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

一切大眾所問品第十七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色——青紫——光明照純陀身純陀遇已與諸眷屬持諸[3]餚饍疾往佛所欲奉如來及比丘僧最後供養種種器物充滿具足持至佛[4]

爾時有大威德天人而遮其前周匝圍遶謂純陀言「且止純陀勿便奉施」爾時如來復放無量無邊種種光明諸天大眾遇斯光已尋聽純陀前至佛所奉其所施

爾時天人及諸眾生各各自[5]取所持供養至於佛前長跪白佛[6]唯願如來聽諸比丘受此供養」時諸比丘知是時故執持衣鉢一心安詳

爾時純陀為佛及僧布置種種師子寶座懸繒幡蓋[7]花香瓔珞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莊嚴微妙猶如西方安樂國土

爾時純陀住於佛前憂悲悵怏重白佛言「唯願如來猶見哀[8]住壽一劫若減一劫

佛告純陀「汝欲令我久住世者宜當速奉最後具足檀波羅蜜

爾時一切菩薩摩訶薩天人雜類異口同音唱如是言「奇哉純陀成大福德能令如來受其最後無上供養我等無福所設供具則為唐捐

爾時世尊欲令一切眾望滿足於自身上一一毛孔化無量佛一一諸佛各有無量諸比丘僧是諸世尊及無量眾悉皆示現受其供養釋迦如來自受純陀所奉設者爾時純陀所持粳糧成熟之食摩伽陀國滿足八斛以佛神力皆悉充足一切大會

爾時純陀見是事已心生歡喜踊躍無量一切大眾亦復如是爾時大眾承佛聖旨各作是念「如來今已受我等施不久[9]便當入於涅槃」作是念已心生悲喜

爾時樹林其地狹小以佛神力如針鋒處皆有無量諸佛世尊及其眷屬等坐而食所食之物亦無差別

是時阿修羅等啼泣悲歎而作是言「如來今日已受我等最後供養受供養已當般涅槃我等當復更供養誰我今永離無上調御盲無眼目

爾時世尊為欲安慰一切大眾而說偈言

「汝等莫悲歎  諸佛法應爾
我入於涅槃  已經無量劫
常受最勝樂  永處安隱處
汝今至心聽  我當說涅槃
我已離食想  終無飢渴患
今當為汝等  說其隨順願
令諸一切眾  咸得安隱樂
汝聞應修行  諸佛法常住
假使烏與梟  同共一樹棲
猶如親兄弟  爾乃永涅槃
如來視一切  猶如羅睺羅
常為眾生尊  云何永涅槃
假使蛇  同處[10]一穴遊
相愛如兄弟  爾乃永涅槃
如來視一切  猶如羅睺羅
常為眾生尊  云何永涅槃
假使七葉花  轉為婆師香
迦留為鎮頭  爾乃永涅槃
如來視一切  猶如羅睺羅
云何捨慈悲  永入於涅槃
假使一闡提  現身成佛道
永處第一樂  爾乃入涅槃
如來視一切  皆如羅睺羅
云何捨慈悲  永入於涅槃
假使一切眾  一時成佛道
遠離諸過患  爾乃入涅槃
如來視一切  皆如羅睺羅
云何捨慈悲  永入於涅槃
假使蚊蚋水  浸壞於大地
海盈滿  爾乃入涅槃
悲心視一切  皆如羅睺羅
常為眾生尊  云何永涅槃
以是故汝等  應深樂正法
不應生憂惱  號泣而啼哭
若欲自正行  應修如來常
當觀如是法  長存不變易
復應生是念  『三寶皆常住
是則獲大護  如呪枯生果
是名為三寶  四眾應善聽
聞已應歡喜  即發菩提心
若能計三寶  常住同真諦
此則是諸佛  最上之誓願

「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能以如來最上誓願而發願者當知是人無有愚癡堪受供養以此願力功德果報於世最勝如阿羅漢若有不能如是觀了三寶常者是旃陀羅若有能知三[1]寶常住實法因緣離苦安樂無有嬈害能留難者

爾時人天大眾阿修羅等聞是法已心生歡喜踊躍無量其心調柔善滅諸蓋心無高下[2]儀清淨顏貌怡悅知佛常住是故施設諸天供養——散種種花[3]末香塗香鼓天[4]伎樂——以供養佛

爾時佛告迦葉菩薩言「善男子汝見是眾希有事不

迦葉答言「已見世尊見諸如來無量無邊不可稱計受諸大眾人天所奉飯食供養又見諸佛大身莊嚴所坐之處如一針鋒多眾圍遶不相障[5]復見大眾悉發誓願說十三偈亦知大眾各心念言『如來今者獨受我供』假使純陀所奉飯食碎如微塵一塵一佛猶不周遍以佛神力悉皆充足一切大眾唯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等能知如[6]是希有事耳悉是如來方便示現聲聞大眾及阿修羅等皆知如來是常住法

爾時世尊告純陀言「汝今所見為是希有奇特事不

「實爾世尊我先所見無量諸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今悉見為菩薩摩訶薩巨身殊異顏貌無比唯見佛身譬如藥樹為諸菩薩摩訶薩等之所圍遶

佛告純陀「汝先所見無量佛者是我所化為欲利益一切眾生令得歡喜如是菩薩摩訶薩等所可修行不可思議能作無量諸佛之事純陀汝今皆已成就菩薩摩訶薩行[7]住十地菩薩所行具足成辦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如佛所說純陀所修成菩薩行我亦隨喜今者如來欲為未來無量眾生作大明故說是大乘《大涅槃經》世尊一切契經說有餘義無餘義耶

「善男子我所說者亦有餘義亦無餘義

純陀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

「『所有之物  布施一切  唯可讚歎
無可毀損

「世尊是義云何持戒毀戒有何差別

佛言「唯除一人餘一切施皆可讚歎

純陀問言「云何名為唯除一人

佛言「如此經中所說破戒

純陀復言「我今未解唯願說之

佛告純陀「言破戒者謂一闡提其餘在所一切布施皆可讚歎獲大果報

純陀復問「一闡提者其義云何

佛告純陀「若有比丘及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發麁惡言誹謗正法造是重業永不改悔心無慚愧如是等人名為趣向一闡提道若犯四重作五逆罪自知定犯如是重事而心初無怖畏慚愧不肯發露於佛正法永無護惜建立之心[8]輕賤言多過咎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闡提道若復說言『無佛[9]』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闡提道唯除如此一闡提輩施其餘者一切讚歎

爾時純陀復白佛言「世尊所言破戒其義云何

佛告純陀「若犯四重及五逆罪誹謗正法如是等人名為破戒

純陀復問「如是破戒可拔濟不

佛告純陀「有因緣故則可拔濟[10]被法服猶未捨遠其心常懷慚愧恐怖而自考責『咄哉何為犯斯重罪何其怪哉造斯苦業』深自改悔生護法心欲建正法『有護法者我當供養若有讀誦大乘典者我當諮問受持讀誦既通利已復當為他分別廣說』我說是人不[11]為破戒何以故善男子譬如日出能除一切塵翳闇冥是大涅槃微妙經典出興於世亦復如是能除眾生無量劫中所作眾罪是故此經說護正法得大果報拔濟破戒若有毀謗是正法者能自改悔還歸於法自念所作一切不善如人自害心生恐怖驚懼慚愧『除此正法更無救護是故應當還歸正法』若能如是如說歸依布施是人得福無量亦名世間應受供養若犯如上惡業之罪若經一月或十五日不生歸依發露之心若施是人果報甚少犯五逆者亦復如是能生悔心內懷慚愧『今我所作不善之業甚為大苦我當建立護持正法』是則不名五逆罪也若施是人得福無量犯逆罪已不生護法歸依之心有施是者福不足言

「又善男子犯重罪者——汝今諦聽我當為汝分別廣說——應生是心『謂正法者即是如來微密之藏是故我當護持建立』施是人者得勝果報

「善男子譬如女人懷妊垂產值國荒亂遠至他土在一天廟即便產育後聞舊邦安隱豐熟携持其子欲還本土路經恒河[1]漲暴急荷負是兒不能得[2]即自念言『我寧與子一處併命終不捨棄而獨濟也』作是念已與子俱沒命終之後尋生天中以慈念[3]子欲令得渡而是女人本性弊惡以愛子故得生天中犯四重禁五無間罪生護法心亦復如是雖復先為不善之業以護法故得為世間無上福田是護法者有如是等無量果報

純陀復言「世尊若一闡提能自改悔恭敬供養讚歎三寶施如是人得大[4]果不

佛言「善男子汝今不應作如是說善男子譬如有人食菴羅果吐核置地而復念言『是果核中應有甘味』即[5]復還取破而甞之其味極苦心生悔恨恐失果種即還收拾種之於地勤加修治以蘇油乳隨時溉灌於意云何寧可生不

「不也世尊假使天降無上甘雨猶亦不生

「善男子彼一闡提亦復如是燒滅善根當於何所而得除罪善男子若生善心是則不名一闡提也善男子以是義故一切所施所得果報非無差別何以故施諸聲聞所得報異施辟支佛得報亦異唯施如來獲無上果是故說言『一切所施非無差別』」

純陀復言「何故如來而說此偈

佛告純陀「有因緣故我說此偈王舍城中有優婆塞心無淨信奉事尼[6]而來問我布施之義以是因緣故說斯偈亦為菩薩摩訶薩等說祕藏義如斯偈者其義云何一切者少分一切當知菩薩摩訶薩人中之雄攝取持戒施其所須捨棄破戒如除[A1]稊稗

「復次善男子如我昔日所說偈言

「『一切江河  必有迴曲  一切叢林
必名樹木  一切女人  必懷諂曲
一切自在  必受安樂』」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臂右膝著地前禮佛足而說偈言

「非一切河  必有迴曲  非一切林
悉名樹木  非一切女  必懷諂曲
一切自在  不必受樂

「佛所說偈其義有餘唯垂哀愍說其因緣何以故世尊於此三千大千世界有洲名拘耶尼其洲有河端直不曲名娑婆耶猶如直繩入於西海如是河相於餘經中佛未曾說唯願如來因此方等《阿含經》中說有餘義令諸菩薩深信解之世尊譬如有人先識金[7]後不識金如來亦爾盡知法已而所演說有餘不盡如來雖作如是餘說應當方便解其意趣一切叢林必是樹木是亦有餘何以故種種金琉璃寶樹是亦名林一切女人必懷[A2]諂曲是亦有餘何以故亦有女人善持禁戒功德成就有大慈悲一切自在必受安樂是亦有餘何以故有自在者轉輪聖帝如來法王不屬死魔不可滅盡釋諸天雖得自在悉是無常若得常住無變易者乃名自在所謂大乘大般涅槃

佛言「善男子汝今善得樂說之辯且止諦聽文殊師利譬如長者身嬰病苦良醫診之為合膏藥是時病者貪欲多服醫語之言『若能消者則可隨意汝今體羸不應多服當知是膏亦名甘露亦名毒藥若多服不消則名為毒

「善男子汝今勿謂是醫所說違於義理損失膏勢善男子如來亦爾為諸國王后妃太子王子大臣因波斯匿王王子后妃憍慢心故為欲調伏示現恐怖如彼良醫故說此偈

「『一切江河  必有迴曲  一切叢林
必名樹木  一切女人  必懷諂曲
一切自在  必受安樂

「文殊師利汝今當知如來所說無有漏失如此大地可令反覆如來之言終無漏失以是義故如來所說一切有餘

爾時佛讚文殊師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久知如是之義[8]愍哀一切欲令眾生得智慧故廣問如來如是偈義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復於佛前而說偈言

「於他語言  隨順不逆  亦不觀他
作以不作  但自觀身  善不善行

「世尊如是說此法藥非為正說於他語言隨順不逆者唯願如來垂哀正說何以故世尊常說一切外學九十五種皆趣惡道聲聞弟子皆向正路若護禁戒攝持威儀守慎諸根如是等人深樂大法趣向善道如來何故於九部中見有毀他則便呵責如是偈義為何所趣

佛告文殊師利「善男子我說此偈亦不盡為一切眾生爾時唯為阿闍世王諸佛世尊若無因緣終不逆說有因緣故乃說之耳善男子阿闍世王害其父已來至我所欲折伏我作如是問『云何世尊是一切智非一切智耶若一切智調達往昔無量世中常懷惡心[A3]逐如來欲為逆害云何如來聽其出家』善男子以是因緣我為是王而說此偈

「『於他語言  隨順不逆  亦不觀他
作以不作  但自觀身  善不善行

「佛告大王『汝今害父已作逆罪最重無間應當發露以求清淨何緣乃更見他過咎』善男子以是義故我為彼王而說是偈

「復次善男子亦為護持不毀禁戒成就威儀見他過者而說是偈若復有人受他教誨遠離眾惡復教他人令遠眾惡如是之人則我弟子

爾時世尊為文殊師利復說偈言

「一切畏刀杖  無不愛壽命
恕己可為譬  勿殺勿行杖

爾時文殊師利復於佛前而說偈言

「非一切畏杖  非一切愛命
恕己可為譬  勤作善方便

「如來說是法句之義亦是未盡何以故如阿羅漢轉輪聖王玉女主藏大臣若諸天及阿修羅執持利劍能害之者無有是處勇士烈女馬王獸王持戒比丘雖復對至而不恐怖以是義故如來說偈亦是有餘若言『恕己可為譬』者是亦有餘何以故若使羅漢以己[1]喻彼則有我想及以命想若有我想及以命想則應擁護凡夫亦應見阿羅漢悉是行人若如是者即是邪見若有邪見命終應生阿鼻地獄阿羅漢設於眾生生害心者無有是處無量眾生亦復無能害羅漢者

佛言「善男子言我想者謂於眾生生大悲心無殺害想謂阿羅漢平等之心勿謂世尊無有因緣而逆說也昔日於此王舍城中有大獵師多殺群鹿請我食肉我於[2]爾時雖受彼請於諸眾生生慈悲心如羅睺羅而說偈言

「『當令汝長壽  久久住於世
受持不害法  猶如諸佛壽

「是故我說此偈

「『一切畏刀杖  無不愛壽命
恕己可為譬  勿殺勿行杖』」

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為諸菩薩摩訶薩故諮問如來如是密教

爾時文殊師利復說是偈

「云何敬父母  隨順而尊重
云何修此法  墮於無間獄

於是如來復以偈答

「若以貪愛母  無明以為父
隨順尊重是  則墮無間獄

爾時如來復為文殊師利重說偈言

「一切屬他  則名為苦  一切由己
自在安樂  一切憍慢  勢極暴惡
賢善之人  一切愛念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所說是亦不盡唯願如來復垂哀愍說其因緣何以故如長者子從師學時為屬師不若屬師者義不成就若不屬者亦不成就若得自在亦不成就是故如來所說有餘復次世尊譬如王子無所綜習觸事不成是亦自在愚闇常苦如是王子若言自在義亦不成若言屬他義亦不成以是義故佛所說義名為有餘是故一切屬他不必受苦一切自在不必受樂一切憍慢勢極暴惡是亦有餘世尊如諸[3]列女憍慢心故出家學道護持禁戒威儀成就守攝諸根不令馳散是故一切憍慢之結不必暴惡賢善之人一切愛念是亦有餘如人內犯四重禁已不捨法服堅持威儀護持法者見已不愛是人命終必墮地獄若有善人犯重禁已護持法者見即驅出罷道還俗以是義故一切賢善不必悉愛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有因緣故如來於此說有餘義又有因緣諸佛如來而說是法時王舍城有一女人名曰善賢還父母家因至我所歸依於我及法眾僧而作是言『一切女人勢不自由一切男子自在無礙』我於[1]爾時知是女心即為宣說如是偈頌文殊師利善哉善哉汝今能為一切眾生問於如來如是密語

文殊師利復說偈言

「一切諸眾生  皆依飲食存
一切有大力  其心無嫉妬
一切因飲食  而得諸病苦
一切修淨行  而得受安樂

「如是世尊今受純陀飲食供養將無如來有恐怖耶

爾時世尊復為文殊而說偈言

「非一切眾生  盡依飲食存
非一切大力  心皆無嫉妬
非一切因食  而致諸病苦
非一切淨行  悉得受安樂

「文殊師利汝若得病我亦如是應得病苦何以故諸阿羅漢及辟支佛菩薩如來實無所食為欲化彼示現受用無量眾生所施之物令其具足檀波羅蜜拔濟地獄畜生餓鬼若言『如來六年苦行身羸[2]』者無有是處諸佛世尊獨拔諸有不同凡夫云何而得身羸劣耶諸佛世尊精勤修習獲金剛身不同世人危脆之[3]我諸弟子亦復如是不可思議不依於食一切大力無嫉妬者亦有餘義如世間人終身永無嫉妬之心而無大力一切病苦因食得者亦有餘義亦見有人得客病者所謂[4]刺刺[5]一切淨行受安樂者是亦有餘世間亦有外道之人修於梵行多受苦惱以是義故如來所說一切有餘是名如來非無因緣而說此偈有因故說昔日於此優禪尼國有婆羅門名羖羝德來至我所欲受第四八戒齋法我於爾時為說[6]是偈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何等名為無餘義耶云何復名一切義乎

「善男子一切者唯除助道常樂善法[7]是名一切亦名無餘其餘諸法亦名有餘亦名無餘欲令樂法諸善男子知此有餘及無餘義

迦葉菩薩心大歡喜踊躍無量前白佛言「甚奇世尊等視眾生如羅睺羅

爾時佛讚迦葉菩薩「善哉善哉汝今所見微妙甚深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說是大乘《大涅槃經》所得功德

佛告迦葉「善男子若有得聞是經名字所得功德非諸聲聞辟支佛等所能宣說唯佛能知何以故不可思議是佛境界何況受持讀誦通利書寫經卷

爾時諸天世人及阿修羅即於佛前異口同音而說偈言

「諸佛難思議  法僧亦復然
是故今勸請  唯願[A4]小停住
尊者大迦葉  及以阿難等
二眾之眷屬  不久須臾至
并及摩竭主  阿闍世大王
至心敬信佛  猶故未來此
唯願佛世尊  少垂哀愍住
於此大眾中  斷我諸疑網

爾時如來為諸大眾而說偈言

「我法最長子  是名大迦葉
阿難勤精進  能斷一切疑
汝等當諦觀  阿難多聞士
自然[8]能解了  是常及無常
以是故不應  心懷大憂惱

爾時大眾以種種物供養如來供養佛已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量無邊恒河沙數諸菩薩等得住初地

爾時世尊與文殊師利迦葉菩薩及與純陀而受記莂受記莂已說如是言「諸善男子自修其心慎莫放逸我今背疾舉體皆痛我今欲臥如彼小兒及常患者文殊汝等當為四部廣說大法今以此法付囑於汝乃至迦葉阿難等至復當[9]囑付如是正法」爾時如來說是語已為欲調伏諸眾生故現身有疾右脇而臥如彼病人

大般涅槃經現病品第十八

爾時迦葉[10]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已免一切[11]疾病患苦悉除無復怖畏世尊一切眾生有四毒箭則為病因何等為四貪欲瞋恚愚癡憍慢若有病因則有病生所謂[12]愛熱肺病上氣吐逆膚體㿇㿇其心悶亂下痢噦[13]小便痳瀝眼耳疼痛腹背脹滿顛狂乾消鬼魅所著如是種種身心諸病諸佛世尊悉無復有今日如來何緣顧命文殊師利而作是言『我今背痛汝等當為大眾說法』有二因緣則無病苦何等為二一者[14]憐愍一切眾生二者給施病者醫藥如來往昔已於無量萬億劫中修菩薩道常行愛語利益眾生不令苦惱施疾病者種種醫藥何緣於今自言有病

「世尊世人有病或坐或臥不安其處或索飲食勅誡家屬修治產業何故如來默然而臥不教弟子聲聞人等尸波羅蜜諸禪解脫三摩跋提修諸正勤何緣不說如是甚深大乘經典[1]如來何故不以無量方便教大迦葉人中象王諸大人等令其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故不治諸惡比丘受畜一切不淨物者

「世尊實無有病云何默然右脇而臥諸菩薩等凡所給施病者醫藥所得善根悉施眾生而共迴向一切種智為除眾生諸煩惱障業障報障煩惱障者貪欲瞋恚愚癡忿怒纏蓋焦惱嫉妬慳悋姦詐諛諂無慚無愧慢慢不如慢增上慢我慢邪慢憍慢放逸貢高懟恨諍訟邪命諂媚詐現異相以利求利惡求多求無有恭敬不隨教誨親近惡友貪利無厭纏縛難解欲於惡欲貪於惡貪身見有見及以無見頻申憙睡欠呿不樂貪嗜飲食其心𧄼瞢心緣異[2]不善思惟口多惡好憙多語諸根闇鈍發言多虛常為欲覺恚覺害覺之所覆蓋是名煩惱障業障者五無間罪重惡之病報障者生在地獄畜生餓鬼誹謗正法及一闡提是名報障如是三障名為大病而諸菩薩於無量劫修菩提時給施一切疾病醫藥常作是願『令諸眾生永斷如是三障重病

「復次世尊菩薩摩訶薩修菩提時給施一切病者醫藥常作是願『願令眾生永斷諸病得成如來金剛之身又願一切無量眾生作妙藥王斷除一切諸惡重病願諸眾生得阿伽陀藥以是藥力能除一切無量惡毒又願眾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退轉[3]速得成就無上佛藥消除一切煩惱毒箭又願眾生勤修精進成就如來金剛之心作微妙藥療治眾病不令有人生諍訟想亦願眾生作大藥樹療治一切諸惡重病又願眾生拔出毒箭得成如來無上光明又願眾生得入如來智慧大藥微密法藏』世尊菩薩如是已於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劫發是誓願令諸眾生悉無諸病何緣如來乃於今日唱言『有[4]

「復次世尊世有病者不能坐起俯仰進止[5]飲食不御漿水不下亦復不能教[A5]誡諸子修治家業爾時父母妻子兄弟親屬知識皆於是人生必死想世尊如來今日亦復如是右脇而臥無所論說此閻浮提[6]有諸愚人當作是念『如來正覺必當涅槃』生滅盡想而如來性實不畢竟入於涅槃何以故如來常住無變易故以是因緣不應說言『我今背痛

「復次世尊世有病者身體羸損若偃若側臥著床褥爾時眾人心生惡賤起必死想如來今者亦復如是當為外道九十五種之所輕慢生無常想彼諸外道當作是言『不如我等以我性人自在時節微塵等法而為常住無有變易沙門瞿曇無常所遷是變易法』以是義故世尊今日不應默然右脇而臥

「復次世尊世有病者四大增損互不調適羸瘦乏極是故不能隨意坐起臥著床褥如來四大無不和適身力具足亦無羸損世尊如十小牛力不如一大牛力十大牛力不如一青牛力十青牛力不如一凡象力十凡象力不如一野象力十野象力不如一二牙象力十二牙象力不如一四牙象力十四牙象力不如雪山一白象力十雪山白象力不如一香象力十香象力不如一青象力十青象力不如一黃象力十黃象力不如一赤象力十赤象力不如一白象力十白象力不如一山象力十山象力不如一優鉢羅象力十優鉢羅象力不如[7]一波頭摩象力十波頭摩象力不如一拘物頭象力十拘物頭象力不如一分陀利象力十分陀利象力不如人中一力士力十人中力士力不如一鉢[8]健提力十鉢健提力不如一八臂那羅延力十那羅延力不如[9]一十住菩薩一節之力[10]一切凡夫身中[11]諸節節不相到人中力士節頭相到鉢健提身諸節相接那羅延身節頭相[12]十住菩薩諸節骨解蟠龍相結是故菩薩其力最大世界成時從金剛際起金剛座上至道場菩提樹下菩薩坐已其心即時逮得十力如來今者不應如彼嬰孩小兒嬰孩小兒愚癡無智無所能說以是義故隨意偃側無人譏訶如來世尊有大智慧照明一切人之大龍具大威德成就神通無上仙人永斷疑網已拔毒箭進止安詳威儀具足得無所畏今者何故右脇而臥令諸人天悲愁苦惱

爾時迦葉菩薩即於佛前而說偈言

「瞿曇大聖德  願起演妙法
不應如小兒  病者臥床蓐
調御天人師  倚臥雙樹間
下愚凡夫見  當言『必涅槃
不知方等典  甚深佛所行
不見微密藏  猶盲不見道
唯有諸菩薩  文殊師利等
能解是甚深  譬如善射人
三世諸世尊  大悲為根本
如是大慈悲  今為何所在
若無大悲者  是則不名佛
佛若必涅槃  是則不名常
唯願無上尊  哀受我等請
利益於眾生  摧伏諸外道

爾時世尊大悲熏心知諸眾生各各所念將欲隨順畢竟利益即從臥起[1]跏趺坐顏貌熙怡如融金聚面目端嚴猶月盛滿形容清淨無諸垢穢放大光明充遍虛空其光大盛過百千日照于東方西北方四維下諸佛世界惠施眾生大智之炬悉令得滅無明黑闇令百千億那由他眾生安止不退菩提之心

爾時世尊心無疑慮如師子王以三十二大人之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於其身上一切毛孔一一毛孔出一蓮花其花微妙各具千葉純真金色琉璃為莖金剛為[2][A6]玟瑰為臺形大團圓猶如車輪是諸蓮花各出種種雜色光明頗梨色是諸光明皆悉遍至阿鼻地獄想地獄黑繩地獄眾合地獄叫喚地獄大叫喚地獄焦熱地獄大焦熱地獄是八地獄其中眾生常為諸苦之所逼切所謂燒煮火炙斫刺[3]㓟剝遇斯光已如是眾苦悉滅無餘安隱清涼快樂無極是光明中宣說如來祕密之藏「諸眾生皆有佛性」眾生聞已即便命終生人天中乃至八種寒氷地獄所謂阿波波地獄阿吒吒地獄阿羅羅地獄[4]娑娑地獄優鉢羅地獄波頭摩地獄拘物頭地獄分陀利地獄是中眾生常為寒苦之所逼惱所謂[5]擘裂身體碎壞互相殘害遇斯光已如是等苦亦滅無餘即得調和溫暖適身是光明中亦說如來祕密之藏「諸眾生皆有佛性」眾生聞已即便命終生人天中爾時於此閻浮提界及餘世界所有地獄皆悉空虛無受罪者除一闡提

餓鬼眾生飢渴所逼以髮纏身於百千歲未曾得聞漿水之名遇斯光已飢渴即除是光明中亦說如來微密祕藏「諸眾生皆有佛性」眾生聞已即便命終生[6]人天中令諸餓鬼亦悉空虛除謗大乘方等正典

畜生眾生互相殺害共相殘食遇斯光已恚心悉滅是光明中亦說如來祕密之藏「諸眾生皆有佛性」眾生聞已即便命終生人天中當爾之時畜生亦盡除謗正法

是一一花各有一佛圓光一尋金色晃曜微妙端嚴最上無比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是諸世尊或有坐者或有行者或有臥者或有住者或震雷音或澍洪雨或放電光或扇大風或出煙焰身如[7]火聚或復示現七寶諸山河水山林樹木或復示現七寶國土城邑聚落宮殿屋宅或復示現象師子孔雀鳳凰諸鳥或復示現令閻浮提所有眾生悉見地獄畜生餓鬼或復示現欲界六天

復有世尊或說陰界諸入多諸過患或復有說四聖諦法或復有說諸法因緣或復有說諸業煩惱皆因緣生或復有說我與無我或復有說苦樂二法或復有說常無常等或復有說淨與不淨

復有世尊為諸菩薩演說所行六波羅蜜或復有說諸大菩薩所得功德或復有說諸佛世尊所得功德或復有說聲聞之人所得功德或復有說隨順一乘或復有說三乘成道

或有世尊左脇出水右脇出火或有示現初生出家坐於道場菩提樹下轉妙法輪入于涅槃或有世尊作師子吼令此會中有得一果二果三果至第四果或復有說出離生死無量因緣

爾時於此閻浮提中所有眾生遇斯光已盲者見色聾者聽聲啞者能言拘躄能行貧者得財慳者[8]能施恚者慈心不信者信如是世界無一眾生修行惡法除一闡提

爾時一切天鬼神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羅剎健陀憂摩陀阿婆[9]魔羅人非人等悉共同聲唱如是言「善哉善哉無上天尊多所利益」說是語已踊躍歡喜或歌或舞或身動轉以種種花散佛及僧所謂天優鉢羅花拘物頭花波頭摩花分陀利花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曼殊沙花摩訶曼殊沙花散陀那花摩訶散陀那花盧脂那花摩訶盧脂那花香花大香花適意花大適意花愛見花大愛見花端嚴花第一端嚴花復散諸香所謂沈水多伽樓香栴檀欝金和合雜香海岸聚香復以天上寶幢幡蓋諸天伎樂——箏箜篌鼓吹——供養於佛

而說偈言

「我今稽首大精進  無上正覺兩足尊
天人大眾所不知  唯有瞿曇乃能了
世尊往昔為我故  於無量劫修苦行
如何一旦棄本誓  而便捨命欲涅槃
一切眾生不能見  諸佛世尊祕密藏
以是因緣難得出  輪轉生死墜惡道
如佛所說阿羅漢  一切皆當至涅槃
如是甚深佛行處  凡夫下愚誰能知
施諸眾生甘露法  為斷除彼諸煩惱
若有服此甘露已  不復受生
如來世尊[1]已療治  百千無量諸眾生
令其所有諸重病  一切消滅無遺餘
世尊久已捨病苦  故得名為第七佛
唯願今日雨法雨  潤漬我等功德種
是諸大眾及人天  如是請已默然住

說是偈時蓮花臺中一切諸佛——從閻浮提遍至淨居——悉皆聞之

爾時佛告迦葉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具足如是甚深微妙智慧不為一切諸魔外道之所破壞善男子汝已安住不為一切諸[2]惡邪風之所傾動善男子汝已成就樂說辯才已曾供養過去無量恒河沙等諸佛世尊是故能問如來正覺如是之義

「善男子我於往昔無量無邊億那由他百千萬劫已除病根永離倚臥迦葉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無上勝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為諸聲聞說是大乘《大涅槃經》開示分別顯發其義我於爾時亦為彼佛而作聲聞受持如是大涅槃典讀誦通利書寫經卷廣為他人開示分別解說其義以是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我從是來未曾有惡煩惱業緣墮於惡道誹謗正法作一闡提受黃門身無根二根反逆父母殺阿羅漢破塔壞僧出佛身血犯四重禁從是[3]已來身心安隱無諸苦惱

「迦葉我今實無一切疾病所以者何諸佛世尊久已遠離一切病故迦葉是諸眾生不知大乘方等密[4]便謂如來真實有疾

「迦葉如言『如來人中師子』而如來者實非師子如是之言即是如來祕密之教迦葉如言『如來人中大龍』而我已於無量劫中捨離是業迦葉如言『如來是人是天』而我真實非人非天亦非鬼神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非我非命非可養育非人士夫非作非不作非受非不受非世尊非聲聞非說非不說如是等語皆是如來祕密之教

「迦葉如言『如來猶如大海須彌山王』而如來者實非醎味同於石山當知是語亦是如來祕密之教迦葉如言『如來如分陀利』而我實非分陀利也如是之言即是如來祕密之教迦葉如言『如來猶如父母』而如來者實非父母如是之言亦是如來祕密之教迦葉如言『如來是大船師』而如來者實非船師如是之言亦是如來祕密之教迦葉如言『如來猶如商主』而如來者實非商主如是之言亦是如來祕密之教迦葉如言『如來能摧伏魔』而如來者實無惡心欲令他伏如是之言皆是如來祕密之教迦葉如言『如來能治癰瘡』而我實非治癰瘡師如是之言亦是如來祕密之教

「迦葉如我先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善能修治身意業捨命之時雖有親族取其屍骸或以火燒或投大水或棄塚間禽獸競共食[5]然心意識即生善道而是心法實無去亦無所至直是前後相似相續相貌不異』如是之言即是如來祕密之教

「迦葉我今言病亦復如是亦是如來祕密之教是故顧命文殊師利『吾今背痛汝等當為四眾說法

「迦葉如來正覺實無有病右脇而臥亦不畢竟入於涅槃迦葉是大涅槃即是諸佛甚深禪定如是禪定非是聲聞緣覺行處

「迦葉[6]先所問『如來何故倚臥不起不索飲食誡勅家屬修治產業』迦葉虛空之性亦無坐起求索飲食勅誡家屬修治產業亦無去解脫繫縛亦不自說亦不說他亦不自解亦不解他非安非病善男子諸佛世尊亦復如是猶如虛空云何當有諸病苦耶

「迦葉世有三人其病難治謗大乘五逆罪一闡提如是三病世中極重悉非聲聞緣覺之所能治善男子譬如有病必死[1]難治若有瞻病隨意醫藥若無瞻病隨意醫藥如是之病定不可治當知是人必死[2]不疑[3]善男子是三種人亦復如是若有聲聞緣覺菩薩或有說法或不說法不能令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迦葉譬如病人若有瞻病隨意醫藥則可令差若無此三則不可差聲聞緣覺亦復如是從佛菩薩得聞法已即便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非不聞法能發心也

「迦葉譬如病人若有瞻病隨意醫藥若無瞻病隨意醫藥皆悉可差有一種人亦復如是或值聲聞不值聲聞或值緣覺不值緣覺或值菩薩不值菩薩或值如來不值如來或得聞法[4]或不聞法自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謂有人或為自身或為他身或為怖畏或為利養或為諛諂或為誑他書寫如是《大涅槃經》受持讀誦供養恭敬為他說者

「迦葉有五種人於是大乘大涅槃典有病行處非如來也何等為五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人天七[5]永斷諸苦入於涅槃迦葉是名第一[6]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八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7]薄貪得斯陀含果[8]名一往來永斷諸苦入於涅槃迦葉是名第二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永斷諸苦入於涅槃是名第三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迦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煩惱無餘入於涅槃亦非麒麟獨一之行是名第四人有病行處是人[9]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迦葉第五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煩惱無餘入於涅槃真是麒麟獨一之行是名第五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迦葉是名第五人有病行處非如來也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


校注

[0665003] 餚饍【大】肴饌【宋】【元】【明】 [0665004] 所【大】前【宋】【元】【明】 [0665005] 取所持【大】持所齎【宋】【元】【明】 [0665006] 唯【大】*惟【宋】*【元】*【明】* [0665007] 花香【大】香華【宋】【元】【明】 [0665008] 愍【大】*憫【宋】*【元】*【明】* [0665009] 便【大】必【宋】【元】【明】 [0665010] 一穴遊【大】於一穴【宋】【元】【明】 [0666001] 寶【大】法【宋】【元】【明】 [0666002] 儀【大】德【宋】【元】【明】 [0666003] 末【大】粖【宋】【元】 [0666004] 伎【大】妓【宋】【元】【明】 [0666005] 礙【大】*閡【宋】*【元】*【明】* [0666006] 是【大】來【宋】【元】【明】 [0666007] 住十【大】十住【宋】【元】【明】 [0666008] 呰【大】訾【宋】【元】【明】 [0666009] 僧【大】眾【宋】【元】【明】 [0666010] 被【大】披【宋】 [0666011] 為【大】名【宋】【元】【明】 [0667001] 漲【大】長【宋】【元】【明】 [0667002] 渡【大】度【宋】【元】【明】 [0667003] 子【大】*故【宋】【元】* [0667004] 果【大】果報【宋】【元】【明】 [0667005] 復【大】便【元】【明】 [0667006] 犍【大】揵【宋】【元】【明】 [0667007] 鑛【大】銚【宋】【元】 [0667008] 愍哀【大】哀憫【宋】【元】【明】 [0668001] 喻【大】譬【宋】【元】【明】 [0668002] 爾【大】是【宋】【元】【明】 [0668003] 列【大】烈【宋】【元】【明】 [0669001] 爾【大】是【元】【明】 [0669002] 瘦【大】瘠【宋】【元】【明】 [0669003] 身【大】體【宋】【元】【明】 [0669004] 刺【大】棘【明】 [0669005] 鉾【大】矛【宋】【元】【明】 [0669006] 是【大】此【宋】【元】【明】 [0669007] 是【大】亦【宋】【元】【明】 [0669008] 能【大】當【宋】【元】【明】 [0669009] 囑付【大】付囑【宋】【元】【明】 [0669010] 菩薩【大】*〔-〕【宋】*【元】*【明】* [0669011] 疾【大】諸【宋】【元】【明】 [0669012] 愛【大】寒【宋】【元】【明】 [0669013] 噎【大】咽【宋】【元】【明】 [0669014] 憐【CB】【宋】【元】【明】隣【大】 [0670001] 如來【大】〔-〕【宋】【元】【明】 [0670002] 想【大】相【宋】【元】【明】 [0670003] 速【大】疾【宋】【元】【明】 [0670004] 病【大】疾【宋】【元】【明】 [0670005] 飲食【大】食飲【宋】【元】【明】 [0670006] 有諸【大】一切【宋】【元】【明】 [0670007] (一波如)十四字【大】〔-〕【宋】【元】【明】 [0670008] 健【大】*建【宋】*【元】*【明】* [0670009] 一【大】〔-〕【元】【明】 [0670010] 一切【大】〔-〕【宋】【元】【明】 [0670011] 諸節【大】〔-〕【宋】【元】【明】 [0670012] 拘【大】鉤【宋】【元】【明】 [0671001] 跏【大】加【宋】【元】【明】 [0671002] 鬚【大】須【宋】【元】【明】 [0671003] 㓟【大】皮【宋】 [0671004] 娑娑【大】婆婆【宋】【元】【明】 [0671005] 擘【大】襞【宋】劈【元】【明】 [0671006] 人天【大】天人【宋】【元】【明】 [0671007] 火聚或復【大】聚火或有【宋】【元】【明】 [0671008] 能【大】得【元】 [0671009] 魔【大】摩【宋】【元】【明】 [0672001] 已【大】用【宋】【元】【明】 [0672002] 惡邪【大】邪惡【宋】【元】【明】 [0672003] 已【大】以【宋】【元】【明】 [0672004] 教【大】語【宋】【元】【明】 [0672005] 噉【大】啖【宋】【元】【明】 [0672006] 先【大】上【宋】【元】【明】 [0673001] 難【大】無【宋】【元】【明】 [0673002] 不【大】無【元】【明】 [0673003] 善男子【大】〔-〕【宋】【元】【明】 [0673004] 或不【大】不得【宋】【元】【明】 [0673005] 返【大】反【宋】【元】【明】 [0673006] 人【大】*〔-〕【宋】*【元】*【明】* [0673007] 縛【大】〔-〕【宋】【元】【明】 [0673008] 名【大】〔-〕【宋】【元】【明】 [0673009] 未來【大】〔-〕【宋】【元】【明】
[A1] 稊【CB】【麗-CB】【磧-CB】梯【大】(cf. K38n1403_p0814c02; Q35_p0247c18)
[A2] 諂【CB】【麗-CB】詔【大】謟【磧-CB】(cf. K38n1403_p0815a02)
[A3] 逐【CB】【麗-CB】【磧-CB】遂【大】(cf. K38n1403_p0815c01; Q35_p0248b14)
[A4] 小【CB】【麗-CB】少【大】(cf. K38n1403_p0817b18; T12n0374_p0428a18)
[A5] 誡【CB】【麗-CB】【磧-CB】誠【大】(cf. K38n1403_p0818c13; Q35_p0250b09)
[A6] 玟【CB】【麗-CB】玫【大】(cf. K38n1403_p0819c20)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