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方外志卷第四
山寺考第五
夫僧居之稱寺者,蓋九寺之列也。昔漢明帝時佛法初至,迦葉摩騰、竺法蘭以沙門服謁見,館於鴻臚寺。次年敕𨿅陽城西雍門外立白馬寺,以鴻臚非久居之館,故別建以處之。蓋僧本西方之客,朝廷始終待以賓禮;又本以白馬負經而來,馬死葬此,故以名寺,後世僧居凡稱寺者以此。天台山水秀甲東南,而梵苑居多。古稱有七十二寺,今考《縣志》所書,惟六十二,且存廢相半,此足以驗道德之盛衰,人時之臧否也。且台民尠富,薄於檀波,僧食皆仰給於窮山;溪梁便益,則就下為田;厥土剛燥,或依崗為地,刀耕火種,力實倍之。復以山林深邃,龍崇據為窟宅,故朝風暮雨,陰晴無恆;晴多則禾不秀,雨多則稻少實,惟適中之年乃可有秋。更有處高當風者,將登而儉,謂之一夜窮田,[A1]已為魃鬼之佃民,還作狴牢之逋客。故台山之田,下田也;台山之寺,窮寺也;台山之僧,苦僧也。而糧差復倍於恆民,以故僧寺日窘而僧德日涼。其有以道德而自負者,則必深入無人之境,灰頭垢面,向折腳鐺邊自修自度。然樂則樂矣,其如像教凌替乎?或誡之曰:「曷不就本業?」則對之曰:「余役僧也,本業未暇也!」吁!僧本出世之士,今也稱役,豈不貽吾輩之羞!嘗原古昔聖君,常以道德期僧,必命當道宰官,牒請名德沙門住持,所以嚴責本寺、誡朂方來。故逢冬夏結制之後,人間無遊行之僧;解制之後,寺舍亦無專住之主。其來也,必驗戒牒以別真偽;其去也,必給由帖以考功過。有由與牒者始容掛搭,否則逐之。故寺無不律之僧,人兼定慧之學。此實住持切磋之功,有司作成之德也。今則不然,責僧以道德,而畜僧以常民,况有甚於此者!豈惟僧之恥?亦始作俑者不知尊尚釋教之恥也。然為吾徒欲處於今之世者,固當克勤本業,惟佛是務。藉山林為道具,借僧寺作資糧。衣鉢之餘無所願慕,世調不堪,置之度外。經云:「天龍恭敬,不以為喜。」為一真住山僧,庶不辜如來之恩也。今具列僧寺若干,道觀若干,菴院共若干,興廢存沒並錄之,以俟有道力者中興焉。
國清寺
在縣北一十里十一都,舊名天台。昔智者大師於陳[A2]太建七年秋九月,初入天台厯游山水,度石梁,履降南門。荏苒淹留,未議卜居,常宿於石橋。見有三人皂幘絳衣,有一老僧引而進曰:「禪師若欲造寺,山寺有皇太子寺基,捨以仰給。」因而問曰:「止如今日草舍尚難,當於何時能辦此寺?」老僧荅曰:「今非其時,三國成一大勢力人,能起此寺。寺若成,國即清,當呼為『國清寺』。」後將滅時,方標指山下處所殿堂,又畫作寺圖以為式樣,囑誡僧眾:「如此基陛儼我目前,棟宇成就在我死後,我必不覩,汝等見之。若造寺,一依此法。」弟子問曰:「此處山澗險峙,有何緣力能得成寺?」荅曰:「此非小緣,乃是王家所辦。」因囑書貽晉王,有云:「天台頂寺,茆菴稍整,山下一處,非常之好,願更仰為立一伽藍,始剪木位基,命弟子營立。不見寺成,瞑目為恨。」晉王命司馬王弘依圖造寺,山寺秀麗,方之釋宮。創寺已後,即冊為東宮。後煬帝敕揚州眾僧參立寺名,弟子智璪啟云:「昔陳世有定光禪師,亦曾見夢於先師曰:『寺若成,國即清,當呼為國清寺。』」帝敕曰:「此是我先師之靈瑞,即用,即用!可取大牙殿牓,填以雌黃,書以大篆,付使人安寺門。」實隋開皇十八年建,大業元年賜此額,李邕記所謂「應運題寺」是也。唐會昌中廢於寇火,隋煬帝與大師帖真蹟,僧清觀拾於煨燼之中,僅存一二。大中五年重建,散騎常侍柳公權書「大中國清之寺」六字,「天台佛」三字批僧清觀狀尾附,今亡。宋景德二年,改景德國清寺,前後珍賜甚夥,合三朝御書幾百卷。後燬於寇,獨大師所題蓮經與西域貝多葉經一卷,及隋旃檀佛像、佛牙僅存。建炎二年重新之。四年詔易教為禪,上方有兜率臺,左右有五峯雙澗,號四絕之一[1]。上有三賢堂,謂豐干、寒山、拾得也。有錫杖泉、香積厨、訶羅大神像,寺前有新羅園,東南有祥雲峯、拾得巖,東有清音亭。其最高處有更好亭。後巖有瀑布循澗而下,尤為奇勝。元時禪教互爭,一謂大師為開教之祖,一謂大師為禪宗,攻擊鬬訟,時有浙僧觀無我定為禪。至正辛巳,邑人胡榮甫建山門,有僧朂宗冕來主法席,於舊址建雨華亭、方丈,築萬工池。未幾,寺僧相攻,遂廢。國朝洪武甲子,大風雨作,方丈、佛殿、御書閣、鐘樓盡為摧毀,惟土地堂、雨華亭、山門僅存。至三十一年,蘊中瑄公乃移土地堂於雨華亭東,始為丈室以居。自後寺僧相繼稍稍補葺,非盛時比矣。雨華亭嘉靖庚申燬,隆慶庚午重建。大雄殿隆慶燬,萬厯乙未,本府節推劉啟元、臨海鄉宦王士崧、本寺僧會性芳,致書請杭州靈隱寺法師如通,命徒性省、如楷、真遜輩募緣重建,本邑耆民許榜捐百金為助資。萬厯壬寅,內官黨禮賫賜御經一藏、飯僧銀一千兩、建藏閣銀五百兩,僧性冲護藏建閣。
大慈寺
大慈寺在縣北二十九里十一都,舊名修禪,或名禪林,陳[A3]太建七年為智者大師建。蓋大師思修十二地,此惟厥初,實定光佛授記銀地所。直寺門巽隅,號佛隴,大師第二宴坐處。隋創國清,乃更寺為道場。唐會昌中廢,咸通八年重建。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其法堂曰「淨名」,以大師嘗講是經故也。又有大師所供普賢及手書《陀羅尼經》、隋朝所賜寶冠。有「潄玉亭」,又有虞世南所書《華嚴經》,紹興中為秦檜取去。國朝洪武十七年八月,殿宇為風雨所壞,僧德興重建,臨海楊畋為之記。張性中〈遊佛隴記〉有高麗銅鈴杵,永樂初尚存。
天封寺
在縣北五十里十一都,陳[A4]太建七年智者大師建。初大師入山,見一老父告云:「師卜菴,遇盤石可止。」其後果如所告,遂結廬焉,因自號「靈墟」,蓋第五思修地。其注《涅槃經》處號智者嶺,中有卓錫泉。北望一峯摩雲,即華頂也。隋開皇五年賜號靈墟道場,漢乾佑中改智者院,宋大中祥符元年改壽昌寺,治平三年改今額。舊有瑞雲閣。
善興寺
在縣東北六十里十一都,舊名華頂圓覺道場。晉天福元年僧德韶建。蓋智者嘗宴坐於此,故上有降魔塔、伏虎壇、鬼疊石。又有太白書堂、甘泉先生居,𡻕久蕪翳。舊傳又有葛玄茶圃、王羲之墨池,然無所據。宋治平三年改今額。國朝洪武四年,燬於火,大殿、山門獨存;十年僧宗濟重興復廢。隆慶間括蒼僧真空、真性者結茅於此,禪誦六時;甘苦與方來者共,四方仰之。今其孫性裕者能繼其業。未幾,燬於火。復鼎新之,欲為鐵瓦殿,尚未卒業。
寶華寺
在縣東六十里四都,舊名太平。唐乾符二年建,宋治平三年改今額。
禪林寺
在縣西南一十五里十九都,舊號龍山集雲院,隋智者大師建。唐天寶六年改龍山為始豐,宋乾德二年號龍山崇修院,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
東安隱寺
在縣東六十里一都,舊名「隱嶴」。漢乾佑三年建,宋治平三年改今額。
石橋寺
在縣北五十里十五都,舊傳五百應真之境,又有方廣寺隱其中。宋建中靖國元年建,後燬於火。紹熙四年復新之。中有應真閣;妙音、響空、瞻風、伫真、許來、方廣、先照諸亭俱廢,惟曇花亭獨存焉。萬厯甲辰,錢塘居士葛一鵬重新之。
普慶寺
在縣東北三十里十都,舊名保興福慶院。晉天福四年建,宋治平三年改今額。
慧明寺
在縣東北六十里五都華頂峯上,舊名「慧日」,俗又呼「東峯」,梁乾化元年建。宋治平三年改今額,後廢。今之慧明不知其所始,豈華頂廢後更徙於此耶?智者大師所書《陀羅尼經》四卷,舊在大慈,今傳於此。宋時已亡失,惟留其一。嘉靖間又為譚海憲取去,今所存是宋元通法師補書者。
崇法寺
在縣東五十里五都,五代願齊法師建。吳越國王賜師號崇法,寺因名焉。
大智寺
在縣東五十里四都,宋開寶七年建,太平興國初賜號大明,治平三年改今額。
護國寺
在縣西北三十里十四都,舊名「般若」。周顯德四年建,蓋僧德韶第九道場。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後錢太師忱家乞為香燈院,加「廣恩」。
白巖寺
在縣西北三十里十四都,宋末,僧普耀初憩此地,有神江白郎告曰:「此吾居也,以師德業尊廣,願推此室相奉。」遂呼「白巖」。隋大業中,僧純陀徙平地五十步。唐貞觀十年賜號白巖寺,會昌中廢。咸通二年重建,加「咸通」。宋大中祥符六年改賜「玅智寺」,今復為「白巖寺」,舊有列秀亭及王羲之墨池存焉。
大同寺
在縣東北九十里十一都。舊在嶴西,名菩提大同,周顯德五年建,後徙今地。宋治平三年改「大明院」,今復為「大同寺」,宋如菴主塔於此。
太平寺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十一都白雲峯側,舊名「雲峯」,梁乾化元年建。前對香爐峯,又有宴坐峯石,石鼓、石牀、看經臺,皆智者大師經行處也。舊有雷峯堂并白雲堂,宋太平興國五年改今額。洪武初年廢,永樂間重新,復廢。萬厯間檇李太史馮開之贖田,命僧重建,今尚寢如。
無相寺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二十三都,舊在瑞龍,巖北名戲龍。唐咸通二年建,時有僧師簡以杖叩臥龍起雨,故名。遠近勝槩凡十:瀑布潭,石門徑,鹹水澗,瑞龍、天柱、香爐、紫凝、應澤五峯,寶陀、羅漢二巖。宋祥符元年改今額,治平中,徙今處。
寒巖寺
在縣西七十里三十六都寒石山,舊名「崇福」。梁開平元年建,蓋寒山子棲遁處。周顯德中,改「聖壽」,昭儀孫氏重新之。由明巖北五里而上,四山聳秀,水流亂山間,鏘如佩環;院宇周匝,並置巖下,窗扇軒戶開闔於烟雲紫翠中。故南山之標勝者,推寒、明二巖。宋大中祥符二年改「福善院」,今為「寒巖寺」。
明巖寺
在縣西南七十里三十三都,舊名「雲光院」,號「暗巖」。周顯德四年,吳越昭儀孫氏捨資,俾天台鎮將陳希靖建,即僧全宰棲禪處。更名「明巖」,介居巖谷間。道狹不容軌,入門兩石夾峙,號石門。前對幽石,橫敞飛閣,巖竇嵌空。堂宇半居巖下,大槩如寒石山。宋開寶七年陞為寺,祥符元年改「大梵」。國初歸併,今復為「明巖寺」。有十景:雲棲洞、攝石、八寸巖、初來菴、瀑布水、索幽石、重巖洞、門響巖,舊傳寒山、拾得隱身之地。今巖中有人跡,髣髴俗稱閭𠀉太守云。
萬年報恩寺
在縣西北六十里十五都,唐太和七年,僧普岸建。《圖經》云:隋大業二年建。初,晉興甯,僧曇猷憩此。四顧八峯回抱,雙澗合流。八峯謂明月、娑羅、香爐、大舍、銅魚、藏像、煙霞、應澤;以為真福田也,遂經始焉。會昌中廢。[A5]大中六年號「鎮國平田」。梁龍德中改「福田」。宋雍熙二年改「壽昌」。建中靖國初,火,崇寧三年重建,號「天寧萬年」。紹興九年改「報恩廣孝」為「光孝」,今復為「萬年」。先是,宋[A6]大中祥符、天禧中,累賜袾衣寶蓋及御袍曳履,諸珍玩甚眾,故有「親到堂」。以仁宗賜衣時,如朕親到之語,故名。有玅蓮閣、覽眾亭。湻熙十四年,日本國僧榮西建山門,兩廡仍開大池。香積有釜極深廣,世傳闍提首那尊者所鑄。東南十里有嶺曰羅漢,巨杉偃蹇,絜之大百圍;凡供五百大士,於是邀請。寺後過溪有西天大師菴,生身尚存。萬厯十五年,慈仁明肅皇太后頒賜藏經并紫方袍,僧明曌弟子真秀相繼主其事,建尊經閣并法堂、禪室。
淨慧寺
在縣西九十里,舊名「寶慈」。唐乾化元年[1]僧景瑫建,蓋天台十大剎之一也。舊為隋高僧飛錫處,及是,瑫卓菴,[A7]已而造寺,燃柏香密禱,以煙至處為址焉。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舊傳葛玄嘗植蘆數本,故今寺前有蘆峯。
澄深寺
在縣北一百三十里十一都,舊號「澄明」,宋治平三年改今額。
廣嚴寺
在縣西五十里二十九都,舊名「長瓏」,唐光啟三年建。凡三徙至今地,宋治平三年改今額。舊傳寺鑄一鐘屢不就,有老嫗施一錢,投於冶中,鐘即成,而錢宛然在焉,號「貧婆鐘」。有懷容羅漢真身在焉。
真覺寺
在縣北二十三里十一都,隋開皇十七年建,智者大師葬焉。龕前置雙石,塔號「定慧真身塔院」。有繪像與所賜方袍,今亡。宋祥符元年改今額,後久廢。隆慶間僧真稔重興佛殿、僧房。
高明寺
在縣東北二十里十一都,按《舊經》本名「高明」,唐天祐七年[1]建。今攷所藏錢氏遺墨,乃清泰三年,號「智者幽溪道場」。今殿前有石經幢,刻云「天福二年,捨入幽溪禪院」,可驗也。宋大中祥符元年改「淨名」,不知何時復今額。古老相傳謂:先此惟喬木參天,薜蘿翳坎,麏䴥是居,樵牧罕至。智者大師時居佛隴講《淨名經》,忽經為風飄,翩翩不下。乃杖錫披荊,尋經所詣。行五里許,風息而經憩此。大師觀斯靈異,復愛茲山峯巒秀發,清溪鑒心,乃即其地以營淨居。「智者十二剎」,此其一也。故其後或寺稱「淨名」,堂名翻經,皆不忘大師之遺意也。嘉靖間居僧失守,寺隨田廢。跡之不可泯者惟石經幢,神之不可欺者惟玄應君。而萬厯丙戌春,燈因訪大師遺踪,一覩茲山,即有終焉之志,乃謀於檇李馮太史開之公。菩薩宰官不忘佛囑,即捐俸金,贖而施與。丙申秋始謀建,大殿及以僧房煥然一新,四明屠儀部長卿為作〈祖堂記〉,備述其事。寺之西南隅則玅峯先師之塔在焉,獅回象顧,宅兆頗吉。馮太史有塔銘,以示不朽。
慈聖寺
在縣西北八十里十五都,舊名「蹟聖」,宋治平三年改今額。
九明寺
在縣東北三十里十都,漢乾化二年[1]建,蓋智者大師宴坐九折道場。宋治平三年改「仁壽院」,今復為「九明寺」。
大覺寺
在縣東南一十五里六都,宋乾德三年建。初號「華嚴道場」,治平三年改今額。政和甲午有謝道人者,精於陰陽,嘗欲以寺之支壠就鄉豪易田數頃,不售。遂與寺僧為藏基,香積不絕,靈應如響,緇流仰給,異哉!國初廢而復興。弘治中,有謀為葬地者,倩人焚之,寺遂廢;今復興之。
資福寺
在縣東四十五里一都,舊名「清化」,赤烏二年建,宋治平三年改「興化」。隆興初,參政賀允中乞為香燈院,改今額。國初廢,今重興。
長壽寺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十一都,唐清泰元年建,宋祥符元年改「普光院」,永樂初廢,復興。
闡法寺
在縣南五里二十都,晉黎護將軍劉玄捨宅建,名「建平」,舊傳玄因遇雨感金錢之異建。寺元在縣南五十步,後有鴿子和尚徙今地,號「鴿子道場」。寺側有靈龜峯,又有綴石,坡陀迤邐,草木蒙茂;左右溪流縈帶民居,皆桃花熙春,彌望如綺錯焉。宋祥符元年改今額,紹定四年,縣令潘晉孫篆額。洪武初廢。後許原平捐資助建,煥然一新,與舊無異也。
寧國寺
在縣西四十五里二十九都,梁普通三年僧智達斬荊結廬。每誦經則羣鶴翔空,紫雲覆頂,故山名紫凝。後建寺,名「棲禪」,唐會昌中廢。大中五年重建,宋祥符元年改今額。天聖四年僧居昱新之,號「法華」。國初廢,今重新之。
普門寺
在縣西南七十里二十四都,漢乾佑三年建,宋祥符元年改「福應」。蓋僧德韶第六道場,今復為「普門」。
慈雲寺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十四都,舊名「安國雲居院」,晉天福元年建,蓋僧德韶第二道場。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隆興初併入護國。有雙松亭,今廢。國初,寺廢。萬厯間僧真清講懺於此,弟子如惺繼講業而重新之。清法師塔於寺左峯下。
天宮寺
在縣西三十里十三都,舊名「旃檀瑞像院」,吳越時,僧德韶建。號第十一道場。宋祥符元年改今額。國初廢,後重興。
東廣福院
在縣東二十五里七都,舊名「靈水菴」、「唐刺史奚承芳香燈菴」,宋寶元二年建。治平三年改「壽聖」,紹興三十一年改今額。國初廢,今復興。
水陸寺
在縣西三十里二十三都,宋太平興國四年建。熙寧三年改「壽聖」,紹興三十一年避高廟尊號,改「西廣福」,今復為「水陸寺」。
寶興寺
在縣西南五十七里三十二都,舊名「寶壽」。漢乾佑三年建,宋治平三年改今額。
興教寺
在縣南三十里二十一都,初有孜禪師於此結廬,以其眾峯回抱,名「回巒菴」,後更為院,宋祥符元年改今額。國朝洪武初廢,成化中楊禪師重復新之。
翠屏寺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二十一都,唐乾符二年建。先是,吳赤烏中有周禪師居此,以山如屏峙,名「翠屏菴」。宋治平三年改「淨安院」,今為「翠屏寺」。《赤城舊志》載,淨安院田七百六畝,地一百八十二畝,山一千二十四畝;萬厯十五年為居僧海洪、海應、海寅輩佃典略盡,寺幾廢。至二十七年,住僧如朗偕孫寂慶、照拱、照妥捐資,贖還田三百五十畝,地一百餘畝,山一頃十畝,稍稍輯復。他日中興之漸,在慶輩此舉矣。
開巖寺
在縣西南四十里二十四都,梁普通三年建。初有異僧擘開此巖,六瑞繽紛如雪,遂賜額曰「天花尊者開巖院」。唐會昌中罷,周顯德六年西土長臂尊者全泰重建,改「泗洲禪院」。宋祥符元年改「鎮國院」,洪武中廢,今重興,復為「開巖」。
文殊寺
在縣西四十里十一都,晉天福二年建。宋治平三年改「禪智」。國初廢,今復為「文殊」。
永福寺
在縣西四十里三十四都,唐咸通四年建。舊名「靈瑞」,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國初廢,復重新之。
景福院
在縣西二十五里十四都,周顯德七年建。蓋僧德韶施茗處,故至今呼為「茶院」。宋開寶三年,賜號「崇福寺」,祥符元年改今額,國初廢。
崇善寺
在縣北五里赤城山下,晉太元元年建。先是,興寧中僧曇猷依巖造寺,號「中巖」,後以多赤蟻徙平地。宋大中祥符元年改「崇善」,政和八年改「玉京觀」。未幾,仍舊。放生池在焉。國朝永樂中,僧一元重建佛殿。山門廊廡近為大風雨所壞,僧徒逃散,田地悉為豪右所佔,無復重興時矣。
普光寺
在縣西北三十里十四都,蓋僧德韶第十三道場,舊名「大覺普光塔院」。宋祥符元年改「慧覺」,復為「普光塔院」。或謂韶國師分塔於此。
西安隱寺
在縣東北四十里十一都,舊名「臻福」。宋建隆三年建,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前有雙溪五峯,頗為幽勝。今廢。
清心寺
在縣東十里十一都,有山名招隱,下有石泓如釜。昔智者大師放螺溪中,舊號「螺溪院」。今有螺如巨蠣,或出沒焉。宋治平三年改今額。
崇報寺
在縣東北二百五十步,舊號「接待院」。紹興五年,內侍陳良弼丐為薦福之地,賜「顯寧崇報院」。後廢其址,為豪右所佔,今移額於關嶺下。
傳教寺
在縣東北一十里十一都,宋乾德元年建。五代時僧羲寂於此演天台教,故名。大中祥符元年改東定慧院,邑西有普賢院,亦號定慧,呼為西定慧,今廢。
寶相寺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十三都,舊名寶國華嚴院。吳越錢王時僧德韶建,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今頹毀。
鷲峯寺
在縣西五十里三十一都,舊名峆嶺菴。唐大中三年僧懷玉建,宋咸平三年改今額。今廢。
證教寺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十一都,舊名無量壽塔院。宋建隆元年建,蓋僧德韶第十道場,後於此示寂。祥符元年改今額,今廢。
瀑布寺
在縣西北十五里十二都,瀑布之側,宋元嘉二年僧法順建,久廢。
隱岳寺
在縣東五里六都,鳳凰山之西,梁大同元年西域梵僧建。隋大業元年廢,唐貞觀元年重建,今廢久。
白馬寺
在縣西十里,陳時建,唐會昌罷。
飛霞寺
在赤城山腹,梁岳陽王建,其後僧定光居之。梁亡,寺廢。
佛窟寺
在三井西峯上,遺則卓菴居之,唐會昌中廢。後為昭慶院,元復為佛窟寺,今廢。
實相寺
在縣西南七十里二十五都,舊名彌陀塔院,蓋僧德韶第七道場。周顯德中建,宋大中祥符元年賜額,今廢。
西竺院
在縣西北四十里十一都,舊名國泰。唐大中十年建,蓋智者大師著《止觀》之地。前有溪流,亦號幽溪道場。宋大中祥符元年賜額,今廢。
赤巖寺
在縣南一十里二十都,舊名寶壽觀音院。周廣順初建,宋治平三年改明聖院,後為赤巖寺,今廢。
金繩院
在縣西五十里二十八都,實棲禪支院,宋慶厯中賜額,廢。
秀巖寺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十四都,舊名西雲。晉天福八年建,蓋僧德韶第三道場。宋祥符元年改額,今廢。
永寧寺
在縣東北十五里十一都,舊名普寧。周顯德四年吳越王建,宋治平三年改今額,今廢。
桐溪寺
在九峯山,支遁、逸少曾遊,今廢。
西定慧院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十四都,漢乾佑元年建,蓋僧德韶第四道場。宋祥符元年改今額,今廢。
淨居院
在縣西北十三里三十三都,舊名華嚴菴,蓋僧居月誦此經處。宋治平三年改今額,今廢。
金文藏院
在縣西北六十里十五都,蓋萬年支院。漢乾佑三年建,宋咸平二年賜今額。太宗嘗賜大藏經五千二百卷,護飾甚偉。建中靖國初燬。
普慈院
舊在蓮花峯頂,名大慈院。開寶七年建,治平三年改額,熙寧三年徙縣西北二百步。今廢,基為豪右所佔。
淨名院
在縣北五十里十一都,舊名「通玄定慧」。周顯德四年建,蓋僧德韶第一道場。宋大中祥符元年改額,今廢。
金錢院
《赤城舊志》載,無考處所。今三十六都有資聖寺,近廢,舊志不載。
金地菴
在縣北二十五里十一都,晉開運三年建。以梁大同初,僧定光卓菴居之。巽峯有枯石數片,屹然林莾間,謂之「招手石」。古語云:「定光金地遙招手,智者江陵暗點頭。」其菴久廢,今所遺者,茆茨也。
石橋菴
在石梁之左,曇猷厥初修道遺址。宋令丁大榮易置為「龍君祠」,久廢。嘉靖間,僧真琥復建為菴,其徒通乾、達曇、性○又增廣之。萬厯八年,燈侍百松,先師講《法華》於此,靜夜每聞方廣有鍾鼓之聲。
宿佛菴
在四顧坪,正德間佛樹禪師剙。樹,京僧也,募太監張公永裝五百聖僧像,時結茅於此。萬厯間僧性珠徒理殊新之,掘地得白磁瓶一,并磚刻《心經》,題云「沙門佛樹識」,可驗也。而臨海王司寇顏為「宿佛」,蓋為是也。
萬松菴
去石梁西五六里,土名「道人坑」,昔為有道者所居,故名。嘉靖間,老僧明賢(字隱山)者重新之。老僧雖龐眉皓髮,而钁鑠過人,類有道人之風。其徒草堂如芳、素菴如彬、融心如圓,皆為法師。今真定海藏繼居,而香火是賴。
修隱菴
去石橋五里,普陀僧如珂建。珂為大智弟子,智嘗有志歸老天名,後示寂海潮。珂為乞慈谿馮方伯,以終師志。王邑侯顏曰「修隱」,沈外翰顏其嶺曰「松雲」,燈為聯曰:「林間野石松為佀,石上枯藤雲作衣。」可想見也。山陰劉仲倩特倩二居士建館,攝靜於此。館與華峯對,燈為顏曰「賓華」,仲倩自聯曰:「燈王座借來三萬,香積飯擎出一盂。」
圓通靜居
在石橋菴左。僧性悟偕錢塘葛君修曇華亭,而尼僧性慧建菴於此,延悟戾止。燈每游石橋必假居之,聞石梁瀑聲隱隱靜定中,故為命名,為之聯曰:「水在石梁宣般若,洗空萬劫之塵心;僧於方廣習圓通,養長一生之聖種。」
真福菴
在石橋菴後,後僧達 建。[A9]凡僧俗禮石梁者,必先於此濯足更衣。邑侯王公顏為「真福」。
寂光菴
去石橋五里許,土名遙尖,萬厯六年僧真隱建。
寶福菴
在縣西三十五里十六都,今廢。
斷橋道場
在縣北七十里十五都,宋開寶元年建,太平興國五年廢。
蓮社
在崇報寺西。宋嘉泰元年更旱不雨,縣令丁大榮率緇徒詠《蓮經》於公宇;踰時雨作,因度地建堂,名「蓮社」。仍榜門之外曰:「為民祈福之所」。凡遇水旱,祈禱於此。後廢,為豪右所[A10]佔。
碧雲菴
在十一都聖蹟石傍,土名「仙人鞋」,僧如宗剙。
聖蹟菴
與碧雲菴鄰,僧如應重興。
圓覺菴
在縣西三十里二十六都平頭潭。
鍾福菴
在縣東門外。
崇善菴
舊有靈溪館,在縣東二十五里,邑人奚蒙因其地而建之,招僧施茶,以濟行旅。
觀音堂
在縣東一里九都,舊有觀音堂,在山川壇之右、仁壽坊側邊。
臨清堂
在縣南門外。
宮觀
桐柏宮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十二都,唐景雲二年為司馬承禎建。回環有九峯,玉女,臥龍、紫霄、翠微、玉泉、蓮華、華琳、香琳、玉霄是也,宮當其中。自福聖觀北盤折而上,至洞門,一望佳景豁然。《道書》云:桐柏金庭洞天,即王子晉所治。中有三橋,一見二隱;木則蘇玡琳碧,泉則石髓金漿;人得食之,後天不老。《真誥》云:「吳有勾曲之金陵,越有桐柏之金庭,三災不至,洪波不登。實不死之福鄉,養真之靈境。」吳赤烏二年葛玄於此煉丹,故今有朝斗壇。齊永嘉元年[1],征虜將軍沈約、一千餘人[A11]弃官,乞為道士,居之。唐睿宗景雲二年敕為承禎置觀,號「桐柏」。方置堂,時有五色雲(見《唐史》),記以為祥。禁封內四十里無得樵採,五里不許遷葬。徐靈府《小錄》[2],煉師所居,黃雲嘗覆其上,故有黃雲堂、元晨壇、煉形室、鳳軫臺、朝真壇、龍章閣。又有眾玅臺,以篆、隸、八分三體,寫《道德經》於巨幢,置臺上,故名。堂下有醴泉,極甘,可以愈疾。太和咸通間,道士徐靈府、葉藏質新之,元稹、劉處靜為記。五代梁開平中,改「桐柏宮」。周廣順二年,朱霄外建藏殿。宋大中祥符元年改「桐柏崇道觀」,政和六年又於後山建徽宗元命殿,一如宮制,瓦用青色琉璃。於梭溪上建二橋,橋上搆會仙亭,直南嶺表建洞門一座。內則方丈、齋堂、雲堂、土地堂、三真殿。又有上清閣、御書閣,閟三朝宸翰及高宗所臨晉唐帖。紹興二十二年楊和王存中重建[A12]三清殿,曹開府勛建三門。曹又於觀北結菴,賜號「冲嗇」。宮中為院六,一曰經藏,二曰三元,三曰延賓,四曰清虛,五[A13]曰白雲,六曰浴院。屢朝宣賜,則有宋太宗、真宗御書共五十三卷,祥符中御衣四事,高宗史漢事實《翰墨志》。用高麗僧統所織成經簾二帙,裹吳越國王所捨銅像天尊一十身,連金銀銅所鑄火燄臺座,檀香三清像一龕,計二百六十身;玉花八株,銅三清像,金銀字經二百函;睦親宅昭成太子宮聖蹟四十軸,厯代珍襲供奉。至國朝吳元年[1]遘火,化為𠀉墟,惟檀香像一龕存焉。洪武中,道士金靜觀、提點吳惟敬相繼營建。永樂十年道紀鮑了靜又加新之,其間架規模崇飾艷麗,去舊為遠。至今且百餘年,道眾貧匱,殿宇日就頹壞。宮中碑刻無慮十數,獨崔尚所作碑頌,韓擇木八分書古今珍尚,今亦無存矣。其復改「桐柏宮」,當在本朝,但不知何時耳。
佑聖觀
在縣東一百步玅山上,即玄帝廟,舊係城隍廟基。宋南渡後,曹開府勛建觀,而境民崇奉,香火不廢。韓擇木斷碑在焉。
元明宮
在縣西北二十八里,桐柏觀之東北。徐靈府《小錄》:由桐柏北上一峯可五里許。唐長慶元年,靈府定室於此。寶厯元年賜號「方瀛」,宋大中祥符元年改額,今廢。萬厯庚子釋子受行結茅於此,竟為釋氏宮。
洞天宮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玉霄峯。唐咸通間,道士葉藏質創道齋,號「石門山」,居十三年,奏為「玉霄宮」。周廣順元年朱霄外建三清殿。徐靈府《小錄》云:道士陳寡言嘗隱於此,號「華琳」。有經鐘二樓,經皆咸通十一年書,後題云:上清三洞弟子葉藏質為姚劉四娘造,永鎮玉霄藏中。宋祥符元年改今額。有禹鐘,高三尺,狀如鐸,上有隱文。又一大鐘,漢乾佑二年鑄,今廢。
仁靖、純素二宮
在桐柏觀左右。元至元間,桐柏道士王足菴,遇世祖宣授「仁靖純素真人」,遂於其右,舊白雲觀基,建純素宮;又於其左,即曹開府冲嗇菴基,建仁靖宮,今廢。
迎真宮
在縣東十步,其址今併為布政分司。
福聖觀
在縣西北十五里,桐柏山西南瀑布巖下。赤烏二年為葛玄建,初號「天台」。額乃玄飛白書,王右軍評其書如鳥鵲勢騫巑屼。東北連丹霞洞,有仙人拍掌巖。西北枕翠屏,上有三井,號三絕之一,洩為瀑布,蔽崖而下,狀似垂蜺數百丈,有濺珠亭。觀前對靈溪,觀中引瀑布縈繞廊院、灌注池塘。宋元嘉嘗於此剏瀑布寺。東北一百五十步,有柳泌使君宅,號「紫霄山居」,今皆蕪歿,惟玉清行刻「流水巖」。洪武間大水瀉出,而字多不辨矣。又有隱真中峯,蓋梁徐則所居之處。唐咸通中,刺史姚鵠因建老君殿,得玉簡,上之,刻曰:「海水竭,台山闕,皇家寶祚無休歇。」詔付史館。宋大中祥符四年改今額。天聖五年遣中侍投金龍。有布衣孟合附詩以進,詔重新之。紹興十一年置九天祠(按《眾真記》夷、齊死為九天僕射之說)。三十年,楊侍郎偰妻趙,以老君殿建三清殿。陳古靈襄皇[A14]祐間來遊瀑布,命名「習養」,有記。嘉泰二年令丁大榮立碑,刻「習養之瀑」四字於石崖上,國朝初,併入桐柏。
白雲昌壽觀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桐柏觀西,唐大中六年建,舊名「白雲菴」。宋乾道四年,內侍鄺守寧弃官入道,乞改菴為觀,遂賜今額。鄺後於觀側,自剙「白雲菴」,今俱廢。
玉京觀
在赤城玉京洞天之右,宋政和八年賜額。建觀未幾,中廢。嘉熙改元,朝廷設醮祈禱,天使詣投龍簡籍地,行禮殊虧,昭事時冲靜大師高惟幾闢田度址、興建觀宇,觀玅演道大師范善遷同盟助就,郡守張號奏撥公田以助堂廚,御前宣賜沉香、斗真、鐘磬,及御書觀額、拱辰殿扁,安鎮觀門。正殿崇奉徽宗本命聖君,名「清平萬壽殿」,縣令姚德輝敘其事,今廢。
淨元觀
在縣東三十里五都,今廢。
聖壽院
在桐柏觀西,舊名延壽。周廣順元年,朱霄外建,宋治平三年改今額,今廢。
玅樂院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十二都,即「王喬仙壇」。前有石泉,名醴泉。泉南有上真亭,去亭東二十步有八角井。壇東有太子菴,西有朝斗壇,南去百步有吹簫臺,北去三十[A15]步有瀛峯室。唐僧靈一有〈題王喬觀傅道士所居〉,今無此觀,其景意疑即「玅樂」也。舊有銅鐘,自桐柏移來,上刻唐景龍二年所鑄,今已廢。
法輪院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桐柏觀西。吳赤烏元年葛玄卓菴於此,感三真人降,授以《貞一勸誡法輪玅經》,遂名臺曰「降真」。漢乾佑中,錢氏復為朱霄外新之,仍造檀香像一百軀。宋祥符元年改今額,元至順間重修,翰林學士虞集記。今廢。
法蓮院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十二都,唐咸通六年[1],道士葉藏質建。以層巒疊出,狀似蓮花,故號蓮峯道院。宋治平三年改額,今廢。
昭慶院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舊名「佛窟」,唐大中六年建,蓋僧遺則卓菴之地。唐會昌中,廢。後道士劉處靜剙「聖祖殿」,越州刺史李褒奏聞,賜號「道元」,張仁穎為記。宋祥符元年,昭慶中有七星閣,唐咸通中物也。
赤城全真道院
在縣東二百二十步,今廢。
鶴峯全真道院
在縣東十五里十都,元大德九年道士徐光孚建,廢。
紫霄道院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舊志所載,莫攷都址。
桃源道院
在縣西南一十五里二十都,至元間,道士陳貫道建,今廢。
熙寧道院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宋咸湻七年,道士徐自明建,今廢。
養素道院
在縣治之北,至元間,道士王中立建,後廢,基為豪右所佔。
松隱道院
在縣西二里二十都,即曹忠靖勛松隱園,今廢又興。
延真菴
在縣西七里十二都落馬橋,今廢。
思真菴
舊志:元至元間,道士石好問建。今無考處所。
臥雲菴
在縣西北三十里十二都瓊臺之側,至元間,道士周正中建,久廢。
奉化縣岳林寺本泉和尚助英洋伍元
高郵州華藏寺竹林和尚助英洋肆元
天台山方廣寺授慧和尚助英洋叁元
萬年寺成蓮和尚助英洋叁元
光緒拾九年桂月佛隴真覺寺敏曦募刻
天台山方外志卷第四終
校注
[0147001] 據《元豐九域志》載:「柳公權書額時,以齊州靈岩、荊州玉泉、潤州棲霞、台州國清為四絕。」(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元豐九域志.卷五.頁四十八,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0155001] 唐朝無乾化年,後梁有乾化年號,乾化元年為西元911.06.05-0912.01.26。(參照 DDBC 時間規範資料庫) [0156001] 唐哀帝天祐年號只有四年(904-907),同時期的南吳天祐七年為西元910年。(參照 DDBC 時間規範資料庫) [0158001] 漢無乾化年,後梁有乾化年號,後梁乾化二年為西元912.01.27-913.02.13。(參照 DDBC 時間規範資料庫) [0168001] 「開寶」為底本「開皇」的勘誤。宋朝無「開皇」年號。參照底本 p. 163。 [0173001] 編按:南齊無「永嘉」年號,疑是「永明」。 [0173002] 《小錄》即《天台山記南嶽小錄》。 [0175001] 明朝的前身是由朱元璋在1364年建立的西吳政權。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將龍鳳年號改為吳元年。1368年1月23日,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國號「大明」。(百度百科:明朝,2012.11.13) [0180001] 《赤城志》作「唐咸通十三年」。(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赤城志.卷三十.頁十一,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經文資訊】《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 A088 冊 No. GA088n0089 天台山方外志(第1卷-第7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中國佛寺史志彙刊》所編輯
【原始資料】法鼓文理學院、中華佛學研究所之「中國佛教寺廟志數位典藏」專案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