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47]第十九篇
五二九 須那迦辟支佛本生譚[1]
〔菩薩=王〕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出離波羅蜜所作之談話。爾時比丘等於法堂讚嘆佛之出離波羅蜜,世尊坐於中央言曰:「汝等比丘!如來非自今始,前生亦為大出離之事。」於是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於王舍城,摩揭陀王治國,菩薩出生於第一妃之胎,命名之日,名之為阿林達瑪[2]王子。與彼同日,司祭亦生一子,命名為須那迦童子。彼等二人,一同生長,達成年時,二人眉目甚美,一見之下,甚難分別彼此。彼等往得叉尸羅,修習種種技術,然後為作技術上一切實際之適用,往各處學習作法。二人巡歷諸方後,歸回波羅奈,宿於王苑,翌日,入往市中。當日一部人等為招待婆羅門,準備乳糜,設置座席,發現此二青年,招入自己等之家中,設席款待,於彼處為菩薩設置敷以純白布之座席,須那迦處則敷以毛布。須那迦見此情狀,彼知:「今日予之親[P.248]友阿林達瑪王子將為波羅奈之王,而予將授將軍之位。」二人食事終了,歸往王苑。
其日為波羅奈王駕崩之第七日,王家未有嗣子,大臣等由頭沐浴身體而集會。彼等云:「今往當為王者之前。」開放華車[3],車出市外,次第往王苑而行;於苑之入口,改變方向,然後準備能乘之車而停於苑前。菩薩頭被布帛寢於吉祥之平石上,須那迦青年坐於其前,彼聞樂器之音自思:「華車向阿林達瑪之處而來,今日彼將為王,將授予將軍之位。然榮譽等對予無用,彼往之後,予將離去而出家。」於是彼匿於人所不見之處。司祭往入王苑中,見大士寢居之處,命奏各種樂器。大士驚醒,轉身復臥,不久坐起,結跏[A1]趺坐於平石上。司祭合掌向彼云:「王位已臨於貴君。」「王家無嗣子耶?」「唯然,大王。」「如是,如所請命。」於是諸人當場使就王位,彼乘馬車,受大眾圍繞,入於市內。大士右繞市街,登上宮殿,彼醉心於優美之榮譽,而忘卻須那迦青年。
須那迦於入市之後,由隱匿之處出來,見此平石彼自思:「此如朽葉,自己之身體亦將衰落而老去。」彼住於有關無常等之內觀,達辟支佛之位。此一瞬間,彼所持在家者之特徵消失,而現出家者之特徵。「予將不再生來此世」,彼唱感激之語而向難陀姆羅山窟去[4]。
[P.249]大士經四十年之後,憶起須那迦之事,彼自思惟:「予之親友須那迦究往何處而去?」彼雖數度憶起,但不得見聞彼之通知。大士身美飾,於大廣間王座之上而坐,由樂人、俳優及舞蹈者等之圍繞,浸潤於心無不足之滿意中,彼謂:「如有由某處聞來:『須那加住此場所』,向予報告者,與以百金。自身親自見到而來通告者與以千金。」彼作此感激之語,並作歌歌唱,唱最初之偈:
有一舞姬憶記此歌,彼女歌唱如由王口歌出,他之舞姬亦均效法歌唱:「此為予等之王愛誦之歌。」宮女皆來歌唱。不久市民及地方人等,均能唱此歌,王亦時時歌唱。經過五十年間,王有許多兒女,長子名為提迦渥王子。
爾時須那迦辟支佛自思:「阿林達瑪王欲與予相會,予且出發前往,予使王聞,王受愛欲浸潤,將有惡果,出離諸欲,將有善果,使彼為一出家者之狀。」於是以神足飛來,坐於王苑之中。爾時有一髮結五髻之七歲男童,受母親之吩咐來至王苑之庭中收集木片,而歌此歌。須那迦呼童子問曰:「童子!汝不歌他歌,只歌此歌,不知他之歌耶?」「叔!予知。然予等之王,甚喜此歌,故予幾次幾次為此歌唱。」「然則汝見有何人歌此歌之返歌者?」「不也,予未見之。」「如是予將教汝,汝往王所,歌此返歌。」「予能,請歌。」於是教童子返歌,使善記憶,送彼出去云:「童子!汝[P.250]往王所,與王一同歌唱,王必與汝優厚之褒美。此等木片可以棄置,汝其速往。」童子允諾,善記返歌之後為禮曰:「叔!予伴王來此前,請止居於此處。」於是彼急往母親之處,謂母曰:「母!至急為予沐浴,請著美飾,今日可救吾母長久貧乏。」童子浴後,著美飾,向王宮之門出發而去,向門衛曰:「門衛先生!請向王申告:『一少年欲與大王一同歌唱,前來宮門謁王。』」門衛急往轉報,王云:「伴彼前來。」將童子喚入:「汝欲與予一同歌唱?」「唯然,大王。」「然則請歌。」「大王!予此處不歌,王請向市中以大鼓巡迴宣告,集合大眾人等,予於眾人之中歌唱。」王依其言而為,於美飾之曼陀婆[5]中座席之中央而坐,與彼童子以適當之席位,王云:「汝試歌唱一觀。」「大王!請王先歌,然後予將歌以返歌。」於是王先而唱偈:
一
如是對王先歌感嘆之歌,五髻少年歌以返歌,正覺者佛為說明此事,述次之二句:
二
[P.251]〔次之說明[6]應須了解為正覺者佛說之偈:〕
三
四
五
六
七
〔[7]王向須那迦亦不問候,坐於一方,彼由自己煩惱之執迷,思彼須那迦為一生活慘淒者,而唱偈曰:〕
八
九
[P.252]一〇
須那迦如是非難菩薩,菩薩故作不知自己之被非難,告彼自己之姓名,與彼親自相互問候而唱偈曰:
一一
於是此辟支佛云:「大王!予住此處或住他處,無稍不愉快之事。」彼為王說沙門之幸福而唱偈曰:
一二
一三
一四
一五
一六
[P.253]一七
一八
一九
[P.254]如是須那迦辟支佛說八種沙門之幸福,更於其上彼說百千無數沙門之幸,然王為樂愛欲之人,遮彼之語云:「沙門之幸,對予何用?」彼為示自己浸潤愛欲之事曰:
二〇
二一
[P.255]於是辟支佛向王曰:
二二
二三
二四
二五
二六
二七
二八
二九
三〇
三一
三二
三三
[P.257]如是彼為王以此譬喻,與以忠告,又為確守其忠告而唱偈:
三四
次之偈為正覺者之偈:
三五
菩薩於其視界限度之內,盡力眺望於空中行去之彼,至眼不見其姿,深切感動而自思:「彼婆羅門生為卑賤之身,竟於生時,連綿繼續於此予之頭上,撒落自己之[P.258]足塵,昇往空中而去。予亦將由今日出離而出家。」彼希欲出家讓國唱次之二偈:
三六
三七
如是大臣等聞王欲棄國,皆曰:
三八
於是王更述偈,說明事之次第,可了解如下:
三九
四〇
四一
四二
四三
四四
[P.259]四五
四六
四七
四八
四九
五〇
五一
五二
五三
五四
五五
五六
五七
五八
五九
六〇
[P.260]六一
〔[15]大士如是語畢,當場使王子即位,送歸市內,自己唯一人出王苑入雪山而去,於心情爽快之場所作葉庵為出家仙人,食草根樹實以生活。諸多人等伴王子入波羅奈,王子右繞市內,登上宮殿。佛為說明此事,作如次之言:〕
六二
六三
六四
六五
六六
六七
六八
[P.261]如此,所有諸人,執樂器演奏,為種種舞蹈與歌誦,受優美之榮譽,彼醉心於榮譽,不思其父之事,然彼正當治國,依業於死後生於應生之處;而菩薩得通力與禪定,死後生梵天界中。
結分
佛說此法語後,佛言:「汝等比丘!如來非只今生,於前生亦為大出離之事。」於是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辟支佛已入涅槃,王子是羅睺羅,阿林達瑪即是我。」
五三〇 珊乞闍仙本生譚
〔菩薩=仙人〕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在耆婆菴羅園[1]時,對阿闍世殺害父王所作之談話。阿闍[P.262]世信任提婆達多,聽其言殺害父王;然而提婆達多分裂僧團,究竟之果,自己之徒眾分裂,患得疾病,最後為向如來請恕,乘駕赴舍衛城,於祇園之入口,被吞入地中。王聞大起恐怖:「提婆達多為向等正覺者敵對,被吞入地中,墮入阿鼻地獄,自己信任於彼,殺害正直之父王,自己亦必被吞入地中無疑。」彼雖居於王位,但心不得安樂。彼思暫眠而入睡,忽覺墜入九由旬厚之鐵板地上,為鐵槍所擊,為諸犬所裂食,身感苦痛,舉恐怖之聲而坐起。
如是彼於某季節祭之滿月日,受多數諸臣之圍繞,自望自己之榮譽,而自思:「予父王之榮譽較予更為優越,如此正直之王,因予信任提婆達多而被殺害。」彼作如是思惟,身體發熱,全身為汗所濡濕,彼自思:「究有何人能為予除去恐怖?」「十力佛之外更無他人。」「然予對如來犯有大罪,然而有何人能伴予前往拜會如來?」「除耆婆之外,別無他者。」彼如此思惟,於是以耆婆為伴,作為出發前往拜佛之方便。「[2]此實為心地澄明輕快之夜」,彼宣洩感興之語:「予今日思欲向沙門婆羅門表示敬意。」彼作是言,有[3]富蘭那之弟子及其他之人稱讚富蘭那之德,然彼對彼等之言,不入於耳。彼問耆婆,耆婆語如來之德,答曰:「大王!應向世尊表示敬意。」於是王準備象之乘物,向耆婆菴羅園出發而來,近如來前而為敬禮,為親切問候之交談後,對沙門生活現世之果報,加以詢問。彼聞如來有關沙門生活果報爽快之法語,於聞[4]經終了時,王宣稱欲為優婆塞,向如來乞求恕罪而離去。爾來,王行布施守戒,與如來結為親密之交,聽聞心情愉快之法語,如此,彼因與善友親交,心無恐怖,亦無驚懼身毛豎立之事,心得安樂,使四威儀[5]皆能安整。
某日,比丘等於法堂中為如次之談話:「諸位法友!阿闍世王曾殺害其父,為恐怖所驅,雖居輝煌之王位,而不得心之安樂,對一切威儀動作,感受苦惱。今來如來之所,為善友之親交,無有恐怖,享受為王之幸福。」佛適出於彼處問曰:「汝等[P.263]比丘!集於此處,為何語耶?」答曰:「如是如是之語。」佛言:「汝等比丘!此非自今始,彼於前生殺父,因我而得安樂之生活。」於是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波羅奈之梵與王有一子名梵與王子,爾時菩薩出生於司祭之家,名曰珊乞闍。彼等二人於王宮一同生長,互為親友,達成年赴得叉尸羅,修一切技術歸來。於是王與王子副王之位,菩薩則仍居於副王之所。
某日之事,副王與其父王前往遊園,見其華美之榮譽,彼因榮譽而發貪欲,彼思:「予父年少,與予如同兄弟,若待父死,予如不至年老,不能得此王位。彼時縱得王位,又有何益?勿寧殺父以即王位。」彼以此事,對菩薩言之。菩薩加以阻止,「副王!殺父之事,將墮入可怖之地獄道。」副王反復言說,菩薩三度阻止,於是彼與侍者等商談,彼等同意,謀議殺王之方法。菩薩知其始末,自思:「自己與此等人不能居於一處。」彼不告雙親,由前門出走,入雪山出家為仙人,修禪定與神通,食草根與樹實為生。王子於彼去後殺其父王,享受華美之榮譽,然彼聞珊乞闍出家為仙人,多數良家子等出走,至彼之前出家。如此菩薩受多數仙人之圍繞,住於彼處,彼等皆得等至之禪定。
王於殺父後,暫得享王者之幸福,其後為恐怖所驅,不能得心之安樂,恰如墮地獄受業報之狀。王憶起菩薩之事自思:「彼云:『殺父乃極可恐怖之事。』彼曾對予阻止。彼之主張,不能為予採納,彼為自己脫罪而逃避。若彼居於此處,殺父之[P.264]事,予將不為,且可除去予之恐怖。然彼究竟住於何處?若知彼之住處,予當喚其前來。竟無何人知彼之住處者耶?」自此以來,彼無論於宮中於王廷,經常讚歎菩薩。
如是經長期歲月,菩薩自思:「王今憶起予事,予往彼處說法,必須為王除去恐怖。」彼住雪山經五十年之時間,有五百之行者等隨行,翱翔於空中,至達耶拔薩王苑中降落,由仙人圍繞坐於平石之上。園丁見此問曰:「尊者!諸位師尊皆係何名?」「珊乞闍賢者。」園丁聞之,自己亦如是留意,彼云:「予伴王前來之前,請居於此處,吾王甚願會晤貴師。」彼向菩薩敬禮,至急前往王宮,向王申告彼來之事,王急來王苑之處,慇勤款待後而發問。
為說明此事,佛述偈如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P.265]九
佛為說明此事,又如次述之:
一〇
一一
一二
[P.266]珊乞闍仙如是教王後,更說法曰:
一三
一四
一五
一六
一七
一八
一九
二〇
二一
二二
二三
[P.267]二四
二五
二六
二七
二八
二九
三〇
三一
三二
三三
三四
三五
三六
[P.268]三七
三八
三九
四〇
四一
四二
四三
四四
四五
[P.269]四六
四七
四八
四九
五〇
五一
五二
五三
五四
五五
五六
五七
五八
[P.270]五九
六〇
六一
六二
六三
六四
[P.276]如是大士示諸地獄後,更向王開示諸神之世界曰:
六五
六六
[P.277]王聞大士之法語,自此以後,得大安心,菩薩暫行滯在於彼處後,往自己之住處歸去。
結分
佛說此法語後,佛言:「汝等比丘!彼非只於今日,阿闍世王於前生亦因我使彼得安心之生活。」於是為作本生譚今昔之結語:「爾時之王是阿闍世,仙人之羣是佛隨從者,珊乞闍賢者即是我。」
校注
[0134001] 可與 Mahāvastu, III. P. 450 參照。(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01],今於此處加上[01]之註標。) [0134002] 阿林達瑪(Ariudama)伏敵之意。 [0135003] 華車(phussaratha)亦稱如意行車,為無御者之寶車,由馬曳之獨自行於求願者之前。 [0136004] 難陀姆羅山窟(Nandamūla Gandhamādana)為在香醉山之山窟名,辟支佛羣居之場所。 [0137005] 曼陀婆(Maṇḍapa)為只有支柱上有覆蓋之公會堂或寺院,為暫時之建築物,古代之彫刻,常常描述,又寺院或神殿中對本殿(garbhagrha)之前殿亦稱為曼陀婆。 [0138006] 括弧部分為依註釋而補足者,見原文二五一頁第二行。 [0139007] 括弧部分為依原註釋而補足者,見原文二五一頁第二六行。 [0140008] 為如法乞食而得之無非難食。 [0140009] 於註釋中說明為漏盡者之食。 [0142010] 巴基拉提(Bhāgirathodakaṁ)讀為 Bhāgirathi-udakaṁ(Fausbole),為恒河(Gaṅgā)之別名。 [0143011] 宮毘羅(Kumbhila)譯為蛟龍,為鱷魚之類。 [0143012] 絲絲(Susu)譯為猛魚。 [0143013] 摩竭(Mākara)譯為鯨魚等名稱,為一種想像之海中巨魚。船在海中遇難,皆以為為摩竭魚之所為。 [0148014] 婦女飾黃金(Kambussahatthāyo kambussa)註為有黃金,即有黃金裝飾手之婦女等之意。 [0148015] 括弧之部分為依註釋而補足者。見原文二六一頁第六行以下。 [0148016] 富蘭陀羅(Purindada)帝釋之別名。原為街市之主或街市破壞者之意。 [0152001] 耆婆菴羅園(Jīvakambavana)即 jīvaka-komārabhaeea 為知名之醫王耆婆優婆塞所有之菴羅園。增一阿含卷四十三(大正藏二、頁七六二a)譯為耆婆伽梨園。 [0153002] 沙門果經(漢譯南傳藏第六卷長部經典)參照。 [0153003] 富蘭那(Pnraṇa)即富蘭那迦葉(Purāṇa-kassapa)六外道之一人。此處為是等六師外道之弟子各各語其師之德。 [0153004] 沙門果經。 [0153005] 四威儀(cattāro iriyāpathā)指行住坐臥而言。 [0157006] 等活(Sañjīva)八大地獄之一。註釋云:「墮入此獄之眾生,為持赤熱之種種兇器之獄卒等碎割寸斷,幾次復活。」 [0157007] 黑繩(Kāḷosutta)八大地獄之第二。註釋云:「獄卒跳叫,持種種赤熱之兇器,於赤熱銅地之上,為墮地獄者繫掛數珠,然後擊打仆倒地上,由其上落下黑繩,自己揚聲大叫,持赤熱之斧,將苦痛大聲呻吟眾生切割為八分、十六分。」 [0157008] 眾合(Saṅghāta)八大地獄之第三。註釋註云:「大赤熱之鐵山共聚(Saṅghātenti)之處。」更謂:「彼處於九由旬赤熱之鐵地上,全面使眾生沒入至腰部不能動轉。然後由東方湧出一鐵山,如雷鳴轟動迫來,輾壓眾生,恰如碎胡麻之器,通過至西方為止。同樣由西方湧出一山,通過至東方為止。」 [0157009] 二叫喚(dve Roruvā)分為 Jāla-roruva 與 Dhūnra-roruva 二種,漢譯為叫喚(Roruva)與大叫喚(Mahā-roruva),二者稍有不同。Jala 巴梨語稱為焰 Dhūma 稱為煙。Jālararuva 為於一劫之間,住於充滿真紅火焰之內。Dhūmaroruva 為充滿灰煙。兩者之中,Jālaroruva 為於受苦眾生九處傷口入焰燃燒身體。Dhūmaroruva 為由九處之傷口入灰煙,燒熱身體,如坐火凳,燒熱身體。兩者同使眾生大聲叫喚,皆被稱為叫喚(roruva)。 [0157010] 大阿鼻(Mahāvīci)譯為無間,八大地獄之第六。只有巴利文冠以大(Mahā)字。註中謂:「眾生於火焰中使彼等受苦無間斷故,謂之 Avīci(無間),因甚大故,謂之 Mahāvici」。又於彼處,由東方等之城壁噴出火焰,吹向西方等處,而彼突出城壁波及其側百由旬。由下方生起者吹向上方,向上方昇起者吹向下方。如此彼處火焰不絕,於其端百由旬處,充滿火焰如同小管(Khīra-valli)依眾生無有間隙而充滿,向無量之行住坐臥、互相擁擠之眾生燃燒,使於自己之場所受其苦痛。如此彼處眾生,受苦無間,恰如滴六滴蜜於舌上,而至第七滴則為赤銅之溶滴,依其燃燒之力,使六滴全無效果。於是因燃燒之力,所餘之六不善之果報,亦全然為無關心(捨棄)而無效果,可知此苦之無間,如此稱之為苦無間。此與其他諸細部(分獄)直徑皆為一八〇〇由旬,周圍五四〇〇由旬,與其他小地獄(Ussada)共為一〇〇〇〇由旬,其他可知。 [0157011] 熱炙(Tapana)註為:「燃燒不動眾生故」,更說明謂:「於 Tapana 中,使眾生坐於如多羅樹幹之赤熱鐵之鋒刃之上,其下之地面有鋒刃燃燒,如是在此地獄,燃燒不動之眾生,使之受苦。」 [0157012] 極熱(Patāpana)註為:「過度受燃燒之苦故。」更謂:「於此處以赤熱之兇器打擊眾生,使登上赤熱之鐵山。彼等立於鐵山之頂為業緣之風所吹,彼等不能立於彼處而完全倒置墜落。於其下面地上立有赤熱之鐵鋒之刃,彼等觸及鋒刃尖端,貫穿身體而燃燒,如是為過度極熱之燒苦。」 [0158013] 小地獄(ussada)依註釋云:「此等〔大地獄〕之各各四門處又各有四處,共為十六小地獄(uasada),全部共有一二八之 ussada。」 [0160014] 如多羅樹連根拔除,乃全部毀滅之意。 [0161015] 註釋有:「3 gāvuta(伽浮陀——四分之一由旬)之身體,其一切大小諸肢及毛爪一同成為一大火焰。」 [0161016] 直譯為:「取其直徑,以網分之。」依註釋云:「次使食高熱之糞尿及赤熱之鐵丸。然彼見運來而閉口,於是執長期燃熱之長槍,開口為直徑,投入結網之鐵鉤引出其舌,向開口中投入鐵丸。」 [0162017] 巴拉鳥(bala)食腐肉之鴉類。 [0163018] 百人深(Satuporisa)之意,地獄之一名。 [0163019] 刀山(Khuradhāra)為持刃之意。註釋中有:「此為地獄之名,獄卒等使巨大之諸刃尖端向上……。」 [0163020] 灰河(Vetaraṇī)漢譯灰河地獄。下面之灰河(Khāra-nadī)註釋解為 Vstarani,為地獄中之河名。 [0163021] 指(aṅguli)長度之單位,為一指幅之長度。 [0165022] 灰河(khāra-nadī)註釋為 Vetaraṇī,註[20]參照。 [0165023] 依註釋:「貧窮之眾生以鐵斧擊打頭部,使之反吐。」此處為獄卒等以赤熱之器,收反吐之物投入彼等或某者口中,如是彼等食他人反吐之食。【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39 冊 No. 18 本生經(第19卷-第22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