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本大般涅槃經會疏卷第十二
大般涅槃經聖行品中(卷第十二)
北凉 天竺三藏 曇無讖 譯
晉 沙門 慧嚴 慧觀 謝靈運 重治
次釋云集因能得陰果故言是陰因緣。
所謂集者下二釋體昔教以業煩惱為集煩惱之中具足十使今但言煩惱不明於業本是煩惱煩惱潤業於煩惱中偏說貪愛愛是繫地之惑潤業故生死華嚴云無業無煩惱苦諦無所住無明無所行平等行世間又十二因緣不生不滅是為平等乃名集諦若十二因緣生滅是集非諦此中有七番一明集因於果[A1]已起即是五陰成辦於愛還愛此有是愛陰身。
[科07]所謂集者還愛於有。
次愛有二種下是明二種愛。
四即三界愛。
[科10]復有三種欲愛色愛無色愛。
五三種。
[科11]復有三種業因緣愛煩惱因緣愛苦因緣愛。
謂業因緣愛以報因故感此苦果如鴿雀多欲皆先[2]舉果次言煩惱因緣愛者以習因故生愛可見次苦因緣愛為脫重苦於輕苦生愛如畏死苦而苦治令差然針灸實苦因此得差即便生愛。
六復有四愛即是四事。
[科12]出家之人有四種愛何等為四衣服飲食臥具湯藥。
七復有五種愛即是五陰。
[科13]復有五種貪著五陰隨諸所須一切愛著分別校計無量無邊。
善男子愛有二種下第三明是非。
[科01]善男子愛有二種一者善愛二不善愛。
若不善愛則是集若善愛則非集。
其中復三番料簡初將聖對凡簡。
[科02]不善愛者凡愚之求善法愛者諸菩薩求。
次舉菩薩對二乘簡。
[科03]善法愛者復有二種不善與善求二乘者名為不善求大乘者是名為善。
三諦非諦簡。
[科04]善男子凡夫愛者名之為集不名為諦菩薩愛者名之實諦不名為集何以故為度眾生所以受生不以愛故而受生也。
故云凡夫愛名為集不名為諦菩薩愛者名為實諦不名為集菩薩愛者名為實諦不名集者取其解智故名為諦凡夫不爾故但名集若例此義俗亦非諦若望解了則得名諦若復隨情則稱於俗迦葉白佛下第二會通昔說業惑為集今云何獨說愛為苦因先問次答問中先引四經次正結難。
[科05]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於餘經中為諸眾生說業為因緣或說憍慢或說六觸或說無明為五盛陰而作因緣。
初引經中言六觸者即是六識取塵而有觸對此亦是集緣此識心得來世果如四識住處為五盛陰。
今以何義下正結難。
[科06]今以何義說四聖諦獨以愛性為五陰因。
次佛答中又二先歎其問次正答初如文。
[科07]佛讚迦葉善哉善哉。
次正答中意云昔教今教兩不相違是故今日說愛是陰界本就今教又二初明愛是根本二明愛之過患根本又二謂法說次譬說。
[科08]善男子如汝所說諸因緣者非為非因但是五陰要因於愛。
[科09]善男子譬如大王若出遊巡大臣眷屬悉皆隨從愛亦如是隨愛行處是諸結等亦復隨行譬如膩衣隨有塵著著則隨住愛亦如是隨所愛處業結亦住復次善男子譬如溼地則能生牙愛亦如是能生一切業煩惱牙。
凡三譬謂大王膩衣溼地皆如文。
善男子菩薩下第二明愛過患又二先標列九章門後一一廣釋。
釋中自為九章一一章中仍當分合譬前一為二乘作譬後八為凡夫作譬初文者。
二乘未斷習如還財未盡。
下八為凡夫尋文可見。
[科13]善男子云何如羅剎女婦善男子譬如有人得羅剎女納以為婦是羅剎女隨所生子生[A6]已便食食子既盡復食其夫。
[科14]善男子愛羅剎女亦復如是隨諸眾生生善根子隨生隨食善子既盡復食眾生令墮地獄畜生餓鬼唯除菩薩是名如羅剎女婦。
[科15]善男子云何如妙華莖毒蛇纏之譬如有人性愛好華不見華莖毒蛇過患即便前捉捉[A7]已蛇螫螫[A8]已命終。
[科16]一切凡夫亦復如是貪五欲華不見是愛毒蛇過患而便受取即為愛蛇之所毒螫命終即墮三惡道中唯除菩薩是名如妙華莖毒蛇纏之。
[科17]善男子云何所不便食而強食之譬如有人所不便食而強食之食[A9]已腹痛患下而死。
[科18]愛食如是五道眾生強食貪著以是因緣墮三惡道唯除菩薩是名所不便食而強食之。
[科01]善男子云何如婬女譬如愚人與婬女通而彼婬女巧作種種諂媚現親悉奪是人所有錢財錢財既盡便復驅逐。
[科02]愛之婬女亦復如是愚人無智與之交通而是愛女奪其所有一切善法善法既盡驅逐令墮三惡道中唯除菩薩是名如婬女。
[科03]善男子云何如摩樓迦子譬如摩樓迦子若鳥食[A10]已隨糞墮地或因風吹來在樹下即便生長纏繞[1]縛束尼拘羅樹令不增長遂至枯死。
[科04]愛摩樓迦子亦復如是纏縛凡夫所有善法不令增長遂至枯滅既枯滅[A11]已命終之後墮三惡道唯除菩薩是名如摩樓迦子。
[科05]善男子云何如瘡中瘜肉如人久瘡中生瘜肉其人要當勤心療治莫生捨心若生捨心瘜肉增長蟲疽復生以是因緣即便命終。
[科06]凡夫愚人五陰瘡痍亦復如是愛於其中而為瘜肉應當勤心治愛瘜肉若不治者命終即墮三惡道中唯除菩薩是名如瘡中瘜肉。
[科07]善男子云何如暴風譬如暴風能偃山夷嶽拔於深根。
[科08]愛欲暴風亦復如是於父母所而生惡心能拔大智舍利弗等無上深固菩提根本唯除菩薩是名如暴風。
[科09]善男子云何如慧星譬如彗星出現天下一切人民饑饉病瘦嬰諸苦惱。
[科10]愛之彗星亦復如是能斷一切善根種子令凡夫人孤窮饑饉生煩惱病流轉生死受種種苦唯除菩薩是名如彗星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觀察愛結如是九種。
次善男子以是義故下第三料簡苦集世間因果[A12]已畢於四諦中間結前有作苦集起後無生四諦忘前是忘生死忘後是忘涅槃約此生滅文中料簡即令第二三四三番皆顯所以者何若見有苦則有苦生若有苦生則有苦滅既解苦無苦苦則不生苦既不生苦則不滅大品云即色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空中無生亦復無滅淨名云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若能如是解苦無苦而有真諦夫集從苦生既解苦無苦寧復有集解集無集即是真諦苦集滅故名為滅諦既無苦集寧得滅諦滅本不然今則無滅是為解滅無滅而有真諦道治苦集既無所治亦無能治故道不二解道無道而有真諦又寄此中間簡無生者明二邊無生世間因果既其不生出世因果亦復不生則無四諦只解世間苦集無苦集亦解出世道滅無道滅即是無生四諦其意無量且略言之若欲簡出第三番者解苦無苦而有實者是就實中又有二意次第實不次第實次第實者即是無量四諦不次第實是無作四諦還就簡四諦為四章初簡苦諦。
[科11]善男子以是義故諸凡夫人有苦無諦聲聞緣覺有苦有苦諦而無真實諸菩薩等解苦無苦是故無苦而有真諦。
自有兩本若舊本則言凡夫之人合聲聞緣覺皆言有苦諦若新定本於集諦中則開凡夫二乘有異凡夫但有苦無諦二乘則有苦有諦此於二乘而與奪之舊云苦是境諦是智凡夫無智但有於境所以唯苦無諦二乘之人有少分智故有苦有諦無真實者不能觀苦解苦無苦故非真實集諦例爾。
道滅二諦不論凡夫者唯二乘與菩薩道滅二諦有真偽之異以二乘人不能觀滅諦非諦故非真菩薩能知故是真實。
從善男子下第三廣明滅諦雖復滅道寄彼生滅中間而料簡之以生滅滅道猶未釋故故更釋之無生等三後自廣釋次釋滅諦文為三先唱兩章門次釋三結。
[科01]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見滅見滅諦。
唱見滅見滅諦兩門若見滅即是斷章門見滅諦是離章門二乘灰身滅智但有斷離兩事菩薩具智德等事(云云)。
二所謂斷一切煩惱下是解釋初八字釋見滅門。
[科02]所謂斷除一切煩惱。
是斷惑之無以之為斷。
若煩惱下是釋見滅諦章門為二初用次體。
[科03]若煩惱斷則名為常滅煩惱火則名寂滅煩惱滅故則得受樂諸佛菩薩求因緣故故名為淨更不復受二十五有故名出世以出世故故名為我。
初用中凡五句初四句是四德或謂五德今且作四德是就用為言。
二常於色聲下就畢竟寂滅是約體論。
[科04]常於色聲香味觸等若男若女若生住滅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不取相貌故名畢竟寂滅真諦。
三善男子菩薩下結如文。
[科05]善男子菩薩如是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觀滅聖諦。
善男子云何下第四廣明道諦文為二初明道諦次會通初為三一章門二解釋三結。
[科06]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觀道聖諦。
釋中先譬次合。
[科07]善男子譬如闇中因燈得見麤細之物。
初譬中言因燈者即譬八道然燈照物物即常無常等雖異終是一道隨緣異說。
[科08]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於大乘大般涅槃因八聖道見一切法所謂常無常有為無為有眾生非眾生物非物苦樂我無我淨不淨煩惱非煩惱業非業實不實乘非乘知無知陀羅驃非陀羅驃求那非求那見非見色非色道非道解非解。
次合譬中云陀羅驃者河西云是真實諦求那是莊嚴瓔珞功德等舊云主諦依諦非陀羅即非真非求那即非俗。
[科09]善男子菩薩如是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觀道聖諦。
迦葉白佛下第二會通佛昔種種異說今但言八道是故會通文為二先問次答問中二先問次難初問為三一唱不相應二釋不相應三結不相應初如文。
[科10]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八聖道是道聖諦義不相應。
次何以故下釋者。
[科11]何以故如來或說信心為道能度諸漏或時說道不放逸是諸佛世尊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是菩薩助道之法或時說言精進是道如告阿難若有人能勤修精進則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時說言觀身念處若有繫心精勤修習是身念處則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時說言正定為道如告大德摩訶迦葉夫正定者真實是道非不正定而是道也若入[1]禪定乃能思惟五陰生滅非不入定能思惟也或說一法若人修習能淨眾生滅除一切憂愁苦惱逮得正法所謂念佛三昧或復說言修無常想是名為道如告比丘有能多修無常想者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說空寂阿蘭若處獨坐思惟能得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時說言為人演法是名為道若聞法[A13]已疑網即斷疑網斷[A14]已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時說言持戒是道如告阿難若有精勤修持禁戒是人則度生死大苦或時說言親近善友是名為道如告阿難若有親近善知識者則[2]具淨戒若有眾生能親近我則得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或時說言修慈是道修學慈者斷諸煩惱得不動處或時說言智慧是道如佛昔為波闍波提比丘尼說姉妹如諸聲聞以知慧刀能斷諸流諸漏煩惱或時如來說施是道如佛往昔告波斯匿王大王當知我於往昔多行慧施以是因緣今日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四經多是阿含等教信心乃至布施說道不同次世尊若八聖道下難又三一以今難昔二以昔難今三結過。
[科01]世尊若八聖道是道諦者如是等經豈非虗妄。
初文者若昔是則今非。
[科02]若彼諸經非虗妄者彼中何緣不說八道為道聖諦。
二若今是者昔何不說(云云)。
三結如文。
[科03]若彼不說如來往昔何故錯謬然我定知諸佛如來久離錯謬。
佛答為二第一歎問。
[科04]爾時世尊讚迦葉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欲知菩薩大乘微妙經典所有秘密故作是問。
善男子去正答又二謂法譬。
[科05]善男子如是諸經悉入道諦善男子如我先說若有信道如是信道是信根本是能佐助菩提之道是故我說無有錯謬善男子如來善知無量方便欲化眾生故作如是種種說法。
法說中意者以機別故說異會齊故理同。
譬如良醫下譬說也凡舉六譬一良醫二飲水三金師四然火五一識六一色皆先譬次合初良醫譬可見。
[科06]善男子譬如良醫識諸眾生種種病源隨其所患而為合藥并藥所禁唯水一種不在禁例或服薑水或甘草水或細辛水或黑石蜜水或阿摩勒水或尼婆羅水或鉢晝羅水或服冷水或服熱水或蒲萄水或安石榴水善男子如是良醫善知眾生所患種種藥雖多禁水不在例。
河西解水名尼婆羅者煑呵棃水名鉢晝羅煑樹葉為湯以樹為名。
[科07]如來亦爾善知方便於一法相隨諸眾生分別廣說種種名相彼諸眾生隨所說受受[A15]已修習除斷煩惱如彼病人隨良醫教所患得除。
[科08]復次善男子如有一人善解眾語在大眾中是諸大眾熱渴所逼咸發聲言我欲飲水我欲飲水是人即時以清冷水隨其種類說言是水或言波尼或言鬱[1]持或言𦀟利藍或言婆利或言波耶或言甘露或言牛乳以如是等無量水名為大眾說。
次飲水中波尼罽賓水名鬱特者東天竺水名經本或言鬱持今未定相承為鬱特𦀟梨藍中天竺水名[2]波利聲論水名波耶藥和水名。
[科09]善男子如來亦爾以一聖道為諸聲聞種種演說從信根等至八聖道。
三金師譬。
[科10]復次善男子譬如金師以一種金隨意造作種種瓔珞所謂鉗鎖環釧釵[3]鐺天冠臂印雖有如是差別不同然不離金。
[科11]善男子如來亦爾以一佛道隨諸眾生種種分別而為說之或說一種所謂諸佛一道無二復說二種所謂定慧復說三種謂見慧智復說四種所謂見道修道無學道佛道復說五種所謂信行道法行道信解脫道見到道身證道復說六種所謂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辟支佛道佛道復說七種所謂念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除覺分定覺分捨覺分復說八種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復說九種所謂八道及信復說十種所謂十力復說十一種所謂十力大慈復說十二種所謂十力大慈大悲復說十三種所謂十力大慈大悲念佛三昧復說十六種所謂十力大慈大悲念佛三昧及佛所得三正念處復說二十道所謂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念佛三昧三正念處善男子是道一體如來昔日為眾生故種種分別。
合文云或說五種所謂信行等見到道者即信法兩行是見諦道中人信解與見到亦名見得此二是思惟道中人四人在兩道各分利鈍信行在見諦時鈍入思惟還成信解鈍法行可知一往如此數習則利不習則鈍翻覆不定數人云十五心是見諦道十六心去是思惟道論家不爾十六皆是見諦道論家分別利鈍在五停心中入見道無利鈍譬如平水乘船有遲有疾得風隨流無復利鈍餘三文可見。
[科01]復次善男子譬如一火因所然故得種種名所謂木火草火糠火䴬火牛馬糞火。
[科02]善男子佛道亦爾一而無二為眾生故種種分別[科03]復次善男子譬如一識分別說六若至於眼則名眼識乃至意識亦復如是。
[科04]善男子道亦如是一而無二如來為化諸眾生故種種分別。
[科05]復次善男子譬如一色眼所見者則名為色耳所聞者則名為聲鼻所嗅者則名為香舌所嘗者則名為味身所覺者則名為觸。
[科06]善男子道亦如是一而無二如來為欲化眾生故種種分別善男子以是義故以入聖道分名道聖諦。
善男子是四諦下第三總結。
[科07]善男子是四聖諦諸佛世尊次第說之以是因緣無量眾生得度生死。
迦葉白佛下第三明無量四諦慧文為三初明無量無量二結為四無量慧三結為二無量他謂此文會通四諦開善謂是攝法盡不盡今謂正是無量無量慧章初文問答。
[科08]迦[1]葉白佛言世尊昔佛一時在[A16]恒河岸尸首林中爾時如來取少樹葉告諸比丘我今手中所捉葉多一切因地草木葉多諸比丘言世尊一切因地草木葉多不可稱計如來所捉少不足言諸比丘我所覺了一切諸法如因大地生草木等為諸眾生所宣說者如手中葉世尊爾時說如是言如來所了無量諸法若入四諦則為[A17]已說若不入者應有五諦。
問中先舉昔事昔舉大地草木喻於無量無量手中少許喻有作無生當知先說者少不說者多如此之多四諦攝盡四攝不盡若盡不應言多不盡應有第五諦。
佛答亦攝盡亦攝不盡同名四諦名攝則盡分別相貌彼竟不說攝則不盡名同義異故有盡有不盡今佛答之以名往收則皆攝盡。
迦葉復白去第二結無量無量為四無量慧文有問答。
[科10]迦葉菩薩復白佛言如是等法若在四諦如來何故唱言不說。
答中二先示根辨智次正釋諦相初文者。
具論諦智應有三品下是凡夫不足可論故不說之但舉中上者就四人中判於中上若就法者應指四種四諦以判中上有作無生如前說無量今當辨夫無量者非是[5]條然出四諦外還是四諦種別不同故文云分別挍計有無量種若委論者應從地獄乃至於佛凡聖五陰種別不同於一一陰復更分別無量界入豈是聲聞緣覺所知是無量苦諦又從地獄乃至於佛行業不同一一行業分別挍計有無量種亦非聲聞緣覺所知是為無量集諦又從地獄乃至於佛應以何身應說何法令其修學一一身法分別挍計無量法門以為眷屬亦非聲聞緣覺所知是為無量道諦又從地獄乃至於佛得解脫時因緣不同一一解脫復有無量解脫分別挍計有無量種亦非聲聞緣覺所知如是為無量滅諦如此四境既異有作無生亦非二乘中智所及名稱同異為四諦相如大地一名為無量其相浩然今當略說。
就正釋中四諦為四初苦諦中經文但約陰入界三及重明陰略示苦相初陰者。
[科01]善男子知諸陰苦名為中智分別諸陰有無量相悉是諸苦非是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善男子如是等義我於彼經竟不說之。
文云知諸陰苦是名中智分別諸陰有無量相是名上智云何分別六道陰者是葢人天善。
及無漏善葢人天善則沈沒三途葢無漏善則輪回諸有二乘陰者葢覆等德葢四等則不能化度眾生葢四德則不能至於寶所菩薩陰則葢覆生死涅槃葢生死則大悲拔苦葢涅槃則大慈與樂佛陰則葢覆法界事理葢事則以應身徧應一切機根葢理則以法身徧一切處又六道陰苦二乘陰樂菩薩陰雙是佛陰雙非如此分別豈是二乘所知。
[科02]善男子知諸入者名之為門亦名為苦是名中智分別諸入有無量相悉是諸苦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如是等義我於彼經亦不說之。
次知入為門名為中智分別諸入有無量相是名上智云何分別六道六入名為入門亦名會入眼根色塵會入有為乃至意根法塵會入有為二乘入者入無常無我會入無為菩薩入者眼根入施會入檀波羅蜜乃至意亦如是眼根入戒忍進禪慧之門會入諸波羅蜜乃至意亦如是諸佛入者佛眼入[1]普門門入一切法界慈悲喜捨法界感應會入薩婆若海乃至意亦如是諸經中明六根為寂靜門平等門此義甚多(云云)又六道之是入苦門二乘之入是入不苦門菩薩之入入亦樂亦苦門諸佛之入入非苦非樂門。
[科03]善男子知諸界者名之為分亦名為性亦名為苦是名中智分別諸界有無量相悉是諸苦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善男子如是等義我於彼經亦不說之。
三又知界分性者是名中智分別諸界有無量相是名上智云何分別六道眼界性分唯見於色不能聞聲色界性分但對於眼不對於耳乃至意界性分但能知法不能見聞法界性分但對於意不對耳眼二乘界者眼界性分但是無常苦空無我不得常樂乃至意界性分亦復如是菩薩界者菩薩眼界性分但見色空不能即空即假即中乃至意界性分但能即空不能即假即中亦復如是[2]諸佛界者眼是法界法性性分即能見色聞聲嗅香別味覺觸知法即空即假即中不可思議具足一切無量佛法乃至意亦如是又六道以苦為界二乘不苦為界菩薩亦樂亦苦為界佛以非樂非苦為界。
又知色壞相是名中智下重廣約陰。
[科04]善男子知色壞相是名中智分別諸色有無量壞相悉是諸苦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如是等義我於彼經亦不說之。
文云分別諸色無量壞相是名上智六道之色壞善壞定二乘之色壞因壞果菩薩之色壞有壞無佛色者壞上諸壞壞為法界非壞非不壞悉是法界又六道色壞樂二乘色壞苦菩薩色壞雙是佛色壞雙非(云云)。
[科05]善男子知受覺相是名中智分別諸受有無量覺相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善男子如是等義我於彼經亦不說之。
又知受是覺相是名中智分別是受有無量相是名上智六道之受受違受順受不違順於違起瞋覺於順起食覺於不違順起癡覺二乘之受於三覺中一一皆起五分法身須陀洹人初覺無漏(云云)菩薩受者受佛法受眾生受佛法時覺於十力四無所畏諸波羅蜜受眾生於覺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諸佛受者自覺覺他即覺不覺非覺非不覺悉是法界。
[科01]善男子知想取相是名中智分別是想有無量取相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如是等義我於彼經亦不說之。
又知想取相名為中智分別是取有無量相是名上智六道之取但取人我眾生壽命色香味觸二乘之取取於無常苦空無我取於涅槃菩薩之取不取二邊但取中道如來取者取即不取即非取非不取悉是法界。
[科02]善男子知行作相是名中智分別是行無量作相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善男子如是等義我於彼經亦不說之。
又知行作相是名中智分別是行無量作相是名上智六道之行能作二十五有二乘之行能作涅槃菩薩之行作諸波羅蜜諸佛之行即作不作即非作非不作作等法界。
[科03]善男子知識分別相是名中智分別是識無量知相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善男子如是等義我於彼經亦不說之。
又知識是分別是名中智分別是識無量知相是名上智六道分別取此取彼飲苦食毒二乘分別厭生死沈涅槃菩薩分別離邊會中諸佛分別非邊非中經文約苦諦竟。
[科04]善男子知愛因緣能生五陰是名中智一人起愛無量無邊聲聞緣覺所不能知能知一切眾生所起如是等愛是名上智如是等義我於彼經亦不說之。
二知愛因緣能生諸陰是名中智知一切愛是名上智六道之愛是後陰因緣二乘之愛五分因緣菩薩之愛是無等等色乃至無等等識因緣諸佛之愛是色解脫乃至識解脫因緣。
[科05]善男子知滅煩惱是名中智分別煩惱不可稱計滅亦如是不可稱計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如是等義我於彼經亦不說之。
三知滅煩惱是名中智知滅煩惱不可稱計滅亦如是不可稱計是名上智凡夫六道亦得有滅差[A19]已還生二乘之滅灰斷不起菩薩自滅復令他滅諸佛之滅滅一切滅即是法界。
[科06]善男子知是道相能離煩惱是名中智分別道相無量無邊所離煩惱亦無量無邊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如是等義我於彼經亦不說之。
四道離煩惱是名中智分別能離之道無量無邊是名上智六道之道離善之惡離惡之善二乘之道離漏之無漏菩薩之道離邊之中諸佛之道無離無至何以故一切諸法即是佛道故動見修道品不動見修道品亦動亦不動見修道品非動見非不動見修道品(云云)是為分別無量四聖諦竟從知世諦者是名中智去是第三結四無量為二無量又二先明二諦次明二諦慧初文即是二諦。
[科07]善男子知世諦者是名中智分別世諦無量無邊不可稱計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如是等義我於彼經亦不說之善男子知一切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滅是第一義是名中智知第一義無量無邊不可稱計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如是等義我於彼經亦不說之。
文中直知世諦是中智分別世諦無量無邊是上智直知三法印即是中智知第一義無量無邊不可稱計是上智世間人但言第一義諦真諦涅槃只得是一不得有二況復無邊今文明第一義諦不可稱計豈唯一種此中言無常涅槃等真諦者與數論不同數云四諦十六諦竝皆見真得聖悉是第一義論家唯無我一種通於真俗餘皆世諦而皆相從言是真者以無常盡於常等倒苦集隨真相從名真依淨名云不生不滅是無常義盡是實相皆第一義又是三法印。
[科08]爾時文殊下第二明二諦慧者先出舊解六種二諦一有空二虗實三世流布亦言隨事四相續五相待六因生空有指大品虗實流布指阿毗曇相續相待因生指成論又解意同名異一凡聖二虗實三空有四假實五事理六親疎舊釋名云俗是浮虗真名真實世是代謝第一義是無過俗待不俗不俗名真真待不真不真名俗虗實相待真俗名生他問真是真實可稱為諦俗是浮虗何以稱諦彼解云審實浮虗若爾諦義兩釋俗以浮虗釋諦真以審實釋諦興皇云諦未曾二約緣故二俗於凡為實真於聖為實俱用實以釋諦不用浮虗今問真於聖為實聖有照真智可得稱為諦凡於俗為實凡無照俗智安得稱為諦若凡無照俗智而於俗為實得稱俗諦者凡無照真智於真亦為實亦應稱真諦凡於真無智不稱真諦者凡於俗無智安得稱俗諦又聖於真為實而稱為諦者聖何以於俗不實不得稱為諦是則聖人無權智今言諦者還是審實淨名云四諦是菩提不虗誑故即是審實有隨情審實隨智審實隨情智審實故隨凡隨聖約真約俗俱得稱諦喻如一色凡夫謂有賢聖為無亦如一日醉醒不同有轉不轉一諦二諦其義亦爾舊解二諦一體不異龍光云既稱二諦寧當一體二諦有二體亦俱通緣假法為世體無相理為真體雖有二體而實相即俗雖名相即無名相真無名相不妨名相又言二諦一體空為理本故以真為體俗是其用或言從俗取真俗為其體真是其用開善云二諦共以中道為體義皆不然若二諦二體則世無第一第一無世但是不相即不得有相即若其一體但是一諦則無二諦若其二諦以中為體取相障真無知障俗誰復障中二諦之智不能見中焉得為體若二諦二體二體各異不論相即若二諦一體只是一諦與誰相即仁王般若云二諦不相即猶如牛二角大品即色是空淨名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及此經中皆云二諦相即(云云)舊云合四諦為二諦或言苦集世間是世諦道滅出世是真諦或言三諦是世諦唯滅是真諦或言四諦皆是世諦明因果故無相因果乃是真諦或言只四諦是世諦即世諦是真諦文云解苦無苦而有真諦餘三亦爾今明非但四諦開合不同亦就二諦開合非一在後當說就文兩番問答初問為三一直審。
[科01]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所說世諦第一義諦其義云何。
次世尊下雙定定相有不。
[科02]世尊第一義中有世諦不世諦之中有第一義不。
三如其有者下雙難。
[科03]如其有者即是一諦如其無者將非如來虗妄說耶。
難中意者若言有者即是一諦真俗相即故真中有俗俗中有真二諦不異故言是一如其無者即是虗妄實而言之定有定無定一定異皆是虗妄皆出經者互現其文若定有無便成斷常虗妄之說。
善男子下如來直答。
[科04]善男子世諦者即第一義諦。
二諦相即不斷不常定非虗妄。
世尊下第二番問答。
[科05]世尊若爾者則無二諦。
初問意者還成一諦故云則無二諦如長在短中則失長真在俗中則失真只成一諦。
佛答有二初略明大意。
[科06]佛言善男子有善方便隨順眾生說有二諦。
理實中道唯有一體善巧方便為緣說二。
若隨言說下第二廣說凡有八種一世出世二名無名三實不實四定不定五法不法六燒不燒七苦不苦八和合他亦作六種二諦若言空有虗實等諦皆言有虗有實兩理鏗然故非經意今文云隨順眾生說有二諦如隨醉人說則有轉日當用此意以釋經文一師云七種一統隨緣說異一師言七種各異今明智者大師有七二諦名雖不同其義可會一生滅二無生三[1]單俗複真四[*]單俗[*]單中五複俗[*]單中六複俗複中七圓二諦若依法華玄文名相稍別義意必同讀者應知就一種中復各三種謂隨情隨智隨情智今欲以彼七種二諦來釋此文佛旨難知且出一師之見八種不同即為八文初約世出世兩人判二諦者通冠下七。
[科07]善男子若隨言說則有二種一者世法二者出世法。
善男子如出世人之所知者名為第一義諦世人知者名為世諦。
一一二諦各有此意世情多想束為世諦聖智多知束為真諦此即隨情智判二諦。
次善男子五陰和合者約名無名判。
[科01]善男子五陰和合稱言某甲凡夫眾生隨其所稱是名世諦解陰無有某甲名字離陰亦無某甲名字出世之人如其性相而能知之名第一義諦。
攬陰名生即世諦即陰離陰如性知之性即真諦此約有作四諦立之。
三復次善男子或有法有名有實者。
[科02]復次善男子或有法有名有實或復有法有名無實。
善男子有名無實者即是世諦有名有實者是第一義諦。
他云世諦有名名召於體物應於名真諦但有名而無實今文反此世但虗名而無真實不生不滅與法相稱即是真諦不能即色而空故有名無實能即色是空故有實有名此依無生四諦立之。
四善男子眾生壽命如旋火輪此約單俗複真以論二諦。
[科03]善男子如我眾生壽命知見養育文夫作者受者熱時之燄乾闥婆城龜毛兔角旋火之輪諸陰界入是名世諦苦集滅道名第一義諦。
假名幻化熱炎火輪但有其名而無其實稱世流布即是世諦真與中合共為真諦若單以真為第一義不得言苦集滅道是第一義俱指四諦即真中合此明無量四聖諦中若真若中同為第一義諦前文云第一義無量無邊不可稱說。
五善男子世法五種去此約單俗單中以明二諦。
[科04]善男子世法有五種一者名世二者句世三者縛世四者法世五者執著世善男子云何名世男女缾衣車乘屋舍如是等物是名名世云何句世四句一偈如是等偈是名句世云何縛世捲合繫結束縛合掌是名縛世云何法世如鳴椎集僧嚴鼓[1]戒兵吹貝知時是名法世云何執著世如望遠人有染衣者生想執著云是沙門非婆羅門見有結繩橫佩身上便生念言是婆羅門非沙門也是名執著世善男子如是名為五種世法善男子若有眾生於如是等五種世法心無顛倒如實而知是名第一義諦。
上以熱炎火輪五譬以譬人我而為世諦今以五法而為世諦五法如炎輪炎輪譬法法譬互舉同是單俗心無顛倒如實知之即單指中道以為如實此明有作無生等苦集為俗指下一實諦為真六善男子若燒若割去此約複俗單中以明二諦。
[科05]復次善男子若燒若割若死若壞是名世諦無燒無割無死無壞是名第一義諦。
若燒若死此明體法始終若割若壞此明析法始終即以兩始為有兩終皆無此之有無合之為俗即是複俗單指中道非有非無故無燒割即第一義明上有作無生之真俗同名為俗指下一實諦而以為真。
七善男子八苦有無去此約複俗複中以明二諦。
[科06]復次善男子有八苦相名為世諦無生無老無病無死無愛別離無怨憎會無求不得無五盛陰是名第一義諦。
複俗如向言複中者非單指理即事而理法界圓備名為複中此合上來有作無生真之與俗皆名為俗指下一實不可思議而為真諦文雖不顯義推自成然此一番猶是[2]單俗複中二諦八復次善男子下先譬次合明圓二諦。
[科07]復次善男子譬如一人多有所能若其走時則名走者若收刈時復名刈者若作飲食名作食者若治材木則名工匠鍛金銀時言金銀師如是一人有多名字。
[科08]法亦如是其實是一而有多名依因父母和合而生名為世諦十二因緣和合生者名第一義諦。
真俗相即皆不可思議譬如父母和合生子一人多能以譬圓俗十二緣和合三道即是三德即第一義以顯圓真是名不可思議二諦一切二諦悉入此中方便隨俗說諸二諦無量無邊止論七種何足驚怪能如是知名慧聖行古來皆迷此二諦文今用天台大師七種二諦義來釋八番義則相應真順聖慧。
文殊師利下第三明一實諦慧聖行若前文中舉四舉二共顯一實何不從四至三而超至二非無三諦但此中文束四為二其義則便束四為三義少不便故不言三解者不同此問以常住佛果是一依一實諦引勝鬘云一苦滅諦即是真實地人云除妄顯棃耶即是實諦中假師云除斷常顯中道為一實諦興皇悉不用佛果所依能依焉是一實妄惑與黎耶為一為異若一既除妄惑亦除黎耶若異待妄說實豈是一實對邊說中中還是邊亦非一實然一切法本無所有畢竟清淨實無所有何曾有實及以不實諦與不諦為緣方便假設言教依文正以一道清淨為一實諦此正真法故華嚴云法性遠離是故今明若非彼是此非一實諦若隨緣異說得意無咎文顯一實甚自分明就文為二一標宗二論義初標有問有答。
[科01]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所言實諦其義云何。
答中有八善男子初二共成初義則有七不同一約境。
[科02]佛言善男子言實諦者名曰真法善男子若法非真不名實諦。
二約心。
[科03]善男子實諦者無顛倒無顛倒者乃名實諦。
三約言說私謂亦可約言行。
[科04]善男子實諦者無有虗妄若有虗妄不名實諦。
四據人。
[科05]善男子實諦者名曰大乘非大乘者不名實諦。
五約教。
[科06]善男子實諦者是佛所說非魔所說若是魔說非佛說者不名實諦。
六約因體。
[科07]善男子實諦者一道清淨無有二也。
七約果體。
[科08]善男子有常有樂有我有淨是則名為實諦之義。
文殊白佛下第二論義還論七章初約境論義有問有答問中先領問。
[科09]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若以真實為實諦者真實之法即是如來虗空佛性若如是者如來虗空及與佛性無有差別。
一往似問如來虗空佛性三種有何差別尋下答意正是問此三種與一實諦有何差別。
佛答有三一唱兩章門二釋三結初唱章門又二初唱昔四諦次唱今一實興皇名初為實滅章門次為滅實章門取教為實滅取理為滅實亦以四諦教中之實即是實諦若虗空佛性皆是理實即為諦實故名為諦今此初唱昔四諦者。
[科10]佛告文殊師利有苦有諦有實有集有諦有實有滅有諦有實有道有諦有實。
各有三句苦是苦境諦是苦教亦是苦智實是苦諦之理不二為實又云除苦一句餘二亦得判實又但取實除兩句只用實為諦。
次如來非苦下第二唱一實章門。
[科11]善男子如來非苦非諦是實虗空非苦非諦是實佛性非苦非諦是實。
三種皆是實非苦者非境非諦者非教是實者是理後三諦亦爾如來虗空佛性亦爾顯時名如來隱名佛性虗空取隱顯不二。
所言苦者下第二釋兩章門只約四諦即為四別一一諦中皆先釋實諦實諦即是昔四諦中之實次釋諦實皆如文。
[科12]文殊師利所言苦者為無常相是可斷相是為實諦。
[科13]如來之性非苦非無常非可斷相是故為實虗空佛性亦復如是。
[科14]復次善男子所言集者能令五陰和合而生亦名為苦亦名無常是可斷相是名實諦。
[科15]善男子如來非是集性非是陰因非可斷相是故為實虗空佛性亦復如是。
[科16]善男子所言滅者名煩惱滅亦常無常二乘所得名曰無常諸佛所得是則名常亦名證法是為實諦。
[科17]善男子如來之性不名為滅能滅煩惱非常無常不名證法常住無變是故為實虗空佛性亦復如是。
[科01]善男子道者能斷煩惱亦常無常是可修法是為實諦。
[科02]如來非道能斷煩惱非常無常非可修法常住不變是故為實虗空佛性亦復如是。
復次言真實者即是如來下第三結章門又二先結三法與真實相即更無異體。
復次善男子言真實者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真實真實者即是虗空虗空者即是真實真實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真實。
次從有苦有苦因下更結是非又兩初結三法異於四諦故是諦實次結三法異於有為有漏是故是實。
所言有苦即苦諦苦因即集諦苦盡即滅諦苦對即道諦問非虗非實稱為實者非虗非實亦應稱諦答如所問問二[1]諦若齊何故二乘稱諦如來稱實答與奪之殊二乘審知是苦又解苦無苦與其諦名未窮理實故奪其實。
文殊白佛言如佛下釋第二據心章門先問次答。
[科05]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不顛倒者名為實諦若爾者四諦之中有四倒不如其有者云何說言無有顛倒名為實諦一切顛倒不名為實。
初問意云諦攝倒不如其攝者云何得言不倒為實若不攝者復違前言攝法皆盡進退兩望悉皆有過。
[科06]佛告文殊師利一切顛倒皆入苦諦如諸眾生有顛倒心名為顛倒善男子譬如有人不受父母尊長教敕雖受不能隨順修行如是人等名為顛倒如是顛倒非不是苦即是苦也。
然下文具明是苦集攝此中但明是苦諦者偏據果報酬因之義。
第三問答釋約言說章門。
[科07]文殊師利言如佛所說不虗妄者即是實諦若爾者當知虗妄則非實諦。
[科08]佛言善男子一切虗妄皆入苦諦如有眾生欺誑於他以是因緣墮於地獄畜生餓鬼如是等法名為虗妄如是虗妄非不是苦即是苦也聲聞緣覺諸佛世尊遠離不行故名虗妄如是虗妄諸佛二乘所斷除故故名實諦。
其中二事可見私謂準佛答文既約斷惑知是約行。
文殊言如佛所說下第四就人為問。
[科09]文殊師利言如佛所說大乘是實諦者當知聲聞辟支佛乘則為不實。
云二乘所說為實不實。
[科10]佛言文殊師利彼二乘者亦實不實聲聞緣覺斷諸煩惱則名為實無常不住是變易法名為不實。
佛不定判實與不實約斷惑邊是實而非常住義當不實。
文殊魔說下五就教為難。
[科11]文殊師利言如佛所說若佛所說名為實者當知魔說則為不實世尊如魔所說聖諦攝不。
魔所說者聖諦攝不。
[科12]佛言文殊師利魔所說者二諦所攝所謂苦集凡是一切非法非律不能令人而得利益終日宣說亦無有人見苦斷集證滅修道是名虗妄如是虗妄名為魔說。
佛答意云四諦之中苦集諦攝問外道二十五六等諦為屬何諦又外道所說四諦之中為壞幾諦今明但壞苦集不壞道滅何者彼云冥初生覺後生五大五微等生覺是因壞佛集諦大微是果壞佛苦諦二十五六為佛苦集二諦所攝。
文殊師利言如佛下第六釋約因體章門。
[科01]文殊師利言如佛所說一道清淨無有二者諸外道等亦復說言我有一道清淨無二若言一道是實諦者與彼外道有何差別若無差別不應說言一道清淨。
文殊牒佛一道清淨是實諦者外道亦云一道清淨應是實諦。
[科02]佛言善男子諸外道等有苦集諦無滅道諦於非滅中而生滅想於非道中而生道想於非果中而生果想於非因中而生因想以是義故彼無一道清淨無二。
佛答意明外道但有苦集無道滅於非滅中而生滅想者即橫計非想以為涅槃非道道想者計雞狗戒而以為道非果果想者計於萬物微塵世性之果非因因想者計微塵世性是萬物因問前云不壞滅道今計非想雞狗等戒豈非壞耶答此起橫計橫壞道滅前則不爾彼明二十五諦直言冥初生覺等六諦之中但言主諦依諦何處云計非想之與狗戒故知不壞道滅二諦又問外道有苦諦者前何故云凡夫有苦無諦答直言有苦境以為苦諦非謂苦智。
文殊言如佛所說下釋第七據果體章門先問次答問為三一唱外道有四德二釋三結此初唱有如文。
[科03]文殊師利言如佛所說有常有我有樂有淨是實義者諸外道等應有實諦佛法中無。
何以故下釋凡有二十四復次計有常樂我淨即為四別初八復次計有常二五復次計有樂三三復次計有淨四八復次計有我此初八復次計常文在初者通以因果故知有常。
二[1]列殺生因必得惡果故常。
[科05]殺生因緣故名為常世尊若言諸行悉無常者能殺可殺二俱無常若無常者誰於地獄而受罪報若言定有地獄受報當知諸行實非無常。
三據能專念故常。
[科06]世尊繫心專念亦名為常所謂十秊所念乃至百秊亦不忘失是故為常若無常者本所見事誰憶誰念以是因緣一切諸行非無常也。
四舉憶想據所念。
[科07]世尊一切憶想亦名為常有人先見他人手足頭項等相後時若見便還識之若無常者本相應滅。
五舉修習。
[科08]世尊諸所作業以久修習若從初學或經三秊或經五秊然後善知故名為常。
六舉笇數。
[科09]世尊算數之法從一至二從二至三乃至百千若無常者初一應滅初一若滅誰復至二如是常一終無有二以一不滅故得至二乃至百千是故為常。
七據讀誦。
[科10]世尊如讀誦法誦一阿含至二阿含乃至三四阿含如其無常所可讀誦終不至四以是讀誦增長因緣故名為常。
八據形相皆如文。
[科11]世尊缾衣車乘如人負責大地形相山河樹林藥木草葉眾生治病皆悉是常亦復如是世尊一切外道皆作是說諸行是常若是常者即是實諦。
次計樂有五復次一據因果。
[科12]世尊有諸外道復言有樂云何知耶受者定得可意報故世尊凡受樂者必定得之所謂大梵天王大自在天釋提桓因毗紐天及諸人天以是義故必定有樂。
二據有求。
[科13]世尊有諸外道復言有樂能令眾生生求望故飢者求食渴者求飲寒者求溫熱者求涼極者求息病者求差欲者求色若無樂者彼何緣求以有求故故知有樂。
三據樂因。
四據樂緣。
[科02]世尊有諸外道復作是言以因緣故當知有樂所謂受樂者有因緣故名為樂觸若無樂者何得因緣如無兔角則無因緣有樂因緣則知有樂。
五據三品。
[科03]世尊有諸外道復作是言上中下故當知有樂下受樂者釋提桓因中受樂者大梵天王上受樂者大自在天以有如是上中下故當知有樂。
三三復次計有淨一據淨因。
[科04]世尊有諸外道復言有淨何以故若無淨者不應起欲若起欲者當知有淨。
二據淨緣。
三據淨器。
[科06]復次有淨謂五陰者即是淨器盛諸淨物所謂人天諸仙阿羅漢辟支佛菩薩諸佛以是義故名之為淨。
四八復次計有我一據造作。
二據相貌。
[科08]復次有我云何得知因相故知何等為相喘息視眴壽命役心受諸苦樂貪求瞋恚如是等法悉是我相是故當知必定有我。
三據別味。
四據作業。
[科10]復次有我云何知耶執作業故執鐮能刈執斧能斫執缾盛水執車能御如是等事我執能作是故當知必定有我。
五據求乳。
[科11]復次有我云何知耶即於生時欲得乳哺乘宿習故以是當知必定有我。
六據名字。
[科12]復次有我云何知耶和合利益他眾生故譬如缾衣車乘田宅山林樹木象馬牛羊如是等物若和合者則有利益此內五陰亦復如是眼等諸根有和合故則利益我是故當知必定有我。
七據有遮。
[科13]復次有我云何知耶有遮法故如有物故則有遮閡物若無者則無有遮若有遮者則知有我是故當知必定有我。
八據伴類。
[科14]復次有我云何知耶伴非伴故親與非親非是伴侶正法邪法亦非伴侶智與非智亦非伴侶沙門非沙門婆羅門非婆羅門子非子晝非晝夜非夜我非我如是等法為伴非伴是故當知必定有我。
世尊諸外道等下第三總結外道應有實諦。
[科15]世尊諸外道等種種說有常樂我淨當知定有常樂我淨世尊以是義故諸外道等亦得說言我有真諦。
佛言下二如來答文為三初略次廣三結初文二初非後釋初如文。
[科16]佛言善男子若有沙門婆羅門有常有樂有淨有我者是非沙門非婆羅門。
次何以故下釋非。
[科01]何以故迷於生死離一切智大導師故如是沙門婆羅門等沈沒諸欲善法羸損故是諸外道繫在貪欲瞋恚癡獄堪忍愛樂故是諸外道雖知業果自作自受而猶不能遠離惡法是諸外道非是正法正命自活何以故無智慧火不能消故是諸外道雖欲貪著上妙五欲貧於善法不勤修故是諸外道雖欲往至正解脫中而持戒足不成就故是諸外道雖欲求樂而不能求樂因緣故是諸外道雖復憎惡一切諸苦然其所行未能遠離諸苦因緣是諸外道雖為四大毒蛇所纏猶行放逸不能謹慎是諸外道無明所覆遠離善友樂在三界無常熾然大火之中而不能出是諸外道遇諸煩惱難愈之病而復不求大智良醫是諸外道方於未來當涉無邊險遠之路而不知以善法資糧而自莊嚴是諸外道常為淫欲災毒所害而反抱持五欲霜毒是諸外道瞋恚熾盛而復反更親近惡友是諸外道常為無明之所覆蔽而反推求邪惡之法是諸外道常為邪見之所誑惑而反於中生親善想是諸外道希食甘果而種苦子是諸外道[A23]已處煩惱闇室之中而反遠離大智炬明是諸外道患煩惱渴而復[1]又飲諸欲醎水是諸外道漂沒生死無邊大河而復遠離無上船師是諸外道迷惑[2]諸倒言諸行常諸行若常無有是處。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二
日東 天台沙門本純 分會
南本大般涅槃經會疏卷第十二
校注
[0516k05] ○二集諦三初明集諦三初標名二初牒章門 [0516k06] 二解釋 [0516k07] 二釋體七初約陰身 [0516k08] 二約我我所 [0516k09] 三約欲得已得 [0516k10] 四約三界 [0516k11] 五約三道 [0516002] 舉明本作業 [0516k12] 六約四事 [0516k13] 七約五陰 [0517k01] 二明是非二初正明是非 [0517k02] 二三番料簡三初聖對凡簡 [0517k03] 二大對小簡 [0517k04] 三諦非諦簡 [0517k05] ○二會通二初問二初引四經 [0517k06] 二正結難 [0517k07] 二答二初讚問 [0517k08] 二正答二初明愛是根本二初法 [0517k09] 二譬 [0517k10] 一明愛之過患二初列章 [0517001] 責麗作債下同 [0517002] 蛇下麗有纏之二字 [0517k11] 二廣釋二初債主為二乘作譬二初譬 [0517k12] 二合 [0517k13] 二下八為凡夫作譬八初第二譬二初譬 [0517k14] 二合 [0517k15] 二第三譬二初譬 [0517k16] 二合 [0517k17] 三第四譬二初譬 [0517k18] 二合 [0518k01] 四第五譬二初譬 [0518k02] 二合 [0518k03] 五第六譬二初譬 [0518001] 縛束麗作束縛 [0518k04] 二合 [0518k05] 六第七譬二初譬 [0518k06] 二合 [0518k07] 七第八譬二初譬 [0518k08] 二合 [0518k09] 八第九譬二初譬 [0518k10] 二合 [0518k11] 三料簡四初簡苦 [0518k12] 二簡集 [0518k13] 三簡滅 [0518k14] 四簡道 [0519k01] ○三滅諦三初唱兩章門 [0519k02] 二釋二初釋見滅章門 [0519k03] 二釋見滅諦章門二初用 [0519k04] 二體 [0519k05] 三結 [0519k06] ○四道諦二初明道諦三初章門 [0519k07] 二解釋二初譬 [0519k08] 二合 [0519k09] 三結 [0519k10] 二會通二初問二初問三初唱不相應 [0519k11] 二釋不相應 [0519001] 禪麗作正 [0519002] 具麗作安 [0520k01] 三結不相應二難三初以今難昔 [0520k02] 二以昔難今 [0520k03] 三結過 [0520k04] 二答二初歎問 [0520k05] 二正答二初法 [0520k06] 二譬六初良毉二初譬 [0520k07] 二合 [0520k08] 二飲水二初譬 [0520001] 持麗作特 [0520002] 波利波宋明作婆 [0520k09] 二合 [0520k10] 三金師二初譬 [0520003] 鐺明作璫 [0520k11] 二合 [0521k01] 四然火二初譬 [0521k02] 二合 [0521k03] 五一識二初譬 [0521k04] 二合 [0521k05] 六一色二初譬 [0521k06] 二合 [0521k07] ○三總結 [0521k08] ○三明無量四諦慧三初明無量無量二初門 [0521001] 葉下麗并一有菩薩二字 [0521k09] 二答 [0521k10] 二結為四無量慧二初問 [0521k11] 二答二初示根辨智 [0521002] 知下麗有四字 [0521003] 覺下麗并一有智字 [0521004] 薩下有智字 [0521005] 條宋明作超 [0522k01] 二正釋諦相四初苦諦二初約陰入界三初五陰 [0522k02] 二十二入 [0522001] 普門下宋明本有普字 [0522k03] 三十八界 [0522002] 諸佛宋明作佛諸 [0522k04] 二重廣約陰五初色 [0522k05] 二受 [0523k01] 三想 [0523k02] 四行 [0523k03] 五識 [0523k04] 二集諦 [0523k05] 三滅諦 [0523k06] 四道諦 [0523k07] 三結為二無量二初明二諦 [0523k08] 二明二諦慧二 [0524k01] 初問答二初問三初直審 [0524k02] 二雙定 [0524k03] 三雙難 [0524k04] 二答 [0524k05] 二問答二初問 [0524k06] 二答二初略明大意 [0524001] 單宋作禪下同 [0524k07] 二廣說二諦八初隨情智二諦 [0525k01] 二生滅二諦 [0525k02] 三無生二諦 [0525k03] 四單俗複真二諦 [0525k04] 五單俗單中二諦 [0525001] 戒麗作誡 [0525k05] 六複俗單中二諦 [0525k06] 七複俗複中二諦 [0525002] 單明作複 [0525k07] 八圓二諦二初譬 [0525k08] 二合 [0526k01] 三一實諦慧二初標宗二初問 [0526k02] 二答七初約境 [0526k03] 二約心 [0526k04] 三約言說 [0526k05] 四據人 [0526k06] 五約教 [0526k07] 六約因體 [0526k08] 七約果體 [0526k09] 二論義七初約境二初領問 [0526k10] 二答三初唱兩章門二初唱昔四諦 [0526k11] 二唱今一實 [0526k12] 二釋兩章門四初苦二初釋昔實諦 [0526k13] 二釋今諦實 [0526k14] 二集二初釋昔實諦 [0526k15] 二釋今諦實 [0526k16] 三滅二初釋昔實諦 [0526k17] 二釋今諦實 [0527k01] 四道二初釋昔實諦 [0527k02] 二釋今諦實 [0527k03] 三結兩章門二初結三法與真實相即二更結是非二初結三法異於四諦故是諦實 [0527k04] 二結三法異於有為有漏是故是實 [0527001] 二諦諦明作義 [0527k05] 二約心二初問 [0527k06] 二答 [0527k07] 三約言說二初問 [0527k08] 二答 [0527k09] 四就人二初問 [0527k10] 二答 [0527k11] 五就教二初問 [0527k12] 二答 [0528k01] 六約因諦二初問 [0528k02] 二答 [0528k03] 七約果體二初問三初唱外道有四德 [0528k04] 二釋四初計有常八初通以因果 [0528001] 列一本烈 [0528k05] 二列殺生得惡果 [0528k06] 三據能專念 [0528k07] 四舉憶想據所念 [0528k08] 五舉修習 [0528k09] 六舉算數 [0528k10] 七據讀誦 [0528k11] 八據形相 [0528k12] 二計有樂五初據因果 [0528k13] 二據有求 [0529k01] 三據樂因 [0529001] 粖麗并一作末 [0529k02] 四據樂緣 [0529k03] 五據三品 [0529k04] 三計有淨三初據淨因 [0529k05] 二據淨緣 [0529002] 粖麗作末 [0529003] 之一作光 [0529k06] 三據淨器 [0529k07] 四計有我八初據造作 [0529k08] 二據相貌 [0529k09] 三據別味 [0529k10] 四據作業 [0529k11] 五據求乳 [0529k12] 六據名字 [0529k13] 七據有遮 [0529k14] 八據伴類 [0529k15] 三結 [0529k16] 二答三初略答二廣答三結通初中又二初非 [0530k01] 二釋二廣答三結過 [0530001] 又麗反一作更 [0530002] 諸倒諸麗作顛【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6 冊 No. 659 涅槃經會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10-2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聖行品中
起卷廣明集諦文為三初明集諦二會通三料簡初又三一標名二釋體三明是非初標名二先牒章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