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華雨香雲

英譯成唯識論序[A1]

《成唯識論》代表了西元七世紀初印度瑜伽大乘的正義在瑜伽大乘中這是最具權威性的集大成的論書

論到印度的大乘佛學不外乎空有二輪——中觀與瑜伽空有二宗都從禪慧的修證中來都是以「正理」來闡明真義安立現觀次第作為趣入大乘的軌範在住持正法適應時代的意義上二宗有著一致的傾向那就是尊重初期的佛法從深一層的解說中成立時代的佛學引導當代的大乘佛教離偏失而歸於中道龍樹的時代是「一切皆空說」盛行的時代龍樹以緣起為宗發揮緣起無自性空說也從空義來成立緣起彈斥了實有自性說方廣道人的一切都無說迷戀「梵王舊說」(婆羅門教的舊說)的「心常」說而歸於一切法即空的緣起中道論彌勒的時代是「境不成實」與「自性清淨心」——如來藏思想流行的時代瑜伽大乘的特色是以剎那生滅的恆時相續的「一切種子心識」為依以種子為緣起來成立流轉還滅的一切法是甚深祕密的鈍根不能依空而立一切法引起了偏見或誹毀深刻的損害了佛法所以依「異法是空異法不空」[A2]「假必依實」說宗承《解深密經》的三性三無性說而破斥「惡取空者」由心性本淨而來的「自性清淨心」(如來藏)解說為「心之空性」「心之真如」正智屬依他起性是無漏種子(種子是剎那生滅的)所生起的這樣「常心」與「常智」的經說被導歸於有為生滅的緣起論的正義雖然中觀是三世幻有者自空論者瑜伽是現在幻有者他空論者有著教學上的根本區別然在適應時機遮遣「惡空」與「常心」歸宗於釋尊本教——緣起論的立場是完全一致的這所以中觀與瑜伽在印度大乘佛教界被公認而處於主流的地位

彌勒的瑜伽大乘是由無著傳述出來的根本在廣明三乘的《十七地論》——《瑜伽師地論本地分》在〈意地〉中說明心有漏與無漏種子確立瑜伽唯識學的根本在〈菩薩地〉的〈真實義品〉中闡明了性相空有的正義其次抉擇〈本地分〉而作〈攝決擇分〉(可能有無著的見解在內)對阿賴耶識的理論證明依阿賴耶識而安立流轉與還滅的道理更明確的表達出來廣引《解深密經》對於三性三無性「諸識所緣唯識所現」[A3]作了更廣的抉擇還有〈攝釋分〉〈攝異門分〉〈攝事分〉特別是〈攝事分〉為《雜阿含經》與《波羅提木叉經》的抉擇承受初期佛法的精義進一步的安立大乘瑜伽與唯識學這一根本的原始的唯識學的特質是非常明顯的彌勒還有稱為「分別」的三部論——《[A4]中邊分別論》《分別法法性論》《分別瑜伽論》(未譯)都在共三乘的基石上安立大乘的唯識學

無著傳述了彌勒學又總括《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與〈[A5]攝決擇分〉的要義而作精簡的《顯揚聖教論》這是彌勒學的整理此外無著還有自己的論書主要是稱為「大乘」的三部論依《阿毘達磨大乘經攝大乘品》造《攝大乘論》以十種殊勝來總攝大乘要義是大乘的「攝」論依《阿毘達磨大乘經》(及《瑜伽師地論》)造《大乘阿毘達磨集論》這是大乘法相的「集」論依《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取大乘經說而明大乘唯識造《莊嚴大乘經論》(舊譯名《大乘莊嚴經論》本論是無著所造依呂澂考定)這是大乘的「莊嚴」論在無著的論書中更多的引用經部師說風行當時的如來藏說在《莊嚴大乘經論》中也有所引用然依「性種及習種」安立「種姓差別」有畢竟不般涅槃的無性人可見如來藏是心的空性緣真如境起無漏智是所緣緣而不是無漏功德的因緣性關於唯識的體系安立如《莊嚴大乘經論》的「所取及能取二相各三光」[A6](光是顯現的意思)這是依阿賴耶種子心識現起所取的器世間根身能取的末那五識意識如《攝大乘論》的以「阿賴耶為義識」[A7]依此而現起的「所受識」(六塵)「身識」是「相識」「身者識」(末那)「受者識」(無間滅意)「能受識」(六識)是「見識」阿賴耶識重於種子由此而起的「相識」(所取)「見識」(能取)一切都是識一切以唯識為性這一思想系演為後代的「一能變」說無著的論書在時代佛教的影響下重大乘重唯識在所依的契經中特重《阿毘達磨大乘經》

無著發展了唯識學無著的弟子(也是無著的親弟)世親給予更嚴正的敘述世親對說一切有部系的論師與經師的法義有最充分的理解(如《俱舍論》)到了無著晚年才回心大乘世親造了很多的大乘論解釋大乘經的如《十地經論》《寶積經論》等解釋大乘論的如《中邊分別論》《攝大乘論》《莊嚴大乘經論》的釋論(依呂澂考定《大乘阿毘達磨集論》由世親弟師子覺造釋論)創作的論書主要有稱為「唯識」的兩部論——《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論》都是頌文《唯識二十論》重在破斥離心的外境實有說而《唯識三十論》成立一切唯識現的正義無著論的成立唯識以阿賴耶種子識為本現起相識與見識似乎從一心而現起一切極可能踏上一因論的歧途所以世親晚年所作的《唯識三十論》依「三類識變」立論重視攝持種子的阿賴耶識現行這是《解深密經》的傳統彌勒學的本義如《中邊分別論》以「虛妄分別」[A8]為依他起性「三界心心所是虛妄分別」[A9]依他起並不限於阿賴耶識說到識變「識生變似義有情我及了」[A10](真諦譯作「本識生似彼」[A11]解說為一能變說而梵本但說是「識」)這與〈攝決擇分〉所說「略說有四種業了別器(「義」)業了別依(「有情」根身)業了別我業了別境業此諸了別剎那剎那俱轉可得是故一識於一剎那有如是等業用差別不應道理」[A12]相合阿賴耶識了別器界與根身末那了別(執)我六識了別六境從三類識來說變現說了別所以依阿賴耶識而現起一切或說依心心所而變現一切其實都是「各從自種子生」[A13]不離識的唯識學明確的不同於一因論在無著論的唯識學中重在賴耶與末那這是需要論證的要點《唯識三十論》繼承了《瑜伽師地論》以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五門來分別五識與意地的傳統結合無著論的精義而以十門等來分別阿賴耶識末那識與六識瑜伽大乘的唯識學到達了更完整的體系

在唯識學的流傳中雖然有隨順《攝大乘論》一意識師的學系如真諦三藏所傳的有隨順《莊嚴大乘經論》依如來藏(法界)而明大乘行果如堅慧的《寶性論》(這二系都不會說從真淨心而生起無明)然此後唯識大乘的弘揚主要是依世親的《唯識三十論》傳有十大論師的注釋可以想見當時的盛況世親的弟子中安慧是精通阿毘達磨的學者著有《唯識三十論釋》現有梵本及西藏的譯本陳那是新因明的建立者所以這一學系有「量論」(認識論)「因明論」(論理學)的特長陳那的弟子護法著《唯識二十論釋》(名《唯識寶生論》)《唯識三十論釋》護法的弟子戒賢在玄奘到印度時是一百多歲的老上座被那爛陀寺的學眾尊稱為「正法藏」戒賢的弟子中也有《唯識三十論》的注釋玄奘所傳的唯識屬於這一學系以護法說為宗而擷取諸大論師的精義糅合為一部《成唯識論》這是代表那一時代集唯識學大成的論書

從世親到戒賢玄奘的時代有二百多年了在這長期中論師們引起了種種問題提出了種種的解說經典方面如來藏與阿賴耶識相結合的如《入楞伽經》《大乘密嚴經》等也非常流行唯識(唯心)法門有了種種的異說反映在中國佛教界就是地論宗攝論宗與玄奘所傳的唯識宗立說不同玄奘去印度求法動機是「誓遊西方以問所惑并取《十七地論》以釋眾疑[A14]他的疑惑是「雙林一味之旨分成當現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為南北兩道紛紜諍論莫有匠決[A15]玄奘是想直探唯識的本源——瑜伽《十七地論》以抉了當時中國唯心大乘的論諍玄奘是傳大乘唯識學(被稱為唯識宗)的而重心在《瑜伽師地論》所以玄奘見到木叉毱多就問「此有《瑜伽論》不[A16]玄奘親近戒賢戒賢為了傳授《瑜伽師地論》而沒有捨身玄奘也就請講《瑜伽師地論》在那爛陀寺五年中「聽《瑜伽》三遍」[A17]等到玄奘回國是貞觀十九年正月五月九日開始譯《大菩薩藏經》而在五月十五日同時就翻譯《瑜伽師地論》玄奘傳唯識學而所重的是《瑜伽師地論》是以彌勒瑜伽的根本大義作為大乘唯識正理的準繩

彌勒論是唯識學的原始說無著論發展了唯識學受時代的影響略有一心論(一能變說一意識師心所即心似現說)的傾向世親論立「三類識變」說而復歸於《瑜伽師地論》的體系西元五六世紀不但唯識的異義眾多阿賴識與如來藏相結合的傾向也越來越顯著玄奘承受了護法戒賢的學說融通陶練了契經的有餘說十大論師的異說精密抉擇(玄奘曾從勝軍論師學《唯識抉擇論》)而集唯識學的大成這就是《成唯識論》《成唯識論》不說如來藏以「心之空性」說心性本淨是世親《唯識三十論》的立場符順於彌勒《瑜伽師地論》的本義《成唯識論》的內容極其廣大辨析極其精密雖攝取了眾師的異說種種論義而對彌勒的瑜伽唯識來說是極其純正的這部代表西元七世紀初唯識大乘正義的聖典貫通《阿含經》《般若經》而沒有轉化為本體論的聖典留下了永久的不朽的價值

中國是大乘佛教國對佛法有過卓越的貢獻並影響了日本越的佛教中國所發展的唯心大乘是本體論的如華嚴宗說「性起」禪宗說「性生」(六祖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A18]還有天臺宗說「性具」與緣起論為宗本的玄奘所傳的唯識學並不相同中國的大乘佛教有它自己獨創的特色然從承受於印度的大乘來說那就不是臺而是中觀(三論宗)與瑜伽(唯識宗)了

佛教進入了世界佛教的時代中國佛教界要發揚中國所發展的也應發揚中國所保存的從印度傳來保存了印度佛學的勝義而為今日中國所獨有的聖典將之貢獻於世界應是中國佛教徒的責任中國所保有而為其他佛教界所沒有的最重要的是中觀系的《大智度論》瑜伽系的《成唯識論》(《瑜伽師地論》西藏也有譯本還有梵本的〈菩薩地〉)還有說一切有部的《大毘婆沙論》太虛大師曾經提議把這三大部譯為藏文並由法尊法師先譯《大毘婆沙論》(沒有完成)也就是對中國佛教寶藏的珍重

民國五十六年秋天中華學術院召開華學會議香港韋兼善教授來臺灣出席會議終了來靜室相訪取出所譯的《英譯成唯識論》告訴我譯為英文本的經過並請我寫一篇序我欽佩韋教授為學的精誠並為這部華文佛教所保存的代表唯識學正義的論書將傳布西方而歡喜我想還是略敘瑜伽唯識的源流以確切說明《成唯識論》為繼承彌勒瑜伽正義的論書以表示我對《成唯識論》的讚揚對韋教授譯為英文的欽仰民國五十八年九月一日印順序於臺北報恩小築


校注

[A1] 民國五八年撰
[A2] 《央掘魔羅經》卷2「有異法是空有異法不空」(CBETA, T02, no. 120, p. 527, b28)
[A3] 《成唯識論》卷2(CBETA, T31, no. 1585, p. 7, a16-17)
[A4] 中邊分別【CB】分別中邊【印順】(cf. 《中邊分別論》卷1(CBETA, T31, no. 1599, p. 451, a3))
[A5] 攝決【CB】抉【印順】
[A6] 《大乘莊嚴經論》卷5〈12 述求品〉(CBETA, T31, no. 1604, p. 613, c27)
[A7] 《攝大乘論本》卷2「若處安立阿賴耶識識為義識」(CBETA, T31, no. 1594, p. 139, a6-7)
[A8] 《辯中邊論》卷1〈1 辯相品〉「依止虛妄分別性故說有依他起自性」(CBETA, T31, no. 1600, p. 465, a1)
[A9] 《辯中邊論》卷1〈1 辯相品〉(CBETA, T31, no. 1600, p. 465, a17)
[A10] 《辯中邊論》卷1〈1 辯相品〉(CBETA, T31, no. 1600, p. 464, c9)
[A11] 《中邊分別論》卷1〈1 相品〉(CBETA, T31, no. 1599, p. 451, b7)
[A12] 《瑜伽師地論》卷51(CBETA, T30, no. 1579, p. 579, c3-7)
[A13] 《瑜伽師地論》卷5(CBETA, T30, no. 1579, p. 301, c5)
[A14]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1(CBETA, T50, no. 2053, p. 222, c5-6)
[A15]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1「雙林一味之旨分成當現二常[24]大乘不二之宗析為南北兩道紛紜[25]諍論凡數百年率土懷疑莫有匠決」(CBETA, T50, no. 2053, p. 225, c16-19)[24]大乘=他化【元】【明】〔大乘〕-【宮】=化他【甲】[25]諍=爭【宋】【元】【明】【宮】
[A16]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2(CBETA, T50, no. 2053, p. 226, c23)
[A17]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卷1(CBETA, T50, no. 2052, p. 216, c6)
[A18]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1(CBETA, T48, no. 2008, p. 349, a20-21)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