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涅槃經會疏

南本大般涅槃經會疏卷第二十五

涅槃經疏卷第十一

頂法師 撰

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科03]大般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初第二十三(卷第二十五)

北涼 天竺三藏 曇無讖 譯

晉 沙門 慧嚴 慧觀 謝靈運 重治

師子吼品

諸師咸言此品譬能問者得名非為不爾不一向然此俱譬能問能答雙題品目何者菩薩與佛皆二莊嚴下文中有師子王及師子子若師子子足滿三秊則能哮吼又若能師子吼讚於大悲能吼無量師子吼徵文據義二種雙明講者因何只作一解或者云題中只稱師子吼菩薩品云何強作兩種釋之答依題則失文依文不失題廣能兼略師子擬王菩薩擬子吼通兩處二義昺然更何所惑又師字自邊安帀言師居[1]極位事理皆帀則自行圓滿又師字訓帥帥師也師有化他之能故知師者擬佛明矣子者訓資弟子之禮受稟於師若從師者日新月益故知子字者擬菩薩明矣吼通兩處者吼是口密通有六位(云云)今明究竟與分吼通兩處身口意密皆有六位口密通六此是世界單約子者此從為人單約吼者此從對治單約師者從第一義故題具多意地人呼此品是入證分開善云答安樂性問河西興皇同為佛性門今悉不用若是入證入證則無說若說入證非菩薩說若答安樂性問安樂性問為是誰問而今以此品答之若明佛性佛性誰說而以此品用目說人諸說乖各故皆不用今明此品是第四問答涅槃義是師子子問是師子王答若從其文應言問答佛性義前章皆稱涅槃相從稱為涅槃義涅槃只是佛性佛性只是涅槃涅槃名總佛性名別總攝於別就品又為二初明佛性後歎經初文又四一明佛性二明中道三明縛解四明修道佛性是基本由佛性故中當通達不識故縛識之則解欲得解縛應須修習初又有問有答問為四一勸問二求問三許問四正問勸問中先舉諸法門後正勸

[科04]爾時佛告一切大眾諸善男子汝等若疑有佛無佛有法無法有僧無僧有苦無苦有集無集有滅無滅有道無道有實無實有我無我有[2]苦無苦有淨無淨有常無常有乘無乘有性無性有眾生無眾生有有無有有真無真有因無因有果無果有作無作有業無業有報無報者

初舉諸法中有六門一舉三寶次舉四諦三舉實諦四舉四德五舉五佛性六舉因果等有乘無乘是舉了因性何者萬善一乘皆屬了因有性無性是舉果性果果性有眾生無眾生是舉正因性有有無有有真無真舉境界性何者夫二諦是智所緣境境又生智故是境界性有因無因者單舉因果一解云先兩句明習因因果又三句明報因因果有作無作是煩惱因業非煩惱是善惡業報是煩惱業果二解云上兩句明出世因果下三句明世間因果復次舉法門勸者總論是舉二諦法門有佛即世諦無佛即真諦乃至有報是世諦無報是真諦文但二諦若準恣汝所問寧只二諦二門四門等一切諸法豈止二諦且通三諦乃至四門通三諦者有佛俗無佛真非有佛非無佛中道乃至報亦如是通二門者有佛是有門無佛是空門乃至有報無報亦如是若準恣汝所問應有四門兩門如上亦有佛亦無佛是兩亦門非有佛非無佛是雙非門乃至亦有報亦無報非有報非無報亦如是問佛勸問諸法門何不依佛所勸而別問佛性答諸法門雖別通入佛性若問佛性總能攝別何者依有乘無乘五句之勸是問五種佛性又依三寶是問云何為佛性果依苦集二諦即問境界佛性依道滅即問緣了依實無實即問正性依因果即問因性因因性果性果果性依作無作即是問因性依業無業即問緣性復次依乘無乘是問云何為佛性體依報依三寶四諦等即是問何義故名佛性依四德即是問何故名佛性依有因無因即問菩薩何眼不了了見依有果無果即問佛以何能能了了見依有作無作等二句即問眾生何故不見依報無報即問正性佛有十八條勸菩薩依此勸門起六種問同異若此而人不見私謂勸別問別實稱佛言但未為得意總勸別問收法不徧未為得意總勸總問亦稱佛意但恐時眾不曉總中之別故佛別勸而設總問深得佛旨時會易曉故佛別勸而師子吼總問良由此也

此從今恣汝問下即是正勸

[科01]今恣汝問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科02]善男子我實不見若天若人若魔若梵若沙門若婆羅門有來問我不能答者

正勸中有正勸敦勸佛慇懃令眾得益

爾時會中下即是第二求問先經家敘次正發言

[科03]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師子吼即從座起[A1]斂容整服前禮佛足長跪叉手

[A2]斂字亦為撿字皆是恭敬之貌

次正發言

[科04]白佛言世尊我適欲問如來大慈復垂聽許

爾時佛告下即是第三許問先勸供養次正許初勸中三先正勸次釋三結

[科05]爾時佛告諸大眾言諸善男子汝等今當於是菩薩深生恭敬尊重讚歎應以種種香華伎樂瓔珞旛葢衣服飲食臥具醫藥房舍殿堂而供養之迎來送去

初勸供中備勸三業尊重是意讚歎是口迎送是身

所以者何下二釋勸文有法譬合法中先明過去德次明現在德

[科06]所以者何是菩薩[A3]已於過去諸佛深種善根福德成就

[科07]是故今於我前欲師子吼

善男子如師子下譬說又二先為佛作譬次為菩薩作譬佛譬中先譬法身次譬應迹法身又為三先總次別後結初一句總譬

[科08]善男子如師子王

自知身力下五句別譬諸德

[科01]自知身力牙[1]齒鋒[2]𦬆四足據地安住巖穴震尾出聲

身即六度力即十力牙齒即智慧斷截煩惱四足即四如意地即尸羅巖穴即禪定境尾即大悲大悲俯救如尾下垂聲即八音說法

三若有能具下緣結

[科02]若有能具如是諸相當知是則能師子吼真師子王

晨朝出穴下二明應身方便又三一正應

[科03]晨朝

晨朝是闇終明始譬惡滅善生之機而能應之

次出穴即是從法身起

[科04]出穴頻伸欠呿四向顧望發聲震吼為十一事何等十一一為欲壞實非師子詐作師子故二為欲試自身力故三為欲令住處淨故四為諸子知處所故五為羣輩無怖心故六為眠者得覺寤故七為一切放逸諸獸不放逸故八為諸獸來依附故九為欲調大香象故十為教告諸子息故十一為欲莊嚴自眷屬故

嚬呻為滅惡[3]吹呿為生善四望即四無礙發聲即說法有十一事

三一切禽獸下即是眾生得道

[科05]一切禽獸聞師子吼水性之屬潛沒深淵陸行之類藏伏窟穴飛者墮落諸大香象怖走失糞

水性譬凡夫愛染陛行譬二乘高原飛譬降眾魔香象譬制外道

如彼野干下第二為菩薩作譬野干者先舉非

[科06]諸善男子如彼野干雖逐師子至于百秊終不能作師子吼也

次明是

[科07]若師子子始滿三秊則能哮吼如師子王

三秊譬三行然下合文於五行中略說此三又梵行是化他化他中同其斷惑是病行同其生善是嬰兒行梵行兼之故不具說

如來正覺下合譬初合佛譬次合菩薩譬初文二先合妙本為眾生次合應迹

[科08]善男子如來正覺智慧牙爪四如意足六波羅蜜滿足之身十力雄猛大悲為尾安住四禪清淨窟宅為諸眾生而師子吼摧破魔軍示眾十力開佛行處為諸邪見作歸依所安撫生死怖畏之眾覺寤無明睡眠眾生行惡法者為作悔心開示邪見一切眾生令知六師非師子吼故破富蘭那等憍慢心故為令二乘生悔心故為教五住諸菩薩等生大力心故為令正見四部之眾於彼邪見四部徒黨不生怖畏故

合初小不次第備合十一事合前欲壞實非師子詐作師子合云為諸眾生而師子吼前文云欲試身力合云示眾十力(云云)

從聖行下第二合正應但不合晨朝

[科09]從聖行梵行天行窟宅頻伸而出為欲令彼諸眾生等破憍慢故欠呿為令諸眾生等生善法故四向顧望為令眾生得四無閡故四足據地為令眾生具足安住尸波羅蜜故故師子吼

師子吼者下第二合前眾生得益

[科10]師子吼者名決定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前有四句今合直言決定說所以降魔制外兼釋師子吼義

次聲聞緣覺下合菩薩譬亦前合舉非次合明是如文

[科11]善男子聲聞緣覺雖復隨逐如來世尊無量百千阿僧祇劫而亦不能作師子吼

[科12]十住菩薩若能修行是三行處當知是則能師子吼

開譬合譬明佛菩薩二義宛然豈可單釋品耶

諸善男子下第三結勸供養

[科13]諸善男子是師子吼菩薩今欲如是大師子吼是故汝等應當深心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爾時世尊下二正許問

[科14]爾時世尊告師子吼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汝若欲問今可隨意

師子吼白佛下第四正問凡發六問但為兩意前三問問法後三問問人

[科01]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云何為佛性

[科02]以何義故名為佛性

[科03]何故復名常樂我淨

初三問者舊解初一問果性次問因性後雙問因果性觀師云此與文不相應直依文者初問佛性體次問佛性義後問佛性名河西意亦爾今將後人來問前法初問理佛性體次問分佛性義後問究竟佛性名

若一切眾生下問見不見人初一問問不見性人

[科04]若一切眾生有佛性者何故不見一切眾生所有佛性

後兩問問見性人於中又二初問何法有了不了次問何眼有了不了

[科05]十住菩薩住何等法不了一見佛住何法而了了見

[科06]十住菩薩以何等眼不了了見佛以何眼而了了見

法據性體眼約性用

佛答為兩初歎問次正答歎問亦兩初歎次論義初歎又二初歎二莊嚴

[科07]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有人能為法咨啟則為具足二種莊嚴一者智慧二者福德

次歎解六義汝自解六為他故問

[科08]若有菩薩具足如是二莊嚴者則知佛性亦復解知名為佛性乃至能知十住菩薩以何眼見諸佛世尊以何眼見

歎六義中歎初後各二中兩則略

師子吼下第二論義兩番問答初問如文

[科09]師子吼菩薩言世尊云何名為智慧莊嚴云何名為福德莊嚴

答中為四前三就勝劣義解智莊嚴勝於福德後一就平等解

[科10]善男子慧莊嚴者謂從一地乃至十地福德莊嚴者謂檀波羅蜜乃至般若非般若波羅蜜復次善男子慧莊嚴者所謂諸佛菩薩福德莊嚴者謂聲聞緣覺九住菩薩復次善男子福德莊嚴有為有漏有有有果報有閡非常是凡夫法慧莊嚴者無為無漏無有無果報無常閡住

有云初番以空解為智慧有解為福德十地為智五度為福直言般若即是有中智慧故屬福德若識波羅蜜即是空解屬智慧次番又取九住[A4]已還為福德十住及佛屬智慧後以果地為智慧因中為福德此就法體相望如此勝劣若此土則福勝慧若淨土慧勝福令樹出衣食但企尚智慧故言慧勝耳[1]究論具足者善也今明三番應約三教而分別之十地發真破三無故是智慧者此別教意十住菩薩與佛同為智慧者通教意因中為福果上為智者六度因中都不斷惑故是福德佛斷惑故是智慧而文云常住者此非全是六度菩薩若消此文應云利根人於三藏中宜聞常住聞即得解如初轉法輪時八萬天子得無生忍最下既然例餘亦爾乃是密教意但差別不定不可執一

汝今具足下就平等答

[科11]善男子汝今具足是二莊嚴是故能問甚深妙義我亦具足是二莊嚴能答是義

故云汝之與我各具二莊嚴故能問能答寧非平等無差別義今謂此釋似約圓教

師子吼言下第二番問答問為三正難釋難結過初正難者

[科12]師子吼菩薩摩訶薩言世尊若有菩薩具足如是二莊嚴者則不應問一種二種云何世尊說言能答一種二種

我若二嚴則不應問佛若二嚴則不應答以問答非二嚴故

所以者何下釋難

[科01]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無一二種

明諸法無有一種二種

一種二種下結過是凡夫相

[科02]一種二種者是凡夫相

佛答還酬其三一酬初難

[科03]佛言善男子若有菩薩無二種莊嚴則不能知一種二種若有菩薩具二莊嚴則能解知一種二種

只由具二莊嚴一能問二能答

二若言下酬其釋難

[科04]若言諸法無一二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若無一二云何得說一切諸法無一無二

只由解一二無一二故能問一二能答一二眾生不解一二無一二今示其一二令知無一二非是一二於一二乃是無一二之一二亦是言於無言非是言於言

善男子若言下詶其結過翻其前難(云云)前云是凡夫相今云是十住相先唱生死涅槃兩章門

[科05]善男子若言一二是凡夫相是乃名為十住菩薩非凡夫也何以故一者名為涅槃二者名為生死何故

[科06]一者名為涅槃以其常故何故二者名為生死愛無明故常涅槃者非凡夫相生死二者亦非凡夫相以是義故具二莊嚴者能問能答

次釋一名涅槃是常常即無二次釋二名生死愛無明過現故為二二則非一此之一二非凡夫相解為兩一云正須此語其云一二是凡夫相佛言一二非凡夫相二解云凡夫不知一亦不知二雖在生死不識生死若知一二者非凡夫相今解不爾一者是常此大涅槃常故非凡夫相二者生死無明與愛此即二乘涅槃未除無明沈空之愛即是生死之二此二非凡夫菩薩能知此二此不二無一二過則非凡夫福慧平等是圓教義今師子難此圓義圓教雙亡無一無二那忽能問一二能答一二佛還以圓教雙照答之良以雙亡一二則能雙照一二雙照一二即能雙答一二還以雙照答其釋難良以一二故能無一二若無一二何能無一二又以雙[1]亡答其結過汝言一二是凡夫相我言一二非凡夫相雙照一二豈是凡夫相不作圓教問答此義難解

善男子下第二正答五問兼答一問答初問又二先牒問誡聽如文

[科07]善男子汝問云何為佛性者諦聽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次佛性者下正答初問又二一明佛性體二簡不見者初明體又三一標名二釋相三結體標者

[科08]善男子佛性者名為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

佛性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智慧是有即空而有即有而空空則三諦皆空一空一切空乃是第一義空名智慧者三諦皆照一照一切照乃是智慧當知空有非空非有即三而一即一而三即非三非一即空故盡一切相即智故照一切境即非空非智故云一切中是故名為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名為佛性如此標名貴在得意不可言盡

次所言空者下釋相者為二先釋空次釋智

[科09]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

初釋空則三諦皆空文云空者不見空與不空不見空者不見空邊不見不空是不見中無邊無中是第一義空

次釋智

[科10]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常與無常苦之與樂我與無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乃至無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謂大涅槃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我者不名中道

智則三諦皆照文云智者見空及與不空見空是見邊見不空是見中見邊見中是第一義智慧若此空智非前非後不淺不深即空即智即智即空又即非空非智而空而智是為佛性之相文又釋不空者即是四德空者即是二邊無有四德對非顯是解釋分明

三結體者

[科01]中道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佛性常恒無有變易

佛性名中道中道之法常恒無變如文

從無明覆故下第二簡不見者又二先簡二邊異故不見次簡起中道見故不見初文者

[科02]無明覆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聲聞緣覺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於我以是義故不得第一義空不得第一義空故不行中道無中道故不見佛性

無明所覆是簡生死有邊異故不見第一義空次簡二乘偏證空邊異故不見第一義空如文

次從善男子去是簡起中道見故不見

[科03]善男子[1]見中道者凡有三種一定樂行二定苦行三苦樂行定樂行者所謂菩薩摩訶薩憐憫一切諸眾生故雖復處在阿鼻地獄如三禪樂定苦行者謂諸凡夫苦樂行者謂聲聞緣覺聲聞緣覺行於苦樂作中道想以是義故雖有佛性而不能見

有人解云兩種不見一種見而皆言不見者以隨情故是義不然前唱中道見凡有三種全未見而言見中道者此乃名同而於名起見後結以是義故不見佛性當知三種竝不見性將後驗前前是唱中道見凡夫惑心雖作中道想而因苦果苦是定苦行是故不見第一義空二乘自行勝於凡夫化他邊劣於菩薩雖作中道之想名定苦樂行二乘偏空故不見第一義空菩薩慈悲甘苦如樂是定樂行即是偏假故不見第一義空如此三種雖同名中道與上名相違相違故無圓徧之義是故不見

如汝所言下正答第二問舊云此答因性觀師云此具明五性豈獨因耶就文為兩初答第二問後論義初答問為二先牒問次正答

[科04]善男子如汝所言以何義故名佛性者

初具提其問其問何義義者名之所以有何所以稱為佛性

佛答為三初總舉圓義二別舉徧義三結歎

[科05]善男子佛性者即是一切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道種子

初總答意者善得圓旨是其所以佛是圓人性是圓法人法合稱故言佛性又一切諸佛是圓人菩提是圓果兼得涅槃果果也既言果與果果即知此果從因因生此果果從因生中道者非因非因因非果非果果皆顯現者悉由佛性為種子故[2]如此中道即是佛性佛性既為種子種子能生兩因兩果此兩因果又是種子能顯中道即是更互以為種子不作此釋無奈此文何通途雖爾別說即是佛性以為種子問佛性既為四性種子何獨是於菩提種子答特是略出又是傍正如十二因緣非無傍義正發觀智生於菩提種子義彰餘之三性其義則傍譬如胡瓜正能發熱是熱病緣

復次善男子下二別舉徧義應通一切別舉四種徧有中道一顛倒上下二生死三斷常四因果他解此四是中論八不不上不下是不來不出不因不果是不一不異餘兩可知一師云法門無量何必如此今明初以上下屬當凡夫顛倒橫計上下不見中道諸佛體之不上不下得見中道次生死約六度偏行既不斷於無明愛惑惑心求佛是二中間則有生老病死不見中道諸佛體之不生不死得見中道三斷常約二乘厭生死是背常入涅槃是向斷不見中道諸佛體之非常非斷於二乘法得見中道四者十二因緣觀智是因得菩提是果修因剋果次第淺深此約別教地前不見中道諸佛體之知非因果於菩薩法能見中道上文云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普賢觀云毗盧遮那徧一切處譬如耆婆執草成藥佛亦如是徧一切法無非中道中道即是佛性汝問何義其義如是略屬當竟今更帖文初云道有三種者先唱三章門

[科01]復次善男子道有三種謂下上中

次下者下解釋

[科02]下者梵天無常謬見是常上者生死無常謬見是常三寶是常橫計無常何故名上能得最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中者名第一義空無常見無常常見於常第一義空不名為下何以故一切凡夫所不得故不名為上何以故即是上故諸佛菩薩所修之道不上不下以是義故名為中道

下者外道邪見謬謂梵天以為涅槃實非涅槃還是生死故名為下所言上者即是凡夫未免八倒無常計常常是上法當得上果故名為上所言中者第一義空智慧無常見無常如理而見不同外道故不名下不同凡夫故不名上而是兩邊之上故言是上又言與佛不異故言是上

復次生死本際下第二明不生不死中道之義文為二初明中道次舉解惑初為三一唱中道二明能破生死三結是佛性

[科03]復次善男子生死本際凡有二種一者無明二者有愛是二中間則有生老病死之苦是名中道

[科04]如是中道能破生死故名為中

無明有愛下[1]問只是行識名色六入等何以云有生老死耶解云後文云現在世識名未來生現在六入等名未來老死中間是生死義言中道者兩因夾一果一果居中如此論中方是妙中破生死義云何只以因緣因果不生不滅名為中道今作易解無明與愛即是過現煩惱道也點煩惱道即是般若中間苦道即是法身法身即中道若是中道則無生死無生死故名破生死

以是義故下第三結為佛性

[科05]以是義故中道之法名為佛性是故佛性常樂我淨

既是中道寧非佛性

以諸眾生下第二舉解惑有法譬合

[科06]以諸眾生不能見故無常無樂無我無淨佛性實非無常無樂無我無淨

法中初明惑者不見則是無常後明解者能見則非無常正用此語兼答第三難難云以何義故名常樂我淨以見佛性故常樂我淨

譬如下為惑解者作譬與上貧女譬同

[科07]善男子譬如貧人家有寶藏是人不見以不見故無常無樂無我無淨有善知識而語之言汝舍宅中有金寶藏何故如是貧窮困苦無常無樂無我無淨即以方便令彼得見以得見故是人即得常樂我淨

合如文

[科08]佛性亦爾眾生不見以不見故無常無樂無我無淨有善知識諸佛菩薩以諸方便種種教誥令彼得見以得見故眾生即得常樂我淨

復次眾生起見下是第三不斷不常明中道又三一唱章門二釋三結

[科09]復次善男子眾生起見凡有二種一者常見二者斷見如是二見不名中道無常無斷乃名中道無常無斷即是觀照十二緣智如是觀智是名佛性二乘之人雖觀因緣猶亦不得名為佛性

初章門中明凡夫菩薩二乘前後舉非中間明是

次佛性雖常下即釋也又三先釋凡夫

[科10]佛性雖常以諸眾生無明覆故不能得見

為無明所覆故起斷常

次又未能度下釋二乘

[科11]又未能度十二緣河猶如兔馬何以故不見佛性故

只為兔馬不盡河底二乘智偏沈空取證不見佛性無常無斷

是觀十二因緣下第三釋菩薩章

[科12]善男子是觀十二因緣智慧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子

十二因緣即是觀境菩薩觀境生智合取境智皆名中道

[科01]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善男子譬如胡瓜名為熱病何以故能為熱病作因緣故十二因緣亦復如是

善男子佛性者下第四約因果明中道為三一明有因有果二明非因非果三明亦是因果亦非因果只應明非因非果何得云因果若不明因果何所辨非初文有法譬

[科02]善男子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緣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無上大般涅槃

法說中論兩因兩果兩因者謂因因因兩果者謂果果果尋此文意不得以因家之因為因因不得以果家之果為果果得以因家之果為因因得以果家之果為果果何故爾單因是境重因是觀單果是菩提重果是涅槃境但是因不從因至於因但因非因因觀智從因至於因故得是因因菩提但是果不從果至於果但果非果果涅槃從果至於果故得是果果

[科03]善男子譬如無明為因諸行為果行因識果以是義故彼無明體亦因亦因因識亦果亦果果佛性亦爾

譬說中意是則不然譬中以無明為因因無明當體是因而復為行作因故是因因識當體是果復為行作果故是果果以譬例法境是因因菩提應是果果而不例者境體非因不從因至於因但是因非因因觀智體非果不從果至於果若然譬與法乖答取少分譬私謂亦非全取無明行識以為境智菩提涅槃之譬但是先舉無明行識等亦有因果因因果果之名故下文中具舉四句佛性涅槃為初二句十二因緣為第三句言少分者名同義異故云少分若欲將境智為二因菩提涅槃為二果是則境體是因復為智作因故名因因智體是因復為二果作因例二果亦爾準因作之亦應可見

以是義故下第二明非因非果即中道正性

[科04]善男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不出不滅不常不斷非一非二不來不去非因非果

此中十不剩中論中有不因不果

從是因非果下第三明亦是因果亦非因果

[科05]善男子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是因是果如十二緣所生之法非因非果名為佛性非因果故常恒無變

開善作五性是因非果即境界性是果非因即果果性是因即了因是果即菩提果非因非果即正性而彼家用眾生為正性與非因非果義不相應莊嚴作四性是因即了因是果即涅槃是因即正因是果即菩提非因非果非復是性但非前義觀師亦作五性是因非果即境界性是果非因即果果性是因是果即了因性及菩提性言了因者以望境界為果望菩提是因若爾菩提性亦應兩望望了因是果望果果是因非因非果即正性興皇但名正法正性不許稱為正因今經中有正因之名何以不許然此五性乃是開合之異正性不二緣性則二二是因果開因出因因開果出果果合四為二所謂因果合二為一合緣為正正無復數以是義故下第三結歎甚深又為三一略歎二廣歎三總結初略歎者

[科06]以是義故我經中說十二因緣其義甚深無知無見不可思惟乃是諸佛菩薩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及

簡凡小不見唯佛能見

以何義故下二廣釋甚深有六一明因緣甚深二明凡夫不見故甚深三唯佛能見四重明甚深難見五重明能見六雙明見與不見

[科07]以何義故甚深甚深眾生業行不常不斷而得果報雖念念滅而無所失雖無作者而有作業雖無受者而有果報受者雖滅果不敗亡無有慮知和合而有

初中云不常不斷者諸句例作中道以明甚深雖念念滅即是不常而無所失即是不斷不斷不常即中道甚深雖無作者即不有而有作業即不無即不可思議中道甚深

一切眾生下二明凡夫不見

[科01]一切眾生雖與十二因緣共行而不見知不見知故無有終始

十住下三唯佛能見

[科02]十住菩薩唯見其終不見其始諸佛世尊見始見終以是義故諸佛了了得見佛性

菩薩少見如來具見然十住既少見於終亦應少見其始今互顯沒者正言十地一轉即便作佛去終處近故言能見其終始則杳然故言不見舊云十住破元品無明當果不起故云知終生死久遠其始難知興皇云自性無所有為易因緣所起不有而有則難今言十住有治道能分斷則分見其終而不能分見其始譬如健人破賊而不知賊起根原私謂亦可云初住所斷斷其始故故云見始竝始斷故亦云見始故知賢位非但不見中道亦不見於無明故從初斷始邊名為見始等覺菩薩餘一品在在者名終由未斷終故不見終斷之終故亦名見終故知等覺非但不見最後真如亦不見於終品無明故唯佛斷唯佛方見諸佛見始見終者究竟知無始終究竟鑒其始終文中從我起邊是故反此始謂元品終謂終末最麤著故見謂知見有智能治故名為見初住智淺但見終末故云見終未有治於元品之智故云不見

一切眾生下四重明不見

[科03]善男子一切眾生不能見於十二因緣是故輪轉善男子如蠶作繭自生自死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不見佛性故自造結業流轉生死猶如拍毱

是故我下五重明能見

[科04]善男子是故我於諸經中說若有人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見法者即是見佛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諸佛以此為性

觀十二緣智下六雙明見不見又二先唱四章門

[科05]善男子觀十二緣智凡有四種一者下二者中三者上四者上上

次釋四章

[科06]下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聲聞道中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緣覺道上智觀者見不了了不了了故住住十地上上智者見了了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

三種[A5]不見唯上上能見可將此義類前定樂行等三皆不見於義明矣問十住少見者為唯第十住少見九住至初住亦少見耶舊解為二一云唯第十住分見九住至初住皆不分見二云初住至十住皆少分見而須兩望初至九住望二乘為少見望十住為不見有人難前解云二乘不見各得菩提九住既不見得何等菩提進不同佛退非二乘應當別得一箇菩提(云云)今明若指住是地而言十住皆分見者此是別義若住非地十地則見十住不見此亦別義若言十住即十地地住皆少見者此即圓義若言十住非十地十住亦少見者此亦圓義若言十住非十地而言九住不見十住少見者此是別接通義人不識此於文於義往往不通(云云)

以是義故下第三總結甚深

[科07]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者即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中道中道者即名為佛佛者名為涅槃

即五佛性十二因緣名為佛性者結因性第一義空結因因性中道者結正因性即名為佛結果性涅槃結果果性文義具足此結甚妙

爾時師子下第二論義

[科08][1]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佛與佛性無差別者一切眾生何用修道

此義起上結眾生行業甚深甚深若眾生與佛平等不二何用修道初似是一問佛為兩答則成二問下佛答中一答佛與佛性平等二答修道故知兩問地人云眾生是佛具足在妄便不用修道正當此難若成論人云佛果在當則不當此難而不得言即是佛此應作無差別差別答無差別故即是佛差別故未具足如父生子姓無差別用未具足故須莊嚴莊嚴故後則具足然但明佛性何關具足不具足具足既藉緣而具佛性亦應藉緣而具若言佛性在當此據果性果果性若言佛性在現此取因性因因性若言佛性非當非現此取正因性若各以為是如盲觸象若見此意無當現之諍

佛答為三一非問二正答三引證非問如文

[科01]佛言善男子如汝所問是義不然

正答為兩一答無差別亦有差別二答何用修道初答為三一正答二引偈三舉乳酪而譬此意者據體不殊[1]所緣成異初文有法有譬

[科02]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然諸眾生悉未具足

法說中云未具足者但有其理事用未足故言不具非謂悉無名為不具

譬如下二譬為二先譬次合初譬又二先舉惡譬次引善惡例初文者

[科03]善男子譬如有人惡心害母害[A6]已生悔三業雖善是人故名地獄人也何以故是人定當墮地獄故是人雖無地獄陰界諸入猶故得名為地獄人

必定當墮如害母者悔身雖未墮必去不疑眾生亦爾有佛性理未來必得

[科04]善男子是故我於諸經中說若見有人修行善者名見天人修行惡者名見地獄何以故定受報故

次佛復引云行十善者名見天人行十惡者名見地獄亦是當報

一切眾生下二合譬

[科05]善男子一切眾生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真實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一切眾生未有相好以當得故一解云當得相好之果一解云當得果佛性佛性云何是當若是當者為三世攝即是無常則不應言當果佛性

二引偈答者

[科06]以是義故我於此經而說是偈

本有今無  本無今有  三世有法  無有是處

[科07]善男子有者凡有三種一未來有二現在有三過去有一切眾生未來之世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佛性一切眾生現在悉有煩惱諸結是故現在無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切眾生過去之世有斷煩惱是故現在得見佛性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乃至一闡提等亦有佛性一闡提等無有善法佛性亦善以未來有故一闡提等悉有佛性何以故一闡提等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略釋偈意[A7]已如前文此偈四出初答常無常二答得無得下二十六答破定性今答有無不定以明中道若但以有無別解俱不會偈旨常無常等亦應如是此中準經應作差無差亦差亦無差非差非無差不一不異不思議釋乃會偈旨餘常無常等亦復如是今長行釋本有云三世皆本有如文準之而言生死與涅槃各應本有各應今無若生死本有者具足無量煩惱生死本無者本無涅槃涅槃本有者涅槃本有非適今也涅槃本無者久[A8]已成佛無諸煩惱生死雖復本有今無本無今有悉束為有以涅槃望生死生死有所得故涅槃雖復本有今無本無今有悉束為無以生死望涅槃無所得故又即本有是今無不離有而論無即本無是今有不離無而論有此前三句即是差別三世所攝本有之有非有今無之無不無不有不無三世有法無有是處此一句是無差別不為三世所攝更約本末重明四句自有兩本兩末一本一末末而不本本而不末非本非末上文云寄生一子舍主驅逐舍主是境豈非生死為本一子正觀豈非涅槃為末文云大般涅槃本自有之又如來藏依持建立豈非涅槃為本迷理起惑豈非生死為末若各有其本則各有其末為是義故兩本兩末又生死無終將涅槃之始為生死之終涅槃無始將生死之終為涅槃之始二河相望互作終始是為一末一本又生死若本若末皆束名為末以其虗妄無根本故末而不本涅槃若本若末皆名為本以其真實無偽故本而不末末本非本本末非末非本非末三世不攝分別本末四句既成例具不俱得無得常無常皆悉不定不可思議亦復如是四句不定不可思議即是三諦不竝不別如前說

譬如有人下第三舉乳酪譬以證當有

[科01]善男子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問言汝有酥耶答言我有酪實非酥以巧方便定當得故故言有酥眾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此謂約有心論有佛性不即心為佛性何異眾生有佛性之理後得佛時不取眾生為佛心佛心亦爾只云有心為佛性心不即為佛性

畢竟有二種下第二應須修道正答前何用修道之問眾生等有一乘正性應須修於六度莊嚴若不修不得正性他云一乘是萬善今此文中則以一乘為中道正性此一道清淨能運眾生作佛故名一乘豈同萬善文中為二先唱章門次解釋

[科02]善男子畢竟有二種一者莊嚴畢竟二者究竟畢竟一者世間畢竟二者出世畢竟

初章門有兩雙四隻

次釋中先釋以六度為莊嚴一乘為究竟次釋世間出世間

[科03]莊嚴畢竟者六波羅蜜究竟畢竟者一切眾生所得一乘一乘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悉有一乘以無明覆故不能得見

[科04]善男子如單越三十三天果報覆故此間眾生不能得見

[科05]佛性亦爾諸結覆故眾生不見

初六度與一乘更無別體但隨義異釋其間有譬有合初譬云忉利越果報雖勝人不得見佛性既為無明所覆不能得見故須修道

復次佛性下釋後兩隻又二先偏釋出世畢竟後雙釋世出世兩畢竟初又三一出體二釋名三舉類初如文

[科06]復次善男子佛性者即首棱嚴三昧性如醍醐即是一切諸佛之母以首棱嚴三昧力故而令諸佛常樂我淨一切眾生悉有首棱嚴三昧以不修行故不能得見是故不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科07]善男子首棱嚴三昧者有五種名一者首棱嚴三昧二者般若波羅蜜三者金剛三昧四者師子吼三昧五者佛性隨其所作處處得名

次釋名中云首楞嚴翻為堅固和闍棃翻修治心而此三昧有通有別別在終心通通諸地

如一三昧下三舉類

[科08]善男子如一三昧得種種名如禪名四禪根名定根力名定力覺名定覺正名正定八大人覺名為定覺首棱嚴定亦復如是

覺名定覺即七覺中定覺分正名正定即八正中正定又云覺名定覺即八大人中定覺楞嚴亦爾有五種名(云云)

善男子一切眾生下第二雙釋世出世兩畢竟下中即世間畢竟上定即出世畢竟於中二先具釋三定後重釋上定

[科09]善男子一切眾生具足三定謂上中下上者謂佛性也以是故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中者一切眾生具足初禪有因緣時則能修習若無因緣則不能修因緣二種一謂火災二謂破欲界結以是故言一切眾生悉具中定下定者十大地中心數定也以是故言一切眾生悉具下定

初釋三定中先釋上定即是佛性或云了因或云正因中定即色界定下定即心數定數人云十數竝起呼為大地通五品謂善惡無記不共穢汙等成論云法起十數義說為十或云欲界十居止是十數三塗人六天

一切眾生悉有下重釋出世即首楞嚴

[科10]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能得見十住菩薩雖見一乘不知如來是常住法以是故言十[1]地菩薩雖見佛性而不明了善男子首棱者名一切事畢竟嚴者名堅一切畢竟而得堅固名首棱嚴以是故言首棱嚴定名為佛性

釋論名為健相三昧

善男子我於一時下第三引證答此明如來觀機可不或說佛與佛性無差或時說異或說修道或說不修例如知外道機應須說我應說無我(云云)文為二先正引昔證今次更會通初引昔證今又二先引昔次證今引昔又三一明洗浴二外道論義三時眾得益

[科01]善男子我於一時住尼連禪河告阿難言我今欲洗汝可取衣及以澡豆我既入水一切飛鳥水陸之屬悉來觀我

[科02]爾時復有五百梵志來在河邊因到我所各相謂言云何而得金剛之身若使瞿曇不說斷見我當從其啟受齋法善男子我於爾時以他心智知是梵志心之所念告梵志言云何謂我說於斷見諸梵志言瞿曇先於處處經中說諸眾生悉無有我既言無我云何而言非斷見耶若無我者持戒者誰破戒者誰佛言我亦不說一切眾生悉無有我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性者豈非我耶以是義故我不說斷一切眾生不見佛性故無常無我無樂無淨如是則名說斷見也

[科03]時諸梵志聞說佛性即是我故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尋時出家修菩提道一切飛鳥水陛之屬亦發無上菩提之心既發心[A9]已尋得捨身

是佛性下二證今

[科04]善男子是佛性者實非我也為眾生故說名為我

正言佛性非我而說為我不應定執酬修道之問

如來有因緣下二是會通

[科05]善男子如來有因緣故說無我為我真實無我雖作是說無有虗妄善男子有因緣故說我為無我而實有我為世界故雖說無我而無虗妄佛性無我如來說我以是常故如來是我而說無我得自在故

如來自在或以我為無我無我為我又一解在因佛性故言無我在果佛性故言有我(云云)

爾時師子下第三答上第四問為二先申問次正答初申問

[科06]爾時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金剛力士者以何義故一切眾生不能得見

長有金剛力士語

正答為兩初正答後結歎初正答中凡舉七譬大為三意初三譬譬有而不見中間一譬譬平等皆有第三三譬譬待緣故見三意次第而來雖復云有而復不見未知定有故不見定無故不見次一譬譬其定有既其定有何故不見次答須待因緣然後乃見初三譬一一皆先譬次合初是盲人譬

[科07]佛言善男子譬如色法雖有青黃赤白長短質像盲者不見雖復不見亦不得言無青黃赤白長短質像何以故盲雖不見有目見故

[科08]佛性亦爾一切眾生雖不能見十住菩薩見少分故如來全見十住菩薩所見佛性如夜見色如來所見如晝見色

譬底下凡夫如盲故不見色譬佛性數人解色有二十種青黃赤白高下邪正方圓長短光影明闇煙雲塵霧或加虗空為空一顯色

如眼膚翳第二眼病譬譬諸菩薩

[科09]善男子如眼膚翳見色不了有善良醫而為治之以藥力故得了了見

眼有少翳不得見色譬諸菩薩有煩惱故不見佛性不同前盲

[科10]十住菩薩亦復如是雖見佛性不能明了以首楞嚴三昧力故能得明了善男子若有人見一切諸法無常無我無樂無淨見非一切法無常無樂無我無淨如是之人不見佛性一切者名為生死非一切者名為三寶聲聞緣覺見一切法無常無我無樂無淨非一切法亦見無常無我無樂無淨以是義故不見佛性十住菩薩見一切法無常無我無樂無淨非一切法分見常樂我淨以是義故十分之中得見一分諸佛世尊見一切法無常無我無樂無淨非一切法見常樂我淨以是義故見於佛性如觀掌中阿摩勒果以是義故首楞嚴定名為畢竟

合譬中先舉十[1]地菩薩後更舉四人凡夫二乘十住如來如來全見菩薩少見兩全不見

譬如初月下第三譬

[科01]善男子譬如初月雖不可見不得言無

亦譬眾生未斷惑者不見斷惑者見如初日月則不可見漸漸可見佛性亦爾本有此理眾生煩惱不能得見惑稍稍盡稍稍得見

[科02]佛性亦爾一切凡夫雖不得見亦不得言無佛性也

善男子佛性者所謂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處一切眾生悉有三種破煩惱故然後得見一闡提等破一闡提然後能得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處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文云大悲十力等一切眾生悉有性者舊云當有即事未有引下文云破一闡提然後乃得地人解云真神佛性如弊帛裹金大慈大悲十力相好此事具有為惑所覆若除煩惱即得見之除弊帛[A10]已即得黃金觀師云此二解相害若言當有此經文云大悲十力四無所畏眾生有之既言悉有寧得言當若言現有如金為惑所覆者夫佛性雄猛何不排惑若執當現便是諍論只具此理不可推當修道乃得不可言現彼三解偏據未會圓旨何者佛性非一二三而為眾生作四門分別或言第一義空迦毗羅城空或言不空者即是智慧貧藏額珠或言亦空亦有如水酒缾或言非有非無名為中道欲使因四悟於不四捨執四以求通論人指當此執則無地人惑覆此執即有觀師所說此執亦有亦無門今明佛性如王見象眾師所覩全同盲觸(云云)合最後譬中言三種破煩惱者舊有二解一云[2]三國煩惱見思二或是界內穢土煩惱習氣是兩國中間淨土煩惱無明是界外煩惱七地菩薩斷二國中間煩惱莊嚴所用二解云見諦為一煩惱思惟為二煩惱習氣是三煩惱無明元品品數與習氣是同故不別說初地至三地斷見諦四地至六地斷思惟七八地者竝斷習氣無明此是開善解又一師難此二解文云三種破煩惱竟不出破煩惱意但出三種名與經乖較若論破意應如釋論三觀治三種病亦如瓔珞本業從假入空為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二觀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用是三觀能破煩惱又世諦破性病真諦破假病此二諦但說伏為斷若非真非有即是中道觀雙除性假二病名斷煩惱今明是義不然前二解乖經觀師破其違經今難其義僻若三種破煩惱[A11]已見佛性破見思穢土煩惱及破中間淨土煩惱為見性不見性若見性者二乘之人亦破見思何故不見若不見性與經相違開善破見為一破思為二須陀洹人乃至四果悉破見思為見性不若見性者無有此義若不見者與經相違又二諦觀平等觀皆是方便不入中道亦不見性復與經違世諦破性真諦破假是伏非斷又不見性此亦違經唯非真俗斷煩惱者乃得見性雖唱三種破煩惱名二種破者則不見性唯一種破得見經稱三種破於煩惱皆見佛性若一種破見二種破不見者寧得相應今明七地修方便八地道觀雙流破無明見佛性者此以別接通是一種破煩惱得見佛性若入理般若名為住破四住惑出生功德名十行破塵沙惑未見佛性十回向伏無明登地破無明見佛性此是別教次第破惑又是一種破煩惱見佛性若圓觀法界煩惱即菩提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入銅輪位登初住時破無明見佛性三種破惑其義昺然而皆見佛性與經文會諸德寧知又一空一切空三諦皆空此觀破五住惑能見佛性又一假一切假三諦皆假此觀亦破五住惑能見佛性又一中一切中三諦皆中此觀亦破五住惑能見佛性如此三種數之與義正與經合諸德亦未能知前三種破惑是就別意後三種觀是約圓意

善男子十二因緣下二有一譬譬平等皆有先譬後合前譬就外今譬就內即為四一唱等有二出因緣體三明有具不具四結等有

[科01]善男子十二因緣一切眾生等共有之亦內亦外

初明平等皆有而言亦內亦外者此唯在人非謂外物心則為內色則為外具有色心故云內外又云在胎為內出胎為外私謂文中自云內外貪求及為內外事然此文中非謂以二十因緣而為觀境但取十二以為佛性例如十二因緣支支別辨為令眾生識於三世輪回之相豈可無明之時唯有無明故知乃至老死常具十二故下合云佛性亦爾豈可在眾生時唯是眾生況一切眾生一一無不念念具足十界百界依正因緣故界界中無非佛性故內外之言意兼多義

何等十二下出十二體具解十二支

[科02]何等十二過去煩惱名為無明過去業者是名為行現在世中初始受胎是名為識入胎五分四根未具名為名色具足四根未名觸時是名六入未別苦樂是名為觸染習一愛是名為受習近五欲是名為愛內外貪求是名為取為內外事起身口意業是名為有現在世識名未來生現在名色六入觸受名未來世老病死也是名十二因緣

過去具有因果何以取二因而不取果然過去之果自酬前因是故不取是則二因生今五果取今三因生後二果識支二解一云初受胎七日為識

爾時有色色未顯現識義[A12]已顯故受識名二云但取託胎初念雖即有色色乃未足而名識者識是報主是故言識亦至第二念即是色支此解稍勝入胎五分釋第四名色支亦云五疱二手二脚及頭四根未具者但有身意未有眼耳鼻舌言名色者二解一云色陰是色四陰名名二云只此色與眾生之名故言名色次具足四根即第五支既具四根六根都具故言六入從此[A13]已去有麤細相生若細相生即胎內識心未有想受若麤相生即是初出胎時未能捉火觸毒如一兩月小兒未別苦樂下第六觸支若細[1]生相是胎內想心未知苦樂若麤相生即一兩歲[A14]已能捉火觸毒而未有所知手內有物未辨貴賤染習一愛第七受支五果之後若細相生即胎內受心言一愛者於一樂緣而生想著若麤相生即三四歲但知食愛未知五欲習近五欲第八愛支即三因之初若細相生即胎內行心之初就行心為三初名愛中名取後名有若麤相生即八九歲稍知欲愛內外貪求第九支即十餘歲稍復長大轉能貪求行中稍增為內外事下第十支起即十餘歲身成長大盡屬百秊現在世識下第十一支即未來二果之初還同現在識支時節即初託胎一念現在名色下第十二支還同現在名色等時即未來老死支識名色六入等竝是未來二果未來二果還是現在識名色六入等但轉名名之

三具不具中

[科03]善男子一切眾生雖有如是十二因緣或有未具如歌羅[2]羅時死則無十二從生乃至老死得具十二色界眾生無三種受三種觸三種愛無有老病亦得名為具足十二無色眾生無色乃至無有老死亦得名為具足十二

約色界言無三受者二解一云於三受中不具苦受故言無三亦無苦受家想故言無三種觸亦無苦受家行故言無三種愛若色無色不具十二云何文云亦得名為具足十二然歌羅邏死及色無色界生雖復不具十二而苦輪未息往還三界終具十二二解據第四禪至無色界無復苦樂亦無中容之捨故言無三受無色既無色不具十二

以定得故下第四總結皆具十二

[科04]以定得故故名眾生平等具有十二因緣

既未息苦輪始終長望故云皆具

佛性亦爾第二合譬

[科05]善男子佛性亦爾一切眾生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六道四生皆有十二譬諸眾生等有佛性

雪山有草下第三三譬明待緣方見即為三初文譬合

[科06]善男子雪山有草名為忍辱牛若食者則出醍醐更有異草牛若食者則無醍醐雖無醍醐不可說言雪山之中無忍辱草

合中二先正合次明理

[科01]佛性亦爾雪山者名為如來忍辱草者名大涅槃異草者十二部經眾生若能聽受咨啟大般涅槃則見佛性十二部中雖不聞有不可說言無佛性也

明理又三初唱九章門

[科02]善男子佛性者亦色非色非色非非色亦相非相非相非非相亦一非一非一非非一非常非斷非非常非非斷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亦盡非盡非盡非非盡亦因亦果非因非果亦義非義非義非非義亦字非字非字非非字

門門有三句合二十七句

第二解釋

[科03]云何為色金剛身故云何非色十八不具非色法故云何非色非非色色非色無定相故云何為相三十二相故云何非相一切眾生相不現故云何非相非非相相非相不決定故云何為一一切眾生悉一乘故云何非一說三乘故云何非一非非一無數法故云何非常從緣見故云何非斷離斷見故云何非非常非非斷無終始故云何為有一切眾生悉皆有故云何為無從善方便而得見故云何非有非無虗空性故云何名盡得首楞嚴三昧故云何非盡以其常故云何非盡非非盡一切盡相斷故云何為因以了因故云何為果果決定故云何非因非果以其常故云何名義悉能攝取義無閡故云何非義不可說故云何非義非非義畢竟空故云何為字有名稱故云何非字名無名故云何非字非非字斷一初字故云何非苦非樂斷一切受故云何非我未能具得八自在故云何非非我以其常故云何非我非非我不作不受故云何為空第一義空故云何非空以其常故云何非空非非空能為善法作種子故

釋中長出三事非章所列合三十六句

後兩善男子是第三總結(云云)

[科04]善男子若有人能思惟解了大涅槃經如是之義當知是人則見佛性佛性者不可思議乃是諸佛如來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知善男子佛性者非陰界入非本無今有非[A15]已有還無從善因緣眾生得見

第二舉黑鐵譬

[科05]譬如黑鐵入火則赤出冷還黑而是黑色非內非外因緣故有

[科06]佛性亦爾一切眾生煩惱火滅則得聞見

第三舉種子譬

[科07]善男子如種滅[A16]已芽則得生而是芽性非內非外乃至華果亦復如是從緣故有

前二譬皆先譬後合後譬無合如文

是大涅槃下第二結歎如文

[科08]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經典成就具足無量功德佛性亦爾悉是無量無邊功德之所成就

爾時師子下答第五問先騰上兩問後作兩答以答前問

[科09]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訶薩言世尊菩薩具足成就幾法得見佛性而不明了諸佛世尊成就幾法得了了見

答文為二初唱十章後解釋

[科10]善男子菩薩具足成就十法雖見佛性而不明了云何為十一者少欲二者知足三者寂靜四者精進五者正念六者正定七者正慧八者解脫九者讚歎解脫十者以大涅槃教化眾生

其八是八大人覺屬自行後兩章是化他八覺是小乘名教云何是菩薩行一解云法門無定在大即大二解云只八大人自行為小復有化他故得是大今明以大涅槃心修即異小乘

師子吼下第二解釋十法有五番初番有問答

[科11]師子吼菩薩言世尊少欲知足有何差別

答但以少欲知足共為一解以義相帶故餘者各解就初釋少欲知足復數番初約善惡共解

[科12]善男子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之時心不悔恨少欲者少有所欲知足者但為法事心不愁惱善男子欲有三種一者惡欲二者大欲三者欲欲惡欲者若有比丘心生貪欲欲為一切大眾上首令一切僧隨逐我後令諸四部悉皆供養恭敬讚歎尊重於我令我先為四眾說法皆令一切信受我語亦令國王大臣長者皆恭敬我令我大得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上妙屋宅為生死欲是名惡欲云何大欲若有比丘生於欲心云何當令四部之眾悉皆知我得初住地乃至十住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阿羅漢果乃至須陀洹果我得四禪乃至四無閡智為於利養是名大欲欲欲者若有比丘欲生梵天魔天自在天轉輪聖王若剎利若婆羅門皆得自在為利養故是名欲欲若不為是三種惡欲之所害者是名少欲欲者名為二十五愛無有如是二十五愛是名少欲不求未來所欲之事是名少欲得而不著是名知足不求恭敬是名少欲得不積聚是名知足

後有少欲下約小大共解

[科01]善男子有少欲不名知足有知足不名少欲有亦少欲亦知足有不少欲不知足少欲者謂須陀洹知足者謂辟支佛少欲知足者謂阿羅漢不少欲不知足者所謂菩薩善男子少欲知足復有二種一者善二者不善不善者所謂凡夫善者聖人菩薩一切聖人雖得道果不自稱說不稱說故心不惱恨是名知足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習大乘大涅槃經欲見佛性是故修習少欲知足

文為四句初句少欲是須陀洹前云少欲知足為善今釋不少欲不知足為善法華云得少便為足自保守小謂是為足今釋少欲是須陀洹知足是中乘皆是保非為極少欲知足即知四果最極對菩薩不少欲不知足菩薩上求佛果

無窮故不知足下化無窮[1]故不知足餘如文

[科02]云何寂靜寂靜有二一者心靜二者身靜身寂靜者終不造作身三種惡心寂靜者亦不造作意三種惡是則名為身心寂靜身寂靜者不親近四眾不預四眾所有事業心寂靜者終不修習貪欲恚癡是則名為身心寂靜或有比丘身雖寂靜心不寂靜有心寂靜身不寂靜有身心寂靜又有身心俱不寂靜身寂靜心不寂靜者或有比丘坐禪靜處遠離四眾心常積習貪欲恚癡是名身寂靜心不寂靜心寂靜身不寂靜者或有比丘親近四眾國王大臣斷貪恚癡是名心寂靜身不寂靜身心寂靜者謂佛菩薩身心不寂靜者謂諸凡夫何以故凡夫之人身心雖靜不能深觀無常無樂無我無淨以是義故凡夫之人不能寂靜身口意業一闡提輩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如是之人亦不得名身心寂靜

[科03]云何精進若有比丘欲令身口意業清淨遠離一切諸不善業修習一切諸善業者是名精進

[科04]是勤進者繫念六處所謂佛法僧戒施天是名正念

[科05]具正念者所得三昧是名正定

[科06]具正定者觀見諸法猶如虗空是名正慧

[科07]具正慧者遠離一切煩惱諸結是名解脫

[科08]得解脫者為諸眾生稱美解脫言是解脫常恒不變是名讚歎解脫[2]即是無上大般涅槃

第八釋解脫即是無上涅槃者二解靈味令正翻涅槃為解脫此明涅槃與解脫異開善云涅槃翻滅度解脫翻無累觀師云涅槃與解脫同是斷德因滅煩惱故得解脫得解脫故得大涅槃即是不異

[科09]涅槃者即是煩惱諸結火滅又涅槃者名為屋宅何以故能遮煩惱惡風雨故又涅槃者名為歸依何以故能過一切諸怖畏故又涅槃者名為洲渚何以故四大暴河不能漂故何等為四一者欲暴二者有暴三者見暴四無明暴是故涅槃名為洲渚又涅槃者名畢竟歸何以故能得一切畢竟樂故若有菩薩摩訶薩成就具足如是十法雖見佛性而不明了

又云四暴河者即前三漏長有見暴河即通覽三界見為見暴河

復次出家之人下第二番約出家人釋十法但有八文前合少欲知足後但釋解脫不明涅槃是故略耳

[科01]復次善男子出家之人有四種病是故不得四沙門果何等四病謂四惡欲一為衣欲二為食欲三為臥具欲四為有欲是名四惡欲是出家病有四良藥能療是病謂糞掃衣能治比丘為衣惡欲乞食能破為食惡欲樹下能破臥具惡欲身心寂靜能破比丘為有惡欲以是四藥除是四病是名聖行如是聖行則得名為少欲知足

[科02]寂靜者有四種樂何等為四一出家樂二寂靜樂三永滅樂四畢竟樂得是四樂名為寂靜

四樂者大樂即出家人樂應是戒樂寂靜即禪定樂永滅即智慧斷惑樂畢竟即菩提樂

[科03]具四精進故名精進

四精進即四正勤

[科04]具四念處故名正念

[科05]具四禪故故名正定

[科06]見四聖實故故名正慧

[科07]永斷一切煩惱結故故名解脫

[科08]訶責一切煩惱過故是名讚歎解脫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安住具足如是十法雖見佛性而不明了

復次菩薩下第三番據菩薩釋十法但有九者菩薩以涅槃心修故不說之

[科09]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聞是經[A17]已親近修習遠離一切世間之事是名少欲

[科10]即出家[A18]已不生悔心是名知足

[科11]既知足[A19]已近空閑處遠離憒閙是名寂靜

[科12]不知足者不樂空閑夫知足者常樂空寂於空寂處常作是念一切世間悉謂我得沙門道果然我今者實未能得我今云何誑惑於人作是念[A20]已精勤修習沙門道果是名精進

[科13]親近修習大涅槃者是名正念

[科14]隨順天行是名正定

隨順天行為正定者此明天行以定為體今寄一竝若正定隨順天行天行遂以定為體應身隨順眾生眾生應以應身為體今明天行是理以理為本故云正定

[科15]安住是定正見正知是名正慧

[科16]正見知者能得遠離煩惱結縛是名解脫

[科17]十住菩薩為眾生故稱美涅槃是則名為讚歎解脫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安住具足如是十法雖見佛性而不明了

復次夫少欲者下第四番解十法文亦可解

[科18]復次善男子夫少欲者若有比丘住空寂處端坐不臥或住樹下或在塚間或在露處隨有草地而坐其上乞食而食隨得為足或一坐食不過一食唯畜三衣糞衣毳衣是名少欲

[科19]既行是事心不生悔是名知足

[科20]修空三昧是名寂靜

[科21]得四果[A21]已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休息是名精進

[科22]繫心思惟如來常恒無有變易是名正念

[科23]修八解脫是名正定

八解脫為正定者數人云八解脫以定為體論人八解脫以慧為體私云皆不爾(云云)

[科24]得四無閡是名正慧

[科25]遠離七漏是名解脫

[科26]稱美涅槃無有十相名歎解脫

[科27]十相者謂生老病死色聲香味觸無常遠離十相名大涅槃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安住具足如是十法雖見佛性而不明了

復次善男子下第五番但解九

[科28]復次善男子為多欲故親近國王大臣長者剎利婆羅門毗舍首陀自稱我得須陀洹果至阿羅漢果為利養故行住坐臥乃至大小便利若見檀越猶行恭敬接引語言破惡欲者名為少欲

[科01]雖未能壞諸結煩惱而能同於如來行處是名知足

[科02]善男子如是二法乃是念定近因緣也常為師宗同學所讚我亦常於處處經中稱美讚歎如是二法若能具足是二法者則得近於大涅槃門及五種樂是名寂靜

五種樂者河西云一因樂受樂斷樂遠離樂菩提樂因樂者因內外緣得樂受樂者從內外緣身得增長心得安穩名為受樂修習聖道斷除諸受令道增長名斷受樂永離煩惱身心無患名遠離樂以常樂故名菩提樂五樂皆[1]有從淺至深出菩薩地經

[科03]堅持戒者名為精進

[科04]有慚愧者名為正念

[科05]不見心相名為正定

[科06]不求諸法性相因緣是名正慧

[科07]無有相故煩惱則斷是名解脫

[科08]稱美如是大涅槃經名讚解脫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安住十法雖見佛性而不明了

善男子如汝所言下答第六問先牒問後正答

[科09]善男子如汝所言十住菩薩以何眼故雖見佛性而不了了諸佛世尊以何眼故見於佛性而得明了

答為二先答後勸初答又為兩先明了與不了次明眼見聞見

[科10]善男子慧眼見故不得明了佛眼見故故得明了為菩提行故則不了了[2]若無行故則得了了住十住故雖見不了不住不去故則得了了菩薩摩訶薩智慧因故見不了了諸佛世尊斷因果故見則了了一切覺者名為佛性十住菩薩不得名為一切覺故是故雖見而不明了

初了不了中有五番最後釋一切覺者一心三智照一諦三諦名一切覺十住亦得此覺比佛猶昧故不了了地前十住全不見性是故不論了與不了

[科11]善男子見有二種一者眼見二者聞見諸佛世尊眼見佛性如於掌中觀阿摩勒十住菩薩聞見佛性故不了了十住菩薩[3]唯能自知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能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善男子復有眼見諸佛如來十住菩薩眼見佛性復有聞見一切眾生乃至九地聞見佛性菩薩若聞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聞見

次眼見聞見中有兩番初以十住為聞見佛地為眼見次番以九地[A22]已還為聞見第十住為眼見此中應作四句第十住亦聞見亦眼見九地[A23]已下但有聞見佛地但有眼見文中自出此之三句若眾生聞不信者非聞見非眼見(云云)若十住與十地異者非唯初住不見十住亦不見即是別位若十住與十地同者豈第十住見初住亦見今文云住又復云地故知此中住地不異即是圓位而簡九地是聞者以其見不了了抑之為聞第十住勝加之以眼葢是圓位得作此釋餘位不得(云云)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五

日東 天台沙門本純 分會

南本大般涅槃經會疏卷第二十五


校注

[0675k03] ○四師子吼品問答涅槃義二初題目 [0675001] 極宋明作左 [0675k04] 二本文二初明佛性二歎經初文又四初明佛性二明中道三明縛脫四明修道初文有二初問二答初又四初勸問二初舉諸法門 [0675002] 苦無苦麗作樂無樂 [0676k01] 二正勸二初正勸 [0676k02] 二敦勸 [0676k03] 二求問二初經家敘 [0676k04] 二正發言 [0676k05] 三許問二初勸供養三初正勸 [0676k06] 二釋三初法二初明過去德 [0676k07] 二明現在德 [0676k08] 二譬二初為佛作譬二初譬法身三初總 [0677k01] 二別 [0677001] 齒麗作爪 [0677002] 𦬆作𨦵 [0677k02] 三結 [0677k03] 二譬應迹三初正應 [0677k04] 二從法身起 [0677003] 吹宋明作欠 [0677k05] 三眾生得道 [0677k06] 二為菩薩作譬二初舉非 [0677k07] 二明是 [0677k08] 三合二初合佛譬二初合妙本為眾生 [0677k09] 二合正應二初合從法身起 [0677k10] 二合眾生得益 [0677k11] 二合菩薩譬二初合非舉 [0677k12] 二合明是 [0677k13] 三結 [0677k14] 二正許 [0678k01] 四正問二初問法三初問理佛性體 [0678k02] 二問分佛性義 [0678k03] 三同究竟佛性名 [0678k04] 二問人二初問不見性人 [0678k05] 二問見性人二初問何法有了不了 [0678k06] 二問何眼有了不了 [0678k07] ○二答二初歎問二初歎二初歎二莊嚴 [0678k08] 二歎解六義 [0678k09] 二論義二初番二初問 [0678k10] 二答二初前三就勝劣解 [0678001] 究宋明作篤 [0678k11] 二後一就平等解 [0678k12] 二番二初問三初正難 [0679k01] 二釋難 [0679k02] 三結過 [0679k03] 二答三初酬正難 [0679k04] 二酬釋難 [0679k05] 三酬結過二初唱兩章門 [0679k06] 二釋 [0679001] 亡明作照 [0679k07] 二正答五初答初問二初牒問誡聽 [0679k08] 二正答初問二初明佛性體三初標名 [0679k09] 二釋相二初釋空 [0679k10] 二釋智 [0680k01] 三結體 [0680k02] 二簡不見者二初簡二邊異故不見 [0680k03] 二簡起中道見故不見 [0680001] 見上麗有不字 [0680k04] 二答第二問二初答問二初牒問 [0680k05] 二正答三初總舉圓義 [0680002] 如宋明作知 [0681k01] 二別舉徧義四初不上不下二初唱三章門 [0681k02] 二解釋 [0681k03] 二明不生不死二初明中道三初唱中道 [0681k04] 二明能破生死 [0681001] 問宋明作但中間三字 [0681k05] 三結是佛性 [0681k06] 二舉解惑三初法 [0681k07] 二譬 [0681k08] 三合 [0681k09] 三不斷不常三初唱章門 [0681k10] 二釋三初釋凡夫 [0681k11] 二釋二乘 [0681k12] 三釋菩薩 [0682k01] 三結 [0682k02] 四不因不果三初明有因有果二初法 [0682k03] 二譬 [0682k04] 二明非因非果 [0682k05] 三明亦是因果亦非因果 [0682k06] 三結歎甚深三初略歎 [0682k07] 二廣歎六初明因緣甚深 [0683k01] 二明凡夫不見 [0683k02] 三明唯佛能見 [0683k03] 四重明甚深難見 [0683k04] 五重明能見 [0683k05] 六雙明見與不見二初唱四章門 [0683k06] 二釋四章 [0683k07] 三總結 [0683k08] 二論義二初問 [0683001] 師上麗有爾時二字 [0684k01] 二答三初非問正 [0684001] 所宋明作初 [0684k02] 二答二初答無差亦差三初正答二初法 [0684k03] 二譬二初譬二初舉惡譬 [0684k04] 二引善惡例 [0684k05] 二合 [0684k06] 二引偈答二初引偈答 [0684k07] 二長行釋 [0685k01] 三舉乳酪譬 [0685k02] 二答何用修道二初唱章門 [0685k03] 二解釋二初以六度為莊嚴一乘為究竟三初法 [0685k04] 二譬 [0685k05] 三合 [0685k06] 次釋世間出世間二初偏釋出世畢竟三初出體 [0685k07] 二釋名 [0685k08] 三舉類 [0685k09] 二雙釋世出世兩畢竟二初具釋三定 [0685k10] 二重釋上定 [0685001] 地麗本作住 [0686k01] 三引證二初正引昔證二初引昔三初明洗浴 [0686k02] 二外道論義 [0686k03] 三時眾得益 [0686k04] 二證今 [0686k05] 二更會通 [0686k06] 三答上第四問二初申問 [0686k07] 二正答二初正答三初三譬譬有而不見三初盲人譬二初譬 [0686k08] 二合 [0686k09] 二眼病譬二初譬 [0686k10] 二合 [0687001] 地疑住 [0687k01] 三月譬二初譬 [0687k02] 二合 [0687002] 三宋明作二 [0688k01] 二一譬譬平等皆有二初譬四初唱等有 [0688k02] 二出因緣體 [0688001] 生相疑寫倒 [0688k03] 三明有具不具 [0688002] 下羅麗作邏 [0688k04] 四結等有 [0688k05] 二合 [0688k06] 三三譬譬待緣故見三初雪山譬二初譬 [0689k01] 二合二初正合 [0689k02] 二明理二初唱九章門 [0689k03] 二解釋 [0689k04] 四總結 [0689k05] 二黑鐵譬二初譬 [0689k06] 二合 [0689k07] 三種子譬 [0689k08] 二結歎 [0689k09] 四答第五問二初騰前兩問 [0689k10] 二作兩答以答上兩問二初唱十章 [0689k11] 二解釋五初番九初釋第一少欲第二知足二初問 [0689k12] 二答二初約善惡共解 [0690k01] 二約小大共解 [0690001] 故宋明作復 [0690k02] 二釋第三寂靜 [0690k03] 三釋第四精進 [0690k04] 四釋第五正念 [0690k05] 五釋第六正定 [0690k06] 六釋第七正慧 [0690k07] 七釋第八解脫 [0690k08] 八釋第九讚歎解脫 [0690002] 即上麗有解脫二字 [0690k09] 九釋第十以涅槃化眾生 [0691k01] 第二番約出家人釋十法八初釋第一少欲第二知足 [0691k02] 二釋第三寂靜 [0691k03] 三釋第四精進 [0691k04] 四釋第五正念 [0691k05] 五釋第六正定 [0691k06] 六釋第七正慧 [0691k07] 七釋第八解脫 [0691k08] 八釋第九讚解脫 [0691k09] 第三番約菩薩釋十法九初釋少欲 [0691k10] 二釋知足 [0691k11] 三釋寂靜 [0691k12] 四釋精進 [0691k13] 五釋正念 [0691k14] 六釋正定 [0691k15] 七釋正慧 [0691k16] 八釋解脫 [0691k17] 九釋讚解脫 [0691k18] 四番十初釋少欲 [0691k19] 二釋知足 [0691k20] 三釋寂靜 [0691k21] 四釋精進 [0691k22] 五釋正念 [0691k23] 六釋正定 [0691k24] 七釋正慧 [0691k25] 八釋解脫 [0691k26] 九釋歎解脫 [0691k27] 十釋大涅槃 [0691k28] 五番九初釋少欲 [0692k01] 二釋知足 [0692k02] 三釋寂靜 [0692001] 宋明本無有字 [0692k03] 四釋精進 [0692k04] 五釋正念 [0692k05] 六釋正定 [0692k06] 七釋正慧 [0692k07] 八釋解脫 [0692k08] 九釋讚解脫 [0692k09] 五答第六問二初牒問 [0692k10] 二正答二初答二初明了與不了 [0692002] 若一本作為 [0692k11] 二明眼見聞見 [0692003] 唯明作雖
[A1] 斂【CB】歛【卍續】
[A2] 斂【CB】歛【卍續】
[A3] 已【CB】巳【卍續】
[A4] 已【CB】巳【卍續】
[A5] 不【CB】[-]【卍續】
[A6] 已【CB】巳【卍續】
[A7] 已【CB】巳【卍續】
[A8] 已【CB】巳【卍續】
[A9] 已【CB】巳【卍續】
[A10] 已【CB】巳【卍續】
[A11] 已【CB】巳【卍續】
[A12] 已【CB】巳【卍續】
[A13] 已【CB】巳【卍續】
[A14] 已【CB】巳【卍續】
[A15] 已【CB】巳【卍續】
[A16] 已【CB】巳【卍續】
[A17] 已【CB】巳【卍續】
[A18] 已【CB】巳【卍續】
[A19] 已【CB】巳【卍續】
[A20] 已【CB】巳【卍續】
[A21] 已【CB】巳【卍續】
[A22] 已【CB】巳【卍續】
[A23] 已【CB】巳【卍續】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