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律異相卷第四十八([21]禽畜生部中蟲畜生部下)
- [25]金翅一(二事)
- 千秋二(一事)
- 雁三(三事)
- 鶴四(一事)
- 鴿五(二事)
- 雉六(一事)
- 烏七(四事)
金翅[26]第一
- [27]
- 生住所資一
- 正音王死相二
[28]生住所資一
金翅鳥有四種。一者卵生。二者胎生。三者濕生。四者化生。皆先[29]大布施心高凌虛。苦惱眾生心多瞋慢。生此鳥中。有如意寶珠以為瓔珞。變化萬端無事不辦。身高四十里。衣廣八十里。長四十里。重二兩半。食黿鼉[30]魚鼈[31]以為[32]揣食(涅槃經云能食能消。一切龍魚金銀等[33]寶唯除金剛耳)洗浴衣服為細滑食。亦有婚姻。兩身相觸以成陰陽。壽一劫或有減者。大海北岸一樹名究羅瞋摩高百由旬。蔭五[34]十由旬(樓炭經略同)樹東有卵生龍宮卵生金翅鳥宮。樹南有胎生龍宮胎生金翅鳥宮。樹西有濕生龍宮濕生金翅鳥宮。樹北有化生龍宮化生金翅鳥宮。各[35]各縱廣六千由旬。莊飾如上。若卵生金翅鳥飛下海中以翅搏水。水即兩披深二百由旬。取卵生龍隨意而食之(華嚴經云。此鳥食龍。所扇之風若[36]入眼人眼[37]失明故不來人間)胎濕化亦復如是(涅槃經云唯不能食受三歸者)有化生龍子[38]三齋日受齋八禁。時金翅鳥欲取食之。銜上須彌山北大鐵樹上。高十六萬里。求覓其尾了不可得。鳥[39]聞亦受五戒(出長阿含經第十九卷。又出增一阿含第十五卷。大智論華嚴經。亦見[40]也)。
千秋第二
[1]千秋生必害母
千秋。人面鳥身。生子還害其母。復學得羅漢果。畜生無有是智及有尊卑想。不受五逆罪(出婆須蜜經第八卷)。
雁[2]第三
毘舍離獼猴江側有蒜園。偷羅難陀比丘尼。去園不遠。園主問言。阿姨欲須蒜[5]耶。比丘尼即與沙彌尼式叉摩那尼。數數往索蒜。遂都盡。其主委園而去。佛說本生。昔有一婆羅門。年百二十形體羸瘦。其婦端正無比。多生男女。此婆羅門繫心其婦及諸男女。初不捨離。以此愛著情篤。遂至命終[6]便生雁中。其身毛羽盡為金色。以前福因緣故自識宿命。我以何方便養活此男女使不貧苦。日日來還日落一羽而去。兒見如是不知因緣。即共議言。我等寧可伺其來時。方便捉之盡取金羽。如其所計盡拔金羽。羽盡更生白羽。佛告諸比丘。欲知爾時婆羅門死為雁者。豈異人乎。即園主是。其端正婦者即比丘尼是。男女者即式叉摩那沙彌尼等是(出四分律二分第三[7]卷)。
鶴[18]第四
鴿第[25]五
雉第六
烏第[41]七
[2]烏王甘蔗所領四烏使至沙竭國一
波斯匿王有四大臣。拜為[3]將。合四部兵欲伐小國。四臣見佛稽首足下。世尊問之。仁等何去。具以事答。我等之身為此國王多所興立常畏危命今當攻伐。世尊讚曰。善哉諸賢。是為報恩而有反復。不但今世為此國王。過去世時沙竭之國。有諸烏眾而來集會止頓其國。烏王名曰甘蔗。主八萬烏。烏王有婦名[4]舊[5]黎尼。懷軀惡食至誠白王。我身小發欲得善柔。鹿王肉食乃活不爾者死。於[6]是烏王聞其音聲合會烏眾。汝等當往沙竭國。[7]沙竭國王有大鹿王。名曰須具。欲得其肉。四烏應募。吾等堪任。不惜身命當辦此事。於時四烏數至會所。時國王子見烏恐懼。馳還白王。我見四烏色像若斯。數來鹿苑。王即勅人令捕。烏師造立方便張羅捕烏。輒以獲之生上國王。王問四烏而呵罵之。汝等何故數來至此。犯吾境界。烏言曰。唯然天王非我所樂。有王名曰安住。其婦受胎。欲得須具善柔鹿肉。彼王遣來。受其君教。時[8]國王愕然怪之。自受王教作此方計。投棄軀命誠非所及。欲求俗人有此反復。受君父教尚不可得。況鳥獸乎。王告諸烏。今赦汝罪(出蜜具經又名俱薩國烏王經)。
昔有烏名曰拘耆(梁言赤嘴烏[11]也)遊在叢樹產[12]乳諸子在於樹上。時拘耆與一獼猴共為親厚。時叢樹間有一毒蛇。伺行不在。噉拘耆子無復遺餘。拘耆失子悲鳴啼呼不知所在。熟自思惟。知蛇所噉。獼猴歸見問之何為。答曰。蛇噉我子[13]了盡無餘。獼猴曰。我當報之。時毒蛇行。獼猴前遶之。蛇怒纏獼猴。獼猴捉得頭[14]曳。至石上磨破而死。棄擲而還。拘耆踊躍(出赤嘴烏喻經)。
蟲畜生部[26]下
[27]- 龍一(五事)
- 蛇二(三事)
- 龜三(一事)
- 魚四(二事)
- 蛤五(一事)
- 穀賊六(一事)
- [28]𣴥中虫七(一事)
- 虱八(一事)
龍第一
[31]生住資待一
龍有四種。一者卵生。二者胎生。三者濕生。四者化生。皆先多瞋恚心曲不端。大行布施今受此形。以七寶為宮(宮之所在乃現金翅鳥部)身高四十里。衣長四十里。廣八十里。重二兩半。神力自[32]在百味飲食。最後一口變為蝦蟇。若自化眷屬發於道心。施乞皂衣能使諸龍各興供養者。沙不雨身及離眾患(又云。變身為蛇虺等不遭蝦蟇及金翅鳥)食黿鼉魚鼈。以為[33]揣食(樓炭經云龍食魚鼈及提[34]違提歷大魚也)洗浴衣服為細滑食。亦有婚姻。身相觸以成陰陽。壽命一劫。或有減者。免金翅鳥食。唯有十六王。一娑竭。二難陀。三跋難陀。四伊那婆羅。五提頭賴吒。六善見。七阿虛。八伽[35]句羅。九伽毘羅。十阿[36]波羅。十一伽㝹。十二瞿伽㝹。十三阿耨達。十四善住。十五優睒伽波頭。十六得[37]叉迦(樓炭經[38]六十[39]三出長阿含樓炭大智論)。
[40]娑竭龍王為五百鬼神所護二
娑竭龍王。住須彌山北大海底。宮宅縱廣八萬由旬。七寶所成牆壁七重。欄楯羅網嚴飾其上。園林[1]浴池眾鳥和鳴。金壁銀門。門高二千四百里。廣二千二百里。[2]綵畫姝好。常有五百鬼神之所守護。能隨心降雨。群龍所不能及。所住之淵涌流入海。青琉璃色(出樓炭華嚴[3]經)。
[4]眷屬先少後多三
龍[5]王白佛言。我從劫初止住大海。從拘樓秦佛時。大海之中妻子甚少。今者海龍眷屬繁多。佛告龍王。其於佛法出家。違戒犯行不捨破戒者多生龍中。
直見不墮地獄。如斯之類壽終已後皆生龍中。佛告龍王。拘樓秦佛時。九十八億居家出家。違其禁戒皆生龍中。拘那含牟尼佛時。八十億居家出家。毀戒恣心。壽終之後皆生龍中。迦葉佛時。六十四億居家出家。犯戒皆生龍中。於我世中。九百九十億居家。鬪諍誹謗經戒死生龍中。今已有生者。以是之故。在大海中[6]諸龍妻子眷屬不可稱計。我泥洹後多有惡優婆塞。違失禁戒當生龍中。或墮地獄(出海龍王經第二卷)。
[7]龍持戒至死不破四
[8]大力毒龍。以眼視人弱者即死。以氣噓人強者亦死。時龍受一日戒。出家入林樹間思惟。坐久疲懈而睡。龍法眠時形[9]如蛇狀。七寶雜色。獵者見之驚喜言曰。以[10]希有難得之皮。獻上國王。以為[11]船飾不亦宜乎。便以杖案其頭刀剝其皮。龍自念言。我力能傾國。此一小物豈能困我。我今以持戒故不計此身。當從佛語自忍。閉目不視閉氣不息。憐愍此人。為持戒故一心受剝不生悔意。既以失皮赤肉在地。時日大熱宛轉土中。欲趣大水見諸小蟲來食其身。為持戒故不復敢動。自思惟言。今我此身以施諸蟲。為佛道故。今以肉施以充其身。後以法施以益其心。身乾命[12]絕即生忉利天上(出大智論第十四卷)。
有龍王。一名噏氣。二名大噏氣。三名[16]能羅。四名無量色。白世尊曰。於此海中無數種龍。有四種金翅鳥常食海中諸龍。願佛擁護令得安隱不懷愁恐。世尊脫身皂衣告海龍王曰。汝當取是如來皂衣。分與諸龍皆令周遍。在大海中有值一縷者。金翅鳥王不能觸犯。佛所建立不可思議巍巍之德其如斯矣。時海龍王即取佛衣而分與諸龍王。隨其所乏廣狹大小自然給與。其衣如故終不可盡。於時海龍王告諸龍王。當敬此衣如敬世尊。泥洹後供養舍利。一切眾具而以奉事世尊。四金翅鳥王聞佛所建惶[17]懅。速疾往詣佛所前稽首足。何故世尊奪吾等食。佛言。都有四食。[18]坐趣三處。何等四。一曰網獵禽獸殘害群畜殺生枉命以為飲食。二曰執帶兵仗刀矛斫刺逼迫格射劫奪他財以用飲食。三曰慳貪諛諂[19]亂犯禁邪見欺巧而以得食。四曰非師稱師。非世尊稱世尊。隨邪稱正。非寂志稱寂志。非清淨稱清淨。非梵行稱梵行。自稱詐求而以得食。是為四食。坐趣地獄餓鬼畜生三惡之處。吾所說法除此四食。不當以養身害於眾生。欲自護身當護他人。所不當作慎勿為也。爾時四金翅鳥王。各與千眷屬俱而白佛言。今日吾等自歸命佛及法眾僧。自首悔過前所犯殃。奉持禁戒從今日始。[20]以無畏施一切龍王。擁護正法至佛法住將。從道法至于滅盡不違佛教(出海龍王經第四卷)。
蛇[21]第二
- [22]
- 毒蛇捨金設會生忉利天一
- 一蛇首尾兩諍從尾則亡二
- 蛇龜蝦蟇遭飢相語三
[23]毒蛇捨金設會生忉利天一
昔閻浮提有國名波羅奈。中有一人。特愛黃金。苦身營覓得七瓶金。埋內土中終不衣食。遇[24]疾而亡。貪愛既重。轉身作一毒蛇。纏遶金瓶死已更生經數萬歲。後自思惟忽[25]能醒悟。正當為金受此惡報。當捨施福田求覓善處。時出路邊見婆羅門。便言。我有一瓶金託君飯諸眾僧。若不為我我當殺君。婆羅門言。我能相為。蛇出金與之。即持詣於伽藍。具以白僧。稱蛇欲設供意。僧許。持金付維那。[26]維那經營設食日近。婆羅門以小阿翰提往至蛇所。蛇見歡喜。即[27]盤阿翰提上。婆羅門以㲲覆之擔向寺所。路人見之多與財物送其家中。別剋一日。請諸賢聖僧設[28]飯食。會竟。前至僧伽藍著眾僧前住街而立。令婆羅門次第行看。自以信心觀受[29]食[30]者。熟視不移。事訖蛇益懷敬心無厭足。僧食畢重為說法。蛇并捨七瓶金將維那取以為供養。即離惡形生忉利天(出賢愚經第四卷)。
龜第三
魚第[10]四
[13]百頭魚為捕者所得聞其往緣漁人悟道一
佛與諸比丘。向毘舍離。到[14]黎越河。河邊有五百牧牛人五百捕魚人。佛去河不遠而坐止息。時捕魚人網得一魚。五百人挽不能使出。復喚牧牛之眾。千人[15]併力得一大魚。身有百頭若干種類。驢馬駱駝虎狼猪狗[16]猿猴狐狸如斯之屬。眾人甚怪競集看之。世尊尋時往至魚所。而問魚[17]言。汝是迦毘梨不。如是三問皆答言是。復問。教化汝[18]黨今在何處。答言。墮阿鼻地獄中。阿難曰。今者何故喚百頭魚為迦毘梨。佛言。迦葉佛時有婆羅門。生一男兒。字迦毘梨(梁言黃頭)。聰明博達。於種類中多聞第一。唯不如諸沙門輩。其父臨終慇懃約勅。汝慎莫與迦葉沙門講論道理。所以者何。沙門智深汝必不如。父沒之後其母問曰。汝本高[19]明今頗更有勝汝者不。答言。沙門殊勝於我。母復問言。云何為勝。答有疑往問佛能開解。彼若問我我不能答。母復告言。何以不學習其法。答言。敬學其法當作沙門。我是白衣何緣得學。母復告曰。偽作沙門學習已達還來在家。奉其母教而作比丘。經少時間讀誦三藏綜達義理。母問之曰。今得勝未。答言。學問中勝不如坐禪。何以知之。我問彼人悉能分別。彼人問我我不能知。因是事故未與他等。母復告曰。自今已往若共談論。儻不如時便可罵辱。迦毘梨言。出家沙門無復過罪。云何罵之。答[20]曰。但罵卿當得勝。時迦毘梨不忍違母。後日更論理。若短屈即便罵言。汝等愚騃無所識別劇於畜生。諸百獸頭皆[21]用比之。如是非一。以是果報今受魚身而有百頭。阿難問佛。何時當[22]脫此魚身。佛告阿難。此賢劫中千佛過去猶故不脫。爾時阿難及於眾人。聞佛所說。咸共同聲而作是言。身口意行不可不慎。時捕魚人及牧牛人[23]等。一時俱共合掌向佛。求索出家淨修梵行。佛言善來。鬚髮自落法衣在體。為說妙法成阿羅漢(出賢愚經第十卷)。
蛤第五
穀賊第六
穀賊天金藏以報穀主一
昔有大家收穀千斛。[42]埋[43]著地中。前至春[44]溫開之取種。了不見穀。而有一蟲大如牛[45]筥。無有手足亦無頭目如頑鈍肉。主人大小莫不怪之。出著平地。即問。汝是何等。終無所道。便以鐵錐刺一處。語曰。欲知我[1]名者持我著大道旁。自當有名我者。於是舉著道邊。三日之中無能名者。次有數百乘黃馬車。衣服侍從皆黃。駐車而呼。穀賊汝何為在是間。答曰。吾食人穀故持我著此。語極久便辭別去。主人問穀賊。向者是誰也。答言。是金寶之精。居在此西三百餘步大樹下。有百石甕滿中金。主人即將數十人往掘即得甕金。家室歡喜輦載將歸。叩頭[2]向穀賊。今日得金是大神恩。寧可留神共歸更設供養。穀[3]賊曰。前食君穀不語姓字者。欲令君得是金報。今當轉行福於天下。不得復住。言竟忽然不見(出譬喻經第二卷)。
[4]蟲第七
[5]𣴥中大蟲先世業緣一
王舍城東南[6]嵎有一[7]𣴥水。城內溝瀆污穢。屎尿盡趣其中。臭不可近。有一大蟲生𣴥水內。身長數丈無有手足。而宛轉低仰戲𣴥水中。觀者數千。阿難分衛見而往視。蟲即跳[8]梁波浪動涌。具以啟佛。佛與諸比丘共詣池所。眾人見佛。各各念言。今日如來。當為眾會說蟲本末以釋眾疑不當快乎。佛言。維衛佛泥洹後。[9]時有塔寺。有五百比丘經過寺中。寺主見大歡喜。請留供養三月眾皆受請。寺主盡心供饌無有所遺。後五百商人入海採寶還過塔寺。見五百比丘精勤行道。並各發心。欣然共議。福田難遇當設薄供。便白寺主。寺主報言。我請三月更五日滿。乃得廣設。賈人言。吾等當去不得待竟。五百商人各捨一珠。得五百摩尼珠。以寄寺主。囑寺主言。日足以吾等珠供於僧眾。比丘言諾。即皆受之。後生不善心。圖欲獨取。卒不為供。眾僧問言。[10]主前賈客施珠應當設供。而發遣耶。寺主言。是施我耳。若欲奪[11]吾糞可施汝。若不時去。劓汝手足投於糞坑。眾愍其癡默然各去(出十卷譬喻經第四卷)。
虱第八
[12]虱依坐禪人約飲血有時節一
過去久遠。應現如來滅度以後。像法之中有一坐禪比丘。獨在林中常患蟣虱。即便共約。我若坐禪汝宜默然。身隱寂住虱甚如法。於後一時。有一土蚤來至虱邊。問言。汝今云何身體肥盛。虱言。所依主人常修禪定。教我飲食時節。我如法行所以鮮肥。蚤言。我亦欲修習其法。虱言隨意。蚤聞血肉香即便食噉。比丘苦惱。即便脫衣以火燒之。坐禪比丘迦葉佛是。土蚤者提婆達多是。虱者我是(出報恩經第四卷)。
經律異相卷第四十八
校注
[0253021] (禽畜…下)十字【大】,禽畜生部第三十八【明】 [0253022] 梁【大】*,梁天監十五年勅【宋】【元】【宮】* [0253023] 僧旻【大】*,〔-〕【宋】【元】【宮】* [0253024] 集【大】*,撰【宋】【元】【明】【宮】* [0253025] 明本無此目錄 [0253026] 第一【大】,第一(有二種)【明】,一【宮】 [0253027] (生住…二)十一字【大】,〔-〕【明】 [0253028] 生住所資一【大】,一生住所資【明】 [0253029] 大【大】,本【宋】【元】【明】【宮】 [0253030] 魚【大】,虫【宮】 [0253031] 以為【大】,虫鼈以時【宮】 [0253032] 揣【大】,唼【宋】【元】【明】【宮】 [0253033] 寶【大】,實【宋】【元】【宮】 [0253034] 十【大】,千【宋】【元】【明】【宮】 [0253035] 各【大】,名【宮】 [0253036] 入【大】,入人【宋】【元】【明】【宮】 [0253037] 失【大】,夫【宋】 [0253038] 三【大】,於三【宋】【元】【明】【宮】 [0253039] 聞【大】,間【宋】 [0253040] 也【大】*,〔-〕【宋】【元】【明】【宮】* [0253041] 正音王死相二【大】,二正音王死相【明】 [0253042] 從金剛山【大】,〔-〕【宋】【元】【明】【宮】 [0253043] 際【大】,深【宮】 [0253044] 故【大】,〔-〕【宮】 [0253045] 渧【大】,滴【宋】【元】【明】【宮】 [0254001] 千【大】,一千【明】 [0254002] 第三【大】,第三金羽雁猶愛前生妻子日與一毛一五百雁為獵師所殺以聞佛法生天得道二雁遇王羅不食得出三【宋】【元】【宮】,第三有三種【明】 [0254003] 金【大】,一金【明】 [0254004] 一【大】*,〔-〕【明】* [0254005] 耶【大】,取【宋】【元】【明】【宮】 [0254006] 便【大】,〔-〕【宋】【元】【明】【宮】 [0254007] 卷【大】*,分【宮】* [0254008] 五【大】,二五【明】 [0254009] 獵【大】,獵師【宋】【元】【明】【宮】 [0254010] 二【大】,〔-〕【宋】【元】【明】【宮】 [0254011] 重【大】,垂【宋】【元】【明】【宮】 [0254012] 第十三卷【大】,卷第十三【宋】【元】【明】【宮】 [0254013] 雁【大】,三雁【明】 [0254014] 三【大】*,〔-〕【明】* [0254015] 諸雁【大】,食者【宋】【元】【明】【宮】 [0254016] 日【大】,曰【宋】【元】【明】【宮】 [0254017] 曰【大】,〔-〕【宋】【元】【明】【宮】 [0254018] 第【大】*,〔-〕【宮】* [0254019] 常【大】,白鶴等常【宋】【元】【宮】,一白鶴等常【明】 [0254020] 一【大】,〔-〕【宋】【元】【明】【宮】 [0254021] 鵠【大】,鶴【宋】【元】【明】 [0254022] 陵【大】,凌【宋】【元】【宮】 [0254023] 土【大】,王【宮】 [0254024] 悉【大】,〔-〕【宋】【元】【明】【宮】 [0254025] 五【大】,五(有二種)【明】 [0254026] (鴿捨…二)二十三字【大】,〔-〕【明】 [0254027] 戰【大】*,顫【宮】* [0254028] 鴿【大】,一鴿【明】 [0254029] 大【大】,天【宋】【元】【明】【宮】 [0254030] 雨【大】,寒雨【宋】【元】【明】【宮】 [0254031] 鴿【大】,二鴿【明】 [0254032] 戰【大】,顫【宋】【元】【明】【宮】 [0254033] 二【大】,〔-〕【明】 [0254034] 慓【大】,慄【宋】【元】【明】【宮】 [0254035] 我【大】,〔-〕【宋】【元】【明】【宮】 [0254036] 雉【大】,一雉【明】 [0254037] 一【大】,〔-〕【宋】【元】【明】【宮】 [0254038] 林【大】,〔-〕【宋】【元】【明】【宮】 [0254039] 林【大】,水【宋】【元】【明】【宮】 [0254040] 反【大】,返【明】 [0254041] 七【大】,七(有四種)【明】 [0254042] (烏王…四)四十二字【大】,〔-〕【明】 [0255001] 迭【大】,遞【宋】【元】,空【宮】 [0255002] 烏【大】,一烏【明】 [0255003] 將【大】,四將【宋】【元】【明】【宮】 [0255004] 舊【大】,奮【元】,奪【明】 [0255005] 黎【大】,梨【宮】 [0255006] 是【大】,時【宋】【元】【明】【宮】 [0255007] 沙竭國【大】,〔-〕【宋】【元】【明】【宮】 [0255008] 國【大】,〔-〕【宋】【元】【明】【宮】 [0255009] 赤【大】,二赤【明】 [0255010] 二【大】*,〔-〕【明】* [0255011] 也【大】,〔-〕【宋】【元】【明】【宮】 [0255012] 乳【大】,孺【宮】 [0255013] 了【大】,子【明】【宮】 [0255014] 曳【大】,伸【宋】【元】【明】【宮】 [0255015] 久遠【大】,四烏與蠱狐遞相讚歎久遠【元】【明】,四烏與野狐遞相讚歎久遠【宋】,烏與野狐空相讚嘆四久遠【宮】 [0255016] 蠱【大】,野【宋】【宮】 [0255017] 王【大】,生【元】【明】 [0255018] 美【大】,善【宋】【元】【明】【宮】 [0255019] 居【大】,處【宋】【元】【明】【宮】 [0255020] 久【大】,聞【宋】【元】【明】 [0255021] 其【大】,何【宋】【元】【明】【宮】 [0255022] 其【大】,共【宋】【元】【明】【宮】 [0255023] 何【大】,河【宮】 [0255024] 減【大】,滅【宋】【元】【明】【宮】 [0255025] 蟲【大】,野【宋】【元】【明】【宮】 [0255026] 下【大】,第三十九【明】 [0255027] (龍…五)八十六字【大】,〔-〕【明】 [0255028] 𣴥【大】,汪【宮】 [0255029] 龍王【大】,〔-〕【宋】【元】【宮】 [0255030] 龍【大】,〔-〕【宋】【元】【宮】 [0255031] 生【大】,龍第一有五種一生【明】 [0255032] 在【大】,化【宋】【元】【明】 [0255033] 揣【大】,摶【宋】【元】【明】【宮】 [0255034] 違【大】,建【宋】【元】【明】【宮】 [0255035] 句【大】,旬【宋】【元】【明】【宮】 [0255036] 波【大】,婆【宮】 [0255037] 叉【大】,又【明】 [0255038] 六【大】,云【宋】【元】【明】【宮】 [0255039] 三出【大】,二【宋】【元】【明】【宮】 [0255040] 娑【大】,二娑【明】 [0256001] 浴池【大】,池沼【宋】【元】【明】【宮】 [0256002] 綵【大】,彩【宋】【元】【明】【宮】 [0256003] 經【大】,〔-〕【宮】 [0256004] 眷【大】,三眷【明】 [0256005] 王【大】,〔-〕【宋】【元】【明】【宮】 [0256006] 諸龍【大】,〔-〕【宋】【元】【明】【宮】 [0256007] (龍持…四)八字【大】,龍持一日戒為人所剝生忉利天四【宋】【元】【明】【宮】 [0256008] 大【大】,有大【宋】【元】【明】【宮】 [0256009] 如蛇狀【大】,狀如蛇【宋】【元】【明】【宮】 [0256010] 希【大】,此希【宋】【元】【明】【宮】 [0256011] 船【大】,服【宋】【元】【明】【宮】 [0256012] 絕【大】,終【宋】【元】【明】【宮】 [0256013] 四大【大】,五四大【明】 [0256014] 龍【大】,〔-〕【宋】【元】【明】【宮】 [0256015] 五【大】,〔-〕【明】 [0256016] 能羅【大】,熊羆【宋】【元】【明】【宮】 [0256017] 懅【大】,懼【宋】【元】【明】【宮】 [0256018] 坐【大】,生【宮】 [0256019] 亂【大】,憒亂【宋】【元】【明】【宮】 [0256020] 以【大】,當以【宋】【元】【明】【宮】 [0256021] 第二【大】,第二(有三種)【明】 [0256022] (毒蛇…三)三十一字【大】,〔-〕【明】 [0256023] 毒【大】,一毒【明】 [0256024] 疾【大】,病【宋】【元】【明】【宮】 [0256025] 能【大】,然【宋】【元】【明】【宮】 [0256026] 維那【大】,〔-〕【宋】【元】【明】【宮】 [0256027] 盤【大】,槃【宋】【元】【宮】 [0256028] 飯【大】,飲【宋】【元】【明】【宮】 [0256029] 食【大】,〔-〕【宮】 [0256030] 者【大】,〔-〕【宋】【元】【明】 [0256031] 一蛇【大】,二一蛇【明】 [0257001] 若【大】,今【宋】【元】【明】【宮】 [0257002] 經【大】,緣【宋】【元】 [0257003] 死【大】,死(出諸雜譬喻第六卷)【宋】【元】【明】【宮】 [0257004] 蛇【大】,三蛇【明】 [0257005] 第十二卷【大】,〔-〕【宋】【元】【明】【宮】 [0257006] 盲【大】,一盲【明】 [0257007] 一【大】,〔-〕【宋】【元】【明】【宮】 [0257008] 遇【大】,過【宮】 [0257009] 違【大】,圍【宋】【元】【明】【宮】 [0257010] 四【大】,四(有二種)【明】 [0257011] 明本無此目錄 [0257012] 縶【大】,執【宋】【元】【宮】 [0257013] 百【大】,一百【明】 [0257014] 黎【大】,犁【宋】【元】【明】【宮】 [0257015] 併【大】,拜【宋】【元】【明】,并【宮】 [0257016] 猿猴狐狸如【大】,猴狗猴猨狐【宋】,猿猴狸狐如【明】,猴猨狸如【宮】 [0257017] 言【大】,曰【宋】【元】【明】【宮】 [0257018] 黨【大】,者【宋】【元】【明】【宮】 [0257019] 明【大】,朗【宮】 [0257020] 曰【大】,言【宋】【元】【明】【宮】 [0257021] 用【大】,周【明】 [0257022] 脫【大】,得脫【宋】【元】【明】【宮】 [0257023] 等【大】,〔-〕【宋】【元】【明】【宮】 [0257024] 三魚【大】,二三魚【明】 [0257025] 涇【大】,徑【宮】 [0257026] 縶【大】,執【宋】【元】【明】【宮】 [0257027] 小洲【大】,淺【宋】【元】【明】【宮】 [0257028] 自【大】,因【宋】【元】【明】【宮】 [0257029] 曼【大】,漫【宋】【元】【明】【宮】 [0257030] 水洲【大】,小舟【元】【明】 [0257031] 洲【大】,舟【元】【明】 [0257032] 度【大】,渡【宋】【元】【明】【宮】 [0257033] 憑【大】,得憑【宋】【元】【明】【宮】 [0257034] 見而【大】,〔-〕【宋】【元】【明】【宮】 [0257035] 出【大】,〔-〕【宋】【元】【明】【宮】 [0257036] 第【大】,〔-〕【宋】【元】【明】【宮】 [0257037] 蛤【大】,一蛤【明】 [0257038] 一【大】*,〔-〕【宋】【元】【明】【宮】* [0257039] 妓【大】,娛【宋】【元】【明】,妓【宮】 [0257040] 於【大】,〔-〕【宋】【元】【明】【宮】 [0257041] 沙【大】,沙論【元】【明】 [0257042] 埋【大】,〔-〕【宮】 [0257043] 著【大】,〔-〕【宋】【元】【明】 [0257044] 溫【大】,濕【宮】 [0257045] 筥【大】,莒【宋】【元】【明】【宮】 [0258001] 名【大】,〔-〕【宋】【元】【明】【宮】 [0258002] 向【大】,白【宋】【元】【明】【宮】 [0258003] 賊【大】,賤【明】 [0258004] 蟲【大】,汪中蟲【宋】【元】【明】【宮】 [0258005] 𣴥【大】,汪【宋】【元】【宮】,一汪【明】 [0258006] 嵎【大】,隅【宋】【元】【明】【宮】 [0258007] 𣴥【大】下同,汪【宋】【元】【明】【宮】下同 [0258008] 梁【大】,踉【元】【明】 [0258009] 時【大】,〔-〕【宋】【元】【明】【宮】 [0258010] 主【大】,〔-〕【宋】【元】【明】【宮】 [0258011] 吾【大】,珠【宋】【元】【明】 [0258012] 虱【大】,一虱【明】【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53 冊 No. 2121 經律異相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6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