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P.1]第一章 剛強品
一五一 王訓本生譚
(菩薩=國王)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國王訓誡之語。本故事於後將見於三鳥本生譚(第五二一)中。
某日,拘薩羅王裁判來至王處訴訟難決之一事件,王進朝食,於洗手未乾中[1],乘坐裝飾之馬車,抵達佛所,禮拜世尊如白蓮之足,退坐於一面。佛問王曰:「大王!汝何事晝間而來此處?」「世尊!今日予裁判來予處訴訟之一難決事件,實無閑暇,今將終了,食後手尚濕濡,來謁世尊。」
佛曰:「大王!公正平等,裁判事件,實為善舉,此乃上天之道。而汝得如我全智者之教,依此公正裁判,無不思議;然昔諸國王輩,非全智者,但唯聞博識之語,公正平等裁判事件,避四不可行之道,不悖十種之王法,正大治國,上行天道,此實不可思議。」佛作此言已,應王之請求而說此過去之事。
[P.2]主分
昔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宿入第一妃之胎,行妊娠祝禱,由母胎安產而出。於命名日命名為梵與王子。成年達十六歲,赴得叉尸羅,究極一切學藝之奧義,國王歿後,登上王位,公正平等治國,不為慾念所牽引而行裁判。因王公正治國,臣等亦從傍公正處理事務;因公正處理事務,故無邪訴之人,因此王廷之中不聞有為裁判而起喊叫之聲。大臣等坐於裁判所中,終日不見有來請求裁判之人,裁判所形同廢止。於是菩薩自思:「因予依正義治國,故無為請求裁判而來者,騷動之聲絕於耳,裁判所形同虛設,今予必須探索予自身不德之處,知予之德之點,加以捨棄,唯向德行。爾後王問四周,但宮廷之中無一人語王不德,知予之不德之點,加以捨棄,唯向德行。」爾後王問四周,但宮廷之中無一語王不德,唯聞語王之德聲。王思:「彼等懼予,不語予之不德,只語予之德也。」王出宮廷,調查外居之人,亦不見聞於其處。更又出而調查都中、都外、四門之外諸村,但竟無一人語王之不德,只聞語王之德聲。王思:「再至地方調查。」將政事託付於大臣,王著微服乘車,只以御者一人為伴,出都至地方探索,向最邊鄙之地而行。但仍無一人語己之不[P.3]德,唯聞己之德聲,於是王由國境地方沿大道指向都城而還。
然此時有拘薩羅國勝鬘王,亦以正義治國,為探索語己不德之人,於王廷內外及其他之所,均不見語不德,唯聞語王之德聲,更又探索地方,亦來至此地。二王均行至一窄窪車道之處,彼此已無避車之餘地。勝鬘王之御者呼波羅奈王之御者曰:「汝將車向路側避開。」而此方之御者亦曰:「汝應將車向路側避開,此車乃為波羅奈國主君梵與大王之所乘。」對方之御者亦曰:「此車乃為拘薩羅國之君勝鬘大王之所乘,汝車應向路側避開,使我王之車通過。」波羅奈王之御者思想:「兩者皆為王者,如何處理為宜?今有方便之道,問明二王之年齡,年幼之王應將車向路側避開,尊讓年長之王通過。」如是決定之後乃向對方御者詢問拘薩羅國王之年齡,判知二王之年齡相同,繼而更問國土、兵力、財產、名譽、種族、種姓、家世、地位等項,雙方國土皆為三百由旬之王,兵力及其他各點,皆屬同一,於是思:「對德高之王,讓開場所。」波羅奈王之御者問曰:「汝王之德如何?」有一人言:「我王之德,如是如是。」於是舉自己王之不德以為德而說第一之偈曰:
一
[P.4]波羅奈王之御者曰:「此為君舉自王之德耶?」曰:「然。」問曰:「若斯以為德,不德究為何物?」曰:「汝先以此為不德,然君之王有如何之德?」婆羅奈王之御者曰:「汝宜諦聽。」前言語畢,即說第二之偈曰:
二
於是勝鬘王及其御者,二人由馬車降下,解馬讓路與波羅奈王。波羅奈王向勝[P.5]鬘王訓教曰:「當為之事,如是如是。」王還歸波羅奈後,多為施與及其他善業,命終之後,上生天道。勝鬘王亦不忘其教,探索國中,不見有語己之不德者,於是還歸自己都城,多行施與及其他善業,命終之後,亦上生天道。
結分
佛為教拘薩羅王而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曰:「爾時勝鬘王之御者即是目連,王即是阿難,波羅奈王之御者是舍利弗,王即是我。」
一五二 豺本生譚
(菩薩=獅子)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重閣講堂時,對住於毘舍離理髮師之子所作之談話。據傳其父為國王、後宮、王子、王女等,理鬚調髮、編辮八束,總理其事。其父信心甚篤,歸依三寶,堅持五戒,常聞世尊說教,渡其時光。一日彼理髮師前往宮中工作,攜伴其子同行。其子於宮中見一王女,身著美飾,貌如天女,頓起愛慾之情。彼與父一同回至家中,彼對其父曰:「我欲得此王女為妻,否則我命不果。」斷絕飲食,抱病臥榻。父來其所曰:「我子!不可戀慕身份不配之人,汝生為理髮師之子,王女乃武士族家,汝如何能與彼女相配?予將為汝尋一身世相同之女,以為汝伴侶。」其子不受父言,爾後其父集合其母、兄弟、姊妹、伯父、伯母及親族朋友,齊來勸諭,均不得諭服,其子終於乾瘐枯瘦而死。
[P.6]其父燒子遺骸,憑弔之後,悲心稍止之時,心欲拜佛,遂多攜香華塗料,往大林精舍,奉佛頂禮,坐於一方。佛即問曰:「信士!何故此頃,久未見汝?」彼向佛告白其子之事。佛曰:「信士!汝子對身份不相配合之人起戀慕之情,為此而喪命,此非由今日始,前生即已如是。」佛應信士之請,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於雪山地方出生於獅子族中。彼有六隻獅子之弟及一隻獅子之妹,皆住於黃金窟中。此窟附近有白銀山,彼處有玻璃窟,其中住有一豺[1]。不久獅子之雙親死去,六隻弟獅留其妹獅於窟中,出獲食物,攜肉歸來以饗其妹。而白銀山之豺見此牝獅曾起戀慕之情,但在牝獅雙親生存時,不得交談機會。
七隻牡獅為獲物而出,豺由玻璃窟而下,來至黃金窟入口處,牝獅之前,向牝獅求愛曰:「獅妹!我為四足,汝亦四足,汝為我妻,我為汝夫,我等彼此生活快樂。爾後汝應以愛情與我相接。」牝獅聞其語自思:「此豺為四足類中之最賤者,如人間之闡陀羅[2],我乃為最上之王族,此物對我無禮作此不適之語,此語為兄所聞將何以生,我將止息而死。」於是女又自思:「我如就此而死,甚為不宜,今我兄等將歸,[P.7]我將告我兄後而死。」豺因不得牝獅回答,思牝獅並不愛己,心中沈悲,還至玻璃窟中而臥。
牡獅中一隻仔獅,捕殺水牛與野猿,食其肉後,攜歸以與獅妹:「獅妹!汝可食此。」妹曰:「我不食肉,我將死矣。」「吾妹何故欲死?」獅妹告以其故。仔獅曰:「此豺奴現居何處?」獅妹誤記玻璃窟為野天,曰:「兄長!汝如何不見,彼現臥於白銀山上野天之處。」仔獅不知豺臥於玻璃窟中,誤以為在野天之處,思欲捕殺此豺,遂矯捷跳躍至白銀山上,胸部觸入玻璃窟中,心臟破裂而死,落於山麓之下。爾後又一牡獅歸來,牝獅說如前語,牡獅亦蹈同一覆轍而喪命落入山麓之下。如此六隻弟獅皆死,最後菩薩歸來。牝獅仍如前語告其長兄。菩薩問:「彼居何處?」曰:「彼居白銀山頂臥於野天之處。」菩薩自思:「豺不臥於野外,彼必臥於玻璃窟中。」菩薩至山麓下,見其六隻弟獅之身,菩薩自思:「彼等實愚,無辨別智慧,不知玻璃窟,以胸突入而死,慌忙有欠思慮而為此愚蠢之事。」於是菩薩唱第一偈曰:
一
[P.8]牡獅唱偈已,自思:「吾弟等不知手段,急欲跳躍殺豺,遂遭自死。然予不若是,予將使豺臥於窟中破胸而死。」於是彼察知豺之上下之道,向其洞口作三度大獅子吼。天空如響爆雷,大地山谷震動,豺於玻璃窟中,恐怖戰慄、肝膽皆裂、破胸而死。
佛云:「此豺聞獅子吼而喪命。」於是現等覺者唱第二之偈曰:
二
[P.9]牡獅結果豺命,葬六弟獅於一處,歸告其妹,並加安慰。獅妹遂終生老於黃金窟中,隨其業而生於應生之所。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繼說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信士得入初果之位——佛乃作本生今昔之結語云:「爾時之豺是理髮師之子,牝獅子是王女,六隻弟獅子是某某長老,長兄之獅子即是我之前生。」
一五三 野豬本生譚
(菩薩=獅子)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一年老長老所作之談話。某日夜分,開說法座,佛立於香室入口以寶珠為飾之階梯上,教誡比丘而入香室之中。法將長老舍利弗,禮拜佛已,退入己室,大目犍連亦退入己室,暫休後至長老居所,作質疑問答。法將舍利弗,每被問時,恰如空中明月現出,一一明確作答。四眾佛弟子坐聞法門[1]。時座中有一年老之長老自思:「若我今於此集會中,為使舍利弗返答困難而質疑,集會大眾將以我為大善知識而加尊敬。」彼於集會中起立,進至長老之處,立於一方曰:「法友舍利弗!予輩思向貴師一問,乞與許可。云何騷動與靜止,拒絕與承諾,一般性質與特殊,請為我決定[2]。」舍利弗長老見此自思:「此老人未得離[P.10]慾,空空而一無所知。」於是不與彼語,使彼感恥,置扇下座,歸己室而去。目犍連長老亦歸己室。諸人起立,紛紛欲捕捉此問答不相宜之老人,因其擾亂諸人聽聞奇妙法門。老人急遁,諸人追趕,行至精舍終端,老人踏糞壺之蓋,落入壺中,滿身塗糞,諸人見狀不忍,來至佛所。佛見大眾一同,問曰:「諸信士!此時外出,何事而來。」大眾一同說述前情。佛曰:「諸信士!此老人自大、不知己力,與有大力者爭,不只今生塗糞,前生此人亦自大不知己力,遭遇塗糞。」佛應彼等之請,語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於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為獅子住雪山地方山窟中。彼之棲處,近一湖水,湖畔多住野豬,又近湖水處為諸苦行者所居之樹葉葺建之家。某日,獅子捕殺水牛野猿及其他獵物之一,飽食後入湖中飲水上來,爾時適有一野豬於湖畔尋覓獵物,獅子見豬自思:「終有一日我將食之。然恐其見我,二度不來此地。」獅子恐其不至,遂向一方而去。野豬見獅亦自思惟:「彼因懼予而不敢近,汝豈能逃,我當與汝決鬥。」於是昂首向獅挑戰而唱第一偈曰:
一
[P.11]獅聞其言曰:「野豬!我輩今日不與汝戰,七日之後,於此決鬥。」獅子言畢自去。野豬大為喜悅,對親族等言:「獅子與我決戰。」諸親戚一同聞彼之言,心生恐怖而戰慄,皆云:「吾等一同將為所滅,汝不知己力,思與獅鬥,獅子將取吾等一同之生命,汝不可輕率以為此事。」野豬此時亦心中恐怖戰慄,問計於大眾,於是野豬等曰:「汝可行至諸苦行者大便之所,入臭糞中滾轉身體,乾後七日,以露水潤濕,於獅子未來之前,計算風向,立於上風。獅子有潔癖,聞汝身有臭氣,不能近前,勝利歸汝而去。」於是彼依法施行,於第七日立於其處。獅子聞彼體臭,知彼塗糞,獅子曰:「野豬,汝巧案計略,若不塗糞,當場取汝生命,今予不能以口咬以足踏,勝利讓歸與汝。」獅唱第二偈曰:
二
獅子還探獵物,飲湖水向山窟而去。野豬向親族言:「獅子敗陣而去。」親族等[P.12]曰:「吾等不知何時將被獅子來取生命。」一同恐怖戰慄,逃往他方。
結分
佛說此法語後,為本生之今昔作結語云:「爾時野豬即是此自慢長老,獅子即是我。」
一五四 龍本生譚
(菩薩=行者)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因對將軍間之不和而作之談話。傳聞奉仕拘薩國王之軍隊首領大臣二人,每次會面,必定喧吵相爭,二人情感惡劣,都人徧知。國王及彼等之親族友人亦未能使二人和好。某日,佛於晨起,以慧眼徧觀所應濟度親族之中,此二人俱有入預流向之能力。翌日,佛只一人行乞入舍衛城,立於二人中一人之門首。彼一人由內出,受取佛鉢,導佛入內,設座禮佛,佛坐其處,為彼說修慈悲定之功德,佛知其所能預想之事,為彼說四諦之教,說教終了,彼已達預流果。佛已知其達預流果,即向彼取鉢而起座,又至另一人門首站立。彼一人亦出來禮佛:「請尊師入內。」言畢導佛入內設座,爾後大臣攜鉢與佛同入家中,佛為彼說慈悲之功德十一條[1],佛知其心所預調之事,為說四諦之教,說教終了,彼亦入預流果。如此彼等二人共為預流之人,互相懺悔,自白己過,友誼親善,同成樂心,當日於佛前共進食事。食畢佛還精舍,彼等二人亦都攜華鬘、香料、塗香及[P.13]醍醐、蜜糖其他諸物,與佛同行。比丘等對佛勤行畢,佛教誡彼等後入於香室之中。黃昏,比丘等於法堂中閒話:「佛為難於和解之法友相互和解,二人大臣經國王、親族、朋友長久盡力不能使之友善,如來於一日間,能令相和。」斯時佛由內出問曰:「汝等比丘!云何集於此處?」比丘答稱:「如是如是。」佛云:「汝等比丘!我為此二人,使之友善,非自今始,我於前生,即已使此二人友善。」於是佛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城中祭日狂歡,集聚多人。其中有天龍與金翅鳥[2]及其他諸物為觀人潮而來羣集。時有一龍與一金翅鳥並立於一處。龍不知為金翅鳥而以手搭其肩上,金翅鳥以有搭其肩而反顧,知其為龍,龍此時亦知其為金翅鳥,龍於生命危怖恐惶之中,由城中逃出,沿河邊逃走。金翅鳥誓欲追捕,隨後趕來。斯時菩薩為一行者,於河岸邊建一樹葉葺之屋而居。為拂日中熱氣,著水浴衣,置皮衣於外面,入河洗浴。龍自思:「依此出家比丘可救助生命。」遂化為大寶珠之形,入皮衣中。金翅鳥由後追來,見龍入衣中,皮衣發出威光,不得近前著手,呼菩薩曰:「尊師!予腹內空飢,請取皮衣,我欲食龍。」彼為說明此意而唱第一之偈曰:
[P.14]一
行者立於水中謝絕金翅鳥王唱第二之偈曰:
二
如是菩薩立於水中,說述謝意,出水著皮衣,陪伴二人歸向道院,說修慈悲定功德,使彼二人和好友善。自此以來,二人友善快樂度日幸福。
結分
佛說此法語後,為本生之今昔作結語云:「爾時之龍與金翅鳥即是今之二人大臣,行者即是我。」
[P.15]一五五 伽伽婆羅門本生譚
(菩薩=婆羅門)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附近波斯匿王所建王園精舍時,對其自身噴嚏所作之談話。某日佛於王園精舍坐於四眾弟子中央說法時,忽作噴嚏,比丘等齊說:「世尊長命,善逝長命。」起大騷動,因而法語中斷。世尊告眾曰:「爾等比丘!人作噴嚏時說云長命,是其為人之生死原因耶?」「師尊,彼非原因。」「爾等比丘!人作噴嚏時,不可云長命,說者觸惡作之罪。」
此時有人見比丘噴嚏而云:「師尊長命。」但比丘懷疑而不答。諸人不平,皆謂:「云何釋尊弟子沙門對我等說:『師尊長命』不予作答?」向世尊告白此事。佛說:「爾等比丘!在家人之言說,為喜緣起之善者,在家人之說:『師尊長命。』則即應答『長命』。」比丘等繼問:「說『師尊長命』而答以『長命』由何時而起?」佛說:「爾時比丘!說『長命』而答以『長命』,乃往昔所起。」於是佛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出生於迦尸國某婆羅門家,彼父以商賈為生。彼於菩薩十六歲時,使背負寶玉之箱,隨之走徧大小村落而抵達波羅奈國,於守衛者之處,準備食物而進食,但不得宿所。商人問:「過時而來之商旅,宿於何所?」一人曰:「城外有屋一處,其中為怪物所棲,汝等不懼,可宿彼處。」菩薩對父云:「我等且往,如為夜叉,亦勿恐懼,我可制服,使之平伏於父之足下。」於是伴[P.16]隨其父前往。父臥於板牀之上,彼則為父按摩其足而坐。
其處棲住之夜叉,十二年間奉仕毘沙門天,而得此屋。彼得毘沙門天許可:「凡入此屋之人,作噴嚏時必說『長命』,而夜叉對之亦答以『長命』,而除此相互回答者以外之人,皆可食之。」夜叉居於後棟木柱之上,彼欲使菩薩之父噴嚏,以己威力播撒細粉,粉入其父之鼻孔,父臥板牀之上即作噴嚏。但菩薩未說「長命」,夜叉欲食菩薩由柱上降下。菩薩見彼下來,菩薩自思:「此必是使我父作噴嚏,夜叉對人作噴嚏時不說『長命』者,必將食之。」於是菩薩就其父而唱第一之偈曰:
一
夜叉聞菩薩語自思:「此青年說長命,予不能食彼,予可食其父。」夜叉接近父傍,父見彼前來自思:「此夜叉為食不說長命之人而來,予將答以長命。」於是就其子而說第二之偈曰:
二
[P.17]夜叉聞彼之語,〔思:〕「此二人均不能食。」於是將欲回返,菩薩問夜叉曰:「汝何故得入此屋食人?」「我奉仕毘沙門天十二年間,得其許可。」「汝盡人皆食耶?」「除答『長命、長命』者之外,予皆食之。」「夜叉,汝昔為惡,殘忍而無慈悲,加害於人,生為夜叉。今又作此惡業,是由暗入暗,自今以後,應止殺生。」菩薩降服夜叉,說地獄之可怖,威脅於彼,使守五戒,夜叉遂為菩薩之使者。翌日,往來之人見此夜叉,知其為菩薩降服,遂向國王申報:「大王,某青年降服夜叉,已為使者。」國王喚菩薩前來,俾予軍師之位,亦授其父大榮譽。國王命夜叉為徵稅之人,彼隨菩薩之教,多為施與行其他善業,得上生天道而去。
結分
佛說此法語云:「『長命、長命』之回答,乃由彼時而起。」於是佛為本生之結語:「爾時國王是阿難,父是迦葉,子即是我。」
一五六 無私心本生譚
(菩薩=王子)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放棄精進努力比丘所作之談話。世尊問[P.18]彼之比丘:「比丘!汝廢棄精進努力,是真實耶?」比丘答:「世尊!此為真實。」世尊復對彼云:「比丘!汝昔曾為等同塊肉之年幼王子爭取十二由旬之波羅奈城王位,如何於今出家於此教而廢棄精進努力耶?」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其城附近有木工村落,住有五百木工。彼等乘船溯流,於森林中砍伐木材以為建家材料,準備建築一層、二層及其他種種之家屋,將一切樑柱等木材,作為印記,積入岸邊運船之中,順流而下,運還都中,任人選用,以建家屋,彼等取金,再赴其所,運來建家材料。
如斯生活之中,某時,彼等臨時所建伐木小舍之傍,有一大象,誤踏軻地羅樹之刺,其刺傷脚劇痛,腫脹出膿,彼因劇痛,體弱難行,聞伐木之音,彼思依賴木工以癒傷痛,用三足近至彼等伐木之所,坐於地上。木工見大象脚腫有刺,以利刃之斧刺脚周圍,然後用繩纏縛木刺,用力拔出,拭去膿血,洗以溫水,敷以藥物,不久傷癒。大象自思:「予受木工之福蔭,救助予之生命,予須使此諸人受益。」自[P.19]此以後,象與木工一同拔樹,為木工運載砍伐之樹木及捲取斧頭及其用具。曲鼻押住默斗繩之一端。木工食時,每人與象飯團一握,每次進食,象可得飯團五百。
大象有仔象一隻,全身白色,品格善良。大象自思:「予今年老,應捨仔象,為諸人用,我應離去。」彼不語木工,入森林中,伴仔象歸來曰:「此仔象為我子,我被汝等救助生命,為報療治之恩,捨子與汝等,今後彼為汝等工作。」大象更又囑其子云:「今後我之工作,皆由汝來承擔。」於是大象將子象交付木工等逕自進入森林而去。爾後子象依木工之言為用,隨教而行,作一切事。彼等每日與彼五百飯團以養生。彼為諸事,亦入河戲水,木工諸子,時捉其鼻,於水陸共為遊戲。品格高尚之物,無論象、馬或人,均不在水中便溺,因此子象不於水中便溺,而便溺在河岸之上。
某日河上降雨,岸邊半乾之象糞,為雨水沖入河中流下,入於波羅奈城浴場中為一樹叢所阻。國王之象奴,欲使象浴水,伴來五百頭象,諸象嗅聞品格高象之糞味,竟無一隻入河,紛紛揚尾逃出水面。看象者告知象師,象師云:「河中必有障礙[P.20]之物。」於是清理河水,見樹叢掛有品高象糞,象師知其原因,命持來水瓶,盛滿混有象糞之水,徧洒諸象身上,諸象身放芳香,於是陸續入河浴水。象師奏知國王:「大王應即探索香象,伴其歸來。」
王乘船筏出河,溯流而上,抵達木工等住所。子象正在河中游戲,忽聞大鼓之音,上岸至木工之所。木工等迎王:「大王!大王如需木材,何須親臨,何不遣人來取?」「予非為木材之用而來,實為欲得此象。」「大王!即請捕象歸去。」但子象不肯前去。「子象!因何不行?」「大王!予受木工等養育,請賜與彼等養育所用之物。」「香象!予均照辦。」國王於象之四足及鼻尾各掛十萬兩之金,但象仍不前行。木工等各以一套衣物與象,木工之妻等亦與下衣,並與國王約束與同遊夥伴兒童等以保護之責,彼又頻頻回顧,徧視木工等及妻女兒童等,然後隨王而去。王伴彼入都,裝飾都城及象舍,象於都中環繞遊行一周,然後進入象舍,與象以盛大裝飾,並為之舉行儀式,成為國王乘用之象。居於國王親友之位,以王國之半與彼,與王具同[P.21]等之名譽。自從象來之後,印度之王權,盡歸王手。
斯時菩薩入於王第一妃之胎內,當妃將至臨月之時,國王突然亡故。若象知國王駕崩,必將當場心膽俱裂,以故不使象知,人人如此奉仕。隣國拘薩羅國王聞知國王已故,王思:「此國空虛。」率大軍前來包圍都城。人民閉鎖都門,致書拘薩羅王:「我等國王第一之妃,今正臨月,自今七日後產兒,人相者而告云,若妃產男兒,我等於第七日與汝交戰,不能與王國,於此期間,請王等待。」拘薩羅王承諾,妃於第七日產生王子。命名之日,以多人均無私心而得生,名為無私心王子。
於彼出生之當日,都中居民即開始與拘薩羅王戰鬥,因無大將,兵勢雖多,不能取勝,向後稍退。大臣等奏明王妃:「兵士退卻,我等行將敗北。我王崩御、王子誕生、拘薩羅王來戰等等之事,王友玉象尚不得知,此時何不使彼得知?」王妃許諾,裝飾王子,使臥於黃麻布褥之上,由宮殿下,大臣一同引導前赴象舍,菩薩臥於象[P.22]之脚下,妃云:「我主!汝之友人已亡,恐汝心膽俱裂,至今未敢通知,此汝友之子,拘薩羅王前來圍國都城,與汝子戰鬥,我軍退卻,請汝親自殺汝之子,否則即請取此王國而代之。」
爾時象以鼻撫慰菩薩,置菩薩於其頸之瘤上,既泣且悲,由背上放下菩薩臥於妃之手中,象云:「我必生擒拘薩羅王。」於是由象舍出。大臣為彼著鎧裝飾,開啟都門由四方圍擁而出;象出都城,作中呻聲,多數敵軍恐怖戰慄,紛紛逃散。
象即打破本陣,執拘薩羅王髮髻,捉回置於菩薩足前,象立於拘薩羅王前,以遮蔽欲殺王者,象責王曰:「爾後汝當謹慎,勿以王子年幼為可欺。」於告誡後釋王歸國。自此以後,印度全體之王權,皆落於菩薩之手,其他並無再起與菩薩對敵之人。菩薩年七歲時,行即位式,號無私心王正當治國,命終上生天界。
結分
佛說此過去之因緣故事已,現等覺者,唱二首之偈曰:
一
二
[P.23]如斯世尊以不滅之大涅槃為其法語之極意,更又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彼捨精進比丘即得阿羅漢果——為本生之今昔作結語云:「爾時之母親是摩訶摩耶夫人,父親是淨飯大王,取與王國之象是此捨精進之比丘,象之父是舍利弗,無私心王子即是我也。」
一五七 有德本生譚
(菩薩=獅子)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阿難長老受得千件之衣所作之談話。長[P.24]老在拘薩羅王後宮說教之事,已見於前之大精本生譚中(第九二)。國王於長老說教時,送來每件價值千金之衣壹仟件,以其中五百件與五百宮女。宮女等於翌日一日間置此衣物,然後悉皆奉獻與阿難長老,己身仍著舊衣著座隨王朝食。王曰:「予以每件千金之衣配與汝等,何故不著而來?」「國王陛下!我等已皆捧獻與阿難長老。」「阿難長老悉皆接受耶?」「唯然!已悉數領取矣。」國王自思:「等正覺者許其只得三件法衣,察彼阿難長老思為商賣而受取如此眾多衣物。」王對長老頗含怒意,朝食終了,王往精舍,入長老之室,禮拜長老著座問曰:「尊者!於予宮廷,宮女等由尊者聞習法門耶?」「大王!全然如是,應聞者聞,應習者習。」「皆僅聽聞法門耶抑或向尊者施與上下之衣物耶?」「大王!今日彼等贈我每件千金之衣五百件。」「尊者受之耶?」「唯然!大王。」「尊者!佛制非只許法衣三件耶?」「誠然如是,大王!世尊只許每一比丘唯有三法衣之衣料,然並未禁止施與之受取。因此,為與法衣古舊之人而受此衣物。」「然則諸眾比丘,受汝衣物,其古舊法衣如何處理?」「古舊法衣作為[P.25]上衣。」「古舊上衣如何處理?」「作為內衣。」「古舊內衣如何處理?」「作為褥墊。」「古舊褥墊,如何處理?」「作為地上之敷物。」「古舊敷物如何處理?」「作為拭足之拭布。」「古舊拭布如何處理?」「大王!由信心所贈之物,不能無用;而後用剃刀將拭布割切,混入粘土,塗墁坐臥之處。」「尊者!汝等對施與之物,乃至拭布,均非無用。」「唯然如是,大王!我等對所贈之物,不能棄置,皆具功用。」國王歡喜滿足,將其他置於宮中之五百件衣,皆持來施與長老,聞感謝之辭,禮拜長老右繞三匝而去。
長老以初得五百件之衣,贈與法衣古舊諸人。長老有五百弟子,其中有一年少比丘,長老深得其助,彼掃除室之內外,預備飲料、用水、刷牙楊枝、洗面用物乃至清洗便所浴室,舖陳臥室種種工作,更為長老揉手槌背種種照拂。長老乃以後得五百件之衣,任己之意不留,悉數贈與其得力助手之少年比丘。然此比丘亦將此衣物悉數轉贈分配與同門之弟子諸人。如斯得贈衣物諸比丘眾,將此衣物裁剪染成如迦尼迦花色之法衣[1],為上下衣著,往至佛所禮拜佛後,坐於一面而白佛言:「世尊!有此入預流果之尊貴弟子等見人不同而施物〔不同〕之事耶?」「汝等比丘!尊貴弟子等無見人不同而施物之事。」「世尊!我等之和尚,法藏之長老以每件價值千金之衣五百件,唯只施與一年少比丘,然此比丘以自己所受之物分配施與我等。」「汝等[P.26]比丘!阿難非見人不同而施物者。彼年少比丘大為阿難之助,因對助己之恩與德,且任自己之意,『對有恩者必須報恩』,所謂由感謝之念而施與。昔日賢人等對自己所受之恩,應須返報。」於是佛應彼等之請求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為獅子,棲於山窟之中。一日彼由窟出,見一山麓,環繞山麓有大湖水,其一所高處上方泥團之處,生有柔軟青草,兔與羚羊及其他小動物之類,遊於泥土之上啃食青草。當日亦有一隻鹿來至彼處食草,獅子欲捕其鹿,由山頂躍身而下,以猛勢搏鹿,鹿驚恐戰慄悲鳴逃逸。獅勢雖猛,未能制伏,陷入泥土之中而不能出。四足猶如四柱直立,七日間未得進食。
其後一豺來彼處探物覓食,見獅恐怖欲逃,獅喚止之:「豺汝勿恐怖,予陷泥中,不能動轉,請汝助我出險。」豺行至其側曰:「我救汝起,汝起之後,恐將食我。」「汝勿恐怖,我不食汝,且將與汝以大利益。以何手段,務救予起。」豺依約束,由獅子[P.27]四足之側,除去泥土,於四足之側,挖掘洞穴,導向水邊,使水流入穴處,泥土柔軟。豺即入獅腹下,用力擊獅之腹並大聲呼叫:「汝用其力。」獅奮迅用力,由泥中跳出至陸上。暫休之後,入湖水中,洗去泥土,然後殺一水牛,以齒裂肉謂豺曰:「請君食之。」置肉於豺前,豺食之後,獅亦自食。豺後取肉一片,獅問:「君將何為?」豺云:「君應有妻,予取與妻。」獅云:「君可取去。」獅亦為其牝獅取肉後向豺云:「予將至山頂探視吾友君之棲家。」獅往其處,與豺食肉,並寬慰牡豺及牝豺曰:「此後我養汝等。」遂伴彼等至自己棲處,使住他窟之中。爾後出外探取獵物,留牝獅與牝豺於窟中,殺種種獸類,當場食其二隻,餘二隻攜歸與彼等之妻。
經時不久,牝獅生仔三隻,牝豺亦生仔二隻,彼等互相友善生活。某日牝獅心中自思:「牡獅對二豺及其子等頻頻關愛,此必對牝豺相親,始如此關愛。」於是牝[P.28]獅虐待牝豺並威嚇欲由此處趕走彼等。每當牡獅相伴牡豺出外獵物時,牝獅即虐待牝豺並與威嚇:「汝等何故居於此處而不往他所?」牝獅子等亦對豺之子等同樣威嚇。牝豺以此事語告牡豺:「牝獅必依牡獅之言,始行如此,吾等常居此處,生命被奪不保,我等仍回原處為宜。」牡豺聞妻之語,即往獅所:「我等長久住於君之近處,長久共住,關係不佳,當我與君外出獵物之時,君妻對我妻為惡口雜言:『何故居於此處而不退去?』君之子亦對我子威嚇,人居己側而起嫌厭,則即速離去為宜,惡口雜言,有何必要?」於是豺唱第一偈曰:
一
[P.29]牡獅聞彼之語即向牝獅曰:「前者如是如是之時,予為取獵物而出,七日之後與兩隻豺一起歸來之事,汝還記得?」「唯然!予仍記得。」「然予七日不還之理由,汝可知曉?」「夫君!恕我不知。」「汝可知,我欲捕一鹿,誤陷泥中,而不能出,七日之間,立不得食,我為豺君所救,得以拾歸生命。豺君實為與我生命之友,能為交友之道,友人非是弱者。自今以後,對我之友人及其妻子,不可表示如此輕蔑之意。」於是牡獅唱第二偈曰:
二
牝獅聞牡獅之語,向豺夫婦謝罪,自此以後,獅豺子等亦同在一起友善相處,[P.30]共同遊戲。兩親去世後,彼等友誼不變,仍然和睦共同生活,繼續七代親交不替。
結分
佛述此法語已,說明聖諦之理——佛說聖諦之理竟,有者成預流,有者成一來,有者成不還,有者成阿羅漢——佛於是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豺是阿難,獅子即是我也。」
一五八 善頰本生譚
(菩薩=大臣)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二人性情粗暴之比丘所作之談話。爾時祇園精舍有一氣質粗暴喜好喧吵之比丘,而於田舍間亦有如是比丘一人。某日田舍比丘因事前來祇園精舍,沙彌及年少比丘等皆知彼之氣質狂暴,戲心導此比丘入於祇園狂暴比丘之室,以觀此二人之喧吵。然此二人會面後,彼此友善和睦,互揉手足,按摩背部。法堂之中,頓起風評:「我諸法友!狂暴比丘對他人粗暴喧吵,而其彼此之間,相互友善,生活快樂。」佛適出堂,問諸比丘:「爾等比丘!聚集此處,作何談語?」比丘答以:「如是如是之語。」「爾等比丘!此非自今始,彼等前生,即對他人粗暴喧吵,而彼等相互友善,生活快樂。」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為備王諮詢,商談國事之大臣,無論[P.31]聖俗諸事,不可或缺之一人。國王性喜財物,王有一匹烈馬名摩訶索拏,某時,北國馬商引來五百匹馬,報知國王。菩薩未曾議價,照價買入。王甚不滿,另喚大臣囑曰:「應予議價,議價之先,放摩訶索納入馬羣中,凡為其咬傷之弱馬,均與廉價買入。」大臣謹遵如命。
馬商甚為不快,將此事告知菩薩,菩薩問:「汝等於自都中有無烈馬?」「長官大人,有烈馬一匹名善頰者,性質狂暴。」「汝於再來之時,將彼帶來。」彼等還都後,果於來時,帶烈馬至。王聞馬商人來,開獅子欄,放出摩訶索拏,商人見烈馬來,亦放出善頰,兩馬相會,互舐對方之身,然後靜立不動。國王問菩薩曰:「此二烈馬,對他馬性暴喧吵,加以咬傷,何以彼此相會,和睦相處?」菩薩曰:「此二馬性質相同,行不相異。」於是唱二偈曰:
一
[P.32]二
菩薩說偈已,更告誡國王曰:「大王,王以強欲損他人物,實為不宜。」於是付以馬價之金,馬商等得其償金,滿足歡喜而去。後王隨菩薩之誡,依業生於當生之所。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於是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二馬即是今之二惡比丘,國王即是阿難,賢明之大臣即是我。」
[P.33]一五九 孔雀本生譚
(菩薩=孔雀)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一厭出家生活之比丘所作之談話。比丘等伴此比丘來至佛所,佛曰:「汝厭出家,是否真實?」「世尊!是為真實。」問曰:「汝何所見?」答曰:「見一飾身之婦人。」於是世尊曰:「比丘!如汝之心,如何能不為婦人所動?昔諸賢者,聞婦人之聲,七百年間未起煩惱,機會一來,瞬間即為不品行事。清淨之人亦起煩惱,譽高之人為不名譽,況不淨者,無待言矣。」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宿某孔雀之胎卵中,其殼如迦尼迦花蕾之色,破卵而出,作黃金色,美麗可愛,兩翼之間,具有美麗赤色之線。彼護己命越三山峰,至第四檀特金山中之平原,定為居所。黎明之時,彼立山頂,觀日初昇,為保護自己探取食物之所,唱念梵呪:
一
[P.34]菩薩以此偈禮拜太陽,又唱第二之偈禮拜過去入於涅槃諸佛及其佛德:
二
[P.35]如此日間出往各處,黃昏立於山頂觀日之西沈,思念佛德,為保護所棲之家,再唱梵呪如次曰:
一
二
彼孔雀如此堅固守身於棲所。
[P.36]爾後,波羅奈城附近獵夫村住一獵夫,徘徊於雪山地方見此檀特金山頂之菩薩,告知其子。其後某日波羅奈王妃開瑪夢見金色孔雀為其說法,告王曰:「大王!予曾聞金色孔雀說法。」王問大臣,大臣等云:「此事婆羅門等知之。」婆羅門等答稱:「確有金色孔雀。」王問:「在於何處?」答云:「獵夫知之。」王集獵夫,一一詢問。彼獵夫之子云:「唯然,大王!有檀特金山,彼處棲一金色孔雀。」王曰:「汝可將其生擒捉來。」
獵夫至孔雀探餌之處張網,然孔雀所踏之處,網不能收,獵夫終不得獲。徘徊七年之間,獵夫死於其處,開瑪王妃亦於失望不果之中死去。王因其妃之死憤慨,王刻一金板納入箱中,上書:「雪山地方有檀特金山,其處棲一金色孔雀,食其肉者,不老不死。」國王死後,他王即立,王讀金板,見有不老不死之語,即遣獵夫往捕。彼亦至其處,不能捕得菩薩,仍死於其處。
如斯六代之王相繼去世,至第七代王即位,亦遣一獵夫前往。彼至其處,不於[P.37]菩薩足所踏處張網,彼知菩薩以呪文護身往探餌之場。彼下山至附近捕一雌孔雀,加以訓練,拍手即跳,彈指即鳴,如此習練熟慣,伴至其處。於孔雀尚未護身探餌之前,晨起打橛張網,使雌者鳴聲。孔雀聞雌性特有之鳴聲,引動愛慾,呪文不能護身,踏入網中,為獵捕歸,獻與波羅奈王。
王見孔雀美麗之姿,心中滿足,賜彼以座。菩薩就座問王曰:「大王何故捕我?」王曰:「食汝肉者不老不死,予欲食汝肉,以求長生。」「大王!汝食我肉,不老不死,則我將死矣。」王:「汝必須死。」「然我死之後,汝食我肉,如何得以不死?」王:「因汝身為黃金色,據謂食之可以不老不死。」「大王!我不能謂我非黃金之色,我之前生,為此都城之轉輪聖王,自持五戒,使世間人等亦護持此戒。我死生入三十三天,於有生之間居於其處,死後因其他所犯惡業之果,出生為孔雀之身。依昔日持戒威力,為黃金色。」王:「汝為轉輪聖王,持戒結果,得黃金色,此事如何使我等相信,[P.38]誰為汝之證人?」「大王!我有證據。」王:「證據在何處?」「大王!我為轉輪聖王時,乘以寶珠所造之車行於空中,此車現埋於王園蓮池之中,王可由蓮池中取出,以為我之證據。」
王曰:「甚善。」於是王命抽乾蓮池之水,取出寶車,信菩薩之言。菩薩曰:「大王!除不滅之大涅槃,其他一切有為之法,皆為不定、無常、滅盡之性質。」於是為王說法,使王守五戒。王以信心奉王國於菩薩,以表誠敬之意。菩薩為王國之王,住其處數日後,語王曰:「大王勿怠勤行。」誡王之後,騰空向檀特金山而去。王從菩薩之教,多行布施及其他善教,應己之業,生於當生之處。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心厭出家比丘即得阿羅漢果——於是佛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王是阿難,金色孔雀即是我。」
一六〇 紺青鴉本生譚
(菩薩=國王)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竹林精舍時,對提婆達多模倣世尊事所作之談話。提婆達多對佛之二大弟子來至象頭山時,模倣世尊之坐相使二人見。二長老於說法後,[P.39]率領歸附己等諸人回返精舍。佛問曰:「提婆達多見汝等為何狀?」二人曰:「世尊!彼模倣為世尊狀,招大破滅。」佛曰:「舍利弗!提婆達多模倣我狀陷於破滅,非自今日始,彼之前生即已陷於破滅。」於是佛應長老之請,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於毘提訶國,彌絺羅城毘提訶王治國時,菩薩由第一妃之腹出生,成年後,往得叉尸羅修諸學藝,父死而繼承王位。時有一金色鷲王於飼餌之場與一雌鴉同居,雌鴉產子似母而不似其父。
子之羽色紺青,因以「紺青」為名。鷲王常來探視其子。爾後鷲王又得二隻雛鷲,彼等見其父常往人間住處而問曰:「父親!何故汝常往人間之住處?」「我子!我與一鴉共棲,生有一子,名曰紺青,我為見彼而往。」「彼住何處?」「毘提訶國彌絺羅城附近,如斯如斯之所,有多羅樹一株,彼等棲於樹頂。」「父親!人間住處可畏,我等憂心,汝不宜往,我等結伴前往。」二雛鷲依父所教之標的尋訪,終著其處,使紺青立一木棍之上,彼等各以口啣其一端,飛臨彌絺羅城之上空。
恰於此時,毘提訶王乘全身白色之四匹辛頭[1]馬所駕之車,堂堂巡視都中。紺青見之而自思:「我與毘提訶王有何不同,王乘四匹辛頭馬車,巡迴都中,我乘鷲鳥所啣之車行於空中。」於是紺青唱第一之偈曰:
[P.40]一
二雛鷲聞紺青偈語,心中憤怒,思欲當處降落,又恐受父譴責,於是相伴至父所告紺青所作之語。父亦憤怒曰:「汝自命偉大,以我子比為牽車之辛頭馬,汝不辨自己分際,此非汝應居之所,汝速往汝母所棲之處。」鷲鳥詰問紺青唱第二之偈曰:
二
鷲鳥言後,即告其子曰:「汝等可降落於彌絺羅城之芥捨場,然後歸來。」彼等依言而降。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即為本生之今昔作結語:「爾時紺青是提婆達多,鷲雛即是二大弟子,其父是阿難,毘提訶王即是我。」
[P.41]第二章 親交品
一六一 因陀羅同姓本生譚
(菩薩=仙人師)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一性質頑固之比丘所作之談話。此一故事由第九篇鷹本生故事(第四二七)中而來。佛向此比丘云:「比丘!因汝昔頑固,不用賢者之言,為狂象之脚踏死。」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出生於某婆羅門家,年長後,廢家族生活,出家入仙人之道,為五百仙人師住於雪山地方。時苦行者中,有名因陀羅同姓之苦行者,性情頑固、不從人教。彼飼一象子,菩薩聞之,喚彼近前曰:「汝飼象子,是否真實?」「師尊!是為真實,予飼喪親之象子一匹。」「象子長大,將殺飼主,汝不可飼。」「師尊!我若無彼,我不能生。」「汝將有後悟之一日。」象被飼養,身軀漸大,爾後某日,仙人等至森林樹上採集種種果物而遠行,暫行滯留其處。南風吹來,象生狂氣,毀壞草屋、打破水瓶、拋棄石板、折斷椅子。彼思欲殺苦行者,入於林[P.42]中,觀察苦行者歸來方向,等待守候。因陀羅同姓攜飼象食料先一步歸,彼以平日飼象之心近象之傍。象由林中奔出,以鼻捲彼,拋於地上,以脚踏頭,至於絕息,然後猛烈狂吼,入森林而去。諸苦行者以此事告知菩薩,菩薩曰:「與惡人不能親近。」於是唱下面二偈:
一
二
[P.43]如斯菩薩云:「不可有背他人之教,須善學之。」於是教仙人一同葬因陀羅同姓之屍骸,修行梵住,成上生梵王之身。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為本生之今昔作結語:「爾時因陀羅同姓即是此頑固者,仙人羣之師即是我。」
一六二 親交本生譚
(菩薩=苦行者)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火神祭所作之談話。此一故事與前之象尾本生譚(第一四四)中所出者同。諸比丘等見祀火神者而問世尊:「尊師!結髮道人等為種種錯誤之苦行,此有何利益?」佛云:「汝等比丘!此無絲毫利益。昔諸賢者信祀火神為有利益,長久之間,祭祀火神,於行祀場所,見無利益,於是以水滅火,用樹枝等物撲滅火焰,更不返顧。」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出生於婆羅門家。彼年十六,父母取彼誕生時點來之火付彼曰:「我子!汝可攜汝誕生時所點之火,入森林中,奉仕火神,或習三吠陀,建設住宅為家族生活?」彼云:「予無為家族生活之心,於森林中,奉仕火神,我以生梵天世界為目的。」於是彼拜別父母,攜火入森林中,住居於草葺之家,奉仕火神。
[P.44]某日,彼被招回家中,得醍醐味之乳粥,彼思:「以此乳粥供養大梵王。」於是持歸焚火,自云:「我今供養有福之火神以雜有醍醐味之乳粥。」彼遂投粥於火中。因將油氣甚強之乳粥投入火中,火燃炎上,燒毀草舍。婆羅門恐怖戰慄,逃避外出,彼云:「惡人非可相親者,今為此火燒毀我辛苦所建之草舍。」彼唱第一偈曰:
一
彼如斯云:「予不用汝反逆之同黨。」彼用水消火,並以樹枝擊打撲滅,遂入於雪山中,見一牝羚羊舐獅處之顏,彼思:「與善人親交,世間無此更善之事。」彼唱第二偈曰:
二
菩薩如斯云已,入雪山深處,出家為仙人之道,修行神通與禪定,臨終同時,出生為梵天界之身。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即為本生之今昔作結語:「爾時之苦行者即是我。」
一六三 須師摩王本生譚
(菩薩=婆羅門子)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任意之奉施所作之談話。舍衛城唯有一軒之家,某時供養佛及比丘大界,有時供養外道等。更於某種場合,組合多數人等施行團體供養,更團結一街內者或全體都中住民,任意寄附施物供養。是時都中全體之人,準備任意寄附之物,施與一切生活必需品[1]。當時意見分為兩部,一部份人云:「此一切生活必需品,應施與外道諸人。」其他一部之人云:「此應施與佛及比丘大眾。」如是幾度議論,從外道謂應施外道,從佛者謂應施佛及比丘。最後取決於多數,主張施與佛及比丘眾者居於多數,彼等之言,確受肯定,使外道信者不能阻礙對佛之奉施。都中之人招請佛及比丘大眾,行七日間大施,至第七日施與一切生[P.46]活之必需品,佛致感謝之意,對眾人教向果之道,還歸祇園精舍,比丘大眾對佛勤行終了,佛立香室之前,為說佛之教法,入於香室。黃昏時,比丘等集於法堂中談話:「諸法友等!外道信者力圖阻礙奉佛之施與,但終未得逞,一切生活必需品之施物,終於歸於佛之足下,佛之力豈非大哉!」爾時值佛出堂問曰:「爾時比丘!汝等何言集於此處?」比丘告曰:「如是如是。」佛云:「爾等比丘!此外道信者等,力圖阻礙施我之事,非自今始,前生即亦如是。然其施物,終歸於我之足下。」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有蘇西瑪王,爾時菩薩宿於王之司祭官夫人胎內,彼年十六歲時,其父死去。彼於父生前即為王之象祝役,於行象之祝事場所,所有運來之物品及象之飾物,均應歸入象祝之手。如此每行一次祝事,彼即能得千萬兩之金。
恰於此時舉行象祝,其他諸婆羅門,至國王之處請曰:「大王,行象祝式時,必行象祝儀式。彼司祭官婆羅門之子年幼,不知三吠陀及象之經文,乞許我等以為象祝。」王同意曰:「可。」婆羅門等云:「不使司祭官之子為象祝,我等可儲多金。」莫[P.47]不歡喜迷心相慶。四日後祝事將行,菩薩之母聞此信息,母曰:「象祝之式,七代之間,均為我家執行,今後家道中衰,財產減少。」心中悲痛而泣。菩薩曰:「母何故悲泣?」聞其理由,向母曰:「我將行象祝之式。」母曰:「我子!汝不知三吠陀及象之經文,如何得行其式?」「母親!象之祝事,何時施行?」「由今後第四日。」「母親!詳知三吠陀及象之經文之師,現住何處?」「我子!諸方聞名之師,距離此方二千中旬之遙,住於健馱邏國之得叉尸羅。」「母親!我為不使家世衰落,明日一日之內,即往得叉尸羅,一夜之間修習三吠陀及象之經文,於翌日即還,第四日即可行象祝。請母勿悲。」
菩薩安慰其母,次日早起食事終了,唯其一人開始旅途,一日之內達得叉尸羅,拜師坐於一面。師曰:「汝由何處而來?」「尊師!我由波羅奈城。」「汝來何事。」「於師之所,欲修習三吠陀及象之經文為目的。」「甚善,汝請習之。」菩薩云:「予之工作急迫。」於是告知一切之事。「我一日間到達二千由旬之所,請於今日一夜間教我,自今第三日即行象祝,予只一次受教而即皆得記入。」菩薩得師許可,洗師之足,以[P.48]千兩之金囊,置於其前,禮拜師尊,坐於一面。一一暗誦,太陽東昇之時,師已將三吠陀及象之經文教畢,問師曰:「尊師!尚有其他應教者耶?」師云:「總皆終了,再無其他。」「尊師!此卷有如是如是文句之說明,有如是如是讀法錯誤之處,今後伏請尊師如是教授弟子。」菩薩正師之誤,早起進食,禮拜師足,唯一日之內還歸波羅奈城拜見母親。母親問:「我子!所受教者已得教耶?」答曰:「已得。」母甚歡喜。
翌日象祝之儀式開始準備。一百頭大象飾以金飾,豎立金旗,上覆金網,裝飾王宮之前庭。婆羅門等云:「我等將行象祝之式。」皆以盛裝飾身。蘇西瑪王亦以各種裝飾飾身,並攜裝飾之道具來至象祝場所。菩薩亦飾身如一王子,前後添加應環繞其身之供物,來至國王之前向王奏曰:「大王陛下!君上滅我之家,命其他婆羅門等行象祝之式,與彼等以象飾及物,此事是否真實?」於是菩薩唱第一偈曰:
一
[P.49]蘇西瑪王聞菩薩語唱第二之偈曰:
二
於是菩薩向王奏曰:「大王陛下!予之家世及予自身之家世執掌,王尚記憶,奈何置予於不顧,使他人行象祝之式。」「人言汝不知三吠陀及象經,因此使他之婆羅門行此儀式。」「大王!只此等婆羅門中,若有一人能與我議論三吠陀及象經中之一節者,即立其人為象祝。此三吠陀,象經及象祝之儀式作法,全印度中,除予之外,[P.50]他人無有知者。」於是菩薩作大獅子吼,婆羅門等無一人能起立為其對手,菩薩為自己之家建立不搖之基礎,執行象祝之式,攜得諸多財物,歸還自家。
結分
佛為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有者得預流果,有者得一來果,有者得不還果,有者得阿羅漢果——於是佛為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母是摩訶摩耶夫人,父是淨飯大王,蘇西瑪王是阿難,四方馳名師尊是舍利弗,而此青年即是我。」
一六四 鷲本生譚
(菩薩=鷲)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一奉養其母之比丘所作之談話。此故事由睒摩賢者本生譚(第五四〇)中所出。佛問此比丘曰:「據云汝養在家人,其事真實耶?」「彼為真實。」佛問:「彼在家之人為誰?」比丘白言:「世尊!乃我之父母。」佛讚曰:「善哉,善哉!汝等比丘!對此比丘,不可發怒。昔諸賢人,有依德扶助非己親屬之例,而此人唯養己之父母。」於是佛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出生為鷲山中之鷲身,養其父母。時值某日之事,起大風雨,鷲等不堪風雨寒侵,往波羅奈城,寒慄坐於塀側溝緣。時有波羅奈之長者出城浴水途中,見鷲等疲弊狀態,皆使集於無雨之處,焚火遣人至[P.51]捨牛之墓場,持牛肉來,與鷲等食,加以保護。待風雨止,鷲等恢復體力,紛向山間飛去,於是一同集會商談:「我等蒙受波羅奈長者之恩,受恩當然報恩,因此今後無論衣服,裝飾道具等,凡能入手之物,均須送往長者之家,投落外庭之上。」自此以後,鷲等見到衣服,裝飾道具等物,日晒晾乾之時,乘人大意不備,如鷹之攫取肉片,急速掠去,投落於長者之外庭。長者知其為鷲所持來之物,一總別置於一處。
有人報告國王:「鷲鳥行掠盜於都中。」王曰:「先捉一隻鷲來,其他皆相伴而至。」於是處處張羂掛網。而養母之鷲,為羂索所絡,獵者捕得,將獻與王。波羅奈長者為向王問候,途中見捕鷲者,長者自思:「勿殺此鷲。」遂一同來至王所。鷲被獻與王,王問鷲曰:「汝等於都中掠盜衣類及其他物品,果有其事?」「大王!誠如所言。」「送與何人?」「波羅奈長者。」「何故為此?」「彼曾救助我等之生命,受恩者須當報恩,因此以衣物與長者。」王向鷲云:「距此百由旬,應見棄屍之所,汝何故未見羂索而為所捕?」於是王唱第一偈曰:
一
[P.52]鷲聞王語唱第二之偈曰:
二
王聞鷲語問長者曰:「汝大長者!鷲等持衣及其他物至汝家為真實耶?」「大王!予均置於個別之處,一切物品一一歸還失主,願王釋此鷲。」於是鷲被放還,大長者亦歸還一切物品。
結分
佛述此法話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理竟,養育母之比丘已得入預流果——於是佛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王是阿難,波羅奈長者是舍利弗,養育母之鷲即是我。」
一六五 鼬本生譚
(菩薩=仙人)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軍人等之爭所作之談話。此故事與前之龍本生譚(第一五四)所出者同。此處佛又云:「此二大人依我為之和解,非自今始,前生我已為此人等互相和解。」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於某村出生婆羅門之家。成年後,於[P.53]得叉尸羅修習學藝,捨家族生活,出家入仙人之道。得禪定與神通,以拾落物為生,於森林中以樹根果物為食,住於雪山地方。於彼經行場所之端有一蟻窩,其中為一鼬所棲,於其近處樹洞穴中住有一蛇。此蛇與鼬,二者時起爭端,菩薩為說蛇鼬相爭之禍,使聞念慈悲之德,教以彼此必須和睦生活,改正雙方之關係。
爾後蛇出洞時,鼬於經行處之端蟻窩穴之入口處伸頭露齒而臥,開口呼吸而眠。菩薩見其臥眠之狀問曰:「爾因何恐怖?」於是唱第一偈曰:
一
菩薩述偈已,鼬云:「尊者!敵不可輕,敵實可怖。」於是唱第二偈曰:
二
[P.54]菩薩曰:「汝勿心憂,我已使蛇不與汝為敵,以後勿須疑惑。」菩薩教彼等修行四梵住行,可生梵生。蛇與鼬各依其業出生於應生之所。
結分
佛述此法話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蛇與鼬是今之二大人,爾時行者即是我。」
一六六 烏婆沙魯哈婆羅門本生譚
(菩薩=行者)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一名烏婆沙魯哈伽之婆羅門,執意墓場為不淨之談話。彼為大富翁,具有諸多財產,因信仰不同,與住於近所精舍之佛弟子等,並不相親,然彼之子,賢而智慧。彼已年老,謂其子曰:「我子!彼低賤人之火葬墓場,不可葬予。汝應葬我屍骨於不污之所。」「父親!父之火葬適當場所,我不能知,父可與我結伴前行,指定適當之場所。」婆羅門於是與子結伴出都,登靈鷲山頂,謂其子曰:「我子!此處無一賤者火葬,可於此處葬我。」婆羅門與其子下山。
佛於是日晨起,觀察應濟度親族之中,此父子二人具入預流向資格,於是佛如獵夫攀尋山路,向山麓前行,等待彼等二人由山頂降下。恰於降下時與佛相會,佛與彼等喧談:「汝婆羅門等曾往何處?」青年婆羅門語其事。「汝等善來,今可再往汝[P.55]父所言之處。」佛與父子二人相伴,再登至山頂。佛問:「在於何處?」青年曰:「尊師!我父指此三山之中間。」佛云:「青年!汝父厭墓之不淨,非自今始,前生即為厭墓不淨之人。汝父命汝葬彼於此處,亦非自今始,前生彼仍欲葬於此處。」佛應青年之請,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此人仍於王舍城,其名仍為烏婆沙魯伽婆羅門,青年仍為其子。爾時菩薩出生於摩揭陀國婆羅門家,修習學藝已盡,出家入仙人之道,得禪定與神通,彼享禪定之樂,久住雪山地方。為得鹽酢等物,住於靈鷲山上草舍之中。爾時彼婆羅門以與今相同之語告其子,子云:「請教我安葬之處。」彼仍教此所,與其子由山降下,來至菩薩之側,菩薩亦問青年與今相同之語,聞青年之語而行,並謂:「依汝父所語,察看屍骸污與不污之所。」與二人一同登至山頂。青年云:「此三山之中間為不污之所。」佛曰:「青年!此處被火葬者,其數之多,不可勝數。僅出生於此王舍城婆羅門之家如汝父烏婆沙魯伽之名而被火葬者,即為一萬四千次。在此大地之上,未作火葬之所,非墓場之所及未曾輾轉頭骨之所並無一處。」於是菩薩教彼明宿住智而唱次之二偈曰:
[P.56]一
二
如是向彼父子說法,使聞修行四梵住法,出生於梵天之世界。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父子已入預流果——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父子是今之父子,行者即是我。」
一六七 完美本生譚
(菩薩=長老)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王舍城附近溫泉精舍時,對三彌提長老所作之談話。某時,三彌提尊者一心不亂終夜坐禪後,朝日昇時,浴於溫泉,黃金色之身將乾,著[P.57]內衣手執上衣而立。身體如黃金之像,甚為美觀,三彌提(完美)其名,當之無愧。
斯時有一天女,見此美極之身,起戀慕之情,向長老曰:「比丘!汝尚年少,為一髮毛黑而美之青年,精神充沛、氣量宏偉、甚可敬愛。具此優美,不求世間快樂,而為出家,有何效益,先求世間快樂,而後出家修行沙門之道,豈非得體?」長老對天女云:「天女!予經幾多之年將死,予亦不知死時,此對予為一秘密。因此予於少年之時,修行沙門之道,思致終其苦惱。」天女不得與長老相親,即於其處消失。長老參詣佛所,告白此事,佛曰:「三彌提!汝受天女之誘惑,非自今始,於前生出家時,即曾遇天女之誘惑。」佛應長老之請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出生於迦師國某村之婆羅門家,達成年後,極一切學藝之奧義,出家入仙人道,得禪定與神通。一心不亂坐禪後,浴水著一樹皮製之衣,手攜一件,以待身乾而立。
有一天女見彼至極優美之姿,起戀慕之情,誘惑菩薩而唱第一之偈曰:
一
[P.58]菩薩聞天女之語,說明己志而唱第二偈曰:
二
天女聞菩薩語,即場而消失。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天女是今之天女,爾時行者即是我。」
一六八 鷹本生譚
(菩薩=鶉)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鳥訓經」述調御自身心地之談話。某日佛喚諸比丘曰:「汝等比丘!各自回返父之鄉里托鉢。」並說與此關聯「大品」中之一[P.59]經。佛云:「汝等且待,前生為畜生之類,捨棄父母之處所,至其他之處覓食,陷入敵人手中。其有智慧者,巧用計略,幸得脫出敵手。」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出生為鶉身,住於耕地之土壤間。某日彼不於自己之食場覓食,思欲往他處獵餌,往森林之端。一鷹見之,鶉為鷹疾飛,降而捕捉。
彼隨鷹而行,嘆曰:「予等至為不運,身少善業。我等不應至其他之食場覓食而往其處獵餌,若居於自己兩親遺留之處拾物,汝雖前來,我與汝戰,將不負於汝。」鷹曰:「汝之兩親所遺之食處在於何處。」鶉曰:「在此耕地土壤之間。」鷹信己力可勝鶉,遂放鶉曰:「汝其行矣,雖歸彼處,亦難逃脫。」鶉回居所,立大土塊上云:「汝可來一搏。」鶉向鷹呼喚叫戰,鷹自持己力,併翼俯衝,鶉知鷹以非常之勢衝降搏己,迅速避入土塊之中,鷹來勢過猛,不能自制,胸撞土塊破裂,眼球突出而亡。
[P.60]佛語昔日故事使比丘聞:「汝等比丘!如畜生之類,徘徊於非自己食處而落入敵手,而於自己兩親所遺食之處,則能卻敵。因此汝等不可徘徊於非己之領域,至他之領域,魔見乘隙,為魔之目標。汝等比丘!非己領域他之領域為何?即是五種之欲。五種之欲為何?即眼所知之色等,汝等比丘!此非比丘自己之領分,乃為他人之領分。」於是現等覺者(佛)唱第一之偈:
一
鷹死而鶉出:「予真見敵之背矣。」鶉立其胸上,喜而歌唱第二之偈:
二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諸多比丘達預流果及其他——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鷹是提婆達多,鶉即是我。」
一六九 阿邏迦仙本生譚
(菩薩=師匠)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慈念經」[1]所作之談話。某時佛喚諸比[P.61]丘曰:「汝等比丘!以心之解脫為目的,反覆多行慈念,增大倍加,如載重要器物,十分努力,積集實行[2],期待能得十一種功德。十一種功德為何?睡眠平和、醒覺平和、不見惡夢、人間敬愛、鬼神敬愛、天人保護、不受火、毒、刀傷之果、心速寂靜、氣色沉著、死時不迷、上乘理解、出生梵天。汝等比丘!心以解脫為目的,反覆多行慈念,增大……乃至……十分努力,積集實行,期待能得十一種功德。」具有此十一種功德,方被稱讚為慈念之修行。佛云:「汝等比丘!比丘云者,對一切生類個別或一般,皆當修行慈念,對善者須擴展善心,對惡者亦應擴展善心,對中位者亦應擴展善心;如此對一切生類個別或一般,皆當修行慈念,皆當修行悲心、喜心、捨心,當於四梵住之上努力,如斯雖不達向果,但可成生梵天世界之身。昔之賢人等七年之間,修行慈念,於七度成劫壞劫之間,唯只住於梵天世界。」於是佛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於某劫之間,菩薩出生於某婆羅門之家,達成年後,捨欲樂而出家,入仙人之道,達四梵住,師名阿邏迦,住雪山地方,彼有眾多弟子。彼教仙人之團體云:「出家者當修行慈心,當修行悲心、喜心、捨心。所謂慈心,即可使成就出生於梵天世界之目的。」菩薩為說明慈愛之功德唱次之二偈:
一
二
[P.62]如是菩薩對弟子說修行慈心之功德,使之聞教修行,自修禪定不廢,出生於梵天世界,於七度成劫壞劫之間,不還來此世間。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仙人團體是佛之侍眾,阿邏迦師即是我。」
[P.63]一七〇 伽美雷翁本生譚
此一本生譚見於大隧道本生譚(Mahāummagga-jātaka)(第五四六)中。
第三章 善法品
一七一 善法本生譚
(菩薩=長者)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一聾婆婆所作之談話。舍衛城中有一長者,歸依三寶,信心誠篤,受持五戒;某日彼攜酥酪、藥品、華香、布疋,欲向佛前聞法而去。當彼外出之時,其妻母亦攜帶嚼食噉食之物,往長者家看望其女。此母生來耳聾重聽,彼與其女食事外,為拂睡意,對女閒談:「汝夫婦彼此情感如何?」女云:「母親何出此言,如吾家主之德備,出家之人中,亦甚難得。」信女〔母親〕聞女言,未加思考,只聞「出家」二字,即高聲曰:「汝夫已出家耶?」家中諸人亦皆以為長者出家而內外皆喧聲。聞聲而來之家人伴侶,訊問緣由,家人皆答以:「主人已出家他去。」
[P.64]長者聞十力佛之說法,出精舍返回都城。途中某人見長者云:「聞尊者已出家,家中人皆歎息。」爾時長者自思:「我雖未出家,人皆以我出家,我此善譽,不可使無,自今日始,我應出家。」於是復返佛所,佛曰:「信士,汝今向佛奉仕,所辦已畢,去而復返,將欲何為?」彼白佛云:「予身被善譽,不可使無,予欲出家,故而復返。」於是彼受出家之戒與僧伽諸具,修行正道,不久得阿羅漢位,此事教團比丘徧知。某日,諸比丘眾,集於法堂談話:「諸君!某甲長者,身受善譽,不可使無而出家,今達阿羅漢位。」適佛出堂問曰:「汝等比丘!今作何言,坐於此處?」比丘白言:「如是如是。」佛云:「昔之賢人,所起善譽,不使無善評,亦有出家。」於是佛說過去之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都城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於長者之家,及長而父死後,繼承為長者之家督,某日彼出己家,向王問候,彼之妻母,欲見其女,往至其家。女母耳患重聽,聞如所說與今之話同。彼問候王畢,返回自己之家,見某人云:「尊者言欲出家,尊家甚為悲歎。」
菩薩自思素有善譽,此譽不可消滅,後復返至王處,王曰:「汝大長者,尊事已辦,何為去而復返?」長者曰:「大王!予在家而未出家,眾人云我已出家,深致歎息。得此善譽,不使消滅,予願出家,請王許可。」為說明此意說次之偈:
[P.65]一
二
菩薩如斯說已,由王處得出家之許可,行至雪山地方,遂為仙人而出家,修行威神力及定力,最後生入梵天界中。
結分
佛為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王是阿難,波羅奈長者即是我。」
一七二 達陀羅山本生譚
(菩薩=獅子)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拘迦利所作之談話[1]。爾時,諸多博識[P.66]比丘等於雄黃平原,如幼獅之吼,以使銀河墜落之勢,於教團之中央,讀誦經之文句。其中有拘迦利,於眾比丘讀經時,不知己之頭腦空虛,欲為比丘等讀經,入於比丘之間,未得教團許可,到處宣揚曰:「汝等可使我為汝等讀經。」彼之言語,傳徧比丘中間,比丘等思欲使其一試,語之曰:「拘迦利師,今日可向教團讀經。」彼不自量力云:「甚善。」承諾而言:「今日為汝等讀經。」於是彼啜好乳粥,取固食之物,吸適意飲料,於日沒說教聞法之時,鳴楗集合比丘,彼下著犍陀固蘭多草色袈裟衣,外纏犍尼迦羅華色之上衣,入教團中,禮長老等,昇上集會堂所備之裝飾寶石之法座,執飾立之拂子云:「開始讀經。」彼於一剎那間,忽然身體流汗,心感恐怖,彼讀罷前偈最初之句,而次句立即忘卻不知。彼羞愧戰慄,由高座而下,由教團中出,還歸己舍而去,改由其他博識比丘誦讀。自此以來,比丘等知其頭腦空虛。某日比丘等集於法堂互語曰:「最初我等不知拘迦利之空虛,今由其自己呻吟,始知其事。」適佛出堂,問諸比丘:「汝等比丘!今有何語,坐於此處?」比丘等白言:「如是如是。」佛云:「汝等比丘!拘迦利之呻吟,非自今始,前生即有此事。」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之都城,梵與王治國時,菩薩於雪山地方出生為獅子,為諸[P.67]多獅子之王。彼與眾多之獅子臣下,住於銀窟之中,距其近處有一窟,為豺所住。某日晚雨晴後,獅子羣出,集於王之窟前,為獅子吼作獅子遊戲。當羣獅遊吼之時,豺亦狂吠,羣獅以與豺聲同吼,思以為恥,眾皆默然。當眾之默時,菩薩子之仔獅向父尋問:「父王!彼與獅子同吼,使遊戲中獅子聞其聲以為恥而皆默然。此一使己之聲,欲為人知者,彼係何物?」於是唱第一之偈:
一
父獅聞子之言,唱第二之偈:
二
結分
菩薩云:「爾等比丘!拘迦利舉己之聲,使人知其價值,非自今日始,前生即已如是。」佛述此法語後,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豺是拘迦利,獅子是羅睺羅,獅子之王即是我。」
[P.68]一七三 猿猴本生譚
(菩薩=道士)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對某一詐偽比丘所作之談話。此一故事係於帕金納迦篇(Pakinnaka-nipāta)中鬱陀羅故事(Uddāla-jātaka)(第四八七)將予以說明。爾時佛云:「汝等比丘!此比丘之詐偽非自今日始,前生為猿之時,為火而行詐偽。」於是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之都城梵與王治國時,菩薩於迦尸國某村之婆羅門家受生,及長往得叉尸羅修習學業,開始其世俗之生活。其婆羅門夫人生有一男,而於其子能行走跑跳之際,辭世而去。菩薩為其舉行葬儀畢,覺此居家已無可戀之處,於是攜子出家,與親朋洒淚別去,伴其子入雪山從仙人之教而出家,食草根樹果,居於草庵中。
某日,正於雨季,天降豪雨,彼等焚硬木取火暖身,臥於牀上,道士之子為其父擦拭兩足而坐。此時林中住有一猿,為寒所苦,見道士於草庵中焚火,猿自思:「若我入草庵,因我為猿,必被驅逐,我將不能取暖,然我有一策。我著道士之服,以圖詐入。」於是猿著死道士樹皮之衣,執籠握曲杖,於草庵入口處一陀羅樹下屈身[P.69]而立。道士之子見之,不以為猿,思為一老道士寒苦,為取火暖身而來。思欲喚此道士入庵暖身,以此事告白其父而唱第一之偈:
一
菩薩聞其子言,由座起立,立於草庵入口處眺望,知其為猿,謂其子曰:「人無此顏,彼乃一猿,不可呼之入內。」於是唱第二之偈:
二
菩薩手執火把投向猿曰:「汝為何立於此處?」猿即躲避。
猿脫去樹皮之衣,躍至樹上,由此向森林逃去。
菩薩修行四梵住觀,得生梵天世界。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即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猿即是今之詐偽比丘,道士之子是羅睺羅,道士即是我。」
[P.70]一七四 叛逆猿猴本生譚
(菩薩=婆羅門)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竹林精舍時,對提婆遠多所作之談話。某日,比丘眾於法堂中對提婆達多忘恩叛逆行為,彼此互語而坐。佛云:「汝等比丘!提婆達多忘恩叛逆非自今日始,前生即為如是。」於是佛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之都城梵與王治國時,菩薩於迦師國之某村婆羅門家受生,及長為一家主。某時,於迦師國之大道邊有一人不能進入之深井,過路之人,對動物慈念,以長繩釣瓶汲水,盛滿桶中,以為動物飲料。深井周圍有大森林,其中住有多數猿猴,然此道路,二三年間,人不通行,動物等不能獲得飲料。有一猿猴苦渴,為搜求飲物,形態狼狽,接近井邊。
菩薩因事過此道路,汲水飲用,並洗手足,為猿所見。菩薩知猿苦渴,汲水注入桶中與猿,菩薩旅途勞頓,臥於樹下休息。猿飲水畢,坐於近所,以獰面恐嚇菩[P.71]薩,菩薩見此行為,叱猿曰:「咄此畜生,予因汝疲渴,與汝飲水,今反對予獰面恐嚇,實甚可惡,垂慈與汝,亦竟何益。」於是唱第一之偈:
一
叛逆者猿猴聞此言曰:「汝思如此為濟事耶?我將於汝頭上落糞。」於是猿唱第二之偈:
二
菩薩聞語,起立欲行,猿於剎那之間,躍至樹上,坐於樹稍,如物懸落,著糞彼頭,一面狂叫入森林中。菩薩亦洗身而去。
[P.72]結分
佛云:「汝等比丘!提婆達多,不只今日,前生即不知我之德行。」佛說此法語後,即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猿是提婆達多,婆羅門即是我。」
一七五 日輪供養本生譚
(菩薩=仙人之師主)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一詐偽比丘所作之談話。
主分
昔日波羅奈之都城梵與王治國時,菩薩於迦尸國婆羅門之家受生,及長,於得叉尸羅之都城,修習一切之學術,遂得出家為仙人之願。修行神通與定力,有多數從者,為一團體之教導者,住於雪山。彼因長住,需鹽與酢,為求入手,於山麓某村近處,結一草庵住居。爾時一貪慾之猿,於仙人大眾購物外出,來至隱遁之所,破壞庵中之物,揚棄瓶中之水,割裂抒水之瓢,入聖火室中大便。
道士等於雨季過後,皆曰:「今雪山中有無數華果,快樂之時,應返山中。」於是紛向村民乞暇。村人曰:「尊者!明日我等將攜食物,來至庵中,以享用以後,再行起程。」次日村人攜軟硬諸食,來至庵所。貪慾之猿見而自思:「我以詭計,騙此[P.73]諸人,使彼等向我供獻食物。」於是彼為苦行,示人以有德者狀,於諸道士相近之處,禮拜太陽。村人互語云:「住近有德者之物,亦自具備其德。」於是唱第一之偈:
一
於是就猿之德,人人互語,菩薩見之告曰:「汝等不知猿之貪慾性行,為無理之讚歎。」於是唱第二之偈:
二
人人得知猿之詐偽,各執石棒向彼打擲,食物與仙人之羣,仙人等入雪山不廢禪定,成為得生梵天之身。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猿是今之詐偽比丘,仙人之羣是佛之侍眾,此羣之師即是我。」
[P.74]一七六 一握豌豆本生譚
(菩薩=大臣)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拘薩羅國王所之談話。某時正值雨季,拘薩羅王邊境之民叛亂,所在軍隊二次三次征剿,不能平復,向王傳書。雨季時惡,王出都城,於祇園附近紮營自思:「予出非時,洞窟窪地積水,道路難行。予至佛所,佛必問予行程,予告其故,佛對未來示憫,且就現在垂慈,如進軍對予不利,佛必言時不宜,若為有利,佛必默然不語。」於是王入祇園禮佛,坐於一面。
佛問曰:「雨季之初,欲往何處?」王曰:「予為鎮壓邊境出發,途經佛舍,前來禮佛,以表敬意。」佛云:「大王前生,當率軍出發之時,聽聞賢人之說,停止非時之出陣。」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之都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為王之大臣,就俗事、聖事、萬事為王之顧問之職。某時,王之邊境民叛亂,邊境軍隊,向王傳書,王於雨季出師,紮營於遊園地區,菩薩侍於王之左右。此一剎那,軍中為飼軍馬,運來薰煮豌豆,投入桶中,遊園住有一猿,由樹上躍下,抓取豌豆,納入口中,然後雙捧握一捧,坐於樹上嚼食。在食豆中間,有豌豆一粒由手中落於地上,於是猿將口中及兩手所[P.75]捧之豌豆,悉數拋棄,落地搜尋失去之一粒豌豆而不獲,於是再躍至樹上,如人訴訟失敗損失千金之歎,苦臉蹙眉,坐於樹上。王見猿之狀,以問菩薩:「君觀此猿,何以如此?」菩薩曰:「大王!不求於多,只知求少,無智愚者,常為如是。」於是菩薩說第一之偈:
一
菩薩唱此偈已,再近向王唱第二之偈:
二
[P.76]王聞菩薩之勸說,遂返回波羅奈之都,叛賊等風聞:「王親破賊,由都中出發。」於是紛紛由國境逃去。
結分
當時賊眾聞拘薩羅王出陣,亦均紛紛逃去。王聞佛之法語,由座起立,為最敬禮,入王舍城而去。
佛述此法語後,即作本生今昔之結語:「汝時之王是阿難,賢者大臣即是我。」
一七七 鎮頭迦樹本生譚
(菩薩=猿之王)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般若波羅蜜所作之談話。如佛在大菩提普行沙門本生故事(第五二八)及隧道本生故事(第五四六)中,對聞他人讚歎佛本身之智慧,佛云:「汝等比丘!如來具備智慧,非自今日始,於前生即具備智慧,有臨機應變之策。」於是佛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之都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由猿胎生,有八萬家臣猿眾,住居於雪山地方。接近國境,有一小村,時有人住,時無人居。其村中央生一枝葉繁茂,果實如蜜之一棵鎮頭迦樹,當人不住時,猿來採食果實。某果實生時,此村住人,[P.77]以竹葦環繞,並於村之入口,加以警護。樹因果實量重,其枝下垂。猿彼此間自思:「我等以前,均於此村,食鎮頭迦果,今此樹是否生果,村中是否住人?」猿等如是思惟,派遣一猿,前往探視。此猿見果實已生,村中住有多人,急歸報告。猿等聞樹已生果,急思食此鎮頭迦甜蜜之果實,精神振奮,向王報告。猿王問曰:「村中住人否?」眾猿曰:「人眾甚多。」猿王曰:「不可前往,人甚狡猾。」眾猿曰:「大王!我等可乘人熟睡之時,於午夜往食。」多數猿眾堅持欲往,猿王承諾由雪山下,於近村之所,待人上牀,臥於大岩石上。午夜中刻,人已睡熟,眾猿上樹,採食果實。爾時一男,內事外出,至村中央,驀見諸猿,急告人知。村人羣起,攜弓帶箭,手執武器及棍棒石頭,將大樹包圍,直待天明,捕捉眾猿。八萬眾猿,籠罩於死亡恐怖之下,皆謂:「我等除求王相助之外,別無他法。」於是行至猿王之前唱第一之偈:
一
[P.78]猿王聞眾猿之語,慰之曰:「汝等勿恐,人事多變,今當午夜,畜勢待發,我等設法擾亂彼等,使起事端。」於是猿王唱第二之偈:
二
大士菩薩安慰眾猿,實則眾猿不得安慰,勢將心膽俱裂而死。大士命令集合眾猿,其中獨少大士之甥賽那迦一猿,眾曰:「賽那迦未曾參加。」大士云:「縱然賽那迦未至,汝等亦勿憂心,今彼與汝等幸福,亦未可知。」賽那迦於猿羣出發之時正寢,醒來不見一猿,彼即隨後追蹤而來。見人羣聚集村中,彼知羣猿危險,於是彼行近至一焚火而睡老婆之處,彼如村童,手執火把,行至田中,立於上風之處,放火焚[P.79]村。村人見村中火起,便皆捨棄眾猿,救火而去。眾猿當得逃逸,各各為賽那迦手執一果而逃歸。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甥賽那是迦釋摩男,眾猿是佛之侍眾,猿王即是我。」
一七八 龜本生譚
(菩薩=瓶製造者)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免蛇風病事所作之談話。於舍衛城某良家患蛇風病,父母謂其子曰:「汝已不能留於此家,可破壁掘洞逃往他處,以救汝命。爾後歸來,此處埋有一大寶庫,汝可掘出,恢復家財,樂享餘生。」其子聽從親命,破壁逃出,治癒己病歸來,挖掘寶庫,營俗生活。某日,彼持酥油布帛,往祇園精舍,禮佛著席就坐。佛與彼親切交談,佛問曰:「聞汝家患蛇風病,汝如何逃出?」彼語事之緣由。佛云:「信士!前生災難生時,對己住處,起愛著心,外出者,共喪其命,不起愛著,向外逃者,共命時救。」佛應其請,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之都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受生於某村造瓶者之家,營瓶之製[P.80]造業以養妻子。爾時波羅奈大河與一連綿不斷之大自然湖水相接。湖水多時與河併而為一,水乏之時,與河分開。魚龜深知今年雨降多寡,住於湖中之魚龜,知今年降雨量少,於河湖連接之際,則出湖而入河。然有一龜自思:「此予生所育所與父母生活之所,予不能棄此所他去。」彼不入河。至盛暑之時,湖水乾涸,龜於菩薩取粘土處,掘穴居住,菩薩思取粘土,於彼處以鋤挖掘地面,傷及龜甲,裂如粘土之塊。落於地面。龜痛難忍,歎曰:「我對自己住處,不能捨棄,以致成為破滅之身。」於是唱以下之二偈:
一
二
[P.81]彼如是語菩薩後死去。菩薩手執彼身,盡集村民而誡之曰:「請觀此龜,他之魚龜去大河時,此龜對其住處,不斷愛著之心,不與彼等同行,彼臥入予取粘土之場所,予於彼處取粘土時,誤以大鋤破其甲殼,如粘土之塊,落於地上。彼思己之作業,遺二首之偈,悲歎而死。彼對己之住處,起愛著心,以致慘死,諸君不可如此龜行。自今以往,舉凡予之見者、聞者、嗅者、味者、觸者,予之子女、家僕、金銀,不可思起愛慾,為享樂而執著。任何生類,皆為獨身流轉三界。」菩薩以佛之威德,對大眾授以教訓。此一教訓,擴及此一世界,延續七千年間,大眾守菩薩之教訓,為慈善等善業,遂行生於天界。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理竟,良家之子,得預流果——於是佛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龜是阿難,造瓶者即是我。」
[P.82]一七九 正法婆羅門本生譚
(菩薩=旃陀羅)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二十一種之不法所作之談話。某時有多數比丘眾,行醫業、作使役、為運搬、任脚夫、互相交換施捨食物等等,依二十一種之不法以謀生計,此事在娑祇多婆羅門本生譚(第二三七)中將再說明。佛知彼等營此等生計,佛曰:「今多數比丘眾營不法生計,彼等營此等生計,不免為夜叉餓鬼。生為擔負重荷之牛,死將受生於地獄。為彼等之利益與安樂,應自有明瞭法語意義之必要。」於是集合比丘團體,佛云:「汝等比丘!不可依二十一種不法手段得生活之資料。依不法而得施食,可喻為吞赤熱銅丸訶羅訶羅毒藥者;為不法之生計,為佛、辟支佛、聲聞之所咎卑;依不法得施食而食者,無欣笑與歡喜;如此所得之施食,於我教說,等同旃陀羅族之殘食。而食此食者,對奉正法弟子而言,乃為食旃陀羅族之殘食者。」於是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之都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由旃陀羅胎生,長大之後,因事攜糧米飯器而上路。
爾時波羅奈城有名為正法之一青年婆羅門,為北方婆羅門大家所生,彼亦因事未帶米與飯器而上路。彼等二人於大道相遇於一處,青年問菩薩曰:「君為何生?」[P.83]菩薩告曰:「我為旃陀羅之生。」菩薩問:「君為何生?」青年曰:「我為北方婆羅門之生。」「彼此一同結伴而行」,於是二人一同上路。菩薩於朝食時刻,坐於有水舒適之良好場所,洗雙手開飯器向青年曰:「君請用飯。」青年曰:「汝旃陀羅,我不食汝飯。」菩薩云:「唯然,甚善。」於是使飯器之飯,不受污損,僅以自己所需者,包入他葉,緊縛飯器,置於己側,食後飲水,兼洗手足,攜帶米與殘飯曰:「青年施主請上路。」二人一同前行。終日行至黃昏,二人於有水舒適場所沐浴。
菩薩坐於舒適場所,開啟飯器,對青年無語而自食。青年終日行路既疲且飢,彼立地眺望,思欲得食,菩薩默然無語自食。青年自思:「此旃陀羅對我無語而食,飯將食盡,飢火攻心,我將取此飯團,棄其沾污之部分,食其殘食。」於是終取殘飯食之。彼於食際自思:「我為與我姓氏族國不相應之事,我食旃陀羅等之殘飯。」青年心起非常悔恨之情,心中熱血沸騰,一時血飯相混由口中噴出,悲哀之情叢起:「實由微不足道之事,我為此不當之行。」一面悲泣,一面唱第一之偈:
[P.84]一
青年悲嘆自思:「我為此不當之事,如何生於世間?」入於森林,人不見處,孤獨之身而死去。
結分
佛說此過去之事後曰:「汝等比丘!正法青年婆羅門,食旃陀羅之殘飯,為食不當之食物,歡笑不起;今依佛法出家,營不法生計,以為生活之理由,將不起歡笑。」於是現等覺者〔佛〕唱第二之偈:
二
[P.85]佛為此法語後,說明四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多數之比丘眾得預流果——於是佛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我即是旃陀羅子。」
一八〇 難施本生譚
(菩薩=青年婆羅門)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團體之施與所作之談話。舍衛城中有同僚二人,皆為豪族出身之青年,此二人集合同志,準備資具,招待以佛為上首諸比丘眾,七日之間,為盛大之施與,於第七日,將一切資具,悉皆寄附施與。彼二人中,年長者前往禮佛,坐於一方曰:「世尊!為施與者,雖有多施與少施,得大果報,總為相同。」而後獻出所有寄附之食物。佛云:「汝信士等,與施物以佛為上首之團體,如是施與,實為非常之善業。昔日賢人施與施物,有如是之寄附。」佛應青年之請,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之都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於迦尸國婆羅門之家,及長往得叉尸羅,修習一切之學藝,捨在家生活,而出家為仙人,成為團體之師,長住雪山地方。為得鹽酢,巡迴地方,到波羅奈之都,止於國王之御苑。翌日向市門近村行乞,村人與以食物,又翌日巡迴波羅奈之都,市中諸人歡迎,與以食物,又集合同志,準備大量施物,施與仙人團體。施與完畢,其中年長者如前對佛所云,如前之方法施與施物。菩薩對眾曰:「諸友者!有信仰之處,無些少施與者。」菩薩述感謝之意唱第一之偈:
[P.86]一
二
如是菩薩表謝意,度雨季四個月之生活。雨季過後,菩薩進入雪山,修行禪定不怠,得生於梵天界中。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仙人之羣是佛之侍眾,仙人之師即是我。」
第四章 無雙品
一八一 無雙王子本生譚
(菩薩=弓術士)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大出家所作之談話。佛云:「汝等比丘!如來決心大出家,非自今日始,前生即棄寶蓋而出家。」於是佛說過去之因緣。
[P.87]主分
昔日梵與王於波羅奈治國時,菩薩宿於王之正妃胎中。慶賀出生,於命名式之日命名為無雙王子。當王子能奔跑行路之時,今更有一福德者宿入妃之胎中。慶賀出生,於命名式之日,命名為梵與王子。十六歲時,菩薩往得叉尸羅,就有名師傅修了三吠陀及十八種之學藝,其弓術無能及者,然後還歸波羅奈城。王於臨終,以王位授與無雙王子,以副王位授與梵與王子,王立遺囑後死去。王死而菩薩拒絕承受王位,諸臣推舉梵與王子即位。菩薩云:「我不欲王位,亦不欲名譽。」菩薩一無所求,由王弟執掌政治,菩薩仍居於原王之位。
王之侍從等向王進讒言謂:「無雙王子欲圖王位。」王納侍從等之言,起叛逆心,遣人欲捕其兄,爾時菩薩侍者,報告菩薩,菩薩怒王弟昏庸,獨自前往他國。彼為一弓術士立於王宮之前,通知國王。王問接待之人:「索望薪給如何?」接待人曰:「年金十萬。」王曰:「可令其前來。」於是王許來前,立於其側,向彼曰:「汝弓術士耶?」彼答:「唯然。」王曰:「甚善,汝可仕我。」
[P.88]彼於是為王侍者。故弓術士等見彼支拂費用過高,心懷不平。
某日王往御苑,於儀式用之盤石近處,圍以屏風,坐於菴羅樹下大牀之上。王向上觀座,見樹之尖端有一菴羅果串,王思欲取,喚弓術士等至,王曰:「攀登樹端,不能取下,汝等可箭射落果串。」彼等曰:「大王!我等射果串,並非難事,我等之技能,前此王已屢見不鮮,但近時前來之弓術士,待遇高出我等,王可令彼射之,以觀其能。」王即喚菩薩問曰:「汝能否射落菴羅果串?」菩薩曰:「大王!我如得一[A1]場所,即能射落。」王曰:「何處之場所?」菩薩曰:「大王!牀之中央。」王即移動牀位,讓出場所。
菩薩手不持弓,束於下衣之內而行,菩薩曰:「請王圍以屏風。」王即命人圍之。菩薩入於屏風之中,脫去上著之白衣,以一片赤色之布為下著,繫之以帶。又將赤布緊縛腹部,由袋中取出接合之刀,結於左脇,身著黃金之鎧,背負箭筒,取接合之槌形大弓,張珊瑚色之弦,頭被頭巾,以指捻轉銳利之馬蹄形之矢,將屏風左右分開,宛如劈開地面出現一正裝之龍童子,來至射矢場所,以馬蹄形之矢擔弓扣弦[P.89]向王曰:「王欲矢射果串,矢頭向上而落,抑或矢頭向下方而落?」王曰:「我於以前屢次所見,皆為矢頭向上而落,矢頭向下而落,我未曾見,汝可使矢頭向下而落。」菩薩又云:「大王!此矢上昇行遠,遠四天王界,由此獨自降下,王須忍耐至其降落。」王亦承諾。菩薩復云:「此矢登行時,正貫菴羅果串莖之中央,降落之時,羽毛尖端絕不到處飛散,而皆附著於菴羅果串,正落於射出之場所。請王御覽。」於是盡力開弓放矢,其矢恰好正貫串菴羅果莖之中央而上昇。
菩薩知此矢將達四天王世界,於是今再發出較前矢力量更為強之矢,在前進當中,使之擊打前矢之尾羽,使前矢掉頭折返,而後矢獨自登入忉利天界,為諸天捉住其矢。而回返下方之矢,風速音聲,如同雷鳴。下方羣眾問菩薩曰:「此何聲耶?」菩薩曰:「此乃回矢之音聲。」羣眾各人皆恐為回矢所擊中,戰慄驚恐。菩薩安慰大眾:「予不使矢落地。」當矢降落,矢羽不散,貫入果串,直落地面當場,菩薩不待[P.90]矢之落地,一手執菴羅果串,一手捉住箭矢之尾羽。羣眾見此空前之事,皆曰:「我等見此前所未見之事。」對此偉大之人,大加賞讚,有者揚聲歡呼,有者拍手彈指,數千觀眾,揮舞布片。王與侍臣等,欣喜若狂,立即贈與菩薩一千萬金,更又賞賜諸多財寶,授最高榮譽。
菩薩由此受王尊敬,住於此間。有七人之王等,知無雙王不在波羅奈,率軍來攻,圍波羅奈城。向王通知:「讓與王位,否即戰爭。」王大恐怖,問:「我兄今在何處?」眾謂:「現仕隣國之王。」王命使者前往,向使者囑曰:「我兄不來,我命休矣。汝傳我意,我以至誠,禮兄兩足,向兄謝罪,火速前來救我。」
使者一行,往見菩薩,告以國中現生大事。菩薩向王乞假,還歸波羅奈城。王慰其弟勿恐,並刻文字於矢上云:「我無雙王子歸來,我發一矢,奪汝一同之命,如欲保命,可速逃生。」王立望樓之上,將矢射至七王之黃金食棹之上。彼等見文畏死,悉皆逃生而去。小蝨蟲難吸大薩埵之血,七王逃竄而去。王用目注視其弟良久,遂棄欲入山,出家為仙人修道,修得神通定力,死生梵天界中。
[P.91]結分
佛曰:「汝等比丘!無雙王子如此嚇走七王,不戰而勝。」遂出家為仙人。佛現等覺者唱如下之偈:
一
二
[P.92]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弟是阿難,無雙王子即是我。」
一八二 戰場住居本生譚
(菩薩=象師)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難陀大德所作之談話。佛初次還鄉為迦毘羅城之旅,使其弟難陀王子出家。由迦毘羅城出,漸行至舍衛城住於彼處。爾時難陀尊者執佛鉢與佛一同出家時,其國美婦人聞難陀王子與佛同去,髮亂披肩,由窗中外望呼喚難陀曰:「貴公子!早日歸來。」難陀思念婦人之言,心為悲哀憂愁之念所繫,血管露出。
佛知此事,佛思欲使難陀得阿羅漢果,至彼庵室,準備著席時問曰:「難陀!汝樂此佛法否?」難陀曰:「世尊!我為國美奪心,無少快樂。」佛言:「難陀!汝曾至雪山行脚否?」難陀:「予尚未往。」佛言:「一同前往。」難陀:「我無神通力,如何可行?」佛言:「依我之神通力,攜汝前往。」佛執難陀之手,昇至空中。途中見田中燃燒野火,其中一雌猿坐於燒斷之樹上,鼻尾皆被燒斷,毛亦燒焦,身之上皮剝落,僅存下皮,血漫全身。佛曰:「見彼雌猿否?」難陀曰:「已見。」佛曰:「汝宜諦觀。」
於是佛攜難陀擴展悉使見六十由旬之雄黃平原、阿耨達池等七大池、五大河、金山、銀山、寶玉山及其他數百可愛之山、裝飾圍繞之雪山。佛向難陀問曰:「汝見[P.93]忉利天否?」難陀答:「世尊!予未得見。」佛曰:「難陀!汝來,予將使見忉利天。」於是相協行至其所,坐於黃色[1]石牀之上。諸天王及帝釋天於兩天神之世界率諸天團體來會,向佛敬禮,坐於一面,侍女二千五百萬人,鳩足天女五百人,亦來禮佛,坐於一面。佛使難陀生起煩惱,使其時時眺望五百天女。佛問:「汝見此鳩足天女否?」難陀答曰:「已見。」佛曰:「天女美耶,或國美較美耶?」難陀:「國美與醜陋雌猿之差,猶如天女與醜陋國美之不同。」佛:「難陀!汝意云何?」難陀:「我今如何可得天女?」佛:「汝為沙門修行,可得天女。」難陀:「我為沙門修行可得天女,如能有所保證,我即為沙門修行。」佛言:「難陀!如是甚善,我為汝之證人。」
於是難陀大德於諸天團體之正中,以如來為證人,難陀云:「我今毫無躊躇,回歸彼處,我將為沙門之修行。」佛遂伴彼還祇園精舍。難陀大德開始為沙門之修行。佛向法將舍利弗曰:「舍利弗!我弟難陀,於忉利天諸天集合之正中,有關天女之事,立我為證人。」於是佛告此事於大目犍連大德、大迦葉大德、阿那律大德,及法寶管理者阿難大德等八十人之大弟子乃至諸多其餘之比丘等。法將舍利弗大德接近難陀曰:「難陀!汝於忉利天諸天集結正中,聲言欲得天女,方為沙門之修行,並立十力(佛)為證人,此事是否事實?」更續言曰:「果然若是,汝之清淨修行,乃為[P.94]關係於婦人之事,乃為關係於煩惱之事。為婦人而作沙門之修行,與汝為薪金而工作之職人何異?」舍利弗對難陀與以羞辱使之不安。於是八十大弟子及其餘諸比丘,皆對難陀如此施壓,難陀實感慚愧:「我實為無理之事。」於是起勇猛精進之心,勵行觀念三昧,獲得阿羅漢果後,來至佛所云:「世尊!我今解除佛之誓約。」佛曰:「難陀!若汝得阿羅漢果時,我應解除誓約。」
[A2]比丘等知悉此事,集於法堂,開始談論:「諸位!如難陀大德,洵為易於教導之人,依一徧之教誡,即起慚愧之心,為沙門之修行,得阿羅漢果。」佛適出堂問曰:「汝等比丘!今有何言而集會?」比丘等答:「如是如是。」佛言:「汝等比丘!難陀之易於教導,非自今日始,前生亦復如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於象師之家。及長,身為象師,技術精達,奉仕波羅奈王敵國之王。彼為敵王之重要大象,充分善加訓練。敵王欲取波羅奈國,乘其常用之象,率大軍至波羅奈城,四面包圍。敵王發出書信通知:「汝讓與王國,否則戰爭。」梵與王決心一戰,於城壁、城門、天守閣、監視台各處佈置軍隊,戰爭於是開始。敵王武裝其常用之象,躬身親著甲冑,坐於象背,手執銳利之刺棒,攻城殺敵,使大象向城門前進。象見對方放種種之投射物,心中畏死,不能接近,反而退卻。
[P.95]爾時象師近至象前曰:「汝豪壯以戰場為住家者,若於此處退卻,實不相應。」如此警誡其象,唱次之偈:
一
二
象聞此語,受菩薩之一次教誡,重復折返,以鼻捲門柱,如同拔草,粉碎城門,拋棄門閂,破門而入城市,佔領國土,獻上於王。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即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象是難陀,王是阿難,象師即是我。」
一八三 濾水本生譚
(菩薩=大臣)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五百人之殘食生活者所作之談話。某時,[P.96]舍衛城有五百優婆塞,以家事付諸子女,一同前往聽聞佛之說法,彼等之中,有得預流果者,有得一來果者,有得不還果者,其中無一俗人。佛受招待,此等優婆塞亦加入受招待之行列,而供應此等優婆塞楊枝、嗽水、薰香、華鬘者,有五百使用之人,彼等以殘食為生。彼等於朝食後,一睡而起,齊赴阿致羅筏底河之河岸,大聲喧鬧,為末羅族之競技,但五百優婆塞則無聲靜肅坐禪。佛為五百殘食者之大聲噪耳,問阿難曰:「此何事喧囂?」阿難答曰:「世尊!此為殘食生活者之騷動音。」佛云:「阿難!此等殘食生活者,食殘食及叫喚之聲,非自今日始,前生亦復如是,又彼優婆塞等靜坐,亦非自今日始,前生亦復如是。」佛應阿難大德之請求,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於大臣之家,及長,為王之顧問,總攬聖俗諸事。某時,王聞邊境人民叛亂,準備五百辛頭產之駿馬,率四種之軍隊,往邊境鎮駐。王歸波羅奈,命令曰:「駿馬疲勞,與彼等含汁之食物,並與葡萄之汁。」駿馬飲香味之汁後入廐立於各各之住處。彼等食餘之殘物,既少甘味且復難食,諸人問王如何處理。王命曰:「以粗布混水過濾,以運駿馬之糧與驢馬食之。」驢馬等飲此無味之水,醉而長鳴,聲震王宮內庭,王開窗眺望內庭,向近前侍立之菩薩問[P.97]曰:「汝觀此驢馬等飲無味之水,醉而長鳴,跳躍飛步,而辛頭家所生駿馬,飲香味之水,無聲靜坐而不跳躍,此何緣由?」於是王唱第一之偈:
一
時菩薩說明緣由唱第二之偈:
二
王聞菩薩之言,將驢馬由王庭逐出,王從菩薩之教誡,行施捨之慈善,從其業報生於應生之所。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五百之驢馬是今之殘食黨,五百之駿馬是今之優婆塞,王是阿難,博學之大臣即是我。」
[P.98]一八四 山牙本生譚
(菩薩=大臣)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某賣國賊所作之談話。此故事已於女顏象本生譚(第二六)中說明。佛云:「汝等比丘!此比丘為賣國賊,非自今日始,前生亦復如是。」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睒摩王於波羅奈治國時,爾時菩薩生於大臣之家,及長,為王之顧問官,為王總理聖俗之事務。王有一常用之馬名白善,馬夫之名曰山牙,為一跛脚之人,馬見馬夫執綱繩在其前跛脚快步行進,自思:「彼如此教育我身。」於是馬亦效馬夫為跛脚前進。諸人向王報告:「馬為跛脚。」王遣醫師數人,檢查其身體,不見疾病,向王回報。王遣菩薩:「友!汝可前往調查原因。」菩薩知馬與跛脚馬夫相處,馬亦效為跛脚,向王告其原由:「與惡者交而成此害。」菩薩唱第一之偈:
一
王問菩薩:「將如之何?」菩薩告王:「得一身體正常之馬夫,馬即恢復原狀。」於是唱第二之偈:
[P.99]二
王即如此行之,馬即恢復本性,王大歡喜:「汝善知畜生之性癖。」王以大榮譽與菩薩。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即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山牙是提婆達多,馬是賣國之比丘,王是阿難,博學大臣即是我。」
一八五 不喜本生譚
(菩薩=師尊)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某婆羅門童子所作之談話。某時舍衛城有一婆羅門童子,通三部之吠陀,彼教剎帝利與婆羅門之童子等真言。彼後入俗為俗人,建立生計,日思衣服裝飾、男傭女傭、田畑野牛、子息子女等事,為貪慾、瞋恚、愚癡之煩惱所支配,心勞日拙,忘記真言。
[P.100]某日,彼多攜香華,往祇園精舍,禮拜供佛,坐於一方。佛與彼交談問曰:「童子!汝前讀誦真言,尚諳記否?」彼答:「世尊!予前諳記之真言,因俗事關係,擾亂心思,真言已不能諳記。」爾時佛云:「童子!汝心惱亂,不記真言,心為貪慾等所亂,真言之不浮現非自今日始,前生亦復如是。」佛應其請,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於婆羅門之豪族,及長,於得叉尸羅,修學真言,名譽甚高之師尊,於波羅奈教眾多婆羅門、剎帝利青年之真言。爾時有一婆羅門童子,諳誦三部之吠陀,不錯一句,彼為副師,口授真言。此人後日入俗為俗人生活,以俗事亂心,不能諳記真言。爾時彼之師尊親自前來問彼:「童子!汝尚諳記真言否?」彼云:「俗事亂心,不能諳記真言。」師云:「惱亂之心,真言不能浮現,心不惱亂,則諳誦即無停滯。」於是唱次之二偈:
一
二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為本生之今昔作結語:「爾時之童子是今之彼童子,師尊即是我。」
一八六 凝乳運搬王本生譚
(菩薩=大臣)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竹林精舍時,對某賣國賊所作之談話。此故事與前所說者相同。於是佛云:「汝等比丘!與惡友交,為惡而不利益。不但人與惡友交,為不利之原因,即如前生與使人不快無甘味之絍婆樹交者,無心之菴羅樹,原為甘味如蜜,等同天人之所食物,亦竟苦而不甜。」於是佛說此事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梵與王治國時,迦尸國有四兄弟婆羅門為仙人而出家,於雪山地方結一列之草庵而居。其中長兄死生帝釋天界,彼知與三兄弟之因緣,每七日[P.102]或第八日時,下界與兄弟交談聚合。某日彼向三人中最長之道士敬禮,坐於一面問曰:「尊者!有何所需?」罹黃疸病之道士曰:「予每日需火。」帝釋天人與彼一剃刀斧——(古註云)剃刀斧插柄,可為剃刀,亦可為斧——道士云:「誰為予攜來薪木?」其時,帝釋天曰:「尊者,汝欲需薪,可以手叩斧,『為我持薪來,我欲焚火。』如此祝告,薪即持來而得焚火。」帝釋天予剃刀斧後,更近至第二兄弟問曰:「尊者!有何所需?」彼之草庵近處,有象之通路,彼為象所惱。彼云:「予為象所苦,請為驅逐。」帝釋天與彼一大鼓告曰:「尊者!汝敲此側,敵即逃走,汝敲此側,為慈愛心深之人,即有四種之軍前來圍繞。」帝釋天與大鼓後,更近至最幼之弟問曰:「尊者!有何所需?」彼亦罹黃疸之疾,彼云:「予欲凝乳。」帝釋天與彼一凝乳甕而告曰:「若欲凝乳,可倒轉此甕,彼且可起大洪水,並可為汝取得王國。」帝釋天語畢而去。其後剃刀斧為長兄造火,次者敲大鼓而象逃,最幼之弟得食凝乳。
爾時有一野豬,徘徊於村中,彼見一具威神力之寶石,彼啣此寶石,依威神力,[P.103]昇至虛空,見大海中一島自思:「此為予適當之住處。」彼由虛空降落,遂心情愉快定居於一無花果樹下。
某日,此野豬置寶石於其前,於樹下睡眠。時有一迦尸國人,因其無濟於事,為父母由家中趕出,彼為向某港航海者之僕役,乘船於大海中遇難,浮載於一木板之上,漂流至此島。彼於採食果實之間,見野豬睡眠,彼靜行其前,攫取寶石,依威神力,昇至虛空,坐無花果樹上自思:「此野豬係依寶石之威神力,飛行於虛空得住於此島,予先殺之食其肉,而後再行。」彼以一根粗枝折斷落於野豬頭上。野豬醒來,不見寶石,身體顫抖,四處尋找,坐於樹上之人,咯咯大笑,野豬仰首見此男人,以頭觸樹而死。
此男人由樹降下,焚火料理野豬之肉而食,然後昇至虛空,過雪山之頂上時,見仙人之住處,彼於長兄道士之草庵前降落,住二三日,為道士服一切勤務。彼見剃刀斧之威神力,思欲得之,乃以寶石之威神力示道士曰:「尊者!汝可取寶石而將剃刀斧與我。」道士思欲飛行虛空,乃取寶石而與剃刀斧。此男取得剃刀斧,前行不久,即叩剃刀斧曰:「剃刀斧!可取道士之頭及寶石歸來。」剃刀斧於是前往割道士[P.104]之頭及持寶石而來。彼置剃刀斧於隱處,又近至次中道士之處。住數日間,見大鼓之威神力,彼取得大鼓,仍如前法,割取次中道士之頭。然後近至最幼道士,見凝乳之甕之威神力,彼與寶石而取得凝乳之甕,仍如前法割此道士之頭。於是彼攜寶石、剃刀斧、大鼓及凝乳之甕,昇至虛空,於近波羅奈城處站立,以書信交付某男之手,轉送波羅奈王曰:「戰爭抑或讓與王位?」
王聞其書中之言曰:「逮捕此叛賊。」率軍出城。此男敲大鼓之一側,立即有四種之軍兵圍繞,彼見王之軍兵展開,彼由甕中放出洪流,諸多民眾溺水不能逃生,此男叩剃刀斧曰:「持王之頭來。」剃刀斧奪來王之頭,投於此男之足下,於是無一武器能敵,此男為強有力之軍隊圍繞而入城,行即位式,名凝乳運搬王,彼依正義推行政治。
某日王於大河作撒網遊戲,天神喜悅,由雪山之鈍角湖流來一個菴羅之果,掛於網上。曳網之人,獻上與王,此果碩大如甕、圓形呈黃金色。王問材務官曰:「此為何果?」答:「此為菴羅果。」王聞後剖而食之,命將果核植於王之園林,灌以乳水,樹植三年結實,對菴羅樹舉行盛大之供養。諸人灌以乳水,與五指厚之香料,以華[P.105]鬘圍包,點香油之燈明,樹之周圍,張以絹幕。果實甘甜,呈黃金色。王贈菴羅果與其他諸王時,恐以果核種植,於果核出芽處,刺以荊針,彼等食果後植核而不生芽,幾經尋問,知其緣由。其中一王呼園丁至,謂曰:「汝有何法使凝乳運搬王之菴羅果實成為苦味?」園丁答曰:「大王!予能。」王予園丁千金,命其前往。
彼往波羅奈,參謁凝乳運搬王。王喚彼入宮,向王敬禮,王問:「汝園丁耶?」答:「大王!予為園丁。」彼即向王吹噓善通園藝之道,自慢為權威之人。王云:「汝可協助園丁。」自此以來,二人共同看管園林。新來之園丁不時使花卉開放,使果樹生實,使園林茂盛愉快,彼得王之信用,王將原有之園丁趕出,使彼專負園林之任。彼知園林已落己手,於菴羅樹周圍種植絍婆樹及蔓草,絍婆樹漸漸生長,菴羅樹之根枝與之互相連交,成為一體。在與無甘味之樹木相交,菴羅果之甘味變為絍婆樹葉之苦味,園丁知目的已達,即行逃去。王往園林食菴羅菓,味如絍婆樹果不能下咽,立即吐出。
爾時菩薩為總理王之公私事務之顧問官。王問菩薩曰:「賢者!此樹較以前怠於注意,以致果實變苦,是何緣故?」王唱第一之偈:
[P.106]一
菩薩為說明其理由唱第二之偈:
二
王聞菩薩之言,立即割斷絍婆樹根,清除雜草,除去周圍之瘠土,投入沃土,用乳水糖水香水精心培育,如此菴羅樹與甘味接觸,果實再成甜味。王將原有園丁招回,再任園林之事務。王全天命,依業生於當生之所。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即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賢者大臣即是我。」
一八七 四美本生譚
(菩薩=樹神)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某老比丘所作之談話。某日二上首比丘[P.107](舍利弗與目犍連)互相對坐問答時,一老比丘行近其前,為第三者加入坐談曰:「尊者!我等向尊者有所發問,尊者如有疑難,亦請向我等發問。」二人厭彼,起座而去。爾時聞二人說教之聽眾,於集會解散時,來至佛前,佛曰:「爾等何故非時而來?」眾白其故,佛曰:「汝等比丘!舍利弗與目犍連嫌厭於彼,不與交談而去,非自今日始,前生亦復如是。」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於森林中為樹神。爾時有二隻白鵠之雛由心峯山出,止於樹上;彼等覓食歸來,假樹休息,然後回心峯山去。因常時來往,與菩薩(樹神)親密,彼等每次來往,必與菩薩寒[A4]暄,交談法語而別。某日,彼等止於樹梢與菩薩交談時,適有一豺,立於樹下,與白鵠之雛交談唱第一之偈:
一
白鵠之雛心起厭惡,飛回心峯山而去。彼等去後,菩薩為豺唱第二之偈:
二
[P.108]結分
佛為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豺是今之老比丘,二隻白鵠之雛是舍利弗目犍連,樹神即是我。」
一八八 獅子豺本生譚
(菩薩=獅子)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拘迦利所作之談話。某日拘迦利見其他多聞之人為法語時,自身亦思升座讀誦法語,有關此事,前已詳細說明。佛聞此事告比丘曰:「汝等比丘!拘迦利依自己之聲,以自己之愚示人非自今日始,前生亦復如是。」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為雪山地方之獅子,與一隻雌豺同居,遂舉一子。此子之爪、髮、色、形似其父,音聲似其母。某日降雨後,獅子等天晴外出作獅子遊戲時,此子亦為獅之同伴,思如獅吼,發出豺之啼聲。眾獅聞聲默然。爾時有與菩薩同種之一子獅聞其聲而問曰:「父親!彼獅形色與我等同,惟聲則異,彼為何物?」於是說第一之偈:
一
[P.109]菩薩聞此語而告曰:「我子!汝之兄弟為我與雌豺所生之子,毛色似我,聲與母同。」繼而誡豺之子曰:「汝今後住於此處宜持緘默,若再啼吼,則人知汝為豺。」於是唱第二之偈:
二
彼聞菩薩誡語後,即不再啼吼。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即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豺是拘迦利,同類獅子是羅睺羅,獸之王即是我。」
一八九 獅子皮本生譚
(菩薩=農夫)
序分
此一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拘迦利所作之談話。爾時彼欲修習梵唄,佛聞此事,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於農家,及長,營農業為生計。爾時,有一商人以驢馬運載商品販賣,所到之處,彼由驢背卸下商品,以獅子毛皮纏[P.110]敷驢身,放入米麥田畑之中。田畑守護之人見為獅子,不敢接近。某日商人於村中人家住宿,準備朝食之間,又將乘驢纏敷獅皮,放入田中。畑中守護之人,見為獅子不敢接近,逐家報告,村民皆攜武器,吹法螺貝,鳴擊大鼓,行近田畑,大聲叫喝,驢心恐怖,發聲長鳴。菩薩知其為驢,乃唱第一之偈:
一
村民知其為驢,施以致命之打擊,取獅皮而去。爾時商人趕至,見驢已將滅,乃作第二之偈:
二
如是唱偈之間,驢當場死亡,商人即捨彼而去。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即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驢馬是拘迦利,農夫即是我。」
[P.111]一九〇 戒德利益本生譚
(菩薩=海神)
序分
此一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一信仰誠篤之信者所作之談話。彼為一具有堅強信仰持清淨心之佛弟子,某日彼往祇園精舍途中,黃昏抵達阿致羅筏底河岸,然而船家將船撤至岸上,為聽法語而去,彼至渡場,不見有船。彼對佛具歡喜心,涉水入河,兩足不沉。彼於水中,如履平地,至河中央,浪花頓起。爾時彼對佛之歡喜心衰時,兩足即沉,彼再對佛歡喜心強,兩足又浮水面。彼入祇園精舍,禮佛坐於一方。
佛與彼交談後問曰:「信者!汝步行而來,無疲倦否?」彼答:「世尊!對佛起歡喜心,即能立於水面,如履平地而至。」佛云:「信者!憶念佛之威德不但今生得以佇立,即於前生信者船破之時,憶念佛之威德亦得佇立。」佛應彼之請求,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迦葉等正覺者之時,有得預流果佛弟子與一富裕理髮師同乘一船。理髮師之妻,託付其夫與信者之手,行前曰:「尊者!今託予夫同行,苦樂與共。」船行第七日,於海中大破,二人臥於一片木板之上,到一小島,理髮人殺鳥為食,間與信者,信者辭謝不食。信者自思:「此處除三寶外,我等別無可依。」於是憶念[P.112]三寶之威德。彼虔誠頻頻憶念,於此小島受生之龍王,以自己身體變現為一大船,海神為舵手,船中滿載七寶,有三根青玉桅檣,黃金之錨,以銀為船體,金為船板,海神立於船中大聲曰:「有往閻浮洲行者耶?」信者忙應之曰:「予等願往。」海神曰:「如此請來登船。」信者招理髮人同乘。海神曰:「唯汝一人可乘,彼不能登。」信者:「何故不能登乘?」海神:「因彼不守道德之人,我等為汝駛船而來,並非為彼。」信者:「甚善,予將授彼以予所行布施,持戒及禪定之功德。」理髮人向信者感謝,海神:「今可結伴同行。」於是彼等乘船,同渡大海,溯河至波羅奈,依此威神力,兩人還家,具備財產。海神云:「人應與賢人交往,此理髮人如不與此信者交往,則必亡身於大海之中。」海神說與賢人交往之功德,唱如下之偈:
一
二
[P.113]唱此偈畢,海神立於虛空,為說法語教誡後,與龍神相伴回歸自己宮殿而去。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信士得一來果——佛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預流果之信士入般涅槃,龍神是舍利弗,海神即是我。」
第五章 魯哈迦品
一九一 魯哈迦婆羅門本生譚
(菩薩=王)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受出家以前之妻所誘惑者之談話。此一故事將於第八篇之根本生譚(第四二三)中說明。佛對受誘惑之比丘曰:「比丘!此婦人為汝之害,彼於前生使汝於擁戴王之大眾中受辱,而為汝逐彼出門之原因。」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於王第一夫人之胎,及長,父王死後,繼承王位,依正義治世。王有司祭名魯哈迦,其妻為一老婆羅門婦人。王賜婆羅門一匹飾以馬具駿馬,彼乘馬為王之隨行。彼乘騎於裝飾美麗馬背之上,立於街[P.114]中人眾,處處同聲讚譽:「此馬美麗,馬身光澤。」彼往家中,登上樓閣,對其夫人云:「汝觀我馬實甚美麗,街道兩側諸人,同聲讚賞。」此婆羅門夫人,心頗慳貪,具惡智慧,彼對婆羅門曰:「汝不知馬美之緣故,此馬有馬具裝飾,故為甚美。汝若希望如馬之美麗,亦用馬具裝飾,出至道路中央,效馬用四足走路,會見國王,王必讚譽,諸人亦必讚譽。」此婆羅門頗有狂氣,彼聞其妻之言,不辨何種原因,一心思得國王與諸人之讚譽,竟如其妻之言而行。諸人見之皆大笑,悉云:「先生真美。」王見之而對彼曰:「先生為何事所障,竟罹此狂態?」王對彼羞辱,婆羅門感受恥辱,對其妻忿怒,自思:「我為無意義之事,為王於大眾中羞辱,我必對此惡女加以笞責,逐其出門。」彼立即還家,此惡知識之婆羅門夫人,知其夫忿怒歸來,豫先由便門逃出至王宮,停留數日。國王已知其始末,喚司祭前來慰之曰:「先生!如此婦人,罪惡深重。夫人之事,忍耐為宜。」國王勸勉彼以堪忍為目的而唱第一之偈:
一
[P.115]魯哈迦聞之唱第二偈:
二
魯哈迦述斯語後,即將彼女逐出家門,另迎新婆羅門之女。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心持煩惱之比丘即得預流果——於是佛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夫人是今之先妻,魯哈迦是此悲比丘,波羅奈王即是我。」
一九二 吉祥黑耳本生譚
此一本生譚將於大隧道本生譚(第五四六)中說明。
一九三 小蓮華王本生譚[1]
(菩薩=蓮華王)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心有煩惱比丘所作之談話。此故事將於烏姆摩登提女本生譚(第五二七)中說明。
佛問此比丘:「汝心真有煩惱耶?」答:「世尊!唯然。」問:「誰與汝煩惱?」答:「世尊!予見一盛裝之婦人,心起慾情而煩惱。」
佛謂彼曰:「比丘!婦人實為忘恩無信義者。昔日意志堅強之賢者[2],為婦人一生貢獻心血,尚不能獲得其心。」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P.116]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由第一王妃之胎出生,於命名日名為蓮華童子,於其後生有兄弟六人。七人漸次成長,居於宮中,如同王友。
某日,王立御苑中,見此七兄弟有多人從者隨侍,近前迎王,王心恐怖:「彼等中或有欲弒予奪取王位者在。」王呼彼等曰:「汝等王子!不宜止住市間,分往他所,至予死時歸來,各就自己所屬之王位。」
彼等接受父王之言,涕泣告別,往覓自己之屬處。「任足所向而行,以求生活」,各以己之王妃為伴,離城奔波於道路。彼等踏入荒野,不獲食物,「我等為求生存,將為犧牲。」於是殺最幼者之王妃,作十三分而食。菩薩與其妃將分得兩分而留一,而分餘一而為二,各分食之。如此六日之間,殺六人之妃,菩薩每日各留一份存貯。至第七日將殺菩薩之妃時,菩薩以存貯之六分予其兄弟曰:「汝等食此,明日再作計議。」彼等食肉後入睡,菩薩攜妃於夜間遁去。
前行不久,妃云:「王子!我實無力前行。」菩薩於是負彼女於肩上,於朝日初昇,走出荒野。妃曰:「王子!我欲飲水。」菩薩曰:「此處無水。」但妃數度呼渴,[P.117]菩薩以刀劃右膝出血:「汝可坐起飲我之血。」妃飲血後,二人前行至大恒河飲水沐浴,食彼處樹上果實,擇一舒適場所休養,於恒河之曲角,作庵住居。
恰於此時,某日,諸人由恒河上流之流來一獨木舟,上載一人,斬斷手足,割去耳鼻,大聲呼痛,彼為危害王者之盜賊。菩薩聞其悲歎之聲,自思:「有我在世,勿使苦痛之生類滅死。」菩薩來至恒河岸邊,救彼登岸,伴其來至庵內,洗滌瘡傷,塗以藥劑,予以治療。王妃云:「汝何故由河中救此殘障之人[3],帶歸庵中,與以看顧?」彼女嫌厭對之唾棄不置。
菩薩見其傷已漸次痊癒,留其與王妃於庵中,一人入森林採取果實,以養二人。在此二人共住期間,彼女之心,竟為殘障者所奪,共犯非道之罪。二人通奸之後,彼女思欲除去菩薩,於是告菩薩曰:「王子!當予被君負於肩上由荒野中出時,見高山住有高貴之神。予向山神求願:『若我與主人能安然度日,我將向神供養。』今[P.118]已安然脫險,我思欲登山拜神祭謝。」菩薩不識奸計,欣然同意,準備供物,使妃持供器,二人一同登至山頂。妃向王子曰:「王子!汝雖非神,但我尊汝為最貴之神。我當先以野花祭汝,為右繞之禮後,再向神捧獻供物。」於是妃令菩薩面向谷立,妃以野花祭之,為右繞之禮,妃偽裝道行敬禮之狀,恰於其時,由背後立,猛向菩薩背上一擊,將菩薩推落谷中,並謂:「予見敵之背部,永不再見其面。」彼女歡悅由山頂下來,歸庵而去。
當菩薩由山頂轉落谷中之時,為無刺之優曇跋羅樹葉叢枝掛住,不得落至山麓谷底。於是彼食優曇跋羅之果,坐於枝上休憩。爾時有一大蜥蜴王,由山麓登樹,來食樹果。彼見菩薩,驚懼而逃。次日又至,食一側方之果實而歸,如此每日前來,與菩薩成為友好。彼問:「君因何來至此處?」菩薩答以:「如是如是。」蜥蜴王曰:「汝可勿憂,予救汝歸。」於是使菩薩坐其背上,由樹而下,出森林至大道,謂曰:「汝可由此路而行。」蜥蜴遂歸林而去。
菩薩行至某村,住於其處,聞知父已亡故,遂往波羅奈,於自己之屬地,登上王位,號稱蓮華王。彼遵父王所行之十善法,依正義以行政治,於四門、中央、宮殿門首六處建救恤院、每日投六百千金,以為救恤。
一方彼惡女負殘障者於肩上由森林出,行至人居之處乞食,集得粥飯,以養彼[P.119]殘障者。人問:「此為汝何人?」女答:「予為此人母弟之女,此人為予父兄之子,予嫁此人為妻。我夫雖處斬罪,予將長期抱負,乞食養之。」人人讚歎彼女為忠實賢良之妻,多與粥飯。更有人謂:「汝不可於此處擔誤時間,今波羅奈城蓮華王即位,因王之救恤,於全印度,頗有人望。王見汝之遭遇,必予同情憐憫,多與施物,汝可載汝夫速往。」同時給予構造堅固之柳籃。此一無品德之女人,將殘障者載於柳籃之上,抱持柳籃,往波羅奈,於救恤院中得食而生活。
菩薩乘於美飾之象背之上,赴救恤院,親自施捨八至十人,然後回宮,習以為常。此不品德之女,使殘障者坐於籃中,抱持柳籃立於王來之道上。王見而問之曰:「此為何人?」左右曰:「大王!此為忠實賢良之女人。」王呼女近前,已確知其為何人。王使殘障者由柳籃降下,王問:「彼為汝之何人?」女曰:「大王!此予父之兄子,在家被選為予之夫。」諸人不辨仔細,皆云:「實為令人感佩之女。」對此不品德之女,大加讚賞。王問:「汝謂此殘障者為汝在家被選與之夫耶?」女仍未能辨認王夫,大膽答曰:「大王!誠為如是。」
於是王曰:「汝所云者是否包括此波羅奈王之王子在內,汝非蓮華王子之妃某某王之王女耶?汝乃某某之名者,飲予膝之血,心為此殘障者所奪,推予落谷者,豈[P.120]非汝耶?汝今額頭已貼死印,汝以為我已喪命,然予之命特長而未死。」王更向大臣云:「汝等大臣!予曾對汝等之質疑有所說明:『予之六兄弟殺六女而食其肉,然予未傷予妻,相伴往恒河之岸,住於庵中。予曾救起被處斬罪之殘障者,給與看顧,然妃心為此男所奪,將予推落山麓,然予因己之慈悲心而得以長命。』實則由山頂將予推落者即為此不品德之女,而被處斬罪成為殘障者,即是此之男。」於是王唱以下之偈:
一
二
[P.121]菩薩怒不可忍,對彼等處此刑罰,然實際並未執行。菩薩平息忿怒,將柳籃重新綁縛彼女頭上,不使脫落,使殘障者載於其上,由國中驅逐出境。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持煩惱之比丘得須陀洹果——佛即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六兄弟是今之長老,王妃是旃闍少女,殘障者是提婆達多,蜥蜴王是阿難,而蓮華王實即是我。」
一九四 寶珠竊盜本生譚
(菩薩=良家之王)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提婆心欲害佛而徘徊之事所作之談話。聞提婆心欲害佛而左右徘徊之事,佛云:「汝等比丘!此非自今日始,前生提婆亦欲害我而徘徊,彼終不能殺我。」佛於是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受生於近村之良家,成長之後,由波羅奈近娶良家之女。此女非常美麗可愛,如同天女,又如蔓草中之花、遊戲之仙人。其名善生,行儀從順端正,勤勞無怠,對主人翁姑,克盡家務,深受菩薩敬愛,如[P.122]此二人生活一心,琴瑟相和。某日善生女謂菩薩曰:「予欲探望兩親。」菩薩曰:「甚善,我為充分準備途中糧食。」於是料理途中實用之食物,載入車中,菩薩坐於前方,妻乘後方駕御馬車而往。二人近至市郊,卸下車馬,洗身進食。菩薩整頓車馬,坐於前方,善生女更衣化粧,坐於後方。當馬車入市內時,波羅奈王乘壯麗大象,對城市為右繞之禮,來至市內,善生女下車,隨於車後步行。王見彼女,心目為其所奪。王問一大臣:「汝往調查此女有無夫婿?」大臣前行,知其有夫,回報王曰:「大王!彼女有夫,坐前車之男,即為其夫。」而王戀慕之情不能排除,為煩惱所苦,自思:「以何方法,殺彼男人,使婦人入手?」於是王向一男子曰:「汝可接近彼男子之車,將此前髮之寶石,秘密投入彼男子之車中。」王授前髮寶石與男子命其前往。此男子持寶石秘密投入車中,還報王曰:「予已如王命照辦。」
不久,王告左右:「予之前髮寶石失竊。」臣眾大為譁然。王曰:「可緊閉所有城門,遮斷交通,探查盜人。」王臣均依命行事,全市頓時呈大混亂。而投石之男子率[P.123]同數人,行近菩薩曰:「汝之馬車停進,王之前髮寶石失竊,我等須檢查馬車。」此男子在檢查之中,將自己所秘密放置之處,取出寶石,捕捉菩薩為竊寶石之賊,痛打後,背綁其手,引至王前曰:「此為竊寶之賊。」王命斬頭示眾。王臣於十字街頭將菩薩鞭打,由南門出市而行。善生女棄車伸張雙手大聲慟哭:「夫主!為予之故,累汝受苦。」善生女見菩薩仰面於車上,自思自身之德行:「有德之人反受苦惱,惡逆暴戾之人,天神不能防止。」彼女於慟哭中說第一之偈:
一
[P.124]於此道德堅固之婦人慟哭之間,帝釋天之座席頓感大熱。帝釋天自思:「誰人起念動我帝釋天之位?」帝釋立知其緣由:「波羅奈王暴戾至極,使道德堅固之善生女受苦,我今當往處斷。」帝釋由天上降下,以大威神之力,使惡王由象背滾落至刑場,仰面而臥,使菩薩起立,以美麗之王服飾身,坐於象背之上。行刑者斷王之頭,斷頭之後,始知為前王之頭。帝釋天現身行近菩薩,使菩薩承接王位,善生女為第一夫人。大臣、婆羅門、家主(居士)等見帝釋天而歡聲雷動:「今殺不義之王,我等擁戴帝釋天主所授之王。」帝釋天立於虛空曰:「此為帝釋天授與汝等之王,今後依正義施行政治,如王為不正,則非時降雨,應降而不降,將起飢饉、疾病、刀劍之三種畏怖。」帝釋天於告誡後唱第二之偈:
二
[P.125]帝釋天與訓誡後,歸天上而去。菩薩依正義執行政治,得生入天上界。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不正義之王是提婆,帝釋天是阿那律,善生女是羅睺羅之母,由帝釋天所授之王即是我。」
一九五 山麓本生譚
(菩薩=大臣)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拘薩羅國王所作之談話。某時拘薩羅王之大臣,於後宮為不義之行。王於察知後,知此事確實,王思:「予將白佛。」王往祇園精舍,向佛敬禮,問佛曰:「一大臣於予後宮為不義之事,請問應如何處置?」佛問:「大王!彼大臣為王重要之人耶?彼婦人為王所寵愛者耶?」王答:「唯然!彼為非常重要之大臣,掌一切宮廷之事務,而彼婦人亦為予所寵愛者。」於是佛曰:「大王!彼為重要之臣,婦人為王所愛,二者俱不可傷,願王從諸賢者之言,以平靜心處之,此古有先例。」佛應王之請求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受生於大臣之家,成長後,就王公私之事為顧問官。某時,王之一大臣於後宮為不義之行。王知其事,王思:「大臣對我[P.126]甚為重要,婦人亦為我所愛者,二人均不可亡,我將向賢明之大臣質詢,若可忍者則忍之,若不可忍者則不忍。」於是喚菩薩至,賜與座席。王云:「予有質詢之事。」菩薩曰:「大王請問,予將備詢。」王為質詢唱第一之偈:
一
菩薩已確知某大臣於後宮為不義之行,於是唱第二之偈:
二
[P.127]菩薩與王如是告誡,王守告誡,訓誡大臣爾後不可再為此惡行,對二人予以赦免,彼等亦從此斷絕關係。王行施捨等慈善善行,命終生於天上界。
拘薩羅王問佛之法語後,亦赦免彼等二人,心歸平靜。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王是阿難,賢明大臣即是我。」
一九六 雲馬本生譚
(菩薩=雲馬)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心有煩惱之弟子所作之談話。佛問曰:「比丘!汝心真有煩惱耶?」答:「誠如尊言。」佛再質問:「因何緣故?」對曰:「見盛裝婦人為欲情所驅。」
於是佛向彼云:「比丘!實此婦人依其容色、聲、香、味、觸,更依婦人之魅力,奪男子之心,使從己意,知從其意而使人失節操失財產故[1],此謂之為夜叉女。彼夜叉女於前生亦依其魅力,近某隊商,奪商侶之心,使從己意,更見及其他男子,一總奪命,由兩頰垂滴赤血,食人嘎吱作響。」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錫蘭島有錫里薩瓦陀夜叉之街,彼處住有夜叉女。海上遇有船難之人漂來,彼等盛裝,攜帶食物(嚼食、噉食、固體、流體),腰纏子女,侍女扶侍,[P.128]往見受難商侶,商侶以為抵達人住之處。夜叉各處置有農夫、造牧者之人,家畜、鷄犬等,使商侶得見。彼等接近商侶勸食粥飯果品[2],商侶為其所騙,食其菜飯。食後休息時,彼等溫柔問話:「諸君由何處來,往何處去,來此所為何事?」商侶答:「予等遭遇船難漂來此處。」
夜叉女曰:「予等之夫,乘船遠行,今已三年,恐已遇難亡故。汝等為商侶,我等理應照拂。」彼等以女人魅力蠱惑商侶,相伴進入夜叉街內,而前此所捕捉之人,則被鐵鍊鎖於懲罰屋中。如彼等於自己住處不得船難者時,則遠至迦梨耶那近至龍島之間海岸一帶搜索,彼等習以為常。
某日有五百人商侶遭遇船難,漂著於此街岸邊,夜叉女對彼等施以蠱惑,伴入街內,而將前所捕捉之商侶又用鎖鍊鎖於懲罰屋之中。然後夜叉女首長與商侶之首長,以其他五百夜叉女與其餘五百之商侶,分別配為夫婦。
夜叉女首長於夜間商侶睡眠時,起而奔赴懲罰屋中,殺人而食其肉,其他夜叉[P.129]女亦同樣為之。夜叉女首長食人肉歸來時,身體冰冷。商侶首長擁抱其體,知其為夜叉女。彼思:「此五百之女,均為夜叉,我等必須逃遁。」
翌日早晨洗面之時,商侶首長告其他同伴:「彼等乃夜叉女,並非人類,此後其他船難者來時,我等必被殺食,而彼等以後來者為夫;因此,我等速逃。」然商侶中二百五十人云:「我等難捨,汝等可去。」商侶首長於是率二百五十人之聽從者乘夜遁走[3]。
爾時菩薩由雲馬之胎出生,全身白色,頭如烏狀,毛如文叉草,具有神通力,能飛翔於天空。彼由雪山凌空飛揚,渡錫蘭島,於錫蘭池沼食自然出生之稻,更進而三度以慈愛之聲作人言曰:「有願往人之住處者否?有願往人之住處者否?有願往人之住處者否?」
商侶等聞此言,近前合掌曰:「君可載我等往人之住處。」菩薩曰:「可登吾背上。」於是有登於背上者,有把握馬尾者,有合掌而立者。菩薩一總連同雙手合掌者均升至空中,此二百五十人商侶依菩薩之神通力悉數運往住人之處,各自得安堵之住處,各還己家。而夜叉女等待後來者抵達時,將其餘之二百五十商侶,悉數殺食。
結分
佛向比丘曰:「汝等比丘!恰如此從夜叉女之意之商侶而喪失生命,從雲馬王忠告之商侶者,得各自安堵之住處;不行佛訓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P.130]夷,於四惡趣——為依五種縛受罪報之處所——受極大苦,然從佛訓者,得至三種之幸福世界、六之樂天界、二十之梵天界[4],而達此住處,證不滅之大涅槃,體味極大之快樂。」說此語後,佛現等覺者,唱以下之偈:
一
二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持煩惱之比丘得預流果,其他多人達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等諸果——佛於是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從雲馬王言之二百五十商侶是佛陀之侍眾,雲馬王即是我。」
一九七 怨親本生譚
(菩薩=仙人之師)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舍衛城時,對某比丘所作之談話。某比丘自信:「我取此物,我之師尊和尚,不會責備。」彼取和尚蓄存之布片,製一鞋袋,然後來和尚處告[P.131]假。爾時和尚問曰:「汝何故取我之物?」答曰:「我取布片,相信尊師不予責備。」和尚曰:「我與汝之間,並未建立任何信用。」和尚發怒起立,責打比丘。此事為眾比丘所知,某日眾比丘於法堂談論此事:「諸君!比丘某甲,相信師尊和尚,取布片製作鞋袋,爾時和尚云:『我與汝彼此之間並未建立任何信用。』和尚發怒起立,責打比丘某甲。」適值佛出,問比丘曰:「汝等比丘!今有何事而集?」比丘等答:「如是等語。」佛云:「汝等比丘!此比丘對同僚間之不信用非自今日始,前生亦復如是。」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受生於迦尸地方婆羅門之家。成長後就仙人而出家,修行神通力及定力,為大眾之師尊,定居於雪山地方。此仙人羣中有一行者,不從菩薩之言,看顧一亡母之小象,其象長大後殺害行者,逃往森林。仙人大眾行葬儀後,圍繞菩薩問曰:「師尊!如何能分別友人與敵人?」菩薩說明理由唱如下之偈:
一
二
[P.132]菩薩說示怨親之分別修行梵觀,生梵天界。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即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育象仔之行者是此弟子比丘,象仔是今之和尚,仙人羣是佛之侍眾,仙人羣之師即是我。」
一九八 羅陀鸚鵡本生譚
(菩薩=鸚鵡)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心持煩惱之某比丘所作之談話。此比丘被佛問:「汝心持煩惱,是真實耶?」答:「世尊!此乃事實。」佛問因何緣故。比丘告白:「見一盛飾之婦人而起煩惱。」爾時佛云:「比丘!所謂女人為不能看護者。前生有附以看護者而看護之,結果仍然失敗,汝對女人能如之何?假令入手,亦不能看護。」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受生為鸚鵡,其名羅陀,有弟名布吒[P.133]波陀。此二隻鸚鵡幼年時為一獵師所捕獲,送與波羅奈之某婆羅門,婆羅門看顧如子,然婆羅門之夫人,性質慳貪,不稍愛護。婆羅門因商業外出時,對二鸚鵡曰:「汝等於我經商外出時,對汝等之母(婆羅門夫人)所為,加以監視,注意其他男人之出入。」婆羅門於囑託後出發而去。彼女於其夫走後,開始為不義之行,無分晝夜,出入者不知其數。布吒波陀見之,對羅陀曰:「主人婆羅門託夫人與我等,彼女為此惡事,應須警告其注意。」羅陀曰:「汝不可說。」布吒波陀不聽,向夫人警告注意。夫人頓起殺機,喚布吒波陀曰:「汝為我子,我今後不為此事,汝近前來。」夫人頻示愛語,布吒波陀接近夫人,立被捕捉:「汝來誡我,不知死活。」即扼殺之,投入竈內。
婆羅門歸來休息後,問羅陀曰:「羅陀!汝母有行不義之事否?」於是唱第一之偈:
一
羅陀曰:「賢者實際不語於己身無益之有無事。」於是唱第二之偈:
[P.134]二
菩薩向婆羅門如此說法後自思:「我亦不能住於斯所。」於是向婆羅門告別,飛向森林而去。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心持煩惱比丘得預流果——佛於是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布吒波陀是阿難,羅陀即是我。」
一九九 家長本生譚
(菩薩=家長)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心持煩惱比丘所作之談話。佛云:「女人為難以看護者,為惡事用手段欺瞞其夫。」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受生於迦尸國之家長家,成長後,營[P.135]在家人之生活。其妻不守道義,與村長通姦,菩薩知之,注意不怠。時值雨季,穀類種子為雨水浸洗流失,全村飢饉,等待穀物發芽時,全村一致向村長請求:「自今兩個月後,穀物收割,再行交穀。」由村長之手借得一隻老牛,分食其肉。某時,村長乘菩薩外出時,潛入其家。彼等二人正樂臥時,菩薩由村之入口向家中歸來。其妻向村之入口方向眺望:「是誰前來。」彼女立即認知「是彼歸來」,告知村長。村長恐懼戰慄,菩薩妻曰:「汝勿恐怖,共思一策。予等曾食汝之牛肉,汝今偽為前來討債,予登入倉庫立入口處,予謂現無穀種,汝立於我家屋中,汝謂:『予家子女眾多,請償肉債。』汝可再三催促。」於是彼女登上倉庫,坐入口處,村長立於屋中云:「請償肉債。」女云:「倉中無穀,待收割時償付,汝請歸去。」菩薩入家,見彼二人所作,知為不德女之策,向村長曰:「村長!我等食汝牛肉,言明經兩個月後還穀,今尚未到半月,何故前來討債?汝來非為此故,為其他原因而來。予對汝之所作,[P.136]實深厭惡,彼無品行不德之女,知倉庫無穀,今故登上倉庫,偽稱無穀,汝亦偽作討債,對汝二人之奸計,予實厭惡。」菩薩為說明此意義而唱如下之偈:
一
二
菩薩捉住村長前髮,引曳至屋之當中,打倒在地上。彼呼叫曰:「我為村長。」菩薩嘲曰:「汝為污他人所守之寶者。」且打且曳,直至使之疲弊不起,捉其首而曳出。然後捉住女髮由倉庫拉下,與以痛責:「二次再犯,更將重責。」自此以後,村長不敢窺其門,此惡夫人心中不敢稍存惡念行此惡事。
[P.137]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此心持煩惱比丘得預流果——佛云:「彼時懲處村長之家長即是我。」
二〇〇 善戒本生譚
(菩薩=婆羅門之師尊)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某婆羅門所作之談話。此婆羅門有四女,有四男子求婚,一為體格強健之美男子,一為年老之人,一為家境富有者,一為道德家。婆羅門自思:「四人供養於家中,我此四女分別嫁與此四者之何人,實難分曉。」「我將請等正覺者(佛)評判,擇其中之適當者配與。」於是執香花往精舍,向佛敬禮,坐於一面,語其始末:「世尊!此四人中,配與何人較為適宜?」佛云:「諸賢人等於前生曾答此問題,多生以來而人不得知。」佛應其請求,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受生於婆羅門家,成長後,於得叉尸羅修習學藝,還波羅奈為世間有名之師尊。時一婆羅門有四女,四人之男求婚,婆羅門自思:「與誰適宜?」判斷不決。「我問師尊,與應與者。」於是至師尊前詢問此事唱第一之偈:
一
[P.138]師尊聞之曰:「雖有美貌及其他資格,但缺道德則排斥。美貌等非人之標準,我等須愛好具備道德之人。」菩薩為明此義,唱第二之偈:
二
婆羅門從其言,以女配與有德者。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婆羅門得預流果——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婆羅門是今之婆羅門,有名之師尊即是我。」
[P.139]第六章 那塔木達魯哈品[1]
二〇一 獄舍本生譚
(菩薩=貧乏出家)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獄舍所作之談話。爾時諸役押解詐欺、搶掠、殺人等多數盜賊往見拘薩羅王。王命將彼等用桎梏刑具,用繩鎖繫縛,投入獄舍之中。
住於該地方三十人比丘,欲來見佛,彼等見佛禮拜後,次日托鉢迴行至獄舍之處,見彼盜賊。彼等托鉢歸來,傍晚參謁如來訊問:「世尊!今日我等托鉢,環繞獄舍,見多數盜賊,縛以桎梏,受非常之苦,彼等不可能破縛逃走。究竟世間尚有較此等之縛更為強靭之縛耶?」佛云:「汝等比丘!此等稱之為縛,然對財寶妻子等所謂貪愛煩惱之縛較今之縛,乃為百倍千倍強靭。然昔日之賢者曾斷此難斷之大縛,入雪山出家。」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於生活貧苦之豪家,彼長大後,父親死去,彼以所勞得銀扶養其母。雖然彼不願娶,但其母仍為彼迎娶某家之女,不[P.140]久其母亦往生他界。彼對其妻之妊娠,不加留意,謂妻曰:「汝可依勞銀度日,予將出家。」妻云:「予今妊娠,俟予產後,汝可見子之後出家。」彼云:「甚善。」即與應允。當彼女生產時,彼問曰:「汝已安產,我當出家。」彼女曰:「待兒離乳時,汝再出家。」如此彼女又復妊娠。彼思:「如此一再應允,不能出走,予將不告逃走而出家。」於是不告而於夜間逃出,然為夜間之衛兵所捕獲。彼向衛兵請求:「予為扶養母親請與放行。」彼得衛兵許可,於某處停留後,然後由正門走出,入雪山出家成為仙人。修得神通與等至,耽於禪定之樂以度日,彼住於其處,自思:「我已斷除如此難斷妻子之縛、煩惱之縛。」菩薩感興而歌唱以下之偈:
一
二
[P.141]如此菩薩歌此感興之歌,禪定不懈,成生梵天界之身。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有者證預流果,有者證一來果,有者證不還果,有者證阿羅漢果——佛云:「爾時之母親是摩訶摩耶,父是淨飯大王,妻是羅睺羅之母,子是羅睺羅,而捨妻子出家之人即是我。」
[P.142]二〇二 耽戲本生譚
(菩薩=帝釋)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尊者羅婆那拔提所作之談話。彼尊者為佛教有名之人,持有智慧、美聲譽,雖有善法語,達於無障礙而得於漏盡,然於八十人之上座中,身量最短,如同一矮小之沙彌,供人展覽之物。某日,彼參拜如來後,行至祇園樓門處時,有住於地方之三十人比丘,為拜十力尊而來入祇園,於精舍之樓門,會見尊者。彼等以為此是沙彌,於是執上座之衣角,捉手提頭,撮鼻擰耳,以手旋轉,多方惡作,然後整鉢與上衣,參詣佛所,禮拜問訊,坐於一面。而後佛穩靜表示歡迎之意,彼等向佛問訊曰:「世尊!羅婆那拔提佛弟子,善美於法語,今在何處?」世尊:「汝等比丘!欲會尊者耶?」比丘等:「唯然,世尊!」世尊:「汝等比丘!汝等於樓門處所見,執其衣角,以手為惡作者,即為其人。」比丘等:「世尊!如此能達所望付合眾望之弟子,緣何生為力弱之質?」世尊:「此為其本身之惡業所招。」於是佛應彼等之請求,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為諸天之王帝釋。國中老年之人、象、馬、牛等皆不使梵與王得見,因王耽於戲樂,如見此老人等物,立即綑縛,見舊車即予打破。見年老女人,喚至近前,擊腹而使倒臥,再起之時,多方恐嚇。並令年長之男人,於地面旋轉作各種技藝表演。如果不見有老人,便耳語左右:「明日此家[P.143]必須有老人在。」然後呼喚以為樂。國中人人以為恥辱,紛紛送自己父母出國居住,於是孝養父母,已近絕跡,而王之侍者,亦均耽於戲樂。因此諸人死後,墮四惡趣,諸天天眾,因而減少。
帝釋生來尚未見有如此之天相,緣何理由如是,熟慮之後,亦知其故。帝釋自思:「我將制御彼。」於是化為老人之身,於古車之上載二甕之酪漿,繫以兩頭年老之牡牛,於某祭日,梵與王乘坐美飾之象,著美飾之衣,右繞都城之時,帝釋纏襤褸之著物,驅車向王處而來。王見古車,命速曳去,左右諸人曰:「車在何處,我等未見。」帝釋依其威神力僅使王見。彼處有多人前來,帝釋驅車至王頭上,打破一甕,折返途中,再使一甕破裂,於是由王之頭上到處流落酪漿,王感恥辱困惑,心起憎惡。帝釋知其已得困擾,心感疲憊,於是收車,現其本相,手執金剛寶杵,立於空中言曰:「汝不法之惡王,汝如何得長年不老,如何衰老不迫近汝身?終日耽於戲樂,使年老諸人苦惱,唯為汝一人,使諸人倣效,為此惡業,死後彼等充滿惡趣。人人不得扶養父母。汝今後若不終止此事,予將以金剛寶杵,破汝頭腦,今後斷然不可為此。」帝釋於嚇阻之後,為說父母之德,並教示說明尊敬年老者應得之福果,然後歸返天庭而去。自此以後,王更不再起耽樂之心。
[P.144]佛述此法話已,現等覺者,唱以下之偈:
一
二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彼等比丘,有證預流果者,有證一來果者,更有證阿羅漢果者——佛於是為說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王是羅婆那拔提,因其耽於戲樂,今亦生來為他人戲樂之種,而帝釋實即是我。」
二〇三 犍度本生譚[-1]
(菩薩=仙人師)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時,對某比丘所作之談話。彼比丘於浴室入口處劈割薪木,由腐木中出來一蛇,囓其足指,彼當場毒發而死。此事傳遍精舍內外皆知。比丘等於法堂中議論,紛如花放。「諸位法友!如此比丘,於浴室入口劈割薪木,為[P.145]蛇所嚙,當場死亡。」適佛來此處問曰:「汝等比丘!今有何事,集於此處?」比丘等云:「如是如是。」佛云:「汝等比丘!若彼比丘對四大龍王之一族,多修慈行,即不被蛇嚙。昔日諸仙人於佛未出世時,對龍王之一族,多修慈行,得免於為龍王一族所惹起之危險。」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於迦尸國之婆羅門族,年長棄愛欲出家為仙人,修得神通與等至。彼於雪山地方恒伽河屈曲之處,作為隱棲之所,耽樂禪定,住於仙人之羣圍繞之處。時恒伽河峯,有種種爬蟲動物居住,與諸仙人眾多危險,諸多仙人之生命,為其所取。仙人等以此事告之於菩薩,菩薩集合全部仙人曰:「若汝等對四大龍王多修慈行,則蛇將不嚙汝等。因此,今後應對四大龍王應修如是等慈行。」於是菩薩唱如下之偈:
一
如此告示四大龍王之族:「設若汝等對此等之物多修慈行,則汝等將不為蛇所嚙,不為蛇所惱。」於是菩薩唱第二之偈:
[P.146]二
如此依同一形式,修持慈行後,今再依請願以告示之,為唱以下之偈:
三
菩薩更對一般修行者告示,唱以下之偈:
四
[P.147]如是,「對一切有情修一般的慈行」,更須憶持三寶之德:「佛無限、法無限、僧無限。」
如是菩薩又云:「須憶持三寶之德。」菩薩示三寶無限之德後,更說明有情之有限:「爬蟲之類,為有限之物,無論蛇、蠍、百足、蜘蛛、蜥蜴、鼠類皆是如此。」
如是菩薩教示:「此等之物,怒心有限,因此,此等爬蟲之類為有限之物。」「修無限之三寶,此為我等有限者日夜應請自衛之策。」「如此,須憶持三寶之德。」於是菩薩更加示應為之道,唱以下之偈:
五
[P.148]如是菩薩對仙人之羣宣示:「憶持七佛,向之歸依,諸仙應把握此一防衛之道。」
爾來,仙人之羣,守菩薩之忠告,多修慈行,憶持諸佛之德,如此彼等憶持諸佛之德,爬蟲之類離之遠去。菩薩更勤修梵住,得再生於梵天界中。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即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仙人羣即是今之佛之侍眾,仙人羣之師實即是我。」
二〇四 維拉迦烏本生譚
(菩薩=水鳥)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模倣善逝者所作之談話。諸上座等前往奪取提婆達多之眾歸來時,佛問曰:「舍利弗!提婆見汝等時有何所作?」答曰:「模擬善逝使我等見。」佛云:「舍利弗!提婆模擬為我以至破滅,非自今日始,於前生即已招致破滅。」佛應上座之請求為說過去之因緣。
[P.149]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再生於雪山地方棲住水烏之胎,住於某一湖水近處,彼之名為維拉迦。當時於迦尸國難得布施,人們所殘留之食物,尚不足以供養烏,何況龍與夜叉,因此鳥眾由飢餓之國逃出,多入森林之中。爾時住於波羅奈有一鳥名薩維陀迦與雌鳥一同來至維拉迦之住所,於湖水之近處營造棲所。某日彼於湖畔索取食物,見維拉迦入湖水中食魚,復出乾燥身體。彼思:「如依賴此烏,則自己可獲得多量之魚,予可侍彼為伴。」於是向維拉迦接近。維拉迦問曰:「汝欲何為?」曰:「予欲供君使用。」「如此甚善。」維拉迦快諾,爾來薩維陀伽為彼聽用。彼取魚食後,亦分一部分與薩維陀迦,薩維陀迦食後,以殘物與雌鳥為食。爾後,薩維陀迦性變高慢,彼思:「此水烏黑色,我亦為黑色,眼、嘴及足,與彼無異,今後我無向彼討要捕得魚之必要,我將自行捕捉。」彼行至維拉迦處言曰:「今後我將自行入水捕魚。」菩薩阻止其行曰:「汝非生為入水捕魚之烏(鵜)類,將有破滅之危險。」但薩維陀迦不聽其言,自入水中,為水草絆住,堅不得出,身掛於水[P.150]草之間,只有嘴端露出水面,彼呼吸困難,終於水中喪失生命。彼妻見彼不歸,至維拉迦處探知此事:「君曾見薩維陀迦否,彼往何處而去?」於是唱最初之偈:
一
維拉迦聞之曰:「我知汝夫之行處。」為唱第二之偈:
二
雌鳥聞之悲泣,遂飛往波羅奈而去。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薩維陀迦是提婆,維拉迦即是我。」
[P.151]二〇五 恒伽魚本生譚
(菩薩=樹神)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二人之年少比丘所作之談話。彼二人住於舍衛城,為豪家之子,雖依佛教出家,但不修[1]不淨觀,誇稱容姿以傲世。某日,二人各就自己容姿之美麗而起爭論,見距彼等不遠,坐一年老之上座,二人欲請上座對容姿美麗,作一判定,行近上座而問曰:「尊者!我等誰為美麗?」上座答:「二位法友,比較君等,我最為美麗。」年少之彼等以此人年老,答非所問,於是對上座施以惡口之言而去。
彼等之所為,為諸比丘眾得知,某日集於法堂,為此事議論問話:「諸位法友!彼老上座實為對為容姿囚繫之二比丘施以羞恥之言。」適佛來至此處,問曰:「汝等比丘!今為何語集於此處?」比丘等答:「如是如是。」佛云:「汝等比丘!此二人年少比丘,誇稱容姿非自今日始,彼等前生即以容姿傲世。」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為住恒伽河岸之樹神。時於恒伽河與耶蒲那河之合流處住有恒伽魚與耶蒲那魚兩尾之魚,彼等:「我之容色美麗,君之容色亦可稱美麗。」兩者就容姿美麗之事,發生爭執。而離程不遠,由恒伽河岸見有一龜,「彼可為我等判定熟為美麗。」二魚行近龜處,問曰:「龜先生!究竟恒伽魚為美麗,抑或耶蒲那魚為美麗?」龜云:「恒伽魚亦甚美麗,耶蒲那魚亦甚美麗,但予較汝二者更為美麗。」龜為說明此事唱第一之偈:
[P.152]一
魚聞其答云:「汝惡龜!汝未答我等之所問,只言他事。」於是唱第二之偈:
二
結分
佛述此法話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二尾之魚是年少比丘,龜是年長比丘,而始終目擊者,恒伽河畔再生之樹神即是我。」
二〇六 羚羊本生譚[1]
(菩薩=鹿)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竹林精舍時,對提婆達多所作之談話。時佛耳聞提婆欲努力害佛,佛云:「汝等比丘,提婆欲殺害我,非自今日始,前生即已如是。」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P.153]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為一羚羊,近於一湖水某叢林中營造棲家。同一湖水距離不遠之樹頂棲一啄木鳥,湖水之中,為龜棲處。此三者互為親愛之友誼,共同居住。爾時有一獵鹿師,巡迴森林之中,於湖水飲水處發現菩薩之足跡,彼以革紐製作一如鐵鎖縛足之圈套,佈置而去。菩薩於夜初更為飲水而來,陷入套中,發出悲鳴。樹上之啄木鳥及水中之龜,聞聲而至,彼等思案:「如何搶救吾友。」啄木鳥謂龜曰:「君有齒,可斷其套,我可設計使彼不來,我等二人奮鬥,以救吾友。」彼為說明此事唱第一之偈:
一
於是龜開始以齒嚙其革紐,啄木鳥飛往獵師所住之村。獵師於夜過將明之時,持劍準備出發,鳥知其將欲出發,於正門出口處大聲鳴叫,以羽搏打獵師顏面。獵師為此不吉之鳥所擊打,折返家中,暫時就寢,不久又取劍準備出發,鳥判斷前此由正門出口出發,此次必由裏門出口出發。於是大聲鳴叫飛向裏門,向獵師之面撲[P.154]打。獵師兩度被打自謂:「此不吉之鳥,不欲使我出發。」於是回返,至太陽昇起寢臥,然後再行出發。
鳥於此時,至急飛返,向菩薩告知獵師將至。此時龜已只餘一革紐未斷,其餘均已咬開,然而龜齒破裂流血,已不堪應用。菩薩見獵師持劍,如電光之速奔來,於是掙斷革紐,逃入森林之中,鳥則飛落於樹頂,只有龜之力弱,當場橫臥,獵師放龜入袋中,掛於殘枝之上。菩薩轉來,見龜已被捕,〔思:〕「友人之生命,不可不救。」但體弱力盡,出現於獵師之前;師以其力弱,執劍向菩薩追殺,菩薩既不遠離,亦不接近,與獵師同入林中。菩薩韜晦足跡,由他道如疾風歸來,以角挑落布袋,於地上破壞,將龜引出,啄木鳥亦由樹上降下。菩薩對兩者忠告:「予之生命,得君等之蔭助挽救,君等已盡友者之所應為。今獵人歸來,將捕捉君等,因此,啄木鳥君!汝可攜帶子女他往,龜先生!君應早入水中。」彼等均如菩薩之言而行。
於是佛等覺者唱第二之偈:
[P.155]二
獵師歸來至其住處,不見一物,手持破袋,心情持重,回歸自家而去。彼三友於有生之間,相互信賴不破,各各從其業報而行。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獵師是提婆達多,啄木鳥是舍利弗,龜是目犍連,羚羊即是我。」
二〇七 阿薩迦王本生譚[1]
(菩薩=行者)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戀前妻之比丘所作之談話。佛問彼比丘:「比丘!汝真對彼起戀情?」答:「確為如此。」問:「戀慕何人?」答:「予之前妻。」佛云:「比丘!汝對彼女所持戀情,非自今日始,汝於前生為彼女受劇烈之苦。」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迦尸國補多勒迦市阿薩迦王治國。彼之第一妃烏婆利,具有魅惑之愛力,姿容甚美,眉目如畫,天姿少有,世間無雙,彼女不幸死亡。為妃之死,國王悲傷度日,怏怏不樂。彼將妃之屍骸裝棺,其中填入油及泥土,置於臥榻之下。[P.156]王不攝食物,悲歎而臥,兩親、親族、友人、廷臣、婆羅門、居士等云:「大王請節哀勿悲,諸行無常。」但王對任何進言,均不入耳,如此悲歎,已過七日。
時菩薩為已獲五神通,八等至之行者,住於雪山地方。彼以天眼觀察,眺望閻浮提洲,見王之悲歎謂:「予將施救。」於是以神足之威力,昇至空中,下至王之御苑,恰似黃金之像坐於吉祥之平石上。時補多勒迦市住有一婆羅門族之青年,偶爾來至王苑,瞥見菩薩,向前寒[A5]暄,坐於其傍。菩薩示彼好意:「青年!汝王之所行正直否?」答曰:「尊者!我王正直,然因妃亡故,王將妃之屍骸入於棺中,悲歎而臥,今已七日。尊者有何方能取除王之此苦?如尊者有德之人在世,我王受此痛苦,實不相應。」菩薩曰:「青年!予與王無一面之識。若王能外出問予,予可告以妃之往生之處,進而於王之御前,使妃與王對話。」青年:「我可引導吾王前來,請尊者坐於此處。」青年得菩薩之約束,行至王前,告知此事:「請王至具有天眼人之處。」王聞悉:「能與烏婆利妃相會。」心中大喜,乘車至其場所,與菩薩寒[A6]暄,坐於一傍。王問:「尊者真知妃之再生所至之處?」菩薩:「大王!妃因誇耀容姿,怠惰而不積善[P.157]業,因此再生於食御苑牛糞之甲蟲胎中。」國王:「不能,此事予不相信。」菩薩:「如此可使與彼相會而對話。」「甚善,我當親見其言語。」菩薩於是以威神力,使兩隻甲蟲,移動牛糞塊,來至王前。此二甲蟲依菩薩所示而至,菩薩指一甲蟲曰:「此即烏婆利妃,彼捨棄大王,今追隨於食牛糞甲蟲之後,請大王仔細觀察。」王曰:「尊者!予妃烏婆利再生為食牛糞甲蟲之胎,予不相信。」菩薩:「大王!現在可使其對話。」菩薩以威神力使彼女發聲。菩薩曰:「烏婆利妃!」彼女以人語答曰:「尊者!何事?」「汝之前生為何名位?」「尊者!予為阿薩迦王之第一妃,名烏婆利。」「汝今仍愛阿薩迦王否,或是喜好食牛糞之甲蟲否?」「尊者!如云予前生時事,爾時予於御苑,與王一同樂色聲香味觸等,然今死變重生,前生之事,於我何益?今我欲殺阿薩迦王,以其首之血,塗我食牛糞甲蟲夫之足。」彼於眾人當中,以人語唱以下之偈:
一
二
[P.158]阿薩迦王聞之後悔,當場命令取去妃之屍骸後,洗其頭與菩薩寒[A7]暄入市,而以其他婦人為第一妃,正當治國,菩薩予王忠告息悲後,歸雪山而去。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起戀情比丘,即證得預流果——佛於是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烏婆利是以前之妻,阿薩迦王是起戀情之比丘,青年是舍利弗,行者即是我。」
二〇八 鰐本生譚[1]
(菩薩=猿)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提婆達多努力害佛之事所作之談話。時佛聞提婆達多欲努力殺害佛而言曰:「汝等比丘!提婆欲努力殺我,非自今日始,彼於前生,即已如是,然未能使我絲毫恐怖。」佛於是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為住於雪山地方再生之猿胎。彼有如象之強力,身體大而且美,於恒伽河之屈曲處森林中營造棲家居住。爾時恒伽河中[P.159]住有一鰐,鰐魚之妻見菩薩之身體,對彼心臟之肉,起非常之欲望,於是對鰐魚云:「夫君!我欲食彼猿王心臟之肉。」「我妻!我等為棲於水中之物,彼為陸上所行之物,如何可以捕捉?」「請用某種手段捕之,否則我將死矣。」「汝勿憂慮,我有一法,使汝得食彼心臟之肉。」鰐魚安慰其妻,彼於菩薩就恒伽河飲水,坐於河岸之時,進前曰:「森林之王者!君於此處,食劣果實,君不往慣行以外之處,恒伽河對岸有菴羅及波羅蜜樹,實大而味美,果物無盡,君何不往彼處採食種種之果物?」猿曰:「鰐魚之王!恒伽河大河難渡,如何能往彼處?」「汝欲渡河,可載於我之背上,相伴而渡。」菩薩信彼之言,即予承諾。「請乘坐於我背上。」於是猿乘背上。鰐魚稍行,即向水中沉下,菩薩曰:「鰐魚!汝欲使我沉沒,是何緣故?」「予並非依正路伴君渡河,予妻欲食君心臟之肉,是故予為使吾妻得食心臟之肉而捕汝。」「鰐魚!汝對予所言者,亦皆為善事。如果我等心臟收藏於體內,則我等於樹梢跳躍之時,心臟將[P.160]毀壞為微塵。」鰐:「然則汝置心臟於何處?」菩薩指示不遠處一株烏曇跋羅樹上生長熟圓之果實:「汝且觀看,我之心臟即垂掛在烏曇跋羅樹下。」鰐:「汝若使我見到心臟,我即不殺汝。」「如此,汝可與我伴行至彼處。我將使汝得見垂掛於樹上之心臟。」於是鰐魚與彼同行,菩薩由鰐背跳登烏曇跋羅樹上對鰐魚曰:「愚蠢之鰐魚!一切生物之心臟,汝以為掛於樹頂,汝太愚蠢,汝已受騙。汝可取大量之果物,但只胴體龐大而智慧缺少,則不得成功。」菩薩為說明此事,唱以下之偈:
一
二
鰐魚如失千金之悲苦,完全挫敗,回返自家棲處而去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即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鰐是提婆達多,鰐之妻是栴闍女,猿即是我。」
二〇九 鷓鴣本生譚[1]
(菩薩=樹神)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法將舍利弗與共住年少比丘所作之談[P.161]話。彼年少比丘對衛護自己身體特別注意,他憂心:「自己身體,不能幸福。」對過冷過熱食物,均不攝取;恐怖寒暑疲勞身體,不敢外出;水氣過多之粥,米質過多之粥,均不敢食。彼之善護身體,為僧團之間所徧知,比丘等於法堂中,談如花放。「諸位法友!如是年少比丘,實際如是愛護身體。」適值佛來問曰:「汝等比丘!今有何語,集於此處?」答曰:「如是如是。」佛云:「汝等比丘!此比丘之精心衛護身體,非自今日始,前生亦復如是。」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為森林中樹神,有一捕鳥之獵師,以一隻鷓鴣媒鳥,製造毛網,持杖於森林中各處尋索鷓鴣。爾時一年老鷓鴣為獵人追逐,逃入森林。彼鳥善巧,不為所捉,且飛且止。獵人以樹枝嫩草隱蔽其身,再三再四,用杖及套索捕捉,彼鷓鴣出人言之聲,羞辱獵師唱第一之偈:
一
鷓鴣作人語後,逃往他處而去。於彼逃去時,獵人唱第二之偈:
[P.162]二
獵師語已,圍繞森林,持其所獲之物,歸家而去。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即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獵師是提婆達多,善巧衛護身體之鷓鴣是今之少年比丘,目擊始末之樹神即是我。」
二一〇 堪達伽羅迦啄木鳥本生譚
(菩薩=啄木鳥)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竹林精舍時,對模擬善逝者所作之談話。爾時佛耳聞提婆達多為摸擬善逝,佛云:「提婆為模擬我,招致破滅,非自今日始,前生既已至於滅亡。」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再生棲於雪山地方啄木鳥之胎,於朅地羅樹森林中營運生活,名迦第拉瓦尼亞。彼有一啄木鳥友名堪達伽羅迦,彼鳥於巴利巴達迦樹之森林中度日,某日出發來至迦第拉瓦尼亞處。迦第拉瓦尼亞因友人來此,便引曳堪達伽羅伽入朅地羅樹森林中,用嘴啄樹幹,由樹中取蟲與之。堪達[P.163]伽羅迦食得甚多如甘菓之蟲[1],彼於食中起意念:「此鳥為啄木鳥胎生者,自己亦復如是,今由此鳥受食,殊為不當。我今亦將於朅地羅樹森林中生活。」於是彼向迦第拉瓦尼亞曰:「君可勿憂,予今亦欲單獨於朅地羅樹森林中生活。」但迦第拉瓦尼亞言彼曰:「君生於樹心不堅之睒婆梨樹及巴利巴達迦樹森林中生活之類,而朅地羅樹之樹心甚堅。」「君勿啄此堅心之木。」堪達伽羅迦曰:「我亦為啄木鳥胎所生者。」彼不聽勸告,急飛至朅地樹上用嘴啄木。彼之嘴之角質破裂,雙眼亦將曝出,頭部壞損。彼不能止於樹幹,跌落地上,唱最初之偈:
一
迦第拉瓦尼亞聞此語唱第二之偈:
二
[P.164]迦第拉瓦尼亞言畢,復云:「堪達伽羅迦君!汝頭部被破碎之樹,即朅地羅堅心之樹。」於是堪達伽羅迦當場絕命而亡。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即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堪達伽羅迦是提婆達多,迦第拉瓦尼亞實即是我。」
第七章 香草叢品
二一一 蘇摩達陀婆羅門子本生譚
(菩薩=婆羅門子)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愚鈍之優陀夷所作之談話。此比丘於二三人之間,一言之法語,皆不能出,十分膽怯,心思欲言,因他事而又忘卻。彼之[P.165]如此行為,為比丘等於法堂互坐談論之話題。佛來其處,問比丘曰:「汝等比丘!今有何言,集會於此?」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佛云:「汝等比丘!優陀夷之怯懦,非自今日始,前生亦復如是。」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於迦尸國某婆羅門家。年長於得叉尸羅學習諸學術技藝畢已,再歸家中,知父母貧困,彼欲再興家業,向雙親請願,至波羅奈仕奉國王。彼受王之信愛與器重。彼父使用牡牛二頭耕作,以維生計,一牛病死,彼至菩薩之處謂:「家中一牛死去,不能耕作,汝可向王請求一頭。」菩薩:「父親!予與王見面之時,已經甚久,今向王請求,頗不適宜。願父親自行向王請求。」父親:「我甚膽怯,汝所不知。實際於二三人之前,不能請話。若我至王前請求一牛,恐將我僅有之一牛亦將與王而歸去。」菩薩:「父親!既然如此,我雖不能向王請求,我可使父親練習請求之言語。」父親:「如此甚善,開始練習。」菩薩陪伴其父來至香草茂盛之墓地,於各處捆縛草把,指示與其父:「此為國王,此為副王,此為將軍。」種種名稱。菩薩:「父親!汝行至王前,首謂:『大王!大勝利者。』然後唱請求賜牛之偈:
[P.166]婆羅門於一年之間練習此偈,記憶之後,對菩薩曰:「汝蘇摩達陀!我已習憶此偈,今無論於任何人前,均可唱出。汝可伴我去至王所。」菩薩:「如是甚善。」於是攜帶適當之禮物,陪伴其父,行至王前。婆羅門曰:「大王!大勝利者。」然後送上禮物。王曰:「蘇摩達陀!此婆羅門為何人?」菩薩曰:「大王!此為我父。」王問:「前來何事?」爾時婆羅門唱請求賜牛之偈:
國王知婆羅門言語顛倒錯誤,微笑曰:「蘇摩達陀!予思汝家有牛甚多。」菩薩:「大王!我父意欲請求大王賜牛耕種。」王喜菩薩之言,贈與婆羅門十六頭牛及裝飾之具乃至住居之村落以為禮物,以非常之榮譽送婆羅門還家。婆羅門乘全身純白之辛頭馬所牽之馬車,有許多從者隨從歸村而來。菩薩與父共坐車中,於歸途道中,菩薩對父云:「父親!我與父親滿一年間之練習,但父親最後之時,父親竟說將牛贈與大王。」菩薩於是唱最初之偈:
一
[P.167]婆羅門聞彼之言唱第二之偈:
二
結分
佛云:「汝等比丘!優陀夷之膽怯,非自今日始,前生即為一膽怯者。」佛述此語後,即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蘇摩達陀之父是優陀夷,蘇摩達陀實即是我。」
二一二 殘食本生譚
(菩薩=輕業師)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戀前妻比丘所作之談話。佛問彼比丘:「比丘!汝真有戀情耶?」答:「真實不虛。」佛問言:「汝戀何人?」答:「予之前妻。」佛對彼云:「比丘!彼婦人對汝有不利益之行動,彼於前生使汝食彼情人之殘食。」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於巡迴乞食以維生計某貧窮演藝人家。彼年長貧困,輕賤難堪,各處奔波,維持生活。時迦尸國某村有一婆羅門之妻,[P.168]為一無德不貞之惡婦。某日,婆羅門因事外出時,彼女之情人,有機可乘,進入其家,彼女與彼通情之後云:「少時之間,食事再行。」為作食物,盛以咖哩,調以熱飯,女與彼食:「汝請用飯。」而其自身則立於戶外張望婆羅門之歸來。菩薩恰於此時,正在此女情人食事中,前來乞食,立於門外。此時正為婆羅門歸來之時,婆羅門之妻見其歸來,大為焦急入內曰:「汝速起去,婆羅門歸來。」情人遂入穴藏之中而下。婆羅門入門坐定,持櫈與洗手之水,彼女以情人所食冷飯之上,盛以熱飯,為婆羅門端出。彼以手插入飯中,見上熱下冷,自思:「此為何人所食之剩飯?」彼問其妻唱第一之偈:
一
婆羅門之妻恐其行為暴露,無論婆羅門幾度追問,彼均默然不答。爾時演藝者之子自思:「穴中藏匿者為彼女之情人,而此男人定是主人。婆羅門之妻,恐怖自己[P.169]之行為洩露,故不答一言;如此,我對婆羅門告此女之所為,並告以其情人坐於穴藏之中。」於是彼謂婆羅門離家外出,今有一男入內為不義之事,食上等之食物,而女則立於門外張望,此男進入穴藏之中,將此一切始末全部告知,唱第二之偈:
二
彼於是捉住此男之頂髻由穴中拉出,而告以更不可為此惡行,應持正心,而後離去。婆羅門對此二人鞭打威嚇,教以不得更再為此惡事。而後從其業報而行去。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時,起戀情比丘證預流果——於是佛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女是彼之前妻,婆羅門是起戀情之比丘,演技者實即是我。」
二一三 巴魯王本生譚
(菩薩=行者)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拘薩羅王所作之談話。世尊與比丘眾受王之施物與尊敬甚大,如下之風聞。爾時世尊受王尊敬、尊重、崇敬、供養、尊崇,得衣與乞食之食,受坐臥之具、病藥及其他諸多必需之品,諸比丘亦受尊敬乃至受必需之品;然其他之外道出家者則不受尊敬乃至不得必需品。外道者如此不得施物及不受尊敬,日夜秘密會合集議:「沙門瞿曇出現以來,我等不得施物,不受尊敬,[P.170]而沙門瞿曇則多得施物,大受尊敬。是何緣由,彼有如是幸福?」於是其中一人曰:「沙門瞿曇住於全閻浮提中之最佳住處、最優土地,因此彼得食物,受大尊敬。」其他者云:「以是理由,我等於祇園之內,建一外道僧院,如此我等亦可得甚多之收入。」彼等全部到達贊成之結論。彼此相議:「然若我等不告於王而自興建,佛之比丘,必加妨礙,雖然獲得,難保不被中斷;故須向王餽贈賄賂,以取得僧院之地域。」於是向王之家臣請託,與王贈十萬金,並請曰:「大王!我等於祇園之內,欲建外道之僧院,若佛之比丘,不使建造許可,故向王申請,無須等待彼等之回答。」王受賄賂,當然認可。外道者籠絡王已終了,即集合木工,開始興作,園內大起騷動。
佛問曰:「阿難!門外高大聲音,究為何事?」答曰:「世尊!外道諸人,於祇園之內建造外道之僧院,此為彼處騷亂之聲。」佛云:「阿難!於此場所,建外道僧院,甚不適當。外道之人,喜好高聲,與彼等不能住於一處。」佛當即集合比丘告曰:「汝等比丘!向王申訴,使外道停止建立僧院。」眾比丘等出發,行立於王之宮居入口,王聞比丘之來,思此必為僧院之事,王既取賄賂,乃傳言:「王不在宮中。」比丘等歸來白佛,佛謂:「王得賄賂,故為如此。」佛遣二大弟子前往,王聞二人之來,仍以同前之言遣之。二人歸來白佛,佛曰:「舍利弗!此次王不在宮中,顯係外出。」佛於此日早晨,著下衣、持鉢,與五百比丘眾俱,來至王宮入口。國王聞佛至,由宮殿下降,為佛執鉢,招入內庭,以佛為上首,對比丘眾施粥捨飯後,向佛頂禮,坐於一傍。佛向王始作法語:「大王!昔日諸王,取人賄賂,為有德人等所爭論,失去自國首領之地位,招致大破滅之災禍。」佛應王之請求,為說過去之因緣。
[P.171]主分
昔日巴魯國巴魯王治國時,菩薩為五神通八等至之行者,為教仙人羣之師尊,常住雪山地方。彼為求鹽及酸味之物,隨五百人行者由雪山下來,至巴魯市,巡迴乞食,出至街中,坐於北門處枝葉茂盛榕樹根下進食,並於此樹下營建住居。此仙人羣住於其處。甫經半月後,又有仙人之羣五百行者圍繞他之師尊來市,彼等亦入街中巡迴行乞後,由街出至南門處,亦坐於前述同樣之榕樹根下調製食事,亦於其處,營造住居。如此二仙人羣,只於喜好之間暫住,然後歸於雪山。當彼等歸去,南門處之榕樹枯死。
於其次歸來之時,南門處榕樹下居住之人,首先第一來到。彼等知自己所居之榕樹枯死,於巡迴行乞後,出至北門處榕樹之根下,調製食事,營造住居。然今另一方之仙人後至,於街內巡迴行乞後,來至自己所居之樹下調製食事,但已無處可居。彼等謂:「此非君等之樹,乃為我等先居之處。」於是互起辯論,爭執擴大。一方謂:「我等最初居住之場所,君等不能佔取。」一方謂:「此次我等最先到來,汝等不能侵奪。」如此自稱我為所有者,自稱我之所有物。彼此爭執不下,遂由樹下起立,去至王所。
[P.172]王以最初居住之仙人羣為所有者。然另一方者諸人以「我等敗於彼等」,心有不甘。彼等不言自己之過,以天眼迴望,見一轉輪聖王使用馬車之車體,以此賄賂贈與國王:「大王!請判歸我等為所有者。」王取賄賂,判為:「二羣諸人兩方所有。」但他方之仙人等更又持附於馬車車體之寶輪,賄賂與王:「大王!請只判歸於我等一方。」王於是又依其請求。
諸仙人等思:「我等為捨財欲、愛欲之出家者,由樹下之事而起爭論,餽贈賄賂,誠不相應。」於是大為後悔,急歸雪山而去。住於巴魯王國中諸天意見一致:「使有德人等惹起爭端,實王之所為不當。」對王發怒,向三百由旬之巴魯王國,漲起海水,全國淹沒。如此因巴魯王一人之所為,使國中住人,均至破滅。
結分
佛述此過去之法語後,現等覺者,唱以下之偈:
一
二
[P.173]佛述此法語後:「大王!不可任從意欲而為,二羣之出家者不可使相爭。」於是佛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我即是最年長之仙人。」王為如來準備食事。佛與弟子等歸後,王即遣人毀外道之僧院,於是外道者仍無憑藉之處而去。
二一四 河水滿本生譚
(菩薩=司祭官)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智慧波羅蜜所作之談話。某時,比丘等於法堂有關如來智慧之話,談如花放。「諸位法友!等正覺者有大智、廣智、明智,有敏捷之智慧、銳利之智慧、透徹之智慧,為具足方便智者。」佛來此處問曰:「汝等比丘!今作何語,集於此處?」答曰:「如是,如是。」「汝等比丘!此非自今日始,如來前生即有智慧,有方便與善巧。」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再生於司祭官之家。年長後於得叉尸羅學一切技藝畢已,於父死後,得司祭官之地位,為波羅奈王俗事聖事之顧問。其後,王受離間者之言,憤怒曰:「於我面前之事,無如此者。」王將菩薩由波羅奈放逐他處。菩薩率妻子至迦尸國某村居住。其後王又追思其德,王思:「任遣何人,使[P.174]予能喚回彼阿闍梨者,均不相應。予今作一偈,記於貝葉之信上,煮鳥之肉,用白布包裹葉書與肉,加蓋王印送去。
若彼為賢者,於讀信之後,知為鳥肉,必定歸來。
否則彼即不歸。」王作河水滿之偈,記於樹葉之上。
一
王以此偈記於樹葉之上送交菩薩。菩薩讀信,知王思欲與己相會,於是唱第二之偈:
[P.175]二
菩薩準備乘物,彼往謁王,王喜再俾以司祭官地位。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彼時之王是阿難,司祭官實即是我。」
二一五 龜本生譚[1]
(菩薩=大臣)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拘迦利所作之談話。此故事將於陀伽利耶青年本生譚(第四八一)中再說。佛云:「拘迦利為言語而被殺非自今日始,前生亦復如是。」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於大臣之家,年長後為王之俗事聖[P.176]事之顧問。然王性喜多言,彼談話時,他人無插語之隙;菩薩思欲矯正王之多言,思慮方法。
爾時雪山地方一湖水中棲有一龜,有二鵞鳥前來索食,與龜相知,彼等相互非常信賴。某日鵞向龜云:「龜君!我等於雪山心峯山中黃金窟中居住,彼處為一心情爽快之處,君可與我等一同前往。」「我如何能去?」「我等可伴汝前往。若君能緘口,對任何人不發一言。」「予可緘口不言,請攜予伴行。」「如是甚善。」彼等以一木棒令龜咬緊,兩鵞銜其兩端,飛上空中,於是龜與二隻鵞鳥相伴而行。村中少年見兩隻鵞鳥用木棒抬一龜飛行,揶揄而笑立。龜欲開口言:「縱令友人伴我飛行,於汝等何干?餓鬼惡者!」時二鵞鳥快速飛行,經過波羅奈市王宮上空,恰於此時,龜口鬆放咬棒,落於開闊之庭前,身軀裂為兩半。王為菩薩及廷臣圍繞,來至現場。王見龜而問菩薩:「賢者!此物因何由空中跌落?」菩薩長期以來,自己思欲向王忠告,今得窺此機會。菩薩:「此龜概與鵞鳥互相信賴和合,鵞鳥欲伴龜飛往雪山,龜於空中[P.177]咬緊木棒,此龜概以聞他人之言,不能緘口,思欲對話,而開口放棒,如此龜由空中落下而絕命。」「大王!無端而多言,遂受此苦。」菩薩唱以下之偈:
一
二
王知彼就王自身而言:「賢者係就予所言耶?」菩薩明言曰:「大王!予言為大王或為他人亦未可知。言過多者,有此破滅。」爾來王止多言而寡言語。
[P.178]結分
佛述此法話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龜是拘迦利,二隻鵞鳥是二大長老,王是阿難,賢明大臣實即是我。」
二一六 魚本生譚[1]
(菩薩=司察官)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戀前妻比丘所作之談話。佛問:「比丘!汝真有戀情耶?」答:「世尊!真實。」「汝戀何人?」「以前之妻。」佛向比丘云:「比丘!彼婦女前生對汝即為不利益之事,汝為彼婦人而被串刺,將置於火上炙烤。幸藉賢者之恩蔭,取回汝之生命。」佛於是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為司祭官。某日見漁師取下掛於網上一尾之魚,置於熱砂之上。漁夫作串云:「我欲置魚於炭火之上炙烤而食之。」彼魚思魚妻而泣,唱以下之偈:
一
二
[P.179]爾時菩薩偶然經過河岸,聞彼魚悲歎,遂近漁師之前,使彼解放其魚。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起戀情比丘證預流果——佛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魚妻是前妻,起戀情比丘是彼魚,司祭官實即是我。」
二一七 塞句女本生譚
(菩薩=樹神)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一青菜商優婆塞所作之談話。此事於第一篇已為廣說[1]。此處佛問優婆塞:「優婆塞!汝長期均往何處?」「世尊!我有一女,時破顏微笑,予曾試驗我女,現已嫁入一良家少年為婦;因此種種事務,不遑禮拜世尊。」佛云:「優婆塞!汝女有德,非自今日始,前生亦復如是。汝試汝女,亦非自今日始,前生亦復如是。」佛應彼之請求,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為一樹神。爾時青菜商優婆塞,欲試[P.180]其女,伴行至森林中,緊握女手,動之以欲情,似欲得彼女之身,悲歎向其女唱第一之偈:
一
彼女聞之泣曰:「父啊!予為一幼女,予不知婬欲事。」於是唱第二之偈:
二
如是青菜商試其女後,伴歸家中,嫁女為良家青年之婦。然後依其業報離此世而去。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青菜商證預流果——而佛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女是今之女,父是今之父,而目擊其始末之樹神實即是我。」
[P.181]二一八 詐騙商人本生譚
(菩薩=司法官)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一詐騙商人所作之談話。住於舍衛城有詐騙商人與賢明商人,二人合組,積聚五百車之商品,由東方向西方行商,獲得多金,歸舍衛城。賢明商人向詐騙商人曰:「予等現可分金。」詐騙商人自思:「彼長期寢臥惡榻,食惡劣食物,現甚疲弊,今至家中食諸種美食,壞腹必死,所得儲金,均歸為己。」於是推稱:「今日星宿運行不佳,日辰不吉,待至明日可判。」於是明日復明日向後延期。但賢明商人向彼逼迫,結果二人遂分儲積金。賢明商人持香及花鬘,來佛前供養禮拜後,坐於一面。佛問:「汝何時歸來?」答:「世尊!半月以前歸來。」問:「何故遲來佛前供養?」彼於是向佛告白始末。佛云:「優婆塞!彼男非自今日始,前生即為詐騙之商人。」佛應彼之請求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於大臣之家,年長後為司法官。時住於村與住於街有二商人,互為朋友。住村商人於住街商人處,存放五百鋤頭,住街商人賣其鋤為儲積金,於置鋤處遍撒鼠糞。後住村之商人前來索鋤,詐騙之商人云:「君之鋤為鼠所食。」並示以鼠糞。村之商人謂:「為鼠所食,亦未可知。鼠食之所者,亦無可奈何。」彼稱欲往游水,於是伴詐騙商人之子出,至某友人之家,對其[P.182]友人云:「此子暫置汝之家中深處,勿使其向任何處出走。」村中商人遊水畢,來至詐騙商人之家中。「我子現在何處?」「我置汝子於岸邊,入水游泳,爾時飛來一鷹,用爪捉去爾子,飛上空中而去。予於水中擊手,大聲呼喚,雖經種種努力,終未能放。」「汝為虛言,鷹無捕捉兒童之事。」「或許如是,亦未可知。然汝謂無此事,我亦無如之何,事實鷹已捉汝子而去。」「汝盜賊,殺人者!我至裁判所,使汝吐實。」彼出惡言相罵。「悉聽尊便。」於是相伴至裁判所。
詐騙商人向菩薩云:「此男伴我子游水而去,我[A8]問我子去至何處,彼云為鷹所攫去,我故對彼訴訟,請求裁判。」菩薩問另一方曰:「汝可據實申訴。」「予與其子,一同出遊,為鷹攫去,亦為事實。」菩薩:「然此世間,鷹如何能持人之子而行?」賢明商人:「我亦欲請問法官,鷹既不能捉人子飛至空中而行,然鼠又如何能食鐵鋤?」菩薩:「誠然不能。」賢明商人:「法官!我於此男之家,置放五百鋤頭,然彼謂均被老鼠所食,並示我以食鋤之鼠糞。若鼠得食鋤,則鷹亦可攫去人子,如鼠不能食鋤,[P.183]則鷹亦不能攫走人子。但此男謂鋤被鼠食,是否鼠得食鋤與否,願法官調查,請對予之訴請予以裁判。」菩薩判曰:「此男狡猾,思以詐騙得勝,汝言甚是!」遂唱第一之偈:
一
二
[P.184]如是失子者取回其子,失鋤者取返其鋤,此二人依其業報,終離此世而去。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詐騙之商人是今之詐騙商人,爾時賢明之商人是今之賢明商人,司法官即是我。」
二一九 誹謗本生譚
(菩薩=猿)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一心中鬱鬱不樂比丘所作之談話。此比丘一人不得把握禪坐之對象,諸比丘等,首先伴此心中不樂比丘來至佛前。彼為佛訊問:「汝真感覺有所不滿耶?」答:「誠然有所不滿。」佛問:「是何緣由?」答:「為煩惱之故。」佛云:「比丘!煩惱之一物,前生為畜生之所誹謗,汝今於此於佛教出家,如何為畜生所誹謗之煩惱而感覺不滿?」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再生為雪山地方之猿胎。彼為一獵師所捕,獻與王前。彼於王宮長住之間,對王奉仕不懈,舉凡人間世界所行之慣習,殆皆憶記。國王嘉勉其奉仕熱心,命獵師:「將此所捕之猿,放回原地同一場所。」獵師依命而行事。
猿羣知菩薩歸來,集合會彼於一大岩石之上,而向菩薩致歡迎詞後,問曰:「君於何處居住如此長久時間?」「予於波羅奈王宮中生活。」「然則如何得釋放歸來?」「王以我為娛樂用之猿,王嘉勉予之善能奉仕,故與放回。」而猿等又問:「君於人間[P.185]世界所行之習慣,當能記憶,請語我等,願聞其詳。」「汝等不可問我人間之習慣。」「務請告知,我等願聞。」「所謂人之為物,無論剎帝利或婆羅門皆自謂:『我的,我所有』,乃不知有無常之理。彼等為暗愚之作法,〔汝等〕諦聽入耳。」於是菩薩唱如下之偈:
一
二
[P.186]猿等聞此,皆云:「汝勿再言,言已太多。我等所聞,皆不相應。」諸猿用雙手強覆其耳。「我等於此場所,聞之實不相應。」即今此場所,亦覺可誹,皆向他處而去。而此一平告,遂得誹謗平岩之名。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彼比丘證預流果——而佛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猿羣是佛之侍眾,猿王即是我。」
二二〇 法幢本生譚[1]
(菩薩=司祭官)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竹林精舍時,對企圖殺害佛所作之談話。爾時佛云:「汝等比丘!提婆達多非自今日始,彼於前生即努力害我,但僅有之恐怖,亦不能與。」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雅薩帕尼王治國時,伽拉迦為其將軍。時菩薩為王之祭祀官,名曰法幢;王之飾頭理髮人名洽達帕尼。王正當治國,但將軍執行王之裁判,收受賄賂,行賄者為一粗敝之人,喜好讒謗他人。將軍因取賄賂,以非所有主為所[P.187]有主。某日,敗訴之人,展腕泣叫,來至裁判所,恰遇奉仕王之起居菩薩外出,彼認知為菩薩,投身於其足下:「長官為王教管聖俗諸事,今伽拉迦將軍收受賄賂,非所有主者判為所有主。」自己敗訴以告菩薩,菩薩起慈悲之情:「汝今善來,我為汝裁訴。」於是伴彼至裁判所。集合多數之人,菩薩直彼之訴,裁判所有者為所有者,大眾拍手喝采,其聲甚大,為王所聞,問為何音。左右白王:「法幢賢者,改判不正之裁判,引起大眾之拍手喝采。」王聞甚喜,呼菩薩曰:「阿闍梨!汝裁判此訟耶?」「唯然。大王!伽拉迦為不正之裁判,予改正其判決。」王曰:「今後汝可裁判訴訟,予樂耳聞,世間者亦以為榮。」彼雖不欲,但為哀愍眾生,承諾王之所記,坐於裁判所中,判所有者歸所有者。
伽拉迦自此以來,賄賂不入,無有儲積金,於是行離間王與菩薩之策。向王云:「大王!法幢賢者欲圖謀王之王國。」王不信其言:「汝勿作是言。」予以反駁。然彼再云:「王如不信予言,可於其出差之時,由窗內觀望,便可了知城中之人如何掌握於其手中。」國王望見向菩薩處來申訴之人眾,王心中自思:「誠然,此均為從彼之[P.188]人眾。」王心完全被離。王曰:「將如之何為善?」「王可殺之。」「彼無大罪,如何能殺?」「予有一法。」「方法為何?」「與彼以不可能為之事,如彼不能為,則依罪殺之。」「然不可能為之事為何?」「大王欲作園囿,肥沃土地,蒔種育果,亦須二三年時間,王可喚彼,告以思明日欲於苑囿中娛樂,若彼不能為,則依罪殺之。」於是王呼菩薩:「賢者!予等前於苑囿娛樂,隔時甚久,今思欲在新苑囿中娛樂,明日即行開始,汝應速為之,如若不能,則汝將無生命。」菩薩明了:「此為伽拉迦因無賄賂可取,為予與王之間造成分裂。」菩薩答言:「能為與否,將試為之,大王!」菩薩歸家,食美味後,橫身於臥榻思考。
爾時帝釋宮中,現熱徵候。帝釋熟思,知菩薩之煩惱,急至菩薩寢室,立於空中:「賢者!思考何為?」「君為何人?」「我為帝釋。」「王命我作苑囿,我正思考。」「賢者勿憂,我當為汝精作難陀歡喜苑及心羅苑同樣之苑囿,未悉作於何處?」「作於如是如是之場所。」帝釋作後,回歸諸天之都城。翌日菩薩實際察看苑囿,然後至王處申報:「大王!苑囿已成,請王清遊。」王出行見其苑囿——圍以十八肘赤砒色之[P.189]圍牆,具有望棲之門,飾以種種樹木、花與果實,撓屈其枝——王問伽拉迦曰:「賢者!彼如予等之言所為,今將如何?」「大王!僅一夜之間,即能作成苑囿,又如何有不能奪取王國之理?」「如何,將如之何為善?」「更以他之不可能為之事使為之。」「汝言為何?」「使之為七寶造蓮池。」王即承諾告菩薩曰:「阿闍梨!苑囿已作,今再作與苑囿相應之七寶造蓮池,若不能作,則汝無生命。」菩薩承諾:「大王!予盡力而為。」於是帝釋為彼更作蓮池,甚為光輝,具百水浴所,千之曲路,五色蓮華覆蓋,如歡喜苑蓮池。翌日菩薩於實見後,向王申白:「大王!蓮池已造完成。」王見此後問伽拉迦:「今應如何?」「命其造與御苑相應之館,大王!」王告菩薩:「阿闍梨!今再作與此苑囿蓮池相應,一切以象牙所造之館。若不能作,應思汝則無生命。」於是帝釋又為其造館作家。菩薩翌日實見後,向王申白。王見之問伽拉迦:「今應如何?」「命其作與家相應之摩尼珠,大王!」王向菩薩曰:「賢者!再作與此家相應之摩尼珠,以摩尼珠之光行路,若不能行,則汝無生命。」於是帝釋又為彼作摩尼珠。菩[P.190]薩於翌日實見後向王申白。王見之問伽拉迦曰:「今將如何?」「大王!法幢婆羅門所望之任何事,皆有天神為之適作,今可命天神所不能作者,命其作一天神所不能作之具備四德之人。」王告菩薩:「阿闍梨!汝已為予作苑囿、蓮池、象牙之樓閣及照耀光輝之摩尼珠,今再作一守護苑囿具足四德之園丁,若不能作,則汝無生命。」菩薩云:「如此之人,可得與否,容予思考。」菩薩歸家,食美食後而臥。次晨醒覺,坐於臥榻之上自思:「諸天之王帝釋,已為自作得各物,然不能作四德具足之園丁。如此憑他人之手而死,勿寧於森林中無依藉而死為宜。」彼不告何人,下樓閣,開正門,出城入於森林,坐於樹下熟考善法而坐,帝釋知其始末,扮身為獵師之姿,接近菩薩曰:「婆羅門!汝為弱者,前此無任何苦惱之事,何以入森林中獨坐?」問其理由,為唱第一之偈:
一
[P.191]菩薩聞之,唱第二之偈:
二
於是帝釋對彼曰:「果爾若是,汝婆羅門何故坐於此處?」「國王命伴來四德具足之園丁,然如是之人不可得,予思憑他人之手,如何皆得死,勿寧入森森之中,無依藉而死為宜,是故來坐於此處。」「婆羅門!我為諸天之王帝釋,我已為汝作苑囿等,然我不可能作具足四德之園丁。為汝王飾頭之理髮人洽達帕尼,具足四德,若[P.192]園丁為必要時,可以此理髮人任此工作。」帝釋如此忠告菩薩:「汝勿憂慮。」帝釋安慰菩薩後回宮而去。菩薩歸家,於朝食完畢,行至王宮入口,與洽達帕尼相見,菩薩執其手問曰:「君為具足四德者耶?」「予之具足四德,誰語汝者?」「諸天之王帝釋教我。」「彼何故教汝?」「因有如是如是之理由。」菩薩告以事之始末。洽達帕尼云:「余為具四德者。」於是菩薩執其手行至王前:「大王!此洽達帕尼具足四德,如要園丁,可請其為之。」於是王問:「汝真具足四德耶?」「唯然,大王!」問:「具足如何之四德?」
於是王問彼曰:「洽達帕尼!汝真無嫉耶?」「唯然,大王!我無嫉妒。」「汝因如何之原因,而無嫉妒?」「大王!請聽。」彼為說自己無嫉之理由唱以下之偈:
[P.193]王又問彼:「洽達帕尼!因如何原因汝不飲酒?」彼為說明其理由,唱如下之偈:
[P.194]王復問彼:「汝因如何原因,汝無情愛?」彼為說明其理由,唱如下之偈:
[P.195]於是王再問彼:「究因如何原因,汝無瞋恚?」彼為說明其理由,唱如下之偈:
[P.196]如是恰達帕尼語自己四德終了時,王對家臣等作既定之指示,爾時,廷臣等,婆羅門及居士等均行起立,彼等對伽拉迦:「汝今賄賂之惡漢!汝無賄賂收入,讒謗賢者,欲行殺害。」於是捉伽拉迦之手足,由王宮拉出,用石及棍棒手執之物,擊碎其頭,生命終了後,捉其足曳行,投棄於塵埃之堆中。爾時王正治其國,從其業報而終去。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加拉迦將軍是提婆達多,洽達帕尼理髮師是舍利弗,法幢即是我。」
第八章 袈裟品
二二一 袈裟本生譚[1]
(菩薩=象王)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提婆達多所作之談話,然事件則起於王舍城。某時,法將舍利弗與五百比丘共住於竹林精舍。提婆達多亦與其自身相應之破戒隨從者等圍繞住於象頭山。爾時王舍城之市民等,集合大量之食物,準備布施。然為商賈而來有一商人:「予出此外衣,亦欲參加布施行列。」彼付出非常高價之香袈裟。市民等整備莫大之布施物,集合大量迦利沙波拏[2](貨幣)唯有此一香袈裟為一單數。諸人集合思考:「此一香袈裟單數之物,布施何人?與舍利弗上座耶?或[P.197]與提婆達多耶?」而一部之人欲與舍利弗;他之一部人,以舍利弗上座只有數日之滯留,隨時出發而去,然而提婆達多上座常住於我城附近,無論吉凶,此人乃我近邊之人,應布施與彼。而取決於多數,亦為主張布施與提婆達多者多,於是此袈裟與提婆達多。提婆達多截袈裟之緣,縫以補布,美麗光輝如黃金板樣之色,以著用之。
時有三十比丘由王舍城至舍衛城禮佛,寒[A9]暄交談後,向佛告白其始末:「世尊!提婆達多著用如此與其本身不相應之阿羅漢標幟。」佛云:「汝等比丘!提婆達多著用與彼自身不相應之阿羅漢標幟,非自今日始。彼於前生,即已著用。」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於雪山地方之象族,及至年長,為八萬象羣圍繞之象王,居於森林深處。時有一貧窮男人住於波羅奈城,偶爾於造象牙之街,見象牙腕環之製作,彼問:「是否買取來之象牙?」「唯然,取來則買。」於是彼持兇器,著袈裟身扮辟支佛之姿,上出假髮,立於象之通路。以兇器殺象,取象牙歸,於波羅奈賣之,以維生計。其後彼開始隨菩薩之象羣殺象羣中最後之象。象數日見減少,諸象問菩薩:「何故象數減少?」菩薩熟慮思考:「有一男人為辟支佛[P.198]相,立於象之通路路端,概彼殺象,予將調查。」某日,象等前行,菩薩自己落於最後。彼男見菩薩,取出凶器,向前追逐。菩薩轉身停立,將彼打倒於地面,伸鼻將欲殺之,然見此男身著袈裟:「此為阿羅漢之標幟,予當施尊敬。」於是縮回所伸之鼻:「咄,汝男子!此阿羅漢之標幟,於汝甚不相應,何故著此?」菩薩唱如下之偈:
一
二
[P.199]如此,菩薩向此男使聞所言之理由:「今後不可再來,若再前來,則汝無生命。」於是將彼恐嚇而逐去。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殺象之男是提婆達多,象王實即是我。」
二二二 小難提耶猿本生譚[1]
(菩薩=猿)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提婆達多所作之談話。某日比丘等集於法堂,語如花放。「諸位法友!提婆達多性情強暴,粗野殘忍。對等正覺者,使山賊投石,放那羅祇梨象,對如來毫無堪忍慈悲憐憫之情。」適佛來此處:「汝等比丘!今為何語,集於此處?」「如是如是。」比丘答佛之問。「汝等比丘!提婆達多非自今日始,前生即強暴粗野,無慈愍之心。」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為住於雪山地方名難提耶猿,其弟曰小難提耶,彼等二人率八萬之猿羣,於雪山地方,扶養盲母而生活。彼等於寢牀茂密的樹中,置留母親,入於森林,採擇種種美味果實,歸來孝養母親,然代送之猿,多不交付其母,其母飢餽受苦,只餘皮骨。菩薩歸來見此:「母親!予等送交美味果[P.200]實,何故如此孱弱?」「汝未使我得汝任何之物。」菩薩自思:「我只注意於猿羣,我母將死去,我將捨棄猿羣,只作扶養母親。」彼喚小難提耶曰:「汝可注意猿羣,我將扶養母親。」彼弟亦云:「兄長!予注意猿羣,我可為何,予亦願扶養母親。」於是彼等二人同意,捨迷猿羣,伴其母親由雪山而下,於邊境尼拘律樹上,經營住居,扶養其母。
時住波羅奈一青年婆羅門,居於得叉尸羅世間聞名最高之阿闍梨處修習一切技藝後,向阿闍梨提出歸國請求。阿闍梨以觀相識知此男強暴粗野殘忍,對之忠告:「汝性強暴,粗野殘忍,如是之人,任何時處,皆不得榮;蒙大破滅,招大苦痛。汝性不可強暴,後悔之業,斷不可為。」彼與阿闍梨道別,歸波羅奈,經營自家,然其依何技藝,均不能維持生計,於是充當獵師,度弓尖之生活。彼去波羅奈,住於邊境之村,彼身配帶弓與箭囊,入森林中,殺種種野獸,賣肉為生。
某日,彼於森林中,未得任何獲物而歸。途中於無樹空地之端,見生有尼拘律樹,彼思:「此中或有獲物,亦未可知。」彼向尼拘律樹而行。時值彼猿兄弟二人,奉母食果物後,坐於其母背後之枝中。菩薩見彼男來:「彼發現我等之母,將欲何為?」於是隱匿枝中。彼殘忍之男,行至樹下,見彼等之母親年老力弱目盲,自己不[P.201]堪空手而歸,自思:「我須射下此老猿而回。」於是執弓欲射。菩薩見此謂其弟曰:「小難提耶,此男將欲射殺我等之母,我將以身代之。我死之後,汝可扶養母親。」於是由枝間出現曰:「汝人勿射我母,我母目盲年老體弱,我以身代,汝可殺我,請勿殺我母。」菩薩坐於當箭之處,待彼之承諾。此男毫無憐愍之心,於射落菩薩後,又欲搭弓殺此母猿。小難提耶見此:「此男欲射吾母,我母縱然生存一日,我亦願以身代。」小難提耶由枝間出現曰:「汝人!勿射我母,我願以身代之,汝取我二人生命,願救我母之生命。」彼亦坐於當箭之處,待彼男與以承諾。於是此男將此猿亦射殺後云:「可與我家兒童。」於是又將彼等之母親射落,然後將三隻死猿,放入挑筐之中,轉回家路。然此惡人之家遭遇落雷,妻與二子皆於家中,被雷火燒死,房棟僅餘竹柱。彼歸來至村之入口處,一男識彼,告以始末。彼對妻子悲慘之打擊,投出肉筐及弓箭,捨脫衣著為裸體,展腕號泣,回至家中,樑柱脫落,擊中頭部,地面裂開,由阿鼻地獄噴出火焰,當彼將被吞入地中時,思起阿闍梨之忠告。彼悲痛[P.202]言曰:「曾豫見此事之波羅奢那婆羅門,曾對予忠告。」於是唱如下之二偈:
一
二
如是彼於悲歎下落入地中,生於阿鼻地獄。
結分
佛云:「汝等比丘!提婆達多強暴粗野,非自今日始,前生即已如是。」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殘酷之人是提婆達多,世間聞名最高之阿闍梨是舍利弗,小難提耶是阿難,母猿是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大難提耶實即是我。」
二二三 囊食本生譚
(菩薩=大臣)
[P.203]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一家主所作之談話。住於舍衛城之一家主與住於地方之一家主,二人因有詞訟之事,彼伴其妻往欠債者之處,但欠債者云:「予無力償還。」彼一無所得,彼怒不食而出,途中空腹飢餓,路中行人云:「與汝夫妻請共食用。」與彼一食物之囊。彼受囊後,思不與妻食:「此處賊所居處,汝宜先行。」彼遣其妻,食盡囊中食物,然後以空囊相示:「得一未入食物之空囊。」其妻知夫一人自食,心感不釋。二人於祇園後方通過精舍,欲求飲水,入祇園精舍之中。佛見二人前來,如獵夫警守於路,坐於香室之蔭。二人見佛,近前禮拜而坐,佛以和顏相迎,佛問曰:「優婆夷!汝夫思汝利益及愛念汝否?」「世尊!予對彼頗有愛情,彼則對我無有愛情。他日之事不言,今日即今日之事,彼於途中,得一飯囊,彼自食之,而不與我。」「優婆夷!汝何時皆思彼之利益,愛念於彼,然後無有愛情。然汝託賢人之蔭,知汝之德,讓汝一切之權威。」佛應彼女之請求,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於大臣之家,成年後,為王俗事聖事之顧問。時王疑自己之子:「此兒對予謀行叛逆。」處以放逐之罪。王子由己妻相伴退出都城,定居於迦尸之某村,其後聞父王已死,彼云:「我將得屬於我家之王位。」[P.204]於是還來波羅奈國。途中有謂:「請汝夫婦共用。」贈與裝入食物之飯囊,而王子自食,不與其妻。其妻甚不愉快:「此人實太不近人情。」彼於波羅奈繼承王位,彼女據於第一之妃位,王云:「即此彼已足矣。」對妃別無款待尊敬之意,至彼女如何生活,亦不聞問。菩薩自思:「我等之王妃,甚能助王,亦有愛情,然王對妃之事,絲毫不思,我須使其款待尊敬。」菩薩來王妃之所,示親密敬意,退於一面而立。妃云:「汝有何事?」菩薩曰:「王妃!予有申言,特來晉見。予父年邁,衣食不足,乞能賜與衣服碎片,食物少許。」「予自身未得任何之物,又何能與汝,予有所得時,當然贈與。只今國王無一物與予,不云餘外之施。彼欲得王位來時,途中得食物之囊,彼自食之,尚不與我。」菩薩曰:「王妃!汝於大王之側,能言此事否?」「當然能言。」「如此,今日予立於王側,我問此語,請妃如此回答,今日予將使王知汝之德。」如是語畢,菩薩先行,立於王側,妃亦行近王所而立。菩薩向妃曰:「王妃!不近人情,對予為予父請求衣服碎片及食物少許,皆不賜與。」「予自身由王處未得一物,又何能與汝?」「然則妃已獲得第一妃之位。」「我既不受尊敬,第一妃之位,又成何用。[P.205]大王對我及汝等早已不作任何賜與,大王於途中得食物之囊,彼自食之,未嘗與我其中少許。」菩薩曰:「大王!果如是乎?」國王當即承認。菩薩知王承認此事,乃曰:「王妃既已生厭,何故仍住於此處?世間與可厭者同居,實為痛苦。所謂人者與自己相親者親,與不相親者不親,妃應去至他所,世間之棲所甚大有之。」菩薩為唱以下之偈:
一
二
波羅奈王聞此,讓與王妃所有權威,自此以後,相和相樂度日。
[P.206]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夫婦二人共得預流果——佛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夫婦是今之夫婦,賢明大臣即是我。」
二二四 鰐本生譚
序分
此本生譚為佛在竹林精舍時,對提婆達多所作之談話。
主分
一
二
二二五 堪忍禮讚者本生譚
(菩薩=王)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拘薩羅國王所作之談話。據傳為王極大助力之大臣,於王之後宮為不義之事,王知為己之助力者加以寬恕,而白於佛。佛云:「大王!昔日大王亦依然寬恕。」佛應彼之請求,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一大臣於王之後宮為不義之行,而大臣之使用人亦於其家為不義之行。大臣不能恕其罪,伴彼赴王前:「大王!此為我之侍[P.207]者,負一切事務,但此人於我家行不義之事,如何處置為宜?」於是彼唱第一之偈:
一
國王聞此唱此第二之偈:
二
大臣知王所言為有關其自身之事,自此以後,不敢於後宮行不義之事。彼使用之人亦知事上申於王,自此以後亦不為此不義之行。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波羅奈王即是我。」彼大臣又知王向佛告白,自此以後,不敢再為此行。
[P.208]二二六 梟本生譚
(菩薩=大臣)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拘薩羅王所作之談話。拘薩羅王為欲平定邊境,非時而出發。此一故事,已如上(第一七六)所述,但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王非時外出,於御苑中擺設陣營。爾時有一梟鳥隱入竹藪之中,鴉羣適來:「搜索彼梟之來處。」羣鴉將梟包圍。梟鳥不待日沒,非時出現欲逃,為羣鴉包圍,以嘴喙梟落於地上。王問菩薩:「賢士!此羣鴉何故將梟啄落?」菩薩云:「大王!非時之外出離自己棲所,受此苦難;因此,非時不可出離自己之棲所。」為說此意義,唱以下之二偈:
一
二
[P.209]國王聞菩薩之言,引兵而返。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國王是阿難,而賢能之大臣即是我。」
二二七 糞食蟲本生譚
(菩薩=森林神)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某比丘所作之談話。彼時,由祇園距離[P.210]一牛呼半由旬[1]之處,有一市場村,彼處行配給籤籌供養,每半月行供養之食甚多。彼處有一鐵面皮漢,好行質問,若年青比丘或沙彌,往受籌食半月食者,彼必質問:「誰為食者?誰為飲者?誰為受用者?」如不回答,必受其辱。彼等恐懼此人,均不往其村受此籌食半月食。一日,有一比丘來此配籌之室,問曰:「此村有籌供養、半月供養耶?」「唯然,然彼處有鐵面皮漢一人好為質問,而不能回答者,必遭惡口詈罵。因恐其人,無人願往。」彼云:「尊師!我願當此供養。我將說服其人柔順,今後使其見諸位而逃遁。」比丘等云:「甚善。」同意彼當其處之供養。
彼行至其處,於村之入口穿著法衣,鐵面皮漢見之發怒,如牡羊驀直前來:「沙門請答我之質問。」「優婆塞!予繞村而得食,請先許我通過設座席之堂。」彼攜粥鉢入於設有座席之堂後,仍如先時受相同之質問。比丘云:「請許我啜粥,請許我掃堂,請許我先持得供養之物。」彼持得供養之物後,將鉢交付其人:「現可應汝之質問。」於是比丘伴鐵面皮漢至村外,捲起法衣,置於肩上,由彼手上接過鉢來直立於前。於是彼向比丘:「沙門請答予之質問。」比丘云:「現在答汝質問。」兜頭一擊,將彼打倒在地,徹骨捶擊,向顏面塗糞,「今後凡來此村比丘,不論何人,若再作質問,使汝應知後果。」於是嚇彼使去。爾時彼見比丘即行遁走。
爾後此比丘之行,傳知於比丘眾之間。一日於法堂中開始談論:「諸位法友!此比丘不知恥,向男人顏面塗糞。」適佛來此處問曰:「汝等比丘!今汝等有何話題集於此處?」比丘等白佛:「如是如是。」「爾等比丘!此比丘以污物辱人,非自今日始,前生即亦如是。」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P.211]主分
昔日鴦伽,摩揭陀兩國之住民,相互交往,泊於兩國境一軒之家,於其處飲酒啖魚肉,翌日早晨,疾速準備乘物而去。彼等去後,一隻食糞蟲,嗅糞之臭,來至此處,見人飲酒處所棄之酒,彼欲飲水,飲之而醉。彼爬行糞堆之上,柔糞經彼爬過,稍現凹曲,彼呼叫云:「大地不能支持我身。」恰於此一剎那,一頭醉象向此方面而來,嗅糞之臭而厭退,彼見此自思:「此象恐我而遁,我須與之戰鬥。」彼呼喚而唱第一之偈:
一
大象藉耳聞此言辭,轉至彼側,責彼而唱第二之偈:
二
[P.212]於是向彼之頭落大糞塊,並注以尿,當場結束彼之生命,象大吼而入森林之中。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食糞蟲是鐵面皮漢,象是此比丘,而直接知其故,棲於森林中之神即是我。」
二二八 迦瑪尼他婆羅門本生譚
(菩薩=帝釋天)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迦瑪尼他婆羅門所作之談話。此一談語無論現在與過去皆在第十二篇欲愛本生譚(第四六七)中記載。
主分
彼二位王子中,兄為波羅奈王,弟為副王。二人之中,王對物質欲、煩惱欲不知厭飽,欲望財物。時菩薩生為帝釋天王,觀察閻浮洲,知王以二種欲不知滿足:「予將逼使此王知恥開悟。」遂化作青年婆羅門之相,出現於王之眼前。王問:「汝青年!何事而來?」「大王!予見有要塞安全,食物豐富,象、馬、車、步四兵甚多,黃金瓔珞之類充滿之三大都市,以少數之兵即可取得,予為取得向王獻上而來。」「汝青年!何時前往?」答曰:「大王!明白。」「如此,明朝速來。」「大王!謹導王命,請急速準備兵馬。」帝釋語畢歸還己所。
[P.213]翌日王命巡迴擊鼓,調度四兵,呼集大臣:「昨日有一青年婆羅門申告,為取得北般闍羅,因陀羅波羅薩多,克伽伽三都市之王權,受予差遣。予思欲得三都之王權,使彼青年隨行,速喚彼來。」「大王!彼住於何處?」「彼未告予所住之家。」「大王是否付與旅店之費?」「此亦未曾付與。」「如此何處與之相會?」「可至街路尋覓。」大臣一同尋覓不見:「大王!各處均不見此青年。」
王不得見青年,思:「損失如此巨大王位。」大為憂惱。心臟發燒,心血騷動,患起漏血之痢病,醫生束手,無法醫治。經三四日,帝釋天為彼醫病,前來探索,化為婆羅門之相,立於王之門前:「醫者婆羅門,前來為王醫病。」稟告王後,王聞之曰:「予之太醫,侍醫均不能醫癒予病,與以宿資送還。」帝釋天聞之曰:「予不需旅費,亦不索醫資,予可癒王之疾,請王與我會面。」王聞之:「可喚其進來。」帝釋天入內,祝王勝運[1],立於一方。王:「汝能癒予之疾?」帝釋:「予當一試,大王!」王:「如此請醫。」帝釋:「謹遵御命,請王告予病況,緣何而起,依飲食、所見、所[P.214]聞等等而起耶?」王:「予之疾病,由所聞而起。」帝釋:「所聞為何?」王:「一青年來予所,請予取三都之王權,而予對彼之住所,旅費均未言及支付,概彼因此遣怒於予而至其他國王之處。由此巨大王位損失而憂心患此疾病。如能醫癒由欲心而出之予疾病,敬請診視。」為說明此意義,國王唱第一之偈:
一
於是帝釋天向彼云:「大王!此非根藥之所能醫癒,必須以智慧之藥醫之。」帝釋唱第二之偈:
[P.215]二
如是大士示此理由,更續語云:「大王!若王得此三都主權,則行四都政治,一次著四領之衣裳,食盛四金鉢之飯,臥於四臥榻上。大王!勿為欲所縛,欲愛乃不幸之本,若增長欲愛,如此使欲愛增長之入被投入八大地獄之中,十六突起地獄[3]之中,乃是其他有種種差別地獄之中。」如是以地獄之恐怖責王,大士為之說法。王[P.216]更聞其說法而離憂惱,不久即成無病之人。帝釋天教王守五戒之誡,歸天界而去。王又自此以來,多行施與及其他善業,隨己業生於應生之所。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王是引欲婆羅門,而帝釋天即是我。」
二二九 逃亡本生譚
(菩薩=國王)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逃亡遊行者所作之談話。據傳,彼為議論,環繞遊行閻浮提全部,未得一議論之對手,次第來至舍衛城,問曰:「有誰能為我議論之對手?」人云:「如君之千人議論者,雖有議論,於一切智者、兩足尊、法王、擊破他人議論之大瞿曇之前,縱令全閻浮提對他所起之議論,亦無超過此世尊者。一如海濱捲來之波浪,所有議論,來至世尊之足前,即形粉碎為微塵。」如此稱揚佛德。遊行者問:「其人今於何處?」「祇園精舍。」「如是今將詰問其人。」於是在大眾圍繞下赴祇園精舍,見祇陀太子投七千萬之財所建精舍之門,問曰:「此沙門瞿曇所住之宮殿耶?」「此為大門。」彼聞之曰:「首先之門尚如此,所住之家,又將如何?」「至如香室,則更不能推量。」「如此沙門,進能議論?」如此言畢,即由現場逃去。諸人大譁然,入於精舍,佛云:「時外何故來此?」諸人告白其事。佛云:「諸優婆塞!彼非自今日始,前生既已見我住所而逃。」佛應大眾之請求,為說過去之因緣。
[P.217]主分
昔日於犍馱邏國之得叉尸羅,菩薩為國王,波羅奈國梵與國王欲取得叉尸羅,率大軍止於都城附近,號令軍兵:「如此先遣象軍,如此馬軍,如斯車軍步軍繼送,如此競投武器,如雲降大雨,射出箭雨。」而唱以下二偈:
一
二
[P.218]如斯彼王號令軍勢,接近都府之城門,王眺望其門問曰:「此王之任居耶?」「此為城門。」「城門先已如是,王之住居,又將如何?」「彼如帝釋之最勝殿。」王聞之:「予不能與如是有譽之國王戰鬥。」於是只見城門,即行引還,逃歸波羅奈。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波羅奈王是此逃亡之遊行者,得叉尸羅王即是我。」
[P.219]二三〇 第二逃亡本生譚
(菩薩=國王)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一逃亡遊行者所作之談話。此一故事為彼遊行者入於祇園,瞬間見佛為大眾環繞,坐於嚴飾之法座,於赤砒之盤石上,如獅子之獅子吼狀說法[1]。遊行者見十力佛之梵天身,姿容如滿月之榮顏,額如黃金之薄葉,「誰能具此殊勝者」,彼反身雜於人羣之中而逃。大眾隨後追彼,還以其事白佛。佛云:「彼遊行者見我金色之顏而逃,非自今日始,前生即亦如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菩薩於波羅奈國治國時,得叉尸羅有一犍馱邏王,彼云欲取波羅奈,率四種之軍來,包圍都城。王位於城門瞭望軍勢:「有誰能克如此之軍勢?」為褒揚自己之軍唱第一之偈:
一
[P.220]然而菩薩示現自身似滿月之顏:「愚者!勿空作大言,今汝之軍勢,將如狂醉良象踐踏葦林而被踏碎。」菩薩責彼而唱第二之偈:
二
[P.221]如是聞責彼之語,犍馱邏王向上觀看,見似金葉之大額,彼深恐被捕,遂逃還自己都城而去。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犍馱邏王是今之逃亡遊行者,波羅奈王即是我。」
第九章 革履品
二三一 革履本生譚
(菩薩=象使)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竹林精舍時,對提婆達多所作之談話。比丘等於法堂開始談論:「諸位法友!提婆達多背師與如來對敵,陷大破滅。」適佛來其處問曰:「汝等比丘!今有何語,集於此處?」比丘白佛:「如是如是。」「汝等比丘!提婆達多背師與如來為敵,陷大破滅,非自今日始,前生亦同樣陷入。」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出生於象使之家,達成年後,通達象藝之奧義,於是迦尸村有一青年前來菩薩之前學藝。菩薩之為人,為使習得學藝,[P.222]不吝師教,盡己所知,悉皆教授,是故此青年對菩薩所知之藝,皆盡習得,向菩薩云:「師尊!予欲向王效勞。」菩薩云:「甚善。」於是向王申述:「大王!予之弟子欲供王使役。」「其善,可仕於予。」「請決定其俸給。」「彼為汝弟子,不能與汝同給。汝取百兩,彼取五十兩;汝取二百兩,彼取百兩。」彼返宅語其事與弟子,弟子云:「師尊!予與師心得同藝,若與師俸銀相同,則予就職,否則不就。」菩薩以其事告王,王云:「若其人與汝所行事同,能與汝表現同藝,則支付與同俸之銀。」菩薩語其事於彼,彼言:「甚善,予將展現所學。」菩薩向王復命。王曰:「明日獻藝。」二人齊謂:「謹遵王命,使王觀藝,請擊鼓迴傳。」王云:「明日師弟二人獻象使之藝,欲觀覽者,明白於王宮庭前集合。」於是擊鼓迴傳。師尊自思:「我之弟子尚不知巧妙之術。」彼捕一頭象,一夜之間,施行反向之逆訓練。彼令象向前進,而象反後退,令後退,而象反前進;謂取反置,謂置反取。翌日騎象去至宮廷。弟子亦騎一頭稱[P.223]心如意之象。多數羣眾前來集合,二人同時表演相同之藝。然後菩薩更使自己之象作逆表演:彼云前進則後退,彼云彼退則前進;云立則臥,云臥則立;云取則棄,云棄則取。於是多數人云:「汝奇怪之弟子!不可與師尊比賽競技,不辨身份之分際,思欲與師尊具同等之心得。」於是諸人以土塊,木杖及其他之物擲打,弟子當場氣絕身亡。
菩薩由象身躍下,去至王所:「大王!所謂藝者,乃為自身之樂而習。然某人所習之藝,如著壞履,反陷身於沒落。」於是唱次之二偈:
一
二
[P.224]王甚滿足,授菩薩以大名譽。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弟子是提婆達多,師尊即是我。」
二三二 琵琶竿本生譚
(菩薩=長者)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一幼女所作之談話。據傳彼女為舍衛城一長者之女,彼於自己之家見對牛王付以敬意,問其乳母:「乳母!彼受諸人如此尊敬者究為何物?」「姑娘!彼為牛王。」
[P.225]後一日彼女居高樓之上,下望街路之中,見一傴僂之人,自思:「牛中之長牛,背上有瘤,人中之長者,亦當有瘤,我須為此人之妻。」彼女遣使女告彼曰:「長者之女願與汝同去,汝至某處等待。」於是彼女攜帶重要之物,變裝下樓,與彼男一同逃走。其後此事,傳徧都中,比丘眾之間皆知。比丘大眾於法堂之中,開始談論:「諸位法友!如是如是長者之女與傴僂一同逃走。」適佛現此處問曰:「汝等比丘!汝等今有何語,集於此處?」比丘白言:「如是如是。」佛云:「汝等比丘!彼女仰慕傴僂,非自今日始,前生即已仰慕。」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出生於一市場村之長者家,達成年娶妻,養育子女。為自己之子女,更領受波羅奈長者之女,決定婚禮之日往取。長者之女見自己之家恭敬尊重牛王,問其乳母:「彼為何物?」乳母云:「彼為牛王。」彼女聞之,又目擊街路之中行一傴僂,〔思:〕「此概為人中之長。」於是攜重要之物,與彼同逃去。菩薩欲伴長者之女來家,由多人陪伴往波羅奈,通過同一之道路。彼二人終夜步行,傴僂終夜為寒氣所侵,日出之時,身起疝氣,感覺劇痛,彼脫離路旁;痛弱結果,首如琵琶,歪曲而臥,長者之女亦臥於其足端。菩薩見長者之女臥於傴僂之足端,已知其事,近前欲與女談話唱第一之偈:
[P.226]一
長者之女聞彼之言唱第二之偈:
二
菩薩知彼女變相而出,用水洗浴,為彼化粧,乘車還家。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長者之女是今長者之女,波羅奈之長者即是我。」
[P.227]二三三 鐖箭本生譚
(菩薩=王)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厭出家之一比丘所作之談話。彼被伴入法堂,佛問:「據云汝厭出家,此為真實耶?」「確為真實。」「何故汝厭出家?」「為有五種之欲[1]。」於是佛云:「五種之欲,宛如附鐖之箭,一旦立於胸中,正如鰐為鐖箭所中,立即殞命。」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菩薩於波羅奈國正當治世,一日遊於王苑,來至蓮池之邊,一時舞踊,音樂及其他技巧之物,各各演奏,蓮池中之魚龜,魅於樂音,羣集一處,與王共動。王見魚類之羣如多羅樹幹之多,問大臣曰:「此魚羣何以與予共同而動?」大臣等曰:「彼等在侍王之愉悅。」王喜:「此等物類善侍予之愉悅。」不斷向魚羣投擲餌食。每日每日炊安摩納[2]量之米,至餌食之時,因魚來或不來,以致食餌腐壞。臣屬奏明此事,王曰:「自今以後,於餌食之時,叩擊大鼓,俟魚來集合,再行投餌。」於是司餌之人,叩擊大鼓,集來魚類,然後投餌,於是魚又依大鼓之號令集合食餌。當魚羣集合食餌之時,即有一鰐前來食魚。司餌者向王報告,王曰:「俟鰐食魚時,[P.228]鐖箭射而捕之。」「謹遵王命。」司餌者立於船頭,以鐖箭對來食魚之鰐射之。箭中鰐背,鰐受傷力弱,負痛逃去。司餌者知已刺中,連呼彼鰐唱第一之偈:
一
鰐魚抵達自己之棲家而結束了生命。
結分
佛示此理由,現等正覺者唱第二之偈:
二
[P.229]如是佛為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厭出家之比丘得預流果——於是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波羅奈王即是我。」
二三四 阿西達布妃本生譚[1]
(菩薩=行者)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一童女所作之談話。據傳於舍衛城,在舍利弗、目犍連兩大弟子之信者某家中,有一童女,姿容美麗無比,彼女成年時,與其家世相同之某家締結姻緣。夫對彼女之事,不稍置念,心向外追求;彼女對彼不關心自己之事,亦不在意。彼女招二大弟子,行大施捨,聽聞說法,入預流果。自此以來,彼女浸於向、果之樂度日,彼女自思:「主人對我無愛,予又不用家庭生活,不如出家為宜。」於是告知父母出家,得阿羅漢果。此一行動,徧知於比丘眾中。一日比丘等於法堂中開始談論:「諸位法友!如是如是之家童女,為一求法益者,知不為夫所愛,聞大弟子之法,入預流果,更得父母之許可出家,已達阿羅漢果。諸位法友!彼童女為如此求法益者。」適佛來此處問曰:「汝等比丘!今汝等有何語集於此處?」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佛云:「汝等比丘!彼童女為求法益,非自今日始,前生即有求法之事。」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出家,入仙人之道,得神通力與禪定,定居於雪山地方。時波羅奈王見其子梵與王子之伴隨者均甚優秀,起猜忌心,將彼[P.230]放逐於國外。彼與其妃阿西達布相伴,入雪山中,食魚肉果實之類,住居於草舍之中,彼見一緊那羅女,起戀慕之心,思欲以彼女為妻,對阿西達布不與關心,追逐於其後。彼女見彼對緊那羅女,追逐不捨:「此人已不關心於我,彼為緊那羅女所縛,此種人又有何用?」心中惱怒,來菩薩處禮拜,聞預備修行觀念之語,開始行修觀念,得神通與禪定。禮拜菩薩而還,立於草堂入口之處。梵與王子追逐緊那羅女,到處徘徊,不見行蹤,王子絕望,向草舍回轉。阿西達布見王子來,即騰空而起,立於空中,現摩尼色:「王子!予藉君之恩惠,得此禪定之樂。」於是唱第一之偈:
一
王子見妃上昇向他方而去。彼女行後,彼悲嘆唱第二之偈:
[P.231]二
彼以此偈表悲嘆之意,唯其一人,住森林中,父死即行即位。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王子及妃即是今之二人,行者即是我。」
二三五 越闍那迦遊行者本生譚
(菩薩=遊行者)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末羅人盧夷所作之談話。彼為阿難尊者俗人時代之友人,一日向長老致書,希望前來一敘。長老得佛之許可前往。彼以種種上味之飲食饗宴,坐於一方,彼與長老親密相談,以俗人之享樂及五種之欲以誘長老:「阿難尊師!予家有數多之有心無心寶物[1],今分為二,一分與汝,二人共度家庭生活。」長老語彼家庭生活之患難,起座歸還精舍。佛問:「阿難!汝會盧夷否?」「世尊!予已會彼。」「彼云何事?」「世尊!盧夷勸我具有家庭。然我語彼家庭生活及五種欲之患難。」佛云:「盧夷勸出家為家庭生活非自今日始,彼於前生即有勸此之事。」佛應阿難之請求,為說過去之因緣。
[P.232]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於某市場村婆羅門家,達成年後,出家為仙人之身,久居雪山地方。其後為得鹽及酸物來波羅奈,留於王苑之中,翌日入城。波羅奈長者對其善行,生起信心,伴來家中,供養飲食,互相約束住於王苑之內。住於其處,時加照看,二人互生親愛之心。
某日,波羅奈長者,由對菩薩愛慕之情,彼思:「出家實苦,予使友人越闍那迦沙門還俗,予之財產,悉分為二,以半數予彼,二人共度友善生活。」一日彼於食事終了時,彼以極為親密之語云:「越闍那迦尊師!出家為苦者,在家乃樂者,予等二人友善,享樂諸欲之生活。」於是為唱第一之偈:
一
菩薩聞此云:「大長者!汝無智溺欲,汝謂在家有功德而出家無功德,予今語汝在家之無功德,汝今諦聽。」於是為唱第二之偈:
[P.233]二
如是大士說住於在家之過,向王苑方面而去。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波羅奈長者是末羅人之盧夷,越闍那迦遊行者即是我。」
二三六 青鷺本生譚
(菩薩=魚)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一欺詐漢所作之談話。當彼伴來為佛所見,佛云:「汝等比丘!此男不僅於今日,前生即為一詐欺漢。」於是為說過去之因緣。
[P.234]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為雪山地方一湖水中之魚,與多數之伴侶住於其中。爾時有一青鷺思欲食魚,於近湖水之處,垂頭擴翼,悠悠眺望,以待魚之疏忽而立。於此剎那,菩薩與諸侶相伴,探索食餌,來至此處,魚羣見青鷺唱第一之偈:
一
而菩薩見彼唱第二之偈:
二
菩薩言此,魚羣濺起水波,逐彼青鷺。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青鷺是詐欺漢,魚之王即是我。」
二三七 娑祇多婆羅門本生譚
(菩薩=婆羅門子)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娑祇多城附近時,對娑祇多婆羅門所作之談話。然此一故事,無論今昔皆已於第一篇(第六八娑祇多城本生譚)中記出。
[P.235]主分
如來入精舍中,比丘問:「世尊!此愛情如何得保?」於是唱第一之偈:
一
佛對彼等說示愛情之原因,唱第二之偈:
二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婆羅門及婆羅門夫人是此二人,其子即是我。」
[P.236]二三八 一句本生譚
(菩薩=長者)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某豪家主人所作之談話。彼為住於舍衛城之家主,一日彼為其抱腰之幼兒詢問何為利益之門[1],彼思:「此一質詢僅為佛所受持,他人不得回答。」於是伴其幼兒赴祇園精舍禮拜佛云:「世尊!予為此子抱膝問我利益之門,予不能解,故來拜謁,請世尊答此詢問。」佛云:「優婆塞!此幼兒為求利益,非自今日始,前生亦為一利益求者,質問諸賢人。昔之賢人,已為此作答,然彼幾生重疊,今已不能思出。」佛應彼之請求,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出生於長者之家,父死得長者之地位,而彼之子為一抱膝之幼兒,向父云:「父親!請說唯一句、一事務,含種種之意語,使我聞之。」於是唱第一之偈:
一
彼父對此回答唱第二之偈:
二
[P.237]菩薩如此答其子之質問,彼亦依父所說求自己之利益隨其業報出生應生之所。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父與子同入預流果——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子是此子,波羅奈長者即是我。」
二三九 綠母本生譚
(菩薩=青蛙)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竹林精舍時,對阿闍世王所作之談話。拘薩羅王之父大拘薩羅,以王女嫁與頻婆娑羅王時,附以迦尸村為王女湯沐之邑。阿闍世弒其父王,彼女對王深具愛情,不久亦即死去,阿闍世王於母死後,將該村據為己有。拘薩羅王云:「予家所屬之村,不與弒父之盜賊。」於是與彼戰鬥。有時舅父拘薩羅王得勝,有時其甥阿闍世王得勝。阿闍世勝時,於馬車豎立旗幟,準備盛大行列入都,然彼敗時,則陷於憂沉,無人知曉而還。一日比丘於法堂中開始談論:「諸位法友!阿闍[P.238]世勝其舅父則喜,敗則憂沉。」適值佛出問曰:「爾等比丘!今汝等有何談話集於此處?」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佛云:「汝等比丘!彼非只今日,前生亦勝則喜,敗則憂沉。」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出生於青蛙之族。彼時人為捕魚,於河瀧其他之處張設魚網,有多數之魚入一網中。有一水棲毒蛇,不斷食魚,亦落入網中,為多數之羣魚,一齊痛嚙,徧體是血,彼不得助,恐怖戰慄,由網口脫出,因傷痛孱弱,臥於水邊,爾時有一青蛙,亦於網之入口處而臥,毒蛇不得尋覓裁判之場所,見青蛙臥居之處問曰:「青蛙君!魚等之作為,君喜樂否?」於是唱第一之偈:
一
[P.239]於是綠色蛙曰:「蛇君!予甚歡喜,何以故,若君食向君處所來之魚,則魚亦如君食向自處所來之物。自己於自己受持之土地餌處所,無有弱者。」於是蛙唱第二之偈:
二
菩薩裁判此事件畢,魚羣已知水蛇弱而無力,皆云:「現可捕敵。」紛紛由網口脫出,於彼處奪其生命而去。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即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水棲毒蛇是阿闍世,青蛙即是我。」
二四〇 大黃王本生譚
(菩薩=王子)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提婆達多所作之談話。提婆達多對佛抱有惡意,經九個月後,彼於祇園精舍入口處,墮入大地之中。祇園之住民等及彼國[P.240]之人民等皆甚喜悅:「佛之敵提婆達多,墮入地中,等正覺之敵已歸破滅。」此一消息,次第傳聞,全閻浮提中之人民、夜叉、鬼神、天人之類,皆大歡喜。
其後某日,比丘等於法堂中開始談論:「諸位法友!提婆達多墮入大地,多數之人,均以佛之敵提婆達多墮入地中之事而喜悅。」適值佛出問曰:「汝等比丘!今汝等有何語集於此處?」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佛云:「提婆達多之死,多人喜笑,非自今日始,前生即有此喜笑之事。」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有大黃王,不正不公平治國,諸多欲心為種種之惡:鞭笞、課稅、割脛、沒收,以及用其他之方法,如同機械搾甘蔗,壓制人民;鬼域技倆,殘忍刻薄,對於他人絲毫不具同情之心。居家之婦人、兒童、大臣、婆羅門、居士以及其他諸人,莫不對王憎嫌,如人眼中之塵埃,飯中之有砂粒,或如荊棘之貫掌。
爾時菩薩生為大黃王之子,王於長期行政後死亡。王死,波羅奈城中人民,大為喜悅,高聲談笑,燃千台之車薪,火葬王之尸骸,入以數千瓶之水,消火葬之火。使菩薩即國王之位,人民皆大喜悅,皆云:「我等得正義之王。」於是環擊祝賀之大鼓,揭舉旗幟,裝飾都門,搭蓋假屋,撒炒米香花,坐於裝飾之假舍中,且飲且食。
菩薩於嚴飾之廣場,坐於由大白傘翳遮之寶座當中,受一切臣民之敬禮,由大[P.241]臣、婆羅門、居士、馭者、守衛及其他諸人,立於國王之周圍。然有一侍衛立於其側,不斷呼吸啜泣,菩薩見此問曰:「守衛者!予父王之死,皆大喜悅,到處祝賀,汝之啜泣,係汝獨愛予之父王耶?」於是唱第一之偈:
一
彼聞王語曰:「予非為大黃王之亡而悲泣,予之頭託王之福蔭,將甚快樂。大黃王每於出入殿堂之時,如鍛鐵人之錘鐵,擊予之頭八下。王今行於彼世,亦將如毆予之頭毆打地獄獄卒及閻魔王之頭,如此彼等將謂:『此人對我等構成威脅。』如此又將遣回原處,予頭又有被毆之憂,是以啜泣。」為說明其意,唱第二之偈:
[P.242]二
菩薩向門衛曰:「王已用千臺之薪火葬,用千瓶之水散撒,由四方掘土培蓋。凡往他世者,皆住於他之世界,不能還元本來之身體,汝可勿恐。」菩薩對彼安慰,唱以下之偈:
自此以後,門衛受得安慰。菩薩正當治國,多為施捨及其他善業,隨其業報生於應生之處。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大黃王是提婆達多,其子即是我。」
第十章 豺品
二四一 一切牙豺本生譚
(菩薩=司祭)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竹林精舍中時,對提婆達多所作之談話。提婆達多使王子阿闍世歸為己黨,執意取得利益與名譽,但未能保持於永久。對彼使役那羅祇梨[P.243]象時,佛曾顯現不可思議,自彼時以來,彼之利益與名譽消失無蹤。某日,比丘等於法堂中開始談論:「諸位法友!提婆達多執意取得利益與名譽,但不能保持永久。」佛適來此處問曰:「汝等比丘!今汝等有何語集於此處?」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佛云:「汝等比丘!提婆達多失去其執意取得之利益與名譽,非自今日始,前生即有如是之事。」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為司祭,熟達三吠陀及十八種之學術,彼知降服世界神咒,降服世界神咒乃為勝軍之神咒。
其後某日,菩薩欲唱神咒,坐於森林中空地石上,開始唱念。因此神咒不可使不持戒者或其他之人得聞,是故菩薩於此處唱念。彼於唱念之時,適有一豺臥於穴中聞此神咒,加以諳誦。彼之前生為一婆羅門,即曾諳誦此降伏世界神咒。唱念終了,菩薩起立:「予今已諳誦此一神咒矣。」豺由穴出曰:「汝婆羅門!予較汝前既已記此神咒。」言畢逃去。菩薩曰:「此豺將作大惡事,予須捕之,予須捕之!」菩薩由後追來。豺逃入森林之中,彼往牝豺之處,稍觸其身,牝豺曰:「汝欲何為?」豺曰:「汝知我否?」曰:「知之。」豺告其故,彼唱降伏世界神咒,向數百之豺,下達命令,使所有象、馬、獅子、虎、豬、鹿,乃至其他四足類屬,來至己側,自稱一切牙之[P.244]王,立一牝豺為妃。於二象之背乘獅子,於獅子背上為一切牙豺王與其第一妃牝豺所乘,受大敬禮。彼受大敬禮,心感沉醉,頓起慢心,思欲取得波羅奈國。彼受所有四足類者之圍繞,來至波羅奈都城近郊,列隊長達十二由旬。彼於都之附近,遣使至王所云:「速讓汝國,否則即戰。」波羅奈之住民恐怖戰慄,緊閉都門。菩薩來至王處:「大王勿恐,對一切牙豺戰鬥為予之責任,除予之外,他人均不能與之戰鬥。」菩薩安慰王與都中人民。菩薩云:「予將先問一切牙用何手段取此國王。」於是登至都門上之望樓問曰:「汝依何手段取此王國?」答曰:「使獅子大吼,以其音聲恐嚇多數之人而取得。」「誠如是耶?」菩薩已悟,由望樓降下,於是擊鼓巡迴傳告十四由旬間之波羅奈住民,皆以豆揑粉,塞滿耳孔。人民聞大鼓之傳導,對一切四足類乃至貓狗及自身等之耳孔,皆用豆粉塞滿,對外界之音聲,不稍聞得。然後菩薩又登上望樓呼曰:「一切牙!」「何事?婆羅門!」「汝用如何手段取此王國?」「使獅子吼恐[P.245]嚇人民,喪失生命而取得。」「汝不能供獅子吼叫,善生長鬣,手足毛色甚佳之獅子王不能聽汝瘠瘦老豺之命令。」豺之慢心甚強,對菩薩云:「其他獅子稍待,予可令予所乘之獅子吼之。」「如此可使之吼叫一觀。」於是豺以足作信號令彼所乘獅子吼叫。獅子以口對象額之瘤,作前此未聞之聲,三度大吼;象驚恐魄散,將豺震落於足下,足踏其頭,立成微塵。一切牙當場殞命,又諸象聞獅子吼聲,驚恐互刺,亦當場殞命;除獅子外,其餘鹿豬,其他乃至兔貓之屬,所有四足之類,亦同時死去,獅子逃入森林之中。十二由旬之間,獸體積滿。菩薩由望樓降下,開啟都門,告曰:「汝諸人可由耳中取出塞耳之豆粉,欲取肉者可來取肉。」向都中以大鼓傳告。人人食其生肉,殘餘者晾成乾肉。所謂肉乾即由彼時開始出現者。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次唱現等覺者之偈,作本生今昔之結語:
一
二
[P.246]「爾時之豺是提婆達多,王是舍利弗,而司祭即是我。」
二四二 犬本生譚
(菩薩=賢人)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安巴拉樓門之休息小屋[1]中飼養犬所作之談話。據傳彼生來即與汲水夫等相伴而來此處飼養,犬於其處得食,逐漸長大。
一日,時有住某村之男,前來此處見犬,彼與汲水夫等上衣與金錢,將犬縛以革紐伴行而去。犬伴其行,並未吠叫,與以食物即食,隨後伴行。爾後此男云:「此犬已與我熟慣。」解去革紐,犬被解縛,即向休息小屋方向疾馳而去。比丘等見知此事,夕刻集於法堂中開始談論:「諸位法友!彼休息小屋之犬,巧脫束縛,一經放開,又還原處。」適佛出問:「汝等比丘!今有何語集於此處?」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佛云:「汝等比丘!此犬巧脫束縛,非自今日始,前生亦有此事。」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於迦尸國某大富戶家,達成年後,營家族生活。時波羅奈有一男持有一犬,此犬每日與以飯團,逐漸體大。而村里住[P.247]一男人來波羅奈見犬,此男以上衣及金錢,獲得此犬,縛以革紐,捉紐之先端而歸。行至森林附近,入一小屋中,臥於板上而寢。
爾時菩薩因事欲入森林,見紐縛一犬,唱第一之偈:
一
犬聞之唱第二之偈:
二
彼作斯語,多數之物就眠,咬斷紐繩,勇敢逃歸主人之家。
[P.248]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犬是今之犬,彼賢人即是我。」
二四三 古提拉音樂本生譚
(菩薩=音樂師)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竹林精舍時,對提婆達多所作之談話。爾時比丘等告提婆達多曰:「法友提婆達多!等正覺者為汝之師,汝於等正覺者之恩蔭下,修習三藏得四禪定,與師為敵不宜。」提婆達多曰:「諸位法友!沙門瞿曇[1]如何為我之師,我唯以自力修習三藏得四禪定。」彼否認尊師之教。
比丘等於法堂之中開始議論:「諸位法友!提婆達多否認師教,與等正覺者為敵,陷大破滅。」適佛來至此處問曰:「汝等比丘!汝等今有何語集於此處?」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佛云:「提婆達多否認師教,與我為敵,陷大破滅,非自今日始,前生即已陷入。」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於音樂師之家,其名呼為古提拉童子。彼達成年後,通音樂之道,古提拉樂師,為全閻浮提中最優秀者。彼未娶妻,養育其盲目之父母。
時波羅奈所住商人等,為商務而往鬱禪尼,彼處適逢祭祀,彼等集合隨意施捨之物,攜帶諸多之花環、香、塗香及軟硬食物等,集合於遊場,施捨金錢,並以音[P.249]樂師一人為伴。此時鬱禪尼有一音樂師首領名姆尸羅,彼等招請其為自己之樂師。琵琶師姆尸羅彈最高調之琵琶,但慣聞古提拉樂師音樂之人,思為隔蓆搔癢,無一人感覺興趣。姆尸羅以彼等不起興趣,以為彈調過高,改為中調;調出中調,大眾仍不讚美。彼云:「此等人不解音樂。」於是仍作不知,弛緩其弦而彈,彼等亦無任何言論。姆尸羅向彼等曰:「諸商人等!予彈琵琶,何無讚美?」「汝彈琵琶耶?我等以為汝在調整琵琶音調。」「汝等知有較予更優之音樂師耶,抑或自己不解音樂而不感興耶?」商人等云:「凡得耳聞波羅奈之都古提拉樂師之琵琶音色者,對汝所彈琵琶之音,直如女人哄騙兒童之聲。」「如是汝等可取回酬金,予不收受,然汝等往波羅奈時,予請協伴隨行。」於是商人歸時,伴彼至波羅奈,告以此為古提拉之家,然後各自歸去。
姆尸羅入菩薩之家,見彼處掛有菩薩之上等琵琶,彼取而彈之。菩薩之父母,[P.250]因目盲不能見彼,皆云:「是鼠嚙琵琶,吱吱作響。」姆尸羅置琵琶向菩薩父母禮拜。「君由何處而來?」「欲向師尊習藝,由鬱禪尼而來。」「甚善。」「師尊現往何處?」「我子不在,今將歸來。」於是等待,見菩薩歸來,與彼寒[A11]暄交談,說明自己來意。菩薩善觀人相,知其非善質之人:「予不具教人之藝,君可歸去。」菩薩予以拒絕。但彼善辨關係,取悅菩薩父母,菩薩受兩親之強勸,難以回斷,彼一再請求教藝照料,菩薩終允所請而教藝,彼與菩薩一同進入王宮。王見問曰:「師尊!此為何人?」「大王!此予之弟子。」彼漸與國王親近。
菩薩毫不吝教,盡己所知,教所有之藝。「教一切藝,毫無保留。」姆尸羅自思:「予藝已熟達,此波羅奈為全閻浮提第一之都城,師已年老,我住此處為宜。」彼向師云:「予思奉仕國王。」師云:「甚善,予將向王申述。」菩薩來至王宮向王曰:「予之弟子願奉仕王,但求薪俸。」王曰:「薪俸可與半分。」菩薩歸向姆尸羅說述其由。[P.251]姆尸羅曰:「予與師同等待遇,則予奉仕,否則即不奉命。」「是何緣故?」「予已盡知師之所知之藝。」「誠然,已知之。」「如此何故我得半分?」菩薩以此語白王,王曰:「彼如同顯其技能與師相同,則與同等薪俸。」菩薩以王之言傳達於彼,彼云:「甚善,予將表現。」菩薩再告於王,王曰:「甚善,予可見其表演,汝等競技,將在何時?」「大王!願在此後七日。」國王即喚姆尸羅至問曰:「聞汝欲與師競賽,是否真實?」「大王!此事真實。」「與師不和,實為不宜,競賽可以停止。」王雖制止,姆尸羅云:「此無妨礙,今後七日與師競賽,可彼此學習各自所知。」王曰:「甚善。」即予承諾。於是以大鼓巡迴傳知:「今後七日古提拉師與弟子姆尸羅,於王宮門前作技藝競賽,都中之人皆可集合前來觀藝。」
菩薩自思:「姆尸羅尚在青年,予已年老力衰,老人工作不利,弟子若敗,則無他話,弟子若勝,當然蒙受恥辱,如是不如隱於森林而死。」彼入森林,恐怖死亡,又復回轉;心恐恥辱,又入森林,如是往返不已,六日已過。彼之往來路上,草被踏枯。
爾時帝釋之座,突感發熱。帝釋探索,已知其由。「古提拉樂師為自己之弟子,[P.252]入森林嚐受非常之苦難,予必須前往相助。」於是急行立於菩薩之前:「師尊!何故入於森林之中?」「汝為何人?」「予為帝釋天。」菩薩云:「我恐敗於弟子,入於森林之中。」於是唱第一之偈:
一
帝釋天聞彼之語曰:「汝勿心憂,予將護助於汝。」為唱第二之偈:
二
帝釋又曰:「然汝彈琵琶,請切除一弦,以六弦彈之。汝之琵琶出普通之音色,而姆尸羅切除一弦,則彼之琵琶將不出音,同時彼即負敗。於彼知失敗後,汝再切斷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之弦,只餘琵琶之臺架,然後彈之,由切斷之弦端發[P.253]出音聲,響徹波羅奈四方達十二由旬。」於是帝釋教菩薩三魔法之賽:「當琵琶之音響徹都中,由此向空中投第一之賽,於是有三百之天女降落於汝之面前;在彼等跳躍之中,投第二之賽,則又有三百天女降落於汝琵琶之側跳躍;由此再投第三之賽,則又有三百之天女降落道場之中跳躍,予亦雜於天女之中而來。汝且行去,汝勿憂心。」
菩薩於午前中歸家,見王宮之門前,建立假舍,設國王之座。王由宮殿降下,坐於裝飾之假舍中座榻之中央,身著裝飾物之十萬婦人及大臣婆羅門人民等,居於國王之周圍。都中之物,皆來羣集,王庭前車與車相重,椅凳與椅凳相疊。菩薩沐浴淨身,塗以香油,食各種美味,抱琵琶行至為自己所設之座,帝釋天以人所不見之相,立於空中,只有菩薩得以認知。姆尸羅亦來著坐,多數之人,圍繞彼等。
最初二人作同樣之彈奏,羣眾對二人之彈奏滿足,幾千次喝采之聲不絕。只有菩薩得聞帝釋天立於空中之語:「汝可切斷一弦。」菩薩於是切斷蜂弦[2],由弦端發出之音,如天人之音樂;姆尸羅亦切斷一弦,但不出音。其師於是切斷第二乃至第[P.254]七之弦,只餘臺架而彈,其音響徹都中。投衣物者幾千,喝采之聲亦幾千之多。菩薩投第一之賽於空中,三百之天女降落而跳躍;同樣投第二第三之賽,總共九百之天女降落,如言而跳躍。同時王向羣眾暗示號示,羣眾起立,責罵姆尸羅曰:「汝與師尊競技,思得同等身分,汝自不知自己之分際。」各各手執石塊木杖及其他之物毆打,當即粉碎如微塵而殞命。於是捉其兩足,捨於塚埃之中。
王心滿足,惠與菩薩大量之金,多如雨降,都中人民亦同樣施金。帝釋天亦與彼寒[A12]暄交談:「師尊!予將贈汝著千頭之馬高貴之車,及摩兜麗御者(天之御者)。汝可乘千頭之馬勝利之車,去至天人世界之都。」言畢而去。
帝釋天回返天人世界,坐於赤黃之毛氈色石座之上。天女等問曰:「大王往何處而來?」帝釋天詳告彼等,並賞讚菩薩之德行。天女等曰:「我等願見此師尊,請伴來此處。」帝釋呼摩兜麗:「天女等欲見古提拉樂師,可乘勝利之車,伴彼來此。」彼云:「謹遵臺命。」即伴菩薩而來。帝釋與菩薩寒[A13]暄交談:「師尊!天女等欲聞汝之音樂。」「大王!予等為音樂師者,依藝而生活,須得工資,而為彈奏。」「請為彈奏,予付工資。」「予不需其他工資,希望天女各各述說己之善業,予為彈奏。」於是天女[P.255]對彼曰:「予等所為之善業,以後為汝詳說,師尊!請使我等聞汝之音樂。」菩薩七日之間,為天人等彈奏音樂,對天人之音樂,亦甚優異。至第七日彼開始一一訊問天女等所為之善業。有一上位之天女,於迦葉佛時,供養某比丘上等之法衣,出生為帝釋天之召使,受數千天女之侍奉。菩薩向彼問曰:「汝前生作何善行生來此處?」關於此一問答,出於「天宮事經」之中。其中有如下之偈:
[P.256]今有一人向巡迴托鉢比丘布施而獻花;今有一人云:「向廟供五指香[3]」,而獻種種之香;今有一人獻種種之甜果物;一人向迦葉佛廟獻五指香;一人由旅行中之比丘比丘尼宿於自家而聞法;一人立於水中向船上進食之比丘施水;一人於家族生活不發怒氣,自行完成舅姑之勤勞;一人以自己分之所得分與他人,自不受用,為一德行高尚之婦人;一人住於他人之家為使役而無怒心慢心,以自己所得分與他人,出生為天王之召使。
如此古提拉對天宮事經中所出三十六天女依如何之業得出生其處,菩薩一總問過,彼等亦將自己所為之事,以偈語出,菩薩聞此:「誠然有效有益,予來此處,時間雖少,而得聞此依善業能得幸運之事。此後還至人間世界,當多行施與及其他善業。」菩薩唱以下感興之偈:
七日之後,天王命御者摩兜利乘車送彼還波羅奈。彼至波羅奈後,語人以自己於天人世界之所見,自此以後,人皆精心而為善業。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姆尸羅是提婆達多,帝釋天是阿那律,國王是阿難,而古提拉音樂師即是我。」
二四四 離欲本生譚
(菩薩=行者)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一逃失之遊行者所作之談話。據傳,彼於全閻浮提巡迴議論,未遇反駁者,來至舍衛城,彼問:「誰能與予論議?」聞:「彼等正覺者能。」於是與多數之人相伴,來祇園精舍,質問於四眾中說法之世尊。
佛對彼之質問作答,更問彼:「一為何物?」彼不能答,起席而逃失。集於座之諸人白佛:「世尊!彼為世尊唯一句所制。」佛云:「汝諸信士!彼為我唯一句所制,非自今日始,前生即被予所制。」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出生於迦尸國婆羅門家,達成年後,[P.258]捨欲出家,入仙人之道,常住雪山地方。彼出山即住於恒河轉彎處一市場街附近所建之樹葉修葺之小屋。
有一遊行者巡迴於全閻浮提中,未逢有論議的反駁者,彼到著於此市場街問曰:「誰能與予論議?」彼聞菩薩之威光,與多數人相伴,來至菩薩之棲所寒[A14]暄交談而坐。
菩薩問彼:「汝飲泌入森林香之恒河水耶?」遊行者為此一語所囚,曰:「何為恒河?砂為恒河耶,此岸為恒河耶,彼岸為恒河耶?」然菩薩向彼遊行者云:「除砂與水、此岸與彼岸,何處有恒河?」遊行者無智慧之言可答,起立而逃去。彼逃去後,菩薩即座為集合之羣眾說法,唱如下之偈:
一
二
[P.259]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遊行者是今之遊行者,而行者即是我。」
二四五 根本方便本生譚
(菩薩=婆羅門師)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有迦帝之附近幸福林森林中時,對根本方便經[1]所作之談話。據傳,彼時有通三吠陀之五百婆羅門,出家入於佛道,修學三藏,彼等為高慢心所醉,彼等謂:「佛唯知三藏,我等亦知三藏,如此佛與我等根本有何差異?」於是對佛亦不問候,與佛同等平行生活。某日彼等前來坐於佛側,佛為說根本方便經,分該經為八段之階級潤飾而說[2]。但彼等諸人無一了解。因此彼等自思:「我等思不及我等之智慧者,因而自慢,而今竟無一人了解,足證無人能及佛之智慧,佛之德實甚偉大。」自此以後制高慢心,如拔牙之蛇,溫順馴良。
佛於自己喜好期間,住於有迦帝,然後赴毘舍離,於瞿曇廟說瞿曇經,大千世[P.260]界發生震動,比丘聞之,得阿羅漢果。說根本方便經後,佛仍住有迦帝中,比丘等集於法堂,開始談論:「諸位法友!佛之威神力實甚偉大,彼婆羅門出家眾,具如是醉於高慢之心,而為佛說根本方便經,使慢心頓挫。」適佛出問曰:「汝等比丘!汝等有何語集於此處?」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佛云:「汝等比丘!非只今日,前生我亦曾挫具慢心而昂頭闊步者。」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出生於某婆羅門家,達成年後,通三吠陀,為諸方聞名之師尊,教五百青年修學吠陀。此五百人等學問成就,一心向學,彼等云:「師之所知,仍只為我等所知者,無何變異。」於是高慢心強,不來師所,對師尊種種效勞,亦均怠忽。
某日見師尊坐於棗樹之下,彼等思騙其師,以指彈樹曰:「此樹無心。」菩薩知為騙己,菩薩曰:「汝諸弟子!予有一問,欲問汝等。」諸人皆大喜悅:「尊師!試觀予等之答案。」師尊於是出題唱第一偈:
一
[P.261]聞此質問之青年中,無一人能得了解。於是菩薩向彼等曰:「汝等對此問題不可思為吠陀中已有者,汝等思予所知者,汝等皆已知之無餘,祝予與棗樹同樣。汝等不知之事尚多,予所知者尚不得知。與汝等七日期間,汝等且行,於此期間思此問題。」
青年一同禮拜菩薩,各各歸還自己之家,七日之間,加以思考,對質問不得解答,彼等第七日來至師尊之處,禮拜師尊而坐。師問曰:「美好之諸青年!問題已解耶?」答曰:「不解。」菩薩再責彼等唱第二之偈:
二
[P.262]如此唱後向青年曰:「汝等愚蠢,只有耳孔而無智慧。」於是為之解此問題。彼等聞之曰:「師尊實甚偉大。」於是向師謝罪,克制慢心,奉仕菩薩。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五百青年是今之比丘,師尊即是我。」
二四六 油教訓本生譚
(菩薩=仙人)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毘舍離附近重閣講堂中時,對師子將軍所作之談話。彼於歸依佛之次日,於食物中添肉供佛,尼乾子之徒聞之怒而不悅,思欲害如來之名而非難曰:「沙門瞿曇對決定為供養自己所調理之肉[1],知之而食。」比丘等集於法堂開始議論:「諸位法友!尼乾子到處非難云:『沙門瞿曇對決定為供養自己所調理之肉,知之而與弟子共同而食。』」佛聞之云:「汝等比丘!尼乾子非難我食決定供養所調理之肉,非自今日始,彼於前生即有非難。」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於某婆羅門之家,達成年後,出家入仙人之道。為得鹽與酸味之物,由雪山地方來波羅奈,翌日入都中托鉢。
然有某家主人,思欲窘此行者,招行者入於家中設座使坐,獻魚肉之類,於食事終了,自己亦坐於一面云:「此肉決定只為供養尊者而殺生調理者,惡業歸於尊者,於我無關。」於是唱第一之偈:
一
[P.263]菩薩聞此唱第二之偈:
二
菩薩如此為彼說法,即起座而去。
結分
佛述此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家主是尼乾子,而行者即是我。」
二四七 帕丹迦利王子本生譚
(菩薩=大臣)
序分
此一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迦留陀夷長老所作之談話。某日,二大弟子解釋了某一問題,比丘等對二長老讚美。迦留陀夷長老坐於一同之中,捲唇相譏[1]曰:「彼等與我等同為一無所知。」長老等見此,起身而去,一座散會。法堂中比丘等開始議論:「諸位法友!迦留陀夷非難二大弟子,捲唇相譏。」佛聞之曰:「汝等比丘!迦留陀夷捲唇相譏他人之一無所知,非自今日始,前生即已如是。」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P.264]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為王俗事聖事之大臣。王有一王子名帕丹迦利,具愚鈍之質,懶惰之身。後國王死,大臣等為王舉行葬儀,並就王子登位事互相商談,並以此事通知王子。
菩薩云:「王子愚鈍懶惰,先行試驗而後登王位。」於是大臣等設法庭,王子坐於其側。主持裁判事件而裁判故作不正,使物主誤取,向王子問曰:「我等之裁判是否正確?」王子則捲唇相視。菩薩自思:「王子賢明,對我等不正之裁判,王子已知。」於是唱第一之偈:
一
後彼等又設法庭,就其他事件作正確之裁判,問王子曰:「大王以此為正確之裁判耶?」而王子再又捲唇相視。菩薩知其暗愚,唱第二之偈:
二
大臣等知王子之愚,即使菩薩繼承王位。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帕丹迦利是迦留陀夷,而賢明大臣即是我。」
[P.265]二四八 緊祝迦喻本生譚
(菩薩=國王)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緊祝迦喻經[1]所作之談話。有四人之比丘赴佛所請教業處[2],佛為彼等說之。彼等得業處,各各回至自己之住所。其中一人得六種觸處,達阿羅漢果,一人得五蘊,一人得四大,一人得十八界達阿羅漢果。彼等於自己開悟之處,以各自不同之點白佛。
此處有一比丘起如下之疑問:「依此等業處趣向之涅槃乃唯一之道,何以均得阿羅漢果?」彼以此問佛,佛云:「比丘!汝與見緊祝迦之兄弟無異。」「請世尊為我等說明。」佛應比丘等之請求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王有四位王子。彼等一日喚御者:「御者!我等欲思見緊祝迦,請使我等見緊祝迦樹。」御者:「謹遵臺命,予使王子得見。」然彼不使四人一時得見,先伴長子乘車赴森林中,御者云:「此即緊祝迦樹。」彼使王子見樹株發芽之時。一人得見樹葉之幼時,一人得見開花之時,一人得見結實之時。
其後王子四人會聚一處,開始議論緊祝迦為如何之物。一人云:「如柱之燃燒之狀。」次者云:「如尼拘律樹之狀。」三者云:「如肉片之狀。」四者云:「如尸利沙澍之狀。」彼等於互相所言之他物不能滿足,同往父親之處:「父王!緊祝迦樹為如何之物?」「汝等如何說明?」於是各自按自己之說明語王,王曰:「汝等四人皆見緊祝迦。然唯為御者所示現之緊祝迦,汝等並未加以區別訊問:『緊祝迦此時如何,緊[P.266]祝迦彼時如何?』因此汝等始起疑問。」於是王為唱第一之偈:
一
結分
佛示此理由:「汝等比丘!恰如四人之兄弟,不作區別質問,就緊祝迦樹而起疑問,如汝等對此法而起之疑問相同。」現等覺者唱如下之偈:
二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波羅奈王即是我。」
二四九 薩羅迦猿本生譚
(菩薩=商人)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某大長老所作之談話。據傳長老使一少[P.267]年出家加以虐待使之度日,沙彌不堪虐待而還俗。長老去向少年勸說:「少年!汝之衣鉢為汝之物,予之衣鉢,仍將與汝,汝來出家。」彼云:「予不出家。」然幾度被勸又再出家。
彼由再出家之日起,又受長者之窘,彼不堪虐待,又再還俗。以後幾度勸解,彼云:「予在之時,汝不能忍耐;我不在時,汝亦不能立行,汝請歸去,予再不能出家。」少年拒絕出家。比丘等於法堂中開始議論:「諸位法友!彼少年實為聰明伶俐之人,彼徹知長老之心,不再出家。」適佛出問曰:「汝等比丘!今汝等有何語集於此處?」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佛云:「汝等比丘!少年之聰明伶俐非自今日始,前生即已如是,彼一度見他人之過,即不再接近。」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出生於某居士之家,達成年後,販賣穀物以維生活。彼處有一弄蛇者,彼養一猿,使之作藝,飲以藥物,使之弄蛇,如此以維生活。適當波羅奈祭日,弄蛇者思至祭場一遊:「請為予看照數日。」將猿交付商人之手。祭日往遊第七日歸來,問菩薩:「猿在何處?」猿聞主人之聲,急由穀物倉中出來,而弄蛇者竟用竹板擊猿之背,牽至園中,縛於一處,自行就寢。猿知弄蛇者就寢,自解其網,逃登菴羅樹上,食已熟之菴羅果實,其核墜落弄蛇者體上。彼醒,目上視見猿,彼思:「以甘言騙之,使由樹降下捕之。」彼欲將猿引誘出唱第一之偈:
一
猿聞之唱第二之偈:
一
猿離彼處,入森林中,弄蛇者心甚不快,歸家而去。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猿是沙彌,弄蛇者是大長老,穀物商即是我。」
二五〇 猿本生譚
(菩薩=仙人)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某性質虛偽比丘所作之談話。彼之虛偽性質,比丘之間徧知,於法堂之中開始議論:「諸位法友!某比丘於說煩惱出離之道入佛之教出家,仍勤勞於虛偽。」適佛出問曰:「汝等比丘!汝等何語集於此處?」比[P.269]丘白佛:「如是如是。」佛云:「汝等比丘!此比丘具虛偽性質非自今日始,前生亦同樣如是,彼生而為猿,由喜近火之理由,為騙人之事。」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出生於迦尸國之婆羅門家。達成年後,生子能各處奔跑之時,妻忽亡故,菩薩脇抱其子入雪山地方出家,入仙人之道。其子亦為一少年苦行者,住於木葉修葺之家中。雨季來臨,大雨不斷,頻降不止,一猿寒冷難堪,切齒戰慄行走。菩薩持大小焚火,坐於椅子上,其子為其擦足而坐。此猿則著已死行者之上下皮衣,由左肩至右腋下披黑羚羊之皮,攜天平捧與水瓶,偽裝仙人之狀,為欲當火,立於戶端欺騙於人。少年行者見之:「父親!行者一人,難耐寒慄而立,喚彼前來,當火取暖。」少年勸父唱第一之偈:
一
菩薩聞其子之言,起而視之,知其為猿,唱第二之偈:
[P.270]二
菩薩言畢,取火脅彼追趕,彼逃往己所不願入之森林中,再不來菩薩之處。菩薩得神通與禪定,少年苦行者使聞徧處定之預備修行法話,彼亦得神通與禪定,父子二人均修行禪定不怠,得成生於梵天界之身。
結分
佛云:「汝等比丘!此比丘之虛偽性質非自今日始,由昔日即已如是。」佛述此法語後,說明聖諦之理——說聖諦之理竟,有者達預流,有者達一來,有者達不還之果——於是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猿是此騙人比丘,子是羅睺羅,父即是我。」
校注
[0001001] 印度人以指攫食,食後必洗手。「洗手未乾之中」即往謁佛,以示急意。 [0004002] 法句經二二三偈。 [0006001] 「豺」原語 Sigāla,為似狐之野獸,性質卑野,多譬喻為劣等之人。在故事第一五七中有:「豺為他人作善事,實為稀有珍罕之舉。」 [0007002] 闡陀羅乃首陀族之父與婆羅門族之母所生,以運棄死屍為業,又多作獵夫、漁夫、盜賊,亦為竹細工師及造車之木工等。又首陀族之父與剎帝利族之母所生為混種,以處理污水糞便等為業,今一併舉出。 [0010001] 四眾弟子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信男)、優婆夷(信女)。 [0010002] 長老之問原無何等意義之胡亂語,思以如此問題使長老舍利弗窮於答辯。 [0013001] 「慈悲之功德」見故事第一六九之序分,此經見於 Milindapañha, 198; Visuddhimagga, 314; Paṭisambhidhāmagga, II, 131 等,四阿含及 Suttanipāta 中不見有此經。 [0014002] 金翅鳥梵語伽樓羅,為一種神話之鳥類,否則即為一種猛鳥,概以蛇(龍)為食。 [0026001] 迦尼迦(Kaṇikāra)為著黃色之花故,得見其黃色及黃光之象徵。 [0037001] 辛頭即今印度河地方,為古代產良馬之處。 [0043001] 比丘之生活必需品為衣服、臥具、飲食物及醫藥四種。 [0058001] 慈念經(Mettasutta)不見於巴利四部及 Sn. 中之一經。只見於 Vism. p. 314; PS. II. P. 13l; Miln. P. 198 及此一本生故事。於「國譯大藏經」經部一二卷二八五載有 Miln 之譯文。 [0058002] 原文脫落「積集實行」與「鬼神敬愛」兩句。初句可有可無,後句脫落則不成十一種功德之數。今將雙方補足。 [0064001] 參照拘迦利故事第一一七鷓鴣本生譚註[01]。 [0089001] 指帝釋天之牀。 [0104001] 四美為於體、生、聲、德四點之美,此處對豺有侮辱之意而言。 [0113001] 此為有關蓮華王簡單故事之意義,對此後所出有關同一蓮華王之「大蓮華王子本生譚」(第四七二)此為小者。 [0114002] 「堅強之意志」(thaddhahadayā)今可視為與 porāṇakapaṇḍitā 為同格之語。 [0115003] 「殘障者」原語為 koṇṭhaṁ。依底本脚註及另一異本為 kuṇṭhaṁ。childers 以此與梵語 koṇṭhaṁ 為同一語。若以 kuṇṭhaṁ 與 koṇṭhaṁ 兩者不認為各別獨立之語,則譯其為殘障者並不適當。然與此本生譚相當有三漢譯經典(雜寶藏經第二,昔王子兄弟二人被驅出國緣。六度集經第二,波羅奈國王經。同經第四)按其中譯語,一為跛人,二為刖人,及其他譯為罪人。更依 Dutoit 之德譯,明顯譯為 krüppel(殘障者)。今採用殘障者之譯語,仍有研究之餘地。 [0123001] 「彼由天謫貶」,惡王於天上即執行不正義之政治故,由天上降謫於下界人間。 [0125001] 此一句原文為 pāpanatthena,今採用脚註之異本為 pāpuṇatthena,可視為 Pāpuṇa+atthena。 [0126002] 果品之原語為 khādaniya 乃嚼食之物,與先譯之嚼食之物為同一字,可參照 Dutoit 之譯例。今為前後之聯絡暫作此譯。 [0127003] 商侶首長以下之句,原文為 Jeṭṭavānijo attano vacanakare aḍḍateyyasate gahetvā 應譯為「對商侶首長所言忠告之聽者二百五十人」。vacanakare 可視為 aḍḍateyyasate 之形容詞,今譯如本文。vacana+kar 譯為「從其言」之意,見奇爾達斯巴英辭典五四〇頁。 [0128004] 「三種之幸福世界云云」即人間、天上、涅槃界,其次「六之樂天界」即所謂六欲天,又「二十之梵天界」為色界十六天與無色界四天。 [0138001] 「那塔木達魯哈」為由本節最初之偈原文(na taṁ daḷha)所取者。 [0139002] 此二偈出自 Dhp. v. 345-346,可參照法句經(大正藏第四卷五七一頁上)。 [0143001] 次之二偈出自 S. II. P. 279。 [0143001-1] 可參照 Cullavagga V. 6。 [0148001] 此二偈出自 Dhp. A. I. P. 144。 [0149001] 「不修」原文為 anuyuñijitvā,今依異本之 ananu。 [0151001] 此本生譚所表現的薄浮雕在帕魯浮特地方,見南傳藏第二十八卷插圖第四十四。 [0154001] 參照與生經(一)那賴經(大正藏三、七〇頁)。 [0157001] 可參照 cariya, 27 kapirāja; J. no. 342. vānara-jātaka; mahāvastu II. PP. 246-50. Markaṭa;六度集經四、三六獼猴本生(大正藏三、一九頁中)生經(一〇)鼈獮猴經(大正藏三、七六頁中)。 [0160001] 可參照 mahāvastu, II. pp. 250-5ṣakuntaka。(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01],今於此處加上[01]之註標。) [0162001] 此處一名 Kandagala。 [0163002] 出自同一之偈 Dhp. A. I. P. 144。 [0163003] 鳥之原文為 garuḷa 註釋中謂為對一切鳥之敬稱。 [0175001] 於此偈取其原典註釋之意,鴉得飲水,為鴉在岸邊伸首得飲河水之際。得藏身者,穀類伸高,鴉入其中得以藏身之處。我呼喚者,為對遠離住者,得見鴉來止於自己之處。若能如此歸來,汝鴉可鳴叫,而聞得鴉之鳴聲,如此則必可歸來——此即我呼喚之意云云。 [0177001] 可參照五分律二五(大正藏二二、一六五頁下),Pañcatantra(Benfey)I. P. 239; Fausboll's Dhp. P. 418。 [0179001] 參照本生經第三四,魚本生譚。 [0181001] 可參照本生經第一〇二,菜果店本生譚。 [0187001] 可參照本生經第五四二康達哈羅本生譚。 [0193002] 可參照同第一二〇解縛本生譚。原典於此偈之下有註:「爾時洽達帕尼為國王」,於上述解縛本生譚中有:「愚者一度云」之偈。今述此本生譚之大要,更揭舉此偈中洽達帕尼之言:「然爾時予思『我捨一萬六千之女,唯愛一人,此使我不能滿足,如此不能滿足,對女而起瞋恚。古舊著物污染時,何故污染而起瞋恚。食後大便,何故能有是物,而起瞋恚。今後在未證阿羅漢果限內,我決不起基於愛欲之嫉妒。』我如是決意,爾來我已無嫉。」 [0193003] 原典於此偈下有註云:昔日予為此波羅奈國之王——王無酒不能度日,無肉不能進食,然城中於布薩日禁戒殺生,廚師於月半之第十三日(布薩日之前日)準備難以取得之肉,為犬所食。廚師於布薩日不能得肉入手,以致不能為王烹種種美食獻至殿上。廚師往見后妃:「后妃殿下!今日予不能得肉入手,不能以無肉食獻上,將如之何?」「大王非常寵愛我之王子,我使王子見王,王對王子接吻擁抱,頓忘本身之存在,我美飾王子,置王膝上,王對王子接吻之時,汝即將食物獻上。」后妃作斯言後,自行對王子作可愛之裝飾。使坐於王之膝上。王對王子接吻之間,廚師獻上食物時王已醉酒,見皿上無肉,王問:「何以無肉?」「大王!今日為布薩日禁止殺生,肉未能入手。」「汝謂予之肉不能入手。」王揑膝上所坐可愛王子之首,以至氣絕,投與廚師,「速為烹飪持來。」廚師依言而作。王於是食王子之肉,然諸人怖王,無一人敢於悲泣呼喚或交談。王於食終,眠於寢牀。次晨由醉中覺醒,命抱王子來,王妃哭泣,投身王之足下。王問:「是何緣故?」「昨日殺王子,已食其肉。」王悲王子,哭泣叫喚:「我此之苦,為飲酒所生。」王知飲酒之過:「今後在未證阿羅漢果限內,斷不起飲此破滅之酒。」王以土拭口以示決心。——爾來予決不飲酒。 [0193004] 原典於此偈下有註云:昔日我為波羅奈國之奇達瓦薩王。我生一王子,觀相師見王子對王曰:「大王!此王子不得飲水而死。」因此,彼之名呼為兇惡王子。彼於成年,即副王之位。王注意王子前後四周,恐其不得飲水而死,於四門之處,都城中央,挖掘蓮池,於十字路口作屋,放置水甕。某日王子著華麗之服,獨自向王苑出發,於途中遇辟支佛。人人見辟支佛禮拜,讚歎合掌。王子自思:「如己之通行,而人人皆向出家者禮拜,讚歎合掌。」王子憤慨,彼由象身跳下,近辟支佛問曰:「沙門!汝得憶念耶?」「王子殿下!予已得憶念。」在回答之間,王子捥取其鉢,投諸地上,食物均毀,並用足踏成碎末。辟支佛用目注視其面云:「此人真將破滅。」王子云:「我為奇達瓦薩王之子名兇惡王子者,汝怒我所為,開眼注視,又將何為。」辟支佛見食物已廢,即騰空向北方雪山難陀姆羅山坡飛去。爾時王子之惡業成熟,彼不斷呼叫熱!熱!由身中冒出火焰,跌倒於原處,各處所有之水皆無,水流枯竭,彼當場死亡生入阿鼻地獄。國王聞此始末,悲歎自思:「此予之悲,乃由愛而來。若予無愛情,亦不應起如是之悲,今後自身對任何意識有無之物,斷不為起愛物。」國王決心,爾來情愛之物,於彼無存。 [0193005] 可參照第一六九阿邏迦仙本生譚。 [0197001] 袈裟本生譚可參照大莊嚴論經十四(大正藏四,三三六頁中),賢愚經(六一)堅誓師子品(大正藏四,四三八頁上)Mtu. I, P. 131。 [0197002] 加利沙波拏(Kahāpaṇa)可參照漢譯南傳藏第三十二卷一〇四頁,註[02]。 [0199003] 同一偈亦見於 Dhp. V. 9。 [0200001] 可參照小難提耶猿本生譚 Milinda. VI. 424。 [0210001] 一牛呼(Cāvuta)為一由旬之四分之一,一牛呼與半旬為九哩半弱。 [0214001] 「祝王勝運」,To wish victary to; to hail; wünschen ihn sieg 之意。對國王一種禮式之謂。 [0215002] 「超白善者」,謂為邪惡不善者。 [0215003] 突起地獄(Ussda-nirayā)譯為 projecting prominent hells,此為如何地獄,尚不得知。 [0218001] 「象之雲」,其意為集合良象羣如雲之夥。 [0218002] 原本「華環」註為大軍之意。 [0219001] 赤砒之石(Manosilā)面呈平板之形,佛於其上如獸王獅子哮吼。佛之說法喻為獅子吼。 [0226001] 五種之欲(kāma-guṇa)漢譯中阿含譯為「五欲功德」,因 Guṇa 有功德之義。然此處見為「種類」之義,較為正確。五種之欲為五官所感之欲。 [0226002] 安摩納(ammana)量器之名,代表一斗或一升其意義不明。 [0228001] 底本題為 Asistābhujātaka,末尾採用 Asitābhujātaka。 [0230001] 「有心無心之寶」(saviññāṇakâviññāṇakaratana),「有心之寶物」,謂如象馬牛羊畜類,「無心之寶物」,如寶玉米穀。 [0233001] 鳥一次生卵,由卵孵化再生,故名二生者。 [0235001] 「利益之門」(atthassa dvāraṁ nāma pañho),德譯為 Die Frage nach dem Toredes Heiles,英譯為 The door question,註為「此一質問指入向果之手段」。即將本文中 attha 完全閑置無用。attha 有種種意義,在此本生譚中,有「意義」與「利益」兩種之譯,而上面一句究為「意義之門」或「利益之門」,此亦非絕對的決定。作為「利益之門」比較多為平穩,對德譯並英譯之註亦多一致之處。 [0241001] 「黃目」原文 akaṇhanetta,指大黃王而言。 [0246001] 「安巴拉樓門之休息小屋」原語 Ambalakoṭṭhakāsanasālā 英譯為 The resting hall byThe Ambatower(安巴拉樓臺之傍休息所),德譯為 Die Wartehalle am AmbalaTurme(安巴拉樓臺之傍瞭望屋)。āsana 為「座」之義,譯為「休息所」較「瞭望屋」為然。Ambala 為普通名詞抑為固有名詞,黎思.戴維茲之「巴利語辭典」中意義不明。此或為 āmbara ambaka kambala 其中之一之誤寫存疑,總之,此應祝之為一普通名詞。予仍如英譯者,德譯者視之為固有名詞,更按英譯者 Āsanasālā 譯為休息小屋。 [0249001] 「沙門瞿曇」為外道即佛教以外者呼佛所用之語。提婆達多為佛之從弟,出家為佛弟子,彼對佛用此語,顯示彼有叛佛之意。 [0254002] 「蜂弦」為第一弦,特呼為蜂絃(Bhamaratantī)。 [0256003] 「五指香」直譯「香五指」(Gandhapañcaṅglika),確切之意難解,古代北部印度傳有伸掌及五指附印,具有一種魔力。附此印時,溶解旃檀香,用手浸之謂之「香五指」,浸以血液謂之「血五指」。「香五指」在本篇譚及第一八六譚均有見,此似為佛之塔廟中奉獻之供養物。依此上所記則難解為供養物。此處意可作為「五指大之香」。 [0260001] 根本便經(Mūlapariyāyasuttanta)為中部經典第一經。 [0260002] 就同經分為凡夫(一)有學位(一)阿羅漢位(四)如來位(二)之八種,對此等之物與地水火風鬼神天人乃至涅槃共二十四種作如何思惟,依其說明思惟相異之態度,以八段之階級加以潤飾之。 [0262003] 「生物食盡時」註中謂指阿羅漢。此阿羅漢超越時間,不受時之制裁。 [0262004] 「燒者」為燒生物者,指煩惱而言。 [0262005] 頭大生毛髮與首相連,總無異處,唯眾人不以耳聞,故無了解之頭腦,說明智慧不足之意。 [0264001] 依律食肉無罪,但決定為供養自己所殺生物之肉,則制定為不可受。 [0265001] 「捲唇」(oṭṭham bhañjati)輕蔑他人時口作歪狀。 [0267001] 緊祝迦喻經(Kiṁsukopamasuttanta)出自巴利相應部經典(巴利聖典出版協會本卷四一九一~一九五頁),漢譯見雜阿含經卷四三,第一二經(大正藏第二卷三一五頁b)。 [0267002] 業處(Kammaṭṭhāna)通例譯為業處,日譯為「公案」,比丘等退居靜處坐禪時,對其觀想之目的物或問題而集中心力,例如對十徧處、十不淨、四諦、三十二分身及其他以下所記六觸處、四大、五蘊、十八界所作之觀想。【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33 冊 No. 18 本生經(第4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