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涅槃經會疏

南本大般涅槃經會疏卷第六

[科03]大般涅槃經四依品第八(卷第六)

北涼 天竺三藏 曇無讖 譯

晉 沙門 慧嚴 慧觀 謝靈運 重治

四依品

四者數也依者憑也一切世間憑之得益故言四依憑有二種一憑自法取益二憑他取益若唯憑法不兼憑人不名為依若依人者兼得於法文云四人出世護持建立利益義強故立四依答上云何得廣大為眾作依止問廣大法也得者人也直論廣大亦可依止未必有人若得法者人必有法上問得法人今答得法人故知從人立四依名又昔人雜真偽依法簡人今法混大小依人簡法令依正人取正法故依於四人立四依品又昔依法簡人則其人無法法亦不徧如捨此就彼以求虗空今明人即秉法不捨此就彼故從四人立四依品是用四悉檀意以釋品也問如來是正人何不作如來像四果非正人那作四果像答佛雖正人其出佛後故不得作如來之像四果非正人謂四果是真福田化道易行宜作此像問餘像難者楞嚴何故種種示現答通論悉作別存四果自有如來為如來如來為四依四依為如來四依為四依四依為四果四果為四果四果不能為四依雖有諸義今取一途即是四依為四果像問如來為四依可得四依為一依不答上開一相為四相合四相為一相開則百解脫合則[A1]但是如來涅槃今從涅槃開出四依合則還是佛為四依問何故初令依法後令依人答佛初出世邪人甚多使依正法簡邪人後無邪人唯有小法令依正人簡小法亦是初人利故依法今人鈍故依人究竟而論人法雙依文云依法者是法性法性即如來舊明四依位行不同地論人三十心前是弟子位三十心是師位初地[A2]已上是第二依皆師位成論人十住六心[A3]已前是弟子位七住[A4]已上是初依師位又云十二心[A5]已前是弟子位十三心是初依師位彼見華嚴十三心為主為導為尊為勝又十七心[A6]已前弟子位十八心[A7]已上是初依師位又十九心[A8]已前是弟子位二十心道種終心是初依師位中論師十信皆非師位十住初心去至六住是初依師位從七住至七地是第二依位八地九地是第三依位第十地是第四依位差別為論初有煩惱無涅槃後有涅槃無煩惱無差別論初後俱有煩惱俱有涅槃然地人是別義中論是圓義成論三十心不斷別惑而於中立依別圓俱不成今約地前未斷別惑是初依地上斷別惑作三依者是別義約十信是初依三十心十地斷別惑作三依者是圓義就圓義更作通別通者四十心共作四依別者十信是初依初住至六住是第二依七住至九住是第三依十住是第四依餘皆例爾他明初依有師弟位今則不爾四依通是師位能為世間作依止故通是弟子位弘宣佛法故別論初依唯弟子後依唯師中間亦師亦弟子(云云)分此品為八一標名相二辨利益三明出時四論植因五判罪福六勸供養七簡真偽八會今昔初文為三一標章歎二列數歎三示相歎標章者

[科01]佛復告迦葉善男子是大般涅槃微妙經中有四種人能護正法建立正法憶念正法能多利益憐憫世間為世間依安樂人天

大涅槃中有四種人此四皆得涅槃法故名涅槃中人若俱得法云何初依具煩惱性今明得法多種初依相似得法後三分真得法真似合論皆在涅槃此中通歎四人自行化他之德於有佛法處不令他緣擾亂故言能護於無佛法處能令興顯故言建立有無兩處皆能住持故言憶念此三句自行德也有佛法處能令增上故言能多利益無佛法處能使見聞故言憐憫有無兩處雙作依止今按此句歎益他德

二從何等為四者列數歎也

[科02]何等為四有人出世具煩惱性是名第一須陀洹人斯陀含人是名第二阿那含人是名第三阿羅漢人是名第四是四種人出現於世能多利益憐憫世間為世間依安樂人天

具煩惱性名第一者依別教判即三十心依圓教判即十信位此之兩位皆斷通惑則不得言具煩惱事皆伏別惑其事不起其性猶存故言具煩惱性次初二果名第二者依別教判初地至六地若依圓教一途別判初住至六住準通共乘見地至薄地俱未離欲若準大乘七地亦有未離肉身(云云)三果為第三依者依則教判是八九地若依圓教一途別判在八住位準小乘判不還欲界準大乘判七地之位不還三界(云云)第四果可解若細就圓教判者(云云)

三從云何名為去是示相歎為二先示四人相後總歎德初文自為四初人時為三一伏道相二修行相三位相初伏道者

[科03]云何名為具煩惱性

煩惱未除故名為具事[A9]已被伏但惑體在故名為性故是伏道

次修行相者

[科04]若有人能奉持禁戒威儀具足建立正法從佛所聞解其文義轉為他人分別宣說所謂[1]少欲多欲非道廣說如是八大人覺有犯罪者教令發露懺悔滅除善知菩薩方便所行祕密之法

伏惑行行不出自他自行不出戒慧二學化他不出生善破惡罪而言之不出權實二智善知方便權智也祕密之法實智也尋文可見八大人覺者出遺教經少欲知足遠離精進正念正定正慧不戲論少欲是道多欲非道乃至不戲論是道戲論非道(云云)

三位相為三初以凡簡聖次以聖簡凡後以因簡果而定其位

[科05]是名凡夫非第八人第八人者不名凡夫名為菩薩不名為佛

初是凡非聖者菩薩非佛非第八人者用共地釋之八人是斷道初依伏道故非第八又後後向前八人地是第八故言非第八人

第二依相亦三一證相二行相三位相

[科06]第二人者名須陀洹斯陀含若得正法

初證相中若得正法者是斷道證別惑既除佛性乃顯與法相應修道故得故云得法

[科07]受持正法從佛聞法如其所聞聞[A10]已書寫受持讀誦轉為他說若聞法[A11]已不寫不受不持不說而言奴婢不淨之物佛聽畜者無有是處

次行相中受持正法者即從真起行例如小乘修道之行亦不出自行化他然證道行行心純是法無有非法故言不淨之物佛聽畜者無有是處(云云)

三是名下位相小難

[科01]是名第二人如是之人未得第二第三住處名為菩薩[A12]已得受記

舊云未得色無色定又四忍為論但得伏順未得無生寂滅今明若準前人亦應可[1]然以前簡後是[2]名第二人以後簡前未得第二第三住處準小乘中佛為第一身子第二阿難第三此中以後同前簡之故佛是第一第四依是第二第三依是第三此人未得如是第二第三住處名為菩薩定是因位[A13]已得受記定當得果此人斷無明見佛性緣熟即能八相成道故言[A14]已得受記古來三釋皆不可解河西云後人從初人受名第四從第三第三從第二第二從第一即名第一人所以未得第二第三住處觀師云合凡聖兩人共作一依但是初依未得第二第三住處依增一集初二二果為第二依人初果未得第二第二果未得第三彰此二果竝有未得同是功用故為一依此解易見不同諸師今明若依圓教初依之人既斷通惑永別三界豈有第二依未得色無色界住處若依別教地前初依亦斷通惑早過三界不應以色無色為第二三亦不應以初果為一住處斯陀含為第二住處第三人相亦三一證相二行相三位相

[科02]第三人者名阿那含阿那含者誹謗正法若言聽畜奴婢僕使不淨之物受持外道典籍書論及為客塵煩惱所障諸舊煩惱之所覆葢若藏如來真實舍利及為外病之所惱害或為四大毒蛇所侵論說我者悉無是處若說無我斯有是處說著世法無有是處若說大乘相續不絕斯有是處若所受身有八萬戶蟲亦無是處永離淫欲乃至夢中不失不淨斯有是處臨終之日生怖畏者亦無是處

初證相乃多略示三業清淨不誹謗正法去是口淨及為客塵去是意淨不藏舍利去是身淨骨肉所覆法身隱沒名如來藏今法身顯舍利不藏即是身淨不論說我者重明口淨受身無蟲重明身淨臨終不怖即是意淨

次阿那含者為何謂去明行相

[科03]阿那含者為何謂也是人不還如上所說所有過患永不能汙往[3]反周旋

名為不還如上說者指第四卷後不還欲界乃至不還三界即是往行能入欲界不為二十五有過患所汙即是返行往返利物即是周旋

三名為菩薩去即判位相

[科04]名為菩薩[A15]已得受記不久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則名為第三人也

第四依相亦三一證相二位相三行相雖不如前次第三義是同

[科05]第四人者名阿羅漢阿羅漢者斷諸煩惱捨於重擔逮得[A16]己利所作[A17]已辦

初文云斷諸煩惱者殺通別兩賊明其因亡捨於重擔者不受分段變易兩生明其果喪逮得[A18]己利者得佛所得所作[A19]已辦者至第十地學行窮滿是名應供

住第十地即是判位出其處所

[科06]住第十地

三得自在智下即行相

[科07]得自在智隨人所樂種種色像悉能示現如所莊嚴欲成佛道即能得成能成如是無量功德名阿羅漢

得自在智即自行相隨人所樂即化他行相欲成佛即成結自在之智

是名四人去二總歎四人自行化他功德

[科08]是名四人出現於世能多利益憐憫世間為世間依安樂人天於人天中最尊最勝猶如如來名人中勝為歸依處

迦葉白佛去第二明依利益外遣魔邪內淨結業至功妙用利益世間就文為二初教聲聞降二不教菩薩降初番有問答問為三初唱不依二釋不依三結唱不依如文

[科09]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不依是四種人

[科10]何以故如瞿師羅經中佛為瞿師羅說若天魔梵為欲破壞變為佛形具足莊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圓光一尋面[4]部圓滿猶月盛明眉間毫相白逾珂雪如是莊嚴來向汝者汝當檢校定其虗實既覺知[A20]已應當降伏世尊魔等尚能變作佛形況不能變作羅漢等四種之身坐臥空中左脅出水右脅出火身出煙炎猶如火聚

釋中瞿師羅翻為美音

[科01]以是因緣我於是中心不生信或有所說不能稟受亦無敬念而作依止

佛答為兩一然問觀察二正降魔

[科02]佛言善男子於我所說若生疑者尚不應受況如是等是故應當善分別知是善不善可作不可作如是作[A21]已長夜受樂

佛是外緣內須信智智照邪非信受正法於佛尚須信智况復餘耶

正降魔為二初譬次合譬為三初譬魔來次譬魔降三譬魔退

[科03]善男子譬如偷狗夜入人舍

偷狗譬魔舍譬佛法夜入譬正法衰羸弟子起無明為夜六卷云賊狗

次其家婢使下正譬降魔

[科04]其家婢使若覺知者即應驅詈汝疾出去若不出者當斷汝命

三乘之中聲聞最劣譬之婢使斷命者五繫繫之魔偽不行義如斷命

三偷狗聞下魔退

[科05]偷狗聞之即去不還

汝等下合譬合上三譬可尋

[科06]汝等從今亦應如是降伏波旬

[科07]應作是言波旬汝今不應作如是像若故作者當以五繫繫縛於汝

五繫二釋一五屍繫二繫五處五屍表五種不淨觀伏愛魔五繫表五門觀伏見魔見魔是偷愛魔是狗

[科08]魔聞是[A22]已便當還去如彼偷狗更不復還

迦葉白佛去是第二不教菩薩降魔此章有問有答問為兩初明依法自足

[科09]迦葉白佛言世尊如佛為瞿師羅長者說若能如是降伏魔者亦可得近大般涅槃

二明何用依人

[科10]如來何必說是四人為依止處如是四人所可言說未必可信

佛答為三初然問次正答三讚歎然問如文

[科11]佛告迦葉善男子如我所說亦復如是非為不爾

次正答為三一法二譬三結成法說又二初唱兩章門

[科12]善男子我為聲聞有肉眼者說言降魔不為修學大乘人說

次雙釋小大

[科13]聲聞之人雖有天眼故名肉眼學大乘者雖有肉眼乃名佛眼何以故是大乘經名為佛乘如此佛乘最上最勝

聲聞雖天而肉不能徹理為魔所罥所以須教菩薩雖肉而佛徧無不照魔界即佛所以不教(云云)

二譬為三初譬佛教聲聞二譬佛不教菩薩三譬菩薩教聲聞初譬有開有合開譬有三謂教方便教起念教破敵

[科14]善男子譬如有人勇健威猛有怯弱者常來依附其勇健人常教怯者汝當如是持弓執箭修學[1]矟道長鉤[2]罥索

初方便中云勇健譬佛性怯弱譬聲聞聲聞之人常依附佛四念處如弓五善根如箭神通如槊五繫如羂索

次又復告言去是教三勝念

[科15]又復告言夫鬬戰者雖如履刀不應自生怖畏之念當視人天生輕弱想應自生心作勇健意

不怖是教戒視他是教定勇健是教慧

或時有人去是破敵又為三謂魔來魔降魔退

[科16]或時有人無有膽勇詐作健相執持弓刀種種器仗以自莊嚴來至陣中厲聲大呼

魔無智慧故言無膽變為相好詐作健相邪定為弓邪慧為刀世技為器伎陣中大呼者說五諦六陰十九界十三入等

汝於是等正降

[科01]汝於是人亦復不應生於憂怖

如是輩下是魔退

[科02]如是輩人若見汝等不怖畏者當知是人不久散壞如彼偷狗

善男子去合譬

[科03]善男子如來亦爾告諸聲聞汝等不應畏魔波旬若魔波旬化作佛身至汝所者汝當精勤堅固其心令彼降伏時魔即當愁憂不樂復道而去

但合後兩不合初一精進堅固合上教三勝念

善男子下是第二不教菩薩降魔文為三初不教降次釋不降三譬顯

[科04]善男子如彼健人不從他習學大乘者亦復如是得聞種種深密經典其心欣樂不生驚怖

初聞深經者聞魔界如即佛界為此義故不教降也

[科05]何以故如是修學大乘之人[A23]已曾供養恭敬禮拜過去無量萬億佛故雖有無量億千魔眾欲來侵嬈於是事中終不驚畏

內乘大乘外憑佛力眾魔羣盜如螢見日則失威光此乃釋其不降之意

譬顯可尋

[科06]善男子譬如有人得阿竭陀藥不畏一切毒蛇等畏是藥力故亦能消除一切諸毒是大乘經亦復如是如彼藥力不畏一切諸魔惡毒亦能降伏令不復起

復次善男子下三譬菩薩教聲聞有譬有合譬為四一魔化聲聞二聲聞受化三四依降魔四聲聞還本復能發心

[科07]復次善男子譬如有龍性甚弊惡欲害人時或以眼視或以氣噓

魔用通力轉變猶如大龍無慈善心此弊惡魔攝化聲聞如欲害人眼視譬神通氣噓譬邪說

次是故下聲聞受化

[科08]是故一切師子虎豹豺狼狗犬皆生怖畏是等惡獸聞聲見形或觸其身無不喪命

見形者覩其變聞聲者聞其辯觸身者惑其術喪命者失善根

三有善呪下四依降魔也

[科09]有善呪者以呪力故能令如是諸惡毒龍金翅鳥等惡象師子虎豹豺狼柔善調順悉任乘御

善呪者即是大乘涅槃中道之法力

四如是等下聲聞還本乃至發心

[科10]如是等獸見彼善呪即便調伏

聲聞緣覺下合譬備合四譬先合聲聞受化

[科11]聲聞緣覺亦復如是見魔波旬皆生恐怖

次合魔化聲聞

[科12]而魔波旬亦復不生畏懼之心猶行魔業

三學大乘者下合四依降魔

[科13]學大乘者亦復如是見諸聲聞怖畏魔事於此大乘不生信樂先以方便降伏諸魔悉令調善堪任為乘因為廣說種種妙法

四聲聞去合還本進發

[科14]聲聞緣覺見調魔[A24][1]乃生怖畏於此大乘無上正法方生信樂作如是言我等從今不應於此正法之中而作障閡

復次去即是第三結成為三初結為聲聞

[科15]復次善男子聲聞緣覺於諸煩惱而生怖畏

次結不教菩薩

[科16]學大乘者都無恐懼修學大乘有如是力

三雙結兩意

[科17]以是因緣上所說者為欲令彼聲聞緣覺調伏諸魔非為大乘

三是大涅槃去讚歎文還讚美菩薩人法初讚現在人法

[科01]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不可消伏甚奇甚特若有聞者聞[A25]已信受能信如來是常住法如是之人甚為希有如優曇華

次讚未來人法

[科02]我涅槃後若有得聞如是大乘微妙經典生信敬心當知是等於未來世百千億劫不墮惡道

爾時佛告去是第三明四依出時是時為用非時無益若佛在世正法猶興飽德豐道何勞助弘若佛滅後正法衰羸無醫無藥應須治救方假四依文為三初佛通說時二迦葉別問三迦葉料簡通說時者

[科03]爾時佛告迦葉菩薩善男子我涅槃後當有百千無量眾生誹謗不信是大涅槃微妙經典

佛涅槃後時通正像末是通說時

次從迦葉白佛下是別問時有問有答問為兩一滅後久近不如法時

[科04]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是諸眾生於佛滅後久近便當誹謗是經

二滅後久近如法救時

[科05]世尊復有何等純善眾生當能拔濟是謗法者

次從佛告去佛答二問

[科06]佛告迦葉善男子我般涅槃後四十秊中於閻浮提廣行流布然後乃當隱沒於地

後四十秊者正法八十秊分為前後即是後四十秊經說不同一云正像各千秊一云各五百秊一云正法五百像法一千或云正法一百或云八十葢由緣有濃淡致說有[1]奢促若前四十秊去佛猶近如法人多後四十秊去佛小遠猶有見佛者如釋論優波毱多見秊百二十尼問佛相好比丘威儀當知後四十秊猶有見佛人也恐是後非法起時多誹謗故一解云正法五百除四百二十秊取八十秊分為前後前四十秊廣行流布後四十秊隱沒於地一云不然佛滅後百一十六秊王作大會異部起計優波毱多不能融會爾時佛法稍[2]就澆漓豈唯四百六十方沒於地當知迦葉阿難持法四十秊與佛在不異後四十秊去聖日遠[A26]已就澆薄而後文迦葉問佛去後四十秊沒地何時還出佛答正法欲滅餘八十秊前四十秊還出過此復沒正當此言正道四百二十秊後之興沒又一解佛三十成道若秊十歲人悟道者至佛滅時其秊六十見佛始終融會大小於佛滅後四十秊秉教如佛在不殊過此[A27]已後不見佛始者不能整理生斷常計故言隱沒於地而不導百三十歲者秊耆根熟不能匡正故不言之問十歲者見佛始迦葉阿難佛得道日生此不見始何能持法如佛在耶答此二人者迦葉是長子阿難得佛覺三昧不比餘人(云云)

次從善男子去答如法人能拔濟者文為兩先正答後歎勸正答又二初褒貶小大二正明救濟初褒貶開譬合譬開譬為四一譬大

[科07]善男子譬如甘蔗稻米石蜜酥酪醍醐隨有之處其土人民皆言是味味中第一

二譬小

[科08]或復有人純食粟米及稊稗子是人亦言我所食者最為第一

三結貶

[科09]是薄福人受業報故

四結褒

[科10]若是福人耳初不聞粟稗之名所食唯是糠粮甘蔗石蜜醍醐

即此褒中云糠粮譬常甘蔗譬樂石蜜譬我醍醐譬淨粟稗譬無常等也

合譬如文

[科11]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鈍根薄福不樂聽聞如彼薄福憎惡糠粮及石蜜等二乘之人亦復如是憎惡無上大涅槃經

[科01]或有眾生其心欣樂聽受是經聞[A28]已歡喜不生誹謗如彼福人食於糠粮

二善男子下正明四依救濟先譬後合譬有三一敘小乘化二大乘化三小受大化初文者

[科02]善男子譬如有王居在深山險難惡處雖有甘蔗糠粮石蜜以難得故貪惜積聚不敢啖食懼其有盡唯食粟稗

小乘之人各有眷屬有所王領故言如王小化者小行偏曲譬如深山入無為坑故言惡處雖有甘蔗慳惜不噉懼其有盡者小化也專行小行妨於大道雖有大教以求有心受持讀誦譬之慳惜有所得故譬懼其有盡

二有異國王是四依救濟

[科03]有異國王聞而憫之即以車載糠粮甘蔗而送與之

以大法統王故稱為王車載者事解車載經論與之又云以神通化之令大乘弘宣譬如車載又云方便智曉令其得解興皇云以身弘道譬如車載今明大行訓之故言車載

三其王得[A29]已即受大化

[科04]其王得[A30]已即便分布舉國共食民既食[A31]已皆生歡喜咸作是言因彼王故令我得是希有之味

次是四種人[1]去合譬

[科05]善男子是四種人亦復如是為此無上大法之將是四種中或有一人見於他方無量菩薩雖學如是大乘經典若自書寫若令他書為利養故為稱譽故為解法故為依止故為用貿易其餘經故不能廣為他人宣說是故持是微妙經典送至彼方與彼菩薩令發無上菩提心之安住菩提[2]是菩薩得是經[A32]已即便廣為他人演說令無量眾得受如是大乘法味皆悉是此一菩薩力所未聞經悉令得聞如彼人民因王力故得希有食

[A33]但合後兩意以五種過合上貪惜積聚為利是為地獄有為名譽是鬼有以解法增長我心是脩羅有為依止故是畜生有為貿易故是世智辯聰外道業也

次又善男子下歎勸初歎經後勸人

[科06]又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經典所流布處當知其地即是金剛

王至深山能令深山平坦譬經至曲見能令曲見大直地即金剛譬開小乘理即大乘理

[科07]是中諸人亦如金剛若有能聽如是經者即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隨其所願悉得成就如我今日所可宣說汝等比丘應善受持若有眾生不能聽聞如是經典當知是人甚可哀憫何以故是人不能受持如是大乘經典甚深義故

人即金剛開小乘人即大菩薩

迦葉白佛去第三料簡時有問有答

[科08]迦葉白佛言世尊如來滅後四十秊中是大乘典大涅槃經於閻浮提廣行流布過是[A34]已後沒於地者却後久如復當還出

問意云佛滅後四十秊隱沒於地為當永沒復更興耶

[科09]佛言善男子若我正法餘八十秊前四十秊是經復當於閻浮提雨大法雨

次佛答中云餘八十秊者一云但正法餘八十秊在時前四十秊興後四十秊[A35]已即滅一解云正法一千五百秊未滅八十前四十興後四十滅也

迦葉復白佛下是第四植種深淺以顯四依夫深經妙義不易可聞況復當徒開演分擘玄毫指南宣揚卷舒宇宙非輕[3][怡-台+藂]者所能為之就文為兩一問二答初問為三初舉惡時次索好人三請答

[科10]迦葉復白佛言世尊如是經典正法滅時正戒毀時非法增長時無如法眾生時

惡時有四句正戒正教雙滅惡人惡法俱興此四句應是五濁亂時何者正法滅是見濁正戒毀是命濁非法增是煩惱濁無如法眾生是眾生濁時是劫濁

[科11]誰能聽受奉持讀誦令其通利供養恭敬書寫解說

索好人有六句信曰受不忘曰持臨文曰讀背文曰誦傳文曰寫傳義曰說即五種法師又是三業受持是意讀誦說是口供養書寫是身

於五濁亂時能三業如法者請答此事

[科01]唯願如來哀憫眾生分別廣說令諸菩薩聞[A36]已受持持[A37]已即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今答為三初歎問次正答三勸初如文

[科02]爾時佛讚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善能問如是義

[科03]善男子若有眾生於熈連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乃能於是惡世受持如是經典不生誹謗善男子若有眾生於一恒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愛樂是典不能為人分別廣說

善男子若有眾生於二恒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正解信樂受持讀誦亦復不能為人廣說若有眾生於三恒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雖為他說未解深義若有眾生於四恒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為他廣說十六分中一分之義雖復演說亦不具足若有眾生於五恒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廣為人說十六分中八分之義若有眾生於六恒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為他廣說十六分中十二分義若有眾生於七恒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為他廣說十六分中十四分義若有眾生於八恒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亦勸他人令得書寫自能聽受復勸他人令得聽受讀誦通利擁護堅持憐憫世間諸眾生故供養是經亦勸他人令其供養恭敬尊重讀誦禮拜亦復如是具足能解盡其義味所謂如來常住不變畢竟安樂廣說眾生悉有佛性善知如來所有法藏供養如是諸佛等[A38]已建立如是無上正法受持擁護

次正答中舉九河者舊解云值一佛發一願下一沙雖值多佛不發願不下沙雖發心不見佛亦不下沙雖見一佛多發心只下一沙雖一發心見多佛亦只下一沙以如此數令滿一恒是為一恒熈連與恒河異者熙連在拘尸城北尚小䟦提恒河入東海四河中大故異熙連若就行者熈連但聞而不謗一恒加有信樂二恒加讀誦三恒說淺義四恒加一分五恒加八分六恒加十二分七恒加十四分八恒具足一十六分四恒從惑取解則難五恒從解取解易六恒去更深細為難如[1]任至大尉則易至丞相則難此猶難解十六分者譬如世間十六兩以為一斤仙慧師云熈連是弟子位八恒是師位兩兩配四依(云云)開善治城云九恒皆初依位熙連至二恒是初心習種性三恒至五恒是中心性種性六恒至八恒是後心道種性亦極難解若全稱佛法以為一斤則初依人窮佛法盡至三四依復何所為若稱初依以為一斤此乃自是初依之法何關佛法今明熙連至三恒為初依一分八分為二依十二十四為三依十六為四依文云具足解盡其味(云云)

三從若有始發心去是勸也

[科04]若有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當知是人未來之世必能建立如是正法受持擁護是故汝今不應不知未來世中護法之人何以故是發心者於未來世必能護持無上正法

上說九恒值佛杳杳至深恐時情抑絕更接引勸之但令發心未來必能護持建立

[科05]善男子有惡比丘去是第五明信謗罪福前熙連[A39]已上唯信而[A40]已今熙連[A41]已前有信謗罪福勸福以遮罪就文為二初明罪福因果次勸福結依初文為四初明謗相

善男子有惡比丘聞我涅槃不生憂愁今日如來入般涅槃何其快哉如來在世遮我等利今入涅槃誰復當有遮奪我者若無遮奪我則還得如本利養如來在世禁戒嚴峻今入涅槃悉當放捨所受袈裟本為法式今當廢壞如木頭旛如是等人誹謗拒逆是大乘經

佛是一切眾生師父入涅槃時人天悲苦乃至毒蠆懷仁無不戀仰惡人獨言滅快是一惡也少欲知足受持禁戒威儀具足名之為僧其皆放捨二惡也大乘之法賢聖之師其獨拒逆不信三寶即謗相也

從善男子汝今應當去次明信相

[科01]善男子汝今應當如是憶持若有眾生成就具足無量功德乃能信是大乘經典信[A42]已受持其餘眾生有樂法者若能廣為解說此經其人聞[A43]已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所作惡業皆悉除滅

自行生於三世之善化他滅於二世之惡互舉一邊即信相也

從若有不信去三明謗人之報

[科02]若有不信是經典者現身[1]當為無量病苦之所惱害多為眾人所見罵辱命終之後人所輕賤顏貌醜陋資生艱難常不供足雖復少得麤澀弊惡生生常處貧窮下賤誹謗正法邪見之家若臨終時或值荒亂刀兵競起帝王暴虐怨家讎隙之所侵逼雖有善友而不遭遇資生所須求不能得雖少得利常患饑渴唯為凡下之所顧識國王大臣悉不齒錄設復聞其有所宣說正使是理終不信受如是之人不至善處如折翼鳥不能飛行是人亦爾於未來世不能得至人天善處

現身去是現報命終後去是生報生生常處去是後報

從若復有人去四明信人之報

[科03]若復有人能信如是大乘經典本所受形雖復麤陋以經功德即便端正威顏色力日更增多常為人天之所樂見恭敬愛念情無捨離國王大臣及家親屬聞其所說悉皆敬信若我聲聞弟子之中欲行第一希有事者當為世間廣宣如是大乘經典善男子譬如霧露勢雖欲住不過日出日既出[A44]已消滅無餘善男子是諸眾生所有惡業亦復如是住世勢力不過得見大涅槃日是日既出悉能除滅一切惡業復次

善男子譬如有人出家剃髮雖服袈裟故未得受沙彌十戒或有長者來請眾僧未受戒者即與大眾俱共受請雖未受戒[A45]已墮僧數善男子若有眾生發心始學是大乘典大涅槃經書持讀誦亦復如是雖未具足位階十住則[A46]已墮於十住數中

本所受形去是轉報障譬如霧露去是轉業障如人出家去是轉煩惱障立譬多種若作大戒譬譬十地真解若作十戒譬譬地前似解如純陀中意此中作無戒譬始自凡夫發心即階十住雖未斷惑因中說果即是轉煩惱障上惡人約三報橫論今善人約三障豎論綺文互說耳

二從或有眾生去是勸福結依

[科04]或有眾生是佛弟子或非弟子若因貪怖或因利養聽受是經乃至一偈聞[A47]已不謗當知是人則為[A48]已近阿耨多羅三[A49]藐三菩提善男子以是因緣我說四人為世間依善男子如是四人若以佛說言非佛說無有是處是故我說如是四人為世間依

此文甚寬不問弟子非弟子因善因惡但能發心聞一偈者則近菩提因貪怖利養是因三毒發心況九恒植善四依功德耶即是能信始終鑒誡謗者因果

善男子汝應供養去是第六勸供養文為二初勸供養次論義初又二初勸供養次問答初文者

[科05]善男子汝應供養如是四人

夫四依大益九恒因厚難可遭遇故勸供養

次問含二意云何[2]福田云何供養

[科06]世尊我當云何識知是人而為供養

佛答亦二初正答次引偈初文者

[科07]佛告迦葉若有建立護持正法如是之人應從啟請當捨身命而供養之

建立正法是福田相河西云發心持戒受持大乘為人解說及護法等是福田相今文但明護法即兼眾事當捨身命是供養相以重奪輕

次偈者初引事師偈

[科08]如我於是大乘經說

有知法者  若老若少  故應供養  恭敬禮拜
猶如事火  婆羅門等

二引事主偈

[科09]有知法者  若老若少  故應供養  恭敬禮拜
亦如諸天  奉事帝釋

二迦葉白下是論義先問次答問有領旨陳疑請答領旨如文

[科01]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供養師長正應如是

次陳疑為三初三定次三難後三結

[科02]今有所疑唯願廣說若有長宿護持禁戒從諸秊少咨受未聞云何是人當禮敬不若當禮敬是則不名為持戒也若是秊少護持禁戒從諸宿舊破戒之人咨受未聞復當禮不若出家人從在家人咨受未聞復當禮不

從然出家人去是三難

[科03]然出家人不應禮敬在家之人然佛法中秊少幼小應當恭敬耆舊長宿以是長宿先受具戒成就威儀是故應當供養恭敬如佛言曰其破戒者是佛法中所不容受猶如良田多有稊稗又如佛說有知法者若老若少故應供養如事帝釋如是二句其義云何將非如來虗妄說耶

若從昔法皆不應禮若從今義皆應供養二旨相違是故作難

從如佛言曰去是二結如文

[科04]如佛言曰持戒比丘亦有所犯何故如來而作是說世尊亦於餘經中說聽治破戒

或言三結取持戒比丘亦名有犯是結出家不禮在家

[科05]如是所說其義未了

二從佛告去答為二先略答次廣答

[科06]佛告迦葉善男子我為未來諸菩薩等學大乘者說如是偈不為聲聞弟子說也

略文少而意廣何者我為菩薩說如此偈不為聲聞三三之疑皆遣故也廣答文多而但專明持禮於破不言有罪是為意狹然答此一條餘二例遣二廣答文為三一舉時二設譬三結時中又四一舉時濁二明救濁三和濁四明無罪

[科07]善男子如我上說正法滅[A50]已毀正戒時增長破戒非法盛時一切聖人隱不現時受畜奴婢不淨物時

初文云如我上說者近指前文前文是迦葉問辭被佛印竟即成佛說正法滅是見濁毀正戒是命濁增長非法是煩惱濁一切賢聖隱是眾生濁受畜不淨是劫濁

次從是四人中去是救濁即能救濁者

[科08]是四人中當有一人出現於世剃除鬚髮出家修道

此人出世撥亂反正使人之濁不濁

[科09]見諸比丘各各受畜奴婢僕使不淨之物淨與不淨一切不知是律非律亦復不識是人為欲調伏如是諸比丘故與共和光不同其惡自所行處及佛行處善能別知雖見諸人犯波羅夷默然不舉何以故我出於世為欲建立護持正法是故默然而不糾治

三見諸比丘者是惡濁之徒不糾治者且和濁光未得機便

四善男子去結無罪

[科10]善男子如是之人為護法故雖有所犯不名破戒

如此破戒若秊少若在家應須禮敬供養

次善男子去設譬又二初譬次合初譬文為三一為時作譬二為同作譬三為糾作譬此中既釋持毀又開大小乘故須此事以消其文

[科11]善男子譬如國王遇病崩亡儲君穉小未任紹繼有旃陀羅豐饒財寶巨富無量多有眷屬遂以彊力乘國虗弱篡居王位治化未久國人居士婆羅門等亡叛逃走遠投他國雖有在者乃至不欲眼見是王或有長者婆羅門等不離本土譬如諸樹隨其生處即是中死旃陀羅王知其國人逃叛者眾尋即還遣諸旃陀羅守邏諸道復於七日擊鼓唱令諸婆羅門有能為我作灌頂師者當分半國以為封賞諸婆羅門雖聞是語悉無來者各作是言云何當有婆羅門種作如是事旃陀羅王復作是言婆羅門中若無一人為我師者我要當令諸婆羅門與旃陀羅共住食宿同其事業若有能來灌我頂者半國之封此言不虗呪術所致三十三天上妙甘露不死之藥亦當共分而服食之

秉法主如國王緣盡謝世如崩亡儲君譬傳化弟子凞連一恒植善淺薄故言穉小此譬正法毀滅之時旃陀羅者破法身慧命之種多饒財寶者惡業增長多有眷屬者破戒徒黨纂居王位者破戒統位此譬破戒增長非法盛時國人居士婆羅門者譬三種持戒之人上品遠離故投他國中品不遠不同故言不欲眼視下品不能自移故言如樹又樹譬上品如童子不遠而能匡正此譬一切聖人隱不現時守邏諸道去明其作威作福守邏諸道譬惡比丘置立制網塞持戒路七日擊鼓譬立制網開放逸門灌頂師者外國登位使七世素貴缾盛四海水灌於王頂是曰國師如此間授璽稱尊號時譬惡眾中求羯磨師和僧三唱是事如是持分半國者烏回準此僧臣撻利吒準此僧都互相羯磨秉捉門徒皆無來者譬持戒人恥入惡眾不共同事復作是言去再作威福非法轉盛若不肎作羯磨師者當舉破戒者為主甘露不死藥者名聞利養安身之具是同此等皆譬非法盛時

二爾時有一婆羅門子去是和同譬文為四一童子受募二王大歡喜三諸人瞋怪四同事日久

[科01]爾時有一婆羅門子秊在弱冠修治淨行長髮為相善知呪術往至王所白言大王王所敕使我悉能為

婆羅門者淨行也童子者因位也弱冠二十盛時二智英勇淨行戒也長髮慈也善呪巧慧我悉為之同事也

[科02]爾時大王心生歡喜受此童子作灌頂師

次王大歡喜喜惡化無壅

[科03]諸婆羅門聞是事[A51]已皆生瞋恚責此童子汝婆羅門云何乃作旃陀羅師

諸人瞋者是不見機持戒者嫌也

[科04]爾時其王即分半國與是童子因共治國經歷多時

三從爾時童子下為糾作譬文為二先治惡次立善治惡文為四一相研定二求取大法三弘宣大乘四正作擯初研定者

[科05]爾時童子語彼王言我捨家法來作王師悉教大王微密呪術而今大王猶不見親時王答言我今云何不親汝耶

我捨家法息心大乘持戒來作王師者作破戒眾主教王微密者元令入大此意不彰故云微密

次童子答言下是求大法

[科06]童子答言先王所有不死之藥猶未共食王言善哉大師我實不知師若須者願便持去

不死藥者佛性常住之理隱在破戒之下言不知者惡障妙理則是不知言持去者不惜破戒之眾任汝開化

三是時童子去攝來大化也

[科07]是時童子聞王語[A52]已即持歸家請諸大臣而共食之諸臣食[A53]已即共白王快哉大師有是甘露不死之藥王既知[A54]已語其師言云何大師獨與諸臣服食甘露而不見分

請諸大臣者譬其來學者也諸臣白王者迷徒得悟傳化者也王語師言者生信求解

[科08]爾時童子即更以餘雜毒之藥與王令服王既服[A55]已須臾藥發悶亂躃地無所覺知猶如死人

四爾時童子更與餘藥者依律苦切對治呵責王既服[A56]已受治屈折藥發悶亂者推尋事理生重憂悔方乃自知佛海死屍前大臣白王者上根悟也王求藥者中根悟也悶絕者下根悟也

次從爾時童子立儲君去是立善人中又為四一立善二驅惡三無犯四傍歎

[科09]爾時童子立本儲君還以為王作如是言師子御座法不應令旃陀羅昇我從昔來未曾聞見旃陀羅種而為王者若旃陀羅治國理民無有是處大王今應還紹先王正法治國

初文云立本儲君者大乘本體還得統立也師子御座不應昇者第一義空與破戒者不相應也治國民者破戒亂常擾善機民

[科10]爾時童子經理是[A57]已復以解藥與旃陀羅令其醒寤既醒寤[A58]已驅令出國

次爾時童子復以解藥去更說實相懺悔之方驅出國者廢小乘中分別決定若持若犯之限域也

[科11]是時童子雖為是事猶故不失婆羅門法

[科12]其餘居士婆羅門等聞其所作歎未曾有讚言善哉善哉仁者善能驅遣旃陀羅王

三四如文

次從善男子我涅槃後去合譬也但合二不合時此初合和同

[科01]善男子我涅槃後護持正法諸菩薩等亦復如是以方便力與彼破戒假名受畜一切不淨物僧同其事業

以方便力合上我捨家法也與破戒等同其事業者合上來作王師釋論明四種僧破戒僧名同雜僧應是畜不淨僧有羞僧應是假名僧

從爾時菩薩下二合糾治破戒也

[科02]爾時菩薩若見有人雖多犯戒能治毀禁諸惡比丘即往其所恭敬禮拜四事供養經書什物悉以奉上如其自無要當方便從諸檀越求乞與之為是事故應畜八種不淨之物何以故是人為治諸惡比丘如彼童子驅旃陀羅故

八不淨者謂畜金銀奴婢牛羊倉庫販賣耕種手自作食不受而噉汙道汙威儀損妨處多故名不淨

從爾時菩薩雖復恭敬去是第三結成又二初結有罪無罪二結但為菩薩不為聲聞

[科03]爾時菩薩雖復恭敬禮拜是人受畜八種不淨之物悉無有罪何以故以是菩薩為欲擯治諸惡比丘令清淨僧得安隱住流布方等大乘經典利益一切諸天人故

初中云雖恭敬去明持禮毀無罪雖受不淨是亦無罪何以故去釋無罪意

從以是因緣去明持受毀供養亦無罪如文

[科04]善男子以是因緣我於經中說是二偈令諸菩薩皆共讚歎護法之人如彼居士婆羅門等稱讚童子善哉善哉護法菩薩正應如是

次明若乖此說則有罪若乖此心則有罪

[科05]若有人見護法之人與破戒者同其事業說有罪者當知是人自受其殃是護法者實有無罪

[科06]善男子若有比丘犯禁戒[A59]已憍慢心故覆藏不悔當知是人名真破戒菩薩為護法故雖有所犯不名破戒何以故以無憍慢發露悔故

次從善男子我於經中者結為菩薩又二先引偈次判(云云)

[科07]善男子是故我於經中覆相說如是偈

有知法者  若老若少  故應供養  恭敬禮拜
猶如事火  婆羅門等  如第二天  奉事帝釋

[科08]以是因緣我亦不為學聲聞人但為菩薩而說是偈

迦葉白佛去第七料簡為三先問答次約法簡三領解初中有問有答

[科09]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是等菩薩摩訶薩於戒縱緩本所受戒為具在不

問為兩意一問緩二問失只應是一問佛有兩答故為二問

佛言去答也先答失不失後答緩不緩初答不失中先法次譬初法者

[科10]佛言善男子汝今不應作如是說何以故本所受戒如本不失設有所犯即應懺悔悔[A60]已清淨

律中解云若破戒者體[1]戒俱失數師云戒體常在但是汙戒下文云失與不失悉是戲論不解佛意今經明四依示同破戒故無所失

次善男子如堤塘下譬也又二先譬次合

[科11]善男子如故隄塘穿決有孔水則淋漏何以故無人治故若有人治水則不出

譬中又二意無治則漏治則不漏犯[A61]已懺悔則不失不懺則失

次合二譬可解

[科12]菩薩亦爾雖與破戒共作布薩受戒自恣同其僧事所有戒律不如隄塘穿決淋漏何以故若無清淨持戒之人僧則損減縱緩懈怠日有增上若有清淨持戒之人即能具足不失本戒

當知菩薩不同堤塘

次於乘緩者答第一問

[科01]善男子於乘緩者乃名為緩於戒緩者不名為緩菩薩摩訶薩於此大乘心不懈慢是名奉戒為護正法以大乘水而自澡浴是故菩薩雖現破戒不名為緩

舊云聲聞急戒緩乘菩薩急乘緩戒或人云乘如綱戒如目提綱則目正得中道本戒則自圓今明不爾經偏舉菩薩急乘緩戒若具論者聲聞菩薩各有四句如別記

次約法簡又三初約福田簡次約智簡三天眼簡初福田中三法譬合(云云)

[科02]迦葉菩薩白佛言眾僧之中有四種人如菴羅果生熟難知破戒持戒云何可識佛言善男子因大涅槃微妙經典則易可知云何因是大涅槃經可得知耶

[科03]譬如田夫種植稻穀耘除莠稗以肉眼觀名為淨田至其成實草穀各異如是八事能汙染僧若能除却以肉眼觀則知清淨若持戒破戒不作惡時以肉眼觀難可分別若惡彰露則易可知如彼莠稗易可分別

[科04]僧中亦爾若能遠離八種不淨毒蛇之法是名清淨聖眾福田應為人天之所供養清淨果報非是肉眼所能分別

問下梵行使平等施與此相違答各有其意此中明四依故簡真偽梵行明慈心平等故不分別又此中誡福田梵行誡施主(云云)

二復次善男子如迦羅下用智簡先譬次合

[科05]復次善男子如迦羅迦林其樹眾多於是林中唯有一樹名鎮頭迦是迦羅迦鎮頭迦樹二果相似不可分別其果熟時有一女人悉皆拾取鎮頭迦果纔有一分迦羅迦果乃有十分是女不識持來詣市而衒賣之凡愚小兒復不別故買迦羅迦啖[A62]已命終有智人輩聞是事[A63]已即問女人姉於何處得是果來是時女人即示方所諸人即言如是方所多有無量迦羅迦樹唯有一根鎮頭迦樹諸人知[A64]已笑而捨去

六卷云迦留治牟皆不見翻但知是甘毒二果譬於持犯女人譬凡愚執事小兒譬無智施主問何處得果者推其根本笑而捨去譬知偽棄之

善男子大眾下合譬

[科06]善男子大眾之中八不淨法亦復如是於是眾中多有受用如是八法唯有一人清淨持戒不受如是八不淨法善知諸人受畜非法而與同事不相捨離如彼林中一鎮頭迦有優婆塞見是諸人多有非法併不恭敬供養是人若欲供養應先問言大德如是八事應受畜不佛所聽不若言佛聽如是之人得共布薩羯磨自恣不是優婆塞如是問[A65]已眾皆答言如是八事如來憐憫皆悉聽畜優婆塞言祇洹精舍有諸比丘或言金銀佛所聽畜或言不聽有言聽者是不聽者不與共住說戒自恣乃至不共一河飲水利養之物悉不共之汝等云何言佛聽許佛天中天雖復受之汝等眾僧亦不應畜若有受者乃至不應與共說戒自恣羯磨同其僧事若共說戒自恣羯磨同僧事者命終即當墮於地獄如彼諸人食迦羅迦果[A66]已而便命終

受八不淨合迦羅迦不受不淨合鎮頭迦持毀共住合二果同林有優婆塞據教問次引祇洹為證次不許同住等合智者問從若有受者自毀誤人合上笑而捨去

三從譬如城去約天眼簡於中二先譬後合

[科07]復次善男子譬如城市有賣藥人有妙甘藥出於雪山亦復多賣其餘雜藥味甘相似時有諸人咸皆欲買而不識別至賣藥所問言汝有雪山藥不其賣藥人即答言有是人欺詐以餘雜藥語買者言此是雪山甘好妙藥時買藥者以肉眼故不能善別即買持歸便作是念我今[A67]已得雪山甘藥

雪山譬涅槃常住妙理藥譬依涅槃立清淨行賣藥人譬姦狡執事雜藥譬毀者不別不別者買譬無智施主

迦葉去合

[科08]迦葉若聲聞僧中有假名僧有真實僧有和合僧若持戒若破戒於是眾中等應供養恭敬禮拜是優婆塞以肉眼故不能分別譬如彼人不能分別雪山甘藥誰是持戒誰是破戒誰是真僧誰是假僧有天眼者乃能分別迦葉若優婆塞知是比丘是破戒人不應給施禮拜供養若知是人受畜八法亦復不應給施所須禮拜供養若於僧中有破戒者不應以披袈裟因緣恭敬禮拜

假名合雜藥真僧合妙藥肉眼合不別者天眼乃能別天眼非但別偽因不應禮施復能見果不應禮施

三迦葉白佛是領解初稱歎次頂受(云云)

[科01]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善哉善哉如來所說真實不虗

[科02]我當頂受譬如金剛珍寶異物

從如佛所說去是第八會通昔依四法今依四人文有問答問又二先舉昔依次請會

[科03]如佛所說是諸比丘當依四法何等為四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初昔依者然阿含中出次第[1]依依法不依人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與今迦葉所列次第有異梁武云此文為定諸法師云今經出昔依以阿含為定或言出經者誤或言於昔雖了望今不了故了義在後今且釋阿含次第者昔人無常故不可依以法常故故法可依法有小大大法了義是故可依語若生著故不須依了語下義義體無著是故須依識著智解是故依智

從如是四法非四種人正請會通

[科04]如是四法應當證知非四種人

次佛言下答又為二先別會後總會所以別會者正言今依人與昔依法二言相反故偏須別會文為四初會人法依法即是依人二明昔不依人者不依無法之人三明今依人者還是有法之人四舉下況上

[科05]佛言善男子依法者即是如來大般涅槃一切佛法即是法性是法性者即是如來是故如來常住不變

初依法即依人者人法不異興皇言昔以法簡人結還依智今以人簡法結還依人昔人既破昔法亦除今人既存今法須取但今人法不二昔人即聲聞緣覺豈依此人昔法即方便半字若不悟者亦須破法若了悟者不除此法

次若復有下明昔不依無法之人

[科06]若復有言如來無常是人不知不見法性若不知見是法性者不應依止

三如上所說下明今依有法之人又為四一唱應依

[科07]如上所說四人出世護持法者應當證知而為依止

二釋應依

[科08]何以故是人善解如來微密深奧藏故能知如來常住不變若言如來無常變易無有是處

三歎德

[科09]如是四人即名如來

四釋歎

[科10]何以故是人能解如來密語及能說故

四若有人能下舉下況上

[科11]若有人能了知如來甚深密藏及知如來常住不變如是之人若為利養說言如來是無常者無有是處如是之人尚可依止何況不依是四種人

明外凡能知佛常不為利養所轉尚復可依況於四人而不依耶

次從依法者即是法性去總會四依又三初就今教會二舉今昔相對會三結會初文又二先會次結初還依問次第會之文自為四初依法為三雙一雙標二雙釋三雙結

[科12]依法者即是法性不依人者即是聲聞

初依法者即妙有之法不依聲聞之人即雙標也

[科13]法性者即是如來聲聞者即是有為如來者即是常住有為者即是無常

法性者即如來聲聞者即有為是雙釋也

[科14]善男子若人破戒為利養故說言如來無常變易如是之人所不應依善男子是名定義

雙結可尋

次文二初會依義者

[科01]依義不依語者義者名曰覺了覺了義者名不羸劣不羸劣者名曰滿足滿足義者名曰如來常住不變如來常住不變義者即是法常法常義者即是僧常是名依義

覺了即般若不羸劣即法身滿足即解脫昔教解脫具則無身智身智在則解脫不滿又不得是三寶

次不依語下又二先明無理之語後明亂正之語初文者

[科02]不依語也何等語言所不應依所謂諸論綺飾文辭如佛所說無量諸經貪求無厭姦巧諛諂詐現親附現相求利經理白衣為其執伇

如佛所說貪求無厭去有二解一云此是佛說外道經中之言二解是佛自說經生凡夫之過不得依此為行

次又復唱言下是亂正之語

[科03]又復唱言佛聽比丘畜諸奴婢不淨之物金銀珍寶穀米倉庫牛羊象馬販賣求利於饑饉世憐憫子故復聽諸比丘儲貯陳宿手自作食不受而啖如是等語所不應依

三釋依智不依識

[科04]依智不依識者所言智者即是如來若有聲聞不能善知如來功德如是之識不應依止若知如來即是法身如是真智所應依止若見如來方便之身言是陰界諸入所攝食所長養亦不應依是故知識不可依止若復有人作是說者及其經書亦不應依

若知法身是常即是真智若言無常即是識著

四釋了義為三一標宗二歷法三辨宗

[科05]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者不了義經者謂聲聞乘聞佛如來深密藏處悉生疑怪不知是藏出大智海猶如嬰兒無所別知是則名為不了義也了義者名為菩薩真實智慧隨其自心無閡大智猶如大人無所不知是名了義

初約一大乘兩緣來望為了不了

次又聲聞下是歷法有五雙相對大小常無常大小所說食不食滅不滅可尋

[科06]又聲聞乘名不了義無上大乘乃名了義

[科07]若言如來無常變易名不了義若言如來常住不變是名了義

[科08]聲聞所說應證知者名不了義菩薩所說應證知者名為了義

[科09]若言如來食所長養是不了義若言常住不變易者是名了義

[科10]若言如來入於涅槃如薪盡火滅名不了義若言如來入法性者是名了義

三聲聞乘下辨宗初辨小後辨大各有標釋結

[科11]聲聞乘法則不應依

[科12]何以故如來為欲度眾生故以方便力說聲聞乘猶如長者教子半字善男子聲聞乘者猶如初耕未得果實如是名為不了義也

[科13]是故不應依聲聞乘

[科14]大乘之法則應依止

[科15]何以故如來為欲度眾生故以方便力說於大乘是

[科16]故應依是名了義

次如是下總結

[科17]如是四依應當證知

復次依義下第二今昔相對會通釋前兩依文句相涉人法但三文為三初兩依共釋次釋第三三釋第四初共釋為三一釋依義兼明依法次釋不依人三釋不依語

[科18]復次依義者義名質直質直者名曰光明光明者名不羸劣不羸劣者名曰如來又光明者名為智慧質直者名為常住如來常者名為依法法者名常亦名無邊不可思議不可執持不可繫縛而亦可見

此初第一偏明依義次此後即不明依語但語勢相仍仍明不依人又明依義即是依法是故無別依法之文但有不依人此即第一偏明依義法者名常下釋法也後具結二種

若有說言不可見下釋不依人

[科01]若有說言不可見者如是之人所不應依是故依法不依於人

若復有人下釋不依語

[科02]若復有人以微妙語宣說無常如是之言所不應依是故依義不依於語

依智者下二別釋第三依依智不依識

[科03]依智者眾僧是常無為不變不畜八種不淨之物是故依智不依於識若有說言識作識受無和合僧何以故夫和合者名無所有無所有者云何言常是故此識不可依止

所言識作識受無和合僧者但有識著作因受識著之果皆是生死則無常住一體之僧

三依了義者別釋第四依明了不了

[科04]依了義者了義者名為知足終不詐現威儀清白憍慢目高貪求利養亦於如來隨宜方便所說法中不生執著是名了義若有能住如是等中當知是人則為[A68]已得住第一義是故名為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不了義者如經中說一切燒然一切無常一切皆苦一切皆空一切無我是名不了義何以故以不能了如是義故令諸眾生墮阿鼻獄所以者何以取著故於義不了一切燒者謂如來說涅槃亦燒一切無常者涅槃亦無常苦空無我亦復如是是故名為不了義經不可依止善男子若有人言如來憐憫一切眾生善知時宜以知時故說輕為重說重為輕如來觀知所有弟子有諸檀越供給所須令無所乏如是之人佛則不聽受畜奴婢金銀財寶販賣市易不淨物等若諸弟子無有檀越供給所須時世饑饉飲食難得為欲建立護持正法我聽弟子受畜奴婢金銀車乘田宅穀米賈易所須雖聽受畜如是等物要當淨施篤信檀越如是四法所應依止若有戒律阿毗曇修多羅不違是四亦應依止若有說言有時非時有能護法不能護法如來悉聽一切比丘受畜如是不淨物者如是之言不應依止若有戒律阿毗曇修多羅中有同是說如是三分亦不應依

若言有四緣得畜八不淨即是了義一無檀越二時饑三建立四淨施解者不同一云具此四緣方乃得畜二云隨一皆得三云前三一一皆得畜之但須淨施淨施一事[1]即不可無是則皆須二緣得畜若說有時非時皆聽畜者為不了義三分即是三藏

我為肉眼下第三結會也

[科05]我為肉眼諸眾生等說是四依終不為於有慧眼者是故我今說是四依法者即是法性義者即是如來常住不變智者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了義者了達一切大乘經典

或時肉天兩眼相對則是障內外或法慧相對此論照真俗異今以肉慧相對者此論凡聖之殊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日東 天台沙門本純 分會

南本大般涅槃經會疏卷第六


校注

[0419k03] ○五四依品答作依止問二初題目 [0420k01] 二本文八初標名相三初標章歎 [0420k02] 二列數歎 [0420k03] 三示相歎二初示四人相四初初依三初伏道相 [0420k04] 二修行相 [0420001] 少欲下麗本有是道二字 [0420k05] 三位相 [0420k06] 二二依三初證相 [0420k07] 二行相 [0421k01] 三位相 [0421001] 然宋明作照 [0421002] 宋明無名字 [0421k02] 三三依三初證相 [0421k03] 二行相 [0421003] 反麗本作返 [0421k04] 三位相 [0421k05] 四四依三初證相 [0421k06] 二位相 [0421k07] 三行相 [0421k08] 二總歎德 [0421k09] 二辨利益二初教聲聞降二初問三初唱不依 [0421k10] 二釋不依 [0421004] 部一本作貌 [0422k01] 三結 [0422k02] 二答二初燃問觀察 [0422k03] 二正降魔二初譬三初魔來 [0422k04] 二魔降 [0422k05] 三魔退 [0422k06] 二合三初魔來 [0422k07] 二魔降 [0422k08] 三魔退 [0422k09] 二不教菩薩降二初問二初依法自足 [0422k10] 二何用依人 [0422k11] 二答三初燃問 [0422k12] 二正答三初法二初唱兩章門 [0422k13] 二雙釋小大 [0422k14] 二譬三初佛教聲聞二初開譬三初教方便 [0422001] 矟麗本作槊 [0422002] 罥作羂 [0422k15] 三教起念 [0422k16] 三破敵三初魔來 [0423k01] 二魔降 [0423k02] 三魔退 [0423k03] 二合 [0423k04] 二佛不教菩薩三初不教降 [0423k05] 二釋不降 [0423k06] 三譬顯 [0423k07] 三菩薩教聲聞二初譬四初魔化聲聞 [0423k08] 二聲聞受化 [0423k09] 三四依降魔 [0423k10] 四聲聞還本 [0423k11] 二合四初合聲聞受化 [0423k12] 二合魔化聲聞 [0423k13] 三合四依降魔 [0423k14] 四合還本進發 [0423001] 乃麗本作不 [0423k15] 三結成三初結為聲聞 [0423k16] 二結不教菩薩 [0423k17] 三雙結兩意 [0424k01] 三讚歎二初歎現在人法 [0424k02] 二歎未來人法 [0424k03] 三明出時三初佛通說時 [0424k04] 二迦葉別問二初問二初滅後久近不如法時 [0424k05] 二滅後久近如法救時 [0424k06] 二答二初答不如法時 [0424001] 奢宋明作賖 [0424002] 就明本作有 [0424k07] 二答如法人能濟救者二初正答二初喪貶小大二初開譬四初譬大 [0424k08] 二譬小 [0424k09] 三結貶 [0424k10] 四結褒 [0424k11] 二合譬二初合貶小 [0425k01] 二合褒大 [0425k02] 二正明救濟二初譬三初敘小乘化 [0425k03] 二大乘化 [0425k04] 三小受大化 [0425001] 去宋明作下 [0425k05] 二合 [0425002] 是上麗本有而字 [0425k06] 二歎勸二初歎經 [0425k07] 二勸人 [0425k08] 三迦葉料簡二初問 [0425k09] 二答 [0425003] [怡-台+藂]宋明作悰 [0425k10] 四輪植因二初問三初舉惡時 [0425k11] 二索好人 [0426k01] 三請答 [0426k02] 二答三初歎問 [0426k03] 二正答 [0426001] 任宋明作仕 [0426k04] 三勸 [0426k05] 五判罪福二初明罪福因果四初謗相 [0427k01] 二信相 [0427k02] 三謗報 [0427001] 當明本作常 [0427k03] 四信報 [0427k04] 二勸福結依 [0427k05] 六勸供養二初勸供養二初勸供法 [0427002] 福宋明作識 [0427k06] 二問答二初問 [0427k07] 二答二初正答 [0427k08] 二引偈二初引事師偈 [0427k09] 二引事主偈 [0428k01] 二論義二初問三初領旨 [0428k02] 二陳疑三初三定 [0428k03] 次三難 [0428k04] 後三結 [0428k05] 三請答 [0428k06] 二答二初略答 [0428k07] 二廣答三初舉時四初舉時濁 [0428k08] 二明救濁 [0428k09] 三和濁 [0428k10] 四結無罪 [0428k11] 二設譬二先譬三一為時作譬 [0429k01] 二為同作譬四一童子受募 [0429k02] 二王大歡喜 [0429k03] 三諸人瞋怪 [0429k04] 四同事日久 [0429k05] 三為糾作譬二初治惡四初相研定 [0429k06] 二求取大法 [0429k07] 三弘宣大乘 [0429k08] 四正作擯 [0429k09] 二立善四初立善 [0429k10] 二驅惡 [0429k11] 三無犯 [0429k12] 四傍歎 [0430k01] 二合二初合和同 [0430k02] 二合糾治 [0430k03] 三結二初結有罪無罪二初結無罪二初持禮毀無罪 [0430k04] 二持受毀供無罪 [0430k05] 二結有罪二初乖說 [0430k06] 次乖心 [0430k07] 二結但為菩薩二初引偈 [0430k08] 二判 [0430k09] 七簡真偽三初問答二初問 [0430k10] 二答二初答失不失二初法 [0430001] 戒宋明作解 [0430k11] 二譬二初譬 [0430k12] 二合 [0431k01] 二答緩不緩 [0431k02] 二約法簡三初約福田簡三初法 [0431k03] 二譬 [0431k04] 三合 [0431k05] 二約智簡二初譬 [0431k06] 二合 [0431k07] 三約天眼簡二初譬 [0431k08] 二合 [0432k01] 三領解二初稱歎 [0432k02] 二頂受 [0432k03] 八會通今昔二初問二初舉昔依 [0432001] 依依宋明無一依字 [0432k04] 次請答 [0432k05] 二答二初別會四初明依法即依人 [0432k06] 二明昔不依無法之人 [0432k07] 三明今依有法之人四初唱應依 [0432k08] 二釋應依 [0432k09] 三歎德 [0432k10] 四釋歎 [0432k11] 四舉下況上 [0432k12] 二總會三初就今教會三初會四初會依法不依人三初雙標 [0432k13] 二雙釋 [0432k14] 三雙結 [0433k01] 二會依義不依語二初會依義 [0433k02] 二會不依語二初明無理之語 [0433k03] 二明亂正之語 [0433k04] 三會依智不依識 [0433k05] 四會依了義不依不了三初標宗 [0433k06] 二歷法五初大小一雙 [0433k07] 二常無常一雙 [0433k08] 三大小所說一雙 [0433k09] 四食不食一雙 [0433k10] 五滅不滅一雙 [0433k11] 三辨宗二初辨小三初標 [0433k12] 二釋 [0433k13] 三結 [0433k14] 二辨大三初標 [0433k15] 二釋 [0433k16] 三結 [0433k17] 二結 [0433k18] 二舉今昔相對會三初兩依共釋三初釋依義兼明依法 [0434k01] 二釋不依人 [0434k02] 三釋不依語 [0434k03] 二釋第三 [0434k04] 三釋第四 [0434001] 即宋明作既 [0434k05] 三結會
[A1] 但【CB】伹【卍續】
[A2] 已【CB】巳【卍續】
[A3] 已【CB】巳【卍續】
[A4] 已【CB】巳【卍續】
[A5] 已【CB】巳【卍續】
[A6] 已【CB】巳【卍續】
[A7] 已【CB】巳【卍續】
[A8] 已【CB】巳【卍續】
[A9] 已【CB】巳【卍續】
[A10] 已【CB】巳【卍續】
[A11] 已【CB】巳【卍續】
[A12] 已【CB】巳【卍續】
[A13] 已【CB】巳【卍續】
[A14] 已【CB】巳【卍續】
[A15] 已【CB】巳【卍續】
[A16] 己【CB】巳【卍續】
[A17] 已【CB】巳【卍續】
[A18] 己【CB】巳【卍續】
[A19] 已【CB】巳【卍續】
[A20] 已【CB】巳【卍續】
[A21] 已【CB】巳【卍續】
[A22] 已【CB】巳【卍續】
[A23] 已【CB】巳【卍續】
[A24] 已【CB】巳【卍續】
[A25] 已【CB】巳【卍續】
[A26] 已【CB】巳【卍續】
[A27] 已【CB】巳【卍續】
[A28] 已【CB】巳【卍續】
[A29] 已【CB】巳【卍續】
[A30] 已【CB】巳【卍續】
[A31] 已【CB】巳【卍續】
[A32] 已【CB】巳【卍續】
[A33] 但【CB】伹【卍續】
[A34] 已【CB】巳【卍續】
[A35] 已【CB】巳【卍續】
[A36] 已【CB】巳【卍續】
[A37] 已【CB】巳【卍續】
[A38] 已【CB】巳【卍續】
[A39] 已【CB】巳【卍續】
[A40] 已【CB】巳【卍續】
[A41] 已【CB】巳【卍續】
[A42] 已【CB】巳【卍續】
[A43] 已【CB】巳【卍續】
[A44] 已【CB】巳【卍續】
[A45] 已【CB】巳【卍續】
[A46] 已【CB】巳【卍續】
[A47] 已【CB】巳【卍續】
[A48] 已【CB】巳【卍續】
[A49] 藐【CB】貌【卍續】
[A50] 已【CB】巳【卍續】
[A51] 已【CB】巳【卍續】
[A52] 已【CB】巳【卍續】
[A53] 已【CB】巳【卍續】
[A54] 已【CB】巳【卍續】
[A55] 已【CB】巳【卍續】
[A56] 已【CB】巳【卍續】
[A57] 已【CB】巳【卍續】
[A58] 已【CB】巳【卍續】
[A59] 已【CB】巳【卍續】
[A60] 已【CB】巳【卍續】
[A61] 已【CB】巳【卍續】
[A62] 已【CB】巳【卍續】
[A63] 已【CB】巳【卍續】
[A64] 已【CB】巳【卍續】
[A65] 已【CB】巳【卍續】
[A66] 已【CB】巳【卍續】
[A67] 已【CB】巳【卍續】
[A68] 已【CB】巳【卍續】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