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方外志卷第七
台教考第八
教者,聖人化下之言。有一代之聖人,必有一代之教法。天台智者大師,師事於南嶽,宗承於《中論》,妙悟於《法華》,故說法四十餘年。章安結集教觀之文數十萬言,粲然日星,莫不以《法華》而為宗承。蓋《法華》者,一代化法之極,談見性成佛之秘要也。嘗原此經所談,如來出興於世,惟為一事,更無他事,所謂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且知見一也,而有眾生諸佛之分,何耶?如來開示不開示,眾生悟入不悟入故也。《法華》已前,如來豈不開示?眾生豈無悟入?以有大小之殊、漸頓之別,未悟一地所生、一雨所潤、無小無大皆歸法界之旨,故須歸功於《法華》也。若此經所說諸法實相,諸則何所不該?實則何所不妙?開三乘為一乘,會十界為一界,將使《華嚴》失專頓之榮,《阿含》忘恥小之辱;《方等》彈斥無所施其功,《般若》淘汰無所用其力。大事因緣,良有以也。稱為妙法,又何讓焉?然則諸法實相固一經之關鍵、開會之指南,如來于經首已默示之矣。經云「如來入于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無量義處即諸法實相也,入此三昧,即法華三昧之異稱也。故知序品為正作,序正宗所宣舉不外是第。默非說,不知說非默不會,所以如來從三昧起而有說焉。然默者默其說也,說者說其默也;默而後說,豈有他法?亦惟說此無量義處三昧而[A1]已。其說者何?曰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曰惟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曰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既云諸法實相,則法法頭頭無非成現,無一毫可加損於其間者,禪人所謂本來面目是也。而云惟佛與佛乃能究盡,則知此非眾生情量境界;要必諸佛智慧甚深無量,斯能究盡也。大師云:「𥪡徹真如之底曰甚深,橫亘法界之邊曰無量。」真如有底乎?法界有邊乎?此即無底之底,無邊之邊。如來以無底際智,究實相真如之底,盡諸法法界之邊。所謂凾大蓋亦隨大,以此而求,如來智慧庶可蠡測,諸法實相亦少蹄勺。且親切一句如來如何為人?豈不曰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耶?是以如來將欲說此不思議妙法,先入此不思議妙定,使人有以默識之也。既曰非思量分別,故知欲究盡諸法實相者,直不可用思量分別,此即如來直示人入無念心體處。如禪宗初祖云:「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三祖〈信心銘〉云:「至道無難,惟嫌揀擇;但莫憎愛,自然明白。」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惡,於麼時,阿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靣目!」又云:「汝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即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住,妙用恆沙。」須知入此無念心體,有寂照兩門,如向所說。但是寂門蓋非寂無以顯體,禪宗諸祖既欲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故令人寂其思量,使真常獨露,一得永得,更不失念,一切恆沙功德自然發現。不言照而照在其中,此所謂快馬見鞭影,即入正路者也。若夫中下之流,雖得明心見性,然有無始習氣,苟不明寂照雙融之功,如永嘉所謂寂寂不惺惺則生昏睡,惺惺不寂寂則生亂想。故曰:「寂寂惺惺是,亂想惺惺非;惺惺寂寂是,無記寂寂非。」蓋寂則寂其慮想,照則照其靈明。慮想寂而靈明曜,寂斯照矣;靈明顯而慮想忘,照斯寂矣。然則何寂而不照,何照而不寂?此又得魚忘筌者也。但寂之為言雖易,明心見性則難,中下之流未免墮入空坑寂穽之中;以此認為心性,何異認魚目當明珠,指山雞作鸞鳳?故初祖懸鑒此類,乃曰:「吾有《楞伽》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來心地要門,令諸眾生開示悟入。」蓋惟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憑經而悟,方為把本,叅禪永無錯路。不然,豈但墮入小乘,乃亦化作天魔外道,古德所謂「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是也。故《楞嚴經》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諸修行人不成菩提,乃至別成二乘外道天魔,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云云。矧性之為言雖略,性之為德,蓋有性體、性量、性具之目。諸宗之言性極其玄詣,惟性體、性量。若曰性具,未聞其指。惟吾智者大師靈山㝛聞,大蘇妙悟;照了《法華》,若朝曦之臨萬象;達諸法相,似清風遊於太虛。說[A2]己心中所證法門,有教可憑,離暗證之譏;有觀可入,無循文之失。命其家曰天台,立其宗曰性具。其餘法門,綱格盤峙,固多所籠罩,非此可盡。略舉其要,如「十乘觀法」,其目曰:第一觀不思議境,第二真正發菩提心,第三善巧安心止觀,第四破法徧,第五識通塞,第六道品調適,第七對治助開,第八知位次,第九能安忍,第十離法愛。此十法被三根人,上根惟一,中根二至七,下根全用。第一準諸法實相,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而立譬喻品,所謂其車高廣是也。第二準於一切眾生中起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起大悲心,而立譬喻品,所謂「張設幰蓋」是也。第三準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而立譬喻品,所謂安置丹枕是也。其餘準經,具如後列。故知上根之人惟觀不思議境,即便悟入佛之知見,此與禪宗示人入無念心體是同。若夫安心止觀,乃寂照惺寂之異稱,為中下之根又不得不設。或曰:「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何教之有?」余因反詰之曰:「世尊未拈華之先,有教外別傳耶?無教外別傳耶?有則得傳,非止於迦葉。若其無者,有人悟道耶?無人悟道耶?有則何專貴于別傳文字?有性耶?無性耶?有則俱有,花亦文字也;無則俱無,文字亦花也。永明云:『煙柯月渚並可傳心,又何獨花與文字哉?』須知佛祖說法,使人解粘去縛,如以楔出楔。世人縛着文字如楔也,不立文字如第二楔也。楔既出矣,是楔亦出。若執楔成礙,佛祖復有第三楔矣。故禪宗雖云不立文字,初傳則有《楞伽》,後五六葉則尚《般若》。此祖師懸鑒後人,先已設此楔矣。況教無等等,何外之有?文字非真非妄,乃以何者為文字?維摩詰云:『無離文字說解脫相。』則不立文字,猶是第二門頭邊事。」或又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何觀之有?」余亦反詰之曰:「明心見性之人,為與釋迦如來同居究竟耶?未耶?若已究竟,故不須觀;若未究竟,尚有無始微細習氣,須寂須照,宜定宜慧。故經云等覺照寂,妙覺寂照,止觀寂照,蓋同出而異名。未臻極位者請事斯語,無為空言而自誣也。且夫聖人設教,因時因根,當機得益,不能無弊。若《華嚴》有隔小之失,《阿含》無被大之功,《方等》小大不融,《般若》偏圓未會,惟《法華》以一味雨潤於人華,故大事因緣於茲方暢。佛世既然,後代亦爾。惟吾大師,間生像世,為如來使,行如來事。其為教也,稟《法華》而圓會,則括海藏皆至當之言;其為觀也,以佛慧而普觀,則盡法門無不圓之行。以空而蕩着,則一空一切空,十界俱空,尚不着佛而求,況餘乘乎?以假而立法,則一立一切立,十界皆立,究竟蛣𧏙理毒性惡,無一法非遮那妙體,況佛界乎?以中而統法,則一統一切統,蕩亦法界,立亦法界,非蕩非立,皆是法界,無不可者。譬如神通聖人,履空如地,入地如水,於五大性轉變自在,豈與夫偏空偏假,蕩則惟蕩,與立為讐,立則惟立,與蕩為敵,同年而語哉?須知祖師立教,各有所主。蓋如來說法,常依二諦,故禪門多宗於蕩着,台教多宗於立法。因時救弊,不得不然;祖意聖心,無不融會。惟後代兒孫執法成病,為可悲耳!今略列教觀大綱及教觀目錄,庶從事斯道者有以考焉。」
教觀大綱(附:清規)
教門
釋迦如來說法四十九年,適時而進,天台判釋凡為五時:
一、最初成道,於三七日說《華嚴經》,謂之「華嚴時」。
二、於鹿苑十二年中,說《四阿含》小乘經,謂之「阿含時」。
三、於諸處八年中,說諸大乘經,彈偏斥小,歎大褒圓,謂之「方等時」。
四、於舍衛國諸處二十二年中,說諸部般若,謂之「般若時」。
五、於耆闍崛山并娑羅雙樹間八年中,說《法華》、《涅槃經》,謂之「法華涅槃時」。
五時所說不出八教:
八教者:頓、漸、秘密、不定,藏、通、別、圓。
頓等四教是為化儀,如世藥方。
藏等四教是為化法,如辯藥味。
判五時麤妙:
華嚴兼麄說妙。
阿含但麄無妙。
方等對麄說妙。
般若帶麄說妙。
法華純妙無麄。
化儀四教:
頓者,頓大之教,不從漸來,正說於大,即華嚴也。
漸者,從淺之深,次第得益,即初鹿苑、次方等、三般若也。
秘密者,佛或為此人說頓,或為彼人說漸,彼此互不相知,能令得益,橫在四時,別無部帙。
不定者,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於頓說中得漸益,於漸說中得頓益,亦橫在四時,別無部帙。
化法四教:
藏者,經律論三藏,條然不同,三人修諦緣度㭊色入空。
通者,通前藏教,通後別圓,三人同以無言,說道體色入空。
別者,別前藏通,別後圓教,界外獨菩薩法,修行位次互不相攝。
圓者,圓名、圓妙、圓頓、圓足,明不思議因緣,二諦中道,事理具足,但化最上利根之人。
四教化人旁正:
藏教,正化二乘,旁化菩薩。
通教,正化菩薩,旁化二乘。
別教,獨菩薩法。
圓教,方為佛法。
四教詮理化物廣狹:
藏通詮真理,化六凡,改惡遷善,革凡成聖。
別圓詮中理,化十界,俱成佛道。
藏教四諦:
苦則三相遷移。
集則四心流動。
道則對治易奪。
滅則滅有歸無。
迷真重故,從事得名。
通教四諦:
苦無逼迫相。
集無和合相。
道不二相。
滅無生相。
迷真輕故,從理得名。
別教四諦:
苦有無量相,十界果報不同。
集有無量相,五住煩惱不同。
滅有無量相,諸波羅蜜不同。
道有無量相,恆沙佛法不同。
迷中重故,從事得名。
圓教四諦:
陰入皆如,無苦可得。
塵勞本清淨,無集可斷。
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
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
迷中輕故,從理得名。
八種四教:
五時四教筌罤魚兎:
釋經首題五重玄義:
法華五章:
法華二妙:
法華本迹因果開合:
圓教六即判位(無機子頌):
觀門
三諦:
真諦者泯一切法。
俗諦者立一切法。
中諦者統一切法。
三觀:
空觀者,破見思惑,顯真諦理。
假觀者,破塵沙惑,顯俗諦理。
中觀者,破無明惑,顯中諦理。
纓絡三觀:
一、從假入空觀,亦名二空觀。
二、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
三、因二空方便,入中道第一義觀。
天台三止:
一、體真止,止於真諦。
二、方便隨緣止,止於俗諦。
三、息二邊分別止,止於中道第一義諦。
一心中三止觀:
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總空觀。
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而不假,總假觀。
一中一切中,無假無空而不中,總中觀。
南嶽三種止觀:
漸次:初淺後深如梯隥。
不定:前後更互如金剛寶置於日中。
圓頓:初後不二如通者騰空。
天台三種止觀:
漸次:禪波羅蜜(十卷)──初淺後深,解頓行漸──隨他空。
不定:六妙門(一卷)──前後更互解,頓行或漸頓──隨自佗假。
圓頓:摩訶止觀(十卷)──初後不二,行解俱頓──隨自中
修止觀前二十五方便:
一、具五緣
(一)持戒清淨——在家出家,大小不同。
(二)衣食具足——蔽形即足,隨食資身。
(三)閒居靜處——不作眾事,名無憒鬧。
(四)息諸緣務——生活、人事、工巧、伎術。
(五)近善知識——外護、同行、教授三種。
二、訶五欲
(一)呵色欲——男女行貌、玄黃朱紫。
(二)呵聲欲──𮈔竹、環珮、男女謌詠。
(三)呵香欲——男女身香、飲食香等。
(四)呵味欲——飲食餚膳,種種美味。
(五)呵觸欲——男女身分及諸好觸。
三、棄五蓋
(一)貪欲蓋——追昔五欲,忘失正念。
(二)嗔恚蓋——想他惱我,忿怒相續。
(三)睡眠蓋——心神昏塞,烏暗沉黑。
(四)掉悔蓋——作無益事,心中憂悔。
(五)疑蓋——非障理疑,乃障定疑。
四、調五事
(一)調心不沉不浮——沉繫鼻端,浮安心下。
(二)調身不緩不急——挺動肢節,正頭直項。
(三)調息不澁不滑——氣息若調,則易入定。
(四)調眠不節不恣——不可苦節,復不可縱。
(五)調食不饑不飽——安身愈疾,處中得宜。
五、行五法
(一)欲——欲離妄想顛倒,欲得禪定智慧。
(二)精進——持戒棄蓋,初中後夜勤行精進。
(三)念——念世欺誑可輕賤,禪定智慧可重貴。
(四)巧慧——籌量世間樂禪定,智慧樂得失輕重。
(五)一心——念慧分明,見世間可患,定慧可貴。
十乘觀法:
一、觀不思議境:謂觀一念心具足三千性相,即空即假即中,更不前後,廣大圓滿,橫𥪡自在,故《法華經》云「其車高廣」。
二、真正發菩提心:謂依上妙境,發無作四弘誓願,愍[A3]己愍他,上求下化。經云「又於其上張設幰蓋」。
三、善巧安心止觀:謂體妙理,常恆寂然名為定,寂而常照名為慧。經云「安置丹枕」。
四、破法遍:謂以三觀破三惑,三觀一心,無惑不破。經云「其疾如風」。
五、識通塞:謂苦集十二因緣、六蔽、塵沙、無明為塞;滅滅因緣、智六度、一心三觀為通。若通須護,有塞須破。經云「其疾如風」。
六、道品調適:謂無作道品一一調停,隨宜而入。經云「有大白牛等」。
七、對治助開:謂若正道多障,圓理不開,須修事助,謂五停心及六度等。經云「又多㒒從」。
八、知位次:謂修行之人知六即位次,既不生上慢,亦不生退屈。經云「乘是寶乘游於四方」。
九、能安忍:謂於逆順安然不動,策進五品而入六根。引經同前。
十、無法愛:謂莫著十信相似之道,須入初住真實之理。引經同前。
十境、三障、四魔:
清規
天台大師立制法
夫新衣無孔,不可補之以縷;宿殖淳善,不可加之以罰。吾初在浮度中處金陵,前入天台,諸來法徒各集道業,尚不須軟語勸進,況立制肅之?後入天台,觀乎晚學,如新猿馬,若不控鏁,日甚月增,為成就故,失二治一,蒲鞭示恥,非欲苦之。今訓諸學者,略示十條,後若妨起,應須增損,眾共裁之!
第一、夫根性不同,或獨行得道,或依眾解脫。若依眾者,當修三行:一、依堂坐禪,二、別場懺悔,三、知僧事。此三行人,三衣六物,道具具足,隨有一行,則可容受。若衣物有闕,都無一行,則不同止。
第二、依堂之僧,本以四時坐禪、六時禮佛,此為恆務;禪禮十時,一不可闕。其別行僧行法竟,三日外即應依眾十時。若禮佛不及一時,罰三禮對眾懺;若全失一時,罰十禮對眾懺;若全失六時,罰一次維那。四時坐禪亦如是。除疾礙,先白知事則不罰。
第三、六時禮佛,大僧應被入眾衣,衣無鱗隴若縵衣悉不得。三下早集敷坐,執香爐胡跪。未唱誦不得誦,未隨意不散語話。叩頭彈指,頓曳屣履,起伏叅差,悉罰十禮對眾懺。
第四、別行之意,以在眾為緩故,精進勤修四種三昧。而假託道場,不稱別行之意,檢校得實,罰一次維那。
第五、其知事之僧,本為安立利益,反作損耗,割眾潤[A4]己,自任恩情。若非理侵一毫,雖是眾用而不開白,檢校得實,不同止。
第六、其二時食者,若身無病,病不頓臥,病已差,皆須出堂,不得請食。入眾食器,聽用鐵瓦;薰油二器、甌椀匙筯,悉不得以骨角;竹木瓢染皮蚌,悉不得上堂。又不得摚觸[A5]己鉢,吸啜等聲;含食語話,自為求索;私將醬菜,眾中獨噉。犯者罰三禮對眾懺。
第七、其大僧小戒,近行遠行,寺內寺外,悉不得盜噉魚肉辛酒;非時而食,察得實,不同止。除病危篤,瞻病用醫語,出寺外投治則不罰。
第八、僧名和合,柔忍故和,義讓故合。不得諍計,高聲醜言、動色兩競者,各罰三十拜對眾懺;不應對者不罰。身手互相加者,不問輕重皆不同止;不動手者不罰。
第九、若犯重者依律治;若橫相誣,被誣者不罰,作誣者不同止。若學未入眾時過,眾主不受,學眾未攝故。彼自言比丘故入眾,來犯重誣他者,治罰如前。
第十、依經立方,見病處藥;非於方,吐於藥,有何益乎?若上來九制聽懺者,屢懺無慙愧心,不能自新,此是吐藥之人,宜令出眾。若能改革後,亦聽還。若犯諸制,捍不肯懺,此是非方之人,不從眾綱,則不同止。
太祖聖諭叅用內典
夫叢林以安眾為務,安眾以清規為要;一無清規將,使師不師、弟不弟,兄友之義亦乖,法屬之情盡絕,佛法掃地矣。叢林云乎哉?不慧濫登講座,相從者頗眾。所謂大林之荊棘,大田之莨莠,何物無之?苟不預為耘斵,其疾嘉木、敗大本,為害者不小。然準佛法而治,無智者反迂而不信;憑官法而訟,有識者又恥而不錄。今皇法佛法相叅為用,謹遵洪武聖諭六條,高書於上,以內典之意通釋於下,使知機者自知退避,何必待斧斤然後為快哉!
孝順父母:在家二親,生肉身之父母也;出家師長,生法身之父母也。生身父母之恩當報,法身父母之恩可忤逆乎?有違此諭者,不許共住。
尊敬長上:在家長上,伯叔兄長之類也;出家長上,師伯叔兄長之類也。在家長上宜尊,出家長上可慢乎?有違此諭者,不許共住。
和睦鄉里:鄉里,一鄉一里,比鄰之親友也;出家則以義而聚,天下四海孰非鄉里?其或不以六和處眾,而且鬬搆是非,自作教人,殊失融通之道。有違此諭者,不許共住。
教訓子孫:徒屬,出家之子孫也。先以世道教以義方,後以佛法鎔其性地。其有事徒如事師,視師如視徒,此絕倫理之人也,不許共住。
各安生理:世之生理,士農工商也。出世生理,繕性則資以三學,所謂戒定慧也;養身則助以四事,所謂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也。佛制出家當依三法,一者循方持鉢,二者信心檀越淨施,三者依棲叢林說淨而受。有違此而別行生理者,不許共住。
毋作非為:遵前五諭,事事皆是;違前五諭,件件皆非,殺淫、欺妄、奸盜、詐偽,靡所不為矣。有違此諭,不許共住。
教觀目錄(附:石室藏書)
南嶽
《大乘止觀》(二卷) (唐末教典流散海外,本朝咸平三年,日本國寂照持此本至四明,慈雲得之,為作序云:初卷開止觀之解,次卷示止觀之行。)
《四十二字門》(二卷) (大品四十二字,初「阿」後「荼」,南嶽用對四十二位。)
《安樂行義》(一卷) (四明行皎遊方至南嶽福嚴,於藏中得此本歸,以示圓辯。其後北峯、石芝始獲開板。)
《南嶽願文》(一卷)
《無諍行門》(二卷)
《三智觀門》
《次第禪要》
《釋論玄》(已上各一卷)
(右《止觀》、《安樂行義》、《願文》有見本,餘不復見,惜哉!)
天台
《法華玄義》(十卷)
《法華文句》(十卷)
《摩訶止觀》(十卷) (名圓頓止觀。)
《禪波羅蜜》(十卷) (名漸次止觀。)
《修禪六妙門》(一卷) (名不定止觀。智者為陳尚書令毛喜撰。)
《光明玄義》(一卷) (解曇無讖譯四卷別行之本。)
《光明文句》(三卷)
《菩薩戒䟽》(二卷)
《觀音別行玄義》(二卷) (釋《法華.普門》一品,別行部外。昔曇無讖勸河西王誦持愈疾,故智者特釋。)
《觀音別行義疏》(二卷)
《請觀音經疏》(一卷)
《觀無量壽佛經疏》(一卷)
《觀心論》(一卷)
《金剛般若經疏》(一卷) (建炎二年,武林修悟將此疏入經為注。咸淳元年,南湖行靖等將天台法輪院科《金剛經》并疏刊板于寺。)
《四念處》(四卷)
《彌陀經義疏》(一卷) (《金剛》、《彌陀》二疏雖曾入藏,而孤山淨覺謂是附托之文,唯神照法師嘗於法輪用此疏講,有宣賜本在東山藏中。)
《禪門口訣》(一卷)
《覺意三昧》(一卷) (智者親撰。)
《方等三昧儀》(一卷)
《法華三昧儀》(一卷)
《法界次第》(三卷) (已上皆親撰。)
《維摩玄疏》(六卷)
《四教義》(四卷) (《維摩玄疏》離出之文。)
右七十六卷,天聖二年慈雲奏入大藏。
《維摩文疏》(二十八卷) (為煬帝撰。荊溪略為十卷,但稱《畧疏》,與前《玄疏》各行。)
《淨土十疑論》
《觀心食法》
《觀心誦經法》
《觀心十二部經義》
《小止觀》
右共三十三卷未入藏。
《智度論疏》(二十卷)
《彌勒成佛經疏》(五卷)
《觀心釋一切經義》(一卷)
《彌勒上生經疏》(一卷)
《釋一切經玄義》(一卷)
《坐禪止觀》(一卷)
《仁王般若經疏》(二卷) (《天竺別集》云:元豐初得之海賈。)
《禪門章》
《般舟行法》
《雜觀行》
《入道大旨》
《五方便門》
《七方便義》
《七學人義》
《一二三四身義》
《法門儀》
《禪門要略》(已上各一卷)
右四十一卷闕本。
(慈雲《隨函錄》云:「《法華玄義》者,唯解首題,統明五時,廣辯八教,出世大意蘊在其中。《文句》者,以疏句分節經文。」荊溪云:「以由釋題,大意委悉,故至經文麄分章段。」隨部各有荊溪之記,猶五經之有正義也。《止觀》者,定慧之異名,《法華》之行門也。前《玄義文句》,皆明佛世當機得益之事,縱有托事附法觀心之文,非部正意。今《止觀》正是智者說[A6]己心中所行法門,自行因果,化他能所,無不具焉。荊溪以《輔行》釋之。)
(《目錄》云:今家有三種止觀。一曰漸次,謂解頓行漸,即禪波羅蜜是也。二曰不定,謂解頓,行或頓或漸,即六妙門是也。三曰圓漸,謂解行俱頓,即摩訶止觀是也。此三止觀對根不同,行相雖殊,俱依圓理而為宗本。唐梁肅刪止觀為六卷,文雖簡要,而修相多闕,覽者宜知。除智者親筆,餘皆章安於法輪之下,述為疏論也。)
(《唐書.藝文志》云:灌頂私記智者詞旨一卷,義記一卷,今未詳何文。)
(《釋籤》云:《止觀》、《禪門》、《淨名疏》等,各有餘分說未終者。文案:《止觀》云,智者於玉泉寺一夏敷揚,二時慈霔。雖樂說不窮,纔至見境,法輪停轉,後分弗宣。《輔行》云,大章第七,開為十境。至第七境,餘不復宣。後三大章及餘三境,時逼夏終,於茲罷唱。《次第禪門》,即《禪波羅蜜》,忽列十大章,於第六方便文中,注云:若論初禪已後,發諸禪定深妙境界,並在第七修證中說,此文皆悉不流通也。《淨名經》十四品,大師疏解,止〈佛道品〉,第八後諸品疏,乃是章安述而續之。)
章安
《涅槃玄義》(二卷)
《涅槃經疏》(一十卷) (荊溪治定十五卷,今十八卷。)
《觀心論疏》(二卷) (慈雲目錄云:考其所說,知入品位,然江浙名流或云疑偽。)
《智者別傳》(一卷)
《國清百錄》(五卷) (別傳《百錄》是大師始終化迹。)
《八教大意》(一卷)
《南嶽記》(一卷) (亡。)
《真觀法師傳》(一卷) (亡。○除亡本外,有二十卷入藏。)
荊溪
《玄義釋籤》(十卷)
《文句記》(十卷)
《止觀輔行》(十卷) (今開二十卷。)
《止觀義例》(一卷) (慈雲云:為初學難解及破異論。)
《止觀大意》(一卷) (為司封李華出。)
《維摩略疏》(十卷) (略智者《維摩文疏》。)
《維摩廣疏》(六卷) (慈雲云:對廣文雖少殊,亦釋義宛合。)
《金剛錍論》(一卷) (明涅槃佛性義。已上四十九卷,同入大藏。)
《始終心要》
《十不二門》(釋籤部外別行。)
《止觀搜要記》(十卷)
《涅槃後分疏》(一卷) (亡。)
《觀心誦經記》(一卷) (亡。)
《三觀義》
《授菩薩戒文》(亡。)
《止觀文句》(一卷) (亡。)
《華嚴骨目》(亡。今東山有板二卷,是海東復還者。)
《法華補助儀》
《方等補闕儀》
龍興(皓師)
《涅槃經註》
天台(曠師)
《心經疏》
華頂(滿師)
《涅槃記》(十二卷)
靈光(敏師)
《光明玄義記》
廣教([A7]彧師)
《光明玄金鼓記》
《十疑論注》
石壁(靖師)
《觀經疏記》
奉先(清師)
《發揮記》(釋《光明玄》略本。)
《示珠指》(釋《十不二門》。)
孤山(圓師)
《首楞嚴經疏》(十卷)
《文殊般若經疏》(二卷)
《不思議法門經疏》
《阿彌陀經疏》(小本)
《四十二章經疏》
《瑞應經疏》
《無量義經疏》
《普賢行法經疏》
《般若心經疏》(上各一卷)
《遺教經疏》(二卷)
《闡義鈔》(二卷) (釋《請觀音經疏》。)
《索隱記》(四卷) (釋《光明文句》。)
《百非鈔》(一卷) (釋《涅槃疏》金剛身百非義。)
《刊正記》(二卷) (釋《觀經疏》。)
《發源機要記》(一卷) (釋《涅槃玄義》。)
《垂裕記》(十卷) (釋《淨名略疏》二。)
《表[A8]徵記》(一卷) (釋《光明玄》。)
《三德指歸》(十卷) (釋《涅槃疏》。)
《顯性錄》(四卷) (釋《金錍》。)
《正義》(一卷) (釋《十不二門》。)
《摭華鈔》(二卷) (釋圭峯《蘭盆疏》。)
《西資鈔》(二卷) (釋自撰《彌陀疏》。)
《谷響鈔》(五卷) (釋自撰《楞嚴經疏》。)
《㭊重鈔》(一卷) (釋自撰《文殊般若經疏》,大論㭊重令輕取此義。)
《詒謀鈔》(一卷) (釋自撰《心經疏》。)
《閒居編》(五十一卷)
(孤山年二十一,始學于奉先清師。及二年奉先亡,遂往孤山杜門養病,年四十七而化,於二十四年著書百二十卷,勤矣!)
寶雲
《觀經疏記》(石芝云:四明承用其義於《妙宗鈔》中,故無可傳之文。)
《光明玄贊釋》
《光明句備急鈔》(指南云:請尋寶雲《備急鈔》。)
四明
《觀音別行玄記》(二卷)
《觀音別行疏記》(二卷)
《光明玄續遺記》(三卷)
《光明文句記》(六卷) (廣智續記《讚佛品》。)
《觀經疏妙宗鈔》(三卷)
《十不二門指要鈔》(二卷)
《扶宗記》(二卷)
《十義書》(三卷)
《觀心二百問》(一卷)
《解謗書》(三卷)
《修懺要旨》(一卷)
《光明懺儀》(一卷)
《大悲懺儀》(一卷)
(石芝撰《四明教行錄》,備載別理隨緣,融心解,消伏三用,起信論融會章,義例境觀及問答等文。)
慈雲(式師)
《金光明護國儀》(依《百錄》本。)
《請觀音懺儀》
《往生淨土懺儀》
《熾盛光懺儀》
《小彌陀懺儀》
《法華三昧懺儀》
《天竺別集》
《金園集》(《靈苑集》、《采遺集》附。)
辯才(淨師)
《圓事理說》
天竺(杲師)
《指源集》
淨覺(岳師)
《金剛般若疏》(二卷)
《指歸記》(二卷) (釋自撰《彌陀疏》。)
《發軫鈔》(三卷) (釋自撰《金剛般若疏》。)
《熏聞記》(五卷) (釋自撰《楞嚴文句》。)
《彌陀經新疏》(二卷)
《楞嚴文句》(三卷)
《楞嚴說題》
《楞嚴集解》(十卷)
《還源記》(一卷) (釋孤山《四十二章經疏》。)
《助宣記》(二卷) (釋孤山《遺教經疏》。)
《文心解》(二卷) (釋《十不二門》。)
《智論樞》(節《大論》之文。)
《淨名精英》
《雜錄名義》(二卷)
《禪門樞要》
《義學雜編》(六卷)
《毗曇賢聖圖》
《起信梨邪生法圖》
《抉膜書》
《止疑書》
《十諫書》
《雪謗書》
《施食須知》
《諸經義題》
《如意輪課法》
《涅槃禮讚文》
《楞嚴禮懺儀》
《羅漢禮讚文》
《南山禮讚文》
《苕溪講外集》(二卷)
廣智(賢師)
《遺編》(一卷)
《闡幽志》(釋《光明玄》。)
神照(如師)
《普賢行法經疏》(二卷) (至十種境界而止,法真咸法師續成之。)
《仁王懺儀》
扶宗(忠師)
《扶宗集》(五卷)
《二師口義》(十卷)
法真(咸師)
《光明十願王》
《三慧論》
樝菴(嚴師)
《龍王法印經疏》(一卷)
《安樂行注》
《空品注》
《心經注》
《玄籤備檢》(四卷)
《文句箋難》(四卷)
《止觀助覽》(四卷)
《或對》[1]
慈辯(諫師)
《議方便品題》
神智(義師)
車溪(卿師)
《秘[A10]密王》
慧覺(玉師)
《行法經疏》(二卷)
《祖源記》(三卷) (釋自撰《行法經疏》。)
《雜珠記》(二卷) (釋孤山《無量義經疏》。)
《尊勝懺法》
智涌(然師)
《宗圓記》(四卷) (釋南嶽《止觀》。)
《樞要記》(二卷) (釋《十不二門》。)
《虎溪集》(八卷)
《功德天懺儀》
假名(湛師)
《淨業記》(四卷) (釋《觀經疏》。)
《護國記》(四卷) (釋《光明玄義》。)
《金剛集解》(二卷)
《假名集》(十卷)
[A11]思溪(煥師)
《圓覺疏》(二卷)
《安樂記》(一卷)
《百章教義》
《諸天傳》(一卷)
竹菴(觀師)
《楞嚴集解》
《楞嚴補註》
《蘭盆補註》
《圓覺手鑑》
《金剛通論》
《金剛事苑》
《山家義苑》
《竹菴草錄》
清辯(齊師)
《頂山記》(釋《戒疏》。)
澤山(咸師)
《菩薩戒疏註》(三卷) (破《頂山記》。)
《金剛辯惑》(一卷)
《法華撮要》(一卷) (經音訓。)
《復宗集》(二卷)
山堂(性師)
《山堂集》(五卷)
高麗(觀師)
《四教儀》(依章安《八教大意》刪補。)
四明(吉師)
《金錍註》
神悟(謙師)
《顯妙解》(釋《十不二門》。)
妙悟(最師)
《評謗》(評[A12]淨覺《雪謗》之謬。)
圓通(梵師)
《會宗集》
桐江(瑛師)
《註心經》
《三珠論》
《淨土修證儀》(世人念「阿彌陀佛真金色」之偈,出此儀文。)
景德(雲師)
《翻[A13]譯名義》(七卷)
證悟(智師)
《攻瑛集》(追破桐江之說。)
《十種境界義》
車溪(榮師)
《大部决[A14]疑》(四卷)
浮石(閔師)
《憲章集》(五卷)
僊潭(倫師)
《精微集》
《金剛疏》(二卷)
佛照(堅師)
《大雲請雨經疏》(一卷)
草堂(元師)
《義例隨釋》(六卷) (破神智《纂要》之說。)
《輔贊記》(一卷) (教義。)
吳興(穎師)
《宗元錄》
月堂(詢師)
《圓宗解》(一卷) (破《虎谿集》,并書與赤城益師議其事。)
四明(照師)
《註天台別傳》
梓菴(倫師)
《教儀》
虛堂(空師)
《宗極論》
南湖(因師)
《草菴錄》
止菴([A15]蓮師)
《教儀》
寶嚴(韶師)
《指南集》
環菴(樞師)
《教儀》
鏡菴(遷師)
《隨錄》(教義。)
《宗源錄》
慈室(雲師)
《圓覺直解》(三卷)
北峯(印師)
《金剛新解》
《釋金剛彌勒偈》
《教儀》
逸堂(登師)
《圓頓宗眼》
《金錍十義》
《教儀》
柏庭(月師)
《仁王疏記》
《楞嚴玄覽》
《金剛會解》
《圓覺略釋》
《楞伽通義》
《簡境十策》
《四部格言》
《金錍義解》
《宗教玄述》
《緒餘》
《十類因革論》
《附鈔箋要》(節《指要》精義。)
武林(度師)
《指要鈔詳解》(二卷)
夢堂(噩師)
《高僧傳》
越溪(澄師)
《心經科註》(一卷)
《彌陀註解》(一卷)
東湖(磐師)
《佛祖統紀》(五十卷)
《水陸儀文》(七卷)
桐洲(坦師)
《楞嚴集註》(十卷)
全室(泐師)
《心經註》(一卷)
《金剛經註》(一卷)
《楞伽經註》(四卷)
法雲(洽師)
《金剛附錄》(二卷)
愚谷(慧師)
《法華註》(七卷)
天竺(如師)
《法華科註》(七卷)
《大明法數》(五十卷)
心源(瀞師)
《教乘法數》(四卷)
蘧菴([A18]佑師)
《彌陀略解》(一卷)
《淨土指歸》(二卷)
百松(覺師)
《淨土夢譚記》(一卷)
《法華披荊鉞》(一卷)
《楞嚴百問書》(一卷)
象先(清師)
《楞嚴圖旨》
《法華圖旨》
石室藏書
儒部
《顧歡傳》(見《南北史》。)
《項斯集》
《江東天籟》(劉知過著。)
《周易傳義》(董楷錄。臨海人,寓天台。)
《讀書手抄》(黃宜著。)
《竹溪文集》(徐大受著。)
《靈墟集》(周伯煥著。)
《始豐稿》(徐一夔著。)
《新山稿》(曹文晦著。)
《輟耕錄》
《書史會要》
《說郛》
《四書備遺》(俱陶宗儀著。)
《莫菴集》(桑澤卿著。)
《樂全集》(杜甯著。)
《介軒集》(夏塤著。)
《葩經或問》(魯穆著。)
《禮記日抄》(杜甯著[1]。)
《讀書備志》(范理著。)
《留鶴稿》(潘禎著。)
《石壁稿》(龐泮著。)
《赤城集》(夏鍭著。)
《台嶺》
《蔭松集》(王胤東著。)
《樂府集》(陸淞著。)
《訓兒錄》(曹祺[1]著。)
《禮記集解》(賈蒙著。)
《溪齋墨稿》(奚國賢著。)
《得靜集》(許嗣著。)
《北征稿》(朱文中著。)
《玉堂吟稿》(朱思平著。)
《友橘稿》(曹宜約著。)
《有竹稿》(曹筠軒著。)
《裨政叢說》(夏塤著。)
《石梁吟稿》(楊澤著。)
《丹城稿》(范理著。)
《竹窗稿》(陳宏著。)
《貽笑集》(朱雪著。)
《篐桶錄》
《存華錄》(俱潘球著。)
《玉霄吟意》(潘淵著。)
《碧天藳》(貢士裘致中妻著,自號碧天道人。)
僊部
《胎息術》(葛玄授從孫洪。)
《抱朴子註》(陶弘景隱台東閬風里(屬甯海)。)
《登真隱訣》(陶弘景撰。)
《神僊可學論》(吳筠撰。)
《坐忘論》(司馬承禎著。)
《天隱子》(同上。吳立夫序,見吳集及《文章辯體》)
彭仲堪《丹訣》[1]
《天台小錄》(徐靈府著。)
《詮太平經[A19]三十篇》(閭丘方遠。)
《王氏神僊傳》(杜光庭著。)
《悟真篇》
《金笥寶錄》
《金丹四百字》(俱張伯端著。)
《靈寶秘籙》(王茂端著。)
《修真詩》(祝通玄撰。)
《足菴語錄》(王中立著。)
《主父果詩集》(見《崇文總目》附。)
《醉醒子》(王佺著。佺,松門人,少瞽,遇華頂異人以祿命,馳聲江湖八十餘年,刻期而化。)
《方脈指要》(王良明著。臨海人,嘗至天姥寺,遇白衣僊致書,尋化為鶴,醫道遂通神。)
志部
《山記》(唐僧神邕著。)
《赤城舊志》(陳耆卿修。)
《天台圖經》(宋之瑞著。)
《天台縣志》(陳𥿈、陳木修。)
《天台勝蹟錄》(潘瑊輯。)
《台山靈異錄》(龐櫟輯。)
《遊天台山志》(王士性著。)
《天台志稿》(曹宜約著。)
《遊天台山記》(王亮撰。)
《天台勝紀》(邑令李素輯。)
《祥符舊志》(不知修者姓氏。《圖經》所引。今亡。)
蘇州府靈鷲寺湛泉和尚助英洋貳拾元
天台山國清寺靜修和尚助英洋壹拾元
光緒十九年桂月天台山真覺寺敏曦謹募
天台山方外志卷第七終
校注
[0283001] 宗曉編《樂邦文類》卷第四〈雜文〉載,樝菴法師著作有《淨土修因或對》、《淨土魔佛或對》。(CBETA, T47, no. 1969A, p. 197, b26) [0284001] 「釋金錍」下,此處原有「神智義師順正記新記往生記圓通記」十五字,與底本 p. 283 重出,今略之。 [0291001] 《禮記日抄》的作者,一說是魯穆。見《浙江通志》。(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浙江通志.卷二百四十二.頁十,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0292001] 「曹祺」,底本 p.395 作「曹淇」。 [0293001] 彭仲堪撰《易成子大丹訣》一卷,論火候。乃天台異僧所授。見《文獻通考》。(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文獻通考.卷二百二十五.頁六,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經文資訊】《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 A088 冊 No. GA088n0089 天台山方外志(第1卷-第7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中國佛寺史志彙刊》所編輯
【原始資料】法鼓文理學院、中華佛學研究所之「中國佛教寺廟志數位典藏」專案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