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本生經

[P.144]第十二篇

四六四 小郭公本生譚

此一本生譚在鳩那羅本生譚(第五三六)中詳細說明

四六五 跋陀娑羅樹神本生譚

〔菩薩=樹神〕

序分

此一本生譚[1]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親族之利行所作之談話舍衛城給孤獨長者之家常為五百比丘準備食物同樣在毘舍佉之家拘薩羅王〔波斯匿〕之宮廷亦復如是在宮廷雖然與以種種上味之食品但在彼處無任何人與比丘親近因此比丘等不在王宮攝食持得食物後即往給孤獨長者或毘舍佉或其他親密深者之家進食

某日王云「有布施之物被齎送應向比丘布施」於是將食物持往食堂食堂中比丘不見一人王問向何處而去答曰「往各自親密者之家坐食」王聞此於朝食完畢後往佛之處問曰「世尊食物以何者為最優」佛「大王親愛為最優縱令酸粥之物以甚深親切為布施則食之有味」王「世尊誰有甚深之親切施與比丘」佛「大王親族或釋迦族

於是國王自思「予將以釋迦族之女迎來為予第一之后妃如是比丘等必[P.145]如親族與自己甚深相親」於是彼起座歸自己之王宮後遣使者赴迦毘羅城使云「予欲娶得一女望與貴君等結親戚」釋迦族之眾人聞使者之言一同聚集商談「予等住於拘薩羅王命令所行之處若不與女必有大報復若與之實將滅我等之族統如之何則可」於是摩訶那摩向彼等云「汝等勿憂予有自己之女名禹翅剎那(行雨)乃那竭門多下婢之胎所生年方十六無上美麗光豔非常由父方而論亦為剎帝利所生以之與王告為剎帝利之女有何不宜」釋迦族諸人贊成甚善呼王之使者云「甚善予等奉獻一女汝可受之伴其歸去

使者等自思「此等釋迦族諸人對於出生種姓傲慢彼等口說『此予等同種所生之女』但與不同等之女因此必須此女與此諸人一同同席而食始可得行」於是彼等作如次之言「予等伴歸但請此女與貴君等一同同席進食而後歸去」釋迦族諸人與使者等宿泊之處又復思慮如何處置摩訶那摩云「汝等憂慮無用予使方便之法貴君等於予食事之時美飾禹翅剎利伴其前來而於予食少許時云『大王如是所謂之某王有信前來請御覽此使書』於是使予見信」諸人善遵其命於彼食事之時美飾此女摩訶那摩云「伴女前來予處與予一同進食」諸人云「飾女之後即前來」但稍延緩而至彼女謂與父一同進食將手放入同一容器之中摩訶那摩與彼女一同取一片食物入口而於伸手取第二片時彼等云「大王如是所謂之某王有信前來請御覽此使書」彼等呈上書信摩訶[P.146]那摩云「吾女汝且進餐」彼以右手置容器中以左手取信閱讀彼於熟讀使書之間彼女進食彼女食事終了彼則洗手漱口於是使者等對彼女確為彼之女持有確信而不能知其秘密

摩訶那摩派遣諸多服侍之人送女前往使者等伴隨彼女抵舍衛城向王申述「此女生為正統確係摩訶那摩之愛女」國王甚喜裝飾市中後積財寶如山使女立於其上為之灌頂即第一后妃之地位彼女受王之寵愛

其後不久彼女懷姙受王十分照顧十個月滿分娩生產一黃金色之王子命名之日王遣人親往自己太妃之所訊問「釋迦王之王女禹翅剎利生產王子應附何名」而持此使書前住之大臣生來稍有耳聾彼往太妃之所傳命太妃聞此云「禹翅剎利於未產子時尚且凌駕一切諸人之上今將更為大王所寵愛之甚者」聾大臣誤將瓦拉巴(有寵愛者)之言辭錯聽了解為毘琉璃(增長者)向王之處回報云「大王王子殿下應附以毘琉璃之名」國王自思「此必為我等祖先之族名」於是命名為毘琉璃

自此王子與一般王子同樣被尊敬長大七歲之時彼見其他兒童由母方之祖父家中持來象馬等玩具於是向母后妃問曰「母親他之兒童由祖父之家持來贈物而我不得任何人處持來母親汝無父母耶」彼女云「吾子汝之祖父乃釋迦之王族然住甚遠故無何餽贈」彼女哄騙於彼

更於彼十六歲時彼云「我欲往與祖父相會」母「汝欲往彼處何為」彼女對彼阻止彼再三再四乞願后妃之母遂加承諾「如是予等前往」彼向父王告[P.147]知後由多數之從者相隨出發前往禹翅剎利於此之先送信囑云「予在此生活安樂貴君切勿使彼知悉任何秘密」釋迦族人等知毘琉璃前來皆謂「我等不能對彼尊敬」並將幼年之兒童等全部送往鄉間

王子到達迦毘羅城時釋迦族之諸人集坐於公會堂中王子往公會堂中站立諸人云「此為汝之祖父此為汝之叔父」彼向諸人巡迴應對彼為辭儀頗感背痛腰酸但並無一人對自己答禮彼見而問曰「何故對予不返致辭儀」釋迦族之人等云「青年子弟等已均往田舍之故」於是對彼與以敬意

彼於停留數日間後隨諸多之從者而去此時有一下婢以牛乳與水淨洗彼於公堂所坐之座椅並譏嘲云「此為禹翅剎利下婢之子所坐之椅」王子從者一男因忘置兵器於堂中返回來取不圖耳聞對毘琉璃王子之罵聲兵士問其秘密知「禹翅剎利王妃乃釋迦族之摩訶那摩下婢之胎所生」此男向兵士等傳聞此話「禹翅剎利實為下婢之女」於是兵士中大起騷動王子聞此心中深為含恨「甚善此奴等以牛乳與水淨洗予所坐之椅當予即王位之曉立即取此奴等喉管之血以洗淨予所坐之椅

彼向舍衛城歸來大臣等將一切事向王申述王對釋迦族人發生憤激「彼等以下婢之女與我」於是對禹翅剎利及王子所受之尊敬完全廢止只與其得相當於奴隸男女之待遇

由此經數日後佛來王宮處坐王進其處白佛「世尊貴君之親族人等與我以下婢之女故予對彼女及其子廢除尊敬只與其得相當奴隸男女之待遇」佛言「大[P.148]釋迦族之人等所為固有不當如與之則應與以同族之女大王予向陛下申言禹翅剎利確為王女於剎帝利族王之宮殿受灌頂者毘琉璃亦為依剎帝利族之王所生者『母之姓等何關乃父之姓始為標準』此古之賢者所云有拾集薪木之貧苦婦人而得與以第一后妃之位而於彼女之胎所生之子得即亘十二由旬波羅奈之王位稱運薪王」王聞此法語甚喜「以父姓為標準」對其母子恢愎原來之尊敬以上為佛說採薪女本生譚〔第七漢譯南傳藏第三十一卷第一八六頁〕

有王之將軍般多拉因自己之妻末利不產以為石女彼云「汝歸里之母家」遣彼回拘尸那揭羅彼女云「俟拜會佛申述後離去」彼女往入祇園精舍禮拜如來後立於一方「欲往何處」末利「夫遣予歸里之母家」佛「是何緣因」末利「夫以我為石女不能產子世尊」佛「若如是言汝無去之必要汝且回返」因佛是言彼女甚喜向佛頂禮後歸往住居將軍問「汝何故轉返」女云「十力尊者作返回之言貴君」將軍於是言曰「如來必定無違此判其理由」其後不久彼女懷姙彼女生姙婦之欲望「予起欲望」將軍「欲望為何」女「毘舍離市有幾所王家灌頂吉祥之池予欲下往沐浴更欲飲其水貴君」將軍答曰「甚善」彼持十人力之弓使彼女乘車出舍衛城向毘舍離而行

爾時有一與拘薩羅王之將軍般多拉一同於阿闍梨家修習學問名摩訶利之離車族人彼為一盲目者彼教授離車族人等事物之道理及正法住於城門之附近[P.149]聞車撞門閾彼云「此為末羅族般多拉馬車之音今日離車族人之間必起危險之事

在池之內外有強固之衛兵上張銅網巡迴看守無鳥入隙此將軍由車降下以劍追逐衛兵斬斷銅網使其妻入池中沐浴飲水自己亦於沐浴後使末利乘車出市由來路而去

衛兵等往離車族之處告訴緣由離車族之諸王憤怒其五百人乘五百車乘出發往捕末羅族之般多拉歸案諸人向摩訶利語其緣由摩訶利云「不可前往彼將貴君等全部殺光」離車「我等如何不可成行」摩訶利「汝等見車輪之轂嵌入地中之場所即趕速撤退若由彼處不得退回則聞前方有如落雷之音時急速撤退如仍未得退回則貴君等見車之前部有裂痕之處時即速撤退決不可再由此而前進」但彼等不依其言而退回反而隨後不停追趕末利認出彼等告其夫曰「貴君後面見有多數車乘」般多拉「當汝見車隊成一車之樣時請告知」彼女見車隊成一直線見為一車之狀時彼女云「貴君除見一車頭之外不見其他」般多拉「如是汝來持此」於是將手繩交付彼女後彼立於車上使弓載於車上於是車輪轂處向地中陷入離車族人至其處見之仍不引退般多拉稍向前行彈弦使鳴如落雷之音彼等仍不回返於是般多拉立於車上放出一矢使五百車乘之前部造成裂痕而五百之王之腰帶處均被貫通始行進入地面彼等不知自己被射之事而叫曰「汝停」更又向前追趕般多拉立於車上云「汝等皆為死人予無與死人相鬥之事」離車「死人者能如我等之狀耶」般多拉「如是汝等最前[P.150]者解帶一觀」彼等最前者於解帶之同時其男倒地而死於是般多拉云「汝等皆亦如是各自歸還自己之家濟託應濟之事教汝妻子然後解帶」彼等果如其言而皆死

般多拉伴末利歸舍衛城彼女產生十六對之雙生兒皆強而有力通達一切學問技藝彼等各持一千從者與父一同前往王宮只彼等自身已使王宮之庭院充滿

某日因不正之裁判而敗訴人等見般多拉歸來大聲呼叫向彼訴說法廷官員不正裁判之始末於是彼往法廷裁判事件使各人之物歸為自己公平斷行多人大聲喝[A1]王問「此何事耶」聞其緣由心甚歡喜將此役人等全部罷免使般多拉司掌法廷自此以後彼公平施行裁判先期之裁判官為未獲得賄賂收入減少企圖離間彼與王家間之關係謂般多拉希望王位國王聞入彼等之言辭心中不能安穩「然今於此處殺彼則必起人民之非難」王再思考收買雇用多人使彼等在邊境擄掠搶劫然後呼般多拉云「邊境擾亂汝與汝子等共往誘捕賊人」王下命令遣派一方派遣強力之兵隊多人與彼共同前往將彼與彼三十二人之子一同斬首歸來彼往邊境被收買之盜賊等云「將軍前來」於是一齊逃散彼平定地方人人喜悅而回返距市內不遠處兵士等斬彼與彼子等之首

當日末利正招待兩大聲聞及五百比丘於晨朝之中多人持信交付彼女[P.151]「妳之主人及子等同被斬首」彼女知此事件並未向何人言說何話將信納入懷中仍響宴比丘彼女之使者等向比丘獻食後運來酥之容器容器於長老之前破壞法將舍利弗云「應壞者壞可勿心憂」末利由懷中取出信件向長老云「三十二人之子與彼父一同斬首此信齎來予所予聞此尚不憂慮酥之容器為物損壞又有何憂慮長老」法將舍利弗曰「無相亦無知云云[2]」長老起立說法後歸精舍而去彼女喚三十二人兒媳近前教彼等曰「汝等之主人無罪而被殺此為受前業之果報決不可悲泣而對王亦不可懷怨

王之間諜等聞其言將彼等無怨之事向王報告王甚感動親來彼女之住居向末利及其兒媳等致歉向末利施以恩寵彼女云「感王盛意」王去後彼女向死者人等捧獻供物後沐浴畢來王所向王云「大王予蒙恩寵別無所求惟請王允許三十二人兒媳及予回歸里之家中」王與同意彼女將三十三人兒媳各各遣送自己之鄉里後彼女自己亦歸往拘尸那揭羅市自己之里家

王授與將軍之甥名長作者以將軍之位然彼思「予之叔父為此王所殺」於是彼窺王之隙王自從殺害無罪之般多拉以來後悔而生活心不得喜悅對王位亦無樂味佛住於釋迦族國烏倫坡市附近王往其處於距僧院不遠之處張幕野營與少數從者同往精舍出發拜佛王將五種標幟[3]交付長作唯一人進入香室——凡在法莊嚴經[4]中所有者同樣如是說明王入香室後長作持王之五種標幟[P.152]前往以毘琉璃為王與先王只餘一馬及侍女餘者皆往舍衛城而去王與佛作快樂之問答出來不見軍隊問及侍女聞其事件王云「予與吾甥[5]一同往捕毘琉璃」王向王舍城之市前來但因時間天晚雖然到著其市但城門已閉於是於某公堂中臥宿王為風熱所惱夜間死於其處天明諸人聞侍女悲泣哭聲向其王申述「大王拘薩羅王可憐已崩逝矣」王為其叔父以非常之供養安葬

毘琉璃王得王位後憶起復讎之事彼云「誓將釋迦之族人全部虐殺」於是率大軍出發是日晨起佛觀察世界知親族人等將滅亡之事佛思「親族人等不可不救」於是於晨朝中巡迴托鉢獲來食物佛歸香室如獅子之臥於牀至黃昏於空中飛奔至迦毘羅城之近郊坐於葉蔭稀疎之一株樹根之下而距彼處不遠在毘琉璃之王國境內有一葉蔭濃密高大之尼拘律樹毘琉璃發現佛後近前問候云「世尊何故於此熾熱之時坐於葉蔭稀疎樹根之下彼處有葉蔭濃密尼拘律樹之根請坐於其處世尊」佛「無妨大王於親族之葉蔭頗感風涼」王聞佛言自思「此必佛為守護親族者而來」與佛寒[A2]暄後引兵回歸舍衛城而去佛亦起立回歸祇園王對釋迦族又憶起怨恨再度出發於彼處見佛又再引返三度出發於彼處見佛又引返於第四度前往之時佛觀察釋迦族之前業知彼等向河中投毒之業成熟已不能救於是佛於第四度時未曾出發於是毘琉璃王將釋迦族自乳兒以下全部虐殺以彼等之喉血洗淨其所坐之腰椅而歸

[P.153]佛於三度前往歸來之翌日行乞後食事終了於香室休息時由四方來集之比丘等坐於法堂中云「諸位法友佛現自己之姿引王回返使親族人等由死之危險得救佛如此為親族人等盡力」彼此互語佛之德行佛出彼處問曰「汝等比丘汝等今有何語集於其處」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佛言「汝等比丘如來為親族盡力非自今始前生即有盡力之事」於是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梵與王於波羅奈之都不擾亂十種王法[6]正當治國某日國王自思「在閻浮提土地之上諸王住有多柱之宮殿因此造有多柱之宮殿已不珍奇今予將作一根柱之宮殿為優於一切諸王」於是喚木工等前來王云「為予營造一非常美觀之一根柱之宮殿」木工等應命往入森林之中見有諸多適合建築宮殿一根柱之壁直之大樹木工自思「此樹其宜然路不平坦不能運下自王申述定奪」一如所言於是王云「可以某種手段徐徐運下」木工「大王講求任何手段皆為無用」王「然則於予之王苑搜索一根前來」木工等往御苑發現伸展甚直一棵樹木此為村人及市人所崇拜之樹由王家常得供物吉祥之娑羅樹木工等往王所告知此事王曰「汝等於王苑發現樹耶如是可往伐之」王下命令彼等受命每人手持香及花鬘等物前往御苑於彼樹上以香水捺五指之手[P.154]纏縛紐帶結以蓮華之蕊點燃燈火捧獻供物施行供養並祝告使聞曰「今後七日予等應前來伐樹此乃王之命令棲於此樹之神祇務祈遷往他所予等無罪

棲於此樹之樹神聞此語後自思「木工等欲伐此樹則予自己之棲家必定崩潰棲家終了自己之命亦立即告終而繞此樹所生之年少之娑羅樹上棲息之親族諸神均將多無棲家概我自己滅亡自己受苦同樣親族之滅亡自己豈應不苦耶故予必須救彼等之命」於是彼於午夜夜中以神之莊嚴飾身往入王之寢室於室中輝映一道光明而於臥塌頭端之處啜泣而立王見彼而顫怖與彼談話唱最初之偈

爾著美衣著     何人立虛空
淚流為何事     怖來由何處

神之王聞此唱次之二偈

大王我來生存於爾國     跋陀娑羅[7]人知我
我受數多之供養     延續六萬歲之年

於諸市中造諸家     亦造種種之宮殿
四方之王不害我     諸人對我不疎遠
人人向我施崇敬     爾實對我應供養

[P.155]於是王唱次之二偈

然予從未見     如是粗樹身
長周實高廣     生來爾優姿

使我造宮殿     單柱心愉快
我將使汝居     爾可終永生夜叉

神之王聞此唱次之二偈

如斯我之身     將由樹離去
種種爾斷我     片段爾斬去

[P.156]

斬頂伐中間     最後切除根
如斯被切割     雖死不為苦

於是王唱次之二偈

恰如斬手足     斬耳鼻尚生
更後如斬頭     其死實可苦

跋陀娑羅片段被切斷     森林之主汝為安樂否
是緣何理由     爾望片段切

跋陀娑羅向王說是唱次之二偈

一〇

我有是理由     理由具足法
我望切片段     大王請聞我之事

一一

我為親族增安樂     我於其旁為護者
今我已為害彼等     他樹彼等將嘗苦

[P.157]王聞是語非常歡喜云「此神之王誠為正直自己之棲處滅亡而不欲親族之棲家滅亡為親族而為利行自己欲與彼等安心」於是唱結尾之偈

一二

汝之所思實適思     跋陀娑羅森林主
爾冀親族之利益     授我御身施無畏

神之王為王說法而去王守彼之忠告積布施等之福德死後得生天界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佛言「汝等比丘如是如來於前生亦為親族行利行」於是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王是阿難棲於娑羅樹年青之神是佛之諸弟子神之王跋陀娑羅實即是我

[P.158]四六六 海商本生譚

〔菩薩=木工〕

序分

此一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為提婆達多率五百之家族墮地獄事所作之談話提婆達多見自己之弟子為二大長老帶去時悲痛不堪由口中吐出熱血為激病所苦而彼思起如來之德「九個月之間對如來不利益而佛對自己並無惡心八十人之大長老對自己不持惡意因自己所造之業今自己已全無依靠無論由佛由大長老等由親族之長上羅睺羅長老由釋迦族之主家自己已均被所棄予今將往佛所謝罪告白」彼向從者指示擔持自己之臥榻於夜間旅行到著指薩羅城

阿難白佛「世尊提婆達多向〔佛〕謝罪告白而來」佛答「阿難提婆達多不能與我相會」當提婆達多到著舍衛城之市內時長老再度白佛世尊亦同樣回答提婆達多來至祇園精舍門前之祇園蓮池附近其惡果已達於頂點身體中發熱思欲沐浴飲水彼云「放下臥榻我欲飲水」在立於地面之同時未能得心之滿足大地開口忽由阿鼻地獄噴出火焰將彼包圍彼思「自己之惡業達其頂點」想及如來之德

我持此諸骨[1]     奉彼優異人
神中之神者     人法調御師
普觀一切者     具足百福相
如斯之佛陀     歸命以生命

彼以此偈讚佛而歸依然後墮往阿鼻地獄彼有五百之家族侍者此等家族與彼為黨亦為譏罵十力世尊均再生阿鼻地獄如斯提婆達多率五百之家族墮入阿鼻地獄

某日比丘等於法堂對此談話如花開放「諸位法友惡人提婆達多對等正覺者[P.159]持怨恨不能觀察未來可怖之事與五百家族一同墮入阿鼻地獄」佛出往彼處問曰「汝等比丘汝等今有何語集於此處」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佛言「汝等比丘提婆達多欲勝得財物與尊崇始終不離貪欲不觀察未來可怖之事彼於前生亦不觀察未來可怖之事為貪現前之安樂與其相隨之諸人一同招來極大之破滅」於是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梵與王於波羅奈之都治國時距波羅奈之都不遠之處有一木工之大聚落包容一千之家族木工等云「予等為貴君作臥榻作腰椅造家屋」於是由諸人之手借入莫大之借金未能完成任何一事諸人每逢木工等輒輒催促借金與以妨礙

彼等為債權者所惱不能居住彼等自思「應往他國某處居住」於是入森林中伐樹建造船隻下至河中運至距離村鎮八分之一由旬之處放置於午夜之中返村攜同妻子至停船場所彼等乘船次第出海隨風漂流於大海之中尋著一島其島上自然生有米甘蔗芭蕉菴羅閻浮波羅蜜椰子等以及種種樣樣果物先是某人遭遇船難較彼等先行到著此島食米等食物及甘蔗等住於其處彼人身體壯大裸體鬚髮雜亂伸張木工等自思「此島若為羅剎占領我等必全部被殺宜先作探險」於是由七名健壯力強男子以五種武器固身下船探險[P.160]島上爾時住於島上之人朝食完畢飲蔗汁後安樂滿足於精神愉快之場所——如銀板砂地之上清涼樹蔭之下仰面橫臥彼自語云「住於閻浮提人耕田播種不得斯樂實則此島於己較閻浮提為優」於是高歌敘其歡樂

佛言「汝等比丘此男歌歡樂之歌」唱最初之偈

耕田播種彼人人     諸人種種業果生
彼等不享此國樂     吾實優於閻浮提

然而向島上探險諸人聞聽歌聲云「此為人聲尋察一觀」於是循聲追尋發現此男彼等自思「此必夜叉」於是驚恐張弓備矢彼男亦見彼等恐被所殺乞願云「君等予非夜叉乃一人也請留我命」「汝為一人何以全身裸露」於是彼等以種種問題問彼為了解彼為一人之事彼等接近彼男之處交談以友情之話詢及何以彼來至此島彼向彼等語以真實後告曰「君等為自有福德來至此處此為最優之島實際無須自為工作即能生活自然生有米及甘蔗及其他無盡請安心而住無任何憂慮」「然則予等住於此處無其他之危險耶[P.161]「此處無其他危險然此島為神所領有神等見君等大小便時將生怒意因此方便之時挖取足用之砂然後請以砂隱蔽只此是為危險其他即無但切須時刻留意」於是彼等開始於其處住居但於此一千之家族中五百家族各有一人即合計有二人長老之木工其一為愚者貪慾美味之物另一人為賢者無美味之執著

爾後彼等皆安住於其處身體肥壯但此等諸人長久無醉彼等自思「用甘蔗之汁作酒而飲豈不甚善」於是製酒飲之任醉歌舞娛樂彼等爛醉到處便溺不加隱蔽成為島中厭棄不快之物諸神憤怒異常考慮以海水高漲洗淨此島諸神云「今日時已闇夜我等今日之集會不成由今日起至第十五日滿月布薩之日月昇之時為期使海水高漲將此奴等一切殺之」諸神規定日期然諸神之中有一正神彼起憐愍之心「此諸人等不可在自己眼見之前殺之」於是於彼等食夕食於家之入口處快樂言談而坐之時神以一切美麗之莊嚴飾身向島中輝映一道光明立於北方之空中「汝諸木工諸神忿怒汝等不可再住此處自今[P.162]半月之後諸神使海水高漲全部淹殺汝等汝等速由此處逃去」彼作是言唱第二之偈

三五之夜月東天     海水大力浸優島
汝等如欲不被滅     他之寄所速逃去

神如是與彼等忠告歸往自己之場所彼去之後彼之友人一殘忍之神自思「縱然聞彼之言人皆逃去自己亦將妨礙此奴等之去加與此奴等以大危害」彼亦以神之莊嚴飾身向村中輝映一道光明而來立於南方之空中而問曰「有一神曾來此處耶」諸人「我等已見」神「彼神向汝等作何言耶」諸人「尊神如是如是」神「彼神不欲汝等住於此處故為此怒話汝等勿往他所可住此處」如斯言畢唱次之二偈

誠此海水力     不碎此優島
我觀數徵相     盡樂勿憂怖

數多之食物     飲食優止住
爾等無何恐     子孫共樂處

[P.163]如是彼以此二偈安慰彼等後離去彼去後愚者之木工不取正神之言告其他之木工等云「諸君請聽予一言」於是唱第五之偈

南方現之神     彼呼住安穩
北方現之神     不知畏無畏
南神有真理     樂住勿憂怖

貪慾美味食物之木工等聽取愚者之言今此一賢者之木工則不取南神之言告其木工等唱次之四偈

互如此等夜叉語     一云安穩一宣畏
然我聞語細思量     速即離此免破滅

集合諸人速造船     堅容器具獨木舟
若此南神語真理     則此北神語為空

吾等不棄此島去     吾等船供不幸時
若此北神語真理     則此南神語為空
[P.164]諸君皆共乘此船     吾等彼岸得安渡

不取最初為最優     最後聞得亦不取
吟味中間取此者     此人到達最優處

如是彼更云「予等實行二神之言準備船隻較為妥善若最初之神言真實則乘船逃生若今又一方之言真實則將船置於傍邊而常住此處」賢者如此言說[P.165]愚者答「君為於杯中觀鰐君無乃長眠過度最初之神對我等怒語而最後之神對我等愛語我等棄此優島將往何處若君欲行可率從君人等造船我等無造船之必要

賢者率自己隨從人等準備船隻裝載一切必要物品與諸人等共立於船中其後滿月之日月昇之時海水揚波及於膝深施行洗島賢者知海水上揚解船放入海中與愚者木工一同之五百家族「海浪前來洗島只有如此之深而已」彼此互相交談而仍然就坐然海水繼而成為腰深成為人之背深一多羅樹深七多羅樹深此島終於為海波運去而賢者之作法為善不執美味能得安全愚者木工對美味貪慾不能觀未來之危險與五百之家族共同招來破滅

結分

今有富於對他教訓之現正等覺者有三偈說明其事

一〇

彼等恰處海當中     應如商估安全行
善為辨知未來事     賢人微末不輕過

一一

貪美味者愚昧故     不善辨知未來事
沉沒如此生起中     恰如諸人沉大海

[P.166]一二

準備未來應為事     應為之事慎勿驚
如是準備應為者     應為之時無驚險

佛述此法語後佛言「汝等比丘彼非自今始提婆達多於前生即執著於現在之安樂不觀未來招致與隨從人等之破滅」於是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愚木工是提婆達多立於南方非法之神是拘迦利立於北方之神是舍利弗賢者之木工實即是我

[P.167]四六七 欲愛本生譚[1]

〔菩薩=賢者〕

序分

此一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某婆羅門所作之談話住舍衛城一婆羅門於阿致羅伐底河岸為作耕田而拓伐森林佛見彼根機成熟入舍衛城托鉢往路之近邊而行與彼親切交談「婆羅門汝作何事」婆羅門「瞿曇予拓伐作田」佛「善哉婆羅門精進甚佳」如是言畢而去如是無論伐樹拓殖美好之田時耕種時或灌水時佛均來與彼親切交談播種之日婆羅門云「瞿曇今日為予之播種祭日予於此種子結實之時將以佛為上首向僧團為大布施」佛即默然而去復次於某日婆羅門前往眺望田之作物佛來其眺望之所問曰「婆羅門汝為何事」婆羅門「瞿曇予眺望田之作物」佛「婆羅門甚善」如是語畢而去爾時婆羅門自思「沙門瞿曇時時前來必欲乞得食物予將施彼食物」彼歸家之日佛又來其處於是婆羅門對佛起非常信賴之心

不久作物結實決定明日刈田之婆羅門寢於阿致羅伐底河上游之處終夜降落冰雹河水大漲一株之莖無餘全部流入海中而去洪水退後婆羅門全部之田皆歸無用以自己之力到底不能再建彼受此重大之悲創所擊以手抱胸哭泣歸家悲嘆橫臥朝起佛見為悲創所擊之婆羅門佛思「惟有自己可救此婆羅門」次日向舍衛城托鉢集施而歸佛遣比丘等回返精舍唯一人侍者弟子相伴來至[P.168]彼家之門前婆羅門聞佛前來「此必予之友人前來交談」於是震起精神向前坐起佛入來坐於所為之設座

「婆羅門何故如是消沉貴君有何不快之事」婆羅門「瞿曇予於阿致羅伐底河岸伐樹以後予所為之事如貴君所知但今予之作物全部為洪水流失於海中無一殘存損失百石之穀物因而予非常悲痛」佛「婆羅門然則由悲痛失去之物究竟能再返回耶」婆羅門「不也瞿曇決無此事」佛「如此汝何故悲痛耶此等諸有情之財貨者生時即生亡時即亡任何造作之物無不滅之法者汝無須愁苦

佛如是慰彼示彼適合之法說欲愛經[2]說經終時前此悲痛之婆羅門獲預流果佛為彼除悲後由座起而回歸精舍市中人等盡知其事「佛為如此悲惱之婆羅門攘除悲痛獲預流果

比丘等於法堂談論此事如花開放「諸位法友十力尊與婆羅門結友親交以方便為悲惱之婆羅門說法攘除其悲使獲預流果」佛出彼處問曰「汝等比丘汝等今有何語集於此處」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佛言「汝等比丘彼非自今始前生即有為其攘除悲痛之事」於是佛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波羅奈之梵與王有二王子王授兄以副王之位授弟將軍之位其後梵與王崩時大臣等欲使兄之王子灌頂但彼云「王位於自己實無意義請授與弟」大臣屢請均遭拒絕而於其弟灌頂時亦云「統治之事於自己無意義」副王之位彼亦不望「如是請受美味飲食住於此處」雖云如此但彼云「住於此市於自己無可為之事」於是出波羅奈去赴邊境住居近於其處豪商之家[P.169]自行勞動生活其後眾人知彼為王子不使彼工作而為與王子相同之奉侍不怠

爾後王之官吏為調查耕田之境界來至其村豪商往王子之所云「王子殿下我等扶養貴君請向王弟陛下送信免除我等之租稅」彼云「甚善」與以承諾彼送信云「自己於此豪商家之蔭而生活為予自身望得免除此者之租稅」王云「甚善」如其所云於是其村居住人等更有住於其他地方人等亦來至彼所云「我等向貴君奉上租稅請免除我等之租稅」彼亦使此等諸人之租稅為之免除自此以來此諸人等向彼奉交租稅如是彼之所得財物及名聲頗大於是彼之欲望亦與之共同增大

彼隨後對王請求所有地方更要求副王之位其弟之王亦如其所云與之彼之欲望如之增長雖為副王不能滿足為欲獲得王位引率地方人眾來至城外「授我王位否則戰爭」彼以書信送交弟王其弟自思「此昏庸者先於王位及副王之位均與拒絕今云以戰爭取得相見然若自己與之戰爭將彼殺之則必對自己引起非難王位於己何益」於是弟向彼云「王位之事予已十分滿足請足取之」彼得王位與弟以副王之位此後長期治國彼欲望甚深一國之王不能滿[P.170]彼望為二三國之王彼不知欲望之盡所

爾時諸神之王帝釋觀察「於此世界究竟誰對父母行孝誰積布施等福德誰為欲深」彼知此男欲深彼思「此昏庸者僅波羅奈之王國不能滿足應與彼以一教訓」帝釋身扮青年婆羅門之姿立於王宮入口使人回稟「賢明之青年立於門所」王云「請其入內」於是往入向王慇勤問候「汝何故而來」青年「大王予有欲向王申述之事願為秘密言之」帝釋以其力使諸人立即退出於是青年婆羅門向王云「大王予知有三都城街市繁華人煙稠密亦具有軍隊予以予之力取得此等都市之主權奉獻與貴君不可猶豫須早速行」欲深之王答曰「謹如尊命」但為帝釋之力所拘未能問及「貴君為誰由何處來欲獲何物」帝釋只言此數語即往三十三天其住處而去

王呼大臣等至曰「一青年婆羅門云取三都之主權為奉獻速喚彼前來向都中巡迴擊鼓集合軍隊速往取三都之主權不可猶豫」大臣「大王究竟是否對此青年婆羅門慇切交談更是否問其住居」王「不也既未慇切交談亦未問其住居速往尋彼前來相見

諸人前往尋彼但不得見「大王都中未見此青年婆羅門」向王報告王聞之甚苦悶悶自思「三都之主權歸於無有自己高尚之名聲亦成泡影此必青年怒[P.171]予而去既未向自己索取報酬亦未告以住居」然欲深之王身體發出高熱燃燒胃中攪痛下痢出血每嚥食物必定下痢醫者不能治癒王體衰弱已極而彼之病情都中徧知

爾時菩薩學一切學問技藝終了由得叉尸羅歸來至父母之前而聞彼王之一切始末「自己為王治癒此疾」彼往王宮之入口使人回稟「一青年婆羅門前來為王醫病」王云「偉大偉大四隣無比之醫生尚不能治癒此疾病此青年後輩能為何事與以酬金逐出」青年婆羅門聞此云「予非為得治療醫金予之治療惟取藥之原價」王聞之「甚善」與以承諾青年向王問候後曰「王請勿憂大王予為治療但請說明病情之原因」「汝聞原因將謂如何速與我藥我需飲藥」王發怒意「大王醫者知斯病為斯所起而後始能作適當之藥」「可矣可矣」於是述其原因由一青年婆羅門來云取三都之主權奉上之事開始一切之始末言說無遺後王云「此為欲望使予起病汝如能醫療請即治療」菩薩「如此究竟王因悲嘆即能使此等都城入手耶」王「不也不能入手」菩薩「既然如是王又何須悲嘆耶大王陛下一切有無生命之物任何之物將壞損逝去自己之身[P.172]體亦是在獲得四都主權情況下大王不能一時進四皿之食臥四張臥榻更不能一度著四組之著物王不可欲深此欲望增大則四種惡趣[3]即不能免」於是摩訶薩向王忠告並示法唱次之諸偈

欲求彼欲望[4]     欲若實現時
人間獲此欲     誠然心喜歡

欲求彼欲望     欲若實現時
夏日時增渴     更欲再求欲

恰如生育牛     其角漸增長
暗愚魯鈍者     凡事由無知
愛欲與渴望     日益彌增大

地上米麥田     牛馬與奴僕
與之不滿足     心靜可正行

王以統御力     領海與大地
此方尚不滿     望獲對岸地

心想諸欲望     不能得滿足
由此轉回返     觀彼之無益[5]
人人以智慧     實能得滿足

智慧滿足為最優     不以欲望被燃燒
彼以智慧滿足者     不為愛欲被奴役

破去諸欲望     少欲無貪取
心量如海寬     不為欲望燒
恰如草作履     惡草應摒棄

[P.173]

欲望各棄去     到達安樂處
若望得安樂     應棄一切欲

[P.174]在菩薩語此偈時菩薩以王之白傘蓋為所緣生白徧定王之病體亦豁然全癒心甚歡喜由病榻坐起云「如彼諸多醫者不能治癒予疾賢青年人以自己智慧之藥使予病痊癒」於是王與彼交談唱第十之偈

[P.175]一〇

爾語八偈     凡值千金
大婆羅門汝可取金     爾語善誠

摩訶薩聞此唱第十一偈

一一

幾百千金億萬金     於吾已無何意義
我今語王最後偈[6]     心無欲望存快樂

王非常歡喜讚嘆摩訶薩唱結語之偈

一二

青年善人實聖者     了解一切諸世界
愛欲實為苦之母     彼之賢者善了知

菩薩「大王勿懈請實踐法」彼向王忠告後向雪山凌駕虛空而去而後出家為仙人於盡形壽間修行四梵住成應生梵天界身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佛言「汝等比丘如是於前生我亦取除此婆羅門之悲」於是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王是此婆羅門賢明之青年實即是我

[P.176]四六八 闍那散陀王本生譚

〔菩薩=王〕

序分

此一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為忠告拘薩羅王所作之談話一時王得意於主權之榮耀執著於愛欲之樂不行裁判怠於奉仕佛陀某日王憶起佛十力尊須往拜佛於朝食後乘華麗之馬車向精舍出發拜佛而坐佛言「大王何以長久未見」王「世尊必須處理之事甚多未有奉仕佛之機會」佛言「大王貴君住近於如我之忠告者一切智佛之精舍時怠忽之行實不適當王者不可懈怠於王所應為之事王對國之住民如同父母應止違誤之方法決不擾亂十種王法以行其治國之道王正之時則臣下對王亦正我為如此忠告而於貴君正當治國之事亦決不珍奇昔之賢人等未曾發現有忠告之阿闍梨時尚能從自己之思考確立三善法為諸多眾人說法而附從於彼之人等皆得滿赴天界」佛應王之請求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梵與王於波羅奈治國時菩薩再生於第一后妃之胎名曰闍那散陀王子彼至成年修習一切之學問技藝由得叉尸羅歸來時王對一切牢獄施行大赦授彼以副王之位其後父王死彼即王位於都城之四門都之中央及王宮之入口合計作六布施堂每日捨棄六十萬金行震撼全閻浮提之大布施又將牢獄常時開放處刑所與以破壞以四攝事攝治世之人等守五戒住於布薩會[P.177]正當治國時時集合國之人民「行布施守戒律正當從事事業與商賈青年之中修習學問技藝製作財富不可為村之謊言事及如犬類之事不可有粗暴之惡性對雙親完成孝行向一族之長上與以尊敬」如此為之說法使多人遵守善法

某日王於滿月之夜布薩日舉行布薩王思「予將說法使諸人眾得更多利益更為安樂慎重生活」於是命擊鼓巡行佈告由自己之宮女等開始使都中之人全部一同集合後於宮廷之中臨時建造之假屋[1]飾以美麗之寶石王坐於華美之椅上云「都中所住諸君予對汝等說示苦法與不苦之法聳耳勿懈注意諦聽」於是說法

佛開充滿真實之金口以柔聲向拘薩羅王說教

誠此十等事     諸人若不為
彼後至悔恨     闍那散陀言

嘗不獲得財     不獲心中苦
我思不索財     免後成悔恨

嘗自為可得     我不習學藝
無技生活慘     後終成悔恨

我嘗語虛妄     離間與讒謗
粗暴而惡性     後終成悔恨

[P.178]

我嘗為殺生     慘忍且不施
不憐諸生物     後終至悔恨

數多未婚者     為彼所服侍
使成他人妻     後終至悔恨

諸多飲食物     多數被貯存
未嘗為布施     後終至悔恨

父與母雙親     年高衰老人
多財不扶養     後終至悔恨[2]

教師阿闍梨     滿我諸欲望
我輕此師父     後終至悔恨

一〇

沙門婆羅門     持戒有知人
我嘗不崇敬     後終至悔恨

一一

苦行實踐者     寂靜受崇敬
我不踐苦行     後終至悔恨

一二

此等十種事     最初從此者
應為者當為     後終無悔恨

菩薩唱以上之偈

[P.180]如此摩訶薩每半月為數多人眾說示如是之法多數人眾守彼之訓完成此等十事成應赴天界之身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佛言「大王如此昔之賢人等雖無師尊之人依自己之思考說法使多數人得赴天界」於是佛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臣下等是佛之眷屬闍那散陀王即是我

四六九 大黑犬本生譚

〔菩薩=帝釋〕

序分

此一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此世利行所作之談話某日比丘等坐於法堂云「諸位法友世尊為專念多數人眾之利益捨棄自身精神愉快之住居對世人為利行達最上等正覺後自著衣持鉢行十八由旬之道路轉五人長老[1]之法輪於半月之第五日說無我相經[2]使五人全部得阿羅漢位更往鬱鞞羅[3]對螺髻外道示三千五百之奇蹟使之出家於阿提達跋利耶耶說燃燒經[4]使千人[5]之螺髻外道得阿羅漢位往會摩訶迦葉[6]於伽浮他[7](四分之一由旬)之處以教授三種具足戒又晝食之後只一人行四十五由旬之道路使補羯娑(屠家)族之子立於不還果於二千由旬之處往會摩訶劫賓那[8]授以阿羅漢位又晝食後只一人行三十由旬之道路使粗暴惡性之鴦瞿利摩羅[9](指鬘)立於阿羅漢位又行三十由旬之道路使阿羅婆迦[10](曠野夜叉)立於預流果王子之安全得被保證位於三十三天[11]三個月間使八十俱胝之諸天得法現觀往梵天界破婆伽梵天[12]之邪見授一萬梵天等阿羅漢位而年年遊行三界向機根成熟之諸人授歸依戒及[P.181]道果此外向龍及金翅鳥等亦為種種之利行」比丘等讚嘆十力尊對此世利行之德佛出於彼處問曰「汝等比丘汝等今有何語集於此處」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佛言「汝等比丘現在我達無上等正覺對此世所作之利行決非珍奇之事前生執著愛欲之時我為世間亦作利行」於是佛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迦葉等正覺者出世時有烏西那拉王於波羅奈治國迦葉等正覺者依四諦之教使多人由繫縛解脫住於涅槃之人徧滿各處彼等於般涅槃後長久期間佛教衰落比丘等營二十一不相應之生活與比丘尼相接產殖子女比丘不遵守比丘之法比丘尼不遵守比丘尼之法優婆塞不遵守優婆塞之法優婆夷不遵守優婆夷之法婆羅門不遵守婆羅門之法大部份諸人幾乎皆取向十不善道業人等之死後滿於諸惡趣中諸神之王帝釋見新生之神甚少彼觀察人間知諸人再生於惡趣佛法日見衰微究應如何處理為宜彼思有一法「使多數之人驚恐於人人知所怖畏後再為說法使之安心於是再興佛法以為更逾千年之基礎」於是命摩兜麗(天之御者)神變成摩訶康婆(大黑)犬——名曰大黑持有如芭蕉型之四鋼牙向四方放光見而委實可怕使姙婦一見而流產之可怖——帝釋以[P.182]五根粗繩縛犬飾以赤色之花鬘自身持其繩端身著兩袈裟髮結於頭後飾赤色之花鬘手執珊瑚色之弦大弓以指爪[13]迴旋尖端附著金剛杵之槍為一獵師之身形由街市一由旬處降落而高聲喊叫三次「世間將亡世間將滅」使人怖畏來至郊外再行出聲喊叫人人見犬恐怖入市向王申述其由王急使封閉城市之入口帝釋跳越十八肘高之城壁與黑犬一同立於市中人人恐怖戰慄閉戶逃入家中

大黑犬每一見人即行追逐使人戰慄來至王宮人人恐怖逃入王宮入於王宮之中將門緊閉烏西那拉王率宮女等昇於高閣之上大黑犬揚起前足豎立於門柱之上大聲怒吼其吼聲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最高天界普徧響徹使全世界[14]為一音響此與布囉拏佉王本生譚[15]中之布囉拏佉王之聲及槃達龍本生譚〔第五四三〕中之須陀蘇那龍王之聲連同此大黑犬本生譚中之聲共此三聲可謂為於閻浮提之最大之聲

城中之戰怖無任何一人能與帝釋對話王奮起勇氣由窗中告帝釋曰[P.183]「汝獵人何以汝犬如是吼叫」獵人「因其腹中空飢」王「如是予將與以食物」王如是語畢將宮廷內諸人及王自己自身之飯食全部與之大黑犬一口吞食完全無餘更又吼叫王更訊問犬仍空腹未飽於是更持來象與馬等之食物全部與之此亦一徧食畢又將城中之食物與之犬同樣食之又再吼叫「此非為犬必為夜叉予須問明來意」王恐怖訊問唱第一之偈

黑黑爾可怖     白牙有光輝
有力者汝被縛五紐     犬為何同在

帝釋聞此唱第二之偈

烏西那拉王此犬之到來     非為索獸類
絕滅人生命     黑犬解放時

於是王問彼曰「汝獵人究欲如何汝之犬欲食一切人之肉抑只食汝仇敵之[P.184]」獵夫「大王乃欲食仇敵之肉」王「汝之仇敵究為何人」獵夫「大王悅不法行不正者」王「如是請就此者告語我等」於是諸神之王告彼唱次之十偈

持鉢著僧衣     剃鬚諸沙門
持鋤耕田地     黑犬解放時

苦行衣僧衣     剃髮出家女
行世染五欲     黑犬解放時

突出不潔齒     頭穢螺髻者
生活得金利     黑犬解放時

吠陀薩鞞底(讚歌)     祭儀婆羅門
行祭索報酬     黑犬解放時

父母雙親在     年邁老衰人
財多不扶養     黑犬解放時

父母雙親在     年邁老衰人
爾謂彼等愚     黑犬解放時

師長朋友妻     叔母並姑姨
此等人交媾     黑犬解放時

一〇

利劍與刀盾     婆羅門手持
往為剽掠事     黑犬解放時

一一

白膚寡婦子     狡猾臂力強
離反人伴侶     黑犬解放時

一二

欺瞞語虛偽     只思人不善
行於此世者     黑犬解放時

[P.186]彼為斯語更云「大王如此者為我之仇敵」黑犬向彼之仇敵等作跳躍欲食之狀於多人戰慄之時獵人以繩繫緊黑犬固定後棄去獵夫之姿依神力如盛燃之光輝立於空中云「大王予乃諸神之王帝釋為怖此世之滅而來今以死逝之人等行不法而滿往至惡趣諸神世界全然無人為不法者今後行將如何對之予已深知汝等不可懈怠」帝釋為斯語以值得記憶之四偈示法希人人確立布施之德使佛教更得行千年隨後與摩兜麗一同歸還自己之住居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佛言「汝等比丘如斯我於前生亦為世而作利行」於是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摩兜麗是阿難帝釋即是我

四七〇 拘私夜長者本生譚

拘私夜長者本生譚於天食本生譚(Sudhābhojana-jātaka)(第五三五)中說明

四七一 牡羊本生譚

牡羊問答於雲瑪伽本生譚(第五四六)中說明

[P.187]四七二 大蓮華王子本生譚

〔菩薩=王子〕

序分

此一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青年淨行女旃闍所作之談話十力尊初證菩提弟子之數甚多無數之天人達聖者之地位於功德之根源擴張之時其所受之布施與所獲莫大之名聲外道等如同螢光對朝日之前所受之布施與所獲之名聲全歸無有彼等立於道中「如何惟沙門瞿曇為覺者而我等亦為覺者如何惟對彼布施者得大果報而對我等布施者亦應得大果報請向我等以為布施」如是向諸人施教但仍不能得到布施與名聲於是私相集合思考「究以如何方法向諸人之間使對瞿曇引起非難使其失去布施與名聲

爾時舍衛城有一名旃闍之青年出家女為一具有無比美貌之姿者恰如天之伎女身體光芒四射於是某一外道向此等酷惡集會之人云「若能依此青年淨行女旃闍使對沙門瞿曇產生非難則其布施與名聲豈不均將破壞」彼等云「此亦為一方法」與以贊成

爾後旃闍來至外道之僧院問候如儀而立外道等故不與彼女交談彼女云「究竟我有何罪予豈非三度為辭儀耶」更曰「究竟我有何罪何以貴君等不與予語」外道「吾妹沙門瞿曇困惱我等我等所獲之布施與名聲全歸無有之事汝不知耶」旃闍「予概不知予有何能為之事耶」外道「吾妹若汝望我等安穩以汝自己之力使對沙門瞿曇引起非難希能得破壞其布施與名聲」旃闍「甚善諸君此為予所慣為之事請勿憂心」彼女如斯云畢而去

彼女依女人所持之欺瞞手段其後凡於舍衛城之人等由祇園精舍聞法出來時[P.188]彼女著臙脂色之著物手持香及花鬘故向祇園之方向出發而去如被問及「現今時分汝往何處」答云「貴君等聞予之去處何為」於是彼女往祇園精舍近處之外道僧院宿泊晨朝優婆塞等為最初之寒[A3]暄由市內出來時彼女洽如於祇園宿泊之狀入往市內當被問及「汝於何處宿泊」「貴君等知予之宿泊之處何為」經半月一月之後被問及時云「於祇園精舍與沙門瞿曇共同宿泊於同一香室之中」普徧人等「此究為真實耶」均抱有疑念三四月後彼女以布片裹腹顯示為姙婦之形象上著赤衣而云「予依沙門瞿曇而懷姙」使愚癡人等信以為真

經八九月彼女以木製之圓板縛結於腹部於其上纏以赤衣以牛顎骨擦腫手足及背部使現腫漲顯示各器官疲困已極之狀而於如來將夕暮坐於華美座上說法之時彼女來至法堂立於如來之前「大沙門貴君於多數人等之前說法其聲如何美妙其唇如何善觸但予依貴君姙娠月滿而貴君不與我以臥室與蘇油汝自身不為且亦不向其他侍者比丘又不向拘薩羅王給孤獨長者大優婆夷毘舍佉對此年少之女之困苦云予看顧貴君只知享樂之事而不見此胎兒之煩惱」彼女如此言說恰似手握污物之塊穢褻月輪於諸弟子當中公然誹謗如來止法語如獅子狀舉大聲言曰「汝女人汝所言事之真偽惟有我與汝知」旃闍「誠然如是沙門因此惟貴君與予知之故有此事

爾時帝釋之寶座現熾熱之徵候彼善思惟判知此青年之出家女旃闍以無稽之事誹謗如來彼思「此事必須掃除」彼與天子四人一同前來天子等化為幼[P.189]將所縛木製圓板之紐一次咬斷所纏之著物為風吹起木製之圓板落於彼女足甲之上將雙足之脚尖一齊斬斷諸人罵曰「此不吉之奴何故誹謗等正覺者」向其頭上啐痰以土塊木杖及手由祇園精舍追擊出去彼女出至如來視野之外時大地開啟裂口由阿鼻地獄噴出火焰彼女如被親族所贈之衣包裹之狀墮往阿鼻地獄其他諸外道所獲之布施名聲亦歸無有而十力尊之所獲更愈增多

翌日比丘等於法堂談及此事如花之開放「諸位法友青年淨行女旃闍以無稽之事誹謗如是有大德最值得布施之等正覺者為此招來大破滅」佛出於此處問曰「汝等比丘汝等今有何語集於此處」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佛言「汝等比丘彼非自今始彼女前生亦誹謗我以無稽之事」於是佛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梵與王於波羅奈治國時菩薩生於第一后妃之胎為具有如滿開蓮華之狀美麗光輝之容顏命名為蓮華王子彼長大後學習一切之學問技藝彼之母后死去王以另外之女為第一后妃與王子以副王之位

其後王為鎮壓邊境之擾亂當出發時言第一后妃云「后妃汝請停留予為鎮壓邊境而出發」妃「大王予不宜停留予亦一同前往」王說戰地之危險「予歸來前請勿悲嘆而生活予命蓮華王子看視汝之種種憂煩不與懈怠使予得以出發」王依其所言命令後出發而去繼而擊退敵人使地方安心而歸來屯營於都城之外

[P.190]菩薩知父王歸來之事裝飾街道警護王宮彼惟一人往后妃之所后妃見彼美麗之姿心生愛著菩薩於問候後問曰「母后予為貴女應為何事」妃「汝呼我為母耶」彼女起立握彼之手云「請登臥榻之上」菩薩「此為何故」妃「王歸來得見之前予為二人先享愛欲之樂」菩薩「母后貴女乃我之母為有夫之身結婚之女人為愛慾而破貞操之事予未嘗見貴女如何能為此穢褻之行為」后妃二度三度強求彼與竣拒「汝敢不聽我言」菩薩「斷然不能」妃「予向王言斬汝之頭」菩薩「請聽尊便」菩薩為斯言後不恥后妃之為人而去后妃心懷恐懼自思「若彼先告其父王則予將無命予將先向王言」於是不取飲食著以髮製作之污穢著物身體現有以指爪搔抓之痕跡向看護人等云「若王問后妃何處告以臥病在牀」於是偽作病而臥

王右繞城市後登上王宮然不見后妃問曰「后妃前往何處」「現正臥病」王聞此入於寢室問曰「吾妃有何不快」然后妃如未聞其言之態王二度三度[P.191]訊問妃云「大王何故如此多問王請勿言持有夫君之女皆為如予之狀」王「何人惱汝請速告予予當斬此奴之頭」妃「然則大王貴君以何人留於城中而出發」王「蓮華王子為留守」妃「彼王子來至予之住屋予云『予非為彼事者予乃汝之母』彼云『王不在此[1]除予別無他人予伴貴女至予家中享愛慾之樂』彼摑予之髮幾度強牽予不從其言輒與毆打而去

王未調查激怒如毒蛇之狀而命諸人曰「汝等速縛蓮華王子前來」諸人隱蔽城市赴王子住居將彼捕縛擊打強縛後手赤首結紮夾竹桃之花鬘如死刑囚與以擲打牽首而行王子如此下場判為后妃之所為哭泣而行曰「諸君予對王未犯何罪予為無罪」市內人眾騷動「大王聽信女人之言欲殺大蓮華王子」彼等一同來集投身於王子足前大聲悲嘆「貴君不得有此事

諸人遂伴護王子而行出至王前王見彼心不能制命令云「此奴非王而為王態雖為予子而犯第一后妃之罪諸人速將此奴投落於盜賊之谷」摩訶薩「予無如是之罪請勿聽取女人之言而殺我」數行懇願王對其言不能入耳於是一萬[P.192]六千宮女等大聲悲嘆云「貴君大蓮華王子此事不應在於汝身」於是剎帝利人等富豪人等大臣及廷臣等皆云「大王王子具戒行之德善守傳統為王國之後嗣請勿聽信女人之言不與調查而殺王子王者應須善加注意處理事務」於是唱次之七偈

不論事大小     不見他罪過
地王自不察     非為處罪事

而不與觀察     王族行刑罰
恰如生盲目     如食有刺蠅

以罰不應罰     應處形不處
實等盲目者     不知不平坦

此等無大小     如一切之事
統治者善檢     堪值統御國

不能為偏柔     為偏嚴亦同
維持大地位     兩者可共用

柔和受侮蔑     嚴酷買怨恨
知此兩者偏     應行正中道

激情人語多     惡性者饒舌
大王女人之事故     不應戮王子

[P.193]大臣等雖為如斯種種之語但不能使王聞入彼等之言而此暗愚之王命令曰「諸人將此奴投入盜賊之谷」彼唱第八之偈

一切世人袒王子     今此女人惟一人
是故我從彼女言     速將王子投谷去

聞斯言已一萬六千宮女中無一人能停留於自己之位置而不動城中人眾[P.194]展腕搔髮而捶胸嘆息王云「投王子於谷諸人不得接近」在數多人眾悲嘆聲中王子被足上頭下捉住而投入谷中

然王子依慈悲行之力感動棲山之神云「大蓮華汝勿恐」使彼安心以兩手摑體緊抱其胸神之精神愉快之觸感浸透於王子身體之中於是下往八山龍之棲所將王子置於龍王之龍蓋中龍王伴菩薩往其棲所將自己之榮譽折半與之菩薩於彼處過一年後云「予欲還歸人間交往之處」當被問及「欲往何王之國」答曰「予往雪山出家」龍王「甚善」於是抱彼往置於人間交往之處與以必要物品後歸還己之棲處而去菩薩入雪山中出家為仙人修行禪定與神通食樹之根與樹之實住於其處

然有住於波羅奈之一獵師來至彼所認知摩訶薩問曰「貴君非大蓮華王子耶」答曰「唯然」於是彼向摩訶薩為禮數日之間住於彼處後歸波羅奈向王申述「大王陛下之王子於雪山中出家為仙人住於葉之庵中予與王子同住而歸來」王「汝曾真正親自目覩」獵師「大王是為真實」王以軍隊隨之來至其處於森林之端所張幕宿營而王只由大臣等隨行往葉之庵出發王向坐於庵之入口處輝映黃金色之摩訶薩問訊後坐於一方大臣等亦致問候表示親愛之情後而坐菩薩亦向王勸進種種果物以示親愛之情份於是王問「汝為予投落深谷[P.195]何以汝尚生存」王唱第九之偈

幾多羅樹深     極遙奈落底
墮往難山中     如何爾不死

一〇

彼處有神龍     力強棲山際
吾受彼蜷曲     以故吾未死

一一

然則王子爾於己之家     我當伴汝歸
治國爾有幸     居森竟何為

一二

如魚和釣針     塗血使上揚
上揚彼安穩     我見如斯安

一三

如何語釣針     爾何言塗血
何言爾上揚     問爾為我說

一四

釣針為愛慾     象馬喻塗血
上揚指傘蓋     王族如斯王應知

此五偈交互所云三偈為菩薩二偈為王之偈

[P.196]「大王如斯國之於我亦無何意義請王勿亂十之王法止住違誤之生活正當治國」摩訶薩與王以忠告王悲嘆不已歸城而去途中問大臣言「予因何人必須與此正行之王子分別」大臣「大王此為第一后妃之故」於是王摑彼女足上頭下投入盜賊之谷後歸來城內正當治國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佛言「汝等比丘如斯此女前生因誹謗我招來大破滅

一五

旃闍摩納女為母     提婆達多為父王
阿難賢者為龍王     舍利弗為山中神
我於其時為王子     如斯本生應憶持

佛以終結之偈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

四七三 真友非友本生譚

〔菩薩=大臣〕

序分

此一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拘薩羅王之大臣為利行者所作之談話此大臣對王幫助之處頗多王對彼過分尊敬其他之臣下等對此不能容忍計劃離間「大王彼大臣對陛下將為不利益之事」王調查觀察未見有何等罪狀王自思「予未見此者有任何之罪究應如何予始能判別此者為真友抑為非友[P.197]「除如來外無有判別此者予前往詢問」王於朝食畢後來至佛所問曰「世尊究應如何人能判別對自己為真友抑為非友」佛言「大王前生之諸賢者亦思及此問題而問賢者由其所言之事以判別非友避之真友與之相交往」佛應王之請求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梵與王於波羅奈治國時菩薩為教王之聖事俗事之大臣有其他之諸臣下等欲離間此唯一為利行之大臣與波羅奈王之關係王未見彼有罪「予將如何分別真友與非友」王問摩訶薩唱第一之偈

如何有知人努力     如何將成勤業者
予今願聞有見者     聰慧賢者辨非友

於是摩訶薩向王說非友之特相

不向他人展顏笑     亦不歡迎示他人
其眼對人不凝視     而彼只為反對行

非友彼附隨     真友彼不交
妨阻讚賞者     讚嘆誹謗者

不語彼之秘     不隱他人秘
彼不讚汝行     亦不讚智慧

悅他不繁榮     不悅他繁榮
貪得稀有食     不生與他念
對他不同情     不教他人得

此等十六性     存於非友者
賢者有見聞     知辨為非友

摩訶薩唱以上之五偈王更曰

[P.198]

如何有知人努力     如何將成勤業者
予今願聞有見者     聰慧賢者辨真友

王以此偈問真友之特相摩訶薩唱殘餘之偈

不忘離去者     歸來更相歡
歡喜又隨喜     軟語為歡迎

真友彼附從     非友彼不交
妨阻誹謗者     讚嘆讚語者

一〇

彼語彼之秘     隱匿他人秘
彼讚汝之行     亦讚嘆智慧

一一

悅他之繁榮     不悅不繁榮
獲得稀有食     彼生與彼念
對他寄同情     更教他人得

一二

此等十六性     真友者實存
賢者有見聞     知辨為真友

[P.199]王聞摩訶薩之言非常歡喜與彼最上之榮譽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佛言「大王前生亦生如是之問題賢者等亦曾語之依此三十二之特性非友耶真友耶請與可分辨」於是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王是阿難賢明之大臣實即是我


校注

[0001001] 就此序分之故事可參照 Dhp. A. I. PP. 345 f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七(大正藏二四二三五頁)增阿含卷二六(大正藏二六九四頁)毘琉璃之故事 [0010002] 見 Snp. V. 574 [0011003] 王之五種標幟(Pañca rāja-kakudhabhaṇḍāni)為寶劍寶傘寶冠寶履寶拂 [0011004] 可與 Dhammacetiya-sutta. M. N. II. PP. 118f.(No. 89)中阿含二一三(大正藏一五〇八頁)法莊嚴經(大正藏一七九五頁)參照 [0011005] 此指王舍城之阿闍世王(Ajātasattu)而言阿闍世之父頻婆娑羅之后妃拘薩羅夫人(Kosaladevī)乃拘薩羅王波斯匿(即今故事所出之王)之妹(故事第二五一及第三三八)又王與頻婆娑羅彼此互為妹之夫按(Dhp. A. I. P. 385)Jātaka 之註阿闍世雖稱拘薩羅夫人為母但一般則以韋提希夫人(Vedehī)為其生母 [0013006] 十種王法為布施持戒喜捨真直溫和自制無瞋無害無礙 [0014007] 跋陀娑羅(Bhaddasāla)為吉祥娑羅樹之意 [0019001] 此偈出自法句經之末尾 [0026001] 可參照第二二八伽瑪尼他婆羅門本生譚(漢譯南傳藏第三十三卷二一四頁以下)(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01]今於此處加上[01]之註標 [0028002] 說欲愛經(Kāmasutta)出於 Snp. P. 126 [0032003] 四惡趣為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 [0032004] 此偈與 Snp. V. 766 同 [0033005] 無益乃由脚註 Ādīnavaṁ 補足之譯語 [0034006] 最後之偈係指「恰如作履」之偈而言 [0037001] 假屋(Maṇḍapa)於祭祀時期所造之假屋 [0038002] 此偈可參照 Snp. V. 98; V. 124(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02]今於此處加上[02]之註標 [0040001] 五人之長老所謂五羣之比丘即為於鹿野苑之初轉法輪而最初成為佛弟子之阿若憍陳如跋提婆頗阿說示摩訶男之五比丘 [0040002] 無我相經(Anattalakkhaṇa-sutta)佛於初轉法輪時有關說此經之事不明在巴利之諸經中亦未見出如斯題名之經然而例如 Vin. I, P. 13(Mahāvagga)中有對五比丘說五蘊無我 [0040003] 佛在此地教化三迦葉及其徒眾千人見普曜經卷第八(大正藏三五三一頁)有十八奇蹟Vin. I, PP. 24f; Thera G. 375-80 註四分律卷第三二(大正藏二二七九三頁)五分律卷第一六(大正藏二二一〇八頁)普曜經卷第八(大正藏三五三一頁)方廣大莊嚴經卷第一二(大正藏三六一一頁)佛所行讚卷第四(大正藏四三一頁)等可參照 [0040004] 燃燒經(Ādittapariyāya)為有關燃燒之教說此經出自 S. N. IV, PP. 168f. 雜阿含卷第九(241)(大正藏二五八頁a)尚更見 Vin. I, P. 34; Dhp A. I, P. 88 [0040005] 見 Vin. I, PP. 34f; Dhp A. I, P. 88; J. I, P. 82 四分律卷第三三(大正藏二二七九七頁)五分律卷第一六(大正藏二二一〇九頁)本行集經卷第四四(大正藏三八五六頁)等可參照 [0040006] 佛在王舍城與那蘭陀中間之 Bahuputtakanigrodha 地方教化見 Thera G. 1051-90 註S. N. II, P. 217f本行集經卷第四六(大正藏三八六六頁)因果經卷第四(大正藏三六五三頁)佛所行讚卷第四(大正藏四三三頁)等可參照 [0040007] 伽浮他(Gāvuta)距離之單位較二哩稍少 [0041008] 由於商人聞佛之所在於彼赴祇園途中在 Candabhāga 河迎遇佛而歸依 [0041009] 指鬘大盜殺生諸人佛到時亦欲殺佛而被佛教化見 Dhp. A. III, P. 169; IV. P. 231雜阿含卷第三八(1077)(大正藏二二八〇頁)增阿含卷第三一(大正藏二七一九頁)等可參照 [0041010] 為住於曠野(Āḷavi)之阿伽羅婆支提耶山(Aggāḷava-Cetiya)之夜叉日日以一人供為犧牲於王子當班時佛來退治夜叉使王子得救見 Sārattha. P. 217; Sn. A. P. 217; Mano. P. 763; S. N. I, P. 213f雜阿含卷第五〇(大正藏二三六四頁)等可參照 [0041011] 見 Dhp. A. III, P. 217; Divy. P. 394雜阿含卷第一九(大正藏二一三四頁)增阿含卷第二八(大正藏二七〇三頁)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大正藏一七七八七頁)等可參照 [0041012] 見 M. N. I, P. 326f; S. N. I, P. 142f中阿含卷第一九梵天請佛經(大正藏一五四七頁)雜阿含卷第四四(1195)(大正藏二三二四頁)別雜卷第六(108)(大正藏二四一二頁)等可參照 [0042013] 指爪依脚註讀為 nakhena [0042014] 全世界(Sakala-Cakkavāḷa)依文字意指全鐵圍山依世界說為此鐵圍山所圍之一世界 [0043015] 布囉拏佉王本生譚(Puṇṇaka-jātaka)在此一標題中無此 Jātaka 之存在而在脚註則有 Vidūra-jātaka又有 Puṇṇaka 夜叉大音聲之事出自 Vidhūrapaṇḍita-jātaka(No. 545, J. VI. PP. 255f)於 Sārattha. P. 221 亦有記載 [0054001] 不在依脚註 natthi 而譯出
[A1] 采【CB】釆【南傳】
[A2] 暄【CB】喧【南傳】
[A3] 暄【CB】喧【南傳】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