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42]第十七品
第一章 阿羅漢有福業積集論
今名阿羅漢有福業積集論。此處,見彼阿羅漢之施分配、禮拜支提之業,言「阿羅漢有福業之積集」,乃安達派之邪執。
一
(自)阿羅漢有福業之積集耶?(他)然。(自)阿羅漢有非福業之積集耶?[1](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阿羅漢無非福業之積集耶?(他)然。(自)阿羅漢無福業之積集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二
(自)阿羅漢有福業之積集耶?(他)然。(自)阿羅漢行福行[2],行不動行,引趣作業,引有作業,引自在作業,引增上作業,引大富作業,引大眷屬作業,引天之福樂作業,引人之福樂作業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三
(自)阿羅漢有福業之積集耶?(他)然。(自)阿羅漢增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阿羅漢減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阿羅漢捨耶?……乃至……執耶?……乃至……阿羅漢散耶?……乃至……阿羅漢集耶?……乃至……阿羅漢[P.543]燻耶?……乃至……阿羅漢薰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阿羅漢非不增、不減,減終而住者耶?(他)然。(自)若「阿羅漢不增、不減,減終而住者」,汝實不應言:「阿羅漢有福業之積集。」(自)阿羅漢非不捨不執,捨終而住、不散不集,散終而住、不燻不薰,燻終而住者耶?(他)然。(自)若「阿羅漢不燻不薰,燻終而住者」,汝實不應言:「阿羅漢有福業之積集。」
四
(自)阿羅漢無福業之積集耶?(自)然。(他)阿羅漢以施而施耶?[3](自)然。(他)若「阿羅漢以施而施」者,依此不應言:「阿羅漢無福業之積集。」(他)阿羅漢施衣……乃至……施食、施牀座、施病緣藥資具、施嚼食、施噉、食施飲水、禮支提、獻華鬘於支提、獻香、獻塗香……乃至……右繞支提耶?(自)然。(他)若「阿羅漢右繞支提」,依此不應言:「阿羅漢無福業之積集。」
第二章 阿羅漢無非時死論
今名阿羅漢無非時死論。此處,「諸比丘!我不說已作積集之故,不受思業異熟而滅」之經意於不如理作意,言「阿羅漢受一切之業異熟,終而涅槃,故阿羅漢無非時死」者,乃王山部及義成部之邪執。
一
(自)阿羅漢無非時死耶?(他)然。(自)無殺阿羅漢者耶?(他)實不應如[P.544]是言……乃至……。(自)有殺阿羅漢者耶?(他)然。(自)阿羅漢有非時死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二
(自)阿羅漢無非時死耶?(他)然。(自)奪阿羅漢命者是有命,有命之殘餘時而奪命耶?無命,無命之殘餘時奪命耶?(他)有命,有命之殘餘時而奪命。(自)若「有命,命之殘餘時而奪命」者,不應言:「阿羅漢無非時死。」(自)無命,無命之殘餘時而奪命耶?無殺阿羅漢者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三
(自)阿羅漢無非時死耶?(他)然。(自)對於阿羅漢之身,毒、武器、火乃無效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對於阿羅漢之身,毒、武器、火乃非效耶?(他)然。(自)若「對於阿羅漢之身,毒……乃至……火有效」者,依此不應言:「阿羅漢無非時死。」
四
(自)對於阿羅漢之身,毒……乃至……火無放耶?(他)然。(自)無殺阿羅漢者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五
(他)阿羅漢有非時死耶?(自)然。(他)非世尊所仰耶?曰:「諸比丘!我不說已作積集之故,不受思業之〔異熟〕而滅。其〔滅〕者於現法,或於次生,於[P.545]後次生應起。」[1]有如是之經耶?(自)然。(他)依止,阿羅漢無非時死。
第三章 一切由業論
今稱一切由業論。此處,依止於言「依業而世間轉」之經,言「一切是此業、煩惱、異熟之轉而依業」者,乃王山部及義成部之邪執。
一
(自)一切者是依業耶?(他)然。(自)業亦依業耶?[1](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一切者依業耶?(他)然。(自)一切者因宿作耶?[2](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二
(自)一切者依業耶?(他)然。(自)一切者依業異熟耶?[3](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一切者依業異熟耶?(他)然。(自)依業異熟而殺生耶?[4](他)然。[5](自)殺生為有果耶?[6](他)然。(自)業異熟是有果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業異熟是無果耶?(他)然。(自)殺生是無果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三
(自)依業異熟而不與取……乃至……虛誑語、離間語、麤惡語、雜穢語、破牆、竊盜、襲掠一家、持伏於路邊、趣於他妻、掠奪城邑、掠奪聚落;依業異熟而以施[P.546]而施、施衣、施食、施牀座、施病緣藥資具耶?(他)然。(自)病緣藥資具有果耶?(他)然。(自)業異熟有果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業異熟無果耶?(他)然。(自)病緣藥資具無果耶?(他)實不應如是言。
四
(他)不應言:「一切者依業。」耶?(自)然。(他)非世尊所仰耶?曰:
有如是之經耶?[7](自)然。(他)是故,一切依於業。
第四章 根縛論
今稱根縛論。此處,有二種苦,是根縛與非根縛。根縛是依苦事為苦。非根縛是自認為「依生死逼迫之義是無常,其事為苦」而苦。不執此之分別而言「世尊為邊知彼而住於梵行」,是唯根縛之苦而無他,如說因部之邪執。
[P.547]一
(自)唯根縛是苦耶?(他)然。(自)唯根縛是無常、有為、緣起、盡法、壞法、離貪法、滅法、變易法耶?[1](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非根縛非無常……乃至……變易法耶?[2](他)然。(自)若「非根縛是無常……乃至……變易法」者,汝不應言:「唯根縛是苦。」
二
(自)非根縛是無常……乃至……變易法而不是苦耶?(他)然。(自)根縛是無常……乃至……變易法而不是苦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根縛是無常……乃至……變易法而苦耶?(他)然。(自)非根縛是無常……乃至……變易法而苦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三
(自)唯根縛是苦耶?(他)然。(自)世尊言:「無常是苦」,無常不是非根縛耶?(他)然。(自)若「世尊言『無常是苦』,無常非根縛」者,汝不應言:「唯根縛是苦。」
四
(他)不應言:「唯根縛是苦。」耶?[3](自)然。(他)如世尊是邊知根縛之苦而住於梵行,如是世尊是邊知非根縛之苦而住於梵行耶?(自)實不應如是言……乃至[P.548]……。(他)如根縛之苦是邊知耶?如不再生,如是非根縛之苦是邊知耶?不再生耶?[4](自)實不應如是言……乃至……。(他)是故,唯根縛是苦。
第五章 除聖道論
今名「除聖道論」。此處,言「聖道是至苦滅之道」,故言「除聖道而餘之諸行是苦」,乃說因部之邪執。
一
(自)除聖道而餘諸行是苦耶?(他)然。(自)苦集亦是苦耶?[1](他)然。(自)苦集亦是苦耶?(他)然。(自)聖諦唯三耶?[2](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聖諦唯三耶?(他)然。(自)四聖諦,即苦、苦集、苦滅、苦滅道,非依世尊所言耶?(他)然。(自)若「四聖諦,即苦、苦集、苦滅、苦滅道、依世尊所言」者,故不應言:「聖諦唯三。」
二
(自)苦集亦是苦耶?(他)然。(自)依何義耶?(他)依無常義。(自)聖[P.549]道是無常耶?(他)然。(自)聖道是苦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他)聖道是無常,其又不是苦耶?(他)然。(自)苦集是無常,其又不是苦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苦集是無常,其又是苦耶?(他)然。(自)聖道是無常,其又是苦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三
(他)不應言:「除聖道而餘之諸行是苦。」耶?(自)然。(他)其不是至苦滅之道耶?(自)然。(他)若「其是至苦滅之道」者,汝應言:「除聖道而餘之諸行是苦。」
第六章 不應言「僧伽受供物」之論
今稱「不應言『僧伽受供物』之論」。此處,依勝義而唯道果為僧伽,而道果以外不名為僧伽,道果即何物亦不受,是故不應言「僧伽受供物」者,乃名為現在大空宗——方廣部之邪執。
一
(自)不應言:「僧伽受供物。」耶?(他)然。(自)僧伽非應請、極應請、可接待、應供施、應合掌、世間無上福田耶?(他)然。(自)若「僧伽是應請……乃至……世間無上福田」者,汝應言:「僧伽受供物。」
二
(自)不應言:「僧伽受供物。」耶?(他)然。(自)「四雙八輩是應供施」者非世[P.550]尊所仰耶?(他)然。(自)若「『四雙八輩是應供施』者是世尊所言」,汝應言:「僧伽受供養。」
三
(自)不應言:「僧伽受供物。」耶?(他)然。(自)對於僧伽非有施而施物耶?(他)然。若「對於僧伽有施而施物」者,汝應言:「僧伽受供物。」(自)對於僧伽非有施衣、施食、施牀座、施病緣藥資具、施嚼食、施噉食……乃至……施飲水之物耶?(他)然。(自)若「對於僧伽……有施衣、施食、施牀座、施病緣藥資具、施嚼食、施噉食……乃至……施飲水之物」者,汝應言:「僧伽受供物。」
四
(自)不應言:「僧伽受供物。」耶?(他)然。(自)非世尊所仰耶?曰:
有如是之經耶?(他)然。(自)是故,僧伽受供物。
五
(他)僧伽受供物耶?(自)然。(他)道受果受耶?(自)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P.551]第七章 不應言「僧伽淨化供物」之論
今稱「不應言『僧伽淨化供物』之論」。此處,唯道果名僧伽故,其等〔道果〕淨化供物事為不可能。故「不應言『僧伽淨化供物』」,乃同彼〔方廣部〕之邪執。
一
(自)不應言:「僧伽淨化[1]供物。」耶?(他)然。(自)僧伽非應請、極應請、應供施、應合掌、世間無上福田耶?(他)然。(自)若「僧伽是應請……乃至……無上福田」者,汝應言:「僧伽淨化供物。」
二
(自)不應言:「僧伽淨化供物。」耶?(他)然。(自)「四雙八輩是應供施」者非世尊所仰耶?(他)然。(自)若「四雙八輩是應供施」者是世尊所仰,汝應言:「僧伽淨化供物。」
三
(自)不應言:「僧伽淨化供物。」耶?(他)然。(自)對於僧伽非有施之施而終、令為供物、令有效果之物耶?(他)然。(自)若「對於僧伽有施之施而終、令為供物、令有效果之物」者,汝應言:「僧伽淨化供物。」(自)對於僧伽非有施衣……施食……乃至……施牀座……乃至……施病緣藥資具……乃至……施嚼食……乃至……施噉食……乃至……施飲水、令為供物、令有效果之物耶?(他)然。(自)若「對於僧伽有施飲水、令為供物、令有效果之物」者,汝應言:「僧伽淨化供物。」
[P.552]四
(他)僧伽淨化供物耶?(自)然。(他)道是淨化耶?果是淨化耶?(自)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第八章 不應言「僧伽受用」之論
今稱「不應言『僧伽受用』之論」。於此處,亦唯道果名僧伽故何物亦不受用,是故「不應言『僧伽受用而飲、嚙、味』」者,即亦彼等〔方廣部〕之邪執。
一
(自)不應言:「僧伽而受用飲嚙味。」耶?(他)然。(自)僧伽非有作食、作別請食、作粥飲物耶?(他)然。(自)若「僧伽有作食、作別請食、作粥飲物」者,汝應言:「僧伽而受用飲嚙味。」
二
(自)不應言:「僧伽而受用飲嚙味。」耶?(他)然。(自)「眾食、展轉食、殘食、非殘食」者非世尊所仰耶?(他)然。(自)若「『眾食……乃至……非殘食』者是世尊所仰」者,汝應言:「僧伽而受用飲嚙味。」
三
(自)不應言:「僧伽而受用飲嚙味。」耶?(他)然。(自)八種飲物,即菴摩羅汁、閻浮汁、蕉汁、芭蕉汁、蜜汁、葡萄汁、水百合根汁、波婁沙迦(三色花)汁[P.553]者非世尊所說耶?(他)然。(自)若「八種飲物,即菴摩羅汁……乃至……波婁沙迦(三色花)汁為世尊所說」者,汝應言:「僧伽而受用飲嚙味。」
四
(他)僧伽而受用飲嚙味耶?(自)然。(他)道而受用飲嚙味,果而受用飲嚙味耶?(自)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第九章 不應言「施於僧伽而有大果」之論
今稱「不應言『施於僧伽有大果』之論」。依此處,亦唯道果名僧伽。何物亦不能施於彼等,不依於彼等而受,依施於彼等,無望任何之利益,是故「不應言『施於僧伽有大果』」,亦同彼等〔方廣部〕之邪執。
一
(自)不應言:「施於僧伽有大果。」耶?(他)然。(自)僧伽非應請、極應請、應供施、應合掌、世間無上福田耶?(他)然。(自)若「僧伽是應請……乃至……無上福田」者,汝應言:「施於僧伽有大果。」
二
(自)不應言:「施於僧伽有大果。」耶?(他)然。(自)「四雙八輩是應供施」者非世尊所言耶?(他)然。(自)若「四雙八輩是應供施」為世尊所言者,汝應言:「施於僧伽有大果。」
三
(自)不應言:「施於僧伽有大果。」耶?(他)然。(自)「瞿曇彌女!施於僧伽![P.554]若施於僧伽者,我與僧伽俱受供養[1]」者非世尊所言耶?有如是之經耶?(他)然。(自)是故,應言:「施於僧伽有大果。」
四
(自)不應言:「施於僧伽有大果。」耶?(他)然。(自)天帝釋對世尊非如是言耶?曰:
[P.555]有如是之經耶?(他)然。(自)是故,施於僧伽有大果。
第十章 不應言「施佛有大果」之論
今稱「不應言『施佛有大果』之論」。此處,世尊亦不受用何者,然為共世間隨順而受用,如示現自己,是故以無益,言「不應言『施佛有大果』」,乃同彼等〔方廣部〕之邪執。
一
(自)不應言:「施於佛有大果。」耶?(他)然。(自)世尊非兩足中之第一、兩足中之最勝、兩足中之上首、兩足中之最上、兩足中之最尊、無等、無等等、無比等、無比類、無比人耶?(他)然。(自)若「世尊是兩足中之第一、兩足中之最勝……乃至……無比人」者,汝應言:「施佛有大果。」
二
(自)不應言:「施佛有大果。」耶?(他)然。(自)於戒定慧有與佛等等者耶?(他)然。(自)若「於戒定慧無與佛等等者」,汝應言:「施佛有大果。」
[P.556]三
(自)不應言:「施佛有大果。」耶?(他)然。(自)非世尊所仰耶?曰:「此世界與他世界皆取欲功德之大果,至應請者中之最上,無有比佛陀更勝者、相等者。」有如是之經耶?(他)然。(自)是故,施佛有大果。
第十一章 供物淨化論
今名供物淨化論。此處,若為依受者供物所淨化有大果,依施者而施所施,依受者異熟現,他應為他作者,苦樂應為他作,作者與受者應異,是故言「施依施者所淨化,非依受者,唯施者之心清淨與異熟者」,乃北道派之邪執。
一
(自)唯施者淨化施而非受者耶?(他)然。(自)受者非應請、極應請[1]、應供施、應合掌、世間無上福田耶?(他)然。(自)若「受者是……乃至……福田」者,汝不應言:「唯施者淨化施而非受者。」
二
(自)唯施者淨化施而非受者耶?(他)然。(自)「四雙八輩是應供施」者非世尊所仰耶?(他)然。(自)若「『四雙八輩是應供施』為世尊所仰」,汝不應言:「唯施者淨化施而非受者。」
[P.557]三
(自)唯施者淨化施而非受者耶?(他)然。(自)以施物施於預流者非有效果耶?(他)然。(自)若「以施物施於預流者有其效果」者,汝不應言:「唯施者淨化施而非受者。」(自)以施物施於一來果者……乃至……不還者……乃至……阿羅漢非有效果耶?(他)然。(自)若「以施物施於一來者……乃至……不還者……乃至……阿羅漢有效果」者,汝不應言:「唯施者淨化施而非受者。」
四
(自)受者淨化施耶?(自)然。(他)他是他之作者,苦樂是他作,作者與受者異耶?[2](自)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施者淨化施而非受者耶?(他)然。(自)非世尊所仰耶?曰:「阿難!此等四種之清淨施物,何等為四?阿難!有施物,由施者而淨,非由受者。阿難!有施物,依受者而淨,非依施者。阿難!有施物,依施者亦依受者而淨。阿難!非依施者亦非依受者而淨[3]。」有如是之經耶?(他)然。(自)是故,不應言:「布施唯依施者而淨化,非受者。」
[P.558]〔攝頌曰〕:
第十七品〔終〕
校注
[0277001] 稱阿羅漢者,是捨離福罪者。為難「彼若作福業者,亦應作惡」,而言:「有非福業之積集耶?」他論師不見〔阿羅漢〕殺生等之所作而加以否定。 [0277002] 於「行福行……」等,趣於有業 bhavagāmiKamma,於阿羅漢無而否定。 [0278003] 於「以施而施耶?」等,由依作心而施轉自論師是否定。他論師唯見「省其心而起作用」而建立邪執,然而「其有所建立不如理者」,為不建立。 [0280001] 言「諸比丘!我不〔說〕……」經者,是指此而說。〔即〕我不說:「已作之故,不受、不知、不經驗思業之異熟,是等業之滅,轉為斷絕。」其〔滅、轉之斷絕〕是順現法受〔業〕,於現法而〔起〕,非於其後,順後生受業,得異熟之機會時而〔起〕。這樣,換言之,有於如是輪迴所轉之中,有得異熟機會之業時,若住於其處,如得脫惡業之世界者非有。如是而為,依「凡未得異熟機會之業亦必依所受」之想法,作建立「阿羅漢無非時死」之邪執。此錯誤之作 A. N. Vol. V. P. 292。 [0281001] 而難「彼若如是,『業亦依於業』」,言「業亦依於業耶?」他論師若「業亦名為業」者,「其業不能不為異熟」而以否定。 [0281002] 言「因宿作耶?」為難「若『一切者依業』,其應為因宿作事」而言。他論師自墮於宿作因論之畏而否定。 [0281003] 言「依於業異熟耶?」若「一切者依於業」,於過去之有而轉者為因,業亦依於前有之業而為業異熟。是故,於汝,為難「一切者依於業異熟」而問。他論師如由種出芽,指依現在所轉之業現而否定。重問之時,彼業如〔種〕依前種,依前業而轉故肯定。 [0281004] 言「殺生耶?」等,若為「一切依於業」,為難「殺生等依於業異熟之作」而言。 [0281005] 他論師由「惡戒思亦由前業所現,一言以蔽之,不外於異熟」之邪執而肯定。於底本,有「實不應如是言」,依今註以改正。 [0281006] 而又為難「若依於汝,殺生由異熟而現,如殺生之異熟亦有果而言『有果耶?』」他論師引殺生之地獄等性見有果而肯定。然而由不見「言『此業異熟之果』之箇處」而否定。 [0283007] 「……依於業而轉」之經,反業於「無業」之無業論者,現「有業」之業論者業之所作,非言「一切由業而現」。故不成立。Suttanipāta Verse 645。 [0284001] 而又依世尊所言「無常是苦故」,是故為難「『唯根縛是無常』」,言「唯根縛是常……」等。 [0284002] 言「非根縛非是無常……耶?」「土地山嶽岩石等亦非根縛,亦非無常耶?」之義。(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02],今於此處加上[02]之註標。) [0285003] 言「不應言:『唯根縛是苦』耶?」之問,以「然」肯定是自論師。非根縛是苦憂之所緣。於熱時之火、於寒時之風為苦所緣。財禍之破損常憂之〔所緣〕。故雖無無常義亦應言:「非根縛是苦。」然,不由業煩惱而生,故不應言:「苦聖諦。」於是處,則依道而不是邊知。草木等之滅及時節、種子之滅不各為苦滅聖諦。是故,根縛是苦,且又是聖諦,其他唯苦,示此異而肯定。 [0285004] 「如根縛……」等之語,示「為遍知根縛而有梵行住,遍知者無再生事」。是故,依自論師而否定。然,依「無常是苦」語所攝,避非根縛之苦亦不可能,是故不成立。 [0286001] 若為如是,為難「集亦至於苦」而言「苦集亦……」。他論師指因相而否定。再者,重而問之,乃指繫屬於轉而肯定。 [0286002] 於「唯三耶?」之問,自違經之畏而否定,依邪執而肯定。 [0289001] 言「〔祭祠〕火……」之經,由他論師之宗取來之物。此處,大雲者,指雲雨而言。地受雨非受雲。 [0290001] 言「淨化」者,為作大果。對於僧伽,若施少則為多,若施多則成更多。 [0293001] M. N. Vol. III, P. 253。 [0294002] S. N. Vol. I, P. 233。 [0295003] Vimāna-vatthu 34, 25-27。 [0297001] 言「應請」等,「若受者不淨化,如何彼為應請等之性耶?」而言。(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01],今於此處加上[01]之註標。) [0298002] 「他是他之作者……」等,若施者之施思依受者而作,則〔他論師之所論〕為當然,然彼施思之清淨是緣於名受者之事,依大異熟之義而有所淨化,是故,此不非難,淨化受者亦施。 [0298003] M. N. Vol. III, P. 256。中阿含.一八〇.瞿曇彌經(大正一、七二七b.c)、分別布施經(大正一、九〇四a)。【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62 冊 No. 30 論事(第6卷-第23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