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佛法概論

第十九章 菩薩眾的德行

第一節 菩薩行通說

空與慈悲

前來所說的在家與出家約釋尊適應當時的一般聲聞弟子說本章的菩薩雖不出於在家與出家但約追蹤釋尊精神發揮釋尊本懷的佛教徒說菩薩道源於釋尊的本教經三五百年的孕育長成才發揚起來自稱大乘大乘教雖為了適應時機而多少梵化然而它的根本原理到底是光華燦爛能徹見佛法真髓的

先從空與慈悲來說明菩薩道是阿含本有的深義與菩薩別有深切的關係佛曾對阿難說「阿難我多行空」(《中阿含經小空經》)[A1]這點《瑜伽師地論》(卷九〇)解說為「世尊於昔修習菩薩行位多修空住故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如思惟無常苦住[A2]這可見菩薩是以修空為主的不像聲聞那樣的從無常苦入手《增一阿含經序品》也說「諸法甚深論空理此菩薩德不應棄[A3]如從緣起的三法印的深義說無常即無有常性本就是空的異名但一般聲聞弟子對於無常故苦的教授引起厭離的情緒極深聲聞辟支佛們不能廣行利濟眾生的大事不能與釋尊的精神相吻合他們雖也能證覺涅槃空寂但由於厭心過深即自以為究竟聲聞的方便適應性限制了釋尊正覺內容的充分開展佛從菩薩而成菩薩的觀慧直從緣起的法性空下手見一切為緣起的中道無自性空不生不滅本來寂靜這樣才能於生死中忍苦而不急急的自了從入世度生中向於佛道

與戒律有關的慈悲聲聞也不能說沒有的但佛滅百年已被歪曲為粗淺的了(《四分律》七百結集)聲聞者不能即俗而真不能即緣起而空寂以為慈悲等四無量心但緣有情不能契入無為性不知四無量心是可以直入法性的如質多羅長者為那伽達多說無量三昧與空三昧無相三昧無所有三昧有差別義也有同一義約「無諍」義說無量與無相等同樣是能空於貪常見我所見的(《雜阿含經》卷二一五六七經)從空相應緣起來說由於有情無自性是相依相緣相成自己非獨存體一切有情也不是截然對立的所以能「無怨無瞋無恚」了達有情的沒有定量性所以普緣有情的慈悲——無緣慈即能契入空性四三昧中三三昧即三解脫門依三法印而成觀無量三昧即是依苦成觀觀一切有情的苦迫而起拔苦與樂的同情即「無量心解脫」由於聲聞偏重厭自身苦不重愍有情苦偏重厭世不能即世而出世這才以無量三昧為純世俗的聲聞的淨化自心偏於理智與意志忽略情感所以德行根本的三善根也多說「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A4]對於離瞋的無量心解脫即略而不論聲聞行的淨化自心是有所偏的不能從淨化自心的立場成熟有情與莊嚴國土但依法而解脫自我不能依法依世間而完成自我這一切等到直探釋尊心髓的行者急於為他才從慈悲為本中完成聲聞所不能完成的一切

德行是應該均衡的和諧的擴展不能如聲聞行那樣偏頗如針對厭離情深的聲聞應重視大悲的無瞋對於不善根的根治也認為貪欲是不善的但不是最嚴重的貪欲不一定厭棄有情障礙有情世間多少善事也依貪愛而作成惟有瞋恚對有情缺乏同情才是最違反和樂善生的德行所以說「一念瞋心起八萬障門開[A5]惡心中沒有比瞋恚更惡劣的菩薩的重視慈悲也有對治性論理應該使無癡的智慧無貪的淨定無瞋的慈悲和諧均衡的擴展到完成

從聲聞到菩薩

佛法從一般戀世的自私的人生引向出世的無我的人生這有不可忽略的兩點即從家庭而向無家從自他和樂而向自心淨化其中出家的社會意義即從私欲佔有的家庭或民族的社會關係中解放出來這一出家從離開舊社會說多少帶點個人自由主義的傾向如從參預一新的社團說這是超家族超國界的大同主義聲聞的出家眾雖有和樂——自由民主平等僧團但限於時機乞食獨身的生活在厭世苦行的印度思潮中偏重於「己利」的個人自由出家的社會意義是私欲佔有制的否定而無我公有的新社會當時還不能為一般所了解只能行於出家的僧團中戒律是禁止白衣旁聽的但徹見佛法深義的學者不能不傾向於利他的社會和樂菩薩入世利生的展開即是完成這出家的真義做到在家與出家的統一這是入世不是戀世是否定私有的舊社會而走向公共的和樂的新社會同樣的一般人的自他和樂道德或政法基於私欲的佔有制這僅能維持不大完善的和樂聲聞者發現自我私欲的罪惡根源於是從自他和樂而向自心淨化的德行然而淨化自心不但是為了自心淨化因為這才能從離欲無執的合理行為中促進完成更合理的和樂善生這樣菩薩又從自心淨化而回復到自他和樂從自他和樂中淨化自心從自心淨化去增進自他和樂實現國土莊嚴這即是淨化自心與和樂人群的統一所以菩薩行的特點是透出一般人生而回復於新的人生

菩薩行的開展是從兩方面發展的從聲聞出家者中間發展起來起初是「外現聲聞身內祕菩薩行」[A6]自己還是乞食淡泊趣寂但教人學菩薩如《大品經》的轉教到後來自認聲聞行的不徹底一律學菩薩這如《法華經》的回小向大現出家相的菩薩多少還保留聲聞氣概這稱為漸入大乘菩薩在菩薩道的開展中不過是旁流從聲聞在家信眾中間發展起來在家眾修行五法而外多修六念與四無量(無量三昧能入真也是質多長者說的)這都是大乘法的重要內容如維摩詰善財常啼賢護等十六大士都從在家眾的立場努力於大乘思想的教化這稱為頓入大乘的菩薩是菩薩道的主流新的社會——淨土中有菩薩僧大多是沒有出家聲聞僧的天王佛成佛也是不現出家相的印度出家的釋迦佛僅是適應低級世界——其實是印度特殊的宗教環境的方便佛的真身是現在家相的如維摩詰「示有妻子常樂梵行」[A7]常啼東方求法也與女人同車這是從悲智相應中作到了情欲與離欲——情智的統一聲聞的出家者少事少業度著乞食為法的生活佛法為淨化人類的崇高教化度此淡泊精苦的生活不是負社會的債是能報施主恩的換言之真能修菩薩行專心為法過那獨身生活教化生活當然是可以的然而菩薩行的真精神是「利他」的要從自他和樂的悲行中去淨化自心的這不能專於說教一途應參與社會一切正常生活廣作利益有情的事業如維摩詰長者的作為如善財所見善知識的不同事業國王法官大臣航海者語言學者教育家數學家工程師商人醫師藝術家宗教師等這些都是出發於大願大智大悲依自己所作的事業引發一般人來學菩薩行為他利他的一切是善的德行也必然增進自己利益自己的利他自利在菩薩行中得到統一

第二節 從利他行中去成佛

三心

菩薩行是非常深廣的這只能略舉大要可從《般若經》的依止三心而行六度萬行來說三心是「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A8]無所得為方便是菩薩行的善巧——技巧一般的行為處處為自我的私欲所累弄得處處是荊棘葛籐自己不得自在利他也不外自私這惟有體悟空無所得才能解脫自由聲聞雖體悟不取一切法相的空慧由於偏於空寂所以自以為一切究竟不再努力於自利利他的進修這樣無所得又成為障礙了菩薩的空慧雖是法增上的理智但從一切緣起有中悟解得來而且是悲願——上求佛道下化有情所助成的所以能無所為而為成為自利利他的大方便一切智智相應作意是菩薩行的志向一切智智即佛的無上覺心與佛的大覺相應淺顯的說這是以悲智圓成的大覺大解脫為目標立定志向而念念不忘的趨求要求自己也這樣的大覺這是自增上的意志一般的意欲以自我為中心而無限的渴求聲聞行以無貪得心解脫偏於自得自足菩薩的發菩提心是悲智融和淨化了的意志有這大願欲即是為大覺而勇於趨求的菩薩大悲為上首菩薩行的方便志趣都以大悲為上首的大悲是菩薩行的動機是世間增上的情感為了救濟一切非以無所得為方便一切智智為目標不可「菩薩但從大悲生不從餘善生」[A9]「未能自度先度他菩薩於此初發心」[A10]這是菩薩行的心髓以慈悲為本從利他中完成自利——其實是自利與利他的互相促進進展到自利利他的究竟圓成

依三心修六度

依上面所說的三心才能修菩薩的六度但這是說菩薩的一切德行不能離去這偉大目標純正動機適當技巧不是說三者圓滿了再來修學六度是菩薩行的大綱如《增一阿含經序品》說「菩薩發意趣大乘如來說此種種別人尊說六度無極布施持戒精進智慧力如月初逮度無極觀諸法[A11]現在略敘它的特點菩薩布施初發心時即將一切捨與有情不僅是財物就是自己的身體知能也否定為私有的奉獻於一切因為這是依於父母師長等而來即以財物來說再不看作自己的一切屬於一切自己僅是暫時的管理人從世間緣成世間共有的立場為法為人而使用這些就是修行的功德也是由於佛菩薩的教導由於有情的助成也不能執為自己私有的願將此一切歸於——[A12]迴向有情等一切有情成佛自己再成佛「有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A13]這樣的一切施即菩薩「淨施」為自他和樂善生而不得殺菩薩是更徹底的聲聞適應印度重定的天行——重於離欲淨心所以以淫妄為次第嚴格的禁止男女情欲菩薩從「本來清淨」[A14]「本來不生」[A15]的悟解又從淨化自心而回復到自他的和樂又以不得殺妄為次第對於一切有情的悲濟雖不為局限於人類的學者所諒解但擴展慈悲不忍的同情到一切顯出了對於善生的無限尊重從大智的契合真理大悲的隨順世間來說戒律決非消極的「不」「不」可以了事必須慈悲方便的能殺能盜能淫能妄才能完滿的實現如有人殘害人類——有情有情因此遭受難堪的苦迫如不殺這惡人有情會遭受更大的慘運惡人將造成更大的罪惡未來會受更大的痛苦那麼寧可殺這惡人寧可自己墮地獄不能讓他作惡而自害害他這樣應以慈悲心殺這惡人這不是殺少數救多數是普救一切特別是對於作惡者的憐愍因為憐愍他所以要殺他但願他不作惡業不墮地獄即使自己因此落地獄也毫不猶豫對於殺害這個人是道德的是更高的德行是自願犧牲的無限慈悲同樣的無論是國王宰官平民如有非法的掠取財物那不妨「廢其所主」取消這王臣及聚落主的權位從巧取豪奪侵佔偷竊者手中奪回來歸還被奪者這當然需要方便——技巧推翻他從他手中索回對於這個人或少數人也是善行如讓他受用非法得來的財物即會加深他的罪惡奪他即是拯救他菩薩的心中是沒有疾惡如仇的應該是悲憫惡人過於善人但這不是姑息縱惡要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A16]的精神起來殺他奪他對於合理的少數或個人——多數是更應該的為了救護他不使他受非法的殺害掠奪奸淫欺誑如非妄語不可時即不妨妄語對於異性的戀合如可以因此而引他入正途使他離惡向善出家者也不妨捨戒還俗以悲憫心而與他好合總之不得殺為佛法極嚴格的戒條甚至說一念盜心即犯盜戒一念淫心即犯淫戒謹嚴到起心動念處然而為了慈悲的救護菩薩可以不問所受的戒而殺這樣的犯戒是合理的持戒是究竟的持戒所以說「有犯戒成尸羅波羅蜜謂菩薩教化眾生不自觀戒[A17]施能攝受大眾戒能和樂大眾但有情間的隔礙誤會嫉害是免不了的菩薩為了貫徹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志願必須堅定的忍耐經得起一切的迫害苦難即使是犧牲生命也不能違背菩薩行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這才能完成菩薩的德行否則施與戒的努力會功敗垂成這已略有說到菩薩行的精進是無限的廣大的精進修學不厭教化不倦的發心修學救濟有情莊嚴國土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切的一切不是聲聞那樣的為了有限目標急求自了而努力菩薩是任重致遠的如休捨優婆夷那樣但知努力於菩薩行的進修問什麼成不成佛這是自心調伏的靜定不一定是靜坐坐不過是初學的方便菩薩禪要與悲智相應從一切處去實踐做到動定靜也定如維摩詰所說的那樣《中阿含經龍象經》也說「內心至善定龍(喻佛)行止俱定坐定臥亦定龍一切時定[A18]又如彌勒菩薩那樣的「不修禪定不斷煩惱」[A19]可作初學菩薩行的模範因為如悲心不足功德不足急急的修定不是落於外道「味定」就落入聲聞「證實際」的窠臼禪定是六度的一度但應先從悲智中努力從勝義慧的悟入緣起性空說這是與聲聞一致的不過菩薩應先廣觀一切法空再集中於離我我所見同時不但是勝義慧也重於世俗智所以說「菩薩求法當於五明處求[A20]五明中「聲明」是文字音韻學等「因明」是論理學認識論「醫方明」是醫藥衛生學等「工巧明」是理論科學實用科學「內明」才是佛法如不能這樣怎能教化有情菩薩的自利利他行一切都攝在這六度中

依六度圓滿三心

菩薩的修行六度出發於三心歸結於三心又進修於三心的推移過程中試約菩薩行的歷程來解說立菩提願動大悲心得性空見——無所得這即是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的擴展起初以大悲心真空見來確立大徹悟大解脫的大菩提願即是發菩提心——這等於八正道的從正見而正志不過八正道重於解脫不談慈悲本著三心和合的菩提願從自他和樂本位修施精進也略學禪作種種利他事業——這等於八正道的從正志到正精進即是修大悲行這樣的本著三心而精進修行等到悲心悲事的資糧充足這才轉向自心淨化修定發慧——這等於八正道的從正精進到正定由利他而自利證無所得的空寂理這是般若的實證接著本著實證慧導攝的三心廣修六度再從自他和樂本位「成熟有情莊嚴國土」[A21]即是以自利成利他的大悲行——略近聲聞自證以上的隨緣教化末了自利圓滿利他圓滿圓成究竟的大菩提這佛陀的大菩提即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的圓成也是依法依世間依自的德行的完成成佛即是擴展人生淨化人生圓滿究竟的德行這名為即人成佛

菩薩不從自私的私欲出發從眾緣共成的有情界——全體而發心修行對於依法依自依世間的無貪無瞋無癡的德行確能完滿開展而到達完成然從菩薩的入世濟生說我們的世間由於菩薩僧的從來沒有建立始終受著聲聞僧的限制形成與世隔離所以菩薩的理想世界——淨土還不能在這個世間出現有合理的世界更能修菩薩行開展增進德性而成佛如在和樂的僧團中比丘們更容易解脫一樣所以如確為大乘根性的菩薩眾應該多多為彌勒世界的到來而發心


校注

[A1] 《中阿含經》卷49〈1 雙品〉(CBETA, T01, no. 26, p. 737, a4)
[A2] 《瑜伽師地論》卷90(CBETA, T30, no. 1579, p. 813, a6-8)
[A3] 《增壹阿含經》卷1〈1 序品〉「諸法甚深論空理難明難了不可觀將來後進懷狐疑此菩薩德不應棄」(CBETA, T02, no. 125, p. 550, a27-28)
[A4] 《雜阿含經》卷26(CBETA, T02, no. 99, p. 190, b17-18)
[A5]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49〈36 普賢行品〉「若諸菩薩於餘菩薩起瞋恚心即成就百萬障門」(CBETA, T10, no. 279, p. 257, c17-18)
[A6] 《妙法蓮華經》卷4〈8 五百弟子受記品〉「內祕菩薩行外現是聲聞」(CBETA, T09, no. 262, p. 28, a17)
[A7] 《維摩詰所說經》卷1〈2 方便品〉「示有妻子常修梵行」(CBETA, T14, no. 475, p. 539, a20-21)
[A8]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88〈3 善現品〉「菩薩摩訶薩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首自捨一切內外所有亦勸他捨內外諸物持此善根用無所得而為方便與諸有情平等共有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是為布施波羅蜜多」(CBETA, T07, no. 220, p. 479, c29-p. 480, a5)
[A9] (1)《十二門論疏》卷1「菩提心唯從大悲生不從餘善生」(CBETA, T42, no. 1825, p. 179, a8-9)(2)《大方廣佛華嚴經》卷40〈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CBETA, T10, no. 293, p. 846, a13-22)
[A10] 《大般涅槃經》卷38〈12 迦葉菩薩品〉「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CBETA, T12, no. 374, p. 590, a22-23)
[A11] 《增壹阿含經》卷1〈1 序品〉(CBETA, T02, no. 125, p. 550, a12-15)
[A12] 迴向【CB】回向【印順】
[A13] (1)《梵網經菩薩戒略疏》卷4「有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CBETA, X38, no. 695, p. 725, c12 // Z 1:60, p. 416, c16 // R60, p. 832, a16)(2)《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3「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CBETA, T19, no. 945, p. 119, b17)
[A14]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9〈26 隨知品〉(CBETA, T08, no. 227, p. 579, b23)
[A15] 《大智度論》卷77〈63 等學品〉(CBETA, T25, no. 1509, p. 606, a22-23)
[A16] 《西歸直指》卷2「地藏菩薩云地獄不空誓不成佛」(CBETA, X62, no. 1173, p. 113, a15 // Z 2:14, p. 176, b2 // R109, p. 351, b2)
[A17] (1)《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3「又清淨毘尼經云問曰頗有犯戒成尸波羅密不文殊師利答言謂菩薩教化眾生不自觀戒」(CBETA, T40, no. 1813, p. 622, b25-27)(2)《清淨毘尼方廣經》卷1「若菩薩多益一切眾生不自觀戒如是毀戒名尸波羅蜜」(CBETA, T24, no. 1489, p. 1079, c7-9)
[A18] 《中阿含經》卷29〈1 大品〉(CBETA, T01, no. 26, p. 608, c13-15)
[A19]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卷1(CBETA, T14, no. 452, p. 418, c8)
[A20] 《瑜伽師地論》卷38〈8力種姓品〉「如是一切明處所攝有五明處一內明處二因明處三聲明處四醫方明處五工業明處菩薩於此五種明處若正勤求則名勤求一切明處」(CBETA, T30, no. 1579, p. 500, c20-24)
[A21] 《大智度論》卷75〈58 夢中入三昧品〉「淨佛世界成就眾生」(CBETA, T25, no. 1509, p. 590, c13)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