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方外志卷第十一
金湯考第十三
嘗謂聖人之設化於世間也,其猶醫師之處方藥乎!蓋人之病也,有淺深之分;藥之品也,有貴賤之異;故醫之師也,有僊凡之別。淺病者四百四病也,深病者死生大患也。賤藥者金石草木也,貴藥者九轉還丹也。世之凡醫,惟知用凡藥以醫淺病;若僊醫者,以僊丹治之,非惟愈病延年,又得長生不死。但世人嗜利欲者多,尚清虛者少。見張仲景、王叔和,或見禮以過勤;逢韋老師、孫思𨘷,或詬辱而至極者亦有之也。苟非有力大人為之左右,將使逐其師、坑其徒而焚其書矣!不忠不孝,非禮非義,非淺病之謂乎?三綱五常,非凡藥之謂乎?死生哀慽,非深病之謂乎?常樂我淨,非僊丹之謂乎?僊醫者,非如來之謂乎?《清淨法行經》云:「我遣三聖化彼真丹。月光菩薩彼稱顏回,光淨菩薩彼稱仲尼,迦葉菩薩彼稱老子。」先以世法而開導之,則孔老皆僊醫也;第對淺病者言之,為凡醫耳。何獨人乎?即綱常之法,在有道者觀之,未嘗異乎佛法。故《法華經》說,得法華三昧者,一切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皆與實相不相違背。第對治世間病;且云世間法也。故世間法只治世間病,若出世間法者,能治死生之大患,又能治世間之淺病也。如佛之化俗五戒,仁者不殺,義者不盜,禮者不婬,智者不飲,信者不妄。五常行而三綱正,孰謂佛法不兼儒法乎?惟其出世間之法,將以昇濟神明,復還大覺,非夫積以歲月工夫,凝心禪定,專其慧照,則死生根本不能遏絕。故如來首嚴之以戒律。於不殺也,豈獨遠庖廚、離聞見?即殺機亦所當斷也。於不盜也,豈惟不與取一針草?雖盜心亦所當滅也。於不婬也,豈惟遠邪正男女色?雖婬機亦所當寂也。於不妄也,豈惟言有信、離綺飾?雖妄機亦所當盡也。如此之戒,必出家者之能事,有家累者非其分矣。蓋出家之戒,必使輕重俱斷,皎若冰霜,禪定智慧自然發現。經云「戒能生定,定能生慧」,此之謂也。是以拜辭父母,捐棄妻子,剃除鬚髮,不事飾好,非背恩也,將以昇濟二親於道德也;非絕後也,將以紹隆法王之覺胤也;非毀父母之遺體也,將以杜絕其染緣也;非甘其麤糲也,將以斷多欲多求之心也。今說者必以是而歸罪於釋子,又何異以毀形歸罪於泰伯,絕嗣歸罪於夷齊,衣冠歸罪於神農乎?且如來之所說道者,大公至正之道也。即含生本有之真心,雖在聖不加,在凡不損,良為私惑所覆,物欲所昬,生滅不停,使蔽其真常;往來無住,使病其圓滿;昬動待謝,使擾其明靜。苟非捨俗出家,則戒何由而淨,定慧何由而生?譬如精金非假百鍊,古鏡不借重磨,何以為良器鑑妍醜哉?今論者又每以自私少於釋氏;不知佛學之自私者,乃自覺也,公天下之大本也。蓋必自覺然後覺人,亦猶伊尹「天民先覺,以斯道覺斯民」之謂也,亦「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之謂也。第佛學之新民者,非止於使民人正三綱立五常而已;將使天人共導,凡聖同超,彼我無殊,冤親平等。皆躋正覺之塲,共遊解脫之海。所謂不令一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故須先以神通駭動,次以智辯宣敭。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菩薩、支佛、羅漢、天龍八部、國王宰官、居士長者、男女等身得度者,皆示現之而為說法。如是覺他新民者,其用大;故自覺明德也,其體深。苟非然者,何異以未完不固之舟,濟多人於惡海?自他俱溺,其理必然。是故吾見世之稱聖者,人道而已矣。在此而未必在彼,能人而未必能天。於其生也,譬若懸疣;於其死也,同歸朽壤。未若釋迦之光明寂照,遍於恆沙;金相寶嚴,神通妙用。示生示死,掩肉眼之厭常;不去不來,契那伽之妙定。然如來之悟也,悟凡夫之迷;凡夫之迷也,迷如來之悟。而人者不貴[A1]己靈,埋沒佛性;反乃罪其貌異恆人、言殊常典,遽欲民其人而火其書。非得有力大人為之金湯,將使其軰無噍類矣。是以魏武滅佛法,未三四年而文成大興之;周武滅佛法,不五六年隋文帝大興之;唐武滅佛法,不一年而宣宗大興之;宋徽宗欲滅佛法,後為宰臣懇諫,而意為之少回,後復大興之。以佛道慈忍,雖有神通威權而不為之。故佛昔於靈山會上,以法囑累國王大臣為之匡護,非有私於子孫也,使佛法得行於世間,含生同躋於壽域耳。惟為吾徒者,益當堅其道力,以清淨自居。庶紹隆三寶,陰翊皇化,以副金湯之德可也。其或竊佛形服,內蠹教法,又非金城湯池所能固矣。
釋
陳
宣帝
第四主,諱頊,字紹世。智者大師初至金陵,儀同沈君禮[1]請住瓦官寺,開《法華》經題。帝敕一日停朝事,公卿畢集。後智者大師欲往天台,帝有留敕。復於[A2]太建九年,台山失稔,帝有〈割始豐縣調敕〉,見〈文章志〉[2]。
永陽王
諱伯智,字策之,文帝第八子。至德初,為東陽[A3]刺史,請大師出鎮開講。致書者三,師遂往。王與子湛家人同稟菩薩戒,執弟子禮。晝聆講說,夜習坐禪。講事將解,立法名曰「靜智」。製疏文、設大會、度人出家、鑄大士像。師謂門人智越曰:「吾欲勸王修福禳禍。」越曰:「府僚無舊,必稱寒熱。」師曰:「息世譏嫌亦復為善。」後王出遊,墜馬將絕,師為率眾行觀音懺法,遂覺微醒。凭几而坐,見一梵僧,手擎香爐,遶王一匝。香氣徘徊,痛惱頓釋。
少主
諱叔寶,字元秀。[A4]太建十四年宣帝崩,即位,改元至德。顧問羣臣曰:「釋門誰為名勝?」徐陵對曰:「瓦官禪師。」帝遂仗三使,更敕永陽王敦請,延上東堂。四事供養,禮遇殷勤。立禪眾於靈曜,開釋論於太極。又講《仁王般若》,百座居左,伍等居右。帝於廣德殿謝曰:「非但佛法仰委,亦願示所不及。」見〈文章志〉。
皇太子
諱淵,後主子也。至德四年正月十五日於崇政殿設千僧齋,請大師授菩薩戒。大師傳香在手,臉下垂淚,為立名曰「善萌」。及後為隋所破,方悟:垂淚者,懺自傷也;善萌者,不成材幹也。禎明三年正月,隋破陳,兵士叩閣而入。時太子年方十五,安坐勞之曰:「戎士在路,不致傷乎?」三月隨後主入隋,不知其終。
徐僕射
徐陵,字孝穆,東剡人。母臧氏,夢五色雲為鳳,集左肩上,已而誕。年數歲,家人攜以候沙門,寶誌摩其頂曰:「天上石麒麟也。」光宅雲法師見而歎曰:「顏回之儔也。」八歲善屬文,少仕於梁。陳[A5]太建中,官至尚書左僕射。嘗夢其先人曰:「智顗禪師是吾夙世宗範,汝宜一志事之。」陵奉冥訓,資敬盡節。叅不失時,拜不避濕。每蒙書疏,則洗手焚香,冠戴三禮,屏氣啟封,對文伏讀。儀同沈君理請開《法華》,陵預聽席。謂餘年得逢妙說,致書自慶。後對大師立疏發五願云:「弟子思出樊籠,無由羽化。既善根微弱,冀願力莊嚴,□[1]。憑此善心,以策西暮。」陵後身果為法華第六祖,嗣章安之位。陳後主在東宮召陵講《大品》,義學名僧自遠雲集。陳既破,嘗隨智者研精法要。晉王求《淨名義疏》,大師續為撰成二十八卷。陵與柳顧言並應奉文義。見〈文章考〉。
陳叅軍
陳鍼,智者之兄,為梁晉安王中兵叅軍。年四十,僊人張果相之曰:「死在朞月。」師令行「方等懺」。鍼見天堂門牌曰:「陳鍼之堂。後十五年,當生此處。」果後見鍼,驚問曰:「君服何藥?」答曰:「但修懺[A6]耳。」果曰:「若非道力,安能超死,竟延十五年而終?」智者常為撰《小止觀》,咨受修習,夙夜不怠。
蔣大中大夫
名添玟。[1]
吳儀同公
吳明徹,二公皆陳朝貴重,同稟息法,久習不懈。神明凝寂,雖舊苦腳疾,亦為之愈焉。
沈儀同公
沈君理,字仲倫,吳興人。尚陳武帝女會稽長公主,位儀同。受大師菩薩戒,製疏請住瓦官開《法華》經題。宣帝敕停朝一日,令羣臣往聽。仍請一夏剖釋玄義,道俗俱會,開悟為多。
王侍中
王固,字子堅。陳光大初為侍中,進金紫光祿大夫。終身不茹葷,夜則坐禪,晝誦佛典。嘗聘魏,因宴饗,請停殺一羊。羊至固前,跪拜若謝。又晏昆明池,魏以南人嗜魚,大設網罟;固以佛法禁之,一鱗不獲。大師講《法華》於瓦官,固預法會。即坐開悟,宛同宿學。
徐祭酒
徐[A7]孝克,官至國子祭酒。撰〈天台放生碑〉,文人傳為「墮淚碑」。
孔侍中
孔煥,字休文,好學,善屬文。[A8]太建六年為吏部尚書,八年加侍中。大師於瓦官開《法華》經題,煥預聽席,俱服戒香,同飡妙法。
毛尚書
毛喜,字伯武,[A9]滎陽人。少好學,長草𨽻。陳宣帝即位,除給事黃門侍郎;後加御史中丞、五兵尚書。至後主至德元年受永嘉內史;[A10]禎明元年徵為光祿大夫、領軍驍騎將軍。瓦官法會,獲預聽眾,懇求禪要,躬執弟子禮。受六妙門及四十二字法門,旦夜研尋,不因事廢。大師在石像行道,欲往天台營道場。喜致書勸回,謂鍾嶺攝山亦足棲心。見〈文章志〉。
秦孝王
文帝第三子,名俊。有二書請大師住安州方等,見〈文章志〉。
煬帝
文帝第二子,名廣,福為晉王。開皇十八年[2]改為仁壽元年,以晉王受皇太子。仁壽四年踐皇帝位,事見〈盛典〉、〈文章〉二考。
柳儀同公
柳顧言,法名正善,河東人。晉王初受菩薩,遣柳顧言送智者施物,及屢奉王教,往留智者,頻聞法要,深有省發。智者回自江陵,晉王重乞稟受禪法。師為著《淨名義疏》初卷,顧言與徐陵奉酬文義。後智者續成《玄義》十卷,顧言報曰:「特往仁壽宮,服讀八徧。麤疑略盡,細闇難除,□[1]」見〈文章志〉。大業元年煬帝敕顧言為智者大師建碑於天台山國清寺。主文尚理,人服其工。
皇甫邑侯
覆姓皇甫,名毗,荊州當陽縣令。撰《玉泉寺碑》,見〈文章考〉。
王司馬
名弘,官司馬,煬帝敕令建國清寺。
唐
太宗皇帝
諱世民,高祖第二子。帝念隋氏以來幽魂滯魄,詔曰:「有隋失道,九服沸騰。朕親總元戎,致兹明罰。恐九泉之下尚淪鼎鑊,八難之間永纏冰炭;所以樹立福田,濟其魂魄。可於建義已來交兵之處,為義士㐫徒、殯身滅陣者各建寺剎,招延勝侶。望法皷所震,變炎火於青蓮;清梵所聞,易苦海於甘露。所司量定處所,並立寺宇,具為事條以聞,稱朕矜哀之意。」又國清寺法華尊者名德升聞,帝於貞觀二十年召補朝散大夫,封四大師。又敕建平田寺。具〈盛典考〉。
高宗皇帝
諱治,字為善,太宗第九子,初封晉王。太宗為玄奘法師作〈三藏聖教序〉,帝在東宮時亦作〈顯敭聖教序〉,辭理俱工。帝於永徽元年召國清慧威禪師同補四大師、朝散大夫。
德宗皇帝
諱适,代宗 子。初封奉節郡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廣德二年立為皇太子。貞元中敕文舉法師為國清大德。
宣宗皇帝
諱忱,憲宗第十三子,封光王。為人嚴重寡言,宮中咸以為不慧。武宗不豫,中尉馬元贄立之為皇太叔,即帝位。大中元年閏[A12]三[1]月,詔曰:「會昌季年併省寺宇,雖曰異方之教,有資為理之源。中國之人久行其道;𨤲革過當,事體乖謬。其靈山聖境,應會昌五年所廢寺宇,諸宿舊僧可仍舊修復、住持,有司毋得禁止。」帝嘗加賜國清「大中」二字,詔常侍柳公權書額。
梁翰林
梁肅,字敬之,安定人。大厯、貞元間,文士多尚古學,唯肅最稱淵奧。柳子厚記先友,亦稱其最善為文。嘗學天台之道於荊溪,深得心要,執弟子禮甚恭。以《止觀》文學弘博,覽者費日,乃刪定六卷;又述「統例」以繫於後,謂《止觀》是救世明道之書。又為大師傳論,備敘傳教之大統。謂「論其文則雄深雅健,語其理則明白洞達」。御史崔恭論之曰:「知法要,識權實,作〈天台修禪寺碑〉;達教源,用境智,作〈荊溪大師碑〉。」又曰:「朝廷尚德,故以公為太子侍讀;國尚實錄,故以公為史館修撰;發號令,敷王猷,故以公為翰林學士。三職齊著,則公之官於朝,不為不達矣。年過四十,士林歸宗,比夫顏子、黃叔達,不為不壽矣。彼碌碌者,老於郎署,白首人世,又何補哉?」
虞學士
世南,字伯施,越州餘姚人。大業中累官至秘書郎。太宗時為弘文館學士。後以銀青光祿大夫致仕。圖形凌霄閣,[A13]諡文懿。棲心佛理,嘗手書《華嚴經》留修禪寺,後為秦檜取去。
李司封
李華,字遐[A14]叔,趙州贊皇人。累中進士宏辭科,天寶十一年徙右補闕。安祿山亂,屏居江南。李峴表置幕府,擢吏部尚書。嘗從荊溪受《止觀》,為述〈大意〉一篇,包括《大部》[1]。時同學散騎常侍崔恭、諫議大夫田敦也。
張刺史
張成綺,嘗撰左溪《行狀》。
陸刺史
陸淳,知台州。日本最澄沙門遠來求法,於佛隴興道邃大師傳《止觀》之道,盡寫一宗論疏以歸。將行,詣郡庭白太守,求一言為據。公嘉其誠,即署之曰:「最澄闍黎,身雖異域,性實同源。明潔之資,道俗所敬。既觀光於上國,復傳教於名賢。邃公法師,總萬法於一心,了殊途於三觀;而最澄親承秘[A15]密,不外筌蹄,猶慮他方學者未能信受其說,所請印記,安可不從?」
顏右丞
真卿,字清臣。博學工辭章,開元中舉進士。累官尚書右丞,封「魯郡公」。嘗受戒於湖州慧明,又問道於江西嚴峻。嘗撰〈天下放生碑〉,文見《佛法金湯》。又撰〈天台九祖贊〉,其辭甚工,今亡。見《天台志》目錄。
柳常侍
柳刺史
宗元,字子厚,河東人。精敏絕倫,為文卓偉精製,第進士愽學宏辭科。貞元中拜監察御史,元和中為柳州[A16]刺史。有〈無性和尚碑〉、〈淨土院記〉等諸文。有云「佛法逾遠,異端競起,唯天台大師為得其傳。」〈文章志〉
崔常侍
名恭,得法荊溪。
田諫議
名敦,稟法荊溪。
孟[A19]刺史
名簡,得法荊溪。
韋[A20]刺史
名珩。素重教門,請至行廣修尊者入郡堂講《止觀》,珩於即席深有省發。
閭丘太守
覆姓閭丘,名胤。[A21]刺史台州,得遇寒山、拾得。錄二人歌詩三百首,輯之成編,為作序并讚,行于世。見〈聖僧志〉。
五代
吳越錢忠懿王
弘叔,字文明,世為杭之臨安人。天性誠厚,夙知敬佛,慕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塔,金銅精鋼,冶鑄甚工。中藏《寶篋印心呪經》,亦及八萬四千數。布散部內,以為鎮寶。錢塘諸邑、西湖南北山,諸剎相望,皆忠懿王之創立也。遵事沙門,若天台韶國師、永明壽禪師,皆待以師禮。又嘗召螺溪法師至金門建講,問智者教義。以典籍不全,慨然遣使齎重寶,求遺書於高麗日本,於是一家卷帙復見全盛。螺溪得以授之寶雲,寶雲得以傳之四明,而法智遂專中興之名。推原其自,忠懿護教之功為多也。王嘗造金字《法華》二十部,散施名山,國清亦得其一。又請於朝,諡天台諸祖。
錢太師
名惟治,為四明郡守。請寶雲大師授菩薩戒,咨問心要。師欲返高麗,公固留之。詳〈祖師考〉。
顧曹使
名承徽,舍宅為傳教寺,請寶雲大師居之。
宋太宗皇帝
諱炅,太祖母弟,封「晉王」。開寶九年太祖崩,即帝位。嘗敕建平田寺。詳〈盛典考〉。
真宗皇帝
諱元侃,更名恆,太宗第三子。咸平六年詔隋智者禪師科教類次,尺牘凡百十四部,賜名《天台總錄》。譯館請繫《開元.東土集傳》[1],制曰:「可。」天禧元年七月,詔賜台州東掖山智者教文,印四千六百二十卷,住山本如勸郡人建教藏閣以奉之。五年詔遣內侍俞源清,往四明延慶,請法智法師領眾修法華懺,為國祈福。師為述「修懺要旨」上之。四明法智大師修法華三昧,十人同行,三載,誓欲効藥王焚軀。楊文公留之,不允。時樞密使馬知節請文公撰父《神道碑》。酬以潤筆,一切不受,止求奏薦「四明」師號。知節因奏真宗曰:「臣請楊億為先父造《神道碑》,不受潤筆;況詞臣受所贈,世之常規。乞降旨以授。」上召大年問之,億即奏以四明遺身事。上聞,深嘉歎之,重諭大年曰:「但傳朕意,請留住世。若師號,朕當賜之。潤筆卿宜無讓。」於是特賜「法智大師」號。師由此住世,數年方入滅。又嘗賜中金萬兩,重建國清寺。
仁宗皇帝
諱禎,真宗第六子。帝常頂玉冠,冠上琢觀音像,左右以玉重,請易之。帝曰:「三公百官揖於下者,皆天下英賢,豈朕所敢當?特君臣之分不得不爾。朕冠此冠,將回禮於大士也。」天聖二年,詔賜天台教文入藏。帝閱慈雲大師《光明護國懺儀》,至「聖帝仁王,慈臨無際」,撫几歎曰:「朕得此人,足以致治。」亟令宣召,則已入寂矣。嘗供施五百應真,有敕文,見〈文章〉、〈盛典〉二考。
楊文公
名億,字大年,建州蒲城人。真宗召拜正言,遷知制誥,諡文公。嘗奏請「法智大師」號,并請留住世,凡數啟。又設三問於法智大師,師具答,綽有餘裕。具〈文章志〉。
趙清獻公
名抃,字閱道,衢州西安人,自號知非子。為侍御,彈劾不避貴勢,京師號為「鐵面御史」。官至叅政,諡清獻。撰《法智大師行業碑》,有云:「智者才辯窮化原,時為演說開迷昏;八萬總結河沙塵,俱入天台止觀門;法智遠出揚清芬,游戲三昧真軼羣。」公帥越,適亢旱大疫,久禱不應。時神智昇法師(法智之裔)住興福;公請師迎觀音像入府治,懇禱一夕,雨如霔,疫亦息。公奏於朝,賜師所住曰「圓通」,賜號曰「神智」。
夏英公
名竦,字子喬。皇佑中拜樞密副史,封「鄭國公」,諡「英」。公為翰林時,同三藏惟[A24]淨進《新譯經音義》七十卷。嘗荅上[A25]藍溥禪師偈云:「休認風前第一機,太虛何處著思惟?山僧若要通消息,萬里無雲月上時。」嘗著〈台山三銘〉。
楊主客
名傑,字次公,無為人也,號無為子。官尚書主客郎中,提點兩浙刑獄事。傑以淨土之道為自信,繪丈六阿彌陀佛,隨身觀念。壽終之時,感佛來迎,端坐而逝。嘗撰〈天台十疑論序〉,有曰:「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云云。其於淨土圓頓之旨,可謂至矣。
胡翰林
名宿,字武平,常州晉陵人。仁宗朝,在翰林十五年,位至樞密副,諡文恭。鎮杭州日,頻謁淨覺岳法師,諮詢妙道,執弟子禮。嘗撰〈靈山天竺寺記〉,有曰:「曹溪傳於一心,天台宗於三觀」。
太史邑侯
名章,天台縣令,嘗撰〈石橋羅漢聖蹟記〉,今亡。又撰〈廣嚴寺榮羅漢長歌〉,石刻猶存。
石太常
名待問,官將仕郎、太常愽士、通判軍州、兼同監[A26]市舶、管內勸農事、騎都尉。嘗撰〈明州法智大師保恩院記〉,有曰:「師從寶雲通法師受天台智者大師教。是教也,廣大悉被,微妙甚深。全兼六度之功,盡得五時之味。義無幽而不顯,理無隱而不彰。修三止而念念不差,斯之謂定力成矣,然後煩惱可斷也;習三觀而空空不滯,斯之謂慧解發矣,然後菩提可證焉。」
胡秘書
名昉,官溫州軍事判官、將仕郎、試秘書省校書郎。嘗撰〈法智大師塔銘〉,其序有曰:「天欲久其道,世必生其人。若帝德去,微姬公、孔子,則無以垂百世常行之典;佛道衰,非思師、智者,則無以洞五時所說之文。孔子後,為儒席宗匠者,曷嘗無人?智者沒,作法門師表者,故必生德」云云。
史太師
名浩,彌遠之父。封「會稽郡王」,諡「文惠」,稱「真隱居士」,佚老於鄉。嘗撰〈法智大師贊〉,并〈保安院記〉。每過南湖,從覺雲連大師問法要,真隱曰:「師於禪律亦貫通邪?」師曰:「冰泮雪消,固一水耳。」又問:「華嚴般若,似太支離?」師曰:「支離,所以為簡易也。」真隱肅然心服。嘗撰〈師真讚〉曰:
乾道九年春,親製疏,請元菴法師為月波第一師,屢親講說。手書讚之曰:「師,教門義龍也。既為吾家師,又作此山主,願奉此地,長講天台宗教。」既而奏於朝,賜師「智海」之號焉。
沈丞相
守四明日,屈覺大師居僧職,師以老病辭。公手札勸之曰:「師行業清修,力荷宗教,是宜表正一方,紀綱諸剎,幸勿固辭!」師即領命,諸方服其清整。
皇子魏王
王牧四明,尊本空法師之道。製疏,請主資教寺。
劉殿撰
公問圓智法師:「教中一句,如何舉揚?」師曰:「即事而真。」公領其旨,自撰䟽,請主鴻祐。
李叅政
公帥越日,請悟空法師主圓通。親為疏云:「佛菩薩本自無心,有緣即應;士大夫何嫌異教?惟道是從。」人皆喜誦其語。
趙進士
名彥肅,字子敬,嚴陵人。登慶元龍飛第,洛陽之翹楚也。來謁北峯法師,論佛法大意。嘗[A27]問師曰:「如來出世,先說何法?」師曰:「示生同居,先苦諦也。」又問:「諸大乘經多奇詭駭人,來至《法華》,何其平易?」師曰:「羣機未熟,必先動盪;機熟會入,衒駭何為?」自是深識時教大旨,每稱師為「南山肉身大士」。從受《刪定止觀》,歎曰:「回天下外見,復於實際者,此書也。」初彥肅好詆佛道,嘗與僧抗議,理左語屈。及僧沒,為行喪服。門人恠問之,荅曰:「法恩逾於父母,非小子所知也。」
曾魯公
名子亮,字明仲,泉州晉江人。嘉祐中拜相,以太傅致仕。諡「憲靖」,封「魯公」。高祖楚公為四明守。魯公毓德侍下,人未之知。嘗欲至延慶寺。一夕,法智大師夢神告之曰:「明日相國來。」師因語其夢。歸聞公母,因同謁見法智。乃約曰:「果應此夢,當為檀信送供。」公後登相位,置買莊田於明州鄞縣清道鄉。
駱侍御
有〈明州法智大師贊〉。
王文穆公
名欽若,相真宗皇帝。出撫杭日,𩠐率僚屬訪慈雲大師於靈隱山中。請講《法華》及心佛眾生三法妙義。才辨清發,衣冠為之屬目。公對眾歎賞曰:「此道未始聞,此人未始見也。」師以天台宗教本末具陳於公,公為奏賜「天竺」舊名,復其寺為教,而親為之書額。又奏賜「慈雲大師」之號,復與秦國夫人施財六百萬以建大殿。公嘗致書問天台立教及解經義旨,與今古孰為優劣。師為荅之,公覽文識義,益加信喜。師又為著〈十法界觀心圖〉。天台教得入大藏,皆公之力也。
馬侍御
名亮,天禧元年出守錢塘。雅尚淨業,造天竺慈雲大師問道;師為撰《淨士行願法門》、《淨土畧傳》。
胡諫議
名則。守杭州日,屢入山問道於慈雲大師,欣領法要。為施金造山門廊宇。
崔郎中
名育才,職方司郎中。問施食之道於慈雲師,為述〈觀想〉一篇,見《金園集》。
晁[A31]待制
名說之,字以道,濟北人,自號景遷。監鹽場日,常往南湖訪明智法師。聞三千境觀之說,欣然願學,通其旨。晚年日誦《法華》,自號「天台教僧」。嘗撰《仁王般若經序》、《明智法師碑論》。見〈文章志〉。
陳忠肅公
名瓘,字瑩中,號了翁,又號華嚴居士,南劒州沙縣人。嘗為司諫,[A32]諡忠肅。立朝骨鯁,有古人風烈。因上疏論宰相[A33]章㥫,謫四明。日與明智會,因問天台宗旨。明智舉《止觀》不思議示「以性奪修,成無作行」之義,公曰:「乃知此宗,性本圓成。」又問:「現前色身,如何觀察?」明智曰:「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公曰:「世人言其死如歸,不知如歸乃失家者。」自是深達境智之妙,作〈三千有門頌〉以示明智,智可之。晚年刻意宗教,歸為明智作〈觀堂淨土院記〉,發明寂光淨土之言,宗門韙其說。《統紀》
俞著作郎
名充,嘗撰〈本誠法師法昌院記〉,謂「師有得於畢竟空中,熾然建立之義」云。
魏丞相
名杞,出鎮姑蘇。請可觀法師主北禪入門。適當九日,指座云:「胷中一寸灰已冷,頭上千莖雪未消;老步只宜平步去,不知何事又登高?」魏公擊節不已。公復與月堂法師為契,嘗問世間相常住之旨,師曰:「得非以四時代謝為疑乎?」公曰:「然。」師曰:「窮過去未來,雖有代謝,而此理常存。」公曰:「屢以問人,未若今日之可曉。」
晁侍郎
名[A34]公武。時思梵法師退處西山歸雲庵,杜門著書,嘗以經疏、語錄商[A35]榷禪教之旨,名曰《會宗》。公一見契心,為之序曰:「予聞世父景[A36]迂先生之言:『浙江東西有天台之學,通其說者無禪教之病,可以為人天眼目。小子識之!』自予聞此,三終稔矣;今見《會宗》之所述,其有合於世父之言乎!」
林和靖先生
名逋,字君復,諡和靖。嘗作詩送慈雲法師,〈謁金陵王安石〉曰:
又酬慈雲詩曰:
李刺史
名庭芝,將守台,夢神人曰:「公典天台,五祖臺下有龍頭九九和上,宜就見之。」到郡咨問,莫知其說。閩士陳白悟曰:「天台五祖昔居赤城,今處咸法師住此,生於丙辰九月九日,其龍頭九九之謂乎?」庭芝大愕,即往謁見。師為談出世道,深有契悟。以寺宇隘陋,謀遷之,庭芝首捐金帛,乃卜就東南。開基之日,獲銅磬於土中。《統紀》
李少師
名端慤,聞處[A37]謙法師之道,甚尊敬之。請主白蓮,奏賜「法真」之號。《統紀》
北海郡王
李少師請處[A38]謙法師主東掖白蓮,王欽其德,為請「神悟」之號。《統紀》
蘇文忠公
名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初除翰林,遷內翰,諡文忠。公之子迨四歲不能行,及來杭,請辯才法師為迨落髮摩頂,數日即能行。公賦詩為謝,有云:「師來為摩頂,起走趨奔鹿。」又嘗與可久法師及惠勤、清順為詩友。可久居西湖祥符,蕭然一室,清介守貧,未嘗有憂色。公當九曲觀燈,去從者,獨行入師室,了無燈火,但聞薝蔔餘香。公仰歎留詩,有「不把璢璃閑照佛,世知無盡本非燈」之句。
盧刺史
名革,守金華。溫其法師居景雲日,夏大旱。師演《金光明經》,虔叩諸天,已而甘澤徧洽。公為奏其地永為天台演教之所,賜師「法雲」之號。
吳居士
名克[A41]己,字復之,自號鎧庵。建安節使之後,曾大父遊學四方,因居婺之浦江。幼[A42]穎悟,為學無所不通。嘗讀《周官》,以為封建井田為可復。湻熙中四魁待補,歎曰:「射目中眉,事與時違。」乃去,隱於左溪。忽苦目疾,或勉禱圓通,輒云「臨危不憂,真大丈夫。」有告以「朱太醫荅杜祈公:未讀佛經,何以知其未及孔孟?」試持大士號,目疾良已,於是遂深信。讀《楞嚴》至「空生心內,猶片雲點太清」,豁如發蒙。觀山谷詩,贊美《宗鏡》,有從永明書一百卷。自公退食,一爐香因閱及兩函,寶積實師云:「此書無規矩,不若看《止觀》,令悟『境觀』二字以為几杖。」服味,既而果有悟入,因曰:「至哉規矩之說,所謂至方以方天下之不方,至圓以圓天下之不圓,識者取二書以究之,則規矩有無自有可見。」曾為《妙經》作註,自言恥與棗柏埒,謂彼弘兼麤之典,我釋獨妙之經。嘉定七年冬,終於寶山,遺言以僧禮茶毘,壽七十五。所註《法華樞鍵》、《楞嚴集解科》、《四教儀止觀大科》。晚編《釋門正統》,未就而亡,良渚宗鑑為續成之。始家人夢湛假名求寄宿,洎學教,議論多暗合,又喜其人,以為後身云。
沛江法師 了愚法師 啟增法師 聞究法師 宗圓法師 淨蓮法師 文心法師 楚泉法師 諦三法師 月良法師 允慧法師 大江法師 妙正法師 靈峯法師 善蓮法師 采極法師 致中法師 顯信法師 松根法師 淨寬法師 定三法師 普蓮法師 已上各助英洋一元
光緒十九年陽月佛隴日種敏曦謹募
天台山方外志卷第十一終
校注
[0432001] 「沈君禮」,底本 p. 218 作「沈君理」;《陳書》卷二十三.列傳第十七亦作「沈君理」。 [0432002] 編按:底本卷第十四至卷第三十之類目標題,皆為〈文章考〉。此處作「文章志」,當為「文章考」之誤。後文多有此類舛誤,不一一作校正。 [0434001] 此處底本作□,為節略之符號。所略之內容,可參閱底本 p. 564 及《國清百錄》卷第二〈陳左僕射徐陵書第十九〉。(CBETA, T46, no. 1934, p. 801, b3-6) [0435001] 《佛祖統紀》卷第九作「蔣添玫」。(CBETA, T49, no. 2035, p. 194, c27) [0437001] 此處底本作□,為節略之符號。所略之內容,可參閱底本 p. 554〈隋高祖文皇帝勅〉及《國清百錄》卷第二〈隋高祖文皇帝勅書第二十二〉。(CBETA, T46, no. 1934, p. 802, c19) [0437002] 《國清百錄》卷第三作「開皇二十一年」。(CBETA, T46, no. 1934, p. 813, a22) [0438001] 此處底本作□,為節略之符號。所略之內容,可參閱底本 p. 588〈晉王謝《淨名義疏》書〉及《國清百錄》卷第四〈祕書監柳顧言書第一百一〉。(CBETA, T46, no. 1934, p. 821, c16-17) [0440001] 「三」為底本「二」的勘誤。大中元年無閏二月,但有閏三月。《佛法金湯編》卷第七:「即位改元。大中閏三月詔曰。」(CBETA, X87, no. 1628, p. 400, a24-b1) [0441001] 《大部》指《摩訶止觀》。 [0445001] 《開元.東土集傳》即《開元入藏錄.賢聖集傳》之〈東土集傳〉。 [0447001] 「寧」字底本原闕,茲依《佛祖統紀》卷第十六補入。(CBETA, T49, no. 2035, p. 233, a23-24) [0454001] 「端夫」為底本「端」之勘誤。《佛祖統紀》卷第十作「江州太守許端夫」。(CBETA, T49, no. 2035, p. 209, a15)【經文資訊】《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 A089 冊 No. GA089n0089 天台山方外志(第8卷-第18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中國佛寺史志彙刊》所編輯
【原始資料】法鼓文理學院、中華佛學研究所之「中國佛教寺廟志數位典藏」專案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