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01]第五品
第一章 解脫論
名解脫論。此處,觀、道、果、觀察之四種智名為解脫智。於此等中,觀智以常相等解脫故,或其〔常相等〕依解脫性而解脫故,是為解脫智。道是正斷解脫。果是寂靜解脫。觀察智是知解脫者為解脫智。於如是四種解脫智,唯果智無條件為已解脫,其餘任何亦不應言:已解脫或未解脫。故不言名此「解脫智為解脫者」。然而不全辦別而有如是「解脫智為解脫者」之邪執,乃安達派。
一
(自)解脫智是解脫耶?(他)然。(自)如何解脫智亦一切之解脫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解脫智是解脫耶?(他)然。(自)觀察智是解脫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解脫智是解脫耶?(他)然。(自)種姓有人之解脫智是解脫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二
(自)預流果作證向人之解脫智是解脫耶?(他)然。(自)預流之智以得、逮得、達、證預流果之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一來果作證向人之解脫智是解脫者耶?(他)然。(自)一來之智以得、逮得、達、證一來果之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不還果作證向人之解脫智是解脫者耶?(他)然。(自)不還之智以得、逮得、達、證不還果之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P.302]……。(自)阿羅漢果作證向人之解脫智是解脫耶?(他)然。(自)阿羅漢之智以得、逮得、達、證阿羅漢果之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三
(自)具足預流果人之解脫智是解脫耶?(他)然。(自)預流果作證向人之解脫智是解脫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具足一來〔果〕人之解脫智是解脫耶?(他)然。(自)一來果作證向人之解脫智是解脫耶?(他)然。(自)具足不還果人之解脫智是解脫耶?(自)不還果作證向人之解脫智是解脫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具足阿羅漢果人之解脫智是解脫耶?(他)然。(自)阿羅漢果作證向人之解脫智是解脫之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四
(自)具足預流果之解脫智是解脫而達其果智耶?(他)然。(自)預流果作證向人之解脫智是解脫而達其果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具足一來[P.303]果人之解脫智是解脫而達其果智耶?(他)然。(自)一來果作證向人之解脫智是解脫而達其果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具足不還果人之解脫智是解脫而達其果智耶?(他)然。(自)不還果作證向人之解脫智是解脫而達其果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具足阿羅漢果之解脫智是解脫而達其果智耶?(他)然。(自)阿羅漢果作證向人之解脫智是解脫而達其果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第二章 無學智論
名無學論。此處,依「長老阿難等之有學者〔言〕『世尊是偉大』」之理趣,有學知無學,然而言此「有學有知無學之智」之邪執、乃北道派。
一
(自)於有學有無學之智耶?(他)然。(自)有學是知見、見、知、證、具足而住、身證而住無學之法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有學非不知見、不知、不見、不證、不具足而住、不身證而住無學之法耶?(他)然。(自)若「有學不知見、不見、不知、不證、不具足而住、不身證而住無學之法」者,汝!不應言:「於有學有無學之智。」
[P.304]二
(自)於無學有無學之智,無學是知見、見、知、證、具足而住、身證而住無學之法耶?(他)然。(自)於有學有無學之智,有學是知見、見、知、證、具足而住、身證而住無學之法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1]。(自)於有學有無學之智,有學是不知不見、不見、不知、不證、不具足而住、不身證而住無學之法耶?(他)然。(自)於無學有無學之智,無學是不知不見、不見、不知、不證、不具足而住、不身證而住無學之法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2]
三
(自)於有學有無學之智耶?(他)然。(自)於種姓有人有預流道之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於預流果作證向人有預流果之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而言……乃至……。(自)於一來果作證……乃至……不還果作證……乃至……阿羅漢果作證向人有阿羅漢之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四
(他)不應言:「於有學有無學之智。」耶?(自)然。(他)具壽阿難是有學,而非知「世尊是偉大」、知「長老舍利弗、長老大目犍連是偉大」耶?(自)然。(他)若[P.305]「具壽阿難是有學,知『世尊是偉大』,知『長老舍利弗是偉大、長老大目犍連偉大』」,是故汝!應言:「於有學有無學之智。」
第三章 顛倒論
名顛倒論。此中,「於地徧入於地想,其智為顛倒智」之邪執,乃安達派。
一
(自)入於地徧者有顛倒智耶?(他)然。(自)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以無我為我……以不淨為淨之顛倒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二
(自)入於地徧定有顛倒之智耶?(他)然。(自)不善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非善耶?(他)然。(自)若「善」者,實汝!不應言:「入於地徧定有顛倒之智。」
三
(自)以無常為常是顛倒而彼不善耶?(他)然。(自)入於地徧定有顛倒之智,彼為不善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以苦為樂……以無我為我……以不淨為淨是顛倒而彼不善耶?(他)然。(自)入於地徧定……有顛倒之智,彼為不善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P.306]四
(自)入於地徧定有顛倒之智,彼善耶?(他)然。(自)以無常為常是顛倒而彼為善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入於地徧定有顛倒之智,彼善耶?(他)然。(自)以苦為樂……乃至……以無我為我……乃至……以不淨為淨是顛倒,彼善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五
(自)入於地徧定有顛倒之智耶?(他)然。(自)阿羅漢入地遍定耶?(他)然。(自)若「阿羅漢入地徧定」者,實汝!不應言:「入於地徧定有顛倒之智。」
六
(自)入於地徧定有顛倒之智,阿羅漢入地徧定耶?(他)然。(自)於阿羅漢有顛倒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阿羅漢有顛倒耶?(他)然。(自)阿羅漢有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於阿羅漢無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耶?(他)然。(自)若「於阿羅漢無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者,實汝!不應言:「於阿羅漢有顛倒。」
[P.307]七
(他)不應言:「入於地徧定有顛倒之智。」耶?(自)然。(他)〔思〕地而入定者一切為地耶?(自)實不應如是言……乃至……。(他)依此,實入於地徧定有顛倒之智。
八
(自)入於地徧定有顛倒之智耶?(他)然。(自)地是存在,如何以地為地而入定耶?(他)然。(自)若「地是存、存在,如何以地為地而入定」者,汝!不應言:「入於地徧定有顛倒之智。」(自)地是存在,以地為地而入定乃有顛倒耶?(他)然。(自)涅槃是存在,以涅槃為涅槃而入定有顛倒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依此,不應言:「入於地徧定有顛倒之智。」
第四章 決定論
名決定論。「世尊認為『入正性決定之人可能現觀法』,故於不定之異生補特伽羅有入決定智」之邪執,乃北道派。
[P.308]一
(自)不定者有入決定智耶?(他)然。(自)決定者有入不定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決定者無入不定智耶?(他)然。(自)不定者無入決定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二
(自)不定者有入決定智耶?(他)然。(自)決定者有入決定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決定者無入決定智耶?(他)然。(自)不定者無入決定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三
(自)不定者有入決定智耶?(他)然。(自)不定者有入不定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不定者無入不定智耶?(他)然。(自)不定者無入決定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四
(自)不定者有入決定智耶?(他)然。(自)不定者有入決定道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不定者有入決定智耶?(他)然。(自)不定者有入決定念住……乃至……正勤、神足、根、力、覺支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五
(自)不定者無入決定道耶?(他)然。(自)若「不定者無入決定道」者,汝!不應言:「不定者有入決定智。」(自)不定者無入決定念住……乃至……覺支耶?(他)然。(自)若「不定者無入決定覺支」者,汝!不應言:「不定者有入決定智。」
[P.309]六
(自)不定者有入決定智耶?(他)然。(自)於種姓有人有預流道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於預流果作證向人有預流果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一來果作證向人……乃至……於阿羅漢果作證向人有阿羅漢果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七
(他)不應言:「不定者有入決定智。」耶?世尊非認為「入正性決定者可能現觀法」耶?(自)然。(他)若世尊認為「入正性決定者可能現觀法」者,汝!應言:「不定者有入決定智。」
第五章 無礙解論
名無礙解論。執「聖者之有智者一切出世間」,而「一切智是無礙解」之邪執,乃安達派。
一
(自)一切智是無礙解耶?(他)然。(自)世俗智是無礙解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世俗智是無礙解耶?(他)然。(自)如何者知一切世俗是到達無礙解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一切之智是無礙解耶?(他)[P.310]然。(自)他心智是無礙解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他心智是無礙解耶?(他)然。(自)如何者,知一切他心是到達無礙解耶?(他)實不應如是言。
二
(自)一切智是無礙解耶?(他)然。(自)一切慧是無礙解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一切慧是無礙解耶?(他)然。(自)入地徧定有慧,其慧是無礙解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入地徧……水徧……火徧……風徧……青徧……黃徧……赤徧……白徧……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定者……與布施……與衣……與施食……與床座……與病緣藥資具是有慧,其慧是無礙解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三
(他)不應言:「一切智是無礙解。」耶?(自)然。(他)有出世間慧,其(智)非無礙解耶?(自)實不應如是言……乃至……。(他)依此,一切智是無礙解。
第六章 世俗智論
名世俗智論。此處有世俗諦、真諦之二諦。然而,無此區別而依諦語之共通言「世俗智亦唯諦所緣」,乃安達派。
[P.311]一
(他)不應言:「世俗智是諦所緣而非他所緣。」耶?(自)然。(他)入於地徧定有智,地遍非於世俗諦耶?(自)然。(他)若「入地徧定有智,於地徧是世俗諦」者,是故汝!應言:「世俗智是諦所緣而非他所緣。」
二
(他)不應言:「世俗智是諦所緣而非他所緣。」耶?(自)然。(他)行水徧……乃至……火徧……乃至……施病緣藥資具是有智,病緣藥資具非於世俗諦耶?(自)然。(他)若「施病緣藥資具有智,病緣藥資具是世俗諦」者,是故汝!應言:「世俗智是諦所緣而非他所緣。」
三
(自)世俗智是諦所緣而非他所緣耶?(他)然。(自)依其智而徧智苦、捨集、證滅、修道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第七章 心所緣論
名心所緣論。此處,執「言心差別智唯語」,而其智「唯心所緣」之邪執,乃安達派。
一
(自)心差別智是心所緣而非他所緣耶?(他)然。(自)或者有貪心而不知「有貪心」耶?(他)然。(自)若「或者有貪心而知『有貪心』」者,汝!不應言:「心差[P.312]別智是心所緣而非他所緣。」(自)或者以離貪心知「離貪心」……乃至……有瞋心……乃至……離瞋心……乃至……有癡心……乃至離癡心、集心、散心、大極心、非大極心、有上心、無上心、寂靜心、非寂靜心、解脫心……乃至……以未解脫心知「未解脫心」耶?(他)然。(自)若「或者以未解脫心知『未解脫心』者」,汝!不應言:「心差別智是心所緣而非他所緣。」
二
(自)觸所緣智不應言:「心差別智。」耶?(他)然。(自)若「觸所緣智,應言『心差別智』」者,汝!不應言:「心差別智是心所緣而非他所緣。」(自)受所緣智、想所緣智、思所緣智、心所緣智、信所緣智、進所緣智、念所緣智、定所緣智、慧所緣智……乃至……貪所緣智……乃至……瞋所緣智……乃至……無愧所緣智是應言:「心差別智。」耶?(他)然。(自)若「無愧所緣智是應言『心差別智』者」,實汝!不應言:「心差別智是心所緣而非他所緣。」……乃至……
三
(自)觸所緣智是不應言:「心差別智。」耶?(他)然。(自)是觸差別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受所緣智……乃至……想所緣智……乃至……無愧所緣智是不[P.313]應言:「心差別智。」耶?(他)然。(自)是無愧差別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四
(他)不應言:「心差別智是心所緣而非他所緣。」耶?(自)然。(他)於心差別之非智耶?(自)然。(他)若「於心差別是智」,是故汝!應言:「心差別智是心所緣而非他所緣。」
第八章 未來智論
名未來〔智〕論。此處名未來,有無間非為無間。此等之中,於無間全然無智。如無間,向一方之路認知屬於一事,〔亦於未來無智。然而,〕於此處許「於有一切未來之智」者,乃安達派。
一
(自)於未來有智耶?(他)然。(自)未來依根本而知耶?依因而知耶?依緒而知耶?依生而知耶?依出生而知耶?依興起而知耶?依招來而知耶?依所緣而知耶?依緣而知耶?依集因而知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二
(自)於未來有智耶?(他)然。(自)知未來之因緣耶?知所緣緣耶?知增上緣耶?知無間緣耶?知等無間緣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三
(自)於未來有智耶?(他)然。(自)種姓有人於預流道有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預流果作證向人於預流果有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P.314]乃至……。(自)一來果作證向人……乃至……不還果作證向人……乃至……阿羅漢果作證向人於阿羅漢果有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四
(他)不應言:「於未來有智。」耶?(自)然。(他)非世尊所仰耶?曰:「阿羅陀!於巴連弗應起三種障難,乃依火、水、破和合。」[1]有如是之經耶?(自)然。(他)是故,於未來有智。
第九章 現在智論
名現在〔智〕論。此處,彼依止於文「見一切行是無常時,見其智亦無常」,而無差別「於一切現在有智」之邪執,乃安達派。
一
(自)於現在有智耶?(他)然。(自)依其智而知其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依其智而知其智耶?(他)然。(自)依其智而知其智是「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依其智而知其智是「智」耶?(他)然。(自)其智是其智之所緣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其智是其智之所緣耶?(他)然。(自)依其觸而觸其觸,依其受而受納其受,依其想而取想其想,依其思而思其思,依其心而思其心,依其尋而尋其尋,依其伺而伺其伺,依其喜而喜其喜,依其念而念其念,依其慧而知其慧,依其刀而切其刀,依其手斧而斷其手斧,依其[P.315]釿而斷其釿,以其小刀而斷其小刀,以其針而縫其針,以其指尖而附其指尖,以其鼻端而附其鼻端,以其頭而附其頭,依其排泄物而洗其排泄物,以其小便而洗其小便,依其膿而洗其膿,依其血而洗其血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二
(他)不應言:「於現在有智。」耶?(自)然。(他)見「一切行是無常」時,非見「其智亦無常」耶?(自)然。(他)若「見一切行是無常時,見其智亦無常」者,是故汝應言:「於現在有智。」
第十章 果智論
名果智論。此處,言「諸佛依諸有情之得聖果而說法。聲聞亦然」,依此之共通而「如諸佛,聲聞亦依彼有情於得果而有智」之彼等邪執,乃安達派。
一
(自)聲聞於果有智耶?(他)然。(自)聲聞知果之已作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聲聞有於果之智耶?(他)然。(自)聲聞有果上下〔知智〕、根上下〔知智〕、補特伽羅上下〔知智〕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P.316]二
(自)聲聞於果有智耶?(他)然。(自)聲聞有蘊施設、處施設、界施設、諦施設、根施設、補特伽羅施設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三
(自)聲聞於果有智耶?(他)然。(自)聲聞是勝者、大師、等正覺者、一切知、一切見、法主、法依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四
(自)聲聞於果有智耶?(他)然。(自)聲聞是未生道之能生者、未正生道之能正生者、未知道之告知者、道知者、道智者、道熟智者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五
(他)不應言:「聲聞於果有智。」耶?(自)然。(他)聲聞是無有智耶?(自)實不應如是言……乃至……。(他)是故,聲聞於果有智。
彼之攝頌曰:
第五品〔終〕
校注
[0326001] 原本為 āmantā,訂正為 na h'evam vattabbe……pe……。 [0327002] 原本為 āmantā,訂正為 na h'evam vattabbe……pe……。 [0337001] D. N. Vol. II. p. 88。漢譯南傳第七卷.長部二、五〇頁,長阿含.遊行經(大正一、一二頁)參照。(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01],今於此處加上[01]之註標。)【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61 冊 No. 30 論事(第1卷-第5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12-2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