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佛法概論

第十七章 出家眾的德行

第一節 出家眾與僧伽生活

出家與入僧

信眾的出家過著淡泊的乞士生活稱為比丘在家的雖同樣的可以解脫而釋尊的時代出家是比較適宜些如說「居家至狹塵勞之處出家學道發露曠大我今在家為鎖所鎖不得盡形壽修諸梵行我寧可捨少財物及多財物捨少親族及多親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中阿含經迦絺那經》)[A1]家有什麼可厭如經中所說由於人類財產私有男女繫屬這才引發淫妄等社會糾紛為避免人間的混亂而成立國家但從來的國家制建立於家庭的私欲佔有基礎所以雖多少限制彼此的衝突而不能徹底實現人間的和樂國家權力的擴張每徵收過分的賦稅甚至掠奪人民不斷引起國族間的殘殺所以在家的五戒也還是基於一般的家庭基礎如淫以不得非法(當時的法律習慣)侵犯他人男女為標準不盜一切公物私物不得非法佔有這不過順從當時——男女互相繫屬財產彼此私有的社會節制自我維持不完善不理想的秩序實是不完善的道德所以出家的真義即為否定固有社會的價值放棄財產私有眷屬繫著投身於新的世界「不拜王」「四姓出家同名為釋」[A2]即不受姓氏種族限制的集團否認王權的至上這難怪以家庭倫理為本位的儒家要大驚小怪起來

真實的出家者為了「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的解脫解脫這些需要內心煩惱的伏除也需要社會環境的變革內心清淨與自他和樂本是相關的釋尊為深徹的悲慧所動衝破舊社會而出家適應當時的機宜以宗教者的身分闡揚根本的徹底的教化出家即自我私有的否定營為捨離我執的生活當然也有為了國事盜賊債務生活的逼迫而出家或身雖出家而依然在經濟佔有男女愛著的心境中過活不能契合出家真義的凡是真實的出家者一定不受狹隘的民族國家主義所拘蔽但出家並不能出離社會不過離開舊的而進入新的社會——僧伽

僧團生活的一斑

參加僧團即依戒律而過集團的生活參加釋沙門團而過平等自由的生活關於僧團生活這裡只能提到一點參加僧團要經受戒的儀式如中途不願出家不妨公開的捨戒退出僧團「見和同解」出家的有不可缺少的五年依止修學的嚴格義務養成正確而一致的正見如自立佛法的邪說先由師友再三的勸告還是固執的話那就要運用大眾的力量來制裁他「戒和同行」基於任何人也得奉行的平等原則大眾的事情由完具僧格的大眾集議來決定這又依事情輕重有一白三羯磨——一次報告三讀通過一白一羯磨——一次報告一讀通過單白羯磨——就是無關大體的小事也得一白即向人說明出家人的個人行動完全放在社會裡面議事的表決法經常採用全體通過制如一人反對即不能成立也有行黑白籌而取決多數的如違反淨化身心和樂大眾的戒律都要懺悔向大眾承認自己的錯失如犯重的要接受大眾的懲罰令他為公眾作苦工或一切人不與他交談不與他來往使他成為孤獨者如犯不可懺悔的重罪即不能容他存留在僧團這才能保持僧團的清淨所以說「佛法大海不宿死尸」[A3]僧團中沒有領袖沒有主教依受戒的先後為次第互相教誡互相慰勉結成一和合平等的僧團尊上座重大眾主德化這是僧團的精神「利和同均」出家眾過著乞士的生活一切資生物——衣藥四緣都從乞化布施而來這或有屬於團體公有的或有屬於私人的釋尊依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制定生活的標準但由於人類私欲的根深蒂固不能不設法逐漸調伏也容許有過量的衣物但必須「淨施」淨施是特殊的制度公開的奉獻於大眾別人然後由大眾交還他管理使用出家者在這樣的民主的自由的平等的僧團中度著少欲知足的淡泊生活遊行教化專心定慧趨向清淨的解脫這些如毘奈耶中說

第二節 解脫的正行

八正道

正覺解脫的正道經中雖說到種種的項目但八正道是根本的是一切賢聖所必由的關於八正道經中有不同的敘述從修行的目標說得正定才能離惑證真而要得正定應先修正見到正念所以前七支即是正定的根基助緣如《雜阿含經》(卷二八七五四經)說「於此七道分為基業已得一其心是名賢聖等(正)三昧根本眾具[A4](參《中阿含經聖道經》)二從修行的先導說正見是德行的根本如《雜阿含經》(卷二八七五〇經)說「諸善法生一切皆以(慧)明為根本如實知者是則正見正見者能起正志正定[A5]正見即明慧是修行的攝導如行路需要眼目航海需要羅盤一樣所以說「如是五根(信慧)慧為其首以攝持故」(《雜阿含經》卷二六六五四經)[A6]正見對於德行的重要性是超過一般的所以說「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雜阿含經》卷二八七八八經)[A7]大乘的重視般若也即是這一意義的強化而菩薩的大慧深慧不怕生死流轉而能於生死中教化眾生也即是這正見——般若的大力以正見為首以正精進正念為助而進修如正見專心一意於正見努力於正見的修學又從正見中了解正志專心一意於正志努力於正志的修學像這樣正語正業正命也如此這樣的正見為主正精進正念為助「以此七支習助具善趣向心得一者是謂聖正定」(《中阿含經聖道經》)[A8]這是重視精進與專心而看作遍助一切支的這三說並沒有什麼矛盾

佛法的修學以正覺解脫為目標到達這一目標要先有聞修慧「正見」最先是聞慧即對因果事理四諦三法印等從聽聞正法而得正確深切的信解理解佛法以佛法為自己的見地正見是分別邪正真妄的知邪是邪知正是正捨邪惡而信受純正的(參《中阿含經聖道經》)這是「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雜阿含經》卷二八七八五經)[A9]的抉擇正見如正見善惡因果生死的相續與解脫還是世間的正見能「轉向善道」而不能出世如對於四諦真理的如實知見「依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A10]那才是向解脫的出世正見這樣的正見並不是浮淺的印象要精進的努力正念的專一才能成就得了佛法的正見即應引發「正志」——奘譯正思惟這是化正見為自己的理想而立意去實現的審慮決定發動思從理智方面說這是思慧——如理思惟作深密的思考達到更深的悟解從情意方面說這是經思考而立意去實現所以正志是「分別自決意解計數立意」[A11]思慧不僅是內心的思考必有立志去實現的行為使自己的三業合理與正見相應所以正志同時即有見於身體力行的戒學這即是「正業」「正語」「正命」正語是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及一切的愛語法語正業是不殺不盜不淫與一切合理的行動正命是合理的經濟生活佛法以智慧為本的修行決不但是理觀理解佛法而不能見於實際生活這是不合佛法常道的「正精進」是離惡向善止惡行善的努力遍通一切道支如專從止惡行善說即戒的總相以正見為眼目以正志所行的正戒為基礎以正精進為努力這才從自他和樂的止惡行善深化到自淨其心的解脫「正念」是對正見所確認而正志立意求它實現的真理念念不忘的憶持現前念是定的方便因念的繫念不忘而得一心即「正定」由於一心的湛寂如實正智能依之現前正念與正定即修慧階段由修慧——與定相應的正見而發無漏慧才能完成正覺的解脫八正道的修行即戒慧三學的次第增進也是聞修三慧的始終過程為聖者解脫道的正軌

道的必然性與完整性

八正道是向上向解脫所必經的正軌有它的必然性中道的德行是不能與它相違反的出家眾依此向解脫在家眾也如此所不同的出家眾的正命指少欲知足的清淨乞食在家眾是依正常的職業而生活生活方式不同所以正命的內容不同但同樣要以合理的方法而達到資生物的具足這不應該非法取得也不能沒有沒有或缺乏是會使身心不安而難於進修的佛教信眾的解脫行固然非依此不可即使沒有出離心沒有解脫慧的一般世間行也不能與八正道相違八正道有二類有「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的有「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的(《雜阿含經》卷二八七八五經)[A12]這二者的差別根本在正見如是因果善惡流轉解脫的正見以此為本而立志實行這是世俗的人天正行如是四諦理的正見再本著正見而正志修行即是能向出世而成為無漏的

佛法以八正道為德行的總綱這不是孤立的片面的是完整的關聯的是相續發展相依共存的是知與行志向與工作自他和樂與身心清淨的統一佛法的德行貫徹於正確的正見中由知見來指導行為又從行為而完成知見——這是知行的統一依正見確立正志——向於究竟至善的志願有志願更要有實際工作沒有志向實行即漫無目的但也不能徒有志願惟有實踐才能完成志願——這是志向與工作的統一對人的合理生活經濟的正常生活這是有情德行而表現於自他和樂中的定慧的身心修養是有情德行而深刻到身心清淨這也有相依相成的關係釋尊隨機說法或說此或說彼但人類完善的德行向解脫的德行決不能忽略這德行的完整性否則重這個修那個即成為支離破碎不合於德行的常軌了

道的抉擇

「八正道行入涅槃」[A13]是唯一而不許別異的正道所以佛臨滅時對須跋陀羅說「若諸法中無八聖道者則無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以諸法中有八聖道故便有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長阿含經遊行經》)[A14]這是怎樣明確的開示如來雖說有許多德行的項目都是不出於八聖道的如「四念處」即正念的內容「四正斷」是正精進的內容「四聖種」是正命的內容「四神足」是正定起通的內容五根與五力信(信解)即正見正志相應的淨心精進即含攝得戒學的正精進念即正念定即正定慧即依定而得解脫的正見五根五力與八聖道的次第內容大體是一致的「七覺支」偏於定慧的說明佛法道支的總體或說為三增上學(《雜阿含經》卷二九八一七經)三增上學是有次第性的依戒起定依定發慧依慧得解脫八正道的以正見為首這因為正見(慧)不但是末後的目標也是開始的根基遍於一切支中如五根以慧為後而慧實是遍一切的所以說「成就慧根者能修信根(精進定也如此)信根成就即是慧根」(《雜阿含經》卷二六六五六經)[A15]慧學是貫徹始終的八正道的正見側重它的先導三學的慧學側重它的終極完成參照五根的慧根攝持即可以解釋這一次第的似乎差別而實際是完全一致

佛法的依戒而定從定發慧一般誤解的不少定本是外道所共的凡遠離現境的貪愛而有繫心一境——集中精神的效力如守竅調息祈禱念佛誦經持咒這一切都能得定但定有邪定正定淨定味定不可一概而論雖都可作為發定的方便但正定必由正確的理解正常的德行心安理得身安心安中引發得來如經中常說「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歡悅因歡悅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樂因樂便得定[A16]佛對鬱低迦說「當先淨其初業然後修習梵行當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然後修四念處」(《雜阿含經》卷二四六二四經)[A17]滿慈子對生地比丘說「以戒淨故得心(定的別名)淨以心淨故得見淨」(《中阿含經七車經》)[A18]一般學者每不從「淨其戒直其見」[A19]下手急急的求受用求證得這難怪持咒等的風行了其次從定發慧也並非得定即發慧外道的定力極深還是流轉於生死中要知道得定是不一定發慧的從定發慧必由於定前(也許是前生)的「多聞熏習如理思惟」有聞思慧為根基不過散心的聞思慧如風中的燭光搖動不能安住而發契悟寂滅的真智所以要本著聞思的正見從定中去修習止觀相應久久才能從定中引發無漏慧不知從定發慧的真義這才離一切分別抉擇不聞不思盲目的以不同的調心方法去求證結果把幻境與定境看作勝義的自證而傳揚起來


校注

[A1] 《中阿含經》卷19〈2 長壽王品〉(CBETA, T01, no. 26, p. 552, b12-16)
[A2] 《增壹阿含經》卷21〈29 苦樂品〉「諸有四姓剃除鬚髮以信堅固出家學道者彼當滅本名字自稱釋迦弟子」(CBETA, T02, no. 125, p. 658, c10-12)
[A3] 《大方廣十輪經》卷3〈5 相輪品〉「譬如大海不宿死尸」(CBETA, T13, no. 410, p. 696, b10)
[A4] 《雜阿含經》卷28(CBETA, T02, no. 99, p. 199, a28-b1)
[A5] 《雜阿含經》卷28「諸善法生一切[25]皆明為根本明集明生明起於善不善法如實知者無罪親近不親近卑法勝法穢污白淨有分別無分別緣起非緣起悉如實知如實知者是則正見正見者能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CBETA, T02, no. 99, p. 198, c5-10)
[A6] 《雜阿含經》卷26(CBETA, T02, no. 99, p. 183, b22-23)
[A7] 《雜阿含經》卷28(CBETA, T02, no. 99, p. 204, c11-12)
[A8] 《中阿含經》卷49〈1 雙品〉(CBETA, T01, no. 26, p. 735, c6-7)
[A9] 《雜阿含經》卷28(CBETA, T02, no. 99, p. 203, a29-b1)
[A10] 《雜阿含經》卷26(CBETA, T02, no. 99, p. 183, c7-8)
[A11] 《雜阿含經》卷28(CBETA, T02, no. 99, p. 203, b10)
[A12] 《雜阿含經》卷28(CBETA, T02, no. 99, p. 203, a22-23)
[A13] 《大智度論》卷2〈1 序品〉(CBETA, T25, no. 1509, p. 72, a14)
[A14] 《長阿含經》卷4「若諸法中無八聖道者則無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須跋以諸法中有八聖道故便有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CBETA, T01, no. 1, p. 25, a25-29)
[A15] 《雜阿含經》卷26「成就慧根者能修信根依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是名信根成就信根成就即是慧根」(CBETA, T02, no. 99, p. 183, c7-9)
[A16] 《中阿含經》卷10〈5 習相應品〉(CBETA, T01, no. 26, p. 485, b8-10)
[A17] 《雜阿含經》卷24「『當先淨其初業然後修習梵行』欝低迦白佛『我今云何淨其初業修習梵行』佛告欝低迦『汝當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然後修四念處』」(CBETA, T02, no. 99, p. 175, a5-8)
[A18] 《中阿含經》卷2〈1 七法品〉(CBETA, T01, no. 26, p. 430, c28-29)
[A19] 《雜阿含經》卷24(CBETA, T02, no. 99, p. 175, a7-8)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