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佛法概論

第十一章 緣起法

第一節 緣起的定義與內容

緣起的定義

因緣有雜染的清淨的雜染的因緣即緣起法緣起法的定義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A1]說明依待而存在的法則它的內容是「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總結的說即「純大苦聚集」[A2]這是經中處處說到的在中觀瑜伽學中緣起法或依他起法通於染淨成為佛法中異常重要的理論所以這值得特別留心

緣起的定義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A3]簡單的可解說為「緣此故彼起」任何事物的存在——有與生起必有原因「此」與「彼」泛指因果二法表明因果間的關係用一「故」字彼的所以如彼就因為此彼此間有著必然的「此故彼」的關係即成為因果系此為因緣有彼果生故緣起的簡單定義即是緣此故彼起在這「此故彼」的定義中沒有一些絕對的東西一切要在相對的關係下才能存在這是佛陀觀察宇宙人生所得的結論也就因此悟得這一切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神造的佛陀的緣起觀非常深廣所以佛說「此甚深處所謂緣起」(《雜阿含經》卷一二二九三經)[A4]如上面所揭出的三句果從因生事待理成有依空立都依緣起而說的佛陀先觀察宇宙人生的事實進一步再作理性的思辨與直觀的體悟徹底的通達此緣起法緣起法不僅是因果事象主要在發見因果間的必然性也就是悟得因果的必然秩序這緣起法佛說它是「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A5]這是本來如此的真相愚癡的凡夫對於世間的一切覺得紛雜而沒有頭緒佛陀卻能在這複雜紛繁中悟到一遍通而必然的法則觀察到有情在無限生死延續中的必然過程知道一切有情莫不如此於是就在不離這一切現象中得到必然的理則這即是緣起法能徹了這緣起法即對因果間的必然性確實印定無論什麼邪說也不能動搖了

緣起的內容

有情的生死流轉即在這樣——十二支的發展過程中推移這十二支可以約為三節老死五支側重於「逐物流轉」的緣起觀有情都要「老死」老死是由生而來的生起了即不能不死所以生不足喜死也不足憂可見想長生不死或永生不滅是永遠不可能的有情為什麼會生起呢即由於「有」有指過去業力所規定的存在體三有或者五有既有業感存在體即不能不生起如種子得到水溫度等緣力即不能不萌芽一樣何以會有這原因是「取」——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取是攝持追求的由內心執取自我所以在家人執取五欲出家者又執取種種錯誤的見解與毫無意義的戒禁人類的所以執取趨求又由於「愛」這即是有情的特性染著自體與境界染著過去與未來因為愛染一切所以執取趨求所以引起業果不得不生不得不死了從愛到老死的五支說明了苦與集的主要意義

名色六處受五支是在逐物流轉的緣起觀中進求它的因緣達到「觸境繫心」的緣起有情的染愛不是無因的由於苦喜等情緒的領「受」所以引發染愛染愛不但是愛著喜樂的凡是感情掀動而不得不愛不得不瞋戀著而難以放下的一切都是論到情緒的領受即知由於(六)根的取境發識因三者和合而起的識「觸」沒有觸反應對象而起的領受也即不生這十二支中的觸專指與無明相應的觸這樣即是不能沒有「六處」的六處即有情自體這又從「名色」而有名色是嬰胎初凝還沒有完成眼等六根的階段這名色要有「識」的執持才能不壞而增長此識也要依託名色才能發生作用所以不但識緣名色名色也緣識到達色心交感相依互存的緣起如《雜阿含經》(卷一二二八八經)說「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A6]

從識到受說明現實心身的活動過程不是說明生死流轉的根源所以進一步說無明緣行行緣識這一期生命中的情識——「有識之身」[A7]即有識的有情的發展即是生所以識依於行的「行」即是愛俱思所引發的身行語行意行也等於愛取所起的有「無明」也等於無明觸相應的愛等煩惱由於無明的蒙昧愛的染著生死識身即不斷的相續不斷的流轉於生死苦海苦因苦果一切在沒奈何的苦迫中成為「純大苦聚」這即是有情的一切

第二節 緣起的流轉與還滅

緣起的流轉

依緣起而成的生死相續佛曾說了「緣起」與「緣生」佛說緣起與緣生時都即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A8]這二者的差別向來成為難題緣起與緣生的內容相同為什麼說為二名這二者的意思是多少不同的緣起是動詞緣生是被動詞的過去格即被生而已生的所以緣起可解說為「為緣能起」緣生可解說為「緣所已生」這二者顯有因果關係但不單是事象的因果佛說緣起時加了「此法常住法住法界」[A9]的形容詞所以緣起是因果的必然理則緣生是因果中的具體事象現實所知的一切是緣生法這緣生法中所有必然的因果理則才是緣起法緣起與緣生即理與事緣生說明了果從因生對緣生而說緣起說明緣生事相所以因果相生秩然不亂的必然理則緣生即依於緣起而成

從緣起而緣生約流轉門說有兩個重要的意思不可不知無明緣行到生緣老死好像有時間前後的但這不是直線的前後螺旋式的前後是如環無端的前後經中說此十二支主要即說明惑苦三惑是煩惱業是身口意三業由惑業而引生苦果依苦果而又起煩惱又造業又要招感苦果苦三者是這樣的流轉無端故說生死是無始的有情一直在這惑苦的軌道上走人世間的相續流轉有前後的因果相生卻又找不到始終像時鐘一樣一點鐘二點鐘明明有前後性而從一到十二十二又到一也不知從何處開始佛在這環形的因果相續中悟到了因果間的迴環性所以說生死無始故因與果是前後必然而又無始終的如十二支作直線式的理解那因更有因果還有果非尋出始終不可佛說「生死無始」[A10]掃盡了創造的神話一元進化等謬說

依緣起而有的緣生佛法是在彼此關涉的和合中前後相續的演變中去體會的這是組織的流動的因果觀這和合相續中的因果必然程序與一般所說的——從豆生豆從瓜生瓜的因果不同佛沒有說無明緣生無明而說無明為緣行如人的構造是很複雜的生理方面有眼耳等的差別心理方面有貪癡等人是眾緣和合成的在這和合的相續中觀察前後因果的必然關係所以說為十二支如由父精母血的和合而起情識的活動由識能執取名色名色能漸漸生長發展到六處完成有了六處就有六觸不過在胎中的觸相還不大明顯等到出生與外界的五塵相觸這才有顯著的識觸因此古人傳說緣起因果是「約位」說的這就是在和合相續的一一階段上說這等於現代的社會學者把幾千年歷史的演變劃成若干時代然而工業時代也還是有種莊稼的同樣的農業社會也不能說沒有漁獵生活緣起十二支也是這樣名色階段也有識六處中也有名色每一階段都可以有(不一定有)其他的不過從一一階段的重心特色不同分作多少階段這不過依人生和合相續發展中(佛法本來是依人而立的)去說明不同的階段罷了知道了這一點佛法的因果觀才會契合於組織的流動的即無常無我的否則容易流為庸俗的自性因果

緣起的還滅

探究諸法的原因發見緣起的彼此依待性前後程序的必然性從推因知果達到因有果有因生果生的必然關係但佛法求知人世間的苦痛原因是為了設法消除它所以流轉門說乙的存在由於甲的存在現在還滅門中反轉來說沒有甲也就沒有乙這如經上說「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所謂無明滅則行滅純大苦聚滅[A11]這還滅的原理還是緣起的即「無此故彼不起」所以緣起論的相生邊說明了生死流轉的現象還滅邊即開示了涅槃的真相涅槃成立於生死苦迫的取消是從因果現實而顯示出來這與一般宗教的理想界光靠信仰與想像不能給以事理的說明實大有天淵之別

依緣起而現起緣生的事相同時又依緣起顯示涅槃涅槃即諸法的真性也即是法性經中曾綜合這二者說有為法與無為法依《阿含經》的定義說有為法是有生有滅的流轉法此流轉法的寂滅不生不住不滅名無為法所以無為是離愛欲離雜染達到寂然不動的境地即佛弟子所趨向的涅槃這不生不滅的涅槃成立於緣起法上如海水起波浪一樣水本性是平靜的它所以不斷的後浪推前浪是由於風的鼓動如風停息了海水就會歸於平靜這浪浪的相續不息如流轉法風息浪靜如寂滅性的涅槃因為緣起的有為生滅法本是從眾多的關係而生起的既從因緣關係的和合而生起它決不會永久如此的如除息眾多的因緣如無明愛等不就能顯出一切寂滅性嗎所以涅槃的安立即依於緣起這在大乘經中稱為諸法畢竟空諸法終歸於空《阿含經》說為終歸於滅歸空與歸滅是沒有什麼不同的如波浪的相續不滅並非浪性的不滅一一浪是本來會滅的如動亂的因緣離去波浪即平靜而恢復了水的本性浪的趨於平靜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所以佛依緣起說涅槃也是理所當然的涅槃為學佛者的目的即雜染法徹底解脫的出離境界為一般人所不易理解的佛法的涅槃不是什麼形而上的神秘的是依於經驗的從經驗出發經理性的思辨而可以直覺體驗的這立論於緣起的涅槃觀必須深刻而徹底的體會切不可離開現實專從想像中去摹擬它


校注

[A1] 《雜阿含經》卷10(CBETA, T02, no. 99, p. 67, a5)
[A2] 《緣起經》卷1「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起愁歎苦憂惱是名為純大苦蘊集」(CBETA, T02, no. 124, p. 547, b18-21)
[A3] 《雜阿含經》卷10(CBETA, T02, no. 99, p. 67, a5)
[A4] 《雜阿含經》卷12(CBETA, T02, no. 99, p. 83, c13-14)
[A5] 《雜阿含經》卷12(CBETA, T02, no. 99, p. 85, b24-25)
[A6] 《雜阿含經》卷12(CBETA, T02, no. 99, p. 81, b5-8)
[A7] (1)《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6(CBETA, T27, no. 1545, p. 78, a24)(2)《雜阿含經》卷12「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CBETA, T02, no. 99, p. 83, c24-25)
[A8] 《雜阿含經》卷10(CBETA, T02, no. 99, p. 67, a5)
[A9] 《雜阿含經》卷12(CBETA, T02, no. 99, p. 84, b17)
[A10] 《別譯雜阿含經》卷16(CBETA, T02, no. 100, p. 488, b18)
[A11] 《雜阿含經》卷14(CBETA, T02, no. 99, p. 100, a16-18)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