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本生經

[P.228]第六篇

第一章 阿瓦利耶品(渡守)

三七六 渡守本生譚

〔菩薩=婆羅門〕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某渡守所作之談話此渡守為一無知愚鈍之男世間之人如是傳說彼既不知佛寶等三寶之功德亦不知其他世俗賢者之功德彼易怒粗魯且甚凶暴爾時某國之比丘欲侍佛而步行前來某夕抵達阿致羅筏底河岸而向渡守告曰「優婆塞予思渡向彼岸請君出船渡我」彼懇切請求然渡守粗率回答「賢者今日時間已遲可向他處宿泊」比丘強求「優婆塞予來此處不知向何處宿泊請攜予至對方一行」彼甚惱怒云「汝來和尚」彼使長老登船衝浪猛進船被浪打長老衣盡濕於濛暗黃昏之中到達對岸急赴精舍但是日已不能侍佛

次日彼出至佛前向佛敬禮坐於一方佛向彼會談問曰「汝何時到來」彼白佛曰「昨日來此」佛又問曰「何故今日前來侍佛」彼詳細告白理由佛聞其事言曰「比丘彼之易怒非自今始前生即已如是今日不只汝為所苦於前生賢人等亦為彼所苦」佛應彼之請求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於波羅奈之都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於婆羅門一族之中成長後[P.229]赴得叉尸羅修得一切技術遂出家長久期間在雪山中食果實等以為生活某時為得鹽酢之日用品來至波羅奈之都宿於國王之禁苑翌日行經都中各街行乞爾時國王行經宮苑前來見彼受彼威儀之感動請至宮廷供養飯食並約定停留於宮苑之中而日日起駕來訪向彼表示敬意爾時菩薩向彼說明此事「大王王實應捨離四種惡因精進而善持忍成就慈悲之念以正法治國」並教說兩種禁戒

地上之主勿發怒     御車之主勿發怒
不可以怒去酬怒     王得國土之尊敬

或在聚落或往林     或往海濱立岸邊
我今得說一切處     御車之主勿發怒

如是唱以上之二偈如是菩薩日日向王說此等之偈不倦王非常慶喜施與菩薩價值一百千金之聚落然彼與以拒絕如是菩薩於此處住十二年間彼自深思「予在此處停留甚久思欲由今立即巡錫國內然後歸來」菩薩秘密決心不告於王只向園丁語及此事云「予今於此處心感疲倦暫時巡遊國內再行歸來[P.230]將此事稟告王知」當彼離去來至恒河岸邊之渡場彼處有一阿瓦利耶毘陀之愚魯渡守彼決不知有德人之德又亦不知自己之得與不得彼先渡欲渡恒河之人至對岸然後收取工資有時對不予船資之人發生爭鬥多數被其打罵實為不得利益之愚者

佛現等覺者就彼唱第三之偈

恒河岸邊之渡守     阿瓦利耶毘陀名
渡人然後求船資     爭鬥不絕少積財

菩薩往渡守之所云「渡守請渡予至對岸」彼問曰「沙門汝得與吾如何之船資」菩薩答曰「吾友予實為汝說示如何增長財寶增長幸福增長法功德」渡守自思「彼將如何對我說得」於是渡彼至對岸強請曰「請與我船資」菩薩向彼云「甚善吾友」於是為說第一財寶增長之法唱次之偈

未渡之前常求資     送對岸後勿求資
船人已渡之後人之心     易變未渡前之心

[P.231]渡守自思「此實不過對予之訓誡今彼此外將與我以何物」於是菩薩又云「船人此實增長財寶之法其次今說幸福與法寶之增長汝宜善聽」為唱次之偈

或在聚落或往林     或行海濱立岸邊
我今為說一切處     奉告船人汝勿怒

如是依此等之偈說幸福與法寶增長之法菩薩告曰「此即為幸福與法寶之增長法」愚癡之彼對其說法更無何等考慮之迴轉而問曰「此為汝所與之船資耶」菩薩答曰「唯然船人此即為船資」渡守叫曰「如此者於我何用我所欲者由此以外之物」菩薩答曰「船人除此之外予無何物可與汝者」渡守非常震怒「然汝何故乘吾之船」大聲咆哮而將修行者拉至恒河岸邊蹴其胸而毆其顏

爾時佛言「如是比丘此修行者對王說法而得聚落之賜然為與此同一之說法向無知之船人為之卻得顏面之被毆因此若欲為勸言應向有心人為之向無知之人則不可為」於是現等覺者唱次之偈

向王說之     得賜聚落
同一悲教     船人傷面

彼船人毆打菩薩之時彼妻為彼持食物來而見此修行者驚呼曰「夫此修行者為王所歸依之人決不可毆打」彼益怒「汝謂不可使我毆此偽裝之和尚耶」彼起立毆倒彼女飯盒壞散妊婦遂即流產因此諸人將彼包圍「此殺人之惡賊[P.232]叫喚捕彼捆縛押至王前國王加以訊問遂處彼刑罰

佛現等覺者布演此等之真義唱最後之偈

打妻壞飯盒     胎兒墮地上
如明珠投暗     金言亦成空

結分

如是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此比丘得須陀洹果——而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渡守是今之渡守國王是阿難修行者即是我

三七七 白旗婆羅門本生譚

〔菩薩=司祭〕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虛偽之比丘所作之談話所起之事實於鬱陀羅迦苦行者譚[1](第四八七)中將再說述

主分

昔日於波羅奈之都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為聞廣知名之師尊向五百之弟子等說示咒文同時有一青年名白旗為彼等之年長者於北方之婆羅門族出生彼就族姓甚為自慢彼於某日與其他之青年等一同經過某村向他村旅行見一旃[P.233]陀羅問曰「汝為何種」答曰「予為旃陀羅」彼對此男身所吹來之風恐觸及自己之身體彼叫曰「汝後退可咒之旃陀羅向下風而行」彼急往上風而行然旃陀羅較彼迅速立於上風之處因此彼愈益發怒吼叫曰「汝退可咒之惡奴」彼喧囂叫罵旃陀羅問彼曰「汝為何種」彼誇稱「予為婆羅門」彼旃陀羅又重問曰「汝若為婆羅門得答對予之質問耶」彼云「唯然予對任何問題皆得回答」旃陀羅曰「汝若不得回答予將汝踏倒伏入予之股下」旃陀羅作是言青年自恃無恐「汝來開始」旃陀羅之子得對彼質問之同意乃發問曰「汝青年方位云何」「方位乃東南西北之四方」旃陀羅云「予所問者非如是之方位汝對此事尚且不知咒罵我觸汝身體之風實為可厭」於是捉彼之肩使身體彎曲潛入自己之股下

青年等歸來將此事實向師尊稟告師向彼問曰「白旗汝被旃陀羅捉而潛入股下之事為事實耶」彼答「唯然是為事實尊師此旃陀羅之子云我方位尚且不知於是捉我潛入其股下今將如何處之予將使其蒙受重擊」彼對旃陀羅之子發激烈之怒心於是師尊教曰「白旗對彼不可發怒此旃陀羅子乃一賢人彼對汝非就此方位之質問乃其他意義方位之質問此為汝尚未嘗見聞覺知之事世間尚有其他甚多未見未聞未覺知之事

於是師唱次之二偈

汝實勿發怒     發怒非善事
世間諸多事     汝尚未見聞
[P.234]白旗實則父母者     即名為方位
讚美師尊時     亦名曰方位

家長與衣食     名彼為方位
白旗達入高方位     苦難變幸福

[P.235]菩薩對此青年說如是之方位彼愈思愈感恥辱「予被旃陀羅捉而潛入股下」彼遂離此而去往得叉尸羅於知名師尊之前修學一切技術得師之許可離得叉尸羅巡遊全國實習一切技藝彼來至某國境之一聚落時見其附近住有五百之苦行者彼習得彼等所學之技術咒文修法遂依彼等亦為一苦行者與彼等一同來至波羅奈之都翌日行乞來至王之宮苑王見苦行者等之威儀而感動請彼等入內宮供養飲食使彼等住於自己之禁苑一日王向苦行者奉獻飯食云「今夕到禁苑我將親自供養苦行者」白旗往禁苑召集苦行者告曰「諸賢今日王將親臨」而彼更向彼等下達命令「實則我等一度被王尊敬將得成一生幸福因此於此場合或為飛躍之行或臥刺座之上或行五火之行或為蹲踞之行或為潛水之行或讀誦聖典」彼下此等命令後彼則於自己庵室之門前坐於安樂椅子之上以五色之彩布包裝之書籍一冊置於極彩之桌上向清秀之弟子四五人發問[P.236]答其義爾時王駕臨此處見此等邪行所為之風情大為滿足而來白旗之處與彼會談坐於一面而彼與司祭耳語唱第三之偈

身纏獸皮頭編髮     齒常不磨口常污
彼願世人為此修     口誦此等諸咒文
彼等實否知真理     彼等實否獲解脫

司祭聞此唱第四之偈

大王多聞博學人     彼亦行邪行
雖依千吠陀     未必行正法
不得由苦脫     不得修善行

王聞此對苦行者失去尊敬之念於是白旗自思「此王對苦行者生有尊敬之念然此司祭如以斧截斷與以破壞予必須與彼問答辯難」彼與司祭論議唱第五之偈

[P.237]

雖依千吠陀     修行難脫苦
吠陀為無果     實行不須終

司祭聞此唱第六之偈

吠陀非必為無果     如實修行常真實
知吠陀者博高名     行修行者到涅槃

如是司祭論破白旗之所論使彼等苦行者皆為居士與彼等盾任命為大官奉仕於國王之側此所以被稱為大官族之緣由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此白旗是虛偽之比丘旃陀羅是舍利弗司祭即是我

[P.238]三七八 達利穆迦辟支佛本生譚

〔菩薩=國王〕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大解脫所作之談話所起之事端已於所說故事之中說明

主分

昔日於王舍城摩揭陀王治國時菩薩託生於王妃之胎內而出生彼名呼為梵與王子於彼出生之日王之司祭之子亦同日出生因彼容顏甚美故名為達利穆迦彼等均於宮中養育互為親密之友人彼等十六歲之時往得叉尸羅修學一切之技術然彼等思考「我等修學一切法則技術亦欲知各國之風俗習慣」於是越村巡街遂來至波羅奈之都泊於某寺院中翌日出往波羅奈之街行乞而行爾時於某家庭「向婆羅門供養飯食欲聞其教」炊粥設席以待其來彼等見此二人行乞巡迴而來「有婆羅門來」於其家中請待於菩薩之座席敷以純白之絹布於達利穆迦之座席則敷以真紅之毛布達利穆迦見此狀況彼有所悟「吾友將為波羅奈王予將為其將軍」彼等於接受供養後而為說法與彼等以稱心之法悅終了而去歸來至王之禁苑菩薩坐於美麗之王之牀几達利穆迦則撫其脚而坐於其側

爾時波羅奈之王亡故已第七日司祭為王之葬儀終了然王尚未立王儲七日之間出動喪車此喪車之儀於摩訶伽那迦本生譚(第五三九)將再說明[P.239]車離都之時由四軍之儀仗兵守護由數千之樂器演奏到達宮苑之門前達利穆迦聞樂器之音「喪車已來我友之處今彼將為王將與予將軍之地位予將如何若欲為俗人勿寧前往出家」彼對菩薩一言亦不告彼隱於某一場所而立司祭於宮苑之入口停車入來宮苑之內見菩薩坐於美麗牀几之上而見其足有吉祥之相司祭「彼具有周圍以二千島圍繞四大洲王之威德然其勇氣如何」對之抱有疑念一切樂器一時轟鳴菩薩開眼見之由面上取布眺望大眾再又用布覆面暫時橫臥喪車停止時彼起立於石牀上結跏趺坐司祭屈膝云「聖者尊身請即王位」菩薩問曰「王實無嗣子耶」司祭答「唯然陛下」於是菩薩「然則甚善」與以承諾彼等立即於宮苑為彼行灌頂式彼為此偉大之光榮將達利穆迦之事全已忘記彼乘車由大眾圍繞入都在眾人歡呼中到達宮城之門前彼通過文武百官之歡迎登上階梯爾時達利穆迦自思「今宮苑之中無人居住」彼往坐王之石牀爾時彼之面前忽有一枯葉落下彼見落葉悟諸行無常覺得三法印使大地震動悟入辟支佛之境地即此瞬間彼滅居士之相神通及不可思議之衣鉢由虛空降來著於彼之身體而立即具足八要具成就行住坐臥之威相如百歲[P.240]長老之狀依神通力飛翔於虛空往難陀姆羅岩窟而去

菩薩以正法治國而更得大名聲然為彼名聲過大反而忘卻不思四年間達利穆迦之事但於第四年時彼憶起彼之事故「吾有友人達利穆迦今彼往何處」思欲見彼於是彼於後宮中及於公眾之前「我友達利穆迦今往何處若有告我彼之住所者予將與彼最大名譽」王發公告如是反覆不絕憶起彼之事故遂又經過次之十年辟支佛達利穆迦經過五十年後憶起彼知「予友憶予之事」彼心中密思「今彼已近老境而多有王子王女予往說正法使彼出家」彼依神通力由虛空飛來到達宮苑如黃金之像坐於石牀之上園丁見彼來至近傍問曰「賢者汝由何處而來」彼答「由難陀姆羅伽岩窟而來」園丁重又問曰「賢者汝名為何」答曰「我為辟支佛達利穆迦」問曰「賢者若然我等稟王得知」答曰「甚善我為居士時我等為親密之友」「賢者吾王熱望會汝予今將汝來之事向王稟知」彼命園丁「速往告知」園丁立即前往告王彼來坐於石牀之事王云「我友來訪予速往見彼」王乘寶車由大眾圍繞到達宮苑會見辟支佛向之敬禮坐於一方爾時辟支佛問曰「梵與王依正法治國耶未行邪法耶為金錢而未有壓迫人民耶積布施等之善根耶一切如何耶」如是問此等事後親切交談[P.241]「梵與王王已達老境今應為斷諸慾出家得道之時」彼如是教王說此法唱第一偈

梵與王如泥土泥濘愛慾     呼為怖畏三根本
呼為塵埃名煙塵     斷盡諸欲爾出家

[P.242]王聞之說彼因煩惱而自縛之事唱第二之偈

我被繫縛染障礙     婆羅門我已處於愛慾中
可怖諸相不得斷     常行精進積善根

[P.243]菩薩云「予不能出家」辟支佛達利穆迦則不斷念為次之說法

充滿愛慾與邪念     友之慈勸皆成空
常念此世思愛戀     愚人常沒世流轉

眾生墮入可怖獄     糞尿污穢皆充滿
如是有情執身見     欲念之中不斷貪

[P.244]彼說以上二偈如此達利穆迦辟支佛說胎動及由胎動所生之苦今更說由生產所生之苦

穢污所覆惡血污     污穢羊水兒產出
是故此身所觸者     一切不悅苦惱因

(a)

不說他聞說嘗見     憶出種種不善業

彼唱一偈半

[P.245]今佛現等覺者云「如是彼辟支佛依善巧之所說救王超脫」唱最後之後半偈

(b)

種種微妙之偈文     達利穆迦悟賢者

辟支佛說諸欲之罪障解釋自己之所說「大王今出家或不然無論如何我已說諸欲是苦出家為幸福向王說明王今熟慮」彼諫言已畢如金色之鵞王昇[P.246]入雲中而沒其姿歸還難陀姆羅之岩窟菩薩合十指叉手合掌彎腰高舉於頭上見彼之極姿唱南無歸命如是彼招彼之王儲委以國政於大眾悲泣裡斷諸欲入雪山結草菴出家入仙人之道不久得神通力與定力於命終同時生梵天界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多數之人得須陀洹等——而佛述作本生今昔之結語「此國王即是我

三七九 呢魯黃金山本生譚

〔菩薩=鵝王〕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某比丘所作之談話此比丘近侍佛而得業處往邊境之村諸人感服彼之威儀供養於彼得彼之同意於村之森林結草菴而住彼等對彼與最大尊敬之念爾時有常見論者來至此村彼等聞此等論者之所說遂棄長者而加入常見論者行列之中對彼等施與尊敬又次有斷見論者來至此處彼等又捨常見論者而為斷見論者然裸形外道又來至此處彼等捨斷見論者而為裸形論者彼與此等不知德不德人等之相接過不幸之生活彼於雨期安居終了後歸來至佛之處向佛問候佛問曰「汝往何處度過雨季」彼答「世尊於鄰村度過」佛再問「汝生活幸福」答曰「世尊於不知德不德諸人之間度過誠然不幸」佛言「比丘古之賢者生為畜生時尚不與此不知德不德人等一日相處而生活然汝自己如何在此不知德不德諸人之處而生活耶」於是佛應彼之請求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於波羅奈之都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為金色之鵝鳥彼有一弟鵝[P.247]彼等住於心峯山於雪山中食自然之粳米以為生活一日彼等離去此處由他之路途歸心峯山時見名呢魯之黃金山暫住於其頂上又此山附近有住各種鳥獸甚多之牧場因彼等住此山時此方因其光明而成金色菩薩之弟見之不知其原因「今此處有何種之原因」彼與兄共語唱此二偈

大鴉羣與小鴉羣     而又美麗如我等
一度飛來至此山     滿山成為一種色

有獅有虎亦有豺     野獸之類在此處
全皆等同為金色     此為如何之山名

菩薩聞此言唱第三之偈

此嶺名呢魯     諸山最優山
一度住此處     禽獸皆金色

弟聞此唱最後之偈

不崇敬尊者     充滿不遜行
住此無必要     速往他處去

賢愚與勇懦     同等被敬愛
此山無差別     賢者不居住

[P.248]

此山名為呢魯山     貴賤中庸無區別
呢魯之山無差別     我等速離呢魯山

唱如是之偈已彼等鵝鳥飛去歸至心峯山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此比丘得須陀洹果——而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此弟之鵝鳥是阿難兄即是我

三八〇 疑姬本生譚

〔菩薩=苦行者〕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受故妻誘惑者所作之談話此一故事之內容將在根本生譚(第四二三)中說明此處佛問比丘「汝甚煩惱為真實耶」比丘答「世尊是為真實」佛再問曰「因何而煩惱」彼答「實因故妻而煩惱」爾時佛言「沙門彼女與汝苦惱非自今始前生汝為彼女棄四軍入雪山中三年之間受大苦惱」於是佛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於波羅奈之都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於迦師國某村婆羅門家[P.249]彼成長往得叉尸羅習得諸技藝後出家入於仙人之道食草根與果實得神通力與定力解脫而住於雪山之中爾時有一福德兼備之士由三十三天歿而來至此之場所於某蓮池中一蓮花臺上生為女兒之身他之古老蓮花古老枯落時惟此蓮花大而膨漲爾時苦行者前來水浴發現彼思「其他蓮花皆已枯落惟此蓮花大為膨脹而立究為何故」彼著浴水衣游渡涉往蓮所見其花開其中臥一可愛之女兒彼有自己女兒之感加以抱持攜歸草庵養育其後彼女至十六歲時容色益為美麗優於一切諸人但尚未及天女之容色

爾時帝釋天為奉侍菩薩來至此處彼見此女問曰「此女為誰」聞其得女之經過問曰「彼女欲得何物」菩薩答「友彼女欲有住居衣服及裝飾物品」彼云「甚善賢者」於是造水晶之宮殿以為彼女之住居具備天人之玉座天人之衣服及裝飾乃至天人之飲食彼水晶宮於彼女欲昇時則如意降落止於地上上昇終了再止住於虛空彼女在水晶之宮殿為菩薩作種種奉仕看顧一園丁見此問曰「賢者此為何人」菩薩答曰「彼為我之女兒」彼聞此言往波羅奈之街「大王我於雪山中見如是苦行者美麗之女兒」彼向王告以詳細王聞此事心中大受誘惑以園丁為嚮導引率四軍往其場所張布陣營帶領園丁伴諸大臣[P.250]訪彼草庵而向菩薩會談云「賢者女人乃梵行者之魔障予為守護汝女

菩薩「此一蓮花為何」由於彼之疑念而涉水攜歸之女故命名彼女為「疑」彼向王云「彼女不能直接攜歸大王若汝能知此女之名汝可攜往」王向菩薩云「賢者若汝言其名予將知之」菩薩答曰「予不可言之由爾自行思考得出即可攜往」王曰「甚善」即與承諾自此以來王集合諸大臣「彼女之名云何」集議商談王舉諸多難解之名數之「非此之名耶」彼問菩薩然菩薩皆云「非為彼名」予以否定王如是思考其名之中經歷一年之久其間獅子或其他野獸傷害人馬更有毒蛇之危險虻蠅之危難為嚴寒所惱多人死亡王告菩薩「予今為彼女更有何求」王欲歸去

爾時疑女開水晶宮之窗而立王見彼女告曰「我等不能得知汝名汝將永住雪山之中我等今將歸去」然而女云「大王若汝今歸去予將不能得為王妃今三十三天心蘿園內有阿薩瓦提蔓草其果實內部含有神酒一度飲之四月之間[P.251]陶醉臥於神牀然彼千年始得一度結實諸神之子為飲神酒一醉『我等不遠將來將得其果實』為飲神酒而堪忍千年不絕而云『彼實即將善出』而皆看守蔓草不去爾今一年即已倦怠爾欲得希望之果實為幸福決不可厭飽而去」彼女唱次之三偈

心蘿園蔓草     阿薩瓦提名
千年只一度     神果始結成
諸神皆熱望     心待永世果

大王爾今懷希望     願得幸福果
彼鳥常希望     小禽亦不絕

縱令期遙遠     其望遂充滿
大王爾今懷希望     願得幸福果

王對彼女之言牽引其心再呼集大臣等至過其年為止詮議其名漸得十名然此十名之中並無其真實之名任何一名皆被菩薩所否定王更又云「予對彼女更何所求」王欲歸去爾時女再現其姿而立於窗邊王云「汝居其處我等業已[P.252]為歸之計」女問曰「大王何故為歸」王答「因不能得知汝名」爾時女云「大王為何不能明了其名希望實不會無果而終一隻青鷺立於山頂亦得充滿自己之希望況為王者如何不能得遂其望王須忍耐」而彼女更進而謂曰「一隻青鷺於某蓮池求餌彼飛去止於某山之頂彼於其日翌日止於彼處思考『予在此頂為幸福之生活若今後不由此下降常坐此處取食物飲飲物能度其日實為幸福』然於其日諸天之王帝釋天折伏阿修羅等於三十三天為諸天之王彼思『我之心願實已滿足然於此森林之中有無心願不滿者在』彼顧盼時見此青鷺『予今將滿彼之望』爾時恰由青鷺止住棲木不遠之處有一小溪帝釋天使此小川之流氾濫橫溢至山頂青鷺坐於彼處而得為食魚飲水之生活如是其後水漸次減退而去如是大王青鷺依自己之希望而得果何況大王如何不能得果耶」「王應抱希望」彼女熱心勸告王聞女言魅於其姿心為其言所誘遂不能行[P.253]再集合大臣而為作百名更費一年之久彼如此經過三年往菩薩之所問曰「百名之中有其名耶」菩薩毫無情義回答「爾尚未能得知」彼云「如是我更須歸去」彼向菩薩會見而去

疑女立於水晶宮之窗邊王見彼女「汝止於此我等將歸」爾時女問曰「大王何故為歸」王「只能依汝之言使我滿足而非依汝之愛為汝之甘言所誘我空過三年之歲月今予愈將作歸城之思」云

以汝甘言我雖滿     以汝親愛難滿胸
其彩雖美如無香     賽蕾芽伽花之鬘

徒記以空言     施與其友者
不與儲存財     友情遂破裂

若然彼為實行者[1]     若為豫期始可言
不得實行不可語     不踐所言賢者蔑

我軍旅已疲     糧食已耗盡
疑世之破滅     今我去時至

[P.254]彼高唱此等之偈「疑」女聞王之言曰「大王爾已知我之名爾正說到我名速將我之名告知我父請攜我而行」彼女繼續與王共語

大王爾已呼其名     我名在其中
大王汝今可速來     我父許我嫁

於是王往菩薩之所敬禮云「賢者汝女之名為疑」菩薩答曰「汝已知其名可攜其行矣」彼向菩薩敬禮來至水晶宮前告曰「汝父將汝與我今須速來」女曰「大王汝來予等向父告別」女由水晶宮降下向菩薩敬禮得其許可遂來王之前王攜彼女歸波羅奈之都多產子女和平度日菩薩入不壞禪定生梵天界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煩惱比丘得須陀洹果——而佛作本生今昔之結語「此疑女是故妻王是煩惱之比丘苦行者即是我

[P.255]三八一 米伽羅巴兀鷹本生譚

〔菩薩=兀鷹〕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一粗暴比丘所作之談話佛向此比丘問曰「人謂汝粗暴為事實耶」比丘白佛「世尊誠然如是」佛言「比丘汝非自今始前生汝亦為粗暴而更依粗暴之行不守賢者之教遂遭毘藍婆風而死」於是佛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於波羅奈都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為兀鷹名阿婆藍那兀鷹彼由諸多兀鷹眷屬圍繞居住於耆闍崛山(靈鷲山)彼之子名米伽羅巴其力甚強彼能昇高至其他兀鷹之上飛翔他之兀鷹等憂心「彼之子飛行甚遠」而將其事報告兀鷹之王兀鷹之王呼其子至近前云「眾云汝飛過高若飛過高有殞命之事」於是使聞而唱次之三偈

米伽羅巴汝如是高飛     使我最不安
汝高飛太過     超越飛躍度

俯視見大地     方形之田畑
急行速歸來     切勿高飛翔

鳥乘翼飛行     疾風忽來襲
翼折身破碎     失去長壽命

[P.256]然米伽羅巴傑傲不遜不順其父之言昇而再昇已達父云之限界彼猶超越限界飛行黑風雖然來襲更向頂上突進而遂正面受到毘藍婆風其風強烈吹觸其身彼為強風擊打裂為碎片飛散於空中

阿婆藍那父賢者     其子不守父諫言
超越黑風頂突進     遭遇毘藍婆強風

妻子與婢僕     此鳥不容諫
臨終遭慘禍     粉身成碎片

此處若有人     不聞長者言
飛越往死線     如此不遜鷹
不履聖者言     一切禍難生

此等三偈為現等覺者所說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此米伽羅巴是粗暴比丘阿婆藍那即是我

[P.257]三八二 吉祥黑耳本生譚

〔菩薩=商主〕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給孤獨長者所作之談話彼實由得須陀洹果以來常守不壞之五戒彼之妻子女侍女傭人乃至奴婢皆善守之然某日於法堂開始議論「諸位法友給孤獨長者於日常所行甚為清淨同時其眷屬亦清淨耶」爾時佛出問曰「汝等比丘今汝等有何語而羣集耶」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之緣由」佛言「汝等比丘古之賢者其眷屬亦為清淨」於是佛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於波羅奈之都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出生為某豪商布施多財守戒行為菩薩之行其妻亦保持五戒由子女至奴婢均持五戒因此彼被知名為清淨眷屬商主彼自思「若有人較我更善保清淨戒者來此予不應與其人我之坐椅及與予之臥榻而應與以一度未曾使用之不穢之物品」於是於自己屋室之側預置未曾使用之椅子與臥榻

爾時四天王廣目天王之女名黑耳持國天王之女名吉祥二人持諸多之薰香與花鬘云「我等往無熱惱湖一遊」來至無熱惱湖邊於彼湖水更有諸多之浴場[P.258]佛之浴場為佛入浴辟支佛之浴場為辟支佛入浴比丘之浴場為比丘苦行者之浴場為苦行者〔之入浴〕四天王等之六欲天天子之浴場為天子等天女等之浴場為天女等各有入浴之場所二人來此「予先入浴」「不然予應在先」就浴場之事互相爭執黑耳女云「予有周行世界之力因此予應先第一入浴」吉祥女云「予為有支配諸人主權之源因此予應第一入浴」於是二人云「唯四天王能知於我等之中何者應先第一入浴」二人共至彼天王之處問曰「我等之中熟先足為第一入浴者」持國天廣目天云「我等亦難判斷」於是使增長天多聞天負其責任彼等云「我等亦難能為將此送往我主之足下」於是引導二人至帝釋天之前帝釋天聞彼等之話云「此二人俱為我臣下之女於此場合予亦難能判斷」於是告彼二人曰「於波羅奈之都有清淨眷屬之商主於彼之家有未曾使用之椅子與臥榻先得之者即應先第一入浴」黑耳女聞此於瞬間著碧綠之衣服塗綠之香油飾碧綠之寶石彼如石弩之由天而歿及於午夜三更之頃在豪商所住居室之入口[P.259]椅子不遠之處放出光明立於空中商主凝視彼女依彼觀察彼女為無慈無愛之相彼與彼女共語唱第一之偈

黑姿為誰人     不思優善相
汝為誰人女     語我知汝名

黑耳女聞此唱第二之偈

廣目大王女     善為瞋怒娘
我面黑且凶     呼我名黑耳
望汝賜場所     即在汝身傍

於是菩薩更唱第三之偈

如何所行如何戒     汝居住於諸人中
我所欲者欲知汝     黑女請汝善答我質疑

於是彼女說自己之德唱第四之偈

虛偽邪淫粗語者     嫉妒貪欲詐欺者
如斯之人我皆愛     使彼所得歸破滅

[P.260]彼女尚更唱次之第五第六第七之偈

忿怒結瞋恨     兩舌破友情
惡口無同情     此為我愛者

不正之愚者     不知何所益
含怒受忠言     輕視諸善事

輕舉敢妄動     破一切友情
我愛如斯人     斯人豐我心

[P.261]因此菩薩責彼女唱第八之偈

黑女此處無此人     如是邪惡者
汝速離此去     他國都邑等

黑耳聞此抱憂唱次之偈

我本善知汝     汝前無此人
世間有凶惡     自多蓄財寶
我友諸神共     我使彼破滅

彼女去後吉祥天女著金色衣服塗金色之塗香為金色之裝飾立於富豪之門前放黃金之光明於平坦之地上等足恭敬站立菩薩見彼唱第十之偈

一〇

汝有神相好     地上立者誰
汝為誰人女     我如何知汝

[P.262]吉祥女聞此唱第十一偈

一一

我為吉祥者     持國大王女
吉祥有吉慶     呼為大智者
我希求屋舍     住於汝之側

於是商主次又問曰

一二

汝與俱住人     何行持何戒
吉慶女我今發問汝     我等欲知汝

一三

我耐寒暑凌風熱     虻蜂毒蛇忍飢渴
晝夜不絕善調伏     盡時不喪其真義
如斯之人我喜愛     我與斯人俱共住

一四

慈心無瞋有捨離     不欺持戒有正直
攝持親和為柔語     寬裕而又柔順者
我使斯人增功德     海洋漂波等碧色

一五

無論友情非友情     優者劣者皆同等
為不利者為利者     明中暗中皆等語
[P.263]不發粗言無暴行     無論生死皆為友

一六

愚人若得此一切     愛與幸福得享受
誇讚彼得行邪曲     污濁之言我捨離

一七

自造幸福     自造不幸
幸與不幸     非他人為

吉祥女對商主之問作如是之答

[P.264]於是菩薩歡喜吉祥天女之語告曰「此處有清淨椅子臥榻與汝相應坐於其上臥於其上」彼女止於此處翌朝離去往四王天界彼第一入無熱惱湖水入浴其臥榻因為吉祥天女使用之物諸人名之為吉祥臥榻此即此臥榻之傳說依此等理由今日仍呼為吉祥臥榻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此吉祥天女是蓮華色尼清淨眷屬商主即是我

[P.265]三八三 鷄本生譚

〔菩薩=鷄〕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某煩惱比丘所作之談話佛問此比丘「如何汝煩惱耶」比丘白佛「世尊予見某美裝之婦人而起欲念」佛言「比丘婦人者實如貓善欺人以甘言籠絡如己意而為遂使人破滅」於是佛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於波羅奈都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為某森林之鷄與眾多鷄之眷族俱住其森林附近住有一隻牝貓彼女除菩薩外巧騙其他之鷄全部與以食盡然唯菩薩不陷彼女術中彼女心中密思「此鷄甚為利巧然彼或不知予之巧妙計劃與策略予以甘言欺彼『予為汝之妻』使彼入予掌中之時必能食之」於是彼女往彼所棲樹之根前問彼唱第一之偈

汝持雙美翼     長垂戴冠鳥
汝由樹下來     我願為汝妻

菩薩聞之「予之一切眷族均為彼女所食而今又計欲食吾吾將追逐彼女歸去」彼一面思考唱第二之偈

汝貓為一美妙物     汝而四足吾二足
鳥之與獸難婚配     汝往他處求他夫

[P.266]於是彼女自思「此為最佳之思考然予必須另擬善策欺彼而食之」於是唱第三之偈

吾為汝新妻     應為甘言語
得吾清淨妻     如意使人聞

菩薩於是思罵彼女追逐使歸唱第四之偈

啜我鳥族血     盜之與慘殺
清淨妻不淨     非願我為夫

彼女因此言遂被追逐不能再來視彼而去

妖婦常如是     若得見善人
甘言相誘惑     食鷄如牝貓

如何生利益[1]     速亡尚不知
陷入敵術中     後悔殘痛恨

[P.267]

如何生利益     速亡尚不知
如鷄之於貓     免得敵奸策

此為現等覺者之偈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煩惱比丘得須陀洹果——而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此鷄王即是我

三八四 法幢本生譚

〔菩薩=鳥王〕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某欺瞞比丘所作之談話此處佛言「汝等比丘彼非自今始前生彼即有欺人之事」佛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於波羅奈之都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為一鳥成長時為多數之他鳥所護住於海洋中一孤島上爾時迦尸國住某商人捕得一隻能示知方位之鴉與之乘船航海出行然船於海洋中遭遇船難於是此知方位之鴉來至此島自思「此處有甚多鳥羣予今擬具對策欺瞞彼等可食此等鳥之卵及雛」彼迅速飛往鳥羣之中開口而立一足於地上諸鳥等思其甚不思議「汝究為何者」鴉答「予為持[P.268]法者」諸鳥重問曰「何故汝以一足而立」答曰「予若雙足置於地上則大地不能支持」其次鳥等復問「汝何故開口而立」答曰「予之食物除風露之外別無他物」彼如是云再向鳥等曰「予今為汝等說法汝等暫為諦聽」彼以說法之口調唱第一之偈

同胞汝等行正法     正法有福報
現世未來世     彼必受福報

彼如是欺瞞說法諸鳥不知彼欲食彼等之卵反而讚彼而唱第二之偈

此實為優鳥     持無上正法
隻脚能獨立     常為說正法

諸鳥完全信用此偽善者向彼云「爾只吸露不攝其他食物請務必為我等看守卵雛」彼等於是為探求食餌而出發此惡漢於彼等飛去之後食卵與雛飽滿果腹彼等歸來時彼則澄顏開口一足獨立鳥等歸來不見雛鳥及卵「究被何物所食」大聲鳴叫然就彼鴉之持法者不稍起疑念

然菩薩某日自思「此處至今未起任何禍端自此物來後始起如是之事因此對彼有監察之必要」彼作為與諸鳥一同出發探餌之風貌而立即返回暗中隱於不[P.269]見之場所鴉見諸鳥出發毫無恐懼前往食卵及雛然後再歸於開口一足而立鳥王於眾鳥歸來時呼集彼等所有一切「予今日始知予之雛鳥等之危險予見此知方位之惡鴉食之因此我等必須儘快捕彼」於是鳥羣相伴將其包圍「彼若有逃走形狀希即將其捕捉」於是菩薩唱最後之偈

汝等不知彼惡行     對彼徒事與讚美
彼食我等卵與雛     口中只管說正法

所語之言     與所行異
唯語適法     所行不然

心滿邪曲口飾辭     藏入洞穴如黑蛇
莊飾法幢鄙欺人     癡人受欺總不知

嘴與羽翼打碎彼     更以蹶爪刺傷彼
彼之屍身應打碎     彼無生存之價值

[P.270]鳥王如是語畢自行飛臨彼之頭上以嘴啄之其他之鳥亦以嘴蹶爪強行擊打於是彼遂喪命於其處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此鴉是欺瞞比丘鳥之王即是我

三八五 難提鹿王本生譚

〔菩薩=鹿王〕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某扶養母親之比丘所作之談話佛問彼云「比丘汝扶養家族之事為真實耶」比丘白佛「世尊是為真實」佛重問曰「彼家族為誰」彼曰「世尊乃予之父母」佛言「善哉善哉比丘古之賢者亦扶持其家族古之賢者生為畜生為父母而奉獻生命」於是佛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於拘薩羅國之娑祇多都城拘薩羅王治國時菩薩生為鹿之族彼成長時名難提鹿守道謹行常善扶養父母彼時拘薩羅王喜好獵鹿對人民農業之事等不稍作為由多數之臣下圍繞日日出發狩鹿眾人互相集議「諸君彼王障礙我等所作之工作我等之生活日日感受威脅今我等圍繞安闍那林宮苑作門掘水槽植草如是我等各人手執棍棒入森林敲擊雜樹雜草追鹿出林如牛之入牧場包圍四周將之追入宮苑安置然後閉門告其事於王各自從事各自之家業以為如何」彼此互相商量皆曰「甚善」一同贊成對宮苑作各種準備[P.271]到森林數由旬地方互相採取包圍形勢爾時難提於某小藪蔭中與父母共臥於地上多數之人攜盾鉾種種武器各各手執圍繞草藪某人探鹿進入藪中

難提見彼等自思「予今應速捨命以救父母」彼起立往父母之處竊告曰「我父我母今彼諸人來入此藪中予等將被發現唯一方法唯只救命今我父母之命最為重要因此予將為父母捨命予立於藪端當眾人開始敲打草藪之時予即將跳出如此彼等以為『於此草藪只有一鹿』不疑其他於是不向深處來入請父母善加注意」彼得兩親許可一聲高叫由藪蔭中走出彼等眾人思考「此草藪中只有一鹿」於是不深入其藪難提走入他鹿羣中眾人追逐彼等將所有之鹿追入宮苑之中而閉其門扉向王告述緣由後各自歸理自己之家業自彼時以來王自行逐一射鹿前往捉之遣人持歸鹿亦按班等待當班之鹿凝立於一方眾人射而捕之難提沉著飲池之水嚼食牧草然彼尚未到當班之時

如是經過諸多時日彼之兩親思欲見彼「我等之子難提鹿王持如大象之力[P.272]若彼尚生當越柵與我等相會我等如何向彼遣使」父母如是思考之時立於道路之傍見一婆羅門彼等作人間之聲問曰「賢者汝往何處」婆羅門答曰「往娑祇多」彼等請求向其子送信為使唱第一之偈

婆羅門若往娑祇多     安闍那林行
我等之嫡子     汝若見難提
年老之父母     汝告願見彼

彼云「甚善」予以承諾往娑祇多翌日抵達宮苑問曰「難提鹿何處」鹿即飛奔而來立於其側答曰「予即難提」婆羅門語彼為使之事實難提聞此曰「婆羅門若予思往必能越過此柵然予由王受得種種飲食予由彼蒙多大之恩惠更與此等諸鹿長久共同生活因此予對王與諸鹿未報此等之恩未示自己之全力而去實為不適因此當自己之順班來時予將為相當此等之報恩後再快樂歸去」示此等之意唱次之二偈

日日所飲食     皆王之所賜
婆羅門食彼所賜食     如何得空行

王以矢射我     吾身須親受
如斯快許諾     再往見吾母

[P.273]婆羅門聞此而歸去其後彼之順班日來到王伴多數之家臣來至宮苑菩薩於一方凝立王以矢搭付弓上開始射鹿菩薩不如他鹿受死之恐怖威脅而為巡迴逃避之狀而泰然自若顯示仁慈教導之風情挺身愉快嚴肅而立王為其仁慈之風格所威壓不能放矢菩薩叫曰「大王何不放矢請速放矢」王答曰「鹿王予不能為此」菩薩嚴肅而言曰「大王有德者之威德王應知矣」於是王為菩薩之言所感動捨棄弓矢云「此無情木片之矢尚感知汝德而況予為有情之人間如何不知請汝原諒予助汝之命」鹿王問曰「大王王赦我之命然此宮苑中其他之鹿羣將如何為之」「予亦救助彼等」如是菩薩如榕樹鹿王本生譚(第一二南傳藏第三十一卷一九九頁以下)所說舉凡森林所居之鹿空中所飛之鳥水中所浮之魚一切皆得身之安全菩薩告王使王護五戒「大王王者實須破惡法實施王之十法依正法而治國

[P.274]

布施持戒與捨離     正義柔和與精進
無瞋無害能忍辱     最後切要須無癡

如是持善法     躬親為體現
慈心自身生     善心自增進

如是以偈之形說述王之正法彼更於數日之間居於王前王宣言於其國中守護一切有情之命擊打金鼓遍歷各處而後菩薩云「大王勤政愛民」彼於是為會父母而歸

昔吾為鹿王     居住拘薩羅
難提為我名     容美一仁獸

王欲射取吾     安闍那園林
拘薩羅王來     搭矢鳴弓弦

我將受彼矢     親挺吾之身
王喜我被赦     得歸慈母前

此為現等覺者之偈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扶養其母之比丘得須陀洹果——而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此父母是王族婆羅門是舍利弗王是阿難鹿王即是我

[P.275]第二章 賽那迦品

三八六 驢馬子本生譚

〔菩薩=帝釋天〕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某比丘受前妻誘惑所作之談話佛對比丘問曰「汝甚煩惱此為事實耶」比丘白佛「世尊是為事實」佛重問曰「汝因何煩惱」答曰「為前妻而煩惱」於是佛言「比丘此婦人不只與汝以煩惱汝於前生為彼女將被投入火中而死時依賢人得救汝之生命」於是佛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於波羅奈之都賽那迦王治國時菩薩為帝釋天爾時賽那迦王與某龍王親密交際傳說此龍王由住所出為向此世界探尋食物爾時某村之兒童等見彼叫曰「此為一蛇」向彼投擲石塊時王策遊宮苑見之問曰「汝兒童等何所為耶」答曰「打一隻蛇」王命曰「汝等不可擊彼速速逃去」兒童逃散龍王獲救歸至其國持甚多之寶玉於夜半來至王之寢宮捧其寶玉獻王云「予因貴君之蔭得以獲命」其後愈益與王相親結交屢來謁王彼於諸多之龍女中選一最富精力之一人前來侍王並為守護者而云「若不見彼女之姿時請反復念此咒文」彼教王念一咒文而去一日國王往宮苑與龍女共同於某蓮池入浴爾時龍女見一水蛇忽然變姿為蛇與水蛇共為愛語王不見彼女之姿「彼往何處」於是反復[P.276]念誦咒文發現彼女之邪行以竹杖強擊彼女大為忿怒歸還龍王之國龍王問曰「汝如何歸來」彼女答「汝友不從主人之命令強擊予背」於是使見被擊之痕龍王不知事實命四隻小龍「汝等往入賽那迦王之寢所怒之以鼻息使之粉碎如吹穀殼之狀」龍王命令遣派彼等彼等前來於王在寢室休息之時潛入其室內當彼等潛入室內時王向王妃言曰「王妃汝知今日龍女回歸之事耶」王妃答「否大王予一概不知」「今日我於蓮池遊戲之時彼女變姿與一水蛇共為邪淫以故予示懲戒之意以竹杖強擊彼女使彼女不可為此之事彼女歸還龍王之國向予友為何偽言恐傷予等之友情故此憂心」幼龍聞此立即離去歸國向龍王報告事由龍王甚為後悔一瞬之間即往王之寢所向彼詳審說明事情請王原宥云「此為予贖罪之印鑑」於是與王以能知所有音聲之咒文「大王此為貴重之咒文若貴君與此咒文於他人於授終之時即沒入火中而死」如此告王王云「甚善」與以接受由此以來蟲蟻之聲皆能得知

某日彼坐於大多羅樹之樹蔭食蜜菓子與砂糖菓子時一片蜜菓子及砂糖菓子之塊落於地上為一隻蟻蟲發現「國王於大多羅樹之樹蔭破壞蜜甕大量之糖蜜[P.277]與糖菓滴落我等速食其糖蜜與糖菓」彼四處奔走叫集王聞彼等之語不覺失笑王妃坐於王傍心中竊思「大王觀何物而為笑耶」然仍默然食其菓子王為水浴後結跏趺而坐爾時恰有一隻蠅對其妻云「吾妻速來相交和睦」其妻對主人云「汝且稍待主人彼等家臣將共同為王持來塗香王用塗香於其足下將落香粉予於彼處將沐沾其馥郁之芳香然後我等止於王之背後將甚快樂」蠅蟲互語使王聞聲失笑王妃自思「王觀何物以為笑耶」其次王於晚餐之時一飯塊掉落地上蟻等集合叫曰「積飯之車於王之宮廷中破壞而其食物竟無人食」王聞之更為失笑王妃於是執黃金之匙向王奉仕而彼自思「王見予如此必定失笑」彼女與王共往寢所休憩之時王妃問曰「大王何故失笑」王答曰「予對汝無何可笑者」然彼女屢次返復訊問王遂語其語爾時彼女「請王教予王所知之咒文」彼女向王強請「此不能與以任何之人」加以拒絕然王妃強求不止王告曰「若予將此咒文與汝予則必死」妃「縱有任何之事亦務必告我」王妃再次強要王難敵婦人之力遂云「甚善」與以承諾王云「予今與此咒文終了自身將沒入火中」於是驅馬車往宮苑而行

爾時諸神之王帝釋天瞰望地上見此情景「此愚王敗於一婦人之力自將投[P.278]急欲赴死予必須救彼之命」於是攜同彼妻阿修羅之女須闍往波羅奈彼女化為牝山羊而自己化為牡山羊擬定策劃「決不使人得見」行於王馬車之前而只有曳王馬車之辛頭馬能得見彼其他之物任何皆不能得見彼為引出話端與牝山羊同為愛染之低語駕車之辛頭馬一匹見彼云「山羊君予前曾聞山羊愚而無恥然未曾真見此事今汝等於此諸人之前敢為此竊隱之事不稍思恥今現前之事實與予以前之所聞完全一致」於是唱第一之偈

山羊愚鈍且無恥     賢者所言實真理
愚者雖見而不知     竊隱之事公然為

山羊聞之唱第二之偈

汝亦等同為愚鈍     鈍馬之子應善知
手綱縛汝轡御汝     汝眼常時注地上

吾友應得脫時汝不脫     此非增汝愚鈍耶
賽那迦王汝運載     吾友此王更為大愚人

[P.279]王對彼等兩者之語善能理解因而聞之更加速驅車馬聞此語唱第四之偈

山羊王我誠為愚鈍     此為汝善知
我王如何愚     我願汝教我

山羊聞之唱第五之偈

無上之妙寶     為妻而失去
自己斷生命     彼女不為妻

王聞此偈向彼乞願「山羊王汝必使我等能得幸福請語我今應如何為之」於是山羊王向彼云「大王一切生物之中無有不愛己者今為一愛人而捨棄自[P.280]失去所得之名聲為不可稱讚」於是唱第六之偈

人王於己為愛如汝者     棄己之愛不為善
自己最勝為最上     偉夫最後將得愛

菩薩如是與王以訓言王大為滿足問曰「山羊王汝往何處」山羊王答曰「大王我為帝釋天我甚為愍念於汝為救汝之死而來」於是王問曰「天王予曾約束向彼女與以咒文之事予今將如何處理為宜」「今爾等二人實無死之必要汝告彼女『此為妖術』並鞭打彼女依此方法彼女便停止得咒」如是教王王大歡喜曰「善哉」予以謹知菩薩與王以教還往帝釋天上

王往宮院呼王妃近前問曰「吾妃汝欲思彼咒文耶」王妃答曰「唯然[P.281]」告曰「然汝應從得彼之例法」王妃問「例法為何」王曰「須鞭背百次而不得一言出聲」彼女為欲得咒文「甚善」予以承諾王向奴隸使持鞭強擊彼女之兩肩彼女忍耐二三鞭打終於不能忍耐云「予再不欲得此咒文」於是王向彼女云「汝不云予雖死亦欲得咒文耶」於是擊打至裂開彼女之背皮而赦免彼女以後再就此事不能有任何之言說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煩惱之比丘得須陀洹果——而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此國王是煩惱比丘王妃是以前之妻辛頭馬是舍利弗帝釋天即是我

三八七 縫針本生譚

〔菩薩=鍛冶工〕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有關般若波羅蜜所作之談話此譚將在大墜道本生譚〔第五四六〕中說明此處佛對諸比丘言「汝等比丘非只今日前生如來即有智慧為善巧方便」於是佛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於波羅奈之都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於迦師國某鐵匠之家庭彼之父母非常貧窮距由彼等之村不遠之處有由千戶所成其他鐵匠之村於千戶之鐵匠中有最勝之鐵匠之家受王之愛顧富有諸多財寶彼有一女甚為美麗恰如天女於其國中現一切美人之相鄰村諸人為訂製剃刀鍬及其他道具將來此村大抵來者皆見此女而歸去彼等歸往各各之村於飲茶閒話之時或其[P.282]他集會之時均讚美彼女美麗之姿容不止菩薩聞彼女之事彼只聞傳言即已魅於彼女之姿彼思「予欲彼女為自己之妻」於是選最佳種類之鐵作一根細堅之針向之通線浸水而又作與針同形之鞘而通線依此等方法逐漸作成七重之鞘彼如何作成此物任何人均不能得教何以故唯有依菩薩之博大知識始能完成彼將針入於管中外觀為圓管之形往彼村尋問鐵匠長者所住之街到達彼處立於門前叫賣「我此手製之針有否以相當之價買針之人」一面為針之說明立於長者家之附近唱第一之偈

通線圓滑     善磨真直
尖銳上品     有無用者

又再三褒美唱第二之偈

通線潤澤     圓狀真直
穿刺堅物     有無用者

[P.283]爾時此女為父於朝食之後休息疲勞倚小牀几由後方以棕櫚之扇煽風聞菩薩優雅之聲如新肉嘔心又如以千甕之水洗除傷痛「何人為此優雅之聲於住鐵匠家之街賣針而步行又為何種商販而來我欲知之」彼女置棕櫚之扇於其處出門立於露臺之外與彼共語於是菩薩達成目的彼實為此目的而來此村彼女與彼共語云「青年人於此領域之內一切住民為買針與其他道具而來此村然今汝來此鐵匠家村為賣針之事實為至愚縱然終日說針之效用不見一人有由汝手中取針者若汝思得利益請往他村」於是唱次之二偈

鈎針與縫針     此處一切賣
來此鍛冶村     有誰能賣針

武器由此處     種種製品出
來此鐵匠村     賣針實愚蠢

菩薩聞此語云「貴女汝無所知亦無何等知識而云此語」於是為唱次之二偈

[P.284]

縱為鐵匠村     術秀可賣針
真之鐵匠師     能知巧拙業

貴女若汝父至此     應知我之針
將汝嫁與我     財寶俱讓我

鐵匠長者聞此等一切之會話終了問曰「吾女汝與何人對話」女答「吾父與一青年賣針者相談」彼命女云「呼賣針者前來」彼女立即前往伴彼而來菩薩向鐵匠長者敬禮立於其傍於是長者問曰「汝住何處之村」答曰「予住遠村為某鐵匠家之子」問曰「汝何為而來此」答曰「為賣針而來此」長者云「然[P.285]則使我觀看汝之針」菩薩思於眾人之前顯現威德對長者云「今一人見針莫如於多人之前見之豈不為善」彼云「如此甚善」於是集合多數之鐵匠家來菩薩於彼等之中長者云「請將針持來此處」菩薩云「尊師請再持來一鐵砧及一充滿水之銅器」彼物持來後菩薩由圓筒取出針管鐵匠長者手執其針問曰「咄此為針耶」彼答「此為其鞘此非為針」彼雖作種種觀察彼處既不見端亦不見尖菩薩由彼等之手取針彼以手指拂鞘彼向大眾示知「此乃為針此乃為鞘」於是將針交付長者之手其鞘置於彼之足下繼之長者云「誠然此為針焉」此時菩薩又云「此仍為鞘」彼用指拂鞘如此次第以六鞘置於鐵匠長者之足下而曰「此乃真實之針」然後置於彼之手中一千之鐵匠家盛讚而拍手喝采歡呼震動揚起一千之袖爾時鐵匠長者問彼曰「此針有如何之力」菩薩云「尊師可命力士端起鐵砧於鐵砧之下置以水器於鐵砧之中央以針深入突刺以觀」為證此事彼向鐵砧中央以針之尖突刺見針順利刺透鐵砧達到水面上下不動直如毛髮突立所有鐵匠家眾口皆云「予等多年言有此鐵匠即令傳聞有如此鐵匠家之事亦[P.286]未曾有」於是拍手喝采歡呼震動一千之袖鐵匠長者呼其女於此諸多眾人之中謂曰「此青年真為汝之夫也」於是於彼之頭上行灌頂之儀式彼其後於鐵匠長者死後即為其村之鐵匠長者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聖諦之理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鐵匠長者之女是羅睺羅之母賢者鐵匠家之子即是我

三八八 鼻豚本生譚

〔菩薩=豚〕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畏死之某比丘所作之談話彼生於舍衛國之某名家雖依佛之教出家但非常畏死彼聞見樹枝微細搖動棒杖跌倒及鳥獸之音聲即生畏死之念如同腹部受傷之兔戰慄而馳走比丘等集於法堂開始議論「諸位法友某比丘為死之恐怖所襲對微細之聲音即恐怖戰慄而逃遁於此世有情之死乃為事實生命無常故於此事實應深心考慮」爾時佛出而問曰「汝等比丘汝等有何語集於此處」比丘等白佛「如是如是之事」佛呼彼比丘問曰「汝為死之恐怖所襲事為事實耶」比丘白佛「世尊是為事實」依此事實佛言「汝等比丘彼非自今始前生彼亦為死之恐怖所襲」於是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梵與王於波羅奈都治國時菩薩宿於牝豚之胎其牝豚月滿之時產有兩隻之子豚一日牝豚攜兩子豚出臥於窪地爾時在波羅奈都門之近村住一[P.287]老婆由綿畑之籠採入滿籠之綿拄杖於大地而歸來牝豚聞其足音為死之恐怖所襲棄置子豚於其處而遁去老婆發現牝豚之子抱持如我子之感放入綿籠帶歸家中其大者為兄名大鼻與其小者為弟名小鼻亦如其子而育護彼等其後漸次成長為大豚人問老婆「汝不賣此等之豚易錢耶」彼女云「此為予可愛之子」決不賣出

然於某祭日眾多博奕之徒飲酒食肉更思「何處能得有上肉之處」因知此老婆家中有豚於是持錢而往彼處彼等問曰「婆婆與汝此錢與我豚一隻」彼女喃喃自語「諸君請勿再言予賣此兒與食肉之人世間希有實為愚蠢之事」當下拒絕博奕之徒等曰「婆婆豚非人子莫作是言請讓渡一隻」彼等屢次請求然終不能入手於是彼等策劃與老婆飲以多量之酒恰到好處時向老婆云「婆婆汝對豚如此持重究將何為請勿言不近人情之事請取此錢可買己歡喜之物」於是將錢使之握於手中彼女取錢答曰「諸位予不與大鼻請帶小鼻離去」彼等返問「彼在於何處」彼女答「於彼處樹叢之中」「請婆婆以音聲喚出」老婆云「今恰未存食餌」博奕之徒立即出金買來一皿食物老婆取餌向置於門傍之餌槽中滿滿注入立於其傍等待三十人手持繩索一同站立

老婆呼曰「小鼻速來」大鼻聞聲自思「以前我母未曾先呼小鼻之名任何時[P.288]皆先呼予名此必然對我等發生某種恐怖之事」彼告弟曰「我母呼汝之名速往見之再來」彼往其處而來時發現餌槽之傍等待彼等之事[A1]嗚呼今日予將被殺」小鼻思此突然為死之恐怖所襲身體震顫歸來兄處戰慄震動而步履蹣跚身體凝然不支大鼻見彼問曰「吾弟汝今日深受震動步調不整汝只往入口之處一見何故為如是之狀」彼以彼所見之事端語之唱第一之偈

今日與我新施物     餌槽食滿女主立
多人手中持繩網     我等如何得近食

菩薩聞此「汝小鼻我等之母養豚至今日其目的果何為耶今日彼已達到目[P.289]汝何故思想煩惱」菩薩以慈愛之聲說佛之妙法唱次之二偈

恐懼低徊求隱處     欲行何處無幫助
小鼻汝今安樂且進食     飼養我等為肉肥

勇於跳入清澄池     洗除一切之汙垢
如是無盡之清香     可得沁身妙香油

彼以心念十波羅蜜其中以慈悲波羅蜜置於當頭發出第一句後其音聲響徹一切諸方達到十二由旬彼方之波羅奈都城於聞此聲響之瞬間國王大臣以下波羅奈之眾人悉皆出動其不能出來之人亦均在家傾耳聽聞王之家臣包圍樹叢使地上平坦散布砂石博奕之徒由醉中醒來捨繩為聽聞妙法而均立於彼處老婆此時亦由醉中驚醒菩薩出於大眾中為小鼻開始說示妙法

[P.290]小鼻聞彼所說而問曰「兄為我說如是然跳入蓮池浴水洗去我身汙垢塗新香油無論如何非我等之習慣何故兄為如是之說」於是唱第四之偈

何為無污池     何物云汙垢
清香得無盡     何物妙香油

菩薩聞此云「汝傾耳諦聽」於是說佛之方便法

法為無污池     罪乃云汙垢
戒為妙清香     其香實無盡

捨身人歡喜     不捨人不歡
歡樂如滿月     滿悅捨其命

[P.292]此為所說之偈菩薩如是以妙音依佛之妙相而說法大眾報以百千之掌聲歡呼而振袖天空轟動一片歡呼之聲波羅奈之王以王禮待遇菩薩並以大榮譽與老婆彼等二豚以香水浴之給與衣服以花鬘飾其首部攜歸都城立為太子之位命諸多侍臣奉仕菩薩更與王五戒一切波羅奈之住民及迦尸國之住民皆使持戒行菩薩為彼等於齎日說法而並詳細查問事件與以裁定於彼有生之間不稍行邪法

其後不久國王故去菩薩厚葬其遺骸整理裁判事件為一冊之書籍而彼云「見此書籍以裁判事件」對多數之人與法並詳加說明彼於一切諸人悲泣之中與小鼻同歸森林而菩薩之說法得行於六千年之間

[P.293]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畏死比丘得須陀洹果——而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此王是阿難小鼻是畏死之比丘諸人是佛之眷屬大鼻即是我

三八九 金色蟹本生譚

〔菩薩=婆羅門〕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竹林精舍時有關長老阿難自為捨身之事所作之談話此一譚為於司祭官本生譚〔第五四二〕中就雇弓術師之事於小鵞本生譚〔第五三三〕中就守財象咆哮之事而說者於是彼等諸比丘於法堂開始議論「諸位法友法寶之持者阿難長老得有學之智慧後於守財象奔來時有為等正覺者奉獻身命之事」佛出此處問曰「汝等比丘汝等今有何語集於此處」彼等白佛「如是如是之緣由」佛言「汝等比丘阿難為我奉獻身命非自今始前生亦為如是」於是佛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居於王舍城之東方有稱為薩林提耶之婆羅門村爾時菩薩生於彼村某農夫之婆羅門家及至成長繼承財產於其村之東北某摩揭陀地方之田地擁有千頃施行耕作彼於某日與雇人同往畑中命彼等開始工作彼則為洗面而來至田端大池之傍爾時池中住一金色之蟹實為一美麗可愛之蟹菩薩口咬牙籤下入[P.294]池中當彼欲洗面之時其蟹來至近傍於是彼將之捉起包於自己外衣之中歸來畑內工作終了之時任何時彼均將蟹放還於池內然後還家自此以來彼每往畑內時先往池中用外衣包蟹而歸然後從事工作如是彼等相互建立深厚友情菩薩不斷前往畑內

彼婆羅門之眼有五種優良之美性與三種美麗之彩光因其非常美妙清淨受極大之好評然於田畑之一隅生有一多羅樹樹上烏造一巢一雌烏居於樹上見彼婆羅門之眼起思欲食之欲望於是彼女向雄烏問曰「吾夫汝能為滿吾之願事耶」彼返問曰「汝究為如何之望」彼女答曰「予無他望惟欲食彼婆羅門之眼」彼云「汝持過奢之望我等如何能食彼」對彼女加以節制彼女教彼云「汝雖不能但己有所思考距此多羅樹不遠之處有一蟻窩其中住一黑蛇汝使馴熟然後由彼囓殺彼婆羅門爾時汝可剖刳彼眼予亦可以得食」彼云「甚善」與以承諾其後不久彼使黑蛇馴熟同時菩薩播種穀物生芽之時彼蟹已生長甚大

某日其蛇對烏云「蒙君時時照顧予思予須為君有所作為」烏云「若然吾友予之妻欲得此土地主人之眼請君助力得此土地持主之眼此實為彼此種種之看顧」蛇云「甚佳甚佳此事易舉為汝取之」蛇鼓勵安慰於彼而於翌日婆羅[P.295]門前來途中隱於畑畔道傍樹叢之中睨彼之來預備待發菩薩到來首先第一下往池內洗面以示真正友愛之情捉起金色之蟹包入外衣歸至畑內蛇見彼歸來突然躍至齧其脚部之肉當即倒地而蛇立即向蟻窩方向遁去黃金之蟹於菩薩倒地之同時由外衣中躍出與此前後烏亦飛來落於菩薩胸上烏落即向眼上突出其嘴爾時蟹突然思及「此烏將對予之親友發生恐怖之事若予捉彼蛇將出來」於是如鐵匠以火著夾物之狀以鋏緊挾烏首使烏痛苦力弱後稍加鬆弛烏對蛇呼救「吾友何故汝捨我而遁耶此蟹使我痛苦請於我不死之中來助」彼呼蛇唱第一之偈

金色之生物[1]     雙眼暴突出
肌滑無毛皮     常在水中住
我今為彼襲     吾友何故汝見棄

蛇聞其言膨脹其頭為援烏而出

佛布演此義現等覺者唱第二之偈

[P.296]

頭怒吐毒氣     黑蛇來襲蟹
舉鋏欲救友     蟹遂捉此蛇

如是蟹使彼力弱稍加鬆弛爾時蛇思「此蟹實不欲食烏肉蛇肉究竟為何此蟹捕捉我等」蛇向彼質問唱第三之偈

汝蟹烏與我蛇王     雖捉非汝餌
雙眼突出者     何故捉我等

蟹聞之說明捕捉之理由唱次之二偈

此為我親友     捉我由蓮池
彼死我苦惱     彼我一非二

我身見育成     諸人欲害我
肥滿且芳醇     烏亦生殺意

[P.297]蛇聞之竊思「予以策略欺彼烏與自己得脫」於是欺彼唱第六之偈

汝以此理由     捕捉我兩者
我將為除毒     我使此人起
速赦我與烏     毒深將致死

蟹聞之自思「彼以策略欺予使兩者得以逃脫彼尚未知我之巧妙策略予今使蛇得動稍鬆予鋏然烏則不予鬆弛」於是唱第七之偈

[P.298]

許蛇不許烏     烏將為俘虜
此人成體健     蛇烏等同赦

彼如是云使蛇只得適當之活動而鬆其鋏蛇取毒去菩薩之身體成為自由彼無稍苦痛而起一如平常而立蟹思「予若釋放此兩者則予友仍不得繁榮殺之為宜」於是如折枯疊之蓮臺以鋏切斷蛇烏之首而絕命雌烏見此即由其場所不知向何處飛去菩薩以棒強擊蛇之死骸投捨於樹叢之中而將金色之蟹送還池內自為水浴然後歸往薩林提耶村而去自此以後彼與蟹友誼愈益和睦而生活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多人得須陀洹等果——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唱最後之偈

提婆達多烏     黑蛇為惡魔
賢蟹為阿難     婆羅門為我

雌烏於偈中未說彼女是栴闍摩那祇

[P.299]三九〇 我有鳥本生譚

〔菩薩=商主〕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某一商主所作之談話某時舍衛城有某一商主彼為富豪多持財產然彼以財產既不為自己享樂亦不施與他人對於種種珍味之調理彼亦不喜彼喜食酸米之米粥若為準備有香味之絹布彼則取而置之而著用粗糙之毛織衣服雖為預備駿馬所曳之金色燦爛馬車而彼則捨棄而乘坐以樹葉為傘蓋之帷幔馬車彼如是一生中不施慈善不與他人功德遂於命終之後墮入叫喚地獄因彼無繼世之子其財產由王沒收王之家臣費時七日七夜始漸次運入宮中於皆運畢之時王用早餐後赴祇園精舍向佛稽首作禮爾時佛問曰「大王何故近頃未來佛所訪問」王曰「舍衛城中某一商主死去彼之財產無繼承者運往宮廷費七日七夜之時日彼持諸多之財寶既不自為享樂亦不施與他人彼之財產恰如為鬼神所護之蓮池彼對一日之珍味享受亦與拒絕終於落入死魔之國如是貪欲非道之男如何積得如此多之財產而又何故對之不生享樂之心」王向佛訊問佛言「大王財產家得財產而不得享受有如是之理由」佛應彼之請求為說過去之事

昔日於波羅奈之都梵與王治國時波羅奈有一商主為一不信他人甚為利己之人彼不施任何之物與人對任何人亦不為救助一日彼往伺候國王途中見名稱為多迦羅支棄之辟支佛向彼敬禮問曰「尊者得施食否」辟支佛答「予今正[P.300]在行乞」彼命下僕「汝伴此位至家請坐予之座席將為予準備之食物滿入於乞鉢捧獻與彼」下僕引導辟支佛至家中請就座席告於商主之婦於是彼女以種種珍味之食物入滿鉢中捧獻於彼彼得食物之後離商主之家出往街路商主由宮中退出於途中見彼向彼敬禮問曰「尊者已得食物耶」彼答「大商主我已得之」彼見鉢中之物心中感覺不滿彼思「若我之僕婢或佣人等食此等予之食物彼等將盡力為予工作予今實為失敗之事」彼之後來所思使此事不能完全實則布施者惟有完全得具如次三心之人始有大果

布施之前有快樂     布施之心甚豐滿
布施終了勿生悔     我等幼兒無死虞
施與之時心歡悅     施與之心宜豐滿
施與終了心快樂     如此真誠為慈善

「如是大王某一商主依布施多迦羅支棄辟支佛而得諸多之財寶然於布施後因其不能起淨心故不能樂其財產」王問曰「然何故彼無嗣子」佛言「大王其不得嗣子有如是之理由」佛應彼之請求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梵與王於波羅奈之都治國時菩薩生於百萬長者之家彼成長時失去雙親必須養育其弟整理家事彼於門前建布施堂行大布施彼自住於其[P.301]其間生有一子彼之子漸能步行之時彼知諸欲之苦惱及捨家之功德對妻與其子之一切財產託付其弟而命令曰「努力多行布施」於是彼出家入仙人之道獲神通力與定力住於雪山之麓然其弟又得一兒彼見其子成長心中竊思「若予兄之子生活財產須頒二分予於此間殺兄之子」於是一日彼攜兄子往川上將其沉入川中而殺之而自身浴水歸家兄之妻對彼問曰「予子前往何處」彼答「彼遊於川上突然失蹤多方探尋不見總未發現」彼女哭泣未發一言

菩薩得知此事「此事件必須究明」彼由空中飛來至波羅奈著美衣立於彼之門前然彼之布施堂已完全不見彼思「予家已為此等不善之人所破壞」弟聞彼來訪前來向菩薩敬禮導彼入於室內以種種珍味招待彼於食事終了時對坐相互快談菩薩問曰「不見予子之姿彼往何處」彼答「吾兄彼已死去」「如何緣由而死」「彼於水浴場中死去不知其如何死因」菩薩叱彼曰「汝言不知者如何云汝不知依汝之行為所為予深了解依汝如斯所作非殺彼之人耶依王等之權力汝被沒收時思得任何時所有財產耶汝與我有鳥有何差別」於是菩薩以佛之威相而說法唱此等之偈

有鳥有鳥名我有     住於山腹洞穴中
止於畢鉢羅樹上     我有我有啄熟果

[P.302]

此鳥如此起鳴聲     他鳥圍繞來羣集
食其果實而飛去     彼鳥鳴聲仍不止

今有如是人     積蓄多財寶
於己或親族     不願快分與

不允為分配     彼不樂衣食
花鬘與粉黛     彼亦不樂飾
朋友與近親     亦不為救助

我有我有彼歎息     終日只知守其財
盜賊國王及嗣子     無情掠奪彼財去
彼為如是守錢奴     常懷憂慮鳴不止

若為賢者獲得財     施與近親不吝惜
彼於此世得名聲     死後享受天上樂

[P.303]菩薩如是說法使再行布施然後還雪山入不壞之禪定成可生梵天界之身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佛言「大王其某商主殺其兄之子終不得子與女」於是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此弟是某商主兄即是我

三九一 害魔法本生譚

〔菩薩=帝釋天〕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為世間利益行脚之事所作之談話此一譚內容將在大黑犬本生譚〔第四六九〕中說明爾時佛言「汝等比丘非只現在前生如來即為世間之利益行脚」於是佛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於波羅奈之都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為帝釋天爾時有一魔法師以魔術潛入王宮侵犯波羅奈王之王妃彼女之侍女等遂亦知其事王妃自至王前云「大王一男子於夜半潛入我之寢室犯我」王問「對彼能為何印證否」答曰「能為大王」彼女持紅皿來彼男子於夜半潛來充分享樂而歸時於其背[P.304]上付以五指之痕翌朝告王王命家臣「普往探尋見背後有指紋之人即速捕來」魔法師夜為惡行晝間於骨堂禮拜太陽以隻脚停立王之家臣發現彼之蹤跡將彼包圍彼思「我之所行已被發覺」於是使魔法昇於空中而逃去王向見此而歸來之諸人問曰「發現行蹤否」彼等答曰「大王我等已發現彼」王曰「此究為何人」答曰「大王彼為一出家之人

彼實於夜間為惡行而於日間為出家之姿而生活王自思「此等人日間著用沙門之法衣經行夜間而為惡行」王甚震怒對出家乃至抱有偏見於是發布命令「於我國內一切出家人均予以追放如發現彼等無論何時均可對彼等處罰」並以大鼓鳴傳普行公告由三百由旬之迦尸國追放之出家者等均往他國而去如是於迦尸國內普為諸人說法之持法沙門與婆羅門竟無一人因無任何說法者眾人之心成為粗暴布施持戒等閑視之死後皆墮惡趣生天者已無一人

帝釋天不見有新來諸神而自思「此究為何故」依神通力得知波羅奈之王忿怒抱有偏見將沙門等由國內追放驅逐彼思「除我之外任何他人將無得破王之偏見而予欲為救王與其人民者」於是往難陀姆羅洞穴訪辟支佛彼云「尊者請與我一長老辟支佛予今思欲濟度迦尸國」彼立即得一長老於是彼持鉢著法衣使長者在前自己隨從於後親自合掌敬禮辟支佛自己化為一美麗之青年三度由端至端巡行所有之街到達王宮之門前佇立於空中眾人告王云「大王今有[P.305]一美麗之青年伴一沙門立於王宮門前之空中」王由王座起立立於窗際問曰「青年汝具美姿何故著此醜陋沙門之衣執鉢歸依而立」而如此與彼共語唱第一之偈

尊美如君者     歸依醜沙門
是否勝等汝     告我自他名

爾時帝釋天向彼云「大王沙門者乃居於尊師之地位者予不得為呼其名今只告爾予之名」為唱第二之偈

諸神正直行     大王不稱家系名
告爾予之名     帝釋天神主

王聞此由第三之偈問歸依比丘之功德

尊敬歸依合掌人     我問具足比丘行
[P.306]天王現世彼得何功德     未來將得如何樂

爾時帝釋天唱第四之偈

尊敬歸依合掌人     若見比丘具足行
於現法中得讚美     身壞即得生天上

王聞帝釋天之所說破自己之偏見自生喜悅之心唱第五之偈

幸福之光輝我胸     我見天帝萬物父
帝釋天見汝尊敬真比丘     善根功德我思積

帝釋天聞彼之言對賢者為讚美唱第六之偈

多聞有慧行禪思     奉仕實即為善事
大王爾今見我與比丘     善根功德應多為

[P.307]王聞此唱第七之偈

心離瞋恚常滿悅     來行乞者善請受
天帝我捨慢心聽訓言     歸依讚仰不退轉

唱如是偈彼由宮殿下降敬禮辟支佛恭立於一面辟支佛於空中結跏趺而坐向王說法「大王魔法師非沙門由此應知此世界非無益若知有持正法沙門婆羅門之事爾應為布施守戒律為齋日之行」帝釋天更依帝釋天之威相立於空中告誡人民「汝諸人等今後多為善根」「遁去之沙門婆羅門應與呼返」鳴鼓各處探索宣告如是彼等二人歸處所而去王其後固守訓言多為善事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聖諦之理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此辟支佛入於涅槃王是阿難帝釋天即是我

三九二 蓮花本生譚

〔菩薩=苦行者〕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某比丘所作之談話彼去祇園精舍[P.308]拘薩羅國某樹林中住於附近某日下蓮池發現花開之蓮彼立於下風以嗅其香爾時住於森林之女神恐嚇於彼「汝盜花香實為盜人之一種」彼聞此語大為恐怖再歸祇園向佛敬禮坐於其處佛問「汝往何處」彼答「予居如是如是之森林中然女神如是言語恐嚇於予」爾時佛言「比丘嗅蓮花之香為女神所恐嚇非只汝也古之賢者亦遭恐嚇」佛應彼之請求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於波羅奈之都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出生於迦尸某街之婆羅門家及彼成長往得叉尸羅學一切技術其後出家入仙人之道住於某蓮池附近某日下往池中見滿開之蓮花彼嗅其香而立其處爾時一女神居樹之洞穴恐嚇於彼唱第一之偈

一莖之蓮花     不與汝嗅香
此為一種盜     君乃盜香人

菩薩聞此唱第二之偈

予非用手折     亦非散其花
只遙嗅其香     何指盜香人

恰於此時一男子於池中挖掘蓮根傷蓮菩薩見此曰「若遙立遠方嗅香者[P.309]呼為盜人何故彼男不被如此稱呼」菩薩與彼女爭論唱第三之偈

若彼掘蓮根     傷害蓮花者
為此行為人     何故不違犯

於是女神說明不呼彼之理由唱第五之偈

違法無慚人     如保姆污衣
斯人我不語     我惟欲語汝

遠離諸欲念     希恒淨汝心
兔毛端之罪     應觀如飛雲

菩薩為彼女意外之言所驚於驚異之餘唱第六之偈

女神汝實真知我     深深憐愍我
女神今後見此事     指示我過失

爾時女神唱第七之偈

汝我俱不得長住     我非汝婢常伴汝
比丘今後汝當自勉勵     應速求道生善趣

[P.310]彼女為彼如是說法然後回歸彼女自身之住所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比丘得須陀洹果——而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此女神是蓮華色尼苦行者即是我

三九三 殘滓本生譚

〔菩薩=帝釋天〕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東園時對好遊之比丘等所作之談話長老大目犍連震動彼等之住所使彼等驚嚇比丘等集於法堂對彼等之不德互相議論爾時佛出問曰「汝等比丘汝等今有何語集於此處」彼等白佛「如是如是之緣由」佛言「汝等比丘此非自今始前生彼等即為好遊」於是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於波羅奈之都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為帝釋天當時迦尸國有七兄弟痛感諸欲念之罪過捨諸欲念出家入仙人之道住於美佳園中然彼等於修行中不稍為修行之事盡全力為種種遊戲之生活諸神之王帝釋云「予將與彼等警告」彼化為鸚鵡來至彼等之住所落於一株樹上向彼等警告唱第一之偈

[P.311]

慈悲食殘滓     一生實幸福
現法得讚美     未來生善趣

爾時彼等中之一人聞彼之言告其他諸人唱第二之偈

鸚鵡談人語     賢者不置心
兄弟還來聞此語     來聞彼讚美

爾時鸚鵡遮責彼等唱第三之偈

我歌非為讚汝等     噉腐肉者聞我言
汝等污穢殘食者     汝非慈悲滓食人

彼等聞彼之言唱第四之偈

薙髮七歲間     出家美佳園
恒食殘滓食     如何貶我等

菩薩責彼等唱第五之偈

獅子虎毒蛇     彼等殘餘食
汝等食彼食     思為真殘滓

[P.312]苦行者聞此云「若我等非食殘滓者何人今能為如彼等之食殘滓者」於是彼向彼等說明真意

婆羅門沙門     乞食受布施
食此殘滓者     是真殘滓食

菩薩如是叱責彼等歸自己之住所而去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而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彼等七人之兄弟是此等遊戲之比丘帝釋天即是我

三九四 鶉本生譚

〔菩薩=鶉〕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某貪欲比丘所作之談話佛問彼曰「汝為貪欲之事為真實耶」彼白佛「世尊是為真實」於是佛言「比丘汝貪欲非自今始前生即亦如是於波羅奈時汝由貪欲之心對象馬及其他人之屍體不能滿足汝思『予欲往得較此更上之物』而入往森林之中」於是佛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於波羅奈之都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為鶉住於某森林之中食雜草及種子等為生爾時波羅奈有一貪欲之烏彼食象之腐肉不能滿足彼思「予今欲食較此以上之物」彼向森林飛來發現噉種種果實之菩薩彼思「此鶉實甚肥大概彼為食甘味之食物所致予亦尋彼之食物食之將欲與彼同等之肥大[P.313]於是彼止於菩薩所住居之樹枝上菩薩於問彼之先向彼交談唱第一之偈

酥酪脂肪等     汝食諸珍味
烏友未悉因何故     如此體瘠瘦

烏聞之唱次之三偈

同住我多敵     求食彼等中
心慄且恐懼     如何有肥時

心恒有恐懼     災禍使心碎
所食不飽滿     鶉友故此我瘠瘦

野生草種食     脂肪少不取
然汝甚肥滿     鶉友是為何理由

菩薩聞此說自己肥滿之理由

少慮不望多     不為遠飛行
滿足僅所得     烏友是故予肥大

欲少心自裕     少煩心自樂
容易得節制     生活自快樂

菩薩為唱此等之偈

[P.314]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貪欲比丘得須陀洹果——而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此烏是貪欲比丘鶉即是我

三九五 烏本生譚

〔菩薩=鳩〕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某貪欲比丘所作之談話所說之內容與上記之譚同一

主分

昔日於波羅奈之都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為一隻鳩鳥彼被飼養於波羅奈某商人廚房之巢籠中一隻烏鳥與彼相善更亦住於彼處此事應與附言〔第四二鳩本生譚(漢譯南傳藏第三十一卷三一四頁)及貪欲本生譚(同上第三十四卷九一頁)參照〕

廚司捉烏拔羽於身體塗以麥粉於頸上付以貝殼之首輪然後投入籠中菩薩由森林歸來見彼而戲唱第一之偈

懷念吾友未之見     裝飾美麗之花環
鬚髮優美善調製     吾友美樂多風情

[P.315]烏聞之唱第二之偈

爪髮生延長     為我事障礙
遂招理髮師     切取我毛髮

爾時菩薩唱第三之偈

難得理髮師     刈去汝毛髮
然於汝首上     鏘鏘鳴者何

爾時烏唱次之二偈

瀟洒青年人     首上掛寶珠
我今學彼等     不思為浮薄

美麗善調製     可羨此之髭
我為汝作此     寶珠亦與汝

菩薩聞此唱第六之偈

寶珠美調髭     惟與汝相應
呼汝我將行     最好不見汝

[P.316]彼如是說已彼往他之場所飛去烏於是於彼處倒下而失命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而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此烏是貪欲比丘鳩即是我


校注

[0083001] 本文亦稱為鬱陀羅迦苦行者譚於第四八七有 uddālaka-jātaka [0101001] 本偈出於第三二〇喜捨本生譚之第二偈(南傳藏第三十四卷)及第三六三慚本生譚之第二偈(本卷四四頁) [0113001] 第六第七之二偈與第三四二猿本生譚之第三第四偈大略相同 [0140001] 與第二六七蟹本生譚之第一偈(南傳藏第三十四卷)參照
[A1] 嗚【CB】鳴【南傳】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