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華雨集(五)

答成元法師問

承以佛法相詢問題過多不易詳說謹略為簡言之

關於訊問者(1)龍樹是受菩薩戒之比丘(2)比丘以正覺為目標菩薩如釋迦因地及彌勒等以成就無上菩提——正覺——為目標菩薩成佛當然勝於比丘惟初心菩薩亦多不及比丘之聖者(3)大眾與上座各得佛法之一體各有所長亦各有所蔽(4)龍樹宏揚之佛法能否取得主導地位當以後人之信行是否能盡力以赴之為斷(5)現世佛法應綜貫各地佛教之長而闡揚之以本人之意見尚未有何地能有領導今世佛教之可能者(6)我國佛教應自佛教徒之信仰佛法深知佛法實行佛法乃能生存於今日救度於人類

關於商榷者三寶以僧為重此義確然無誤然決非消極的自棄於人間或盲目的濫同世俗決非專談虛玄之妙義亦非專知形式托鉢乞食了事要知佛法之衰問題在僧眾之自身沒落並非別人故意輕視僧寶尊重僧眾要僧眾從信行中自己尊重起來

論到佛法中誰堪當選(教中)總統不問為比丘為菩薩並屬非法請檢《阿含經》阿難答雨勢大臣之問如有教王之類即是外道氣味

依本人所知佛法本無所謂大乘小乘但在佛法流行中一分偏主保守者慧劣而拘於戒條重於自了者成為聲聞一分偏於自由適應時代者慧深而略於瑣屑之戒條(並不反對根本及主要戒律)重於化他者成為菩薩因之演成小乘與大乘龍樹之破斥小乘並非破斥釋迦之阿含與律僅是破斥不知釋迦真義而專於支離名相者此等聲聞即是不知佛法而自以為是之聲聞非佛說之聲聞也來文所說多屬誤會佛法並非講人情邪者應破印度佛教之亡亡於邪正不分知否

「苦無逼迫性」無逼迫性所以是苦此理乃第一義諦原非俗知俗見者所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A1]本出《阿含經》《阿含經》云「觀色如聚沫(泡之一類)」[A2]乃至「觀識如幻事」[A3]大空出《雜阿含經大空經》小空出《中阿含經小空經》凡此等並屬釋迦正說如何口出鑽矛妄肆譏評觀來書所說及貴處托鉢乞食意存聲聞儀制乃於菩薩乘妄肆攻訐惟佛法甚深即《阿含》與廣律及各部毘曇顯然毫無認識不過依樣畫葫蘆托托鉢吃吃飯而已苦哉苦哉須知若欲弘通聲聞佛法應於聲聞經律論如實信解得正知見然後攝護身心策發定慧以求自證若一概不知僅以托鉢不持金銀為佛法此佛法之所以江河日下也

貴處組織學院不知日常所學何事不敢懸揣而有所說也雅承商問不敢不以所知者相答質直之處希以容恕


校注

[A1]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卷1(CBETA, T08, no. 235, p. 752, b28)
[A2] 《雜阿含經》卷10(CBETA, T02, no. 99, p. 69, a18)
[A3]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201卷-第400卷)》卷350〈60 相引攝品〉(CBETA, T06, no. 220, p. 797, a11)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