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律異相[1]卷第一
[3]序
如來應跡投緣。隨機闡教。兼被龍鬼。匪直天人。化啟憍陳。道終須跋。文積巨萬簡累大千。自西徂東[4]固難得而究也。若乃劉向校書。玄[5]言久蘊。漢明感夢。靈證彌彰。自茲厥後[6]傳譯相繼。三藏奧典雖已略周。九部雜言通未區集。
皇帝同契等覺比德遍知。大弘經教並利法俗。廣延博古旁採遺文。於是散偈流章往往[7]而出。今之所獲蓋亦多矣。
聖旨以為。[8]象正[9]浸末信樂彌衰。文句浩漫[10]鮮能該[11]洽。以天監七年。
勅釋僧旻等。備鈔眾典。顯證深文控會神宗。辭略意曉。於鑽求者已有太半之益。但希有異相猶散眾篇。難聞祕說未加標顯。又以十五年[12]末。
勅寶唱鈔經律要事。皆使以類相從。令覽者易了。又
勅新安寺釋僧豪。興皇寺釋法生等。相助檢讀。於是博綜經籍[13]擇採祕要。上詢[14]神慮取則成規。[15]凡為五十卷。又目錄五卷。分為五秩。名為經律異相。將來學者。可不勞而博矣。
- [18]
- 三界諸天一
- 二界成壞二
- 劫之修短三
- 日四
- 月五
- 星六
- 雷七
- 電八
- 雲九
- 風十
- 雨十一
三界諸天[19]第一
- [20]
- 欲界一
- 色界二
- 無色界三
- [23]
- 四天王一
- 忉利二
- 炎摩三
- 兜率四
- 化樂五
- 他化六
- 魔天七
四天王居須彌四埵。皆高四萬二千由旬(大智論云須彌四邊有[26]山。悉名遊乾陀。各高四萬二千由旬。四天王治化其上)東方天王。名提頭賴吒。城號上賢。南方天王。名毘婁[27]勒。城號善見。西方天王。名毘婁博叉。城號周羅(或作周罷未詳得失)。
北方天王。名毘沙門。凡住三城。一號可畏。二名天敬。三名眾歸。四王身長皆半由旬。衣長一由旬。廣半由旬。其重二分。[28]天壽五百歲。少出多減。以人間五十歲。為天一日一夜。[29]亦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也(五百歲即人間[30]九萬歲也)食淨揣食洗浴衣服為細滑食。男娶女嫁身行陰陽一同人間。以昔三業善今生為天。自然化現在天膝上。形之大小如人間兩歲(別記云。男坐父膝上。[31]女坐母膝上)兒生未久便自知飢。七寶妙器盛百味食。若福多者飯色自白。若福中者飯色自青。若福少者飯色自赤。兒食消化化後若渴。寶器甘露如食之色。飲不留停如[32]蘇投火。身體長大便與天等入池沐浴。詣香樹下枝條垂曲。取香塗身衣[33]莊嚴具。華鬘寶器果實樂器各有樹出。遍往詣之隨意所取(樓炭經說。大同小異文多不載)入諸園林無數天女鼓樂絃歌[34]語笑相向。深生染著。視西[35]忘東。當其戲樂忘其初生所念識知。承先世善得生天上(樓炭經略同)池沼清澄華果榮茂。其城七重皆廣六千由旬。欄楯羅網宮牆行樹皆悉七重。毘沙門王。常有五大鬼神。一名那闍婁。二名檀陀羅。三名醯摩[36]拔陀。四名提偈羅。五名修逸[37]路摩。常[38]隨侍側。半月三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四天王常以八日勅諸使者。汝等案行世間觀察人民。孝父母敬沙門及婆羅門長老。受持齋戒布施者不。使者奉教具啟善惡。聞惡不悅言善則喜。十四日四王常遣太子案行天下。十五日四[39]天躬自履歷。然後詣善法殿具啟帝[40]釋。聞惡則[41]憂言善則樂。說偈[42]歎受持齋[43]戒人與我同行(出長阿含經第二十卷又出大智論[44]婁炭經)。
忉利天居須彌山頂。有三十三天宮。王名釋提桓因([47]梁言能作天王)身長一由旬衣長二由旬。廣[48]二由旬衣重六銖。壽天千歲少出多減。若欲終時有五相現。一者衣裳垢膩。二者頭上華萎。三者身體臭穢。四者腋下汗流。五者不樂本座。見五事時心大苦惱如地獄苦。飲食嫁娶猶如四天。身體相近以氣成陰陽([49]出三法度經云行欲[50]如人)以身口意善生忉利天。自然化現在天膝上如三歲兒。天即[51]認言。是我男我女。自識前世布施持戒。欲得飲食隨滿金器。福有深淺食有優降。如四天王天。城縱廣八萬由旬([1]樓炭經云。廣[2]長三百二十萬里)其城七重。九百九十九門。門有六十青衣夜叉守之(長阿含經云。高六十由旬。相去五[3]百由旬。有一門門有五百鬼神守衛)三十三天。金城銀門銀城金門。如是七寶互為城門。樓閣臺觀周匝圍繞。園林浴池寶花間雜。寶樹行列華果繁茂。香風四起悅可人心。異類奇鳥無數和鳴。其四園中各有二石[4]垛。各[5]各縱廣五十由旬。七寶所成軟若天衣(樓炭經說相似文多不載)麁澁園[6]盡樂園中間有難陀池。縱廣百由旬其水清澄。七重寶塹生四種華。青黃赤白紅縹雜色。香氣普熏聞一由旬。根如車轂汁白如乳味甘如蜜。復有雜園大歡喜園。中間有樹名晝度。圍七由旬高百由旬。枝葉四布五十由旬。其香逆風百由旬內。忉利殿南又有一樹。名波質拘耆羅。高四千里。枝葉分布二千里。風吹花香逆風行聞二千里。當樹花時諸天共坐樹下以為歡樂。經遊天一百二十日。帝釋[7]有三十二大臣。故言三十三天也。各有[8]宮皆在城內。遊戲園中必經七日。麁澁者入此園時身體麁澁。畫者入此園時。身體自然種種畫色以相悅樂。雜者常以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放諸婇女與諸天子雜遊。獨與舍脂共在一處名為雜。大喜者入此園時心大歡喜(出長阿含經第二十卷。又出樓炭。大智論。華嚴。涅槃)。
炎摩(梁言[11]時)天[12]宮。風輪所持在虛空中。王名善時(大智論云[13]妙善)身長二由旬。衣長四由旬廣二由旬。衣重三銖從樹而出。明淨光曜有種種色。身體光明不須日月。身口意善。或以燈燭明珠等施。持戒禪定等業生炎摩天。[14]壽天二千歲少出多減。食飲[15]婚欲猶如忉利天(三法度經云以染著意相抱[16]成欲[17]若不[18]深著不成[19]歡樂耳)初生之形如人間四歲。忉利[20]天光明所不能及(出長阿含經第二十卷又出樓炭[21]經大智論華嚴)。
兜率(梁言知足)天宮。風輪所持在虛空中。王名善喜。後邊身菩薩多生此天。下天放誕上天闇鈍故生此天([24]出大智論云下地結使厚濁。上地結[25]使利。唯兜率天。不厚不利。智慧安隱。又下地命短終時佛未出世。上地命長壽未盡佛復過去兜率天時命等故。又佛常居中道兜率天於六天為[26]中)身長四由旬。衣長八由旬。廣四由旬。衣重一銖半。壽天四千歲少出多減。食同下天。亦有嫁娶執手成欲。其天初生如人五歲。自知前世所作布施持戒等事。食自然飲食衣冠歌舞。身有光明勝於炎摩(出長阿含經第二十卷又出華嚴涅槃[27]樓炭大智論)。
化樂天宮。亦為風輪所持在虛空中。王名善化。自化五塵以自娛樂。身長八由旬。衣長十六由旬。廣八由旬。衣重一銖。壽天八千歲少出多減。食與下同。亦有嫁娶熟相視成欲(三法度經云。以深染污心。與天女共語成欲若一不染不成。但樂而已)其天初生如人六歲。[30]自光明殊[31]勝兜率(出長阿含經第二十卷。又出樓炭華[32]嚴)。
[33]他化自在天第六
他化自在天宮。亦為風輪所持在虛空中。王名自在。轉集他所化以自娛樂也。[34]名愛身天。於欲界中獨得自在。身長十六由旬。衣長三十二由旬。廣十六由旬。衣重半銖。壽天萬六千歲少出多減。食如下天。亦有婚姻暫視成欲(樓炭經云。但念便成三法度經云。共女各深染著相視成欲。若一不染不成但樂如人間相抱持[35]耳。如見他人所化故言他化[36]也)其天初生如人七歲自知宿命。以布施持戒棄惡故。自然飲食衣服玉女事並同前。光明[37]有勝化樂(出長阿含經第二十卷。又出華[38]嚴大智論。樓炭[39]經)。
[40]魔天第七
魔天宮在欲色二界中間。魔者譬如石磨。磨壞功德也。縱廣六千由旬。宮牆七重。一切莊嚴猶如下天。並有十法。一者飛去無限數。二者飛來無限數。三者去無礙。四者來無礙。五者天身無有皮膚骨[41]髓筋脈血肉。六者身無不淨大小便利。七者身無疲極。八者天女不產。九者天目不眴。十者身隨意好青則青好黃則黃好赤白眾色隨意而現。此是天十法。又有持十事[42]持。一者飛行無極。二者往還無極。三者諸天無盜賊。四者不相說身善。[43]亦不[44]說他人惡。五者無有相侵。六者諸天齒等而通。七者髮紺青色滑澤長八[45]丈。八者天人青色髮者。身亦青色。九者欲得白者身即白色。十者欲得黑色[46]身即黑[47]色(出[48]長阿含經第十[49]八第[50]三十卷又出樓[51]炭大智論)。
- 梵身[54]天一
- 梵輔天二
- 梵眾天三
- 大梵天四
- 光天五
- 少光天六
- 無量光天七
- 光音天八
- 淨天九
- 少淨天十
- 無量淨天十一
- 遍淨天十二
- 嚴飾天十三
- 少嚴飾天十四
- 無量嚴飾天十五
- 嚴飾果實天十六
- 無想天十七
- 不煩天十八
- 無熱天十九
- 善見天二十
- 大善見天二十一
- 色究竟天二十二
- 摩醯首羅天二十三
梵身天宮。[3]宮純黃金。身白銀色(色界皆爾)衣金色衣。行禪離欲修習火光三昧。故身出妙光勝於日月。非男非女。以禪悅為食。壽命一劫或有減者。身長半由旬。壽半劫(出長阿含經第二十卷)。
[4]梵輔天第二
梵輔天(數云富婁)與前天同。若修中禪是貴梵生處。身長一由旬壽一劫(出長阿含經第二十卷)。
[5]梵眾天第三
梵眾天。與前天同。若修下禪諸小梵生處。身長一由旬半。壽一劫半(出長阿含經第二十卷)。
[6]大梵天第四
大梵天王。名曰尸棄(梁言火[7]已)與前天同。若修[8]上禪則生此也。於梵眾中發大音聲。一切大眾無不知者。梵身諸天各自念言。大梵天王唯與我語不接餘人。我自然得無所承受。於千世界最得自在。富有豐饒能造化萬物。我是一切眾生父母。後來諸梵第一尊重。顏如童子。名曰童子。擎鷄持鈴捉赤幡騎孔雀。初禪名曰梵迦夷。有宮去[9]於他化自在宮。由旬一倍(出長阿[10]含第二十卷花嚴樓炭大智論雜[11]阿毘曇心云色界十七居止下三禪各有三天四禪有九天應有十八謂初禪下天是諸梵奴故不數也初禪無梵身二禪無光三禪無淨)。
[12]光天第五
光天。以禪味為食。壽命二劫或有減者(出長阿含第二十卷)。
[15]無量光天第七
無量光。略與前同(出長阿含經第二十卷依品云語言時口出多光)。
[16]光音天第八
光音天(依品云光燿天語言口出淨光無邊)王[17]名樂光(樓炭經云阿披[18]附天菩薩又名光[19]念又名光音聲)觀閻浮提臭穢惡氣。上熏七千萬里。是以菩薩不生光音(長阿含云天[20]上百由旬遙聞臭氣甚於廁溷)二禪通名光音。有宮去於梵迦夷宮由旬一倍(出長阿含經第二十卷又出華嚴大智論菩薩處胎經)。
[21]淨天第九
淨天。以禪樂為食。壽命三劫或有減者(出長阿含經第二十卷)。
[25]無量淨天第十一
無量淨。略與前同(出長阿含經第二十卷依品云以中方便生此天)。
[26]遍淨天第十二
遍淨天([27]梵言韋[28]細依品云以上方便生此天)王名淨智。四臂捉[29]具持輪。御金翅鳥。三禪通名遍淨。亦名首陀[30]斤。有宮去於光音宮由旬一倍(出長阿含經第二十卷又出樓炭大智論)。
[31]嚴飾天第十三
嚴飾天。以禪悅為食。壽四萬劫或有減者(出長阿含經第二十卷)。
[32]少嚴飾天第十四
少嚴飾。粗與前同(出長阿含經第二十卷)。
[33]無量嚴飾天第十五
無量嚴飾。粗與前同(出長阿含經第二十卷)。
[34]嚴飾果實天第十六
嚴飾果實天。王名法華光四禪通名果實。有宮去於遍淨宮由旬一倍(出長阿含第二十卷又出華嚴)。
[35]無想天第十七
無想天(樓炭經云無人想)以禪樂為食。壽五百劫。或有減者。猶色界數。光明勝於果實。外道謂為涅槃(出長阿含經第二十卷依品云滅想生無想唯有色陰行陰少入生想便死)。
[40]無熱天第十九
無熱天。身長四千由旬。細軟委地不能自立。若下見佛變為麁形。以禪為味。天壽二千劫。或有減者。光明勝於不煩(出長阿含經第二十卷)。
[11]無量空入處。或云空處智[12]天。壽萬劫。或有小減(出雜阿含經樓炭經云虛空[13]智天)。
[14]無量識入處。或云識處智天。天壽二萬一千劫。或復[15]小減(出雜阿含經樓炭經云識知天)[16]無所有入處。或云無所有處智天。或云不用處。有優蹹藍。不受佛化而自命終。佛記此人生不用處。若復捨身為邊地王傷害人民。後生地獄中。天壽四萬二千劫。或有小減(出長增一二阿含經樓炭云阿竭若然天)。
[17]非想非非想入處。或云有想無想天。有[18]弗羅勒迦藍。不受佛化而取命終。佛記當生有想無想[19]天。後當復為著翅惡狸。飛行走獸無脫之者。命終生地獄中。天壽八萬四千劫。或有小減(出雜增一二阿含樓炭經云上有天名無有非想思亦有思想[20]天)。
劫初時人壽四萬歲。後轉減促止於百年。漸復不全乃至十歲(雜心同小劫經抄云十二餘歲)女生五月皆已行嫁。十歲之時謂三小劫。一刀兵。二[27]肌餓([28]出長阿含經云穀貴)三疾病。刀兵劫者。人多貪麁行十惡法。若行一善眾共[29]𧨘笑。推以為愚爭共[30]陵滅。相斆作惡無一善人。五穀不生美味消滅。繒絹劫貝自然而盡。但食稊稗織草為衣。七寶沈沒沙石充遍。地生荊棘枝葉大小皆是刀劍拱木倒壞。地盡溝坑涌波崩岸。江河稍廣平地漸減。刀兵一起經七日中。手執草木瓦石悉成刀劍。更相劫奪懍懍恐懼但欲相殺。猶如獵師遇見群鹿。中有智者遠藏山谷無人之處。食果飲水以盡十年(長阿含云自[31]在七日更出人間)相殺盡者生地獄中。名刀兵劫。
飢餓劫者。人多非法愚癡邪見。慳貪嫉妬守財不施。水旱不節田種無收。米穀轉盡食粒驚貴。掃擇粃糠街巷落葉以目連命。粃葉既盡穿鑿地下食草木根。不能與者在先而死。刳剔死人復共食噉。噉之轉竭於屠殺之處。乃至塚間拾諸骸骨。煮汁飲之以此自活。飢死盡者生餓鬼中。名飢餓小劫。疾病劫者。人皆正見修行十善。疾病眾多無他方計少有醫藥。雖行眾善不能攘逆。薄福德故遇病輒死。神[32]共[33]來侵嬈撾打杖捶。使其心亂接其精神殺之將去。人命既終皆生天上。名疾病劫。若能一日一夜持不殺戒。終不生刀兵劫中。若以一[34]呵梨勒果施僧。終不生疾疫劫中。若一食施僧。終不生飢饉劫中。此閻浮提惡劫互起餘方則少。此間刀兵劫起彼[35]惟重瞋。此疾疫劫起彼惟氣力羸劣。此間飢饉劫起。彼但小渴乏耳(出長阿含經第二十二卷又出三小劫經抄又出雜[36]心第十四卷)。
天地始終謂之一劫。劫盡壞時火災將起。一切民人皆背正向邪競行十惡。天久不雨所種不生。諸水泉源。乃至四大駛河皆悉枯竭。久久之後風入海底。取日上大城郭。於須彌山邊置本道中(雜心[40]曰劫[41]滅之時有七日輪住由乾陀山從彼而出又說分一日為七日也又說從阿[42]鼻地獄出眾生業力致[43]也)一日出時。百草樹木一時彫落。二日出時。四大海水從百由旬。乃至七百由旬內。水自然[44]枯涸。三日出時。四大海水千由旬。乃至七千由旬內。水展轉消竭。四日出時。四大海水深千由旬。五日出時。四大海水縱餘七百由旬。乃至竭盡。六日出時。此地厚[45]六萬八千由旬皆悉煙出。從須彌山。乃至三千大千剎土。及八地獄。靡不燒滅煙燼無餘。人民命終皆依須彌山。五種諸天。三十三天。炎天乃至他化自在天。皆悉命終宮殿皆空。一切無常不得久住。七日出時。大地須彌山漸漸崩壞。[46]百由旬永無遺餘。金銀銅鐵之類皆悉流鑠。消就枯[47]竭山皆洞然。諸寶爆裂崩[48]𭖰砰礚煙炎[49]振動至于梵天。一切惡道及阿修倫皆悉蕩盡。罪終福至皆集第十五天上。十四以下盡成[1]炎墨。新生天子未[2]曾見此普懷恐懼。舊生天子各來慰勞。勿生恐怖終不至此。人民命終生光音天以念為食。光明自照神足飛行。或生他土若生地獄。地獄罪畢亦生天上。若罪未畢[3]亦生天上。若罪未畢復移他方無日月星宿亦無晝夜。唯有大冥謂之火劫火災。因緣果報致此壞敗。劫欲成時火乃自滅。更起大雲漸降大雨[4]渧如車[5]軸。是時此三千大千剎土。水遍其中乃至梵天(雜心曰水災所壞至第二禪水從第三禪[6]降雨熱灰水又說水輪[7]出也)謂為水劫水災。復有四風持水不散。一[8]名住。二曰助。三曰不動。四曰堅。經數千億萬歲。水上泡沫化作千第十四天宮皆悉眾寶。水漸[9]減隨嵐吹鼓。次第轉作天下諸天及日月宮殿。次作千須[10]彌山。次第乃至千四天下地。山河城池水上清潔。初作天宮眾寶所成。光明最勝轉減轉濁。諸天宮殿七寶光明漸下漸劣。地欲露時水沙流急。隨下爭赴遂成川河流入于海海深八萬四千由旬。其廣無邊(樓炭經云深八百四十萬由旬)須彌山在於海中。出海又八萬四千由旬。水味醎苦。劫初成時自然雲起至光音天。周遍降雨洗濯天宮。滌蕩萬物諸不淨汁。下流入海令為醎苦。又有大仙人。呪使醎苦令人不飲。又有雜類眾生居之。便利其中故成醎苦。謂為風劫風災(雜心云風災所壞至第三禪百億四天下一時俱壞)此三及地為四災四劫。除地餘三說為大劫。過地種劫者。劫壞所及。唯未曾至第四禪。為淨居天故。無上地可生。即於彼處涅槃亦不下生。非數[11]減故變成天地。天地更始[12]盪盪空虛。了無所有亦無日月。地涌甘泉味如[13]蘇蜜。時光音諸天。或有福盡來生。或樂觀新地性多輕躁以指甞之。如是再三轉得其味。食之不已漸生麁[14]肌。失天妙色神足光明冥然大闇。後大黑風吹彼海水飄出日月。置須彌邊安日道中。繞須彌山照四天下。時諸人輩見出則歡見入則懼。自茲以後晝夜晦朔。春秋歲數。忽然復始。食之多者轉生醜顏。飡之少者尚遺妙色。美惡好醜漸漸而生。憍慢嫉妬次第而起。忿結諍競相續不絕。甘泉自涸地上生肥。其味香美有若甘露。時諸眾生復共食之。食之多者頓失威光體重生骨。食之少者身輕無累尚能飛行。重者見之皆大號哭。稱我窮厄住此世間。是非諍訟倍劇前法。資食地肥相看顏色。欲心多者變成女人。共相愛著遂行婬欲。如是流布。餘光音天見諸天子皆悉墮落。共來訶罵曰。汝等何為行不淨行。地肥轉入土中自生粳米。鮮淨無皮既香且美。食者肥白朝採暮生。人漸懈怠并取多日。極情恣欲無有時節。女懷胎孕復生眾生。餘人見之即加驅擯。遣出人外三月聽還。知生慚愧共作方宜。取諸草木起立宮舍。覆藏形體使人不見。習翫婬欲如是轉增。多取糧粒以為資儲。如是相學粳米荒穢。轉生糠䊯刈已不生。眾生見此心大憂惱。世有大災粳米復不如本。各自念言。我本生時以念為食。神足飛行光明自照。住此懈怠乃至如今。復相謂言。今共分地別立[15]標記。封疆邊畔於是為始。自藏己分竊他禾米。米主見之曰。今恕汝罪後莫復為。如是轉多倍加呵責。呵責不已以手加之。以告眾人云。此人為盜。盜者又言。此人打我。眾人見此憂愁不樂。皆共集會議曰。眾生轉惡此是生老病死之原。煩惱苦報墮三惡道。[16]由有田地致此諍訟。今者寧可共立聰明高才一人為主。以法理之可護者護。可責者責。應遣者遣。當共集米以相供給。選擇賢明形體端正有威德者。而語之言。汝為我等作平等主。善言慰勞眾皆歡喜。即共稱言。善哉大王。即以正法治民。名為剎利。皆是舊法。後人侵他物者即取懲罰。及重犯之便造督遮。鞭杖猶不能止又作牢獄刀杖等物。[17]考楚殺戮令懷畏懼。時有一人念家多患猶如毒刺。棄捨妻兒獨處山林。起立草菴靜攝其志。修習梵行名婆羅門。後婆羅門有不樂閑靜坐禪思惟者。便入人間誦習為業。又自稱言。我是不禪人。於是世人號之為不禪婆羅門。時眾生中有人。好營居業多積財寶名為居士。又有多好機巧。名首陀羅。又有自厭世法剃除鬚髮法服修道。名曰沙門。時人心懷殺盜。又失粳米。立五種子。一者根子。二者葉子。三者華子。四者果子。五者莖生及餘種子。是謂五種之子。皆是風吹他方剎土種子來濟此國眾生。如此之瑞。有生老病死。有五盛陰。不盡苦際。水劫末時光音諸天入水澡浴。四大精氣入其身內。體生觸樂精流水中。八風吹盪墮淤泥中。自然成卵經八千歲。其卵乃開生一女人。其形青黑猶如淤泥。有九百九十九[1]頭。有千眼九百九十九口。一口四牙牙上出火狀如[2]礔礰。二十四手手中皆捉一切武器。其身高大如須彌山。入大海中拍水自樂。有旋嵐風吹大海水。水精入體即便懷[3]任。經八千歲然後生男。身體高大四倍勝母。兒有九頭頭有千眼口中出火。有九百九十九手有八脚。於海水中自號。我是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唯噉淤泥及藕。地劫初成變易如是(出增一阿含經第三十二卷又出長阿含經第六卷又小品劫抄又出觀佛三[4]昧第二卷)劫燒盡時一切皆空。眾生福德因緣力故。十方風至風風相次能持大水。上有一千頭人二千手足。名為違紐是人臍中生千葉金色蓮華。其光大明如萬日照。花中有人結跏趺坐。此人復有無量光明。名為梵天王。[5]正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是梵天王。[6]婬瞋已盡坐蓮花上。諸佛隨俗現寶蓮花上。結跏趺坐說六波羅蜜。聞此法者。必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出諸[7]雜譬喻第六卷)。
劫之修短[8]第三
佛言。設方百由旬城滿中芥子。有長壽人百歲。取一芥子都盡。劫猶不[9]盡。又如方百由旬石。持迦尸輕軟[10]疊衣。百年一拂此石[11]脫盡劫猶不盡。謂之大劫也。又言。方一由旬高下亦然。鐵城滿中芥子。百年取一盡為一劫。又方一由旬石山。士夫以迦尸衣百年一拂。拂之不已石山鎖盡。劫猶未竟。六十念中之一念。謂極小劫也(出大智論第三十六卷又出增一阿含第三十一卷又出第二十八卷又出雜阿含第[12]三十四卷)。
日[13]四
日城郭。方正二千四十里。其高亦然。光射人眼見之若圓。宮城純金七寶瑩麗無諸[14]瑕。為五風所持。一持。二養。三受。四轉。五調。日王座方二十里。身出光明照耀宮殿。宮殿之光照於城郭。城郭之光下臨下土。無數天神前後導從。音樂自娛無有休息。林觀浴池如忉利天。天壽五百歲。子孫相襲以竟一劫。日城繞須彌山。東方日出。南方[15]望。西方[16]夜半。北方日[17]入。如是右旋更為晝夜。復有長短。日行稍南南方漸長。經六十里。一百八十日北方稍短。復行稍北北方[18]稍長。一百八十日南方稍短(出長阿含經第二十二卷又出樓炭經)。
月[19]五
月城郭。廣長一千九百六十里。其高亦然。儼然方正遠見故圓。二分天銀一分瑠璃。內外清徹光明遠照。為五風所持。月王坐方二十里七寶宮殿。無量天神光明[20]妓樂前後導從。園池等玩如忉利天。天壽五百歲。子孫相襲以竟一劫。月有虧滿。缺者一角行夜稍稍隱側故見缺減。又云。月城邊有天。其色正青衣服亦青。所在之面青光照城故缺減也。滿者月行稍轉[21]向正。又青色天十五日轉入月城與王[22]遇會。又須彌山南地有大樹。樹名閻浮提。高四千里枝蔭二千里影現月中(出長阿含經第[23]二十二卷又出樓炭[24]經)。
[25]日月蝕
阿修倫天王名羅呼。其體高二萬八千里。以月十五日立海中央。海水裁至其臍。低頭[26]𨶳須彌羅寶。[27]忝山及四方上鎮。以指覆日月天下晦[28]冥。或覆日以晝為夜。所謂日月蝕時[29]危光明也(出樓炭經第五卷)。
星宿城郭。天神之舍也。以水精為城七寶為宮。懸在空中大風持之猶如浮雲。隨日運行為眼所見。大者七百里。中者五百里小者百二十里。宮室園池如四天王天。壽命亦爾([32]出樓炭經第六卷又出長阿含)。
雷[33]七
虛空雲中。有時地大與水相觸。有時與火風等大相觸。水火風大更互相觸。皆生虛空雲中雷聲(出長阿含經第二十卷)。
雲[37]九
雲有四種。一白。二黑。三赤。四紅。白者地大偏多。黑者水大偏多。赤者火大偏多。紅者風大偏多。去地或十里。或二十三十。乃至四[38]十里。除劫初時上至光音天(出長阿含經第二[39]十卷)雲有四色。一青。二赤。三黃白。四黑。青者中有水界大多。赤者中有火界大多。黃白者中有地界大多。黑者中有風界大多(出樓炭經第四卷)龍氣為雲(出長阿含經)。
風[40]十
世界壞時有大風起名曰壞散。悉能吹壞摩滅大千世界。金剛鐵圍山等一切萬物。時大千世界外。復有風起名障壞散。能隔風災得至餘方。若無此障風。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無不散滅(出華嚴經第三十卷)。
雨[1]十一
相師占雨。有五因緣不可定知。使占者迷惑。一者雲有雷電占謂當雨。以火大多燒雲不雨。二者雲有雷電占亦謂雨。有大風起吹雲四散入諸山間。三者雲有雷電占亦謂雨。時阿修羅攬[2]接浮雲置大海中。四者雲有雷電占亦[3]謂雨。而雨師放誕婬亂竟不降雨。五者雲有雷電占亦謂雨。而世間眾生非法縱[4]盪污清淨行。慳貪嫉妬所見顛倒。故使天不降雨。以此五事相不定知(出長阿含第二十卷樓[5]炭同)。
阿耨達龍王興大重雲。滿閻浮提並降大雨。百穀草樹皆悉滋長。江河川[6]沼一切盈滿。此大雨水從龍王身心中出而能饒益無量眾生。摩那斯龍王將欲降雨。先興重雲彌覆虛空。慈悲心故凝停七日。先令眾生究竟諸業。漸降微雨普潤大地(出長阿含經第二十卷)。
經律異相卷第一
校注
[0001001] 卷第一【大】,〔-〕【明】 [0001002] 沙門僧旻寶唱等集【大】,天監十五年沙門寶唱等奉勅撰【宋】【元】,沙門寶唱撰【明】,天監十五年奉勅撰【宮】 [0001003] 序【大】,并序【宋】【元】 [0001004] 固【大】,羌【宋】【元】【明】【宮】 [0001005] 言【大】,文【宮】 [0001006] 傳【大】,翻【宋】【元】【明】【宮】 [0001007] 而【大】,復【宋】【元】【明】【宮】 [0001008] 象【大】,像【宋】【元】【明】【宮】 [0001009] 浸【大】,侵【宮】 [0001010] 鮮【大】,尠【宋】【元】【明】【宮】 [0001011] 洽【大】,治【明】 [0001012] 末【大】,〔-〕【宋】【元】【明】【宮】 [0001013] 擇【大】,搜【宋】【元】【明】【宮】 [0001014] 神【大】,宸【宋】【元】【明】【宮】 [0001015] 凡【大】,已【宋】【元】 [0001016] 天字前行明本有經律異相卷第一梁沙門僧旻寶唱等奉勅撰十八字 [0001017] 上【大】,第一【明】,上字次行宮本有梁沙門寶唱等撰七字 [0001018] (三界…十一)三十二字【大】,〔-〕【明】 [0001019] 第一【大】,有三大種【明】,一【宮】 [0001020] (欲界…界三)十字【大】,〔-〕【明】 [0001021] 六【大】,七【宮】 [0001022] 第一【大】,一【宋】【元】【宮】,有六小種魔天附【明】 [0001023] (四天…七)二十二字【大】,〔-〕【明】 [0001024] 四天王天一【大】,〔-〕【宋】【宮】 [0001025] 天一【大】,第一【元】,一【明】 [0001026] 山【大】,四山【宋】【元】【明】【宮】 [0001027] 勒【大】,勒叉【宋】【元】【明】【宮】 [0001028] 天【大】,夭【明】 [0001029] 亦【大】,亦以【宋】【元】【明】【宮】 [0001030] 九【大】,九百【宋】【元】【明】【宮】 [0001031] 女【大】,女生【宋】【元】【明】【宮】 [0001032] 蘇【大】,酥【元】【明】 [0001033] 莊嚴具【大】,具莊嚴【宋】【元】【明】【宮】 [0001034] 語【大】,戲【宋】【元】【明】【宮】 [0001035] 忘【大】,望【宮】 [0001036] 拔【大】,跋【宋】【元】【明】【宮】 [0001037] 路【大】,䟦【明】 [0001038] 隨侍【大】,侍王【宋】【元】【明】【宮】 [0001039] 天【大】,王【宋】【元】【明】【宮】 [0001040] 釋【大】,釋帝釋【宋】【元】【明】【宮】 [0001041] 憂【大】,愁【宋】【元】【明】【宮】 [0001042] 歎【大】,讚歎【宋】【元】【明】【宮】 [0001043] 戒【大】,受戒【宋】【元】【明】【宮】 [0001044] 婁【大】,樓【明】 [0001045] 忉利天第二【大】,〔-〕【宋】【宮】 [0001046] 第二【大】,二【明】 [0001047] 梁【大】*,此【明】* [0001048] 二【大】,一【宋】【元】【明】【宮】 [0001049] 出【大】,〔-〕【宋】【元】【明】【宮】 [0001050] 如人【大】,四十里久【宮】 [0001051] 認【大】,誌【宋】【元】【明】【宮】 [0002001] 樓【大】*,婁【宋】【元】【宮】* [0002002] 長【大】,長各【宋】【元】【明】【宮】 [0002003] 百【大】,〔-〕【宋】【元】【明】【宮】 [0002004] 垛【大】,墮【宋】【元】【明】【宮】 [0002005] 各【大】,〔-〕【宋】【元】【明】【宮】 [0002006] 盡【大】,畫【宋】【元】【明】【宮】 [0002007] 有【大】,〔-〕【宋】【元】【明】【宮】 [0002008] 宮【大】,宮室【宋】【元】【明】【宮】 [0002009] 炎摩天第三【大】,〔-〕【宮】 [0002010] 第三【大】,三【明】 [0002011] 時【大】,時善【宋】,善時【元】【明】 [0002012] 宮【大】,宮殿為【宋】【元】【明】【宮】 [0002013] 妙【大】,世【宮】 [0002014] 壽天【大】,天壽【元】【明】 [0002015] 婚【大】,婚娶愛【宋】【元】【明】【宮】 [0002016] 成【大】,成初【宮】 [0002017] 若【大】,若一【宋】【元】【明】【宮】 [0002018] 深【大】,染【宋】【元】【明】【宮】 [0002019] 歡【大】,但歡【宋】【元】【明】【宮】 [0002020] 天【大】,〔-〕【宋】【元】【明】【宮】 [0002021] 經【大】,〔-〕【宋】【元】【明】【宮】 [0002022] 兜率天第四【大】,〔-〕【宮】 [0002023] 第四【大】,四【明】 [0002024] 出【大】,〔-〕【宋】【元】【明】【宮】 [0002025] 使【大】,使數【宋】【元】【明】【宮】 [0002026] 中【大】,中也【宋】【元】【明】【宮】 [0002027] 樓炭大智論【大】,大智論婁炭【宋】【元】【宮】,大智論樓炭【明】 [0002028] 化樂天第五【大】,〔-〕【宮】 [0002029] 第【大】*,〔-〕【明】* [0002030] 自【大】,自有【宋】【元】【明】【宮】 [0002031] 勝【大】,勝勝【宋】【元】【明】 [0002032] 嚴【大】,嚴等經【宋】【元】【明】【宮】 [0002033] (他化…六)七字【大】,〔-〕【宮】 [0002034] 名【大】,又名【宋】【元】【明】【宮】 [0002035] 耳【大】,身【宮】 [0002036] 也【大】,〔-〕【宋】【元】【明】【宮】 [0002037] 有【大】,全【宋】【元】【明】 [0002038] 嚴【大】,嚴經【明】 [0002039] 經【大】,〔-〕【宋】【元】【宮】 [0002040] 魔天第七【大】,〔-〕【宮】 [0002041] 髓【大】,體【宮】 [0002042] 持【大】,〔-〕【宋】【元】【明】【宮】 [0002043] 亦【大】,自【宋】【元】【明】【宮】 [0002044] 說【大】,說況說【宋】【元】【明】【宮】 [0002045] 丈【大】,支【宮】 [0002046] 身【大】,而身【宋】【元】【明】 [0002047] 色【大】,〔-〕【宋】【元】【明】【宮】 [0002048] 長【大】,〔-〕【宋】【元】【明】【宮】 [0002049] 八【大】,八卷又出【宋】【元】【明】【宮】 [0002050] 三【大】,二【宋】【元】【明】【宮】 [0002051] 炭【大】,炭經【宋】【元】【明】【宮】 [0002052] 色界二十三天第二【大】,二色界有二十三小種【明】,〔-〕【宮】 [0002053] 第【大】,〔-〕【宋】【元】【宮】 [0002054] 天【大】*,〔-〕【宋】【元】【宮】* [0003001] 梵身天第一【大】,〔-〕【宋】【元】【宮】 [0003002] 第【大】*,〔-〕【明】* [0003003] 宮【大】,〔-〕【宋】【元】【明】【宮】 [0003004] 梵輔天第二【大】,〔-〕【宋】【元】【宮】 [0003005] 梵眾天第三【大】,〔-〕【宋】【元】【宮】 [0003006] 大梵天第四【大】,〔-〕【宋】【元】【宮】 [0003007] 已【大】,色【宋】【元】【明】【宮】 [0003008] 上【大】,生【宮】 [0003009] 於【大】,〔-〕【宋】【元】【明】【宮】 [0003010] 含【大】*,含經【宋】【元】【明】【宮】* [0003011] 阿【大】,心【宋】【元】【明】【宮】 [0003012] 光天第五【大】,〔-〕【宋】【元】【宮】 [0003013] 少光天第六【大】,〔-〕【宋】【元】【宮】 [0003014] 毘【大】,略【宋】【元】【明】 [0003015] 無量光天第七【大】,〔-〕【宋】【元】【宮】 [0003016] 光音天第八【大】,〔-〕【宋】【元】【宮】 [0003017] 名【大】*,名曰【宋】【元】【明】【宮】* [0003018] 附【大】,波【宋】【元】【明】【宮】 [0003019] 念【大】,含【宮】 [0003020] 上【大】,九【宋】【元】【明】 [0003021] 淨天第九【大】,〔-〕【宋】【元】【宮】 [0003022] 少淨天第十【大】,〔-〕【宋】【元】【宮】 [0003023] 習覺【大】,覺習【宋】【宮】,學習【元】【明】 [0003024] 患【大】,喜【宋】【元】【明】【宮】 [0003025] 無量淨天第十一【大】,〔-〕【宋】【元】【宮】 [0003026] 遍淨天第十二【大】,〔-〕【宋】【元】【宮】 [0003027] 梵【大】,胡【宋】【元】【明】【宮】 [0003028] 細【大】,紐【宋】【元】【明】【宮】 [0003029] 具【大】,貝【宋】【元】【明】【宮】 [0003030] 斤【大】,會【明】 [0003031] 嚴飾天第十三【大】,〔-〕【宋】【元】【宮】 [0003032] 少嚴飾天第十四【大】,〔-〕【宋】【元】【宮】 [0003033] 無量嚴飾天第十五【大】,〔-〕【宋】【元】【宮】 [0003034] 嚴飾果實天第十六【大】,〔-〕【宋】【元】【宮】 [0003035] 無想天第十七【大】,〔-〕【宋】【元】【宮】 [0003036] 不煩天第十八【大】,〔-〕【宋】【元】【宮】 [0003037] 披【大】,波【宋】【元】【明】 [0003038] 以【大】,身長千由旬以【宋】【元】【明】【宮】 [0003039] 樂【大】,悅【宋】【元】【明】【宮】 [0003040] 無熱天第十九【大】,〔-〕【宋】【元】【宮】 [0003041] 善見天第二十【大】,〔-〕【宋】【元】【宮】 [0003042] 見【大】,見天【明】 [0003043] 見【大】,現【宋】【元】【明】【宮】 [0003044] 栴【大】,旃【宋】【元】【明】【宮】 [0003045] 壽【大】,〔-〕【宮】 [0003046] 大善見天第二十一【大】,〔-〕【宋】【元】【宮】 [0003047] 栴【大】,旃【宋】【元】【宮】 [0004001] 色究竟天第二十二【大】,〔-〕【宋】【元】【宮】 [0004002] 又【大】,〔-〕【宋】【元】【明】 [0004003] 樓炭華嚴大智論【大】,華嚴大智論樓炭【宋】【元】【明】【宮】 [0004004] 摩醯首羅天第二十三【大】,〔-〕【宋】【元】【宮】 [0004005] 上【大】,上更【宋】【元】【明】【宮】 [0004006] 出【大】,〔-〕【宮】 [0004007] 第【大】,第二秩第【宋】【元】【明】【宮】 [0004008] 無色四天第三【大】,三無色界有四小種【明】 [0004009] 第【大】,〔-〕【宮】 [0004010] 三【大】,三(一無量空入處二無量識入處三所無有入處四非想非非想入處)【宋】【元】【宮】 [0004011] 無字前行明本有一無量空入處天七字 [0004012] 天【大】,天天【宋】【元】【明】【宮】 [0004013] 智【大】,知【宮】 [0004014] 無量識字前行明本有二無量識入處天七字 [0004015] 小【大】,少【宋】【元】【宮】 [0004016] 無所字前行明本有三無所有入處天七字 [0004017] 非字前行明本有四非想非非想入處天九字 [0004018] 弗【大】,佛【宋】【元】【明】【宮】 [0004019] 天【大】,天於彼命終【宋】【元】【明】【宮】 [0004020] 天【大】,天(凡諸天下名不博採諸有一句二句異者多不能備其所出之經)【宋】【元】【明】【宮】 [0004021] 三【大】,二【宋】【元】【明】【宮】 [0004022] 二【大】,二(有二種)【明】 [0004023] 三小災一【大】,〔-〕【明】 [0004024] 三大災二又名三大劫【大】,〔-〕【明】 [0004025] 三小災第一【大】,一三小災【明】 [0004026] 第【大】,〔-〕【宋】【元】【宮】 [0004027] 肌【大】,飢【宮】 [0004028] 出【大】,〔-〕【宋】【元】【明】【宮】 [0004029] 𧨘【大】,形【宋】【元】【明】【宮】 [0004030] 陵【大】,凌【宋】【元】【明】【宮】 [0004031] 在【大】,存【宋】【元】【明】【宮】 [0004032] 共【大】,其【明】 [0004033] 來【大】,〔-〕【宋】【元】【明】【宮】 [0004034] 呵【大】,阿【宮】 [0004035] 惟【大】*,唯【宋】【元】【明】【宮】* [0004036] 心【大】,二【宮】 [0004037] 三【大】,二三【明】 [0004038] 災【大】,災(又名三大劫)【明】 [0004039] 第二【大】,二【宋】【元】【宮】,〔-〕【明】 [0004040] 曰【大】,日【宮】 [0004041] 滅【大】,成【宮】 [0004042] 鼻【大】,毘【宋】【元】【明】 [0004043] 也【大】,〔-〕【宋】【元】【明】【宮】 [0004044] 枯【大】,〔-〕【宋】【元】【明】【宮】 [0004045] 六【大】,十六【宋】【元】【明】 [0004046] 百【大】,百千【宋】【元】【明】【宮】 [0004047] 竭【大】,涸【宋】【元】【明】【宮】 [0004048] 𭖰砰【大】,陀碎【宋】【元】【明】,山碎【宮】 [0004049] 振【大】,震【宋】【元】【明】【宮】 [0005001] 炎【大】,灰【宋】【元】【明】【宮】 [0005002] 曾【大】,嘗【宋】【元】【明】【宮】 [0005003] 亦生天上若罪未畢【大】,〔-〕【宋】【元】【明】【宮】 [0005004] 渧【大】,滴【宋】【元】【明】【宮】 [0005005] 軸【大】,輪【宋】【元】【明】【宮】 [0005006] 降【大】,際【宋】【元】【明】,〔-〕【宮】 [0005007] 出【大】,涌出【宋】【元】【明】【宮】 [0005008] 名【大】,曰【明】 [0005009] 減【大】,消減【宋】【元】【明】【宮】 [0005010] 彌【大】,彌等【宋】【元】【明】【宮】 [0005011] 減【大】,滅【宋】【元】【明】【宮】 [0005012] 盪盪【大】,蕩蕩【宋】【元】【明】 [0005013] 蘇【大】,酥【元】【明】 [0005014] 肌【大】,肥【宋】【宮】 [0005015] 標記【大】,幖幟【宋】【元】【明】【宮】 [0005016] 由【大】,因【宋】【元】【明】 [0005017] 考【大】,拷【元】【明】 [0006001] 頭【大】,頭頭【宋】【元】【明】【宮】 [0006002] 礔礰【大】,霹靂【宋】【元】【明】 [0006003] 任【大】,妊【宋】【元】【明】【宮】 [0006004] 昧【大】,昧經【宋】【元】【明】【宮】 [0006005] 正【大】,止【明】 [0006006] 婬【大】,貪【明】【宮】 [0006007] 雜【大】,雜經【宮】 [0006008] 第【大】,〔-〕【宋】【元】【宮】 [0006009] 盡【大】*,啻【宮】* [0006010] 疊【大】,㲲【宋】【元】【明】【宮】 [0006011] 脫【大】,銳【元】【明】 [0006012] 三【大】,二【元】【明】 [0006013] 四【大】,第四【明】 [0006014] 瑕【大】,瑕穢【宋】【元】【明】【宮】 [0006015] 望【大】,日中【宋】【元】,夜半【明】【宮】 [0006016] 夜半【大】,日入【明】【宮】 [0006017] 入【大】,中【明】【宮】 [0006018] 稍【大】,〔-〕【宮】 [0006019] 五【大】,第五【明】 [0006020] 妓【大】,伎【宮】 [0006021] 向【大】,〔-〕【宮】 [0006022] 遇【大】,適【宋】【元】【明】【宮】 [0006023] 二【大】,三【宮】 [0006024] 經【大】,〔-〕【宋】【元】【明】【宮】 [0006025] 日月蝕【大】,〔-〕【宋】【元】【明】【宮】 [0006026] 𨶳【大】,闚【明】 [0006027] 忝【大】,泰【宋】【元】【明】【宮】 [0006028] 冥【大】,暝【宋】【元】【明】【宮】 [0006029] 危【大】,厄【宋】【元】【明】【宮】 [0006030] 星六【大】,〔-〕【宮】 [0006031] 六【大】,第六【明】 [0006032] 出【大】,二【宮】 [0006033] 七【大】,第七【明】 [0006034] 八【大】,第八【明】 [0006035] 二【大】,〔-〕【宋】【元】【明】【宮】 [0006036] 經【大】,〔-〕【宋】【元】【明】【宮】 [0006037] 九【大】,第九【明】 [0006038] 十【大】,千【宋】【元】【明】【宮】 [0006039] 十【大】,十一【宋】【元】【明】【宮】 [0006040] 十【大】,第十【明】 [0007001] 十一【大】,第十一【明】 [0007002] 接【大】,採【宋】【宮】 [0007003] 謂【大】*,具【宮】* [0007004] 盪【大】,湯【宋】,蕩【元】【明】 [0007005] 炭【大】,炭經【宋】【元】【明】【宮】 [0007006] 沼【大】,源【宋】【元】【明】【宮】【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53 冊 No. 2121 經律異相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6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