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寺同戒錄序[A1]
臺北松山寺,道安長老所創建也。寺依山林而面都市,梵剎莊嚴,樓閣矞皇,經營廿餘年,蔚然成臺灣名剎矣!安公預諸方戒會,歲無虛席;擬建傳戒法會於斯。前歲冬,安公入寂,靈根和尚繼其席。今發起傳授三壇大戒,紀念其逝世二周年,實亦以滿安公之宿願也。靈和尚邀予主持戒會,自分衰朽,不堪其任,而法誼難卻,勉允之。迨戒會既啟,龍天護佑:受出家戒弟子二百九十一人,在家五戒弟子一百九十六人,在家菩薩戒弟子二百六十五人;而檀越之護戒淨施,諸稱豐足。戒會若斯其圓滿勝常,何莫非安公之遺澤也!
夫戒者,習成性善為體,勇於為善,謹於防非為用,此則戒之大本也。然如來應機設教,故戒有多途。其中具足戒法,三師七證,授受之際,最為殷重。蓋以出家而入僧,和樂清淨為本。必也僧眾和樂清淨,乃能外啟檀眾之敬信,內得安心而為道。定慧依戒而引發,正法因戒而久住,如來獨重具足戒之授受,良有以也!若菩薩戒,慈悲為本,自利利他,通於在家出家,不揀人及非人,心存廣大,故多方便益物之義。若究乎戒之本源,容淺深大小之有別,而戒德性淨,固未嘗異也。我國戒法相傳,具足戒與菩薩戒並重,相得而益彰。具足戒顯其尊勝,謹嚴拔俗;菩薩戒極其廣大,悲濟群倫;雙存而貫以性善之本,豈非我國戒法之特勝歟!而世之言佛法者,或意存性淨而輕僧制,雖無礙於個人之修證,而續佛慧命則不足。或拘泥事相,以為重戒律矣,而不知內闕性淨之德,無以引發定慧,徒存形儀,安能續佛法以久住世間!是知學佛之道,淨化身心以求解脫也,嚴淨僧眾以張大法也,並非戒而莫由。佛法之要在於斯,豈可學佛法而不殷勤於戒法者乎!「同戒錄」編成,爰述戒會因緣,戒法大意,以告來預戒會者。
【經文資訊】《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第 29 冊 No. 29 華雨集(五)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09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所編輯
【原始資料】印順文教基金會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