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比因西藏學者法尊譯出黃衣士宗克巴祖師所造菩提道次第廣論,教授世苑漢藏院學僧,將梓行而問世,余為參訂其譯文,閱至:「如是以諸共道淨相續[A1]已,决定應須趣入密咒,以能速滿二資糧故。設踰共道非所堪能,或由種性功能虛劣,不樂趣密咒者,則唯應將此之次第加以推廣。」其為特尚密宗之理論,甚為顯然。例之賢首以別教一乘特尚華嚴,天台以純圓獨妙特尚法華,固將無別。然中國尚禪宗者,斥除一切經律論義,雖若宗鏡錄遍錄經論,亦但揚厥宗,鄙餘法為中下。尚淨土者,亦勸人不參禪學教,專守一句彌陀。賢台雖可以小始終頓藏通別圓位攝所餘佛言,然既為劣機而設,非勝根所必須,縱曰圓人無不可用為圓法,亦唯俟不獲已時始一援之,而學者又誰肯劣根自居,於是亦皆被棄此風至日本而加厲,橫判顯密教竪判十住心之東密,則除秘密盡排為淺顯,高唱經題之日蓮,則於法華亦捨迹門而僅崇本門。今日本雖經明治維新復興,然亦祗有各宗而無整全之佛教。中國至清季除參話頭念彌陀外,時一講習者亦禪之楞嚴淨之彌陀疏鈔及天台法華與四教儀或賢首五教儀附相宗入要而已。經律論古疏早多散失,保之大藏者亦徒資供奉,或翻閱以種善根耳。空疎媕陋之既極,唯仗沿習風俗以支持。學校興而一呼迷信,幾潰頹無以復存,迄今欲扶掖以經論律儀,亦尚無以樹立其基礎,而借觀西藏四五百年來之黃衣士風教,獨能卓然安住,內充外弘,遐被康青蒙滿而不匱,為之勝緣者雖非一,而此論力闡上士道必經中下士道,俾趣密之士,亦須取一切經律論所詮戒定慧遍為教授,實為最主要原因。論云:「如道炬釋:『未修止觀,學習律儀學處以前,是為戒學。奢摩他者,是為定學。毗缽舍那,是為慧學。復次奢摩他前。是方便分福德資糧,依世俗諦廣大道次,發起三種殊勝慧者,是般若分智慧資糧,依勝義諦甚深道次。』若於此次第决定數量决定之智慧方便中僅取一分者,當决定知不成菩提。」
福德資糧則人天俱攝,智慧資糧則聲緣相協,律及經論,皆所依止,僅取一分,不成菩提。雖未嘗不別有最勝之歸趣,而確定皆攝入次第之過程。於是不沒自宗,不離餘法,而巧能安立一切言教,皆趣修證,故從天竺相性各判三時以致華日諸宗之判攝時教,皆遜此論獨具之優點,余昔於佛學概論,明因緣所生法為五乘共法,三法印為三乘共法,一切法實相至無障礙法界為大乘不共法,後於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又增說共不共通法為總要,粗引端緒,語焉不彰。今雖未能獨崇密宗,欣覩三士道總建立之典要,乃特提出以申論之。
民國二十四年一月三十日於世苑圖書館
本書譯例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
「藏語」 南無姑如曼殊廊喀耶
「漢譯」 敬禮尊重妙音
此中總攝一切佛語扼要,徧攝龍猛、無著二大車之道軌。往趣一切種智地位勝士法範,三種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無所缺少。依菩提道次第門中,導具善者趣佛地理,是謂此中所詮諸法。
此中傳有二派釋儀:勝那蘭陀諸智論師,許由三種清淨門中詮釋正法,謂軌範語淨,學者相續淨,所說法清淨。後時止迦摩囉室囉,聖教盛行,彼諸智者,則許三種而為初要,謂正法造者殊勝,正法殊勝,如何講聞彼法規理。今於此中,應如[A10]後釋。
由是菩提道次引導分四:一、為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二、令於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三、如何說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今初
總此教授即是至尊慈氏所造《現觀莊嚴》所有教授。別則此之教典,即是《菩提道炬》。故彼造者亦即此之造者,彼復即是大阿闍黎勝然燈智,別諱共稱勝阿底峽。
其殊勝分三:一、圓滿種中受生事理,二、其身獲得功德事理,三、得[A11]已於教所作事業。今初
如拏錯大譯師所造《八十讚》云:「東薩賀勝境,其間有大城,謂次第聚落。其中有王都,名為有金幢。其宮極廣博,受用位饒盛,等支那國王。其國王善勝,妃名吉祥光。父母有三子,名蓮藏月藏,並其吉祥藏。太子蓮華藏,有五妃九子。長子福吉祥,現時大善巧,稱為陀那喜。幼子吉祥藏,苾蒭精進月。次子月藏者,即現至尊師。」
獲得功德事理分二:一、知見廣博獲教功德事理,二、如理修行獲證功德事理。今初
如《讚》云:「二十一歲中,善巧六十四,技術及一切,工處善構言,及一切諸量。」謂於二十一歲以內,學習內外四共明處。聲明、因明、工巧業明及醫方明,善巧究竟。特如大卓龍巴云:十五歲時,僅聞一次《正理滴論》,與一黠慧戲論外道興辯,令彼墮伏,美譽徧揚。
於其黑山道場,瑜伽自在,親見歡喜金剛尊身,獲得金剛空行佛母授記之尊重。羅[A12]睺羅毱多前,具足請受一切灌頂,立密諱為智密金剛。二十九歲以內,於多獲得成就師前,習金剛乘教典教授,善巧無餘。於諸密咒唯我善巧,作是念已,諸空行母於其夢中,陳示眾多昔所未見密咒經函,摧其慢意。此後尊重及諸本尊,若寤若夢,隨其所應,勸云若出家者,則於聖教及諸眾生,起大饒益。依是勸[A13]已,如《讚》中云:「共稱汝親教,為加行道者。」隨請大眾部持律上座,得加行道一分真實三摩地者,厥號戒鎧為親教師,而正出家,其諱又名勝然燈智。此後乃至三十一歲,習學相乘內明,上下諸藏。特於能飛聚落,法鎧師前,十二年中聽受《大毗婆沙》,極善根本四部教典,[A14]於諸異部,作受食等,諸微細分,互捨取處,徧知無雜。由是度越自他諸部宗海彼岸,故是無倒解了一切教正法中樞要處者。
獲得證德事理者,總佛一切教法聖教,三藏寶攝,故證聖教亦須攝入三學寶中。其中戒學,至言及釋數數讚為定慧學等,一切功德之所依處。故須先具戒學增上諸證功德。
其中分三:成就最勝別解脫律儀事理者,如《讚》中云:「尊入聲聞乘門[A15]已,護戒如氂牛愛尾,具妙梵行勝苾蒭,持律上座我敬禮。」謂其正受圓滿苾蒭諸律儀已,如愛尾牛,若尾一縷掛著於樹,雖見獵士將離其命,𡩋捨其命護尾不斷。如是雖於一輕學處,尚𡩋捨命防護不犯,况其所受重大學處,是故成大持律上座。
成就菩薩律儀者,如《讚》中云:「尊入度彼岸門已,增上意樂善清淨,覺心不捨諸眾生,具慧大悲我敬禮。」總具修習慈悲為本,菩提之心眾多教授,特依金洲大師,多時修習至尊慈氏及妙音尊傳授無着及寂靜天最勝教授。如《讚》中云:「能捨自利以利他,為勝是即我師尊。」謂心發起愛他勝自菩提之心,以此願心所引行心,受學菩薩廣大妙行,學受隨行所有學處,行賢妙故,能不違越諸勝者子所有制限。
成就金剛乘律儀者,如《讚》中云:「尊入金剛乘門[A16]已,自見天具金剛心,瑜伽自在獲中者,修密護禁我敬禮。」成就觀見自身即天生起次第,及金剛心圓滿次第三摩地故。總讚為其瑜伽中尊,特讚如理[A17]護三昧耶,不越制限。亦如《讚》云:「由具念正知,不作意非戒,慎念無諂誑,犯罪不染尊。」如是於諸三種律儀淨戒學處,非僅勇受,如其所受隨行防護,不越制限,設少違犯,亦以各各還出儀軌,疾疾令淨。如是淨傳,應知是諸通達聖語扼要智者,所喜愛傳,隨諸正士應當修學。
成就定學分二:共者謂由奢摩他門,得堪能心。不共定學者,謂具極穩生起次第。此復三年或六年中,修明禁行。爾時遙聞飛行國中諸空行母謳歌之聲,心中亦有所憶持者。
成就慧學中,共者謂得止觀雙運毘缽舍那三摩地。不共者,謂得圓滿次第殊勝三摩地。如《讚》中云:「如密咒乘教,顯是加行道。」
於聖教所作事中分二:一、於印度所作事理,二、藏中所作事理。今初
於勝金剛座大菩提寺,曾經三次以法戰敗外道惡論,住持佛教。即於自部,上下聖教,所有未達、邪解、疑惑,諸惡垢穢,亦善除遣,而弘聖教。故一切部不分黨類奉為頂嚴。如《讚》中云:「於大菩提寺,一切集會中,自部及他部,諸惡宗敵者,以獅吼聲語,一切腦漿崩。」又云:「能飛聚落中,出家二百半,能映覆戒中,出家不滿百。四本部全住,尊部無慠舉,摩羯陀境內,一切寺無餘成大師四眾,一切頂上珠,尊居十八部,一切頂中時,一切皆受教。」
藏中所作事理者。天尊師長叔姪,如其次第起大殷勤,數數遣使洛拶嚩賈精進獅子及拏錯戒勝,往印迎請。菩提光時,請至哦日鐸,啟請治理佛陀聖教,依是因緣,總集一切經咒要義,束為修行次第,遂造《菩提炬論》等而興教法。此復住於哦日三載,聶塘九歲,衛藏餘處,五年之中,為諸善士開示經咒教典教授,罄盡無餘。聖教規模,諸已沒者,從新建樹。諸略存軌[A18]倍令增廣,諸被邪解垢穢染者皆善治除,令聖教寶悉離垢染。總之,雪山聚中前弘聖教,謂聖靜命及蓮華生建聖教軌。然由支那和尚堪布解了空性未達扼要,以是因緣,謗方便分,遮止一切作意思惟,損減教法,為蓮華戒大阿闍黎善破滅[A19]已,决擇勝者所有密意,為恩極重。於後宏聖教,則有一類妄自矜為善巧智者及瑜伽師,由其倒執相續部義,於教根本清淨梵行,作大損害,為此善士善為破除。復能殄滅諸邪執著,弘盛增廣無倒聖教,故其深恩普徧雪山一切眾生。
如是造論,光顯能仁所有密意,復有三種圓滿勝因,謂善所知五種明處及具教授,謂從正徧知展轉傳來,於其中間善士未斷修持彼義扼要教授,並得謁見本尊天顏,獲言開許。此等隨一雖能造論,然三[A20]齊具極為圓滿,此大阿闍黎三皆備具。
其為本尊所攝受者。如《讚》云:「勝歡喜金剛,立三昧耶王,雄猛世自在,主尊度母等,謁顏得許故,或夢或現前,常聞最甚深,及廣大正法。」
師傳承中,有所共乘及其大乘二種傳承。後中分二:謂度彼岸及秘密咒。度彼岸中復有[A21]二種傳承,謂見傳承及行傳承。其行傳承復有從慈尊傳及妙音傳。於密咒中,亦復具足傳承非一,謂五派傳承,復具宗派傳承,加持傳承,及其種種教授傳承等。親從聞學諸尊長者,如《讚》云:「恆親近尊重,謂寂靜金洲,覺賢吉祥智,多得成就者。尊又特具足,從龍猛展轉,傳來最甚深,及廣大教授。」說有十二得成就師,然餘尚多善巧五種明處者,前已說訖。是故此阿闍黎能善决擇勝者密意。
此阿闍黎於五印度,迦溼彌羅,鄔僅,尼泊爾,藏中諸地,所有弟子不可思數。然主要者印度有四:謂與依怙智慧平等大善巧師,號毘柁跋,及法生慧、中獅、地藏,或復加入友密為五。哦日則有寶賢譯師、拏錯譯師、天尊重菩提光。後藏則有迦格瓦及廓枯巴天生。羅札則有卡巴勝位及善護。康地則有大瑜伽師、阿蘭若師、智慧金剛、卡達敦巴。中藏則有枯、[口*鵝]、種三。是等之中,能廣師尊所有法業,大持承者,厥為度母親授記莂,種敦巴勝生是也。造者殊勝略說如是,廣則應知出廣傳文。
顯示法殊勝中,法者,此教授基論謂《菩提道炬》。依怙所造,雖有多論,然如根本極圓滿者,厥為《道炬》。具攝經咒所有樞要而開示故,所詮圓滿。調心次第為最勝故,易於受持。又以善巧二大車軌,二師教授而莊嚴故,勝出餘軌。
此論教授殊勝分四:一、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二、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三,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殊勝,四、極大罪行自趣損滅殊勝。今初
聖教者,如《般若燈廣釋》中云:「言聖教者,謂無倒顯示,諸欲證得甘露勝位,若人若天,所應徧知,所應斷除,所應現證,所應修行。」即薄伽梵所說至言,謂盡勝者所有善說。
達彼一切悉無違者。謂於此中解了是一補特伽羅成佛之道,此復隨其所應,有是道之正體,有是道之支分。
此中諸菩薩所欲求事者,謂是成辦世間義利,亦須徧攝三種種性所化之機,故須學習彼等諸道。如《釋菩提心論》云:「如自定欲令,他發决定故,諸智者恆應,善趣無謬誤。」《釋量》亦云:「彼方便生因,不現彼難宣。」自若未能如實决定,不能宣說開示他故。了知三乘道者,即是成辦菩薩求事所有方便。阿逸多云:「諸欲饒益眾生,由道種智成辦世間利。」《勝者母》中亦云:「以諸菩薩應當發起一切道,應當了知一切道。謂所有聲聞道,所有獨覺道,所有佛陀道。如是諸道亦應圓滿,亦應成辦諸道所作。」故有說云:是大乘人故,不應學習劣乘法藏者,是相違因。
趣入大乘道者,有共、不共二種道。共者即是劣乘藏中所說諸道,此等何因而成應捨?故除少分希求獨自寂靜樂等不共者外,所餘一切,雖大乘人亦應修持。故諸菩薩方廣藏中廣說三乘,其因相者亦即此也。
復次,正徧覺者,非盡少過圓少分德,是徧斷盡一切種過,周徧圓滿一切種德,能成辦此所有大乘亦滅眾過、備起眾德,故大乘道徧攝一切餘乘所有一切斷證德類,是故一切至言悉皆攝入成佛大乘道支分中。以能仁言,無其弗能盡一過失,或令發生一功德故。又彼一切,大乘亦無不成辦故。
設作是云,若入波羅密多大乘,雖須劣乘法藏所說諸道,然於趣入金剛乘者度彼岸乘,所有諸道非為共同,道不順故。此極非理,以度彼岸道之體性悉皆攝入,意樂謂於菩提發心,行謂修學六到彼岸,是則一切定應習近,如《勝金剛頂》云:「縱為活命故,不應捨覺心。」又云:「六度彼岸行,畢竟不應捨。」又餘咒教,宣說非一。
眾多趣入無上瑜伽曼陀羅時,亦多說須受共不共二種律儀。共者,即是菩薩律儀。受律儀者,即是受學三聚戒等菩薩學處。除發心已,如其誓受學所學處而修學外,雖於波羅密多乘中,亦無餘道故。又《金剛空行》及《三補止》、《金剛頂》中,受阿彌陀三昧耶時,悉作是云:「無餘受外密,三乘正妙法。」受咒律儀須誓受故,由見此等少有開遮不同之分,即執一切猶如寒熱徧相違者,是顯自智極粗淺耳。
如是唯除少分別緣開遮之外,諸正至言極隨順故。若趣上上三乘五道,必須完具下下乘道功德種類。波羅密多道者,如《佛母》中云:「所有去來現在佛,共道是此度非餘。」是趣佛陀道之棟梁,故不應捨,金剛乘中亦多說此,故是經續二所共道。若於其上更加密咒諸不共道,灌頂三昧耶律儀二種次第及其眷屬,故能速疾趣至佛陀。若棄共道,是大錯謬。若未獲得如是知解,於一種法獲得一分相似决定,便謗諸餘,特於上乘若得發起一似勝解,如其次第遂謗棄捨下乘法藏諸度彼岸,即於咒中亦當謗捨下三部等,則當集成極相係屬,甚易生起尤重異熟毀謗正法深厚業障。其中根據至下當說。
是故應當依善依怙,於其一切正言皆是一數取趣成佛支緣,所有道理令起定解。諸現能修者,即當修習;諸現未能實進止者,亦不應以自未能趣而為因相,即便棄捨。應作是思:願於何時於如是等,由趣遮門現修學耶?遂於其因,集積資糧,淨治罪障,廣發正願。以是不久,漸漸增長智慧能力,於彼一切悉能修學。善知識敦巴仁波卿亦云:「能知以四方道,攝持一切聖教者,謂我師長。」此語即是極大可觀察處。由是因緣,以此教授能攝經咒一切扼要,於一補特伽羅成佛道中而正引導,故此具足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
一切聖言現為教授者。總之,能辦諸欲解脫,現時、久遠,一切利樂之方便者,是即唯有勝者至言。以能開示一切取捨要義,盡離謬誤者,獨唯佛故。如是亦如《相續本母》云:「此世間中更無善巧於勝者,徧智正知無餘勝性定非餘,是故大仙自立契經皆勿亂壞牟尼軌故,彼亦損於正法。」故諸契經及續部寶勝者聖言,是勝教授。雖其如是,然因末代諸所化機,若不具足定量釋論及善教授,於佛至言自力趣者,密意莫獲,故諸大車造諸釋論及諸教授。是故若是清淨教授,於諸廣大經論,須能授與决定信解。若於教授雖多練習,然於廣大佛語釋論所有義理,不能授與决定信解,或反顯示彼不順道,唯應棄捨。
若起是解:諸大經論是講說法,其中無有可修要旨,別有開示修行心要正義教授,遂於正法執有別別講修二法,應知是於無垢經續、無垢釋論起大敬重而作障礙。說彼等中不顯內義,唯是開闢廣大外解,執為可應輕毀之處,是集誹謗正法業障。是故應須作如是思而尋教授:諸大經論對於諸欲求解脫者,實是無欺最勝教授,然由自慧微劣等因,唯依是諸教典,不能定知是勝教授,故應依止善士教授,於是等中尋求定解。莫作是念起如是執,謂諸經論唯是開闢廣博外解,故無心要。諸教授者,開示內義故是第一。
大瑜伽師菩提寶云:「言悟入教授者,非說僅於量如掌許一小函卷而得定解,是說了解一切至言皆是教授。」又如大依怙之弟子修寶喇嘛云:「阿底峽之教授,於一座上,身語意三,碎為微塵。今乃了解一切經論皆是教授。」須如是知,如敦巴仁波卿云:「若曾學得眾多法[A22]已,更須別求修法軌者,是為錯謬。」雖經長時學眾多法,然於修軌全未能知,若欲修法,諸更須從餘求者,亦是未解如前說義而成過失。
此中聖教,如《俱舍》云:「佛正法有二,以教證為體。」除其教、證二聖教外,別無聖教。教正法者,謂是决擇受持道理修行正軌;證正法者,謂是如其前决擇時,所决擇已而起修行。故彼二種,成為因果。如跑馬時,先示其馬所應跑地,既示定[A23]已,應向彼跑。若所示地是此跑處而向餘跑者,定成笑事。豈可聞思决擇此事,若修行時修行所餘。如是亦如《修次第後編》云:「復次,聞及思慧之所通達,即是修慧之所應修,非應修餘。如示跑地,而應隨跑。」如是由此教授能攝一切經論道之樞要,於從親近善知識法乃至止觀,此一切中,諸應捨修者,即作捨修,諸應舉修者,即以擇慧而正思擇,編為行持次第引導,故一切聖言皆現為教授。
若不爾者,於非圓滿道體一分,離觀察慧雖盡壽修,諸大經論非但不現為真教授,且於彼等,見唯開闢博大外解,而謗捨之。現見諸大經論之中所詮諸義,多分皆須以觀察慧而正觀擇。此復修時若棄捨者,則於彼等何能發生定解,見為最勝教授?此等若非最勝教授,誰能獲得較造此等尤為殊勝教授論師?如是若能將其深廣契經及釋現為教授,則其甚深續部及論諸大教典亦無少勞現為教授,則能發起執持彼等為勝教授所有定解,能盡遮遣妄執彼等非實教授,背棄正法諸邪分別罄無所餘。
易於獲得勝者密意者。至言及論諸大教典雖是第一最勝教授,然初發業未曾[A24]慣修補特伽羅,若不依止善士教授直趣彼等,難獲密意;設能獲得,亦必觀待長久時期,極大勤勞。若能依止尊長教授,則易通達,以此教授能速授與决定解了經論扼要,其中道理於各時中茲當廣說。
極大惡行自行消滅者。如《白蓮華》及《諦者品》宣說:一切佛語,或實或權,皆是開示成佛方便。有未解是義者,妄執一類為成佛方便及執他類為成佛障礙,遂判好惡、應理非理,及大小乘,謂其菩薩須於是學。此不須學,執為應捨,遂成謗法。《徧攝一切研磨經》云:「曼殊室利,毀謗正法,業障細微。曼殊室利,若於如來所說聖語,於其一類起善妙想,於其一類起惡劣想,是為謗法。若謗法者,由謗法故,是謗如來,是謗僧伽。若作是云:此則應理,此非應理,是為謗法。若作是言:此是為諸菩薩宣說,此是為諸聲聞宣說,是為謗法。若作是言:此是為諸獨覺宣說,是為謗法。若作是言:此者非諸菩薩所學,是為謗法。」若毀謗法,其罪極重。《三摩地王》云:「若毀此贍部洲中一切塔,若毀謗契經,此罪極尤重;若弒盡[A25]殑伽沙數阿羅漢,若毀謗契經,此罪極尤重。」雖起謗法總有多門,前說此門極為重大,故應勵力而斷除之。此亦若能獲得如前定解即能遮除,故其惡行自趣息滅。此定解者,應由多閱《諦者品》及《妙法白蓮華經》而尋求之。諸餘謗法之門,如《攝研經》中,應當了知。
如何講聽二種殊勝相應法中分三:一、聽聞軌理,二、講說軌理,三、於完結時共作軌理。初中分三:一、思惟聞法所有勝利,二、於法法師發起承事,三、正聽軌理。今初
《聽聞集》云:「由聞知諸法,由聞遮諸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湼槃」又云:「如入善覆蔽,黑暗障室內,縱然有眾色,具眼亦莫見。如是於此中,生人雖具慧,然未聽聞時,不知善惡法。如具眼有燈,則能見諸色,如是由聽聞,能知善惡法。」《本生論》亦云:「若由聞法發信意,成妙歡喜獲堅住,啟發智慧無愚癡,用自肉買亦應理。聞除癡暗為明燈,盜等難携最勝財,是摧愚怨器開示,方便教授最勝友。雖貧不變是愛親,無所損害愁病藥,摧大罪軍最勝軍,亦是譽德最勝藏,遇諸善士為勝禮,於大眾中智者愛。」又云:「聽聞隨轉修心要,少力即脫生死城。」於其所說諸聞勝利,應當决心發起勝解。
復次,應如《菩薩地》說,須以五想聽聞正法。謂佛出世極罕難遇,其法亦然,由稀貴故,作珍寶想。時時增長俱生慧故,作眼目想。由其所授智慧眼目能見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故,作光明想。於究竟時能與湼槃菩提果故,作大勝利想。現在亦能得彼二之因─止觀樂故,作無罪想。作是思惟,即是思惟聽聞勝利。
於法法師發起承事者。如《地藏經》云:「專信恭敬聽聞法,不應於彼起毀謗。於說法師供養者,謂於師起如佛想。」應視如佛,以獅座等恭敬利養而為供事,斷不尊敬。應如《菩薩地》中所說,而正聽聞,謂應無雜染,不應作意法師五處。離高舉者,應時聽聞、發起恭敬、發起承事、不應忿恚、隨順正行、不求過失,由此六事而聽聞之。離輕懱雜染者,謂極敬重法及法師,及於彼二不生輕懱。不應作意五處所者,謂戒穿缺、種性下劣、形貌醜陋、文辭鄙惡、所發語句粗不悅耳,便作是念,不從此聞,而棄捨之。如《本生》中亦云:「處極低劣座,發起調伏德,以具笑目視,如飲甘露雨,起敬專至誠,善淨無垢意,如病聽醫言,起承事聞法。」
正聞軌理分二:一、斷器三過,二、依六種想。今初
若器倒覆,及縱向上然不淨潔,並雖淨潔若底穿漏,天雖於彼降以雨澤,然不入內;及雖入內,或為不淨之所染污,不能成辦餘須用事;或雖不為不淨染污,然不住內,當瀉漏之。如是雖住說法之場,然不屬耳;或雖屬耳然有邪執,或等起心有過失等;雖無上說彼等眾過,然聽聞時,所受文義不能堅持,由忘念等之所失壞,則其聞法全無大益,故須離彼等。
此三對治,經說三語,謂善、諦聽聞,意思念之。此亦猶如《菩薩地》說:「希於徧知,專注屬耳,意善敬住,以一切心,思惟聽聞。」
依六想中,於自安住如病想者,如《入行[A26]論》云:「若遭常病逼,尚須依醫言,况長遭貪等,百過病所逼。」延長難療,發猛利苦,貪等惑病,於長時中,而痛惱故,於彼應須了知是病。迦摩巴云:「若非實事,作實事修,雖成顛倒。然遭三毒,極大乾病之所逼廹,病勢極重,我等竟無能知自是病者。」
於說法師住如醫想者,如遭極重風膽等病,便求善醫,若得會遇發大歡喜,隨教聽受恭敬承事。如是於宣說法善知識所,亦應如是尋求,既會遇[A27]已,莫覺如負擔,應持為莊嚴,依教奉行,恭敬承事。《攝德寶》中作是說故:「故諸勇求勝菩提,智者定應摧我慢,如諸病人親醫治,親善知識應無懈。」
於所教誡起藥品想者,如諸病者,於其醫師所配藥品,起大珍愛。於說法師所說教授及其教誡,見重要[A28]已,應多勵力,珍愛執持,莫令由其忘念等門而致損壞。
於殷重修起療病想者,猶如病者,見若不服醫所配藥,病則不瘥,即便飲服。於說法師所垂教授,若不修習,亦見不能摧伏貪等,則應殷重而起修習,不應無修,唯愛多積異類文辭,而為究竟。是亦猶如害重癩疾,手足脫落,若僅習近一二次藥,全無所濟。我等自從無始,而遭煩惱重病之所逼害,若依教授義僅一二次,非為完足,故於圓具一切道分,應勤勵力,如瀑流水,以觀察慧而正思惟。如大德月大阿闍黎《讚悔》中云:「此中心亦恆愚昧,長時習近重病疴,如具癩者斷手足,依少服藥有何益?」
由是於自作病者想,極為切要。如有此想,餘想皆起。此若僅是空言,則亦不為除煩惱故,修教授義,唯樂多聞,猶如病者,求醫師[A29]已,而不服藥,若唯愛著所配藥品,病終無脫。《三摩地王經》云:「諸人病[A30]已身遭苦,無數年中未暫離,彼因重病久惱故,為療病故亦求醫。彼若數數勤訪求,獲遇黠慧明了醫,醫亦安住其悲愍,教令服用如是藥。受其珍貴眾良藥,若不服用療病藥,非醫致使非藥過,唯是病者自過失。如是於此教出家,徧了力根靜慮[A31]已,若於修行不精進,不勤現證豈湼槃。」又云:「我雖宣說極善法,汝若聞已不實行,如諸病者負藥囊,終不能醫自體病。」《入行[A32]論》亦云:「此等應身行,唯言說何益,若唯誦藥方,豈益諸病者。」故於殷[A33]重修,應當發起療病之想。言殷重者,謂於善知識教授諸取捨處,如實行持。此復行持,須先了知,知則須聞,聞[A34]已了知所有須要,即是行持,故於聞義,應隨力能而起行持,是極扼要。如是亦如《聽聞集》云:「設雖有多聞,不善護尸羅,由戒故呵彼,其聞非圓滿。設雖聞寡少,能善護尸羅,由戒故讚彼,其聞為圓滿。若人既少聞,不善護尸羅,由俱故呵彼,其禁行非圓。若人聞廣博,及善護尸羅,由俱故讚彼,其禁行圓滿。」又云:「雖聞善說知心藏,修諸三昧知堅實,若行放逸令粗暴,其聞及知無大義。若喜聖者所說法,身語如之起正行,是等具忍友伴喜,根護得聞知彼岸。」《勸發增上意樂》亦云:「謂我失修今何作,歿時凡愚起憂悔,未獲根底極苦惱,此是愛著言說失。」又云:「如有處居觀戲場,談說其餘勇士德,自己失壞殷重修,此是愛著言說失。」又云:「甘蔗[A35]之皮全無實,所喜之味處於內,若人嚼皮故非能,獲得甘蔗精美味。如其外皮言亦爾,思此中義如其味,故應遠離言說著,常不放逸思惟義。」
於如來所住善士想者,隨念世尊是說法師,發起恭敬。
於正法理起久住想者,作是思惟,何能由其聞如是法,令勝者教久住於世。
復次,於法若講若聽,將自相續若置餘處,另說餘法,是則任其講何法事,不關至要,故須正為决擇自身而聽聞之。譬如欲知面上有無黑污等垢,照鏡知[A36]已即除其垢。若自行為,有諸過失,由聞正法現於法鏡,爾時意中便生熱惱,謂我相續何乃至此。次乃除過,修習功德,是故須應隨法修學。《本生論》云:「我鄙惡行影,明見於法鏡,意極起痛惱,我當趣正法。」是如蘇達薩子請月王子宣說法時,菩薩了知彼之意樂成聞法器而為說法。總之,應作是念發心,謂我為利一切有情,願當成佛。為成佛故,現見應須修學其因,因須先知,知須聽法。是故應當聽聞正法,思念聞法勝利,發勇悍心,斷器過等而正聽聞。
第二、說法軌理分四:一、思惟說法所有勝利,二、發起承事大師及法,三、以何意樂加行而說,四、於何等境應說不說所有差別。今初
若不顧慮利養恭敬名等染事,而說法者勝利極大。《勸發增上意樂》中云:「慈氏,無染法施,謂不希欲利養恭敬而施法施。此二十種是其勝利。何等二十?謂成就念、成就勝慧、成就覺慧、成就堅固、成就智慧、隨順證達出世間慧、貪欲微劣、瞋恚微劣、愚癡微劣、魔羅於彼不能得便、諸佛世尊而為護念、諸非人等於彼守護、諸天於彼助發威德、諸怨敵等不能得便、其諸親愛終不破離、言教威重、其人當得無所怖畏、得多喜悅、智者稱讚、其行法施是所堪念。」於眾經中所說勝利,皆應至心發起勝解。其中成就堅固者,新譯《集學論》中譯為成就勝解,諸故譯中譯為成就勇進。
發起承事大師及法者。如薄伽梵說佛母時,自設座等,法者尚是諸佛所應恭敬之[A37]田,故應於法起大尊敬,及應隨念大師功德,及其深恩起大敬重。
以何意樂加行[A38]而說中,其意樂者,謂應安住《海慧問經》所說五想。謂於自所應起醫想,於法[A39]起藥想,於聞法者起病人想,於如來所起善士想,於正法理起久住想,及於徒眾修習慈心。應斷恐他高勝嫉姤,推延懈怠,數數宣說所生疲厭,讚自功德、舉他過失,於法慳悋,顧著財物謂衣食等。應作是念:為令自他得成佛故,說法功德即是我之安樂資具。其加行者,謂先沐浴,具足潔淨,着鮮淨服,於其清潔悅意處所,坐於座[A40]已,若能誦持伏魔真言,《海慧經》說則其周匝百踰繕那,魔羅及其魔眾諸天所不能至,縱使其來亦不能障,故應誦咒。次以舒顏,具足審定義理所有喻因至教而為宣說。《妙法白蓮經》云:「智者常應無嫉姤,說具眾義和美言,復應遠離諸懈怠,不應起發厭患想,智者應離一切慼,應於徒眾修慈力,晝夜善修最勝法,智以俱胝阿庾喻。令眾愛樂生歡喜,於彼終無少希欲,亦不思欲諸飲食,噉嚼衣服及臥具。法衣病緣醫藥等,於諸徒眾悉無求,餘則智者恆願自,及諸有情當成佛。為利世故而說法,思彼即我安樂具。」
於何等境應說不說所有差別者。如《毘奈耶經》云:「未請不應說。」謂未啟請不應為說,雖其請白亦應觀器,若知是器,縱未勸請,亦可為說。如《三摩地王經》云:「若為法施故,請白於汝者,應先說是語:我學未廣博,汝是知善巧,我於大士前,如何能宣說。汝應說彼語,不應忽爾說。觀器而後行,若已知是器,未請亦應說。」復次,《毘奈耶經》云:「立為坐者不應說法,坐為臥者不應說法,坐於底座為坐高座不應說法,妙惡亦爾。在後行者為前行者不應說法,在道側者為道行者不應說法,為諸覆頭、抄衣、雙抄、抱肩及抱項者不應說法,為頭結髻、著帽、著冠、著鬘、纏首不應說法,為乘象、馬、坐輦、餘乘及著鞋履不應說法,為手執杖、傘、器、劍、鉞及被甲者,不應說法。」[A41]反是應說,依無病也。
於完結時共作軌理者。
由講聞法所獲眾善,應以猛利欲心回向現時,究竟諸希願處。若以是軌講聞正法者,雖僅一座,亦定能生如經所說所有勝利。若講聞法至扼要故,依是因緣,則昔所集於法法師不恭敬等一切業障悉能清淨,諸新集積亦截其流。又講聞軌至於要故,所講教授於相續上亦成饒益。總之,先賢由見此故,遂皆於此而起慎重,特則今此教授,昔諸尊重殷重尤極。
現見此即極大教授,謂見極多由於此事未獲定解,心未轉故,任說幾許深廣正法,如天成魔,即彼正法而反成其煩惱助伴。是故如云初一若錯乃至十五。故此講聞入道之理,諸具慧者應當勵力。凡講聞時,下至應令具足一分講教授前第一加行,即是此故。恐其此等文詞浩繁,總略攝其諸珍要者,廣於餘處應當了知。
教授先導[A42]已宣說訖。
第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次第分二: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二、既親近[A43]已如何修心次第。初中分二:一、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二、總略宣說修持軌理。今初
《攝决定心藏》云:「住性數取趣,應親善知識。」又如鐸巴所集《博朵瓦語錄》中云:「總攝一切教授首,是不捨離善知識。」能令學者相續之中,下至發起一德,損減一過,一切善樂之本源者,厥為善知識。故於最初,依師軌理,極為緊要。菩薩藏經作如是說:「總之,獲得菩薩一切諸行,如是獲得圓滿一切波羅密多,地、忍、等持、神通、總持、辯才、回向、願及佛法,皆賴尊重為本,從尊重出,尊重為生及為其處,以尊重生,以尊重長,依於尊重,尊重為因。」博朵瓦亦云:「修解脫者,更無緊要過於尊重,即觀現世可看他而作者,若無教者亦且無成,况是無間從惡趣來,欲往[A44]從所未經之地,豈能無師。」
由是親近知識之理分六:一、所依善知識之相,二、能依學者之相,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四、依止勝利,五、未依過患,六、攝彼等義。今初
總諸至言及解釋中,由各各乘增上力故,雖說多種,然於此中所說知識,是於三士所有道中,能漸引導,次能導入大乘佛道。如《經莊嚴論》云:「知識調伏靜近靜,德增具勤教富饒,善達實性具巧說,悲體離厭應依止。」是說學人須依成就十法知識。此復說為自未調伏而調伏他,無有是處。故其尊重能調他者,須先調伏自類相續。若爾須一何等調伏?謂若隨宜略事修行,於相續中有假證德名,全無所益。故須一種順總佛教調相續法,此即定為三種寶學,是故論說調伏等三。
其中調伏者,謂尸羅學。《別解脫》云:「心馬常馳奔,恆勵終難制,百利針順銜,即此別解脫。」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調所化銜。」如調馬師以上利銜調𢤱悷馬,根如悷馬隨邪境轉,若其逐趣非應行時,應制伏之。學習尸羅,調伏心馬,以多勵力制令趣向所應作品。
寂靜者,如是於其妙行惡行,所有進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發起內寂靜住,所有定學。
近寂靜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觀擇真義發起慧學。
如是唯具調伏相續,三學證德,猶非完足,尚須成就聖教功德。言教富者,謂於三藏等,成就多聞。善知識敦巴云:「言大乘尊重者,謂是須一,若講說時,能令發生無量知解,若行持時,於後聖教,能成何益,當時能有何種義利。」
達實性者,是殊勝慧學,是謂通達法無我性,或以現證真實為正。此若無者,說由教理通達亦成。
如是雖能具足教證,若較學者或劣、或等,猶非圓足,故須一種德增上者。《親友集》中作如是說:「諸人依劣當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勝者獲尊勝,故應親近勝自者。所有具最勝,戒近靜慧尊,若親近是師,較尊勝尤勝。」如樸窮瓦云:「聞諸善士史傳之時,我是向上仰望於彼。」又如塔乙云:「我於惹珍諸耆宿所,而作目標。」是須一種目向上望增上德者。
如是六法,是自所應獲得之德,諸所餘者是攝他德。此亦如云:「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眾生苦,非移自證於餘者,示法性諦令解脫。」若除為他說無謬道攝受而外,無有以水洗罪等事。其中四法,善巧說者,謂於如何引導次第而得善巧,能將法義巧便送入所化心中。悲愍者,謂宣說法等起清淨,不顧利養及恭敬等,是由慈悲等起而說,是須猶如博朵瓦告慬哦瓦云:「黎摩子,任說幾許法,我未曾受讚一善哉,以無眾生非苦惱故。」具精勤者,謂於利他勇悍剛决。遠離厭患者,數數宣說而無疲倦,謂能堪忍宣說苦勞。
博朵瓦云:「三學及通達實性並悲愍心,五是主要。我阿闍黎嚮尊滾,既無多聞復不耐勞,雖酬謝語亦不善說,具前五德故,誰居其前,悉能獲益。嚀敦,全無善說,雖說施願,唯作是念:今此大眾皆未解此,餘無所知,然有前五,故誰近能益。」
如是若於諸所學處,不樂修行,唯讚學處所有美譽,或其功德以謀自活者,則不堪任為善知識。宛如有人讚美栴檀,謀自活命。有諸欲求妙栴檀者,而問彼曰:「汝有檀耶?」答曰:「實無。」此全無義唯虛言故。《三摩地王經》云:「末世諸苾蒭,多是無律儀,希欲求多聞,唯讚美尸羅,然不求尸羅。」於定、慧、解脫三種,亦如是說。次云:「如一類士夫,稱揚栴檀德,謂栴檀如此,香相極可愛。次有諸餘人,問如所稱讚,栴檀少有耶?諸士夫此問,答彼士夫云:我是稱讚香,以求自活命,非我有其香。如是末世出,諸不勤瑜伽,以讚戒活命,彼等無尸羅。」所餘三種亦如是說故。如是修行解脫之尊重,乃是究竟欲樂之根本,故諸欲求依尊重者,應當了知,彼諸德相,勵力尋求。具其相者,諸欲為作學人依者,亦應知此,勵力具足如是德相。
由時運故,具全德者實屬難得。若未獲得如是師時,將如何耶?《妙臂請問經》云:「如其僅有一輪車,具馬於道亦不行,如是若無修行伴,有情不能獲成就。若有具慧形貌正,潔淨姓尊趣注法,大辯勇悍根調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餓渴及苦惱,不供婆羅門餘天,精悍工巧知報恩,敬信三寶是良伴。諸能完[A45]具如是德,於諍世中極稀故,半德四分或八分,應依如是咒師伴。」此[A46]中所說圓滿伴相,八分之一為下邊際。鐸巴所集博朵瓦語錄中,述大依怙說尊重相,亦復同此。故於所說完具圓滿諸德相中,隨其所應配其難易,具八分者,為下邊際。
第二、能依學者。
《四百論》曰:「說正住具慧,希求為聞器,不變說者德,亦不轉聽者。」《釋論》解云:「說具三法堪為聞器。若具其三,則於法師所有眾德,見為功德,不見過失。猶非止此,即於[A47]聽眾所有功德,亦即於彼補特伽羅,見為功德,非見過失。若不完具如是器相,說法知識雖極徧淨,然由聞者過增上故,執為有過。於說者過,反執為德。」是故縱得完具一切德相知識,然於其師亦難了知。若知彼[A48]已能親近者,必須自具是諸德相。
其中正住者,謂不墮黨類。若墮黨執,由彼蔽覆不見功德,故不能得善說妙義。如《中觀心論》云:「由墮黨惱心,終不證寂靜。」墮黨類者,謂貪著自宗,瞋他法派。應觀自心,捨如是執。《菩薩別解脫經》云:「應捨自欲,敬重安住親教軌範所有論宗。」若念唯此即完足耶?雖能正住,若無簡擇善說正道、惡說似道二事慧力,猶非其器。故須具慧解彼二說,則能棄捨無堅實品,取諸堅實。若念僅具二德足耶?縱有此二,若如畫中聽聞法者,全無發趣,仍非其器。故須具有廣大希求。釋中更加敬法法師,屬意二相,開說為五。若如是者可攝為四:謂於其法具大希求,聽聞之時善住其意,於法法師起大敬重,棄捨惡說受取善說。此四順緣謂具慧解。棄捨違緣謂正直住。
是諸堪為尊重引導所有之法,應當觀察為具不具。若完具者,應修歡慰;若不具者,須於將來能完因緣勵力修作。故應了知能依諸法,若不了知如是德相,則不覺察,由此退失廣大義利。
第三、彼應如何依師軌理者。
如是若自具足器相,應善觀察尊重具否如前說相。應於具相,受取法益。是復有二傳記不同,謂善知識敦巴與桑樸瓦。桑樸瓦者,尊重繁多,凡有講說,即從聽聞。自康來時,途中有一隖波索迦說法而住,亦從聽聞。徒眾白曰:「從彼聽聞,退自威儀。」答云:「汝莫作是言,我得二益。」善知識敦巴者,尊重尠少,數未過五。博朵瓦與公巴仁勒喇嘛共相議論,彼二誰善。謂於未修心,易見師過,起不信時,善知識敦巴軌理善美,應如是行。現見此說,極為諦實,應如是學。
如是應知,曾受法恩,特於圓滿教授導心知識如何依止。其理分二:一、意樂親近軌理,二、加行親近軌理。初中分三:一、總示親近意樂,二、特申修信以為根本,三、隨念深恩應起敬重。今初
《華嚴經》說,以九種心,親近承事諸善知識,能攝一切親近意樂所有扼要。即彼九心攝之為四。
棄自自在,捨於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謂如孝子自於所作,不自在轉,觀父容顏,隨父自在,依教而行,如是亦應觀善知識容顏而行。《現在佛陀現[A49]證三摩地經》中亦云:「彼於一切應捨自意,隨善知識意樂而轉。」此亦是說,於[A50]具德前乃可施行,任於誰前不能隨便授其鼻肉。
誰亦不能離其親愛能堅固者,如金剛心,謂諸魔羅及惡友等,不能破離。即前經云:「應當遠離,親睦無常,情面無常。」
荷負尊重一切事擔者,如大地心,謂負一切擔,悉無懈怠。如博朵瓦教示慬哦瓦諸徒眾云:「汝能值遇如此菩薩,我之知識,如教奉行,實屬大福,今後莫覺如擔,當為莊嚴。」
荷負擔[A51]已應如何行,其中分六。如輪圍山心者,任起如何一切苦惱,悉不能動。慬哦住於[A52]汝巴時,公巴德熾因太寒故,身體衰退,向依怙童稱議其行住。如彼告云:「臥具安樂,雖曾多次住尊勝宮,然能親近大乘知識,聽聞正法者,唯今始獲,應堅穩住。」
如世間僕使心者,謂雖受行一切穢業,意無慚疑,而正行辦。昔後藏中,一切譯師智者集會之處,有一泥灘,敦巴盡脫衣服掃除泥穢,不知從何取來𤍯潔白土覆之,於依怙前作一供壇。依怙笑曰:「奇哉,印度亦有類似汝者。」
如除穢人心者,盡斷一切慢及過慢,較於尊重應自低劣。如善知識敦巴云:「我慢高坵,不出德水。」慬哦亦云:「應當觀視春初之時,為山峯頂諸高起處,青色徧生,抑於溝坑諸低下處,而先發起。」
如乘心者,謂於尊重事,雖諸重擔極難行者,亦勇受持。
如犬心者,謂尊重毀罵,於師無忿。如朵壠巴對於善知識畫師,每來謁見便降呵責,畫師弟子𭉻摩瓦云:「此阿闍黎於我師徒特為瞋恚。」畫師告云:「汝尚聽為是呵責耶?我每受師如此賜教一次,如得黑茹迦一次加持。」《八千頌》云:「若說法師於求法者現似毀咨,而不思念,然汝於師不應退捨,復應增上希求正法,敬重不厭,隨逐師行。」
如船心者,謂於尊重事任載幾許,若往若來,悉無厭患。
第二、修信為根本者。《寶炬陀羅尼》云:「信為前行如母生,守護增長一切德,除疑度脫諸暴流,信能表喻妙樂城。信無濁穢令心淨,能令離慢是敬本,信是最勝財藏足,攝善之本猶如手。」《十法》亦云:「由何出導師?信為最勝乘,是故具慧人,應隨依於信。諸不信心人,不生眾白法,如種為火焦,豈生青苗芽?」
由進退門而說信為一切德本。敦巴請問大依怙云:「藏地多有修行者,然無獲得殊勝德者,何耶?」依怙答云:「大乘功德,生多生少,皆依尊重,乃能生起。汝藏地人,於尊重所,僅凡庸想,由何能生?」有於依怙發大聲白:「阿底峽請教授。」如其答云:「哈哈,我却具有好好耳根。言教授者,謂是信心信信。」信為極要,其信總之亦有多種,謂信三寶、業果、四諦。然此中者,謂信尊重。
此復弟子於尊重所,應如何觀?如《金剛手灌頂續》云:「秘密主,弟子於阿闍黎所應如何觀?如於佛薄伽梵,即應如是。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長,彼當速成佛,利一切世間。」諸大乘經亦說應起大師之想,毘奈耶中亦有是說。此諸義者,謂若知是佛,則於佛不起尋求過心,起思德心。於尊重所,特應棄捨一切尋察過心,修觀德心。此復應如彼續所說,依之而行。「應取軌範德,終不應執過,取德得成就,執眾過不成。」謂其尊重雖德增上,若僅就其少有過處而觀察者,則必障碍自己成就。雖過增上若不觀過,由功德處而修信心,於自當為得成就因。是故凡是自之尊重,任其過失若大若小,應當思惟尋求師過所有過患,多起斷心而滅除之。設由放逸、煩惱盛等之勢力故,發起尋覓過失之時,亦應勵力悔除防護。若如是行,力漸微劣。復應於其具諸淨戒,或具多聞,或信等德,令心執取,思惟功德。如是修習,設見若有少許過失,由心執取功德品故,亦不能為信心障難。譬如自於所不樂品,雖見具有眾多功德,然由見過心勢猛故,而能映蔽見德之心。又如於自雖見眾過,若見自身一種功德,心勢猛利,此亦能蔽見過之心。
復次,如大依怙持中觀見,金洲大師持唯識宗實相分見,由見門中雖有勝劣,然大乘道總體次第及菩提心,是由依彼始得發起,故執金洲為諸尊重中無能匹者。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終
校注
【經文資訊】《大藏經補編》第 10 冊 No. 67 菩提道次第廣論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藏經補編》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賴郁文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