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698]第二十三品 解釋慧修習之功德
六、何為修習慧之功德耶?
其次對於說:「[1]何是慧修習之功德耶?」我等如次〔答〕言,曰:此慧之修習有數之功德。詳細說明其功德者,須經長時年月亦非容易之業。然而略言之,其〔慧之修習〕:〔一〕多摧破煩惱、〔二〕嘗味聖果之味、〔三〕入滅盡定之可能性、〔四〕應供養者之成就,〔四〕應知有功德。其中:
〔一、摧破煩惱〕
說分別名色以來,多摧破有身見等之煩惱,此是世間慧修習之功德,說於聖道之剎那,摧破結等之煩惱,當知此出世間慧修習之功德。
〔二、嘗味聖果之味〕
「嘗味聖果之味」者,非僅摧破煩惱,又能嘗味聖果之[P.699]味為慧修習之功德。聖果者即是須陀洹果等之沙門果。由二行相嘗味〔聖果之〕味。〔即〕〔一〕於經路〔聖〕道、〔二〕於轉起果定。其中:
〔一〕轉起〔聖果〕唯示「於經路〔聖〕道。」又說:「果是唯捨斷結,其他無何等之法。」為人人(案達羅派)之說。其次當示經〔文〕:「[2]云何加行安息之慧是果智?於須陀洹道之剎那由見義之正見,出起邪見,又隨轉其〔邪見〕諸煩惱及出起諸蘊,又出起外在之一切相。令〔邪見〕加行之安息故而生起正見。此為道之果。」云云。如對「[3]四聖道、四沙門果之此等諸法,以無量為所緣」、「大(上二界)法對於無量法以無間緣為緣」等,此狀態之例證。
〔二〕其次[4]於果定,為示「〔果定〕之轉起」有如次之質問:(一)何者是果定?(二)誰入其定耶?(三)誰亦不入其定耶?(四)何故入定耶?(五)如何而入其定耶?(六)如何在定耶?(七)如何出定耶?(八)果之後有何耶?(九)果是何之後而有耶?其中:
(一)「何者是果定耶?」滅(涅槃)為〔所緣〕,聖果之安定(根本定)為〔果定〕。
(二~三)「誰入其定耶?誰不入其定耶」?一切凡夫不入定。何以故?未證得〔果定〕故。唯有一切聖者入定。何以故?已證得〔果定〕故。然,上位〔之聖者〕不入定於下位〔之果定〕。接近〔其〕他〔聖〕者而〔下位之果定〕既安息故。又下位〔之聖者不入定於〕上位〔之果定。其〕未證得故。但入各自之果定,此是此狀態之定說。
然,某人人說須陀洹、斯陀含不入於〔果定〕,唯上二者入其定。彼等〔斯說之〕理由,此等〔阿那含、阿羅漢〕是定之完成者,〔然〕雖是凡夫自獲得世間定,〔完全〕入定故,其不成理由。此時必要考慮何者是理非理。於聖典豈非〔如次〕說耶?[P.700]「[5]如何十種姓法由觀生起耶?為獲得須陀洹道而生起……轉起……乃至……惱……克勝在外之諸行相故為種姓。為須陀洹果定……斯陀含道……乃至……為阿羅漢果定……為空住定……為無相住定之生起……乃至……克勝在外諸行之相故為種姓」。故一切聖者各入定自果,應至此結論。
(四)「何故入定耶」?是為現法樂住。譬喻王嘗味王之樂,天嘗味天之樂,如斯聖者:「嘗味聖出世間之樂。」以區劃期間,於自己所欲剎那而入於果定。
(五)「如何而入其定耶」?如何在定?如何出定耶?先由此二行相入定其〔果定〕。〔即〕不作意涅槃以外之所緣,或作意涅槃故。所謂:「[6]友!入定於無相心解脫,不作意一切相及作意無相界之二緣。」而此時入定之順序[7]如次,所欲果定之聖弟子,至空閑處而禪思,應觀生滅等之諸行。從〔諸觀智〕轉起之順序而觀之彼,以諸行為所緣,依種姓智後[8]之果定,以滅〔為所緣〕而心安止(入定)。如此狀態由向於果定,於有學唯果生起而道不〔生起〕。
然,有人人(無畏山住者)說:「須陀洹『我入定於果定』而令住觀者,即成為斯陀含。斯陀含成為阿那含。」對彼〔如次〕言:若如斯者阿那含應該成為阿羅漢,阿羅漢應成辟支佛,辟支佛應成為佛。然,決不如斯。〔關於前舉之十種姓〕於聖典〔亦說〕否定。故不應取〔斯說〕。但理解「於有學唯生起果而道不生起。」又若彼〔有學〕屬於初禪而證得道者,彼屬於初禪唯生起果。若第二〔禪〕等之屬任何禪〔以證得道者〕,唯有屬第二〔禪〕等任何禪之〔果〕。如斯入定其〔果定〕。
[P.701](六)「〔如何在定耶〕」其次,說:「[9]友!於無相心解脫之在定,有一切相不作意、無相界之作意、前行作之三緣。」故,三行相而有其〔果定之〕在定。其中,「前之行作」,是入以前區劃〔在定之〕時〔限〕。然,於區劃我某某時出定之〔時限〕故,只要其時不來,彼乃在定,如斯是其〔果定之〕在定。
(七)「〔如何出定〕」其次,言:「[10]友!由無相心解脫出定,有作意一切相及不作意無相界之二緣。」依二行相〔由果定〕之出定。其中,「一切相」者,是色相、受、想、行、識之相。雖非一起作意此等一切,而且為攝一切而如斯說。故作意有分之所緣者,由果定而出定。當知如斯〔由〕其〔果定之〕出定。
(八)「果之後有何耶」?果是何者之後而有耶?最初於果之後唯有果,又有有分。
(九)「〔果是於何之後而有耶〕」?其次,果是〔一〕於道之後、〔二〕於果之後、〔三〕於種姓之後、〔四〕於非想非非想處之後。其中,〔一〕〔果〕於道之經路而在道之後。〔二〕後後之〔果〕在前前果之後。〔三〕於果定是在前前〔果之〕種姓後。而此時當知種姓為隨順〔智〕。即發起論如次說:「[11]阿羅漢之隨順,對於果定以無間緣為緣,諸有學之隨順,對果定以無間緣為緣。」〔四〕為果而從滅〔定〕而出定,所〔得〕之〔果〕在非想非非想處之後。
其中,除於道之經路生起果,餘皆由果定而轉起。如斯此〔果定〕之經路,或由果定而生起:
依可意極可意之甘露而濕潤。
〔三、入定於滅定之可能性〕
「入定於滅定之可能性」者,不僅嘗味聖果之味,當知入定此滅定之可能性,亦因修習慧之功德。其中,為辨知滅定[13]有如次之質問:〔一〕滅定者何耶?〔二〕誰入定耶?〔三〕誰不入定耶?〔四〕於何處入定耶?〔五〕何故入定耶?〔六〕如何而入其定耶?〔七〕如何在定?〔八〕如何而出定耶?〔九〕出定者之心向於何耶?〔一〇〕死者與入定者有何差別耶?〔一一〕滅定是有為或無為耶?是世間或出世間耶?是完全或不完全耶?其中:
〔一〕「滅定者何耶?」於次第滅而不轉起心、心所法。
〔二~三〕「誰入定耶?誰不入定耶」?一切凡夫、須陀洹、斯陀含及乾觀之阿那含、阿羅漢不入定。而得八等至之阿那含及漏盡者(阿羅漢)入定。即說:「[14]具備二力、三行之安息故,由十六智行、九定行得自在之慧是滅定之智。」而且此〔滅定之〕成就,除得八等至之阿那含、漏盡者,餘他者沒有。故唯彼等入定,其他者不然。
此中,「二力」者云何?……乃至……「得自在〔者〕」云何?對於此我等可以不[P.703]〔要〕說任何事。其一切說於舉示(前引文)之解釋。所謂「[15]二力」,是止與觀之二力。「止力者云何?依出離心之一境性、不散亂為止力。依於不瞋恚……依於光明想……依於不散亂……乃至……依捨遣隨觀之入息……依捨遣隨觀之出息心一境性、不散亂為止力[16]。止力乃依何義為止力耶?以初禪對諸蓋不動故為止力。以第二禪對尋、伺……乃至……以非想非非想處定,而無所有處想不動故為止力。對掉舉、伴掉舉之諸煩惱及對諸蘊不動、不動搖、不震搖故為止力。」此為止力。
「觀力者云何?無常隨觀是觀力。苦隨觀……無我隨觀……厭離隨觀……離貪隨觀……滅隨觀……捨遣隨觀是觀力。對於色之無常隨觀……對於色之捨遣隨觀是觀力。對於受……想……行……識……乃至……眼……老死之無常隨觀……對於老死之捨遣隨觀是觀力[17]。觀力依何義為觀力耶?以無常隨觀而對常想不動故是觀力。以苦隨觀而對樂想不動故……以無我隨觀而對我想不動故……以厭離隨觀而對喜不動故……以離貪隨觀而對貪不動故……以滅隨觀而對集不動故……以捨遣隨觀而對取不動故是觀力。對於無明、伴無明之諸煩惱及對諸蘊不動、不動搖、不震搖故是觀力。」此為觀力。
「三行之安息故,是如何三行之安息故耶?入定於第二禪者,安息尋、伺之『語行』。入定於第四禪者,安息入息、出息之『身行』。入定於想受滅定者,安息想、受之『心行』。安息此等之三行故」。
「依十六智行,依如何之十六智行耶?(一)無常隨觀是智行、(二)苦、(三)無我、(四)厭離、(五)離貪、(六)滅、(七)捨遣、(八)還滅隨觀是智行、(九)[P.704]須陀洹道是智行、(一〇)須陀洹果定是智行、(一一)斯陀含道……乃至……(一六)阿羅漢果定是智行」。此等是依十六智行。
「依九定行,依如何之九定行耶?(一)初禪是定行。(二)第二禪……乃至……(八)非想非非想處定是定行。(九)為初禪之獲得而〔有〕尋、伺、喜、樂、心一境性之〔近行定〕……乃至……為非想非非想處定之獲得而〔有〕尋、伺、喜、樂、心一境性之〔近行定〕」。此等是依九定行。
「自在者,(一)轉向自在、(二)入定自在、(三)在定自在、(四)出定自在、(五)觀察自在之五自在[18]。(一)於所欲之處所、所欲之時間轉向於初禪,轉向而無遲滯故為『轉向自在』。(二)於所欲之處所、所欲之時間入定於初禪,入定於無遲滯故為『入定自在』。(三)……在定,要在定……(四)……出定,要出定……(五)……觀察,觀察而無遲滯故為『觀察自在』,此是五自在」。
其中,「依十六智行」者,此說明最多之〔智行〕。而阿那含有十四智行。若然者,豈非斯陀含唯十二〔智行〕、須陀洹僅有十〔智行〕耶?不然!〔於斯陀含、須陀洹〕障礙定之〔五〕種欲貪未捨斷故。即於彼等其〔貪〕未捨斷。故止力未圓滿,其〔止力〕未圓滿時,由於力缺,應依〔止觀之〕二力而入定,但不能入於滅定。然,於阿那含捨斷其〔貪〕,故此〔阿那含〕圓滿〔止觀之二〕力。力圓滿故,得〔入定於滅定〕。故世尊說:「[19]由滅而出定者之非想非非想處之善,對於果定以無間緣為緣。」即於發趣大論,唯關於阿那含之由滅〔定〕之出定而說也。
[P.705]〔四〕「[20]於何處入定耶」?於五蘊有[21],何故耶?由次第定之發生故。然於四蘊有不生起初禪等。故於其處〔四蘊有〕不能入定於〔滅定〕。然,某人人於〔四蘊有〕非有〔心〕基故,言〔於四蘊有不能入定於滅定〕。
〔五〕「何故入定耶」?厭惡諸蘊種種之轉起,「於現世無心而達滅、涅槃而樂住」即入定。
〔六〕「如何而入其定耶」?行預備行為,依止、觀而努力,滅非想非非想處者,如是入定其〔滅定〕。然,僅依止而努力者,達非想非非想處定而停止。僅依觀而努力者,達果定而停止。但已行預備行為,依〔止、觀〕兩者而努力,唯滅非想非非想處定者,入定於〔滅定〕。此是其略說。
其次,若詳說即如次。於此有比丘,欲入定滅,終了食事,善洗手足,遠離處所,善整而坐於座,結跏其身,保持端正,念現起面前,彼入定於禪而出定,其時,觀諸行無常、苦、無我。
而於此觀(一)行把握觀、(二)果定觀、(三)滅定觀之三種。其中:(一)「行把握觀」者,有鈍有銳,必為道之足處(直接因)。(二)「果定觀」唯利銳之作用,而如修習道。(三)其次「滅定觀」其作用不過鈍、不過銳利,故依不過鈍不過銳之觀,而觀彼等諸行。
由此入定於第二禪而出定,其時亦同樣觀諸行。由此入定於第三禪……乃至……依此入定識無邊處而出定,其時,觀亦同樣。其次,入定於無所有處而出定,(一)不損害屬於眾人之〔資具〕,(二)僧伽之期待,(三)師(佛)之召,(四)行時限四種之預備行為。其中:
[P.706](一)「不損害屬於眾人之〔資具〕。」即鉢、衣、牀、椅子、住家、其他任何資具,非屬此比丘一人之物,而是屬於眾人的。應決意其〔資具〕不蒙損害,不要由水、火、風、盜賊、鼠等之損失。決意之方法如次:「斯斯之物〔入定之〕七日間火不燒、不流失於水、風不吹去、盜賊不持去、鼠等不嚙。」若如斯決意者,其七日間其〔資具〕無何等之危難。然,若不決意者便受火等之毀失。如摩訶那伽長老[22]之狀態。
據傳,〔此〕長老入母之優婆夷村落行乞,優婆夷給與粥而使坐於座堂,長老入定於滅而坐。彼坐時,座堂起火災,餘之比丘等持各自之座具而逃。集村人等見長老言:「暢氣之沙門哉!暢氣之沙門哉!」火燒至〔屋頂之〕藁、竹或〔柱等〕木以包圍長老。人人以水甕搬水來消火,除去灰,〔牛糞〕牀地皆淨,撤華[23]禮拜而立。長老預定〔出定〕之時來而出定,見彼等,「我已被發見了」,即上於空中〔飛翔〕而往美映具島[24]。
此謂不損害屬於眾人之〔資具〕。其次纏於身之衣物及坐具屬一人之物,對此不〔要〕別為決意。〔不決意亦為〕定保護。如尊者僧祗婆,又說:「[25]尊者僧祗婆有定徧滿神變,尊者舍利弗有定徧滿神變。」
(二)「僧伽之期待」者,是僧伽等待、期望〔彼〕。只要此比丘不來[26],謂不行僧伽羯磨[27]之意義。此時之等待,非此〔入定比丘之〕預備行為,等待之顧念是預備作用。故應如次之顧念:「若七日間入於滅定而坐時,僧伽白羯磨等之中,欲行任[P.707]何羯磨,誰之比丘來,不喚我之中,我立即出定。」然,如斯〔顧念〕入定者,其時必出定。若不如是作者,集合僧伽不見彼,「某比丘於何處耶」?〔而求彼〕,言:「入於滅定。」「言僧伽往喚彼」!遣何比丘往〔彼之處〕。時,由彼〔使者〕比丘,近立彼〔入定者〕得聞聲之程度,言:「友!僧伽等汝。」而開始出定。僧伽之命令實如斯重大,故應〔預先〕作顧念,〔使者未來之前〕應自己出定而入定。
(三)「師之召」,此時顧念師之召,是此〔入定比丘之〕預備行為。故其〔召〕應如次顧念:「若我七日間入滅定而坐時,關於生起事情而師(佛)制定學處(戒),或為必要事生起而說法,不須誰來召我,我立即出定。」然,作如斯〔顧念〕而入定者,其時必出定。然,若不如是者,集僧伽時,即不見彼:「某比丘在何處耶?」言:「入於滅定。」遣誰比丘:「以我言往召之。」時,由彼〔使者〕比丘,近立於彼〔入定者〕得聞聲之程度,言:「師召尊者。」而開始出定。師之召實如斯重大,故〔預先〕作顧念,〔使者未來之前〕應由入定而出定。
(四)「時限」者,是命之時限。即此比丘應善巧〔知〕時限。自己之壽行:「七日間可轉起耶?不轉起耶?」應顧念後而入定。然,對七日應滅之壽行,不顧念而入定者,彼滅定不能排除死。滅〔定〕中不可能死,故在定之中途必出定。故應顧念此〔壽行〕後而入定。然餘〔之三預備行為〕亦可不顧念。然此〔義疏〕說必不得不顧念。
彼如斯入定於無所有處而出定,作此預備行為後而入定於非想非非想處定。時一次或二次超過〔非想非非想處〕心〔剎那〕而為無心,觸達於滅〔定〕。然者何故二心〔剎那〕以上之心不轉起耶?因為〔行〕滅之加行故。然,此比丘令雙結止觀[P.708]二法昇於八等至,此次第作滅之加行。非是非想非非想處定〔之加行〕,而為〔行〕滅之加行故,二心以上不轉起。
其次[28],由無所有處〔定〕而出定,此不行預備行為,而入定非想非非想處之比丘,而後不可能無心,但唯退轉住立於無所有處。〔行人〕未曾行斯道,茲說此譬喻。
謂某人未曾往,或〔行〕斯道,途中須通過深之泥濘峽谷,又被激熱之炎熱所熱而來至巖石處[29],彼不整齊其衣類故行於峽谷之下,怖畏資具(衣類)濡濕,再上岸而立,〔又〕通過巖石而足熱,而來立此方。此時,譬如彼人衣服不整穿著,唯下立峽谷,〔或〕通過巖石受熱,立即還來此方。瑜伽行者亦行預備行為故,唯入定於非想非非想處而又還來立於無所有處。又譬如人以前未曾行之道,來其處一衣固著於〔身〕,手持其他之物,下立峽谷,又通過猛熱之巖石,直往彼方,行預備行為之比丘,入定於非想非非想處,其後必由無心觸達滅〔定〕而住。
(七)「其次如何在定耶」?如斯入定者,在〔滅定之〕時限中,其中途只要沒有壽盡、僧伽之期待、師之召,可以在定。
(八)「如何出定耶」?於阿那含生起阿那含果,於阿羅漢生起阿羅漢果,〔由〕此二種而出定。
(九)「出定者之心向於何耶」?向涅槃。即如次說:「[30]友!毘舍佉!出定想受滅定之比丘心,向遠離、傾於遠離、赴於遠離。」
[P.709](一〇)「死者與入定有何差別耶」?此義經中亦說,所謂:「[31]友!此命終而死者之身行滅、止息,語行……乃至……心行滅、止息、壽量盡滅、煖(體溫)寂滅、諸根破壞也。入定想受滅之此比丘,〔此〕身行滅、止息,語行……乃至……心行滅、止息,但壽不盡滅、煖亦不寂滅、諸根不破壞也。」
(一一)其次,「滅定是有為、無為耶」?等之質問,〔滅定〕不可言是有為、無為,亦不可言是世間、出世間。何故耶?〔滅定〕於自性上(第一義)非有故。而〔滅定〕是由入定者言為入定,故得言完全而非不完全。
〔四、成就應供養者等〕
「成就應供養者等」,非僅入定於滅定之可能性,又成就此應供養者等,亦應知是修習出世間慧之功德。即概言之,修習四種〔出世間道慧〕故,修習慧之人是含天之世界為應供養者、應供奉者、應奉施者、應合掌者世間之無上福田也。
其次,若分別言之,此中〔一〕修習初道慧,(一)依鈍觀而來之鈍根者,但名為「極七還」,七次輪迴於善趣有之後,令苦之終滅(般涅槃)。(二)依中之觀而來之中根者,名為「家家」,二次或三次轉生輪迴於〔善趣之〕善家後,令苦終滅。(三)[P.710]依銳利觀而來之利根者,名為「一種」,唯生一次於人有之後〔而生於天〕,令苦之終滅。〔二〕若修習第二道慧,名為「斯陀含」(一來),唯一次來此世間後,令苦之終滅。〔三〕若修習第三道慧,名為「阿那含」(不還),彼依根之不同,為(一)中般涅槃、(二)生般涅槃、(三)無行般涅槃、(四)有行般涅槃、(五)上流阿迦膩吒行之五種,離此世而畢了(般涅槃)。
其中,(一)「中般涅槃」者,雖生起於何處之淨居天,但不達於中壽而般涅槃。(二)「生般涅槃」者,以越中壽而般涅槃。(三)「無行般涅槃」者,由無行、無加行而生於上道(阿羅漢道)。(四)「有行般涅槃」者,由有行、加行而生於上道。(五)「上流迦膩吒行」者,生起於上方處,乃至上昇阿迦膩吒天,於其處般涅槃。
〔四〕修習第四道慧,(一)或者為「信解脫」、(二)或者為慧解脫、(三)或者為「俱分解脫」、(四)或者為「三明者」、(五)或者為「六神通者」、(六)或者為「達種種無礙解之大漏盡者」。對此,言:「[33]而只於道之剎那言此〔聖者〕脫離彼結縛,於果之剎那脫離結縛者,以含天之世界為世間最勝之應施者。」
於以上
此偈中,依戒、定、慧門說明顯示於清淨道,慧修習之功德。
此為令善人喜悅,造清淨道〔論〕,解釋慧修習之功德,名為第二十三品。
[P.711]結語
於以上
提出此偈之後
〔前〕所言〔今〕亦已說。而此中:
此飾以[38]最上清淨信、覺慧、精進,聚集戒行之正直、柔軟等之德,沈潛理解自宗義、他宗義之可能,具備完全之慧,含括三藏義疏種種之教說,〔即〕對師教無毀損而有智之威力,大文典家完成文字〔學〕為生樂之由來,具甘美崇高語之美麗,說者合於道理,優秀之論者,大詩人之〔覺音〕——飾以六神通、種種無礙解之德,對上人法無毀損有覺慧為上座部之明燈,莊嚴住大寺諸長老之系統者——廣大清淨有覺慧之〔覺音〕,依諸師授與覺音之名稱,長老造[39]此名清淨道〔論〕。
清淨道論畢
校注
[0449001] 參照底本四三六頁(本書三.一頁)。 [0450002] Pṭs. I, p. 71。 [0451003] cf. Dhs. p. 239。 [0451004] 以下底本七〇一頁至最後二頁半餘與 Pṭs. A. I, pp. 267-269 之文幾乎一致。又底本七〇一頁至十七行之二頁程度與 UdA. pp. 34-36 之文多一致。 [0452005] Pṭs. I, p. 68。 [0452006] M. I, p. 296。 [0452007] 入定之順序(samāpattikkamo),於底本之 samapattikkhamo 是錯誤,今從暹羅本。 [0452008] 智之後(ñaṇānantarā),於底本之 ñāṇantarā 是錯誤。 [0453009] M. I, p. 296f。 [0453010] M. I, p. 297。 [0454011] Tika. II, p. 159。 [0454012] 此一偈亦出於 UdA. p. 36。 [0455013] 以下底本十四行之文亦出於 Pṭs. A. I, p. 318f。 [0455014] Pṭs. I, p. 97。 [0456015] Pṭs. I, pp. 97-99。 [0456016] 止力(samatha-balaṁ),於底本無此語,今從暹羅本及引用原文。且底本於此處語句之切句法有錯誤。 [0456017] 觀力(vipassanā-balaṁ),於底本缺此語,今從暹羅本及引用原文。且底本於此附近語句之切句方法有錯誤。 [0458018] 關於五自在,參照底本一五四頁(本書一.二六三頁以下)。 [0458019] Tika. II, p. 159。 [0458020] 以下底本七〇九頁至十六行之四頁程度與 Pṭs. A. I, p. 319-322 之文大多一致。 [0458021] 於蘊有(vokārabhave),於底本之 vokārabhavo 是錯誤。 [0460022] 以下之故事於 Pṭs. A. p. 320 無同文之處。 [0460023] 華(pupphāni),於底本之 pubbāni 是錯誤。 [0461024] 美映具島(Piyangu-dīpa),此島名亦出於 Mahāvaṁsa 24, 24; 25, 104; 32, 52 等。Mahāvaṁsa 之英譯一六六頁註四說明為 'Panicum, or Saffron Island'。 [0461025] Pṭs. II, p. 212. 參照底本三八〇頁(本書二.二六三頁)。 [0461026] 不來(n'āgacchati),於底本及暹羅本有 āgacchati,今從暹羅本。 [0461027] 羯磨(kamma),是集僧團行受戒、布薩、自恣、處罰等之儀式。詳細參照律藏犍度部。 [0463028] 以下底本二十三行之文於 Pṭs. A. I, p. 322 同文之處缺。 [0463029] 岩石處(pāsāṇaṁ),於底本及暹羅本雖有 pāsāṇaṁ vā kandaraṁ vā(岩或峽谷之處),但「峽谷」之語與前方之文重複,故而除去。 [0464030] M. I, p. 302; S. IV, p. 295。 [0464031] M. I, p. 296; S. IV, p. 294。 [0464032] 可能性(samatthatā),於底本之 samathatā 是錯誤。 [0466033] 參照底本六七八頁(本書三.四一三頁以下)。 [0466034] 參照底本一頁。 [0467035] 以下五偈是於底本二頁(本書一.二頁以下)所說。 [0469036] 福聚(puññasañcayo),於底本之 paññasañcayo 是錯誤。 [0469037] 暹羅本於此之次有謂:Visuddhimaggappakaraṇaṁ niṭṭhitam(清淨道論畢)之句。想是成於覺音手之清淨道論之文,以上為終,以下應為後人之添加。 [0469038] 以下之文是參照 MA. V, p. 110; Atthasālinī, p. 430。 [0470039] 在底本於此之間有 Moraṇḍaceṭakavattabbena,但暹羅本為 Muraṇḍakheṭakavattabbena,緬甸本作 Mudantakhedakavattabbena。英譯大概是從緬甸本,"who ought to be called the meek and painstaking" 原意之譯不明,故今省略此句。【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69 冊 No. 35 清淨道論(第14卷-第23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