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清淨道論

[P.598]第十九品 度疑清淨之解釋

〔慧體之二度疑清淨〕

其次依把握名色之緣關於越度〔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疑惑之智稱為「度疑清淨」欲成就〔其度疑清淨〕之比丘譬喻名醫看病徧求其起〔因〕或譬如有憐愍〔心之〕人見愚鈍幼兒臥於路上顧念此是誰之子而〔徧求〕其父母如斯顧念[1]而徧求名色之因緣

〔一把握名色之緣其一〕

彼〔瑜伽者〕最初如次考察「先此名色非無因於一切處一切時一切者為現一如〔因果關係之〕狀態故自在天等不成其因名色以外沒有自在天故又依人人所說名色者不外是自在天名色稱為自在天等不得〔其自身〕因之狀態故其〔名色〕應有〔他〕因緣然者何為其等〔因緣〕耶

〔一〕〔把握色身之緣〕

彼〔瑜伽者〕如斯顧念名色之因緣先於此色身把握有如次之因緣「此身之生非生於青蓮紅蓮白蓮睡蓮等之間亦非〔生於〕寶珠真珠等頸飾等之〔間〕但生於生臟(胃)與熟臟(直腸)之間於腹膜之後背椎之前圍繞於腸間膜自身亦可嫌惡厭逆有惡臭可嫌惡厭逆有惡臭而生於極窮屈之處恰如蛆蟲〔生於〕腐魚腐屍腐粥睹池溜池等對如斯所生彼〔色身〕是無明渴愛業之此等四法為〔其〕因而生故食物為緣支持〔其〕故[P.599]以上五法是〔色身之〕因緣又其等之中無明等之三對此如於母之子而為親依〔緣〕業如於父之子為生〔緣〕食物如於乳母之子為保持〔因〕

〔二〕〔把握名身之緣〕

如斯把握色身之緣已更由「[2]眼與色為緣而眼識生起」等方法之〔瑜伽者〕行把握名身之緣

〔三〕〔對三世捨斷十六種之疑惑〕

彼由如斯之緣見名色轉起已觀察此如於現在於過去亦由緣而轉起於未來〔世〕亦由緣而轉起如斯進行觀察彼〔瑜伽者〕對於前際說「(一)[3]我於過去世存在耶(二)我於過去世不存在耶(三)我於過去世為何耶(四)我於過去世為何狀態耶(五)我於過去世是何而後成為何耶」彼五種之疑及關於後際(一)而說[*][A1]我於未來世當存在耶(二)我於未來世當不存在耶(三)我於未來世當為何耶(四)我於未來世當如何之狀態耶(五)我於未來世是何而後當為何耶」此五種疑及對於現在說[*][A2]其次於今現在世於內[4]有疑惑(一)我存在耶(二)我不存在耶(三)我是何耶(四)我為如何狀態耶(五)此有情(我)由何處來耶(六)彼往何處耶」彼六種之疑皆被捨斷

〔二把握名色之緣其二〕

其他之〔瑜伽〕者依共不共之二種觀名之緣依業之四種〔觀〕色〔之緣〕〔名之緣〕即名之緣是共不共之二種其中眼等之六門及色等之六所緣是名之「共緣」善等別之一切行相依其〔六門六所緣〕而轉起故作意等是〔名之〕「不共〔緣〕」如理作意正法聽聞等是僅以善為〔緣〕[P.600]其反面乃唯不善〔為緣又〕業等是異熟為〔緣〕有分等是唯作為〔緣〕〔色之緣〕其次於色有業時節食之此業等之四種緣其中過去之「業」是業等起色為緣進行生起之心是心等起〔色為緣〕「時節食」是於時節食等起〔色〕之存續剎那為緣其〔瑜伽〕者如以上行把握名色之緣彼由如斯之緣見名色之轉起已此如於現在觀察於過去世亦由緣而轉起於未來〔世〕由緣而轉起如斯進行觀察之彼〔瑜伽者〕如前述對於三世捨斷疑惑

〔三把握名色之緣其三〕

又其他之〔瑜伽〕者稱其等名色諸行之老見老之壞已此諸行為老死之物由有生時而有生是由有有之時有是由有取之時取是由有渴愛之時渴愛是由有受之時受是由有觸之時觸是由有六處之時名色是由有識之時識是由有行之時行是由有無明之時如斯依逆緣起行把握名色之緣如斯彼〔瑜伽者〕如前述〔對三世〕捨斷疑惑

〔四把握名色之緣其四〕

又其他〔瑜伽〕者於以所詳說而示「由無明之緣而有行」依順之緣起而把握名色之緣如斯彼如前述〔對三世〕捨斷疑惑

〔五把握名色之緣其五〕

又其他之〔瑜伽〕者[5]於前之業有癡是無明行作是行欲求是渴愛接近是取思是有如斯於前之業有之此等五法對於此世之結生為緣此世之結生是識入胎為名色淨是處所觸為觸所受為受於此世之起有此等五法是依宿作業之緣為〔果〕由此世成熟之〔六因〕處之癡是無明乃至思是有於此世之業有之此等五法對未來之結生為緣」依如斯業輪轉異熟輪轉行把握名色之緣

[P.601]〔業輪轉〕

〔一〕其中有現法受〔業〕次生受〔業〕後後受〔業〕既有(無力)業[6]之四種業一於速行路之七〔速行〕心善或不善之第一速行思為「現法受業」其異熟必與此〔現世〕之身體而不能〔與〕斯〔異熟〕之〔第一速行思〕為既有(無力)之業如過去無業異熟未來亦無業異熟現在亦無業異熟由如斯三世言「既有業」[7]其次達目的之第七速行思為「次生受業」與異熟於〔現世〕直後之身體不能〔與〕斯〔異熟之第七速行思〕如上述言為「既有業」〔第一速行思與第七速行思〕中間之五速行思為「後後受業」於〔次生以後之〕未來〔身體〕得機會時即與異熟有輪迴之轉起時〔於此五速行思〕成為既有業

〔二〕更有重〔業〕多〔業〕近〔業〕已作業之四種業其中不論善業不善業重及不重之中殺母等業或如大(上二界)業之「重〔業〕」於最初異熟(受報)同樣於〔次數〕多不多[8]之中不論善性或不善性者〔次數〕「多」之「〔業〕」是於最初異熟「近〔業〕」是隨念於臨終時之業近於臨終者由得隨念其〔業〕而彼生起其次此等三〔業〕以外常常習行之〔業〕云「已作業」於彼等〔前三業〕之無時以牽結生

〔三〕更有令生〔業〕支持〔業〕妨害〔業〕破損〔業〕其中「令生〔業〕」[P.602]就是善業不善業於生結於轉起令生色非色之異熟蘊〔業〕其次「支持〔業〕」不能令生異熟由其他之業與結生時生於異熟中支持持續生起之苦樂〔業〕「妨害〔業〕」是依他業與結生時生於異熟中妨害障害不持續生起苦樂〔業〕其次「破損〔業〕」不論自為善不善破他力弱之業排斥其〔弱業〕異熟作自己之異熟〔生起〕機會之〔業〕而由如斯業作機會時言其異熟生起

此等十二業中之業差別及異熟差別與諸聲聞所不共唯諸佛之業異熟智明瞭〔異熟思〕如實之自性其次毘鉢舍那〔行〕者得知一部分業之差別及異熟差別故唯示此〔十二業〕門而說業之差別

業輪迴中包含如斯十二種業如斯而其〔瑜伽〕者依業輪轉異熟輪轉行把握名色之緣彼由如此業輪轉異熟輪轉見名色由緣而轉起已此如現在〔觀察〕於過去世業輪轉異熟輪轉亦由緣轉起於未來〔世〕業輪轉異熟輪轉亦由緣而轉起〔觀察〕此業與業之異熟業輪轉與異熟輪轉業相續與異熟相續所作與所作之果以觀察

依業諸異熟轉起異熟業為生〔因〕
由業而再有如斯而轉起世間

如斯進行觀察之彼〔瑜伽者〕關於前際所說「我過去世存在耶」等方法當捨斷十六種之疑惑一切之有胎趣〔識〕住〔有情〕居中唯承認名色依因果之連續而轉起彼〔瑜伽者〕於原因以外不見作者異熟之轉起以外不〔見〕異熟之受者而有原因時無「作者」異熟轉起時無「受者」諸賢者僅依通稱(世俗)而說此事彼〔瑜伽者〕依正慧而善見故諸古人言

無業之作者[9]又無異熟之受者
唯於諸法之轉起此乃為正見
如斯業與異熟有因而轉起
如種子與樹等不知於前際
未來之輪迴亦無不轉起
不了知此義[10]諸外〔道〕之學不存在
[P.603]有常〔見〕斷見而執有情想
互相〔見〕相違而執六十二見
彼等所縛於見縛被渴愛之流去
被渴愛所流去彼等不脫苦
佛弟子比丘如斯知通此
通達甚深微妙之空緣
業不在異熟中異熟不在於業中
兩者互相空而且無業即無果
譬喻太陽寶珠中牛糞中無火
彼等以外亦無火依其等資糧而生火
如斯於業中不得異熟
業之外亦不得業不存在於〔異熟〕中
其業中無有果果依業而存在
因此取業而果生起
此〔業與果之〕中無輪迴之作者之天梵天
唯依因資糧緣而諸法轉起

由如斯業輪轉異熟輪轉行把握名色之緣已對三世捨斷疑惑彼〔瑜伽者〕知一切之過去未來現在之諸法由死而結生彼之知徧知[11]

〔六知徧知——法住智〕

彼如次知解於過去由業緣所生諸蘊皆於其處滅而依過去之業緣於此有而其他之諸蘊生無有一法是從過去有而來此有又於此有依業緣生諸蘊而滅於再有(來世)即生起他〔之諸蘊〕無有一法依此有而往再有

譬喻依阿闍梨之口諷誦雖非入於弟子之口但依其〔諷誦之〕緣諷誦非不起於彼〔弟子〕之口又〔病人〕之使者飲咒水雖非入病者之腹中非不依其緣而病治施化粧於臉之顏貌雖非至於鏡面但由其緣非不知化粧於其處依一燈心之燈焰雖非移至他之燈心但由其緣非不生燈焰於其處〔他之燈心〕如斯由過去[P.604]而此有由此而再有(來世)雖無移往何法但於過去有依蘊界之緣〔非不生〕此世之〔蘊界〕或依此世之蘊界之緣非不生於再有之蘊

猶如眼識非於意界之後來
但於其處直後非不生
同於結生時而心相續起
由前心之壞而後〔心〕生
彼等無有中間者亦無有間存
而由此〔死心〕何物亦不往而生結生

如斯所知由死結生之一切法——依一切行相之名色——強化把握緣之智善捨斷十六種之疑惑不僅如此亦捨斷如「對師之疑」等類八種[12]之疑惑亦令鎮伏六十二惡見[13]依如斯種種之方法把握名色之緣越度三世之疑惑而在智為「度疑清淨」應當知不論是「法住智」「如實智」「正見」皆是此〔度疑清淨之〕同義語即所說如次[14]無明為緣[15]乃由緣已生此等之法兩者皆是緣生把握緣之智為法住智

[16]作意無明者如實知見何法耶云何為正見云何從此一切諸行善見無常對何者捨斷疑惑耶作意苦無我者如實知見何法耶乃至對何者捨斷惑耶作意無常者以如實知見相故言正見如斯善見一切諸行是無常為結果〔又對此如實知見〕捨斷疑惑作意苦者如實知見轉起作意無我者如實知見相與轉起依此言為正見如斯善見一切諸法是無常為結果[17]又對〔此如實見〕斷捨疑惑如實智即是正見疑惑之越度者之此等〔三〕法義異文亦異耶或義是一[P.605]而唯文之異耶如實智正見疑惑之越度之此等〔三〕法義一而唯文異」

而具備此〔如實〕智之觀者於佛教為得入息(聖果)者得住立(聖道)者至決定者言為小須陀洹

故欲越度疑惑之比丘
常念徧把握名色之緣

為令此善人之喜悅而造清淨道〔論〕解釋慧修習論中之度疑清淨名為第十九品


校注

[0291001] 顧念(āvajjati)於底本有 āpajjati今從暹羅本 [0292002] M. I, p. 111 [0292003] M. I, p. 8參照中阿含一〇經(大正一四三二a) [0293004] 內(ajjhattaṁ)於底本有 ārabbha今從暹羅本及引用原文 [0294005] Pṭs. I, p. 52 [0295006] 以上對於諸業之說明參照 Ā. II, pp. 210-223 [0295007] 言(nānma)於底本無此字由暹羅本補之 [0295008] 多與不多之中(bahulābahulesu)於底本之 bahulā bahulesu 是錯誤 [0297009] 以下諸偈亦出於 Abhidhammāvatāra, p. 118f [0297010] 此(etam)於底本有 evaṁ今從暹羅本 [0299011] 知徧知(ñātapariññā)於底本之 ñātāpariññā 是錯誤 [0300012] 八種之疑惑時對(一)佛(二)法(三)僧(四)(五)前際(六)後際(七)前後際(八)此緣生緣已生法之八種疑參照 Dhs. p. 183 [0300013] 對於六十二惡見參照 D. I, p. 39ff [0300014] Pṭs. I, p. 51f [0300015] 行(saṅkhārā)於底本之 saṅkhāra 是錯誤 [0300016] Pṭs. II, p. 62f [0301017] 為其結果(tad-anvayena)於底本之 tad-avayena 是錯誤
[A1] 南傳大藏經此處註標[03]有誤今予以修訂為[*]
[A2] 南傳大藏經此處註標[03]有誤今予以修訂為[*]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