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宗教義及其紀傳》序[A1]
入佛之道,要在三學,而戒增上學居其首。載道之籍,統凡三藏,而律藏居其一。戒律於佛法之重要,固不待繁言而知也!國人之於戒律,類知珍敬之,然以特重心地之淨悟,個人之篤行,而律制乃漸以式微。夫學重心地之淨悟,理固然也;然悟心而清淨者,身語清淨必有之,未有身語穢染,而心地能淨能悟者也。且復身語之染,類習微以成著,若不防微杜漸,慎身語之事行,心地更何從而得明淨?故知律淨身語,實定慧之所資。重心地之淨悟者,允宜以律為基,而不應以事行取相斥之。至若個人篤行,義無間然。惟教在人間,賴僧伽與戒律而住世。依律攝僧,藉僧團如法以為之攝護,相教誡,相策勉,而後以之自行,則日以清淨;以之化世,則日以廣信。末法障重而緣乖,非如法僧團以為之攝護,個人篤行,言之何易?
宋元以來,律制久衰,得明末古林馨公而重振之,後乃有寶華之崇律。然其初也,三昧門下,日以傳戒為業,而不知安居為何事(見《一夢漫言》),宏律而不知律,其由來久矣!故雖得此而延授受之儀,而以律攝僧,以戒資定慧之大用,終尠成就,而佛教亦卒於日衰!太虛大師嘗以得十人學律而後宏傳為望,固以不知律無以宏傳,不宏律無以攝僧,淨身語以資定慧,乃能起正法之衰也!赤禍中華,諸大德來遊寶島,傳戒時聞,講律間作,其正法復興之朕歟!
慧嶽法師,名德斌宗大師之上足也。撰《律宗教義及其紀傳》,問序於余,余雖僅窺其大概,而竊喜與宏揚正法之有賴於宏律,而宏律之首宜知律之意合,因樂為之序。時民國五十年六月十五日,印順序於臺北慧日講堂。
【經文資訊】《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第 29 冊 No. 29 華雨集(五)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09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所編輯
【原始資料】印順文教基金會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