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天台山方外志

天台山方外志卷第七

台教考第八

教者聖人化下之言有一代之聖人必有一代之教法天台智者大師師事於南嶽宗承於《中論》妙悟於《法華》故說法四十餘年章安結集教觀之文數十萬言粲然日星莫不以《法華》而為宗承蓋《法華》者一代化法之極談見性成佛之秘要也嘗原此經所談如來出興於世惟為一事更無他事所謂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且知見一也而有眾生諸佛之分何耶如來開示不開示眾生悟入不悟入故也《法華》已前如來豈不開示眾生豈無悟入以有大小之殊漸頓之別未悟一地所生一雨所潤無小無大皆歸法界之旨故須歸功於《法華》也若此經所說諸法實相諸則何所不該實則何所不妙開三乘為一乘會十界為一界將使《華嚴》失專頓之榮《阿含》忘恥小之辱《方等》彈斥無所施其功《般若》淘汰無所用其力大事因緣良有以也稱為妙法又何讓焉然則諸法實相固一經之關鍵開會之指南如來于經首已默示之矣經云「如來入于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無量義處即諸法實相也入此三昧即法華三昧之異稱也故知序品為正作序正宗所宣舉不外是第默非說不知說非默不會所以如來從三昧起而有說焉然默者默其說也說者說其默也默而後說豈有他法亦惟說此無量義處三昧而[A1]其說者何曰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曰惟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曰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既云諸法實相則法法頭頭無非成現無一毫可加損於其間者禪人所謂本來面目是也而云惟佛與佛乃能究盡則知此非眾生情量境界要必諸佛智慧甚深無量斯能究盡也大師云「𥪡徹真如之底曰甚深橫亘法界之邊曰無量」真如有底乎法界有邊乎此即無底之底無邊之邊如來以無底際智究實相真如之底盡諸法法界之邊所謂凾大蓋亦隨大以此而求如來智慧庶可蠡測諸法實相亦少蹄勺且親切一句如來如何為人豈不曰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耶是以如來將欲說此不思議妙法先入此不思議妙定使人有以默識之也既曰非思量分別故知欲究盡諸法實相者直不可用思量分別此即如來直示人入無念心體處如禪宗初祖云「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三祖〈信心銘〉云「至道無難惟嫌揀擇但莫憎愛自然明白」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惡於麼時阿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靣目」又云「汝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即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住妙用恆沙」須知入此無念心體有寂照兩門如向所說但是寂門蓋非寂無以顯體禪宗諸祖既欲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故令人寂其思量使真常獨露一得永得更不失念一切恆沙功德自然發現不言照而照在其中此所謂快馬見鞭影即入正路者也若夫中下之流雖得明心見性然有無始習氣苟不明寂照雙融之功如永嘉所謂寂寂不惺惺則生昏睡惺惺不寂寂則生亂想故曰「寂寂惺惺是亂想惺惺非惺惺寂寂是無記寂寂非」蓋寂則寂其慮想照則照其靈明慮想寂而靈明曜寂斯照矣靈明顯而慮想忘照斯寂矣然則何寂而不照何照而不寂此又得魚忘筌者也但寂之為言雖易明心見性則難中下之流未免墮入空坑寂穽之中以此認為心性何異認魚目當明珠指山雞作鸞鳳故初祖懸鑒此類乃曰「吾有《楞伽》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來心地要門令諸眾生開示悟入」蓋惟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憑經而悟方為把本叅禪永無錯路不然豈但墮入小乘乃亦化作天魔外道古德所謂「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是也故《楞嚴經》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諸修行人不成菩提乃至別成二乘外道天魔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云云矧性之為言雖略性之為德蓋有性體性量性具之目諸宗之言性極其玄詣惟性體性量若曰性具未聞其指惟吾智者大師靈山㝛聞大蘇妙悟照了《法華》若朝曦之臨萬象達諸法相似清風遊於太虛[A2]己心中所證法門有教可憑離暗證之譏有觀可入無循文之失命其家曰天台立其宗曰性具其餘法門綱格盤峙固多所籠罩非此可盡略舉其要如「十乘觀法」其目曰第一觀不思議境第二真正發菩提心第三善巧安心止觀第四破法徧第五識通塞第六道品調適第七對治助開第八知位次第九能安忍第十離法愛此十法被三根人上根惟一中根二至七下根全用第一準諸法實相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而立譬喻品所謂其車高廣是也第二準於一切眾生中起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起大悲心而立譬喻品所謂「張設幰蓋」是也第三準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而立譬喻品所謂安置丹枕是也其餘準經具如後列故知上根之人惟觀不思議境即便悟入佛之知見此與禪宗示人入無念心體是同若夫安心止觀乃寂照惺寂之異稱為中下之根又不得不設或曰「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何教之有」余因反詰之曰「世尊未拈華之先有教外別傳耶無教外別傳耶有則得傳非止於迦葉若其無者有人悟道耶無人悟道耶有則何專貴于別傳文字有性耶無性耶有則俱有花亦文字也無則俱無文字亦花也永明云『煙柯月渚並可傳心又何獨花與文字哉』須知佛祖說法使人解粘去縛如以楔出楔世人縛着文字如楔也不立文字如第二楔也楔既出矣是楔亦出若執楔成礙佛祖復有第三楔矣故禪宗雖云不立文字初傳則有《楞伽》後五六葉則尚《般若》此祖師懸鑒後人先已設此楔矣況教無等等何外之有文字非真非妄乃以何者為文字維摩詰云『無離文字說解脫相』則不立文字猶是第二門頭邊事」或又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何觀之有」余亦反詰之曰「明心見性之人為與釋迦如來同居究竟耶未耶若已究竟故不須觀若未究竟尚有無始微細習氣須寂須照宜定宜慧故經云等覺照寂妙覺寂照止觀寂照蓋同出而異名未臻極位者請事斯語無為空言而自誣也且夫聖人設教因時因根當機得益不能無弊若《華嚴》有隔小之失《阿含》無被大之功《方等》小大不融《般若》偏圓未會惟《法華》以一味雨潤於人華故大事因緣於茲方暢佛世既然後代亦爾惟吾大師間生像世為如來使行如來事其為教也稟《法華》而圓會則括海藏皆至當之言其為觀也以佛慧而普觀則盡法門無不圓之行以空而蕩着則一空一切空十界俱空尚不着佛而求況餘乘乎以假而立法則一立一切立十界皆立究竟蛣𧏙理毒性惡無一法非遮那妙體況佛界乎以中而統法則一統一切統蕩亦法界立亦法界非蕩非立皆是法界無不可者譬如神通聖人履空如地入地如水於五大性轉變自在豈與夫偏空偏假蕩則惟蕩與立為讐立則惟立與蕩為敵同年而語哉須知祖師立教各有所主蓋如來說法常依二諦故禪門多宗於蕩着台教多宗於立法因時救弊不得不然祖意聖心無不融會惟後代兒孫執法成病為可悲耳今略列教觀大綱及教觀目錄庶從事斯道者有以考焉

教觀大綱(附清規)

教門

  • 釋迦如來說法四十九年適時而進天台判釋凡為五時

    • 最初成道於三七日說《華嚴經》謂之「華嚴時」

    • 於鹿苑十二年中說《四阿含》小乘經謂之「阿含時」

    • 於諸處八年中說諸大乘經彈偏斥小歎大褒圓謂之「方等時」

    • 於舍衛國諸處二十二年中說諸部般若謂之「般若時」

    • 於耆闍崛山并娑羅雙樹間八年中說《法華》《涅槃經》謂之「法華涅槃時」

  • 五時所說不出八教

    • 八教者秘密不定

    • 頓等四教是為化儀如世藥方

    • 藏等四教是為化法如辯藥味

  • 判五時麤妙

    • 華嚴兼麄說妙

    • 阿含但麄無妙

    • 方等對麄說妙

    • 般若帶麄說妙

    • 法華純妙無麄

  • 化儀四教

    • 頓者頓大之教不從漸來正說於大即華嚴也

    • 漸者從淺之深次第得益即初鹿苑次方等三般若也

    • 秘密者佛或為此人說頓或為彼人說漸彼此互不相知能令得益橫在四時別無部帙

    • 不定者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於頓說中得漸益於漸說中得頓益亦橫在四時別無部帙

  • 化法四教

    • 藏者經律論三藏條然不同三人修諦緣度㭊色入空

    • 通者通前藏教通後別圓三人同以無言說道體色入空

    • 別者別前藏通別後圓教界外獨菩薩法修行位次互不相攝

    • 圓者圓名圓妙圓頓圓足明不思議因緣二諦中道事理具足但化最上利根之人

  • 四教化人旁正

    • 藏教正化二乘旁化菩薩

    • 通教正化菩薩旁化二乘

    • 別教獨菩薩法

    • 圓教方為佛法

  • 四教詮理化物廣狹

    • 藏通詮真理化六凡改惡遷善革凡成聖

    • 別圓詮中理化十界俱成佛道

  • 藏教四諦

    • 苦則三相遷移

    • 集則四心流動

    • 道則對治易奪

    • 滅則滅有歸無

    • 迷真重故從事得名

  • 通教四諦

    • 苦無逼迫相

    • 集無和合相

    • 道不二相

    • 滅無生相

    • 迷真輕故從理得名

  • 別教四諦

    • 苦有無量相十界果報不同

    • 集有無量相五住煩惱不同

    • 滅有無量相諸波羅蜜不同

    • 道有無量相恆沙佛法不同

    • 迷中重故從事得名

  • 圓教四諦

    • 陰入皆如無苦可得

    • 塵勞本清淨無集可斷

    • 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

    • 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

    • 迷中輕故從理得名

八種四教

漸中開四
如破他宗不識教體之妨謂法華是漸圓華嚴是頓圓
方等中四
四教並談曰方四機普被曰等
別教𥪡入四
十信
生滅四諦
十住
無生四諦
十行
無量四諦
十向
無作四諦
十行橫學四
別教十行化他心切橫出四四一十六門
涅槃追泯四
生生不可說
生不生不可說
不生生不可說
不生不生不可說
涅槃追說四
有因緣故亦可得說四句如前但義同施權卻更分別前四教也
法華施出四
從法華實理施四時三教權理明無量義從一清淨道施出二三四
法華開顯四
開四時三教歸今法華收多歸一也

五時四教筌魚兎

約部義
前四時
筌罤
今法華
魚兎
約教義
前三教
筌罤
今圓教
魚兎
約解義
言說教
筌罤
契妙理
魚兎
約行義
玄句開解
筌罤
止觀立行
魚兎
約玄義
釋名宗用教
筌罤
諸部經體
魚兎

釋經首題五重玄義

釋名
名為一部之總不尋能詮之名焉悟所詮之體故名居先
辯體
因筌得魚尋名顯體得體而後忘名苟不辯之知得何體
明宗
即得體已須修宗行見道修道宗要當明
論用
宗既歸體必起大用佛說是經蓋得乎此此經力用次當論之
判教相
名為能詮三為所詮能所之教必有其相頓漸大小法當剖判

法華五章

法喻
妙法是法蓮華是喻
實相
十界十如之法一一離相絕非
一乘因果
眾善為因自行言果是佛自行因果
斷疑生信
迹門開顯斷權疑生實信本門開顯斷近疑生遠信
無上醍醐
教相
此經純圓故喻醍醐逈異偏小餘味故

法華二妙

相待論妙
待前四時三教之麄獨顯法華一乘之妙
絕待論妙
妙前諸麄皆成今妙無麄可論故稱為絕

法華本迹因果開合

圓教六即判位(無機子頌)

理即佛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
名字即佛
知識經卷聞名知字
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
觀行即佛
依教修行即五品位
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
相似即佛
相似解發即十信位
四住雖先脫六塵未盡空眼中猶有翳空裏見花紅
分真即佛
分破分證初住至等覺
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窮源猶未盡常見月朦朧
究竟即佛
智斷圓滿即妙覺位
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復本時性更無一法新

觀門

  • 三諦

    • 真諦者泯一切法

    • 俗諦者立一切法

    • 中諦者統一切法

  • 三觀

    • 空觀者破見思惑顯真諦理

    • 假觀者破塵沙惑顯俗諦理

    • 中觀者破無明惑顯中諦理

  • 纓絡三觀

    • 從假入空觀亦名二空觀

    • 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

    • 因二空方便入中道第一義觀

  • 天台三止

    • 體真止止於真諦

    • 方便隨緣止止於俗諦

    • 息二邊分別止止於中道第一義諦

  • 一心中三止觀

    • 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總空觀

    • 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而不假總假觀

    • 一中一切中無假無空而不中總中觀

  • 南嶽三種止觀

    • 漸次初淺後深如梯隥

    • 不定前後更互如金剛寶置於日中

    • 圓頓初後不二如通者騰空

  • 天台三種止觀

    • 漸次禪波羅蜜(十卷)──初淺後深解頓行漸──隨他空

    • 不定六妙門(一卷)──前後更互解頓行或漸頓──隨自佗假

    • 圓頓摩訶止觀(十卷)──初後不二行解俱頓──隨自中

  • 修止觀前二十五方便

    • 具五緣

      • (一)持戒清淨——在家出家大小不同

      • (二)衣食具足——蔽形即足隨食資身

      • (三)閒居靜處——不作眾事名無憒鬧

      • (四)息諸緣務——生活人事工巧伎術

      • (五)近善知識——外護同行教授三種

    • 訶五欲

      • (一)呵色欲——男女行貌玄黃朱紫

      • (二)呵聲欲──𮈔環珮男女謌詠

      • (三)呵香欲——男女身香飲食香等

      • (四)呵味欲——飲食餚膳種種美味

      • (五)呵觸欲——男女身分及諸好觸

    • 棄五蓋

      • (一)貪欲蓋——追昔五欲忘失正念

      • (二)嗔恚蓋——想他惱我忿怒相續

      • (三)睡眠蓋——心神昏塞烏暗沉黑

      • (四)掉悔蓋——作無益事心中憂悔

      • (五)疑蓋——非障理疑乃障定疑

    • 調五事

      • (一)調心不沉不浮——沉繫鼻端浮安心下

      • (二)調身不緩不急——挺動肢節正頭直項

      • (三)調息不澁不滑——氣息若調則易入定

      • (四)調眠不節不恣——不可苦節復不可縱

      • (五)調食不饑不飽——安身愈疾處中得宜

    • 行五法

      • (一)欲——欲離妄想顛倒欲得禪定智慧

      • (二)精進——持戒棄蓋初中後夜勤行精進

      • (三)念——念世欺誑可輕賤禪定智慧可重貴

      • (四)巧慧——籌量世間樂禪定智慧樂得失輕重

      • (五)一心——念慧分明見世間可患定慧可貴

  • 十乘觀法

    • 觀不思議境謂觀一念心具足三千性相即空即假即中更不前後廣大圓滿橫𥪡自在故《法華經》云「其車高廣」

    • 真正發菩提心謂依上妙境發無作四弘誓願[A3]己愍他上求下化經云「又於其上張設幰蓋」

    • 善巧安心止觀謂體妙理常恆寂然名為定寂而常照名為慧經云「安置丹枕」

    • 破法遍謂以三觀破三惑三觀一心無惑不破經云「其疾如風」

    • 識通塞謂苦集十二因緣六蔽塵沙無明為塞滅滅因緣智六度一心三觀為通若通須護有塞須破經云「其疾如風」

    • 道品調適謂無作道品一一調停隨宜而入經云「有大白牛等」

    • 對治助開謂若正道多障圓理不開須修事助謂五停心及六度等經云「又多㒒從」

    • 知位次謂修行之人知六即位次既不生上慢亦不生退屈經云「乘是寶乘游於四方」

    • 能安忍謂於逆順安然不動策進五品而入六根引經同前

    • 無法愛謂莫著十信相似之道須入初住真實之理引經同前

十境三障四魔

清規

天台大師立制法

夫新衣無孔不可補之以縷宿殖淳善不可加之以罰吾初在浮度中處金陵前入天台諸來法徒各集道業尚不須軟語勸進況立制肅之後入天台觀乎晚學如新猿馬若不控鏁日甚月增為成就故失二治一蒲鞭示恥非欲苦之今訓諸學者略示十條後若妨起應須增損眾共裁之

  • 第一夫根性不同或獨行得道或依眾解脫若依眾者當修三行依堂坐禪別場懺悔知僧事此三行人三衣六物道具具足隨有一行則可容受若衣物有闕都無一行則不同止

  • 第二依堂之僧本以四時坐禪六時禮佛此為恆務禪禮十時一不可闕其別行僧行法竟三日外即應依眾十時若禮佛不及一時罰三禮對眾懺若全失一時罰十禮對眾懺若全失六時罰一次維那四時坐禪亦如是除疾礙先白知事則不罰

  • 第三六時禮佛大僧應被入眾衣衣無鱗隴若縵衣悉不得三下早集敷坐執香爐胡跪未唱誦不得誦未隨意不散語話叩頭彈指頓曳屣履起伏叅差悉罰十禮對眾懺

  • 第四別行之意以在眾為緩故精進勤修四種三昧而假託道場不稱別行之意檢校得實罰一次維那

  • 第五其知事之僧本為安立利益反作損耗割眾潤[A4]自任恩情若非理侵一毫雖是眾用而不開白檢校得實不同止

  • 第六其二時食者若身無病病不頓臥病已差皆須出堂不得請食入眾食器聽用鐵瓦薰油二器甌椀匙筯悉不得以骨角竹木瓢染皮蚌悉不得上堂又不得摚觸[A5]己鉢吸啜等聲含食語話自為求索私將醬菜眾中獨噉犯者罰三禮對眾懺

  • 第七其大僧小戒近行遠行寺內寺外悉不得盜噉魚肉辛酒非時而食察得實不同止除病危篤瞻病用醫語出寺外投治則不罰

  • 第八僧名和合柔忍故和義讓故合不得諍計高聲醜言動色兩競者各罰三十拜對眾懺不應對者不罰身手互相加者不問輕重皆不同止不動手者不罰

  • 第九若犯重者依律治若橫相誣被誣者不罰作誣者不同止若學未入眾時過眾主不受學眾未攝故彼自言比丘故入眾來犯重誣他者治罰如前

  • 第十依經立方見病處藥非於方吐於藥有何益乎若上來九制聽懺者屢懺無慙愧心不能自新此是吐藥之人宜令出眾若能改革後亦聽還若犯諸制捍不肯懺此是非方之人不從眾綱則不同止

太祖聖諭叅用內典

夫叢林以安眾為務安眾以清規為要一無清規將使師不師弟不弟兄友之義亦乖法屬之情盡絕佛法掃地矣叢林云乎哉不慧濫登講座相從者頗眾所謂大林之荊棘大田之莨莠何物無之苟不預為耘斵其疾嘉木敗大本為害者不小然準佛法而治無智者反迂而不信憑官法而訟有識者又恥而不錄今皇法佛法相叅為用謹遵洪武聖諭六條高書於上以內典之意通釋於下使知機者自知退避何必待斧斤然後為快哉

  • 孝順父母在家二親生肉身之父母也出家師長生法身之父母也生身父母之恩當報法身父母之恩可忤逆乎有違此諭者不許共住

  • 尊敬長上在家長上伯叔兄長之類也出家長上師伯叔兄長之類也在家長上宜尊出家長上可慢乎有違此諭者不許共住

  • 和睦鄉里鄉里一鄉一里比鄰之親友也出家則以義而聚天下四海孰非鄉里其或不以六和處眾而且鬬搆是非自作教人殊失融通之道有違此諭者不許共住

  • 教訓子孫徒屬出家之子孫也先以世道教以義方後以佛法鎔其性地其有事徒如事師視師如視徒此絕倫理之人也不許共住

  • 各安生理世之生理士農工商也出世生理繕性則資以三學所謂戒定慧也養身則助以四事所謂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也佛制出家當依三法一者循方持鉢二者信心檀越淨施三者依棲叢林說淨而受有違此而別行生理者不許共住

  • 毋作非為遵前五諭事事皆是違前五諭件件皆非殺淫欺妄奸盜詐偽靡所不為矣有違此諭不許共住

教觀目錄(附石室藏書)

南嶽

  • 《大乘止觀》(二卷) (唐末教典流散海外本朝咸平三年日本國寂照持此本至四明慈雲得之為作序云初卷開止觀之解次卷示止觀之行)

  • 《四十二字門》(二卷) (大品四十二字初「阿」後「荼」南嶽用對四十二位)

  • 《安樂行義》(一卷) (四明行皎遊方至南嶽福嚴於藏中得此本歸以示圓辯其後北峯石芝始獲開板)

  • 《南嶽願文》(一卷)

  • 《無諍行門》(二卷)

  • 《三智觀門》

  • 《次第禪要》

  • 《釋論玄》(已上各一卷)

(右《止觀》《安樂行義》《願文》有見本餘不復見惜哉)

天台

  • 《法華玄義》(十卷)

  • 《法華文句》(十卷)

  • 《摩訶止觀》(十卷) (名圓頓止觀)

  • 《禪波羅蜜》(十卷) (名漸次止觀)

  • 《修禪六妙門》(一卷) (名不定止觀智者為陳尚書令毛喜撰)

  • 《光明玄義》(一卷) (解曇無讖譯四卷別行之本)

  • 《光明文句》(三卷)

  • 《菩薩戒䟽》(二卷)

  • 《觀音別行玄義》(二卷) (釋《法華普門》一品別行部外昔曇無讖勸河西王誦持愈疾故智者特釋)

  • 《觀音別行義疏》(二卷)

  • 《請觀音經疏》(一卷)

  • 《觀無量壽佛經疏》(一卷)

  • 《觀心論》(一卷)

  • 《金剛般若經疏》(一卷) (建炎二年武林修悟將此疏入經為注咸淳元年南湖行靖等將天台法輪院科《金剛經》并疏刊板于寺)

  • 《四念處》(四卷)

  • 《彌陀經義疏》(一卷) (《金剛》《彌陀》二疏雖曾入藏而孤山淨覺謂是附托之文唯神照法師嘗於法輪用此疏講有宣賜本在東山藏中)

  • 《禪門口訣》(一卷)

  • 《覺意三昧》(一卷) (智者親撰)

  • 《方等三昧儀》(一卷)

  • 《法華三昧儀》(一卷)

  • 《法界次第》(三卷) (已上皆親撰)

  • 《維摩玄疏》(六卷)

  • 《四教義》(四卷) (《維摩玄疏》離出之文)

右七十六卷天聖二年慈雲奏入大藏

  • 《維摩文疏》(二十八卷) (為煬帝撰荊溪略為十卷但稱《畧疏》與前《玄疏》各行)

  • 《淨土十疑論》

  • 《觀心食法》

  • 《觀心誦經法》

  • 《觀心十二部經義》

  • 《小止觀》

右共三十三卷未入藏

  • 《智度論疏》(二十卷)

  • 《彌勒成佛經疏》(五卷)

  • 《觀心釋一切經義》(一卷)

  • 《彌勒上生經疏》(一卷)

  • 《釋一切經玄義》(一卷)

  • 《坐禪止觀》(一卷)

  • 《仁王般若經疏》(二卷) (《天竺別集》云元豐初得之海賈)

  • 《禪門章》

  • 《般舟行法》

  • 《雜觀行》

  • 《入道大旨》

  • 《五方便門》

  • 《七方便義》

  • 《七學人義》

  • 《一二三四身義》

  • 《法門儀》

  • 《禪門要略》(已上各一卷)

右四十一卷闕本

(慈雲《隨函錄》云「《法華玄義》者唯解首題統明五時廣辯八教出世大意蘊在其中《文句》者以疏句分節經文」荊溪云「以由釋題大意委悉故至經文麄分章段」隨部各有荊溪之記猶五經之有正義也《止觀》者定慧之異名《法華》之行門也前《玄義文句》皆明佛世當機得益之事縱有托事附法觀心之文非部正意今《止觀》正是智者說[A6]己心中所行法門自行因果化他能所無不具焉荊溪以《輔行》釋之)

(《目錄》云今家有三種止觀一曰漸次謂解頓行漸即禪波羅蜜是也二曰不定謂解頓行或頓或漸即六妙門是也三曰圓漸謂解行俱頓即摩訶止觀是也此三止觀對根不同行相雖殊俱依圓理而為宗本唐梁肅刪止觀為六卷文雖而修相多闕覽者宜知除智者親筆餘皆章安於法輪之下述為疏論也)

(《唐書藝文志》云灌頂私記智者詞旨一卷義記一卷今未詳何文)

(《釋籤》云《止觀》《禪門》《淨名疏》等各有餘分說未終者文案《止觀》云智者於玉泉寺一夏敷揚二時慈霔雖樂說不窮纔至見境法輪停轉後分弗宣《輔行》云大章第七開為十境至第七境餘不復宣後三大章及餘三境時逼夏終於茲罷唱《次第禪門》即《禪波羅蜜》忽列十大章於第六方便文中注云若論初禪已後發諸禪定深妙境界並在第七修證中說此文皆悉不流通也《淨名經》十四品大師疏解止〈佛道品〉第八後諸品疏乃是章安述而續之)

章安

  • 《涅槃玄義》(二卷)

  • 《涅槃經疏》(一十卷) (荊溪治定十五卷今十八卷)

  • 《觀心論疏》(二卷) (慈雲目錄云考其所說知入品位然江浙名流或云疑偽)

  • 《智者別傳》(一卷)

  • 《國清百錄》(五卷) (別傳《百錄》是大師始終化迹)

  • 《八教大意》(一卷)

  • 《南嶽記》(一卷) (亡)

  • 《真觀法師傳》(一卷) (亡○除亡本外有二十卷入藏)

荊溪

  • 《玄義釋籤》(十卷)

  • 《文句記》(十卷)

  • 《止觀輔行》(十卷) (今開二十卷)

  • 《止觀義例》(一卷) (慈雲云為初學難解及破異論)

  • 《止觀大意》(一卷) (為司封李華出)

  • 《維摩略疏》(十卷) (略智者《維摩文疏》)

  • 《維摩廣疏》(六卷) (慈雲云對廣文雖少殊亦釋義宛合)

  • 《金剛錍論》(一卷) (明涅槃佛性義已上四十九卷同入大藏)

  • 《始終心要》

  • 《十不二門》(釋籤部外別行)

  • 《止觀搜要記》(十卷)

  • 《涅槃後分疏》(一卷) (亡)

  • 《觀心誦經記》(一卷) (亡)

  • 《三觀義》

  • 《授菩薩戒文》(亡)

  • 《止觀文句》(一卷) (亡)

  • 《華嚴骨目》(亡今東山有板二卷是海東復還者)

  • 《法華補助儀》

  • 《方等補闕儀》

龍興(皓師)

  • 《涅槃經註》

天台(曠師)

  • 《心經疏》

華頂(滿師)

  • 《涅槃記》(十二卷)

靈光(敏師)

  • 《光明玄義記》

廣教([A7]彧師)

  • 《光明玄金鼓記》

  • 《十疑論注》

石壁(靖師)

  • 《觀經疏記》

奉先(清師)

  • 《發揮記》(釋《光明玄》略本)

  • 《示珠指》(釋《十不二門》)

孤山(圓師)

  • 《首楞嚴經疏》(十卷)

  • 《文殊般若經疏》(二卷)

  • 《不思議法門經疏》

  • 《阿彌陀經疏》(小本)

  • 《四十二章經疏》

  • 《瑞應經疏》

  • 《無量義經疏》

  • 《普賢行法經疏》

  • 《般若心經疏》(上各一卷)

  • 《遺教經疏》(二卷)

  • 《闡義鈔》(二卷) (釋《請觀音經疏》)

  • 《索隱記》(四卷) (釋《光明文句》)

  • 《百非鈔》(一卷) (釋《涅槃疏》金剛身百非義)

  • 《刊正記》(二卷) (釋《觀經疏》)

  • 《發源機要記》(一卷) (釋《涅槃玄義》)

  • 《垂裕記》(十卷) (釋《淨名略疏》二)

  • 《表[A8]徵記》(一卷) (釋《光明玄》)

  • 《三德指歸》(十卷) (釋《涅槃疏》)

  • 《顯性錄》(四卷) (釋《金錍》)

  • 《正義》(一卷) (釋《十不二門》)

  • 《摭華鈔》(二卷) (釋圭峯《蘭盆疏》)

  • 《西資鈔》(二卷) (釋自撰《彌陀疏》)

  • 《谷響鈔》(五卷) (釋自撰《楞嚴經疏》)

  • 《㭊重鈔》(一卷) (釋自撰《文殊般若經疏》大論㭊重令輕取此義)

  • 《詒謀鈔》(一卷) (釋自撰《心經疏》)

  • 《閒居編》(五十一卷)

(孤山年二十一始學于奉先清師及二年奉先亡遂往孤山杜門養病年四十七而化於二十四年著書百二十卷勤矣)

寶雲

  • 《觀經疏記》(石芝云四明承用其義於《妙宗鈔》中故無可傳之文)

  • 《光明玄贊釋》

  • 《光明句備急鈔》(指南云請尋寶雲《備急鈔》)

四明

  • 《觀音別行玄記》(二卷)

  • 《觀音別行疏記》(二卷)

  • 《光明玄續遺記》(三卷)

  • 《光明文句記》(六卷) (廣智續記《讚佛品》)

  • 《觀經疏妙宗鈔》(三卷)

  • 《十不二門指要鈔》(二卷)

  • 《扶宗記》(二卷)

  • 《十義書》(三卷)

  • 《觀心二百問》(一卷)

  • 《解謗書》(三卷)

  • 《修懺要旨》(一卷)

  • 《光明懺儀》(一卷)

  • 《大悲懺儀》(一卷)

(石芝撰《四明教行錄》備載別理隨緣融心解消伏三用起信論融會章義例境觀及問答等文)

慈雲(式師)

  • 《金光明護國儀》(依《百錄》本)

  • 《請觀音懺儀》

  • 《往生淨土懺儀》

  • 《熾盛光懺儀》

  • 《小彌陀懺儀》

  • 《法華三昧懺儀》

  • 《天竺別集》

  • 《金園集》(《靈苑集》《采遺集》附)

辯才(淨師)

  • 《圓事理說》

天竺(杲師)

  • 《指源集》

淨覺(岳師)

  • 《金剛般若疏》(二卷)

  • 《指歸記》(二卷) (釋自撰《彌陀疏》)

  • 《發軫鈔》(三卷) (釋自撰《金剛般若疏》)

  • 《熏聞記》(五卷) (釋自撰《楞嚴文句》)

  • 《彌陀經新疏》(二卷)

  • 《楞嚴文句》(三卷)

  • 《楞嚴說題》

  • 《楞嚴集解》(十卷)

  • 《還源記》(一卷) (釋孤山《四十二章經疏》)

  • 《助宣記》(二卷) (釋孤山《遺教經疏》)

  • 《文心解》(二卷) (釋《十不二門》)

  • 《智論樞》(節《大論》之文)

  • 《淨名精英》

  • 《雜錄名義》(二卷)

  • 《禪門樞要》

  • 《義學雜編》(六卷)

  • 《毗曇賢聖圖》

  • 《起信梨邪生法圖》

  • 《抉膜書》

  • 《止疑書》

  • 《十諫書》

  • 《雪謗書》

  • 《施食須知》

  • 《諸經義題》

  • 《如意輪課法》

  • 《涅槃禮讚文》

  • 《楞嚴禮懺儀》

  • 《羅漢禮讚文》

  • 《南山禮讚文》

  • 《苕溪講外集》(二卷)

廣智(賢師)

  • 《遺編》(一卷)

  • 《闡幽志》(釋《光明玄》)

神照(如師)

  • 《普賢行法經疏》(二卷) (至十種境界而止法真咸法師續成之)

  • 《仁王懺儀》

扶宗(忠師)

  • 《扶宗集》(五卷)

  • 《二師口義》(十卷)

法真(咸師)

  • 《光明十願王》

  • 《三慧論》

樝菴(嚴師)

  • 《龍王法印經疏》(一卷)

  • 《安樂行注》

  • 《空品注》

  • 《心經注》

  • 《玄籤備檢》(四卷)

  • 《文句箋難》(四卷)

  • 《止觀助覽》(四卷)

  • 《或對》[1]

慈辯(諫師)

  • 《議方便品題》

神智(義師)

  • 《順正記》(三卷) (釋《光明玄義》)

  • 《新記》(七卷) (釋《光明文句》)

  • 《往生記》(四卷) (釋《觀經疏》)

  • 《圓通記》(三卷) (釋《十不二門》)

  • 《寓言記》(四卷) (釋《金錍》)[1][A9]

  • 《集解》(三卷) (釋《四教儀》)

  • 《纂要》(六卷) (釋《義例》)

  • 《三部補註》(十四卷)

  • 《搜玄》(三卷) (釋《出教義》)

車溪(卿師)

慧覺(玉師)

  • 《行法經疏》(二卷)

  • 《祖源記》(三卷) (釋自撰《行法經疏》)

  • 《雜珠記》(二卷) (釋孤山《無量義經疏》)

  • 《尊勝懺法》

智涌(然師)

  • 《宗圓記》(四卷) (釋南嶽《止觀》)

  • 《樞要記》(二卷) (釋《十不二門》)

  • 《虎溪集》(八卷)

  • 《功德天懺儀》

假名(湛師)

  • 《淨業記》(四卷) (釋《觀經疏》)

  • 《護國記》(四卷) (釋《光明玄義》)

  • 《金剛集解》(二卷)

  • 《假名集》(十卷)

[A11]思溪(煥師)

  • 《圓覺疏》(二卷)

  • 《安樂記》(一卷)

  • 《百章教義》

  • 《諸天傳》(一卷)

竹菴(觀師)

  • 《楞嚴集解》

  • 《楞嚴補註》

  • 《蘭盆補註》

  • 《圓覺手鑑》

  • 《金剛通論》

  • 《金剛事苑》

  • 《山家義苑》

  • 《竹菴草錄》

清辯(齊師)

  • 《頂山記》(釋《戒疏》)

澤山(咸師)

  • 《菩薩戒疏註》(三卷) (破《頂山記》)

  • 《金剛辯惑》(一卷)

  • 《法華撮要》(一卷) (經音訓)

  • 《復宗集》(二卷)

山堂(性師)

  • 《山堂集》(五卷)

高麗(觀師)

  • 《四教儀》(依章安《八教大意》刪補)

四明(吉師)

  • 《金錍註》

神悟(謙師)

  • 《顯妙解》(釋《十不二門》)

妙悟(最師)

  • 《評謗》(評[A12]淨覺《雪謗》之謬)

圓通(梵師)

  • 《會宗集》

桐江(瑛師)

  • 《註心經》

  • 《三珠論》

  • 《淨土修證儀》(世人念「阿彌陀佛真金色」之偈出此儀文)

景德(雲師)

  • 《翻[A13]譯名義》(七卷)

證悟(智師)

  • 《攻瑛集》(追破桐江之說)

  • 《十種境界義》

車溪(榮師)

  • 《大部决[A14]疑》(四卷)

浮石(閔師)

  • 《憲章集》(五卷)

僊潭(倫師)

  • 《精微集》

  • 《金剛疏》(二卷)

佛照(堅師)

  • 《大雲請雨經疏》(一卷)

草堂(元師)

  • 《義例隨釋》(六卷) (破神智《纂要》之說)

  • 《輔贊記》(一卷) (教義)

吳興(穎師)

  • 《宗元錄》

月堂(詢師)

  • 《圓宗解》(一卷) (破《虎谿集》并書與赤城益師議其事)

四明(照師)

  • 《註天台別傳》

梓菴(倫師)

  • 《教儀》

虛堂(空師)

  • 《宗極論》

南湖(因師)

  • 《草菴錄》

止菴([A15]蓮師)

  • 《教儀》

寶嚴(韶師)

  • 《指南集》

環菴(樞師)

  • 《教儀》

鏡菴(遷師)

  • 《隨錄》(教義)

  • 《宗源錄》

慈室(雲師)

  • 《圓覺直解》(三卷)

北峯(印師)

  • 《金剛新解》

  • 《釋金剛彌勒偈》

  • 《教儀》

逸堂(登師)

  • 《圓頓宗眼》

  • 《金錍十義》

  • 《教儀》

柏庭(月師)

  • 《仁王疏記》

  • 《楞嚴玄覽》

  • 《金剛會解》

  • 《圓覺略釋》

  • 《楞伽通義》

  • 境十策》

  • 《四部格言》

  • 《金錍義解》

  • 《宗教玄述》

  • 《緒餘》

  • 《十類因革論》

  • 《附鈔箋要》(節《指要》精義)

武林(度師)

  • 《指要鈔詳解》(二卷)

夢堂(噩師)

  • 《高僧傳》

越溪(澄師)

  • 《心經科註》(一卷)

  • 《彌陀註解》(一卷)

東湖(磐師)

  • 《佛祖統紀》(五十卷)

  • 《水陸儀文》(七卷)

[A16]岱宗([A17]泰師)

  • 《佛法金湯》

桐洲(坦師)

  • 《楞嚴集註》(十卷)

全室(泐師)

  • 《心經註》(一卷)

  • 《金剛經註》(一卷)

  • 《楞伽經註》(四卷)

法雲(洽師)

  • 《金剛附錄》(二卷)

愚谷(慧師)

  • 《法華註》(七卷)

天竺(如師)

  • 《法華科註》(七卷)

  • 《大明法數》(五十卷)

心源(瀞師)

  • 《教乘法數》(四卷)

蘧菴([A18]佑師)

  • 《彌陀略解》(一卷)

  • 《淨土指歸》(二卷)

百松(覺師)

  • 《淨土夢譚記》(一卷)

  • 《法華披荊鉞》(一卷)

  • 《楞嚴百問書》(一卷)

象先(清師)

  • 《楞嚴圖旨》

  • 《法華圖旨》

石室藏書

儒部

  • 《顧歡傳》(見《南北史》)

  • 《項斯集》

  • 《江東天籟》(劉知過著)

  • 《周易傳義》(董楷錄臨海人寓天台)

  • 《讀書手抄》(黃宜著)

  • 《竹溪文集》(徐大受著)

  • 《靈墟集》(周伯煥著)

  • 《始豐稿》(徐一夔著)

  • 《新山稿》(曹文晦著)

  • 《輟耕錄》

  • 《書史會要》

  • 《說郛》

  • 《四書備遺》(俱陶宗儀著)

  • 《莫菴集》(桑澤卿著)

  • 《樂全集》(杜甯著)

  • 《介軒集》(夏塤著)

  • 《葩經或問》(魯穆著)

  • 《禮記日抄》(杜甯著[1])

  • 《讀書備志》(范理著)

  • 《留鶴稿》(潘禎著)

  • 《石壁稿》(龐泮著)

  • 《赤城集》(夏鍭著)

  • 《台嶺》

  • 《蔭松集》(王東著)

  • 《樂府集》(陸淞著)

  • 《訓兒錄》(曹祺[1])

  • 《禮記集解》(賈蒙著)

  • 《溪齋墨稿》(奚國賢著)

  • 《得靜集》(許嗣著)

  • 《北征稿》(朱文中著)

  • 《玉堂吟稿》(朱思平著)

  • 《友橘稿》(曹宜約著)

  • 《有竹稿》(曹筠軒著)

  • 《裨政叢說》(夏塤著)

  • 《石梁吟稿》(楊澤著)

  • 《丹城稿》(范理著)

  • 《竹窗稿》(陳宏著)

  • 《貽笑集》(朱雪著)

  • 《篐桶錄》

  • 《存華錄》(俱潘球著)

  • 《玉霄吟意》(潘淵著)

  • 《碧天藳》(貢士裘致中妻著自號碧天道人)

僊部

  • 《胎息術》(葛玄授從孫洪)

  • 《抱朴子註》(陶弘景隱台東閬風里(屬甯海))

  • 《登真隱訣》(陶弘景撰)

  • 《神僊可學論》(吳筠撰)

  • 《坐忘論》(司馬承禎著)

  • 《天隱子》(同上吳立夫序見吳集及《文章辯體》)

  • 彭仲堪《丹訣》[1]

  • 《天台小錄》(徐靈府著)

  • 《詮太平經[A19]三十篇》(閭丘方遠)

  • 《王氏神僊傳》(杜光庭著)

  • 《悟真篇》

  • 《金笥寶錄》

  • 《金丹四百字》(俱張伯端著)

  • 《靈寶秘籙》(王茂端著)

  • 《修真詩》(祝通玄撰)

  • 《足菴語錄》(王中立著)

  • 《主父果詩集》(見《崇文總目》附)

  • 《醉醒子》(王佺著松門人少瞽遇華頂異人以祿命馳聲江湖八十餘年刻期而化)

  • 《方脈指要》(王良明著臨海人嘗至天姥寺遇白衣僊致書尋化為鶴醫道遂通神)

志部

  • 《山記》(唐僧神邕著)

  • 《赤城舊志》(陳耆卿修)

  • 《天台圖經》(宋之瑞著)

  • 《天台縣志》(陳𥿈陳木修)

  • 《天台勝蹟錄》(潘瑊輯)

  • 《台山靈異錄》(龐櫟輯)

  • 《遊天台山志》(王士性著)

  • 《天台志稿》(曹宜約著)

  • 《遊天台山記》(王亮撰)

  • 《天台勝紀》(邑令李素輯)

  • 《祥符舊志》(不知修者姓氏《圖經》所引今亡)

  • 蘇州府靈鷲寺湛泉和尚助英洋貳拾元

  • 天台山國清寺靜修和尚助英洋壹拾元

光緒十九年桂月天台山真覺寺敏曦謹募

天台山方外志卷第七終


校注

[0283001] 宗曉編《樂邦文類》卷第四〈雜文〉載樝菴法師著作有《淨土修因或對》《淨土魔佛或對》(CBETA, T47, no. 1969A, p. 197, b26) [0284001] 「釋金錍」下此處原有「神智義師順正記新記往生記圓通記」十五字與底本 p. 283 重出今略之 [0291001] 《禮記日抄》的作者一說是魯穆見《浙江通志》(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浙江通志卷二百四十二頁十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0292001] 「曹祺」底本 p.395 作「曹淇」 [0293001] 彭仲堪撰《易成子大丹訣》一卷論火候乃天台異僧所授見《文獻通考》(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文獻通考卷二百二十五頁六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A1] 已【CB】巳【志彙】
[A2] 己【CB】巳【志彙】
[A3] 己【CB】已【志彙】
[A4] 己【CB】已【志彙】
[A5] 己【CB】已【志彙】
[A6] 己【CB】已【志彙】
[A7] 彧【CB】或【志彙】
[A8] 徵【CB】微【志彙】
[A9] [-]【CB】神智(義師)順正記新記往生記圓通記【志彙】
[A10] 密【CB】蜜【志彙】
[A11] 思【CB】恩【志彙】
[A12] 淨【CB】諍【志彙】
[A13] 譯【CB】譚【志彙】
[A14] 疑【CB】凝【志彙】
[A15] 蓮【CB】連【志彙】
[A16] 岱【CB】泰【志彙】
[A17] 泰【CB】岱【志彙】
[A18] 佑【CB】祐【志彙】
[A19] 三十【CB】十三【志彙】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