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犍度

[P.157]第四 自恣犍度

(一)

爾時佛世尊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有多數同見相親諸比丘于拘薩羅國一住處入雨安居彼諸比丘心生思念「我等以何方便和合歡喜而無相爭安樂住雨安居于食得無困疲耶

(二)

彼諸比丘心生思念「我等不共談話不問訊先于村里乞食還者設牀座調洗足水足台足布調洗殘食器具調飲食

(三)

後于村里乞食還者若有餘食欲者食之不欲者即棄于無青草處或沈于無蟲類水中彼除牀座收洗足水足台足布收洗殘食器具掃淨食堂

(四)

若見水瓶食瓶澡盆水空其人應調備之若彼不能者以手招其他〔比丘〕備之但以姿勢無須語言若如此者我等和合歡喜無爭安樂以住雨安居于食得無困疲

(五)

彼諸比丘不共談話不相問訊從村里乞食先還者即設牀座調洗足水足台足布調洗殘食器具調飲食

[P.158](六)

後于村里乞食還者若有餘食欲者食之不欲者即棄于無青草處或沈于無蟲類水中彼除牀座收洗足水足台足布收洗殘食器具掃淨食堂

(七)

若見水瓶食瓶澡盆水空其人即備之若彼不能者以手招其他〔比丘〕備之但以姿勢無須語言

(八)

出雨安居諸比丘詣拜世尊乃為常法彼諸比丘三月後出雨安居收藏臥具牀座持衣往舍衛城順次詣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世尊住處詣而敬禮世尊坐于一面佛世尊與客比丘互相致問乃為常法

(九)

世尊告彼諸比丘曰「諸比丘堪忍否滿足否和合歡喜無爭安樂以住雨安居不為食所困疲否」「世尊堪忍世尊滿足我等和合歡喜無爭安樂住雨安居未曾為食所困疲

(一〇)

諸如來有知而故問知而不問知時而問知時而不問諸如來有利而問無利而不問諸如來乃毀無利之橋者也佛世尊依二相以問諸比丘或說法或為聲聞定學處世尊告彼諸比丘曰「諸比丘汝等如何和合歡喜無爭安樂住雨安居不為食所困疲耶

(一一)

「此處我等多數同見相親諸比丘于拘薩羅國一住處入雨安居[P.159]等心生思念『我等依何方便得和合歡喜無爭安樂住雨安居不為食所困疲』我等心生思念『我等若如此者我等得和合歡喜無爭安樂住雨安居不為食所困疲也』時我等不共談話不相問訊從村里乞食先還者設牀座洗足水無須言語如此我等和合歡喜無爭安樂住雨安居不為食所困疲

(一二)

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此諸愚人非安樂住而稱安樂住諸比丘此諸愚人住畜獸共住而稱安樂住諸比丘此諸愚人白羊共住而稱安樂住諸比丘此諸愚人住放逸共住而稱安樂住諸比丘如何此諸愚人持外道所持啞戒耶

(一三)

諸比丘此令未信者不信〔乃至」呵責說法已告諸比丘曰「諸比丘不得持外道所持啞戒持者墮惡作諸比丘住雨安居比丘可依三事行自恣〔三事者〕見疑也依此汝等互相隨順免罪尊律

(一四)

諸比丘行自恣者應如此行聰明賢能比丘告僧伽言『諸大德請聽我言今日行自恣若僧伽機熟者僧伽應行自恣』長老比丘應偏袒上衣蹲踞合掌而言『我以見疑向僧伽行自恣諸具壽以哀愍我而語若見我〔罪〕者即除之二次三次我于見疑向僧伽行自恣諸具壽哀愍我而語若見我〔罪〕者即除之』新參比丘應偏袒上衣蹲踞合掌而言『我以見[P.160]疑向僧伽行自恣二次三次若見我〔罪〕者即除之』」

(一)

爾時六群比丘于諸長老比丘蹲踞以行自恣時坐于座上少欲諸比丘忿怒非難「如何六群比丘于諸長老比丘蹲踞行自恣時坐于座上耶」時彼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諸比丘六群比丘于長老坐于座上真實耶」「世尊真實也」佛世尊呵責「諸比丘如何彼諸愚人于長老坐于座上耶諸比丘此令未信者不信〔乃至」呵責說法告諸比丘曰「諸比丘長老比丘蹲踞行自恣時不得坐于座上坐者墮惡作諸比丘許一切人蹲踞行自恣

(二)

爾時有一老羸比丘于一切人行自恣間蹲踞而待絕氣而倒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諸比丘行自恣間蹲踞自恣終時可坐于座

(一)

諸比丘心生思念「自恣〔日〕有幾何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諸比丘自恣有二〔日〕十四日與十五日也諸比丘如此自恣有二〔日〕

(二)

諸比丘心生思念「自恣羯磨有幾何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諸比丘有四自恣羯磨非法別眾自恣羯磨〔參照第二 布薩犍度一四(二)~(三)〕應學

(三)

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集會僧伽行自恣」如此說時有一比丘白「有病比丘不來」世尊曰「諸比丘許與病比丘自恣諸比丘與自[P.161]恣者應如此行彼病比丘應至一比丘處偏袒上衣蹲踞合掌而唱言『與我自恣我取自恣我行自恣』如此以身告之以語告之以身語告之即與自恣不以身告不以語告不以身語告非與自恣

(四)

若如此得者善若不得者諸比丘應將病比丘以牀或小牀接至僧伽中行自恣諸比丘若看護病患諸比丘心生思念〔參照第二 布薩犍度二二(二)〕僧伽應往彼處行自恣但于別眾不得行自恣若行自恣者墮惡作

(五)

諸比丘若持自恣者受自恣〔同第二 布薩犍度二二(三)~(四)但『清淨』換為『自恣』〕持自恣者墮惡作諸比丘于自恣日若僧伽有事許與自恣者與清淨欲此為僧事

(一)

爾時有一比丘于自恣日為親族所羈留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于自恣日為親族所羈留諸比丘應言彼親族『諸具壽此比丘行自恣間請須臾免此比丘

(二)

若如此得者善若不得者〔同第二 布薩犍度二四(二)但將『清淨』『布薩』改為『自恣』〕若行自恣者墮惡作

(三)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于自恣日為國王所逮捕為盜賊所逮捕為惡[P.162]人所逮捕為怨敵比丘所逮捕諸比丘應向彼怨敵比丘言于別眾不得行自恣若行自恣者墮惡作

(一)

爾時于一住處自恣之日住五比丘彼諸比丘心生思念「世尊規定僧伽應行自恣而我等僅五人我等如何行自恣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諸比丘許五人為僧伽行自恣

(二)

爾時于一住處自恣之日住四比丘彼諸比丘心生思念「世尊許五人為僧伽以行自恣而我等四人我等如何行自恣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諸比丘許四人互相行自恣

(三)

「諸比丘行自恣者應如此行聰明賢能比丘應告彼諸比丘曰『諸具壽請聽我言今日自恣若諸具壽機熟者我等互相行自恣』長老比丘偏袒上衣蹲踞合掌應言彼諸比丘曰『我以見疑向諸具壽行自恣諸具壽哀愍我而語若見我〔罪〕者即除之二次三次除之』新參比丘偏袒上衣蹲踞合掌應言彼諸比丘曰『我以見疑向諸具壽行自恣二次三次除之』」

(四)

爾時于一住處自恣之日住三比丘彼諸比丘心生思念「世尊許五人為僧伽可行自恣四人者可互相行自恣而我等僅三人我等應如何行自恣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諸比丘許三人可互相行自恣諸比丘行自恣[P.163]應如此為之聰明〔同第四 自恣犍度五(三)〕除之』」

(五)

爾時于一住處自恣之日住二比丘彼諸比丘心生思念「世尊許五人為僧伽可行自恣四人者可互相行自恣三人者可互相行自恣而我等二人我等如何行自恣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諸比丘許二人可互相行自恣

(六)

諸比丘行自恣時應如此為之長老比丘應偏袒上衣蹲踞合掌言新參比丘曰『我以見疑向具壽行自恣具壽哀愍我而語見我〔罪〕者除之二次三次除之』新參比丘應上衣合掌言長老比丘曰『我以見疑向具壽行自恣二次三次除之』」

(七)

爾時于一住處自恣之日住一比丘彼比丘心生思念「世尊許五人可為僧伽以行自恣四人者可互相行自恣三人者可互相行自恣二人者可互相行自恣而我僅一人我應如何行自恣耶」彼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

(八)

「諸比丘于一住處自恣之日住一比丘諸比丘彼比丘應淨諸比丘還來之勤行堂廷堂樹下處備飲食設牀座點明燈而坐若其他諸比丘來時應俱行自恣若不來時應攝持『今日乃我自恣也』若不攝持墮惡作

(九)

諸比丘于五比丘住處一人持來自恣四人不可為僧伽行自恣若行自恣者墮惡作諸比丘于四比丘住處一人持來自恣三人不得互相行自恣行自[P.164]恣者墮惡作諸比丘于三比丘住處一人持來自恣二人不得互相行自恣行自恣者墮惡作諸比丘于二比丘住處一人持來自恣一人不得攝持攝持者墮惡作

(一)

爾時有一比丘于自恣日犯罪彼比丘心生思念「世尊規定有罪者不得行自恣而我犯罪我應如何為之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諸比丘于此處〔參照第二 布薩犍度二七(一)~(二)〕應言懺悔以行自恣不得以此作自恣之障礙

(二)

爾時有一比丘正行自恣時憶念及罪彼比丘心生思念「世尊規定有罪者不得行自恣而我犯罪我應如何為之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正行自恣時憶念及罪諸比丘彼比丘應言鄰近比丘曰『我犯某罪由此出後即懺悔彼罪』如此言而行自恣由此不得作自恣障礙

(三)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正行自恣時心疑有罪諸比丘彼比丘〔參照第二 布薩犍度二七(四)~(八)〕應言懺悔以行自恣由此不得作自恣障礙

———誦品一終———

(一)

爾時于一住處自恣之日甚多其住處比丘集會五人或過〔五人〕彼等不知其住處有其他比丘未來者彼等思念是法思念是律思念和合別眾而行自恣彼等正行自恣時有其住處之其他比丘來者其數甚多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

(二)

「諸比丘此于一住處自恣之日甚多其住處比丘集會五人或過〔五人〕[P.165]彼等不知其住處有比丘未來者彼等思念是法思念是律思念和合別眾而行自恣彼等正行自恣時有其住處之其他比丘來者其數甚多諸比丘彼諸比丘應再行自恣已行自恣者無罪

(三)

諸比丘此于一住處自恣之日彼等正行自恣時有其住處之其他比丘來者其數相等已行自恣者是善行也餘者應行自恣已行自恣者無罪諸比丘此于一住處布薩之日彼等正行自恣時有其住處之其他比丘來者其數甚少已行自恣者是善行也餘者應行自恣已行自恣者無罪

(四)

諸比丘此于一住處自恣之日彼等已行自恣時有其住處之其他比丘來者其數甚多諸比丘彼諸比丘應再行自恣已行自恣者無罪諸比丘于此彼等已行自恣之時有其住處之其他比丘來者其數相等已行自恣者是善行也〔後來者〕應于彼等之前行自恣已行自恣者無罪諸比丘于此彼等已行自恣之時有其住處之其他比丘來者其數甚少已行自恣者是善行也〔後來者〕應于彼等之前行自恣已行自恣者無罪

(五)

諸比丘彼等已行自恣眾會未離座時〔同第四 自恣犍度七(四)〕已行自恣者無罪諸比丘于此彼等已行自恣部分眾會已離座時〔同第四 自恣犍度七(四)〕已行自恣者無罪諸比丘彼等已行自恣一切眾會已離座時〔同第四 自恣犍度七(四)〕已行自恣者無罪

———無罪十五事品終———

八~一三

〔參照第二 布薩犍度二九~三五〕

一四

(一)

「諸比丘于有比丘尼在坐之眾會不得行自恣行自恣者墮惡作諸比丘于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棄學者犯極罪者在坐之眾會不得行自恣行自恣者墮惡作

[P.168](二)

于不見罪而被舉者在坐之眾會不得行自恣行自恣者應依法而斷之因不懺悔罪而被舉者因不棄惡見而被舉者在坐之眾會不得行自恣行自恣者應依法而斷之

(三)

于黃門在坐之眾會不得行自恣行自恣者墮惡作賊住者歸于外道者畜生殺母者殺父者殺阿羅漢者污染比丘尼者破和合僧者出〔佛身〕血者二根者在坐之眾會不得行自恣行自恣者墮惡作

(四)

諸比丘眾會尚未離去時不得受別住者之自恣而行自恣諸比丘若非自恣〔之日〕不得行自恣但除僧伽和合時

一五

(一)

爾時于拘薩羅國一住處自恣之日發生蠻族怖畏諸比丘無法三語以行自恣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諸比丘許以再語行自恣」但蠻族怖畏逾益激烈比丘無法以再語行自恣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諸比丘許以一語行自恣」蠻族怖畏逾益激烈諸比丘無法以一語行自恣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諸比丘許住雨安居者齊唱而行自恣

(二)

爾時于一住處自恣之日眾人供奉布施至夜更甚彼諸比丘心生思念「眾人供奉布施至夜更甚若僧伽以三語行自恣時僧伽未自恣已但夜將已明我等如何為之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

(三)

「諸比丘于此一住處自恣之日眾人供奉布施至夜更甚若諸比丘于[P.169]此心生思念『眾人夜將明矣』時聰明賢能比丘應告僧伽言『諸大德請聽我言眾人供奉布施至夜更甚若僧伽三語行自恣僧伽自恣未已但夜將已明若僧伽機熟者僧伽應再語一語住雨安居者可齊唱以行自恣

(四)

諸比丘于此一住處自恣之日諸比丘說法經師結集諸經持律者決定戒律宣法者談法諸比丘爭論至夜更甚于此若諸比丘心生思念『諸比丘爭論至夜更甚若僧伽以三語行自恣時僧伽自恣未已夜將已明』聰明賢能比丘應告僧伽言『諸大德請聽我言諸比丘爭論至夜更甚若僧伽以三語行自恣時僧伽自恣未已夜將已明若僧伽機熟者僧伽應再語一語住雨安居者可齊唱行自恣』」

(五)

爾時于拘薩羅國一住處自恣之日大比丘僧團集會防雨之處少而大雲飛騰彼諸比丘心生思念「此處大比丘僧團集會防雨之處少而大雲飛騰若僧伽以三語行自恣時僧伽自恣未已雨將已降我等應如何為之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

(六)

「諸比丘此于一住處自恣之日大比丘僧團集會防雨之處少而大雲飛騰于此若諸比丘心生思念『此處大比丘僧團雨將已降』聰明賢能比丘應告僧伽言『諸大德請聽我言如此大比丘僧團雨將已降若僧伽機熟者僧伽應再語一語住雨安居者可齊唱以行自恣

(七)

諸比丘此于一住處自恣之日有國王障礙乃至盜賊障礙火障礙水障礙人障礙非人障礙猛獸障礙蛇障礙命障礙梵行障礙于此若諸比丘心生思念『此是梵行之障礙也若僧伽以三語行自恣時[P.170]僧伽自恣未已梵行障礙將已生』時聰明賢能比丘應告僧伽言『諸大德請聽我言此是梵行障礙若僧伽以三語行自恣時僧伽自恣未已梵行障礙將已生若僧伽機熟者僧伽應再語一語住雨安居者可齊唱以行自恣』」

一六

(一)

爾時六群比丘有罪而行自恣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諸比丘有罪者不得行自恣行自恣者墮惡作諸比丘有罪而行自恣者得容許〔僧伽〕責難其罪

(二)

爾時六群比丘已蒙乞容許而不欲與容許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諸比丘不欲與容許者許禁止其自恣諸比丘禁止者應如此為之自恣之日〔即〕十四日或是十五日彼人現前之時應于僧伽中言『諸大德請聽我言某甲其人有罪我禁止其自恣于彼現前處不得行自恣』如此以禁止自恣

(三)

爾時六群比丘念「善行比丘禁止我等自恣」先與清淨無罪諸比丘以無事無因禁止其自恣于諸已行自恣者亦禁止其自恣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諸比丘對清淨無罪諸比丘無事無因不得禁止其自恣禁者墮惡作諸比丘于諸已行自恣者亦不得禁止其自恣禁者墮惡作

(四)

諸比丘自恣如此者可禁止如此者不可禁止諸比丘如何不能禁止自恣耶諸比丘若以三語說自恣語盡之時若禁止自恣者自恣不可禁止諸比丘若再語諸比丘若一語諸比丘若住雨安居者以齊唱自恣語盡之[P.171]若禁止自恣者自恣不可禁止諸比丘如此自恣者不可禁止也

(五)

諸比丘如何自恣可禁止耶諸比丘若以三語說自恣語未盡時[1]即禁止自恣者自恣可禁止也諸比丘若再語諸比丘若一語諸比丘若住雨安居者齊唱自恣語未盡時即禁止自恣者自恣可禁止也諸比丘如此者自恣可禁止也

(六)

諸比丘此處自恣之日有比丘禁止〔他〕比丘自恣若于彼比丘他比丘等心知『此具壽身行不淨語行不淨命不淨愚癡暗昧受問不能答』時即言『比丘不得訟論』制止之僧伽應行自恣

(七)

諸比丘于此處自恣之日有比丘禁止〔他〕比丘自恣若于彼比丘其他諸比丘心知『此具壽身行清淨語行不淨命不淨愚癡暗昧受問而不能答應行自恣

(八)

諸比丘于此自恣之日有比丘禁止〔他〕比丘自恣若于彼比丘他諸比丘心知『此具壽身行清淨語行清淨命不淨愚癡暗昧受問而不能答』者應行自恣

(九)

諸比丘于此自恣之日有比丘禁止〔他〕比丘自恣若于彼比丘他諸比丘心知『此具壽身行清淨語行清淨命清淨愚癡暗昧受問而不能答』時應行自恣

(一〇)

諸比丘于此自恣之日有比丘禁止〔他〕比丘自恣若于彼比丘他諸比丘心知『此具壽身行清淨語行清淨命清淨賢明受問即能回答』時應言彼曰『汝禁止此比丘自恣者是因何而禁之耶因壞戒而禁止耶因壞行而[P.172]禁止耶因壞見而禁止耶

(一一)

若彼言『我乃因壞戒而禁止之因壞行而禁止之因壞見而禁止之』時應向彼言『具壽汝知壞戒耶知壞行耶知壞見耶』若彼言『我知壞戒知壞行知壞見』時應向彼言『何等為壞戒耶何等為壞行耶何等為壞見耶

(一二)

若彼言『四波羅夷與十三僧殘為壞戒偷蘭遮波逸提波羅提提舍尼惡作惡說為壞行邪見邊執見為壞見』時應向彼言『汝禁止此比丘自恣是由見而禁止耶由聞而禁止耶由疑而禁止耶

(一三)

若彼言『我由見而禁止之由聞而禁止之由疑而禁止之』時應向彼言『汝于此比丘因見而禁止自恣者汝見者何耶何為見耶何時見耶何處見耶見犯波羅夷耶見犯僧殘耶見犯偷蘭遮波逸提波羅提提舍尼惡作惡說耶汝在何處耶此比丘在何處耶汝為何事耶此比丘為何事耶

(一四)

若彼言『我于此比丘非因見而禁止其自恣是因聞而禁止其自恣』時應向彼言『汝于此比丘由聞而禁止其自恣者汝聞何耶何為聞耶何時聞之耶何處聞之耶聞犯波羅夷耶聞犯僧殘耶聞犯偷蘭遮波逸提波羅提提舍尼惡作惡說耶由比丘聞耶由比丘尼聞耶由式叉摩那聞耶由沙彌聞耶由沙彌尼聞耶由優婆塞聞耶由優婆夷聞耶由國王聞耶由王臣聞耶由外道聞由外道之弟子聞耶

(一五)

若彼言『我于此比丘非由聞以禁止其自恣由疑以禁止其自恣』時應向彼言『汝于此比丘由疑以禁止自恣者汝疑何者耶何為疑耶何時疑之[P.173]何處疑之耶疑犯波羅夷耶疑犯僧殘耶疑犯偷蘭遮波逸提波羅提提舍尼惡作惡說耶由比丘聞而疑之耶由外道之弟子聞而疑之耶

(一六)

若彼言『我于此比丘非由疑而禁止其自恣由何禁止此比丘自恣我不知也』諸比丘若彼詰難比丘由徵問不適于有智之同梵行者之心者則言『被詰難之比丘無過』應止〔其〕說

(一七)

諸比丘若彼詰難比丘自言以無根波羅夷難之者于處僧殘後僧伽應行自恣諸比丘若彼詰難比丘自言以無根之僧殘難之者于如法治後僧伽應行自恣若彼詰難比丘自言以無根偷蘭遮波逸提波羅提提舍尼惡作惡說難之者于如法治後僧伽應行自恣

(一八)

諸比丘若彼被詰難之比丘自言犯波羅夷者擯滅之後僧伽應行自恣諸比丘若彼被詰難之比丘自言犯僧殘者于處僧殘之後僧伽應行自恣諸比丘若彼被詰難之比丘自言犯偷蘭遮波逸提波羅提提舍尼惡作惡說者于如法治後僧伽應行自恣

(一九)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自恣之日犯偷蘭遮部分比丘見是偷蘭遮部分比丘見是僧殘諸比丘見為偷蘭遮之諸比丘伴同彼比丘于一面如法治後應到僧伽言『彼比丘之罪如法除矣若僧伽機熟者僧伽應行自恣

(二〇)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自恣之日犯偷蘭遮部分諸比丘見是偷蘭遮[P.174]分諸比丘見是波逸提部分諸比丘見是偷蘭遮部分諸比丘見是波羅提提舍尼部分諸比丘見是偷蘭遮部分諸比丘見是惡作部分諸比丘見是偷蘭遮部分諸比丘見是惡說諸比丘見是偷蘭遮之比丘等以彼比丘〔同第四 自恣犍度一六(一九)〕僧伽應行自恣

(二一)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自恣之日犯波逸提犯波羅提提舍尼犯惡作犯惡說部分諸比丘見是惡說部分諸比丘見是僧殘諸比丘見是惡說之比丘以彼比丘〔同第四 自恣犍度一六(一九)〕僧伽應行自恣

(二二)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自恣之日犯惡說部分諸比丘見是惡說部分諸比丘見是偷蘭遮部分諸比丘見是惡說部分諸比丘見是波逸提部分諸比丘見是惡說部分諸比丘見是波羅提提舍尼部分諸比丘見是惡說部分諸比丘見是惡作諸比丘見是惡說之比丘等以彼[A1]比丘〔同第四 自恣犍一六(一九)〕僧伽應行自恣

(二三)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自恣之日于僧伽中言『諸大德請聽我言見有如此事但不見其人若僧伽機熟者除事之後僧伽應行自恣』應言彼曰『世尊規定唯清淨者可行自恣若見事不見人者立即語此〔事〕

(二四)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自恣之日于僧伽中言『諸大德請聽我言見有如此人但不見其事若僧伽機熟者除人之後僧伽應行自恣』應言彼曰『世尊規定應和合以行自恣若見人不見事者立即語此〔人〕

(二五)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自恣之日于僧伽中言『諸大德請聽我言見有如此事與人若僧伽機熟者除事與人之後僧伽應行自恣』應言彼曰『世尊規定應清淨和合以行自恣若知事與人者立即語此〔事與人〕

(二六)

諸比丘若于自恣之前見事之後見人而語者善諸比丘若自恣之前[P.175]見人之後見事而語者善諸比丘若自恣之前見事與人行自恣之後若發起之者發起波逸提也[2]

一七

(一)

爾時有多數同見相親諸比丘于拘薩羅國一住處入雨安居于彼等鄰近有其他諸比丘常訴訟鬥諍爭論談論于僧伽行諍事彼等〔亦〕入雨安居〔思〕「我等于彼比丘等住雨安居而行自恣時禁止其自恣」彼比丘等聞之「我等鄰近有他諸比丘常訴訟行諍事彼等〔亦〕入雨安居〔思〕『我等禁止』我等應如何為之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

(二)

「諸比丘此處有多數同見相親諸比丘于一住處入雨安居彼等鄰近有他諸比丘常訴訟行諍事彼等〔亦〕入雨安居〔思〕『我等禁止』諸比丘許彼諸比丘于十四日行二或三布薩以是應于〔他〕諸比丘之前行自恣諸比丘若彼常訴訟行諍事之諸比丘到其住處者其住處比丘等應速集會而行自恣行自恣後應言『我等已行自恣諸具壽隨意行之

(三)

諸比丘若彼常訴訟行諍事之諸比丘不意〔忽然〕到彼住處者諸比丘其住處比丘等設牀座備洗足水足台足布迎取衣問〔欲〕水否應對招呼彼等後往境界外以行自恣行自恣後應言『我等已行自恣諸具壽可隨意為之

(四)

若如此得者善若不得者其住處聰明賢能比丘應告其住處諸比丘曰[P.176]『此住處諸具壽請聽我言若具壽等機熟者今行布薩誦波羅提木叉于次新月行自恣』諸比丘若彼常訴訟行諍事比丘等向彼諸比丘言『善哉今與我等行自恣』者彼等應言『汝等非我等自恣之主我等尚未行自恣

(五)

諸比丘若彼常訴訟行諍事之諸比丘共住至新月時諸比丘其住處聰明賢能比丘應告其住處諸比丘曰『此住處諸具壽請聽我言于次滿月行自恣』諸比丘若彼常訴訟行諍事之諸比丘向彼諸比丘言『善哉今與我等行自恣』時應告彼等曰『汝等非我等自恣主我等尚未行自恣

(六)

諸比丘若彼常訴訟行諍事之諸比丘共住至其滿月諸比丘彼一切比丘雖不欲者于次滿月〔即〕于迦剌底迦月之滿月行自恣

(七)

諸比丘若彼諸比丘行自恣時病者禁止無病者自恣則應言彼曰『具壽有病者世尊說病者不堪受問且待病癒病癒之後若欲者可詰難之』若如此說彼猶詰難者不恭敬波逸提也[3]

(八)

諸比丘若彼諸比丘行自恣時無病者禁止病者自恣則應言彼曰『此比丘乃病者也世尊說病者不堪受問且待此比丘病癒病癒之後若欲者可詰難之』若如此說彼猶詰難者不恭敬波逸提也

(九)

諸比丘若彼諸比丘行自恣時病者禁止病者自恣則應言彼等曰『諸具壽病者也世尊說病者不堪受問汝等且待病癒病癒之後若欲者可詰難之』若如此說彼猶詰難者不恭敬波逸提也

(一〇)

諸比丘若彼諸比丘行自恣時無病者禁止無病者自恣僧伽糾問兩者如法治理後即應行自恣

[P.177]一八

(一)

爾時有多數同見相親諸比丘于拘薩羅國一住處入雨安居彼等和合歡喜無爭得精舍安樂而住彼諸比丘心生思念「我等和合得精舍若我等今行自恣而諸比丘于自恣已出而遊行若是則我等將失此安樂精舍我等應如何為之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

(二)

「諸比丘此處有多數同見相親諸比丘于一住處入雨安居彼等和合得精舍若彼諸比丘于此心生思念『我等和合』若失時諸比丘許彼諸比丘行自恣攝取[4]

(三)

諸比丘行此者應如此為之一切人應于一處集會集會之後聰明賢能比丘應告僧伽言『諸大德請聽我言我等和合歡喜無爭得精舍安樂而住若我等今行自恣諸比丘于自恣已而出遊行若是則我等將失此安樂精舍若僧伽機熟者僧伽應行自恣攝取今行布薩誦波羅提木叉于次迦[A2]剌底迦月之滿月僧伽應行自恣此乃表白

(四)

諸大德請聽我言我等和合將失僧伽行自恣攝取今行布薩誦波羅提木叉于次迦[A3]剌底迦月之滿月以行自恣諸大德行自恣攝取今行布薩誦波羅提木叉于次迦[A4]剌底迦月之滿月以行自恣具壽聽者默然不聽者請言僧伽行自恣攝取今行布薩誦波羅提木叉次迦[A5]剌底迦月之滿月以行自恣具壽聽故默然我如是了知

(五)

諸比丘行自恣攝取時若有一比丘言『我欲往外地遊行我于外地有[P.178]事』者應言彼曰『善自恣已可往』諸比丘若彼比丘行自恣時禁〔他〕一比丘行自恣者應言彼曰『汝非我自恣主我尚未行自恣』諸比丘若彼比丘行自恣時有一比丘禁止彼比丘自恣者僧伽應糾問兩人如法治理

(六)

諸比丘若彼比丘外地行事已于迦[A6]剌底迦月之滿月前還彼住處諸比丘若諸比丘行自恣時有一比丘禁止彼比丘自恣者應言彼曰『汝非我自恣之主我已行自恣矣』諸比丘若諸比丘行自恣時彼比丘禁止隨一比丘自恣僧伽應糾問兩人如法治理後僧伽應行自恣

此犍度有四十六事攝頌曰

于拘薩羅國     入住雨安居
以往見世尊     乃及非安樂
與畜獸共住     行自恣牀座[5]
自恣日之二     自恣之羯磨
病比丘親族     王盜賊惡人
及怨敵比丘     五人與四人
三人與二人     一人及犯罪
有罪憶念     一切之僧伽
以疑少     其住處比丘
十四日標識     二種共住者
應往不應往     尼等坐眾會
與欲假自恣[6]     蠻族夜更
障礙及自恣     不與我等先
不可以禁止     比丘依何禁
何者為壞戒     壞行壞見耶
乃于見聞疑     詰難之比丘
被詰難比丘     偷蘭遮
自恣之攝取     非自恣之主

校注

[0227001] 「未盡」(apariyositāya)原本作 pariyositāya 此依暹羅本改 [0233002] 「發起波逸提」(ukkoṭanakaṁ pācittiyaṁ)參考律藏原典第四卷一二六頁波逸提第六三 [0235003] 「不恭敬波逸提」(anādariye pācittiyaṁ)古譯作「輕師及戒波逸提」律藏原典第四卷一一三頁波逸提五四 [0236004] 「自恣攝取」(pavāraṇā-saṁgaha)規定自恣日行布薩改于次迦剌底迦月之滿月行自恣 [0238005] 「牀座」(āsaṇa)原本 āpaṇā 誤 [0238006] 「自恣」原本 apavāraṇā誤
[A1] 比【CB】此【南傳】
[A2] 剌【CB】刺【南傳】
[A3] 剌【CB】刺【南傳】
[A4] 剌【CB】刺【南傳】
[A5] 剌【CB】刺【南傳】
[A6] 剌【CB】刺【南傳】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