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清淨道論

[P.59]第二品 頭陀支之解釋

今依彼少欲知足等之諸德如前說戒之淨化應成就此諸德受持戒之瑜伽者(修行者)當行頭陀支之受持——然如是〔受持頭陀支〕者以少欲知足〔煩惱之〕損減遠離〔煩惱之〕還滅勤精進〔少欲等〕善育等之功德水洗淨垢穢成極清淨〔彼〕諸務即成就〔頭陀法〕如是以無罪戒與務(頭陀)之德成徧淨正行是古人〔立住〕三聖種[1]令〔彼〕立住已使〔彼〕值證得名第四修習樂之聖種——是故其〔次〕我始論頭陀支

即世尊不顧身命徧捨世間之味著諸善男子勤欲〔證得涅槃〕之隨順行即聽許〔受持〕十三頭陀支(一)糞掃衣支(二)三衣支(三)常乞食支(四)次第乞食支(五)一座食支(六)一鉢食支(七)時後不食支(八)阿蘭若住支(九)樹下住支(一〇)露地住支(一一)塚間住支(一二)隨處住支(一三)常坐不臥支其中

由義及相等    受持與規定
區別並破壞    各各之功德
又由三善法    頭陀等分別
乃至總及別    應當知決擇

[P.60]〔一三頭陀支之語義〕

其中先由義者(一)言任何道路塚墓塵埃堆等之處所及由糞掃〔衣〕(塵埃)高堆積之義〔其塵埃言塵埃堆是比丘所穿之糞掃衣〕於其等處所如塵埃堆[2]是言糞掃衣(塵堆衣)或又如塵埃[3]速厭惡狀態——言至厭惡狀態——即糞掃衣以如斯之語原有糞掃衣之持著是〔著〕糞掃衣有〔著糞掃衣之〕習慣者是著糞掃衣者糞掃衣者之支分是「糞掃衣支」[4]支分乃原因之謂故當知此(支分)以糞掃衣者〔所示糞掃衣者〕受持〔糞掃衣之原因以受持糞掃衣之思〕是同義

(二)由同理法稱僧伽梨(重衣)鬱多羅僧(上衣)安陀會(內衣)〔持著〕三衣之習慣者為三衣者三衣者之支分是「三衣支」[5]

(三)次稱施食團食之落下是行乞食[6]〔即〕言由他所施團食落集於鉢中之〔義〕行乞食是近各各之家集求者為乞食者或為團食[7]而行為務者是乞食者步行是巡迴而行乞食即是乞食者其支分是「常乞食支」[8]

(四)分割是切斷分割之離是離分割——不切斷之義——離分割[9]同時有離分割——言不切每家之〔義〕——習慣於每家巡迴〔乞食〕者為次第乞食者其支分是「次第乞食支」[10]

(五)於一座食為一座食其習慣者為一座食者其支分是「一座食支」

(六)謝絕第二鉢故只食一鉢為鉢食今得鉢食作鉢食想習慣一鉢食為一鉢食者其支分是「一鉢食支」

(七)實(khala)於遮止義之副詞〔食〕充足後而得食名為後食食其後食[P.61]者為後食之食食其後食時作後食想習慣食後食為後食者非後食者乃實不後食者[11](時後不食者)由〔時後不食支之〕受持拒絕〔後食〕故此謂不食義疏[12]〔如次〕說「khala 是一種鳥其鳥以嘴捉果實其〔離木〕落時〔唯食此〕更不食其他此(比丘)若如是者是時後不食者」其支分是「時後不食支」[13]

(八)習慣住阿練若(離人里處)者為阿練若住者其支分是「阿練若住支」

(九)住於樹下為樹下住以此為習慣者是樹下住者樹下住者之支分是「樹下住支」(一〇)於「露地住〔支〕」(一一)「塚間住支」亦然

(一二)所敷者如從其所敷此是「汝所受」如是於最初之指定臥坐處之同義習慣如其所敷住〔臥坐處〕者為「隨處住者」其支分是「隨處住支」

(一三)拒絕倒臥而習慣常坐而住者為〔常〕坐〔不臥〕者其支分是「常坐不臥支」

其次此等一切〔頭陀支〕由一一之受持遣除煩惱是(頭陀)故遣除〔煩惱〕是比丘之支分或遣除煩惱故得名遣除(頭陀)智言此等〔頭陀支〕之支分為「頭陀支」或又彼等〔頭陀支〕是遣除所對治〔之煩惱〕故為頭陀於行道故言支分是「頭陀支」如斯先依〔語〕義應識〔頭陀支〕之決擇

〔相等〕

其次此等一切是相(特徵)受持之思於義疏亦如斯說「受持者是人以要受持者是諸心心所法受持思者是頭陀支所拒絕者是此事(拒斥[P.62]對象物)」一切是味之(作用)為摧破貪欲現起(現狀)無貪欲之狀態足處(近因)少欲等之聖法如斯應知依相等決擇〔頭陀支〕

〔受持規定區別破壞功德〕

其次由受持與規定等五〔種〕一切頭陀支世尊在世時於世尊之准許即受授〔世尊〕滅後應於大聲聞之准許而〔受持〕彼若無時即由漏盡者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三藏〔師〕二藏〔師〕一藏〔師〕一合誦〔尼柯耶師〕一阿含〔師〕義疏師之〔准許而受持〕彼若無時於持頭陀支者之〔准許而受持〕彼亦無時清掃蹲坐塔廟之庭當如語等正覺者准許而受持又自〔單獨〕受持亦可而此處〔自受持之例〕於支提山說二人兄弟長老之長兄於頭陀[14]支少欲之故事此先〔受持〕是共通論[15]

今解說一一之受持規定區別破壞與功德

一 糞掃衣支

〔受持〕

先糞掃衣支「我拒絕在家所施之衣受持糞掃衣支」此二語由任何之一而受持此首先〔糞掃衣支之〕受持

〔規定〕

如斯受持彼頭陀支者取塚墓之〔布〕[16]店前之〔布〕路上布塵中布胞胎布沐浴布浴津布往還〔布〕燒殘布[17]牛嚙〔布〕[18]白蟻〔布〕鼠嚙〔布〕端破〔布〕緣破〔布〕放置旗塔衣沙門衣[19]灌頂〔衣〕神變所作〔衣〕旅者〔衣〕風散〔衣〕天授〔衣〕海濱〔衣〕此等任何之衣捨破弱部份洗淨堅強之部份而作衣至今拒絕在家之施衣以受用〔此〕

此中「塚間之〔布〕」是落於塚墓「店前之〔布〕」是落於店之入口「路上布」是冀福之人人〔受其功德而施人〕由窗門中而棄於路上之布「塵中布」是棄[P.63]塵穢堆之布「胞胎〔衣〕」是取拭胎垢而捨棄之布傳說帝須大臣之母令以值百〔金〕之布取拭胎垢棄於陀羅偉利路[20]應被「糞掃衣者取去」諸比丘為〔修復〕舊部份而取「沐浴布」是由調伏惡魔者令洗〔病人之身體〕與頭為黑耳(不吉)布而棄之「浴津布」是棄於水浴場之布片「往還〔布〕」是人人往還於塚墓沐浴後而捨棄「燒殘〔布〕」人人捨棄火燒〔布〕之部份「牛嚙〔布〕」等甚明瞭如斯者亦是人所棄「放置旗」是乘船之人人以旗縛於〔岸〕而出乘至彼等不見此之時可取之又縛置於戰場之旗亦至於兩軍去時可取之「塔衣」是繞蟻塔而供養之物「沙門衣」是比丘所有物「灌頂衣」是放棄於王灌頂處之衣「神變所作〔衣〕」言「來比丘」〔佛許比丘出家以神變化作而與〕之衣「旅者〔衣〕」是落於路中之物而依所有主失念而落暫等待〔不明所有主時〕取之「風散〔衣〕」是被風吹落於遠處此亦不明所有主時可取之「天授〔衣〕」是如諸天授衣於阿那律長老[21]「海濱〔衣〕」是由海波推上陸地物

其次「我等施於僧伽」之所施物或為行乞布得〔與〕物此非糞掃衣〔雖信者布施〕於比丘取於最上臘者[22]而施於〔比丘眾〕或〔特定〕住所之衣此非糞掃衣取〔捨棄〕非〔指定〕而施是糞掃衣又〔取其捨棄物〕中由諸施者投於比丘之脚下其比丘更與置於糞掃衣者手中者依〔比丘〕之一方言是淨物〔由諸施者〕與置於比丘手中彼更置於〔糞掃衣者之〕脚下此亦由〔糞掃衣者之〕[P.64]一方是淨物置於比丘之脚下彼更同樣與置於〔糞掃衣者之脚下〕此由兩者是淨物〔由諸施者〕得置於比丘手中〔而更〕置於〔糞掃衣者〕手中此名為不勝衣如斯知此糞掃衣之別而糞掃衣者可受用此〔糞掃衣支之〕規定

〔區別〕

其次此是區別有勝劣之三糞掃衣者其中唯取塚墓之布是勝而置為「出家者所取」而取者是中取置與於脚下者是劣

〔破壞〕

彼等〔三者〕之中於任何依自己之希求而甘受味由諸在家之施於剎那即破壞頭陀支此是〔糞掃衣支之〕破壞

〔功德〕

其次有此功德(一)「出家是依糞掃衣」[23]故適〔四〕[24]依行道之發生(二)第一住立〔衣服知足〕之聖種(三)為守護〔衣服〕而無苦(四)不依屬他而生活(五)無盜賊之怖畏(六)無受用愛(七)〔具〕適於沙門之備具(八)「少價得易而無罪」[25]是世尊之讚說〔有〕資具(九)令在家所信樂(一〇)完成少欲等之果(一一)隨增正行(一二)為後生人人之見隨行(模範)

為殺害魔軍    行著糞掃衣
穿戰場甲冑    輝如剎帝利
勝迦尸絹等    捨棄布世尊
著彼糞掃衣    於誰當不著
故自己比丘    宣言善追憶
適順瑜伽行    當樂糞掃衣

此首先解釋糞掃衣支之受持規定區別破壞功德

二 三衣支

〔受持〕

於次其直後之三衣支「我拒絕第四衣受持三衣支」依此〔二語〕任何之一語而受持

[P.65]〔規定〕

於次彼三衣者得衣布之後〔身體之〕情況不佳不能作〔衣〕不得專門家(裁縫指導者)針等之任何皆不入手於〔任何〕之間當置存〔其衣布〕由於置存而無過失染〔其衣布〕時以後不得置存〔置存者言彼〕是頭陀支之賊此是其規定

〔區別〕

其次由區別亦有三種其中為勝者染衣時先染內衣又染上衣已應先著用而始染其他又穿其(內衣或上衣)而染重衣而染〔衣時〕不得纏著重衣此於村邊之住處彼務(頭陀)阿蘭若(離人里處)居者〔內衣及上衣之〕二者一起洗〔裸身而〕染亦可若誰見者〔立即〕取袈裟(重衣)得穿於身上應坐於〔袈裟〕之近處其次中者於染衣小屋中亦有染衣著〔公〕用袈裟纏此可作染衣事劣者著同僚諸比丘之衣又纏著此可作染衣事彼於其處〔纏著〕敷布亦可〔纏此〕不得持往各方時時受用同僚諸比丘之衣亦可又三衣頭陀支者為第四唯可肩袈裟而其幅一張手[26]長度三肘即可

〔破壞〕

其次此等〔勝中劣之〕三者味〔用〕第四衣於剎那便破壞頭陀支此之此時破壞

〔功德〕

其次有此功德(一)三衣比丘滿足〔唯〕庇護身之衣(二)彼如〔持鳥之翼羽〕受持是衣而行(三)少看顧(四)避免蓄藏〔三衣以外之〕布(五)輕便生活(六)捨斷多餘衣之貪欲(七)許可〔多衣〕亦致於適量(八)損減〔煩惱之〕生活(九)完成少欲等果成就如斯等之功德

[P.66]捨棄餘分布之愛    賢者避離於蓄藏
持三衣之瑜伽者    知知足之樂味者
故如〔飛〕行鳥之翼    有衣殊勝瑜伽者
欲以追求於安樂    致於衣制當安樂

此解釋三衣支之受持規定區別破壞功德

三 常乞食支

〔受持〕

常乞食支「我拒絕餘分之得受持常乞食支」依此〔二語〕任何之語而受持

〔規定〕

其次彼常乞食者不得味著於僧伽食[27]指定食招待食等食[28]月分〔食〕布薩〔食〕〔半月之〕初日食到來者食出發者食病者食看病者食精舍食[29]〔村〕邊〔家〕食時分食之此等十四食若又不言「取僧伽食」等方法「於我等之取僧伽施食尊師等亦取施食」味此者可也由僧伽〔所給〕亦不味著等〔食〕受精舍所炊食亦可此其規定

〔區別〕

其次由區別者此亦為三種其中勝〔於行乞時由自己之〕前後亦由〔俗者〕所持衣而取施食〔比丘〕立於門外〔家者施食而〕受取〔比丘之鉢〕而與鉢〔盛食而由家中〕出持衣取與施食其日〔不行乞於自己之住處〕坐時乃不取施食中者其日雖坐亦取〔信者持來之施食〕不受諾於明日〔信者之施食〕劣者於明日之〔施食〕於明後日之施食亦由〔今日〕受諾彼等〔中劣〕兩者不得無依住之樂勝者得〔無依住之樂〕

傳說某村有聖種〔經之說法〕勝〔常乞食〕者言其他之〔中劣〕者等「諸友我等往聽〔說〕法」彼等一人言「尊師我〔昨日〕由某人〔約束本日之施食〕要坐等」今一人「尊師我〔昨日〕受諾某人〔至〕明日之施食」如斯彼等兩人拒絕同〔行〕此人晨早行乞往〔聽說法〕覺受法味

[P.67]〔破壞〕

其次此等三者亦味得僧伽食之餘分食剎那便破壞頭陀支此是〔常乞食支之〕破壞

〔功德〕

其次此功德(一)[30]「出家是依團食片」故適於〔四〕依行道之發生(二)第二住立(知足食物)聖種(三)獨立之生活(四)「價少而易得且無罪過」[31]是世尊讚說為資具(五)除去懈怠(六)徧淨活命(七)有學道之圓滿(八)不於他所養(九)行施之饒益(一〇)慢之捨斷(一一)味愛之蔽除(一二)眾食[32]不違反相續食之作持學處(一三)隨順於少欲等之生活(一四)正行道之增益(一五)憐愍後生之人人

滿足團食片    不依他生活
行雲流水者    捨斷食貪欲
除去於懈怠    彼活命清淨
慧者行乞食    不可悔與慢

如是

常乞食比丘    自支不他養
非利得名聞    諸天羨望此

此解釋常乞食支之受持規定區別破壞功德

四 次第乞食支

〔受持〕

次第乞食支亦於「我拒斥貪欲行受持次第乞食支」由此〔二語〕之任何一語而受持

〔規定〕

其次彼次第乞食者立於村之入口觀察〔其村〕有無危險若道路及村中有危險捨此可以行乞於他處於其家之門口或道路或村不得任何物應作非村想而離去若得任何物不可捨棄此又此比丘當晨早入〔村〕如斯[P.68]〔晨早入村者〕捨不安快之處得行往他處若行施〔食〕人於精舍又〔施與〕之來人於道中取彼之鉢供與食物是可以又行村此〔比丘〕在此行乞時如平素不得越過而行於其處無論得食或少得應依順次而行此是彼之規定

〔區別〕

其次由區別此亦有三種此中勝之〔行乞時不論於自己之〕前持來之施食其後持來之施物歸來後持來而與但〔任何之一〕亦不取唯於〔行乞家之〕門口〔為受食〕鉢與其〔家人〕實於此頭陀支無等於大迦葉長老〔今當〕知與鉢之處中之〔行乞時〕不論於前又於後或歸還後而持來者亦受取於門口亦與鉢不坐於精舍而待受施食如斯彼隨順於勝之常乞食者其日坐待而〔食〕是劣者

〔破壞〕

其次此等三者唯具生起貪欲行即破壞頭陀支此是〔次第乞食支之〕破壞

〔功德〕

其次有此功德(一)於〔檀越〕家常(不厭)新猶如明月(二)捨斷對〔檀越〕家之慳貪(三)平等之憐愍(四)親近〔壇越〕家而過患(五)不喜招待(六)不望獻〔食〕(七)少欲等而有隨順之生活

如月諸施主常新    無慳一切平等愍
親近施主離過患    此次第乞食比丘
是故捨棄貪欲行    伏眼唯有見一尋
希求地上獨立行    賢者當行次第乞

此解釋次第乞食支之受持規定區別破壞功德

[P.69]五 一座食支

〔受持〕

一座食支亦「我拒斥多座食受持一座食」依此〔二語〕任何一語而受持

〔規定〕

其次彼一座食者坐於食堂不坐長老之座觀察〔此座〕適當於我坐者而坐若彼食事未終阿闍梨或和尚來者應起立而作務(為弟子之義務)而三藏〔師〕小無畏長老言「〔不破壞頭陀支〕當護座(食未終之間不得起立)又〔不破壞頭陀支當護〕食(食未始之間可起立)若食未終時〔和尚或阿闍梨來者〕彼當作其義務而〔一度起立後勿再行〕食事」此是其規定

〔區別〕

其次依區別亦有三種其中勝是不論食多於放下手時不得取其以外若又人人於「長老還未食何物」而持來酥等唯為藥而可以〔食〕為食物即〔不可食〕中是鉢中之食物未盡之間得取其他由此名為食[33]制限者劣是由不起座之間可以食因彼未取洗鉢〔水〕之間〔可〕食故言為水制限者不起立之間〔可〕食故言為座制限者

〔破壞〕

其次此等三者皆食多座食於剎那即破壞頭陀支此是〔一座食支之〕破壞

〔功德〕

其次此有功德(一)少病(二)少惱(三)輕快(四)強健(五)安樂住(六)緣〔不再食〕非殘餘食[34]而無罪(七)除去味愛(八)隨順少欲等之生活

樂一座食之行者    緣食諸病不能〔襲〕
於味無有貪欲者    不捨自己之事業
如斯安樂住原因    淨淨〔煩惱〕損減樂
於一座食清淨意    行者應當生起樂

此解釋一座食支之受持規定區別破壞功德

[P.70]六 一鉢食支

〔受持〕

一鉢食支「我拒斥第二鉢受持一鉢食支」依此〔二語〕之任何一語而受持

〔規定〕

其次彼一鉢食者飲粥時得調味加添於容器中應先食調味或先飲粥若撒上〔調味〕於粥中撒上腐嗅魚等之調味時於粥生厭逆不厭逆者可以食故如斯關於調味言〔不得撒上〕而蜜或砂糖等非厭逆物可以撒拌受者應受取適當之量生茶亦可以手取食非如斯之時應入於鉢中拒斥第二鉢故其他樹葉等〔亦不可受〕此是其規定

〔區別〕

其次依區別此亦有三種其中勝於噉甘蔗時其外塵亦不得取掉團飯菓子亦不得裂分而食中是可以一手裂分而食言此為手瑜伽者劣是言為鉢瑜伽者彼凡入於鉢中者可用手或齒裂分其一切而食

〔破壞〕

其次此等三者具味第二鉢剎那即破壞頭陀支此是〔一鉢食支之〕破壞

〔功德〕

其次有此功德(一)除去種種之味愛(二)捨斷處處之〔食〕欲(三)當知關於食所規定之量(四)不煩持小鉢等(五)〔不食別別之器食物或調味故〕不得取散食物(六)隨順少欲等而生活

捨多器散亂    投下於目前
善務者味愛    如同掘諸根
如滿足自體    喜悅而受持
如一鉢食者    他誰得食食

此解釋一鉢食支之受持規定區別破壞功德

[P.71]七 時後不食支

〔受持〕

時後不食支「我拒斥殘餘食受持時後不食支」依此〔二語〕任何之一語而受持

〔規定〕

其次彼時後不食者已充足雖更準備之食亦不得食此是其規定

〔區別〕

其次依區別亦有三種其中勝是〔食〕第一食乃至食了於某時將其嚥下亦拒他〔食〕如斯嚥下食了第一食不食第二食中是食至食了之食然而劣是依座不起之間食

〔破壞〕

其次此等三者食後更食準備者剎那破壞頭陀支

〔功德〕

其次有此功德(一)遠離〔再食〕非殘餘食[35]之罪(二)不滿腹(三)不蓄藏食味(四)不再求(五)隨順少欲等之生活

賢者為徧求    不煩不蓄藏
不食瑜伽者    捨斷於滿腹
除過瑜伽者    善逝之賞讚
知足德增長    奉行頭陀支

此解釋時後不食支之受持規定區別破壞功德

八 阿練若住支

〔受持〕

阿練若住支亦「我拒斥村邊之住處受持練若住支」依此〔二語〕任何之一而受持

〔規定〕

其次彼阿練若住者捨村邊之住處於阿練若(離人里之處)至朝陽上出

其中亦加村近邊之〔住處〕是村邊之住處「村」者不論是一屋數屋[P.72]圍壁無圍壁有人住無人住乃至何等之彼隊商住四個月以上者「村之近邊」有圍墻之村如阿努羅達城有兩支之帝柱(境界柱)[36]「立帝柱之內側普通力強之人〔投〕石之落處」其〔村近邊之〕範圍是壯青者示自己之力伸手投石由投石之落處以內是持律者〔說〕經師言為追驅鳥〔由投石落處以內〕無圍墻之村立最先端之家門口之婦人以容器棄水其落處是家之近邊由上述之方法投石落處〔以內〕是村〔由其地點更投石其石〕次落〔以內〕是村之近邊其次「阿練若」如先依律[37]之教說「除村與村之近邊悉是此阿練若」若依阿毘達磨之教說[38]「若出帝柱之外悉是阿練若」然於何經師文教說[39]〔言〕「阿練若之臥坐處者最少由〔村〕五百弓之處」此為阿練若之範圍其取經師弓[40]但有圍墻之村是依帝住無圍墻之村是依最授石之落處精舍之圍墻起測〔唯五百弓〕而確定[41]律之諸義疏言「若精舍無圍墻時〔由村測而〕有第一最初之臥坐處〔若不是最初之臥坐處最初某〕食堂常集會所菩提樹塔廟有〔其等〕如離臥坐處甚遠應以此等測量其界限」然中部之義疏「精舍亦如村〔由五百弓測量〕之扣除為〔精舍之〕近邊即由〔精舍與村〕兩者之〔外外側投〕石以測量落石處之間」此為阿練若之範圍

如近處有村立於精舍之人人聞〔其村〕人之聲而實為山川等所遮阻不能直行者即由於自然之道或依舟而行即由道〔測〕取五百弓〔行繞道有五百弓以上之距離〕為成就〔頭陀〕支於此處彼處塞絕近村之道此是頭陀支之賊

[P.73]阿練若住比丘之和尚或阿闍梨是病人於彼阿練若處不得適當〔病人〕之物當送至村邊之臥坐處而看護朝陽上出於晨早出〔村邊〕乃適於〔頭陀〕支處若朝陽上出時刻若彼等因病重〔不得去〕當看護彼等而非頭陀支之淨者此是其規定

〔區別〕

其次依區別亦有三種其中勝是於一切時至朝陽出悉在阿練若中是雨期四個月得住村邊劣是冬期亦〔得住村邊〕

〔破壞〕

其次此等三者具一定之時來村邊之住處而聽聞說法聽至朝陽出亦不破壞頭陀支聽已離去於途中〔朝陽〕出亦不破壞〔頭陀支〕若說法者起座「我等暫寢而行」睡至朝陽出或於自所好村邊之住處而至朝陽出者即破壞頭陀支此狀態是破壞

〔功德〕

其次有此功德(一)阿練若住之比丘作意阿練若想獲得未得之定或得護持已得定師〔世尊〕亦嘉勵彼所謂「那義達我嘉勵彼比丘其阿練若住[42](二)住邊鄙住處者於不適當之色等不令心散亂(三)離懼怖(四)捨生命之愛著(五)遠離味樂味(六)彼亦適於糞掃者等

遠離無繫縛    樂邊鄙住處
依住於森林    令悅〔主〕佛意
一人住練若    得行者安樂
其〔樂〕之味道    天帝釋不知
此人糞掃衣    穿著如甲冑
行阿練若戰    餘頭陀武裝
不久魔軍勢    得以具征服
阿練若住樂    賢者應當求

此解釋阿練若住支之受持規定區別破壞功德

[P.74]九 樹下住支

〔受持〕

樹下住支「我拒斥屋下住受持樹下住支」此〔二語〕依任何一語而受持

〔規定〕

其次樹下住者避離境界內之樹塔廟之樹有脂液之樹有果實之樹住蝙蝠之樹有洞之樹立於精舍中央之樹此等之樹應選立於精舍邊隅之樹此是其規定

〔區別〕

其次依區別亦有三種其中勝是〔自己〕選擇所好之樹〔住此是適當不令他人所〕為之準備應〔自〕以足除去落葉而住中是得令人到此為之準備劣是呼淨人[43](寺男)沙彌[44]令清除以作平坦撒砂繞垣立戶而住亦可〔布薩日等之〕大日[45]樹下住者不坐其處而坐其他屋下

〔破壞〕

其次此等三者作住屋下者剎那破壞頭陀支知而唯於屋下至朝陽出時〔破壞頭陀〕是增支部誦者〔說〕此〔是樹下住支之〕破壞

〔功德〕

其次有此功德(一)「出家是依樹下之住處」[46]之語故於〔四〕依適於行道之坐起(二)「些少而易得且無罪過」[47]是世尊所讚說資具(三)常見幼葉之變化而生起無常想(四)無住處之慳樂普請[48](五)與諸天神共住(六)隨順少欲而生活

最勝佛所讚    依其之所說
遠離住樹下    何處有等如
諸天神所護    遠離於樹下
住之善務者    當除住處慳
[P.75]幼葉成深紅    其綠亦變黃
見此落葉者    捨除於常想
是佛之遺故    樂修者住處
遠離住樹下    具眼者不輕

此解釋樹下住支之受持規定區別破壞功德

一〇 露地他支

〔受持〕

露地住支「我拒斥屋下及樹下住受持露地住支」此〔二語〕依任何一語而受持

〔規定〕

其次彼露地住者為聽法或為布薩可以入布薩堂若入而降雨者降時不可出雨止之時當出之入食堂或火堂[49]作務以奉事諸長老比丘教授〔聖典〕或學習時入於屋下置外亂雜之牀或椅子等可搬入於內若行路持年長者物品時遇降雨可進入途中之小屋若不持〔年長老之物品〕時不得急入小屋中避雨以自步調而行入避雨以至雨停止此是其規定〔前之〕樹下住者亦同此

〔區別〕

其次依區別亦有三種其中勝是不得近樹家而住於露地應作衣之小屋(小幕)而住中是近於樹不入其中可以住劣是無遮蔽之山腹[50]柴庵布所糊[51]守田人棄其處之小屋等皆可〔使用〕

〔破壞〕

其次此等三者亦由〔露地〕住處而入屋下樹下即剎那破壞頭陀[P.76]知而於其處(屋下樹下)至朝陽出時唯〔破壞〕是增支部誦者之〔說〕此是〔露地住支之〕破壞

〔功德〕

其次此有功德(一)斷住處之障礙(二)除去惛忱睡眠(三)適賞讚「諸比丘住如鹿無著行而無家」[52](四)無執著(五)行雲流水於四方(六)順於少欲而生活

適當無家者    非是難得事
空散寶珠星[53]    月光照耀輝
露地住比丘    如鹿心無〔著〕
已除惛忱睡    樂坐而修習
遠離之樂味    不久即可知
故實有慧者    當喜露地住

此解釋露地住支之受持規定區別破壞功德

一一 塚間住支

〔受持〕

塚間住支「我不拒斥塚墓受持塚間住支」依此〔二語〕之任何一語而受持

〔規定〕

其次彼塚間住者以人人建設村而此為塚墓確定不住此處死屍不荼毘時此非是為塚墓由〔最初〕荼毘時若棄放十二年是名為塚墓其〔塚墓〕住者不作經行處設牀或椅子準備飲食物不得為說法而住此乃頭陀支之大事故為滅除生危險〔豫〕先示知僧伽長老或王之官吏以不放逸而住[P.77]經行時應半眼視墓而經行往塚墓當避大道而行側道晝間確知所緣之位置如斯其所緣於夜間當不怖畏彼諸非人夜間舉聲鬼叫不應以任何投打之不可一日不行於塚墓於塚間過中夜可後夜還歸是增支部誦者〔說〕非人愛好胡麻粉[54]不食用豆飯[55]牛乳砂糖等之硬食軟食不可入於檀越家(此比丘有死人之煙味惡鬼隨從故)此是規定

〔區別〕

其次依區別此亦有三種其中勝是住於常燒常有死屍常有號泣處中是〔上之〕三者任何之一即可劣是於前述之〔荼毘後經過十二年〕唯至塚墓之相亦可

〔破壞〕

其次此等三者不具住塚墓即破壞頭陀支此是〔塚間住支之〕破壞

〔功德〕

其次此有功德(一)獲得念死(二)不放逸住(三)得不淨相(四)除去貪欲(五)常見身之自性(六)多悚懼〔無常無我〕(七)捨斷無病之憍等(八)征服怖畏恐怖(九)非人所尊重隨順少欲等而生活

塚間住者起死念    睡亦不觸放逸過
觀見其眾多死屍    彼心征服欲隨貪
至大悚懼不近憍    當正努力求寂靜
心傾涅槃塚間住    修行故持眾多德

此解釋塚間住支之受持規定區別破壞功德

[P.78]一二 隨處住支

〔受持〕

隨處住支「我拒斥住處之貪欲受持隨處住支」依此〔二語〕任何一語而受持

〔規定〕

其次彼隨處住者「汝應受此」一住處彼受之而滿足他〔已住其處〕不得移動此是規定

〔區別〕

其次依區別亦有三種其中勝是對自己〔指定而〕得之住處不得問遠過近非人蛇等所惱涼等中是可以問但不得往探視劣是可以往探視若不合己意者得取其他

〔破壞〕

其次此等三者具起住處之貪欲即破壞頭陀支此是〔隨處住支之〕破壞

〔功德〕

其次此有功德(一)以滿足其得遵守所說教誡(二)希求同梵行者之利益(三)捨棄勝劣之分別(四)捨斷同意及反對(五)處處欲之閉銷(六)隨順少欲等而生活

所得而滿足    隨處住行者
無分別安樂    敷草上亦臥
不著最上〔住〕    得劣亦不怒
同梵行新學    以利益憐愍
故聖者常行    牟尼之讚嘆[56]
隨處住之樂    有慧者勸行

此解釋隨處住支之受持規定區別破壞功德

一三 常坐不臥支

〔受持〕

常坐不臥支「我拒斥臥受持常坐不臥支」依此〔二語〕任何一語而受持

〔規定〕

其次彼常坐不臥者夜之三刻(初中後夜)中〔普通比丘當臥〕一刻於(中夜)起而經行於〔四〕威儀中不得臥此是其規定

[P.79]〔區別〕

其次依區別此亦有三種勝是不可依靠物以布為蹲坐〔因不倒〕不可〔用〕布縛之中是此三者之中可用其一劣是依靠物以布為蹲坐以布縛五肢椅子[57]七肢椅子亦可用

五肢椅子是背後付作憑靠七肢椅子是背後及兩脇付作憑靠傳說此是為糞無畏長老而作長老成何那含而般涅槃

〔破壞〕

其次此等三者具致臥即破壞頭陀支此是〔常坐不臥支之〕破壞

〔功德〕

其次此有功德(一)言絕斷「耽住倒臥樂轉臥樂睡眠樂」[58]心之結縛(二)適當一切業處之精勤(三)隨順於信樂威儀勤精進(四)正行之精益

以結跏[A1]趺坐    而上身正直
有常坐行者    動亂惡魔心
捨臥睡眠樂    常作勤精進
樂坐之比丘    輝耀苦行林
因為於到達    無味著喜樂
賢者坐不臥    善務當精勤

此解釋常坐不臥支之受持規定區別破壞功德

又由三善法    分別頭陀等
依總以及別    當知於決擇

由此偈[59]有〔次之〕解釋

〔三善法〕 其中依「三善法」[60]一切頭陀支是依有學凡夫漏盡者〔之[P.80]行〕有善有無記無頭陀支之不善或雖有說[61]「『有惡欲而敗於欲之阿練若住者』之語故頭陀支亦有不善」於彼答言「我等不言無不善心住阿練若住於阿練若者〔皆〕是阿練若住者此當然有惡欲者亦有少欲者此等〔頭陀支〕依各各〔頭陀支之〕受持而除遣煩惱故為頭陀(除遣)比丘之支分或除遣煩惱故言頭陀得通名為智是此〔頭陀支之〕支分驅策故言頭陀支或以除遣敵對者故此等為頭陀(除遣)行道故為支分驅策故亦言為頭陀支然者若依不善任何物亦不能除遣〔故〕此等〔頭陀支〕是不可為(不善)之支又不善是不除遣任何物故彼等〔頭陀支〕之支分為〔不善〕即不可言頭陀支又不善即衣服之貪欲等亦不能除遣亦不成行道之支分故『不善無頭陀支』此乃善說也」〔主張〕頭陀支是離善等之三法〔單為概念[62]——假設法——〕之人人(無畏山住者)[63]〔彼等〕於〔第一〕義頭陀支是不存在不存在者要除遣何物故能名為頭陀支乎彼等亦犯語「受持頭陀支而動作」之矛盾故對其〔頭陀〕不得取為〔概念之說〕

此先解釋三法

〔分別〕「由頭陀等之分別」(一)當知頭陀[64](二)當知頭陀語(三)當知頭陀法(四)當知頭陀支(五)當知誰是適於修頭陀行

(一)其中「頭陀」是除遣煩惱之人又除遣煩惱之法

(二)其次「頭陀語」於此處是有頭陀非頭陀語有非頭陀而為頭陀語有非頭陀亦非頭陀語有頭陀而為頭陀語其中依頭陀支除遣自己之煩惱頭陀支不由他人之教誡教授者此頭陀〔者〕而非頭陀語〔者〕如薄拘羅長老所謂「此[P.81]尊者薄拘羅是頭陀〔者〕而非頭陀語〔者〕」其次不依頭陀支除遣自己之諸煩惱唯以頭陀支教授教誡他人者此非頭陀〔者〕而為頭陀語〔者〕如優波難陀長老所謂「此尊者優波難陀釋子非頭陀〔者〕而為頭陀語〔者〕」兩者具缺者此非頭陀〔者〕亦非頭陀語〔者〕如迦留陀夷所謂「此尊者迦留陀夷非頭陀〔者〕亦非頭陀語〔者〕」其次成就兩者此是頭陀〔者〕而又為頭陀〔者〕如法將(舍利弗)所謂「此尊者舍利弗是頭陀〔者〕又是頭陀語〔者〕

(三)「當知頭陀法」於頭陀支之思所附隨之少欲知足〔煩惱之〕損減遠離求德[65]之此等五法「依於少欲」[66]等語故名頭陀法其中少欲及知足是隨起於無貪中損減及遠離是隨起於無貪與無癡之二法中求德即是智其中以無貪〔除遣〕諸拒斥事中之貪以無癡除遣彼等(諸拒斥事)中覆蔽過患之癡又以無貪由聽許受用諸物〔除遣〕起欲樂之耽溺以無癡過於嚴肅行頭陀支除遣起苦行之耽溺故此等諸法是當智頭陀法

(四)「當知頭陀支」當知十三頭陀支即糞掃衣支乃至常坐不臥支

(五)「誰適應修頭陀行耶」是貪行者及癡行者何以故修頭陀行是苦行道而且是嚴肅而住依苦行道止息貪依嚴肅〔住〕而捨斷不放逸者之癡此中受用阿練若支及樹下住支或亦適於瞋行者不使〔他人〕所觸嬈於〔阿蘭若或樹下〕住者亦得止息瞋

此解釋頭陀等之分別

[P.82]〔總別〕其次「由總別」(一)此等頭陀支「總而言者」是三代表支與五單獨支等之八其中次第乞食支一座食支露地住支此等之三支是代表支守次第乞食支者亦守常乞食支守一座食支者亦應善守一鉢食支時後不食支守露地住支者〔其外〕有何守樹下住支隨處住支之必要乎如是此等三代表支與阿練若支糞掃衣支三衣支常住不臥支塚間住支之此等五單支而為八復次有二關係於衣服有五關係於食物有五關係於住處有一關係於精進如斯而為四其中常坐不臥支是關係於精進餘者明瞭一切再以依止為二依止於資具者有十二依止於精進者有一依於習慣不習慣亦有二即習行頭陀支而業處增長者則應習習行而〔業處〕減退者則不應習而且不論習行不習行其〔業處〕唯增長而不減退者彼為憐愍後生之人人而應習行如斯由應習行不習行雖為二種但一切依思是為一種即一頭陀支受持之思故義疏亦說「思者是言此頭陀支

(二)其次「各別而言者」於比丘有十三比丘尼有八沙彌有十二正學女及沙彌尼有七優婆塞與優婆夷有二而為四十二其次若於露地中有塚墓成就阿練若支者即一比丘而一時得受用一切頭陀支其次於比丘尼阿練若住支及時[P.83]後不食支之二是由學處[67]所禁止露地住支樹下住支塚間住支等此三支是困難實行比丘尼若無〔尼〕伴不可住如斯場所難得同瞭之伴則雖得之亦不免〔其〕眾合住如斯者彼女等不能成就〔獨住而〕習行頭陀支之目的如斯不得受用故除〔右〕五種當知比丘尼唯有八其次如說〔比丘比丘尼〕中除三衣支餘之十二是沙彌之〔頭陀支〕當知七是正學女沙彌尼之〔頭陀支〕其次優婆塞優婆夷適於一座食及一鉢食支等此二且得宜受用故有二頭陀支如斯各別而言即為四十二

此解釋總及別

以上「住立於戒有慧人」之此偈中由戒定慧門所示於清淨道由彼少欲知足之諸德如概述類戒之淨化為成就此等諸德說受持頭陀支之論

此為令善人喜悅而造清淨道論解釋頭陀支名為第二品


校注

[0101001] 三聖種(ariyavaṁsattaya)是衣服知足(cīvara-santuṭṭhi)食物知足(piṇḍapāta-santuṭṭhi)住處知足(senāsana-santuṭṭhi)第四即修習樂(bhāvanārāmatā) [0102002] 塵埃之堆丘(paṁsu kūla)此糞掃衣(paṁsukūla)之語源的說明糞掃者是漢字苯須之表音而非義譯 [0102003] 如塵埃起厭惡之狀態(paṁsu viya kucchitabhāvaṁ ulati)paṁsukūla 之通俗語原學的說明而以下線合為施物者成為 paṁsukūla [0102004] 糞掃衣支(paṁsukūlikaṅga)解脫道論「糞掃衣」 [0102005] 三衣支(tecīvarikaṅga)解脫道論「三衣」 [0102006] 團食之落下(āmisapiṇḍānaṁ pāta)此之語原的亦是說明行乞食(piṇḍapāta)下線合為施物成為 piṇḍapāta [0103007] 為團食而行(piṇḍāya patituṁ)此亦 piṇḍapāta 之通俗語原學的說明 [0103008] 常乞食支(piṇḍapātikaṅga)解脫道論「乞食」 [0103009] 離分割具為有離分割(saha apadānena sāpadānaṁ)此有分割(sāpadāna)之語原的說明次之「每家〔乞食〕巡迴」亦同樣「次第乞食者」之語原的說明 [0103010] 次第乞食支(sāpādānacārikaṅga)一座食支(ekāsanikaṅga)一鉢食支(pattapiṇḍikaṅga)時後不食支(khalupacchābhattikaṅga)解脫道論「次第乞食一坐食節量食時後不食」 [0103011] 實不後食者(khalu pacchābhattika)此是時後不食者之說明 [0103012] 義疏(Aṭṭhakathā)於錫蘭所傳依錫蘭語三藏之義疏 [0103013] 阿練若住支(āraññikaṅga)樹下住支(rukkhamūlikaṅga)露地住支(abbhokāsikaṅga)塚間住支(sosānikaṅga)隨處住支(yathāsanthatikaṅga)常坐不臥支(nesajjikaṅga)解脫道論「無事處坐樹下坐露地坐塚間坐遇得處常坐不臥」 [0105014] 於頭陀支少欲故事(dhutaṅgappiccnatāya vatthu)不執著頭陀支之故事即長兄受持常坐不臥支誰亦不知事或夜於寢牀彼不臥而坐依電光而弟見「長兄是常坐不臥者乎而」問長老是於頭陀支少欲故立即臥之而後言再新受持(註書) [0105015] 共通論(sādhāraṇa-kathā)十三頭陀支共通為一般論 [0106016] 塚墓之(sosānika)店前之(pāpaṇika)路上布(rathiya-coḷa)芥中布(saṅkāra-coḷa)解脫道論「於塚間於市肆於道路於糞掃」 [0106017] 燒殘(aggidaḍḍha)解脫道論「火所燒」 [0106018] 牛嚙(gokhāyita)白蟻嚙(upacikākhāyita)鼠嚙(undūrakhāyita)端破(antacchinna)緣破(dasacchinna)解脫道論「牛鼠所嚙或剪鑿之餘」 [0106019] 沙門衣(samaṇa-cīvara)解脫道論「外道衣」 [0106020] 陀羅偉利路(Tāḷaveḷi-magga)大村(東南錫蘭之首都)之一街路亦有說是阿奴羅達城之街路(註書) [0107021] 阿那律(Anuruddha)彼天授衣故事 Dhp-Aṭṭhakathā II, p. 173f. 參照 [0107022] 最上臘者(vassagga)法臘最上者 [0108023] Vin. I, p. 58 [0108024] 依(nissaya)衣服食物住所醫藥之四依今指衣服 [0108025] A. II, p. 26; It. p. 103 [0110026] 張手(vidatthi)肘(hattha)一肘是二張手一張手五六寸者一肘是一尺餘 [0111027] 僧伽食(saṅgha-bhatta)解脫道論「僧次食」 [0111028] 籌食(salāka-bhatta)月分食(pakkhika)布薩食(uposathika)解脫道論「行籌食十五日食布薩食」此中籌食是由抽籤而得食物 [0111029] 精舍食(vihāra-bhatta)村邊家食(dhura-bhatta)解脫道論「寺食」「常住食」精舍食是指定精舍而施食物村邊家食是村之前端家置放施食物時分食(vāraka-bhatta)是村人等於季節變時之施食物 [0112030] Vin. I, p. 58 [0112031] A. II, p. 26; It, p. 103 [0113032] 眾食(gaṇa-bhojana)三四人者或依種食受招待之食物一起食之相續食(parampara-bhojana)是食事終後更受招待而食詳細單墮第三十二三十三(Vin. IV, p. 71ff)參照 [0116033] 由食制限者(bhojana-pariyantika)由水制限者(udaka-pariyantika)由座制限者(āsana-pariyantika)解脫道論「食邊」「水邊」「坐邊」 [0116034] 非殘餘食不緣再食無罪(anatirittapaccayā anāpatti)非殘餘食者未手之食物(後之時後不食支之註參照)一座食者不食多座食無犯罪再食非殘餘食過 [0119035] 〔再食〕非殘餘食罪(anatiritta bhojanāpatti)食事終了食殘物言為殘餘食食非殘餘食是有罪單墮第三十五(Vin. IV, p. 82)參照 [0120036] Vin. III, p. 46 [0121037] Vin. III, p. 46 [0121038] Vibh. p. 251 [0121039] Samantapāsādikā p. 301 阿練若學處(araññasikhhāpada)中有說 [0121040] 師範弓(ācariya-dhanu)標準大之弓一弓為四肘相當於五六尺 [0121041] 確定(vavatthapetabbaṁ)底本 va vatthapetabbaṁ 是錯誤 [0123042] A. III, p. 343 [0124043] 淨人(ārāmika)寺男非出家行寺之雜務者 [0124044] 沙彌(samaṇuddesa)「比丘之侯補者」與沙彌(sāmaṇera)同一故如斯譯之 [0124045] 大日(mahādivasa)布薩等特別之日 [0124046] Vin. I, p. 58 [0125047] A. II, p. 26; It. p. 103 [0125048] 樂普請(kammārāmatā)唯樂普請(navakammārāmatā)之事(註) [0126049] 火室(aggisāla)應是調理場櫥房 [0126050] 蔽(acchannamariyāda)正是無「蔽止之限界」於底本有 acchannamamariyāda 是誤植 [0126051] 布所糊(piṭṭha-paṭa)底本雖有 piṭha-paṭa(椅子布)今依暹羅本於註書有堅布所糊 piṭṭha 是麥粉 [0127052] S. I, p. 199 [0127053] 散布(vitānamhi)於底本有 vitānam hi 是誤應是 locative [0128054] 胡麻粉(tila-piṭṭha)胡麻磨為粉(palala)(註) [0128055] 豆飯(māsa-bhatta)混豆之飯(註) [0131056] 牟尼牡牛(muni-puṅgava)是佛言牡牛亦為偉人之尊稱 [0132057] 五肢椅子(pañcaṅga)七肢椅子(sattaṅga)四脚及背為五肢加兩脇為肢 [0132058] M. I, p. 103; cf. A. III, p. 300 [0133059] 此偈於本品之最初方既出 [0133060] 善三法(kusalattika)言善不善無記 [0133061] A. III, p. 219 [0134062] 概念(paññatti)屬善不善無記離實在物單是概念假設法 [0134063] 無畏山住者(Abhayagirivāsika)無畏山寺是和大寺(Mahāvihāra)同於錫蘭之阿奴羅達西紀前第一世紀之建立後由大寺獨立為一派 [0134064] 以下底本由八一頁下至九行與 Manoratha-pūraṇī I, p. 161f. 相當一致 [0135065] 求德(idam-atthitā)是智有此智故得頭陀之諸德故今「求德」而譯之 [0135066] A. III, p. 219 [0137067] 禁阿練若住是比丘尼第三僧殘所攝(Vin. IV, p. 230)又比丘尼不食殘餘食戒(比丘之第三十六單墮)無故時後不食於比丘尼亦所禁止
[A1] 趺【CB】跌【南傳】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