦消除炎炎之大火聚大王如即非行無戒之沙門亦令施者之施清淨大王又如即食物無味亦除空腹衰弱大王如即非行無戒之沙門亦令施者之施清淨大王於最勝寄與中部之施分別之答依天中天而如是說

若具戒心淨信
相信業果之大
正得施諸無戒
施依施者清淨[1]

「希有哉尊者那先未曾有哉尊者那先卿以譬喻及理由令予明所問之一切令聽聞甘之甘露〔法〕尊者譬如廚師或廚師之徒弟得許多之肉以各種之助味調理供於王尊者那先卿以譬喻及理由令予明所問之一切令聽聞甘之甘露〔法〕

第五 水之命靈之問

「尊者那先此水於火中變熱之時產生咻咻種種聲音尊者那先水是生物耶生起遊戲之聲音耶或對他物生苦痛之音耶

[P.333]「大王水非生物水無命無靈大王由於火熱力大水生咻咻種種之聲音

「尊者那先此處有一部外學言『水是生物』以冷水退卻而熱水令變異而食彼等批評責難輕蔑卿等言『諸釋子沙門害一根之生物』除除去彼等之批評責難輕蔑

「大王水非生物大王水無命無靈大王由於火熱力大水生咻咻種種之聲音大王譬如在窪小河低地蓮池之水由於風與太陽之熱力大而晒乾涸渴其狀態水產生咻咻種種之聲音耶

「否尊者

「大王若水是生物其狀態亦生聲音大王依此理由而知『水無命無靈由於火熱力大水生咻咻種種之聲音』

大王又『水無命無靈由於火熱力大水生咻咻種種之聲音』更聽聞其以上之理由大王水與米混合入容器而蓋未置於爐灶之時其時水生聲音耶

「否尊者不動靜止

「大王入容器之水燃燒其火而置爐灶上其時水不動靜止耶

[P.334]「否尊者震動動搖旋回起波行上四方四維上昇為泡之華[A5]

「大王何故自然之水不動靜止耶何故點火之水動震動動搖旋轉生波行於上四方四維為泡之華鬘耶

「尊者自然之水不動然點火之水由於火熱力大生咻咻種種之聲音

「大王依此理由亦知『水無命無靈由於火熱力大水生聲音』

大王又『水無命無靈由於火熱力大水生聲音』更聽聞其以上之理由大王水入於各家水桶而蓋耶

「然尊者

「大王其水動震動動搖旋轉生波行於上四方四維上昇為泡之華鬘耶

「否尊者入水桶其自然之水不動

「大王卿曾聽聞耶『大海之水動動搖振動旋轉生波行於上四方四維上昇為泡之華鬘奔騰打上岸生種種之聲音』」

「然尊者予曾聽聞過曾看見過大海之水百肘或二百肘皆向空中奔騰

「大王何故入水桶之水不動不生聲音耶何故大海之水動生聲音耶

[P.335]「尊者由於風力大大海之水動生聲音入水桶何物亦不能打之水不動不生聲音

「大王譬如由於風力大大海之水動生聲音由於火熱力大水生聲音

大王人人善以乾牛皮張大鼓皮耶

「然尊者

「大王大鼓有命耶有靈耶

「無尊者

「大王然者何故大鼓生聲音耶

「尊者由於女子或男子適當之力

「大王譬如由於女子或男子適當之力大鼓由於火熱力之大水由火熱力大水生聲音大王即依此理由『水亦無命無靈由於火熱力大水生聲音』

大王又可應問於卿如是此問為善抉擇大王即以任何之容器水加熱之時生聲音耶或以某種之容器水加熱時生聲音耶

「尊者即以任何之容器水加熱時非生聲音以某種之容器水加熱時生聲音

「大王然者卿之說應捨卿歸於我之境域水無命無靈大王若以任何之容器水加熱之時生聲音者所言[1]『水是生物』是正大王『生聲音者[P.336]生聲音者』水非是二類若水為生物則體軀肥滿巨象之發情以鼻吸水注入於口入胃之時其水於象之齒間壓迫之時又堆積重物滿載數百千之物百肘之大船航行於大海船壓迫其水之時生聲音又身長數百由旬巨大之魚帝魔帝麑伽羅帝麑羅頻伽羅潛入大海正中央以大海為家而棲吞入大潮流吐出水於其齒間或於胃中壓迫之時生聲音大王如是壓迫於巨大之能壓者水無生聲音故亦言『水無命無靈』如是請憶持

「善哉尊者那先所論之問以適切之分別而理解尊者那先譬如極高價之寶珠入於巧妙善巧習熟寶石師之手得高評賞讚歎稱真珠寶入於真珠師之手寶衣入於衣服師之手赤旃檀香入於香師之手得高評賞讚歎稱尊者那先如是所論之問以適切之分別而理解彼然予如是認受

[P.337]第六 世有無之問

「尊者那先世有諸佛有諸辟支佛有如來之諸聲聞有諸轉輪聖王有諸地方王有諸人天有諸富者有諸貧者有諸幸福者有諸不幸者有現男子之女相有現女子之男相有善行惡行之業有受善惡業報之諸有情世有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之諸有情有無足兩足四足多足之諸有情世有夜叉羅剎鳩槃荼阿修羅陀那婆犍闥婆餓鬼食人鬼有緊那羅摩睺羅伽金翅鳥魔術師持明咒者有象牡牛水牛駱駝驢馬山羊鹿獅子鬣狗野干有多種之鳥有金真珠摩尼螺貝寶石珊瑚赤珠瑪瑙琉璃金剛水晶銅鑛銀鑛[1]青銅鑛亞麻木棉大麻有米小麥[A6]綠荳胡麻豌豆有根香幹香薄皮香皮香葉香花香果香一切香有草[P.338]蔓草灌木藥草世有一切之物尊者若世有無之物對予語

「大王此等之三者於世無何等為三盡管有思有無思有無老死於世無諸行之常性是無於第一義靈[2]不可得大王此等之三者於世無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第七 阿羅漢之念忘失之問

「尊者那先阿羅漢有念忘失耶

「大王阿羅漢離念忘失阿羅漢無念忘失

「復阿羅漢有作犯耶

「然大王

「於如何之事耶

「大王於思房[1]之建立媒介[2]非時之時[3]不思於所招待[4]非殘〔食〕於思為殘〔食〕[5]

「尊者那先卿等言『作犯者依二因而犯依不恭敬或依不知而作』尊者阿羅漢作犯是於阿羅漢有不恭敬耶

「否大王

「尊者那先若阿羅漢作犯而無對阿羅漢不恭敬然者阿羅漢有念忘失耶

「大王阿羅漢無念忘失阿羅漢作犯

「尊者然者以此理由令予理解其理由者如何

「大王有此等之二煩惱世間罪與制定罪何等是世間罪是十不善業道[P.339]此為世間罪何者是制定罪於在家者不為罪沙門者於世有不適不宜於此世尊為諸弟子制定終生不可犯之學處大王非時食於世間不為罪於勝者之教是有罪大王害植物於世間不為罪於勝者之教是有罪水中笑戲於世間不為罪於勝者之教是有罪大王如以上於勝者之教是有罪言此為制定罪世間罪之煩惱漏盡者(阿羅漢)不可能犯制定罪之煩惱於不知而犯大王於一部分之阿羅漢知一切為非境於彼無知一切之力大王男女之名與姓阿羅漢皆不知地上之路亦不知大王一部分之阿羅漢知解脫六通之阿羅漢知自己之境大王唯一切知之如來知一切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第八 涅槃存在之問

「尊者那先世有業所生者世有因所生者世有時節所生者世有非業生非因生非時節生者則語予

「大王於世此等二者非業生非因生非時節生何等為二大王虛空是非業生非因生非時節生大王涅槃是非業生非因生非時節生大王此等二者非業生非因生非時節生

[P.340]「尊者那先勿污勝者之言不知勿回答其問

「大王我言何耶卿對我如是言耶『尊者那先勿污勝者之言不知勿回答其問』」

「尊者那先『虛空非業生非因生非時節生』唯言如是為宜尊者那先世尊以幾百之方法對諸弟子說至涅槃作證之道卿如是言『涅槃非因生』」

「大王世尊以幾百之方法對諸弟子說至涅槃作證之道是真不說涅槃生起之因

「尊者那先予於此自闇更入黑闇由林更入深林由稠林更入密稠林即『至涅槃作證之因是有然而其法(涅槃)生起之因是無』尊者那先若有涅槃作證之因則涅槃生起之因亦可期待尊者那先譬如於子有父依其理於父亦期待父譬如於門弟有師依其理於師亦期待師譬如於幼芽有種子依其理於種子亦期待種子尊者那先與彼同若有涅槃作證之因依其理亦期待涅槃[P.341]生起之因譬如樹木與蔓草有頂依其理中亦有根亦有大王若有涅槃作證之因依其理亦期待涅槃生起之因

「大王涅槃非生起者故涅槃生起之因不能說

「尊者那先示其理由以理由令予理解即予知『涅槃作證之因是有涅槃生起之因是無』

「大王然者恭敬而傾耳善聽聞我當說其事由大王人依生來之力得由此處到山王雪山耶

「然尊者

「大王其人依生來之力得以山王雪山持來此處耶

「否尊者

「大王如是得說至涅槃作證之道不得示涅槃生起之因大王人依生來之力以船渡大海得行於彼岸耶

「然尊者

「大王其人依生來之力得以大海之彼岸持來此處耶

「否尊者

「大王如是得說至涅槃作證之道不得示涅槃生起之因何故耶以法(涅槃)是無為故

「尊者那先涅槃是無為耶

[P.342]「然大王涅槃是無為依何物亦不能造大王不可說涅槃已生未生當生過去未來現在是眼所識耳所識鼻所識舌所識身所識

「尊者那先若涅槃非已生非未生非當生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非眼所識非耳所識非鼻所識非舌所識非身所識者尊者那先然者卿示涅槃之不存在涅槃是不存在

「大王涅槃是存在涅槃是意所識依清淨[1]寂靜殊妙端直無蓋不染污之意而行正道之聖弟子見涅槃

「尊者其涅槃是何樣之物耶以比喻可明白之其存在依比喻可明耶以理由令予理解

「大王名風之物存在耶

「然尊者

「大王示風之容狀是微短耶

「尊者那先風不能示風以手不能捕捉又無法觸摩其風存在

「大王若風不能示然者風不存在

「尊者那先予知風是存在此是予所確信予不能示風

「大王與彼同涅槃是存在不能示涅槃之容狀

[P.343]「善哉尊者那先以善示比喻善明理由彼然予如是認受『涅槃是存在』

第九 業生非業生之問

「尊者那先其中何者是業生何者是因生何者是時節生何者是非業生非因生非時節生

「大王有情之有思一切是業生一切種子生者是因生此等一切是時節生虛空涅槃此二者乃非業生非因生非時節生大王不可言『涅槃是業生或因生或時節生或已生或未生或當生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眼所識或耳所識或鼻所識或舌為識或身所識』大王涅槃是意所識彼正行道之聖弟子依清淨智而見

「尊者那先最勝極勝之眾主近於卿問者快決擇無惑決定猶豫已斷


校注

[0053001] 底本及羅馬字本為 rakkhanabhayā 德譯改為 bhāva今從德譯 [0053002] pāpakā 應改為 pākatā(里斯蕾維慈巴英辭典 pakata 之項參照) [0054001] 前卷七二頁參照 [0059001] J. no. 470 kālingabodhi-jātaka 參照於本生經唯有迦陵誐王而無沙摩哥蘭若之名(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01]今於此處加上[01]之註標 [0061001] M. no. 142 Dakkhiṇāvibhanga-sutta V. 1 [0065001] 底本 Vuttaṁ 依羅馬字本改為 Vattuṁ(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01]今於此處加上[01]之註標 [0067001] rajataloha 羅馬字本為 vaṭṭaloha [0067002] sattūpaladdhi natthi satta 而用 jīva, puggala指實體之靈魂 [0068001] 僧殘第六參照 [0068002] 僧殘第五參照 [0068003] 波逸提第三十七參照 [0068004] 波逸提第四十六參照 [0068005] 波逸提第三十五參照 [0072001] santena 羅馬字本無
[A1] 馥【CB】複【南傳】
[A2] 馥【CB】複【南傳】
[A3] 馥【CB】複【南傳】
[A4] 栴【CB】梅【南傳】
[A5] 鬘【CB】蔓【南傳】
[A6] 綠【CB】緣【南傳】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