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佛法概論

第八章 佛法的心理觀

第一節 心意識

意為有情的中樞

有情即有情識故識為有情的特徵佛教於心識發揮得極精密確為應有的努力經中以種種名詞去說明識又總括為「此心此意此識」(《雜阿含經》卷二三五經)[A1]佛雖總說此三者但並未給與嚴密的定義聖典中有時說心有時說意有時又說識所以歷來論師都認此三者為同一的但從它的特殊含義說可以作相對的分別

先說意意的梵語即「末那」(不必作第七識解)是「思量」義意的特殊含義有二意為身心交感的中樞有情的身心自體為六根的總和除前五色根外還有意根意根與五根的關係如《中阿含經大拘絺羅經》說「意為彼(五根)依[A2]五根是由四大所造成的清淨色是物質的屬於生理的意根為精神的屬於心理的意為五根所依止即是說物質的生理機構必依心理而存在而起作用如心理一旦停止活動生理的五根也即時變壞所以五根與意根為相依而共存的實為有情自體的兩面觀從觸對物質世界看沒有五根即不能顯出意根的存在從引發精神作用看沒有意根五根即沒有取境生識的作用試為圖如下

觀此圖可見身根與意根的交感意根為根身——含攝得眼舌四根的身根活動的所依根身也是意根存在與生起的所依二者如蘆束相依五根中身根比四根的範圍大有眼耳等是必有身根的這可見意的特徵即是與根身的和合低級有情眼等四根可能是沒有的但身根一定有沒有即不成其為有情有情自體即六根六根或譯作六情這是從情——情識情愛而生起能生情而又與情相應的身心相互依存不即不離的有情觀即從五根與意根的交感中顯出有人說心理作用是由物質結構的生理派生的這是抹煞意根偏重物質有人說心是離根身而存在的色根為心的產物這是忽視色根偏於心理佛法的有情論意根與五色根相依而存單有五根僅能與外境觸對而不能發生認識作用意根不離五根的活動所以想分解五根而別求意根也是不可能的

意根與五根的關係可從取境的作用而知如眼根像一架照相機能攝取外境作資料現為心相而生起眼識意根是根所以也能攝取境界《中阿含經大拘絺羅經》說「五根異行異境界各各受(取)自境界意為彼盡受境界[A3]意根不但有他獨特的(「別法處」)境界還能承受五根所取的境界五根如新聞的採訪員意根是編輯部的外稿搜集者意根能取五根的所取又為五根起用的所依五根與意根的交感相通即說明了意根為身心和合的中樞

意為認識作用的源泉根是生義如樹依根而發枝葉六根能發識所以稱根平常說依眼根生眼識依意根生意識這還是大概的解說精密的說意根不但生意識而且還能生前五識所以凡能生認識的心理根源都稱為意根而從此所生的一切識也可總名之為意識意為認識作用的根源研究此發識的根源佛教有二派解說不同(也有綜合的)主張「過去意」即無間滅意以為前念(六)識滅引生後念的識前滅識為後起識的所依前滅識即稱為意主張「現在意」六識生起的同時即有意根存在為六識所依如波浪洶湧時即依於同時的海水一樣此同時現在意即意根所以意的另一特徵即認識活動的泉源依根本教義而論意根應該是與六識同時存在的如十八界中有六識界同時還有意界

依意生識

了別義重在觸對境界的認識能了識別故稱為識所依的根有六所取的境也有六識也因此分為六種《中阿含經嗏啼經》[A4]如火是同一的草燒即名草火木燒即名木火識也如此依六根緣六境依此即成為六識關於識的是一是多古來大有爭辯依緣起觀的見地說識應為相對的種種差別而非絕對的多識但識為依根緣境而現起者所以說明上不妨側重差別

佛教後期發展為七識說八識說九識說佛的區別識類本以六根為主要根據唯有眼等六根那裡會有七識八識大乘學者所說的第七識第八識都不過是意識的細分古代的一意識師(見《攝大乘論》)以意識為本而說明諸識以為意識對外而了別五塵時即為一般所說的前五識意識又向內而執取根身這向內而執取根身的即等於一般所說的阿陀那識此意識為本的意識應為從意而生的意識不只是六識中的意識

從有情為本的立場說有情為六處和合的存在意處為身心交感認識活動的源泉意根與身根的交感即有情身心的統一佛說「依意生識」應以與根身相依存的「意」為根源低級的有情可能沒有眼但身根是有的身根為四大所造清淨色由於地大增勝而成定形的機體水大增勝而有液汁循環的機體火大增勝而有消化的機體風大增勝而有運動的機體意與這身根相應而生起的覺了或觸對外境從意起身識或執取身根執取身心自體從意生(細)意識這二者無論如何微昧微昧到不易理會但是一切有情所必具的此(細)意識為「名色緣識識緣名色」[A5]的有取識即與極微細的我見我愛我慢相應的染識像人類意根與根身相應而生的覺了外緣即明確的五識如定中根身所起的內觸識及內取根身執取自體的細意識也是極微昧的此外有高度明確的意識承受五識外緣的落謝影像承受(細)意識內取的積集餘勢承受前念意識的活動形態發為一般明確的意識重視佛陀「依意生識」的教義「六處和合」[A6]的立場應從根身與意識的交感處說明一切有情共有的微細身識與意識到達人類特有的明確意識

心及三者的綜合

心的梵語有四但中國譯成同樣的心字這裡所要說的是「質多」質多是「種種」的意義但不就是種種是由種種而存在而長成的所以古來約「種種積集滋長」[A7]而解說為「集」意六識的認識取之於外同時留下所認識的印象於內即成為心識愈攀緣得多內存的心象也愈多所以說種種滋長這可見心的特殊含義為精神界的統一這統一性的心還可從多方面得到明證如《雜阿含經》(卷一〇二六七經)說「長夜心為貪欲所染瞋恚愚癡所染」[A8]此即說相續心為三毒所染污又如說「心心所」[A9]依心而起種種心所也即是以心為統一性的又如說「心遠獨行」[A10]獨即有獨一的意義所以此心為種種的集起義又是種種的統一義這樣依上來的解說心意識的關係如此

          識         / ↖        /   \    ---/     \---      /       \     ↙         \    心           意

約認識境界——內境外境說識由何來由身心交感的心理源泉的意處而來識生了又如何識生後剎那即滅留影象而充實內心心是種種的積集與統一心與意為內心的兩種特性一是六識所引生的一是六識所從生的流出又流回識多對境界說意多對根身說心多對心所說

一般的心理學者或認識論者論到認識的來源時有的說心如白紙什麼都沒有一切認識作用都由生活經驗而漸漸生起資長如不和外境接觸心就什麼也不會有一切從經驗來即所謂經驗派有的說認識作用的種種功能是與生俱來的如想像思考推測等種種認識功能都本來就有由外境的觸對而引發此即所謂理性派以佛法來說這即是新熏說與本有說二家所說的各見得一些卻不是完善的依佛法有情為身心相依的共存體心理活動是無始以來即由外而內(從識到心)又由內而外(從意到識)不斷的交流有情無始以來即有此心此意此識不悟時間的幻惑性推斷為本有或者始有實在可以無須

第二節 心與心所

認識的過程

心與心所約心的統覺及所有複雜的心理內容說心所是「心所有法」心所生起繫屬於心而為心所有的此心與心所從依根緣境而發識來說每分為六識聚而分別說明他的複雜內容與發展程序六識聚所有的心所中最一般的即作意思五者作意與觸更為認識過程中的要素作意如《中阿含經象跡喻經》說「若內眼處不壞者外色便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眼識得生[A11]此「念」《雜心論》譯作憶《大智度論》譯作憶念玄奘即譯為作意粗淺的說此作意即注意深刻的說根境和合時心即反應而起作用由於心的警動才發為了別的認識此心的警動反應即作意古譯為憶念這因為內心的警動是在根取境相時心中有熟習的觀念起來與境相印合由根境感發反應而起憶念與境相印合這才成為認識《入阿毘達磨論》也說「亦是憶持曾受境等[A12]唯識家的「警起心種」[A13]也即此義的不同解說上座者的九心輪在根識的矚「見」境界前有「能引發」(藏譯作動)即與作意——念的作用相同

論到觸習見的經句如《雜阿含經》(卷一三三〇六經)說「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A14]這即是根境二和生識識三和合觸的明證境和合生識即由於根境相對而引起覺了的識此識起時依根緣境而成三事的和合和合的識即名為觸——感覺而成為認識此觸經部師解說為即是識即觸境時的識如《雜阿含經》(卷一三三〇七經)說「眼色二種緣生於心心法識觸及俱生受想等有因[A15]有部以識及觸為二又是同時相應的所以觸從三和生又為令三和合的心所

與根境相對的識本沒有二者但由於根取境的引動內心心反應緣境而成為認識此從外而內從內而外的認識過程似乎有內在心與緣境心的二者如作意與心識與觸即是如此此認識過程本為極迅速而難於分別先後的也不能強作內外的劃分不過為了說明方便而如此說否則易於誤會內心為離根境而恆在

思與識觸俱生經中曾說到受等依觸緣觸而生因為不是識的觸境而成為認識一切感情構想意志作用都無法表達出來識為有情對境所起的認識認識到的境界必與自己相關而引起不同的情感認識必有攝取境像而成為表象作用或進而有推想想像認識外境必引起對付外境的作用——思所以佛法中不論為五識的感性知識意識的理性知識都必會引起受思來

古來或主張心與心所同起即同時而有極複雜的心理活動或主張我們的心識是獨一的在極迅速的情況下次第引起不同的心所關於這應從緣起觀的立場而抉擇它認識作用為相依共存的如從和合的觀點而分析它即發現確為非常複雜而相應的心聚但認識又為相續而起的如從動的觀點辨別認識的內容即知認識又確為先後別異的心流從識觸而受從受而想從想而行的認識過程似乎與識觸與受思俱生的見解相反但在同時相應的學者中對於認識的先後發展也有此解說

  ┌───┐┌─────┐┌────┐┌────┐  │阿含經││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解脫道論│  └───┘└─────┘└────┘└────┘   識觸率爾見   受尋求等尋求受   想決定┌等貫徹┐分別              └安立─┘   行染淨勢用┌令起                    └速行

是情感的受也是從承受到未能明確分別中間的探求決定即確定他是什麼徹底明了而安立分別名言這與想心所一致染淨即善惡心行與勢用等相同這樣儘管同時起與前後起有諍而在認識的發展過程中識觸與受確乎可以看作先後代起而為一心聚的重心

善心所與惡心所

佛法對心心所的辨析為了淨化自心即了解認識的內容與過程為善為惡才能給予對治而淨化它佛法的觀心是應用的心理學這是學者所不可忽略的直覺境界的(五)識觸即含有可意與不可意於是引起自心的痛苦或喜樂——受種種分別——想引起見於身體語言的動作——思五蘊的識實為從認識到行為的過程五蘊中的行蘊以思心所為主除了受想以外以一切善惡心所為行蘊的內容雖為後起的但實為當然的結論

善心所與惡心所是極複雜的可以約種種的含義而立種種名的其中主要的即三善根與三不善根即為善與惡的根本特性其他善惡心所都依此而生起三不善根即貪貪是有情自體與環境的染著癡——無明是對於有情無情一切事理的蒙昧瞋是對他——他人的不能關切不能容忍的敵視據真諦譯《隨相論》說「如僧祇等部說煩惱即是隨眠等煩惱隨眠煩惱即是三不善根由有三不善根故起貪瞋等不善[A16]這可見一般粗顯的貪從隱微的潛行的染根——三不善根而生三不善根即是隨眠但上座系的學者以三不善根為欲界粗重的不善於是乎別立三無記根或四無記根其實無記根不是經文所說的四無記根的無明為隱微的蒙昧心從不同的性能來分別我見即癡分我愛即貪分我慢——自恃凌他即瞋分於隱微蒙昧的覺了中有此我見我愛我慢成為有情識的極深細的本質這實為三不善根的內容不過解說不同此不善根為一切不善心所的根源隱微蒙昧雖不是嚴重的惡心但到底是不清淨的這相反的善根即無貪無瞋無癡也是希微而難以明確覺了的即在一般有情的不善心中善根也隱微的潛行於心的深處如經中說「如是補特伽羅善法隱沒惡法出現有隨俱行善根未斷」(《順正理論》卷一八引經)[A17]從此三善根而顯現流行即一般心相應的無貪無瞋無癡如擴充發展到極高明處無癡即般若無瞋即大(慈)悲無貪即三昧三昧即定心定學或稱心學而經說「離貪故心得解脫」[A18]無貪為心性明淨而不受染著解脫自在才是大定的極致


校注

[A1] 《雜阿含經》卷2(CBETA, T02, no. 99, p. 8, a8)
[A2] 《中阿含經》卷58〈3 晡利多品〉(CBETA, T01, no. 26, p. 791, b17)
[A3] 《中阿含經》卷58〈3 晡利多品〉(CBETA, T01, no. 26, p. 791, b16-17)
[A4] 《中阿含經》卷54〈2 大品〉「我說識因緣故起識有緣則生無緣則滅識隨所緣生即彼緣說緣眼色生識生識已說眼識如是耳意法生識生識已說意識猶若如火隨所緣生即彼緣說緣木生火說木火也緣草糞聚火說草糞聚火」(CBETA, T01, no. 26, p. 767, a24-29)
[A5] 《長阿含經》卷10(CBETA, T01, no. 1, p. 61, b20)
[A6]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卷3(CBETA, T26, no. 1539, p. 547, a5-6)
[A7] 《解深密經》卷1〈3 心意識相品〉「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CBETA, T16, no. 676, p. 692, b18)
[A8] 《雜阿含經》卷10(CBETA, T02, no. 99, p. 69, c11-12)
[A9] 《雜阿含經》卷13「眼色二種緣生於心心法識觸及俱生受想等有因」(CBETA, T02, no. 99, p. 88, b1-2)
[A10]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72「遠行是心業如有頌曰能遠行獨行無身寐於窟 調伏此心者解脫大怖畏」(CBETA, T27, no. 1545, p. 371, b10-12)
[A11] 《中阿含經》卷7〈3 舍梨子相應品〉(CBETA, T01, no. 26, p. 467, a4-6)
[A12] 《入阿毘達磨論》卷1(CBETA, T28, no. 1554, p. 982, a13-14)
[A13] 《成唯識論》卷3「作意謂能警心為性於所緣境引心為業謂此警覺應起心種引令趣境故名作意」(CBETA, T31, no. 1585, p. 11, c6-7)
[A14] 《雜阿含經》卷13(CBETA, T02, no. 99, p. 87, c26-27)
[A15] 《雜阿含經》卷13(CBETA, T02, no. 99, p. 88, b1-3)
[A16] 《隨相論(解十六諦義)》卷1「如僧祇等部說眾生心性本淨客塵所污淨即是三善根眾生無始生死已來有客塵即是煩惱煩惱即是隨眠等煩惱隨眠煩惱即是三不善根由有三善根故生信智等信智等生時與三善根相扶故名相應由有三不善根故起貪瞋等不善」(CBETA, T32, no. 1641, p. 163, b7-13)
[A17]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18(CBETA, T29, no. 1562, p. 440, b5-6)
[A18]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48(CBETA, T27, no. 1545, p. 758, a8-9)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