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0]第十三篇
四七四 菴羅果本生譚
〔菩薩=旃陀羅〕
序分
此一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提婆達多所作之談話。提婆達多自行吼嘯:「予已成佛,沙門瞿曇既非吾師,亦非為指導者。」彼棄師尊之佛而離去。如是,彼失禪定,策劃分裂僧團,漸次來至舍衛城。然,於迫近祇園精舍之間,大地張開大口,將彼吞入阿鼻地獄。
於是,比丘集於法堂,談此語如花開放:「汝等法友!提婆達多棄師尊而去,招來大破滅,聞已出生於阿鼻地獄之中。」佛出於彼處問曰:「汝等比丘!汝等今有何語集於此處?」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佛言:「汝等比丘!彼非自今始,提婆達多前生亦棄師尊而去,至大破滅。」於是佛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梵與王於波羅奈都治國時,王之司祭一家為某種可怖之病[1]而全滅,唯有一子破防壁而逃出。彼赴得叉尸羅,於舉世聞名某阿闍梨前學三吠陀及其他之知識,於學習終了後,彼為向諸國行脚,告別阿闍梨而出發,經過各地,來至某邊國之城市。於彼近處有賤民旃陀羅族之大村,爾時,菩薩住此村中為一優秀之賢者,彼知獲得季節外果物之呪文。彼於晨起擔籃箕由村中出行而來至森林中所生[P.201]一株菴羅樹之處,彼立於距樹七步之場所,唱念呪文,以一杯之水注往菴羅樹上,於是朽葉由樹脫落衍生新葉,花開散落菴羅成實,須臾果熟味美,有滋養分,恰似天界之果物由樹落下。菩薩拾集儘欲食之,餘者入滿籃箕持歸家中,彼賣此果以養妻子。
此青年婆羅門見摩訶薩得季節外之熟菴羅果賣之事,而自思惟:「彼能為此事,必為呪文之力。自己接近其人,亦欲學得世間無比之呪文。」於是,窺見摩訶薩得來菴羅果之方法,結果完全得知,然,彼不明呪文。於是,彼於摩訶薩尚未由森林歸來之時,來至其家,故作不知問摩訶薩之妻曰:「師尊何往?」答曰:「前往森林。」彼立於其處,待摩訶薩之歸來。不久,見菩薩歸來,向前出迎,由其手接過擔箕置於家中。摩訶薩善加觀察後,突向其妻云:「此年輕男欲學呪文而來,然彼非正人,呪文決不附身。」而此青年亦自思惟:「予自於阿闍梨前為使役而習記呪文。」
如是,彼自爾時以來,於摩訶薩之家辦種種之事,採薪、搗米、煮飯、洗面或洗足呈獻所需之物。某日,摩訶薩向彼云:「幼徒!汝為我尋一載足之足架可耶?」然,別無足架,彼終夜而坐載摩訶薩之足於其腿上。其後,摩訶薩之妻產子時,彼則盡為辦生產時一切之事。某日,彼女向摩訶薩云:「貴君!此青年生性尚好,而只望汝教呪文,我等得其為種種之事,彼能否使呪文附身姑且不論,望汝教彼。」摩訶薩:「甚善。」與以允諾教彼呪文,然後對彼云:「此為世所無比之呪文,依此汝可得[P.202]莫大之財寶,且名聲高聞於世。然王與王之大臣問汝,何人為汝之師:汝且勿隱匿予名,何以故?若以言於旃陀羅門下被教之咒文為恥而言以大家婆羅門為師尊之語,則此呪文之效力將永久消失。」彼云:「予如何能匿貴君之名,無論何人詢問,予必云由貴君所教。」彼如斯作答,與摩訶薩告別,離賤民旃陀羅之村而去。途中諳誦呪文,不久入來波羅奈之都。於是,彼依法賣菴羅果成莫大之富。
某日,王苑之園長由彼之手中買取菴羅果,獻之與王。王食後問曰:「汝由何處得來如此美好之菴羅果?」大臣:「大王!一青年持賣季節外之菴羅果,予從彼者得來。」王:「如是,爾後使彼向此處持菴羅果來,汝可轉告於彼。」園長如命而行。自此以來,青年向宮廷持菴羅果來,而由王命彼為王近侍,於是,彼遂為王之用人,得數多之財寶,漸次搏得王之信賴。
某日,王向彼問曰:「青年!汝於季節之外,而由何處得來如此色澤香味俱佳之菴羅果?究竟為龍為金翅鳥為天人或為某何人所授與?抑或彼為依呪文之力?」青年:「大王!並無何人授我彼果,予有世無類比之呪文,予得菴羅果全依呪文之力。」王:「然則,何時予等希見汝之呪文之力?」青年:「甚善,大王!將使御覽。」翌日,王與彼共同往王苑出發,王命:「且為一見。」彼應之,近於菴羅樹所,離七步而立,唱誦呪文,向樹注水,菴羅樹如前所述之狀,忽焉結果,菴羅果降下如大雷雨狀。[P.203]人人風靡振衣,拍手喝采。王食其果畢,與彼諸多之財寶,王續問:「青年!如此世間珍奇之呪文,由何人所教?」青年自思:「若自己答稱由賤民旃陀羅前所教,為可恥之事,更使人人對己為惡口之言。予既已習得呪文,今已無失去之理,應語名聲優者阿闍梨為宜。」如是,彼云虛言:「於得叉尸羅世間無雙之阿闍梨之前所教。」彼如是云,將真之師尊棄去。爾時,呪文之力忽然消失。然何事亦不知之,王非常欣喜與彼共歸城內。
而又於某日,王又欲食菴羅之果,至王苑坐於吉祥之石臺上云:「青年!汝持菴羅果來。」彼云:「謹遵王命。」近於菴羅果樹,立於離七步之所,而唱誦呪文,然,其呪文之力早已失去,爾時彼知消失之事,於是面赤立於其處。王自思惟:「彼於先前在扈從者等當中,取來菴羅果與予等,如厚雲所齎之雨狀,降下多數之菴羅果。然此次何故全然為固定之狀而立,究竟是何緣因?」而問彼唱第一之偈:
一
青年聞此自思:「若予云今日不能取得菴羅果,王必發怒,予須更為虛言相瞞為宜。」於是唱第二之偈:
二
王甚訝異:「先前此男就宿曜之運行未有一言,然此為如何之事耶?」於是唱次之二偈:
三
四
青年聞此自思:「以虛言瞞王已不可能。若自己語以真實,將被王命處刑,雖然如此亦宜,自己不能不語真實。」於是唱次之二偈:
五
六
[P.205]王聞此曰:「此惡人奴,對如此之寶而不注重,對此不能再入手之寶而言,於生來之高下,有何價值?」於是王怒而唱以下之偈:
七
八
九
王之臣下等如命對彼施行責罰。王曰:「汝速往前之師尊之所謝罪,若能再得呪文之時,可反回此處,若不得時,斷然不許向此方位前來。」於是,將彼放逐。
彼已無依賴之處:「除師尊之外,自己已為無依賴前往何處之身。前往師前謝罪,而再度請求授與呪文。」彼為悲痛所遮蔽,往師之村。摩訶薩見彼前來,對其妻[P.206]云:「汝觀,彼不良者失去呪文,又復前來。」彼來至摩訶薩之所,向師問候,坐於一方。師問:「如何又復前來?」「師尊!予為虛言,為棄師而去,招大破滅。」彼如是言,向師逐一語破誡之事,再請教以呪文而唱偈云:
一〇
於是阿闍梨云:「汝為何言,若盲人豫為指示,則注意坑穴而行,予於先前,對汝亦曾指示,今何為而有顏來至予所?」於是唱次之偈:
一一
[P.207]一二
一三
如是,彼為阿闍梨所逐。彼思:「自己已無何生趣。」於是,進入森林,哀痛而死。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佛言:「汝等比丘!彼非自今始,提婆達多前生即棄師而去,如是至大破滅。」於是,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忘恩之青年是提婆達多,王是阿難,賤民旃陀羅者(阿闍梨)即是我。」
四七五 攀達納樹本生譚
〔菩薩=樹神〕
序分
此一本生譚是佛在盧奚多河河岸時,對一族人等之爭論所作之談話。此一事情於鳩那羅本生譚〔第五三六〕中將為詳說。爾時,佛於諸人之前言曰:「大王!」而為作以下之故事。
主分
昔日,梵與王於波羅奈都治國時,其市外有木工以作馬車為生計。
爾時,雪山地方有攀達納之大樹,有一黑獅子為獲取獵物,往其樹之根前橫臥。[P.208]某日,一陣大風吹起,吹打其樹,落下枯枝於獅子肩上,彼之肩稍有傷損。獅子驚懼飛起跳躍,顧向後方,眺望彼所來之路,無何發現。「他之獅虎未來追奔於己之後,此必為此樹所棲之樹神不能容我寢於此處。甚善,予將記憶此事。」彼格外之震怒,擊打大樹云:「予未食汝樹之一葉,未害汝樹之一枝,汝忍他獸之來,而只不容於我,我究有何過?汝且待二三日,汝樹將連根拔起切割為碎塊。」彼如是脅迫樹神,探索他人而去。
爾時,彼婆羅門出身之木工與二三人共同探索作馬車之木材,曳車偶然來至今之場所之邊,彼於某處置車,手執劈刀與斧,物色適當之樹木,彼恰近於攀達納樹,運步前來。黑獅子見彼,低聲自語:「今日得見予敵人之背後,須有所作為。」彼於攀達納樹根之處等待。木工各處眺望,由攀達納樹近處向遠離之處而行,獅子自思:「予於彼未往過之前,與彼談話。」於是唱第一之偈:
一
木工聞此語自思:「此實珍奇之事,獸類而為人之語言,此未曾見之事,亦未曾[P.209]聞之事,此物必知作馬車之上好材料。如此甚善,予將問之。」而唱第二之偈:
二
獅子聞此,私自竊笑:「今可善達自己之望。」於是,唱第三之偈:
三
木工聞之甚喜:「幸得今日入森林,有獸教予馬車之適材。確甚得宜。」而問獅子唱第四之偈:
四
獅子示此,唱次之二偈:
五
六
獅子如斯教後,莞薾向一方步去,而木工開始伐樹。樹神自思:「自己並未向獅[P.210]子身上落下何物,而獅子格外之怒,欲使自己之住居崩潰,於是,自己亦將滅亡。今須設某一方便,使彼獸王消滅。」於是,彼身扮樵夫,往木工之前問曰:「君覓得佳樹,伐此何所作為?」木工:「欲作馬車之輪。」樵夫:「以此樹製作馬車,由何人所教?」木工:「黑獅子所教。」樵夫:「如是果為其所教耶?由此樹固能得作甚佳之馬車,然如破取彼黑獅子之喉皮,以鐵板為四指寬之幅,包為輪之邊緣,則車輪甚為堅固,而君可得莫大之財產。」木工:「但黑獅子之皮由何處取來?」樵夫:「君何愚蠢,此樹生於森林之中,不能逃遁,君可往教伐此樹獅子之所,向彼云:『君所教之樹由何處砍伐?』於是,伴彼前來。如是,彼亦別無疑慮,在彼口中指出由此處伐之及由彼處伐之教示之際,汝由彼時用利斧砍之,使其斷息為止。然後,取其皮而食其上肉,然後,伐樹為宜。」如是,彼向復仇之路邁進。
佛為說明此事唱次之偈:
七
八
九
木工聞樹神之言歡喜,認為有理,彼云:「今日實為幸運之日。」於是,殺黑獅子伐樹取之而去。
[P.211]結分
為說明其事,佛言:
一〇
一一
一二
一三
王對此法語聞後,諸人盡皆和解。
佛述此法語後,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於彼同一森林中所棲,見此一部事情之終始之樹神即是我。」
四七六 敏捷鵞本生譚
〔菩薩=鵞〕
序分
此一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堅法經[1]之教說所作之談話。
世尊曰:「汝等比丘!示以譬喻:有力強勝者四人之射手,技巧熟練,立於四[P.212]方,一男前來言:『此等四人之力強勝者射手——技巧熟練,立於四方放箭,我於箭尚未到達其地,將之捉來。』汝等比丘!汝等如何思考?『此敏捷之男,持優良之疾速。』實如是言耶?」比丘:「實然,世尊!」佛:「然汝等比丘!如此男之疾速,尚有勝彼如太陽之疾速。汝等比丘!此男之疾速,更如月、太陽之疾速,更又有超越月、太陽如諸神奔馳行天之疾速;而尚有疾速更勝於此者。汝等比丘!如此男乃至諸神之疾速,尚更勝於彼之疾速,即此身壽命消逝。如斯,汝等比丘!汝等應學『須不放逸』。」
由語此經二日之後,比丘等集於法堂,相互交談:「諸位法友!佛自身立於佛之境界,說明此等有情之命壽易過,力量薄弱;如是,向一般比丘等說示諸多可怖畏之事,此實佛力哉!」佛出於彼處問曰:「汝等比丘!汝等今有何語集於此處?」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佛言:「汝等比丘!此非珍奇之事,我達一切智,今示壽命易逝,使比丘怖畏而說法。我於前生於此說而未能言說,生於鵞鳥之胎時,示以命壽之易逝,由波羅奈王開始使王與王之臣下怖畏而有說法之事。」於是,佛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梵與王於波羅奈治國時,摩訶薩生於敏捷鵞鳥之胎,為九萬隻之鵞鳥圍繞棲於心峯山。某日,彼與彼之一羣共往閻浮提之平原,食某湖水畔自然生長之米;然後,於大空中展開如筵席狀戲樂飛舞,由波羅奈都之一端至他端,大羣飛歸心峯山而去。
波羅奈國王見狀謂廷臣等曰:「此鳥亦正如予國王之狀。」而彼對鳥起親愛之情。彼手持華鬘、薰香及塗膏,仰面示敬,並命家臣等執一切樂器為之吹奏。摩訶[P.213]薩見王對自己表示敬意,顧他鵞鳥等問曰:「王對自己表如斯敬意,究何所求耶?」鵞鳥等:「希與貴君交友。」摩訶薩云:「如是,吾等與王結交友誼。」於是,彼與王結交友誼而去。
某日,王向王苑出遊時,彼鳥至阿耨達池,以一方之翼著水,以一方之翼取旃檀粉來至王所,以其水洗淨王體,然後徧撒旃檀之粉,而於諸人觀望中,一羣共飛往心峯山而去。自此以來,王急欲與摩訶薩相逢不已,王云:「今日將可見予友之姿。」王向彼飛來之方向眺望而坐。
時,摩訶薩有二隻隨從之幼鵞鳥,彼等思:「欲與太陽比速」,向菩薩表白其事。然菩薩曰:「太陽之速,實為疾速,汝青年等與太陽比速,非汝等所能。汝等必於中途死去,決不可往。」然,彼等二度三度請求許可。菩薩三度加以阻止,而彼等強情執著,不悟自己之力,不使摩訶薩得知,於太陽尚未昇起之前,比疾飛馳而出發。菩薩不見彼等,問曰:「彼等前往何處?」彼聞悉此事後獨思:「彼等不能與太陽比速,必於中途死亡,自己須救助彼等之命。」於是,彼往犍陀羅山頂而坐。不久,日輪昇起,二隻之青年鵞鳥飛起與太陽共同奔馳,摩訶薩亦與彼等一同馳向天空。但一青年鵞鳥於晨朝既已飛行疲倦,翼根之處感覺如火燃之熱,彼向菩薩顯示:「兄!予已無力。」向菩薩求救。摩訶薩答曰:「汝勿怖畏,予救汝命。」將翼作籠狀,捲取彼身,攜歸心峯山,而將彼放置於鵞鳥共同之中間。摩訶薩再行飛進,往太陽之所,與其他一隻,一同馳向天空。彼一隻亦於近午之時,與太陽比疾而疲勞,翼根之處[P.214]感覺如火燃之熱,而亦向菩薩顯示:「兄!予已無力。」摩訶薩同樣慰之,將翼如籠狀伸出載彼,伴歸心峯山。此一瞬間,太陽已達大空之中間。
爾時,摩訶薩自思:「今日可測驗自己之體力。」彼以某種之疾速飛達犍陀羅山頂上而坐於其處;其次,由彼處起飛,以某種之疾速飛達太陽之所,而又某時或先,某時或後而飛行。彼思:「如自己與太陽比速,實無用處,有欠熟慮。此事為之,竟有何益?勿寧向波羅奈出發,向自己之友人國王作有義並有法之談話。」於是,彼即折返,而彼於太陽尚未越過大空之正中,飛越鐵圍山所有之一端至他端,繼續減速,更又飛越閻浮提所有之一端至他端,到達波羅奈都城。波羅奈之市為鵞鳥巡迴疾飛所蔽之狀,毫無間隙。然,彼次第減速,從而大空出現間隙。摩訶薩減速飛降,止於王宮窗所。王見大喜曰:「予友人來。」於是,置黃金之臺為彼之座,云:「君請入內,請坐此處。」於是,唱最初之偈:
一
摩訶薩坐於黃金之臺,王以價值百金千金之塗油塗於彼之翼下,又以美味之飯食及甘蜜之砂糖水盛於黃金之皿以為招待。王親自款待問曰:「友!由何處而來?君[P.215]獨自來耶?」彼向王詳述其事使聞。於是,王更云:「友!與太陽共比疾速,可使予一見耶?」摩訶薩:「大王!其疾速王不能得見。」王:「然類此之行,請使一觀。」摩訶薩:「甚善,大王!以類似之事,使王觀之。如是,請王集合能為人所不能得見之疾速神射之射手四人。」王使射手等集合。摩訶薩於其中選擇四人,由王宮出至廣場,於彼處使豎一石柱,然後於菩薩之首,繫一小鈴坐於石柱之頂,而四人射手各於石柱近處向四方而立。摩訶薩云:「此四人同時向四方放四隻疾速箭,予於此等之箭尚未著地之前取來,使落於其人之足前得見。予逐箭而行之事,可由首掛之鈴音得知,但予之姿則不能得見。」於是將彼等同時所放之四箭輕易取來落於彼等之足前,彼則仍止於柱頂使諸人得見其姿。摩訶薩云:「大王!王已觀得予疾速。」「大王!此一疾速非予之最上者,亦非中位者,乃最下者,最貧弱者。大王!予之疾速,實如此者。」於是王又問曰:「然則有無其他較貴君之疾速尤為疾速者。」「大王!有者。世間此等有情之壽命,實較予之最上之疾速逝過百倍、千倍乃至十萬倍,無有如彼之疾速者,有情乃為如此之疾速而崩壞。」如斯言之,顯示一瞬之間即行滅亡,是故,示現有形種種之物,壞逝之狀。王聞摩訶薩之語,為死之恐怖所擊而不能定持意識,暈倒於[P.216]地上。諸人戰顫,向王之面噴水,漸漸恢復意識。摩訶薩向王示教云:「大王!勿怖畏而持死之意識,請王行法,積布施等之福德勿怠。」「友!予如無具有如貴君智慧之阿闍梨,則不能生存。請離去心峯山而棲於此處,請教予法,為予之阿闍梨。」王向彼乞願,唱次之二偈:
二
三
菩薩云:
四
[P.217]然,王:「今後一切使醉之飲物不攝!」與應為之誓約唱次之偈:
五
於是,菩薩語以最後之六偈:
六
七
八
九
一〇
一一
[P.218]王又言曰:
一二
菩薩對此答曰:
一三
如是,摩訶薩教王後,往心峯山而去。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佛言:「汝等比丘!如斯我於前生生於動物之胎,即為說示壽命易壞之法。」於是,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王是阿難,一隻青年鵞鳥是目犍連,另一隻是舍利弗,鵞鳥之羣是從佛之人人,而敏捷之鵞鳥即是我。」
[P.219]四七七 小那羅陀苦行者本生譚[1]
〔菩薩=苦行者〕
序分
此一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一粗惡少女誘惑之事所作之談話。住舍衛城,某家有十六歲之少女,容貌非常美麗,尚未結婚,亦無何人前來提親。彼女之母自思:「予女年長而無何人前來問請結婚之事,於無法之下,以女為餌如以餌釣魚之法,引入釋迦族比丘一人,使其還俗,予等可依彼人生活。」爾時,舍衛城有一家之子,委身佛教出家,由剃髮之時,即無意於學習種種之事,盡情怠惰,惟事於裝飾身體。
女家之優婆夷,於其家中準備粥食及硬軟食物,立於門前,若比丘等行至路之當中,為其中之美味所誘,女家欲索得其中一人。然,能憶持三藏者及通曉阿毘達磨、毘奈耶者,隨多數諸人通過,則未見有可得捕捉之人;又,由彼等之後通過演說妙法者,等同捨斷黑雲如清風光月之人等托鉢前來者之中,亦未見有如是之人。但,唯有一人,由眼端至眼之周圍塗以安闍那[2],美梳其髮,著美麗下衣及軟而善摺之清淨上衣,手持有摩尼珠光輝之鉢,及握有輕便愉快之日傘,由身體任何之器官見之,均甚為勻稱,身體鍛練強健。彼女見此男來思之:「此男可捉。」於是,向彼問候,伴彼請入家中使坐,施以粥等款待。食事終了,向彼勸請:「今後出外,務請來此。」彼自此以來,常至此家,後甚親密。
某日,優婆夷與彼耳語:「予家多娛樂之事,但後繼無子,只有女一人,尚未有夫。」彼聞此語問曰:「何為而言此妙語?」彼胸中稍感悸動。於彼歸後,彼女向其女教之曰:「汝向彼男施以誘惑,可如自己所思為之。」於是,其女身飾美飾,現女人[P.220]所有之嬌態誘惑比丘。——所謂「醜惡之女」,不可以身體之醜惡污濁而論;無論身體之肥與瘦,而依其執著五欲貪愛之濃厚,而被稱之為醜惡之女——。
於是,此青年遂成為煩惱之虜,而彼思已不能守佛之教,回歸精舍,退返衣鉢,語彼之阿闍梨及和尚:「予已厭此生活。」如是,彼等引此比丘帶至佛前:「世尊!此比丘云已厭出家生活。」佛問:「比丘!汝真厭此生活耶?」「唯然,真實不虛,世尊!」佛:「何故生厭耶?」比丘:「為一醜惡之女,世尊!」佛言:「比丘!汝於前生,住森林中,彼女即妨礙汝之梵行而為大害。汝如何更又為其女而生厭?」佛應比丘等之請求,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梵與王於波羅奈都治國時,菩薩生於迦尸國大富豪婆羅門族之家,修習種種工巧後,管理其家之財產,但彼妻生產一子而死去,於是彼思:「予之愛妻如此而去,自己之死亦將不免,居家安閑度日又將何為?自己將出家。」於是,摒棄一切愛著與其子共入雪山之中,彼與其子一同出家,成為仙人,修定力與通力,食樹實草根,住森林中。
爾時,住於邊境之盜賊等,入至人里襲取某村,捕獲俘虜為彼等擔負如山之荷物,向邊境撤退。俘虜中有一美女,具有虛言之長才,彼女自思:「彼等脅迫我等而行,總使為奴隸。予將請求善為逃亡之方法。」
於是彼女云:「諸君!予之身體疲勞思稍離開停留休息,再行前進。」彼欺騙盜賊而逃往森林中,四處彷徨徘徊之時,菩薩留其子於仙人之處,彼往搜尋果實而他去。——時,為早朝之時——彼女尋至小屋,見苦行者之子,以愛慾誘惑其子破戒[P.221]不守,使彼為自己藥籠中之物。彼女云:「汝何為住此森林之中,速歸往村中生活。彼處有美好之諸物,種種慾望容易滿足。」彼應之曰:「予父先時往取果物,往森林之中。予見予父,然後二人一同出發。」然彼女思慮:「此天真之青年,雖然一無所知,但彼父為一年老出家之人,父若歸來,『汝何故留於此處?』將與以打擊,摑予雙足,投擲於森林之內。不如於其父歸來之前逃去。」於是,彼女向青年云:「予先行,希貴君隨後前來。」彼女示以路標而去。青年由彼女離去時之後,充滿悲哀,不能著手如前工作,抱頭萎匿於葉庵之中而倒臥。
摩訶薩取果物歸來,發現彼女之足跡。彼思:「此女人之足跡,吾子必已破戒。」彼入葉庵由肩上卸下果物,而問其子唱第一之偈:
一
彼聞父之言起立,向父問候畢,告以不堪勉強住於森林之中,唱次之二偈:
二
三
[P.222]「我子!如是,予將語適於人里之行,使汝聞之。」於是,摩訶薩唱次之二偈:
四
五
苦行者之子,對此簡單之言,不明其意義而問曰:
六
父於是向彼說明:
七
八
九
一〇
[P.223]一一
一二
一三
一四
青年從父之語,恢愎理性而云:「父親!汝云人之世界,已甚多矣。」於是,父[P.224]向彼就修養慈悲等事施教。彼守父之教,不久修得定力與通力。父子二人入禪定中,再生於梵天之界。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女是今之醜惡之女,苦行者之子是厭出家之比丘,而其父即是我。」
四七八 使者本生譚
〔菩薩=婆羅門〕
序分
此一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為讚嘆自身之智慧所作之談話。比丘等集於法堂,相互談稱:「諸位法友!試觀十力尊,巧用種種方便之事:對同族之子難陀,使見天女之羣,與以阿羅漢位;對小旅人,與襤褸布片,與無礙辯同時,與阿羅漢位;又,對鐵工匠之子,使見蓮華,與阿羅漢位等等。以種種方便導諸眾生。」佛出其處問曰:「汝等比丘!汝等今有何語,集於此處?」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佛言:「汝等比丘!如來『依是而如是』,善知方便、巧用方便,非自今始,前生亦巧於方便。」於是,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梵與王於波羅奈都治國時,國中少量之黃金皆無,此乃因國王壓制其國人民,完全將財寶集中之故。菩薩爾時生於住迦尸國某村之婆羅門族,彼於成年赴得叉尸羅,彼思:「向師尊謝禮之金,事後以正當行乞得來,持此而行事。」於是,就某阿闍梨修習學問。學終時,向阿闍梨云:「師尊!予為得向貴君謝禮之金而去。」如此發願後而出發。彼於國中正當平等而行乞,求得謝禮之金,漸漸積得七尼伽[1]之金貨:「以此獻予師尊。」彼行至途中,乘舟欲渡恒河,但因其舟顛覆,黃金完全落水。彼自思:「國中得金之事,今為其難,再次求索向師尊謝禮之金,時已[P.225]甚遲。今如坐於恒河堤上斷食如何?如此,自己斷食之事,不久能為王所知,由彼差某大臣前來,自己與此等諸人緘口不言,則王必自身前來,予將由王直接獲得向師謝禮之禮金。」
於是,彼坐於恒河堤上。彼著上衣,將祭祀用之紐結,放置於外面,自己如安置黃金之像,坐於銀色均平之砂上。多數之人見彼斷食而坐,問彼:「因何而坐?」彼則一言不發;次日,於城門近處某村,諸人聞彼之坐而斷食之事,出動前來問彼,但彼無語,彼等見彼之面容憔悴,悲痛而去。第三日,都中之人前來;第四日,市長由都中來;第五,王之家臣等來;第六日,王遣廷臣等,然彼尚無言。第七日,終於王生恐怖,來至彼所,而問彼唱第一之偈:
一
摩訶薩聞此云:「大王!予只向能為取除苦事之人發言,其他之人,皆為無用。」於是,唱次之七偈:
二
三
四
[P.226]五
六
七
八
[P.227]如是摩訶薩以七偈向王說示法後,示以索取向師尊之禮金事,唱次之四偈:
九
一〇
一一
一二
王聞彼之言:「婆羅門!汝勿如此憂思,予為付出尊師之謝禮。」於是贈與失金二倍之額。
佛為說明此事唱最後之偈:
一三
摩訶薩與王以教誡,並與師之禮金。王亦守彼之教,積布施等之福德,正行治國。如斯二人各各從所為之業而逝去。
[P.228]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佛言:「汝等比丘!此非自今始,前生即已如是善巧方便。」於是,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王是阿難,師尊是舍利弗,而其弟子即是我。」
四七九 迦陵誐王菩提樹供養本生譚
〔菩薩=司祭〕
序分
此一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阿難長老供養大菩提樹所作之談話。如來為集教根機成熟者,向人里出發,其不在時,舍衛城之人等各各手持熏香與華鬘前來祇園精舍,未見其他供養之對象,於是,以手執之物置於香室之入口處而去;雖然如此,但彼等感覺非常喜悅。給孤獨長者聞有此事,於如來向祇園歸來時,立即往阿難長老之所云:「尊者!此精舍於如來行脚出發時,乃成無可供養處,眾人持熏香華鬘前來供養,無有對象,希尊者向如來告白,願聞此供養對象之有無。」「謹遵臺命。」阿難承諾,向如來訊問:「世尊!支提[1]有幾?」「阿難!此有三種。」「世尊!彼為何名?」「即:舍利利伽[2]、巴利保吉伽[3]及烏提西伽[4]。」「世尊!如是世尊在世時,能否供養支提?」「阿難!舍利利伽不能供養,此非諸佛入滅後不能供養;而烏提西伽因不具體而以念為禮拜;然而,諸佛使用之大菩提樹,則無論佛之在世或滅後,皆是支提。」「世尊!世尊行脚外出,祇園精舍無歸依者,因而,人人思行供養,但無供養對象。予思由大菩提樹取來種子,植於祇園之門所。」「此為甚善,阿難!汝可蒔之。如是,祇園如為我固定住居之狀。」
長老阿難告知給孤獨長者、毘舍佉及國王,於祇園之門邊掘一穴,作為種植菩提樹之場所;而又向長老大目犍連云:「長老!予思於祇園之門所植菩提樹,請為予由大菩提樹取來其實。」「甚善。」長老承諾,奔向虛空,往菩提道場,而其實由枝落[P.229]下[5],於尚未著地之前,彼以上衣承受,持之而歸,付諸阿難。
長老阿難告拘薩羅國王云:「今日植菩提樹。」於是,王使眾多從臣持必要之物前來;同樣,給孤獨長者、毘舍佉及其他信者等多人,亦均前來。長老阿難於種大菩提樹場所置大黃金之甕,其底穿孔,甕中滿入泥土,於泥土中入香水,而向王云:「請置此菩提樹之實,大王!」將果實交付於王。然王自思:「王國等物,非我手中永久存在,故植此樹,給孤獨長者最為適宜。」於是,王將果實交付大長者之手。給孤獨長者取其香泥,落入其處。香泥由彼手甫行脫離,忽然於眾人皆見之前,有鋤頭大小之菩提樹強健伸出,樹高達五十肘,四方上下各出五根粗枝,此亦長五十肘;如此一瞬之間,此樹成為祇園中最優之主樹而聳立,實為壯觀之奇蹟。王以八百黃金和白銀之壺充滿香水,又以盛開之蓮花等為飾物,徧撒傾注於大菩提樹之周圍;而以盛滿香水之壺一列,擺列於其處。又作七寶之欄杆圍繞,散布混以黃金之砂,以為塀障;更建造七寶之樓門,實為莊嚴之供養。
長老往如來之處白言:「世尊!世尊於大菩提樹下成道,請將其成就之法,為眾生之利益,今再一次坐於予今所植之菩提樹下為之。」「阿難!汝何云耶?我於菩提樹下成道所成就之法,如於此處再坐以成就,則他之地面將不能載持我身。」「世尊!為多人之利益,請於此地上之場所能善為載持,於此菩提樹下安成就之道法。」於是,佛於某夜,於菩提樹下,安浸入道之成就法。長老告拘薩羅之國王及其他諸人,開行菩提樹祭。而此樹因係長老阿難所植,於是以阿難菩提樹而知名。
爾時,比丘等集於法堂,相互談論:「諸位法友!阿難尊者於如來在世之時,而[P.230]尚能為植菩提樹行大供養,實為大德之長老。」佛出於其處問曰:「汝等比丘!汝等今有何語,集於此處?」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佛言:「汝等比丘!此非自今始,阿難於前生,亦曾集合四大洲諸人與其眷屬,持諸多之熏香與華鬘,於此大菩提座行菩提樹祭。」於是,佛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迦陵誐王於迦陵誐王國㮈多布囉都治國時,彼有二位王子,名大迦陵誐與小迦陵誐。占相者等預言謂:「二人之中,長兄於父王死後,將統治王國;而弟則出家為仙人,度行乞生活,但其子則將成轉輪聖王。」經年父王崩歿,兄之王子繼承王位,弟之王子以為副王。然,彼思自己之子為轉輪聖王,由其子之事,多起憍慢行為,使兄王終不堪忍受,為捕縛小迦陵誐,遣一使者前往。使者到達告曰:「王子殿下!大王意欲捕縛於汝,貴君為保生命速逃。」王子聞此,將自己為印章之指環、細毛之著物及佩劍三種物品,示與來使之寵臣:「今以此等紀念品為證據,望與自己之王子以王國。」彼如此言後,即入於森林之中,而於合意之河畔結庵,為出家之生活。
摩達之國沙竭之市,摩達王生有一女,占相者等預言:「此女為行乞之生活,然其子則成轉輪聖王。」全閻浮提諸王聞此消息,立即奔來,包圍此市。摩達王自思:「若予將此女與其中之一王,則必激怒他王,予須守此女之身。」王攜其女與妃,於人不知中逃出市外入森林中,而於恒河之畔距迦陵誐王子之庵不遠之上游,結庵出[P.231]家,拾集樹落之實等於其處生活。雙親為守育己女,留彼女於庵中,為採集樹實而出行;彼女則摘取種種之花,製作花鬘。彼女於恒河岸上攀登恰如靠梯之滿開生花之菴羅樹上,向河水之上投擲花鬘,獨自為樂。
然於某日,其花鬘投擲懸掛於來恒河沐浴迦陵誐王子之頭上,彼見此:「此必為某女性之作,然,此女恐非成人,必為一纖弱之少女。予將搜尋見之。」彼煩惱心動,向恒河之上游行進。女坐菴羅樹上,歌美麗之歌聲,彼聞其聲近至於菴羅樹之根傍,見彼女之姿而問曰:「貴女何名?」「予為一人。」王子:「請降下一敘。」女:「否,予不能降,予剎帝利生。」王子:「予亦剎帝利生,請降下一敘。」女:「否,予不能降,只依言語不能為信,若為剎帝利生,請誦剎帝利呪文。」
二人互為呪文之唱合,王女由樹降下,如此二人甚相投契。雙親歸來,彼女將迦陵誐王子之事及其入於森林中之詳情,向其雙親告聞。雙親:「甚善。」與以承諾,將女與彼為妻。二人和睦度日之中,彼女身重有孕,而經十閱月,舉一福德相之男兒,命名為迦陵誐。彼長大於父與祖父之前,完全學得一切知識。
時,彼父由宿曜之運行判斷,知其兄已死去。「汝不可住森林中,汝之伯父大迦[P.232]陵誐已死去,汝往㮈多布囉獲得我等世襲之王國。」彼向其子作如是言,並將彼著身之印章指環、纖細毛衣及佩劍付與其子,並謂:「在㮈多布囉某某之街,住有我等忠實之家臣,汝往其家,通至內室,向彼示此三物,並語彼汝為我子;如是,彼將使汝能即王位。」於是,遣送其子。彼向父母與祖父為告別之問候,彼以其福德而然之神通力,飛行於天空,尋獲廷臣之家,通至其內室,彼被問及:「汝為何人?」彼告曰:「予為小迦陵誐之子。」彼出三物品交付使見,廷臣以此事通知王宮之人等;於是,廷臣等立即出佈告於市中,命令全市裝飾;於是,向彼豎起國王象徵之傘蓋,使彼得即王位。時,有迦陵誐婆羅豆婆遮司祭告以為轉輪王必要之十事,彼一切遂行成就,於十五日布薩會之日,由輪寶池現輪寶、由布薩種現象寶、由雲馬王種現馬寶、由毘富羅山現珠寶,來至彼所;又女寶、居士寶、典兵寶亦均出現。彼將鐵圍山以內、全世界之主權,皆收入手中。
某日,彼由長遠三十六由旬之廷臣羣圍繞,踦全身純白可比克拉山之白象,身著莊嚴美麗之裝飾,奔馳於太空,往訪於雙親之前。然,當來至諸佛之勝座,大地之臍之大菩提座上方,彼象停足,無論如何亦不能通過其上;王再三、再四掄鞭促進,但均無用。
佛為說明此事,唱最初之偈:
一
時,王之司祭與王同行,彼自思:「天空應無障礙之物,何以王之象不能前進?[P.233]予將善為調查。」於是,彼由空中降下,而認知諸佛之勝座,為大地之臍之大菩提座。爾時,其處限度為王之伽利娑[6]之廣闊,而即如兔鬚之草亦不生長,如銀板狀純白光輝之砂,撒於一面;然,其周圍之一面,則生有雜草、蔓草與森林所生之大樹等,生長茂密,恰如右繞菩提座之狀,且向菩提座之一方。婆羅門觀察此一帶之地域,彼思:「此確為諸佛滅盡一切煩惱之處,因此,縱令天王帝釋之大神,亦不能通過行於此上。」
彼赴迦陵誐王之前,語菩提座之狀,且告王應下乘。
佛為說明此事唱次之數偈: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P.234]此象經王再三、再四鞭打,難耐痛楚,終於死去。然,王尚未留意象之已死之事,尚仍坐於象背之上。爾時,迦陵誐婆羅豆婆遮云:「大王!彼象早已死去,請由他象取代。」
為說明此事,佛唱第十之偈:
一〇
[P.235]然,依王之福德通力,由布薩種現他之象寶,立即前來出現象背,王乘坐於其上;而先之已死之象,則落往大地之上。
為說明此事,王唱第十一之偈:
一一
如斯,王由太空降下,注視眺望菩提座甚久,且見其奇蹟,而讚嘆婆羅豆婆遮曰:
一二
但婆羅門拒受此過獎之言詞,卻由自己自身謙虛立場,讚嘆諸佛始能如是。
佛為說明此事,唱次之偈:
一三
一四
王聞諸佛之德畢,內心歡喜不堪,命令凡住鐵圍山以內者,持諸多之熏香與花鬘前來,於大菩提座前行七日間之菩提樹供養。
[P.236]佛為說明此事,唱次之二偈:
一五
一六
如是,王行菩提樹之大供養後,往訪雙親。於是,伴雙親歸㮈多布囉,為種種布施功德之事,死後再生三十三天。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佛言:「汝等比丘!彼非自今始,前生阿難亦為供養菩提樹之事。」於是,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迦陵誐王是阿難,迦陵誐婆羅豆婆遮即是我。」
四八〇 阿吉提婆羅門本生譚[1]
〔菩薩=婆羅門〕
序分
此一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住舍衛城之一施主所作之談話。彼招待佛至其家,七日之間,以佛為首而尊仰,向僧團為莫大之布施,終了最後之日,向此聖潔之僧團布施一切必要物品。佛於諸人之前言禮,佛言:「優婆塞!貴君之喜[P.237]捨甚大,貴君為人所難為之事,實則此布施行之習慣,由古之賢人等即多行之,無論在家與出家皆須為之。古之賢人等出家,靜入森林之生活後,僅食無任何味之撒水迦羅樹葉之狀態,然遇有乞食者至,則與以自己乞來之任何物,而內心感覺歡喜與幸福。」「世尊!如世尊所言,向多人布施一切必要之物,予已善解。然,世尊所言之譚,則尚未與聞,務請世尊為我等言之。」佛應彼等之所求,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梵與王於波羅奈都治國時,菩薩生於有八十俱胝財產之婆羅門富豪之家名曰阿吉提;當彼站立行走之時,彼之妹降生,其名耶沙瓦提。摩訶薩十六歲成年時,往得叉尸羅求學,學一切學藝終了歸來。彼之雙親不久死去,彼於送葬完畢清理家產。「貯藏如是如是之財而死,另有如是如是之財……。」使彼聞之,彼心受擊痛。「此等之財寶,現仍得見,然積集之人,早已不見之;彼人等皆遺此財寶而逝去。然予將與此財寶一同而去。」彼如此思考,呼其妹云:「此財寶請汝相續。」妹:「然則,兄將作如何之計?」兄:「予欲出家。」妹:「兄長!予之頭不能接兄長唾棄之痰。持有財寶又為何用,予亦出家。」
於是,彼得王之許可,於市中擊鼓通知:「欲求財寶者,前來賢者家。」於七日間彼大行布施。雖然如此,財寶未盡。彼獨自思量:「自己之生命,刻刻接近死亡,不能愚蠢作此財寶遊戲。凡有欲者,可隨意持取。」彼開放家扉云:「此家產全部奉獻,請隨意持取。」如此,彼置黃金之家於後而不顧,在親友悲泣包圍之中,攜同其妹出波羅奈而去。彼出行之門,名為阿吉提門。彼泛舟渡河,其渡場被呼為阿吉提渡。
彼來至二三由旬之所,發現一心情愉快之場所,於彼處結樹葉之庵,與妹共同出家。彼自出家之時以來,住於村、市、王城之多人,亦一同出家,或出家隨彼,[P.238]其羣甚眾;因此,由諸人所得之物亦莫大,所受之尊敬亦絕大,恰如佛之出現時之狀。然,摩訶薩自思:「居於此處,得物莫大,所受尊敬絕大,而隨從之眾甚多,然予只思一人居住。」彼作是思,於人不知,即其妹亦不曉,只一人離羣出行而去,漸行遙遠,來至陀眉羅王國[2]。彼於伽維拉港不遠處某公園內定居,修行禪定與神通。彼於其處亦由諸人得物莫大,受諸人尊敬絕大,彼不喜此,棄其處飛行於空中,降落於龍島[3]附近之迦羅樹島。爾時,迦羅樹島被稱為蛇島,彼於其島之迦羅大樹近傍結樹葉之庵居住。彼於此處居住,無任何人知曉。
然,彼之妹搜尋其兄,漸行到著陀眉羅王國,然,於彼處,早已不見彼之行蹤。彼女住居與其兄所住居之同一處所,修習禪定,但未成功。一方,摩訶薩不出往任何之處而滿足於其處,於樹實熟時,食其實滿腹;樹葉萌生時,取其葉撒水而食。諸神王帝釋之無垢白石座[4],為彼此德之火而現熾熱之徵候:「何人使自己由此座上降落耶?」彼善思考,發現此一賢者。「此苦行者何為而守戒?彼望帝釋之位耶?抑或有其他之所望耶?自己將善見調查,彼男何故自求如是苦之生活,彼只食撒水之迦羅樹之葉。若彼男望帝釋之位,必將撒水之迦羅樹葉與我自己,如若不望則必不與。」彼於是變為一婆羅門之姿,來至摩訶薩之所。
菩薩坐於葉庵之門口,向迦羅樹葉撒水,然後放於地面之上,彼思:「俟其冷卻再食。」恰於此時,帝釋為一乞食之人,出現於其前求食而立。摩訶薩見之,心中竊喜:「終於到來,乞食之人出現,今日將適予之所望,予將施物。」彼準備食物入於[P.239]鉢中,彼為布施而前進。「此為予之施物,以獲一切智為緣。」自己一無所存將食物全部入於婆羅門之鉢中。婆羅門得食,稍行而消失其姿。摩訶薩向彼施捨完畢,自己無準備之食物,但心中充滿安逸與歡樂度過一日。翌日,彼再準備食物,如前之狀坐於葉庵之門口,帝釋復以婆羅門之姿前來,摩訶薩與前相同施捨,而其日亦復同樣而過。第三日亦同樣與彼施物,「終於到來,由迦羅樹之葉使自己生出幸福。」彼心中揚溢歡喜。然三日間未嘗攝食,彼不顧身體之衰弱,於晝食時,由葉庵出,就施食之事思量而坐於庵之門口之處。帝釋見此,俯首巡思:「此婆羅門三日間未嘗攝食,為如是衰弱之狀;而彼為施捨而歡喜,彼心亦無有不安。彼究有何所望?何故為此施捨,完全不解。自己先且問得其所望之處,欲知其施物之緣由。」於是,彼待正午過時,為裝嚴華美之姿,恰如青年之太陽神狀,光輝四射而前來,立於摩訶薩之前問曰:「汝苦行者!貴君為如此熱風所吹,受鹽之海水包圍,何為而求苦行耶?」
佛為說明此事,唱最初之偈:
一
摩訶薩聞此,知彼為帝釋,乃答曰:「予決非希冀成就之法,予只希得一切智。」更為說明此意,唱第二之偈:
[P.240]二
帝釋聞此非常喜悅而自思惟:「此男實對一切事心懷不滿,今住斯森林以求涅槃。自己應對斯人所求,與以任何適助。」於是,與彼恩惠唱第三之偈:
三
摩訶薩選其惠與唱第四之偈:
四
帝釋非常歡喜,更適惠與,摩訶薩受此,於是彼此應答以如次之偈:
五
六
七
八
九
一〇
一一
一二
一三
一四
一五
一六
一七
一八
一九
二〇
二一
[P.242]「尊者!予已善知,今後決不至貴君所攪擾。」帝釋言斯語,為告別之問候而去。摩訶薩盡壽命在其處修梵住,再生於梵天界中。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帝釋是阿那律,賢者阿吉提即是我。」
四八一 陀伽利耶青年本生譚
〔菩薩=司祭之弟子〕
序分
此一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拘迦利所作之談話。某一雨期之事,佛之最優二大弟子舍利弗與目犍連,離多人思欲獨住,得佛之許可,來至拘迦利王國拘迦利之住居,如是言曰:「法友拘迦利!予等居於貴君之側,甚感快樂;貴君居[P.243]於予等之側,亦感快樂。於此三閱月間,予等思欲於此處生活。」拘迦利:「然,貴君等何以居於予之側而感快樂?」二人:「若貴君不向任何人洩露『最優之佛弟子二人住於此處』之事,則予等不受干擾,能得安居之生活,因此,居於貴君之側,予等感覺快樂。」拘迦利:「然則,貴君等何以知予居貴君等之側,感覺快樂?」二人:「予等於三閱月間能為貴君說法及為作法語之事,因此貴君居於予等之側感覺快樂。」拘迦利:「誠然誠然!請自由住居。」於是彼心情愉快為彼等提供住居。彼等浸潤於成就法之安樂果中,安定度過雨期之日。而彼等住居於其處之事,無任何一人知者,於是彼等無事度過雨期。「法友拘迦利!予等於貴君側之生活,已過雨期,思將出發,向佛問候。」語畢告別。彼云:「甚善」,與以認可。二人一同往近村巡迴托鉢,二位長老食事終了,離村而去。拘迦利於送別之後回返向諸人云:「汝優婆塞等!汝等等同獸類,三閱月間,最優之二位佛弟子住於予之近處之寺,而無一人知曉,此二人今已出發。」諸人云:「尊者何以不告知我等?」於是諸人立即準備酥、油及藥,又著物與被物等等,來至長老等之所,問候已畢,謂長老曰:「尊者!請與容赦。予等對最優佛弟子住居之事絲毫不知,今日由拘迦利尊者之言始知始末,請憐我等,受納此酥及著物、被物等物。」拘迦利自思:「長老等少欲知足,此等著物自己不受,必皆與我。」彼與優婆塞等一同往長老之前。但長老等立於指導比丘之立場,將此等贈物一總自己不受,更何能與拘迦利。於是優婆塞等申告曰:「尊者!貴君等不納此等物品,請憐我等,再一度請至我方。」長老等承諾後,向佛之住所出發。
拘迦利心生憤慨:「此長老等自己不受,亦不與我。」長老等於佛所暫住時日後,各各與隨從自己之五百比丘共為千人,托鉢出至拘迦利王國。此處之優婆塞等出迎[P.244]與長老等一同引導入寺,每日示以非常崇敬,贈與數多之藥與著物、被物等物。與長老一同行乞出發之比丘等,將所得之上衣,各處分贈與同來彼處之比丘,但拘迦利則一件上衣亦未獲得,而長老亦未有頒分與彼之言。於是彼誹謗長老而罵曰:「舍利弗與目犍連為心術不正之人,先前不受贈物,而今又皆收受,雖然如此,亦不滿足,更不顧及他人之事。」長老等見之:「此男因自己等在此,將為不善之舉。」於是與從者比丘等一同離去。村之諸人願請作四五日之滯留,但彼等終於不返。時有一年幼比丘云:「優婆塞等!長老等如何能住此處?貴君等同家比丘拘迦利對長老等之居住不能相容。」諸人聞此,向拘迦利之所進擊而來,「尊者!貴君對長老等住於此處不能相容,汝應出行,向彼等謝罪請返,否則汝可往外所他處生活。」諸人向彼逼迫。彼見優婆塞等之激昂深為畏怖,出發往長老之所願請,然長老等云:「法友!請且去,予等不返。」終於離去。彼如是不能請返,歸來至自己寺院。優婆塞等問彼已否請返長老等人,當然彼答:「不能前來。」「云何不能?」彼等於是思惟:「在此惡人住於此處限內,心地善良比丘等決不能住於此處,須將彼之比丘逐出。」於是向拘迦利云:「尊者!貴君請勿住於此處。汝雖居於予等之所,貴君亦將一無所有。」
彼完全由諸人失去尊敬,取鉢與上衣赴祇園精舍,往佛前告白:「世尊!舍利弗與目犍連為心術不正之人,為惡望所支配。」佛告拘迦利:「拘迦利!汝莫作是言,汝對舍利弗、目犍連應勿起瞋心。汝應思彼等為心地善良之比丘。」拘迦利云:「世尊!世尊對之深信為最優之弟子,我以此眼得見,彼二人心術不正、隱覆過惡、持戒不堅。」彼如此云,彼不顧佛之三度抑制,彼仍饒饒不休、反覆爭辯。彼由座起外出,出而不久,全身生芥子粒狀膿疱,眼見增大如橡樹熟實大小,瘡破膿血流出。彼呻吟苦痛不堪,倒臥於祇園精舍樓門之處。而拘迦利誹謗二位最優佛弟子之大叫聲,使梵天皆聞。
[P.245]爾時都頭梵天——昔日為彼之和尚——知彼之如此行為,「此應向長老等謝罪」,前來立於空中云:「拘迦利!汝為此大錯之事,對最優之二位佛弟子,應鎮靜瞋心。」拘迦利:「法友!貴君究係何人?」梵天:「予為都頭梵天。」拘迦利:「法友!貴君由世尊確言應得不還果。得不還果者,則由此世界不再還來至此地,因此,貴君概為某處塵山棲居之夜叉。」彼又如斯誹謗梵天,梵天終亦不能使彼滿意,於是告曰:「汝為汝自己之言受苦宜矣!」梵天遂歸其清淨之住居而去。
拘迦利遂即死去,墮入蓮華地獄[1]。娑婆主大梵天知彼墮入其處,將此事告知如來,佛如是告知諸比丘等。比丘等集於法堂,就彼之不善,互相談論:「諸位法友!拘迦利實際誹謗舍利弗與目犍連,而為由自己口中所出之禍,墮入蓮華地獄。」佛出此處問曰:「汝等比丘!汝等今有何語,集於此處?」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佛言:「汝等比丘!拘迦利以言語滅身,為自己之口而嚐苦,彼非自今始,前生既已為其口而嚐苦。」於是佛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梵與王於波羅奈都治國時,王之司祭皮膚黃色、齒拔不存一顆,但彼之妻與其他一婆羅門——體型完全與其夫相同——繼續非道之關係。司祭屢次示意,但均無用,於是彼自思:「自己假自己之手不能殺此敵人,應設一良策,使彼滅亡。」彼來王之所告曰:「大王!大王之都為全閻浮提中最優之都城,王乃最優之大王。然如此最優之王,而都城之南門極不合宜亦不吉祥。」王:「阿闍梨!究應如何始為宜耶?」「取除古門,運來吉祥合宜之材木,向守護都城之鬼神等奉獻供物致祭,然後觀星宿運行之吉日興建。」王:「若然,汝其善為規劃可矣。」爾時菩薩為一[P.246]名陀伽利耶之青年,彼於此婆羅門處修習學問。
司祭取除古門,準備新材之後,向王告曰:「門材準備終了,明日為星宿運行吉日,切勿逸過此日,奉獻供物以為建門致祭。」王:「然則阿闍梨!奉獻何物以為祭?」司祭:「有大威力之門,乃為有大威力之鬼神所守護,以一婆羅門——皮膚黃褐色、拔齒無一顆、父母兩系血統清淨——殺之以其血肉為犧牲,身體奠基於門下,於其上建門,如是則大王之都城安泰。」王:「甚善,阿闍梨!可殺如是之婆羅門以建新門。」司祭喜悅不堪,彼思:「明日當見敵人之脊背向上。」彼興奮而出。彼歸來自己家後,不能噤口,向其妻多言饒舌:「汝不正行之婦人!今後汝將與何人作樂?明日殺汝之情夫以為犧牲。」妻:「何故殺無任何罪過之人?」司祭:「此為王之所言,將以齒莖突出[2]、膚黃褐色婆羅門之血肉為犧牲,建都城之門。汝之情夫齒莖突出、膚黃褐色,予將殺彼以其為供物。」彼女於是盡速告知於其情人之處:「國王將殺齒莖突出、膚黃褐色之婆羅門以為供物,若以生命為大事,貴君與體型同樣之婆羅門等一同於明日祭時之前逃出。」彼如所教,彼於市中傳知此事,市中齒莖突出、膚黃褐色之婆羅門等,均皆逃亡。
司祭對敵之逃亡之事一無所知,翌朝,彼急至王前告曰:「大王!如是如是之場所,住一齒莖突出、膚色黃褐之婆羅門,請即召捕彼男。」王遣家臣等前往,然彼等[P.247]未發現彼男而歸,向王報稱:「彼男逃亡不見。」王命搜索他處,侍臣等到處搜索,皆未發現。於是王更命盡速搜查,侍從人等答曰:「大王!除司祭閣下之外,無如此之男人。」王:「然則將殺司祭耶?」家臣:「大王!誠如王言,如因司祭閣下之故,今日門不能建,都城遂不能守護;更如阿闍梨所言:『今日逸過,爾後如不經幾百千年,則將不能捕捉此吉星宿運行之日。』因此,多年之間,無有都門,是以將為敵國以可乘之機。殺某一人,而以他之經驗深之婆羅門奉獻犧牲,終可得以建門。」王:「然而與彼阿闍梨匹敵之婆羅門司祭,得究有居於他處者耶?」家臣:「有之,大王!是為彼之內弟子陀伽利耶青年,請以彼青年任司祭,使建吉祥之門。」
王以使呼彼出,崇彼任為司祭,命如今所述之狀為之。彼從多人往都城之門所而去,依王之權威,逮捕前之司祭隨行。摩訶薩於應建門之處掘穴,於其周圍張幕圍繞,彼與先之阿闍梨共入幕內。阿闍梨見穴,已知其難逃之命運:「予之目的今已善達之,予愚而不能噤口,速向惡女饒舌,予今自掘墓穴。」如是彼向摩訶薩云,唱最初之偈:
一
[P.248]於是陀伽利耶對此男唱偈曰:
二
彼如斯云,尚附加言曰:「阿闍梨!因不慎言而墮入苦者,非只貴君,更有其他幾人亦為墮入苦者。」於是彼引入過去之史話,使其觀之。
昔日於波羅奈之都,有遊女名佳里,其兄名頓第羅。佳里日儲千金,但其兄頓第羅則玩弄女人,酗酒賭博。彼女時與其金,彼則於得金則隨手用盡,彼女欲止而不與,但歸無用。某日彼於賭負之後,著物完全被人剝取,彼僅著圍腰之物,來至[P.249]彼女之家。然彼女告使女等云:「縱然頓第羅前來,亦不能與以何物,將捉其頭頸擲出門外。」彼女等被如是囑告,依言而行,彼則無計可施,佇立於門之入口處啜泣。
時有一豪商之子,常時向佳里投注千金,是日偶然前來,於彼處見彼問曰:「頓第羅!為何而泣?」頓第羅:「施主!予因賭負,來至妹家,然為使者捉予頭頸擲出門外。」富商之子:「汝請待立於此處,予向汝妹言說。」彼入內謂曰:「汝兄著破圍腰立於門外,汝何以不與著物?」妹:「予決不與,若彼與貴君有緣,請貴君自身為之。」
然此遊女家之慣例,千金之中五百金為遊女自身之金,餘之五百金則為衣類、香料、華鬘之代金。凡來此處之男,任何一人,均須貨換著衣,夜明之後,翌日歸時,將貨衣脫下,著自己來時之著衣而去。因此,豪商之子亦向彼女貨換著物,而將自己著來之著物,交與頓第羅。彼大喜急速飛奔酒屋而去。
佳里囑咐使者等:「明日此男歸去之際,剝取其所著之物。」翌日,彼將出發,使者由四面將彼包圍,恰如掠奪之狀,剝取其貸換之著物。「青年人!可以行矣」,將彼裸體放出。彼被裸身而去,眾人見之皆笑。彼蒙此恥辱自思:「今之如此,原為自己不能噤口而來。」於是心中悲泣。菩薩為說明此事,唱第三之偈:
三
[P.250]其他更有一史話。於波羅奈之某牧場,為飼羊者之怠忽,有二牡羊格鬥。爾時,有一隻庫林佳鳥見之自思:「今此二羊頭將撞破而死,予將使之停止。」「二位不可格鬥。」彼如斯鳴叫,欲使停止,但彼等一言不發。彼於是落止於牡羊之脊背與頭上相勸,然而無論如何亦不能停止,於是彼云:「先行殺予,再為格鬥惡習。」彼鳥切入二羊之頭與頭之間,而彼則恰如為杵搗碎之狀。此亦因自己喜好多口,以致身滅。菩薩為說明此事,唱第四之偈:
四
今尚有一史話。住於波羅奈之人等,見一飼牛之重要多羅樹,一男攀登於樹上取實,當其摘落幾多果實時,有一黑蛇由蟻穴中出,開始蠕動爬樹。樹下人等見之,以棒擊打,不能使之落下,彼等向樹上之男告曰:「有蛇向多羅樹攀上。」樹上之男大聲吼叫,下面人等擴展一件上衣,握其四角,向樹上之男叫曰:「汝可跳落於上衣之上。」於是彼男由樹上飛降,落於四人中間上衣之上。但機會不巧,突起大風,不[P.251]能緊握,諸人互相衝撞,頭被擊中而皆殞命。菩薩為說明此事唱第五之偈:
五
更有一史話。住波羅奈之盜羊人等,某晚盜來一隻牝羊,彼等思於森林中食之。為使羊不出聲,而緊縛其口,置於竹藪之中。翌日為食羊而來,但忘攜殺羊刀具,彼等云:「殺羊烤肉,以解饞欲,速將刀來。」但徧尋不見一人持有殺羊刀具。「無有刀具,殺之而不能取肉。」「如此放彼,此物運佳。」於是使羊逃跑。偶然一作籠之人思欲截竹,彼將作籠用之小刀置於竹之葉間而歸。羊被解放,歡喜不堪,於竹藪中飛奔跳躍之間,其後足機會不良,蹴落小刀;盜人聞小刀之落音,回顧得見,於是歡喜雀躍,立即殺羊烤肉,以飽口福。如此,此牝羊自己所為之事,遂招殺身之禍。菩薩為說明此事唱第六之偈:
六
[P.252]如斯言之後:「自己之口,善為慎言,語得中庸者,能由死之苦中得脫。」今再為緊那羅之故事。
住波羅奈一獵師之子,以某種方法捕得二隻夫婦之緊那羅。彼將其攜歸,獻與國王。王初見此未嘗得見之緊那羅問曰:「獵師!緊那羅為何種之物?」獵師:「大王!此以甘美之聲歌唱,能誦快樂之誦,任何人間不能有此種之歌誦。」王聞之,與獵師諸多之財寶後,對緊那羅曰:「汝歌,汝誦。」王下命令。然緊那羅自思:「若予等歌,完全不能傳歌之色,則歌失敗,則受眾人如雨之嘲罵,予等之命,亦將被取;而又諸多饒舌,以為妄語。」如此思量,彼等深恐妄語,故不顧王之屢次催逼,一言不語,而況歌誦,亦不為之。王終大怒命曰:「殺此等物,燒肉將來。」於是唱第七之偈:
七
緊那梨(女)自思:「王今發怒,必殺予等,今可與語。」於是立即唱偈:
八
[P.253]王聞緊那梨之言,心甚滿足,即唱偈曰:
九
緊那羅(男)聞王之言自思:「自己不言,王必殺我,今可置語。」於是唱次之偈:
一〇
如斯語後,更云:「大王!予等難從王之所言,非予等沉默不語,因知所言之不正,故僅不語。」彼等為說明此事,唱次之二偈:
一一
一二
王聞此語,非常歡喜:「此為真實語者,賢明之緊那羅。」於是唱最後之偈:
一三
王載緊那羅於黃金所造之籠,呼獵師至命曰:「汝將此緊那羅送往捕彼之場所,與以放之。」於是使彼等逃脫。
[P.255]菩薩更語曰:「阿闍梨!試觀此二隻緊那羅如此慎言,只於適當之時,為發善言,終被釋放。但貴君為惡言,終應受此大苦。」彼說明此譬喻後,向彼安慰云:「阿闍梨!汝勿憂慮,予助汝命。」司祭:「然君能助予耶?」弟子:「星宿運行,尚未適當。」於是使彼待過其日。菩薩於午夜中,持一死之牡羊來:「婆羅門閣下!汝可往他處生活。」而於他人不知之中,秘密遣彼逃生,犧牲奉獻羊肉畢,遂建其門。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佛言:「汝等比丘!彼非自今始,前生拘迦利即曾為如斯之言而滅其身。」於是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齒莖突出、膚黃褐色之男是拘迦利,賢明之陀伽利耶即是我。」
四八二 盧盧鹿本生譚[1]
〔菩薩=盧盧鹿〕
序分
此一本生譚是佛在竹林精舍時,對提婆達多所作之談話。某比丘向彼云:「法友提婆達多!佛對貴君所盡之處甚多。貴君就如來出家,了解三藏,由眾人得物甚多,並得名譽。」答曰:「法友!自己由佛草葉之恩惠亦未受得。自己依自己而出家,三藏依自己而了解,由眾人所得之物及名譽,皆為自己之力。」比丘等集於法堂,相互談論:「法友提婆達多實不知恩,乃無考慮之人。」佛出其處問曰:「汝等比丘!汝等今有何語,集於此處?」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佛言:「汝等比丘!提婆達多之不知恩,非自今始,前生亦不知恩。彼嘗為予助其一命,但彼不感予之善行。」於是佛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梵與王於波羅奈都治國時,有八十俱胝莫大財產之某商人儲有一子名摩訶達納迦,彼思:「吾子若作學問,將成疲勞。」於是何等亦均不教彼。因此,彼除歌誦飲食之外,一無所知。雙親為彼迎娶適妻,後未數年相繼辭世而去。雙親[P.256]死後,彼誑彼女,為飲酒賭博之夥伴所包圍,花費種種金錢,結果財產蕩盡,借債生活,然因彼無力償還,由債權者前來催逼,困苦已極。彼思:「長年生活有何意義?自己生於此世,完全變為他種之生活狀態,不如死去為宜。」於是彼向債權者云:「請將借據持來,恒河之岸儲有予一族之財寶,予將以之償債。」於是彼等與此男出發前往。彼教以真如有財寶埋藏之狀:「此處埋有財寶,彼處藏有若干。」「自己欲跳入恒河自殺」,彼伺諸人之隙,遂奔往河中跳入,然彼為急流所沖,流動之間,大聲悲鳴而呼救。
爾時摩訶薩生於盧盧種類之鹿胎。彼離鹿羣,獨自棲住於恒河彎曲之處混有娑羅樹之菴羅樹林,為一盛開花朵堪誇之悠閑場所。彼之身體生有如拭淨黃金之皿色光輝之毛,手足純白,如塗牛乳,尻毛似犛牛,角映銀鎖之色,眼如摩尼珠所磨首飾美好之狀,其口如赤毛球狀之豔麗。彼於深夜聞呼救之悲鳴,「此為人聲,在自己生命之限度,決不可死。予將對之施救。」如是思量,彼由林藪茂密之寢牀起立,奔向河岸,向彼與以安慰之言:「汝勿憂心,予今助汝。」於是急劇轟然跳入河內。彼切流游泳而行,將彼溺男乘載於自己背上,安全運往岸上,更與彼以自己棲居前運來之果物使食。經二三日後,鹿云:「人兄!予將貴君由森林運往波羅奈道上,如是君可安全歸去;然不可只為財寶,而云:『彼處有黃金鹿棲居。』無論向大王或大臣,絕對不可言此。」彼曰:「予斷然不語。」如此相互約定。摩訶薩得彼之誓約,將彼負載於背上,運往波羅奈之道上而來;然後放下,回返而去。
於彼到著波羅奈之同日,王之第一后妃名懺摩者,於是日晨早,夢見黃金之鹿[P.257]向自己說法。后妃醒後,獨自思考:「若世無此鹿,則予不應見有此夢,確有此鹿,予將向大王申述。」后妃如是思已,來至王所,云:「大王!予欲聞黃金鹿之說法。能否得聞,如適得聞,予將得生,如不適聞,則予將死。」王受容其言:「如世間棲有此鹿,當可適與。」於是呼婆羅門等至,問曰:「世間究竟有無黃金色之鹿?」答曰:「有之,大王!」王聞之,於美飾象背上載黃金籃,其中納入千金之袋,如有何人教以有黃金鹿之所,則與其人黃金袋籃,與以此象及最佳之象;更以偈言刻於黃金板上,命一大臣:「汝往市中諸人處公告予言。」王於是唱此本生譚最初之偈:
一
大臣持黃金板於市中公布。時,此商人之子入波羅奈市中,彼聞此語立即往大臣之所告曰:「請使予拜謁國王,予將示知鹿之所在。」大臣由象背降下,攜彼來至王前告曰:「大王!此男能告述鹿之所在。」王問:「汝言真實耶?」彼云:「大王!予言真實,請王賜予光榮。」於是唱第二之偈:
二
[P.258]王聞之,喜此賣友無德漢之言,王問曰:「此鹿棲居何處?」「如是如是之處,大王!」王使彼為引導,與諸多臣一同來至其場所。時彼無德之漢告王將軍隊暫停,軍隊停止,彼云:「大王!彼即黃金之鹿,居於彼處。」彼以手指指示,唱第三之偈:
三
王聞彼之言,命令大臣:「包圍森林茂密之處,勿使彼逃走,速行捕捉到手。」諸人受命包圍,大聲喊叫;王與臣下數人立於某處,而彼男亦距其處不遠而立。摩訶薩聞其叫聲自思:「軍隊之聲非常眾多,誠然欲以此人數威脅自己。」彼起立巡迴眺望四方緊緊包圍之人眾,彼見王站立之所:「此乃予之安全之處,必須馳向彼處。」彼作是思,於是奔向王前。王見彼奔來:「此鹿堅強如象,揚起塵砂奔來,備箭威脅彼鹿,若彼奔來,即放箭以弱其力而捕之。」王作是思,急取弓箭準備對向菩薩。
佛為說明此事,唱次之二偈:
四
五
[P.259]王為鹿之美言而動心,放下弓箭,以尊敬之念而立。摩訶薩近於王前,亦以美妙友愛之情,立於王傍;諸人亦放棄圍捕,來至王前,將鹿包圍。爾時摩訶薩振以如黃金之鈴之美聲,向王問曰:「何人向王告知此處有鹿棲居?」爾時惡人稍行後退,立於唯僅聞聲之處。王答:「由彼處所立之男,教示爾之居所。」於是唱第六之偈:
六
摩訶薩聞之,責彼賣友者,而與王語唱第七之偈:
七
王聞此更唱他之一偈:
八
於是摩訶薩言:「大王!予所責者,非為獸類,亦非鳥類,實對人間有所責焉。」於是唱第九之偈:
九
王聞此對彼男發怒:「如此盡受種種之恩者,不稍感念大德,予將以此弓殺彼。」於是唱第十之偈:
一〇
然摩訶薩自思:「此男不可因自己之故而被滅。」於是唱第十一之偈:
[P.261]一一
王聞之甚喜,讚摩訶薩唱次之偈:
一二
「大王!人於面前所言之事,與另所為之事,完全相違。」摩訶薩欲明此,唱次之二偈:
一三
一四
王聞此:「鹿王!予亦思如是者為不可。予縱失此王國亦斷不違反惠與汝之約[P.262]束,請君信予。」王如斯云,使取惠與。摩訶薩於王所謂適切之惠與中,以自己為始,向一切生物與以「無畏」,為王所謂適切之惠與。王與之作適切之約束後,引導菩薩入都。於是都城與摩訶薩均被裝飾,而於后妃之前,向之說法。摩訶薩以美妙人間之聲,向由后妃開始乃至王與王之臣下說法,更向王教以十種王法,又向大眾亦說法之後,再歸森林,入於為鹿羣圍繞之生活。
王對一切生類應與「無畏」,向國中以大鼓布告宣示,自此以來,任何人對獸類鳥類均不能出手傷害。於是鹿羣食人間耕作之穀物使成荒田,任何人亦不取妨阻。多人來至王庭,舉揚非難之聲。
佛為說明此事,唱次之偈:
一五
王聞此唱次之二偈:
一六
一七
大眾聞王此言,無如何方法而去。此語立即擴展,為摩訶薩聞之,集合鹿羣教[P.263]之:「爾今對人間之穀類,決不可食。」又向諸人曰:「可各自於田舘結樹以為標示。」於是人人依言而行。依此標示,其後乃至今日,鹿均不食穀物。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佛言:「汝等比丘!提婆達多不知恩,非自今始,前生亦如斯不知恩。」於是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商人之子是提婆達多,王是阿難,而盧盧鹿即是我。」
四八三 舍羅婆鹿本生譚[1]
〔菩薩=舍羅婆鹿〕
序分
此一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就佛向自身法將舍利弗簡潔發問,而舍利弗詳細說明之事所作之談話。爾時佛向長老簡潔發問。此為佛由天上降下時,要略而有順序之故事:即長老賓頭羅跋囉惰闍,以神通力由王舍城商人處得來栴檀之鉢[2]時,佛禁比丘等使用神通。時外道等自思:「沙門瞿曇禁止神通奇蹟之使用,故今後彼等自身必不使用。」而一無所知之彼等弟子等問曰:「何以貴君等不以神通力取鉢?」「自己等對盜取之事,任何亦不為之,而況欲取一毫無價值之木鉢?有何人願以自己精徵微妙之力徒現於彼等在家人之前,由此考慮所以不取。但釋迦族之沙門伴侶,貪慾且又愚痴,出以神通力往取。切勿思吾等之神通力有何使用困難,自己等眼中並無沙門瞿曇之弟子,若吾等有意樂,可與沙門瞿曇一較神通之競技。沙門瞿曇為一神通,吾等則為雙倍之力使見。」彼等如此之言,比丘等聞知此事,告白世尊:「世尊!外道等欲為神通。」佛:「汝等比丘!任彼等為之,吾亦將為。」
頻毘娑羅王得此傳聞,出至世尊之處,問曰:「世尊!請為神通如何?」佛:「甚善,大王!予將為之。」王:「然則佛非曾就此已制定禁戒耶?」佛:「唯然,大王![P.264]然此為對我佛弟子所制者,非對諸佛所謂之禁戒。正如大王,貴君御苑之花與果物為對其他人等所禁者[3],而此規定對貴君則不適用之理相同。」王:「然則世尊於何處為此神通耶?」佛:「於舍衛城城門之處,騫荼菴羅樹之下。」王:「予於彼處為作某種準備。」佛:「大王!一切不用。」翌日佛於朝食終了,托鉢出行,諸人見之問曰:「世尊往何處?」「將往舍衛城城門之所,於騫荼菴羅樹下,為摧破外道之雙倍神通[4]而行。」比丘等以此語使聞。
大眾:「如佛之神通,實未曾有,吾等將往見之。」於是離開家戶,隨佛之後而行。他之外道:「沙門瞿曇行神通,吾等亦行自己之神通相與之競。」於是引率各各之弟子等,追隨於佛之後。不久佛至舍衛城,王問:「世尊!即將真正行神通耶?」佛:「即將為之。」王:「何時為之?」佛:「由今日至第七日阿沙荼[5]月滿月之日。」王:「世尊!將作幕蔭耶?」佛:「均已妥當,大王!在予行神通場所,帝釋為作十二由旬寶石之幕。」王:「行此神通之事,可否向市中宣布?」佛:「可與宣布,大王!」
王即命令法之布告者,跨於美飾之象背之上:「佛於舍衛城城門之處,在騫荼菴羅樹下,行摧破外道之神通,時為自今七日之後。」於是每日巡迴布告。外道等聞佛於騫荼菴羅樹下欲行神通,於是投擲私財,砍伐舍衛城附近一帶之菴羅樹。於滿月之夜,法之布告者巡迴布告:「今日[6]晨朝將行神通。」彼依諸神之力,如立於全閻浮提中家家之前布告之狀,聲音響徹。而起心欲往見者均自己到著舍衛城,如是有綿延十二由旬之參觀者。
佛於晨朝托鉢入舍衛城,爾時王苑之園長名騫荼者持一如水壺大之純熟美麗菴羅之實,往王所之途中,彼於城門之處會佛,「將此獻佛為宜」,彼以菴羅之實向佛[P.265]獻上,佛受之坐於其處而食。食終佛言:「阿難!將此核付與園長,植於此處,此將成為騫荼菴羅樹。」長老依言,於是園長掘地植之。其核忽破,數根下垂,出鋤柄粗細之芽,彼於多人得見之間,成為高達百肘,幹枝五十肘之大菴羅樹;而於觀看之間,開花生實,蜜蜂羣集,果實墜滿樹上,聳立於天空之中。風來吹打,使美味之實落地,後來之比丘等食之而去。黃昏之時,諸神之王熟思:「造七寶之幕,為我等之責。」於是速遣毘首竭摩覆以青蓮華十二由旬作七寶之幕;如是一萬世界之神前來參集。佛為摧破外道,行雙倍神通,即令弟子亦感異常,而多人見此持有信心。佛繼站起,坐佛座而說法,使二十俱胝之有情,如飲甘露。然而佛思:「過去佛行神通後,往何處而行耶?」佛知:「乃往三十三天」,於是佛由佛座起立,以右足踏於由犍陀羅山頂,而以左足跨於須彌山之頂上,登上三十三天,坐於晝度樹下無垢白石之上,度過雨期,向諸神說有關阿毘達磨之法。
諸人不知佛之去向,因不見[7]佛,各自歸家。經三閱月,自恣之日近,長老目犍連往佛之所,告白此事,佛問曰:「舍利弗今往何處?」目犍連:「世尊!彼長老見彼神通而起歡喜心,與出家之五百新比丘,一同在僧伽舍之市安居。」佛:「目犍連!自今七日後,吾將降落[8]於僧伽舍城門之處,如欲見如來者皆可集於僧伽舍。」長老:「謹遵聖命。」受命歸來,向諸人告此信息後,將諸人一瞬之間全部運往距舍衛城三十由旬之僧伽舍市。
佛過雨期於自恣終了,告帝釋欲歸人間,帝釋喚毘首竭摩近前命曰:「為十力尊歸人間界,為作階梯。」彼於須彌山頂作階梯之一端,另一端則作於僧伽舍城門之處;[P.266]其中間者為寶珠造,一方之側為白銀造,另一側黃金造,為築此三階梯;階梯以七寶造之欄楯圍繞。佛行開闢之大神通,由中央寶珠造之階梯降下,帝釋天為持衣鉢,須夜摩天為執拂子,娑婆主梵天為持傘蓋相隨;一萬世界諸神雨天香料,天之華鬘,以供養之。當佛立於階梯最後之階時,長老舍利弗首先第一拜佛,然後其他諸人拜佛。佛於如斯羣集諸人之中自思:「目犍連以有神通力有名,優婆離以善保持戒律有名,然舍利弗具有大智之事,一般尚未遍知。除予之外,實際無有具與彼同等智慧者,予將於一般眾中示知彼有智慧之事。」於是先以問題問諸凡人,凡人等如是答之;次問於預流果境界者,得預流果人等如是答之,而凡人等則不解;於是於一來果之境界,不還果之境界,諸漏盡阿羅漢果之境界設問。於各大弟子之境界被問時,各各下位者不知上位之問,上位者則答以適於彼之問,至於最優弟子之境界被問,則最優弟子等答如是,而其他者則不能解;最後舍利弗長老適切被問,此長老答如是,而其他諸人則全然不明。諸人問曰:「與佛問答彼長老為何人?」「法將舍利弗是。」諸人聞之:「實為大智之人。」互相談論。爾來諸神或諸人之間,於此長老有大智之事,善為遍知。於是佛於佛之境界發問:
佛問:「舍利弗!此簡言之意義,應如何詳見,汝知之耶?」長老熟思佛問,明了佛所問者為有學無學比丘等應到之道,彼對是問並無何等疑點,然彼思:「依應到之道而言,從諸蘊等能說數多之方法,究依何種方法而說,始能與佛之意向相合致耶?」有關佛之意向抱有疑點。佛知此:「舍利弗對所問已無何等疑點,但有關我之[P.267]意向則有疑點,自己若不示其方法,則不能說明此事。善哉,予將教以方法。」於是謂其方法如是如是以教之,佛言:「此即如是,舍利弗!善為了解可矣。」於是彼已善了解。佛自思量:「舍利弗知我意向,從諸蘊將能十分說示。」長老舍利弗為佛所教方法,其問題明顯有如已知百方法千方法之狀,彼以由佛所教之方法,說明於佛境界之所問。佛向遍十二由旬諸人羣眾說法,為使三十俱胝之有情能飲不死之液(甘露)。
佛於諸人散去之後,繼續行脚之旅,漸行至舍衛城。到達之翌日,佛外出托鉢,得食物歸來,向比丘等就諸事說明之後,入於香室。黃昏時,比丘等相互談長老舍利弗之德,坐於法堂:「諸位法友!舍利弗長老實為大智之人,其智慧實廣敏銳徹,對十力尊簡單發問之事作詳細之說明。」佛出彼處問曰:「汝等比丘!今有何語,集於此處?」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佛言:「汝等比丘!彼非自今始,前生彼對簡單所云之事,詳細說明。」於是佛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梵與王於波羅奈都治國時,菩薩生於舍羅婆鹿之胎,棲於森林之中。王好狩獵,且力甚強,彼思他人皆不如己堪稱為人。某日王出獵時,向廷臣等云:「任何人於鹿由傍逃過而放之者,處以笞刑。」諸人自思:「任何人立於自己家之當中,而亦多有對自己庫房不留意之處。今一鹿跳起,須善加處理,將彼驅向王所立之處,豈非上策。」於是人人時時整備,先安置王於路傍而立,彼等則將大叢林包圍,以棍棒及其他諸物即地,驚起舍羅婆鹿,最初於叢中旋轉,三度環繞奔馳,搜尋逃出之空隙,然見諸人手執弓箭,毫無間隙,立於周圍,實無法可想,只有唯一方法,彼發現王所立之處有隙可乘。彼之眼中閃現光輝,如瓦礫飛投之狀,直向王前奔來,[P.268]王見飛奔前來之鹿,立即放箭,但歸失敗。
須知舍羅婆鹿獸類,巧於避箭,如箭由前面飛來,則急速停止站立,使其飛過;由後飛來,則向前飛奔,由箭逃出;由上而來,則曲背避之;由橫飛來,則稍行扭開身體;如狙擊腹之當中,則鹿團其身體而倒臥;如此彼於箭飛行恰如風之吹散黑雲,驀地逃竄無蹤。王之兩側站立之廷臣等見舍羅婆鹿逃逸,一同來集問曰:「此為何人逐鹿現場?」「此乃王之捕捉場所。」「然王確曾呼叫欲殺此鹿,實際王未能射中,箭墜地面。」彼等無所事是,以此論調,對王作戲笑之談,如花開放。國王自思:「彼等笑予之事,尚不知予真正之力量。」王一緊身上之著物,取劍徒步而行:「予將捕捉舍羅婆鹿。」於是急急奔出。彼隨於鹿後,馳行三由旬,舍羅婆鹿馳往林中,王亦入林。但舍羅婆鹿之行方,有一深六十肘之大穴,為一朽木所覆之穴,其深三十肘處積水,並繁生蘆草覆蓋。舍羅婆鹿嗅聞水味,知其穴之所在,彼稍回返避之通過,然王直接奔來,遂落入穴中。舍羅婆鹿不聞王之足音,回返視之,不見其姿。「此王必落穴中」,彼往觀之,見王在深水中不能立足,焦急疲困。是時鹿已對彼之所為,[P.269]早不存心,心感充滿哀憐:「如是棄王而去,王必死去,予今將為王除苦。」於是立於穴端曰:「王請勿怖,予為王除苦。」彼如引自己可愛之子,依岩石支持身體努力向上引王,將此為殺鹿而奔入之王由六十肘之深穴抱起,負載於背上,由森林出,至距王之軍隊居處不遠場所,將王卸下,於是與王以忠告,使誓守五戒。王由摩訶薩身邊離去,深感歉咎曰:「舍羅婆鹿王!請與予同來波羅奈。予有十二由旬之波羅奈國,獻與貴君,請君統治。」鹿:「大王!不可,予等獸類,不可治國,若王對予持有善意,望請守予先刻所囑持戒之意,並家臣諸人亦如是守之。」菩薩為忠告後,即隱入森林而去。王思起鹿王之美德,眼中湛滿淚水,歸來至軍隊之所,為各軍圍繞而還都;王命以大鼓巡迴宣告:「今後國中之人民,皆應守五戒。」然王對摩訶薩救自己之美德善行,未向任何一人洩露。王於黃昏,食種種美食,臥於美飾之裘牀,次晨朝起,思起摩訶薩之美德,出牀於椅上結跏趺坐,心中喜溢,唱次之六偈歌,以敘其喜: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王作如斯之歌間,太陽昇起。王之司祭,晨朝侍奉王之起居,來至宮門入口,聞王之歌,彼自思:「王於昨日行獵,必定被舍羅婆鹿逃逸,受侍從者嘲諷,為不失王族之榮耀,為殺鹿,而追逐鹿蹤,於是落入六十肘之深穴。舍羅婆鹿王思其可哀,不思王對自己所作罪等,救王出穴。故王今作歌,以敘其喜。」於是婆羅門將王之歌,一字一句,皆得聞記,彼對王與舍羅婆鹿所演之一幕情況,正如拂拭潔淨之鏡映影,見彼之顏,如同原狀,完全知其一部之始終。彼以指尖扣扉,王問:「何人?」「大王![P.271]予為司祭。」王啟扉:「阿闍梨!請入。」司祭入王之室,述問候後,立王之傍:「大王!王於森林中所為之事,予已全知。王追一舍羅婆鹿落入穴中,彼舍羅婆鹿依岩支持身體,由穴中引王出險。因此,今王思起其鹿之美德,作歌以敘其喜。」於是彼唱次之二偈:
七
八
王聞是語自思:「此男未與自己一同行獵,彼時之事,完全得知,彼如何知曉?當為一問。」於是唱第九之偈:
九
於是婆羅門云:「不也,大王!予決非一切知之佛。予只善思[9]大王之歌偈中一字一句,知其意義而已。」彼如是說明唱第十之偈:
一〇
王聞此甚喜,與彼諸多寶物。自有此事以來,王樂為布施等善行,諸人亦喜善行,由此世死去者,使諸神世界充滿。
某日,王欲為射鵠之戲,與司祭一同來至王苑。時諸神之王帝釋,見天宮增殖諸多之青年神與女神,彼思:「此究為何故?」而彼知悉舍羅婆鹿由深穴救王,勸王誓守戒律之事。帝釋自思:「王以其力,使人人皆為善行,故諸神世界充滿,今恰值王來王苑為射鵠之戲,予當以獅子吼讚舍羅婆鹿之美德,且使知自為帝釋之事,予立於空中說法,說明慈悲與五戒之德,然後歸去。」帝釋來至王苑,王取弓搭箭將欲射鵠。爾時帝釋於王與鵠的中間,以神力使舍羅婆鹿出現。王見鹿而不能放箭,於是帝釋入於司祭身體之中唱偈云:
一一
[P.273]王以偈答之曰:
一二
帝釋更唱次之二偈:
一三
一四
王以次之二偈答曰:
一五
[P.274]一六
帝釋聞此,恢復本來帝釋自身之姿,由司祭之身體出,立於空中,敘王之美德,唱次之二偈:
一七
一八
[P.275]諸神之王帝釋為斯語後,更續云:「大王!予本強汝所難為而來,然爾不與予以可乘之隙。好自為之,慎勿懈怠。」遺此忠告,彼歸自己之住所。
結分
佛述此法語後,佛言:「汝等比丘!彼非自今始,前生舍利弗亦對此簡單之問事,而詳細知其意義。」於是佛為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王是阿難,司祭是舍利弗,舍羅婆鹿實即是我。」
校注
[0065001] 可怖之病(Ahivātakaroga),直譯為「蛇風病」,一般認為由毒蛇呼氣而起者。罹此病之家,由防壁圍繞,防病蔓延或防止病情惡化。 [0076001] 婆羅豆婆遮為木工之名。 [0077002] 有關「孔雀踊」(Mayūra-nacca)可參照第三二、舞蹈本生譚(漢譯南傳藏第三十一卷二六七頁以下)。 [0078001] 此處所謂堅法經(Daḷha-dhamma-suttanta)與 Dhanuggaha-sutta(S. N. II, P. 265)(雜阿含第二四、大正藏二、一七一頁c)之內容,殆皆相同。(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01],今於此處加上[01]之註標。) [0086001] 與此相同之故事,見三四八森林本生譚(漢譯南傳藏三十四卷三三九頁)及四三五散亂本生譚。又可參照一〇六釣瓶女本生譚(漢譯南傳藏三十二卷一八九頁)。 [0087002] 安闍那(añjana)為塗於眼之周圍化粧用之塗料(眼膏)。 [0094001] 尼伽(nikkha)一種金幣,相當於十五蘇萬那(Suvaṇṇa)。 [0095002] 此四、五兩偈與四七六敏捷鵞本生譚之六、七兩偈相同。 [0098001] 支提(Cetiya),總云禮拜之對象,不單限於祭祠;於狹義,指某種之建築物。此處,謂於佛教內一般禮拜之對象。 [0098002] 舍利利伽(Sāririka),所謂舍利。此處,指佛之入滅後荼毘所得佛之身骨,然,嚴格來說,佛生前其身體之一部,如髮爪亦須包含在內。又,此所謂收藏舍利所營造之塔(Stūpa)亦被包含。 [0098003] 巴利保吉伽(Pāribhogika),為佛日常使用之物,如錫杖、鐵鉢、袈裟、水瓶、佛座等。如道樹、佛足跡等亦應包含於其中。 [0098004] 烏提西伽(uddesika)為佛所營造建立之紀念的建築物,與狹義之支提(Cetiya)相當,如塔、精舍、法輪等;然,註釋家以此類為佛之尊像。但,依此一本生譚所說之狀為(avatthukaṁ manamattena)建造之物,勿寧可視為紀念聖地之意義。 [0099005] 「落下」原本作 Parigalantuṁ,依註釋讀為 Pari-galantaṁ。 [0104006] 王之伽利娑(rāja-karīsa)為面積之單位。因一般使用之單位與王所使用之單位不同,故言王之伽利娑。 [0109001] 與此同類之故事有 Jātakamālā 7, Agastya, Cariyā-Piṭaka I, Akatti。 [0111002] 陀眉羅(Damiḷa),為多羅維多人之國。 [0111003] 龍島(Nāgadīpa),即今之錫蘭島。 [0112004] 無垢白石座(Paṇḍukambala-silā-āsana)直譯為如黃色欽婆羅衣(毛衣)之石座。為帝釋常坐之座。 [0114005] 婆娑婆(Vāsava)帝釋之別名。 [0122001] 蓮華地獄(Paduma-niraya),八寒地獄之七。 [0124002] 齒莖突出(Kaḷāra),原為齒莖突出之意,然若讀為(Kaḍāra),則為黃褐色之意。而此處則與齒拔無一存在為同一意義。 [0130003] 若為天(Deva)或為乾闥婆(Gandhabba),則能歌善誦:如為非天,則只不過獸類而已之意。 [0133001] 與此同類之史話見 Jātakamālā 26, Ruru; Cariyā-piṭaka 16, Rururajā;六度集經卷六(大正藏三、三三頁a)、九色鹿經(大正藏三、四五二頁b)、菩薩本緣經卷下第七(大正藏三、六六頁c)、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一五(大正藏二四、一七五頁a)等。 [0139002] 第一三、一四之偈與四七六敏捷鵞本生譚之第六、七之偈及四七八使者本生譚之第四、五之偈同。 [0142001] 與此同類之史話見 Jātakamālā 25, Sarabha。 [0142002] 此一史話亦出於 Vinaya III, P 29f; Dh. A, III P. 201f;四分律卷第五一(大正藏二二、九四六頁b),毘奈耶卷第六(大正藏二四、八七七頁b)等。 [0143003] 所禁者,底本作 Cāritaṁ,今依脚註為 Vāritaṁ。 [0143004] 雙倍神通(Yamaka-Pāṭihāriya),此一史話見 Mahāvastu III, P. 115; Diviyāvadāna XII; Dh. A. III, P. 474f; Jātaka I. P. 88;四分律卷第五一(大正藏二二、九四九頁a)等。 [0144005] 阿沙荼(Āsāḷhi)月之名,為仲夏,由六月之後半至七月之前半。 [0144006] 今日云云,由日沒至次之日沒為一日。 [0145007] 不見,底本作 disvā,依脚註為 adisvā。 [0146008] 從天降下之傳說見 S. N. 40 10Ṣakka; Diviyāvadāna P. 400; Dh. A. III, PP. 224;雜阿含卷一九(大正藏二、一三四a)、增一阿含卷第二八(大正藏二、七〇七頁a)、有部毘奈耶雜事卷第二九(大正藏二、一三四頁a)、義足經卷下(大正藏四、一八四頁c)等。 [0153009] 善思,底本作 amakkhetvā,依脚註為 Samekkhitvā。 [0154010] 灰河(vetaraṇī),所謂在地獄中之河名。(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10],今於此處加上[10]之註標。)【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37 冊 No. 18 本生經(第14卷-第16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