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俱舍論疏

[35]俱舍論疏卷第三十

[37]破執我品第九之二

[38]若唯五取蘊至荷重擔者犢子部引經難也若即五取蘊名為我者何故世尊作如是說有取捨重擔[39]荷重擔者

何緣於此佛不應說論主徵也何緣於此假我不許佛如是說

不應重擔即名能荷彼部[1]答也即五取蘊名之為我[2]復是重擔即應能荷是所荷也如我[3]所宗說能荷是我所荷取蘊即無此失

所以者何論主徵也所以佛不應說

曾未見故犢子部答曾未見說能荷即所荷故

不可說事亦不應說論主例破也汝立第五不可說法藏為我此不[4]所說事亦不應說

所以者何犢子部徵也

亦未見故論主答也未見不可說事而說也若說即是可說非不可說

又取重擔至曾未見故論主反難取重擔為例能取重擔謂即是[5]貪等所取重擔即五取蘊即貪等即是五取蘊收如何能取即是所取曾未見故

然經說愛至荷者應然論主舉取擔者即是蘊[6][7]能荷者亦即蘊收

即於諸蘊至乃至廣說論主以義通[8]即於諸蘊立數取趣佛恐執實有別[9]我常住實有後文自云但隨世俗說此具壽有如是名

如上所引至補特伽羅論主釋經意也為令了此以蘊為我可說無常非實有性即五取蘊自相逼害得重擔名前前剎那引後後故名為荷者非是實有別我名為荷者

補特伽羅至邪見攝故彼宗又引文證實我也若無實我應無化生有情撥無名為邪見

誰言無有至理實有故論主通也我不言無化生有情如佛所言我說有故佛所言者謂蘊相續能往後世不由胎名為化生有情化生諸蘊理實有故撥此為無故邪見攝非謂實我

又許此邪見至不應修所斷故論主反難無撥我邪見也汝說撥無化生我故名為邪見汝宗說我非四諦攝此見不應見四諦斷又迷理故非修道斷故知無有撥我邪見

若謂經說至一聚一言論主遮彼浪引文也彼說言一我生在世間明非是蘊蘊非一故者亦不應理此於總蘊聚中假說一故如世間說於一麻[10]一米[11]聚等雖有八微多物總說一故

或補特伽羅至生世間故論主反難也以經說一即謂非蘊是別一我經說於生我應有[12]違汝宗也

非此言生如蘊新起彼宗通我生非如[13][14]新起

[15]依何義說生在世間者論主徵也我生[16]世間非如蘊[17]依何義說生[18]在世間

依此今時至取別位故彼宗通也說我為生者非是如蘊新生但是我取新蘊故名為生如世間說能祠者生記論者生然此[19]祠者實不新生以彼[20]初者取明論故名之為生又如世間言[21]老者生病者生等然此老病實非新生以取別位名為生也我亦如是實非[22]如蘊更別新生以取[23]別蘊名為生也

佛已遮故至故佛已遮論主引經遮也佛言捨此蘊及能續餘蘊唯除[24]五蘊法假許有能續諸蘊已遮別我汝說實我捨取諸蘊[25]豈非所遮

頗勤[26]具那契經至取捨諸蘊論主又重引經證無我取捨諸蘊也

又汝所引至為喻不成論主兩關破前引喻也若說是我即不極成我不許故若是心等又念念滅新新生故取捨不成身如心等又如明等與身有異蘊亦應異補特伽羅病二身前後各別皆無取捨若同數論[27]說有轉變如前已破

又許蘊生至此異蘊及常若如彼宗蘊生我不生者即定許我異於蘊及[28]我是常即違[29]彼宗補特伽羅非常非無常與蘊不一不異

又此唯一蘊至與蘊有異論主重出彼計我一蘊五我與蘊異也

大種有四至不異大種犢子部反難論主也大種有四造色唯一而言大種不異造色雖蘊有五我唯有一因何不許不異五蘊

是彼宗過論主通也

何謂彼宗犢子部問也

諸計造色即大種論彼宗說大種即是造色是彼宗過也

設如彼見至補特伽羅縱計破也若犢子部執我與蘊同覺天造色即大種者即應亦同大種即是造色蘊即是我

若補特伽羅至命者即身犢子部難也若不如我宗別有我者謂即五蘊名命者等世尊答外道問何不記言命者即身

觀能問者至龜毛硬軟論主答也我宗即蘊假說為我即蘊[30]是我外道妄執有別實我與蘊一由我無故一異不成故佛不記如人不答龜毛硬若答即是異語不當問頭

古昔諸師至與身一異論主舉昔答釋犢子部疑也如文可解

佛何不說命者都無外問也

亦觀問者至不為說假有論主答也若謂諸蘊名為命者言無命者即撥[1]諸蘊[2]隨邪見故非受法器不為說假有

理必應爾至如經廣說更引經非受法器不為說也若答為有[3]恐執常我若答為無恐生斷見故佛不答

依如是義至便壞善業子依前長行之義說此頌也如虎[4]銜子不急不緩若急說有命者即執真我為有為我見牙傷若緩說無命者撥俗我為無便壞善業子所以不答

復說頌[5]言至佛不答有無更重前義如文可解

何緣不記世間常等因論生論[6]問餘不記也亦觀問者阿世耶故答也問者意不同故

問者若執至[7]四皆非理明二種意樂皆不可記若執我為世間我體都無故不可答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故

若執生至亦皆非理若執生死以為世間答常無常等亦皆非理

謂若常者至皆不應理釋執生死為世間四答皆有失也如文可解

如離繫子至不為定記引例釋也

有邊等四至皆有失故類釋有邊等四也

寧知此四義同常等者外問也

以有外道至義與前同引事答也如文可解 嗢底迦此云能說

復以何緣至有等四耶外問也

亦觀問者至而發問故答也彼謂已解脫我名為如來故佛不答同前失[8]故也

今應詰問至死後亦有問犢子部也

彼言恐有墮常失故犢子部答也彼宗計我非常[9]無常故

若爾[10]何緣至墮常過失引類難也若謂恐墮常故不答死後有我恐墮常故因何身壞等

若佛先見至由我體都無論主兩關破也若言未解脫我佛先見故即為記之彼涅槃已便不[11]復見以不知有故佛不記有者即撥大師具一切智有而不知故[12]許世尊有一切智而不記者或應許不記由我體都無

若謂世尊至及常住過又難也若謂見解脫[13]後我而不[14]說者即離蘊過[15]蘊滅我在故及墮常見過計我常故

若見非見至非一切智又難不見俱不可說即應漸言不可說佛是一切智非一切智即違經說佛是一切智故

若謂實有至墮惡見處故又敘彼計也以契經言諦故住故定執無我者墮惡見處故故知有我若執無我墮惡見故

此不成證至墮惡見處故論主破也以經說定執無我者墮惡見故即證有我彼經又說定執有我者墮惡見故[16]亦證無我也故知此經[17]令離斷不證有我

阿毘達磨至分明說故論主引阿毘達磨證也言我有是常斷見攝深為應理執我有無常斷邊故如前所引筏[18]蹉經中分明說故

若定無[19][20]補特伽羅至定有補特伽羅犢子部難也若無有我為可說誰流轉生死不應[21]生死自流轉故既經中說[22]馳流生死故知定有補特伽羅若諸蘊相續當處即滅何得有流轉

此復如何流轉生死論主問也我非無常如何說流轉生死

由捨前蘊取後蘊故[23]人釋也我非無常[24]所取捨蘊是無常故[25]名為流轉

如是義宗前已徵遣論主指前破我依蘊等宗也

如燎原火至流轉生死論主破外執[26]訖自述[27]假我流轉義也先喻後法如文可解

若唯有蘊至名為妙眼外引教難也前蘊已滅後蘊別生如何可說今我於昔為世導師

此說何咎論主反問也

蘊各異故外人答也[28]若說五蘊假名我者昔蘊今蘊[29]體既各別如何今我是昔我耶

若爾是何物論主反問也

謂補特伽羅外人答也

昔我即今體應常住論主難也汝宗計我非常[30]無常若昔我即今我應是常違自宗也

故說今我至曾燒彼事論主述正義也如人將一[31]炬火先燒其[32]後燒其木雖剎那滅是一相續得說此燒[33]木火曾燒[34]於草非謂前後火體不別世尊今我昔師義亦准此顯昔與今是一相續非前不滅

若謂決定至去解脫遠論主難也若謂決定有真實我此我微細佛智最勝觀此我時最明了見既見我已便起我見乃至我愛所縛便為謗佛去解脫遠文中先出過次引教後結成也

論若[1]謂至此言無義論主牒計破也若謂非我計我便起我愛於我[2]見我不起我愛此言無義

所以者何外徵無義所以也

於非我中至無理為證答無義所以也於我計我於非我計我[3]自異他無有差別無理為證[4]實我不愛妄我即愛

故彼於佛至起見瘡皰結犢子過也

如是一類至無解脫過述佛法中有犢子部及撥一切法體皆非有外道執有別真我性皆同不能免無解脫過

若一切類至何能憶知諸執我者共為此難若一切類我體都無剎那滅心何能憶知[5]曾所受境及相似境

如是憶知至心差別生論主取經部義答也 從相續內是自身[6]內 念境想類是前時心念境取像類別心種子生 差別是種子之異名也取像是想之[7]化用

且初憶念至無間生[8]外問也前釋後憶念起從前憶念心差別生即前憶念[9]從何等心差別生

從有緣彼至心差別起答也此初憶念從前有緣彼相似法作意相屬想心差別 不為依止差別是身異也 愁憂散亂等[10]緣者是損壞種子功能[11]要前品緣不為此緣[12]損壞種子功[13]即生初憶念即是初憶念生從緣此境作意等緣及彼種子生也

雖有如是至有功能故論主釋憶念生必具因及緣二種方生更不見離此二外有我功能故

如何異心至有憶念理彼宗難也[14]後心別後心憶念前心境天授祠授兩心別祠授能憶天授之心境

此難非理至[15]有因果性故論主通也前心後心一相續有因果義[16]以後心憶前心境天授祠授是異相續無因果故不相憶也

我等不言至有後記知生論主重釋非異心見境異心能憶相續一故然從過去緣彼境心功能差別種子引起今時能憶念識謂如前說相續轉變差別力故生念何失由此憶念力有後記知生

我體既無[17]熟為能憶彼師問也

能憶是何義論主問彼師也

[18]由念能取境[19]師答也

此取境豈異念論主徵也既由念取境豈念外別有取境

雖不異念但由作者彼師答也雖念外無別取境然念取境之時由有作者

作者即是至彼類心差別論主答也汝說作者別有於我[20]我說作者即是念因

然世間所言至說彼能憶論主重釋也世間言制怛羅能[21]此於蘊相續立制怛羅名非於實我從先見心後憶念起說彼能憶 制怛羅是正月星名有人正月[22]生從此星為名

我體若無至說第六聲彼師難也

此第六聲依屬主義論主答也

如何物屬何主彼師問也

此如牛等屬制怛羅論主答也

彼如何為牛主彼師徵也

謂依彼彼至彼得自在論主答也

欲於何所至尋求念主論主責也

於所念境驅役於念彼師答也

役念為何論主問也

為令念起彼師答也

奇哉自在至而驅役此論主責也如何為令此生還驅役此即能生為所生過

又我於念至為令念行論主兩關問也

念無行故但應令起彼師答也念是心法不可令行故我應令此念起也

則因名主至為念主耶論主為彼師釋念主也

即諸行聚至亦不離因論主為彼師釋牛主及牛皆無實也俱是諸行一類相續 然能令彼於異方變異生因名為牛主者即是能驅役牛者

憶念既爾至亦應例釋准憶念例釋記知准憶知熟為能了誰之識等亦應例釋大體雖同非無少異

旦識因緣至如應當知釋少異也說因義同從緣少異

有作是言至能了等者大文第三[23]亦破數論也[24]意立能了等者是其我也

今應詰彼至能了亦爾論主先破其喻准喻破法也兩關徵問天授是何若是實我此如前破若假士夫體非一物 於天授諸行相續[25]立天授名故此破喻也 如天授能行識能了亦爾類破法也

依何理說天授能行者外問也

謂於剎那至焰聲能行論主答也即假相續雖剎那滅從此至彼異處生時名之為[26]因名行者非謂實我從此至彼猶如焰聲雖念念滅異處生故世說為行

如是天授至亦作是說類行釋了也[27]人順世間故亦作是說

經說諸識至為何所作問也

都無所作至說名[1][2]論主答也此同解深密經外道不共陀羅尼若雜染若清淨法我說一切皆無作用亦都無[3]有補特伽羅以一切法離所為故

如何似境問也

謂帶彼相至名為了境釋也識生之時有境相名為了境無根相故不名了根

或識於境至說鐘鼓能鳴更釋識能了也如因鐘[4]鼓有鳴說鐘鼓能鳴因其前識為後識因能了境故說識能了就因說也

或如燈能行[5]識能了亦爾又第三釋也

為依何理說燈能行問也

焰相續中至說名能了釋也燈異處相續生時名為燈行識於異境說識為能了即體是能也

或如色生色住至理亦應然以喻顯無[6]了者也如色生等無別生者[7]識了於境亦無了者

若後識生至如芽莖葉等外問也

有為皆有住至[8]後必異前論主釋也有為法有異相[9]後識不可定似於前也

[10]若異此者至自然從定出論主反難釋也若後常[11]似前即無出定

諸心相續至種性別故釋有定次心也

如女心無間至由種姓別故指事釋也

女心無間至外緣差別釋女心後別[12]雖容起多心然若[13]先數起者明了者近起者先起由如是心修力[14]強故若將起位身外緣差別即不定[15]如常起夫心或時遇子或起[16]子心[17]被苦觸即起異心

諸有修[18]行力至生於自果外難也若由修力此心數起諸有修力最強盛者寧不恒時生於自果

由此心有[19]至最隨順故釋也謂由住異相故不恒生自果此住異相順生異心故

諸心品類至唯一切智知明心次第[20]微細推佛能知兼引頌證孔雀毛羽色類差別之因唯佛能知

色差別因至可易了知舉易況難也所緣色差別因當唯佛知況非色性

一類外道至皆從於我大文第[21]三破外道中第二破勝論師彼說諸心生時皆從於我是我德故

前之二難至如芽[22]葉等論主引前二難難勝論也我既是一何緣後識不恒似前及定次第

若謂由待至非極成故破轉計也彼計云識不恒似前識者由待我與實句色意合差別不同故有異識生者理定不然我體是一與餘意合非極成故此非兩[23]宗共許不成[24]同也

又二物合至俱有[25]滅壞論主破意與我合也二物合有分限不可遍合我遍一切處意有分限故又彼外道自釋合相言非至為先後至名合我與意合意有分限我應亦有分限意移轉故我應移轉意壞滅故我應壞滅若不爾者[26]名為合

[27]若一分合至無別分故破分合也以我無別分故已上破[28]識與我合

設許有合至合寧有別破縱[29]許有合不許合[30]我體既常[31]意無別異合寧有別生識異[32]

若待別覺至得有差別破轉計也若謂待別覺故識生有異生覺別因同生識難

若待行別至何用我為破轉計也若待行別我意合故生識別者即應心但待行差別能生意識何用我為

我於識生至普莎訶言識依行別生[33]有差別我於識生無用而言識生由我如藥除疾其事已成誑醫矯說由我[34]呪也 普莎訶此云吉祥

若謂此二至無理為證[35]轉計心行由我有也雖有此言無理證成

若謂此二至為[36]所依義論主問依相也

非心與行至我為彼依外人答也行依我非如畫菓依於壁若如此二即有二失一相[37]礙失二或時別住失

若爾如何論主[38]徵外人也我與覺行為其所依不如器持果壁持畫汝說覺行依我如何

此但如地至四物所依外人答也如色觸四物依地也

彼如是言至假立我名論主破云若如汝所說我為二依如地與香等為所依者香等依於地四外無別地行依於我二外無別我

若離香等至地有香等外人難也既言[39]地有香等明知能有異於所有故知四外別有於地

為顯地體至木像身等論主[40]釋也為顯地體不同故地體有是香等異故如世間言為顯像體不同而言木像身等雖[41]木即是像仍簡餘鐵像

又若有我至生一切智論主又破若我待行差別[1]能生智者行既眾多何不[2]俱時生一切智

若時此行至果不恒生又破救也若救言所以[3]不俱時生一切智者以功能強行遮餘劣行不生果故不得俱時生一切智者寧從強行果不恒生

答此如前至漸變異故外救我宗許非常漸有變異如前難[4][5]何修力最強者寧不恒時生於自果[6]由此心有住異相故我答此難亦與彼同由有行體有漸變異故

若爾計我至體無異故破由行轉變也若識生不生由依行者執我唐捐行力令心差別生故[7]彼道計行[8]同我釋宗修心差別生既由修力何關於我

必定應信至理不成故以有能[9]依證所依我也彼宗計我為[10]念等德[11]德依[12]實句不依餘故故知我體[13]亦有不得言無

此證非理至[14]但有虛言論主破外證也外執念等德句義攝體皆非實依餘實法我宗不許[15]亦不極成我宗許念等有別實體性皆名實故我宗經說六實物名沙門果故六實即是無漏[16]五蘊并擇滅也

彼依實我至但有虛言第二破依[17]我也指同前破故不重述

若我實無至我體是何外道反難也由為我當[18]受苦樂果故造善惡業我體若無為誰造業 若為我造業者我體是何

[19]謂我執境論主答也 言為我者是我執境也

何名我執境外道問也

謂諸蘊相續論主答也 我執境者即五蘊相續非別有我

云何知然外道問也云何知我執境即蘊非我

貪愛彼故論主答也有二答[20]文初也以貪愛我者即貪愛取蘊故知取蘊即[21]所為我

與白等覺至但緣諸蘊第二答也如世間言我白乃至[22]肥我現見世間緣白等覺與計我執同處而生如世間言我白黑等故知即白等境是我執境故知緣我但緣諸蘊不緣我也

以身於我至即是我身外道通論主難也我有二種一實二假實是真我身是假我以身於我有防護恩故[23]假說為我如言臣等即是我身身等覺同名為我者此是假我非實我也

於有恩中至所取不然論主破也如汝所計我執緣我以身於實我有防護恩假說身為我而諸執蘊為我皆謂實我不謂假故

若許[24]依身至緣他身起外道難也身實非是我緣身起我執他身非是我寧無我執緣他身起

他與我執至如是習故論主答也自身與能執心相[25]屬故計自身為我他身與能執心不相屬故不計為我

相屬謂何外道問也 言相屬者謂何義也

謂因果性論主答也身與我執互為因果性名為相屬

若無我體誰之我執外道難也若有我體我執屬我名相屬性若無我體我執屬誰名相屬性

此前已釋至為果所屬論主指前答也

若爾我執以何為因外道問我執因也

謂無始來至有垢染心論主答同類因也

我體若無誰有苦樂外道問也

若依於此至及樹有花論主答也[26]喻可解

論苦樂依何外道問也

謂內六處至說為彼依論主答也即於內六處隨其所起樂之時說為所起苦樂之依

若我實無誰能作業[27]受果外道問也既無作者受者誰能作業誰能受果

作受何義論主問也

作謂能作受謂受者外道答也

此但易名未顯其義論主責也

辯法相者至名[28]俗等者外道引辨外道法相者釋也

此中汝等至自在作者論主兩關破也若說實我天授喻不極成說蘊天授便[29]作非自在作者

業有三種至屬因緣故廣明諸法皆待因緣皆不自在

汝所執我至故非自在論主破實我自在也實我雖不待因無所作故亦非自在

由此[30]後說至[31]相無可得總結難也

然於諸法至名為作者論主自釋作者破我作者也

能生身業勝因者何外道問也

謂從憶念至類此應思論主釋勝因展轉起用名為作者外道執我此中無用故非作者

我復云何能領業果論主前破作者[32]此破[33]領果先問起也

若謂於果至已遮遣故論主[34]縱計指前破也我既於識心生[35]既無功能於受[36]樂亦無能也

若實無我至罪福生長外道難也若無我者唯蘊生因名作業者受苦樂者諸非情亦有損益等事因何不說罪福生長

彼非受等至如前已說論主釋難兼破執也唯內六處受等心法所依止處[1]諸非[2]情法非受等依故非依彼罪福生長故我非受等依如前已說

若實無我至生未來果外道難也

設有實我至生未來果論主反[3]責難也

從依止我法非法生外道答也我為所依非法為能依從法非法[4]生未來[5]

如誰依誰至不應依我指前已破法[6]法依[7]

然聖教中至未來果生論主以經部義釋也有部從已壞業生經部[8]從業[9]勳種生也

若爾從何外道答也

[10]

說業相續至無間即生論主以經部義釋并喻顯也

若爾從何外問喻也

[11]種相續至方引果生論主答也

論若爾何言[12]說種生果外道問也若展轉從花生者何故乃言從種生果

由種展轉至應與[13]果別論主釋也先順釋後反難釋也如文可解

如是雖言至差別生[14]釋業生其果時非無間生非離業生從彼業相續轉變差別生

何名相續轉變差別外道問也

謂業為先至故名差別論主釋轉變差別如文可解

如有取識至輪轉於生死論主指事釋并引頌證也

於此義中至永滅故論主釋諸因生果滅壞不同如文可解

何緣異熟果至有別果生外難也如外熟果能為後果之因異熟之果何不為異熟因

且非譬喻至無別果生論主釋其[15]前難兼破果生也 且非譬喻是法皆等釋前難也 然從種果無別果生破前立種果還為因也

若爾從何生於後果外問也

從後熟變至世說為種論主釋後生因也

此亦如是至故喻同法論主法合也

或由別[16]計至餘異熟生釋別緣生[17]亦義同異熟

前來且隨至離佛無能知論主業微細推佛[18]知也并頌證如文可解自下三頌大文第二於[19]當品中勸學流通初一頌勸學聞慧次一頌勸學思慧後一頌勸學修慧 已善說此淨因道者淨謂無漏因謂佛教也 謂佛至言真法性出淨因道體也 應捨闇盲諸外執[20]令捨有我教也 惡見所為明有我教因也 求慧眼勸聞無我教也 第二頌云 此涅槃宮一廣道者觀無我之理是趣涅槃之廣路也 千聖所遊無我性者千聖所遊顯路廣無我性出道體也 諸佛日言光所照者佛言如日照無我性 雖開昧眼不能覩者是思慧也聞慧求見未捨教故而眼未開思慧雖開離教思義昧不能覩 於此方隅已略說指前自說也第三勸修慧也 為開智者慧毒門明說意也無漏之慧能害煩惱名之為毒四善修慧能為加行名之為門 庶各隨已力堪能者謂種性學不同也 遍悟所知成勝業者[21]遍悟一切所知之法皆無有我成涅槃之勝業也

俱舍論疏卷第[22]三十

[23]

從去秋至此冬一部始終點功已畢今窺其體元草書□傳寫之間彌成違失每披其文必迷首尾肆多勘本文少加斷推已及半分變改前緒雖恐背先賢之深慮只為勸後學之惠解尚處處有脫落重復之可勘正

保延三年十二月三日燈下記之

前少僧都 覺樹

(別筆)

以興福寺慈恩院本一交了 樹海

原文抹消頗難讀然以後學有所益故錄之

于時昭和二年八月校了日 校者識


校注

[0806035] 【原】保延三年覺樹校石山寺藏寫本【甲】鎌倉時代寫東大寺藏本【乙】寶永元年版本題號新加 [0806036] 撰號新加 [0806037] 破執我品第九之二論本第三十【原】【甲】 [0806038] 不分卷【甲】【乙】 [0806039] 荷【大】云何【乙】 [0807001] 答【大】問【甲】【乙】 [0807002] 復【大】後【甲】【乙】 [0807003] 所【大】*〔-〕【甲】【乙】* [0807004] 所【大】可【乙】 [0807005] 貪【大】*黃【甲】【乙】* [0807006] 攝【大】〔-〕【甲】【乙】 [0807007] 能【大】〔-〕【甲】【乙】 [0807008] 也【大】〔-〕【甲】【乙】 [0807009] 我【大】義【甲】【乙】 [0807010] 聚【大】〔-〕【甲】【乙】 [0807011] 聚【大】一聚【甲】【乙】 [0807012] 為【大】無【甲】【乙】 [0807013] 蘊【大】蘊依何義說生在世間【甲】【乙】 [0807014] 新起【大】〔-〕【甲】【乙】 [0807015] 依何義說生在世間者論主徵也【大】依此今時至取別位故彼宗通【甲】【乙】 [0807016] 世間【大】〔-〕【甲】【乙】 [0807017] 起【大】〔-〕【甲】【乙】 [0807018] 在【大】〔-〕【甲】【乙】 [0807019] 祠【大】初【甲】【乙】 [0807020] 初【大】祠【校異-原】 [0807021] 老【大】老死【甲】【乙】 [0807022] 如【大】〔-〕【甲】【乙】 [0807023] 別【大】為別【甲】【乙】 [0807024] 五蘊【大】〔-〕【甲】【乙】 [0807025] 豈【大】已【甲】【乙】 [0807026] 具【大】俱【甲】【乙】 [0807027] 說【大】流至【甲】【乙】 [0807028] 我【大】〔-〕【甲】【乙】 [0807029] 彼【大】汝【甲】【乙】 [0807030] 是【大】〔-〕【甲】【乙】 [0808001] 諸【大】諸法【甲】【乙】 [0808002] 隨【大】墮【甲】【乙】 [0808003] 恐【大】*即【甲】【乙】* [0808004] 銜【大】啣【乙】 [0808005] 言【大】曰【乙】 [0808006] 問【大】同【乙】 [0808007] 四【大】四記【考偽-大】〔-〕【甲】【乙】 [0808008] 故【大】〔-〕【甲】【乙】 [0808009] 無常【大】〔-〕【甲】【乙】 [0808010] 何緣【大】〔-〕【甲】【乙】 [0808011] 復【大】後【甲】【乙】 [0808012] 許【大】謂【甲】【乙】 [0808013] 後【大】彼【甲】【乙】 [0808014] 說【大】*記【乙】* [0808015] 蘊【大】〔-〕【甲】【乙】 [0808016] 亦【大】〔-〕【甲】【乙】 [0808017] 令【大】今【甲】【乙】 [0808018] 蹉【大】〔-〕【甲】【乙】 [0808019] 有【大】我【甲】 [0808020] 補特伽羅【大】〔-〕【乙】 [0808021] 生死【大】〔-〕【甲】【乙】 [0808022] 馳流【大】流轉【甲】【乙】 [0808023] 人【大】〔-〕【甲】【乙】 [0808024] 所【大】行【甲】【乙】 [0808025] 名【大】知【甲】【乙】 [0808026] 訖【大】說【甲】【乙】 [0808027] 假【大】似【乙】 [0808028] 若【大】〔-〕【甲】【乙】 [0808029] 體【大】〔-〕【甲】【乙】 [0808030] 無常【大】〔-〕【甲】【乙】 [0808031] 炬【大】〔-〕【甲】【乙】 [0808032] 草【大】〔-〕【甲】【乙】 [0808033] 木【大】〔-〕【甲】【乙】 [0808034] 於草【大】〔-〕【甲】【乙】 [0809001] 謂【大】謂於我【乙】 [0809002] 見我【大】〔-〕【甲】【乙】 [0809003] 自【大】同【甲】【乙】 [0809004] 實【大】〔-〕【乙】 [0809005] 曾【大】〔-〕【甲】【乙】 [0809006] 內【大】〔-〕【甲】【乙】 [0809007] 化【大】作【考偽-大】 [0809008] 外【大】〔-〕【甲】【乙】 [0809009] (從何憶念)二十三字【大】〔-〕【甲】【乙】 [0809010] 緣【大】緣等【甲】【乙】 [0809011] 要【大】妄【甲】〔-〕【乙】 [0809012] 損【大】〔-〕【甲】【乙】 [0809013] 能【大】德【甲】【乙】 [0809014] 心【大】*〔-〕【甲】【乙】* [0809015] 有【大】〔-〕【甲】【乙】 [0809016] 以【大】以也【甲】【乙】 [0809017] 熟【大】*執【乙】* [0809018] 由【大】〔-〕【甲】【乙】 [0809019] 師【大】〔-〕【甲】【乙】 [0809020] 我【大】〔-〕【甲】【乙】 [0809021] 憶【大】境【甲】【乙】 [0809022] 生【大】正【甲】【乙】 [0809023] 亦【大】二【甲】【乙】 [0809024] 念【大】〔-〕【甲】【乙】 [0809025] 立【大】〔-〕【甲】【乙】 [0809026] 行因名【大】〔-〕【甲】【乙】 [0809027] 人【大】又【甲】【乙】 [0810001] 了【大】能了【甲】【乙】 [0810002] 境【大】〔-〕【甲】【乙】 [0810003] 有【大】〔-〕【甲】【乙】 [0810004] 鼓【大】〔-〕【甲】【乙】 [0810005] (識能了能行)十九字【大】〔-〕【甲】【乙】 [0810006] 了【大】行【甲】【乙】 [0810007] 識【大】色【甲】【乙】 [0810008] 後【大】〔-〕【甲】【乙】 [0810009] 故【大】境【甲】【乙】 [0810010] (論若釋也)十七字【大】〔-〕【甲】【乙】 [0810011] 似【大】〔-〕【甲】【乙】 [0810012] 雖【大】〔-〕【甲】【乙】 [0810013] 先【大】〔-〕【甲】【乙】 [0810014] 強【大】強力【甲】【乙】 [0810015] 如【大】如是【甲】【乙】 [0810016] 子【大】別【甲】【乙】 [0810017] 被【大】〔-〕【甲】【乙】 [0810018] 行【大】〔-〕【甲】【乙】 [0810019] 至【大】〔-〕【甲】【乙】 [0810020] 微細【大】最細相【甲】【乙】 [0810021] 三【大】二【甲】【乙】 [0810022] 葉【大】莖葉【乙】 [0810023] 宗【大】家【甲】【乙】 [0810024] 同【大】因【考偽-大】 [0810025] 滅壞【大】壞滅【乙】 [0810026] 名【大】〔-〕【甲】【乙】 [0810027] 若【大】若謂【乙】 [0810028] 識【大】意【考偽-大】 [0810029] 許【大】計【乙】 [0810030] 異【大】意【乙】 [0810031] 意【大】以【甲】【乙】 [0810032] 前【大】前證【甲】【乙】 [0810033] 有【大】〔-〕【甲】【乙】 [0810034] 呪【大】況【乙】 [0810035] 轉【大】〔-〕【甲】【乙】 [0810036] 所【大】所緣【甲】【乙】 [0810037] 礙【大】留【甲】【乙】 [0810038] 徵【大】徵斥【甲】【乙】 [0810039] 地【大】〔-〕【甲】【乙】 [0810040] 釋【大】論釋【甲】【乙】 [0810041] 木即是像【大】不為是儀【甲】【乙】 [0811001] (能生眾多)八字【大】〔-〕【甲】【乙】 [0811002] 俱時【大】能【甲】【乙】 [0811003] 不【大】〔-〕【甲】【乙】 [0811004] 云【大】難【甲】【乙】 [0811005] 何【大】〔-〕【甲】【乙】 [0811006] 云【大】之【甲】【乙】 [0811007] 彼【大】外【甲】【乙】 [0811008] 同【大】得【甲】【乙】 [0811009] 依【大】〔-〕【甲】【乙】 [0811010] 實【大】愛【甲】【乙】 [0811011] 句【大】而【甲】【乙】 [0811012] 實句【大】世變而【甲】【乙】 [0811013] 亦【大】是【甲】【乙】 [0811014] 但有虛言【大】沙門果故【考偽-大】 [0811015] 亦【大】名【甲】【乙】 [0811016] 五【大】〔-〕【乙】 [0811017] 我【大】義【乙】 [0811018] 受【大】愛【甲】【乙】 [0811019] (論謂境也)十八字【大】〔-〕【甲】【乙】 [0811020] 文【大】二文【甲】【乙】 [0811021] 所【大】〔-〕【乙】 [0811022] 肥我【大】見我【校異-原】見我【甲】【乙】我肥【考偽-大】 [0811023] 假【大】〔-〕【甲】【乙】 [0811024] 依【大】緣【乙】 [0811025] 屬【大】分【校異-原】平【甲】【乙】 [0811026] 法【大】皆【甲】【乙】 [0811027] 受【大】誰能受【甲】【乙】 [0811028] 俗【大】浴【甲】【乙】 [0811029] 作【大】〔-〕【甲】【乙】 [0811030] 後【大】彼【乙】 [0811031] 相無可得【大】求不可得【考偽-大】 [0811032] 此【大】今【甲】【乙】 [0811033] 領【大】受【甲】【乙】 [0811034] 縱計【大】假【甲】【乙】 [0811035] 既【大】〔-〕【甲】【乙】 [0811036] 苦樂【大】樂苦【甲】【乙】 [0812001] 故【大】〔-〕【甲】【乙】 [0812002] 情【大】常【甲】【乙】 [0812003] 責【大】質【甲】【乙】 [0812004] 生【大】〔-〕【甲】【乙】 [0812005] 果【大】果生【乙】 [0812006] 法【大】〔-〕【甲】【乙】 [0812007] 義【大】我【考偽-大】 [0812008] 從【大】說【校異-原】說【甲】【乙】 [0812009] 勳【大】熏【考偽-大】 [0812010] (論說喻也)三十字【大】〔-〕【甲】【乙】 [0812011] 種【大】業【甲】【乙】 [0812012] 說【大】從【甲】【乙】 [0812013] 果【大】種【乙】 [0812014] 釋【大】論主釋【甲】【乙】 [0812015] 前【大】別【甲】【乙】 [0812016] 計【大】法【甲】【乙】 [0812017] 亦【大】且【乙】 [0812018] 知【大】智【乙】 [0812019] 當【大】末【校異-原】未【甲】【乙】 [0812020] 令【大】今【甲】【乙】 [0812021] 遍【大】兼【甲】【乙】 [0812022] 三十【大】十五【原】【甲】 [0812023] (從去樹海)一百十七字【大】〔-〕【甲】【乙】但甲本奧曰一交了
上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